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工程实习小结

基础工程实习小结

时间:2023-06-06 09:33:21

基础工程实习小结

第1篇

(一)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必然要求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创新进入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体育的功能将体育课划分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继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新的课程标准按照水平段划分,以适应基础教育各个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各个水平段是相互联系、无法割裂的,既呈现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整体性,又体现每一阶段的独特性。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在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被注入新的要求,教师的培养体系也被要求随之革新。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是培养基础教育阶段体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内容,承担了提高学生的教师教育认知水平、提升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转变学生角色、加强学生对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规律的把握等任务。它的模式的创新也自然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模式的创新必须紧跟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改革步伐,围绕着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教育实习体系,设定教育实习内容,创新教育实习方式和方法。按照体育课程标准整体与分段辩证统一的关系,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模式的创新既要把握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整体连贯性,又要突显某一阶段体育课程的特殊性,这正好契合了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思想。

(二)就业压力的加大需要“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不仅早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2011年至2013年,体育教育连续三年被列为就业红牌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生源充足促成了很多非师范类高校增设体育教育专业;其次,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需求量日渐减少,中学体育教师数量趋近饱和;第三,专业服务面向范围设定太窄,忽略了小学阶段和幼儿教育阶段教师的培养。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楚雄师范学院的重点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强化应用型办学思路,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面,切实扩大服务面向,面向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体育师资。然而,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承袭师专时代针对中学(特别是初中阶段)开展集中教育实习活动,主要为培养中学体育师资进行的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近几年,体育与健康学院虽然一直在进行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增加了教学见习和研习活动,延长了集中实习时间,建立了分段与集中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模式,但是始终没有跳出中学阶段的服务面向,亟须改革。作为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迎合了时展,为体育与健康学院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因此,扩大服务面向,缓解就业压力,就需要构建“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这既是“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思想的要求,又是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

(三)“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革新为加快应用转型发展步伐,楚雄师范学院明确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了扎实推进师范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工作任务。作为师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旨在培养高素质新型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应以“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在以往的教育实习过程中,教育实习活动仅集中在初中阶段或者高中阶段,学生只需要完成在一个实习地点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活动就完成学分。通过教育实习,学生能够把握初中或者高中某一阶段体育课程的基本规律,熟悉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并熟练掌握这一阶段体育课教案的设计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这种教育实习模式能强化对学生初中阶段或者高中阶段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其他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割裂了基础教育的整体连贯性,与“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思想不相符。“整合连贯型”教师培养模式强调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要对基础教育的全程性把握,要求师范生到小学参与或了解学科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又要求师范生到中学参与学科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改革和创新教育实习模式,构建“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是体育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应然要求。

二、“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基本内容的构建

(一)建立基础见习和方向见习相结合的教学见习体系

教学见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和教学实践进行观察、了解、分析研究等一系列认识活动,它可以从感性上认识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现状,完成教师教育理论到具体实践的过渡,应包括参观见习、观察见习、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电视录像观摩见习等内容。依据“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思想,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见习安排在前三个学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见习阶段,安排在大一、大二的四个学期,学生分别深入到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等四个阶段,分段初步感知每一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状况,全程把握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规律和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第二阶段为方向见习阶段,安排在大三的两个学期,学生在基础见习阶段认知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等四个阶段中选修两个阶段作为自己的就业意向进行方向见习,深入了解这一阶段体育教学规律、体育课外活动状况、班主任工作及学生身心特点等内容,学习和积累一定间接经验,为下一步教学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学期的教学见习既要实地见习,又要通过电视录像观摩优质课堂教学,并完成学期见结和阶段见习报告。

(二)建立专项与副项相结合的集中教育实习体系

集中教育实习是楚雄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学生在我校指导教师和学院聘任的实习基地学校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提升教育实践能力和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下,集中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实习阶段,时间为2周,学生在我校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校内实习,为全面实习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为全面实习阶段,包括专项实习阶段和副项实习阶段,时间分别为8周和4周,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幼儿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四个阶段中选择一个阶段为主项实习阶段,再选择另一个阶段为副项实习阶段,在我校指导教师和学院聘任的实习基地学校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完成准备实习教学文件、备课试讲、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等实习任务,切实掌握两个阶段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第三阶段为实结阶段,时间为1周,完成实结、成绩评定、质量分析等工作。集中教育实习应以学生的专项实习阶段为主,副项实习阶段为辅进行分组,按照“主项全面把握,副项熟知教学”的原则,注重学生专项和副项实习阶段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突出掌握主项阶段体育教学规律和体育课余活动、训练的规律,熟悉主项阶段班主任工作技能。通过对两个阶段的实习,使学生系统把握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整体规律,力争将学生培养成全面贯通、整体融合的“整合连贯型”基础教育体育师资。

(三)建立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育研习体系

教育研习是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师教育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学科知识,对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和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研究与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进而提升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体育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要求学生的教育研习活动按照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贯穿在大学四年。在大一、大二的四个学期,学生在寒暑假期内,通过实践调查,分别完成与教育见习相对应的学前教育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等四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初步了解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状况;进入大三,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教育研习项目研究,通过寒、暑假等节假日或者课余时间的实践调查,集体合作完成教育研习项目的选题、申报、调查研究等工作,在大四上学期集中教育实习结束后完成教育研习项目。在教育研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教育研习的调查对象可以分散也可以集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校进行分散调查,也可以在学院指定的学校进行集中调查,学院应做好指定调查学校的联络、协调等工作。在每次教育研习结束后,要做好研结和成绩评定,确保教育研习的效果,切实提高学生教学科研能力,从而为提升学生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三、“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实施的保障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以“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观念转变是行动转变的先导,教育观念的转变则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体育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的实施势必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思想作指导。“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思想是新形势下地方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它既要考虑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又要关注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体育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教育实习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因此,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应以“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第一,建立基础教育阶段整体观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分段式、定向式培养师资的教育观念,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为服务面向,整合学期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初中教师教育和高中教师教育,“宽口径”培养整个基础教育的体育师资。第二,强调教育实习的全程性。重视基础教育的连续性,让学生深入到基础教育各个阶段进行教育实习,确保学生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具有全程性、连贯性的理解。第三,重视教育实习的选择性。尊重学生的意愿,设置各个实习方向供学生选择,突出培养学生一到两个阶段的教育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到工作岗位上。

(二)突出应用型办学,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教育实习顺利完成的理论基础。在应用型办学转型期,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要处理好大学共性与应用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地方性与综合性之间的关系。第一,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既要符合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又要遵循体育教师成长规律,合理分配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课程比例,提升师范类课程比例和实践课程比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第二,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将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研究成果、优秀教学案例等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丰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增加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论等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提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第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感悟,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方位、多维度地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信息应用能力。

(三)建立“导师制”教育实习引导体制

本科生导师制,就是高等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专业教师负责对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进行学习、研究及发展方面的指导。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顺利成才。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导师引导学生对教育实习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对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有重要作用,也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制定本科生导师制下教育实习实施细则。制定导师制工作手册,明确导师指导教育实习的工作职责,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和检查、考核机制,用规章制度确保导师制的推行。其次,实行双向选择的机制确定指导关系。入学以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和发展选择导师,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由学院协调,确定指导关系。第三,做好过程指导。在指导教育实习过程中,导师可以采用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要做好每一次指导记录,并对学生的见习报告、研习报告、实结等教育实习相关材料进行检查和指导,并评定成绩。最后,制定导师工作考核细则。学院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导师指导情况进行检查,每学年考核一次,考核纳入年度履职考核,奖优惩劣,在绩效分配中发放相应的津贴。

(四)构建多元化教育实习共同体多元化

第2篇

一、激发了学员深层次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员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员自身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这就需要找到能激发学员为了以后岗位工作而学习的一个激发方式,而“四小科技”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求学员深入掌握理论知识,也要求学员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对于不懂不会的问题善于发现、善于分析、善于解决、善于创新;四小科技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善,所设计的电路可能需要反复的调试,多次的试验会让学员思考更加深层的知识,不断查阅资料和实际测试,通过反复地实践,实践又反馈于理论的过程,最后达到对知识的“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我们也在后期教学中感到: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员明显比没有参加的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自学,并且学习热情也较高,尤其是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掌握得更加快速和牢固。

二、提高教员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方法改进

“四小科技”活动不但是对于学员知识掌握的考查,也是对教员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作为基础学科的教员,很多都是专注于教学方面,搞科研的机会很少。通过“四小科技”学员的一个具体的制作,为了成功制作一个有创新意义的活动成果,教员在指导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这一个制作所涉及的领域的发展前沿,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使教员自身的科研能力有所提高。在指导的过程中学员和教员之间的互动也给师生之间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由于这些参加“四小科技活动”的学员的学习基础相对是比较好的,因此教员可以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以及他们制作的过程,了解学员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继而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三、以专业角度审视电工电子基础课,深化电工电子基础课改革思想

3.1加强了专业课和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员之间的交流电类专业在士官学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这就意味着这门课必须要在紧密结合专业,紧贴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打牢学员的电类基础知识。由于基础教员和专业教员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电工电子基础课目前还偏重于理论知识,紧贴岗位的力度还不够。在学员学习专业课时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专业需要的知识基础课讲解的内容偏少,专业用不到的内容又是基础课的重点。“四小科技”的活动的举办就加强了基础教员和专业教员之间的交流。由于学员是在学习完专业课之后才参加这项活动,他们多数受到专业教员的启发利用电类基础课知识制作,通过学员和双方教员的交流,以及双方教员面对面的交流,使基础教员更深入了解到专业课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和结构,可以优化电工电子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也使得电工电子基础课更紧密地结合于专业。

3.2联系理论和实际,牵动教改方向电工电子基础课一直都在不断改革,不断靠近专业,不断与实际接轨。但是由于基础教员大多数来自地方,既没有部队工作经历也没有真正地去基层岗位调查过,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所授内容不能较好地适用于部队岗位工作的情况,而专业教员都来自部队,有的还有很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多次出海实习的经历,所以他们对实际岗位的需要非常了解。

“四小科技”的活动使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员看清了基础教学结构和体系的不足,因此在每届“四小科技活动”结束后都会邀请专业系教员一起讨论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调整和改革的方向,让专业教员一起参与到基础教学中,不断地增强电工电子基础课程贴近岗位和专业的力度。和之前比较,现在电工电子基础课的内容结构和教学形式都做了很大调整和变化,也根据毕业学员的反馈,目前的电工电子基础课尤其是技能实训在岗位工作上非常实用。这足以说明四小科技活动是专业和基础知识、实践和理论知识联系的纽带,更是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改革前进的催化剂。

作者: 熊婷婷 单位: 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第3篇

【关键词】大专;电工基础;特点;问题;实效性

《电工基础》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模拟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发电厂电气设备、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它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一门主要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基础性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电子方面课程的好坏程度。电工基础课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并且其定理、原理十分抽象,公式繁杂,不易理解,记忆困难,这些都加大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难度。这也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产生倦怠情绪。所以,在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之中,必须对其教学实效性加以探究,以加强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创新意识。

一、《电工基础》的特点

1.电工基础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具有概念多,基础知识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这都是其理论性强的特点的最好体现。在电磁场一部分内容中,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磁力线,磁路与安培准则等等,这些基本概念都十分抽象不易理解。同时它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磁场的性质及相关内容。并且这一部分内容和数学紧密联系,公式大多比较复杂,逻辑性十分强。此外电工基础可证中的内容设置具有十分强的整体性。

2.电工基础具有与实际事物紧密相连的特点

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这门课程中有大量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都与实际紧密相连,它不单单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素质培养。特别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更加注重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基本的连接方法与测试方法以及各种电子电器仪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对理论中的事物也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验证了自己在理论中的学习,获得一种学习上的成就感。

二、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大专职业院校中变学生对于电子基础这门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实际状况,提出有效的改善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策略。

1.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实行精讲多练的教育教学策略

在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主要教授方法就是讲解与联系的双重结合模式,而精讲多练的模式更是受到所有学生和老师的青睐。这主要是由于,电工基础是一门技能性与理论性都较强的课程,并且其一技能性为主,在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多辅以电工技能训练,其中精讲就是对教师最高的要求。主要应注意的问题有:(1)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始终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对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精讲就是要达到语言的简练精准,同时内容全面。

在以精讲为基础的学习中,多练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及时巩固。多练是大专职业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的重点,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实习机会。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手脑相结合的能力具有十分大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学生一定要在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在进行练习,同时要确定自己的练习的目的,重点掌握联系中所要使用的方法,保证联系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习质量。

2.快速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压实课堂教学效果的真实反映。课堂导入以引导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课堂的学习中,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为目的。这种形式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教授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化的现象,让学生更加直接明了的观察。由于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因此这种抽象化的转化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起到了启发车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十分普遍的教育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明显。老师在教授课程时可以更加明了的将一些平面中所不能展现出来的实验以及电路更好的进行演示。

多媒体教学是突破电工基础教学难关的出口。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抽象性的电工原理。而老师在教学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且辅以语言讲解,可以将抽像化的事物、原理更加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电工基础中的电磁场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磁感线的变化,将其转化为形象事物,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4.使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1)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研究性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来讲、听、记的模式。老师在课程中应该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内的分析总结,来获取知识。然后在下组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提高分析总结问题能力的同时,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探究意愿。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难点,强化操作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一些演示实验所起不到的效果。

三、结束语

大专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而电工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其理论知识抽象复杂,所以找到合适的提高大专职业院校电工基础实效性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大专职业院校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陆永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提高电工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7).

第4篇

【关键词】 “六步式”教学; 项目负责制;动态管理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能熟练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培养会计领域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二是为后续课程(如《出纳岗位的核算与管理》、《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成本核算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纳税实务》和《企业内部审计》等)的学习培养浓厚的兴趣,同时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基础会计》课程设置以会计循环流程为主线,根据高职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和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尤其“六步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整合教学内容”和“实施六步式教学”两个层面向各位同仁展示烟台职业学院的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新编教材,整合教学内容

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是以编制会计报表为目标,基于会计工作流程,按照分解的6个会计工作任务(包含29个子任务),重构了《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整合了8个学习情境和34个学习项目(见表1)。

二、课前备课,实施“项目负责制”

为保证《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良好组织与实施,该课程小组根据各专兼职教师的优势和特点,实施“项目负责制”,形成了以下分工协作的机制:理论知识教学设计及实施主要以专职教师为主;实践技能训练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讲授指导。专职教师负责并具体承担各学习情境的教学任务,由教研组长负责各学习情境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协调与指导工作;每个学习情境安排一名责任教师,负责备课等教研活动;企业兼职教师负责并具体担任课程中重要实训技能环节的指导工作,承担校外顶岗实习课程,实行弹性课表,课程小组每周至少举办一次集体教研活动,对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研究制订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与安排。通过专兼教师的分工合作,确保《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三、课堂组织,采用“六步式”教学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教与学、学与做之间的界限,实施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六步式”教―学―做一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梳理主线,对研讨的问题作一些指导和提出具体要求,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学生以自愿方式平均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五六个人一组),作为讨论课的基本单位,在讨论小组内选出组长、发言人、记录员,每学期在小组内每人至少要有一次当组长、发言人和记录员的机会。小组讨论以学生讨论和陈述为主,老师负责组织和引导讨论,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师在讲授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重点、难点的讲解,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技能操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及时进行技能指导,力求演示准确、操作到位。

在学习情境“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 “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开设和登记账簿”等内容都采用了“六步式”教学,在学习情境“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中采用“六步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见表2。

在实施上述“六步式”教―学―做一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时,专、兼教师要密切合作,专职教师重点探讨讲授技巧、小组研讨流程等问题,要总结经验,并及时与兼职教师沟通和交流;兼职教师重点探索技能操作的训练技巧,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专职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专、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六步式”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讲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师从演员变为导演,学生从观众变为演员,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实行动态管理

教学评价分为“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两个部分。“学生评教”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进行,实行民主不记名评教方式,每学期至少听取一次学生评教意见,对学生的建议、看法、措施等各方面的内容,课程小组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答复,以不断改进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本课程全体教师的整体水平。

“教师评学”,《基础会计》课程将会计从业资格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嵌入到校内考核体系当中,做到校内考核与社会考核相结合;“学习领域”课程在原有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做到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期末与平时考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考核中增加了学生互评和兼职教师评价部分。

形成性评价是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平时的阶段性学习中逐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促进知识和技能在平时的积累。考核方法包括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结果性评价是从单项技能和独立知识点的考核递进到综合性考核,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通盘账务处理技能。考核方法包括综合测试、真账实做和实践指导教师评价。

第5篇

基础会计教学 学习兴趣 学生

《基础会计》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管理学相关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通常安排在新生入学第一、二学期开设,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作为铺垫,而该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概念多、核算较为复杂,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来说,若对该课程没有学习兴趣,则学习是一种煎熬,是一项“苦差”。但是,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首先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相关的课改理念,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

一、精心备课,上好第一堂课

任何一门课程的第一次课都非常重要,它不仅是“第一印象”,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初学者而言,基础会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第一堂课能否上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对该课程产生兴趣,进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怎样上好关键的第一堂课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入手,找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基础会计》课程离我们很近,不是遥不可及的,学会该门课程对工作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对本门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性描述,使学生对会计知识体系有一个了解,对今后学习的知识有基本的框架认识;然后介绍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合理运用。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研究表明,学生希望教师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热情解答他们的疑问,希望教师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学生讨厌态度不好、责骂、嘲笑、挖苦他们的教师。因此,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尊敬教师时,他们就会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反之,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害怕、厌恶、不尊敬时,他们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不学该门课程。所以与学生建立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三、选择合适合理的教学工具

在正常授课中,常用的教学工具是黑板和粉笔,而会计理论教学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传统教具的使用,学生知识被动的灌输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利用各种实物账表进行直观教学,如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账簿、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原始凭证(支票、借款单、进账单、发货票、入库出库单等)等。利用有形的实物资料,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形象认识,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掌握会计知识。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要求,《基础会计》课程应逐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有利于科学分配时间,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知识点,不但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而且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声情并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另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工具,通过授课软件配合图片及实物投影、解说等的操作进行直观教学,向学生传递直观的信息。例如,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章节中涉及各种格式不一的凭证、账薄账页,常常搅得学生眼花缭乱。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将事前准备好的车票、收据、发票等日常生活积累的原始凭证及各种记账凭证和账页等实物,进行多媒体、实物演示,紧接着在教师的导引下亲自进行手工填写,往往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五、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

理论讲授法适用于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这种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2.仿真模拟法

通过一个企业一个月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按会计工作过程完成一整套会计核算资料。通过真实的情景模拟实训达到仿真的效果。

3.小组讨论法

在授课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出问题,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分析、处理会计事项的能力,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穿插一些课堂提问,让学生获得回答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实习实训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讲授会计基础理论时,涉及到很多账、证、表的内容。在会计基础课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在进行了单项练习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实习实训课程,按照会计核算程序进行系统的综合。从建账开始到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各类明细账和总账,编制出会计报表,完成了一个会计循环结束。便于学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会计基础的内容及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加深对会计循环的理解。事实证明,运用实习实训法进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对会计兴趣更浓;另一方面,学生也能更扎实地掌握会计知识。

六、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1.变理论考试为理论加实践技能考核

《基础会计》考试,一方面,考核课本上基本的理论知识,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另一方面,考核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变结果考核为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课程成绩主要看期末考试的成绩,这样的考核结果不太公平,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平时没有考试压力,考前突击复习,最终也能轻松及格或考的较好成绩,这种考试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注重过程性考核,课程成绩中平时成绩占较大的比重,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模拟实训等。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兴趣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当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增强学习效果的一个方面,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持同步,适应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思炜.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浅谈《基础会计》课堂教学[J].读与写,2011,(2).

[2]翟龙珍.浅谈对会计入门课兴趣的培养[J].大众商务,2009,(5).

[3]林洁.浅谈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提高[J].职业,2009,(3).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行动体系;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学生职业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差别,反映在教学上就是现行的课程教学体系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不相适应。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持续不断地推行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把建立“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即“行动体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并普遍开展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实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行动体系”框架下,我们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在课程改革上的一些观点和体会。

1 “行动体系”课程理论基础

进行课程改革的原因是由于现行的课程体系不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属于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学科体系课程的知识体系在编排上可能是由概念到实际,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应用,由分解到综合这样的形态。它传授给学生的是理论性、系统性、描述性知识,培养的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

“行动体系”框架下的课程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在“行动体系”理论中课程称为“学习领域”,它的构成和特点都与实际工作密切相联。每个学习领域又由多个“小型”的学习单元组成,每个“小型”的学习单元称为“学习情景”,它可以是一个项目、一个任务、一个案例、一个产品等。多个学习情景间是平行、递进或包含关系,整个知识体系没有系统性和必然的逻辑联系,学习情景中包含的知识点是离散的、跳跃的,属操作性、经验性、策略性知识。它培养的是具有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1-2]。

可以看出,“行动体系”的课程模式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课程教学体系,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2课程改革涉及到的几个方面

2.1课程学习目标和定位

行动导向课程的学习目标不能像学科体系那样,强调对某概念、理论、观点及现象进行记忆、理解、验证,而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具备某种技能。学习目标的定位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结构编排、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评价体系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所以,“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学习目标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业中的信息化处理、加工能力为目标。具体来说,主要是下面3种能力。

(1) 专业能力:即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化处理能力,如基础应用能力、系统管理及网络应用能力、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能力等专业知识能力。

(2) 方法能力:通过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可以煅炼和培养学生工作方案的计划和实施能力、组织能力、过程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为参加实际工作和自我提高打下基础。

(3) 社会能力:行动体系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一个工作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人交往和沟通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态度,增加参与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这些都是学生以后从事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2.2课程内容及结构

根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在内容上应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贴近工作实际和职业特点的知识体系。它是对学科体系下有严密逻辑关系,具有系统性特点的知识进行解构,分解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重构成行动体系下的项目化知识内容和结构。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改革,可以根据这门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将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加工,把它们融于到具体的项目中,形成以“任务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可分成以下6大模块。

(1) 认知和维护计算机,包括:认识计算机、病毒防治、键盘功能及文字录入等。

(2) 基础应用,包括:Windows XP操作系统应用(如认识界面、基本操作、文件管理、环境设置等)、网络应用(如Internet接入、配置IP、文件共享、IE用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信息检索)、文件打包等。

(3) 文档处理(Word应用)。

(4) 电子表格(Excel)。

(5) 电子演示文档(Powerpoint)。

(6) 信息化处理软件的综合应用。

每个模块在教学内容上,由根据实际工作过程,按任务进行序化,形成一些学习情景组成。每个学习情景就是一个工作过程,一个项目,一个案例化的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应用为一体的“小型的”学习单元。

在“行动体系”的理论中,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由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6个元素组成,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对学习情景(项目、案例)的内容设计应尽可能体现这些元素。学生这种对基于“项目导向”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对这6个元素的学习,是对完成一项任务所经历的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这种教学内容的编排符合职业教育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思维[2]。

此外,在案例选题上,要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应突出专业特点,即要有公共案例,还要结合不同专业,开发特殊案例。一方面能够体现公共课为专业服务的特点,另一方面与学生专业相联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会计专业可引入工资及财务报表制作等;市场营销专业可引入产品介绍与展示、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广告文档制作等;服装专业可引入服装设计资料的收集、设计作品演示与说明等;建筑专业可引入建筑装潢预算文档、楼盘宣传品的制作等。

2.3教学方法及过程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紧紧围绕工作过程所包括的6个元素展开。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实践整个工作过程所包括的每一个环节。

具体来说就是,首先老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准备有关知识;再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收集的信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小组成员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讨论,形成具体的实施计划;再根据实施计划,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并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起指导作用;过程完成后学生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最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及老师点评等方式对任务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提高。通过上述过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整个工作过程知识和工作思维方式,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和工作习惯,从而达到“以工作引导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的目的[3]。

2.4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学科课程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比较单一和过于注重形式,理论和实践课比较分明。理论课上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讲完之后布置作业,学生上交,老师批改、点评;实践课上教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对照教材进行练习。教室和实训场所分开,功能分明,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主体,教师根据教材教,学生按教材内容学,整个过程是从前到后一章一节完成教学任务,比较死板,没有活力。教学中即使有提问和答疑,好多也是意向的流于形式,比较生硬。

“行动体系”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及教学场所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如实施主体强调工学结合、校企一体、“教工”双师;教学过程以项目为导向,将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合为一体,做到学、做、教一体化,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边学边教;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师生、生生关系和角色,由老师教学生学变成学生学老师教,同时,还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兴趣小组、竞赛等)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生能力。

在学习单元上,改变传统学习单元以单个学生学习为主的现象,根据项目特点,将多个学生组织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项目。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获得专业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等社会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所以,基于“行动体系”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开放的,多样化和协同的。

2.5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由于学习的主要是理论性知识,所以,考核和评价大多是在期末教师通过试卷考核和评价学生。

它的特点是方法简单、方式单一,对于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比较适用。但在高职教育中,对于行动体系的课程来说,显然是不适合的。

基于行动体系的高职课程考核与评价,应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当然就不光包括专业知识,还应该有工作能力和社会知识。在考核形式上应是多样化的,应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建立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做法,建立经常性、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于开展校外实训的,也可以实行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为提高学生参与技能鉴定考试的积极性,还可以把学业评价与证书评价相结合[4]。

总之,要改变以前封闭、单一的评价模式,建立符合职业需要的、开放的、全方位、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能力素质作全面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3结语

就目前来讲,可以说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和最佳切入点。“计算机基础”是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主要课程,我们应积极开展其教学实践和探索。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进行“行动体系”课程改革,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37-39.

[2] 姜大源. 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J]. 教育发展研究,2002(12):71-76.

[3] 吴元凯,周正辉,刘亚妮. 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模式探索与实践[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59-162.

[4] 隋学圃,颜玉凤. 关于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21):35-37.

Considering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the "Action System" of "Basic Computer"

TONG Xin

(Audio-visual Center, Sui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Suizhou 441300, China)

第7篇

关键词:土力学地基基础 专业基础课 教学改革

土力学地基基础是土木工程的一门通用的专业基础课。[1]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内容丰富,应用广泛,但连贯性差,公式多,涉及学科多,假设条件多,知识体系松散。此外,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而学生本身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导能力相对较弱,要在短短的课时内掌握如此多的内容,还要考虑到不同的实验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情况,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接收能力和土力学的学科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把知识讲活,并能联系实际工程,拓宽到其他工程领域,是该课程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作为学生能否接受的问题。下面,本人就个人学习而言,谈一下几点心得。

1、教师应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如讲绪论时重点介绍该课程与实际工程的关系、地基基础成功与失败的具体实例,尤其是多介绍大家都熟悉的本地的工程例子,通过实例分析,引出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学好该课程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基基础作为建筑物的根基,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并领会到土力学作为地基基础实践的理论基础,掌握其基本原理、概念和计算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愿意听想要学这门课的愿望。

2、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首先自身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这个教学水平不但涉及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还包括传授知识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不停地“充电”,充实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平。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能够根据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与充实新内容。要坚持不懈地研究如何将土力学专业基础知识更形象、更贴切地传授给具有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另外,教师传授过程中一定要把教学从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激发学生对土力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加强研究型的教学,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及时调整授课的计划、内容、进度、方法,本着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教学。[3]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尊重人类认识的复杂性和无限性的属性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从学生的认知、知识迁移、学习效果等方面深入了解,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能力的差别,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受益。学生就好比工厂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好坏取决于生产流水线的操作师傅(教师)个人素质的优劣。

3、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符合实际需要,要形象化,结合学生和教师的特点摸索出符合本课程教学规律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结合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介绍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程实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辅以工程实例说明。另外,笔者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任课教师首要的任务。这就是说,理论教学课程中要开展互动式教学,不能单方面的传授,尤其是土力学知识点比较散、碎而多,需通过不停地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来正确理解和领会课程的主要内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不应仅局限在教室里,凡是有建筑物的地方都可作为课堂,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既不用投资,又可以灵活多变,是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良好形式,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实际结合两方面的优点、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既无遗漏又无重复:既要注意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又要使理沦指导实践,尽量把教学现场选在学校附近、教一于楼附近,做到在保派教学质量的前题下,节约时间,达到预期的效果。

4、实验教学改革

传统实验教学时,不同的小组都给定同样的试验材料,最终不同小组之间的实验数据是相同的或接近的。[4]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采用系统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即:将学生分不同的大组,每个大组再分小组;在每一大组内的实验材料都一致,而不同大组之间,实验材料有差别。由于每个大组试验材料不同,任何一组的实验数据都要求准确,否则会影响最后的实验数据分析,这样每个大组的学生都必须认真完成实验。其优点是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小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进行基础实验研究的能力,也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了更感性、直观的认识。例如,土体的物质组成决定了土体物理、力学特性。为了体现这一个基本的思想,在土力学实验创新的自始至终都要进行土体粒径级配对土体性质影响的分析。颗分实验是土力学的第一个实验,此实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土体的颗粒组成,另一方面,进行颗分实验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振动筛分出来的土样根据粒径分为不同的粒组,以备后续实验中研究不同级配土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分析。

5、教师还要改革考评机制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改变了标准单一、分数至上的状况,现改革成注重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体现技能考核。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又考核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考核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6、增强教学中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养成学生广泛能力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广泛能力的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扩招速度较快,致使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因此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该课程来说,由于实验设备数量和实验时间的限制,学生做实验时一般是几个人一组,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只能观看实验过程。自己动手的学生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查找实验过程中发生错误原因和探索改进的办法,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所说的方法去做,这也削弱了实验的效果。

结语

土力学地基基础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强调实验、注重实践、依赖经验,教学难度较大。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专业类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通过教学改革,一定会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又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静. 基于大土木工程观的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2013(3):87-88.

[2] 刘之葵. 土木工程专科专业《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体会[J].高教论坛,2004(3):125-126.

第8篇

关键字:研究性学习 大学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教育领域提出的全新概念。教育部教基[2000]3号文件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育部的这个文件虽然针对基础教育,但文件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根本任务的高等教育完全相符。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形式。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各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计算机更新学习与工作的方法与手段,学会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首先,对于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注重应用、发展技能为其主要目标取向。高级语言、数据库的运用,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操作等实践性的课程,占课程的主体内容。而“在做中学”又是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的基本途径。而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基础,选择与学生专业内容、生活实际相关联,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对课题的探究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这样,学生既通过直接经验获取了知识,也能切身体会到计算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与价值,同时还能有效地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这与就书本内容泛泛学习、脱离实际地完成既定的实验相比,有着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教育意义。

其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计算机专业分支很多,内容庞杂。如果只按规定课时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只能是博而不精;如果想深入学习,那又会受到课时的严重制约。研究性学习可以在课外进行,同时,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有效缓解课时有限的矛盾,而且可以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在某个方向上深入研究,培养特长,从而形成“多能一专”的能力结构,使“因材施教”得到更好地落实。

第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实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经历一定的科研体验,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这种科研能力的培养,决不仅仅局限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些实践环节中,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在内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一门课程,都在承担着这种培养责任。研究性学习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其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责任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首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丰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领域各大主要分支,如,计算机原理、高级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网络程序开发等。这些领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可以和学生的专业课程相结合,能够将计算机知识应用于专业领域。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途径丰富,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选择。

其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物质条件充分。目前各高校都配备了计算机,并且大多可与互联网相连,加之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持有量,以及社会有偿提供的机器数量,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在硬件条件上不存在大的障碍。

第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相对其他实践方式而言,大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兴趣更加浓厚。虽然有不少学生喜欢计算机的网络游戏等娱乐功能,但绝大多数人仍希望能够利用计算机自主开发一些成果,在运用和驾驭计算机方面体会成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无疑为学生提供了这方面的平台,势必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

目前,就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状况来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各学科单独开设课程,这样的课程与课堂教学的课程相对独立,有着自己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体现更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是在课外进行,而在学年教学计划中,会留出一定课时作为结题时间。欧美很多国家以及日、澳等国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都采用这种形式。另外一种是对原有教材的再开发,即,在原有课程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设置课题,将原有内容拓展或深化,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目前我们国家中学阶段各科的研究性学习多采用这样的课程设置。基于这样的课程设置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可以看成是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模式。

就目前的各方面条件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不适合采用第一种课程设置。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对计算机各领域的涉及面较宽,内容丰富,同时,应用性也较强,但都不够深入。这恰恰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课程设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更适合采用第二种课程设置形式。课题可以选择教学内容中各知识模块的深入发掘或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运用。如,在语言学习中,可以以“质数检验”为课题,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在数据库的学习中,可以以“班级成绩管理系统”为课题,进行数据库软件开发;在网页制作的学习中,可以以个人、班级和学生社团等网页的开发为课题等。以教材知识为背景,以这些课题为研究目标,从而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课程。

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应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为主。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为以下步骤:

1.确定知识背景

选定某个知识模块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获取或应用此类知识,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2.明确课题

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等自由提出。但最好是通过师生合作,对课题的内涵和研究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论证,共同确立研究课题。

3.成立课题小组

采用自愿结合、适当调节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来成立课题小组。课题小组成员人数根据课题需要而定,过多和过少都不合适。

4.制定研究方案

课题小组确定后,要根据本小组的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既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化,同时也要保证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有所收获。

5.开展研究

将确定的研究方案具体落实。学生分工合作,教师要适时指导甚至要参与其中。教师的工作应侧重组织和引导,测重研究方法的指导和科学态度与精神的渗透和示范,而不是对课题结果直接地帮助。

6.形成结论

课题小组将各自的结果进行汇总,并整理、归纳、概括,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7.提交成果,交流总结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小论文、多媒体演示、实验报告等不同的形式提交或展示出来。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反思,以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完善认知结构。

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传统学习评价有很大的不同。

1.评价目的

研究性学习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掌握科研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针对研究结果评价。

2.评价原则

应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通过评价来指导、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3.评价指标

要对课题、过程、方法和结论整体评价,突出过程评价。

4.评价标准

标准要灵活,不能一刀切。要突出个性化,对不同的课题、不同专业的学生,甚至对每个学生自身特点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个体的纵向比较,淡化整体的横向比较。

5.评价方法

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集体的评价与对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以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

第9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设计实施 3元制

1.课程设计思路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要面向工作过程,以建筑行业和实习基地为依托,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要以工程造价员岗位任务设计课程,按照工作任务流程设计教学任务,并将岗位技能课程内容与工程造价员执业资格标准,以及预算员、施工员、合同管理员等岗位职责融入课程,保证学生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达到岗位要求。

根据任务分析结果,开发适合工学结合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课件、案例库等教学资源: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模式,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针对学习小组安排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完成后统一考核,从而培养学生协作、配合的团队意识;通过综合实训,巩固单项技能,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岗位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教学与造价员岗位的对接。

2.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以工程造价岗位任务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参考职业资格标准,将工程造价员的岗位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在新的理论教学体系中,我们强化了应用型专业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并对一些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课时进行了适当的压缩,主要突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把原教学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调整为“综合文化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岗位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大部分。其中的“综合文化素质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授课内容以够用为原则。对职业基础课程进行了专业细化调整和整合,同时根据专业岗位的需要设置职业岗位课程、职业拓展课程。

3.建立“3元制”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改思路,为了满足各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各行业的建设单位(业主)及各专业施工企业对高素质高职人才的要求,充分体现高职办学的特色、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课程教学全面推行“讲练结合”,实行校内课堂教学、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践、校外顶岗实习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5”的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加“0.5”顶岗实习,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认识实训,初步完成专业认知,第二学期在校内完成土建造价相关课程,并进行土建工程计价单项技能训练;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完成装饰工程计价方面课程,第二学期完成安装工程计价相关课程后,并进行装饰和安装工程计价单项技能训练;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完成造价员综合岗位课程和拓展岗位知识学习,并进行综合实训;第二学期到企业从事造价员综合岗位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构建以工程造价岗位任务为核心课程体系,实行“3元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构建融校内外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课程实训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4.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程在教学模式设计上注重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工作过程完整的具体的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强调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4.1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内容项目化。围绕一个典型工程实例的总体任务要求,按照造价员岗位实际过程,将总体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子工作任务,再通过教学设计将子工作任务转化为子教学项目。围绕子教学项目来组合各教学章节及相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每个子教学项目完成,总体教学任务也即完成,总体工作任务也同样完成。通过任务驱动模式,项目化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习惯与职业行为。

4.2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并把专业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开展教师指导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或者学生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切实提高学生的预算技能,真正实现“教、学、做”的统一。

4.3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情境教学要求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师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课程组针对工作实际,设计了课堂、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三个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学习与实训任务。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职业思维习惯,结合“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基于工程过程的案例教学方法,即:以一个典型工程项目预算案例为载体,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或集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探讨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工程预算实际问题,掌握做工程预算的模拟,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职业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建立健全管理保障机制

5.1建立专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校内实训室管理办法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

5.2成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小组,由管理小组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社会声誉好的企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实习,并就实习事宜与实习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实习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

5.3试行学分制。遵循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试行学分制管理,在“工学结合”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参加校内外生产性实训等所获得的学分可替代部分课程的学分。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即可毕业。

5.4进行分方向教学和实践

第10篇

关键词:应用型;教育技术;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06-04

教育技术是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研究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应用的一门学科。2015年,呼伦贝尔学院提出学院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新思路,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支撑体系构成的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它是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的、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1]本文研究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其狭义的范畴。

一、 确定专业实践能力

学习需求理论认为,学习需求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和期望达到状况之间的差距。[2]因此,我们通过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确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

首先,我们采取网络问卷的形式随机对2011届至2015届毕业生展开调查,共有74名毕业生填答该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毕业生目前的就业去向;其次,就毕业生集中的行业或岗位,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并对相应的单位进行了走访。从而确定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而确定专业实践能力。

1.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中,有49%的学生从事专业对口或与专业相关度比较高的工作,其中29%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且绝大部分为信息技术教师;20%的毕业生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相关工作。51%的学生从事其他工作如在企事业单位做文职人员、自己创业等。具体如图1所示。

2.毕业生跟踪及用人单位反馈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选择信息技术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方向,分别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深入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这一方向的学生大部分进入中小学成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具体工作内容不仅仅是教授信息技术课程,还包括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维护,有的教师还承担全校教师计算机使用技能、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有毕业生调侃说“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只要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都要信息技术教师出面解决。

(2)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从事这一工作方向的毕业生主要工作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影视作品制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

3.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教育技术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专业能力,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并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定位了“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两个培养方向。

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具备的能力进而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结构:①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知识。②能较为系统地掌握从事教育技术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技术等专业知识。③能了解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战略、政策、法规、标准、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2)能力结构:①具有对数字化教学环境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力。②具有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力。③具有对数字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的能力。④具有综合解决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3)素质结构:①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教育学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求实创新意识。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终身学习的能力。③具有健康的体魄,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3]

4.确定专业实践能力

根据上述专业培养目标,进而将专业实践能力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具有对数字化教学环境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力。(2)具有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的能力。(3)具有对数字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c实施的能力。详细如表1所示。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主要依据下面五个原则构建。

1.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

作为实践教学体系而言,其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小的系统,由系统内各个要素构成,从实践教学环节角度来讲是由实验课程、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第二课堂活动组成,因此需要这些环节互相协作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系统又置于专业人才培养这一大的系统内,还应考虑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活动。

2.实验课程的基础性

这里的基础性并非指实验课程的实验类型为基础性的验证型实验,而是指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实验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实验课程可根据实验的难度依次设置为验证型实验、应用型或综合型实验、研究型或创新型实验。

3.实践能力培养的延续性

为避免“熊瞎子掰苞米”的现象,即学生随着一门课程考试的结束,该门课程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便随之丢弃,到毕业时发现大学似乎没有学会任何专业能力。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皮连生所著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练习是影响动作技能最重要因素。[5]因此,将第二课堂活动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兴趣小组、专业技能竞赛等形式,在实验课程结束后的学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所习得的技能不断练习,做到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

4.学生的个性化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在满足学习者特征方面,首先在实验课程教学中,要以班级全体学生为对象,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使得教学满足绝大部分学习者需求;其次,结合第二课堂、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不同,分设不同方向让学生选择学习。

5.实践能力的综合性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即本科前三年以校内教学为主,进行专业基础培养,把“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大四第一学期为专业实习,第二学期为教育实习,大四第一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开题,第二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将前三年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进一步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综合考虑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毕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出如下实践教学体系(如表2所示)。

在构建实践体系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实验课程的基础性、实践能力培养的延续性、学生的个性化、实践能力的综合性等方面。

1.数字化教学环境设计与开发能力

数字化教学环境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包括现代媒体使用与维护能力、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能力、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

(1) 现代媒体使用与维护能力

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从事信息技术教师的毕业生几乎全部会涉及计算机的维护、电子白板的使用与维护、投影媒体维护等现代媒体的使用与维护工作,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也有近一半毕业生的工作内容与这一能力相关。

这一部分能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但教学内容却并不多,因此主要通过“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教育实习”三个实践环节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实验课程。前述本部分能力涉及教学内容较少,因此主要在“教育技术与媒体”这门课程中安排部分章节讲授知识并进行实验练习 。实验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通过该课程的实验,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维护,能熟练使用电子白板、投影等现代媒体并进行简单的检查、维修。

②第二课堂。针对这一能力,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贯穿于“教育技术与媒体”课程开设之后的各个学期,主要是针对教室的计算机、投影等媒体进行日常维护。

③教育实习。本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除需完成与其他专业相同的工作内容,还应协助实习学校完成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工作。

(2)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能力

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维护能力主要通过“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教育实习”三个环节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实验课程。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对应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学生可以构建小型局域网。

②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建立,贯穿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开设之后的各个学期。主要针对学院网络中心、教学用机房进行网络的维护。

③教育实习。本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除需完成与其他专业相同的工作内容,还应协助实习学校完成计算机机房网络的维护工作。

(3) 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

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主要通过“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毕业实习”的实践环节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实验课程。在相关理论课的基础上,针对网站建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数据库开发、JAVA程序设计、静态网站开发、动态网站开发等。学生需要在课程中完成大量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实现知识和技能的逐步积累。

②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贯穿于动态网站开发课程开设之后的学期。以模拟或真实情境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发用户需要的网站。

③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主要设有综合实践项目“学习网站的开发”, 以模拟或真实情境的方式组织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发用户所需的学习网站。

2.数字化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

数字化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网络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能力。

(1)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能力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是在学与教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系列件如flash 、PowerPoint等,培养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教育实习”四个环节实现。

①实验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除主要核心课“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外,还包括计算机应用(主要涉及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flas制作等基本软件的操作和相关理论的支撑。学生完成该系列实验课程后,能够使用常用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所需多媒体课件。

②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小组的形式,以真实任务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③毕业实习和教育实习。以真实任务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2)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动态网站开发能力的基础上,在远程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培养,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毕业实习”。

①实验课程。支持该能力的核心课程为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其实践体系中还包括网站开发能力及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在前述网站开发能力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中已经叙述)。通过完成该系列实验课程,学生能够根据需求完成某一门网络课程功能模块的设计、网站的架构、网络课程资源及学习环境开发等系列工作。

②毕业实习。以真实任务的方式布置学生完成综合性实践项目。

(3)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能力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能力是在电视节目策划、编导等系列理论课的基础上,在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等技术的支撑下的一项综合能力。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第二课堂+毕业实习”。

①实验课程。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能力的相P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实验课“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以及核心实验课程“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通过这一系列实验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合作完成教育电视节目的策划、稿本写作、拍摄和后期编辑工作。

②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主要以兴趣小组的方式,布置真实任务让学生完成作品。是对实验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③毕业实习。毕业实习通过让学生完成真实任务,实现综合技能训练。

3.数字化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主要涉及设计的能力,并不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实施能力,但是需要学生具备依据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修改设计方案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完成,同时在教育实习中进一步加强。

(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既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能力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能力。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教育实习”的形式完成。

①实验课程。主要是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之上,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并实施教学,从而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任意一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设计并开展教学。

②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在实际的情境中,即在中小学课堂中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的提升及完善。

上述描述中未提及毕业论文,是因为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基础上,围绕专业、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择题目完成,因此这一环节不具体与某一实践能力相对应,但具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功能。

四、总结

任何一个院校的专业在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都需要首先考虑社会需求。围绕社会对专业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确定专业实践能力和其支持体系。而这一过程又是不断探索、验证、修改和完善的动态过程。本文从对社会需求的调研、结合学生实际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解决了本校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参照了其他院校很多经验,也希望本文能为同行提供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侯翊,王建丽. 以金融保险专业为例谈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0) : 87-92.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EB/OL].http:///gzjx.

第11篇

土木工程是工程学科中的基础专业,其内容涵盖建筑、桥梁、地下空间等方向,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行业。如何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在未来10年内成功实施土木工程行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大批高质量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目前土木工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1]。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由实际工程抽象、简化、概括、总结,并用于指导实践[2]。其课程任务是掌握平面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与科学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谈几点想法。

1结构力学课程特点

1)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其中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又是结构力学的先修课程。由于结构力学课程较抽象,其理论体系庞大,知识点多,学习难度大。2)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张。“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结构力学基础和结构力学专题(如图1所示),总学时约为60~80[3](部分高校仅为45课时)。教学内容偏多,课时偏少。因此,教师通常加快教学进度,致使部分知识点无法展开,学生课后很难及时消化。这可能是目前各高校在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理论复杂,计算繁琐。结构力学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理论。例如,在结构力学基础部分中,涉及到的虚功原理、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在结构力学专题部分中,涉及到的极限荷载、弹性稳定、动力学均属于理论复杂的部分。理论复杂则难以理解和把握,课堂例题和课后作业的讲解与计算就显得繁琐,不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4)地位重要,起基础作用。结构力学的学习情况将影响专业课的开展。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专业课主要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砌体结构、结构抗震设计、桥梁结构以及基础工程等主干课程,及相关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如果学生结构力学基础薄弱,后续课程都受到影响。而且,对学生而言,能否建立正确的结构力学概念,对毕业以后从事结构设计,结构施工、教学培训等工作而言,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见结构力学的课程学习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

2教学过程中的改革设想

1)建立力学概念,邀请名师讲座,夯实力学基础。建立正确、清晰的力学概念,是学好结构力学的首要前提。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学习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学生力学概念的建立,打好力学基础。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学生在学习结构力学的时候,就会有信心学习更复杂的概念和理论。2)强调课程地位,建立讨论小组,分析典型案例。在授课过程中,要强调结构力学对后续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影响。结构力学的课程学习不仅会影响到在校学习,最终会影响工作后的专业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为学好这门课,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成立课后讨论小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对课程的学习。3)细化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加强课后练习。“结构力学”的教学内容偏多,课时偏少已是普遍问题。在课时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就成了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的设定和安排以教学大纲为标准。各院校都会按照专业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结构力学教学大纲。在制定结构力学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就要考虑课程的特点,将大纲逐项细化,把每个知识点划分到相应的课时。同时在重点内容处,必须设置典型例题,以突出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规律,设置典型例题必须简单易懂,且具有代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学习到最核心的知识点。4)引入工程概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为提高学生对结构力学概念的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在课外学习中引入结构模型设计及制作,鼓励学生参加建模大赛。例如,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性,要求学生利用木材、有机玻璃或者塑料等简易材料设计和制作桥梁结构(或吊车梁),并通过手拉小车施加移动荷载,观察模型的变形与应力变化。通过试验,让学生感受动力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通过结构力学知识合理的设计工程结构。就模型试验而言,目前引入的结构模型试验仍以教师命题式为主,开展形式和范围有一定局限性,还不能充分锻炼工程实践能力与概念应用。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着重构建“结构力学”研究学习实践平台,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多个模拟工程实践项目,甚至由学生自行设计创新实践项目,供学生自主选题并可随时开展研学活动,使学生对力学概念有更直接的了解,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从而真正实现工程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语

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改革设想。总之,结构力学的课程学习很重要。必须要求学生和任课教师从思想上,行动上与教学大纲统一起来;课堂和课外不间断地抓好结构力学的教与学,才能较好地完成“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任务。

作者:陈妤 单位: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宁夏高职 《物流管理基础》

1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及特点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物流技能、通过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以及提高就业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尽管全国高职院校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有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相对于比较落后的宁夏地区来说目前虽有5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由于起步较晚而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切实可行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内容与物流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该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简单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根本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方面《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而这门课程又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对于刚进校门的新生来说,一进校门就要接受生涩难懂的专业课程,造成学生对物流知识的理解能力偏弱,拓展知识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该课程的应用性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略差。因此任课教师需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物流管理行业发展的情况,不断探索该课程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合格的物流管理人才尽微薄之力。

2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特点及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和难度,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行业企业发展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出发,笔者认真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制定课程标准,重组了课程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了过程性教学。

2.1 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整体设计进行改革 一是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笔者发现不论物流企业还是工商企业,也不论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最基本的物流活动就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因此在课程整体设计中确定了以物流功能(要素)为依托构建《物流管理基础》的课程。二是《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按高职高专的教学改革理念,按工作过程设计课程,设计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用项目任务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工学结合模式,与企业合作,加强校企交流。目前已有较为完善的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表,并且已在4个教学班进行了实践,效果较好。三是《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总体设计中目标设计全面,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技能),课程知识目标明确,充分了体现“必需、够用”原则,突出知识为项目服务的宗旨,能力目标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具体可检验。

2.2 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通过对企业物流人才需求情况、宁夏区内企业相应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其他学校教学情况、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往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访谈,同时在社会对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认知程度调研的基础上,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进行分析分解,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项目。

教学内容设计依据“课证结合”的主导思想将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有关内容加进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对学生提高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能够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下表就是《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模块。

从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内容设计中,总共设计了9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包括相应的子任务,并针对性的设计了9个实训,形成一一对应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3 整合了《物流管理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未来职业的特点本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教育理念,《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中,非常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注重从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法、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自主学习等几个方面着力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3.1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法。用物流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项目,使学生感受到真实工作过程的复杂与细致,工作任务的压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教学中,以教学项目为载体,学生分小组设计“项目报告”,教师根据项目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方案设计与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职业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