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

时间:2023-06-06 09:3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造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创造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一课三研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132-02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在扬弃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正如陶先生所说的那样只有教师自己成为具有创造意识的人,才能给学生创造以上“六大解放”的空间,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在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我希望通过“一课三研”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 选择教学素材点,形成活动方案构想,进行一课

选材分析: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性地建设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是学校对师生进行创造教育的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这种创造性建设环境,就是使学校的校容整齐清洁、井然有序,使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

我园地处农村,园内不仅开辟了公共种植区,每个班级也有自己的种植区。种植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里面的学问却不少,怎样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如何设计合理的活动?于是我们通过研讨形成了中班科学活动“豆豆的生长”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豆豆的生长。

活动目标:(1)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能正确排列相关的图片。(2)能大胆表达探究结果,并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1)豆豆生长PPT。(2)幼儿操作图片(每个幼儿一份)。(3)前期经验准备:自己种过豆豆。

活动过程:首先,自身经验讨论。“你认识什么豆呢?”“你种过豆吗?种豆子我们需要做什么呢?”“谁知道豆豆的成长需要什么?”(水、泥土……)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水、泥土、阳光等图片。其次,排列图片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1)幼儿尝试排列豆豆生长过程图片。(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排序的结果。(3)教师展示豆豆生长过程的PPT。(4)幼儿纠正排序图片。(5)豆豆的生长过程。最后,观看动画,延伸了解豌豆的生长过程。

总结(教师播放动画):豆豆的长大不仅需要我们的细心照顾,还需要粉蝶来传播花粉,这样才能长出新的豆豆给我们吃。

观摩记录:邀请同事们观摩此活动,大家记录了活动各环节中教师、幼儿的互动情况,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目标达成情况等。如:在活动中老师跟孩子们互动之处较多,大部分是言语上的奖励。如果在眼神、情感中多些互动效果会更好。如:把赞赏的眼光送给孩子;孩子回答问题后及时鼓励、引导;可以用肢体语言奖励孩子,跟他们互动等。

个人反思:材料互动和准备方面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目标达成度较高,图片排列对孩子来说没有难度,但缺少发展的空间。

二 一研:“豆豆的成长”

幼儿自身经验讨论环节符合陶行知先生创造的儿童教育观点,“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民族与人类。”

本次活动从学习形式、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情况、环境创设等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形成以下观点:(1)目标的定位。活动的目标是定位科学还是数学,并不明显。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本次活动目标缺少发展的空间。(2)互动情况。教师能够跟幼儿及时互动,但幼儿间的互动较少。(3)幼儿座位安排。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座位安排较散,导致幼儿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4)操作材料。教师示范是6幅,幼儿操作却是5幅,需要形成一致。

三 二研“豆豆的生长”

修改目标:(1)在交流与观察中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与生长条件。(2)乐意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对豆豆已知的经验。分别从认知学习和情感出发,促进幼儿对豆豆生长有更深地认识。

修改准备:将一研中豆豆生长的PPT改成豆豆生长过程图片及生长条件图片、关于豆生长的视频课件。跟活动内容相关的图片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灵活操作,而且便于改错。视频课件更生动,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修改过程: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并明确地说,“这个疑字我当重用它。”活动过程中重点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在交流与观察中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与生长条件。如:“你知道豆豆是怎么长大的呢?”“豆豆的生长需要什么呢?”通过请孩子们观看视频,从而更多地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

观摩记录:同事们观摩了第二次活动,并有目的地记录各活动环节中教师、幼儿的互动情况、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目标达成情况等。如:在活动中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孩子们围绕问题进行回答,互动较多。老师跟孩子间眼神的交流也增多了。

个人反思:材料互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关于豆豆生长的视频课件,制作细致、精美。目标制定较合理,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开展。

集体研讨:视频的运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关于豆豆生长的视频课件很美,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细节:受特级教师的启发,能够运用她的模式梳理活动内容,但是在细节上需要注意:(1)图片的出示要小一点,只是为了给幼儿提示。(2)图片排列时要有条理,不能误导幼儿。(3)教师的反应。作为青年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反应还欠缺,需要及时处理幼儿突发性的问题并有效把握活动的重、难点。

再经过反思、研讨和修改,进行三研:“豆豆的生长”……

四 “一课三研”的启示

“豆豆的生长”正是有了一研的思、二研的创、三研的新,才让我在反思、创新、再反思中慢慢成长起来。本次教研活动给了我一些启示:

第一,教材的把握。通过此次“一课三研”活动的尝试,我们教研组的教师们积累了开展种植类集体活动的经验,提高了能力。更进一步感悟到幼儿园集体活动价值的体现、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我们教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能力及当前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素材、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创设活动情境、提供适合的操作材料、灵活演示,进而引导和调控幼儿活动。

第二,教研的方法。“一课三研”的实践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积累了新的教育经验,掌握了新的教育技能。在研讨――展示――评价――反思的循环过程中,教师得到的是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发现自己平时不易察觉的问题,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学会提问、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评价等等。

第2篇

关键词 创造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已经跨入纪元年的第二个千年,这是一个激剧变革的社会,是以创造为特征的时代。面对着知识经济的激烈竞争,人们对创造教育的谈论日益多了起来。所谓创造教育,是依据创造学的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指导教育活动的一种新型教育。现代创造教育,主要实施开发创造力的教育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育,以培养现代创造型人才。从普通教育的基础教育特点的角度来说,创造教育是对教育对象实施为其将来在社会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打基础、做准备的教育。广义地说,凡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精神,增长创造的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

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深入思考,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更新教育观念

进行创造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学关系的认识上,在教育手段、途径的认识上都要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否则,“创造教育”是无法实施的。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一直把学生看作教育的被动承受着,由教师来精心雕塑。学生是可塑之物,教师是雕塑家。在教育学的关系上,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把教学过程仅仅看成知识的授受过程,忽视在这个过程中情感的培养、思维的启迪、方法的掌握。

2端正对学生的认识

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创造教育,就要端正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把学生从“视为物”到“视为人”,即认识到学生是具有思维能动性强的人,把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目标的实现看成师生双方努力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把教与学的过程从单纯传授端正到双方交流、启发引导的认识上来。传授知识当然不可缺少,但是传授知识的目的,却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还在于获得知识的方法、手段,以及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法国当代数学家凯奇在访华时,有人问他:“您怎样指导您的学生?”他说:“我告诉他们,前面有一片森林,森林里有猎物,剩下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了。”凯奇先生的话形象而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教育观念。

3创设创造教育的教学环境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造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努力保护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其次,学校要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饭厅等公共场所书写宣传创造的标语,介绍有创造精神的人物事迹,形成激励创造的环境。同时,坚持以启发为核心,以学生自知、自思、自创、自理、自评为主线的民主教学的方法。教师与学校编写有关教材,每周设一节以创造思维和创造个性为主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专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突破创造教育教学模式

进行创造教育,必须突破创造教育教学模式。创造教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授受形式。学校的一切安排,充分保证了教师的知识传授、道理的讲解和学生的聆听。学生用以自学,用以实践,用以进行创造尝试,用以自由娱乐的时间却没有保证,即使偶有走出校园的活动,也是在严格组织下进行的。更有一种理论强调学校要占领学生的一切时空阵地,似乎只有这样,学校才算对学生负起了教育职责,把一切可以自由发展情趣、思维任意驰骋、想象无拘无束、创造尝试得以进行的时空都剥夺了。学生成为笼中之鸟、网中之鱼,还谈何创造力的培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人类通过观察自然去改造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立足于大自然。我们目前对科技的观察以及在科技方面的创造大部分来源于实验室。其实,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第一线去观察也很有必要,至少可以知道我国科技水平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情况,知道科技创造对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有的学校举行春游或秋游活动也很不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大自然的能力,组织学生去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旅游,让孩子开阔眼界,引导孩子融入自然,进行动态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可以增强其创造意识,提高其创造能力。

6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造信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提时候,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总爱刨根问底地问个不停,进入课堂,教师就要把孩子的这份好奇心留住,让他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价值,并引导学生加以观察和思考,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敏锐的、精细的观察是发明创造的基点。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途径很多:可以是观察课文的一幅插图,可以是观察一种水果,一个动物,也可以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7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

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这是实施创造教育的基本途径。它要求教师在系统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激励学生大胆进行发散思维,不满足现有的结论,组织学生间的互相激励;还可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创设与具体问题相类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或者把教学和试验结合起来,通过试验探讨事物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等。

8开展创造活动

创造性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创造性的思考方法,更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运用和创造。这既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正确途径,又是对创造思维的直接训练。如开设创造课程,组织发明小组及各类型的兴趣小组等。安排专门时间和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为学生提供创造发明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得到锻炼。这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创造大舞台”,善于发掘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取得最近的支撑点,使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艺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开发学生潜能的创造性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和必然选择,也将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丁青敏.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2] 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 陆志平.激活创造的潜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六大解放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1]这是陶行知眼中的一流教育家所应具备的素质——敢于创造。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弊端重重,陶行知摆脱了旧中国教育的枷锁,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在他看来,师生要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个人,不仅教师要具备创造能力和意识,更要通过“六大解放”来释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一、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产生

(1)杜威的教育理念对陶行知的影响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老师杜威的启发而成。杜威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并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杜威的理念中,“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在深刻理解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陶行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教育状况有创造性的总结出自己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构思对当时“师为生纲”的传统教育理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起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

(2)对旧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的批判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中国既存的封建教育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批判和革新,即所谓的破旧与立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教育学界几乎无大家可言,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教育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期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了。国难当头的旧中国,需要用教育来唤醒无知和愚昧的民众,也需要用教育来培养大批栋梁之才,因此无论在教育内容或是形式上,都要做出变革性的调整和创新。陶行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加上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深恶痛绝,在系统的剖析和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分支上形成了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旧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不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5],这种所谓的人才在他看来几乎与“死人”无异,他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客观的批判,主要变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深度上只停留在机械的教学层面,根本不存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与形式。他对当时的“会考”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学生只会学习如何去应考,教师只会教考试会考到的知识,“会考”的选拨机制也毫无科学性可言。“毕业考过了接着就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跑了”[3]。二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广泛度即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极其片面,只有书本教育,无系统的德育、体育,只有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井底之蛙”、“软手软脚”、“笨头笨脑”,无法对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财富。在批判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倡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真正的“活人”;并提出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他认为,教育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不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生,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慢慢丰富起来。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大体看来,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陶行知在1933年发表的文章《创造的教育》为分界线,在1933年之前,陶行知大力提倡试验教育,他曾说“非试验的教育方法,不足以达救国之目的也”。[4]试验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去旧”和“革新”,想要摆脱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桎梏,必须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而试验教育就是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当时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推崇。试验教育大体有以下内容:(一)“提倡试验的心理学”,反对唯书本论的心理教育。(二)“设立试验的学校”,反对教育目的和方法一刀切的学校教育。(三)“注重应用统计法”教学,反对主观偶然的教育方法。(四)“注重试验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创造教育鲜明的说法,但试验教育正在一步步发展成为创造教育,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创造教育的萌芽。

在1933年之后,陶行知明确提出了创造教育理念。《创造的教育》对创造二字进行阐述: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1]。随后,发表的文章《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民主教育》、《创造宣言》又对创造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这一时期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在理论得到逐步的丰富和发展,更在实践上对原来创办的晓庄学校有了壮大和突破。从萌芽阶段到丰富发展,不难看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基于当时中国的教育弊端而成形壮大的,陶行知创办学校的实践证明,创造教育思想适合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 创造教育思想内容解析

中西方教育学者对什么是创造教育有各自不同的定义,陶行知认为:“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教育就是以生活为教育,就是生活中才可求到教育”。由此可见,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手脑并用是关键,他强调实践的价值,这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突破,除此之外,他的创造教育思想还包含以下内容:

(一) 培养真善美的活人,注重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中,不难发现,他所指真善美的活人可以理解为手脑并用、德智共同发展的人。陶行知从人类文明几千年进化的历史中发现,历史遗留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手脑并用所创造出来的结果,他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手脑结合的力量。因此,立足于旧中国的教育状况,陶行知提出了要培养出手脑并用,有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创造教育目标,这一教育目标从如今素质教育的衡量标准看来,也是具有可取之处的。陶行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在试验教学的基础上,他的创造教育理念又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后来,在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时,陶行知把教学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6]这五大目标不仅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对他全面发展人才观的直观阐述。

(二)冲破传统教育的牢笼,提倡“六大解放”

在陶行知看来,个人的创造力不仅跟先天遗传因素有关,更和后天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在旧中国传统教育的束缚下,创造力无从谈起,中国科技和工业发展要比西方国家落后百年甚至千年。在认清这一现状后,陶行知大力提倡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并提出六大解放。一、解放头脑。头脑支配行动,不解放头脑,创造力无从谈起。中国传统的教条、世俗、迷信把人的头脑无形的禁锢了,要培养儿童创造力,就要先把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从人脑中剔除,让学习和创造的本能不受这些世俗偏见的影响。二、解放双手。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手脑并用,鼓励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三、解放嘴。对中国传统教育而言,嘴只是学生背诵诗文的器官,不允许发问和质疑,学生的创造力被这种专制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因此要解放嘴,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发问,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四、解放眼睛。传统的教育让学生看到的只是书本上的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拓宽他们的视野,因此要解放他们的双眼,让他们从自然,社会多种渠道中观察反思,看清问题的本质。五、解放空间。学校不是唯一可以学习知识的场所,自由的环境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要让他们从家庭和学校中解放出来,亲近自然,感受社会,去“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六、解放时间。让他们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发展个性。这六大解放对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机制,至今仍具参考价值。

(三)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实施创造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做合一是指:“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师生在教与学中的互动,让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以老师的指导为方向,以自身实践为基础,发挥自己创造力;也让老师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出发,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体现自身的指导价值。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为创造教育的实施树立了崭新的旗帜,更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三、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诠释了素质教育的要旨,对当下素质教育要求下教育体制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被逐步践行。这种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先驱体现。六大解放、真善美的活人等理念均提倡解放学生的创造天性、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旨。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提高了我们对创造教育理论的认识水平,同时对于当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问题也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启发自动的教学方法,就对中学教学课堂的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是在他本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作的,而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的教育思想也在渐渐成熟和丰富。办学实践和教育思想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模式至今并不多见,办学的实践也证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可行的。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借鉴陶行知所提倡的方式。

(二)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有助于新课改背景下师生新型二元关系的构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经典名句是古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定位,在感叹教师职业魅力之余,恐怕古人联想更多的是教师的威严。在鲁迅的散文中,但凡提及到教师,便是对教师的敬仰、畏惧,这也是传统师生关系的一个缩影,教师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学生则是不容反对的求知者。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陶行知眼中是严重畸形的,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他倡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体现教师价值、学生创造力为要义。他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的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3]而这一论述也深刻揭示了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师生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践行者,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要陪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让教师学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金林祥.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6]陶行知全集编委会.陶行知全集(第1-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第4篇

关键词:创造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人的创造性或称创造力,是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它由个体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创造人格等多方面心理因素构成,是主体最本质、最能动的身心力量。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创造性。尤其是现代社会,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1996年,《教育研究》杂志刊发了南京师范大学鲁浩教授的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继承性与创造性问题的讨论,使人们对教育的创新性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对新型人才的期盼,我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开发学生潜能的创造性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和必然选择,也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基于这些认识,我们认为,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性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基本要义是:

1、全体性。创造教育的一个信念是每一位正常的儿童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造性人才。

2、区别性。人的创造能力及其发展,具有类型和层次的差别,这种差别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对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不可一概而论,不能用一个模式培养。

3、创新性。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和成人,都有可能做出优异的成绩,其中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创新。创新是创造教育的灵魂。

创造教育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理想和导向,其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从本质上说,创造教育属于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文明的历史,基本上乃是人类创造能力的记载。”阿斯本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表明了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历史是前进的,文明是发展的,人类正是以自己的创造书写着自己的文明史。人类创造的成绩一代一代地累积,所以才有我们今天的科学文化世界。但是,任何创造都是思维之花结出的实践之果,没有成功的思维就没有成功的创造。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时代,千行百业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以创造精神、创造性的过程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只有创新者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改革者必须是一个创造者,也只有创造者才能成为改革者。只有真正的改革者才能判明旧模式的弊端,才能在实践中开拓新路。至于科学技术事业本来就是创造性的事业。只有发挥我们的创造才能,才能追赶自己生活的时代,才能与科技、经济的日新月异发展相适应。如果说模仿能力在科技、经济发展缓慢的朝代,也能使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振兴,那么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一味模仿就意味着永远落后,只有创新者才能真正拥有将来。

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于今天的课堂。”这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发展呼唤千千万万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这就对我们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把创造性教育深入到教学工作中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将三种“因子”植入学生的大脑。第一种是“怀疑因子”,这一因子使他们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认为“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再一种是“抗压性因子”,使学生能力破陈规,锐意进取,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第三种是“自变性因子”,使学生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框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引导、点拨、启示、讲评,教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领悟,进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见解、新思路和做出新结论。思维的独特性主要指在思路的选择上、思考的技巧上、做出的结论上具有独到之处,有新突破,超脱了常规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连动性思维。包括“纵向连动”(顺向思维)、“逆向连动”(逆向思维)、“横向连动”(联想)。教师在引导学生思索新联系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诸如“生与熟”、“逆与顺”的转化。当遇到某一个“生”问题难以发现其中包含的新联系时,可借助联想将它转化为“熟”问题加以解决;而对一个“熟”问题要求寻求最佳解法时,则就需要转换一下角度进行分析,尝试把“熟”转变为“生”。对于“逆与顺”的转化亦是如此,这里无论用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一旦无法找到切入点或无法找到解题思路时,都应当及时向对方进行转换,进行尝试。长此以往,形成双向思维的习惯,遇到问题发现新关系的几率就会增大。

3、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思维,即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求异和创新。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特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训练时,要注重开导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一般来说,对一个问题提出的合理假设越多,发现新关系与新解法的可能性就越大,如语文、数学教学中的“一图多用”、“一事多写”、“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较好的常用方法,要敢于“散开”,启发学生由不同的角度立意,用不同的方法解题,鼓励他们大胆“标新立异”。然后要收,进行集中思维,经过比较鉴别,找出“通法”,选出最佳的立意或解法,体现优化思想。

4、培养学生的跨越性思维,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组,从而创立新见解、新形象的思维活动。它是比形象思维更高级的一种形式,是思维中最活跃、最富有传奇色彩和创造性的部分,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阶段,想象出最终的结果。教师应当运用诸如教具、实物演示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等多种媒介来激励和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广阔的时空任意飞翔,不断地丰富想象内容。

5、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也为新异见解的产生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没有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就不会有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积累与内化,而且熟能生巧,巧能创新。因此,在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密不可分的:既要使学生理解与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工具作用与奠基作用的基础知识,又要重视思想方法、学习策略的教学,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为他们独立消化、举一反三并且灵活运用、巧妙结合进行创新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

主要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

在当代,追求扎实的基本功早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核心要素,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创新体系的建设,“创作带基训”目标的设定,有着这方面的考虑,也希望通过有诉求的思想和实践探索,促进学生自我艺术体系的构建;并且以创作上诉诸作品物化形态的个性化鲜明地提出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笔者认为,就此意义而言,作为目标追求的创造性思维,是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的一种形势所趋。

一、艺术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艺术院校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上,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对于学生来说固然非常重要,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长期以来,素描教学在所谓强调基础的盾牌下,以严谨和严格为由,消解个性的历练与成长,致使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缺乏个性张扬和艺术激情。毫无疑问,这样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在四年的艺术学习中逐渐丧失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当前,我国艺术院校的格局和现状是,在基础训练阶段,西方素描教学体系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形成了一统天下的格局。以苏联写实主义风格为主导的具象造型法则和描绘方法似乎成为造型训练中的唯一准则,这种单一的造型准则和描绘方法扼杀了不同造型取向的多维度生发,以及个人语言非他性成长的可能性,致使学生的作业千人一面,毫无生气。更为可怕的是使学生形成毫无探索倾向、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式,以及完全背离艺术认知规律的错误认知和方法论。例如,在中国古代的十八描中有18种不同的描绘方式,都注重精神性的表达及意象的造型取向且直抒胸臆。如果学生的基础训练仅仅停留在素描纸上简单的排线和造型训练,再高的技巧,如果缺少了创造和想象力的翅膀,也都只是空谈。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学习要积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教育学生要举一反三。孔子的教育思想总体上正是倡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宋代学者程颐、张载、朱熹也都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论述,虽未成为教育体系,但是其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家在创新意识培养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中,陶行知对于创造性思维理念的研究,至今对教育界还有重要影响。他曾经在《创造的教育》中指出:“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是根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理论演绎出来的创造过程。”朱工一也曾指出:“不要把学生推入纯技术的死海,而要把他们引入艺术创造的花园。”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独特的造型取向及艺术语言的非他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探索精神。艺术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于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今高校艺术教师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艺术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首先,艺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证明,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不但能够让人有美的体验,并且能够让人受到智慧的启迪,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挥。此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能促进学生的艺术学习,能够让学生创造出更新颖、更美的作品。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性思维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人们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说:“音乐的最大作用是把我们的情感概念,组织成一个感情潮动的非偶然性的认识,也就使我们透彻地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生命,了解作为主观整体的经验。”在绘画中,思维和想象是绘画艺术创造之母,是艺术生命的源泉。思维和想象能诱发并丰富情感,激绪,促进行动。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从艺术创造的角度理解这种体验,它应是一种积极的迎合、创造性的体验,而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活跃是艺术家的特质,在这一体验过程中,艺术家需要通过想象的功能,依据作品提供的素材结合自己对生活的形象积累及体验感悟进行创造,在身临其境的状态中,艺术家通过自己真实的态度更能体验及获得真实的情感。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要和自己当下的生活发生关系。因此,要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创造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三、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观念及授课方式。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中强调和重视对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地教授学生唱歌、绘画或者舞蹈。因此,应该打破这种传统并且错误的观念,大胆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学生为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内容与方法都要按照学生的需求去制定,鼓励学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大胆创新,这样才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次,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更要研究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着力探索艺术人才培养的方法与路径。(二)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就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做引导。教师要能够采用开放、自由、包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还应该围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中展开师生互动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在学生的启发之下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还可以增加对学生艺术个性的了解,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适当引导,从而改进教学模式,发掘出学生更多的艺术潜能。例如,四川美术学院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的艺术领域人才辈出,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涌现出如白德松、马一平、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张晓刚、高晓华、唐允明、王川、庞茂琨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以及钟飚、韦嘉、罗丹、熊莉钧、郝量、郝建涛、肖旭等青年画家,完全得益于学校优良的教学传统。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的叶毓山就开中国美术教育之先河,大胆提出“以创作带动教学,带动基础”的理念,致力于“出作品,出人才”,鼓励在校学生投入创作;并且开辟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多维度的可能性。精神的指向性在基础训练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基础训练中,规定动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其指涉应是多维度和多样性的,而非单一的标准和手段。单一性就如同一个瓶颈,会在不知不觉中制约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多样性造型训练包含了个性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也为挖掘学生自我潜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具象素描、意象素描乃至抽象素描,以及各种风格流派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应作为不同造型取向和不同表现手法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我探索、实验的空间。(三)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高校艺术教育要真正面向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存疑。学生应建构自我审美价值判断体系,真正聆听自我心灵的呼声。教师应有意识地努力改变以往教学中传授多于智力开发、技术重于思维的培养、模仿多于创造的偏向,注重在各环节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艺术教育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欣赏学生所表现出的鉴赏力和才能。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指出,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敢于想象、不愿走老路,与常规教学发生冲突时,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首先做到:第一,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第二,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第三,向学生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第四,为学生自发学习提供机会并予以肯定;第五,给学习、实践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这五条原则,向我们提供了在教学中如何鼓励并引导学生发展创造力的方式和手段。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都要做到以学生主体为主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以人为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单靠授受是远远不够的,知识渊博、技巧纯熟并不代表其就有充分的创造能力。艺术家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创造性思维,并对对象抑或描绘主题进行二度创作和升华,所以才有了毕加索,梵高、塞尚、马蒂斯等一批又一批的大师涌现。批评家王林曾经表示:“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自由”,而当时四川美术学院的自选作品展,在全国的艺术院校中自由度无疑是最大的,在1949年以来的艺术教育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个自选作品展览都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寝室积极探索的结果。可见,创作方法的单一性和个性的不突出是过去创作和教学的主要弊病。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将创作思维延伸到课堂外,拓展实验空间和积累实践经验,以创作带基训,知行合一,实现技巧训练与创造性能力培养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积极而自觉地不加任何限制地对自发流露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由思维实行开放,另一方面,又要对技巧学习和实际训练加以最严格的把关。唯有如此,才能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和认知艺术活动中关于创造的客观规律和特质,才能在实际的训练中自觉地践行思维(大脑)和技巧(手)的辩证统一。所有的艺术活动都离不开创造力,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人类精神和文化的不断追寻与创造,将永远是艺术教育神圣的使命和天职。

作者:黄丹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第6篇

面对这些情况,作为一所创建于21世纪之初,与第八次新课改同步而生的新学校,应该办什么样的教育,是摆在实验中学人面前的一个关乎学校发展和学生前途命运的大问题。经过一番考察、探索和研究,我们坚定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课题,把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完善作为教育的全部内核,把教育视为学生生命走向成熟的重要过程,把学校办成学生生命成长的神圣地方。

我们关心学生的知识增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不作知识经济时代的落伍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强身健体;关注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完善和性灵的充盈,让他们有爱心、有激情、有梦想、有个性;注重孩子们完成从自然生命向社会生命的过渡,学会担当责任,勇于履行义务。在继续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生命教育才是全部教育的核心,倡导生命教育是全部教育的本质回归。“我们倡导的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生命教育,说到底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在生命活动中进行,并且通过生命活动来进行,它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先生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在初中开展生命教育,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重中之重。

我们从初中青少年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和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深刻认识生命教育的内涵和要义,重点突出了五个层次的生命教育。

1. 生存教育。生存是发展的前提,生存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实践起点。人要生存,就必须了解自己的身心,就必须学会规避自然界的一切灾害;人要生存,就必须懂得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人,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和过渡,这是一种关于人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的涅槃和重生再造;人要生存,就必须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境,拥有高尚纯洁的灵魂。

2. 生长教育。生长是一个人在其发展中量的增加和积累。生长教育无时不在,它首先是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曾几何时,以“教育”和“对学生前途负责”的名义,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运动减少、减少、再减少,甚至有的学生健康运动被降为“零点”;生命的成长必须离不开充足的养分,但在目前社会上,为学生提供的物质,尤其是精神的食粮和服务,过分地追求功利化和现实化,一些人只关注自己的钱袋子是否因为学生的某种“非正常需要”而鼓胀,根本不关注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健康和高雅,是否充盈学生的心灵。所以,作为正处在旺盛生长期的学生,要不断增强“免疫力”,不断完善、调整和刷新自身身体、心理、思想和灵魂的免疫系统。

3. 生活教育。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一定理想支配下丰富多彩的生与活的统一。生活教育的本质是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人呢?社会人必须懂得和遵守社会规则,这种规则既有法律的,又有道德的,还有习俗的。在一个时代,你遵守了这一时代的主流规则,你就可以成为一个社会人,算是很好地接受了生活教育。正是生活教育才最终把人和动物界区分开来,才使人懂得了生命社会化的真谛。

4. 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所追求的是一种完美、和谐、健康、完善,是教育的更高层次。在这一层次的教育中,要使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在一种良性状态下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协调的发展,特色发展,特长发展和专业发展。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一是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人首先是自然人,在生态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和受教育者选择正确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避免因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使人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二是处理好自己与周围社会因素的关系。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而非纯粹的自然动物,从自然动物跨越到社会动物是人类的一大“发明”和最大进步。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就必须学会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周围的人、事的关系,使自己的生命成长既合乎规律,又顺其自然,使自己的生命既丰富多彩又生机盎然。

5. 生死教育。任何一个人在选择生的同时,就要直面死。一个人生要有价值,死也要有意义。生死教育并不是浅层次的生与死教育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对学生和受教育者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人生而何来,死而何往?人生为何来,死为何往?人生意义何在,价值何往?人死还会有价值吗?这些关于人生与死的大命题不搞清楚,教育就会在迷茫中走向歧途,就会使学生和受教育者误入无意义怪圈而万劫不复。许多对人生价值认识错位的人,其一生到头落得个精精光光,遗臭万年,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生为何来,死而何往。

以上对“生命教育”五个层次内涵的认识和把握,指导着我们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把生命教育浸润于教学,融合于活动,渗透于生活,体现于课程实施,落实于学校管理,实现于校园服务。

首先,课堂教学浸润生命教育。教育就是一群经历过的人们(教师)带领着一群尚未经历过的人们(学生),经历着一段美好的人生历程。学习是学生生命成长、思想完善、道德提升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生命教育蕴含其中,而且只有具有生命意义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课堂教学时,师生浑然一体,心思相通,呼应自如,使人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这就是“生命在场”的情状,就是“生命在场”的教学。所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发现并挖掘生命教育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过程中,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上,确立以生命得到提升为教育目的,使教育目的实现生命化。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教学,只要每个学生把自己融入这个生命场中,生命的意蕴就会喷薄而出,激情四射。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融合与渗透。比如,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教材中人文精神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本感染,并通过编写、表演课本剧,使学生走进文本,体悟其中的感人事迹,提升生命感悟;再如,我们在历史课教学中,把人类历史进化过程化作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故事,在演绎故事的过程中认识过去,感知当下,借鉴未来;还如,我们的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向善向美,追求和谐,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数学、物理、化学似乎是人类对自然界抽象化、理性化的更高认识,但在这些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把它“还原”为自然界本身,在自然界与自然生活中感悟、理解、认识和升华。

在课堂教学中浸润生命教育,我们把继承性与批判性结合起来,对有违生命成长规律的文本、内容和要求加以科学的批判,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们提示学生批判地认识陶渊明嗜酒如命、无为不作、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追求向上的人生意向。

其次,教育活动融合生命教育。活动是一群有生命体征的人所从事的有意义的运动,它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的组成部分。在各项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生存感受,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合力作用。倡导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使学生安全地、健康地生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自然地、快乐地生活;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引导学生独立、积极地生活;帮助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有尊严地、负责任地生活;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引导学生发展地、有创意地生活等。

学生在活动中完善生命,走向成熟。曾几何时,在学生中开展活动,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轨道,过渡的功利性、超出常规的目的性和不切实际的价值追求,使教育活动缺乏生机,与生命教育南辕北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创建学生乐于参与的社团组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我校以“飞扬的青春”冠名的学生社团及其活动,深受欢迎,激发学生热情,活跃学生思维和情感。“飞扬的青春课本剧社团”及课本剧大赛,从课堂教学走进日常教育,从校园教育走进社区服务;“飞扬的青春合唱队”及其富有生机的演唱会,震撼广大师生;“飞扬的青春管乐队”及其在松江大地上的无数次演出,彰显一所新兴学校的崭新气象。“飞扬的青春”已成为我校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品牌,在活动中学生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美好,感动着人生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体育2+1运动、大课间特色活动、书画进校园、校园明星展、留给青春岁月的记忆、我长大我自豪我担当,等等,这些能够彰显学生生命活力的活动,把学生不断引入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学生在活动中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为自己的完善喝彩,为自己的幸福加油。

第三,日常生活渗入生命教育。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人类从只为生存的目的走向一个更新境界的状态。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以自然生命状态来到这个世间,就面临着融入社会、学会生活的考验,就要把自己放置在人群中放大生命的意蕴。所以,我们的生命教育必然离不开生活。我们坚信“生活即教育”。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与烦恼、和睦与矛盾,“走进父母的心灵”、“创造和谐温馨的家”、“母亲,我长大了”等活动,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在学校生活中,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告诉孩子们“生命从何而来”,生命的伟大意义在哪里,在“感动实验的杰出学子”、“班级骄傲之星”、“人生擂台大比拼”等等,使学生感受人生的成败利钝、苦辣酸甜,在成功和顺境中体验幸福,在失败和挫折中去除烦恼;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孩子进入社区、下到农村田间地头、进入社会福利院、到国外进行文化考察。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使孩子们得到了生活的历练,精神内涵的充盈,思想世界的清纯,道德素质的提生。

生命因教育而成功,教育因生命而精彩。在我们学校,一群充满激情的孩子,热情洋溢、快乐幸福、心情舒畅、豪情满怀,他们把生命的点点滴滴渗入到生活之中,在生活中认识生命、感知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激扬生命。

第四,课程设置体现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纳入到学校课程设置之中,以课程的方式呈现生命教育,是我们实施“生命教育”的必然选择。我们开设“食品安全与健康常识”、“交通标识与行路安全”、“认识你自己,超越你自己”、“青春期,我们并不羞涩”、“从地球到宇宙——我们的家园”等关涉生命存在、发展、升华的教育课程;我们开设规避自然灾害、防止人为灾害的课程,如“地震知识与防灾避险”、“消防知识讲座与初火扑救”、“防踩踏常识”等的防护、自救指导课程;我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礼仪常识操练课、交往艺术探索课、珍爱自己的生命欣赏课等课程。在多样化的课程实施中,我们不是压抑生命,而是解放生命,放飞生命,不是把孩子拘泥于几十平米的教室之中,而是让孩子在多样化课程中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引导孩子们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成全自己的生命。

第五,学校管理落实生命教育。管理是一门艺术,学校一切管理最终都落脚在“人”这个最基本点上,一切管理都在于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精神的富足,我们首先把管理及其制度落脚在对学生成长的负责任上。管理制度的制定突出人性化色彩,避免生硬命令和要求;执行管理制度时,在不失严格的前提下,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把制度融为学生成长的元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尽可能弱化制度的强制、约束功能,突出制度的指导、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制度而不是被动服从制度。当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成为一种自然状态时,制度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生命色彩,并与学生的行为举止融为一体,与学生的生命成长融为一体,为学生们知规则、守秩序奠定了必要的坚实思想基础、心理认知和重要的行为保障,为他们升入上级学校和步入社会做好了充分的必要准备。我们坚信,这样的学生在未来的历程中一定会走得更远,走得更扎实,走得更充实,也一定会走得更好,他们的生命将会更有意义。

第六,提供服务实现生命教育。“学校是一个服务机构”,学校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学生,因为学校担负着促进学生成长的历史重任;其次是学生家长,因为孩子是家长生命的延续、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依赖;我们的服务对象还包括民族、国家和社会,因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国家强盛之梦、社会进步之梦都需要一代代人的奋斗和努力。在教育服务中,我们首先把“学生的成长”置于第一位,而且是核心的地位。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学生心声,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我们开展“生命中的你我他”、“祖国在我心中”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着想,这是更高水平的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必然选择。

在人类历史上,生命教育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虽然从杰·唐纳·华特士在阿南达社区开办阿南达学校实验“生命教育”以来,才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几十年的生命教育历程是对人类几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关于生命思考的总结和概括,它如同一个在静静水面上泛起的一点小小的波纹,迅速扩展、发散,泛起一片片涟漪,引发出巨涛波澜,生命教育在全世界方兴未艾。在现代化、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社会汹涌而至的今天,我们“如果不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教给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其情绪、生活将受煎熬,心灵也会被空虚吞噬。”

第7篇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句话说的民主更多的是指需要教育上的民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善诱,适时启发引导,切忌唯我独尊,更不能施以强制和暴力,不然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墨守成规而创造力不足。

孩子是稚嫩的花朵,他们的情感世界并不复杂,但同样不简单,他们时而脆弱,会因你想象不到的话语而哇哇大哭;时而坚强,转个身又多云转晴。但身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是需要被尊重的,没有人喜欢被领导、被督管,他们也需要平等和理解。在幼儿园中,孩子和教师是最主要的群体,他们需要互相尊重、配合,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以达成预期的目标。而要想真正成为幼儿的合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就需要走近幼儿,融入进孩子们的团体中,以同等的姿态去面对共同的挑战,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存在谁指挥谁,我们需要共同因对前方的困难,这样幼儿才更愿意与你交心,才更愿意把你当作战友信赖你。

生活点滴一: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户外游戏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一到操场,大家的情绪就都很高涨。看着孩子们那高兴劲儿,我也由衷感到幸福,可是安全因素是我必须要考虑到的,看着他们肆意奔跑玩闹的画面,总会担心他们磕着碰着,因而每次开展户外活动,我的双眼就会变身成摄像头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一次同往常一样,在组织好孩子们游戏后,我便开始环顾四周,这时辉辉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和我们一起来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吧!”这是新教的游戏,边念儿歌边跳跃,双腿变化出石头剪子布的造型,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但掌握的人还不是很多,辉辉就是那少数中的一个,由于找不着会一起玩的玩伴所以想找我和他玩。可不曾想却听到了我的拒绝:“不行呀,老师还要看好其他小朋友,你去找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吧,好吗。” 辉辉歪着头一脸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看着小朋友呢?”?音刚落,我看到不远处的琪琪正拉着郁郁的衣服快速奔跑着,后头的琪琪已经有些跑得踉跄,为避免他们因速度太快刹不住车而摔倒,我连忙制止了他俩玩的小火车游戏“小火车可不能跑这么快!慢点儿开”辉辉突然“噢”了一声似乎明白了什么“是不是怕我们摔跤啊?” 这时有几个女孩儿也注意到了辉辉在邀请我游戏,也加入了进来:“老师,你也来和我们一起玩吧!”见他们那么的期待,我拗不过他们便说:“那就一起来玩个贴大饼的游戏吧!”孩子们闻风而至都加入了游戏,但我也不敢放松警惕,有些分神地关注着正贴着的“大饼”可坚持不到一会儿,我也被贴了,只得跟着跑了起来。这是一个全员都参与进来的游戏,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投入,在和他们游戏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他们的动态,原来换一种欢乐的形式反而能收获到更棒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对孩子来说,他们希望老师能和他在一起游戏,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我们只有主动去融入他们,试着以孩子的视角分析事物参与进他们的活动,孩子才会更加愿意接近你,打消原本存在的距离。

生活点滴二:捡树叶

同样让我有所感悟的还有一次意料之外的活动。这天饭后,我组织孩子们到教室外沿着小路散步,虽然已步入春天,但是近来较大的温差还是让人感到些许寒冷,连大树都没缓过来,不停在落叶,地上散落着零星几片树叶,靠墙角还有一箱阿姨早上扫好的树叶,孩子们看到树叶可激动了,不停围着踩一踩,蹲下去摸一摸,几个调皮的孩子还开心地把树叶从箱子里捡了出来,你捡一片我捡一片,手心里攥了好多树叶边往天上抛边喊“下树叶咯”,引起大家的哄抢,情况顿时失控。看到满地树叶,我非常生气,正想严厉教育,却不想看到几个平时非常乖巧的女孩儿也弯着腰仔细看着地上的树叶,一副想捡又有些顾虑的样子。我意识到其实孩子们是真的非常想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些树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听一位老师说过,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是不同的,他们能发现许多成年人看不到的奇妙之处,同时孩子们还能在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中感悟许多平时学不到的本领,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幼儿,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究,做他们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当我提议我们去草地那儿捡树叶时,孩子们简直沸腾了,原本想刻意严肃些“树立权威”的我也被感染了,不由自主地融入进了孩子们的欢乐世界。见草丛中有几片形状挺完整的不知名叶子,我便提出了新的任务:“请大家一边捡一边找一片你喜欢的树叶,把它小心地拿在手里保护好,带回教室放到自己的玩具柜里,放学把它带回家送给妈妈做礼物。”听我这么一说,男孩子们也起劲了,纷纷出动去找自己喜欢的树叶。昕昕找到了一片像小手的枫叶,恬恬捡到了一片细细长长的小树叶,还有几个小朋友则找到了形态更不同的叶子,几分钟下来,大家都有了收获。在回教室的路上,我发现孩子们都在拿着自己的叶子给别人展示,可这么不专心地走路碰撞是在所难免的,这不,阿煜的叶子就不小心掉在了地上,不巧又被后面的小朋友踩了一脚,原本完整的叶子变得有些烂了;还没走到教室前的操场,恬恬掉队了,原来是小树叶被吹跑了…这几个小事故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其他小朋友赶紧护住了自己的叶子,小心翼翼地往回走,可回到教室后还是有好几个孩子来告诉我自己的叶子丢了或是坏了,从这一件非常小的小事中能观察出幼儿的责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刚才的小插曲给大家上了一课,成功带回树叶的孩子们顿时有种自豪感,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有了责任的意识。

热闹的幼儿园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这让教育的契机随处可见,放低姿态融入进孩子的活动中去,你一定能更进一步的了解他们。

第8篇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高中美术教育;作用探析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全面型人才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水平,促进学生思想情操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传统

在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对于像美术这样的学科老师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况且美术不作为高考考试科目,所以老师与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都非常的忽视。为了应付高考,所以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数理化等文化科目,并且许多学校虽然在课程表上安排了美术课程,但是由于学生与老师的忽视,所以就把美术课安排给其他科,只是为了应付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使美术课的优势得到极大的浪费。

(二)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新课程标准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方法也不断的在更新,但是由于对美术教育的忽视,许多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使本来学习美术兴趣不高的同变得更加讨厌美术课堂。对于目前许多美术课堂,老师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就是有一些辅助教学工具,也不会去重视的使用,发挥不出其最大的作用,另外,老师与学生都缺乏一些专业的绘画工具,在学术进行绘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使美术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同时还影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美术教育事业的进步。

(三)师资力量匮乏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老师具有优秀的教学方法和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内容,这将会使高中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简单。然而,在目前高中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的数量与质量根本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无法完成高中美术教学目标。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对于美术教育也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对美术老师进行选拔的时候没有严格的要求,只是为了应付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由于老师的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有点教师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美术创作力,但是有些老师远远达不到创造性教育的水平,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造性教育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总是像传统课堂一样,主导教学地位,在高中美术的创造性教育中,老师要学会转变角色,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认识美,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美,开展创造性教育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美术的能力,让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枯燥的学习美术,而是对美术学习充满了兴趣,在学习中不断发现乐趣,不断体验美术的美,让学生感到不再被知识支配,而是自己不断的去掌握新知识,不断的去发现美欣赏美。所以,老师应该将创造性教育的思想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去,不仅要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敢于将创新理念引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学习美术的知识范围不单单局限于课本,学会自主的进行创新性的美术学习。从而更好的提高美术成绩,更好的让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能力。

(二)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创造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加入创新,它以传统教育为基础但同时又高于传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创新性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开展创新性教育,那么在实际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只是一昧的高高在上,使得课堂氛围严肃拘泥,不敢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在应用创新性教育进行教学时,要融入到学生的中间去,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通过创新性教育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作能力不断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可以促进师生之间交流

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大部分课堂时间都是老师一个人在照本宣科,根本没有很好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使学生的观点不能及时的表达出来,师生之间缺少互动。通过运用创造性教育模式,老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大胆的发散自己的思维,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使师生之间得到有效的交流,引导学生去创新学习,不断的去探索美术知识中的奥妙,而不是局限于教材内容上的学习。因此,创新性教育可以使师生之间交流变得频繁,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还能够摆脱学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完全融入到美术教学大环境之中,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教学在高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美术教育事业在高中教育中的发展,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说,我们应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运用创造性教育模式,使高中美术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家常.创造性教育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学园.2014(24)

[2]赵燕.创造性教育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作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3(08)

第9篇

在高中课程中,美术课程虽然没有被设置成核心课程,但其在学生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及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美术课程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这个特点在其课程性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课程评价及课程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此外,美术课程也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的课程,还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与人文修养的课程。所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美术课程的学习,是要把学生个体提升为一个精神存在;通过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对独立思想、权利、自由、宽容进行自觉的认识,提高其认识的深度,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正确地认识其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二、创造性教育的特点与目的

美术教学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审美教育,较为侧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美术课程中创造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通过创造及对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不被传统的框架所束缚,进而更好地放开自己的思想,最终得到更好的发展。创造性教育除了会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还能启发学生用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

三、创造性教育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知识面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充实其美术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其综合水平。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作品及作者的相关信息,加深学生对其认识与了解;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建立班级讨论群,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交流与分享,不但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及兴趣爱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进而启迪学生的思维。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找准自己与学生的位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创造性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个人的体验及情感的变化给予重视,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在对美术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兴趣。

3.重视师生互动与动手实践,优化教学质量

第10篇

关键词:丝绸文化;智慧型;校本课程体系;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35-06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类课程之间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地方课程处于“中间阶段”,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呈现学校特色。地方文化也是如此,既与国家文化协调一致,又与学校文化息息相关。因此,站在学校角度来看,地方文化显然具有“背景”的意义。盛泽作为全国四大绸都之一,丝绸文化作为地域主导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道背景。丝绸以华丽的外表、精致的工艺、柔韧的品质、自然的属性,给予盛泽以丰厚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也谱写了学校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基调。

20世纪90年代,盛泽实验小学率先提出“夯实基础、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开展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苏南小城镇儿童素质”课题研究,历时三轮九年,优化“学习、活动、交往”三大实践体系,走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丝绸之路。21世纪初,学校积极传承丝绸文化精神,提出了以“让学生越学越聪慧”的智慧教育理念,形成了“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的办学目标,开发了60多门校本活动课程,极大地丰富了智慧教育的内涵。

像绝大多数学校一样,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存在三个“偏差”:一是片面追求校本课程的数量和规模,以为“只要布云就会下雨”,致使很多课程昙花一现;二是过于强调校本课程的特色和亮点,缺少与国家、地方课程的整合,造成课程的同质重复;三是偏向单一的活动课程,以各类兴趣小组的形式实施,过于单一与粗放。针对课程建设中出现的“碎片化”、“割裂化”、“单一化”等问题,学校提出了“系统设计、自主建构和整体实施”的课程思路,开展了“丝绸文化背景下智慧型校本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研究,旨在对课程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们所指的“学校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统整之后的课程系统,而非单指“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基本要素。课程结构影响人的素质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架构,能够高水平地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

“智慧型”是盛泽实验小学校本课程体系的价值指引和实践表征。“智慧型课程”指向“人”的智慧潜能,发现并成就“人”的人生智慧,从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智慧型课程”不仅仅指“智育课程”,而是指每门课程的“智慧本质”,是一种超越知识与能力的课程育人价值取向。它具有三个特性:一是道德性,正所谓“美德即智慧”;二是实践性,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三是生长性,学生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

杜威曾经说过,“生活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内容”;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也说过,“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盛泽实验小学地处丝绸之乡,丝绸文化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课程环境和课程资源。一是目标导向,丝绸文化有的“高雅、精致、柔韧、创意”等精神品质,丝绸行业独具的“真诚、融通”等品行,涵养着一方学子,也成为他们的必备品格。二是内容资源,丝绸文化丰厚的历史积淀及丝绸产业链上的产品活动,善加开发和利用,都能转化为独一无二的课程产品。三是实施环境,丝绸之乡数百家企业和数千家商铺以及各种行业商会,都集聚了一大批社会人才和良好的创业实践环境,为学校的课程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二、体系建构

(一)智慧型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

1.让人成为“完整”的人

“人”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身、心、灵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一旦分离就会造成人的异化。人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能牺牲童年的幸福去换取未来的成功;人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营养”,偏于智力而忽视健康、美德就成了“半人教育”。学校教育要从“整体育人”的高度设计课程体系,考量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培养“完整的人”之间的适合程度,建构起基于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体系。

2.从生命的“根本”出发

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吃饭、睡眠、运动、生死以及读写算入门等问题,是生命成长中的根本性问题,“本”固生命才会枝繁叶茂。从儿童终身发展的基本问题出发,才能建构一个让儿童终身受益的课程体系。

3.使人得到“充分”发展

人有多方面的智慧潜能,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以让人得以全面地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也会异变为全面平庸。智慧型课程关注人的潜能优势领域,并能创设适合人优势发展的系列课程,让人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课程体系赋予每个人以课程选择权,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条个性化的发展之路。

(二)智慧型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

1.统整原则

系统的课程体系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隐性推手”和“力量根基”,牵动着学校的整体变革。一是课程整体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实现校本课程体系是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和学生意志的有机统一。围绕育人目标的内涵特质及素质结构,从身、心、灵三个维度确立课程整体框架,并定位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按照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及选择性课程将课程进行分层建构,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二是课程内容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协调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可能,保持课程内容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并将同一领域不同门类的课程内容加以整合,避免碎片化和重复化。三是课程的整体实施与学校特色发展保持同步推进。以课程体系的校本化实施为主轴,统筹教育资源配置,保持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评价管理的和谐节奏。

2.共生原则

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为了人、依靠人、成长人,是一个课程体系与人的素养同生共长的过程,不是一厢情愿的闭门造车。鼓励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都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与体系建构中来,发挥集体智慧,共襄课程建设大计。一是让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充分赋予教师课程开发、选择与实施的权力,增强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二是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倾听学生的内心需要,尊重学生的课程选择,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评价课程、修正课程,真正体现课程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课程;三是让家长成为课程建设的助力者,打造第二支课程建设队伍,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形成家校合力。

3.精品原则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产品,是学校教育改革的物化体现,是一所学校教育实践和研究水平的根本标志和有力证物,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太多求全,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不能大而无用,应从学生发展的根基入手,致力于固本培元的课程,打造一批精品课程,让学生烙上智慧的印记。精品课程的开发与打造,须有丰厚的课程资源、优质的教师团队及先进的课程思想,是一种慢功夫,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人为包装,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评价依据。

(三)智慧型校本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

1.一个核心目标: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教育实际,我们主张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以此作为统领学校工作的核心目标。“秀外慧中”是指人外表秀丽、内心聪明的总体特征,即内外兼修、外表与心灵一样美丽;“阳光儿童”是一种隐喻,意指学生要像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蓬勃向上,自信积极,创意无限。

“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的内涵:一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于未知能够保持持久的兴趣,并在教师的辅助下主动地进行探索,增长见识、获取新知;二是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会交往,学会关心,并在这一过程中,自信得以增强,乐观开朗的性格得以形成;三是培养学生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聪明”不是一味接受、死记硬背与呆滞死板,它一定与拥有主见、个性灵动、善于思考、勇于批判并敢于创新紧密相连。

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着眼于六十年的发展,确立“好读书、知礼仪、健身心、远志向”的终身发展目标,着力于六年的成长,确立“会倾听、善思考、厚基础、有潜能”的学习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我们进一步确立了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应有的三大核心素养:健、真、慧,指向人的身、心、灵的完整性。健,指身心健康,这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根本所在,兼指身体和心理;真,为人要真,这是做人的根本,不断探索真知,这是求学的根本;慧,字面意思即指聪慧,即让盛泽实小的每个孩子都能聪慧起来。

健、真、慧是针对儿童身体、道德和智能这三个方面提出来的儿童素养,它们形成了绸乡儿童的智慧表征,这三者相互建构,形成了智慧的“阳光形象”。健康的身心是智慧的保证,是人生的一种明智的抉择。歌德曾经说过,“智慧就是在真理中发现的”,“求真”是人类追求智慧的必备品质,在“求真”的过程中更加形成了道德的高贵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和智慧是一体的,最大的智慧就是道德的体现,最大的道德就是智慧的体现。贝聿铭曾经说过,智慧来自于经验,儿童的智慧就是“无邪+经验”。因此让孩子用孩子的方式获得经验,才能培养属于孩子的智慧……一名真正的儿童,三者缺一不可。一个智慧的儿童,是三者合理的建构。

2.三大课程体系:生活与健康、伙伴与交往、发现与探索(见图1)

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围绕健、真、慧三个核心素养,我们设计三大核心课程体系,直抵儿童的生活智慧、交往智慧和学习智慧。

(1)“生活与健康”课程。儿童的发展要以健康的身心为基础,“生活与健康”课程是孩子发展的根本,包括国家课程中的体育与运动、心理与健康等课程,也包括校本开发的心理辅导课程、阳光体育课程等。

(2)“伙伴与交往”课程。学生是在朋辈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交往准则的,其真诚做人、认真做事的品行唯有在活生生的交往活动中才能获得自我生长。伙伴与交往课程既包括国家课程中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也包含学校开发的岗位实践、任务型晨会、成长护照等课程。

(3)“发现与探索”课程。智慧的课程,是能够让孩子的潜在智力表现为显性智力,能够在智力活动中进行发现和探索,并且形成经验的课程。学校着力于打造这种学生智力和课程治理统整的课程,称为“慧心课程”。主要三种表现形式:一类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例如,通过“组块教学”等方法,对国家课程进行联结性学习、统整性实践、单元化阅读、板块化记忆等校本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慧心社团”课程。学校成立了“慧心社”,精选了五大类课程:艺术、科学、农耕、信息活动、文学。第三类,以学校环境、学生活动课程、课余活动为主的浸润性课程,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例如学校的“名人大道”课程、程开甲科学活动室等等。

智慧型校本课程指向明确,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智慧型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保障校本课程的实施。

3.四种实施形态:嵌入式、探究性、多元化、浸润型

学校经过梳理、筛选、整合,建构成以下四种形态的校本课程:

(1)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的嵌入式课程。我们认为,嵌入滑轮,能够增加拉力。同理,嵌入校本课程,能够高水平地实施国家课程。因此,遵循学科课程标准,选择国家课程,补充校本课程“微量元素”,优化学生智能结构是此类课程的建设策略。例如,我校将《论语》作为语文学科的嵌入式课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水平,嵌入到孩子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中,让每个孩子装着一部《论语》出校门。

(2)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性课程。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制定了纲要,而没有具体的课程实施细则。我校立足丝绸文化地域教育资源,编撰了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丝绸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有民俗文化、丝绸产品了解、丝绸生产实践等内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

(3)基于儿童个性化发展为主的多元化课程。我们认为,每一朵花的生长要求是不同的,根据花朵的需要进行浇灌才是最好的方式。同理,每个孩子的需要是各异的,让孩子规划自己的方向才是最好的成长。学校根据学生需求,让孩子自组社团,创建了多元化课程。学校精选了六大类课程(见表1),供给六十余门课程,力争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最爱”。学校组建了结构多样的师资队伍,有教师、家长、社会人员等等,充当学生的“助手”,让每个孩子能够享受到多元化的教学,从而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学习方式。

(4)基于校本文化资源的浸润性课程。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们认为,无痕是教育的一种智慧的“行走”。学校设置良好的环境,设计智慧的活动,能够让孩子在行走中不知不觉地成长。学校做了三方面的设计:一是设计学校常规活动,如阅读节、艺术节等,加以课程化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浸润”;二是设计社会活动,将社会的需要引进校园,例如书法特色进校园、外出游学等等,让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浸润”;三是将校园的各个景点加以课程化设计,如教师根据校园中的一棵石榴树,开发了“和石榴共成长”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耳闻目濡中“浸润”。

4.五步课程研发:评估、规划、培训、调控、改进

基于多年的经验积累,学校形成以下课程研发程序。

(1)评估:学生需求评估、资源评估,做到以儿童智慧为核心。

儿童智慧是课程的特色和目标。课程开发之前,教师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儿童所想、所缺、所需,选择开发儿童能用、要用、用好的课程。例如老师们发现,小学生中心理问题有增多的趋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学校和家庭所重视,开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教材。

(2)规划:课程结构、组织架构、编撰模式等。

学校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或邀请专家,或部门研讨,对整个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构架以智慧教育为核心的理念,确定目标、内容、组织架构等,并充分发挥教师这一课程开发力量,编撰校本教材。仍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的编委会,张翔教授担任顾问,组建了编写小组,确定了每册教材的主编及编写人员,并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撰写形式、实施方式等进行部署。

(3)培训:理解课程框架,并掌握基本的实施技能,做好课程实施的准备。

只是对课程进行规划是不够的,课程实施者――相关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培训分两个层面,一是全体教师,一是教材编写人员。对全体教师的培训包括两方面:①心理常识理论培训。②小学生心理实践模拟性培训。对编写人员的培训分三轮进行。①心理辅导专业知识讲解。②案例撰写示范引导。③对教师撰写的案例进行解剖式讲解。

根据不同的课程研发状况,我们提出了六种具体的研发方法:①选择:通过学习、整理、评估,引进某一门课程或科目、活动。②改编:对原有或引进的课程作一些调整,使之更加符合本校、本班学生的特点。③补充:在保持某一课程基本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相关内容或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原定目标。④拓展:对原有或引进的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体系进行提升。⑤整合:在不同的课程、科目、活动之间形成关联,增强学校课程的整体逻辑性。如“深度学习”四类儿童课程。⑥创编:对某一门课程或活动进行完全开发。如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开心的小豆豆》等。

(4)过程调控: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保证实施过程达到预定目标和水平。

在开设校本课程以后,学校相关部门经常通过巡视、反馈,让校本课程得以更好地实施。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定期对孩子进行调研,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孩子的想法,进行过程性调整。

(5)评价改进:对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和经验、困难形成判断,并通过改进逐步深化。

根据课程的功能和实施方式,我们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一是学科水平测试;二是单项能力测评;三是课程学分评价;四是现场作品展示。

根据课程评价,及时调整课程目标定位、更新充实课程内容以及变革课程教学方式,以不断提高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水平。

三、成果经验

(一)以培养目标为指引,进行课程顶层设计

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是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全面梳理。学校结合《智慧教育文化纲要》,以“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这一目标为指引,对课程进行了顶层设计。首先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个性化解读,以“知人自知”作为学校精神,把“自由精神、解放旨趣、实践变革”作为行动纲领。其次对培养目标进行了时间定向。六年培养目标是:“会倾听、善思考、厚基础、有潜能”;六十年目标是“好读书、知礼仪、健身心、远志向”。第三,确立了智慧儿童的三根支柱――健康、求真、智慧;建构了与之对应的三大课程体系――专注于“生活与健康”的“阳光体育课程体系”,“伙伴与交往”的“伙伴德育课程体系”,“发现与探索”的“慧心课程体系”;形成了四种课程形式――嵌入型、多元化、探究性、浸润性课程,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相呼应。第四,在课程实施上,形成了“让教师更专业,让学生更聪明”的教学理念,对智慧教学的表征进行了归纳。课程的顶层设计,形成了上下两个推动力,向上推动了学校文化的整体建构,向下落实了课程活动的具体行为,一方面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优化了对课程的实施。

(二)以师生队伍为主体,开辟多元化成长通道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过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师的教学更加专业,为教师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通道。主要表现在:(1)教师的知识文化形成合力,变成一个动态的课程库,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一门动态的课程,拓展了学校课程的空间。(2)教师的发展有了多种途径。教师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挥才智的地方:可以在某个课程领域,在某种实践方式上自主选择,进而形成个人的特长。(3)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通过课程建设,提高了对学生的认识,拓宽了教学的视野,必然会带来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五年的科研过程中,42%的教师成为区骨干教师,新晋率为23%,教师的职业认同率和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课程实践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课程建设,学生找到了智慧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习的效能。主要表现在:(1)学生得到了个性化发展。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计,让每个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智能。(2)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激发。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找到了适合自己智慧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质量。(3)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提高。三根素质支柱的建构,夯实了智慧的基础,并使学生在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上有了发展,在学习态度、学习情感方面有了合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在近五年来,每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次数达到400余次,获奖比例为25%左右。学生的学习后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三)以精品课程为支柱,奠定学校特色内涵

精品课程的发展,推动了学校文化建设,奠定了学校特色内涵。一门课程的功效究竟如何,我们无法进行先验的判断,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开发方式,不失为一种智慧的策略。学校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般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一般课程是由教师开发,经过学校认同,具有学生市场的课程。一般课程经过考核,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的为重点课程。重点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能够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课程内容、管理质量具有保证的课程。精品课程是对重点课程的精选,能够对学生素质产生重要影响,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且课程比较成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精品课程能够对学校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能够反作用于学校的办学精神,推动学校的后续发展。例如学校在精品化课程建设中,逐渐形成了四门课程:儿童阅读、儿童写作、儿童哲学、综合性思维。这四门课程影响了儿童学习的智慧品质,对理解、运用、思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学校智慧教育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学校经过论证,计划以此作为深度学习的四门课程,下一步重点研究。精品课程成为学校特色的亮点。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吴江区文化型学校、苏州市艺术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学校、全国足球试点学校等等,智慧教育的办学特色也逐渐鲜明。

第11篇

下面我就结合英语教育实际浅谈自己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创造教育的做法及体会:

一、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创造教育

初中英语教材的语言材料的选取从学生日常生活着手,本身具有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很大思想教育成分。教师的工作一方面应从中认识和挖掘这些思想、教育的成分。另一方面应认真思考由语言教材引导学生发挥联想,运用创造思维去体会更多的思想教育内容。例如:在教学初中英语第三册“The Great Green wall”后,我会对学生提问:“What do you learnfrom the text”,这时学生会很快地得出:“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答案,然后我再进一步提问:“What will you do or what haveyou done?” 这个问题一提出,我发现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于是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让他们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然后再叫学生个别回答,这样,学生既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同时又领悟到了课文以外、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轻松地达到了知识传授目标与思想教育目标的共同实现。

二、运用创造教育,创立情境教学法

现实生活的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情境教学法即为被学者创造接近生活现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生活现实的语言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而每一种情景的设置都离不开创造性劳动。离不开创造教育的运用。因为情境的设置本意就是帮助学生活用语言,克服学习的机械性,为此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帮助他们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自然交际,并创造性地利用语言材料。以下是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创造教育创立情境教学的一些方法:

1、创造利用体态语演示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生动出神的表情、形象语言和演示动作描述事物,将枯燥的语言变成生动、活泼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open,close”等动词反意词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关门,开窗等动作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俩词的含义,并且印象深刻。

2、创造利用实物巧设情境

语言本身是抽象的,而实物,学生看得见,摸的着,因此把实物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十个表示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利用能分别代表这十个颜色的实物进行情境设置,在选物时最好利用那些易于携带的实物,如苹果、桔子、香蕉等,同时还要尽可能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如黑板、墙壁、学生的衣物等,这样,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学习单词,兴趣增强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3、创造利用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现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都可用来再现课文情境。例如在教初中英语第二册“Pick Apple”课文时,可事先准备好一副果园丰收的图片挂在黑板上,边教边引导学生看图片,使学生仿如身临其境。

4创造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美妙的,它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情景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音乐的魅力可以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学英语,学习的乐趣自不待言。例如在教学“Christmas Day”时,可放些有关圣诞节的音乐,在教“Ann’s Birthday”时,可辅以“Happy Birthday to you ”的歌曲。

5、创造利用表演体会情境

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将课文编成对话、短句,分角色进行表演,融情景教学与情感教学,知识与趣味性于一体。通过表演,学生感受到了情景,经历了真实的语言实践,从而达到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例如在学了初中课本第一册74课关于在商店买东西的对话之后,可组织让学生以购物为主题进行表演。在教室里布置一个“柜台”(讲台即可),“柜台”上摆琳琅满目的商品(如学生的文具等),让学生感觉如在商店里一样,同时教师挑选几位同学,分别扮演营业员和购物者,教师要指导学生尽快进入角色,鼓励他们进行示范表演、对话,然后再组织全班同学参与这项情景对话活动。

6、创造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

第12篇

[关键词]发挥想象 个性张扬 审美体验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只注意学生的绘画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学生的眼里,一幅画的“好”与“坏”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像”还是“不像”。他们只习惯于“照葫芦画瓢”,根本没有“用心”参与。结果导致学生的作品缺乏个性,更谈不上有所创造了。因此,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既能学会了知识又学会了创造。

一、让想象成为创造的基础

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去观察事物,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们的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创新教育。但是,往往都是喊的过响做的过少。而事实上,若要真正地发挥出美术课的“创造”功能来,首先应从“想象力”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感觉器官来感受事物的形态,进而在头脑中转化成一种思维的能力。只有让他们通过想象去感受世界、认识世界、了解自然、热爱生活。以后才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例如。我们指导学生画不相同的图形时,可以分小组来进行。让他们轮流作画、随意添加,这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最后点评,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装饰画教学时,我们可利用图形和色彩来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时,为了能够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路。我们不妨变换一下我们教学方法。借助一些外来手段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如通过声音和图片信息,与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进行交流,让学生把作品与名人名家的作品相比较,以找到共同点和共鸣感,促进思维的发展;或者就某一题材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等等。

因此,我们说想象是小学美术课的灵魂。只有充分扩展儿童的想象天地。利用好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才能促使学生画出一幅幅耐人寻味、趣味横生的作品来。

二、让个性在和谐氛围中得以张扬

美术创作讲究个人风格。任何一幅作品都有他不同的艺术特色。而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如要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就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化感悟,这对他们今后的创作影响很大,而这些应该源自于和谐的氛围。所以,我们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是要注意因势利导创设和谐、积极的艺术氛围。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独立创造的能力,致使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久而久之。便失去了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创造的能力,离开了老师,去画一个新东西时,自己就不会动笔了,这必然会导致学生艺术创作个性的缺失。我们以画花为例,如果学生都在老师的统一指导下去画,那么就会出现很多复制品,尽管学生学会了技能,但不懂得去创造。反之,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去观察。那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画面将是多姿多彩的。美术创作不等同于逻辑思维,就好像在不同的孩子眼里,有的看到的是森林,有的看到的则是树。而这一点点差异,恰恰给了我们启迪,那就是我们必须要从其中洞见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

众所周知,能否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孩子进行绘画的氛围,是搞好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或者通过不同的方法让他们选则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比如,利用游戏教学法从感觉和思想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造型、绘画以及手工能力,让他们亲自参与其中,并且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完成作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效果,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学会独立观察与思考,有效地将技能学习和培养创造力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创造的平台。同时要尊重学生们的意愿,鼓励他们发挥,让他们放飞思维。大胆创造。

三、在审美体验中学会创造

美术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欣赏,尽管小学生欣赏的水平和审美角度尚处在不成熟阶段。但是,每一次欣赏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体验。

比如,在泥塑与剪纸工艺课中,我有目的地渗透雕塑、剪纸艺术优秀传统的教育和劳动人民生活的美德熏陶;在雕塑中我让学生自制简易工具,在剪纸中让学生自找各类材料,以此促使学生动脑。手脑都得到锻炼,促进劳动观念的形成和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课后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自我欣赏。对于偏颇之处,我作以点评,对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热情都高度地进行赞扬,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