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管理体制

科技管理体制

时间:2023-06-06 09:3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管理体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管理体制

第1篇

1.1顶层体制设计有待优化

我国目前的科技管理机制并未完全打破以往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有着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体制性的障碍依然成为约束科技发展的“绊脚石”。譬如:各自为政的局面依然复存;一直以来并未创建与科研技术开发客观规律相吻合的研发、评价与监督体制;在科研工作人员良好工作环境、培养鼓励创新环境的探索上远远不足,久而久之,造成科技资源长期处于散乱、协调能力欠缺的局面。为此,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是亟待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1.2科技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早不断引入市场经济机制,走入全球化潮流当中,固有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一种状态。科技资源的配置,市场机制要充分性的发挥自身固有的指导性作用,可是,当前科技项目的设置上并没有促使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真正地发挥出来,这就造成项目研究在开发与成果的应用完全分离的一种状态,科技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互相脱节的现象存在。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科技成果转化困难,市场中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低;第二,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并未充分地发挥出来,实业界和科研机构间缺乏密切的联系。我国当前科技成果的转换率在10%以下的水平。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转化速度跟国外发达国家对比低出很多,许多科技成果根本达不到市场、企业的基本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许多有限科技资源得到了巨大的浪费,造成科技进步贡献率急剧下滑,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增长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3科技投入低,使用效率不高

从2008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结果中了解到:2008年全国R&D经费支出4616亿元,R&D与GDP的比值为1.54%。这一比值与国外发达国家对比来看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大部分发达国家R&D经费强度在2%以上,以色列甚至超过4%。此外,我国科技投入管理欠缺行之有效的整合机制,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等现象非常多见,这就会导致重复立项与支持力度不足的同时存在。

2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具体建议

2.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方向

伴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政府科技管理活动需遵循公共管理的客观规律,在行政体系、社会资源、市政体系三个维度上做好明确的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中的科研活动实施分层管理,同时按照不同地区资源突出的地方特色,创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吻合、与中国国情科技管理体制相吻合。详细来讲: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处理好创新要素、创新资源的科学合理性配置,譬如:企业、政府、高效、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间的互相作用,通过理念的创新、科学化的引导及有效地激励制度等措施,进行创新资源的有效性整合,从而促使创新价值链,创建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结构合理、联系紧密的新型创新系统。

2.2具体措施

2.2.1创新科技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第一,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我国可参考借鉴国外先进的科研体制,建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对项目管理进行专门性的负责,其中包含:经费预算和分配问题,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实施项目审批、管理及组织实施。以此,能够促使科技管理部门由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脱离出来,从而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其他方面的科技创新工作。实施一线调研,对各领域的科技规划、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率进行综合性的探究,与此同时,创建完善化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体制,精准性地掌握好地方创新资源和宏观发展走向,做好项目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设置,对未来科研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地引导。第二,创建多层次监督问责机制。应当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的评估,同时对项目承担方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对出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再安排国家政府科技部门、科研机构等对于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使用后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共同监督与考核,从而提升基委会对项目的筛查、管理及转化水平。

2.2.2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从当前科研单位的情况来看,其对科研人员的评估、考核有简单量化的一种倾向,这是造成科研工作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完全脱离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科技管理部门需在创建科学合理化薪酬制度的基本前提下,建立完善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科学合理性的人才评估,推动科研人才的积极能动性,双管齐下、奖罚分明,对科研劳动和科研成果实施严格的奖励与褒贬,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的行为,促使其积极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上的发挥,使得现有的科研管理水准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2.2.3推动精细化管理,倡导成果转化后的“售”后服务

确立全方位规范化的制度体系,这是成功实施科技管理的关键所在。我们可学习国外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然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充分做好科技管理制度建设,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制度化内容当中,从而更好地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唯有注意做好细节服务、强化细节的管理,才能够促使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实现,促使现有的科技管理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3结语

当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因前期历史遗留的问题和制度的变迁所造成的。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管理体制作为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一定要将传统的理念和体制完全克服,进行实时改革与创新,从政府职能、管理理念、精细管理等方面着手,为科研项目和科技人才的未来成长创造良好地氛围,把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激励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新型科技管理体制,推动我国科技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石有圣 单位:聊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帆.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与信息化建设[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

第2篇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新时期;科研;科技成果

1概述

目前,我国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多头交叉管理;过于强调市场导向,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却忽略科学创新管理;行政权力过分干预科技研究;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资源分配不对等;科研管理实行双轨制;缺乏有力的监督执行机构。所以,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就要不断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做好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培育科研精神气质;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坚持提倡将科研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两者结合。总之,在新形势下,科技管理部门所面临的要求会更高,同时科技工作者也被寄予更多的期望。

2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科技管理部门重视立项,却忽视科技管理的过程

我国开展科技管理工作总是受到传统观念和陈旧制度的影响,管理模式仍坚持采用传统保守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这明显已经不适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工作的要求。各科技管理部门将具体项目及研究团队管理两个方面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由此出现了管理范围太多宽泛,工作死板、过细,这一系列问题都不利于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与此同时,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还出现了一些科研组织和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该问题的出现迫使一些政府职员无法针对社会组织的情况来进行客观、真实的全面调查。此外,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被个别社会科研组织会利用,在对外提供信息时只是选择性地提供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却被遮掩起来,由此产生信息不真实问题,而这些机构或者企业正是通过这种不良方式而争取到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所以,科技管理部门对监管经费的使用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也可以说科技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存在盲目性,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改善,这样才能使科研经费有的放矢。

2.2科技管理工作满足不了当前的市场需求

在新时期,我国引进市场经济机制与国外相比之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仍显滞后。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中,市场机制要将本应有的指导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科技项目的设置上没有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造成了项目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市场经济与科技管理体制“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成果转化难,很难走出去,在市场上无法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体现在科技管理部门充当着“智囊团”的角色,但是自身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实业界与高校的研发、科研机构的联系不够紧密。根据当前的相关数据来看,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小于10%,而实现产业化的还不足5%。从这一数据上可以知道,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离市场及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等现象仍然存在,结果就直接造成了我国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这一系列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3行政色彩在科技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位置

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在长期受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其具有的行政色彩也十分浓厚。另外,在科技管理部门中还缺一套完整的并能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在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即:缺乏对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的有效调控,严重影响科技发展目标,从而不利于实施科技发展战略。

2.4科技管理中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立法上看,有很多部门规章,但内容却不统一。科技部、教育部等对当前的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表现形式、处理程序等规定上各执一词,意见不统一。二是各规范性文件调整的范围覆盖不够全面。现阶段的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是依据部门规章或是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调整的现状,各个部门只能对自己的管理领域进行规范。三是各规范性文件中没有对法律责任进行统一规定。各部门规范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其中不乏对科研不端行为处罚措施或法律责任的规定,但宽严不一,这也是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3解决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方法

3.1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和科学进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政策、制度、资金、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要素,积聚这些要素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多渠道的合作,所以,要主动引导和聚集分散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中的各类要素资源,将其整合配置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优化创新的企业环境不仅提升了员工的素质,还能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3.2遵循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来改善科技管理体制

所谓的改善科技管理体制,其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整套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从而达到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完美结合,让科技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对于改善科技管理体制工作来说,要将重点放在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上,如:通过商业运作的模式来发展科研活动。同时在改善科技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对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设定,例如: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主体在科技管理中的功能,使整个科技资源整合形成一条明确的价值链,建立起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分工协调又紧密联系的科技管理体系。在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时,应该以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为依据,从职能上对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区分,建立起合理的法律法规,使科学技术活动能在正常秩序下进行,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同时有效的配置各种社会资源。

3.3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导引科技发展的正确方向

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对于成果数量赋值过高,但是对科研成果创新性的质量指标赋值偏低,基于这一问题就要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正确的引领科研人员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在科研评价中要摒弃一刀切行为,并在学科分类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来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也可以从实践角度出发,组织科研成果的使用者来参与评价。

作者:张冰 单位: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参考文献:

[1]赵晓丽.浅析企业科技创新管理[J].管理科学,2014(10).

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科技管理 ;商品化

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 bu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and complexity as well as to the building of modernization degree of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such as in response to various natural and emergency situation, the security requirement of the build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 peopl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buildi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 on as people demand chang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housing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t the earliest possible time service life.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mmercialization of

一、房屋建筑科技管理的内容

科技管理就是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为基础,按照科技自身的规律以及特点,在科技活动中组织和管理各项科技活动,使科技活动在时间和地点上能够用最合理和经济的手段完成既定的科技目标,科技管理一般包括宏观的科技管理和微观的科技管理活动,房屋建筑的科技管理属于行业的科技管理,是中观的科技管理活动, 房屋科技管理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科技规划管理,主要是对房屋科技技术路线和目标和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规划和使用,以及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的具体计划,是科技管理活动的统筹。2)科技经费管理,主要是对某一项目的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3)科技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对项目确立前的范围、组织、成本、质量和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进度、成本、质量和后勤保障的管理。4)科技成果的管理,是对科技活动的结果的管理,是科技管理活动效率和效益的最终体现,主要是对各种科技活动的专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管理。5)科技人才的管理,主要是要建立长远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把人才当成科技活动的核心。6)科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管理,为科技管理活动提供信息和系统的支持。

二、房屋建筑科技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房屋建筑科技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房屋建设的飞速发展的同时,科技管理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当前管理水平低下,成果商品化率低的现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与机制不顺畅。以前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管理活动主要有行政部门推动,自从市场化之后,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房屋科技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是凭借着当初的垄断地位进行运行。管理方法上比较落后,不能够像其他产品一样能够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方式。

2、科技管理规划混乱,不能够保证市场的需求。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水平现在还较为落后,主要是在科技管理的规划上项目的立项不能够体现一定的超前性,而是被动的适应市场需求,不能够开发出能够引领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由于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是随着近些年来了在建设结构更负责,外形更独特,高度更高的一些建筑,但是在这些房屋建筑的科技管理上还欠缺经验,在管理规划上不尽人意。

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经过一些单位的努力,我国也在房屋科技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对一些结构力学的改进,提高了房屋的抗震的能力,但是由于科技成果交换的中介不够发达,以及对科技成果特别是一些理论成果验证的限制,再加上成果的转化上存在一些障碍,同时,我国还没有完善对房屋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房地产企业对科技的投入,造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4、科技人员素质不能够使用开发的需要,由于我国培养机制的问题,科技开发

三、提高房屋建筑科技管理水平和促进房屋建筑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房屋建筑科技的管理水平,以促进科技成果投入实际生产中,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1、发挥政府在宏观科技管理中的作用,加大政策指导的力度。政府要制定好政策,指引房屋科技发展的方向,比如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力度的发展,政策要鼓励房屋建筑在节能设备和原材料的使用,以指引房屋科技开发在节能的财力和电器等方面的投入的力度。

2、加强对新科技的推广力度,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中介结构,实现科技开发机构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实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对接,促进科技的产业化,同时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起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他们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上的产学研联盟。

3、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要完善好内部的管理体制,合理分配人财物的资源,保证科学管理体制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开发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激励,保证在现在的房屋建设环境下看到希望和前途。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保护,保证产权所有人能够有一定的收益。

文献综述:

第4篇

近年来,国家在科研项目的投入上给予了较多的支持,各项专项资金的设立为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了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科研技术队伍的日益扩大和科研技术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稍显落后,这无疑将影响科学研究的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科研院所科研管理队伍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

1 科研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1.1观念落后

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的管理思维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冲击着现行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理念制约了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国家科研可持续发展[1]。在现行科研管理的工作中,很多管理人员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的任务并向相关人员传达,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人员没有区别,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大部分的科研单位仍然是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认为科研管理知识为科技人员提供便利的条件,其观念尚难将管理活动与科学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大多机械化管理,很少参与决策,缺乏创新意识,总处于一种被动服务的阶段。

1.2人才匮乏

虽然一些年轻的高学历人才陆续进入科研院所的管理岗位工作,这为改善队伍整体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工作的发展,要求知识管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甚至需要管理人才队伍超前发展,更应具备现代管理意识[2] 。作为科研管理人员,除了具备统筹规划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及科研信息的吸收和处理能力之外,其综合素质必须过硬,还要有对外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3]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的必须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认知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竞争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但大多数科研管理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管理学培训,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知识面与深度尚不能与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相适应,工作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能力还有待于增强,在思维模式上还存在着一个由科研思维向管理思维模式飞跃的断层。而这恰恰很难一蹴而就,很多人员受到自身所学专业、性格等方面原因的影响,综合能力不高。从而出现了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落后于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管理事宜的增多、细化和系统,其发展的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将制约科学研究的发展。

1.3效率低下

目前国家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视并逐步增大投入力度,科研单位所承担的科研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很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的数量却未能相应地增多,使得不少管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自己的劳动成果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缺乏工作积极性;加之部分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工作流程,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管理人员无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知识、能力方面都准备不足,缺乏工作热情,因而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另外,科研单位的奖惩机制还不是很完善,比如在申报、结题、评奖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科研管理人员很难相应的回报,从而导致一些科研管理人员工作倦怠,只是被动地、机械地进行管理,很难提高效率,同样影响了管理队伍的建设。

2建议

2.1完善科研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科研事业创新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现有的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因此建立符合科研人员需求的现代化科研管理体制也成为科研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认为,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科技政策研究、资金项目渠道拓展、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组织、协调、实施、监督和总结)和绩效评估等内容,其最终目的就是在科研院所的整体战略框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科研产出。科技管理体制的完善需要单位从领导到各相关管理部门的配合,也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支持,这是在完善科技管理体制的工作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应充分了解科研人员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需求,完善科研激励和保障体制,建立、健全竞争、监督机制,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2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作为科研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负责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充分利用内外部相关资源,创造有利于科研产出的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其科研潜力得到充分发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科研群体的整体绩效。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协调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观,处理问题坚持原则,尊重科学,坚决抵制学术腐败和弄虚作假,努力为广大科研工作者营造一个公正、和谐的科研环境[4]。创新意识包括科研管理理念的创新、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办公技术的创新[5]。协调意识,即要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集中群体力量,发挥综合优势,协作攻关,争取多拿大项目,多出好成果[6]。

2.3激发管理队伍热情

科研院所应实行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模式[7]。来激发管理队伍的工作热情。物质激励,主要是报酬激励,可采用工资、奖金、福利、处罚、带薪休假激励方式等;精神激励可采用职业发展激励、晋升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二者应有机地结合起来,科研院所除了要考虑科技管理人员的职务或职称及奖惩等各方面问题外,应健全评价体系,科学评估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绩,破现行职务晋升和职称认定的局限,建立多种职业通道丰富和发挥不同激励手段的作用。对于在科技管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人员,应分情况建立奖励制度给予奖励。适当提高管理岗位津贴,缩小与科研岗位人员的收入差距,使管理人员能专心致志地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建立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1]。

3结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建设好科研院所科研管理这支队伍是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的必要因素,也是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对于这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只有在科学的管理体制下,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才能充分发掘科研潜力,提高科研绩效,从而最终实现科研院所的科研发展战略目标,并保证其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易小平, 林 华.浅议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队伍建设. 农业科技管理, 2009; 28(5): 80-82.

[2]唐 斌,洪咸友.关于科研院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 经济师, 2006;(5): 43- 45.

[3]戴洪娟, 白一光, 蒋启东.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条件[J]. 农业科技管理,2006;(4): 78-79.

[4]海. 谈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要点[J].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1; 9(17): 144- 145.

[5]王晓东. 复合型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J]. 山东化工, 2007(11):26- 28.

第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科技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一、科技管理的特点分析

科技管理在从其本质上考虑的话,就是按照科学技术自身所需要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信息论、系统论以及控制论等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组织各种科技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实现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上做出最为合理以及最为经济有效的科技活动,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实现的目标。

首先,科技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以及管理结果往往具备了比较强的不确定性。科技管理的活动中,包含了比较多的难以实现和难以预知的因素,我们不能够对科学发展的结果进行预测和控制,这是人类本身的局限性所在。所以,科技管理的活动就不能够像一般的管理活动那样按时按量的产出一定的产品。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性比较强的活动,在具备了比较强的创新性的前提下,其不确定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科技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件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这就要求科技管理工作能够允许从业的科技人员能够失败,能够尝试,能够充分的调动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科技管理活动的绩效评价是比较困难的。由于科技活动本身就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成果的实际价值以及成果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短期内实现对科技活动的评价爱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够像传统的生产活动绩效评价那样对科技活动所产出的成果进行绩效的评价。由于科技活动所涉及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那么简单,还有一定的环境效益乃至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够以传统的绩效考评方式来评价绩效管理工作。

最后,科技管理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由于科技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领域是科技研究和生产领域,这就意味着平常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与科技人员是经常性的有交集的。由于科技人员本身的专业背景和工作内容是互不相同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的出现,这样的话就使得科技活动本身与外界的联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就没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管理方式,来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科技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自主的进行选择。由于科技活动本身不是孤立的,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注意到科技发展中的相互渗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由于以上特点的存在,这就决定了科技管理活动必须要遵循科技活动本身的内在规律,要尊重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不断的摸索科技活动在受到内部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过程中所出现的变化。通过对于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更好的适应现阶段新时期科技活动的发展。

二、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科技管理工作与实际的经济发展严重脱节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的完善,科学技术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科技没有成为经济发展和建设的主导因素。科技的进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在有力的状态,严重的脱离了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规律。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大部分的科技成果没有能够及时的转化成为经济成果。科技的资源本身按照项目进行配置的,按时科技的规划以及项目题目的选择大都是由科研单位以及高校提出的,很多的专家没有切实的根据实际的产业结构以及市场的发展规律提出,而是专家们大都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提出项目的选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严重脱离了市场的发展,使得科技的发展与市场严重过的脱离。

(二)科技管理人员自身工作的局限性

科技管理部门在目前的日常工作中,大部分的是以制度内部的规范来进行操作的,对于科技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具体科技知识却没有很好的认知。科技知识在现阶段进步的速度是很快的。科技企业所涵盖的行业又是很广泛的,这就导致了政府的科技管理人员与技术的研发单位之间存在严重过的信息失衡状态。科技管理人员对于科技的实际应用价值没有切实的认识,这样就在无形之中拉大了管理的成本。

(三)科技管理部门的协调力度问题

目前对于科技活动的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每个科研单位在内部自成一定的体系,对外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的门派意识以及分别对立现象比较严重。这就使得科技资源不能够整合在一起,在科研单位之间就无形之中出现了重复研究的现象。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在加剧。这就导致了很多的科技需求企业不能够发展壮大,市场竞争中自身的竞争力得不到提升,就缺乏市场的竞争力。

三、对于科技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

(一)要构建科技与经济相互结合的操作模式

对于一项技术来讲,一个完整的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是从技术的发展到产品投入市场,直到所发明的基础能够产出一定的经济效益或者是社会效益,技术的价值就体现在其所包含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中。所以,对于技术的发展来讲,要结合商业的运作模式才能够称得上是技术的完全发展。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不仅能够使得技术带来比较高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还能够解决当前我国技术型企业本身技术薄弱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将一定的资金注入到科研单位,这样就能够实现经济和技术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科技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在一定的程度上将直接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培训以及考核等的方式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科技管理人员来讲,由于其自身能够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相对是比较少的。所以,要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提高其专业的水平和管理的效率。就必须要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进行自我的提升。这样刚才能够看到自身水平高的提高。要在单位的内部经常性的进行经验的交流以及研讨。科技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进行经验的相互学习和讨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科技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第6篇

摘要:通过回顾车站在科技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分析目前工作状况以及科技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强车站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从完善机制、人才资源开发、项目过程控制管理几方面内容简要阐明加强车站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看法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车站;科技;项目;管理

随着铁路现代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运用,要适应这种新形势、新变化,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走以科技促发展、用科技保安全、靠科技创效益的发展道路。而车站科技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系统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抓好车站科技项目管理,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车站科技发展迫切需要改善提高的重要工作。

一、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认识

对科技管理部门来说,项目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通常是指规划、计划、方案、工程、任务等,申报项目、确立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评审项目是每个科管人员都耳熟能详的业务流程,但从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角度,项目和项目管理的真正内涵和规律还未被真正理解,项目通常是一次性的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是对整个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项目和项目管理组成为项目管理系统知识体系,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运用众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的集合。因此学习、研究和应用项目的涵义以及项目管理的方法,对科管人员来说,意义非凡。

二、车站当前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车站的科技项目管理是对车站各部门的科研项目情况进行严谨的需求调研、慎重筛选出科技含量高的课题、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对确立的科技项目进行过程监测、进度控制、完成后的验收办理、鉴定评审等管理。近年来,车站创造了一些科技成果,但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的重大变化和设备方面质的飞跃对铁路科技发展带来了极深远的影响,这些新变化造成车站科技项目管理出现许多不适应的方面。

1.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有局限。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车站在科技管理方面存有落后的思想观念,认为车站管理是传统的生产管理,对经验的需求高于技术,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科技工作方针目标,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自身的科技工作基础比较薄弱。

2.管理体制建设滞后。车站的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自05年以来车站制定的科技管理办法未能与时俱进加以修订,造成研发过程中出现程序不规范,课题重申报轻管理,少数立项课题拖延时间,仓促研发形成结题质量不高等现象。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低下,参与和关心程度不够。一些自主研发的项目经费不能及时落实,成本支出上有困难。

3.科技人才建设缺乏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铁路装备现代化加速推进,铁路职工技能不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显,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技术水平的科技人才尤其缺乏,车站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引进人才的途径比较少,加上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使得铁路的人才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车站的培训力度不够,培养的方向侧重于一线生产岗位的实践和锻炼,注重经验的培养,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举措较少。这都对车站的科技人才的储备造成很大影响。

三、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想法

1.完善机制,提高科技管理的规范化。一是应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机制,确立科技管理网络。成立科技管理职能部门及科管专(兼)职人员,担负起贯彻路局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科技工作计划、制定适合车站的科技工作目标和科技管理实施细则、推进车站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责任。二是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管理制度。要针对车站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从制度上给予加强规范。使科技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制定项目立项的流程、课题管理的方法、科技经费的使用、科技奖励办法、人才培养制度等。三是应进一步明确车站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以车站的行车安全、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的需求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保安全、增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的科技课题上。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 机制设计 过程激励 评价体系

1.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要着力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第一推动力量来加以培育和推进。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直接决定着国家科研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水平。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不仅需要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支撑和保障,而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即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市场机制在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得到增强。

但是,近些年来,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属于科技创新所占的比例并无明显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层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基础性和前沿性的自主创新突破并不多见。反思这种情况,我认为,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因素中,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了科技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忽略了科技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基础性和前沿性自主创新成果的弱化。另一方面,当今科技发展的技术特征使得科研自主创新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宏观科研管理体制都要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技术要求。而从机制和政策上看,高校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诸多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提升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必须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既能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又符合创新活动发展的特点,从而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机制的困境

高校的科研资源分配及组织管理体制等影响科研活动的过程因素妨碍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研资源分配上,作为科研过程中重要的资金保障,国家科研费用投入不足,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仍然偏低,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尤显不足,普遍存在着人均科研经费投入少、课题小、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现行教学、科研合一的依托学院(系)、教研室开展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科研自主创新。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校的科技活动以单学科、分散化、小型化居多,容易导致教学、科研在资源使用与分配上的矛盾,使科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得不到保障,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群体化和学科交叉、研究对象复杂化的要求,难以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的效率。在科研组织管理体制上,高校除了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服务以外,没有强有力的承担多学科、系统集成及重大项目的组织体系,基层科研组织的建设也没有得到重视。

在对科研项目及科研人才的评价等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当前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也存在局限。科研管理方式单一,主要是“以管理物为本”或“以事为本”,不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从而影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一种战略性研究,研究周期长短不一,不具有近期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发表,而传统管理模式是一种技术合同制,在时间、结果上限制了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科研人才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完全是具体量化指标,如科研经费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SCI论文的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级别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分,因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者的研究周期、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一旦以同样的指标来评价不同的研究主体,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不良学术风气,影响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因此,从高校科研活动的过程与评价两方面来看都缺乏有效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不利于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3.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体制安排:科研过程与科研评价激励

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必须从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上做出变革,改变创新主体所处的制度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使外部的制度激励转化为内生的创新动力,促进科研水平和层次的提升。虽然科研体制创新本身并不增加科研资源的供给,但是它可以改变科研资源的配置,极大地影响科研活动的效率。科研体制创新能够促使更为有效的科研体制安排的形成,对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制度创新的供给,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应围绕着科研自主创新的机制需求来进行。由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体系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组织协调等科研过程机制上的制度激励不足,同时在科技项目评价和科研人员评价上的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因而,在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评价机制的创新上便产生了制度需求。科研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活动,要求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保证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得到足够的科技资源配置,且由于创新科技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跨领域或跨学科特性,科研活动过程中更加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和跨领域的相互支持;必须安排对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根据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对创新活动进行考核评定,并依照科研活动的规律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因此,高校科研体制创新应从其外在的制度安排,从这项活动的过程和评价两方面来进行设计,即通过对科研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对科研自主创新主体进行有效激励,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科研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科研自主创新的过程激励:科技资源配置与院系合作

近20年来,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由过去强调高度集权转向重视科研单位的自主管理,由过去的以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高校科研单位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技资源的整合,制约了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展开。因此,在自主创新的机制保障上,要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统筹科技资源的配置;还要改革现有的科技评价制度,为科研自主创新提供更强的制度激励。

4.1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

科技资源的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关系着科技发展水平、层次,亦关乎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与高效协调的科技资源管理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的科技投入采取的是典型的集中型体制,将科技资源集中投向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资金来源单一,投入模式单一。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投入也由单一的集中型体制向多层次的分散化体制转变。由于科技投入管理体系的多层次性,导致科技投入过程中相互交叉的现象经常出现,有的领域重复支持,造成资金浪费,有的领域缺乏有效支持,造成发展受限。

科技投入的多层次性和分散化体制,以及科技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客观上需要建立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对科技预算实行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使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对科技投入的方向和具体领域实行总体规划和调控,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2推动高校科研部门的协调合作。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围绕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多方面资源进行科研攻关和深度研究,这需要高校科研部门间的有效合作。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各自所在的行政体系内部进行的,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机制。这种制度上的条块分割状态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活动的展开。

解决高校科研部门间协调合作不畅的问题,应加强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建立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科研协调机制,更好地协调跨部门之间的整体科技合作。将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协调方式进行调整,逐步由行政性的协调转变为非行政性的协调,发挥科研单位的自主性,建立院系间的良流与合作机制。这样也可以为高校、产业界和高校外科研机构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全国性的科学研究及知识转移。

5.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作为科研活动及过程的最终评价,对科研成果进行考核是增强科研自主创新主体动力的有效途径,构建一个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体制的运行效率。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制度不科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高校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③因此,应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制度,从对科技项目的评价和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两方面来促进自主创新的评价机制建设。

5.1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当前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往往以科研活动所产生的论文数量、的杂志层次及论文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并有诸多各种形式的评审活动。不可否认,这种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种评价制度过于形式化的特征不利于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的脱颖而出,会导致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利于有长期收益和创新价值高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科技项目的出现。

科技活动复杂性、不确定性高。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科学研究活动要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科技活动的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评价制度,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以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为前提,对于基础科学、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实行科技项目分类评价,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例如,对于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研究,要以科学意义和学术贡献作为评价重点,突出其创新性;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则要以其市场竞争力为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要强化科研活动的外部评价,甚至可以考虑建立科研活动的独立评价体系。对于重大的科学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可以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考核评估。确立以科研质量为核心,独立、公正为原则的评价体系将有力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成果的产生。

5.2改进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

创新型人才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而选拔和激励创新型人才则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保障。选拔人才、激励人才,必须革除现有人才评价体制的弊端,根据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

当前,一些针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操作上过于机械,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和轰动效应,将科研活动过多地与职称、津贴等直接挂钩,导致科研活动浮躁之风盛行,甚至产生违反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学术腐败现象。由于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也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在对高校科研人才的评价上,要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为科研人才学术创新活动提供一个宽松的研究氛围,而不应用过多的形式化的科研指标来评价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只有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创新主体内在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

6.结语

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的总体实力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不仅要在人才、资金和技术设备上给予保障,更重要的在于要建构有利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而建构这一体系,要从增强科研活动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激励来进行。

从科研活动的过程激励上看,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利用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促进科研部门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则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从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看,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能有效激励科技创新主体,从而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光明日报,2006-02-10.

②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③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N].光明日报,2006-02-10.

[2]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Coase,R.,Alchain,A.,North,D.著.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5]Kash,D.E.,Rycoft,R.W.Emerging patterns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2,(69):581-606.

[6]Griliches,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92-116.

[7]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231-257.

第8篇

1引言

伴随着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速度的加快,科技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经无法使任何国家忽略。以我国为例,随着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有鉴于此,各国无不把科技的发展视为国家发展的第一要义,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科技研发体系,对科技的发展进行管理。科学管理绩效评估是科技管理的重要环节。所谓绩效评估,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评价、考核绩效评估,是一种正式的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组织成员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是对包括科技管理组织部门在内的人员、组织、制度等因素在内的评估。通过科技管理绩效评估,可以获得相关的绩效数据,从而为改进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而提供有益的借鉴[1]。

2科技管理绩效评估基本理论

2.1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是针对部门或组织而开展的绩效评估,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理论基础之上的评估制度。在对其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分析,这里主要介绍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流行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理论。这种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借鉴了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研究模式,试图将政府看成是市场中的企业,而国民则是消费者,作为企业的政府需要向国民提供优质的钢公共服务,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绩效。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对科技绩效评估制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比较绩效评估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领域,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研究思路和模式是比较符合科技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新制度经济学(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是一个侧重于交易成本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可以说是近几十年西方经济学研究范畴中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由于其提出的比如交易成本等思想对传统研究范式的突破性革新而备受关注。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指在建立商品交易过程中,没有被易主而损耗掉的成本,譬如讨价还价花去的精力与时间,为防止受骗而采取的保险措施等,这些举动花费的成本都是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为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提供的研究框架,交易成本的概念为绩效评估指标的建立和具体权重的确立提供了指导[2]。由于目前影响我国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于评估程序和体制的不完备,这种体制上的交易成本如何去除,也可以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

2.2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技管理职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政府职能是指一个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科技管理职能则是指政府为了促进本国或地区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科技竞争力而履行的一系列职责和功能。一般来说,科技管理职能包括了制定相应的科学发展方针,同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框架,有时还需要直接投资一些高风险性的科技领域,促进科技的发展,此外还需要在政策或是其他方面对科技产业进行扶持,提高本国科技竞争力。科技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科技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测量,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为改进科技管理制度和体系提供借鉴。

3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方案分析

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实行和具体的解决,最终都依赖于完善的评估方案。只有设计出完备的,考虑全面,权重合理的评估方案,才有可能进行科学的评估,为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做指导。一般来说,科技管理绩效评估方案的确定包括了绩效评估指标的确立、进行评估指标值的确立、绩效评估指标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对绩效评估评价指标的效果分析几个方面。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科技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员的层次,另一个是组织的层次。从人员的层次上来说,可以将评估指标细化为知识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工作潜力等几个一级指标,在这些一级指标下面又可以细分为技术职称、学历层次、管理知识等二级指标。在确立了评估指标之后,需要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权重的时候需要注意结合本部门或地区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突出某些指标,比如知识质素或是工作业绩等,从而有效的提升评估管理的现实意义。就目前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平衡积分卡是普遍采用的一种评估形式,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在沟通和共识等方面就无法做到完全的无缝连接。在绩效评估的最后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评估结果进行评分和分析,妥善的解决绩效评估中反映出的问题,改进科技管理体系。(本文来自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科技创新与应用》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朱海锋工作单位: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第9篇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科技资源;统筹机制;共享机制

一、国家科技宏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1.中央部门间、中央与地方的沟通机制和会商机制有待完善。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2004年部省会商制度开始试点,2007年科技部颁布《部省会商工作暂行管理办法》标志该制度正式确立,截至2009年9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7个省市自治区与科技部建立正式的部省会商制度,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部省会商项目实施协调领导小组、省市(县乡)会商领导小组等组织机制。但是,中央与地方的会商制度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方面部省会商的议题主要是针对地方需求和发展重点而进行科技计划的协商,而科技工作思路对接、体制机制创新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地方常常是因项目实施过程遇到跨部门障碍需协调时才被动地进行沟通、会商的,而对国家科技资源整体规划、宏观布局、统筹规划等科技宏观管理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触及不多,尤其是部省会商机制中地方政府参与会商的积极性因项目的相对被动执行主体地位而显不足。地方始终将积极争取科技部的项目与经费支持作为会商工作的重点以及科技工作业绩的标准。再者,在科技资源统筹协调过程中,中央注重科技计划规划与实施进程,地方则注重中央科技经费投入与要求的配套资金,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配置事权主从关系明显、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脱节问题比较突出。此外,会商制度将企业这一主体隔离的做法不符合会商制度设计的初衷,也不符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悖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中央科技计划内部条块化。现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侧重于单个计划的管理、项目(课题)的管理、主管部门的内部管理,对国家科技计划内部统筹管理不足。国家科技计划主导下的科技资源配置常常以指导性和指令性配置为主,统一归口科技部实施的国家科技计划和不归口科技部由教育部、中科院“切块”设置的国家科技计划之间常常是计划独立管理、部门与计划互为封闭、内容交叉,重复立项、重复建设与重复申报成果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国家科技计划在区域发展协调、工业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效度不够。中央各科技计划的实施具有明显地科技水平选择性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央科技资源配置配置过程伴随发达地区挤压欠发达地区、大企业挤压中小企业、新兴产业挤压传统产业的现象,加高地方间、企业间、产业间创新联动的门槛,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企业平衡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难以形成以点带面、点面融合的网络化创新空间体系。此外,国家科技计划未能真正进入企业,企业科技计划也未能融入国家科技计划。2009年,全社会R&D活动投入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国外资金、其他分别为1358.2710、4162.7182、78.0999、203.0155亿元,分别占总投入的23.4%、71.7%、1.3%、3.6%,企业创新计划常常游离于国家科技计划之外,国家科技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引导意义极为有限。

二、中央与地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等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机制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在管理体制方面,科技资源一方面存在部门分割、区域分割、行业分割管理导致科技条件资源原子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分散管理、重复管理的问题。科技资源共享主要涵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公益性科研条件资源、行业共性科技条件资源,这些资源中中央属和地方属产权概念多混淆不清,未能由国家专属部门统一管理,常局限在所在部门、所在区域、所在行业内部管理与使用,使得在全国范围内的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机制流于形式,造成科技条件资源使用率低下、重复采集、重复建设、重复研发而浪费大量的宝贵科技资源。全国范围内科技条件资源共享平台端口建设、运行机制建设仍在摸索中。科技条件资源配置矛盾一方面为科技条件资源配置区域、主体功能区失衡主要表现在:中央科技条件资源宏观配置规划与地方发展科技条件资源需求差距较大、中央科技条件资源区域配置规划与区域战略导向科技条件资源需求耦合度低、中央科技条件资源产业配置与地方相关产业发展需求也不匹配,另一方面科技条件资源配置主体以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且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机制并未真正发挥效用,企业所获得科技条件资源配置较少,私营企业近乎被排斥在科技条件资源配置主体之外,这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极不相称。科技条件资源配置区域失衡、产业失衡、主体失衡问题极大降低国家科技条件资源配置效率。

三、中央与地方科技成果价值评价过于模式化,科技成果转化路径需进一步优化

对于各类科技活动成果价值的评价中央与地方常常以专利申请数、高质量论文专著发表数、培养研究生数量等固化指标体系衡量,显而易见在科技活动目标梯度化排布下,国家重大专项成果价值当首屈一指,部级重大课题其次,地方与企业最后便是理所当然。这种国家强势科技活动引领下、具有明显刻板效应与“竞争特色”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对于地方与企业科技活动研发成果的衡量产生巨大的负激励效果,着实有失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地方与企业科技活动积极性。科技成果导向下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配置将出现二次失衡,加剧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配置割裂性。同时由于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行业发展层次差异使得原本脆弱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价的有效性更为有限,其直接结果是进一步降低区域间、行业间科技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使区域间、行业间科技资源配置鸿沟继续保持并加深。从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来看,成果转化障碍颇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主要有专利转让获得许可收入、科技成果二次研发投资、科技成果产业化三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究其主要原因有:科技成果产权不明晰导致成果闲置率高;科技成果层次低,转化成本高收益低;缺乏转化资金,其中关键原因为缺乏转化资金。

四、优化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1.建立科技宏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央部门间、中央与地方的沟通机制和会商机制,并探索地方联动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中央部门间以科技部为牵头单位,部门间科技计划安排、科技制度安排、科技条件资源管理、科技创新活动联动协商的沟通机制,整合部门科技创新资源,并尽快出台相关文件规范运行机制。二是完善现行部省会商制度。会商机制应逐步引入企业主体,搭建直接与行业龙头企业实行会商平台,将科技部、地方政府服务创新主体的范围延伸,使会商合作走向多元主体、民主的互动过程、目标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府际网络科技治理的模式。三是不但探索地方沟通互动的体制机制,对接地方与地方、地方与中央科技战略,消除区域间科技资源配置障碍,实现地方与地方科技资源优势互补、科技创新活动良性竞争、科技成果公平共享的格局。建立立体化、网络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实现中央部门间科技计划相呼应、中央与地方科技计划、政府与科技中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对接有效的生动局面。中央各科技计划应以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标杆,以促进东中西部科技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工业产业布局、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为目标,以提升地方经济、科技水平为基点,以地方科技计划为衔接点,合理布局各科技计划。

2.构造资源配置的社会化网络。完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管理,优化科技条件资源的规划布局,提升科技条件资源利用效率。根据科技条件资源属性、使用效率特征与区域经济水平、科研水平,中央应结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各地方不同时期科技活动实际需求结构,优化科技条件资源布局空间。一方面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行科技条件资源分类管理区域调控政策体系,科学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关键问题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国家区域科技条件资源援助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地方要创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生成积累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自主创新与使用效率研究,加大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转化投入,加快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平台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中心,建立整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的研发联盟。以研发活动为内核,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聚合中央与地方科技资源,抓好创新型企业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是中央与地方要强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研发联盟运行机制建设,中央应构筑点状产业布局空间,选择各地方优势、主导产业,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战略,集聚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创新官产学研研发联盟,发挥高等学校基础研究优势,对接各地方企业群产业化需求,形成以产业为导向地方企业群为依托的官产学研创新联盟。二是中央要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科技水平、环境容量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创新产业技术联盟,鼓励产业导向下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以产业技术创新链为动力,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各地方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备的现代产业集群为目标,开展可持续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及政策研究,构建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平台,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前沿创新技术,制定或参与制定国家以及国际标准,不断增强缔约各方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3.创新科技成果管理机制。一是中央与地方应创新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指标,以多大程度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两型社会为指针,以多大程度有利于实现项目(课题)战略目标为基准,以项目(课题)属性、区域特征以及对应行业现状为评价起点,以效率为主线兼顾公平为总则,以多大程度创造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内容,以投入产出效率为落脚点,以同行专家、中介机构、社会相关人为评估团体,构建层级化、区域化、信用化科技成果空间评价体系。二是创新科技成果应用工作机制,科技成果价值反映科技活动绩效的关键指标,中央和地方科技计划充分发挥市场基础配置作用,引进科技创新资金竞争机制,加大部分研究成果申报的后补助资金额度,关注优秀科研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奖励科技成果价值高的科研主体。三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鼓励创新主体或个人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二次创新,鼓励共性技术、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成果设立产业共享平台,鼓励重大科技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及时转让给科研主体或中小企业。四是建立科技成果向不发达地区转移扩散的新机制。中央要加大对中西部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援力度,尽快构筑有利于科技成果扩撒的外部条件,各地方要建立开放式互动的科技成果管理体制,加快改善科技成果溢出环境,与其它科技发展较快较好的区域互联互通。五是创新科技成果共享、扩散与保护机制,根据成本收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召开科研学术交流会、专著等形式共享科技成果,根据科技成果属性与应用范围有选择地在区域间扩散,通过申请专利等法律途径保护重要科技成果。

参考文献

[1]何为东.省部科技会商制度的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第10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化,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促进农业经济整体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激励,以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管理活动。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它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将劳动力、土地、资金及政策倾向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调度,并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和国家利益。

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比较落后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包含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农业教育信息化、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这五方面,主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农业信息与农业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管理决策水平。而我国在这些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基础信息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村地区信息设备普及不到位,网点覆盖范围小,农民主要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获取相关农业信息。因此我国农业经济信息网络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前提。

2、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形成与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农业市场结构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很多与农业经济有关的活动无法有效实施,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3、农业人员缺乏管理理念

我国是从传统的农耕国家发展到目前的农工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城市化进程加快等这些原因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巨大变化,现代化、科技化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业基础地位被忽略,导致农业人员管理理念流失,阻碍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三、农业经济管理新思路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集采、供、销于一体,把农业生产、农用生产资料的提供、技术措施的采用以及农产品加工、保鲜、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统一起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把资源、人才、技术和资金集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规模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完善社会服务系统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是为了解决社会化生产时遇到的种种问题,无论是农业科技服务,还是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农业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服务,都需要政府和组织机构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实施惠农政策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国家加强对农业的宏观帮助,在农产品r格和相关的惠民政策上给农民带来实惠,提高农民积极性。

3、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信息

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设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配备合适的信息化设备供农业生产使用,并加大对信息化设施的使用培训,激发相关人员的热情,提升相关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4、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完善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经济管理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创新,随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改变,农业的发展理念也发生改变,导致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农民耕种逐步向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建立品牌化的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发展空间和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为农业经济发展树立良好的发展方向。

5、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成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位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第11篇

“‘第一生产力’在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立下巨大功劳,但目前,中国要真正实现在产业强国层面的突破,必须再次审视和突破现有的科技体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国家战略布局和体制突围。”一位接近核心决策层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获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亟待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层皮”难题,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而当经济逐步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以后,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需要有一个从“直接参与者”向“环境创造者”的转换。

“政府要从职能转变入手,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利于竞争的环境。”科技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企业着急的事儿没体现出来”

中国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尚未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地位。

“根源在于体制和制度不适应自主创新的目标。”赵刚说,“中国发展创新型经济面临科技与经济‘两层皮’问题。”

根据科技部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发明专利已经占到了世界第三位,全国技术交易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764亿元。九三学社中央专职副主席赖明研究认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当前的数据是不到20%,产业化率不到5%,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0%~50%。

这与中国现行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密切相关。

为了体现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国家明确要求,科技项目必须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除了基础研究外,应用研究、研发项目都要由企业牵头。但由于大多数企业自身并不具备研发能力和机构,往往需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帮助,形成“企业带头申请,高校帮忙写申请书”的局面。

表面上企业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但在实际操作中,科技发展规划和项目选题机制还是由院所和高校牵头提出,专家往往从自己特长和偏好出发选题,造成了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企业主体地位留在纸面上。

“高校和院所追求的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是脱节的,科技成果应用如何,转化多少,能带动多少人就业,往往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赵刚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科技项目中,由企业提出立项的不到20%,大部分来自院所和高校的专家。他们大多不具备跟踪产业技术和市场前沿的能力,导致“企业着急的事儿没体现出来,几个五年计划攻关也见不到结果。”

“知识产权归公司,课题论文归老师”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现实与落实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位央企负责人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说,都说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但我们从来没有感受到“主体地位”,事事都要审批,处处都是“婆婆”。

如何真正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提出,应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创新要素围着企业转。

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多层次推进的大课题。

科技立项上,要真正让企业牵头,“让企业自己找媳妇,不搞拉郎配。”

业内专家建议,应用型国家课题可多方面向企业和产业界征集;在评审时,增加来自企业界的代表,确保企业的话语权;评审标准要看是否符合企业和市场实际需求。具体操作上,可改变现在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申报课题制,允许企业单独向政府部门申请课题,由企业自行选择产学研合作方式,政府部门只规定具体给高校、院所的经费比例,并加强后续监管和验收即可。

同时,肯定高校和院所科研人员的“产业贡献”,改变论文“一刀切”评价标准。对于应用型和工程类专业人才,按其技术和产业贡献率给予职称评价和奖励,鼓励他们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还要探索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吸引高校和院所专家为企业服务。通过与院所、高校建立联合研究中心,与科研人员联合申报课题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利益分配上实行“知识产权归公司,课题论文归老师”或“项目分红权”等办法,凝聚各方面创新人才,引导社会创新要素聚集到产业持续创新链条上来。

专家建议,要围绕国家战略方向,从重点行业中选择和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大型龙头企业,作为国家计划和产业技术方向的提出者,加强行业协同创新。

另外一个关键环节,是要完善服务机制,探索新型平台强化创新支撑体系。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是增强企业持久创新力的重要保证。目前,一些企业已开始探索“资本+产业”的新型研发平台,利用行业背景和能力,对行业里的科技创新项目,从创意开始就介入,帮助创意点子转化成长为创新企业,称职带动行业进步。

政府:“环境创造者”

在赵刚看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同样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到位,各个环节难免出现问题。

“要真正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的创新体系,应该改革现有科技立项和评价机制,完善产学研利益联结机制,什么样的项目该如何监督,如何鉴别,应该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监管。”赵刚说。

缺乏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科研项目评审和验收容易走过场,“部门好交代,个人得实惠,而国家受损害。”

政府还要改变对科技创新微观层面工作过度干预的“越位”现象。

“中国目前的科研机构、科研项目仍有行政化的趋势,跟机关越来越接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我们一直强调资源分配应该有独立的机构来做,政府是宏观决策者,可以去监督评估,但不能把权利全部捏在自己手里。”该人士说,“改革到今天,最大的问题仍在这方面。表面上还有点改进,一到实质性的地方,很难动不起来,一有机会可能还走回来了。”

这是该专家的切身体会。一年前年他为某高校申请新一轮科技项目,亲历了从科技部到地方相关部门的层层行政审批和分配,什么时间节点上什么项目,每一项进多少钱,有多少额度都已经有规定了。“地方相关部门拿到这个额度,然后学校、企业来申请,名额给谁,这个部门就是关键了,仍然是行政审批。”

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政府需要消除“越位”,弥补“缺位”,优化宏观科技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推动科技工作管办分离,尽快理顺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业内人士给出的建议是,成立中央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改革总体方案,统筹组织实施。同时建立跨部门高层科技战略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强化国家层面的科技创新领导机构作用,按照“大部委制”原则,推进政府部门科技事务综合管理职能的合并。

鉴于改革的复杂性,有关专家建议分步实施,由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主持,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沟通,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然后进行局部的职能整合,可以首先将相关部门职能合并,之后进一步归并整合有关政府部门相关科技管理职能,最终形成“大部委制”格局。

第12篇

关键词: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产业园区是20世纪一种新兴的产业集群,是实现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重要基地,是升级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这就要求产业园区从自身出发,提高创新能力,优化管理体制,实现管理体制创新的同时,提升整个园区的竞争力。因此,探究包含业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对于优化产业园区格局,提升区域竞争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概述

(一)产业园区的含义

产业园区大体上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指某一产业的聚集区,二是指某一技术的产业化项目。简单的说,产业园区就是一种孵化平台,是企业实现产业园发展的集中区域。

产业园区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高新区、科技园、工业区、开发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各主要城市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和可以新城等。

(二)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内涵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切社会活动都要约束在一定规则之内,参与活动的成员需要受到规则的规范。管理体制就是管理与体制相融合,总结以往的管理经验,去除掉特殊情况和某些细节而做出的理论和制度的框架、特征的概括及其主要运行规则的总和。

“具体到产业园区来说,由于产业园区建设离不开政府、产业园区管委会、企业和一些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所以,从参与主体的角度界定,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就是指参与产业园区建设的政府、产业园区管委会、企业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权限、法规制度等方面相互关系的总和。”

二、我国产业园区管理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产业园区管理体制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园区具体发展形式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根据管理体制主体参与的程度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管理体制: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以企业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以政企联合的管理体制。

1.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

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是指,产业园区以政府部门管理为主,强调的是政府部门在的重要作用。由于政府权力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政府直管型管理体制和管委会代管型管理体制。

(1)政府直管型管理体制。政府直管型管理体制指的是,政府部门对于产业园区各项工作进行直接管理。下设的管委会只负责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监督日常工作等等。北京中关村就是采取这种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北京市政府派驻大区管委会进行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法规的出台。

(2)管委会代管型管理体制。这个管理模式是指政府组建专门的管理部门――管委会来对产业园区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管委会享有的权限和市级政府部门享有的权限是基本相同的,但也要受到市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指导。成都青羊工业园区,采取的管委会代管型的管理体制。

2.以企业为主导的管理体制

又称为无管委会型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特点是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本身就是营利性的公司。产业园区内的企业通过设立总公司对园区内事务进行管理和规划。总公司作为法人,一要承担经济活动,二要执行部分政治协同功能。其他社会性,行政性事务由政府部门管理。在国外有很多产业园区采取这一管理体制,国内的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就是由中山火炬开发总公司负责园区内的事务。

3.政企联合的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实行,政府与企业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园区内既有管委会也发展总公司。管委会负责行政决策和其他服务性职能,发展总公司负责园区内的具体管理事务,同时具备一定的行政性质。二者的人员配置是相互交叉的。苏州工业园区、青岛高新区都采取此种管理体制

(二)我国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管委会地位没有法律保障

通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园区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至今为止依然没有一部适用于全国的、专门的、明确的法律法规来明确管委会的地位。将管委会看做一级政府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做法,管委会并不在政府的行政序列的当中。管委会地位一直无法得到法律保障,其运行机制、政策等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这样使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非常容易受到旧的管理体制和外部因素的冲击。

2.管委会行政执法资格没有法律依据

由于管委会本身的法律地位一直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其行政主体地位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所以管委会很难建立起完整的行政执法体系。在进行行政执法的过程中经常遭遇尴尬: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行政职权;另一方面,没有法律条款保障管委会行政执法的过程和权力大小。这样就会经常与行政机关发生冲突。久而久之,管委会将无法在环境建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政策变化的同时,管委会权限遭到软性分解

近年来,国家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变动,对于海关、税收、社会保障等部门的管理方法由原来的间接管理变为直接管理,一些赋予管委会的权利被各个部门的行政规章所分解。一些原来下放给管委会的权限被回收,或是需要向上逐级汇报确认。这就使产业园区以前享有的特殊政策不断削减,产业园区一般行政体制退化的压力不断增大。

4.新旧体制冲撞激烈,旧体制有复归倾向

产业园区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之一,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努力迎合国际标准。但是随着产业园区规模的不断增加,其经济体产生的社会贡献在本城区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通过资源、土地、财税等方面,与外界的沟通日益紧密,创新体制和旧体制之间的摩擦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很多的产业园区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行政区。区内外两种体制直接粘合,使园区内的新体制不断受到旧体制的冲击,机构膨胀,分工细致,但是办事效率日趋低下,官僚习气在蔓延。

三、国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借鉴

国外产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大体分为四类:政府管理型、大学与科技管理型、企业管理型、协会管理型。

(一)政府管理型管理体制

其主要特征就是政府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政府是最高决策者。例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由首相办公室下设的“科学城推进部”来管理。其优势是由较为稳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是行政干预过多,不利于产业园区的后续发展。此种管理模式适于产业园区建立初期,在企业自己技术还不是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实施。

(二)大学与科研机构管理型管理体制

此种管理体制是指,由大学或者科研机构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于设立在大学内的产业园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典型的例子,如英国的剑桥科技园。这种管理体制没有政府参与,完全有科研机构领导,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研发,但是后续资金支持力量薄弱,一旦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整个科研机构都有可能陷入瘫痪。中国的知名学府大多设立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没有足够的智力环境设立此种模式的产业园区,受众范围太小,并不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园区借鉴。

(三)企业管理型管理体制

它是由各方组成的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园区内各项事务的。以非盈利性的企业来负责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所需的服务。典型如,美国的孵化园,澳大利亚的科学院。这种公司一般负责重大政策的制定,不干预具体的园区事物。这种模式适合在产业园区发展到半成熟的阶段时候采用,但是,我国的国体和经济环境与西方国家毕竟有很大的差别,此种模式是否能在我国的产业园区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

(四)协会管理型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是由政府,企业,大学,银行和其他机构分担义务,承担责任。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体制,又称基金管理型管理体制。法国的法兰西岛科学城就是用的是这种模式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适合在产业园区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使用。此时的产业园区,政府只起到推动和引导作用,其他园区内主体起主导作用的。

四、我国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创新的途径

产业园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大胆创新的硕果。在产业园区区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一定要积极看待并着手实施体制创新。

(一)推进产业园区法律体系建设

1.要明确产业园区管理主体的法律地位

明确管理主体的法律地位,特别是管委会的法律地位,要从国家层面来推进产业园区法律体系建设。尽快颁布具有普遍性、专门性的产业园区法。普遍性指的是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园区;专门性指的是只适用于产业园区。产业园区管理主体在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可以制定一些符合本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的条例规范。同时要保障管委会对产业园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权力。

2.开发区的组织管理体系要从法律上得到明确

从法律上明确开发区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界定管理职能,权限大小等问题,有利于保证产业园区管理的权威性和时效性,确保产业园区长期平稳发展。促使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更上层楼。

(二)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将开发与管理职能分离

虽然现在还没有法律规定产业园区的政府地位,但是在现实中,管委会一直发挥着“准政府”的作用。国内大多数产业园区都在采用政企联合型管理体制。发展总公司负责园区内具体事务,但是必须在管委会指定的框架内,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因此必须探索出管委会和开发总公司之间新的监管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开发管理职能的分离。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以企业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园区实际情况的运行机制,核算成本效益。争取在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园区内的高效运作。

(三)创新管委会组织机构的设置

随着政策不断地变化,政府部门逐渐意识到为管委会放权的重要性,这就涉及到管委会组织机构如何设置才能简单高效的办理日常事务。由于管委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来设置的,所以,对着管理体制的创新,管委会的组织机构也要相应的做出调整。管委会下设各部门:办公室、经济发展处、建设管理处、投资管理处、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对管委会的领导负责,协助管委会领导处理日常事务;负责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组织安排;负责人事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经济发展处负责,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拟定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等。建设管理处负责,项目规划、选址、施工图等报建手续、审核报批及验收;负责监管工程质量、审核工程预算等。投资促进处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完成园区、管委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推进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

目前我国产业园区中的中介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数量少、级别低、服务范围不明确,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理顺管委会和中介机构的关系。当前管委会承担着大量琐碎的社会性事务,因此有必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由中介组织来承担这些社会性事务,并且各种的行业管理职能也要逐渐交付到中介组织手中,逐步实现“小政府、小管理,大中介、大服务”的管理体制。这样就为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其次,将中介组织的构架由“官办”、“半官办”向合伙制、股份制转变。这样中介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能更加有效的发挥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最后,要加大对中介组织的监管力度,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建立健全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质量监管体系。政府部门也要加强政策监督,以保证中介机构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杰.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及其比较[J].商业时代,2010:105.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6.

[3]闫国庆.开发区治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2.

[4]潘波.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J].行政法学研究,200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