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3: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31-0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中笔者就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构建导学案需要注意的事项
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案。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根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展开,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在构建导学案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并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要想利用导学案提高教学成效,还要从学习目标、课前导学、课堂学习、当堂反馈、检测、反思等方面着手,指导学生学习。因此,在构建导学案时,可以从实验设计入手,明确预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进而获得相应的结论,展开课后反思,形成系统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遵循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导学案的利用效率
应用导学案时需遵循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达标训练。1.课前预习。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编制内容展开自学,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导学案的预习作业,并且记录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先学后教。2.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较为困惑的地方,之后展开针对性的探究与实验,分析得出结论。3.教师引导。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教学重难点,归纳总结知识点,使学生能触类旁通,反思学习技巧,掌握知识规律。4.进行达标训练。通过分层测试,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全面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电功率》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预习,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等知识。其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次,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引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提问突出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并且灵活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小电灯的电功率。最后,设计导学思考题。如设计“仔细观察右图中白炽灯上的铭牌,它所标的‘PZ220-100W’的含义是什么”“它的额定电流多大”等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则从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重视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将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之后,还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怎么做,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导学案,将导学案的学习和教材内容的阅读互相结合,并在导学案中记笔记,在教材中标注重点,完成导学案的预习作业。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中“温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问题,如“什么是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是什么意思”“摄氏温度中‘0°’与‘100°’是怎样规定的”……让学生通过预习与讨论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预习与讨论中学习相关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应用导学案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单独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各种教学方法引导下自主地学习。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交替使用或单独使用,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教学方法的引领,开展互助探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然后,通过实验教学法,让学生明确影响水分蒸发的因素,进而探讨诸如“控制一个量不变,改变其他变量,观察水分蒸况,进而明确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因素”之类的问题,从而掌握“控制量主要有温度、风速、气压、表面积”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相关实验,得出相关结论,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
近期,我来到了**,开始了历时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的物理教学任务,这一学期即将过去,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探究式教学深入课堂
本学年我深知作为物理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吃透教材,认真撰写教案。积极进行了实验探索问题的实践。
二、精心备课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大纲,课前认真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阅读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上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没有过多的束缚,充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材,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根据学生的的基础制定教学计划、方案、教学设计等。
三、新课程标准贯穿了我的思想,走进了我堂
怎样教物理,《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作为物理教师要置身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算一个起点。
四、狠抓学风认真落实教研常规
八年级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数理两学科。大部分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惯,学习和纪律都很不好。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求真务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我从各方面培养学习兴趣,对那些基础太差后进生,我主动找他们来了解原因.他们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经过一个学期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所进步。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里,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里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秘书网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来,能自觉的坚持政治、时事学习,以提高自身觉悟水平。能参加学校的会议,平时能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以师德的要求为准则,注重师德的养成,时刻提醒自己,并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本学期的工作:
一、教学工作:
贯彻正确的教育方针是义不容辞的,平时在课堂中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主线,认真的学习新课改思想、理念并逐步融贯到课堂教学中去。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前进的,作为一名教师,本身的文化专业知识也要不断的提高,平时阅读一些与本职教学工作有关的书刊杂志,到电子备课室查阅有关物理方面的教学资源,了解物理教学发展,学习一些外地的优良教育教学理念,以充实自己。认真参加每次学校和新课改的培训、教研活动,吸取同行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等,结合自己,努力形成一种自己的教学方式。
(一)自身工作
1、备课
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组___的教研活动,和同事们的商讨下,认真学习物理新课标,积极参加进行___备课。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常规的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新课标、教参,虚心向本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体现新理念。
2、上课
上好课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要做好课前准备,布置好实验和器材,积极使用多媒体,不打无准备之仗。认真讲课,认真示范,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兴趣,发扬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学生方面: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现代课堂教育要求我们相信学生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实践的余地,只有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有自信的学生。我相信通过不同的方法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创造条件机会,合理的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业务工作
各行各业都在竞争,要立稳自己的脚跟,就得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还是平时工作都要做的好。
(一)群体工作:
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群体活动,积极协作本组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推行现代信息教学活动。由于班级较多,实验设施较少,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不是很到位,没有很好的督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使学生的参与面能够更广些,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全面的开展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二)其他工作:
配合主管教师定期的检查实验器材的配备率和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做好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及实验教学;抽空和大家交流课堂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对学生的习惯、性格了解不够,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多和学生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作为物理组的成员,在教学方面没有做出很好的成绩。教学中对教学目标如何显性化做的不够到位,新课标的贯彻不到位,今后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加以改进。今后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经常去请教同事,多沟通。使实验中学的物理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以上是本学期工作的一个总结,本人在工作中肯定还有存在的问题没有想到的,希望领导和大家能给予指正和指导,帮助我把今后的工作能做的更好一些。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 教学质量
我们通常将课堂教学分成三个阶段:引入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课程,课堂引入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物理课都与实验有关,在课堂教学的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物理课的教学效果,还能增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科学实验能让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十分有益。然而,目前很多教师不做实验或实验做的很少,放弃了实验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有效提升,并阻碍了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一、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多是十分有趣味的,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自身特点,善于抓住实验契机,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背景,打造愉快的物理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物理实验的课程,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时,应尽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验,尽量让实验与生活存在一定的关联,以便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物理实验保留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物理知识的巩固。另外,为了让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期间,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关系,还能使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变得十分融洽,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一直保持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浮力》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以下实验,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很多大小相同的橡皮泥与材质一样的小木块,然后对学生说:“现在让我们进行一场造船比赛,大家分别用相同的橡皮泥造船,用小木块做货物,比一比谁装载的货物多?”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纷纷动手做小船,在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大胆猜想,并问学生:“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种类型的浮力问题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而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关联,通过这则小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了,而且每名学生都得到了尝试,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动手实践,实事求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主要的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为教学基础。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初中物理课堂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认知,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时,教师首先应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实验器材,然后向学生演示实验,打开小灯泡,调节凸透镜和小灯泡的距离,让学生从凸透镜中观察小灯泡在光屏中的成像情况,学生观察后回答:“光屏上能呈现放大、倒立的像与缩小、倒立的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节,让凸透镜靠近小灯泡,观察小灯泡在光屏中的成像情况,学生观察后回答:“光屏上无法成像,但在光屏一侧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上述实验,教师能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凸透镜成像的多样性,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保留浓厚的好奇心,同时还能在学生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直观的思维画面,使学生更易理解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的进一步学习。
三、合理导入,启迪思维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在物理课堂教学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模式,其有效性是无法替代的。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对直观事物的感知与理解能力较强,因此实验是让学生感知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陌生的课程,之前从未接触到,大多数物理实验也是初次见到,很多物理现象是从未见过或思考过的,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很快被这些新奇的事物吸引,教师通过自然而然地导入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迪,在形成认知需求前提下自主解决问题,这是在物理课堂教学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体现。
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以下两个实验。一是教师让学生将筷子放入盛放大半碗水的玻璃碗中,学生从碗的周围观察筷子的变化,发现水中的筷子向上弯。二是在空玻璃杯中放入硬币,将杯子移动到眼睛看不到硬币的位置,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向杯中注入白开水,伴随水面的升高,学生发现硬币的位置也在逐渐上升。通过以上两个小实验,学生看到奇怪的物理现象,教师顺势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实验中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
四、结束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的物理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物理教师应善于利用物理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激发起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引入阶段使用实验教学,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认知规律出发,不断总结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掌握物理知识,使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文贵.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随想[J]. 新课程导学,2013(10).
[2] 郑心合. 例谈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的教师干预[J]. 湖南中学物理,2009(03).
本年度,我从事八(4)班的物理教学工作。物理是一门传统学科,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新兴的知识。在前几年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事的是科学课的教学。对于专业的物理知识,我掌握得并不扎实和全面。为了顺利开展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工作,我努力专研教材,与宗敏、张云龙等老师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从20××年起,我校开始大力推行“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的课堂,知识教学变成了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我们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大大增加。教师从课堂传输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决策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平时,我们学校很重视教学反思,我们在每节课后都进行认真的反思。我想,注重教育教学的细节和过程,做到事前计划设计,事后反思总结,并着眼于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科研的突破和主战场对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时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上完课后,我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今天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我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得较好,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通过这种方式我认真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提高45分钟的效率。
我们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我校开始大力推行“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则提倡教师走进课堂,相互辅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我们集体智慧的发挥,需要我们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在这一年里,我们八年级的几位教师之间紧密地合作,坦诚互助。彻底没有以前彼此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我想,我们教师必须像现在这样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 因为我们物理学科也可能一项课题会涉及到数学、地理、化学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我们科学组的亲密的互动关系,引发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同时,在与不同学科老师的协作、交流中,我们做有心人,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教物理的也要研究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知识,以改善单一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做一名综合型教师。
过去,我们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我们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平时工作中,我们几人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的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为此,我们在每节课备课前,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并写详细的学案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这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是一种挑战。因为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我们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不过这样,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发挥创造性教育智慧的空间。
由于社会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必然会有一些科技前沿知识,环境教育知识等随机的闯入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断补充,使教学内容变的更加开放,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注重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还要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和一切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为了顺利开展物理教学,我首先积极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等。同时,我也充分利用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等。我们全家都特别喜欢逛光谷图书城。每次去,我都要挑上几十元的教育教学书籍。平时我也注重阅读的积累,从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的资源,从去年安装网线以来,我几乎每天都到网上去搜集的知识、了解中外科学专业知识。课堂内不懂得知识也到网上去学习一番、、、我想,物理课程资源需要我们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我们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平时,我也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在这一年里,我注重言传身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班级的物理成绩在每一次考试中表现出色,这是最让我欣慰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创造辉煌。
一、新课程标准贯穿了我的思想,走进了课堂
怎样教物理,《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作为物理教师要置身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不断的学习让我有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而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算一个起点。
二、精心备课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大纲,课前认真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阅读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上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都没有过多的束缚,充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材,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根据学生的的基础制定教学计划、方案、教学设计等。
三、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探究式教学深入课堂
本学年我深知作为物理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吃透教材,认真撰写教案。积极进行了实验探索问题的实践。
四、狠抓学风认真落实教研常规
八年级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数理两学科。大部分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惯,学习和纪律都很不好。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求真务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 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我从各方面培养学习兴趣,对那些基础太差后进生,我主动找他们来了解原因。他们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经过一个学期努力,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所进步。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上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里,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里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学生少批评学生。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对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摘 要]课堂教学必须同时做到四种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教学、创造教学、评估反思教学。通过物理课程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单纯以“承受知识”的活动为主,同时要辅之以“探索知识”的活动;不但要发展一般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发展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物理教学中进行的“讨论·探究·创造·评估”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同时做到四种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教学、创造教学、评估反思教学。一节物理课,如果能同时做好这四种教学,就可以说是一节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精神的好课。
一、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物理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首先,教师根据物理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采用什么教学方式方法和以什么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这实际上是教师头脑中的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从学生角度而言,他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理解其内容,并做出适当的反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判别,提供适当的反馈信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应用某种测量方法,评价教与学的成绩,以检查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教学目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属于教师的信息处理(备课)、信息呈现(板书、讲解或提问等)、判别、评价、反馈等功能,则为计算机模拟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据。由于计算机具有信息输入、输出、存储和逻辑判断等功能,因此可以用来模拟教师的教学行为。运用计算机教学,首先要在计算机中存储大量的教学材料。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将部分教学内容实现计算机软件化,用以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运用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的模式,开展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既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新的知识的探究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讨论,自主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有所不同,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通过物理课程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单纯以“承受知识”的活动为主,同时要辅之以“探索知识”的活动,不但发展一般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发展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对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在初期,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要借助于实物的帮助,有时常常因脱离实物而无法对物理现象进行抽象思维。现行的教材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没有与之配套的直观教具,有些内容涉及微观或宏观世界,因此无法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由于必要的直观演示不足,所以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未经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使得抽象思维较弱的中学生难以认识这复杂的世界,造成了中学物理难教难学的被动局面。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则可在传统演示教具无法涉及的地方大显身手,弥补学生直观感觉的不足,降低其抽象思维的难度。
如八年级物理“粒子与宇宙”这一章节,里面的内容明显属于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范围,可是小的肉眼看不见,大的看不着。如果光是用口头表达,也是空洞无物,学生一定不知所谓。因此,我就借助了计算机来辅助教学。运用计算机的动画手段形象的来展现分子、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等等。同时,让学生和我一起,在、到网络上查找一些关于物质组成的发展演变史、物质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等。从中国的五行学说,到国外的四元素说;从汤姆生到卢瑟福,再到电子云结构等。最后,我还设计了几道问题,让学生在电脑上答题闯关,电脑会自动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出评价。这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了这个课程的探究过程之中,深刻感受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互相展开讨论、互相协作,共同开展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最后计算机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使学生更清楚的掌握了课程知识要点。
网络教育发展到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多元化教育是必然的,在进一步完善网络教育技术的同时,要更多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我们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学生一起开始新的教学。
【关键词】课堂 开展 实验 探究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落实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确立,确定了实验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科学实验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又是教师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科学实验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更加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具有三重意义
(一)它是一种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同时起到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的作用。(二)实验探究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在实验探究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复体验,学会怎样进行科学性的探究。(三)实验探究还是一种精神。要用这种精神探索和研究自然规律,也要用这种精神学习整个课程中的所有内容。
实验探究的七个要素
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通常又认为是实验探究的七个环节。“要素”不同于“环节”,一个过程缺少必要的环节就会中断,而课程标准指出的要素是实验探究的标志,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只要具有一两个这样的要素,就有了探究性。也就是说,学习中的实验探究不一定是“完整”的。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我们不但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和积累,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感受和体验。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探究的各种尝试,总结出组织开展实验探究“三阶段”操作法—准备阶段、执行阶段、总结阶段。
一、实验探究准备阶段
实验探究是教师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特点、学生认知水平,组织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和学生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精心准备。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实验探究是有组织的学习方式,是要达到一定学习目的,而不是到实验室放松、游玩的行为。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学生要服从教师的安排,遵守实验室安全手册等等。这样才能有效有序地开展实验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实验探究的合作性。实验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有组织、有任务、有目的的集体性学习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口才与个性,树立自信心,同时逐渐学会尊重、忍让、欣赏学习伙伴的长处、不足以及人格。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培养和体现,最终形成和谐并进的团队精神。
最后,学生团队任务、个人职责的明确性。实验探究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同时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历获取知识、技能的整个过程,感受探究过程的成功与快乐。为了达到实验探究的教学目标,有利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团队任务、个人职责必须明确。教师和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组织建设:
(1)成立相对固定探究团队。从初中八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基础、技能、语言表达、性别差异有意识地将层次不同、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探究团队。把一个班级合理分成10-15探究团队,每个探究团队2-3个人,直到初三第六学期保持相对稳定。
(2)探究团队命名。每个团队自行确定一个性化的团队名称,比如:喜洋洋团队、狠太狼团队等,目的是方便团队区别与称呼,提高团队凝聚力,同时还可以激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愿望。
(3)探究团队成员分工。探究团队成员必须职务、职责分明,比如:团队长负责团队事务的组织、纪律、分工、交流、协作;团队发言人负责团队发言、记录;团队操作员负责实验器材的选配、组装、调制、操作等。分工明确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参与者各自的长处、培养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避免探究过程中出现不参与或参与不够投入的学生。所以,实验探究过程的分工与合作是重要的相对的,并不存在相互矛盾,教师与学生正确理解尤为重要。
二、实验探究执行阶段
实验探究执行阶段是整个实验探究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实现实验探究三维目标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反映整个实验探究过程的知识性、合理性、组织性、有效性。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团队在这一阶段都必须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所有探究团队的每位成员都要求明确课堂探究目的、任务、注意事项
课堂实验探究的目的、任务,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教材向学生提出(当然也可以学生自行提出)。比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提出问题:在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1)在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大小都相等,(2)在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大小是不相等。
(二)各实验探究团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例如:设计实验包括设计电路图、选择器材、操作顺序(实验步骤)、设计表格、注意事项等。对于第一次参加探究活动,大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给予帮扶指导。比如:设计所用表格,电流表正确使用,设计电路图,实验步骤等方面。
(三)各实验探究团队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
实验操作这一过程是实验探究的核心环节,在实现实验探究的有效性、操作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严肃课堂纪律,学生不得随意过位、乱搬器材、大声喧哗等。教师要全方位掌控实验探究的进程,全面监控学生的探究表现,巡视各探究团队,及时帮扶、指导、指正存在的不足。实验探究完毕,立即组织探究团队之间相互交流、分析与论证,安排1-2个探究团队代表阐述探究过程、探究结论、评估存在问题,然后总结出合理的探究结论。为了巩固实验探究所学到的知识,布置以团队为单位完成探究实验报告。最后,探究团队必须整理、归还使用的器材,得到教师认可方能离开实验室。
三、课堂实验探究的总结阶段
课堂实验探究的总结阶段工作,是组织课堂实验探究的最后一环,也是很多物理教师不重视,甚至忽略的环节,这样的组织课堂实验探究是不完整、不系统、缺乏有效性的教学方式。因此,课堂实验探究结束后教师要做以下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
总结与反思一:从学生实验探究准备情况、探究过程中学生个体参与面(主动性)、情感思维参与深度(能动性)、交流与互动效果(互动性)、实验报告质量、组织纪律表现等情况作全方位分析与反思。之后,总结学生实验探究过程良好表现与不足,归纳学生有效参与的判别、诊断方法,为以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实验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的效果、灵活运用有效教学方式,提供有效的驾驭手段和注意的问题。
总结与反思二:从自身对实验探究理念的理解,新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以及实验探究进程的有效性等多方面进行反思。为教师本身发现教学理论方面的短板,提供继续教育学习的指向,对教师的成长意义重大。
总结与反思三:从教师的师生互动、评价学生、建设和谐课堂的进行反思。分析教师对知识性的把握、人格魅力的展示、教材教法创造性的处理,在课堂实验探究活动是否有一良好的表现。这是打造一名优秀教师必须经历的一个艰辛的过程。
总之,课堂实验探究的后续总结与反思,是教师不断提高课堂实验探究组织能力、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的重要手段,是检验课堂实验探究的有效性、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的有效方法。
《串联和并联》一课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致使一些教师无的放矢
由于串联和并联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所以教师一般只重点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物理规律,这样就导致学生们虽然死记硬背了这些抽象的规律内容,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它们。如果初中物理教师不能把抽象的规律具体化、生活化,极容易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盲点。如此一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就被大大削弱了,导致教师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无的放矢的窘境。
2.填鸭式授课导致师生之间反馈不明确
虽然串并联电路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探究环境,但由于实验器材有限,原有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如果教师在整个课堂上都运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那教学就会演变成为填鸭式授课。这样只会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而师生之间的交流微乎其微。如果课堂上没有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那么教师就难以把握学生是否真的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难以知道学生是否能跟上目前课堂的授课速度,等等。
3.过少的实验内容降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无论哪个阶段的物理教学,实验无疑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串并联电路”的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课上的实验教学环节是浪费时间,学生直接看书中的结论就可以;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书上直接就有实验过程的图片,学生完全可以看图说话,没必要非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知识的内化与融合,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
解决办法
1.通过问题或任务驱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对初中物理中出现的电流、串联、并联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还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或任务驱动,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一旦将抽象事物具化成生活中的实例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自主巩固已学习的知识,也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教学设计。例如,在讲解“串并联电路”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运用生活实例――小熊台灯两只眼睛的亮暗。教师通过让小熊台灯全亮或仅有一只眼睛亮的不同要求,引导学生学习串并联电路,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2.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支撑环境
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讲授法,也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加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加快了解彼此的进程,为课堂教学的顺畅、高效奠定基础。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师要为每个学习片段准备听讲式、读懂式、探究式等不同学习类型的支撑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学习。例如,在“串并联电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如《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连接技巧》等微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撑;也可以通过探究工具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如学生可以通过东北师范大学的初中物理教学平台,随意选择器材来完成探究任务,找到控制电路的不同方法,从而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知识。
3.有效地增多实验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操作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本方式之一。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实验器材的更新速度与日俱增,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及时更新。这时,就需要引入平台来支撑初中物理高效教学。例如,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初中物理教学平台上,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应有尽有,学生不用去实验室操作,学校更不必花大价钱更新实体实验器材。该平台软件会定期更新,其性价比和可操作性远大于实体实验室。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时,学生可以登录该平台,在仿真工具中找到电学、电路工具,便可找到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小灯泡等),这样做实验安全又便捷,也极具个性化。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重点是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难点是认识串联、并联电路,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区别。
2.教学对象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学过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了电流与电路相关知识,并可以独立地绘制简单的电路图,有能力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简单的电路。当然,连接实体电路的经验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很少有的。
3.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灯的例子体验串联、并联电路的连接;通过东北师范大学初中物理教学平台中的仿真电学、电路工具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通过做任务、做实验等形式,激发兴趣,提高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认识到探索物理实验科学之路并非易事,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4.运用智慧教育相关理念设计教学框架(如下页图1)
智慧课堂的构建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用任务驱动法来推进教学进程,使学生能在不断做任务的同时攻克学习的重点、难点。每当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知识的总结与调整,使任务的难度逐渐递增。
5.教学过程
①用熊猫眨眼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电路会使熊猫台灯的两只眼睛都亮,二是什么样的电路会使熊猫台灯只眨左眼,三是什么样的电路会使熊猫台灯只眨右眼。学生们可以边思考,边在东北师范大学初中物理教学平台(如图2)上的仿真电学、电路工具中找到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多次试验。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恰当的总结,然后抛出任务一:声控灯电路。它是指研究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当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那么在此种情况下,这两种开关的电路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通过仿真电学工具进行探究,教师适时总结出串联电路的特点。为了及时巩固知识点,教师还通过小动画视频提出了保险柜电路问题。
③根据学生的状态适时地抛出任务二:卫生间电路。它是指小明家里的卫生间安装有照明灯和换气扇,有的时候需要使用照明灯,有的时候需要使用换气扇,有的时候二者都需要使用。那么在此种情况下,电路是什么样的?学生仍然可以通过仿真电学工具进行探究,教师适时总结出并联电路的特点。为了及时巩固知识点,教师还通过小动画视频提出了护士值班电路问题。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向学习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提出任务三,实现课堂上的分层教学,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此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任务三仍然是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实例:教师通过小动画视频演示一个老式的楼梯照明电路。为了节能,此设计的电路中含有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自行探究此问题,并在课后展示给教师查阅,检验是否正确。
⑤最后,教师抛出一个能够贯穿整个电学内容的问题――小彩灯明明看起来像是串联,为什么一个灯不亮了,别的灯还能亮?教师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自己上网查阅资料。然后在讲到焦耳定律时再提出这个问题。完成这个思考题之后,播放关于串并联电路知识体系梳理的微视频进行课堂总结。
建构主义是60年代到70年代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其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
1.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1.2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2.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2.3师生角色的定位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教学工作中怎样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帮助学生将零乱的物理概念、规律、观念、方法有机组构起来,形成完整、有序的认知结构,并使之活化呢?
3.1要帮助学生打造好物理认知结构的基石
要帮助学生建构完整、有序的物理认知结构,先要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观念、方法。
怎样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观念、方法呢?这项工作必须通过实验或现象分析、数学推理,揭示物理现象、物理量之间定性或定量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归纳出物理概念、规律。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体会和认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然后通过设问“体积相同的铜块与铁块质量是否相同?体积不同的铜块(或铁块),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初步感知质量不但跟体积有关,还和物质种类有关。进一步设问:“对铜块(或铁块)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质量与体积之比又有什么特点?铜、铁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否相同,它表明了什么?”通过学生对表格中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讨论,认识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体积的值不变,与质量、体积无关,而不同的物质,质量/体积的值一般不同;说明质量/体积的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进了密度这一物理量。
通过这种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在一开始就物理概念、规律有了较好的理解或掌握,对物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法、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等)也有较深的领悟。
3.2要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物理认知结构
3.2.1让学生弄清并画出每一单元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
每一单元内容学习完后,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头脑中这一单元的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图,学生画出的图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对他们加以引导,学生有能力使自己画出的图更接近客观的逻辑体系图。
3.2.2帮助学生将物理观念、方法和上述逻辑体系有机组合
在弄清并画出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该逻辑体系与物理观念、方法有机联系起来,去了解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跃上较高的层次。同样,通过引导,学生能画出较完整的某单元或几个单元有机联系的认知结构图。
例:学生将密度、压强、浮力几个单元的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图分别画出后,引导学生将物理观念、方法有机融合到这几个体系中去,使学生找到这些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用控制变量法可将密度、压强、液体压强等概念联系起来,因为这些概念的形成过程都用到了这一探究方法;用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可将压力和浮力概念,密度、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有机联系起来。如下图:
总之,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寻找同一或不同体系中概念、规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的建构,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物理认知结构会逐渐变得纵横交错、变得稳固起来,逐渐变得灵动起来,也就逐渐建构起学生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认知结构。
3.2.3构建物理情景和物理模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景的引入、实验课的教学、以及物理模型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些物理情景、物理实验以及一些物理模型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大脑里面,这样比死记一些概念、规律效果应该好得多,而且学生这样学习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也许终身都不会忘记。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几个例子:(1)在学习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上)光现象的时候就要让学生把P40的图2.2-5和2.2-6深深地印在大脑里,这样光的反射规律就记得很牢固,而且也很容易理解反射规律的内涵;(2)在学习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上)物态变化时,就要明确告诉学生一定要把当时做实验的过程深深印在自己的大脑里面,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真正含义,比如,我们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在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我们始终在对水进行加热,反过来说明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沸腾又是我们汽化的一种方式,也就说明汽化要吸热;而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所以液化就要放热。当然,要让学生学得有兴趣,需要老师们多加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自动建构物理情景和物理模型。
四、结论
本文主要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究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培养学生的建构物理认知结构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们长期的共同努力、协作方能见效。
参考文献:
[1]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彭前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M]成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学出版社.2002.2
[6]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社.2001(3-5)
[7]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教学内容分析
《制订建站计划》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网站制作”的第二课。在
>> 关于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制订 小学科学课“运用思维导图制订方案”的教学案例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案例推荐与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计划校本化制订的思考 浅议物理教学中探究实验计划的制订原则 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几点思考 谈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环节的教学反思 《春》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老王》教学案例 《散步》教学案例 《观潮》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分析 《纸船》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 《穷人》教学案例 哲学教学案例 《海燕》教学案例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台阶》教学案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各小组成果展示,感悟成功。
设计意图:参考一些常见的网站色彩搭配方案,让学生明白色彩是网站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让学生对班级网站的配色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给出了一个常规网站主页的布局框架,让学生直接在这个框架中修改各形状的填充色、文字颜色、背景颜色,从而突破难点。
3.知识整理,总结提升
师:在这节课中,每两位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班级网站的建站计划书,这说明同学们都有很强的合作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同学们都要积极与他人合作。制作网站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了建站计划书,我们就可以按图施工,从而事半功倍。同学们,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在实施前,制订一份详实可行的计划至关重要。
教学反思
本课作为制作网站的准备课,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而信息技术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为了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与实践,笔者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理论性的内容转变成能让学生动起来的东西,于是就设计了将内容转变成小组活动的任务。因任务不能是零散的,于是,笔者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设计一个能串起设计网站名称、网站栏目、网页配色这三个任务的情境,个人网站、作品网站、美食网站等都有考虑过,但这些情境不能覆盖到每位学生的兴趣,于是笔者就想到了制作班级网站。有了合适的情境,离成功就近了一步。但还有个问题笔者一直感到比较苦恼,就是设计网页配色方案这个难点,教材上给的“亲身体验”很不直观。在其他优秀教师的指点下,笔者设计了一个常规的网站主页的布局框架,让学生直接在这个框架中修改填充色、文字颜色和背景颜色,从而化解了难点。
【摘 要】物理习题课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云南某中学九年级物理习题课现状的问卷调查,结合教学实践,初步分析了初中物理习题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19-02
习题教学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以及物理实验教学等一起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习题课是习题教学的一种常用的、重要的形式,是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2014年对云南省某中学九年级5个班进行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发出问卷270份,收回有效问卷252份。基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对习题课教学存在问题作了整理、分析和思考。
一、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制定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方面:学生对习题课有效学习的认识、学生对习题课学习效率评价及认识、学生解题能力、思维能力、归纳解题方法能力、学生应用解题方法能力;教师方面: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调查分析揭示出当前习题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习题课有效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习题课就是教师在课上讲讲题目,对答案;学生的习题课课堂学习效率低和学习收获少。
(2)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弱,没有自我促进解题思维训练的意识;解题时遇到困难只愿意自己思考或与其他同学交流,而不善于主动向老师请教。
(3)学生归纳和应用解题的方法、能力较弱,没认识到习题在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示范方面的作用,只是就题做题;不会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并将解题方法应用到同类型的习题中,更不会拓展应用。
(4)男女生物理习题学习状况存在差异:男生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强于女生,且较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和应用;擅长动手和喜欢独立思考,而女生则擅长合作交流。
(5)教师没有很好地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6)教学方法较单一,黑板解题、就题说题,给个答案;与生产、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不够;部分教师不注意教学反思,一成不变地用着一些低效的教学方法,不按学情选择、探索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习题课教学方法。
(7)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回答,不注意引导找出问题的关键,缺少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法指导、思路点拨;或是采取忽视态度,甚至有些老师还会因学生的错误回答而指责学生。
二、初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的思考
在提高学生的习题课学习效率方面,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需要针对学生方面和教学方面有所改进,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习题课教学质量。
(1)提高学生对有效学习和习题课的认识。教师在习题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意识,使学生对有效学习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并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收获。有两个常用做法:一是可以在课堂中经常有意提示学生注意有效学习,让学生树立监控、调节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二是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依托具体习题介绍学习方法。例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解题方法,培养解题思维等。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掌握程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抓住几个重要环节:
首先,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审题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认真、细致地审题是顺利解题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审题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出习题中的
关键词 和隐含的物理条件,如“光滑”、“恰好”、“静止”等。
其次,要指导学生分析习题的物理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先匀速后加速”、“匀变速曲线”等。
第三,要引导学生拓展习题,加强习题练习。一般来说,习题课上选择讲解的习题都包含多种物理知识,同时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所以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教学方法来拓展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①一题多解:基本每个习题都有多种解题方法,而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寻找多种解题方法。②一题多变: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题与题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一个题可能包含多种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在展示习题时,应多个角度改变物理条件,延伸出多个不同的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分析能力。③一题多问:习题课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题都展示出来,所以教师应当将多个知识点用同一道题目有机联系起来,设置多个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最后,要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习题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疑,大胆想象,大胆提问,大胆讨论,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思维完全处于活跃状态。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习题与生产、生活、社会实际联系;可以把某些习题通过做简单小实验来完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题目,让学生的物理思维在生活中得到扩充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功和功率后,通过布置“住在宿舍三楼的同学拎着水壶去一楼打水并回到宿舍的过程中,哪些力对水壶做了功?正功还是负功?”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思考,逐步锻炼和培养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和应用解题方法的能力。学会归纳解题方法,是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每一类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并将解题方法进行拓展应用。要引导学生整体地了解初中阶段的习题主要有哪些类型和哪些解题方法;在学生充分了解初中阶段的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的情况下,可引导学生从简单题型和基本题型开始学会找出各个题知识点的联系,确定是否属于同一类型的题,采用哪种解题方法,并归纳总结出解题方法;还可以由简单题型和基本题型到变形题和较难的题型,加强练习,并引导学生将归纳出的规律和解题方法推广应用到同类型习题中,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解题能力。
(4)缩小男女生习题课学习差异。男女生在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男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灵活性强于女生,并且较注重学习方法、解题能力的培养,但男生自我努力程度和自我约束能力低于女生,喜欢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性别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可以在习题课教学中,通过男女生搭配合作学习来解决物理问题,这样既可以让男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感染女生,提高女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还可以通过女生提高男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女生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感染男生,激发男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另外,在习题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女生多回答问题,提高女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并引导女生总结解题方法,注重解题有效性。
(5)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注意落实教学三维目标,在习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还要留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物理习题与生活实例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可以将习题与实验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还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习题课的课堂教学,自主完成习题,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6)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数量的习题课是采用教师就题讲题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枯燥无趣。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接触,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不失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方法一:习题课可以选用生活实例结合的习题。物理习题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新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符合物理学习的原始目的之一,也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在习题教学中,通过习题与相关生活实例结合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让学生提起兴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手段。例如,八年级第四章单元测试中有一个习题“在夏天,一些女士经常要涂一些防晒霜,防晒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这个题跟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物理联系到生活中去:太阳光中有紫外线,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这样的引入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的理念,让习题课堂教学更有效地进行。
方法二,习题课可以选用多媒体作为习题教学手段。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于比较抽象的物理内容,在没有条件直观呈现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flash动画的形式引入,这样既形象,又可以把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样,这样的方法在习题教学中也可以使用,而且还可以提高习题课的有效教学,让习题课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和可理解性。例如,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中有一个填空题“6.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____、____的____ 像。”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做不了小孔成像的实验。为了让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笔者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小孔成像的全过程,让学生亲眼目睹小孔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这样的引入既可以克服教学条件有限的问题,又可以使习题教学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方法三,习题课可以利用实验分析和完成习题求解。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也要加强实验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习题中有一部分本身就是实验相关题,必须通过实验来完成。但是在教学实际中,也常常被处理成了“黑板实验”。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对抽象的物理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还比较弱,对于某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习题,可以通过实验来引入和分析,这样可以使习题简单化、形象化,从而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习题课学习。例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后习题1“光与镜面成30度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对于初学习光的反射的学生,这问题有一定的困难,而这又是本章的重点。让学生真正理解它,笔者采用的一个方法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通过实验的形式来解决。每一组发放一块光滑的瓷砖,一张白纸,一只激光笔让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引导学生准确完成实验,这样既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有效完成习题教学。
(7)端正教师态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物理学习成绩好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或是问题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关心;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要提示并引导学生找出解题方法,引导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关键,帮助学生找到回答错误的原因,让学生下次注意。如果教师采取批评或置之不理的态度,则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害怕回答问题,甚至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学生感到自卑甚至讨厌物理,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学生。
要想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习题课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各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