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薪酬方案

薪酬方案

时间:2023-06-06 09:39: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薪酬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薪酬方案

第1篇

【关键词】企业薪酬 职工工资 方案优化 分析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工资待遇无疑是人才看重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要想留住高质量人才同时强化企业的公平,就要发挥薪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企业的利润收益,更切身关乎职工的收入甚至影响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那么优化酬薪的配置,不仅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达到员工的满意实现双赢,是关乎企业发展的大计。

一、企业薪酬的管理现状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保险、福利、奖金、津贴五大部分。随着职工对个人权益的维护意识越高,企业薪酬的管理问题也突显出来。酬薪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滞后性,不能与时俱进满足职工日益增加的物质需求。

第一,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同岗不同酬,即不同岗位有不同的工资待遇,然而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往往造成职工一职终身的现状,职工尽管在职自主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但工资待遇却无法得到相应的调整。打击职工在职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职工因不满薪酬而对企业产生离心等的不良影响。

第二,奖金发放欠合理。奖金是对职工一段时间内工作情况的物质奖励,它与职工的岗位级别相关联,绝大多数职工的奖金是相对稳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奖金的分配没有与企业的盈利、销售效益挂钩,就无法合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职工难以从始至终保持工作的激情。

部分企业在年终奖金分配上采取拉大奖金差距的措施希望以此鼓励和激励职工全心全意投入企业的发展建设中来,理论上这可以起到部分员工做榜样激励其他员工积极学习的效果。然而实际上对职工付出多少的评定,管理阶层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部分企业在员工之间或许差距并不大,奖金的差距却在管理阶层的一句话。若差距过大不仅难以调动职工的工作激情,反而会使职工产生抵触、不服等负面情绪。

第三,对薪酬发放的公平度关注不多。公平关乎企业职工心理满足感的实现与职工对企业的信服与认可度。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只关注关键员工的薪酬分配高低,而忽略了大部分职工薪酬制定的公平。然而,同一岗位的职工对企业也有不同的贡献,相同的待遇就会造成付出多的职工心里不平衡打击他们奋斗积极性。同样,对薪酬发放在奖金、津贴方面,不少企业缺乏公开、公正、公平的管理原则,暗箱操作造成职工们相互怀疑揣测,不仅不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反而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懈怠等不良现象。

第四,没有长远的规划。大部分企业在职工薪酬方面的考虑是短期的效益,对企业长期的发展以及全面的商贸利润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例如:年底奖金,企业收益高便大幅度发放,收入少便大幅度减少。没有相对稳定的奖金计划,如此一来高低较大的奖金差距不仅会造成职工不满的心理落差,也让企业产生偏颇的盈利判断,没有长远的规划就无法使企业做到长期合理的发展。

第五,忽视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企业依然延续着老旧的按岗位进行酬薪发放的薪酬方案,过度注重岗位而忽视职工对企业的贡献程度,无法对职工独特的个人价值实现给予奖励便无法让员工找到自己独特的存在感与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如今跳槽频繁便是因为企业无法满足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

二、优化企业酬薪方案的重要性

薪酬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第一,科学合理的薪酬方案可以促进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增强企业凝聚力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不合理的酬薪分配无法保障企业员工公平公正的待遇,也不利于企业科学战略的长期发展。

第三,有利于合理完善岗位职级体系,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竞争环境,促进人员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第四,有利于促进公平加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提升同行之间的竞争水平。

三、企业薪酬方案优化措施

(一)紧密加强企业薪酬制度与发展规划的联系。

企业发展中各个部门之间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亦是如此。所以,将企业的薪酬制度与发展规划相联系,两个策略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大潜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职工薪酬是职工们关乎生活的大计,为了有更丰厚的薪酬职工们必然会尽全力奋斗,那么将职工的薪酬与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相关联,为职工的奋斗方向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员工们便能很好的理解把握企业的发展规划,提高相应的专业素质,有效的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

国家发展讲究以人为本,对企业来说,人才是竞争的核心动力。要想留住人才保存企业的发展根基,就要完善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有人看中薪酬的高低,有人则看中职位职称待遇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要想使薪酬分配方式让大多数员工满意,企业领导阶层就必须深入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薪酬管理进行调整和优化,让薪酬方案设计更人性更合理。

(三)建立促进企业内部公平、外部竞争的薪酬方案。

有一句古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公平非常重视,尤其是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的今日,员工对公平越发看中。薪酬的公平不是员工发放金钱的多少相同,而是职工的工资待遇与其劳动成果相对应。绝对的一视同仁会严重挫伤职工工作的激情,造成职工工作懈怠等不良后果,这时公平便是不公平。

但企业也不能将同一职位的职工薪酬设计差距过大,在讲究团队合作的今日,大部分业绩是团体共同努力奋斗得来的,过度夸大一个人的价值忽视其他合作伙伴的贡献,也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团结一致对外竞争。所以说,合理科学的调整职工薪酬,在注重岗位之间的薪酬公平的同时注意对个人价值的奖励与鼓励。企业可以特别关照脑力劳动为主的高等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的薪酬分配,因为科技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高等人才更是引导企业发展的关键,一定程度提高高等人才的薪酬可以从心理上让人才感到自己价值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公开透明的薪酬发放制度。

公平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让员工信服的,要想得到广大职工的信任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的薪酬发放机制,言明各职工间薪酬高低不同的原因和道理,以此既能激励落后的职工提高自己职业水平又能避免员工产生不满等负面情绪。

依然有企业薪酬的分配存在暗箱操作等猫腻,依靠跟上级领导的裙带关系和依仗年老的资历,在薪酬设计上给予特殊的偏待。然而员工们日常的工作情况彼此都看在眼里,隐蔽保密的薪酬支付必然会引起职工不必要的猜疑,产生负面情绪使职工与企业离心。所以建立公开透明的薪酬发放制度是必然的。为了保证职工的认可和信服可以在制度策划的时候给员工提建议的机会,让员工参与薪酬的设计规划,并在薪酬发放时可设置专门人员为职工进行疑难解答,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开透明,提高职工对企业的信服和忠诚度。

(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制度是人设定的必定有缺失不严谨的地方,在健全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的同时,为了避免有人钻制度的空子企业要同时健全酬薪分配的监督管理机制与之辅佐相得益彰。且不少中小企业是家族管理模式,这必然会引起家族的权力过大,让职工面对薪酬分配不公平的情况也无法反抗,要想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今日长期持续发展,任何企业都要留住高水平人才。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不仅是对薪酬分配的监督,更是对弱势职工的权益保障。

(六)做长期计划引入先进理论。

科学合理的理论有利于指导实际规划的落实,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设计,我国企业很大一部分在薪酬的分配方面只注重短期效益。西医在医学治疗方面讲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然而经验告诉我们这个是治标不治本的。在企业管理要要贯彻中医的方法,通过治本达到指标的效果,这就需要企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在薪酬方案的优化上提出根本的解决办法。企业自身的规划设计必然存在不足,这就需要企业虚心借鉴其他公司的方案取长补短,设计合理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从而使企业得以长期健康发展。

四、结语

企业酬薪方案的优化是一条需要与时俱进的长久的发展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各阶层共同努力,企业领导深入了解员工心理想法,从而进行以人为本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并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相信合理的薪酬分配可以最大化调动职工工作激情,提高企业竞争水平。

第2篇

第一条按照公司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国家有关劳动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其他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指导思想

第二条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坚持工资增长幅度与公司经济效益增长同步,职工平均实际收入增长幅度不低于本公司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原则。

第三条结合公司的经营、管理特点,建立起公司规范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第四条以员工岗位责任、劳动绩效、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指标综合考核员工报酬,适当向经营风险大、责任重大、技术含量高、有定量工作指标的岗位倾斜。

第五条工资标准参照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构造适当工资档次落差,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第三章公司员工工资制度

第六条适用范围:

(一)公司聘用员工。

(二)特殊人员工资经董事会研究后确定。

第七条工资模式。

聘用员工

1、适用范围: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聘用员工。

2、工资模式:采用结构工资制。员工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效益工资+津贴

(1)基本工资。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现行工资标准指数和各类政策性补贴确定。

(2)岗位工资。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现行工资的岗位工资标准确定;公司岗位工资适用于所有员工。

(3)工龄工资。

①按员工为企业服务年限长短确定,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地为企业工作;

②年工龄工资根据工龄长短,分段制定标准;

③本公司工龄每增加一年工龄工资每月增加50元,10年封顶。

(4)奖金(效益工资)。

①根据公司效益及各部门工作任务、经营指标、员工职责履行状况、工作绩效考评情况确立;

②绩效考评由公司安排统一进行,与经营利润、收入总额、特殊业绩、贡献相联系;

③奖金上不封顶;

④奖金通过隐密形式发放,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公开。

(5)津贴。

①包括有特殊岗位津贴、伙食津贴、住房津贴、夜班津贴、交通和加班补贴等;

②特殊岗位津贴:本次工资调整和原工资差距较大的,先通过特殊岗位津贴补足,以后根据通过考核情况逐步调整。

③各类津贴见公司补贴津贴标准

3、聘用员工工资标准见附件一

4、聘用员工津贴标准见附件二

5、员工奖金分配方案见附件三

nn40.com (三)非正式员工工资制

1、适用范围:订立非正式员工劳动合同的临时工。

2、工资模式:协议工资制。

3、非正式员工不享受福利政策。

4、非合同工享有的各种补贴、津贴一并在月工资中支付。

第四章员工工资及奖金调整

第八条岗位工资。

(一)岗位工资标准的确立、变更。

1、公司岗位工资标准经董事会批准;

2、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变化,可以变更岗位工资标准。

(二)、员工岗位工资核定。

1、员工根据聘用的岗位和级别核定岗位工资等级;

2、员工岗位工资变更。

根据变岗变薪原则,晋升增薪,降级减薪。工资变更从岗位变动的后1个月起调整。

第九条奖金。

(一)奖金的核定程序。

1、由行财部向各部门提供公司完成利润的经济指标数据;

2、由员工所在部室向行财部提供员工的出勤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记录;

3、行财部依据汇总资料,测算考核出各部门员工定量或定性的工作绩效,确定每个员工效益工资的计算数额;

4、考核结果和奖金计划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发放奖金。

(二)奖金与岗位工资一同发放。

第十条关于工龄工资。

(一)员工1年内实际出勤不满半年的,不计当年工龄,不计发当年工龄工资;

(二)工龄计算从试用期开始之日起计算。

第十一条其他注意事项。

(一)各类假期依据公司请假管理办法,决定工资的扣除;

(三)各类培训教育依据公司培训教育管理办法及培训协议,从工资中扣除本人应承担部分;

(四)员工加班、值班费用,按月统计,计入工资总额;(五)各类补贴、津贴依据公司各类补贴管理办法,计入工资总额;

(七)、在工作中表现杰出、成绩卓著的特殊贡献者,因故不能晋升职务的,可提高其工资待遇,晋升岗位工资等级。

第五章福利制度

第十二条基本原则:合理、必要、计划、协调

第十三条福利形式:由公司提供各种福利项目菜单,员工自选选择其所需要的一整套福利方案。在每个福利项目之后标示其金额,从而使员工每项福利与成本间的关系,让员工有所珍惜;对于员工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福利。

nn40.com 第十四条社会统筹:

社会统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社会统筹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规定为本公司员工办理。社会统筹个人缴纳纳部分由公司代扣代缴。

第十五条户口

非本地户口的,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同意,为符合国家政策的员工办理户口迁入事宜,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六条公司每月支薪日为5日。

第十七条公司短期借调人员工资由借用单位支付。

第3篇

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可以提高员工的稳定性、积极性、忠诚度。如何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以及减少员工的个税税负成为众多企业关心的问题。

一、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薪酬管理越来越重视,要建立与企业经营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制度,使其成为提高企业效率的助力。我们发现以下方面还值得改进:

1.薪酬管理制度不够科学规范

(1)晋升通道少

很多企业晋升通道类型单一,不利于非行政类人员的职业发展,企业需要深入调查充分了解不同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晋升通道并设计符合实际的薪酬管理体系,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给专业人员设置相应的晋升通道可以激励他们人尽其才,在技术领域做熟做精,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2)无法体现岗位价值的差别

贡献能力和薪酬不匹配。技术含量高、贡献大的员工跟一般员工薪酬差距不大,这种情形下可能会产生格雷欣法则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导致优秀员工的大量流失。

2.考核指标透明度不高

考核制度不健全、指标不科学造成考核指标透明度不高,导致绩效目标的完成进度无清晰的考核标准可以参照,使考核结果无法反应实际情况。

二、薪酬管理改进方案

1.建立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薪酬体系

坚持个体绩效与整体绩效统一,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牵引,按照层级逐级分解绩效指标,使绩效计划的制定与战略目标的分解紧密相连。并定期对绩效指标实行有效的管控和准确的评估,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企业可以按实际情况对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确定部门绩效系数。员工绩效再与部门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比如不称职的员工绩效系数低于0.5,表现较差需要改进的绩效系数低于0.95,符合要求的系数为1,超越现职要求的系数高于1.05,但不超过1.5。根据部门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考核结果对员工的薪酬进行动态调整。

建议将员工薪酬分为三部分:

固定工资、福利和津贴、绩效工资

季度奖=岗位绩效工资×季度部门绩效系数×绩效系数

半年奖=岗位绩效工资×半季度部门绩效系数×绩效系数

年终奖=岗位绩效工资×年度部门绩效系数×绩效系数

部门的业绩与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息息相关。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可以达到鼓励业绩优秀的员工、督促业绩低下员工的目的,使员工清晰的审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予以改进,保证部门绩效目标的顺利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让追求卓越的理念根植于全体员工心中,使员工坚定信念,更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促进组织和个人进一步提升绩效,协同发展。

2.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稳定员工队伍与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建议设置管理、专业等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工作效果、工作效率、工作量等因素考量岗位绩效,再综合学历职称、专业技能、管理素质等因素设置晋升的条件。同时明确同一通道内晋升、不同通道间转换岗位的条件。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不断创新,团结合作,全力以赴创造价值。从而达到实际效果大于个人绩效之和的群体效应。

三、薪酬管理的个税筹划

薪酬的发放方式由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自主决定,应根据发放形式进行节税设计。月工资和年终奖之间分配比例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税负。

1.发放方式为月工资加年终奖的节税设计

从实现税负最小化的角度出发,企业将员工的年收入在工资和年终奖之间进行分配时,如果年终奖偏高,可以考虑将部分年终奖转化为月工资,如果月工资偏高,可以考虑将部分月工资转化为年终奖,使年终奖适用税率低于月工资适用税率,以此达到节税的目的。

举例说明:

以A员工为例,假定年收入20万(暂不考虑三险一金)

方案一:每月发3500元,年终奖158000元

月工资适用税率0%,年终奖适用税率25%。

全年合计应纳个税税额=158000×25%-1005=38495元

方案二:每月发3500元,季度奖39500元

月工资适用税率0%,年终奖适用税率30%。

全年合计应纳个税税额=【(3500+39500-3500)×30%-2755】×4=36380元

方案三:每月发8500元,年终奖98000元

月工资适用税率20%,年终奖适用税率20%。

全年合计应纳个税税额=【(8500-3500)×20%-555】×12+ (98000×20%-555)=24385元

方案四:每月发12167元,年终奖54000元

月工资适用税率20%,年终奖适用税率10%。

全年合计应纳个税税额=【(12167-3500)×20%-555】×12+ (54000×10%-105)≈14936元

方案五:20万元按月均衡发放,每月约16666.67元,年终奖为0元。

月工资适用税率25%。

全年合计应纳个税税额=【(200000/12-3500)×25%-1005】× 12≈27440元

结论:方案四的年终奖适用税率低于月工资适用税率,为税负最小化分配方案。

2.发放方式含季度奖、半年奖的节税设计

建议在发放季度奖、半年奖时,将季度奖分拆为几个月进行发放。

举例说明:

以B员工为例,每月发放6000元。季度奖9000元。(暂不考虑三险一金)

方案一:每月发6000元,季度奖一次性发放9000元。

季度奖发放当月适用税率25%。

3-6月合计应纳个税税额=2305元

方案二:每月发6000元,季度奖分三个月平均发放。

季度奖发放当月适用税率20%。

3-6月合计应纳个税税额=1780元

结论:方案二为税负最小化分配方案。

3.提高福利性待遇

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纳入统一薪酬体系进行管理。为促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年金等方式合理减少企业当期所需缴纳的个税税额。

第4篇

第一章

企业及职位特点分析

建筑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施工地点、施工项目、工程大小、历时长短、施工难度等都千差万别,项目部的组建规模和层次也要匹配工程项目情况。至于项目部每个成员的薪酬也往往服从于项目管理具体需要而定。如局部的承包和各类的目标管理。员工的薪酬也要相应的灵活而富有弹性。施工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对偏低。劳动所创造的附加值相对少,员工对基本工资依赖性强。评价劳动及管理成效,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由于项目具体情况的复杂性、合作性、多变性和人员的流动性。考勤、考核和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困难,所以就会导致绩效评估最终由少数人而非系统来控制,也就掺入过多的人为因素而缺乏公信力,最终影响员工士气。

企业在初级阶段,考核和绩效评估最后落到核心领导层手上,薪酬体系也以半透明为佳,即以一定职等和级数的差别用来区分不同的职位、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专业技能和不同的工龄等。核心领导层根据相关条件核定基本薪和各种津贴。这是公开的薪酬部分,另一部分为年度浮动薪及奖金(红包),由领导层在本年度对该员工进行集体模糊考量结果,采用不公开的形式来体现关怀和激励。

过高的基本工资对员工的激励是不利的,容易陷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基于建筑企业员工对底薪的期望值较高,贡献度主要采用模糊的手段来衡量,所以公司选择偏高基本工资的方案,其他为浮动工资。基本工资占总工资比例为(不包括奖金、福利):公司管理层为60%基本工资+40%浮动工资,项目管理层为80%基本工资+20%浮动工资,公司技能层和项目的技能层、技工层为100%基本工资。

第二章

薪酬体系建立原则

企业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团队,就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此共同的目标由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来分层负责、分工合作。合理明晰的职位职责和相应的薪酬体系,是激励员工斗志,塑造团队意识,提高整体贡献度最有效、最根本的管理工具。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体现企业和员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正所谓“公司照顾公司人,公司人热爱公司。”

1、公平原则

薪资的确定,应以公开公正的方法,衡量员工的贡献度,藉以作为薪资高低的标准,能够公平的待遇,方可消除企业内不满的声音,也才能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即所谓多劳多得,这是薪酬体系的基本。

2、合理原则

薪资要考虑当地的生活标准,要能足以保障基本生活所需,所以要制订一个合理的标准。薪资标准也要考虑企业实际、员工类型、整体素质、资薪历史和岗位特点等。

3、激励原则

薪资体系要能对员工激励勤劳、进取及愿意接受更困难工作的意愿。其核心是做好做坏不一样,以结果为导向,结果评判的合理性。

4、分享原则

经营者投入资金,企业职工投入脑力和劳力,所得的成果,职工应视其贡献度来分享。员工感受到公司效益的分享,有利于建立归属感。

5、比较原则

薪资标准尽可能不低于同业的标准,让职工能珍惜这份工作,也易于激发更大的参与感。企业内部不同职位分等级,让贡献度高的员工所得也多,易于激发工作积极性和竞争氛围。

6、成本原则

薪资成本点生产成本的比重。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是要减少人员资源的无功损耗和浪费,二是要提倡一身多职和提高工作效率。在不增加生产管理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薪资水平。

7、弹性原则

薪资在一定范围内维持适当的弹性,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一般用于项目任务的特殊性和员工个体特殊关系。

第三章

薪酬体系的选择

薪酬是指公司向员工支付的货币报酬的总和,包括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奖金以及津贴、补贴等。非货币报酬包括培训机会、授予荣誉、带薪休假、奖励旅游等。

目前我公司现状是大项目小公司,并且项目也比较多,项目间相同的薪酬和不同的薪酬均可能造成员工士气问题,如果采用统一的薪酬体系,而执行不同的薪资,则不但在某种意义上体现贡献度,也不会造成过度的不合理和攀比心理。

一、薪酬结构的选择

1、基本工资

职位等级工资,根据员工有关职务等级、工作职责确定,其额度在一定时间段内相对固定,不进行考核,按月计。

2、浮动工资

针对管理职设置,可设年度浮动工资和季度浮动工资,根据公司全年目标实现状况,管理人员职位职责履行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发放。

3、其他工资结构

工程劳务用工工资,实际操作设包干工资、计件工资、点工工资等。项目部各部门可根据工程实际灵活操作,但必须经项目经理部批准并报公司备案。

4、奖金

效益奖:包括超额效益奖、专项效益奖和费用节余奖三部分,根据管理人员的年度专项工作及年度责任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

考核奖:针对技能职和技工职,根据目标责任书所定指标,完成情况及业绩发放。

特别贡献奖:对企业经营产生深远影响或对企业效益作出巨大贡献人员所设奖项。由公司经理部根据事件影响力核量发放。

5、津贴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可对工作环境、因公支付、工作条件艰苦或岗位任务加重的员工发放以下津贴。具体发放办法及标准由经理部在每年年初定出,每月或发生时发放。

主要津贴项目设:

(1)驻外津贴:员工因工作需要派驻公司外地机构的,根据不同派驻地区、不同职务级别享受不同标准的驻外津贴。

(2)通讯补贴:员工根据不同职务级别享受不同标准的通讯补贴。

(3)交通补贴:具有一定职务人员或特殊岗位人员可享受定额交通补贴。原则上采取实报实销的办法。

6、福利

公司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主要项目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公司根据实际可为员工免费提供定期体检、旅游、教育培训、发放劳保及生活用口、节日礼品和会餐等福利。

二、薪酬类型的选择

1、年薪制

年薪制是以年度为单位,根据有关人员职务级别、工作职责确定全年基本薪资,并根据公司全年目标实现状况和本人绩效考核情况核发效益薪资的薪酬制度,其全年薪资之和为年薪总额。但不包含有关补贴、津贴等福利。

适用范围:年薪制适用于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与其他管理人员实行不同发放形式的年薪制。

构成要素:年薪构成=基准年薪+效益奖金。基准年薪包含月基本工资和年终浮动工资二部分;效益奖包括超额效益奖、专项效益奖和费用节余奖三部分。

确定方法:管理人员基准年薪根据职位级别确定;效益奖根据管理人员的年度专项工作及年度责任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并结合考核情况确定。薪资不包括有关补贴、津贴等福利。

2、岗位绩效薪资制

岗位绩效薪资制是以岗位职责、知识技能、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要素为基础,以工作绩效为主要依据确定薪酬的制度。

适用范围:岗位绩效薪资制适用于公司级、项目级的技能职和技工职。

构成要素:薪资

=基本工资

+考核奖+年终效益奖,其中年终效益奖包括超额效益奖、专项效益奖和费用节余奖。薪资不包括有关补贴、津贴等福利。

确定方法:基本工资按公司核定的职位等级对应的薪资执行,奖金按考核结果年终发放。

3、协议薪资制

协议薪资制,亦称谈判薪资制,是公司与聘用人协商确定工作报酬的薪资形式。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公司需要的关键管理人员、重要专业人员、技术骨干、顾问等。

构成要素:公司与聘用人经协商确定工作目标、职责、聘用期限、工作方式、薪酬标准、福利待遇等,并签订书面协议。

确定方法:为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公司员工可通过竞聘上岗、竞标项目等方式成为目标责任人,在约定期限内实行协议薪资。协议薪资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其他资薪制

(1)薪资包干制,即在约定期限内根据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承担情况核定其工资总额的薪资形式。适用于项目班组及个人对局部工作的处理。

(2)计效薪资制,即根据完成工作的时效来核定实际报酬的薪资形式。适用于项目部能够标准计算工作完成率的岗位,具体根据相关劳动定额(人员、产量)标准。

(3)计件薪资制,即根据完成工作数量(件数)来核定实际报酬的薪资形式。适用于项目部一线岗位或能够精确计算工作数量的岗位。一般计算公式为:月薪资收入=底薪+岗位计件单价×完成生产工时(或产量)±影响因素收入。

第四章

通用基本薪酬方案

1、职位分类办法

公司职位体系分为管理职和技能职。主管职分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初级管理人员;技能职包含主办、办事员、操作员。

表1、公司级职位设置明细表

薪酬职位

岗位职等

职等

岗位名称

岗位要素描述

主管职

高管

管一等

董事长、总经理

管理公司全面工作,直接从事主管工作。

管二等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中管

管三等

总助、副总师

管四等

部门经理

初管

管五等

部门副经理

管六等

经理助理

技能职

主办

职一等

人事主办、会计、办公室、决算、控制

幕僚职,具专业性之关键岗位,影响性大,协调关系复杂。

办事员

职二等

秘书、出纳、文档管理

重要岗位,影响性较大,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大。

操作员

职三等

一线操作员、驾驶员、保洁员、维修工、后勤人员、采购员、打字员

日常性较简单工作,以独立完成为主,协调关系简单。

项目职位体系分为管理职、技能职和技工职。管理职分为四等,技能职分为二等,技术职分为三等。

表2、项目级职位设置明细表

薪酬职位

岗位职等

职等

岗位名称

岗位要素描述

管理职

管一等

项目经理

工长以上管理人员,管理项目全面工作,从事专业领域或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员。

管二等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管三等

总施工、项目副总工

管四等

工程师、部门部长

技能职

职一等

施工员、技术员、预算员、质安员

关键岗位,专业性强,工作量及工作难度大,责任和协调关系复杂。

职二等

材料员、资料员、财务员、测量员

关键岗位,专业性强,工作量及工作难度较大,责任重。

技工职

技一等

电工、电焊工、机操工、测量工、架子工、驾驶员等

重要岗位,需持证上岗,属特殊工种,工作强度、工作风险和工作难度大。

技二等

瓦工、石工、机修工、木工、钢筋工等

较重要岗位,有技术性,属熟练工,工作强度大,工作难度较大。

技三等

仓管、地磅员、普工、保安、保洁员、采购、后勤等

日常性较简单工作,工作难度小,工作强度大。

2、职等及级数设置

公司职等按健全施工企业建制考虑,实际操作时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设9个职等,每等别分5个级别,总等级数=9X5=45(级)。

表3、公司级职等薪酬级数表

职位系列及职等

薪酬职等

级数

管理职

高级管理

人员

管一等

1

管一等

1~5级

管二等

2

管二等

1~5级

中级管理

人员

管三等

3

管三等

1~5级

管四等

4

管四等

1~5级

初级管理

人员

管五等

5

管五等

1~5级

管六等

6

管六等

1~5级

技能职

主办

职一等

7

职一等

1~5级

办事员

职二等

8

职二等

1~5级

操作员

职三等

9

职三等

1~5级

项目职等设9个职等,每等别分5个级别,总等级数=9X5=45(级)。

表4、项目级职等薪酬级数表

职位系列及职等

薪酬职等

级数

管理职

管一等

1

管一等

1~5级

管二等

2

管二等

1~5级

管三等

3

管三等

1~5级

管四等

4

管四等

1~5级

技能职

职一等

5

职一等

1~5级

职二等

6

职二等

1~5级

技工职

技一等

7

技一等

1~5级

技二等

8

技二等

1~5级

技三等

9

技三等

1~5级

3、薪酬基本标准

员工的岗位类别根据岗位影响力、工作难度、工作量、协调程度、任职条件等因素确定。管理人员职位级别以企业和员工商定的职位等级来执行。项目级职位确定由项目经理部按实际岗位及员工实际能力等因素初定,以公司经理部核定后执行。

表5、公司级管理人员年薪标准表

岗位

(职务)

薪资

职等

级数

基准年薪

效益奖(元/年)

最高合计

(元/年)

基本工资

(元/月)

年度浮

动工资

(元/年)

超额

效益奖

专项

效益奖

费用

节余奖

董事长、总经理

管一等

1

250,000

12,500

100,000

根据总经理批准的年度公司经营目标管理方案确定

根据承担专项工作完成情况确定

根据目标责任书约定条款确定

2

240,000

12,000

96,000

3

230,000

11,500

92,000

4

220,000

11,000

88,000

5

210,000

10,500

84,000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管二等

1

200,000

10,000

80,000

2

190,000

9,500

76,000

3

180,000

9,000

72,000

4

170,000

8,500

68,000

5

160,000

8,000

64,000

总助、副总工程师

管三等

1

150,000

7,500

60,000

2

140,000

7,000

56,000

3

130,000

6,500

52,000

4

120,000

6,000

48,000

5

110,000

5,500

44,000

部门经理

管四等

1

100,000

5,000

40,000

根据总经理批准的年度公司经营目标管理方案确定

根据承担专项工作完成情况确定

根据目标责任书约定条款确定

2

96,000

4,800

38,400

3

92,000

4,600

36,800

4

88,000

4,400

35,200

5

84,000

4,200

33,600

部门副经理

管五等

1

80,000

4,000

32,000

2

76,000

3,800

30,400

3

72,000

3,600

28,800

4

68,000

3,400

27,200

5

64,000

3,200

25,600

经理助理

管六等

1

60,000

3,000

24,000

2

56,000

2,800

22,400

3

52,000

2,600

20,800

4

48,000

2,400

19,200

5

44,000

2,200

17,600

表6、公司级职员岗位绩效薪资标准表

岗位

(职务)

薪资

职等

级数

月工资

(元/月)

年度

考核奖

(元/年)

年终效益奖(元/年)

超额

效益奖

专项

效益奖

费用

节余奖

主办

职一等

1

2,400

按年度总额比例确定。

根据公司经营目标管理方案确定。

根据承担专项工作完成情况确定。

根据目标责任书约定条款确定。

2

2,300

3

2,200

4

2,100

5

2,000

办事员

职二等

1

1,900

2

1,800

3

1,700

4

1,600

5

1,500

操作员

职三等

1

1,400

2

1,300

3

1,200

4

1,100

5

1,000

表7、项目级管理人员年薪标准表

岗位

(职务)

薪资

职等

级数

基准年薪

效益奖(元/年)

最高合计

(元/年)

基本工资

(元/月)

年度浮

动工资

(元/年)

超额

效益奖

专项

效益奖

费用

节余奖

项目经理

管一等

1

150,000

10,000

30,000

根据公司批准的年度项目经营目标管理方案确定

根据承担专项工作完成情况确定

根据目标责任书约定条款确定

2

140,000

9,333

28,000

3

130,000

8,667

26,000

4

120,000

8,000

24,000

5

110,000

7,333

22,000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

管二等

1

100,000

6,667

20,000

2

96,000

6,400

19,200

3

92,000

6,133

18,400

4

88,000

5,867

17,600

5

84,000

5,600

16,800

总施工

项目副总工

管三等

1

80,000

5,333

16,000

2

76,000

5,067

15,200

3

72,000

4,800

14,400

4

68,000

4,533

13,600

5

64,000

4,267

12,800

工程师

部门部长

管四等

1

60,000

4,000

12,000

2

56,000

3,733

11,200

3

52,000

3,467

10,400

4

48,000

3,200

9,600

5

44,000

2,933

8,800

表8、项目级职员及技工岗位绩效薪资标准表

职位

薪资

职等

级数

月工资

(元/月)

年度

考核奖

(元/年)

年终效益奖(元/年)

超额

效益奖

专项

效益奖

费用

节余奖

技能职

职一等

1

3,900

按年度总额比例确定。

根据公司经营目标管理方案确定。

根据承担专项工作完成情况确定。

根据目标责任书约定条款确定。

2

3,800

3

3,700

4

3,600

5

3,500

职二等

1

3,400

2

3,300

3

3,200

4

3,100

5

3,000

技工职

技一等

1

2,900

2

2,800

3

2,700

4

2,600

5

2,500

技二等

1

2,400

2

2,300

3

2,200

4

2,100

5

2,000

技三等

1

1,900

2

1,800

3

1,700

4

1,600

5

1,500

第五章

奖金、津贴和福利方案

一、奖金方案

1、效益奖:现阶段不分超额效益奖、专项效益奖和费用节余奖,根据当年公司实际完成的效益情况由公司经理部确定总奖额,再按一定的分配比例发放。

2、考核奖:针对技能职和技工职,根据目标责任书所定指标,完成情况及业绩由公司经理部确定总奖额,再按一定的分配比例发放。

3、特别贡献奖:由项目部提名,总经理核定发放。

二、津贴方案

1、驻外津贴

驻外津贴主要针对项目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管员工。津贴为

表9、2009年驻外津贴额度表

薪酬职位

职等

驻外津贴(元/月)

市外省内

省外600km内

省外1200km内

省外1800km内

省外1800km外

管理职

管一等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管二等

550

750

1,125

1,500

1,900

管三等

500

700

1,050

1,400

1,800

管四等

450

650

975

1,300

1,750

技能职

职一等

400

700

1.050

1,400

1,750

职二等

350

550

825

1,100

1,400

技工职

技一等

200

500

750

1,000

1,200

技二等

150

450

675

900

1,100

技三等

100

200

300

400

500

2、通讯补贴:员工根据不同职务级别享受不同标准的通讯补贴,按月定额补给。

表9、公司级职位通讯补贴表

薪酬职位

岗位职等

通讯补贴

(元/月)

职等

岗位名称

主管职

高管

管一等

董事长、总经理

按实

管二等

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按实

中管

管三等

总助、副总师

300.00

管四等

部门经理

300.00

初管

管五等

部门副经理

200.00

管六等

经理助理

200.00

技能职

主办

职一等

人事主办、会计、办公室、决算、控制

100.00

办事员

职二等

秘书、出纳、文档管理

100.00

操作员

职三等

一线操作员、驾驶员、保洁员、维修工、后勤人员、采购员、打字员

100.00

表10、项目级职位通讯补贴表

薪酬职位

岗位职等

通讯补贴

(元/月)

职等

岗位名称

管理职

管一等

项目经理

按实

管二等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200.00

管三等

总施工、项目副总工

200.00

管四等

工程师、部门部长

200.00

技能职

职一等

施工员、技术员、预算员、质安员

100.00

职二等

材料员、资料员、财务员、测量员

100.00

技工职

技一等

电工、电焊工、机操工、测量工、架子工、驾驶员

酌情考虑

技二等

瓦工、石工、机修工、木工、钢筋工等

酌情考虑

技三等

仓管、地磅员、普工、保安、保洁员、采购、后勤

酌情考虑

3、交通补贴:具有一定职务人员或特殊岗位人员可享受交通补贴,主要为因公差旅费、休假和探亲车船费。原则上采取实报实销的办法。

三、福利

1、管理职员工工作时间超过2年以上可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经公司经理部确定,并商定公司和个人支付比例,由个人支付部分每月在工资中扣除。

2、工伤保险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而定,形式有工程综合保险或个人保险,费用由公司承担,被保者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3、公司鼓励员工进行不脱产职称考级等教育培训,所得证书由公司综一保管和使用,若证书公司使用不到一年时该员工离职,公司可继续使用该证书直到一年使用期或到年终再归还员工。

4、项目部根据实际需要为员工发放劳保用品,登记造册后报公司备案。

5、公司根据中国节日习惯每年中秋发放月饼等节日礼物,农历年终吃年夜饭。

第六章

薪酬的操作

一、试用期、实习期、转正工资

1、管理职试用期定为1—3个月,试用期薪酬标准根据试用岗位类别确定,并根据实际试用岗位、任职综合条件有所区别。试用工资标准为岗位对应的基本工资标准,试用期内,不享受浮动薪资和其它福利待遇。管理职和技能职按本职等最低级执行。应届生试用期定为3个月,试用期薪酬每年一定,2009年标准为本科生1800.00元/月、大专1500.00元/月、职高:1200.00元/月。

2、应届生实习期为1年,实习期内薪酬为过实习期后由项目根据其工作能力予以调整,但调整幅度不宜大于试用期工资的50%。管理人员无实习期。

3、试用人员转正后,其工资标准原则上按岗位相应工资级别最低一档确定,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二、薪资的调整

1、薪资的上调。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提薪,同时符合多个条件的只按提薪幅度最大的条件执行,不得合并条件提薪;原则上当年各单位工资晋升人员比例不超过30%。除特批外,员工在现有职务上最高只可上调至本等别中最高一级。

(1)员工担负工作增多、难度增大,或任职条件提高而改进工作的,经审核可上调薪资一档。

(2)职务晋升时,可相应上调薪资。

(3)工作业绩突出,或为维护、争取公司利益和荣誉做出显著贡献者,可予提薪。

2、薪资的下调。

员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下调薪资:

(1)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下调薪资一档。

(2)由于各种原因,员工在现岗位上工作量及难度明显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可下调工资。

(3)职位降低时,相应下调薪资。

(4)给公司利益和荣誉造成严重损害的,应予以下调薪资。

(5)违反公司有关规定者,视实际情况可予以下调薪资。

3、薪资调整处理程序:员工所在部门或者项目部提出意见,经公司经理部审核批准。

三、薪资的计发

1、薪资的计算

(1)员工月工资标准的定义:特指固定发放的薪资部分,不包括浮动工资和奖金。

(2)员工工资实行日计月发制,每月计算一次。日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当月天数。

(3)新聘人员的当月工资以实际工作天数计算。试用期、工作未满3个月人员或试用后转正未满3个月人员不享受浮动工资、考核奖和效益奖。

(4)离职人员的月工资以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季度未满离职的不发季度考核奖;年终考核之前离职人员经总经理批准后可按实际工作月数享受年度考核奖和效益奖。

(5)未到年终解雇人员的月工资以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另补贴2个月的标准工资。除因工程停工等用人单位原因造成的解雇情况外,不再享受浮动工资和奖金。

(6)因工程不连续而带薪在家等工时段,不计发浮动工资和奖金。

2、薪资的发放。

(1)员工薪资发放实行“先工作、后发放”办法。

(2)每月底财务部根据员工基本工资标准的60%到100%、津贴的项目和额度计算实发工资,年度浮动工资、奖金等在农历年底一次性发放。

(3)公司为每个员工在银行开立工资帐户,每月将实发薪资和津贴划到个人的工资帐户上。除特殊情况外,每月19日前应完成工资发放。遇节假日应尽量提前发放。

(4)公司应每月向员工提供本人当月工资清单。

(5)个人所得税、保险个人应缴款及各种应扣款由财务部直接从员工工资中扣除。

第5篇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我国社会各个行业中的市场竞争也呈现出来一种越发激烈的态势,从本质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市场竞争其实也就是人才竞争。在这种背景之下,电力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话,那么就需要致力于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涉及到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其实也就是薪酬绩效管理工作,只有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编制出来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并使得这个方案得到贯彻落实,才可以对电力其一施行的薪酬管理工作发挥出来的效果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从而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怎样才可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编制出来科学合理的薪酬绩效管理方案,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薪酬绩效管理领域中的实际情况

(一)工资分配领域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现象

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的电力企业各个员工的工资水平是难以将员工的能力水平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能力水平差异性比较强的员工得到的工资基本上也都是一样的,在此情况之下,能力比较强的员工自然也就丧失掉了工作积极性,能力水平相对来说较为低下的人员一般情况之下都是安于现状的,在此基础之上电力企业的发展自然也是会受到影响的。在这种背景情况之下是会对企业人力资源使用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工资分配不合理这个问题会对在电力企业市场中流通的人才的流失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相关因素其实都是会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性作用的。

(二)针对工作人员施行的业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电力企业施行的业绩考核机制的滞后性显得比较强,这种滞后性比较强的机制,很多年以来都是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一般情况之下来说各个岗位之上的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工作经验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反而和员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相互关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实际工作经验比较少但是做出的贡献比较大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快就会丧失掉的,在这种一种机制之下想要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激发出来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三、编制电力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方案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到的措施

首先依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展开分类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薪酬管理工作,以便于使得员工提出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逐步的使得产业资源利用率向着最大化的方向转变,在企业和员工个人之间呈现出来一种双赢的局面。首先需要予以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员工充分的重视。在对这种类型的员工展开分析基础之上可以了解到的,他们提出的需求是使得生活及人生安全得到密切的保证,因此针对这种类型的员工来说,企业应当使得他们在基本工资以及福利待遇领域中得到满足,并且保证他们不会因为自身因素而失业。针对这种对物质层面上的需求比较强的员工来说,在提升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就可以将激励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当然如果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制定出来相应的奖惩措施,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的,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针对这些员工展开的考核工作,在实际考核的过程中,密切的关注他们是否将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妥善的完成。第二种类型就是专业素质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技术型人才,这种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市场客观需求之间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相互关系的,所以这种类型的人才流失的?茁时冉细撸?电力企业应当依据技术等级为技术性员工发放工资,遏制技术型人才流失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施行薪酬绩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可以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使得员工积极的参与到企业开展的各项业务中去,与此同时也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过程中做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对薪酬绩效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致力于制定出来科学性和有效性比较强的方案,最终促使我国电力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第6篇

关键词:电网企业;绩效管理;绩效薪酬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薪酬体系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随着改革的深入,电南网经营战略发生了变化,2009年南方电网公司明确提出“3年时间达到省级电网公司国内领先水平,用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先目标,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建立一个能实现战略落地、覆盖公司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以保障公司创先目标的落地。在此情况下传统的薪酬分配战略已经不适应电网企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根据新的战略要求,建立并完善基于绩效管理体系下的薪酬战略。

1基于全员绩效薪酬管理背景。积极推进薪酬体制改革是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2008年以南方电网为首率先引进岗位薪点制,提出加大岗位月薪档差系数,要求坚持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拉开各类人员薪酬收入差距,体现员工劳动成果的不同价值,强化薪酬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坚持按劳分配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职系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以岗位薪酬为主的结构薪酬制,薪酬结构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辅助工资三个单元组成(“辅助工资”主要指工龄工资和职称工资),要求对核心骨.和核心员工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南方电网岗位薪点制薪酬变革初步实现了薪酬与岗位贡献挂钩的问题,但围绕员工绩效的薪酬激励仍需进一步完善。在南网薪酬管理变革上需要在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基础上,形成绩效与薪酬挂钩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的薪酬体系。

2全员绩效薪酬体系建设意义。电力企业是一个知识密集、资本密集、专业密集的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员工,具备学历层次高、知识员工比重大的特点,所以如何对他们进行薪酬激励成为重要内容。对于电力企业在实施岗位宽带薪酬和长短期报酬计划外,建设全员绩效的薪酬激励体系设计与应用同样重要。通过奖励薪酬模型和全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做到奖励薪酬与员工绩效的挂钩,激励员工持续改进绩效,从而带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3全员绩效薪酬体系建设思路。在薪酬体系构成中,与绩效相关的是浮动薪酬部分,浮动薪酬包括员工奖金、绩效薪酬、提成收入等。与这部分收入有关的绩效包括两部分:企业绩效与员工绩效,这两部分存在不同,但也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关联。企业绩效具有企业特性和具有公益性,所以其绩效表现形式应该包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企业利润和对社会提供必须安全可靠的电力。表现在供电局层面,主要是根据省电网公司的资源安排,尽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完成更多的售电量、降低线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表现在班组层面,其团队业绩主要是根据班组职能,通过对售电量、客户服务等指标的分解,努力完成班组可控的指标值,达到提高整体绩效的水平。员工绩效则是对员工业绩、态度、能力的综合考核,企业的绩效目标通过层层分解,通过员工来实现,员工绩效是企业绩效的支撑和保障。

全员绩效体系建设应包括企业各层级绩效及员工绩效,围绕省电网公司—地市供电局—班组—员工的层次管理系统,建立电网企业组织绩效计划层次优化模型;应用平衡记分卡构建不同层次企业、员工指标体系和分解方法;建立电网企业层次激励框架,设计员工与团队工效挂钩激励模型从而建立全员绩效机制,将企业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人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保证人的素质提升。并建立起与全员绩效挂钩的薪酬体系模型。

4全员绩效薪酬建设模型。全员绩效薪酬模型围绕南网企业战略和人才强企的目标,建立与绩效考核指标挂钩的薪酬管理模型。具体表现为:

员工收入(A)=岗位工资(B)+辅助工资(C)+绩效工资(D)

其中绩效工资(D)=绩效基数*个人绩效考核系数(个人绩效考核系数与本部门的考核结构及个人业绩考核结构挂钩)。

5全员绩效薪酬管理绩效指标设计。全员绩效体系,立足于组织发展战略,实现上下同欲、追求卓越,通过企业战略层层分解到个人,将战略与具体的人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通过建立员工绩效”、“团队绩效”及“组织绩效”并协调发展,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腾飞。

运用“平衡计分卡”及“价值树分析法”将企业战略目标及关键成功因素从效益、市场客户、运营流程和员工发展四个构面进行分解,将指标落实到人。根据各项指标建立电网企业生产、营销一线班组“工作积分制”考核方法。确定工作分值标准和员工角色系数,按照员工角色和完成工作数量、质量和创新等记录分别计算积分,以员工积分多少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将员工绩效等级评定与团队绩效结果、员工个人绩效结果联系起来。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一个层层分解的过程:

首先从公司的战略,转化成事业的绩效,其次从事业单位绩效分解至部门绩效,再其次形成岗位KPI,与此同时建立与绩效、kpi挂钩的激励机制。

6全员绩效薪酬管理体系推行过程。由点及面:先选取有代表性区局试行,再逐步推广,最后扩大到全局。

由表及里:考核结果先与薪酬挂钩,再逐步延伸到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分步实施:稳扎稳打,逐步深入,保持员工队伍稳定

持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完善体系

指标动态化:每年年初,对部门及岗位绩效指标辞典进行修编,并根据当年的工作重点调整绩效承诺书中的指标或权重。

结语

电网企业全员绩效薪酬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迫使国有企业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入国际市场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作为转换经营机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薪酬管理直接服务于企业的人事政策并最终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因此企业的目标和任务是薪酬管理的首要考虑,建设全员绩效薪酬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南方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推进职系规范和薪酬优化完善试点工作.

[2]人力资源管理.

第7篇

[关键词]职工薪酬 绩效考核 贡献的可量化性 经济附加价值 工资率

一、前提条件及基本假设

本文主要讨论实践过程中,对金融企业分支机构(如商业银行分行)职工薪酬考核分配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与研究。

假定企业、职工符合理性人假设,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取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假定信息是完全的,即各种指标、参数(如工资率、调节系数)是公开的。最后,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本文中对于各项指标、参数(包括主要考核指标、工资率、调节系数)、指标选择的合理性分析主要是是基于边际情况分析,也就是鼓励员工发展业务情况下的分析。

二、职工薪酬分配方案的基本框架

在企业中,员工通常分为前台营销人员(含营销单位负责人)A与中后台管理支持人员B。由于员工贡献的可量化性不同,在制定薪酬方案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前台人员薪酬与业绩关联度高,中后台人员收入相对平均。原因在于前台人员的贡献一般比较直接,且可量化性高。例如,通过管理会计的工具我们相对容易的可取得商业银行中客户经理的存贷款、并由此计算收入、成本、净收入、经济利润等相应指标,因此多采用如下基本公式,薪酬Sa=底薪C+工资率G*贡献P*考核系数X的基本形式,而中后台人员的贡献相对间接,较难客观取得,较难横向比较,没有很好的考核手段,因此一般采用薪酬Sb=基本薪酬S0*考核系数X,基本薪酬一般根据岗位、级别等因素参考同业标准制定。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模型选择是合理的。

对于前台人员的薪酬制定,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贡献度量方式和工资率水平,理顺付出与回报的关系,多劳多得,鼓励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在同业中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控制相应的风险,下文将详细分析。而对中后台人员,一般工作需通过合作并需由前台部门来实现其价值,有些工作是无形的,贡献不可简单量化的,但其效用却有时会很大,有些是正向的,有些是负向的。举例来说,一个优秀产品的设计能极大的调高销售量,一个合理方案的修订提高员工积极性,一个流程的改进提高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而发生一些人为疏忽因素的造成的火灾、盗窃却会对企业造成极大损失。而由于考核定量难度的存在,对于属于本职工作基本要求还是额外付出往往难以界定,往往额外的付出或改进行为提出者、执行者在付出改进实施过程中的代价后,最终收到的回报很小或基本没有,造成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在边际投入小于边际回报的情况下,出于理性人的假设,通常积极性不高。因此,要落实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发挥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需完善专项绩效考核,改进薪酬分配方案,完善岗位晋升机制,对合理改进予以鼓励。当所有员工都积极工作时,企业也受益;而任何一方消极怠工,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任何员工的违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风险,也应重视对其有所约束。

三、指标的选择与参数的测定

指标的选择与参数的测定涉及方方面面,这里主要讨论关键考核指标的选择,工资率测定、调节系数设置方面的问题,着重分析其变化率。

(一)薪酬总来源

下面以某商业银行分行为例进行分析。在银行分行层面,总行核定总的职工薪酬计算一般比较复杂,基本形式如下S=C+(G0*P0+G*(P-P0))*X+Z=C+P0*(G0-G)*X+G*P*X+Z,

其中S为总薪酬,C为基本人员费用,一般为一个常数,年初由机构数,员工人数等确定,P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一般为考核利润(经济利润),P0为上年经济利润,P-P0为当年经济利润增量,G为增量工资率,G0为存量工资率,X为调节系数,如由考核得分(平衡计分卡BSI得分)、规模(等级行系数)等折算的系数之积,Z为专项奖励(为鼓励特定的产品,发展战略而配置)。这里主要讨论分行层面的职工薪酬进一步分解分配。

为简化研究分析,先只考虑其中主要影响因素,Z=0,X=1,则S=C+P0*(G0-G)+G*P,由于C+P0*(G0-G) 年初已确定,也是常数,因此公式进一步简化为S=C+G*P。可以看出,S与P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总行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分行全体职工的薪酬与创造的经济利润相联系,激励分行多做贡献。

(二)关键指标P的选择

总行以经济利润作为考核,即引入了内部转移价格与经济附加价值EVA。经济附加价值或经济利润简称EVA,由JoeM.Stern等人创立,是公司常用的一种新型的业绩衡量指标。

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同时由于需要进行内部考核,而每一个分支机构、业务部门、营销人员完成的工作互相有交叉,有些拉存款、有些放贷款、有些两者兼有,但量不匹配。因此,采用传统方法,存款会产生支出,贷款产生收入,两者不可比,而存款为贷款提供资金来源。引入内部转移价格后解决了对存款、贷款的利润可以单独计算。根据总行考核办法

EVA=资金价值-利息支出+利息收入*(1-税率)-资金成本+中间业务收入(1-税率)-费用-拨备-资本占用费

其中 资金价值=存款*内部转移价格,资金成本=贷款*内部转移价格

而资本占用一般用监管资本简化代替,即■风险资产*风险权重*最低资本要求

相比存贷款规模,经济利润更科学合理,更完全的反映了盈利、风险、资本占用等方面的内容。实践中,在分行以下机构非独立核算,由于部分指标不易分别取得,或存在循环计算,考核时可忽略或进行分摊,如费用等。分行在对其管辖的内部机构考核时,也这种因素进行调整。由于内部考核在确定参数前,各单位之间的相对比例而非绝对值更为重要,因此部分指标可以进行一定修正,进行均衡。如信贷资源紧张时,为平衡贷款投放的对考核的影响,可加大新增拨备的折算。这样无论分行、支行、经营部门、营销人员都可以单独计算经济利润(或相应简化指标)。因此分行对下属支行、人员考核的关键指标P的选择一般就是总行考核关键指标(经济利润)的修正或简化,即与总机构下达的关键指标相接近,或两者近似存在常数差额。

(三)工资率的测定

接下来分析分行制定对下属机构、营销人员制定底薪、存量工资率Ga0、增量工资率Ga时的相关问题,并分析这几类参数的取值范围、相应关系及其合理性、可执行性。

根据上面讲的基本框架对上述预算进行分解,制定相应方案。基本分为前台A与中后台B两个层面,暂不考虑A,B内部的分配。一般做法为,首先对前台人员底薪相对固定部分、中后台人员所需的预算预留,剩下的根据考核业绩量进行分配,并确定分行前台人员工资率。最终分配时,由于总预算约束,实际分配时,按核定的工资率兑现前台人员工资及绩效,剩余额为限分配给中后台人员。鼓励前台人员多做多得。正常情况下,目标为业务增长时,所有人员都应该有额外收益;同时,核定的工资率能满足激励前台人员的要求;所有人员都因企业业绩的提升而受益,因此有共同的奋斗目标,齐心协力,企业也最终业绩提升。

用公式表述如下,前台人员收入Sa、中后台人员收入Sb为上级机构考核关键指标P,本机构考核关键指标Pa的函数。,则前台人员薪酬合计Sa(Pa)=Ca0+Pa0*Ga0+(Pa-Pa0)*Ga=(Ca0+Pa0*(Ga0-Ga))+Pa*Ga

其中Ca0为底薪,Pa0为存量经济利润,Pa为考核关键指标Pa,参数Ga为前台人员增量工资率,Ga0为存量工资率。假设整个企业业务是有所增长的,对于作为整体的A,由于(Ca0+Pa0*(Ga0-Ga)一个是常数(在参数确定后不因业绩变动而变化),因此,存量工资率Ga0的影响只是对Ca的一个修正,真正的边际工资率就是增量工资率,我们可以把公式简化为

Sa(Pa)=Ca+Ga*Pa 公式1

由于S=Sa+Sb,则Sb(Pa,P)=S-Sa=C+G*P-(Ca+Ga*Pa)

假定上级机构与下级机构考核关键指标口径相同,即P=Pa

Sa(Pa)=C-Cb+(G-Ga)*Pa 公式2

我们分别对公式1,2求导数,Sa’(Pa)=Ga,Sb’(Pa)=G-Ga。导数Sa’,Sb’的含义分别为企业经济利润的单位增加对A,B两类人员收入情况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Ga越高,对A考核力度越大,同时对B的考核力度越小(即公司盈利变化对其正效用越小)。

在此,分如下4种情况讨论:

情况1:当Ga=0时,经济利润增加对前台销售人员无影响,所有收益归后台人员所有。

情况2:当0

情况3:当Ga=G时,经济利润增加对中后台人员无影响,所有收益归前台销售人员所有。

情况4:当Ga>G时,经济利润增长对后台人员有副作用,所有收益归前台销售人员所有,且从中后台人员处额外取得一块收益。若中后台人员薪酬需要增加,则超出预算。

从理性人的角度看,企业,A,B只有在情况2下能实现多赢。同时,Ga的选择,在情况2中恰当位置区间时,效果较好,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由于存在反馈作用,对前台人员、中后台人员的激励,对企业产生的效用都存在递减,因此,理论上,会有一个平衡点,在这个点上,对企业的总效用最大。

其他情况下都有负面影响。情况1,销售人员无积极性;情况3,中后台人员无积极性;情况4,若业绩提升,由于即使中后台人员收入零增长,仍超出预算,不可执行。由于Ga较大,前台人员内部差异过大,矛盾加大。由于信息完全,中后台人员知道业绩提升对自己将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为增加自身利益而损害企业利益,更无积极性。

因此情况1、3、4都无可行性,由于各方博弈,一般不会被批准通过,而即使通过后也对企业实现考核目标、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无益,只是进一步增加内部矛盾。

若定义边际收益分配因子B表示,B=Ga:G,表示业绩增加产生的收益中前台人员A所占的比例。这里的分配与双方人数比例有关,若剔除人数影响,定义人均边际收益分配因子■,则

■=(Ga/人数A)/((G-Ga)/人数B+(Ga/人数A))

=Ga*人数B/(G*人数A-Ga*人数A+Ga*人数B) 公式3

从常理看,人均边际收益分配因子在0.7-0.85左右比较合适,即销售人员与中后台人员收入变动率之比约2.7-5.7倍。

从理论上,也可倒过来求营销人员A的边际工资率,在人数相对稳定的前提假设下,A,B分别表示前台、中后台人员的人数,

Ga=G*■*A/(B+■*(A-B)) 公式4

例如,假设总工资率G=5%,■=0.7,人数比A:B=1:2,则Ga=2.69%

接下来,分析实践中存量工资率与增量工资率的制定过程中来分析几种常见误区。

在做方案时,由于参数的测定通常以本单位以前年度员工收入组成情况、同行业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结合上级单位核定的预算,进行预测,并设定参数。因此一般会有一个预期的总收入。因此,固定部分底薪Ca与工资率、存量工资率与增量工资率之间都存在反方向变动情况,如固定底薪的高,考核工资率就定低些;增量工资率定的高,存量工资率就需要定低一些。

误区1 底薪制定过高,存量工资率、增量工资率都设置过低,导致前台人员差异过小,提高业绩的激励不够,无法调动起积极性,不利于业务的发展。

误区2 存量工资率过高,增量工资率定的过低(即增量工资率与存量工资率差别不大)。这时,原有规模较大的支行则无积极性,不新增业务也可获得较高收入,不利于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误区3 存量工资率过低,增量工资率定的过高。两者比例相差过大。若制定方案时,薪酬中很小部分反映存量,绩效考核时仅考虑增量。这样,一方面,存量的贡献可能就被过度忽略了,同时考核力度就会较大,但也会有较大的执行风险。对于较大的机构,如分行级别,由于成员间有的业务增长较好,有的业务增长交叉,但由于互相叠加,风险被分散了。但对个人来说差异较大,部分人员可能为0增长或负增长,这时,对其收入情况影响较大,可能会引起一些波动甚至人动,进而影响存量客户。若人数比例较小,则影响不大,属于正常的优胜劣汰,是有利于业务发展的。但若涉及受损人数比例过大,则可能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另一方面,过高的前台人员增量工资率Ga会影响中后台人员积极性。

假设某企业业务(经济利润)增长率A=20%,上年经济利润20000万,上级机构核定的工资率存量5%,增量10%,基本人员费C=1000,则S=C+G*P=2400,测定后其中800万用于营销人员根据增量考核分配。由于分母新增经济利润较小,最终确定工资率Ga=800/(20000*20%)=20%,远大于上级机构核定的工资率10%,即出现情况4的现象,由于最终无法兑现或人心不和,且前台人员内部差别过大,最终不利于业务的发展。

因此,分支机构在设定存量与增量工资率的时候,需均衡考虑,寻找均衡点。一般情况下,两者合理比例与行业或产品特点有关,也与存量客户的维护难度以及人动对存量客户的影响大小有关系。如通常情况下,银行业与财险业由于维护老客户成本较高,客户可以换银行办理存贷款业务,也可以换保险公司办理财产保险;同时,这类业务人才流失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对存量应给予一定的支持,避免存量与增量差别过大。相反,寿险业务一般维护成本较低,客户在签订合同后一般不会变更、取消合同(取消保险的客户损失较大)。银行业中也有部分特殊产品、岗位可以设定工资率时,存量基本不考虑,如信用卡发卡,一般采用直销团队的组织架构,按发卡量考核。一方面,发卡后的维护由其他人员完成,与销售人员无关。同时,发卡人员在同一银行的发卡资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相反,通过人员流动,可引进新的资源。同时,发卡人员也通过更换工作单位完成更多的发卡量。

有时,为了减轻对前台人员的边际工资率仍高于总的边际工资率Ga>G时的负作用,可对原有分配模型进行一定修正,引入一定的缓冲因子Y,即预留足够的预算,保证业务增长后两类人员收入都有所增长,对最终剩余部分统筹兼顾后进行分配或留存下期分配。即Sa=Ca+P*Ga,Sb=Sb0*Xb,S=Sa+Sb+Y

当GaG时,业务增长与剩余数是负相关的,从最终看,业务增长对中后台人员仍很可能是不利的。

因此,在信息完全的时候,是效果有限的。在信息不透明,中后台人员只知道前台人员工资率Ga,不知道总机构核定的工资率G时,消极心态可能会较小。但明显,这样的设置对其有失公平。

因此,设置存量工资率与增量工资率的比例及关系有一定的规律及限制,同时与政策导向、客户维护难易度等有关,但有应有一定的度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不易设置过高或过低。同时,工资率(存量、增量)的设定也必须综合考虑,包括其他方面资源配置的支持力度、固定部分收入等,全局统筹。

(一)调节系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为了对考核数据进行修正或进行额外的业务引导,鼓励部分关键业务、战略业务、薄弱业务,往往会增加调节系数X,克服了单一计算公式的不足。设置系数时应考虑全面、严格测试。设置过小起不到调节作用,过大则可能由于被再次放大而有违本意。应做好充分的测试,避免某一因素被反复考虑而过分的放大,使之与原本的调节、鼓励、引导目标一致。同时,要避免调节系数引起的差异过大而超出预算无法兑现。

(二)权衡总量

由于以上分析都是基于边际的,也就是说,是考虑实际与预算存在偏差的。但各类人员的平均收入水平也是必须考虑的。差异过大,则有违公平,可能导致收入差距过大,职工间矛盾激化;差异过小,则无法体现效率优先以及岗位的区别。当然,各类人员的平均收入比例是否合理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岗位平均收入水平是由行业平均水平决定的,同时,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与偏向,上年历史数据也是较大的影响因素。

在实践中,仍有许多细节,如发放结构与方式等,不再一一讨论。

综上,在修订薪酬分配方案时,需统筹兼顾。企业须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职工薪酬分配方案,理顺付出与回报的关系,鼓励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在制定原则框架、关键考核指标选择、参数设置等方面全面考虑。设置参数、比例时要相对合理,特别是前台人员存量工资率与增量工资率比例应适当,考核力度与风险的兼顾,兼顾企业与各类职工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共赢,提高边际投入的产出,加强模拟测试,使最终方案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3

[2]曼昆,梁小民.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8篇

论文关键词:薪酬体系 薪酬 激励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对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而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又取决于民营企业能够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薪酬体系。薪酬作为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同时也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是一个界定比较宽泛、内容非常丰富的领域,从而导致不同的人对薪酬的看法和认识往往存在着差异。

薪酬对社会具有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功能。薪酬作为劳动力价格信号,调节着劳动力的供求和劳动力的流向。通过薪酬的调节,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薪酬也调节着人们对职业和工种的评价,调节着人们择业的愿望和就业的流向。公司现行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公司的薪酬战略不明确;部门职能定位不明确;分配方式比较单一;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薪酬管理体系;缺乏外部竞争力。

一份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使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又能适当控制成本。事实上,一些企业的薪酬体系能留住人才,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另一些企业的薪酬体系却使员工抱怨不止,满意度下降,这说明必须遵循一定的薪酬原则和要求进行薪酬体系的设计。

要使薪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应坚持公平性原则、竞争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战略性原则。

沈阳YXH公司从成立之初便认为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的形成,需要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相互合作,一个产业的发展更是需要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做为保障。至此,YXH致力于打造中国动漫产业链中的专业加工、制作环节,将自身定位于专业动漫外包服务,以工业流水线的标准和流程打造动漫外包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流程,努力成为中国最专业的动漫外包工厂。

据了解沈阳YXH数字视觉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做过科学的、系统的职位评价。公司没有认识到职位评价是薪酬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个层级员工的薪酬定级仅评主管人员主观印象,没有体现出岗位直接相当价值,员工意见较大。

为了保证企业提供的薪酬具有竞争性,同时又不过大的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薪酬水平调查是薪酬体系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本设计也要有市场薪酬水平调查数据为依据,主要参考了沈阳市2008年部分职位(工种)工资指导价位从而获得区域内相关岗位的市场薪酬水平,为下一步的企业薪酬水平定位奠定了基础。薪酬问题历来是员工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员工对薪酬制度的改革更是充满了担心与期待。本次薪酬方案设计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接轨,充分体现按贡献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薪酬体系,从而有力地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但是无论多么公平合理的薪酬方案,在付诸实施时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薪酬改革的失败。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方案实施的保障工作,在组织上、程序上、制度上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新的薪酬方案能够顺利地推行。

1.组织保障

当一个新的薪酬方案实施,必定涉及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员工队伍稳定,进而影响到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所以企业的决策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真对待薪酬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因此在设计薪酬方案之初公司就成立了薪酬改革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的薪酬改革工作。委员会由总经理任主任,保证了委员会的权威性;委员中包含了公司各个层次的人员,既有管理人员,也有普通员工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确保了沟通渠道的畅通:员工代表都是经部门推荐,通过公开选举产生的,为人客观正直在员工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保证了薪酬改革实施的客观公正性。

薪酬改革委员会成立后,对成员实施了全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薪酬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实施薪酬改革的目的和原则、薪酬改革的思路、实施注意事项等。通过对人员的培训,能够让委员会成员了解薪酬改革的初衷并通过他们传达到全体员工,保证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设计之初的意图得到严格贯彻。

2.制度保障

尽管关于薪酬管理或者说企业内部管理的很多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可是我们应该树立一种科学管理的观点。在现代企业中,科学合理的薪酬应该是双赢的,即企业通过薪酬发放能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员工也能通过薪酬的获得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薪酬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费用,也是一种投资激励员工有更大的产出。薪酬管理和其他的管理一样,也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需要根据企业实际和市场状况及时进行调整不断地修正,使整个薪资体系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企业发展提供激励动力。

3.宣传沟通

在制定和实施薪酬方案的过程中,及时的沟通、必要的宣传是保证薪酬改革成功的因素之一。如果沟通不良或宣传不到位,员工可能会担心薪酬改革后会使他们的收入下降,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薪酬改革的进程。在薪酬改革过程中通过及时沟通和宣传,让员工认识到新方案的优点,明确他们可以获得的利益,才能让他们成为方案的积极推动者。为了保证大家对薪酬方案的了解,公司在实施薪酬改革过程中,应广泛通过诸如薪酬制度问答、员工座谈会、满意度调查、薪酬改革动员等多种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斜向等多种渠道充分介绍薪酬制定依据和预期的目的。对沟通过程中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以解答,对大家提出的中肯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采纳,对于比较好的建议和意见还适当给以奖励。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增进企业与员工的相互理解,打消员工的思想顾虑得到员工的信赖和支持,保证薪酬方案的顺利实施。

第9篇

关键词:博弈分析;纳什均衡;企业劳动力市场;薪酬

Abstract:The game analys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help both parties of employees and employers to find the balanced point on wages and finally make agreement on wages so as to help both parties to save the cost.By constructing dynamic game model in the market of labor to analyze the game proces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he employees about wages,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game process for the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to bargain a wage is really a process for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employees to evaluate and make agreement on production value and the cost,that the amount of the salaries which many enterprises pay to the employees is bigger than the value which the employees make for the enterprises and that the earning of the enterprises is smaller than the earning of the employees,in other words,the earning of the employees is bigger than the earning of the enterprises.

Key words:game analysis;Nash Equilibrium;labor market of enterprise;wage

劳动力市场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劳动力市场薪酬制度是企业寻求经营成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何制订科学合理的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使其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对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合理支付员工成本、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最终促成预期的经营成果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在企业劳动力市场中建立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企业与应聘者关于薪酬的博弈过程,并求出均衡解,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帮助劳资双方就薪酬问题找到谈判均衡点,并达成一致,有利于双方节约成本。

一、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博弈

在劳动力市场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企业(招聘方)与应聘者的招聘和应聘过程就是博弈论中的“讨价还价”模型。在此过程中,企业方就自己企业的基本薪酬水平、工作环境等给应聘者提供详细的介绍;另一方面,应聘者也就自己今后在企业中期望得到的薪酬水平或是其他的要求与企业进行磋商。企业既要保证自己所提供的薪酬不低于市场平均薪酬水平,又要尽量压低薪酬水平以节约成本;应聘方在与企业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当然要尽量为自己争取到满意的薪酬等条件。于是,企业方与应聘方围绕着薪酬水平展开了博弈。

在这个博弈中,企业方和应聘者各有自己的盈利函数。先由企业方或者先由应聘者提出薪酬要求,若另一方不满意,则提出自己的要求;若满意,则博弈结束。这是一个动态博弈,而多次反复的博弈会导致双方的损失,因此,他们都会尽可能地减少博弈回合。

二、劳动力市场薪酬博弈模型的构建

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大部分都是买方市场,一般的应聘者找工作很难。我们假设只有三个回合,每一次一方提出薪酬方案和另一方是否接受为一个回合;在第三个回合后,应聘方必须接受企业所开出的薪酬;在前面两个回合中,对于一方提出的薪酬,另一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只要一方接受另一方的薪酬,则此博弈就宣告结束,且被拒绝的薪酬方案和以后的博弈过程不存在任何关系。双方在这个“讨价还价”过程中由于谈判费用等的损失,双方的利益都要打一个折扣δ(0

若设应聘方成为企业员工后每年产值为Y,他为企业所付出的年均劳动成本以及自身的年均教育成本记为C(g,e);企业方为员工付出的年均薪酬为 S(Salary)(假设企业订立的薪酬范围1 000≤S≤2 500);则企业方盈利函数为:V=Y-S;员工的盈利函数为:U=S-C(g,e)。令企业方为甲,应聘方为乙,甲乙两方围绕薪酬的变动为B,员工和企业在自己的薪酬上的变动范围总是常数A;S、S1及S2分别表示甲、乙、甲按顺序提出的自己的期望薪酬,且A>0,021:

我们用下面的方式来表达这个博弈过程:

第一回合:甲的方案是薪酬S,乙希望的薪酬方案是(S+A)(Addtion);在此,甲的盈利函数为(Y-S),乙的盈利函数为[S+A-C(g,e)];

第二回合:乙提出的薪酬方案是S1,甲希望的薪酬方案是(S1-A);在此,甲的盈利函数为δ(Y-S1+A),乙的盈利函数为δ[S1-C(g,e)];

第三回合:甲提出自己希望的薪酬方案为S2,这时,乙必须接受;在此,甲的盈利函数为δ2(Y-S2),乙的盈利函数为δ2[S2-C(g,e)]。

首先我们对这个博弈的特点做一些讨论。本博弈的关键有两点:第一点是第三回合中的甲的方案有强制力,即进行到该回合时甲提出的薪酬方案使得双方得到的盈利函数为(Y-S2)和[S2 -C(g,e)],乙必须接受这个盈利;第二点是由于消耗系数δ的存在使得该博弈每多进行一个回合总得益就会下降一个比例,因此谈判拖得越长对双方都越不利,必须让对方得到的数额不如让对方早点得到,这样做对自己是有利的。 博弈过程如下图:

我们用逆推归纳法分析这个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在第三个回合,因为甲方的薪酬方案乙必须接受,因此通常甲方会选择将薪酬尽量压低。现在回到第二回合乙的选择,局中人乙一旦知道此博弈进行到第三回合时甲方将尽量压低薪酬,从而导致自己的盈利降低为δ2[S2-C(g,e)],而甲为δ2(Y-S2)。此时,如果乙已经拒绝了第一回合中甲方的薪酬方案,则他要考虑自己的方案以使自己的得益最大化且甲方也能接受这个方案。当然,他的方案S1不能使甲的得益小于其第三回合中的得益,这样肯定会因为收益小于第三回合而遭到甲方的拒绝。因此,乙所要提出的方案应该是既能扩大自己的得益又可以让甲方接受的。我们认为任一方的博弈只要得益不低于下一回合自己提出方案的得益,就愿意接受对方的薪酬方案,那么,此时应聘方乙能够让招聘方甲接受的,也是能够最大化自己得益的方案S1,应该是δ(Y-S1)= δ2(Y-S2),即S1=[δ2(Y-S2)- Yδ/δ]。

在此,乙的得益为δ[S1-C(g,e)]。因为0

在第三回合中,甲方的薪酬方案是双方都知道的,实际生活中,企业都会给自己的应聘者划定一个薪酬范围,以便双方协商和企业成本决算,任何企业都愿意以最低的薪酬雇佣最好的员工。在这个博弈中,企业的最低薪酬为1 000元,于是,我们假设第三回合企业的方案便是S2=1 000元,那么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企业和员工的协商点便可得出。

观察此博弈的均衡解V=[δ2(S2-Y)- C(g,e)] 和U={δ2[Y- S2]-Y},我们发现,企业方与应聘者“讨价还价”的过程,实际是企业和员工对员工自身关于产值和成本的议和估量过程,若企业付给员工的工资大于员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则企业盈利小于员工得益;反之,企业盈利大于员工盈利。

三、劳动力市场薪酬博弈模型的实际意义

劳动力市场的薪酬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由于近年来应聘者的大量增加(如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买方市场”的态势,很多应聘者诸如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非重点大学)求着找工作,看着很低的市场基本薪酬和日益减少的岗位,应聘者无可奈何。在与招聘单位面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薪酬,由于企业的谈判费用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增长的,因此,企业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薪酬达成一致,如若不能,企业倾向于寻找下一个应聘者。应聘者充分了解招聘单位的这一特点,他们一方面担心招聘方放弃与他们谈判,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一定的谈判可以获得更多一些的薪酬。劳资双方劳动力市场薪酬博弈模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劳资双方就薪酬问题找到谈判均衡点,并达成一致,有利于双方的节约成本。

从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未来的不可预见性,企业对应聘者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的量化有一定的困难,故我们只能在理论上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的企业,对应聘者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的量化的方法还可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泽言,王学力.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2] 张敬辉.对企业薪酬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2(8).

[3] 祁玮.企业员工招聘中的博弈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3.

[4] 余平,蒲勇健.企业和应聘者的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7(1).

[5] 郭强,余中东.委托风险的多维标度与防范对策研究——来自复杂系统和博弈论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5):53-57.

第10篇

这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国资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部委联合拟定的《国企高管薪酬指导意见》,将终结自1996年以来因没有国家层面统一政策,各方面和各企业自定高管薪酬的历史。

《凤凰周刊》记者从人保部相关人士处获悉,该文件已基本完成征求意见稿和修改稿,正待上报国务院批复,最快可望于今年9月份正式颁布实施。

“股权激励”从严兑现

据了解,本次新规将对国企负责人的薪酬结构、水平、考核发放、列支与管理、补充保险与职务消费等内容进行统一规范。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参与了此次新规的研究,他介绍说,新的薪酬规范方案试图将国资委原来已有的、比较正确可行的规定充实完善后扩展到覆盖所有国有企业,包含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以及不属于国资委管辖的其他国有企业。“否则国企有的有人管,有的没人管,有的管得宽,有的管得严,不规范也不公平。”新规范中,国企高管仍将实行通行的“年薪制”,“根据年度的经营业绩情况来确定年度薪酬”。薪酬体系将基本沿袭“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中长期激励”的模式。其中,基本年薪为一定范围国有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乘以一定倍数,再乘以企业规模系数(或称调节系数);绩效年薪为基本年薪的0到3倍。“这次的年薪制主要管基薪和绩效年薪,而中长期激励则是另一套路子,它也会受到应有控制。”

如果说基本年薪体现了此次规范的公平原则,规模系数则使央企高管的收入有了“合理的差别”。

新规中,规模系数与国资委原有的办法大同小异,是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资产总量、利润总额,加上相关几个因素来确定。苏海南就“规模系数”解说,例如中石化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的总经理,一个是管理整个系统100多万人、成千上万亿的资产、几千亿的利润,下属公司可能只有几千人,两个总经理的薪酬肯定有区别。在此指导原则下,子公司高管薪酬高于母公司高管的情况当不复存在。

苏海南指出,本次新规范中,规模系数将按照企业规模而非行业差异来区分基本薪酬水平,“原则上规模一样的企业,系数应该是一样的”。但为了保证困难地区和困难企业有人去(当负责人),在企业规模一样情况下,“应有的差别还是要有”,以达到“经营难度大,得到的回报就多”的效果。同时,苏也不否认行业竞争对调节系数的影响,“有一定的垄断,或者行政权限在支撑的企业,系数就要往下调一些。不费力肯定是不能多得薪酬的。”

就媒体热议的央企中长期激励实施手段主要是“股权激励”,苏海南强调,股权激励的兑现不能只看市价,一定要跟经营者所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好差挂钩。“不能单看股价高,你就多拿,一定要跟你所在企业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业绩好差挂钩,你的市值可能翻了3倍,但如果实际经营成果不好,那可能就不会让你兑现股权激励收益,或者只能兑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长期激励主要是从严,不具备条件的暂时不要搞。”另一知情人士透露,新方案中,中长期激励虽不设上限,但也会受到应有控制。兑现股权激励,主要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和企业业绩目标完成情况来定。

此外,苏海南还指出,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的管理也应纳入新规范之中。规范中应明确:首先,金融企业高管薪酬要纳入管理范围;其次,金融企业的薪酬结构应该跟别的国有企业基本一样;第三,它的薪酬结构比重,可以适当根据行业特点作一些另外的安排。“具体细则,据了解这次并没有制定。”

“职务消费”要求透明

另一个备受争议的职务消费问题也在此次规范方法中明确涉及。另据相关人士透露,新规范中明确指出:职务消费要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有关的规定,理应秉守从严、从简的原则,做到一定程度的透明、公开,不能“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但其遗憾地表示,并不会就职务消费出台具体规定。

尽管在8月4日的新闻会上,人保部副部长胡晓义提及,在制定规范文件的过程当中,必须“完善薪酬制度与规范补充保险、职务消费等相配套,不能单打一”,但参与方案制订的知情人士告知,规范职务消费“就是一个精神,一个原则要求。哪些东西能搞,哪些不能搞,财政部原来有规定,但是大家都没照办。这次只是重申―下”。

尽量体现“合理、科学”

由于牵涉部委众多,此次薪酬规范方案从制订伊始,就存在一些分歧。

据一位全程参与方案制订的内部人士透露,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在“思路上确有不同意见”。一些部委担心会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从而挫伤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于是认为“倍数不宜搞低了,基础性薪酬不宜定低了,系数不宜定小了”。

但更多的主导意见则是,国企经营者的薪酬分配问题,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有权也有必要进行监管。监管的目的不是简单地限制经营者得到较高收入,而是对国企负责人整个薪酬制度、薪酬确定、薪酬支付等过程进行规范,以更好地体现科学、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把激励和约束有机地联系起来。

在思路分歧的基础上,整个薪酬规范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就细节问题也有过多次争议。以什么作基数?要不要设调节系数、怎么调节以及薪酬三部分结构各自所占的比重等等,都是经过反复争论,才得以最终敲定。

苏海南指出,最终方案中的各项基数和系数都将尽量体现“科学”和“合理”的原则。“天价薪酬”不再出现

对国企负责人薪酬要加强监管,各方都已达成共识,“但是怎么监管?监管到什么程度?由谁来监管?如何落实?”苏海南表示:“在这些方面还有不同意见、不同认识。”

此前,有专家声称,除对国企负责人薪酬进行统一规范外,不少专家还建议一并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负责人薪酬进行规范。苏海南表示:“(此次方案)只管国有企业,包含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都在内)。国有参股或其他混合所有制公司,这块还是管不住。”

据了解,方案实施后,将缩小属性不同的企业间收入差距,解决部分行业内企业高管收入“畸高”的问题。

尽管调节系数是为了让薪酬水平存在一定合理差异,但苏海南表示,从制度安排讲,某一特定企业的高管薪酬再度远超其他企业的情况不会再度发生,因为它的指导思想是要公平合理。“公平,应该一样的就得一样;合理,应有的差别还是要有,但是不会太大。”

方案制订者放言,此次方案出台后,“原来没出力的拿很多的,以后别想拿那么多”。而垄断行业或者有一定行政权力背景的企业高管,如薪酬过高,“肯定也要缩小一定的额度”。此外,原来责任很重、贡献很大,但薪酬定得相对较低的,也可能通过调节系数使年薪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

苏海南明确指出,新方案不会设置具体金额的上限,但也绝对不会再让天价薪酬的情况再发生,“它有一套制度办法,实际业绩水平达不到一个程度,你就不能拿那个钱。有确定好的原则和方法,实施中自然就会得出一个上限”。

“―刀切不合理,但让所有人说公平也比较难,新规按照企业规模而非行业差异来区分基本薪酬水平,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一位能源企业高管表示,现在所有央企老总的薪水,国资委都非常清楚,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高管年薪要高于能源行业、制造业,而能源行业、制造业对技术、管理的要求难度却丝毫不亚于金融业。

实施细则出台“无时间表”

此次方案的不足是,该方案只是国家层面上的指导性文件,“不可能讲太细”。方案出台后,必须由有关主管部门及相关方面配套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该方案。

苏海南将此规范方案比喻为高管薪酬监管领域的基本法:国家层面出的东西肯定不能太细。方案出台后,各主管部门则需要将原有的规定“该修改的要修改,该完善的要完善,没有的要去新建”。

第11篇

一、定制薪酬是一种新的薪酬理念和方法

如果说二十世纪是大众消费时代的话,那么二十一世纪已经明显进入分众消费时代。当代人人人喜欢并追求一种自我风格,强调个性化和可选性。那么,作为员工为组织付出劳动而获得的薪酬,员工就更要求其能量身定制,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所以,在个性化时代有效激励员工,定制薪酬势在必行。

定制薪酬是指企业在薪酬设计过程中将每一位员工真正视为单独的个体,针对员工个人的特定需求设计薪酬组合,以满足每位员工的特定需要,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促成组织绩效的提升。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薪酬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它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员工为组织付出劳动得到的回报和酬劳,另一方面它又是组织驱动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薪酬的两面性对薪酬设计做到兼顾组织和员工双方面利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薪酬设计时,我们可以引进定制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即先满足顾客需求继而企业利润滚滚来。组织根据员工需求设计能满足员工需求的薪酬方案,当员工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获得其所需时,自然就会加倍努力工作,结果是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而员工工作绩效提升的最终受益者是组织。所以,以员工需求为其出发点设计的定制薪酬,必将促成组织绩效的提升。

二、定制薪酬的作用

1、 定制薪酬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双赢

定制薪酬的运作基理是市场营销中的定制营销的观念,也就是在满足员工需求的基础上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员工努力工作的结果是组织绩效的提升。所以,定制薪酬的实施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组织绩效的提升,其使组织和员工实现了双赢。

2、 定制薪酬调动员工参与组织管理的积极性

薪酬问题一直是组织和员工比较敏感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双方产生矛盾的焦点,对于这类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能够吸纳员工参与其中,使员工在组织中能够深切的体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这本身对员工就是一种极大的激励,这种激励会延伸到员工参与组织的其他活动中。长期坚持采用定制薪酬对于提高员工参与组织各项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定制薪酬有效控制组织的劳动力成本

由于定制薪酬是依据员工需求制定的薪酬发放方案,而员工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每一种薪酬方案,一般有几种不同的薪酬形式组成,比如,一套薪酬方案中可能包括基本工资、一部分现金奖金、带薪的休假、一份商业保险、短期培训等几个组成部分,多种的薪酬组合为组织灵活控制薪酬成本提供了空间。当组织效益好时,组织可以丰富薪酬构成和加大每种薪酬含量,相反如若组织效益不佳,则可以减少薪酬组成或降低每一种薪酬含量,达到有效控制组织劳动力成本的目的。

三、定制薪酬的操作过程

1、 明确每一位员工的定制薪酬购买力

员工薪酬购买力是员工参与组织工作为组织创造价值,而应该从组织获得的全部回报,即员工从组织中得到的薪酬总额,它包括员工从组织内部获得物质薪酬和精神薪酬的总和。定制薪酬购买力是依据组织的薪酬体系和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对每一位员工的薪酬总额进行核定,确定每一位员工在一定的薪酬支付期内应该获得的薪酬总额,它是获得定制薪酬的上限。明确定制薪酬购买力是组织控制薪酬成本的主要原因。

2、 员工需求调查

员工需求是定制薪酬出台和设计的方向。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调查了解不同员工的需求,全面收集员工需求信息为制定定性薪酬方案提供依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获得员工需求信息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定制薪酬实施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为此对员工进行定制薪酬知识的培训是必需的,让每一位员工都能理解和接受定制薪酬这种新的薪酬模式,为今后在定制薪酬制定过程中取得员工的协助奠定基础。

第二、采用的员工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需求信息调查。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第三、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整理分析。员工需求调查收集上来的信息是杂乱无章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就需要将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以每一个员工为单位进行整理,并对每位员工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员工需求组织暂时满足不了的或是由于员工本人对自身需求理解不深,而出现不合理需求时,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将这些信息再次反馈给员工,和员工一起协商,以便发现员工更深层次的需求。经过几次的协商,最终明确每一位员工的真正需求,建立员工需求档案。

3、 精确核算需求项目的货币成本

薪酬既是组织对员工付出劳动的回报,又是组织的重要成本,所以组织为了达到既调动员工积极性满足员工需求,又能控制薪酬成本的目的,就必须对员工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需求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将每一位员工的需求进行货币化核算,并实行明码标价,为员工依据自身需求选择薪酬项目奠定基础。

4、制定满足员工个性化需求的“薪酬套餐”

依据上述三部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可以依据每一位员工的定制薪酬购买力、个性化需求和每一项需求货币成本为每一位员工制定不同的薪酬方案。

定制薪酬方案的制定可以采用合作型定制薪酬、适应型定制薪酬和选择型定制薪酬。合作型定制薪酬是指当员工对自身的需求不够明确时,由人力资源管理者与员工直接沟通了解员工生活和工作乃至职业生涯发展的情况,并利用自身的薪酬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介绍各种薪酬项目的特色,并以员工满意为目的与员工一起确定薪酬方案。适应型定制薪酬是指当员工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变动比较大,导致对于薪酬的方案的组成项目不能固定式,或者说固定了这一类员工的薪酬组成项目他们的切身利益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这时组织可以为这类员工提供不同场合下不同需求的薪酬变更项目,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员工需求。选择型定制薪酬是当员工比较明确自身需求时,其自己依据自身的定制薪酬购买力确定符合自己需求的定制薪酬方案。

四、定制薪酬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定制薪酬必须建立在对员工需求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员工需求调查是获得员工需求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为每一位员工制定薪酬方案之前进行需求调查是必需的。薪酬调查是一项劳动量和难度都相当大的工作,在工作进行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收集的需求资料不能完全反映员工的真实需求,依此制定的薪酬方案肯定得不到员工的认可,甚至可能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反而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今后为再次实行定制薪酬埋下隐患。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树立对定制薪酬的正确认识,充分调查员工的需求是定制薪酬成功的前提条件。

2、 定制薪酬的激励要与适当的约束相结合

定制薪酬是充分考虑员工需求基础上制定的薪酬组合,但是它不是无任何限制的,不是员工要什么组织就给予什么,组织在建立薪酬组合时一定要和组织文化、组织的战略相一致,对于员工的需求与组织所倡导的相悖时,员工的需求是不能满足的。

3、 定制薪酬保证薪酬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定制薪酬要保证薪酬的透明性,即每一项薪酬项目都要明码标价,使员工清楚自己选择的薪酬组合的总额是否和自己应该得到的薪酬总额相符,消除员工认为组织通过变换薪酬形式来减少组织支出的疑虑。定制薪酬的公平性是通过薪酬项目的明码标价使员工可以进行薪酬水平的比较,减少不公平感。

五、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 营销人员 薪酬 激励

引言

如果企业销售人员薪酬方案设计不合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整个企业的销售业绩和经营效益下降。为了推动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制定完善的企业营销人员薪酬制度,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以增强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壮大企业营销团队。

1.企业销售人员薪酬激励现状

销售人员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因为他们的努力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和市场的占有份额。如何能够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让销售人员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指引,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如果企业销售人员薪酬方案设计不合理,就会影响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

1.1 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企业在对销售人员进行激励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薪酬激励方案设计与企业发展进程、产品生命周期不同步;个体隐性报酬与整体薪酬激励体系缺乏有机结合;销售人员薪酬激励模式过于陈旧,从而导致营销团队不稳定,人才容易流失。

1.2 买际操作过程中不够严谨

(1)销售人员底薪较低,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在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忽视销售工作的对整个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性、对销售人员工作条件的实际情况认识不到位。在销售领域,销售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高低、能力大小,关乎一个公司的存亡。销售员有责任让公司用较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利润。让公司的销售业绩稳步增长的责任,销售人员按公司承包合同等约定完成销售任务后,基本薪酬与企业其他营销人员相当,对员工缺少激励性。

(2)薪酬方案过于简单,采取“底薪+提成”伙“纯佣金制”的薪酬结构,且考核不科学。底薪加提成对于开拓人的进取心和工作的主动性来说比较好,会提高自己的工作动力,但是动力过大会使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每个月薪资的不稳定性让营销人员缺乏安全感。公司为减少支出,采用无基本固定薪酬和社保福利的纯佣金制,变相将营销人员应享受到的权利转换成自己在公司的收益,销售人员偶遇工伤或其他意外事件,得不到应有福利保障,即使用法律也难以维权。

(3)薪酬方案和销售机会不公平。实践中,不少企业的薪酬方案与销售机会存在着不对等情况。比如,有的企业不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确定销售人员的销售量和薪酬激励,薪酬方案在实行过程中缺乏继承性,影响销售人员的稳定性、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凝聚力。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薪酬体系仍占相当的比例;

(2)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不彻底、不科学,只是将传统做法进行局部变动,并未充分合理地发挥薪酬激励的积极作用;

(3)重技术和生产、轻销售,销售人员收入较低,企业对销售人员的薪酬激励长期忽视;

(4)岗位定级不尽合理,因企业缺乏对销售人员工作条件的了解,对销售人员的岗位级别往往定得较低;

(5)对营销人员的激励偏重货币激励,忽视员工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及所追求的个人价值的实现;

(6)企业与营销人员之间变为纯粹的雇佣关系,缺乏对营销人员的人文关怀,不少销售人员心情压抑,缺乏工作热情;

3.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的建议

3.1 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以吸引有才能的人

对于总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来说,设计与管理薪酬制度是一项最困难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如果建立了有效的薪酬制度,企事业组织就会进入期望一一创新的循环;而如果这些制度失灵,那么接踵而至的便是员工的心灰意冷。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环境,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改变传统做法,为销售人员制定良好的发展路径,贯彻落实“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以满足员工个人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地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

3.2 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

在薪酬分配时企业应尽量确保各环节的公平性,如利用薪酬调查来监督并确保外部公平性,利用职位分析和评估来保证内部公平性,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来保证个体之间的公平性,而保证程序公平性则可以通过让员工参与薪酬方案的制定过程来确保薪酬分配体系的透明度。

具体来说,销售人员的薪酬体系可按以下五个步骤去设计:一是薪酬调查,作为薪酬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决的是薪酬的对外竞争力和对内公平问题,是整个薪酬设计的基础,依据薪酬调查,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薪酬设计。二是确定薪酬原则和策略,在充分了解企业薪酬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有关分配政策与策略。三是做好薪酬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即职位分析,四是比较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得出职位等级序列,进行岗位评价,五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应当采取不同的薪酬类别。六是进行科学的薪酬结构设计。

3.3 科学全面地进行绩效考核

建立科学全面地绩效考核制度应首先制订考核计划,然后明确考核的目的和对象;其次选择科学的考核内容和方法,确定合理的考核时间;最后进行技术准备,绩效考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技术准备主要包括确定考核标准、选择或设计考核方法以及培训考核人员。另外考核人员的选拔也是十分重要的,对员工的考核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