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分析体系

财务分析体系

时间:2023-06-06 09:3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分析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分析体系

第1篇

【关键词】 财务分析 指标体系 构建

财务分析是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者,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1.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1.1外部分析指标体系。(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2)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太。(3)盈利能力分析。(4)社会贡献能力分析。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5)综合财务能力分析。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

1.2内部分析指标体系。(1)企业筹资分析。在筹资分析中,首先,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2)企业投资分析。企业对投资活动,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投资分析的重点;其次,应对投资活动进行事中分析,以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最后,对投资活动进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资效果、评价投资业绩,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 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

(1)会计分析。会计分析通常由阅读会计报告、比较会计报表、解释会计报表和修正会计报表信息四个步骤组成。财务活动的会计分析就是要从各项财务活动特点出发进行会计分析,本部分包括对筹资活动会计分析、投资活动会计分析、经营活动会计分析和分配活动会计分析四方面内容。(2)财务分析。分析企业财务运行状况及运行效果。通常企业财务状况可从盈利能力状况、营运能力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增长能力状况四方面来体现。因此,本部分包括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增长能力分析四个面内容。(3)综合分析。分析与综合通常是相对应的,有分析就应有综合。分析揭示了企业在各个领域或各个环节的财务运行状况和效果,综合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企业整体财务运行状况及效果的结论。综合分析有利于说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状况。本部分包括财务综合分析、财务综合评价、财务预测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四方面内容。

3. 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和完善建议

3.1完善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1)财务分析体系对于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分类在操作上比较困难。企业外部的财务分析人员很难辨别究竟哪些资产会存在利息收入,哪些负债是无息负债。因此,对于各项会计要素的划分应该有更加合理的标准。同样企业也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产和负债项目作出合理的分类,并且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2)财务分析只是运用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没有运用到现金流量表,没有很好地反映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情况,其分析还是停留在报表分析,没有延伸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停留于对企业过去经营状况的分析,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财务预测的需要。(3)财务分析体系仍旧重视短期的财务结果,有可能会造成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企业长远价值的创造。

3.2对完善财务分析体系的建议。(1)制定更加合理的资产和负债的划分标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对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分类,并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2)企业的财务分析要充分利用财务会计的四表一注的信息,还要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关于成本性态分析、本—量一利分析、成本控制分析等信息,真正做到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业绩评价和内部控制的目标。(3)积极吸收最新的财务分析研究成果。比如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更加合理的财务分析体系。

4. 完善财务分析体系

4.1完善的有关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基本等式: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股东权益(1)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经营资产是指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与总资产相比,它不包括没有被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金融资产。严格说来,保持一定数额的现金是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但外部分析人无法区分哪些金融资产是必需的,哪些是投资的剩余,为了简化都将其列入金融资产,视为未投入运营的资产。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主要标志是有无利息,如果能够取得利息则列为金融资产。只有短期权益性投资是个例外,它是暂时利用多余现金的一种手段。所以,是金融资产,应以市价计价,至于长期权益性投资,则属于经营资产。(2)区分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经营负债是指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短期和长期无息负债。金融负债是公司筹资活动形成的有息负债。划分经营负债与金融负债的一般标准是有无利息要求。应付项目的大部分是无息的,故将其列入经营负债。如果是有息的,则属于金融活动,应列为金融负债。

4.2完善的有关利润表的概念基本等式:净利润=经营利润一净利息费用(1)区分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金融活动的损益是净利息费用,即利息收支的净额。金融活动收益和成本,不应列入经营活动损益。两者应加以区分。利息支出包括借款和其他有息负债的利息。从理论上说,利息支出应包括会计上已经资本化的利息,但是实务上很难这样去处理,因为分析时找不到有关的数据。资本化利息不但计入了资产成本,而且通过折旧的形式列入费用,进行调整极其困难。如果没有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则可以用“财务费用”作为税前“利息费用”的估计值。金融活动损益以外的损益,全部视为经营活动损益。经营活动损益与金融活动损益的划分,应与资产负债表对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划分保持对应。(2)经营活动损益内部,可以进一步区允主要经营利润、其他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主要经营利润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利润,它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及有关的期问费用,是最具持续性和预测性的收益:其他营业利润,包括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它们的持续性不易判定,但肯定低于主要经营利润:营业外收支不具持续性,没有预测价值。这样的区分,有利于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3)法定利润表的所得税是统一扣除的。为了便于分析,需要将其分摊给经营利润和利息费用。分摊的简便方法是根据实际的所得税税率比例分摊,严格的办法是分别根据适用的税率计算应负担的所得税,后面的举例采用简单办法处理。

第2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财务指标

1当前医院财务分析体系中存在问题

第一,不重视现金流量指标。目前的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是在医院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收支汇总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据这两个财务报表可以实现对医院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的财务分析。但对于现金流量的分析却没有相应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有维持和评价医院筹融资、投资和日常运营的重要作用,因此忽视现金流量指标是财务分析体系的一大缺陷。

第二,不重视非财务指标分析。现行医院财务指标体系是以财务报表提供数据为基础的,因此财务指标的分析是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反映的历史时期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不能有效地预测未来经营状况,而非财务信息比财务报表信息更能提供更多、更可靠的预测信息。如果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结合,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医院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三,缺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医院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是国有资产,因此,医院应同国有企业一样需要设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财务指标,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时,对发奖金、算物价的方法,还没有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法,因此极有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第四,缺少反映无形资产和知识成本的指标。目前的医院财务分析只是针对有形资产如现金、固定资产等硬性资产的分析,而对于医院的无形资产如现金技术、商誉、人力资源等软性资产不能完全反映。而目前医院的这些无形资产构成了医院市场价值的绝大部分,在知识经济下反映无形资产更为迫切。因此,反映医院无形资产的指标应是重要的财务指标才能反映医院真正的实力。

2现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资产负债率指标。资产负债率是指医院承担债务总和与资产总额的比率,是反映医院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反映的是医院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比率越高,医院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说明医院靠借款维持运营,经营风险较大,如果这个比率越低,则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从医院经营的角度来讲,既要考虑医院的正常运营,又要考虑医院承担的财务风险,如果资产负债比率过低,则说明医院较保守,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较差,而相反的如果负债比率过高,则说明医院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因此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应维持在60%~70%为最佳,而到达85%以上时医院应开始注意债务危机。

第二,变现能力指标。变现能力指标反映的是医院的短期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反映的是医院的短期债务到期前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流动比率越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保持在2∶1为最佳状态。但如果比率过高,也表明医院的流动资产未得到有效利用,损失了大量机会成本。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反映的是医院能立即用于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保持在1∶1为最佳状态。

第三,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指标与企业的现金流量比率有所区别,医院的现金流量比率是指医院的现金及等价物与医院结余的比,主要包括业务收支现金率、业务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综合衡量了医院的现金保障能力和获利能力。业务收支现金率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业务收支结余的比,反映的是医院的现金收入在业务收支的比重;业务收入现金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的比;资产现金比率是经营现金流量与资产总额的比。

第四,经济效益指标。①职工平均业务收入指标。职工平均业务收入是用医院医疗业务收入与药品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的总和与职工人数的比率,反映的是医院职工平均创造价值,通过这个指标分析意在反映医院的经营效率水平。②固定资产收益指标。首先是固定资产业务收入比率,是用业务收入与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意在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水平。其次是专业设备医疗收入比率,是用医疗收入与专业设备平均价值额的比率,意在反映专业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赢利能力。③资产收益指标。资产收益率指标是用业务收入与平均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医院的资产的获利能力,意在控制医院的成本,提高收益率。④药品收益指标。药品收益比率指标是用医院的药品收入与医院医疗业务收入与药品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的和的比率,反映的是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意在控制药价过高,减轻病人经济负担。⑤经费自给指标。经费自给率指标是用医院所有业务收入与医院所有业务支出的比率,反映的是除财政补贴外医院的经费自给能力,一般比率1为最佳状态,如果自给率大于1,则说明医院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而自给率小于1的则需要政府财政的重点照顾。⑥盈余增长指标。盈余增长指标是用医院本年度的收支盈余与上年度收支盈余的差比上年度的收支盈余,反映的是医院与上年度相比盈余水平,意在分析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存能力。⑦医疗收入增长指标。医疗收入增长指标是用医院本年度医疗收入与上年度的医疗业务收入的差与上年度医疗收入的比,反映的是医疗收入的增长率,意在分析业务收入的增长趋势。⑧医疗成本降低指标。医疗成本降低指标是用本年度的医疗成本降低额度与上一年度的医疗成本的比率,反映的是医院的成本控制情况,意在分析医院的成本管理能力。

第五,管理水平指标。管理水平指标反映的主要是医院的营运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固定资产更新率和管理费用比率。①存货周转率是用医院的药品材料支出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医院的存货较单一,主要是卫生材料和药品,该指标反映的是医院的存货流动性,意在分析医院存货的变现速度,考察医院存货是否过量。②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是用医院业务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流动资产创造业务收入的能力,意在分析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③固定资产更新率是用本年度末净增的固定资产与年初固定资产值的比率,反映的是医院规模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更新水平。④管理费用比率是用医院管理费用额与年度支出总额的比率,反映的是医院的管理费用占年度所有支出的比例,意在分析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

3改善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

通过分析现行医院财务分析体系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适当进行债务融资,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目前医院的负债水平普遍较低,医院可以适当的引入债务融资扩大医院规模,更新大型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债务融资能利用财务杠杆为医院带来更高的收益水平。

第二,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医院应在不影响正常医院医疗服务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存货,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还能有效的降低债务压力,提高变现能力降低财务风险。

第三,降低应收账款周转率。医疗卫生系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较高,医院应在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或成立相关部门专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回收。

第四,提高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随着医院业务收入的提高和赢利能力的提升,医院应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尤其是大型先进医疗设备,不仅能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还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收益。

第五,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医院应适当控制管理费用和业务支出水平,对成本实现事前分析、事中监督和事后控制,科学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水平。

第3篇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准确的开展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已经成为确保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良性运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财务分析不仅可以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掌握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改进优化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的投资者掌握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目前,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采用杜邦分析体系,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难以满足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管理的重点,这对于确保上市公司自身决策的合理以及实现在资本市场的良性运作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概述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最早是由杜邦公司所提出的,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综合性与系统性相对较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就是权益净利率,通过将上市公司的权益净利率细化分解为总资产净利率以及权益乘数等,对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整体偿债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应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更加强调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系统性。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中,不仅基础指标选取合理,而且对于单个指标的分析相对更加科学,更注重了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类管理活动的整体分析,这可以确保企业更加准确的掌握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而且也有利于外界财务信息需求者全面掌握相关的信息。

第二,杜邦财务分析法更加强调了经营管理的协调性。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具体运用过程中,相对来说更加强调了财务指标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财务指标的协调性强,而且还有效地结合了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基础财务指标进行了合理分析,具有非常好的协调性。

第三,杜邦财务分析法的层次性相对更加分明。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采用杜邦分析法,在逻辑顺序上采用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在分析体系中,最下为各类基础报表数据,中间为比率指标、最上则为综合评价指标,深度逐渐增加,也更有利于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开展。

2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分析

第一,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反映不够全面。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更加强调的是对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几方面的评价分析,而对上市公司的整体发展潜力以及资产增值能力等缺少准确的预测评价,尤其是未能充分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收益以及与资产价值增加之间的关系,对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侧重不足。

第二,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不够。在杜邦财务分析法中,重点是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等进行相应的分析,但是在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不够,难以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获得现金能力以及对资产的实际经营效率,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评价分析方面不够全面。

第三,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方面反映不够。上市公司在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但是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法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分析评价指标,无法准确地对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3 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改进优化措施

第一,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引入可持续增长率。对于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缺少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分析问题,在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完善中,可以引入可持续增长率。由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是具有较强综合性的预测以及计划指标,因此在可持续增长率评价指标上大致主要是通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等相应的财务指标作为基础,合理的构建评价分析模型,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偿债能力以及股利政策等进行评价,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评估预判。

第二,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是上市公司正常经营运转的基本要素,在经营发展阶段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资金链的断裂,都会造成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所以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必须引入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在财务分析体系中增加的现金流量指标应该主要集中在销售现金比率、净利润与净经营活动现金比、资产现金回收率等反映上市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获得现金的能力方面的指标。通过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信息,准确地评价现金流量变动造成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变化,进而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第三,加强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整体改进优化。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具体的分析模式是通过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三者的乘积来对上市公司的权益净利率进行反映。在通过引入可持续发展率指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以后,在整个财务评价分析体系中还需要增加两项内容: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与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股利支付率乘积)、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净利润与净经营活动现金比(净利润/净经营活动现金)、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同时,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评价过程中,应该增强财务分析的针对性,重点分析影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的因素,综合分析资产负债率是否合适,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等,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最佳科学的意见。

第四,考虑引入非财务指标。仅仅依靠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不全面,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体系中,还应当考虑引入各种非财务指标,更加全面综合的考虑上市公司经营的各类影响因素。目前,在非财务指标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几类:企业形象的评估,主要包括了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员工形象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了研发费用投入、专利数量、职工学历结构、科研人员比例、创新能力等指标;顾客满意度,主要通过顾客对产品或者是服务的实际评价来反映。通过增加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现有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能力作出更加准确全面的判断。

第4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评价指标;问题和措施

一、引言

近两年国家在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出台了很多的文件,使医院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业务管理等有章可循。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当前医院在经营方面自有所提高,资金的使用、筹集以及分配等问题基本实现了自主管理,这对于提升医院的资金利用率,促进医院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种形势下,成立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是今后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提升资金的利用率,降低财务风险有着重要作用。

二、医院构建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良好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能客观准确的反映出医院的财产使用以及财务管理现状。医院作为特殊的事业单位,享受国家的大量拨款,尤其当前新医疗改革实行,为了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条件,国家更是加大投入,使医院的规模得到空前扩大,这种情况下有完善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能够维护财产完整,保障资金安全,为财务管理提供坚实的后盾。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医院绩效评价的参考因素之一,每年度绩效评价标准和目标提出后,通过指标体系便能够对医院的整体绩效管理水平进行估算,能够及时发现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水平。

三、医院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原则及指标设置

1.医院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本着以下四个方面,分别为全面性,客观性,实时性以及联系性。我们针对这几方面逐一探究。

(1)全面性指的是财物分析指标体系要包含医院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和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要考虑到医院当前经济条件下的运行能力以及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率问题,更要对医院在当前医疗体制下的获利能力进行评价。只有这样,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优势和作用才能较为完全的体现出来。

客观性和实际性指的是体系的构建要建立在医院现状上,任何与医院的发展目标,财务管理不挂钩的体系都是无效的,只有减少随意性,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考量,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作用才会体现出来。其次,要实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无论是哪种指标,他们设置的目的都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只有不同的指标结合起来向相同的目的发展,医院的效益才会越来越高。

(2)联系性,这里所谓的联系性和上文有所差别,这里指的是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要有联系性,即任何指标的设定都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的影响,既要有所关联,又不能互相干扰,这是对指标权重进行衡量的有效因素。

2.医院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指标设定

(1)财务健康指标。

(2)现金流量分析指标:对于现金流量分析指标的衡量主要看下面几个方面,分别是医院结余现金率,业务收支现金率以及医疗业务收入现金率这三方面,这三项因素共同作用,能够很好地显现出医院的现金流量情况,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结余现金率=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结余量

业务收支现金率=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业务收支结余

医疗业务收入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医疗器械以及药品收购金额

资金的结余,医疗业务以及普通业务很好地反映出了当前医疗体制下医院三大经济活动,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检测,现金流量情况便很清楚显现出来。

(3)资产负债指标:资产负债指标是任何单位或企业开展财务评价时所要检测的内容,它直接决定着医院的财务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财务风险的高低。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它能较为客观的显现出目前医院的所有资产中,有多少资产是通过负债的形式取得的。从经营的角度讲,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医院资产大部分是通过自己的资金所取得的,证明医院的运营能力很强,否则与之相反。根据我国医疗单位资产负债率的平均水平看,资产负债率在60%左右表示医院的财务管理处在较为健康的状态。低于60%证明医院大部分资产属于负债所得,一旦触发债务风险,会导致医院出现大量的资金损失。

(4)医院资产运营能力指标

①库存量:在库存方面我们需要注意观察一个指标即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药物药品支出/平均存货额度

医院在存货方面商品种类比较单一,除了药品之外就是医疗器械,这一指标的设定是为了检验医院存货管理是否达标。如果存货周转率较低,医院应该对药品、器械的采购进行整改,在保障正常使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库存量,释放出一些资金,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提升资金利用率。

②流动资产:对于流动资产的检测医院要测试流动资产周转的次数,计算公式为:

周转次数=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周转额为医院在报告期内占拥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所完成的周转任务,一般用实现的业务收入表示。流动资产平均占拥额以期初期末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此指标能够具体的反应出资金利用率的高低。

四、盈利能力指标

由于目前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大型医院在药品出售方面获利的可能性已经很小,目前的医疗体制逐渐向医药分家过渡,因此医院要提升盈利能力应该在医疗水平和技术上有所突破。盈利能力指标要去除药品综合差价率这一数据,重点监测经费的自给率、总资产结余率以及业务收入结余率这三方面。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构建;发展;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高速公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高等级公路存在起步晚与发展快的特点。作为高等级公路,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两千五百万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每个国家虽然对高速公路的称谓各不相同,但同样都是指有四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不少国家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

在国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速公路范畴。高速公路建设可以反映国家与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高速公路的特点

第一,高速公路的优点。高速公路首先能够高速行车,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行车安全舒适,降低能源消耗。由于高速公路只允许高等级的车辆进入,由此高速公路的运载效率相对较高。

第二,高速公路的缺点。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投资大,造价大,工期长。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始修建高速公路,进入六十年代以来,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对公路运载能力要求的提高,在当前的发展状态下,由铁路与高速公路相互配合运输,才能实现社会的高速发展。

二、高速公路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一,高速公路能够适应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

工业化进程让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由于城市中的汽车数量相比于农村显然更为集中,从城市的环路,辐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开始,逐步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

第二,汽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速公路的发展。

汽车工业的发展为高速公路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汽车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合汽车的轻型化和载重化,前者要增加内链求速度保障,后者要求承载力,高速公路能够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近年来,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时代的发展为高速公路的发展带来的重大的机遇,在当前的发展状态下,由于公路主要干线运力紧张,部分地区进出通道不畅,高速公路由此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中国高速公路行业正处在产业扩张期,面临持续繁荣的契机。

三、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企业财务活动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差异。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最终目的是要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最终降低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预期成果之间的差异。对于高速公路而言,财务风险控制目标保证了持续流量的通行费与收入符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预期目标,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1]。

第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组织结构。

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是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以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结构是企业对外实现竞争力的基础,唯有在企业内部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加强,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相应的市场占有份额。

第二,建立良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尽力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是实现企业发展的根本,为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内部的严谨运行机制,才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强化价值观念的建设。

第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

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最终实现高速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风险体系是企业在处理面对危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强化建设企业的风险管理机能,是企业抵御风险的重要能力。

第四,堵塞漏洞与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舞弊的行为,从而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

第五,规范公司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与完整,最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第六,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高速公路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一,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

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从而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定期评估和准确预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最终及时发现与防范化解公司中的财务风险。

第二,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

要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强化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并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单位分工明确与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

第三,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

高速公路控制企业要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实现当下成本的有效管理。

结语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高速公路公司风险管理的基础,在实现组织控制,制度控制,文化控制为主体,让风险分析处理机制和预警分析控制机制为辅助手段,借助于财务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目标。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越来越在中国的公路结构上占有着重要地位[2]。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原因,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有关方面了解医院工作状况为医院管理者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动态管理要求,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不仅是年度决算后的要求,而且是根据医院管理和决策需要随时进行,以动态比较、分析、反映、评价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掌握医院经济运行状况,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评价各级医院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对医院进行考核主要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的经济运行评价指标,总体而言,考核指标零散,不成体系,无法对医院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随着政府对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政府作为出资人,医院管理者作为经营者,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建立规范、综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主要缺陷

(一)现金流量指标重视程度不够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核心是现金流量指标管理,现代医院管理也必须注重现金流量指标,医院财务管理对现金流量指标并不关注,不少医院未考虑医疗市场需求,扩张速度超出医疗服务需求,沉重的债务压力导致入不敷出,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

(二)缺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

医院虽是独立法人实体,但对医院管理者经济责任考核并未落实,绩效考核并未重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很多医院并未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奖金分配,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缺乏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

现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反映过去财务、经营状况,并不着眼未来,而非财务指标往往是面向未来的。过分注重财务指标,倾向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详细复杂的定量分析,而忽略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没有很好地与非财务指标结合,往往只能得出单一的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论,缺乏实际决策的利用价值。

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财务分析指标考虑医院规模、管理等因素进行设置,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及整体运行、业务经营成果等,设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可比性原则

在设计指标时,所用数据要具有可比性,不同时期、不同医院之间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具有可比性。

(二)实用性原则

指标设置要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院的实际情况,满足医院财务分析的需要。

(三)动态性原则

现代医院管理要求财务分析不应局限于静态指标分析,应从整体上动态分析医院的持续发展能力、资金运营能力、开拓和把握医疗市场能力。

(四)“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医院财务活动是医疗业务活动开展的经济表现,医疗业务开展过程,从财务角度看,实际是医院收入实现和成本发生的过程,如何用经济手段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是用经济的思维分析医疗业务活动的过程,所以财务指标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如何结合医院的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追寻形成原因,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断,满足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选用恰当财务评价指标是关键之一。

三、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构成内容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主要由财务健康状况、资产营运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组成:

(一)财务健康指标

1.现金流量分析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应加入到现行医院财务评价分析体系中,医院获取现金及等价物与医院实现的会计利润比较,更具有客观性和稳健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分析:

结余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结余;

业务收支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业务收支结余

它反映医院收益中现金支持比例有多大,判断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

医疗业务收入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医疗和药品收入

资产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揭示医院正常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及等价物。

2.资产负债指标。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示在医院资产总额中,有多少资产是通过负债而取得。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偿债风险太大,一般来说该比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

3.变现能力指标。该指标反映医院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评价医院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以2∶1为好。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衡量医院流动资产中可立即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通常情况下1∶1是较为正常的速动比率。

(二)医院资产运营能力指标

1.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药品材料支出÷平均存货额

医院存货主要是卫生材料和药品,此指标反映医院存货管理水平,衡量存货库存是否过量,测定医院存货的变现速度,在保证业务需求下,应尽量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周转额为医院在报告期内占用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所完成的周转任务,一般以实现的业务收入表示。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以期初期末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计算,此指标反映流动资产利用效率。

3. 应收医疗款周转率。业务收入÷应收医疗款平均余额

应收医疗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医疗款余额+期末应收医疗款余额)÷2

此指标反映病人欠费回收的速度,指标值越高,它表明收款速度快、资金占用少、坏账损失可能减小、医院偿债能力强。

(三)资源利用能力指标

1. 百元卫生材料创造医疗收入率。医疗业务收入÷卫生材料耗用额。反映医疗收入中耗用卫生材料情况,此指标可促使临床部门控制材料成本费用支出。

2. 固定资产收益指标率。医院固定资产创造价值能力指标,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1)每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额(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下同)。(2)百元专业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专业设备平均额。此指标反映医疗设备利用效率和医疗设备获取收益能力。

3. 设备使用率。设备实际工作量÷设备额定工作量,此指标反映医院设备是否充分利用,是否闲置。

4. 人均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职工数,此指标反映医院人均经济收入水平,是医院人力资源经济效率指标,是考核临床业务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5. 总资产周转率。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占用额,该指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引导医院加强成本核算,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获得稳定经济增长。

(四)盈利能力指标

1. 业务收入结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业务收入。反映医院总体盈利能力,还可计算医疗收支节余率、药品收支节余率和其他收支节余率。

2. 总资产结余率。业务收支节余÷总资产平均余额。

3. 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此指标不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支出,表示医院经常性的平衡能力。经费自给率大于1说明医院经常性收支能够自给;小于1说明医院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将无法生存。

4. 药品综合差价率。指药品进销差价和药品零售价的比率,反映药品将会带给医院多少销售毛利,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应为15%~30%,随着国家医药体制改革,医药分家是必经之路,该指标在医院效益分析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弱化。

5. 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医疗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100%。此指标反映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在整体收入中的比重,体现医疗业务创收能力。

6. 业务收入预算完成率。已实现业务收入÷年度预算数,该指标按月、季进行分析,考核医院及各业务部门年度业务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7. 收入成本率。此指标反映收入成本水平,也可计算医疗收入成本水平和药品收入成本水平,计算诊次或床日医疗收入成本水平,考核医院成本控制水平和资产盈利能力。

(五)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1. 成本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医院业务支出总额,该指标反映医院管理费用控制水平,是管理效率的重要体现,是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利润率的重要途径,引导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固定资产增长率。它表明医院资产规模扩大及技术手段的更新程度,反映固定资产投入力度,考核医院长期发展能力。

3.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净值为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值,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4. 净资产增长率。反映医院净资产增长情况和医院盈利、发展能力。

5. 收支节余增长率。(本年业务收支节余-上年业务收支节余)÷上年业务收支节余。业务收支结余增长表明医院经营管理好,医院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能力强。

(六)病人费用评价指标

包括门诊人次费用水平、门诊人次药品费、床日费用水平和床日药品费等指标。这些指标既属于社会效益指标,又属于经济效益指标范畴,一般来说这些指标不宜过高,应相对合理,满足患者“少花钱,治好病”的愿望,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原则出发,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四、在财务分析时必须考虑的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分析的典型方法是“平衡记分法”,从财务指标、顾客满意度、内部管理流程(医院临床路径的实施)、创新学习能力4个方面综合分析评价医院管理水平,把医院的长期战略与短期行动联系起来,其分析评价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医院的各个方面。

非财务指标的核心指标有:

(一)平均住院床日数=出院病人实际占用床日数÷出院病人数

此指标是衡量医疗业务质量的重要指标,病人住院床日数越长,表明医疗业务质量不高,反之,表明医院业务质量较高。

(二)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

反映病床一般负荷情况和病床的利用效率,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它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四)人均门诊人次=门急诊人次÷职工人数

此指标反映医院职工劳动生产率。

此外,群众满意率,学科建设及学科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等指标是医院在医疗市场中长期竞争力的体现。

总之,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财务分析指标,对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断。在使用医院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应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除利用财务指标比较,还应利用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全面、动态的对比分析,以满足管理者的需要,使医院管理者明确定位,对医院经营决策及时进行调整,使医院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徐迅. 构建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2007,7(129):12.

[2] 周文贞等.医院财务管理[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88-289.

第7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内部分析指标体系;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a.外部分析内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b.内部分析内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

另外,内部分析内容还应有: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c.专题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题分析。

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资本资产结构优化分析等。d.关于财务分析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财会学界学科体系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财务会计之争深入到各二级学科,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学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而致,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进入20世纪到90年代,财会论坛上就有财务分析要独立成科的微弱声音,到了现在,对此论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且似乎已达成共识,即由于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财务分析必须独立出来。那么,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在财会学众多学科中地位如何,包括哪些内容,与其原附着的学科关系如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而是一个漫长的选择和甄别的过程。

1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内部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其内容相当广泛。

一般说来,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1.1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这样,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1.2企业投资分析。

企业对投资活动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投资分析的重点;其次应对投资活动进行事中分析,以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最后对投资活动进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资效果、评价投资业绩,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在投资分析时一般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在投资阶段为考察投资方案的可行,可设置内含报酬率,为考察投资的收益可设置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2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2.1企业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2.1.1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

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1.2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外。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2.2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则可以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4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2.5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第8篇

一、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纳入权益资金成本

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公式“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处所有者权益”中,“净利润”是通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既未考虑债务成本,也未考虑所有者权益的资金成本。在对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后,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将企业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两个方面,由于金融活动(包括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和利息(债务的成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考虑到了债务的成本,却忽略了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机会成本,即权益资金成本。忽略了权益资金成本,就等同忽略了经济增加值(EVA)。EVA的计算公式为:EVA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债务成本-权益资金成本。EVA考虑到了权益资金成本,本质上是经济利润,而非传统的会计利润,即力图在对传统企业净利润观点进行更正的基础上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真实利润。EVA充分考虑到了债务成本和股东投入的机会成本,综合考核了资本的使用效率。由于经济增加值未考虑企业资本规模的绝对值,因此,从资本的投入产出角度而言,得出相对指标:净资本增值率(EVA0E)= EVA÷权益资本。其计算公式为:EVA0E=EVA÷E=[NOPAT-Kd(1-T)×D-KEE]÷E=(RP-KEE)÷E= RP÷E-KE。其中,E表示权益资本,NOPAT表示税后经营净利润,Kd表示计息负债资本成本率,D表示债务成本,T 表示所得税税率,KE表示权益资本成本率,KdD表示债务成本,KEE 表示权益资金成本,RP表示经过会计调整和税收调整后的息税后营业利润。这样,在杜邦分析体系中增加了EVA0E指标,忽略的权益资本成本被引入杜邦分析体系后,仍保持了权益净利率是评价企业运营的核心指标,同时,又关注到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最真实地体现股东的权益,并积极地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

二、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补充现金流量表数据分析

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通用的三张报表进行了调整,通过划分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编制了改进的资产负债表、改进的利润表和改进的现金流量表。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中,前两个表中的数据通过各种比率的分解,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应用,而对改进的现金流量表,只是列示了编制方法,却忽略了现金流量表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保持较低的现金流的后果是流动资产无法收回,坏账大量增加,甚至整个企业无法运转而破产;保持较高的现金流,企业内部的资金过量,会使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我国在1998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规定,从1999年起,企业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且作为对外三大主表之一。虽然,改进的现金流量表被纳入了杜邦财务体系的范围,但是缺乏对现金流量表数据的分析。因此,伴随着人们对现金流量的日益关注,将现金流量表或改进的现金流量表数据分析纳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将是一个必然趋势。重要的现金流量比率指标包括:(1)以现金为基础的偿债能力分析。见表1。对于偿债能力分析,以现金为基础的会比以收益为基础的更为可靠。具体可从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债务比三个比率上来分析。其中,前一个比率偏重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后两个比率偏重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2)以每股收益为最终指标的比率关系。该比率关系为:每股收益=权益净利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债务比÷(权益乘数-1);每股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普通股股数,从公式可以看出,该比率关系具有综合性较强的特点。一方面,根据比率公式“每股净资产×权益净利率=每股收益”,可以将现金流量的数据和权益净利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每股收益”指标反映出来。另一方面,通过“每股现金流量”和“现金流量债务比”,把现金流量与股数和债务总额的相对数都反映出来了,对现金流量的整体情况具有较强的分析性。对于该比率关系,应当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中的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法主要通过与类似企业的横向比较或对本企业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来揭示财务指标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运用连环替代法,可以分析出各主要的因素(每股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债务比等)对分析指标(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所产生的影响。

三、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增加平衡计分卡指标

一直以来,杜邦分析体系只是重点强调财务数据的结果和各种财务指标的内在关系,分析问题时也只是单一地从财务上去寻求原因,而忽略了与企业未来盈利增加能力密切关联的战略、愿景等非财务指标。这也就意味着,杜邦分析体系更多地集中在公司当前的财务层面,却忽略了与公司长期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如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核心竞争力、产品线拓宽、价值链优化等。而平衡计分卡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而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由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的David Norton创建。其将组织的愿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角度(财务视角、顾客视角、内部业务流程视角、学习与成长视角)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达到目标的程度。增加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分析体系,就意味着包括战略、愿景在内的非财务指标也融入了杜邦分析体系中,即企业可以从改善成本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收入机会和提高客户价值入手,在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和学习与成长层面寻找财务结果背后的原因和改进途径。

与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权益净利率”一致,平衡计分卡也是以股东利益为核心的,不过由于其更注重企业的愿景等未来因素,因此,是以长期股东价值为中心指标。在谢志华主编的《财务分析》一书中,列示了平衡计分卡的通用战略地图。战略地图包括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财务层面以长期股东价值为中心,以改善成本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收入机会和提高客户的价值为提高长期股东价值的途径;客户层面包括价格、质量、可比性、选择、功能、服务、伙伴关系、品牌和形象;内部管理流程层面包括运营管理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创新流程和法规与社会流程;学习与成长层面包括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各层次呈现递进的关系,共同为提高企业的长期股东权益而努力。四层次的递进如图1所示。将平衡计分卡引入杜邦分析体系,就能使财务分析与公司愿景和战略等非财务指标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来完善杜邦分析体系,使公司绩效考评体系更全面、更合理、更能体现公司股东的战略意图。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财务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张瑞稳:《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及应用探讨》,《技术经计》2001年第9期。

第9篇

一、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如上图所示,从中可看出,它分为两大部分,左边是对其经营能力的分析,核心指标是资产利润率ROA,还进一步将其分解为销售净利率和全部资产周转率,前者着眼于获利能力,后者着眼于资产营运能力。右边的部分是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即负债利息的能力。根据上式我们容易看出,当ROA>0时,权益乘数对ROE起正激励作用即负债越多越好,但是由于负债的增加,利息费用也会增加,这就又对ROE起了负作用。所以它一方面通过提高权益乘数扩大ROE,另一方面,由此导致的利息增加又降低了ROE,所以必须进一步分析,而从杜邦分析体系中,我们无法获知答案。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日前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处于不合理状态,明显地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在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却忽视了通过借入资金来提高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从而丧失了可能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2)在盈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却不顾使用负债资本的风险而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从而造成了财务杠杆损失。在这里盈利水平是指负债的利率小于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经营差异率>0时,企业适当地多借入资金,就可以提高权益资本净利率,负债对ROE就产生了正效应。反之,当盈利水平低即负债的利率高于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经营差异率<0时,如果企业不仅不缩减负债的规模反而还更多的借入资金,就会降低ROE,负债对ROE就产生了负效应。因此在对传统杜邦分析方法进行重构时要先从利润中剔除利息费用的影响及税收挡板的作用,并且在总资产上也要对负债部分进行分解,有一部分负债比如应付工资、应付利息、应付账款等是不需要付利息的。

另外,杜邦体系中的指标之一是销售净利率,其中的净利既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更包括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净收入。它与主营业务收入即销售收入配比不合理,并且在盈利能力的分析中,我们应当更多的关注企业正常的经营性收益,而不是一些非经常性项目带来的收益。因此,我们在对杜邦体系进行改进时,也要对其进行修正。

二、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重构

(1)对权益净利率的重新分解

权益净利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净收)×(1-所得税率)÷所有者权益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所有者权益×{1+(补贴收入+营业外净收入)÷(营业利润+投资收益)}×(1-所得税率)

=权益经常性收益率×(1+非经常性收益比例)×(1-所得税率)

其中:

权益经常性收益率=(营业利润+投资收益)÷所有者权益

非经常性收益比例=(补贴收入+营业外净收入)÷(营业利润+投资收益)

可见,权益净利率受到权益经常性收益率、非经常性收益比例、所得税的影响。如果因为非经常性收益比例很高或者所得税率较低导致了ROE较高,那么即使如此,权益净利率也不能反映企业实际的盈利能力,评价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应当主要看其经常性收益占企业整个收益的比重,因为非经常性收益的发生既不稳定,且更容易受到人为的调节。此外,我们还应当对权益经常性收益率进行分解。对权益净利率而言,利息费用是把“双刃剑”且又具有税收挡板的作用,所以要把利息的影响分解出来。

(2)对权益经常性收益率的分解

权益经常性收益率=(经常性收益+利息费用)÷权益资本-利息费用÷权益资本

=(经常性收益+利息费用)÷(总资产-自发性负债)×(总资产-自发性负债)÷权益资本-利息费用÷(负债-自发性负债)×(负债-自发性负债)÷权益资本

=修正的资产经常性收益率+修 正的经营差异率×{1+(负债-自发性负债)÷权益资本}-修正的利率×(负债-自发性负债)÷权益资本

=修正的资产经常性收益率+修正的经营差异率×修正的负债权益比

其中:

修正的资产经常性收益率=(经常性收益+利息费用)÷(总资产-自发性负债)

修正的经营差异率=修正的资产经常性收益率-修正的利率

修正的负债权益比=(负债-自发性负债)÷权益资本

修正的资产经常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运用资产产生经常性收益的能力,是衡量企业有多少正常收益能够作为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的回报并且形成价值。在经常性收益后加上利息费用可以剔除融资方式对经营成果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企业运用资本产生正常收益的能力。修正的经营差异率是个新指标,虽然只要负债的利率小于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即经营差异率(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负债利率)>0就宜多举债经营,但是,负担债务利息的应当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常性收益,而不应该是补贴收入、营业外净收入等非经常性收益,故在此以更谨慎的态度来对经营差异率进行修正,并据以来判断是否适宜进行融资。修正的经营性差异率把融资和经营活动联系起来,有助于衡量融资决策对ROE的影响。自发性负债是指直接产生于企业持续经营中的负债,如商业信用筹资和日常运营中产生的其他应付款,以及应付工资、应付利息、应付税金等等。修正的负债权益比,由于其剔除了不需要付利息的自发性负债,因而更能体现企业融资决策对ROE的贡献。

(3)对修正的资产经常性收益率的进一步分解

修正的资产经营性收益率=(经常性收益=利息费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自发性负债)

=修正的销售经常性收益率×修正的总资产周转率

上式说明,资产的获利能力是经营获利能力和资产运作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修正的销售经常性收益率表示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所能形成的息前经营性收益,与原杜邦体系中的销售净利率相比,该指标因其剔除了非经常性收益、财务费用对企业税前利润的影响,更能反映主营业务收入对ROE所做的贡献。修正的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自发性负债),由于自发性负债不需要回报,故将其从总资产中扣除而得到投入资本。该比率表明每一元的投入资本能带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了企业对投入资本的使用效率。它还可向下进一步分解为修正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其他长期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还可分解为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等。由于经常性收益可进一步受到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影响,所以还应当对其做进一步分解。

修正的销售经常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率×(1+其他业务利润比例)-营业费用比例-管理费用比例

其中:

其他业务利润比例=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费用比例=营业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管理费用比例=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率表示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及税金后,有多少可以用来弥补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并最终形成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率还可以表示为1-销售成本率-销售税金率。

三、经过重构后的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 新医改 医院 财务指标

在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机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维持完善市场结构;获取竞争优势,补偿投入成本,形成结余。在经济管理方面必须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工作的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改革,进行全新的财务管理探索,启动和组织转变能力和综合分析信息能力,通过对成长率的指标—净资产结余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收入结余率的变化,细致研究这三项因素的变化来挖掘导致医院成长性的因素。通过发挥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扩大在市场中所占份额,抢占市场制高点,夺取制胜权。

医院的财务指标很多,除了医院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收支结余及现金流量状况等基本财务指标外,财务分析阅读者比较关注、能满足医院管理者宏观管理需要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 经济效益指标

1.1净资产结余率=本期结余/平均净资产

它表明医院资产的所有者投入净资产的回报率,分母也可用期末数。

1.2业务收入结余率=(本期结余-财政基本补助结转)/业务收入总额

它表明业务收入的实际结余水平。业务收入结余率是衡量业务收入创造净结余的能力,指标高低的因素分析需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进行,可利用医院内部报表和资料进行详尽分析。

1.3经费自给率=医疗业务收入÷医疗业务支出

它是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不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的比率,表示医院经常性支出的平衡能力。经费自给率大于1说明医院经常性收支能够自给;小于1说明医院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将无法生存。

1.4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100%

该指标反映医院资产的利用水平,引导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

1.5资产保值增值率=调整后的期末净资产/调整后的期初净资产

该指标反映医院可持续增长情况,另外也反映医院资产的保值情况。因为,财政补助结转(余)和科教项目结转(余)不受医院的控制,所以在计算该指标时将这两项予以扣除。

2. 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指标分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2.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表明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的保障。它还可以变形为:流动比率=1+(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2.2现金流量比率=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于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以上两个指标是评价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2.3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它表示在医院资产总额中,有多少资产是通过借债而取得。通常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偿债风险太大。

2.4权益乘数=资产/净资产

它表明1元净资产拥有的资产总额。表示医院的负债的程度。权益乘数越大,负债程度越高,给医院带来越大的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也带来了高财务风险。

2.5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该指标表明,1元的利息费用有多少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作保障。这一指标对有长期借款的医院尤为重要,对评价医院的财务风险很有作用。

以上三个指标是评价医院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3. 反映管理水平的指标

3.1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医疗业务收入÷应收医疗款平均余额

它表明医院的病人欠费回收的速度,一般认为越高越好,因为它表明收款速度快、资金占用少、坏账损失可以减少、资金流动性高。在计算该指标时,应根据应收医疗款余额进行计算,不能按扣除坏账准备后的余额进行计算,这样更能体现医院应收医疗款的管理水平。

3.2存货周转率。这是医疗业务成本成本与平均存货库存额的比率,用以衡量医院的存货是否过量,测定医院存货的变现速度,其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医疗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库存额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运用存货以产生医疗业务成本能力的指标。需从存货的各构成部分用量上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判断影响存货周转率的主要问题。医院存货包括库存物资和在加工物资两部分。从类别上看包括:药品、卫材、低值易耗品等。新医改政策中提出国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增加药事服务费。同时,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药品成本不再单独核算。基于以上因素,药品周转率指标将逐渐被存货周转率指标取代。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了医院存货的管理水平,在不妨碍医院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应以最少的库存储备为好。

3.3总资产周转率=业务收入总额/资产总额

该指标表明,每一元资产能够形成多少元的收入。该指标越高越好,说明资产使用效果越好。

3.4医保收入实现率

该指标反映医院医保收入的管理水平。指标越高,说明管理水平越好。但是,另一方面,要考虑医院医保管理部门的管理策略。实施统筹基金增长战略的医院,该指标一般都控制在90%左右。

3.5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

它反映了病床的一般负荷情况,说明医院病床的利用效益,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6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床日数

它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4. 病人费用评价指标

4.1门诊住院率=住院人次/门诊人次

该指标主要反映门诊人次的收容情况,该指标越低说明医院发展后劲越足。

4.2每床日收费=住院收入总额/(平均住院日×住院人次总额)

该指标反映医院每床日的收费水平。从患者角度看,它反映了每床日患者的负担水平。

4.3门诊人次增长率=1-期初门诊人次/期末门诊人次

该指标反映了医院门诊收治人次的变化情况,该指标越高越好。

4.4次均门诊费用=门诊收入总额/门诊人次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患者的门诊平均负担水平,对于患者说指标值越低越好,此指标是医改政策着力要降低的内容。

4.5次均住院费用=住院收入总额/住院人次总额

该指标反映了患者的住院平均负担水平,对于患者说指标值越低越好,此指标是医改政策着力要降低的内容。

在建立财务指标体系的同时,医院决策层还要关注某些非财务指标。其中最主要的非财务指标是服务质量指标

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应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第一准则,单纯追求业务结余指标,这就背离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定位和行为准则。因此,医院还应以保证服务质量为导向,以患者满意度为准绳,引入并强化医德医风等指标。

(1)治愈率和误诊率

(2)转诊率和转科率

(3)患者满意度和患者投诉率

(4)重复住院率

医院需要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很多,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上面所列举的指标是医院日常财务评价时常用的指标,对于分析医院整体运营情况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医保收入实现程度指标,在实践中非常有指导性,可以作为医院医保管理部门评价医保管理效果的指标。另外应该看到,除了定量指标外,定性指标也是我们分析的一个重点。

医院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尤其是财务战略时,应当重点关注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从指标中发现医院发展中的不足,扬长避短,为医院更好更快发展缜密筹划。

参考文献:

[1] 200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第11篇

关键词:医院 财务分析 体系建设

1.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主要缺陷

首先, 现金流量指标重视程度不够。其次,缺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第三,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缺乏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

2.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财务分析指标考虑医院规模、管理等因素进行设置, 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及整体运行、业务经营成果等, 设置时应考虑可比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以及“以病人为中心”原则如何结合医院的实际, 针对存在的问题, 追寻形成原因, 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断, 满足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选用恰当财务评价指标是关键之一。

3.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构成内容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主要由财务健康状况、资产营运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盈利能力、等几个方面组成:

3.1财务健康指标

3.1.1现金流量分析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应加入到现行医院财务评价分析体系中,医院获取现金及等价物与医院实现的利润比较,更具有客观性和稳健性, 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分析:

结余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结余

业务收支现金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业务收支结余

它反映医院收益中现金支持比例有多大, 判断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

医疗业务收入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医疗和药品收入

资产现金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

揭示医院正常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及等价物。

3.1.2资产负债指标。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示在医院资产总额中,有多少资产是通过负债而取得。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偿债风险太大,一般来说该比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

3.2 医院资产运营能力指标

3.2.1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药品材料支出÷平均存货额

医院存货主要是卫生材料和药品,此指标反映医院存货管理水平,衡量存货库存是否过量, 测定医院存货的变现速度,在保证业务需求下,应尽量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2.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周转额为医院在报告期内占用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所完成的周转任务,一般以实现的业务收入表示。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以期初期末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此指标反映流动资产利用效率。

3.3资源利用能力指标

3.3.1百元卫生材料创造医疗收入率。医疗业务收入÷卫生材料耗用额。反映医疗收入中耗用卫生材料情况, 此指标可促使临床部门控制材料成本费用支出。

3.3.2固定资产收益指标率。医院固定资产创造价值能力指标, 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1)每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额(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下同) 。(2)百元专业设备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专业设备平均额。此指标反映医疗设备利用效率和医疗设备获取收益能力。

3.4盈利能力指标

3.4.1业务收入结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 ÷ 业务收入。反映医院总体盈利能力,还可计算医疗收支节余率、药品收支节余率和其他收支节余率。

3.4.2总资产结余率。业务收支节余÷总资产平均余额。

3.4.3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此指标不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支出,表示经常性的平衡能力。经费自给率大于1说明医院经常性收支能够自给;小于1说明医院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将无法生存。

3.4.4药品综合差价率。指药品进销差价和药品零售价的比率,反映药品将会带给医院多少销售毛利,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应为15%-30%,随着国家医药体制改革,医药分家是必经之路,该指标在医院效益分析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弱化。

4.结束语

总之, 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财务分析指标, 对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断。在使用医院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时, 应运用分析方法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 除利用财务指标比较, 还应利用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全面、动态的对比分析, 以满足管理者的需要, 使医院管理者明确定位, 对医院经营决策及时进行调整, 使医院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迅.构建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医院管理,2011,7(129):12

[2]何宏岩.建立非营利医院财务分析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5,(6):52

[3]崔英.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J].社区医学杂志,2005,3(7):34-35.

[4]乔淮颖.浅议市场经济下的医院财务管理[J].财贸研究,2005,26(5):127-128

[5]黄少瑜.用财务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提高医院经营绩效发挥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2):39

第12篇

[关键词]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04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007- 02

0 引 言

财务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最早是作为信用分析为银行服务的。随后,由于社会资本范围逐渐扩大,并且筹资渠道也有所增加,更多的社会公众加入了资本市场,需要更加广泛、可靠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就从企业内部转向了外部,尤其是对于商业企业。商业企业的营业利润主要来自于生产企业的让渡,它们的经营周期较短,资金周转较快,利润较薄。因此,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可以使得商业企业在固有的企业特点之上,对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营业利润等做出正确的分析,准确评价其销售情况,为其投资决策提供良好的保障。目前,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建设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予以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构建对策,才能不断完善商业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

1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指标当中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不足

商业企业对于资金周转的要求很高,而通常的财务分析方式集中于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这几种分析方法的指标多集中于会计利润,从采用的数据上来看都集中在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分析较少。很明显,这就会使得财务分析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在实务操作中,商业企业往往通过盈余管理来对利润进行操作,以满足管理层的意愿。相比之下,现金流量表的数据人为可操作性较弱,通过对其数据的分析,管理者等信息使用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投资决策的风险。

1.2 表外因素的分析不足

商业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会忽视表外因素,即非财务因素的分析。我国商业企业数量众多,规模相差较大。其中,大型商业企业为大型外资、国有企业把持,民营企业主要占据零星、本地化市场,并且中小型商业企业通常存在着设施落后、商品流通梗塞、损失浪费巨大等情况。因此,商业企业财务分析如果不考虑表外因素,那么必然就得不到真实的决策信息。实务中,商业企业对于财务分析表外因素的忽略,一方面是因为其管理机构以及职能的不健全导致表外信息散乱,难以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些信息本身并没有被包含在财务报表内,没有引起财务分析人员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小型商业企业。

1.3 财务分析方法不足

正如上文所述,财务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比率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但是传统的分析方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并且企业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商业企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相关人决策的需要。商业企业是市场充分竞争下的产物,其本质在于赚取购销差价,其所提供的产品其实就是其所提供的服务,这与工业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生产并销售产品存在较大差别。因此,从传统的财务分析角度,即类似于工业企业角度来进行分析,则只能是形而上学的,不能完全切合商业企业的特点。同时,商业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很多时候也忽略了综合商业企业特点所进行的分析。商业企业虽然都具有赚取差价的特点,但是不同的商业企业其经营模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使得我们所要选取的分析指标存在不同。譬如:对于以零售为主的连锁超市,它们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收账款就会很低,而对于以批发为主的商业企业,应收账款则相应较高。因此,对于商业企业的财务分析,需要考虑结合企业所特有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分析指标。

1.4 财务分析人员综合水平较低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开展的内部核心因素依旧是人才,分析人员的综合水平内在的决定了财务分析的质量。在实务操作中,财务分析人员在技术上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专业水平较低,其专业理论知识跟不上企业财务分析的需要,而自身又不予以提高,给财务分析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二是人才匮乏,即由于商业企业处于充分市场竞争条件下,利润率相对较低,导致员工薪酬较低,并且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因此,招揽到高素质的财务人才比较困难,从而使财务分析水平不高。

2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思路

2.1 重视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运用

2.1.1 加强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

对于商业企业来说,现金流量对于判断其营运能力以及偿债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商业企业利润较低,资金周转较快,所需资金量较大。因此,要将现金流回收期的考核以及资金周转速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分析商业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促使企业正确地把握企业所要采取的营销模式以及资金周转速度。譬如,对于大型批发企业来说,如果当经营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净流量为正数,那么就说明企业的运营风险很大,经营活动以及投资活动均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支撑商品的流转。如果该批发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行情较好,那么企业的决策者可以做出广开筹资渠道以满足供货需求的决策;如果处于正常营业阶段,则说明该批发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需要调整经营模式以及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合作模式,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率。

2.1.2 充分利用杜邦分析体系

对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变造主要体现在成本费用和流动资产两项指标上,即“成本费用=采购成本+期间费用+税金+其他费用+配送成本”“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我们以连锁超市、批发企业为例来分析,商业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从配送成本以及采购成本两个方面予以体现销售成本,从上述两项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运用管理思维中的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成本等纳入分析当中,进而影响杜邦分析公式中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最终对商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给予更加客观的评价。

2.2 重视表外因素的分析

财务分析实践要求我们重视表外因素的分析,因为表外因素与财务因素相结合分析的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商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大型商业企业,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往往具有组织机能完善、资金周转较快、供货商稳定、销售便利、分布较广、品牌效应较强等一系列优点,其在市场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表外因素来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分析,比如观察超市人流量可以大致得出企业的营业状况,统计其营业点分布状况可以为其所占市场份额提供依据,查看其供货商的营运状况可以为判断企业的营运成本提供一定的依据等。而对于中小型商业企业,我们可以从其销售渠道评估期营业收入,从其供货渠道对营业成本进行大致估算,从其品牌效应判断大众接受度等。可见,通过表外因素,我们可以对商业企业的营运状况、甚至是投资、筹资活动做出一个初步判断,为财务报表的分析提供一个基本方向。此外,商业企业还要重视表外因素的收集。表外因素的收集对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各个部门工作的总结汇报,才能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表外因素。

2.3 完善商业企业财务分析方法

商业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适用于工业企业的分析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商业企业的财务分析。由于现金流量的分析对于商业企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运用分析方法时可以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的财务分析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比如,可以对大型零售行业进行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等,通过这些指标分析,考察其现金流能力以及销售产品的市场行情等。此外,由于商业企业种类较多,并且规模不一,所以在采用财务分析方法时应当考虑到企业经营产品以及模式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单纯地套用各种指标。

2.4 建立良好的财务分析外部环境

首先,要增强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一方面,对其进行专业性的人才培养,鼓励其不断更新分析理论,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对其管理,并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技术考核。另一方面,增加人才培养的成本,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建立财务管理人才库,并采用激励考核机制增强竞争力。其次,增强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独立性,尤其是对于大型商业企业。只有保证独立性,才能保证他们的职业道德不受外界的干扰,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3 结 论

商业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对于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利益相关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内部分析技术、完善财务分析外部环境,才能不断完善对于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