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9: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业带动就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创业 创业培养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基数不断增加,而经济的发展速度无法支撑现如今的毕业生就业。因此,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合理就业的问题具有构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
国家为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兴办民营中小企业而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简化办理手续、程序,减免税费、支持贷款、相应补贴等措施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发展战略明确要求,它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还提供给其他就业者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整个产业的高效益;它体现的是灵活、主动的就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具有战略性意义。
就业策略与人才培养
加强新型就业理念培养 全面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就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科学的发展新思路,创新制度、清晰思路,培养符合当代国情的创业价值观和实践观。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新型科学理念,创新科学建设,结合校内学科平台发展培养人才,积极研发新型的创业教育新模式。一方面通过社会各界资源与学科教育、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开发新型教育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教学引导,烘托创业新理念的学习氛围,带动学习创业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性文化氛围,同时协助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检验 第一,组织科学活动,弘扬创新精神。培养新型就业理念,转变传统观念,秉承科学创新精神,通过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创业教育体系支持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在不同的科技活动项目竞赛中得到检验与夯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关心时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学术讲座,通过多方面的知识积累,能够更好地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创新能力。
第二,实践检验理论,强化综合创新能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结合社会各界资源的整合,鼓励学生组织开展不同课题的研究项目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校园科研活动。一方面,积极参与竞赛的学生综合运用并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团队合伙人共同讨论学习,在整个创业计划竞赛准备、演练、参赛、最终取得成果的这一系列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演说能力、设计能力,同时团体意识与演讲能力也一并得到提高,增加了学生创业的勇气与信息,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协作组织竞赛活动开展的同学,与教师研究各类相关竞赛课题的选定,能够学习到不同技术领域的知识,促进自身系统化知识的形成,加强了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
创业竞赛活动为学生之间经验交流、培养团队意识提供了平台,使得努力创新、培养创业学习氛围更加广泛。学生们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过程中收获的经验与不足。竞赛不仅是一个竞技合作的活动,同时可以检验同学们综合性创业能力的水平,在项目真正得到实现之前及时修正不足,为以后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打下基础。
创业型人才的着重培养 积极完善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培养创业者,而优秀的创业型人才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努力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需转变创业观念,加强创业科学理论教育,建立一种有效的创业支持体系,形成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政府支持 为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国家出台了相关扶持优惠政策,但由于创业受到启动资金的筹划限制,部分地域由于受到区域环境经济影响,导致政策支持不到位,导致了创业的开展的滞后性。国家的支持与推动作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创业十分重要,因受到宏观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创业政策的落实受到区域限制。各项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可以在各地区充分落实,以贯彻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增加为学生免费提供项目风险评估与指导的中心,也有利于规避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几率。
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教育程度较低,知识理论相对不够成熟,在与大学生竞争就业的过程略显劣势,但是凭借着自身专业知识强、择业期望较低且稳定的优势,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策略,可以大力地解决高职院校就业难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一)统一思想认识。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二)明确指导思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创业激情,增强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三)突出工作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确定鼓励创业的产业指导目录,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者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贸易促进型、社区服务型、建筑劳务型和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创业领域。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
二、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
(四)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对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制定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五)改善行政管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依法保护创业者的合法私有财产,对严重侵犯创业者或其所创办实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对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政府部门要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按有关规定,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劳动者创业。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细化操作办法。多渠道筹集安排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展开。要针对经营成本上升以及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兼顾行业稳定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保护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鼓励创业企业扩大就业规模。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劳务输出地区要积极探索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七)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支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探索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贷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进一步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模式,积极做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
三、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八)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的创业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逐步将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纳入创业培训。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参加创业培训的创业者,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的,其按规定享受的职业培训补贴由失业保险基金开支。
(九)提高培训质量。从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师资水平、完善培训模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进修、研讨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提高教育水平。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发推广创业培训技术,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十)建立孵化基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劳动者创业所需的生产经营场地,搞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优先保障创业场地。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或利用原有经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区、小企业孵化园等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进入基地的小企业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服务和一定期限的政策扶持,增强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创业稳定率。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优质服务
(十一)健全服务组织。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开发创业指导技术,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提高创业服务效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责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各类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动创业咨询服务工作的开展,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逐步形成创业服务指导专兼职队伍。
(十二)完善服务内容。根据城乡创业者的需求,组织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创业信息、政策平台,搭建创业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通过上门服务、集中服务、电话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开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创业者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
(十三)提供用工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符合条件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便利,吸引人才去新创办企业工作,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
(十四)强化政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促进创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就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推广经验典型,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重点指导推动工作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根据本意见的要求,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扶持政策,在组织领导、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探索,率先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
(十五)完善工作机制。各地区要发挥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中小企业管理、教育、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商务、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以及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列入当地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一、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
(一)提高思想认识。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也是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各区县、各有关部门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以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弘扬创业精神为重点,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鼓励和扶持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二)实施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启动实施2009-2011年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实现“*”的工作目标,即实施创业教育和培训6万人,建立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50个,帮助成功创业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20万人。
(三)确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重点。重点鼓励和支持青年及大学生群体自主创业;积极扶持和发展创立在18个月以内(以下称“初创期”)的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业组织(以下统称“创业组织”)。
二、加强融资支持,改善融资环境
(四)增加创业扶持的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区县要通过财政出资设立专项资金,或整合现有各类扶持创业资金(基金),用于小额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融资支持。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积极鼓励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创业企业;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引导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企业。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切实为本市“三农”和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责任部门:各区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化委等)
(五)完善大学生科技创业资金扶持。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扶持的对象范围扩大到毕业后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并逐步增加分基金会数量,形成覆盖全市的工作网络。(责任部门:市科委、市教委)
(六)加大小额贷款担保工作力度。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创业后三年以内的创业组织,担保金额最高为1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下的贷款项目可免予个人担保,并根据创业组织在贷款期间吸纳本市劳动力的情况,给予贷款贴息的扶持。对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吸纳就业效果明显的创业项目,经论证后,可给予创业前的小额贷款担保支持。完善小额贷款担保运作机制,充实小额贷款担保资金,建立小额贷款担保资金风险补偿机制,并对开展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突出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社区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助。简化小额贷款担保手续,扩大服务网点,确保每个区县建立一个小额担保贷款受理点。(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七)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创业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加强业务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创业组织小额融资需求的信贷服务模式,简化审批手续,优化结算渠道。进一步改进信贷奖惩管理办法,对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分账考核。金融机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根据国家规定,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上上浮三个百分点。对开展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突出的金融机构,可给予经费补助。(责任部门:市金融办、市财政局)
(八)健全创业资金扶持链。加强对各部门出台的融资扶持政策的整合与衔接,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业扶持资金的作用,建立起覆盖不同群体、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创业融资扶持链。在创业筹备阶段,加大“种子资金”的支持力度;在创业起步阶段,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的政策扶持;在创业发展阶段,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力度。(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三、拓宽经营场地范围,加大场地扶持力度
(九)扶持发展各类创业园区。支持发展开业园区、创意园区、小企业孵化园等各类创业园区,或利用原有经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开发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闲置的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在不改变建筑结构、不影响建筑安全的前提下,支持改建为创业园区或经营场地,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各类创业园区要为进入园区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租金优惠等扶持,并根据园区内创业组织吸纳就业的情况,给予一定期限的房租补贴。(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十)增加经营场所的用地供给。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旧区改造规划要结合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布局,预留一定比例的公共设施用地,由社区统一管理,用于社区自主创业。在符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自主创业并积极吸纳就业的建设项目,在建设用地供给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责任部门: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
(十一)拓宽创业经营场所范围。在确保公共利益和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农民经批准后可以宅基地房屋自营开办个体工商户,从事小型商业零售、“农家乐”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经营活动,或者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场所。以宅基地房屋自营等活动,要突出充分保护农民利益,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实施,但不得将房屋翻建、扩建和违法搭建。(责任部门: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工商局、市农委等)
四、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创业者能力
(十二)建立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培养计划,有效落实师资、教学内容、课时,重点加强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将创业指导作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实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的有机结合。(责任部门: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十三)优化创业能力提升模式。进一步增强创业培训的实效性,探索推行“素质测评、理论培训、模拟运作、创业见习”的创业能力提升模式。进一步强化创业见习,鼓励发展一批经营较为成熟、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作为见习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实践和指导。(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十四)完善创业培训机制。积极发动社会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引入行业协会、专家团体等专业力量,开展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充分发挥政府补贴培训政策的引导扶持作用,凡本市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可给予培训费用补贴。(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五、降低初创期创业成本,大力扶持初创期创业组织
(十五)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要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国家有限制条件和标准的行业和领域,要平等对待各类创业主体。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有关部门对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尤其是对青年及大学生、失业人员以及郊区农民创业,要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对本市失业人员、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城镇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三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本市失业人员、残疾人创办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责任部门:市工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地税局等)
(十六)对初创期创业组织实施“低成本”创业扶持。初创期创业组织除可享受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创业园区房租补贴等政策扶持外,对吸纳本市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的,可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对在创业园区外自行解决经营场所的,可根据其吸纳就业情况给予经营场所房租补贴。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制定促进初创期创业组织发展的政府采购优惠政策。(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
(十七)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初创期创业扶持。本市高校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的,可根据吸纳就业情况,给予专项创业补贴。本市高校就读的外地生源毕业生在沪创业的,在人才引进政策落实方面予以倾斜,人才服务部门免于收取人事等服务费用。本市高校就读的外地生源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从事科技、创意类创业的,可获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的支持。(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等)
六、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十八)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有关部门信息资源,开通创业信息公共服务网,国家和本市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办事流程、创业信息、服务资源等公共信息。建立一批创业能力实训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开展创业培训、实训、模拟运作、孵化培育等公共服务,并积极引入社会专业化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法律、投资、财会等专业服务。各区县要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提高创业服务效率,承担起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服务和实施责任。(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团市委、各区县政府等)
(十九)完善创业市场导向信息机制。结合本市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细化对产业和主要行业的分类指导,定期创业行业或项目的指导目录。适时开展市民创业状况调查,公布本市创业状况和创业市场动态信息。各有关部门要制作一套创业办事规范流程和创业者指导手册,向创业者免费发放,并通过互联网,方便创业者查询。(责任部门: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统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
(二十)扶持发展创业指导志愿团队和创业者行业自律组织。积极组建和扩大由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职业咨询师、行业专家等组成的公益性创业指导志愿团队,有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自律协调、指导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支持创业者自发组建“创业者联谊会”等组织,开展互助指导交流。(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工商联、团市委等)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社会支持创业的合力
(二十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市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经济、教育、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参加、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促进创业工作小组,重点加强对创业工作的研究和协调,协作推进和落实各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将创业资金的投入、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创业服务的质量、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主要指标,列入各区县年度工作考核的范围,积极推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在本区域内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十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形式,深入做好创业宣传工作。积极宣传各项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积极策划开展“创业论坛”、“创业先锋评选”等创业主题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建设创业文化,真正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责任部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团市委、市工商联等)
(二十三)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进一步发挥派、工商联、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开展创业服务、营造舆论氛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创业的合力。
(长春大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应,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现状。本文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进行分析,提出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以期为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18—02
收稿日期:2014—02—25
作者简介:徐德斌(1970— ),男,吉林辽源人。长春大学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相当严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各高校也都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其中,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创业可以很好地缓解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向。然而,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情况不容乐观,应该着力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进展,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一、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是指通过大学生自主创办新企业来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吸收更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使其获得就业机会。不论是正在接受大学教育还是已经完成大学教育的大学生,利用其知识和技能开创事业,在为自己创造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其他人就业,这就是创业带动就业的优势。创业带动就业是一种倍增效应,一人创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多人创业会带来更多倍数的就业机会,经过创业的带动效应,创业主体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就业者的持续增加。
二、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
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思想较为保守,创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一部分要归因于学校教育的弱势,另一部分要归因于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是有限的,而且学校更鼓励学生找到稳定的工作,且高校学生周围创业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同时,固有的思维通常也引导学生进行就业岗位的竞争,很少有学生愿意投入到大学生创业的浪潮。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和知识匮乏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接受的是传统的知识教育,是为了以后获得工作岗位的基本就业知识。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他们单纯地认为创业就是开公司和盈利,很难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大学生处于成熟转型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好高骛远,难以立足实际,对社会经验的掌握不足,创业知识更是缺乏。除此之外,大学生创业的素质也远远不够。他们大多精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缺乏,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有很大劣势,疲于应付创业所带来的复杂社会关系。即便一些学生能够投入到创业实践当中,但由于创业主体未能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匆忙组建团队,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很难将企业做活做好。
(三)大学生创业缺乏政府的支持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虽然出台了相关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付诸实践的少之又少,创业支持力量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这是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覆盖面不够和力度不足的表现。作为创业支持的核心力量,政府应切实为创业提供实际的支持,而不能把鼓励创业仅仅作为一个口号。
(四)大学生创业缺乏系统的服务平台
当前,各地设立的服务大学生就业人才的交流中心较为普遍,这种服务平台应该有助于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和创业的指导。但是,这些服务平台真正切实开展相关工作的相对较少,相关服务人员素质也普遍不高,难以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相关指导,这就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挫伤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社会服务平台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压力的缓解,但是,当前服务平台难以发挥作用,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进展。
三、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
(一)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
在大学生在校教育中,要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板块。要改革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除了开展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外,要特别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逐步摆脱死板的课堂理论教学,可以专门为学生设计一些创业计划大赛和企业调研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增加阅历和经验。在专门课程的开设过程中,要系统地对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增加实训课的比重,把团队建设、公司结构、市场分析和预期以及风险评估等等整合成为一套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企业的基本结构和框架,从而保证学生在今后创业的过程中有章可循。
(二)提高教学团队中师资人员的素质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要选择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核心力量。在实践中,要从有关部门或者企业以及成功人士中聘请专家组建创业导师队伍,承担起创业教学的任务,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创业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助其建立创业的信心,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前景分析,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要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掌握创业的动态,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学习,保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一线信息,有利于对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学校要不断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立,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机会。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在老师的带动下组建创业团队,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组织的作用和力量。要多组织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创业计划大赛以及拓展训练,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一些创业者的素质。
(四)重视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
创业教育教学科研机构和师资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力量,要想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就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成果,并结合国内创业教育的形式和现状进行分析,把优秀的理论和方法编入到教学课程当中,及时进行内容的更新,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前沿性。同时,要充分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案例教学,对一些成功的创业案例进行分析和整合,供创业团队进行学习和参考。除此之外,学校要建立校友数据库,加强与成功创业校友的联系,并邀请成功校友进行讲座,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业的意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创业,并且自愿投身到创业的实践中去,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数量逐年累加,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难以承受数量巨大的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而且通过大学生自主或以其他合作形式创业,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就可以吸纳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到相关岗位,从而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
[
参考文献]
[1]卢洪刚,余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2]程新锋,丁养斌,姬洪波.“四融入”促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3]柴慧婕.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今天,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创业带动就业暨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全民创业和劳务产业工作,按照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及全县“两会”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创业就业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再鼓干劲,再增措施,全力推进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努力开创全县全民创业工作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局面。刚才,海国副县长代表县委、政府全面总结了**年全县全民创业和发展劳务产业工作,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今年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和要求,我完全同意。会议表彰奖励了**年度全民创业和发展劳务产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马建乡、就业局、吉强镇大滩村和先进工作者、务工人员代表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会后,还将出台《**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安排意见》和《**年全民创业工作安排意见》。可以说,今年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已经十分清淅,任务非常明确,请大家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就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抓好工作落实,认识上必须再提高
当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富民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农民的增收。中央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都把农民增收工作提到很高位置,强调指出:“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围绕农民增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第一位责任。今天上午,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农民增收的工作措施,对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这个会议,也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动员部署会。现阶段,解决农民增收,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农村走出去,从事非农产业,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各级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民创业和发展劳务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组织推进全民创业,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民创业和劳务产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全年共输出务工人员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1310元,比上年增长260元。可以说,全民创业工作的扎实开展,劳务产业稳步推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我们还应该看到,**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44元,这个数字,还达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平(2962元),与全区相比(全区是4048元),差距更大,达到1004元。县委、政府提出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净增300元,可以说难度很大,压力很大。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必须进一步认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全民创业,作用不仅仅是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素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实施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劳动力转移,必须继续把增加务工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进一步增强劳动力转移的责任意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积极抓好创业就业工作。
二、抓好工作落实,措施上必须再强化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方式转变的开局之年。全县创业就业工作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努力促进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在培训上下功夫。劳动部门统计显示,现在在就业上存在着两个矛盾,一方面,用工企业招不到工,另一方面,许多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出现这个矛盾,除了因工资报酬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劳动力素质跟不上,缺乏必要的岗位技能。在当前劳动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劳动力技能低,主要从事体力型的劳动,收入低,且工作不稳定,会产生多次就业的压力。因此,加强劳动力培训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来讲,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
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转变,从短期性、不稳定就业向稳定性就业转变,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层次和水平。各乡(镇)要摸清劳动力资源底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特点,坚持培训与技能鉴定、与就业相结合,扎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努力实现由初级工培训向中、高级工转变,切实提升劳动力培训层次和水平,提高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力。不断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创业观念和能力是全民创业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一定要做好创业培训,努力解决好创业者想创业“不会创业”的问题。
二要在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引领转移上下功夫。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有组织转移规模和中介组织与经纪人引领转移规模。各乡(镇)要在现有基础上,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壮大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规模,加强与劳务经纪人的对接,与经纪人“交”朋友,多联系,多沟通,准确掌握经纪人的引领输出能力,千方百计解决经纪人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劳务经纪人的政策、法规、业务等培训,引导劳务经纪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规范服务,增强劳务经纪人队伍素质,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工资、权益维护等管理服务工作,为务工人员的就业提供“红娘式”的服务,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劳务部门要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扩大中介组织规模,力争年内培育1至2家能引领转移千人以上的中介公司。同时,要切实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中介组织的经营能力,使劳务中介组织实现“培训、转移就业、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运作方式,真正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运作。
三要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近年来,全县劳务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力开辟劳务基地。据统计,我县的劳务基地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超过300个,上万人的基地5个,千人以上基地2个。应该说,全县的基地不少、规模不小,但相对于45万人的农业人口大县来讲,基地还需大力开辟,规模还需扩大。各乡(镇)要积极探索基地建设的思路,采取政府牵线搭桥,提供劳务基地的信息和服务,帮助劳务经纪人开辟基地,重点瞄准经济发达省市和国家重点开发建设地区的区外转移,国家开发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平罗、惠农脱水蔬菜企业、中宁枸杞园区等季节性用工基地的区内转移就业,县内城乡建设、设施农业、县城基本设施建设等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要加大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不断提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城、汽车修配创业园、大学生设施农业创业园区等已建创业基地的功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园、兴隆镇婆姨创业一条街和汽车美容修配创业园3个精品创业园区,努力为入园企业和创业人员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员入园创业。
四要在推动全民创业上下功夫。现在,我们的就业压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就业要求高,而创业意识不足,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比就业更重要,就业只能增收,创业才能致富,创业不仅解决就业,而且带动和促进就业。可以算这样一本帐,一家再小的企业,用工都在二、三十人以上,如果一年能新增100家这样的小企业,就能解决二、三千人就业,增加一个个体户,至少可以解决一人就业,我们现在创业不足,有政策的、有思想的因素,但更多是思想上的因素,因此,要坚持创业与就业并举,以创业促就业,切实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创业项目库建设、政策扶持、创业能力培训等关键环节,力争全民创业工作有大的突破。
五要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劳动力信息服务网络功能,健全职业介绍、劳动力转移、劳务派遣、就业培训等数据库,加强信息搜集和工作,一方面要与劳务输入地建立更密切的就业岗位信息沟通、机制,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认真落实返乡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指导、维权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创新反担保模式,降低反担保门槛,切实解决好务工人员留守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等家庭生活困难和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转移就业人员和创业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力推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大发展。
三、抓好工作落实,领导上必须再加强
2008年9月22日,“惠普微型企业发展项目”联手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成立“惠普微型企业发展项目中国运营中心”,全面负责中国大陆地区微型企业发展项目的推广和运营工作。
据了解,2007年引入中国的“惠普微型企业发展项目”是惠普全球专门针对创业者及微型企业主设立的公益社区投资项目。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该项目已在中国地区投入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1个“惠普微型企业发展中心”及配套培训教室和教材,分别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会青年、在校大学生、农民工等不同人群进行“技术扶植”。
目前,解决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惠普亚太和日本地区全球企业公民总监Peter Ekstedt表示,“惠普微型企业发展项目中国运营中心”不仅将继续提供惠普全球对创业者和微型企业原有的支持,更将建立起一个符合中国本地需求的项目发展平台,紧密贴合中国微型企业和创业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为有效的辅助与指导。
伊顿:美国《信息周刊》“商业科技500强”中名列前茅
2008年美国《信息周刊》张榜揭示:多元化产品制造商伊顿位列“商业科技500强”第34位,更在制造类企业中问鼎第三头衔。
“我们的信息技术(IT)部门经过不懈努力,从后勤服务提供者转型为一个专注于创新并为推动业务发展提供真正价值的部门,”伊顿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William W. Blausey, Jr.感叹,“我们很高兴能够作为信息技术领域领先的创造者入选500强。”
记者了解,伊顿在申请“商业科技500强”时,强调了公司通过信息技术创新,专注于为供应商开发自动化解决方案和为82,000名员工改进学习培训平台这两大方面的成果。
据悉,《信息周刊》《InformationWeek》每年评选出全美500家在商业科技应用上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授予“商业科技500强”称号。
《信息周刊》主编Rob Preston说:“年复一年, ‘商业科技500强’上榜公司始终利用技术提高效率和生产率,增加收入,并建立竞争优势。我们为今年的获胜者、首席信息官和其他管理层喝彩,他们拥有独创性和革新精神,是商业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
富力捐建“慈恩楼” 添香广州“敬老月”
金秋十月,是广州的传统“敬老月”。2008年10月9日,富力地产捐助的广州市老人院“慈恩楼”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广州市政协朱振中主席、市政府陈国副市长、富力地产李思廉董事长出席仪式。
据了解,富力地产此次捐助的为一栋价值1508万元的医疗门诊大楼。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527平方米,楼高8层,用地面积共3324平方米。命名为“富力慈恩楼”的建设项目竣工后交付广州市老人院使用,这将为广州市老人院的老人们提供一个“老有所医”的好场所。
近年来,富力地产热心广州市慈善事业,包括曾捐赠1000万元兴建广州首座孤残儿童观察楼――富力慈善楼等。历年来,公司各类慈善捐赠遍及文教、卫生、治安、敬老、扶贫等多个领域,捐款金额已超1.5亿元人民币。
英博啤酒:“心中有度 家中无忧”活动在上海正式启动
作为全球领先的啤酒酿造商,英博啤酒集团携手上海交警总队,于10月26日下午在上海人民公园正式启动主题为“心中有度 家中无忧”的酒后不驾车活动,该活动旨在为市民分享多年来在全球倡导理性饮酒的经验, 并在全国发起 “酒后不驾车”金点子计划,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广泛征集并推行避免 “酒后驾车” 的各种实用小贴士。
英博啤酒集团亚太区企业事务副总裁车飞女士与会表示:“理性饮酒是英博在全球范围大力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在很多国家开展了理性饮酒活动,并且得到了消费者和社区的广泛支持和良好反馈。我们坚信,有了上海市交警总队的鼎立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英博在上海和中国各地开展理性饮酒活动。”
上海交警总队宣传中心主任官宝也在会上表示:“上海交警总队将借助英博啤酒集团在全球积极倡导理性饮酒、推行‘酒后不驾车’活动的丰富经验,通过让全体市民亲身参与避免酒后驾车的金点子计划,真正使交通安全意识落到行动上!”
作为上海交通安全宣传大使,谷永立出席了当天“心中有度 家中无忧”酒后不驾车活动的启动仪式,并荣获由英博和上海交警总队共同颁发的第一块“酒后不驾车文明车牌”。同时她也希望全体市民和她一起,共同倡导酒后不驾车活动,为自身的安全、家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安全尽到自己的责任。
活动当天,几个可爱的儿童率先成为英博中国理性饮酒活动形象大使,他们来自于英博员工的子女,并拍摄了公益宣传平面广告,通过孩子们的心声,向家人传递“酒后不驾车,家中才无忧”的信息。会上,上海交警总队领导将承载着责任和祝福的交通安全宣传单交到家长和孩子的手上,希望市民能时刻记着家人的牵挂,做到安全出行,避免酒后驾车。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相当一部分都与酒后驾车有关。近年来,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中有近50%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已成为目前交通安全的最大隐患,也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英博为了倡导理性饮酒的理念,在中国做一名良好的企业公民,今年4月份携手中国啤酒酿造企业(包括安海斯-布希、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支持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共同发起了中国“理性饮酒, 做良好企业公民”的武汉宣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则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源,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通过带动就业产生倍增效应。
以如皋市为例,近年来“创业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创大业、创业带就业”的全民创业热潮。特别是苏通大桥开通后,随着“路桥时代”的到来,如皋正式融入了上海90分钟经济圈,给如皋市整个“创业经济”注入了勃勃生机。据统计,2008年,全市劳动力转移培训20600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0000人次、创业培训110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20500人;新增个体工商户10600户,私营企业4927家、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78.3亿元。如皋市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财政收入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006元,如皋因此再次荣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在如皋,创业带动就业的典型人物不胜枚举:由原下岗职工张英田创办的江苏英田集团,从创始初期东拼两凑80元起家的飞达铸造厂发展到如今上亿资产的集团企业,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吸纳人员就业4800多人,集团还下设8家子公司和1家汽车研究所,并跨省组建了“江西英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目前,该集团形成了年产农用车15万辆,柴油机30万台的生产能力,年产值突破30亿元;由如皋籍在无锡打工农民马斌返乡创办的南通市神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自1996年创办以来的11年问,发展成果辉煌并成为全国目前最大的输变电密封件、复合空心绝缘子生产企业,输变电密封件市场覆盖率达60%以上,复合空心绝缘子的市场覆盖率达100%,研发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吸纳就业2600多人:由招商引资来如皋创业的上海籍老板陈强,于2005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落户在如皋港区的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企业实现了创大业的目标,目前累计手持合同订单99条,约计1800万载重吨、80多亿美元,进入了世界造船企业20强,列中国民营造船企业之冠,特别是主打产品苏伊士型原油轮承接量全球第一,占全球份额约30%。熔盛员工已达10800人,最近又新吸收300名大学生和300名技术工人就业,今年就业人数将达20000人以上。另据如皋市小额担保贷款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启动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以来,全市有327名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863万元自主创业。带动就业1635人。其中,2008年新增申请小额担保贷款432万元,实现创业165人,带动就业825人。
如皋市的实践表明,创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式,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最有效的举措。当前,在宏观经济不太景气的大背景下,就业工作面临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更加需要转变理念,通过加快推进创业来带动就业。
以创业理念和创业文化宣传为先导。为创业带动就业营造浓烈氛围。加快创业带动就业。首先要靠传播科学的创业理念,大力弘扬创业文化。通过宣传引导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过去的单纯就业“找饭碗”到创业“造饭碗”的转变,从过去单纯的“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从单纯的“中国制造”向注重“中国创造”的转变,从而克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意识,引导群众用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以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在全社会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
以培训实用技能和提升创业能力为手段。为各类人员成功创业创造条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必须加强创业技能培训,这是劳动者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基础性工程。为此,必须搭建创业培训平台。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高度重视大学生、农村劳动者、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城乡创业者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SYB培训(Start YourBusiness,意为“创办你的企业”,是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推广的培训项目,主要面向那些有创办企业想法,并确实打算创办一个新企业的人),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指定教材,严格组织教学,并可结合区域实际,自主开发和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辅资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创业帮扶和政策完善为抓手,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宽松环境。创业带动就业必须强化创业帮扶措施,完善创业激励政策,特别是要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帮扶创业范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政策创新与帮扶创业相结合,二是促进初始创业与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相结合,三是鼓励本地居民创业与吸引外来人员创业相结合。据统计,目前如皋籍在外能人返乡创办企业达1089家,总投资78.9亿元。2008年,全市新招引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个。新批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47个,平均单体规模达2761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4.5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成效显著,外经营业额突破1.5亿美元,输出劳务突破4500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147家,实现产值150亿元;如皋港国家一类口岸的对外开放和区内6个超亿美元、8个超10亿元,以及省级如皋经济开发区3个超亿美元、10个超千万美元、8个超亿元等高大新项目相继落户,他们也将为如皋市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新的广阔空间。
以强化责任和协调服务为基础,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联动保障机制。创业带动就业有“三个主体”即:创业主体(指全社会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带动就业主体(指创办新企业包括合作组织、个体经营和项目的劳动者)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主体(指政府),“三个主体”在创业带动就业的整体工作中如何互助合作、协调行动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强化责任、明确目标和加强服务,形成政府支持、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有效的联动保障机制。
一、评选名额
共评选55名在市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并取得突出业绩的先进个人。其中:大学生、失业人员、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各10名;妇女、残疾人、农村党员各5名。
二、推荐评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
3.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包括依法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等。
4.取得突出业绩,具有示范引领效应。
(二)具体条件。
已被评为年“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先进个人”和“省年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的毕业生以及年省各类创业先进个人不再参加评选。
1.大学生:
①在韶高校毕业生及籍高校毕业生;
②带动就业10人以上(以参加社保人数为准);
③企业经营2年以上(从工商登记之日起计算);
④依法纳税证明(由当地税务部门出具)。
2.失业人员:
①办理过失业登记手续,积极主动创业,不等不靠,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树立典型,为国家和社会减轻就业压力;
②带动就业10人以上(以参加社保人数为准);
③企业经营2年以上(从工商登记之日起计算);
④依法纳税证明(由当地税务部门出具)。
3.返乡人员:
①曾在本地或者异地务工的籍农业户口人员;
②带动就业10人以上(以参加社保人数为准);
③企业经营2年以上(从工商登记之日起计算);
④依法纳税证明(由当地税务部门出具)。
4.退役军人:
①退出中国人民现役后,积极创办经济实体或者其他服务机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减轻就业压力,积极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在带动复转军人自主创业方面成绩显著,形成较大示范效应;
②带动就业10人以上(以参加社保人数为准);
③企业经营2年以上(从工商登记之日起计算);
④依法纳税证明(由当地税务部门出具)。
5.妇女:
①具有本市户籍的妇女,积极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在带动妇女就业创业方面成绩显著,形成较大示范效应;
②城镇妇女带动就业5人以上(以参加社保人数为准),农村妇女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创办种植、养殖实体,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辐射带动周边10户以上农户共同致富;
③企业经营2年以上(从工商登记之日起计算);
④依法纳税证明(由当地税务部门出具)。
5.残疾人:
①具有本市户籍的残疾人,积极为残疾人解决就业岗位,在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成绩显著,形成较大示范效应;
②能依法诚信经营,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带动就业能力;
③企业经营2年以上(从工商登记之日起计算)。
6.农村党员:
①具有本市户籍的农村党员,通过带头创业实现脱贫致富,形成较大示范效应;
②积极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创办种植、养殖实体,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③辐射带动周边2户以上特困农户脱贫致富。
三、评选组织工作
(一)工作机构。
为确保评选表彰活动顺利进行,由“年市创业带动就业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创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评选表彰日常工作。
(二)评选程序。
1.公告。在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市三家主流媒体公布“市年创业先进个人”的评选范围、条件和工作程序等。
2.推荐。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要自下而上逐级申报,按要求遴选先进个人候选人选,填写《市年创业先进个人推荐表》(具体表格请与黄月婵联系)一式两份并加盖单位印章,同时经推荐地计生、税务、工商部门加盖印章后报各县(市、区)评选表彰机构审核后再报“市创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直高等院校和有关单位按要求遴选先进个人候选人选,填写《市创业先进个人推荐表》一式两份加盖单位印章,并经当地计生、税务、工商部门加盖印章后报“市创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县(市、区)、高等院校、市直有关单位每个群体分别推荐名额不超过2名,其中浈江区、仁化县每个群体分别推荐3名。
3.评审。由“市创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进行评审,确定候选人名单。
4.公示。评审后的55名创业先进个人候选人名单将在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市三家主流媒体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候选人有异议,可向“市创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异议书,异议书应加盖单位公章或署个人真实姓名。由“市创业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对有异议的候选人进行核查。
四、表彰方式
评选结束后将于今年月份对“市年创业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荐,多渠道、多角度发现挖掘创业典型。
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对社会就业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增长对吸纳就业的带动作用是农业和制造业难以比拟的。服务业增长速度的减缓,更容易导致就业吸纳能力的萎缩,从而加大全社会的就业困难。在此背景下,政府必须把鼓励创业、强化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让创业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引擎。
扩大内需必须把鼓励创业放在突出地位
扩大内需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国内投资需求,二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此,增加政府投资、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或刺激消费都是很重要的,但要真正形成能够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有效机制,重要的是鼓励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第一,加大国内投资力度,以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帮助民间创业投资降低成本、化解风险。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提升民间和社会的创业投资信心。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努力培育创业环境,提高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能力。近年来,在我国不少行业中,低水平重复性竞争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产业层次不高、粗放型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创业重视不够。鼓励高水平创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把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扶持就业有机统一起来。
第二,通过鼓励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可以在扩大国内消费方面收到“一箭三雕”之效。扩大内需在某些方面如果引导不当,可能影响部分居民未来的就业、收入和消费,导致扩大国内消费缺乏可持续性。当前,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能够取得多大成效,不仅要看消费环境是否适宜,还要看城乡居民有多大的消费能力,有多强的消费信心,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在多大程度上引导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通过鼓励创业,可以在扩大国内消费方面收到“一箭三雕”之效: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二是提升居民对未来和消费的信心;三是通过创业,带动新产品、新服务市场供给的增加,促进国内消费多元化。
第三,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自我发展的能力,还可以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稳定就业,许多地方要求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做到不裁员、少裁员。面对当前的困难,引导和鼓励企业与职工共渡难关,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如超过一定限度,没有保护与激励,就有可能把企业加快推向破产倒闭的境地,导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萎缩。
鼓励创业要有实质性举措
第一,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创新创业,推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要鼓励企业和中介机构以农民工、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城市“零就业”家庭为重点,积极开展创业辅导、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要加强培训服务、政策咨询、融资服务、市场信息服务等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创业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衔接。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突出加强对城乡居民创业的经营管理、市场拓展和营销能力培训,引导他们提高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转变创业观念,增强创业能力。
鼓励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利用市场萎缩、开工不足的时机,加强员工培训和创业辅导,政府也应通过减免税费和提供社会保险补贴、职工培训补贴、稳定就业岗位补贴等方式给予奖励。以农民工和城市“零就业”家庭为重点,加强转岗转业培训,鼓励城乡新失业人口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辅导,并将其作为获得失业补贴的重要条件。
第二,整合城乡培训资源,引导培训市场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引导城乡培训资源进行合理分工、紧密协作和有机整合,健全对城乡培训市场秩序的监管机制。既注重引导和督促政府的培训机构增加培训供给、提高培训质量,更要积极引导民间培训机构参与培训市场的公平竞争,提供中高端的差异化、专业化培训服务,形成鼓励不同类型培训机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优势互补、分层发展、各展其长的格局。
当前,许多地方利用政府资源进行免费培训,产生了一定效果,但往往局限于普惠式和中低端式培训,大多只能解决面向创业者的技术问题,而在提供差异化、特惠式培训服务方面存在不足,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创业者面临的技术与能力障碍。今后,可在完善监管机制的基础上,鼓励将“阳光工程”等专项培训基金,发给需要培训的农民工或城市失业人员,增加其选择培训机构的自,为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创造条件。同时,要以产业集群、产业密集区或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数量较多的地区为重点,鼓励和支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培训基地、小企业创业基地、小企业孵化基地,以及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测试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等创业体系建设。
第三,实行鼓励创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创业的激励机制。要充分利用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设立创业专项引导基金,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无偿拨款等形式提供启动资金支持,设立财政周转金有偿使用、定期回收制度,为创业贷款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强对创业的财政支持,重点支持就业带动效应显著的创业试点试验和示范项目,支持各类创业基地、创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对区域、行业创业具有引领作用的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对农民或农民工返乡创业达到一定经营规模者,给予以奖代补支持。鼓励农民工输出或输入密集的地区兴办创业园或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一定期限内减免管理费和营业税等优惠。要通过重大项目带动的方式,整合企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等支持创业的资源,形成区域化的创业支持机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四,争取对创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创业的融资环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求迅速扩张。因此,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增强面向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能力。要鼓励有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探索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途径,注意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城乡创业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支持。争取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合作,联合开展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创业企业的金融服务。鉴于服务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常比制造业企业更为严重,要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资金倾斜,鼓励金融机构重点面向中小企业或服务业企业增加长期贷款。同时,加快推进创业投资的发展,通过政府提供部分风险补偿的方式,鼓励创业投资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XX市采取“六抓六促”措施 确保创业就业工作稳中向好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XX市,积极应对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紧密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实施“六抓六促”措施,确保就业大局稳中向好,创业活力不断迸发。
一、抓主体培育,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面对创新创业活力不足问题,XX市着力健全创业扶持政策,挖掘创新创业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逐步建立了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包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扶持众创空间发展、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建立资金保障平台、开展深度创业培训、成立创业孵化联盟、引进创业孵化人才、支持大学生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10个方面56项具体措施的“双创”政策体系,通过“贷、免、扶、补”等扶持方式,充分调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以及各类中小微企业、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创业创新的积极性。相继出台了《XX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XX市深度培训实施细则》等配套措施,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二是培育孵化平台。通过贴息贷款、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培育新型众创空间。目前全市有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72家,入孵企业3000余家,带动就业4万余人;成立了XX市众创(孵化)联盟,为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搭建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服务平台。三是扶持创业主体。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每年出资200万元,扶持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创业,三年来共资助159个优秀创业项目,带动就业1313人;实施担保贷款,从2015到2018年,累计为10000户电商创业者、小微企业和便民服务门店提供每户10万元创业扶持贷款,实施政府贴息。截至目前已发放“万企计划”贴息贷款6451笔、7.8亿元,吸纳带动就业33720人。四是开展深度创业培训。依托XX大学等在兰高校,挂牌建成了“XX创业大学”,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开展深度创业培训。今年计划组织创业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创业导师和各类创业者400多人,分赴省内外培训机构开展8期深度创业培训。五是创建示范区建设。将XX市城关区打造为XX省首个“创新创业示范区”,整合“双创”专项资金,对7个众创服务平台的场租、宽带等运营经费给予扶持补贴。六是丰富活动载体。利用XX市第二届大学生创业论坛、创业创新项目成果交流展示会、XX市首届智赢金城创业创新大赛、创业创新及科技企业大型招聘会、XX大学生创业行动资助启动仪式等双创“五个一”活动,全面展示XX市双创工作成效,在全市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抓市场统筹,促进就业服务提升
面对有效供求不足问题,XX市通过开展十项就业专项活动和打造“一县一区一品牌”工程,统筹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供求平衡,全面提高就业服务能力。一是扎实开展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十项专项活动,结合需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市场、进网络、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五进”活动,打破城乡、区域、行业分割,为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了个性化的就业和人才服务。二是全力培育就业品牌。在公共服务就业“五进”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各县区结合自身优势全力打造“一县一区一品牌”工程,相关县区或发挥高校富集优势,或依托产业发展优势,或借助行业集中平台,深入发掘典型,培育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打造劳务输转、技能提升、就业孵化等各类就业和人才服务品牌20余个。三是拓展就业服务载体。在“15分钟公共就业圈”服务机制和“就业e图”地理标注网络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手机APP、公共就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介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岗位信息和专项活动,有效推进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化发展;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在近郊四区规划建设了4个农民工劳务市场。
三、抓重点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XX市通过创业教育、资金支持等扶持措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一是树立就业导向标。在做好高校毕业生人事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岗位信息、就业指导、见习培训、困难帮扶等一揽子就业服务发挥就业导向作用,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就业。2016年,通过基层单位招考招聘、民生实事等项目选拔安置927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就业。二是提高见习留用率。采取放宽户籍限制、放宽定点企业、放宽指标统筹,提高见习补贴、提高见习质量、提高企业层次等“三放三提”措施,在全市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285家,支持3500余名高校毕业生完成就业见习,留用率达到60%以上,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76%。三是提升创业成功率。为1375家“双创”小微企业融资3.23亿元;培育各类众创空间40余家,入孵企业1400余家,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
创业不是激情和一时之快的产物
什么是创业呢?陈立辉先生认为,创业是通过对市场需求,对某一个商业机会有了明确的分析和把握之后的一种技术性操作,并设计出一种商业模式来满足这种需求。创业是建立在商机和分析基础之上的,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更不能是激情和一时之快的产物。
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陈立辉先生告诉记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首先,创业者要具备的就是胆量、胆识。的确,创业是把双刃剑,成功和失败皆有可能。不能看到创业的不确定性就动摇了创业的决心,失去机会;更不能因为在创业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就掉头走人。其次,创业者必须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公关协作能力,
这样在与社会各个机构进行沟通、互动与合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再者,创业者必须意志坚强,有好的心态,抗挫力强。第四,创业者应当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一定量的资金储备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很重要。的确,没有资金基础和社会关系网,创业就只能是个美妙的梦想。最后,创业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力量。“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形式是一种相互配合的优化组合,包纳和吸收了多数人的智慧和思想,这样才能推动企业更好地在未来的道路上前进。
三招规避创业风险
创业并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陈立辉先生说,企业要盈利,必须事先考虑好由谁来投资、以一种什么方式运作;怎样才能吸引顾客等,因此,需要创业者对每一个商业模式进行深思熟虑的设计和系统、审慎的思考。
陈立辉先生提醒,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懂得规避创业风险。首先不能在政府不允许的领域违规创业;其次要在市场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不能上当受骗;再者,创业人员自身要能够灵活变通,如果发现自己创业的方法不对,就要及时调整策略,完善方法。
有风险亦有商机,要在各种需求当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陈立辉先生指出,比如中国现在整个社会面临几个大的发展趋势,一是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都有两三千万名的农村人要到城市来安家落户,这势必将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其中蕴藏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二是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要素在全球进行重组分配,重组的过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其三是旧产业的没落和新产业的出现,也会带来很多机会。
陈立辉先生建议创业者要胆大心细,要懂得观察和思考,在大环境、大气候中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蔡:创业带来的通常是群体性的就业增长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的题
中应有之义。就业本来就是产业或经济活动的结果。因此,要扩大就业,就必然要通过创业促进产业活动,并不断扩大其规模。就业
一般只是个人行为,而创业带来的通常是群体性的就业增长。也就是说,创业带动就业具有乘数效应。例如,2007年上半年,我国私
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平均就业规模分别为13.31人和2.03人,这就意味着这两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分别是以13和2的乘数创造
就业岗位。当前,强调创业这个促进就业的政策手段,是对政府积极就业政策以及培育劳动力市场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应用。
莫荣:小企业一直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中央把扩大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主旋律,主要立
足点就在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我国16~60岁劳动年龄人口将于2014年达到9.3
亿多人的高峰,并将长期保持在这样的高水平上。也就是说,我国将长期面临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局面。
从世界范围来看,小企业一直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小企业的就业容量和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在我国,同样的
(一)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农民创业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
1.组织保障情况。建立领导机构情况;出台贯彻落实文件情况。
2.政策落实情况。年,各地对农民创业和自谋职业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和租金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情况;对吸纳农村困难人员就业的服务型企业、商贸企业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落实情况。
3.资金投入情况。年,各地财政安排促进农民创业就业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重点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农民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等资金使用情况。
(二)“四项制度”落实情况。
1.农村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制度落实情况。各地对农村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信息化管理情况,特别是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对本地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登记造册和信息网络动态维护情况。
2.农村劳动者求职登记制度。农民求职登记情况、有关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并与网内用工需求信息匹配情况;向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免费提供与城镇求职人员同等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情况。
3.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制度。农村困难家庭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享受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公共就业服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并按规定享受相应补贴情况。
4.农村劳动者创业服务制度。各地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建立创业服务登记档案、建立相关台帐情况。提供创业培训信息,积极收集和推介创业项目,提供开业指导服务情况。重点是检查农民创业各项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情况和提供孵化服务情况。
(三)“四大群体”带动农民创业就业情况。
全面了解“四大群体”带动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情况,听取他们对做好农民创业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四大群体”分别带动农民创办企业个数、规模、效益,所办企业享受的各项扶持政策情况,企业职工待遇、社会保险等情况。
二、时间安排
(一)动员阶段。4月11日下发通知,4月15日前,各地对三项检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自查阶段。4月16日至5月底,各地、各部门对三项检查事项进行自查,6月5日前上报自查总结报告材料。
(三)整改阶段。6月底之前,各地、各部门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7月5日前上报整改情况材料。
(四)检查通报阶段。7月份,市政府办公室将组织检查组,对各地、各部门自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对各地、各部门落实农民创业就业政策、“四项制度”落实情况和“四大群体”带动农民创业就业情况进行通报。
三、检查方式
整个检查活动采取自查与检查相结合、听取汇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了解面上情况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各地、各部门按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的基础上,由检查组对自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把这次检查作为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三项检查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于掌握真实情况,听取群众呼声,发现存在问题。因此,检查工作要采取直接有效的方式,深入到乡镇、村组和农民中去,掌握第一手情况,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