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9:3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转基因食品安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最早由英国的普庇泰教授提出。他在研究中提到,幼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其免疫系统受到破坏,这一结论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关注,英国皇家学会也对此进行了审查。虽然皇家学会宣布这项研究证据不足并充满漏洞,但由此引发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热烈探讨。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很可能由于谬用或生物意外而造成难以估量的灾难。有研究表明,有的新型遗传基因链很难成功转移至靶细胞,而外源基因转移到靶生物DNA链的错误部位、或者转移后抑制了正常功能的基因、或激活了正常情况下失活的基因等意外,都可能出现突变,使得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出现毒性、致癌性、抗生素抗性等,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影响超出了目前科学的预测能力。虽然目前没有发生过由于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出现重大伤亡事故,但转基因食品用于人们消费仍须要谨慎。
1.2国外监管现状
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难以准确预测外源基因在受体生物遗传中将如何表达,因此各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该项生物技术从实验研究到商品化生产进行全程安全性评价和监控管理,已建立起一系列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程序和规范。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研制出的新食物应根据“实质等同性”原则来进行安全评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AD)于1992年颁布了食品安全和管理指南,对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和食物进行管理;并在1997年公布了转基因食品咨询程序指南,要求开发商提交基于实验数据的安全性和营养性的评估报告,与未经转基因化的同类产品在成分、特性以及营养成分、毒性方面进行比较后,组织企业与专家讨论实验数据和信息,以支持评估报告的结论。另外,FDA强调管理方针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允许随技术革新做出必要的修改。欧盟委员会认为,对于新生物技术食品需要执行更严格的审批程序,并对其评估、监管做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欧盟议会和委员会新食品和食物成分管理条例”规定新食品和食物不能误导消费者,更不应给消费者带来危险。同时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欧盟要求新生物食品必须贴有标签。加拿大食品管理局制定的《新食品管理条例》和《新食品安全评价准则》要求生产商在销售和广告前应就新食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使用及估计食用量等方面提交书面报告。此外,对于提出申请的生物技术食品进行评估,在批准前要提供详细的监测报告,包括对环境长期影响的风险评估。法国政府早在1997年就规定,禁止除玉米以外的其他转基因农产品的种植,并要求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必须明确标志是否为转基因产品。英国政府虽然支持生物科技的发展,但对转基因食品明确立法规定,在开展新生物技术食品之前,必须对其是否对环境、其他植物有害进行评估。
1.3国内监管现状
我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转基因食物和食品的安全监管,相继出台了许多管理办法。1990年国家卫生部出台《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方法》,对新资源食品的定义及其管理范围做出明确规定。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进行规范。1993年科技部制定《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0年出台《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2001年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许可制度、安全评价制度以及经营许可制度、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做了规定。2002年,农业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示办法》这一规章进行细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对转基因食品及农作物实行安全评价标志申报、审批制度;同年7月,卫生部出台《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规定要标注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产物的食品产品,并按照新资源食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2003年我国“绿宝牌大豆色拉油”明确标示其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2009年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优先适用于其他的相关法律,并强调转基因食品应以品种管理为主。另外,为推进我国新技术生物食品的规范化管理,我国加入了《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总的来说,我国对转基因生物持审慎态度,积极引导以确保转基因技术的平稳发展和应用。
2我国转基因食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转基因食品具有特殊性,其安全性问题的管理相对于一般食品更为复杂。目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较为合理谨慎,也正在完善相应的法规标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统一标准;二是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测分析及评估缺乏完整系统的检验技术,目前监测技术远不能满足新产品研发及增长的需要;三是转基因食品标示制度落实不到位,消费者的知情权得不到保证。
3转基因食品管理的对策
首先,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体系,建立长久的评估和生物监测预警系统。机构完善且分工协作的有机管理机构,是统一规范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次,加大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监测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目前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较弱,应加大研究力度,加大科技人员培养投入,研究出更为高效经济的监测和评估技术。最后,建立规范的转基因产品标志体系。因为转基因食品存在不确定性,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否定态度,因此有必要让消费者清楚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制作过程、性能等准确真实的信息,供消费者自主选择,确保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
4结语
转基因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食品安全法》的草案中并没有相关约束是有缺憾的。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没有潜在危害?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在科学界与社会公众之间均存在分歧,就如知名媒体人崔永元与科普作家方舟子之前的争论一样。不过,究竟中国的立法者与决策者应该何去何从,消费者该作何种选择才是其中最重要的话题。
2013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会议聚焦农产品食品安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尚未有定论说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之前,笔者认为政府有关部门没必要为转基因的安全信任背书,而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转基因强制标识制度,并写进《食品安全法》。转基因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食品安全法》的草案中并没有相关约束是有缺憾的。
建立强制标识制度,才能充分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进而保证消费者安全权利保障。目前由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标识管理办法》在“5类17项”规定范围之外没有强制标识,并且执行的并不好,是一个没有“牙齿”的规章。笔者认为应该上升到食品安全法律层面,这样企业违反了规定等同于欺诈,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可要求惩罚性赔偿,做到这一点是必要的。另外,针对人群也应该作出区分,特别是婴幼儿童以及未成年人应该受到更严的法律保护。
有人会说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也没有强制标识。实际上国内对美国真正的监管状况了解不多。在美国,虽然前总统小布什曾经背书“转基因产品与有机产品等效”,但实际上转基因标识立法在美国各州仍然争议很大。目前在美国,对有机产品的标示是自愿的,笔者在美国一家市场见到的情况是有机产品都会标明,没有标注的可能就含有转基因成分。另外因其特殊的情况,商业资本对美国国会和各州立法机关的游说影响甚至比普通民众的呼声大很多。
我们不应该只看美国,更要开拓思路看看欧盟的情况。笔者从德国得到的认知是,面对食品安全的风险,可以选择禁止转基因食品。同样,不久之前中国甘肃省食药监局公文通告,从2014年起要求经营者设计转基因产品专用柜台。笔者认为这是当地政府关注消费者权益的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值得肯定与借鉴。但毕竟地方出台的行政规章法律阶位不高、效力不足,不能设置法律范围的处罚内容。个人建议可以总结甘肃地方监管经验后,再为《食品安全法》草案修改建言献策。
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国家决策机构关于“继续稳定发展”的定位指出了一种方向。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消费者高度关注,特别是城里人很明显地对“有机食品”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因为有机食品处在最高的安全层级,有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并且非转基因种植等严格要求。我认为,这种供需差距非常有利推动家庭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
如果国家鼓励农民种植有机农作物,并且采取“优质优价”的不同产品不同定价政策,既让农民因为种植有机产品致富,也符合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的需求。同时希望政府部门包括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央行等利用好财政税收的经济杠杆,鼓励农民种有机农产品,同样可以解决保护传统植物、农作物种子安全的问题。
[论文摘要]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今年来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应用范围的扩大,转基因农产品和其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转基因食品是基因修饰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objects,GMO)中的一类,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GMF)。GMF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GMO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GMF。现阶段的GMF主要以GMC为食品(比如转基因番茄)或以GMC作为原料而加工的食品(比如利用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奶)。转基因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
一、GMF发展概况
1994年,第一例进入市场的GMF(转基因番茄)在美国诞生。现在至少有13个国家种植了GMF,其中美国的种植面积最大,达3030万公顷,68%;其次是阿根廷1000万公顷,23%;加拿大300万公顷,7%;我国50万公顷,占1%。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确定的GMF品种达43个,有60%以上的加工食品有转基因成分,GMF的销售额达百亿美圆;有调查显示,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接受了GMF,仅有27%的消费者我食用GMF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我国已批准了6种GMF的商品化,其中食品3种: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延迟成熟番茄。随着我国对GMF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的GMF品种会越来越多。目前,研究重点是开发转基因水稻、转基因鱼等食品。
根据GMF的来源可以将GMF分为植物源GMF、动物源GMFH和微生物源GMF。现阶段的主要是植物源GMF,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包括: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油菜、转基因马铃薯等。全球转基因种植中,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最大2580亿公顷,占全球GMF的58%。
二、转基因食品的特点
GMF与传统的食品比较:传统食品是通过自然选择或人为的杂交育种来进行。虽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以及新近发展的亚种间杂交技术相比,在基本原则是并无实质差别,但生产GMF的转基因技术着眼于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操作(通过重组DNA技术做基因的修饰或转移),因而更加精致、严密和具有更高的可控制性。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并且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种。比如,可以杀死害虫的食品植物,抗除草剂的食品植物,可以产生人体疫苗的食品植物等。其具有如下特点:
(1)成本低、产量高。成本是传统产品的40%60%,产量至少增加20%,有的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2)具有抗草、抗虫、抗逆境等特征。其一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其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000年的GMC达4420万公顷,其中抗除草剂的有3280万公顷,占74%;抗虫性状的有830万公顷,占19%;抗虫肩抗除草剂的占7%。
(3)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提高。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谷物食品赖氨酸含量以增加其营养价值,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小麦中谷蛋白的含量比以提高烘焙(bei)性能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
(4)保鲜性能增强。例如,利用反义DNA技术抑制酶活力来延迟成熟和软化的反义RAN转基因番茄,延长贮zhu藏和保鲜时间。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998年,英国苏格兰研究所的ArpadPusztiai教授用转基因马铃薯喂老鼠,1998年秋在电视上宣布大鼠食用后,引起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减轻,免疫系统受损。此事引起国际轰动。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的,有所科学证据的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从中不能得出转基因马铃薯有生物健康的结论。
1998年3月,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批准了一项由美国农业部和DPL(DeltaandPineLand)公司联合申请的所谓“终结者”技术(terminatortechnology)专利,“终结者”技术获得专利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因为该技术不是一般性技术,利用这个技术可以使作物第一年种植获得的种子不育,在第二年种植时,种子会自动死亡。“终结者”技术是将一种终止子基因插入到作物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作物种子,种子公司在种子出售前,在种子表面喷上一种诱导剂,农民播种后,种子可以长成正常的植株,结出成熟的种子。但是在诱导剂的作用下,插入的终止子基因会在种子成熟时激活启动,产生毒素杀死种子胚胎,因此收获的种子在第二年再种植不能正常发芽,但这种种子在油脂、蛋白质等方面完全正常。
美国农业部发言人声称,“终结者”技术是为了保护基因工程技术的知识产权。1998年10月,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禁止“终结者”技术,理由主要有:外观上不能辨认终结者技术生产的种子,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通过花粉非故意传播造成生物安全风险。
1999年5月,康奈尔大学一个研究组报告,一个斑蝶食用了转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bt)玉米花粉后44%死亡,表明GMF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此事引起科学家对GMF的广泛争论。Bt玉米中的杀虫晶体蛋白CryLA是特异毒杀鳞翘目害虫,斑蝶属于鳞翘目昆虫,自然会受到bt蛋白的影响。事实上,Science、Nature拒绝发斑蝶的文章,审稿人认为,这并不反映田间的情况,最后在Nature上以简讯的形式报道。但该事件却成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报刊的头版消息。最后,该事件被科学界否定。
2001年7月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承认,GMF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它们可能把自身的基因传递给相关物种,产生超级杂草,也可能会对其他植物或动物产生意想不到的有害影响。有关GMF和GMC的潜在危险和安全性的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下结论。因此,对GMC和GMF的种植于市场化要慎重,否则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虽然目前没有发现GMF对人类健康有害的案例,并不表明没有危害,因为它进入人类的时间还太短,其潜在危害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来。直到目前为止,人类长期食用是否安全仍然成疑,而科学界对这些食品是否安全也没有共识。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国际消费者联会(成员包括全球115个国家的250个消费者组织)表示“现时没有一个政府或联合国组织会声称转基因食品是完全安全的。”目前大量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仍可以看出,转基因食品目前还没有可以评估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时间上的验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食品安全性;生态环境;政策管理
中图分类号 TS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19-01
转基因指利用生物技术将生物中某种基因抽出后植入另一种生物内,如科学家将北极鱼体内某个具有防冻作用的基因抽取出来植入番茄内,培育出耐寒性较强的新品种番茄,这种被作为原料而制造出的食品则成为转基因食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蓬勃发展,转基因技术成果不断推广于食品行业等应用领域,传统食品概念由农业食品、工业食品发展到了转基因食品。近年来,转基因食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成为庞大食品家族中一名新成员,人们在寄予转基因食品厚望、以此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基因移植、改性工作进行程度等造成的食品安全性提出质疑,这种技术究竟带给人类的是福还是祸,主动权是否还能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是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风险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热门话题之一。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管理成为转基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各自针对转基因食品发展的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导向手段来控制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规范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我国积极执行“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消费知情、自主选择”的开发政策,不断完善转基因食品管理政策,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分析
1.1 食用安全性分析
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是安全问题中最为重要和现实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食用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自身健康。受传统文化及思想意识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概念认识模糊,对这种新鲜事物接触相对较少,而商家和媒体在转基因食品的宣传报道方面过于热情夸张,人为炒作偏多,缺乏客观性报道;政府部门对转基因科普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公众无有效渠道了解转基因食品客观情况,在未确定转基因食品为安全食品时,消费者对这种改变了传统食品或作物本质特性的新品种始终坚持保守和观望态度,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着短期或长期危害。
1.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破坏也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转基因生物相比自然生物有着很大优势,释放在环境中可能会打破原有生态环境,使生物竞争关系扰乱;尤其一些转基因植物竞争能力极强,可能排挤原有物种基因结构,威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或生成其他新的物种;转基因食品还可能会引起基因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1.3 消费知情权和选择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心食品安全、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档次,尽管还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确切方面的不利影响,但消费者理应具有自己所消费食品的安全性和潜在危险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关于消费者选择、涉及标识等公共政策监管方面应尽快进行不同国家之间的统一,以适应今后转基因食品普及后消费者明白消费和知晓如何消费。
1.4 伦理问题分析
人类利用基因工程创造产生各种转基因物体,对自然进化过程和生命直接进行人为篡改和彻底干预,这样人类似乎有了“任意改变上帝作品”的本领,甚至可以改变自然进化速度,这种自然及生命本身直接预的现象冲击着人类传统观念及内在价值,不得不令人担忧。转基因食品为人工制成而非经自然生长后加工制作,如将人的某些基因导入动植物食品加强其性状或增加生长速度等,这种非“天然”食品是否违背自然及其伦理道德,人类会不会产生“人吃人”等心理反应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2.1 育种安全性
选择育种、人工杂交及转基因育种是当前动植物的主要育种方法,其中前两者必须限制在种内进行,为常规育种法,常以基因突变和有性杂交为基础,种内或同一种属之间的基因重组和交换时间偏长;而转基因育种可以跨越物种属性、界限,短时间即能将其中一种生物或人工合成基因转移至其他生物体内,彻底打破生物物种界限。实际上,自然界中生物基因重组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进化过程中,且其安全性需经历长时间过程才得以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基因再重组,仅是人为的加快了常规育种自然选择和进化速度,在理论上是与由常规育种获得的食品本质基本无二。
2.2 食用原理安全性
动植物及微生物食品中构成基因的DAN物质经食用进入人体后即被分解为小分子,转基因植物中的抗生素抗生基因为一种蛋白质,其在人体肠道内扩散的最大障碍是DNA的降解与失活,而人的胃液为强酸环境,在胃液降解酶的作用下,易能消除DNA生物活性。而且,先进的技术使得被转入动植物体内的基因只能在特定组织和条件下表达,如只在转基因植株茎杆内表达,完全不作用于食用种子,这样就不存在食用安全性顾虑。
2.3 伦理方面安全性
根据生命本质的一致性分析,动植物及微生物基因组中大量的基因存在同源性,这就说明,很多基因不是为某种动物或植物所特有的,其中一些动植物的基因组还与人的基因组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当前所食用的所谓的“纯天然”的生物食品也是经过人类长期人工培育、驯化得来的,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生物伦理的发展,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转基因食品或生物冲击了“谁在扮演上帝”传统的伦理观和进化论的现代自然观的狭隘思想认识上,而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生事物的出现。
3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公共政策演变
当前,在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上,存在着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观念,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宽松的政策,其次欧盟相对较为严格的政策,还有就是我国等一些国家在对待转基因食品开发与消费方面保持着积极态度,实施政策较为灵活。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开发与消费,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保积极稳妥发展转基因技术,主要有:
1)201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制定《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2)原国家科委于1993年颁布《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3)1996年,农业部制定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4)2001年国务院制定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5)2007年卫生部实施《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取代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随后我国又先后酝酿制定了一些新的政策等,如《国家生物安全法》等。
4 小结
转基因食品是解决食品短缺、营养匮乏及相关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只要开发政策合适,评价、监管措施得当,转基因食品均可以做到不比传统食品危险的保证;根据转基因食品及其特点,应以“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消费知情、自主选择”为开发政策方针执行并调整控制转基因食品开发利用方向;同时,注重建设、运用非营利性机构,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能力和评估体系的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为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提供表达愿望和意见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费疑虑,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丁存宝,刘海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讨[J].生物学通报,2006,41(3):25-26.
[2]洪涛.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3:4-7.
[3]邓心安,于卫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及其政策完善环节[J].中国科技论坛,2008(6):104-108.
一、转基因食品生产现状
自1983年转基因烟草和马铃薯成功问世以来,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于1994年将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食品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推向了市场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美国批准商业花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已有11种。目前至少有18个国家进行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其中美国占全球的68%,阿根廷占全球的22%,加拿大占全球的6%,中国占全球的3%,这四个国家转基因作物总占全球的99%。其中大豆玉米棉油菜4种转基因作物占全球种植总面积的16%,而全球转基因作物中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占转基因作物的总种植面积的82%,如加上棉花油菜比例增至99%。在这短短的十余年时间转基因作物以及食品在市场很快占有一席之地,转基因食品也很快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为什么要生产转基因食品
农业科学家利用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系,一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三是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
三、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1.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植物在获得某种特定基因,可能会增强其生存竞争性,在生长势、越冬性、耐受性、种子产量等方面强于非转基因植物。若被推广种植,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特别大,将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演变成农田杂草。
2.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抗性基因通过花粉杂交等途径向其同种或近缘野生种转移,从而产生出一些可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所谓“超级杂草”,造成不可估量的农业损失和生态灾难。另外,自然界存在植物病毒的重组现象,随着抗病毒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有可能产生侵染力、致病力更强的“超级病毒”,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3.可能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影响生物的多样性。植物在引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大量的转基因作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中,造成生物数量剧减,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
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1.毒性问题。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毒性问题,目前只有一些相关的实验报道,尚无人体的研究报告。苏格兰Rowlett研究院的Pitsaw博士曾声称培育出了带凝集素(Latin)基因的改良马铃薯,但是这种马铃薯能够破坏老鼠的肝脏和免疫系统。
2.过敏反应问题。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red种子公司把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以使大豆的含硫氨基酸增加,结果对巴西果过敏的人就对转基因大豆产生了过敏反应。
3.营养问题。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尚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引起营养失衡。美国伦更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指出,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4.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但抗生素标记基因对人体的健康是否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是否会水平转移到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五、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1.中国专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中国科学家认为目前的转基因还是相当安全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主要因为对转基因知识了解得还不多,今天我们种植的绝大部分作物也不是“原生态”的野生种,而是经过千百年人工改造选育,即不断转移基因创造的新品种。国内外数亿人口多年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未发现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全球每年种植亿万公顷转基因作物,没有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反而使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同传统食品相比,有些转基因食品甚至比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比如说非转基因玉米,往往会因为虫害而诱发产生赤霉菌毒素造成人和动物的感染,而转基因抗虫玉米则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2.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有争议。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转基因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全力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转基因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扩散。星联转基因玉米是美国Aventis公司为用于喂养家畜和工业用途而开发的,并未经获准作为供人用食品而销售。但是2000年9月市场上却发现一些厂家生产的供人食用的玉米饼等食品中含有这种转基因成分。虽然公司和美国政府斥巨资迅速从市场上召回相关食品,但仍有几十名消费者称自己因食用了这种玉米薄饼而出现了起疹、腹泻、呕吐和发痒等症状。星联事件使食品生产厂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转基因食品生产也被认为是充满风险的产业。“星联”事件使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认知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促使美国FDA考虑加强对其管制。2001年1月,FDA了“有关生物工程食品上市前通知的建议”,建议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制造商在将转基因食品投放市场之前120天通知FDA,并向公众公布有关信息。虽然这一建议转变为立法还有待进一步磋商,但是转基因食品所体现出的影响巨大、难以控制、难以计量的现代社会的风险特征,必然会对现有的食品安全保护制度提出政策制定的新思路产生影响。
1 转基因大豆概述
转基因大豆,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导入外源基因所培育的具有特定性状的大豆品种。转基因大豆的研发是转基因作物研发的热点之一,涉及的转基因性状包括对除草剂、虫害、病害及干旱、盐碱等环境逆境的抗性,以及油分、蛋白质、活性物质的含量和组成等,其中针对生产应用开展的品质改良和抗逆研究较多。
2 转基因大豆潜在的健康危害
对于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安全问题,业内普遍的看法是:转基因大豆的过敏性、毒性、 营养品质改变、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转基因大豆由于其引入外部基因,可能更容易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转基因大豆及制品导致过敏的事件屡见不鲜。另外,如果引入的抗生素标记基因进入人体,则有可能导致人体内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抗生素的临床有效性,也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有研究表明,转基因大豆的组成物质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如植物凝血素提高了约1倍,蛋白酶抑制剂高26.7%,而蛋白质和苯丙氨酸明显下降,维生素B2复合体胆碱的含量低29%等,这些组成物质的变化可能会使人体生长缓慢;转基因大豆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类化学物质,它会影响人体荷尔蒙,导致人体生殖器官异常,并损害免疫系统。此外,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大豆食品与非霍奇淋巴瘤发病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3 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性评价
3.1 评价原则
评价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是1993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CED)提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特性和营养成分比较。但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采用过程评价法,即采用严格的毒性、过敏性、抗性标记基因的实验并对其应用与发展采取严格的过程检测作为安全评价的方法。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基本遵循以科学为基础、实质等同性、个案分析以及逐步完善等原则。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综合运用结果评价法、过程评价法、个案分析等。
3.2 评价内容
3.2.1 营养学评价。比较转基因产品与同/近基因型亲本的传统品种概略养分差异,包括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全面分析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变化;测定抗营养因子含量。
3.2.2 过敏性评价。若导入基因来自已知含有过敏原的生物,其编码的蛋白质是在转基因产品的食用部分表达,则不论是常见或不常见的过敏原,均需确定该基因是否编码某一种过敏原,转基因产品用于食品时,还必须进行人的临床试验来确定其过敏性,如皮肤穿刺试验等。
3.2.3 毒理学评价。重点研究表达产物如蛋白质对动物的安全性,除研究蛋白质在模拟消化道的降解特性外,尚需进行口服急性毒性试验,再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致突变试验、致畸试验、亚急性与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和致癌试验。
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敏感,起源似乎不是转基因,而是在得知自己吃的猪肉里含有大量的“瘦肉精”,这东西在2001年一次造成530人中毒;得知自己吃的鱼里携带了孔雀石绿的残留,这东西能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百姓的餐桌变得危险起来。
■转基因乱局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是我国首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起草人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转基因问题。“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市场上卖的食品哪些是转基因的,哪些不是。”虽然王灿发认为转基因食品只要完全按照科学程序进行风险评估就没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也同样对市场上没有转基因标志的产品略有不满。“这是一个信息公开的问题,吃便宜的转基因食品还是吃昂贵的有机食品,应该让老百姓自己做出选择,现在老百姓的知情权、决策权都被剥夺了。”
转基因是个什么东西,大多数人不会捧起生涩的教科书研究转基因食品的生产流程,风险评估的结果如何……消费者只是认为,转基因改变了大自然本来的属性,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2009年8月,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的水稻获得安全证书,这一消息,彻底打破了中国消费者的底线,“谁给这帮人生产转基因大米的权利?谁保证我们一日三餐吃的大米被转基因没危险?”
农业部对外的回复非常简短:证书发放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5个阶段的多年安全评价,依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简称安委会)评价结果做出的决定。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第23条规定,对转基因生物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应在决策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向公众通报结果。中国也是该议定书的缔约方之一,但是,替全国13亿人口做出决定的安委会成员始终处于神秘状态。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透露,安委会里三分之二是转基因科学家。
2010年3月14日,绿色和平组织宣布,在亨氏婴儿米粉中发现含有Bt基因抗虫水稻的成分,从而再次引发国人对转基因食品新一轮热烈讨论。与绿色和平组织的高调相比,该领域的科学家出奇地沉默,甚至多人以话题敏感或其他理由拒绝接受媒体采访。许多消费者凭着有限的信息更坚定地认为,转基因是个坏东西。
■关乎国家管理模式
鉴于转基因粮食和食品存在的诸多风险,中国的立法者试图制定一套强硬而有效的转基因食品的法律体系,把农业转基因、林业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和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医药、转基因科普等方方面面,从实验室到大田、商业化、废物管理和进出口的各个环节制定完整统一的法律进行安全规范。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王锡锌认为,监管规范体系和执法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是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症结所在。
有数据表明:中国农作物和食品流通管理缺乏监管,其中68.9%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如果这68.9%的数字里混有未经过风险评估的转基因蔬菜,结果会如何?
我国目前的行业自律意识还不高,往往在制订行业规范的时候都期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甚至当前有优势可能几年后没有优势的转基因品种也时不我待地匆匆商业化。
要避免急功近利,避免出现转基因品种危害事件瞒报,避免严重侵害公众利益的事件发生,必须严格控制转基因生物商业化的每个环节。我国现有的监管体制政出多门,安全标准既有重叠,又有缺失,存在不衔接、不统一的问题。
2010年2月6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主要组成部门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后又将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农业部、商务部等组织进来,组建了一个阵容强大的食品安全委员会。
转基因食品安全能否保证,只有监管机构的建立或许还不够,还需要司法救济和责任追究来纠正市场的失灵。
目前中国虽有涉及转基因生物监管的法律法规,但系统性和协调性差。相关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食品安全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规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业作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云波认为,在转基因食品大范围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之前,仅有《农业作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应尽早立法。
“立法阻力太大!《转基因生物安全法》不可能是某个部门的事。”自1998年开始起草《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王灿发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对这部法律修修改改。
王灿发认为,《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应该设立与经济利益脱钩的第三部门监管。 “这个第三部门监管很重要,环保部门不具有发展经济的任务,比较中立,更适合做监管部门。”
关键词:监测技术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离不开检测技术
检测监测技术是减少食源性疾病的有力保证,食品安全技术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检测技术上,检测正是保障食品安全最为有效的手段。在食品的不安源无法检验出来的情况下,安全是无法保证的。如果没有检测技术,首先是无法得知食品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其次是无法得知这种不安因素是什么程度,这就可能导致人们长期食用确对危害一无所知。因此,要想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要减少食源性疾病的问题,而我们要知道疾病是和食物中的哪种因素有关,少了检测技术是不可想象的。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衡量食品是否安全必须依赖于检测技术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可以说食品安全是不能离开检测技术而空谈的。
2. 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作为食品安全监测技术支撑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后的检测技术已不断被推出,以便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技术
主要检测试剂,对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的关键试剂-乙酰胆碱酯酶主要来自国外进口,价值昂贵。山东京蓬生物药业公司研制开发的乙酰胆碱酯酶是以从家蝇头部中分离出来的高敏感度的分子型作为酶源,经过生物提取纯化而成。在此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快速检测试纸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快速而准确,检测敏感度达0.01mg/kg~ 5mg/kg,准确率达90%,比国内外采用动物血清作酶源的检测专一性和灵敏度明显提高。此试纸常温保存时间从数小时延长到15d:可以在10min~15min内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可以使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农药检测时间缩短30%~50%。目前,市场上进口的农药残留检测试剂主要是ELISA检测试剂盒,像美国恩活劳格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
2.2 氯霉素的检测方法
测定氯霉素可以用生化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灵敏度偏低0.5ug/g~ 1ug/g,在多数情况下主要采用GC和HPLC及色质联用的方法,也有薄层色谱法的报道,但过程繁琐,显色复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最近通报了美方现行的氯霉素检测方法:用CHARM-II方法筛选,用LC-MS方法进行确认,检测限量由原来的5ug/kg降为现在1ug/kg,再降为0.3ug/kg,且FDA正在研究应用更敏感的方法,可使检测限达到0.1ug/kg。据悉,美国近期已从中国进口的数批水产品虾中检出氯霉素,有关生产加工单位已被FDA列入自动扣留名单,并将增加对中国进口虾的抽样比例。国内正在加紧对氯霉素快速检测的研究开发。如湖南长沙的福科特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已经在出售氯霉素免疫检测试剂盒。
2.3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转基因原料和食品的检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检验,第一步是对受检产品进行鉴定,以区别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筛选出在遗传分化过程中已失去转基因特性的产品;第二步是对受检产品中导入的基因重组体构成的变异情况进行检测,以确定其表达的忠实性及外源基因对受体生物原基因组表达的影响。当前,国际社会对转基因食品检测采用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条。
(1)检测外源DNA。主要是以核酸为基础的PCR检测方法,通过PCR技术和核酸探针的杂交检测技术,来准确快速地检测外源基因。由于PCR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且食品加工过程中核酸变性程度不及蛋白质,因此,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定量检测仍基于PCR。主要包括半定量PCR法、定量竞争PCR法、实时定量PCR法、以及PCR-ELISA法等。半定量PCR和定量竞争PCR法都是终点检测方法,前者是由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来判定待测样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含量。欧洲12家实验室验证了Huber等建立的定量竞争PCR法,表明可检测0.5%的RRS(Rundup Ready Soybean,抗草甘膦大豆),另有实验表明以200ng DNA为模板时,定量竞争PCR可检出仅含0.1%转基因成分的样品。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由美国AppliedBiosystems公司于1995年研究出来,该技术目前成为转基因食品定量检测中的主要检测技术。Hagen等的研究表明,荧光定量PCR法可检测除脂肪、油类、调味品外,包括豆腐等在内的豆制品中转基因成份的含量。复式及多重PCR是常规PCR方法的改进,是针对多个靶位点进行同时检测,所以其检测效果较之普通PCR更为可靠,同时也能降低检测成本,采用该方法仍可以对含量仅为0.15%转基因大豆进行可靠的鉴定。PCR-ELISA法是一种将PCR的高效性、高灵敏度与ELISA的高准确度相结合的方法,它是以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探针诱捕PCR产物在合适条件下杂交,再用碱性磷酸酯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进行ELISA反应,既适合于快速的定性筛选又可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结果通过酶标仪直接输出,无人为误差,可靠性强动化程度高,易于操作。方法灵敏度高达0.1%,足以达到欧盟的要求(转基因检测阈值为1%),利用PCR-ELISA对转基因大豆的检测灵敏度比欧盟推荐PCR方法提高5~ 10倍。
(2)检测外源蛋白质。此方法灵敏度高,易于处理操作,但只适用于原料性食品,难于应用于加工品,因为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会因加工而失活、分解或消失,增加了检测的不确定性和较差的重复性,同时也提高了假阴性率。目前,美国FDA已研究出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玉米成分。
蛋白质印迹法普遍用于分离、检测特异的目的蛋白质,灵敏度为1ng~5ng。VanDuijn等人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RS中的CP4合成酶,检测限在0.5%~1%,经验证这种方法可应用于转基因大豆原材料和大豆蛋白质产品的检测。
试纸条法的原理与ELISA法相似,操作相对简单,且不需要特殊实验设备,适用于现场检验或初筛。快速检测试剂盒法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但在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方面因较少的称取样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针对16个省市城乡居民的调查,反映了消费者对不同因素的关注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因素、农药残留、散装食品安全、安全检测标准不统一、重金属污染、食源性疾病、转基因食品以及保健食品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表1)。研究表明,食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以及转基因食品技术和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将14个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因子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高。并且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解释,最终得出影响食品安全的4大相关因素。由表2可以得知,A因子在环境污染的矩阵为0.810、农业残留为0.821,这两个方面具有非常高负载,说明A因子与化学性污染相关;其次,B因子中散装以及安全标准方面矩阵载荷比较大,表明食品安全与物理性因素存在着直接关联;C因子中,重金属以及食源性疾病因子荷载比较高,表明其与生物性因素相关;最后,D因子中转基因食品以及保健食品等方面荷载比较高,表明食品安全与这些方面也存在着必然联系。
三、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食品安全控制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繁荣发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食物,有利于保障我国居民安全,促进社会繁荣发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体现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管理,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类生活的第一要求。尤其是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就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和不安,对消费者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也会影响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生产,以及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居民食品安全的因素非常多,将其总体归结于4大类,即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以及转基因食品技术和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制定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控制计划。
首先,化学性因素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和首要重任。化学食品安全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食品安全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食品安全生产、流通环节的控制与管理,尤其要做好食品安全检查和审核工作,从生产原材料上控制食品安全,从生产上控制污染源,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其次,还要努力消除和防止物理性因素污染,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散装食品安全以及检验指标不够统一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这部分问题可以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食品安全指标,实现食品生产、销售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加强法律监督体系建设,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不断普及相关法律常识,提高生产产家的食品质量,确保能顺利经过国家食品检验,最终投入市场中。
再者,生物性因素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相关性因素,其主要包括生物性病原等致病因子导致的食源性疾病,还有一些重金属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这个方面主要是工作人员要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提高整个人类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意识,进而控制生产商的行为,让生产商从长远利益出发,明确食品安全与自身发展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普及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进而利用公众的力量防止食品源性疾病问题的出现。
最后,保健品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的控制与管理也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关心和重视的问题。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关注食品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通过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居民生产安全的转基因食品。通过加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研究,提高食品安全的科技水平,最终达到理想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效果。
四、总结
肖英华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接受食品安全的系统课程培训,并先后于荷兰食品安全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完成科研课题。2008年获得食品安全硕士学位后继续在荷兰乳品研究所从事致病性厌氧芽孢杆菌的相关研究。长期关注并分析探讨欧洲食品安全动态,并担任荷兰食品谷使节,致力于增进中荷食品业界的技术交流。
欢迎广大读者就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参与邮箱:
欧洲八国使用保障性条款严禁转基因作物种植
新年伊始,波兰政府宣布从2013年1月28日起,禁止两种已获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批准的转基因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在其境内种植。波兰继法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卢森堡、希腊和保加利亚等7国之后,成为第8个对此议题不惜使用“保障条款(Safeguard clause)”在本国境内否决欧盟决议或规定的国家。
小小的转基因种子,暴露了欧洲管控体系的深层次结构问题,同时也凸现了支持与反对双方分歧的严重和情况的复杂。
众所周知,EFSA对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审批程序异常严苛,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结果作为依据。截至2012年底,只有孟山都公司的抗虫玉米Mon810和巴斯夫公司的淀粉高产马铃薯Amflora两个转基因品种获得了EFSA的种植许可。即便如此,由农民、环保组织、部分学者和成员国政府组成的反转基因势力仍旧阻碍着两作物的“落地”。由此引发的争议和抗议贯穿了2012年全年,从法国政府在欧洲法庭的败诉和农民的抗议,到法国学者Serelini惊世骇俗并招致学界广泛声讨的证明转基因作物危害的论文,再到8国相继使用保障条款,公开对EFSA投出反对和不信任票。
另一阵营节节败退,孟山都被迫推迟其玉米品种的市场推广,巴斯夫更是停止了在欧洲的转基因育种研发,转而向大洋彼岸寻找机会。
“马肉汉堡”风波持续发酵
日前在英国和爱尔兰,马肉突然成了新闻头条的关键词。风波源于爱尔兰食品标准局(FSAI)在不久前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来自多家超市的牛肉汉堡肉样品中,有85%含有猪肉DNA,37%含有马肉DNA。前者已经足够让穆斯林远离超市里的牛肉汉堡,可是掺杂的马肉却让爱马的英国民众怒不可遏。有少年恶搞扮马在超市找妈妈,英国首相也当众表示不可接受。尽管之后的调查将马肉DNA的源头锁定在由西班牙和荷兰供货商提供的肉品蛋白添加剂中,但是仍有千万计的牛肉汉堡等加工肉制品被下架召回,而且生产企业即将面临销售量跳水和承担额外的质检成本。这场风波在欧洲大陆并没有显出太大的涟漪,主要是因为二战期间和之后一段时间,因物资紧张,牛肉中掺有较廉价的马肉会满足贫穷人口的肉食供应,所以马肉成分一般不必加注。至于超市中牛肉馅中掺有猪肉,也似乎是人尽皆知的常识。穆斯林只购买有清真标示的加工肉。可见,欧洲的食品法规也是建立在国情基础上的,希望持维西方先进论的人看到这则消息不会感到失望。
(杭州市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其中也包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然而,国内近年来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却逐渐令大众担忧食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有效运用生物技术来改善食品市场现状是解决之道。本文基于我国食品检测现状,从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有效运用出发,为食品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提出意见。
关键词 :食品检测;生物技术;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07.4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有效的食品检测技术越来越被重视。食品安全检测中,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虽然成熟,但应对越来越繁杂的食品种类渐渐显得无力。生物技术的有效运用是提升食品检测效率的有效途径。
1 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食品是社会大众的生活必需品,保障安全的食品质量和稳定的食品供给市政府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能。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对于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食品生产厂家也是参差不齐。在这样的背景下,食品检测成了食品质量的标杆,政府也越来越重视食品检测。
在另一个层面上,食品检测是制裁不良食品生产商的有效手段,只有建立起完善的食品检测制度,设立国家化标准的食品检测参考指标,并不断地将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运用到食品检测中,才能使我国的食品生产业不断提升。
2 食品检测中的主要生物技术
2.1 基因探针技术
2.1.1 基因探针技术运作原理
基因探针技术是传统的生物技术之一,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因探针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分子杂交,以基因序列的碱基排列组合为理论基础,设定好基因探针的基因序列以检测食品样本中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1.2 基因探针技术的有效运用
与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基因探针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排查到更加微小的食品安全隐患,而且特异性非常强,灵敏度也比较高。基因探针检测技术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检测成本非常高,如果大量运用基因探针技术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将会大大增加食品检测的成本。开发廉价的基因探针技术是有效运用生物技术检测食品安全的关键。
2.2 PCR扩增技术
2.2.1 PCR 扩增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
PCR 扩增技术的全称为聚合酶链扩增反应技术[1],此技术的研究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被公开后,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并且近些年来在生物科学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PCR 扩增仪对核算序列进行批量扩增。在扩增时,双链DNA打开,模版链迅速扩增为新的DNA序列。
在食品检测中,PCR技术主要用于目的片段的扩增和提取,从而使样本的可信度提升,增大到满足食品检测所需求的量。有了此技术的支持,食品检测过程中的样本片段得以保存,检验结果更加科学。
2.2.2 PCR技术的有效运用
PCR技术的主要问题在于,对技术操作人员的要求很高,技术含量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食品检测工作人员的素质是解决之道。食品检测人员不仅需要学习食品科技方面的知识,掌握生物技术的操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2.3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比较成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检测鱼肉、牛羊肉等肉类食品的新鲜度,其二是来检测食品的口味。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放大被检测样品本身的关键信号,让传感器能够识别并进行判断。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检测的历史上运用比较悠久,工作人员的经验也比较丰富[2],是一种有效并且成熟的食品检测方法。
2.4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该用过程是,将DNA 序列扩增后,集中置于基因芯片的表面,然后用荧光标记某些特定的基因序列,通过扫描仪器的工作来确定待检测的样品中是否含有不良的基因,以进一步确认食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在这个检测过程中,基因芯片的制作和确认是核心。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操作并不复杂,并且对于真菌等DNA序列特殊的物质更加敏感,对于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意义重大。
3 检测食品安全成分分析
食品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检测食品的成分组成可以对食品安全指标进行排查和分析,也可以有效检测食品的品质。根据有关文献和经验表明,对于食品的成分检测,主要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食品中腐败物质的检验,尤其是新鲜的食材,或者是保质期较为短暂的食品。检测食品中的腐败物质可以知道食品是否符合食用标准,是否能够流向市场。其次是对于食品的气味检验,食品的气味源于食品的物质组成[3],大部分有害物质具有特殊气味,可以被检测出来。有害物质可能会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残存在食品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伤害。食品成分的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这种类型的伤害。最后是转基因因素的排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物技术的重视,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相关使用标准却存在很多不足。转基因的生物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来说都存在着未知的隐患,只有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将隐患排除。在食品检测中,对于转基因物质的检测主要是利用生物技术来实现。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有效运用,能够科学排查出转基因因素,做到转基因产品始终在人类的控制范围之内,对转基因技术的运用进行限制。
4 结论
综上所述,食品检测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温饱的基本生活条件,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食品检测对于社会大众,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儿童等容易受到外界伤害的社会群体意义重大,可以说是保护此类人群的一道屏障。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技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检测食品样本中腐败菌、病原菌和毒素等威胁因素时,逐渐被证明出具有针对性强、灵敏度高、便捷和高效等特点。生物技术的不断开发让生物技术的运用面临空前的繁荣,也承受着空前的压力。对于食品检测这个领域,生物技术的应用开启了食品检测的高效进程。如何有效地运用生物技术进行食品检测,以及开发新的生物技术运用到食品检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昊.在食品检测中现代技术的全面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1)
认识转基因食品
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商业化是近十年的事情,1996年美国市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从此,转基因食品便一发不可收拾。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据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转基因安全管理处处长李宁说,在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的种植比例已超过90%;另据中美生物技术工作组美方专家介绍,美国人吃的食物里面,70%都有转基因成分。据相关数据统计,去年全球共有28个国家种植约1.7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食品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食品呢?下面让就我们一起来揭开转基因食品的神秘面纱。
转基因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事实证明,转基因作物成本低、产量高,具有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毒等特性,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便于运输、储藏,能够延长保鲜期。
目前我国的转基因食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转基因农作物,包括木瓜、甜椒、番茄、水稻和玉米,其中甜椒和番茄由于产品过时已不再生产,水稻和玉米还没有商业化生产,而市场上的木瓜则多为转基因食品;另外一种是我国进口作为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农产品,包括大豆、油菜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转基因大豆,用来生产大豆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进口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制品。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为了判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993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实质等同”原则,即通过对转基因作物的农艺性状和食品中各主要营养成分、营养拮抗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物质等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并与相应的传统食品进行比较,若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则认为该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食用安全性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若存在差异,则对有差异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排查分析,以确保不存在有害成分。
对于市场上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木瓜等的安全问题,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指出:“精炼提纯以后的大豆油里面,是不会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而转基因的产物,所表达的是蛋白,蛋白在大豆精炼的过程中已经被剔除了。”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也表示,转基因的结构主要是在蛋白上,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性能,比如说防虫、抗早熟、抗旱功能,油脂产品中的蛋白含量几乎是零。换句话说,市场上可购买的转基因食品,其食用成分中几乎不含转基因物质,与普通的食品没有太大的差异。
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说法,各界莫衷一是,然而转基因技术毕竟尚未成熟,涉及生物基因的影响也可能要等几代之后才能显现,这也正是不少人对转基因食品敬而远之的原因。
转基因食品的鉴别
我国实行转基因标识制度,列入转基因标识目录并在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均需要标识,让消费者拥有知情权。但实际上,这个法规执行得并不理想,市场上很多转基因食品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转基因标识”。这就迫使消费者自己有能够辨别转基因食品的能力,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部分食品的鉴别方法。
1.大豆
非转基因大豆:为椭圆形,有点扁,肚脐为浅褐色,豆大小不一,打出来的豆浆为乳白色。
转基因大豆:为圆形,滚圆,肚脐为黄色或黄褐色,豆大小差不多,打出来的豆浆有点黄。
简单的检验方法:普通大豆用水浸泡三天会发芽,转基因大豆不会发芽。
2.胡萝卜
非转基因胡萝卜:表面凸凹不平,从头部到尾部是从粗到细的,且头部是往外凸出来的。
转基因胡萝卜:表面较光滑,尾部有时比中间还粗,且头部是往内凹的。
注:胡萝卜只有在秋冬季节有,夏季的胡萝卜一般是转基因的。
3.土豆
非转基因土豆:样子比较难看,表面一般颜色比较深且不均匀,表面坑坑洼洼的,削皮之后,内表面颜色会很快由白色变为深色。
转基因土豆:表面光滑,颜色比较淡。削皮之后,其内表面颜色无明显变化。
检验方法:先削皮后看变化再决定吃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