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贵州大学研究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1998正11月,团中央启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项目。复旦大学是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的16所高校之一,每年从上百名报名者中进行严格的选拔,迄今已坚持十五年,是全国派遣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十五年间,历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战斗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农村,与当地人民结下了不解情缘,在贵州省息烽县,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功课辅导,举办英语、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四点半学校”;开展“周周有谈心,月月有家访”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农民工子女郊游活动,到户外做游戏、聊天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教会孩子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积极整合资源,联络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农民工子女。志愿者个人还出资为学生购买了世界名著、优秀期刊等书籍,提高农民工子女的阅读兴趣,拓展了孩子们的阅读面。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02年,江西师范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组建第一届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研究生支教团,并成为江西省第一所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2007年江西师范大学荣获教育部、团中央表彰的研究生支教团“全国优秀组织奖”,是全国获得该项荣誉的16所大学中唯一的一所地方高校。十余年来,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向服务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派出的大学生志愿者,立足于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针对望谟县的实际需求,不断总结支教团的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完善支教计划,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历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无私奉献,锻炼成长,“用行动实践理想,用奉献创造价值,”为西部少数名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海洋大学于2001年首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工作,2002年开始向支教地输送支教志愿者。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贵州的服务地有德江县和遵义市。历届支教队员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下乡调研,用筹集来的部分资助金,援建资助山里的小学点,仅在德江县煎茶镇就资助并援建了望海小学、百川小学、行远小学、山海小学和海情小学5所小学。此外,志愿者们还筹资修建了“海大路”、“海大桥”,不仅保障了全校师生进出校园的安全,也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2005年,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被、确定为全国纪念86周年先进集体典型,并获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贡献奖。2009年,中国海洋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获得贵州团省委志愿者服务中心颁发的“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的荣誉称号。支教团成员在服务期内克服气候、饮食、语言等方面的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将“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海大精神带到了大山,带进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心里,将海大学子的朝气与火红的热情永远留在了黔东北的大山深处!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浙江大学从1999年开始选派优秀本科毕业生,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前往贵州湄潭和四川昭觉两地进行支教服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牢牢抓住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交流和培训,大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一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鼓励教育创新。在湄潭,支教团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训教师,突破传统支教理念,选派当地骨干老师赴杭州学习培训,搭建东西部教师交流平台,全力打造具有浙江、贵州、浙大、湄潭特色的“求是强师工程”。而由支教团主办的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各类教师培训班已开办近百场,受益教师达千余人,其中的骨干分子还经支教团的推荐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班”等。支教团除了完成教学工作以外,还积极创新举措,通过搭建东西部之间的沟通渠道,发挥志愿者的桥梁作用、宣传作用和引导作用,依靠外部刺激挖掘内在潜力,有效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是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领导下的全国64个研究生支教团之一。从1999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已经组织了多批志愿者分别前往山西、河南、贵州、甘肃、江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贵州晴隆,根据县里的实际情况,志愿者们不仅承担了教学任务,同时还在县政府、人事劳动局、电视台等单位工作。在完成教育部、团中央交与的支教任务的同时,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工作,为实践志愿者精神、发挥志愿者优势、解决当地现实问题,发展当地文化、经济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受援地区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们的实践也充实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内容,为支教志愿者行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06年9月,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首次在武汉理工大学正式实施招募选拔工作,对口支教地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贵州省龙里县服务期间,在团中央、湖北、贵州团省委领导及服务地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化了武汉理工大学与龙里县的合作交流,以“扶贫支教,教书育人,坚持自我学习”为工作中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培育了如“武汉理工大学助学金”、“武汉理工大学支教希望班”等品牌活动,效果显著。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均会以接力的方式在龙里县开展扶贫支教工作,为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华中师范大学从2012年至今共选派了8名支教团志愿者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开展支教服务、扶贫助学等工作,在促进余庆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青年优秀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十四届赴贵州研究生支教团在余庆的近一年时间里,关注民生,结合服务地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开展了支教助学、走访调研、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过生日、看望农村小学学生、参加县文艺晚会和教师汇演等活动,展示了华师大学子的青春风采,受到了当地领导、教师、学生的好评。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10年前,华农志愿者徐本禹,为兑现对山区孩子的承诺,放弃读研,离开熙攘的城市,来到贵州穷山僻壤,开始两年的支教生活。2005年,徐本禹结束支教,学校决定,每年招募研究生志愿者,延续支教行动。时光飞逝,10年过去。在徐本禹支教的地方,34名华农研究生志愿者先后接力,默默在大山深处践行最初的誓言,让那里的孩子接受教育,走出大山,走出贫困。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多年来,与校红杜鹃爱心社、山东聊城高速公路管理处、美国童心社、华芬基金会等爱心机构建立长久爱心合作关系,成功得到上海大众、腾讯网等知名企业的资助。通过“安利彩虹计划”实施“暖心三个一”工程,签约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公司,使资助工作逐步项目化。引入总价值近五十余万元资金、物资,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近500余人,为众多孩子们继续学业解决了家庭的后顾之忧。
早在2002年,贵州大学就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支教团成员都是学校在本科生中的“尖子”,且均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丹寨县、镇宁县等服务地,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学校成立“爱心话剧团”,免费定期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农民工子女学生表演话剧、补习功课、播放电影、为入团积极分子讲解团情知识,丰富了服务学校及其周边农民工子女的课余及假期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农民工子女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愿望和信心。通过支教,不仅志愿者自身得到极大的锻炼,还促进了当地教育、经济等的发展。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制度激励;分析框架
本文采用的理论工具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以制度激励的视角来分析保护区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分析焦点在于行动者与制度安排的互动关系,及这种互动关系所产生的制度激励效果对行动者的影响。
一、行动者的动因与制度激励
我们在此采用部分经济学对于人性的假设,通过适当调整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中提出的人性假设相结合。该论文对于人类个体的行动逻辑假设如下。第一,每个个体都是利益最大化者,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下考察每种战略的成本、收益,并依据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选择战略;第二,每个个体是对于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但容易犯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这意味着稳定的外部环境更容易促使他们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这表明,在没有特定制度的约束或其他外力介入的情况下,搭便车、规避责任和寻租行为将普遍存在,并不断扩散。因而环境的不确定性、机会主义和信息不对称往往是社会资本难以发展的外部制约。
二、制度激励、制度绩效
基于上述前提,行动者的行为动因取决于他们感觉到的激励,即是:人们感知到的积极或消极的变化。而这种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变化来自于制度作用于人们的效果。对于这种效果,我们用制度绩效来表述。良好的制度绩效产生良好的制度激励,促使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不良的制度绩效产生不良的制度激励,抑制行动者的行动,甚至促使行动者的采取对抗性的行动。根据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论述,制度绩效可以分为间接绩效和总体绩效。
第一,间接绩效表明的是行动者的行动成本情况。经济人的行为逻辑可以用成本收益分析来解释。因此制度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行动者在既定制度下的行动成本。高水平的行动成本将制约着行动者采取积极行动的动因。间接绩效包括转换成本和交易成本,转换成本是指行动者偏好表达的难以程度、融资及服务安排性成本的高低和生产监管的成本。
第二,总体绩效衡量的是行动结果的影响,通过效果反馈影响后续的行动。用于对具体发展项目和活动的成效进行比较和评价,即是通过研究项目后果和影响来达到考察目的。相较之下,间接绩效主要是对影响行动者动机的因素进行考察。行动者采取各种行动的成本大小将会影响行动者一些列行动的选择。比如策略成本高将促使行动者更为诚实守信,信息成本的投入将促使错误成本下降等等。任何项目都是由各种行动者的参与构成的,从根本上说,行动者付出的努力与其努力的方向与目的决定了总体绩效的表现。总体绩效是间接绩效在具体项目和环境下的体现和结果。
第三,总体绩效和间接绩效标准的优点。利用总体绩效和间接绩效指标对于自然保护区这种公共物品属性强的对象进行分析有很多优点:
首先是全面性,间接绩效标准是对特征各异的物品和服务的制度安排绩效进行系统比较的标准。总体绩效则侧重于对结果输出进行衡量,是对于因变量结果的考察。在评价维度上的差异使得二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尽管间接绩效的优劣极大地影响着总体绩效,但是这两个绩效标准运用于考察对象所得到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两个维度很好的覆盖了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部分,使得评价更为全面。
其次是针对性,从间接绩效来讲,转换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概念内涵十分适用于公共物品属性强烈的研究对象。这种成本概念包含一般绩效指标很少涉及的各种隐性成本和制度成本。而总体绩效涉及的公平性和经济性和适应性三项原则是直接影响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度。
综上所述,作为人们感受到的激励或消极的变化,制度激励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制度绩效进行描述。而保护区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就取决于制度激励对于行为者的作用效果。
三、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制度激励与行为者之间的关系
制度激励的效果来自于制度绩效对于行动者的影响。间接绩效通过对于行动者行动选择的制约,影响着项目的总体绩效。而总体绩效作为行动者参与结果反馈到行动者,影响下一轮行动的进行。
这一循环的作用过程可以看做是制度激励的作用模式,即:制度绩效对行动者产生影响,行动者通过自身的成本收益分析做出判断,继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一过程是否能够良性的持续循环,决定了保护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若间接绩效不佳,行动成本过高,则一开始行动者就不会采取保护行动;若总体绩效不佳,行动结果为行动者带来消极的变化,则新一轮的保护行动不会发生。这样保护区的发展就不会具有可持续性。
因此制度绩效的客观结果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共同决定了制度激励的效果。而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就决定于上述互动循环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草海的战略和实践[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李爱年,刘旭芳.对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构想田[J].生态环境,2006.
[3]OSTROM E,GARDNER R,WALKER J Rules,games,and common-pool resources,1994.
[4]OSTROM E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 ecological systems,2009.
摘要:用YAG 激光束照射硅样品表面形成小孔,在孔内的侧壁上出现较规则的网孔状结构;用拉曼荧光光谱仪检测该结构有很强的光致荧光,其强度比样品的瑞利散射强,加工时间不同其强度有明显的差异,当激光辐照时间为9s时,孔洞侧壁上的网孔状结构较稳定,且有较强的光致荧光,本文解释了PL峰较强的形成机理,认为氧化程度(主要是Si=O双键的数目)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在无氧化的环境里用激光加工出的硅样品几乎无发光,这证实了氧确实在光致荧光增强上起着重要作用。用冷等离子体波模型来解释孔侧壁网孔状结构形成的机理,并用量子受限-发光中心模型来解释纳米网孔壁结构的强荧光效应。
关键词:激光辐照 纳米结构 局域态 氧化
1 引言
单晶硅是现代半导体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支柱。然而,硅的禁带宽度(约为1.12eV)窄小,又是间接带隙,这就限制了硅基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自从1990年Canham 发现多孔硅室温下强光致发光现象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用不同的方法形成硅基上的低维结构来模仿多孔硅的发光,并成功获得多孔硅稳定、肉眼可见的蓝光发射[2],这一发现为多孔硅的全硅光电子集成带来了希望。在应用方面,人们已初步研制出多孔硅发光二极管、多孔硅光电探测器等。但对纳米硅基材料发光机理却众说纷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物理模型,各有优缺点。总体上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发光机理解释模型:(1)量子限制发光模型;(2)界面层中的激子效应发光模型;(3)与氧有关的缺陷发光模型;(4)量子限制效应―发光中心发光模型;(5)直接跃迁发光模型。
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硅样品上生成稳定的低维结构并有较强且稳定的PL 发光。 最近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纳米硅晶发光还是多孔硅发光,其发光机理都与氧化硅层相关, 即所谓的纳米硅晶的光泵作用与氧化硅层发光中心的亚稳态激射。传统的生成纳米硅晶和氧化硅层二体系统结构的方法有:经高温退火在富硅氧化层中形成硅原子团簇,或用溅射法将硅离子注入氧化层, 但其加工质量和稳定性都不理想。我们认为:用激光辐照手段生成纳米硅晶和氧化硅层二体结构应该是最有希望的方法, 包括:在氧化层中用激光诱导硅离子游离与凝聚、用激光辐照生成低维结构并使其表面氧化等。
本文选择用激光辐照的方法在单晶硅样品上加工出具有较强的、稳定的PL 发光特性的氧化低维结构, 采取对样品加工不同的时间来控制氧化程度和在不同的环境中来加工样品, 并从物理层面上研究氧化低维结构的行成机理, 分析激光与硅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激光诱导的冷等离子体波作用模型,从而指导激光加工的优化过程。参照QCLC 模型[3],建立量子受限-晶体与氧化物界面态综合模型来解释PL 发光的增强效应,并设法从低维纳米晶体量子受限态与氧化硅界面态的相对位置来构造PL 发光增强效应的阈值分布结构。
2 实验
样品采用(100)取向的10 - 20Ωcm 的P型硅晶片。先对样品作预处理:用酒精清洗其表面,用氢氟酸溶液(NH4F(质量分数49%)与HF 以10:1的体积比混合)清除样品表面在大气中生成的天然氧化物,再用去离子水浸泡30s。吹干后,用YAG脉冲激光(波长: 1064nm;脉冲宽度约8ns,束斑直径0.045mm)照射样品。激光束强度大约5 x 108 W cm-2 ,照射斑点直径大约30μm。将单晶硅样品直接放在空气中进行不同时间的激光辐照加工:加工时间分别为1s、5s、8s、9s、10s;将单晶硅样品浸入酒精、氢氟酸和水中进行激光辐照加工。这样,将激光与硅样品的作用过程和检测过程均隔离于无氧化的环境中。先在514nm的激发光作用下,分析样品的PL光谱;用电子扫描探针(EPMA―1600型,日本岛津公司制造)的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观察与分析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
3 分析与讨论
当脉冲激光照射在硅样品上,形成一种网孔结构,如图1 ( a)所示。该结构来自激光与半导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等离子体波[4],在孔洞中形成谐频驻波,我们用该模型来解释洞壁上的网状低维结构的形成机理。其形成机理为:高强度的连续激光照射在硅材料上,激发出的电子-空穴对构成等离子体系统,其局部的迁移形成内部的电场和磁场。在内部的电磁场作用下,电子-空穴对等离子体产生振荡形成等离子体波,其频率为[5]:ω = e ( n /mε)
该等离子体振荡频率正比于载荷子密度n 的平方根,而载荷子密度n 又正比于激光脉冲的辐照能量。控制激光加工的功率和时间等参量,使等离子体波的波长对于孔洞线径尺寸满足谐振条件,在孔洞中便有等离子体波的谐频驻波产生,该驻波在孔洞侧面上形成的驻波节线构筑起网孔状结构的纳米尺度孔壁(量子线) ,该结构有很强的PL 发光效应。由上述可知,控制激光照射到样品上的能量是形成该结构的关键。在优化激光加工条件时要考虑的另一因素是氧化程度随着激光辐照时间和辐照能量等的变化。上述的低维结构表面都有一层氧化硅包裹,在这层氧化硅中镶嵌有纳米硅晶体团簇,氧化硅层的厚度会影响纳晶团簇的尺寸。
将1s、5s、8s、9s, 10s的加工样品做比较,发现9s时,其706nm处的PL峰强度最大,如图1(b)所示。随着加工时间的改变,其PL峰仍在706nm附近,没有发现移动,不能用量子受限效应来预测发光峰,这就说明该峰与纳晶硅尺寸没有关系。该峰的光子能量为1.756eV,远大于纯硅的禁带宽度1.12eV。而Si=O双键的形成所需的能量较小且不需要太多的原子,所以我们认为此发散来自纳晶硅表面的Si=O双键陷阱态,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能量比纳晶硅的禁带宽带要小。它不受纳晶硅尺寸空间量子效应的限制,同时纳晶硅表面的低值氧化物也具有相同的能量,能俘获电子而发光。该过程可以描述为:电子从价带顶被激发到展宽了的导带底,然后迅速遂穿到纳晶硅表面的氧化界面态,由于该能态电子具有较长的寿命,从而形成粒子数反转,跃迁到价带顶形成受激辐射。激光的辐照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诱导在纳米尺度的氧化层中生成越来越多的硅纳米团簇,激光辐照时间变长和能量的增加会促进该过程的进行;其二是氧化硅层的厚度随着激光辐照时间和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镶嵌的纳晶团簇的尺寸也跟随变大,从而影响PL发光的强度。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氧的含量增加,在开始的时候Si=O的数目增加或低值氧化物增加,形成较多的氧化界面态,这些氧化界面态能更有效的俘获电子形成较多的发光中心,这样发光强度就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而增强,该过程对应实验中时间从1s增加到9s的过程;随着加工时间的继续延长,氧化程度进一步加深,Si=O双键的数目继续增多,表面氧化层增厚,硅纳米颗粒减少甚至被彻底氧化,电子的遂穿变得困难同时电子的非辐射跃迁增强,导致PL强度变弱,该过程对应实验中的加工时间大于9s时的过程。所以加工时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时间9s,这就为硅基的低维结构发光提供一个依据,控制加工时间,达到控制氧化程度(主要控制Si=O数目)的目的,从而得到较强的PL发光,这对硅基的全光集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证明氧化界面态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设计了下面的对照实验。将单晶硅样品浸入酒精、氢氟酸和水中进行激光辐照加工。这样,将激光与硅样品的作用过程和检测过程均隔离于无氧化的环境中。将浸入酒精、氢氟酸和水中激光加工的样品处于浸泡状态检查PL 发光的比较,如图2所示。浸入酒精(ethanol)和氢氟酸(HF)中用激光加工的硅样品表面基本没有氧化,故几乎没有PL 发光,而水中有于有氧离子的存在,有微弱的发光,这就进一步证明了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激光辐照加工样品PL光谱的比较
我们建立量子受限―晶体与氧化物界面态综合模型来解释PL 发光的增强效应,该模型参照了QCLC 模型,模型认为低维纳米结构由于量子受限效应展宽纳晶硅的禁带宽度,只要这种低维纳米结构对应的量子受限能隙宽度大于氧化界面态的能隙宽度,如图3(a) 所示,受限跃迁的电子便能被氧化界面态俘获,就可能实现受激辐射,从而有较强的PL 发光,这种氧化硅界面态形成的亚稳态分布与低维纳晶受限态分布的相对位置结构便构造了受激发光的阈值区间;而当低维纳米结构的尺寸变化,其对应的量子受限能隙宽度小于氧化界面态的能隙宽度时,跃迁的电子不能跳到氧化界面的亚稳态上,如图3 ( b) 所示,只能发生较弱的自发辐射。
我们认为,无论氧化纳晶的尺度大小,只要满足图3(a)的条件,既展宽的能隙中出现陷阱态,就有PL 发光增强效应出现,并伴随频率钉扎现象。不同的晶体与氧化物界面态,有不同能隙,故出现不同的PL谱。用该模型能够解释本文实验的结果。 纳晶硅表面形成氧化硅层,由于量子受限作用展宽了纳晶硅能隙,氧化界面态出现在展宽的能隙中,当电子被激发到导带后,便很快弛豫到1.756eV附近的氧化界面态上,形成粒子数反转,从而在706nm处形成增强的PL发光峰。
4 结果
我们用激光辐照来形成硅的网状结构,它的形成机制可以由激光打孔时的等离子体产生谐波驻波的理论来解释。控制激光加工的时间,可以在硅量子点表面形成一定数量的Si=O双键,实验发现当加工时间为9s时,具有较强的PL峰,能形成密度合适的Si=O双键。并仔细分析了不同加工时间对PL强度的影响机理,认为氧化程度起重要作用。将单晶硅样品浸入酒精、氢氟酸和水中进行激光辐照加工,浸入酒精和氢氟酸中用激光加工的硅样品表面基本没有氧化,故几乎没有PL 发光,而浸入水中被轻微氧化,有叫微弱的PL发光,这一结果证实了氧在PL发光中的重要作用。在纳晶硅上,用量子受限效应和纳晶硅与氧化硅之间的陷阱态效应可以解释多孔氧化硅结构上的受激辐射机理。这为研发多孔硅激光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Canham LT. App lied Physics Letters 1990,57,1046
[2]富笑男,李新建,贾瑜等.蓝光发射多孔硅RTO过程中的尺寸分离效应.物理学报. 2000,49(6).1180-1184
[3]Qin G G,Liu X S,Ma S Y,et al.Photoluminescence mechanism forblu-light-emitting porous silicon.Phys Rev B,1997,55:12876
[4]HUANGWEIQ I,L IU SH IRONG.Self2assembled germanium nanostructures by laserassisted oxidation[J].Chin.Phys.2006,15(2).389 -393.
[5]黄伟其、吴克跃、许丽等.激光加工形成硅基上的氧化低维纳米结构的PL 发光.半导体学报,2008,29(1):116―122
关键词:民办高校 社会资本 发展问题
一、社会资本与民办高校发展
(一)规范社会资本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
事物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而规则可以起到规范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一个事物良好运行之前,制定该事物运行的规则是十分必要的。帕特南认为,公共制度和公共文化提供了将社会各个细胞联系在一起的规范性的社会资本,那些公共制度和公共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拥有较多的规范性的社会资本,而规范性社会资本的性质和存量将决定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是选择合作还是选在背信弃义,是选择公民参与还是选择搭便车。对与民办高校的发展也需要规范性的社会资本,尤其是制度性的社会资本。
(二)网络社会资本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条件
民办高校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实体,但它的运行却不是孤立的,也是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运行,与社会其他领域发生着种种联系和交流。而这种交流和联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可称之为民办高校的社会资本,正如民办高校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是民办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民办高校的社会网络资本可分为内部网络资本和外部网络资本。
(三)信任社会资本是民办高校立足的保障
信任也是民办高校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方面。[1]信任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一种规范性的社会资本,一方面,它力图节制和约束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他又是行为主体出现自由、平等和公正,从而形成和谐一致的秩序。信任是民办高校一种无形的资产,它反映出民办高校的信誉、实力和形象,高度信任的社会资本是民办高校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社会资本欠缺凸显民办高校发展瓶颈
(一)制度规范不够完善
目前,国家针对民办高校制定的法律还很不完善,民办高校发展的综合性立法还很欠缺,往往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来解决民办高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规范作保障,民办高校发展的内部秩序和外部环境很不健康,同行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大,有的民办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无视市场规则和道德规范,这严重违背了民办高校办学的根本宗旨,民办高校的内部规范也很欠缺,内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教授质量不高,学生培养落后,科研工作水平低下,人才流动不畅等现象存在。
(二)关系网络存量不足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内部网络存量和外部网络存量都存在着不足的情况,就内部而言,民办高校内部给组织单位、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程度并不高,他们大多只是在上班时间,在工作上有交集,而在下班时间中的联系并不多。民办高校与外部组织实体之间的联系程度也存在不高的情况,民办高校在我国兴起的历史并不长,发展还不强大,民办高校本身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办学压力大,办学风险高,内部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信任程度存在不足
民办高校信任程度的不足是目前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首先,民办高校信任缺失根源于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众所周知,信任是保持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正常交往和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一个基本机制,能够促进社会的合作和降低交易成本。[2]当前,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和制度缺失也导致了民办高校发展面临信任缺失问题。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很多的家长和孩子对民办高校的信任程度不是很高。
三、构建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社会资本体系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行为规则,构建制度规范
制度规范分为正式的制度规范和非正式的制度规范。正式制度规范包括国家政策、法律、行政条列等;非正式制度规范包括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习俗等。[3]我国民办高校本身就是政策导向型的,因此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至此。一方面实行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实行和谐管理,在法律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让举办者、管理者自由裁量、慎重选择发展力度、进度和程度。同时国家应该尽快完善民办高校发展的法律法规,整治民办高校发展的不健康局面,要制定民办高校发展的政府拨款预算制度,规定民办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加强管理水平,积极发展社会关系网络
民办高校社会关系网络的发展要以自身培育为主,社会尤其是政府引导为辅。在内部社会关系网络培育上,要加强学校自身管理水平,合理分工,强化工作关系,加强内部各成员、给组织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在外部关系网络培育方面,学校要主动出击,实行积极走出去战略,加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积极主动和政府沟通。罗伯特﹒帕特南指出:明智的政策能够鼓励社会资本的形成,而且社会资本也会提高政府行为效率。管理部门要提高对民办高校发展的服务意识。积极发挥民间组织在促进民办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民办高校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培育和发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走出囚徒困境,积极构建信任资本
社会资本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它必须在人们之间产生相互的信任,是的合作的行为在第三方强制实施条件缺失的情况下也能采取集体行动,从而跳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可以克服人类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因为它可以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政府制订好区域内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规划并针对性地帮助解决重大问题是促进民办高校社会资本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要引导民办高校和社会其他的组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引导民办高校和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政府部门能不能赢得信任,关键在于依法行政过程中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而民办高校是否能赢得政府的信任,关键在于是否能依法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第355页
[2]姜振华.社会资本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5:第115页
[3]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65页
[4]童宏保.社会资本与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48—52页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产业组织理论;SCP模型;动态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180-0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不断创新、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变化成为企业持续成长的惟一出路。动态能力理论以复杂多变的环境为背景,强调能力的动态特征,它不再局限于利用现有能力,而是更加关注能力的改进、整合和重构,谋求持续的形成一系列暂时的竞争优势。这一新的理论契合了当今基于速度且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超竞争环境,为企业成长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从而也为研究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动态能力理论概述
动态能力理论主要是在继承和发展RBV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者在“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基础理论(RBV)。20 世纪90 年代,在资源观基本理论框架内,核心能力理论流派逐步兴起,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具有适用性、价值性、难模仿性,能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随着核心能力理论的快速发展,核心能力的一些局限性也浮现了出来,Barton(1992)提出了核心能力存在核心刚性问题,它使企业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力理论遇到前所未有的自身发展障碍,不能解释动态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什么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由提斯、匹斯安欧、舒恩于1994年发表了《静态规则与动态能力》一文,作为核心能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并在1997年提出了动态能力框架。随后获得了学术界乃至企业界愈来愈多的关注,艾森哈特和马丁、苏巴那拉希姆、佐罗和温特、布莱勒和科夫等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我国,弋亚群、李垣、刘益等众多学者也开始运用动态能力理论进行相关研究。
随着动态能力理论的不断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也不断扩展,不同学者从动态能力的内在机理、外在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研究视角也趋于多样化,一是从单纯的经济学视角转向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视角,二是从企业层面的个体研究向微观流程和宏观产业研究两个方向延伸。研究方法上,除了案例研究与数量化研究方法以外,其他一些方法,例如计算机仿真模型、GA算法、数理模型推导等也开始在动态能力研究领域获得应用。可以说,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行为―结构―绩效(SCP)”模型及启示
产业组织理论关于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分析,以哈佛学派的“行为――结构――绩效(SCP)”范式为代表。所谓SCP是Structure(市场结构)、Conduct(市场行为)、Performance(市场绩效)的简称,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后SCP 流派”以科斯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企业(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修正了SCP 范式,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修正后的SCP范式。
根据修正后的SCP范式,产业组织理论的行为――结构――绩效模型(如图1):
根据修正后的SCP模型,产权作为组织内权威的主要来源及履行权威的动力,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劣。其次,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企业家的素质和努力程度,而企业家的素质和努力程度组织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策略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策略同样产生影响。而企业行为正是企业家的素质和努力程度、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企业的经营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组织内部来看,行为――结构――绩效模型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的分析是比较全面的,根据这一模型,我们认为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其中,企业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绩效,公司治理通过间接影响企业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而对于企业管理、公司治理之间以及他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人们早有认识。崔克认为,管理是运营公司,而治理的作用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德顿认为企业管理与公司治理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上述分析适用于对一般企业的研究,而结合民营科技企业的实际,我们认为,对民营科技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除了上述两个因素以外,还应当重点考虑技术因素。自新技术革命以来,技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实在民营科技企业中,技术是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他要素的组合都以它为中心,民营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主要体现在技术的竞争方面。因此,在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分析中,有必要把技术要素单独列出来。因此,民营科技企业的绩效主要受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技术三大因素的影响。那么,以保持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为目的的组织动态能力同样主要受这三个因素的影响。
三、民营科技企业的动态能力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提高管理柔性和技术创新的动态适应能力,以提高组织绩效的持续过程。这一概念解释有三层含义:(1)动态能力的获得主要通过对外部知识的学习、整合和对内部要素的优化、提高;(2)动态能力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绩效;(3)动态能力孕育于持续不断的过程当中。从这一概念内涵出发,民营科技企业的动态能力主要体现在管理柔性、组织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动态适应性三方面。
其一,管理柔性方面。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异性与波动性,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客观上要求企业在管理和协调中建立柔性化的机制。尤其对民营科技企业而言,管理柔性对于其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柔性主要体现在:(1)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基于环境的动态性日益增强,民营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要求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既能够通过改变内部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同要求,又能为组织成员的自我完善提供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能比较好的满足人本主义管理的组织要求。在整体上应该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多极化、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灵活化。(2)柔性化的管理思想。民营科技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位置,因此,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方式的柔性突出体现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强调控制转向重视指导和激励。要注重提供服务、规划总体、确定战略和创造员工必要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这也强调了民营科技企业组织文化的包容性。
其二,组织学习能力方面。民营科技企业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吸收、消化和转化三方面。企业要改变现有能力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吸纳外部知识,这种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就是吸收能力,它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民营科技企业的吸收能力主要包括对传导知识的吸纳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在不断吸收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吸收的知识以及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身积累的存量知识进行及时的消化,即对知识的说明,这种说明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促使企业迅速调整已存的惯例。通过对知识的吸收、消化,需要及时地进行知识的转化,即知识的重新编码。编码是内部选择过程的一个因素,它能够帮助企业在准备改变目前惯例时识别其优点与缺点。
其三,技术创新的动态适应性方面。在民营科技企业中,技术是整个企业取得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对于其生存和发展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技术创新的动态适应性首先要求建立动态的技术创新系统,即在企业统一的战略研发目标下,建立、整合和重构企业内外部的创新资源,建立起与环境变化动态适应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