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资产清查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资产清查;审计;管理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工作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针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管理问题,资产盘盈、损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存在问题,以及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资产损益原因分析
(一)资产盘盈原因分析
第一,购置时只列费用支出,未计入固定资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到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购置后只列费用支出,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大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盈。
第二,政府及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在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长期未入账,这种情况在乡卫生院中尤其突出,乡卫生院多成立于五六十年代,卫生院占用土地多为成立时无偿划拨,多年来未估价入账;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汽车、家具用具、变压器等在收到实物时未做账务处理,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未登记而实物已在用。
第三,自行建盖、接受转让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由于未进行决算或未取得发票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房屋、围墙、伙房等固定资产建盖时未计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中,本次资产清查时才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已被拆除或重建,由此可见其资产管理的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转让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入账。
第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家具及电子设备等在受赠时未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二)资产盘亏原因分析
第一,已报废毁损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年限较长,已无修复价值或已损坏无法修复的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及无法使用的软件、仪器仪表、家具用具等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申报报废并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二,已转让、出售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让、出售汽车等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已入账,固定资产未做减少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三,已被拆除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因鉴定为危房已拆除,或因新建房屋拆除原建筑物,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四,划拔资产及对外捐赠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划拔给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产,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赠送给扶贫点或其他单位的电子产品及家具用具,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五,其他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电脑等资产被盗,或人员调动带走电脑,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二、资产清查中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第一,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有两个事业单位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产权已属于职工所有,固定资产未作减少的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二,固定资产重复入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备、房屋等资产重复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万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第三,历年清仓盘盈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货项目出现会计差错,存货清仓盘盈及进销差价多年未作处理,本次清查出现较大金额的存货盘盈;或者历年清仓盘盈挂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作处理。以上情况主要出现在乡卫生院
第四,收入长期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或房租收入挂账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未进行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五,账表不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事业结余为负数,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将事业结余反映为零,同时空增其他资产项目,造成账表不符。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六,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例如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计入了“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未按规定计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
三、在资产清查审计工作中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第一,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各种资产存续状态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资产的现状掌握的信息滞后,建议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及时掌握本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漏记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情况,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中设置“设备购置”明细科目用于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购入,便于在年末及时查对账目,避免固定资产出现漏记。
第三,在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办理有关的房产证、土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不齐全,这种情况在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特别突出,建议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土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以便于明晰产权,更好地明确本单位的不动产状况。
第四,对上级配给或外单位捐赠的实物,应建立同时向财务部门报备的机制,及时将此类资产纳入管理;建议在今后对划入划出固定资产,应完备划转手续,根据相关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对已完工建设项目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对已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及时根据相关结算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现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列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严格划分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
第七,通过本次资产清查以后,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议今后对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控制,该入账、该报损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做到账实、账帐相符。
第八,有些单位往来款项较多,有些款项账龄较长,本次清查审计中未能取得所有往来询证回函,建议今后清理往来款项,对挂账时间较长款项及形成坏账损失的款项及时取得发生损失的相关证据,报财政部门申报损失处理。
第九,对损毁固定资产及时报财政部门作损失处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对已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取得报损材料及批复文件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闫向军.从清产核资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不良资产[J].中国农业会计,2006,(01).
[2]刘国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与发展,2006,(05).
一、固定资产基本情况
我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为车辆以及空调、计算机、打印机等,分布在各部门使用。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净值万元。我单位平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保障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各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益,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固定资产清查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认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务必取得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圆满成功。为此,成立由单位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负责对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实施,并对各部门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领导小组对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仔细安排,强调工作纪律,落实工作任务,要求切实按照上级部门精神,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二)加强宣传,确保落实,布置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为搞好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我单位加强宣传,确保落实,召开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会议。会议对清查人员就固定资产清查范围、清查内容、领导机构分工、时间安排、工作要求等做了明确规定,对固定资产清查表、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填写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做了示范。通过这次会议,全体清查人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自己的清查工作任务,掌握了清查工作的方法与步骤,为圆满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我单位本次清查工作共分为准备、清查、总结和验收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组,工作组分为实物清查工作组、财务帐册工作组、使用台帐工作组、资料整理工作组,明确规定各工作组的责任人、组员、分工范围等。要求各工作小组认真做好每个阶段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任务。本次固定资产清查的重点工作为清查阶段和总结阶段。清查阶段主要工作是各清查小组对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落实资产存放地点、资产状况等,如实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对清查中发现的需要报废、报损或作其他处置的固定资产,要求查清原因,提出处理建议。总结阶段是由帐册工作组与使用台帐工作组将各自的帐、卡与实物清查工作组提供的固定资产盘点清单进行核对,对有异议的项目再次清点确认,确认后由资料整理工作组根据盘点结果详细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各清查工作组对“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进行相互复核确认,连同清查工作总结交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审阅。
三、固定资产清查取得的主要成果
我单位领导与各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该项工作的落实。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每周针对清查工作召开一次工作碰头会,一方面掌握清查工作的进度,另一方面就清查中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沟通解决。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全面落实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各项基础信息
本次固定资产清查全面落实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各项基础信息,特别是针对一些实物信息与资产下转资料不相符的情况,以现场实物盘点为依据,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补充、修改。
(二)完善了财务固定资产卡片信息登记工作
本次固定资产清查进一步完善了财务固定资产卡片以及使用部门的使用台帐的信息登记,做到帐实、帐卡、帐帐相符。
(三)查清了全部固定资产
经过本次固定资产清查,我单位查清了全部固定资产。截止2014年月底,我单位共有各类车辆辆,价值万元;空调、计算机、打印机等共计件,价值万元。
四、今后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我单位将根据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新要求,制定适合我单位实际、便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制定“购置资产、调拨部门、报废资产”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统一要求、分级管理、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的新机制,切实用制度管理好固定资产。
(二)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使用、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规范程序,把好出入关,健全账、证、卡,加强核算,确保资金账、实物账一致。其中要严格做好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工作,固定资产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财务部门建立分门别类金额总账,记录固定资产情况;办公室建立分类明细和固定资产登记卡,并同时建立使用部门物品使用登记卡,标明财产编号,使用部门可以随时掌握本部门的物品领用情况。二是加强固定资产调拨处理工作。固定资产发生调拨时,严格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办理,由使用单位填写调拨申请单及调拨设备清单,经单位领导签章有效,使用部门不得自行处理。三是加强固定资产领用与报废的处理工作。固定资产在领用时应填写领料单,并在登记卡上签名,标明该设备已由其保管使用。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应由使用部门填写报废、报损申请单,经逐级领导审批后,方可核销。
(三)落实好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一、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总体情况
(一)内河航运企业的固定资产总体呈现行业特殊性
一是内河航运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构成特殊。据调查了解,内河航运企业的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达到四分之三,而其中运输船舶又占固定资产的比重达到80%以上;二是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产权成分复杂,既有企业融资租入的质地优良、运力强大的新型船队,又有承包给个人(含几人一组的集体)的一般船队,也有出租给家庭的单个运输船只;三是内河航运企业的固定资产为完成运输任务,长期处于在外流动状态,飘于水面,管理复杂。
(二)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
1.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内河航运企业长期以来,重心放在抓营运上,长年组织货源、运力,对于占企业总资产将近四分之三的固定资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没有建立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难以有效实施。2.固定资产清查流于形式。由于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的固有特征:固定资产“流动”、分散等,造成一年一度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诸多不便,再者,清查时,组织者领导不力,组织成员重视不够,形成年年清查走过场,固定资产清查不全面,清查工作不彻底。3.固定资产粗放管理,使投资缺乏有效依据。由于固定资产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市场调查、投资预测亦难以开展,致使企业投资盲目,造成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二、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内河航运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中较为粗放,与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
(一)内河航运企业经营重心完全放在了船舶的运营上,企业关心的是货源,是运力,内部的建章立制重视不足。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的即使有,也落实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衔接不到位,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实物资产和账目登记不匹配的状况,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单位的监管、管理要求不严,使用单位不重视资产的管理。
(二)船舶流动性强,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不彻底,未能有效解决管理上出现的漏洞。
(三)产权界定不明确,固定资产保管、使用责任不分。由于内河航运企业存在着部分船舶长期对外租赁等现象,加之企业账目处理跟不上,一些应属于融资租赁的资产,企业照提这部分资产折旧,造成账上多列成本等不合理现象;而一部分应属于经营性租出的资产,企业却只记录租金收入,而不计提折旧,造成利润虚增;有的资产因管理混乱,产权不清,至今一直游离在外。
(四)由于内河航运企业长期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粗放型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上,造成决策依据不科学、不充分、不真实,从而导致一些固定资产投资失误,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浪费。如90年代初期,由于发往江浙等地的货源充足,一些内河航运企业“跟风”建造了一批大吨位船队,后因市场运力过剩,大船不适应江浙水网─浅水航道,营运收益不佳,造成大量运力闲置,或只能低价出租,损失不可估量。
三、加强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针对内河航运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的经济性质和管理现状,我们认为内河航运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正确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价值高、数量大,船随货走,使用地点分散,针对这些特点,其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首先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通过岗位分工、部门制衡,绩效考核等措施,稳步予以落实,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其次,要管好固定资产,就要把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落实到相关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因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长期处于流动在水上的状态,实物管理权实际掌握在船舶管理人手中,就要因地制宜,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级分船、归口定则管理。把制度建设和现场管理相结合,把资产管理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把《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的制度文件发放到每一条运输船舶上,把绩效考核的精神宣贯到船舶上每一个职工,实现“责权利相互统一”,充分调动资产使用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管好、用好现有资产,盘活暂时没用的、闲置的固定资产。
(二)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清查至少每年一次,务必高度重视,做到真实完整。在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牵头,会同财务部门、使用单位的相关人员,深入实地,现场盘点,逐项检查,制作盘点表,资产盘点记录要全面、适用状况要备注。防止账外资产和资产虚列。如发现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先填制统一格式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废审批表”,由清查人员现场签字,进一步查明原因,报企业主管领导签署审批意见,财务部门根据审批意见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若在清查中发现有未使用、不需用、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要在盘点表中备注,资产管理部门应在资产清查报告中注明,并根据资产使用需求,提出资产调配的合理化建议报企业管理层做出合理安排。资产清查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对财产清查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任。
(三)科学制定企业固定资产保养计划。在企业固定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企业资产清册,根据清册中载明的资产状况和使用单位的维修申请制定切实有效的维修保养计划,按期检查计划的执行,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率。运输船舶是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基石,因此加强船舶维修管理,是加强内河航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使固定资产维修养护做到科学规范,为维护固定资产的性能完好以保障船舶处于最佳适用(适航)状态,航运企业应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修理并建立科学完善的大小修制度。首先,建立企业总的固定资产清册,并为每一项固定资产制作资产卡片,载明每项固定资产的原值、投入使用时间、使用年限、折旧情况、技术状况等,根据资产状况制定维修计划,做到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其次,按期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保障维修经费的充足,同时要严把修理费的开支和使用,做到维修有计划,维修费用支出有标准,报批流程要规范。
(四)准确把握经济形势,精准定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严格控制投资风险。一是要建立科学的投资方案。固定资产的投资应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预测,企业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在充分发掘现有资产运力的基础上,测算资产缺口,拟定投资方案,提交管理层集体研究决定后确定投资方案。二是要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水运企业新增运力的资产投资,单项资产金额大,风险高,受市场风险影响大,固定资产的投资既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合,满足战略目标的实现,也要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加强风险跟踪管理,三是固定资产的投资在满足投资需求的同时,不忘旧资产的更新改造,注重环保设备的加装,并及时进行大小修,使资产处于最佳适用状态,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核定了企业各类固定资产需用量以后,进而编制年度的固定资产需用量计划,据此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五)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作用。财务部门是对固定资产实施价值管理的部门,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的有效性。内河航运企业财务部门负责牵头和推动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起登记、账务处理和核查监督作用。财务部门要加强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单位的沟通合作,建立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制作固定资产卡片、对各类财产的购置处置、维修养护、内部调拨等,规定统一而严格的审批手续,严格遵照资产管理办法的审批流程审核办理固定资产的相关事宜,督促有关单位规范执行。此外,财务部门加强与资产实物管理部门的协作,积极参与到企业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会同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单位,积极寻找对策和改进措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有的作用,保证内河航运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定资产清查 固定资产管理 措施
经济效益是一个企业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的重要物质保障。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固定资产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并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清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证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利于企业充分挖掘现有的固定资产潜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1、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固定资产的购(建)通常是一个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象征,因此大多数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部门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计划性,盲目购置,导致固定资产闲置严重。另外,由于管理机构的不健全,少数单位甚至并没有制定专门负责人来进行实物管理,即使有保管人员负责,但由于责任不明晰也易导致管理的混乱。因此,有些企业面临固定资产遗失被盗的窘况,也为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账实核对等带来诸多困难。
1.2、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严重
企业管理不健全,缺乏监管,领导变更等诸多因素往往导致固定资产购入或建成后无法及时入账;有些企业在得到上级下拨、配发或其他单位捐赠的固定资产后,并不进行账务登记;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的出借或出租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造成部分固定资产的遗失。这些现象都导致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盘查时的账实不符,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企业资产效益的发挥。
1.3、待报废固定资产处理不及时
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不能继续使用的、因管理不善提前报废或因工艺变更、技术进步导致的没有达到预期使用寿命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等待获得固定资产报废权限批准后,必需注销其原值和固定资产卡片。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讲,固定资产的处置比较困难,特别是像残值较小的报废的房屋建筑物资产不仅不会带来经济效益,甚至需要增加一笔清理费用,这导致许多不能使用或报废的固定资产未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2、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清查是企业从实物形态的角度对企业内部各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点、盘查,并与固定资产账、卡核对。通过固定资产清查,不仅可以摸清企业固定资产的真实现状,而且可以了解整个企业固定资产的技术和使用情况。
2.1、摸清“家底”,防止利益流失
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的管理相较以前变得更困难、更复杂。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新购(建)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资产遗失被盗、待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处理、接受上级或其他部门拨付、捐赠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不及时等情况造成了企业账实不符现象严重。只有摸清了“家底”,才有可能防止企业资产利益的流失,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笔者所在单位神华宁煤集团公司是我国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从原来单一主营煤炭,发展到现在煤炭、煤化工、建筑及房地产、综合经营四大业务板块,规模和资产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更好适应集团公司发展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固定资产基本情况、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固定资产管理盲点和薄弱点等。
2.2、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产浪费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资产清查,不仅仅是对资产账实的核对,更是对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的深入把握。一方面,通过全面的清点、盘查,了解固定资产当前的技术和使用状况,便于对其进行必要的修理、更新或改造,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其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效能。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价值链较长,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增加了不少困难。在不同的管理环节,各部门各自为政,忽视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有效衔接,这样就容易产生管理上的漏洞,造成资产的流失和闲置。而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可以及时发现那些因无法适应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而发生减值或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
2.3、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在日常的管理当中,难免会出现管理漏洞或薄弱环节。另外,由于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并非每位领导或职工都可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固定资产的管理。通过固定资产清查,使得各生产部门全程参与,有助于提高各部门领导或职工对固定资产概念的理解,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进而提高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3、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固定资产清查是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考核,但是,企业进行清查的目的不是为了查而去查,而是为了找出管理上的漏洞,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因此,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之后,必须针对发现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水平。
3.1、增强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
提高管理意识是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各领导和部门管理者要把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任务来抓,把各项管理制度、规定落到实处,依据企业生产经营链条,明确划分各部门领导的管理职责,同时设立奖惩制度来激励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另外,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要抛却生产经营过程中重采购轻管理的思想。做到固定资产统筹规划、不盲目购置,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神华宁煤集团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横向归口、纵向分级管理,加强固定资产计划、购建、运营维护到处置全过程管理,集成固定资产管理信息,有效配置资源,建立对分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纳入绩效考评体系进行考核。
3.2、提高管理手段,加强使用过程管理
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的管理,是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面临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目前大多数企业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无法进行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导致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脱轨。因此,要实现固定资产的“高精益”,必须提高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固定资产各管理环节的动态监控,防止资产的流失,而且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实时共享,保证各管理部门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价值,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神华宁煤集团自从ERP系统上线以来,结合行业情况从固定资产购置、转资、预算、验收、出售、调拨等各方面考虑不断完善ERP系统中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操作规范,保证信息数据准确。
3.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企业应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同时辅以不定期的重点抽查,以账对物,借物查账,核实固定资产是否账实相符,如若出现盘盈或盘亏的固定资产,要协同各部门找出原因、分清责任。通过固定资产的清查或重点抽查,了解固定资产的技术和使用状况,力争盘活闲置或利用率低的固定资产,做到资产配置的最优化。每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相关负责人都要将盘点结果逐级上报,以利于各领导或管理层对固定资产情况的全面把握。
神华宁煤集团公司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盘点和价值清查,清查的人员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定期对所属各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编制清查报告,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盈利能力、实物状态、市场价值。针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等造成账实不符等情况,及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闲置固定资产在经集团公司审批后内部调剂,对于不能调剂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处置。
4、结语
固定资产清查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清查,及时了解企业资产情况,便于企业在最大程度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士明.固定资产投资利益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窭永化.从清产核资谈周有企业的管理[J].现代会计,2005(2).
[3]李文英.固定资产清查之我见[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6).
2020年我院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遵守国家的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圆满地完成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任务。
一、日常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大型(特种)设备配置方面,我院根据国家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法规与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设备购置论证、决策及应用分析制度》、《医疗设备申请购置制度》等一系列资产配置方面的制度,以加强大型设备配置方面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履行报批手续。同时,我院资产的配置方面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在预算的编制、审议、执行、验收、考核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以实现资产配置方面的科学管理和有序实施。
2.结合当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强资产处置方面的管理
为了加强对医院资产处置的管理,我院认真执行资产处置方面的管理制度,对有偿使用、待处置的资产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并在报批处置的过程履行必要的审计、评估手续。
根据医院的工作安排,我院组织了对待报废燃煤锅炉等大型固定资产的评估工作。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报废资产的处置工作,针对己批复的报废固定资产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开展了资产评估工作。
3.加强对医院各项资产的产权管理
2020年度的工作中,我院按照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的要求,严格对医院的资产的产权状况进行核对,并对产权变动情况及时上报。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的执行情况
2020年,我院认真执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对于新增固定资产及时上报。同时根据卫健委和省财政厅的要求及时编制并上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
2.公务用车管理
我院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2020年,我院根据《**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省卫生计生系统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豫车改[2020]5号)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组,组织相关部门,对各种公务用车进行了全面的清查核实,并及时上报了公车改革实施情况报告并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完成了公车改革任务。
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
2020年,我院按照卫健委和财政厅的要求,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审计检查,顺利完成了资产清查核实工作,目前己完成了资产清查结果的审批工作。
另外,多年来,我院除了完成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之外,坚持每年进行资产清查工作。
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我院一直比较重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并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长期以来,我院依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资产的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我院正在进行基于HRP平台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调研工作,将在明年实现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我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并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科负责对医院的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的管理。
2020年,我院进一步梳理了我院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结合我院现有的管理工作实际进行了梳理、修订和优化,新增和修订了《固定资产验收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调拨转让制度》、《新购仪器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制度》、《资产报废管理暂行办法》《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内部调剂制度》、《报废资产变价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报损管理制度》等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使医院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更好地保彰日常工作在制度的轨道内良好地运行。
同时,根据我院两院区的特点,医院的资产由国资科统一进行验收、编号、调配、清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证了两院区资产管理工作的统一与协调。
四、调研与宣传方面
我院在资产管理方面,一直重视调研与宣传工作。在资产配置过程中,我院一直实行可行性论证制度,对于拟配置的资产进行医院内外的调研与分析,以保证资产配置的科学与合理。在日常的资产管理过程中,我院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宣传,如通过会议、日常检查、调研等形式对资产制度及资产管理知识进行普及。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医院有大量的待报废固定资产,由于报批手续复杂,无法及时处置,占用医院有限的空间。建议给予医院自主处置一定额度报废资产的权限。
六、明年的工作计划
2021年,我院将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1. 认真学习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及省市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进一步健全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我院的管理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
2.加强固定资产验收管理,从开箱初验开始,严把固定资产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关口。实现当月验收,当月入账,对固定实行精细化管理。
3. 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准备工作,力争建立起我院基于HRP的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提高医院资产管理的效率。(重点工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全面了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现有数量和使用情况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所在。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存在在用、未用之分,未用的固定资产还存在闲置、借出、损坏、丢失等情况。本文深入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许多事业单位在投资建设办公楼、车库、购置公务车辆等,不入固定资产账。有的单位基建工程投入使用后,迟迟不做工程决算,财会人员不按有关规定对新建的固定资产估价入固定资产账;有的单位购置车辆只列支出,不入固定资产账,转手卖出后,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现象严重。
(二)账外资产现象普遍。账外资产是指没纳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没入单位财务账的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机器设备等。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需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一些事业单位对购置的符合固定资产标准但价值较小的桌椅板凳、图书、陈列品等或上级拨付的资产,不入固定资产账,形成账外资产。还有部分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用自有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既未计入主管部门固定资产账,也未在本单位设立固定资产管理登记卡,随意使用和处置。
(三)固定资产管理松散。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有的单位虽然能够将固定资产入帐,但长期不盘点,一经盘点,多数账实不符。有些单位对已到报废期或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长期堆放在仓库里,或是到处乱扔乱放,无人管理,也不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报废,长期挂在账上,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四)违规采购和处置固定资产。有些事业单位在新增固定资产采购时,没有政府采购办公室下达的采购计划,也没有通过采购中心购买。事业单位出售、转让、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处置,应按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处置固定资产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个别单位资产的报废、调拨和变卖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除此之外的车辆、办公设备等国有资产处置均未严格履行程序。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修购基金是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中列支,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的用于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按现行制度规定?修购基金提取时列为“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而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也将购置费列为支出,这将导致支出的严重虚增,使会计信息缺乏客观性。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落实监管措施,是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文物和陈列品、图书等。这部分固定资产占事业单位资产比重较大,应当加强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事业单位要对资产要实行统一管理,设置固定资产分类账,确定专人对固定资产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应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对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账。逐步健全采购、验收、出入库、保管、领用、维修、报废制度,对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对调出、出售、报废和报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明确责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落实。
(二)强化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维修管理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除此以外的后续支出,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不再通过预提或待摊的方式核算。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使用维修管理制度,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使用单位和使用人要对固定资产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使用登记、细心维护、妥善保管。同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转让、出租、出借、变卖、抵押、报损、报废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进行财务处理,要制定严密、详细的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和办法,防止单位和个人随意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鉴于事业单位目前账外固定资产问题的普遍性,地方政府应联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主管部门定期安排固定资产清查核实,按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实施方案,明确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范围及工作目标、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清查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彻底查清账外固定资产底数,然后按制度规定登记造册,评估入账,纳入固定资产。做到账、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找出原因,及时处理。明确单位负责人、财务管理人员有权力、责任以及行政的、经济的处罚条款。今后再发生固定资产不入账问题,要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并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密切配合,确保工作稳步推进;要动态跟踪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务实高效;要按照工作方案的时间节点,抓好责任落实,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考核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有效的改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闲置现象的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明确责任边界,优化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加强分工协作,做好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特别是构建财务管理人员自律、外部审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制。财务管理人员自律,就是从事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和人员加强自律意识,有针对性地、经常地开展廉政自律教育,使每一位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牢固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权力和个人利益,能够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外部审计,就是充分发挥监察部门以及审计机关的监督作用。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要求。严格财务开支审批授权,建立预警机制,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社会监督,就是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防止暗箱操作。要建立固定资产集中采购和管理的社会举报制度和监督机制。固定资产管理执行部门要定期将固定资产采购程序、分配结果、管理情况等在全行公布,使固定资产管理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理,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意识,明确单位准确及时完整登记固定资产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资产来源渠道和方式,确定资产登记入账依据。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清晰有序、资料完整。
参考文献:
[1]范娟.浅析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0.03.
[2]严英.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1.1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清查
定期进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依法做到对单位财产进行合理、节约和有效的使用,是资产清查的初衷,对于单位的财产使用是一种良好的事后监督。据统计,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占国有资产总额的35%,而固定资产总额占国有资产总额的66%,其中土地、房屋和构筑物所占比重最大。国有资产的比重如此之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对于其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长期以来,积存下一些问题,难以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不足
1、国有资产利用低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的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不当,造成低效率进行,缺乏相应的保值机制。首先,针对资产的使用,没有完整的保值增值的考核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也缺乏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内容和条文,一些考核和审计都是流于形式的,效果不理想。其次,单位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也不到位,购置的物品发生重复的现象时常发生,长期以来会造成资产的闲置和损失,使国家财产浪费严重,使公共政府的形象减损,对国家治理造成不利的影响。
2、非经常转经营资产收缴工作难落实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凡是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将国有资产非经常性转为出租、出借、承包、对外投资兴办经济实体等,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性资产,都要报财政及国家部门批准,并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该规定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和监管措施,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由于有益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所以大多没有纳入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而采取不批准不报帐,变作单位的小金库来使用获利,造成国家资产的无偿占用。而更有甚者,利用国家的资产对外投资,不经批准,也不纳入财政管理,由于决策的失误导致财产无法拿回,从而导致国家财产严重流失。
3、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归属不清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长期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对资产的管理意识不高,管理也不规范,帐外资产大量存在,比如未经财政及国家部门批准,把非经营资产转为经营资产,私设公司的小金库。帐帐不符和帐物不符的现象很严重,还有一些单位私自把国家财产看做是自己的财产,对于必须履行的形式上的手续不认真对待,不严格履行处置审批手续和必要的评估以及技术鉴定,未报请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也未经财政部门的备案,造成国有财产大量流失。
二、如何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
1、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早在07年2月30日,商务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商务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了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资产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商务部还成立了“商务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商务部的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该通知还规定,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由资产、财务、纪检、人事、基建和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资产清查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和实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可是,实际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惩戒措施,到时有规定而无惩罚,所以都变成了一纸空文。所以,针对存在的浪费和无偿占有国有财产的问题上,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一些资产清查方面的措施,以及惩戒方法,用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限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于流失国家财产的猖獗行为。所以,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2、提升人员的素质
2.1资产管理人员要与财务人员分离。合理设置资产管理机构,明确专人来管理国有资产和进行资产清算,财务人员的账目每一笔都要记录好,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对财务账目进行核查以及清算,进行事后清查。而且资产管理人员也应该进行事前的告知和审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进行财务预算进行审查,进行事前审查和事后清查相结合的制度,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2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资产管理人员是重要的国家工作者,是国有资产的最基本的管理人员,他们的责任心决定了资产管理的成与败。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以及爱岗敬业和业务知识的培养。努力提升政治和业务素质,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3、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随着现今工作的网络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可以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操作,全面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在网上建立国有资产纳入信息系统,实现网络操作化管理,改变了过去的纯手工核算,有利于对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和有效的监督。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提升管理水平,做到全部信息化系统管理,告别了单纯的手工核算。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这些都可以解决资产清查中的种种不足和难题,防止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参考文献:
[1]张苗苗.资产清查后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点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0,(7)
[2]王艳.公办中小学资产管理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
[3]胡秀荣.农村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7,(29)
一、行政机关固定资产的属性
固定资产管理的属性是架构在权、责、利三个维度上的,明确这三个维度,才能做好管理工作,使资产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一)固定资产的权属
固定资产通过出资人购买行为形成基本权属,行政机关使用财政资金以政府采购形式,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赋予普通商品新的权属性质即国有资产。国有资产顾名思义即为国家所有,其权属即为国有。行政机关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在单位。根据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明确了国家和单位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权利、义务,进一步明晰国有资产产权关系。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固定资产在明确其权属后,管理责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使用人应负的责任,如使用、维护、增值和收益等;另一种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负的责任,如登记、变更、处理和报废等。固定资产管理是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使用人所应共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三)固定资产的利益
固定资产是行政机关办理公务的基本生产工具。行政机关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产生的附加价值即为固定资产的利益。行政机关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将固定资产使用率进行最大优化,是行政机关工作产生效益最大化的根本所在。
(四)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是增强权、利两大维度的主要变量
行政机关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以制度为依托,责任落实到人,将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于固定资产使用的全过程,从简单的维护,到从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到采购使用、清查盘点、计提折旧、报废报损等全过程都要进行科学论证和有序的管理。管理者责任与使用者责任并轨,全员负责,发挥合力,才能真正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资产保利增值,以行政机关的工作绩效体现资产所有者(国家)权益。
二、行政机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购轻管”问题突出
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行政机关经济活动的末端环节,难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绩效考评,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单位、个人的利益无法紧密地结合起来,长期存在着管好管坏一个样的问题。因此,在行政机关领导层面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层面责任意识不强,普遍存在“重购轻管”倾向,存在“想要就买,买了就用,不想用就换”的简单粗放管理方式。由于购买环节决策轻率,使用环节管理不严谨,处理环节把关不严格,造成资产使用效益不高,甚至流失浪费。
(二)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是资产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资产清查盘点未形成长效机制,资产配备上缺乏成体系的规范标准,日常管理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对资产使用部门的监督和考评不够有力。另一方面是资产使用部门使用管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严格,一些部门未委派专人管理固定资产,对本部门存量资产状况心中无数,申请新增及更新报废资产论证不充分,日常管理责任未层层落实到室到人,造成重复购置、闲置浪费以及非正常损耗、流失等问题。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财务部门只登记其总分类账,未同时登记其明细分类账,资产管理人员就要担负起明细分类账登记的责任,特别是出现机构变更、人员变动时未办理或者不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也未作相应的权责变更记录,造成账账、账物不相符,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盘亏现象,使得后续盘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2.固定资产购置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导致盲目购买,造成部分资产购置后长时间被搁置,无形中使资产价值降低,使用率及成果转换率也随之降低,最终导致浪费的结果,所以固定资产购置要提前布局,充分论证才能使固定资产物有所值,乃至物超所值。3.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缺位。部分行政机关无专人负责资产管理工作,甚至简单的将资产管理作为财务人员的一项工作来做,这明显违反了会计内部牵制制度“账物分离”的基本原则;也有的单位虽然表面有专人管理,但基本上是“谁用谁管、谁买谁管”的简单管理,保管人员众多,责任不明,一旦发生变更业务,就会出现“人找不着物,物似无主”的混乱现象。4.固定资产不及时入账。固定资产购入后,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健全,造成谁需要谁去拿,谁拿谁负责的问题,造成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甚至不入账。导致年底盘点、决算账物不符的情况,影响财务决算的准确性。5.对报废固定资产界定不严。对无法使用或存在使用隐患的固定资产,缺少技术考量的环节,能不能用,能怎么用,能用多长时间缺少专业人士的建议,造成固定资产使用者“不想用就换”的错误想法,使得部分资产没有达到报废标准却被认定为“报废”。
三、加强和规范行政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压实资产管理责任
一是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固定资产管理事关单位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管好用好固定资产首先需要单位领导层面高度重视,列入班子重要议事日程,集体研究决策固定资产配备计划和重大资产处置事项,部署开展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杜绝随意性决策以及插手资产采购招投标事宜等。二是落实资产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资产购置、出租出借及处置审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检查和清产核资,指导使用部门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发挥资产使用效益。三是落实资产使用部门日常管理责任。落实固定资产专人管理制度,将使用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间办公室并绑定具体使用人员;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确保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及时盘活存量资产避免浪费;就资产配备、报损报废需求进行严格论证,确保符合规定标准;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管好用好资产的责任意识。
(二)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考评奖惩制度。结合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以及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对各单位、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特别是资产使用效益情况进行考评,对资产管理好的部门或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因责任心不强造成资产损失的,除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必要的处罚外,还要按责任和损失程度进行赔偿。真正把固定资产管理与单位、部门、个人利益挂上钩,促进严格规范管理。二是制定资产配备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一套科学的各类资产配备标准,明确配备的种类、品目以及人员规模、业务指标等因素相关的数量标准,使资产配备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健全资产清查制度。建立行政机关清产核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明确清查方法、时限、分工以及清查结果处置办法。四是制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规程。全面梳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明确从申购、采购、使用、报废等所有环节的工作规范,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促使相关责任部门密切配合、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强化资产全流程管理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解决办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11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16- 02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1995年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但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撤销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执法主体资格不复存在,有效的监督无从谈起;2006年财政部令第36号制定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1)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职责分工不明晰,导致资产盘点、处置不及时,账实严重不符;
(2)随着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变动,国有资产移交手续不全,损失严重;
(3)一部分国有资产被本单位或外单位职工长期无偿占用,不能回收。少数干部调离或离退休后,不按规定交回为其配备的办公用具,据为己有。
1.2 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漏记固定资产账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单位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为兼职人员或者无证上岗,不具备基本会计专业知识等原因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1.3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报废、清查等程序不健全,平时只在会计账面上做出反映,缺少实物登记台账,固定资产领用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不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固定资产核算需要财务、物资、使用部门的通力合作。但由于许多事业单位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使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制约,无法保证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下。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有关人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往往有章不循,有规不守,使内控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
1.4 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应该对造成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一些责任人往往是现任领导或曾担任过领导工作,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造成一些责任人长期逍遥“法”外,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由于对责任人的处罚未得到彻底落实,造成有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更多的违规现象。
1.5 政府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没有充分利用预算、政府采购等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控。财务部门在做年度预算的时候,对本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情况缺乏整体了解,业务部门对下年度需要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给出预算建议,造成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不能合理安排预算。
在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对必须进行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范围、种类认识不深,导致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不严,单位自行采购了事。如此一来,难免出现“价高货廉”、“人情采购”,达不到“少花钱多办事”,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目的,严重者还会导致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的情况发生。
2 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做到“权责分工明确,管理高效有序,过程公开透明,监督检查到位”。
2.1 加强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1.1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
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图书档案、土地房屋及构筑物等。这部分固定资产占单位资产比重较大,因此要明确责任人,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并按照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各单位应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切实管好各项资产管理工作。
2.1.2 设置管理岗位,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单位领导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加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认识不到位,措施就难以落实,要克服那种重面上、形式上的重视,把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实行竞聘上岗。资产管理员作为各级资产业务的具体经办和管理人员,必须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资产管理员必须由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的账务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账实相符。资产管理员应认真学习相关资产管理的知识和文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对各类资产的名称、功能、存放地点、使用情况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认真学习相关固定资产管理及业务流程,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办理各项业务,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要及时建立健全各级固定资产台账,完备实物信息资料;要对各部门管理使用的资产由具体保管、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备查,按月对财务部入账登记的新增资产进行核对、确认;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1.3 加强固定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的事前管理,就是要把好“预算关”。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要根据实际需要作全盘考虑,坚持面向基层、突出重点、保证急需、勤俭节约的原则,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需要,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或与财政性资金配套,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必须按照规定的采购方式和程序依法实施政府采购。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或限额标准以下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如10万元以下的办公家具、5万元以下的印刷出版、10万元以下的工程监理、20万元以下的系统集成、网络工程等,由单位视具体采购任务组成3人以上的采购小组,选择3家以上采购服务商,进行竞争谈判或询价采购程序后确定最优服务商,并对上述采购服务签订合同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加强固定资产的事中管理就是:①健全固定资产保管领用制度,做到购置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要在固定资产出入库环节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制作标签,认真粘贴,做到账卡签一对一。②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等资料,做到账卡、账账、账实相符。③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④要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随意侵占、挪用、非法交易以及毁坏、窃取、丢失固定资产的违法违纪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加强事后管理就是各单位处置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应严格遵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相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把好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关。未经批准处置的固定资产一律不得随意处置。处置资产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处置后要如实进行资产核销账务处理,对残值收入和转让收入要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或另存经费支出专户以外的账户。
2.1.4 建立和完善资产清查制度
为了掌握单位固定资产的结构、数量、质量和管理现状,必须有一套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因此,各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①要建立定期清查制。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年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对来摸清“家底”,对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对资产结构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盘活存量资产。防止积压闲置,做到物尽其能,物尽其效。②建立重点抽查制。资产管理部门要依据会计核算资料,对资产使用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③建立离任核查制。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人、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2.2 进一步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作用
2.2.1 统一使用资产管理软件,数据上传,与财政预算接轨
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单位财会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2010年启用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61-02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加强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效益,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但在现行的管理实际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粗放、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本文拟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初步的探讨。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意识淡薄,重购买,轻管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由财政拨款投入形成,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不计提折旧,购入时直接计入当期的支出。管理层受现行评价指标的约束,往往只看重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过分强调规模及档次。经费一旦落实变成实物之后就退出关注的视线,不再关注其使用是否有效、管理是否到位,核算反映是否真实。
2.分类标准不统一,造成管理困难。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八条规定,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各单位一般也是按照这六类进行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而在2007年开展的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的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将固定资产分为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等十大类。两类标准没有相互对应或转换的说明,在单位按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来管理的情况下,若上级管理部门有不同的要求,单位就得从头做起或干脆在管理中执行两类标准,由此导致既不能提高管理的成效,还造成管理效率低下。
3.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1)没有统一的管理软件,管理手段参差不齐。由于上级部门没有统一规定管理软件,各单位是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自行使用一些简单或盗版的管理软件。单位规模小、资产少的甚至就用EXCEL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有时连统计数字都有困难,就更别说动态的全过程管理了。
(2)静态管理、价值管理为主,忽视了过程管理及实物管理。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局限性,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只重视两头,即资产的购进和报废。在购进后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时间、日期、规格型号以及资产价值等基础信息,报废后按程序进行核销。但对中间使用过程诸如维修保养、部门间调配、使用状态等信息基本不予关注,也不进行记录。由此导致一些贵重物品被私人长期无偿占有,更糟糕的是决策部门不能及时掌握资产的动态信息及使用状态,削弱了决策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造成资产重复购置、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4.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事业单位大多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而是由后勤部门、财务部门等职能部门兼管。多头管理,责权利不明确、不对等的结果必然是不能对各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实行有效的控制、协调、检查和监督,必然是各职能部门各施其政、各行其是,遇到复杂问题相互扯皮推诿,谁也不承担责任,甚至在管理环节上出现真空。如资产管理人员不了解单位账面资产数,财务人员又仅限于对资产的价值管理,对资产使用、毁损情况也不甚了解,管理相互脱节,资产存量不实,账实不符。此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是专职人员,一方面不熟悉资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对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等专业知识就更是门外汉了。对资产是否全部到位,性能指标是否达标,是否能满足工作需要等无从提出意见供领导决策。
5.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落实不彻底,浮于表面。大部分单位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对制度的执行大打折扣,主要有以下表现:
(1)固定资产的购进决策、执行、验收等不相容岗位没有做到有效分离,容易形成账外资产等舞弊事件。
(2)资产使用部门及人员发生变动后,不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固定资产购入后管理人员按最初分配方案确定了使用部门及使用人并记录在案。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部门间调剂,经常是凭领导一句话资产就从A部门到了B部门,但资产管理人员不知情,所记录的资产保管部门及人员没有做更改,长时间下来就会造成管理混乱,资产流失。有类似情况的还有资产使用人员退休、调动后不办理资产移交,或只做实物的交接但未到资产管理部门办移交手续。
(3)按发票验收,没有亲自见实物。资产购进后,资产管理人员应会同有关责任人逐一将实物对照合同验收,需要安装调试的还要进行试运转实验。但实际工作中经常是采购部门拿合同、发票等纸质材料找资产管理人员验收,管理人员也仅凭这些资料就填写验收记录,不对实物进行现场勘验。对资产是什么样,放置地点等都不清楚。往往到资产清查时就会发现资产实物与记录不符甚至盘亏的现象。
(4)待报废、闲置资产随意堆放,不办理相应手续。资产使用部门只关心有无设备使用,对待报废或闲置资产,不上报资产管理部门作报废或调剂,随意丢弃,造成资产账面价值虚增、资产闲置等不利于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率的“浪费行径”。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开展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各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投入日益增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只是日常管理活动的需要,更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安全完整的重要措施。管理层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2.上级管理部门要统一并细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要求。首先,应统一固定资产的分类标准。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管理的手段要科学、可行、有效,不同的分类标准最终会对管理造成混乱。其次,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都比较粗放,不像企业有一整套从购进到报废的细化操作办法,对大多数单位来说财政部第36号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就是管理的依据了。但该办法过于原则性和粗线条,只具有指导意义而无可操作性。因此,建议各有关归口管理部门能统一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并细化资产管理办法。
3.构建信息平台,建立全过程的动态的监管系统。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从资产购置申请到资产处置,涵盖审批、购置、验收、使用、调剂、维修等过程的信息平台,实现固定资产存量和变量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管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管理需要。
4.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逐级管理分级负责。事业单位应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配备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制定单位相应的规章制度并检查落实、指导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员开展工作。各职能部门相应配备固定资产管理员,业务上接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员的管理和指导,负责本部门资产台账的建立及资产的动态管理。
5.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日常动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从投资形成、使用、管理到最后处置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首先,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制度,规范行为,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内部管理,按规定建账设卡,定期进行清理盘点。其次,管理工作不应仅局限于资产购置后的验收,而且应在设备购置事前、事中、事后都应介入其中。第三,应加强固定资产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保证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同步和一致。对购进、转让、调配、毁损、报废固定资产,经办部门必须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并履行相应的手续。
6.强化责任意识,奖惩分明。对涉及固定资产管理的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要明确职责权限,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权责明晰、责任到人。加强责任意识,明确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账和卡片账,定期组织盘点,做到账实相符。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完好及有效使用。单位要建立资产管理成效与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奖惩分明,责任明确,真正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编写组编.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测绘出版社,1996
2.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办公室编.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手册(2),资产清查相关文件及资料
3.李腾飞.资产清查工作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经济师,2009(11)
4.楼燕芬.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6)
为了加强公司非现金资产管理,规范管理流程,明确固定资产计划、采购、使用、报废等各环节的责权利,严格低值易耗品及办公用品购买、验收、保管及领用程序,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管理划分
(一)固定资产。将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或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设备、器具、工具,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二)低值易耗品。将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下,且使用期限1年以内的设备、工具、办公用品、日用品,归到低值易耗品管理。
二、资产分类
(一)电器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主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话、装订机、空调、饮水机等。
(二)办公家具:包括文件柜、书柜、衣柜、办公桌椅、沙发、茶几等。
(三)办公用品:包括文件夹、档案盒(袋)、笔、替换笔芯、笔记本、订书机、曲别针、胶带、裁纸刀、剪刀、胶棒、计算器、打印纸、记号笔、纸张、各种凭证账簿、工作牌等。
(四)低值易耗品:计算机及打印机耗材、U盘、移动硬盘、电源排插、垃圾桶、烧水壶、照明灯具、风扇等。
三、资产管理
(一)管理部门及职责
1.总经办由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组成,是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部门。负责各项资产及用品采购计划审批、控制领用流程、监督资产使用、核准资产处置。
2.会计是公司各项资产核算及监督负责人。要履行好在公司资产管理中的核算监督职责,保证资产采购计划、申请、采购、验收入库、资产清查、信息更新、领用、派发、处置等环节合法合规,做到账册登记详实,信息更新及时。协同总经办、资产管理员定期组织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清查,确保账实、账表、账账相符。
3.资产管理员主要负责审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采买计划;协同会计组织采购资产及用品验收入库,登记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台账;配合会计定期清查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并及时更新台账信息;向总经办提请资产处置建议;做好资产的日常保管、维护、派发管理工作。
(二)资产管理流程
1.资产购置:运营层根据运营需要编制资产购置计划,填写《资产购置申请单》报资产管理员审核、会计复核、副总经理核准、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资产验收:资产采购到位后,由总经办、会计、资产管理员共同验收入库,会计根据正式的发票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账,计提折旧、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登记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品种、数量、金额,确认费用支出及低值易耗品摊销;资产管理员做资产入库,登记资产台账(包括固定资产台账、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保管台账)。
3.资产领用:因业务和工作需要配发给员工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或因此作业需要带出办公室使用的固定资产,由资产使用人填写《资产领用单》,经运营总监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领用或外带,审批后的“资产领用单”交资产管理员保存,依此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外带资产使用完毕,资产使用人应及时将资产交还资产管理员检查完好后,办理资产入库手续,并做信息更新登记。
分配给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资产使用人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固定资产。本着“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因个人使用不当或保管不善等原因,发生固定资产遗失、损坏,应由资产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
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领用时,由资产管理员登记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保管台账,领用人签字后派发。
4.资产变更:因工作需要调整或变更固定资产使用人时,由运营总监填写《资产变更单》,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审批后的《资产变更单》交资产管理员保存,并及时做信息变更登记。
5.资产处置:固定资产的正常报废,在资产到达报废期限的当年年初,由会计填写《资产处置申请表》,资产管理员复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资产处置相关事宜。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统一交公司财务按固定资产处置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6.资产清查:建立资产定期清查制度,由总经办牵头,会同会计及资产管理员于每年末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每季度末进行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盘点;编制《资产/物品盘点明细表》,详细反映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库存及使用情况,做到账实、账表、账账相符。
本制度自之日起实行。
附件:《资产购置申请单》、《资产领用单》、《资产变更单》、《资产处置申请表》、《资产/物品盘点明细表》
资产购置申请单
申 购 人
申购用途说明:
联系电话
申购部门
申购时间
申 购 物 品 明 细 表
名称
规格
数 量
要求说明
到货日期
资产管理员:
会计审核:
副总经理:
总经理:
资产领用单
年月日
领用人
领用事由
资产信息
资产领用时间
年月日
资产返还时间
年月日
资产管理员意见
签名:年月日
运营总监意见
签名:年月日
公司领导
审批意见
签名:年月日
注:资产使用结束后,请及时到资产管理人员处办理归还手续。
资产变更单
年月日 转移单号:
原使用人
现使用人
资产编号
资产名称
规格型号
资产类别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备注
合计
运营总监意见
公司领导意见
签字:
签字:
原使用人(签字):现使用人(签字):资产管理人员(签字):
资产处置申请表
申请部门:填表时间:
资产编号
资 产
名 称
规 格
采购
时间
账 面 单 价
使用年限
处置
数量
备注
原价
已提折旧
净值
处置
方式及
原因
资产管理员意见:
会计意见:
副总经理意见:
总经理意见:
资产/物品盘点表
资产类别: 盘点日期:
序号
清点结果
资产
编号
物品
型号/
品牌
购买
时间
闲置或在用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存放地点
责任部门
备注
有帐无物
有物无帐
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特点
据*年底数据显示,房县局固定资产账面原值1292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类资产总额875万元,占总资产的67.72%;一般设备类资产总额413万元,占总资产的31.97%;其他类资产总额4万元,占总资产的0.31%。
从固定资产使用状态看:在用资产1140万元,占总资产的88.24%;闲置资产152万元,占总资产的11.76%。
从固定资产分布情况看:局机关资产868万元,占总资产的67.18%;管理一股资产93万元,占总资产的7.20%;管理二股资产30万元,占总资产的2.32%;计划统计股资产113万元,占总资产的8.75%;稽查局资产36万元,占总资产的2.79%;撤并4个分局闲置房屋资产152万元,占总资产的11.76%。
从资产分布特点来看:一是集中性。资产主要集中在城区,而城区占用资产为88%,机构收缩后除房屋外,资产管理相对集中。二是实用性。房屋及建筑物等不动资产与其他资产所占的比例基本符合实际,分别占67.72%和32.28%。三是合理性。局机关资产与其他单位资产基本合理,局机关资产占67%,人均占有资产5.1万元;其他单位资产占33%,人均占有资产3.5万元(不含闲置资产152万元)。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践
(一)强化了管理基础。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房县国税局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程》等系列制度,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明细账,对达到标准的物资严格依规定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未达到标准的办公用品作为低置易耗品管理,资产购置、变动、处置严格按程序执行,杜绝资产漏记、错记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固定资产数据的真实、完整、及时。保障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
(二)监控了资产底数。建立了监察、人事、财务核算等部门监交体系,坚持实行调离岗位手续清,对调出、离退休、外出学习以及岗位变动等各类人员,规定必须到资产管理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定期开展资产清理检查,通过四次大规模资产清查工作,保证了全局固定资产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真正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有效地防止了资产流失。
(三)健全了信息网络。全系统所有资产全部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和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进行核算,还建立固定资产使用单位、使用保管人员、存放地点信息字典库,在资产的进口环节即购置采购管理、中间环节的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管理、出口环节资产的处置报废等方面严格管理,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集中化和网络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统计数据不及时、不准确和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观念淡簿。个别单位和少数干部存在“重钱轻物,重购轻管,前清后乱”的现象,对资产管理不十分重视,认为固定资产是大宗物品,只要购置了,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谁也不敢随便拿走,且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只核算使用价值,不核算经济价值,这种想法导致思想上忽视固定资产管理。
(二)资产账目不准不实。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台账不完善,存在账实不符、时间不清、品名不明、金额不准等问题;对新购置、新调整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或不入账;对每年清理中的盘盈盘亏的资产不及时调账;对报废、转让、借用给其他单位的资产没有及时报告县局,造成资产账目不实。尤其是省、市局对口调拨配置资产,如稽查、计统、财务、信息中心等部门调配或奖励的专用设备,多数资产调拨单没有随同设备传递,没有配备清单,也没有调拨单,经办人员领取后未登记就直接使用,很容易造成资产的私占和流失,也容易造成财产调换。
(三)资产增减缺乏监督。有的交接不办手续,有的增加不入账,有的处置不销账,有的变动不调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心中无数,家底不清。对个人使用和保管的资产,如办公桌椅、棕床、USB盘等资产,因工作变动而“物随人走”,部分单位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凭印象移交而不进行实物核对,造成事后相互扯皮。
四、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执行资产账物管理规定,促进资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一)树立“三种观念”,增强管理意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工作衔接和配合,不仅是财务部门对价值的核算的控制,它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为此,要树立资产就是资金的观念,克服“只管使用,淡化责任”的错误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要树立盘活就是增效的观念,把现有的财产盘活,变“死财产”为“活宝贝”,科学利用闲置资产,增强资产使用效率;要树立监督就是管理的观念,推行民主公开的监督管理机制,定期通报资产清查情况,将资产管理好、监督好、使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