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合理施肥 污染 防治
1.施肥不当造成污染的类型
1.1施用农家肥
如果施用的人畜粪尿、垃圾肥料未经过堆置、高温发酵、微生物分解或灭菌处理,某些有害病菌如破伤风、疟原菌等,可在土壤中继续繁殖而扩大疾病的传染,造成土壤的生物学污染,或直接对蔬菜、瓜果等生产产生影响。使用农家肥对保护环境和提高土壤肥力都大有好处,但所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过充分高温发酵灭菌,才能保证肥效和施用安全。
1.2施用化肥
化肥的施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化学肥料特别是氮肥施用量不断增加。而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却比较低,一般为30%~50%,氮肥的损失不仅是经济效益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会引起土壤、水体、大气、生物、植物的营养富集而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化学氮肥的损失途径有硝酸盐的淋溶损失、硝化―反硝化脱氮和氨的挥发与侵蚀流失。
1.2.1硝化―反硝化脱氮硝化―反硝化脱氮损失是氮元素损失的重要途径,土壤中的硝酸盐处于嫌气条件下很容易经反硝化作用以气态化合物向大气流失。一般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反硝化作用损失为20.6%~28.1%,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如氮肥用量过大,与低温反硝化作用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便会在土壤和作物根系中累积,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1.2.2氨的挥发氮肥损失的另一途径是氨的挥发。目前我国氮肥主要施用尿素,如果把尿素施在地表面上,在常温下4~5天后,大部分氮素氨化而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挥发损失相当严重;土壤中的氨与酸性盐可形成NH4+,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以外,剩余的或者被土壤胶体吸收,或者经硝化―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水田施氮肥挥发损失可高达60%。
1.2.3化学肥料对农作物的污染农业生产中过量地使用化学氮肥一方面会造成过量硝酸盐污染水源,另一方面又可使饲料和蔬菜中硝酸盐累积和亚硝酸盐的增加,这两种物质是重要的致癌亚硝胺前体,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大量使用硝态氮肥,使土壤中硝酸盐含量过多,作物累积后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畜产生危害,作物中硝酸盐含量是与氮肥的施用量成正比的。例如菠菜每ha用氮80kg时,新鲜菠菜100g干重中硝酸盐含量为500mg,而当每ha的施用量增加到320kg时,则新鲜菠菜100g干重中的硝酸盐含量可高达3500mg,呈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
2.肥料污染的防治措施
合理施肥防止污染的基本原则:肥料种类必须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肥料用法必须坚持以底肥为主,追肥、叶面肥为辅;肥料用量必须根据作物需肥规律,结合测土结果来确定,以保证农田土壤中养分输入输出的基本平衡;肥料品质,农家肥及人畜粪便使用前必须腐熟并达到无公害标准,商品化肥必须达到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2.1强化平衡施肥技术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采用平衡施肥,施用农作物专用复合肥,叶面追肥最后一次应在作物收获前20天施用,以防止对农产品的污染。
2.2推广使用优质有机肥料如绿肥、作物秸秆、堆肥,人畜粪便、饼肥、沼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生物钾肥等。
2.3建立标准 建立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和肥料使用准则,严格控制或限量使用化肥及微肥。
2.4施肥原则 要多元化和集中化施肥,并注意前重后轻的原则。多元素、有机无机复合造粒肥料可以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土壤固定机会。
2.5控制氮肥用量基本不用硝态氮肥。喜硝态氮作物,特别是喜硝态氮蔬菜可适量使用硝态氮肥,但要保证作物硝态氮指标符合卫生食品要求。禁止使用城市、医院、工业等有害垃圾和污泥。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不会导致蔬菜硝酸盐的累积,还能提高蔬菜的品质。有机肥最好是经高温堆沤或沼气发酵腐熟后施用,这样可杀死病菌和虫卵,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施用沼气肥生长的蔬菜,是最佳的无公害蔬菜。
2、控制氮肥用量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每亩施氮量应控制在30公斤内,其中70%-80%应用作基肥深施,20%-30%用作苗肥深施。
氮肥要早施深施氮肥作基肥或苗期追肥施用,有利于蔬菜早生快发,利于降低土壤和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累积。氮肥深施到10-15厘米的土层中,可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在深层土壤,土壤空气处于嫌气条件,硝化作用缓慢,可减少蔬菜对硝酸盐的累积。
3、因地、因季节施肥肥力高,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蔬菜易积累硝酸盐,应禁施或少施氮肥。低肥菜田,蔬菜积累的硝酸盐较轻,可施氮肥和有机肥以培肥地力。一般菜地,如采取测土平衡施肥,既有利于优质高产,又使蔬菜不易积累硝酸盐,还有利于培肥地力。夏秋季气温高,不利于积累硝酸盐,可适量施氮肥。冬春季气温低,光照弱,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下降,容易积累硝酸盐,应不施或少施氮肥。
因菜施肥不同种类的蔬菜,吸收积累硝酸盐的程度不同,白菜类及绿叶菜类蔬菜容易积累硝酸盐,不能使用硝态氮肥;茄果类、果菜类和根菜类蔬菜,对硝酸盐积累较少,可适当施用,但在收获前15-30天应停止施用硝态氮肥。
叶菜类蔬菜切忌叶面喷施氮肥氮肥作叶面肥直接与空气接触,铵离子易变成硝酸根离子被叶子吸收,硝酸盐积累增加。因此,无公害叶菜类生产中应禁止叶面喷施氮肥,尤其是在收获前1个月不能叶面喷施氮肥。
不用污水浇灌污水浇灌蔬菜,易被污染。凡是工厂、矿山排出的污水,含有较多的氯、砷、锡、铅等有毒物质,应禁止用来浇菜。城市生活污水要做无害化处理,杀死病菌、虫卵后,与清水混合使用。
4、化肥深施可分以下3类:底肥深施底肥深施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撒肥后耕翻;二是边耕翻边将化肥施于犁沟内。以第二种方法更佳。要求施肥深度6厘米,肥带宽度3~5厘米,排肥均匀连续,无明显断条。
种肥深施种肥深施时要求种、肥间能形成一定厚度,一般3厘米以上,以满足作物苗期生长的养分需求,可避免烧种、烧苗现象的发生。
追肥深施追肥深施就是在作物距株行两侧的10-20厘米之间,采取开小沟或打洞的方法,深度为6-10厘米,肥带宽3厘米以上,施肥后注意覆土。
化肥与农肥搭配使用
生产实践表明,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吸收的养分有70%左右来自土壤,而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投施农肥的多少。
近年有不少农民施肥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大量施用化肥,靠化肥增加粮食产量,其结果虽然粮食产量提高了,但也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下降。另一种是单独施用农家肥,其结果虽然培肥了地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粮食产量不高。要想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土地越种越“肥”,实践证明必须走化肥与农肥搭配使用这条路。
搭配使用的好处
1、既用地又养地。据试验,化肥与农肥搭配使用3年的地块比单施化肥的地块有机质含量高0.08%-0.11%,氨化细菌增加260%,好气性固氮菌增加119%,纤维分解菌增加600%。
2、粮食高产质优。化肥与农肥搭配使用在中低产田土地上,可比单施化肥增产20%-50%,粮食品质也有很大改善。
3、减少化肥损失。试验结果表明:化肥与农肥搭配使用,既可以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减少氨的硝化,也可以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一般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0%-20%。
搭配使用的要求
1、掌握好施用时间。农家肥数量大,见效慢,应尽量早施,一般应在播种前做底肥一次施入;而化肥用量少,见效快,一般应在作物需肥前7天左右施入。
[关键词] 硝酸盐;因素分析;控制措施
硝酸盐作为一种污染源是近年来提出并引起重视的新问题。它在人及动物体内经微生物的作用极易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能和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蔬菜是一类天然富集硝酸盐的植物食品,在正常情况下,蔬菜中吸收的硝酸盐可以经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化成氨及氨基酸类物质,以维护正常生长的需要。但在条件不适宜时,硝酸盐不能被充分同化,致使大量硝酸盐累积于植物体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将一些可行措施落实并应用与生产,提高了蔬菜的产品品质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分析
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幅度很大,它不仅与蔬菜种类、品种、器官年龄有关,且受温度、光照、土壤肥料湿度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1.施氮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证明,氮肥用量、形态及使用方法对蔬菜硝酸盐积累都有一定的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可因氮肥用量的提高而有明显的增加。例如,在白菜上尿素0、56、112和224毫克/千克时,收获时硝酸盐占干物重的含量分别为0.12%、0.40%、0.46%和0.61%;在菠菜上使用尿素100、200mg/kg时,菠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分别干重的1.09%和1.61%,施氮可导致硝酸盐含量成倍增长。可见,偏施和滥施氮肥是造成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产品品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在氮肥用量相同时,不同的氮素形态可导致不同的硝酸盐的积累量,影响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为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比例。当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比例越小时,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就越高。
2.不同的施肥比例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经过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的比单施氮肥的低,测土配方施肥的比单施氮肥的低,配方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最低。
3.温度、光照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温度降低会导致蔬菜的总氮和硝态氮增加。特别是增施氮肥后,温度的作用更加显著,这是由于低温限制了土壤的消化作用、根的生长及组织的渗透性。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蔬菜总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大小与施氮多少有关。不加氮肥,在任何光周期下都积累很少的硝态氮,随着施氮量增多和光周期缩短,蔬菜中的根叶中硝生产的高。酸盐含量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对蔬菜总氮和硝态氮含量积累的影响也因施用氮肥的多少而不同,在增施氮肥条件下,降低光照强度可使蔬菜对蔬菜总氮和硝态氮含量的积累增加。如果施氮量加大,即使在强光下也会导致硝态氮含量的增加。由于光照强度不同,硝酸盐积累程度不同,冬季温室生产的蔬菜,其硝酸盐含量要比夏季露地为高。
二、控制硝酸盐含量的主要途径
1.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配合
施用有机肥料是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积累,提高产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措施,化学氮肥与厩肥、土杂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通常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应为1∶1;氮磷钾三要素比例,100d以内的短季节蔬菜为1∶0.2∶0.5,长季节蔬菜为1∶0.5∶0.6。
2.选择适宜的氮肥种类、形态和用量
不同氮肥品种、氮素形态影响硝酸盐的累积,例如使用铵态氮肥(氯化铵)会明显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浓度,但在水培液中施用大量铵态氮肥常导致中毒,产量受到限制。因此,氮肥要以尿素、氯化铵为主或硝态氮肥(硝酸铵)、铵态氮肥(氯化铵)配合(比例约为3∶7)施用,则既可降低硝酸盐浓度,又可使蔬菜生长良好,甚至比单施硝态氮肥效果还好。
3.采用科学追肥方式
蔬菜体内累积的硝酸盐随土壤中吸收的硝态氮素的增多而增加,对生育期较短的蔬菜,采用施一次性基肥较后期追肥对降低硝酸盐含量更为有效。蔬菜施肥应有“攻头控尾”,“重基肥轻追肥”的施氮技术模式为准,70%氮肥、有机肥、磷钾肥作基肥,30%氮素作追随者肥,有利于后期制约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
4.配合使用氮肥抑制剂
为降低和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氮抑制剂来抑制土壤硝化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减少土壤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目的。氮吡啉和双氰胺都是较好的氮抑制剂,对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一、无公害蔬菜的施肥原则
1.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
试验表明:蔬菜田单纯化肥比单纯施有机肥,菜体中的硝酸盐残留量要高1-4倍。这是由于生物降解有机质,养分释放慢,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浓度,更有利于蔬菜对养分的吸收。因此无公害蔬菜生产用肥,必须以有机肥为主,矿质化学肥料和微量元素为辅。除草木灰和人造有机肥外,所有有机肥都要经过堆集发酵后方可使用。
2.限量使用氮肥
氮素肥料是蔬菜生产使用量最大的肥料。蔬菜的整个生长期间都需要氮肥。当氮肥充足时,植株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高产。相反,氮肥缺乏时,茎细叶小,颜色发黄,产量和品质都下降。但是,超量施用氮素肥,会引起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剧增,容易发生病虫害。
3.禁止蔬菜施氮肥后立即上市
蔬菜最后一次追施氮肥后,至产品采收上市必须有一段安全间隔期,才能上市。根据试验;蔬菜施用氮肥后的第二天,菜体内的含量最高,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对于最容易累积硝酸盐的短期绿叶蔬菜类,应该在最后一次追施肥后的第八天才可以上市。
二、肥料施用方法
1.基肥的施用
基肥系指在蔬菜 播种前或定植前施入田间的肥料。无公害蔬菜生产,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混拌入适量的化肥。基肥施用量应占供给作物总施肥量的70%以上。
在确立基肥的品种和数量时必须注意以上几点:
①要防肥料浓度的障碍。
②基肥中氮素化肥少用硝态和铵态氮化肥
③氮素基肥中,供给作物氮量的70%作基肥,30%作追肥。在作追肥的30%氮素肥中,化肥应占3/5。
④磷肥应全数作基肥。
⑤基肥中钾肥不宜太多。因钾肥施入土壤不易被水淋失,但是一次性钾肥施用量过多,会影响钙、镁等养分吸收,容易引起生理缺钙、镁元素的缺素症。所以钾肥要基肥用一部分,另留一部分作追肥用。
基肥的施用方法是:宜在园地翻犁前全面撒施肥料;其他种类的蔬菜,以条施为主进行施用,即在菜畦中央挖深沟,向沟里施有机质肥料,然后在它的上面撒施化肥,再覆盖土壤、整畦。
2.追肥的施用
追肥系指蔬菜播种后或定植后追加补充的肥料。追肥应根据不同蔬菜、不同生长时期,适时适量地分期追施,以满足蔬菜各个生长时期的需要。
①短期绿叶菜类追肥法。在基肥充足的基础上,直播的菜,全茬只要浇水直到采收,可以不必追肥。如果在栽培过程发现叶色退绿缺肥,即需要追肥。不过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蔬菜采收之前8d以上追施。选用的肥料不用硝态氮肥,应用氮磷钾复合肥或尿素,并采用泡水浇施。
②长期菜追肥法。在初定植的苗期,经常追施氮肥,促苗健壮。蔬菜产品形成初期为追肥重点,注意按不同蔬菜种类要求配合施用氮、磷、钾。蔬菜产品将要采收前,少追肥或不追肥。
各种蔬菜追肥重点时期为:根菜类、葱蒜类的洋葱和薯芋类,重点追肥在根或茎开始膨大期;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长期绿叶菜,追肥重点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花椰菜);瓜类、茄果类、豆类,追肥重点在第一朵雌花结果(荚)牢靠后。
追肥的施方法有两种方式:
一是浇施。把人畜粪肥渗水或化肥泡水溶化后浇施。种植密度大的短期绿叶菜类,全园浇施。种植密度小的长期菜类,可用条施、环施、穴施,注意肥料尽量不要施在菜叶上。
二是干施。生长期长的蔬菜,在其追肥重点时期,可在菜畦的株行间,挖小洞穴,将化肥施入后,洞穴上覆盖土壤。追肥要注意与其他农事活动配套。一般菜田先行中耕、除草、培土后,再施肥,次日灌水。
3.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系指在蔬菜叶面上,用喷洒肥料溶液或肥料粉末的方法,使蔬菜通过叶子进行营养吸收。根外追肥适用于容易被土壤固定及淋失的肥料和春季长期下雨土壤过湿时应用。根外追肥用的肥料溶液的浓度,因作物及外界条件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千分之几至百分之一。根外追肥最好在傍晚或早晨露水干后9点前进行,因为这时叶片气孔张开,有利于植株吸收。根外追肥后需要4h无雨,否则效果很差。
氮肥的根外追肥宜选用有机氮肥,宜在采收前10d左右进行。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90-01
前言:为提高水稻的产量,满足不断人口增长的需要,在选择水稻品种的前提下,对水稻的抗性需要也必须综合考虑,在施肥环节也必须按照合理的配比,严格按需要施加肥料,田间管理中,合理的深耕对提高水稻根系,土壤肥力有很大的作用。本研究在此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1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1.1 使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氮肥的施用量不同对水稻的影响存在差异。长久以来,氮肥在水稻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导致水稻的产量不同,氮肥施用过高过着过低都不能达到水稻高产的结果。综合原先的相关研究表明,保证氮肥使用量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当氮肥的施用增加时,水稻的产量也会相应增加。如果施氮量到达到一定的高度,继续增加氮肥的施用,甚至产生水稻减产的情况。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培育的水稻品种大都是在施氮水平比较高的标准下种植的,致使选育的水稻品种具备很高的耐肥力,这一结果表示种植水稻的人必须进一步提高氮肥的使用量,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环境的污染。
1.2 水稻倒伏导致产量降低
一般来说现代选育的水稻品种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但是在水稻品种一定的条件下,水稻的高度、水稻穗的形态、秸秆韧性等也有很大的关系。理论上,水稻的高度越高,抗倒伏性越差,研究表明一般90cm以下高度的抗倒伏性比较强。水稻秸秆的强度和韧性保证了水稻抗倒伏的能力,植物细胞排列比较紧密,抗倒伏性好,由于水稻的[位于顶端,所以在风的作用下很难保持平衡。现在的管理中,使得水稻过高的生长,灌溉也没有按照相应的需要,致使水稻的根系发展比较低,根表现为短小,不深扎,使得水稻的抗倒伏性降低。所以在水稻生长的后期,会发生一定规模的倒伏现象,影响水稻正常的发育和成熟,降低水稻的产量。
1.3 耕作的管理措施
水稻的生长成熟都必须依赖于土壤的固定作用和营养作用。土壤是培育水稻的必要一环。但是,在不施加肥料或者土壤包含的肥料不足的情况下,原始的耕作方式会导致土壤发生矿化,致使土壤的含肥力下降,土壤的透气性降低,土壤结构发生变化,渗水机制发生堵塞。适当的深入翻动,加大土壤的松散程度,加大透气性,增加微生物的活力,提高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的含肥力。水稻产量的提高只要是指水稻的籽粒数高,结实率显著提高,这与田间的管理和土壤的肥力、水分、温度、有机质等不同的耕作管理模式有关。若土壤的耕层过低或者过浅,会抑制水稻的根系发展,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2 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水稻的抗倒伏性
水稻的高产与自身的品种品质有直接关系,优质的品种会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因此,在保证水稻品种优良的基础上,要偏向选择抗倒伏性能优质的水稻品种。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农民们对于抗性的了解,加强农民在选择品种时综合分析抗性的需要,推广普及测土方式,根据土壤的需要和水稻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肥料配比施用,保证肥料施用当时的时间,加大机械的利用率,科学有序的进行管理,增强水稻抗性,灌溉方面,要把握好灌溉的季节和水稻的需水量,掌握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的需水需求,按照水浅、湿地、变干的灌溉策略进行合理灌溉,间歇控灌。
2.2 提高耕作管理模式
耕作管理是水稻生长的支持环节,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抗性。土壤很容易出现板结的情况,深耕处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空隙,降低土壤板结的情况,能够提高水稻的根系发展,提高水稻的产量。除此之外,耕作方式的选择,对于土壤微生物也有一定的影响,微生物是土壤腐殖质转化的分解者,能加快能量的转换,加速循环,提高土壤的肥力,不同的耕作模式能对微生物产生数量和性质上的影响。选择耕作方式,还可以对土壤不同分层加以利用,根据翻作的深度不同,土壤中有机质的利用表现情况不同,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加大土壤的透气性和火性,提高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利于提高好氧菌的活性,还可以改善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转化,增加土壤养分。
2.3 合理利用氮肥
在水稻的种植生产中,肥料的使用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需求进行配比,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量也不同,所以一定要控制肥料的利用。在此,氮肥的利用在水稻的种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氮肥使用不合理或时间不对,会导致水稻的过晚成熟或根系不发达,不利于水稻的抗倒伏性,不利于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既包含了合理的氮肥施用量,也包含了氮肥的施用时期。在一定范围内,水稻的结实率可以根据氮肥的施加量而显著提高,但是,如果超出了范围,水稻的生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水稻的减产。一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前期控制氮肥的使用,水稻生长的中期,加大肥料的利用,提高结实率,增大水稻的籽实数量和饱满度,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3 结语
在保证选择水稻的优良品种的基础上,要增强农民和管理人员对抗性尤其是抗倒伏的品种的选择,提高水稻品种的优势,减低外界风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合理施肥,对钾肥、氮肥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尤其是氮肥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水稻需求量进行选择。田间管理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合理的深耕,对于提高肥力,促进水稻根系发展,提高水稻产量有显著的优势。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白浆土 玉米 氮肥利用率 最佳施肥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87-01
八五农场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的西部,玉米是农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栽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0万亩左右。在玉米生产中,肥料仍然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氮肥最关键。王月胜、邓良佐、张明怡和闫孝贡等人均对玉米的氮肥施用量和使用技术等方面进行过研究,明确了各自地区玉米的氮肥适宜用量,甚至建立了玉米的氮肥技术模型。本试验在白浆土地区进行玉米氮肥施用量的研究,旨在解决农民盲目施肥问题,为玉米的高产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850农场科技园区,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质地中壤,有机质36.6g/kg,碱解氮156.2mg/kg,有效磷48.5mg/kg,速效钾172mg/kg ,PH值5.78。试验玉米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哲单37号,采取垄作,垄距为0.65m。
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四个处理,三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6平方米。处理1为对照,处理1-4的氮肥纯量分别为0、60、120、180kg/公顷,各处理的磷钾肥用量均相同(P2O5 69 kg/公顷, K2O 45kg/公顷)。施肥方法为氮肥总量的60%在玉米拔节期做追肥使用,其余肥料混合2/3做基肥,1/3做种肥。试验用氮肥为黑龙江北大荒浩良河尿素(N,46.4%)。
二、结果分析
1.对玉米生物性状的影响
试验调查发现,处理1的玉米出现明显的缺氮素症状,玉米的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早衰,其它处理生长正常。成熟期的考种结果显示,处理1玉米的各考种项目均为最差,与其相比处理2-4玉米的株高分别增加17cm、26cm和30cm,茎粗分别增加0.32cm、0.37cm和0.38cm,穗长分别增加1.6cm、2.4cm和2.8cm,穗粗分别增加0.43cm、0.51cm和0.53cm,穗粒数分别增加29、46和51粒。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玉米的生物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株高、穗长等项目均增加。
2.对产量的影响
对小区进行实收测产,处理1-4玉米的公顷产量分别为5955、7050、7980和8115 kg,处理1最低,处理2-4产量分别较其增加18.4%、34.0%和36.3%,其中处理2、3之间差异显著,处理2、4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玉米的产量也在随之增加,产量与氮肥量之间呈正相关性。
3.氮肥利用率
采用田间差减法来测定肥料利用率,即利用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减去不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其差值视为肥料供应的养分量,再除以施用肥料养分量就是肥料利用率,以百分率表示。
计算得出,处理2-4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56.7%、46.2%和32.6%,说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在逐渐下降,氮肥利用率与氮肥用量之间呈负相关性。
4.经济效益
按实际氮肥和玉米价格计算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氮肥2.0元/kg,玉米2.1元/kg,施肥作业费375元/亩),得出处理2-4每公顷分别较处理1增收1663、3355和3377元,说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玉米总的经济效益也在随之增加。
5.最大和最佳施肥量
应用肥料效应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求得最大和最佳施肥量,得出每公顷氮肥的最大施肥量为196.5 kg,对应的公顷产量为8247 kg,每公顷氮肥的最佳施肥量为187.5 kg,对应的公顷产量为8243 kg。
三、结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
在白浆土地区种植玉米,氮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逐渐下降,但是玉米的株高、穗长等生物性状得到改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明显增加。试验确定的玉米最佳氮肥用量为187.5kg/公顷,对应的最佳产量为8243kg/公顷。
本次得出的试验结果为一年的数据,代表性不强,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对玉米的生长状况和产量也影响极大,需要今后多年多点的试验方可完善玉米氮肥的施肥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月胜.湖南北部山丘区玉米施肥模型探讨[J].作物研究,2006,(3):217~219
[2]邓良佐,李艳杰,史纪明,等.黑龙江省旱作玉米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2004,12(4):79~80
[3]张明怡,李玉影,刘颖,等.黑龙江省玉米氮肥适宜用量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01):39~40
1、合理施肥
首先要注意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重。有机肥指人畜粪尿、畜禽厩肥等,一般含营养元素较全面,肥效慢而长;无机肥是指工业化学肥料,一般含营养元素较单纯(除复合肥外),肥效快而短。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所以,只有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合理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用地养地、提高产量的目的;还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生产上偏施氮肥的现象较为普遍。磷、钾肥用量较少。氮、磷、钾配合使用,不但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也能提高单一元素的利用率,一般的氮、磷、钾三种肥料配合使用各自的利用率分别为27.7%、17.6%和38.8%,分别比两种肥料配合时氮、磷、钾的平均利用率高11.3%,12.0%和9.1%。氮、磷配合使用可提高氮的利用率。另外根据玉米的需肥特性和施肥特点施肥玉米苗期对缺磷特别敏感,磷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磷肥要作基肥或种肥施用,并要分层施用,增产效果才会更大。玉米各生育期都需氮肥,大喇叭口至抽雄和授粉至乳熟期为需要高峰期,并且氮肥易流失,因此,氮肥要多次分期施用,追施的重点是大喇叭日期。
2、施肥数量
玉米施肥数量是根据实现目标产量所需要的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之差计算的。具体算法如下:
施肥量(千克/公顷)=目标产量施肥量一土壤供给养分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目标产量需肥量(千克/公顷)=目标产量×生产百千克玉米籽粒需肥量
土壤供给养分量(千克/公顷)=2.25×土测值(毫克/升)×土壤养分利用率(%)
目标产量:根据当地前3年玉米平均产量,再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
土壤养分利用率:土壤碱解氮40%~50%;土壤速效磷120%~140%;土壤速效钾45%~50%。
肥料利用率:氮肥40%~60%;磷肥15%~25%;钾肥45%~50%。
肥料中的养分含量:可由肥料商标中查得。
例如:测得某地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为100毫克/千克;该地种植玉米,目标产量每公顷10000升,需施尿素多少千克?
目标产量需氮量=10000×2.2÷100=220(千克)
土壤供氮量=2.25×100×50%=112.5(千克)
需补施氮量:220-112.5=107.5(千克)
折合成尿素用量,尿素用量(千克/公顷)=107.5÷46%×50%=467.4
3、施肥方法
首先玉米基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70%。基肥充足时可以撒施后耕翻人土,如肥料不足,可全部沟施或穴施。磷、钾肥作基肥效果较好,过磷酸钙作基肥,每亩用量15~25公斤,宜与有机肥料混合或堆腐后施用。施用硫酸钾作基肥,每亩用量7.5~10公斤,可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种肥以速效氮肥为主,酌情配合适量的磷、钾化肥。腐熟的优质农家肥也可以作种肥,氮肥作种肥用硫酸铵、硝酸铵较好,每亩施2.5~5公斤硫酸铵或1.5~3公斤硝酸铵即可,如配合过磷酸钙则氮、磷配合比例为2:1或1:1为好。混合好的肥料施在种子的侧下方,距种子4~5厘米的地方,穴施或条施均可。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以防烧苗。
再者要及时追施苗肥与拔节肥。苗肥应早施、轻施,保证苗全、苗匀、苗壮,幼苗4~5叶期结合第一次薅锄每亩施硝酸铵钙20公斤,普钙10公斤,促进幼苗生长。施肥时注意不要让肥料落在叶片上,以防烧苗。以氮肥为主。在基肥中未搭配速效肥料或未施种肥的田块,早施、轻施可弥补速效养分不足,有促根壮苗的作用。拔节肥应稳施,以有机肥为主,并掺和少量速效氮、磷肥。对基肥不足,苗势较弱的玉米,应增加化肥用量,一般每亩可追施10~15公斤碳铵或3~5公斤尿素。拔节肥通常在玉米拔节前后,出7~9片叶时开穴迫施,地肥苗壮的应适当迟追、少追,地瘦苗弱的应早施重施。
关键词:化肥施用技术;合理分配;科学施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1 合理分配化肥
科学使用好化肥的第1步是合理分配好化肥,化肥分配的不合理,即使施用的再好,也不能充分发挥化肥的增产效果。当前,吉林省有些农户不依据化肥本身的性质、土壤特性及作物需肥特点盲目分配化肥。化肥不能合理的分配已经造成化肥与资金的浪费及化肥利用率的降低,致使现有的化肥未能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为此,今后要特别注意化肥施用前的分配问题。
1.1 依据肥料性质分配化肥
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应先分配给碱性土壤;尿素、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是铵态氮肥,其中的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应优先分配给田;硝酸铵是硝铵态氮肥,一半为铵态氮,一半是硝态氮,其中硝态氮易流失,应优先分配给旱田作物上。
1.2 依据土壤特性分配化肥
吉林省土壤种类繁多,特性不一,有低洼冷凉粘质土,有腐殖质含量高、养分丰富的肥沃壤土,还有不保水不保肥的沙质土壤。土壤特性不同,分配的化肥也应不同。如,对低洼凉土壤除氮肥外,还应分配些磷肥和钾肥;对肥沃土壤分配化肥数量不应太多,要少于中低肥力土壤;对沙质没后劲的土壤,分配化肥时要注意1次数量不要过多,多给几次,特别注意作物后期脱肥问题。
1.3 依据作物需肥特点分配化肥
不同作物不同品种需要营养元素及其数量不同,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如玉米需钾肥数量比较高就应多分配些钾肥,大豆对磷肥吸收能力很强就应多施磷肥。此外,大豆需钾多些,玉米需氮多些,在分配化肥时给大豆多分配些钾肥,少分配些氮肥,给玉米应多分配些氮肥。
2. 科学施用化学肥料
2.1 提高氮素化肥的利用率
科学施用氮肥的核心是提高氮素化肥的利用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氮肥利用效率各不相同。减少氮素化肥的损失,充分发挥其增产效益,提高其利用率,是今后化肥施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提高氮肥利用率,首先就得了解氮素化肥的损失途径。氮肥施到土中后,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外,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脱氮、淋溶、挥发、风吹、地表流失、生物及土壤固定而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有:在掌握肥损失途径之后,就要千方百计避免氮肥损失,实行科学施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针对化肥性质,采用相应的保氮增效措施,通过作物养分均衡供应来提高氮肥利用率,并掌握作物的需肥特点、吸肥规律,合理施用氮肥。
2.2 科学施用磷肥
科学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磷肥的利用率较氮肥低,一般为10%~30%。磷肥利用率同磷肥品种、磷肥的施用方法、作物喜磷及土壤情况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影响磷肥利用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对磷的化学固定和磷肥的施用部位。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措施有:针对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应采用3种措施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磷肥同有机肥堆沤或同草炭肥混施;集中、分层施用磷肥;在中等肥力黑土上,试行隔年减半施磷。同时,磷肥适宜用量与土壤肥力、作物品种、种植密度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2.3 科学施用钾肥
吉林省耕地属富钾土壤。但是,由于作物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归还土壤中钾素的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地块上施用钾肥已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这说明钾肥在吉林省正处在从无效向有效方向转变的时期。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部分土壤进行调查表明,目前,吉林省农田对钾肥的反应,大体呈有效、无效和介于2者之间的3种情况。因此,在钾肥施用上,应首先通过试验判明施用钾肥是否有效或进行土壤化验,然后再施用。切忌不分施钾有效与否一律平均分配和施用钾肥。在钾肥的使用方法主要是要早施并集中深施。
br>
2.4 选好用好复混肥料
近年来,有的菜农为提高大葱的产量,盲目加大化肥特别是氮肥的使用。据调查,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大葱平均施氮肥高达40~50公斤,五氧化二磷10~15公斤,而钾肥施用很少,甚至不施,结果导致大葱产量不增反降,且根腐病加重。大葱过量施用氮肥并很少施用钾肥,很容易导致大葱氮钾营养失调。笔者所在的农技中心,近年实施的“大葱减氮增钾”施肥技术,使大葱产量平均每667平方米增产20%以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具体施肥方法介绍如下:
1.大葱每667平方米产量3000~6000公斤就属高产,高产大葱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比例约为1∶0.4∶1.3,由此可见,大葱对钾和氮的需求较多,磷次之。所以在施肥的比例上,要注意钾肥的平衡供应问题。尤其是在高产栽培和没有施用有机肥料的条件下,更要注意补施钾肥。具体施钾肥量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其一是土壤本身的供钾能力,例如沙质土壤供钾能力低,要适当增加钾肥使用量;其二取决于大葱的目标产量多少,在高产水平下如每667平方米产量突破万斤以上,每季大葱产出从土壤带走的钾量就多,因此,钾肥就要相应增加;其三,其他肥料施用量,例如秸秆还田数量、氮肥施用量,如果投入大量有机肥,就可以少施钾肥,尤其氮肥的用量要适当,并且要与相应的钾肥平衡施用,才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否则,盲目投入不仅对大葱的高产无益,还会造成大葱品质下降,如葱白比例小、叶多、葱味不浓,甚至有苦味等。
2.一般大葱种植推荐氮肥用量大约为纯氮每667平方米20~26公斤,偏施氮肥太多,再加上浇水量大,不仅浪费氮肥,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产出的大葱不耐储藏、品质下降,还会因为氮素流失,对环境产生负面效应。所以氮肥施入量要适当,在氮肥品种选择上,最常见的是尿素,但是最适宜的氮肥品种是硫酸铵,因为大葱为喜硫作物。
3.在大葱施肥方法上也有讲究。全程施肥要分基肥与追肥两部分。基肥中最好每667平方米施4000~5000公斤腐熟优质有机肥,在整地时撒施地面,耕翻入土中。化肥基肥应施入全部磷肥,40%氮肥和60%的硫酸钾肥,品种可选复合肥或单质肥。在选复合肥时,可以选用硫基通用型或专用型,不适宜高氮型复合肥。底肥的施肥深度一定要在15厘米左右。大葱的追肥可以分2~3次进行,将基肥剩下的60%氮肥和40%钾肥,分别在盛叶期和葱白形成期的前中期作追肥施用。追肥的方法以水肥相融效果最好,切忌大水大氮冲施,否则不仅会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而且夏天将尿素撒在地表,氮素挥发易造成熏叶烧苗。
(河南省社旗县农技中心 魏德永 邮编:473300 )
减少蔬菜硝酸盐含量,一是要进行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种类、数量,掌握好施肥方法等。二是调节水、温、光等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植株根系的吸收速率,降低吸收量,进而加速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的目的,现将其关键技术简要概述如下:
一、合理施肥
1.选择合适的氮肥品种。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硝态氮,被还原成氨后参与氨基酸的合成,形成蛋白质。如果硝态氮来不及转化就会造成硝酸盐的积累,可见硝态氮肥对蔬菜含量影响较大。铵态氮肥在旱地土壤,通气良好和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也可经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另外,尿素、有机质使用不当,也易造成硝酸盐的积累。不同种类和形态的氮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影响很大(硝酸铵>尿素>碳铵>硫铵>氯化铵)。一般施用氮肥时,要以尿素、氯化铵为主或硝态氮肥(硝酸铵)铵态氮肥(氯化铵)配合(比例约为3:7)施用,既可降低硝酸盐浓度,又可使蔬菜生长良好,应尽量少施硝态氮肥。
2.适当控制氮肥用量。氮肥的施用量与蔬菜体内硝酸盐积累呈显著相关性。为此,要保证蔬菜的质量,适当控制菜地的氮肥施用量是必要的。在土壤中应多施有机肥、腐植酸类肥料、微生物肥,少施氮素化肥。合理的有机、无机比例,可促使养分供应平衡持久,改善蔬菜营养环境,减少硝酸盐积累。如配施有机肥后的白菜、菠菜等可食部分的硝酸盐含量由1000毫克/千克降至单施化肥的600毫克/千克左右。但有机肥应经高温堆沤腐熟杀死病菌、虫卵后施用。不同类型蔬菜吸收、累积硝酸盐的能力也不相同,一般叶菜类>瓜类>茄果类。
3.氮肥应与磷、钾配合使用。磷、钾能促进蛋白质和重要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减少硝酸盐的积累。磷充足时,能促进硝酸盐还原同化,也增强蔬菜对硝态氮的吸收。钾有利于硝态氮的还原和利用,能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故氮、磷、钾三要素平衡施用在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方面有重要的地位。氮磷钾三要素的适宜配比,不但能提高蔬菜的产量,还能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
4.严格掌握氮肥的施用方法。氮肥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氮素挥发,延长供肥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早施则利于蔬菜植株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还应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条件、气候条件等灵活施肥。
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其硝酸盐含量是不断变化的。据研究,随着氮肥追肥时间的推移,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对蔬菜来讲,追肥的时间应安排在采收前30天,追肥的原则为“少量多次”。
5.增施氮肥增效剂。氮肥能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减缓土壤中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反应速度,以减少蔬菜硝酸盐的积累。常见的有氮吡啉(CP)和双氰胺(DCD),用量一般占氮肥中纯氮的0.5%~3%。
二、合理调节水、温、光条件
同一种蔬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异。一般在土壤含水量充足、高温强光下,硝酸盐积累少。反之,在土壤含水量少、低温弱光下,硝酸盐大量积累。采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间作等措施,可改善蔬菜的生长环境,降低其硝酸盐含量。而对温室、大棚等设施,可采取辅助光源或及时更新棚膜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玉米;土壤肥力;田间试验;施肥
一、实验目的
通过玉米田间肥料实验,以掌握青铜峡市邵岗镇甘城子村沙地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量,肥料搭配;摸清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土壤养分校正系数等参数。通过本次实验主要探讨中低产田玉米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及适宜比例,通过实验检测出土壤中缺乏什么元素,以及节约化肥开支,提高化肥利用率,以使玉米产粮、品质、经济效益最佳,同时探究中低产田玉米土壤基础肥力水平,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
1.按OPT 设计,设5个处理3个重复,实验共占地930O,每个小区净面积为27.3O,小区长7m,宽3.9m,各小区随机排列,小区40cm起垄做埂,埂宽55cm,设3个重复。各重复间用150cm水渠隔开,各小区独立排灌,具体排列见图1
从表7中可以看出,处理1和2小区实际产量最小,分别为24.9kg、22.9kg,最高位处理5,其小区实际产量为32.6kg,说明缺氮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其次是钾肥,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大于缺磷,但小于缺氮,就本实验来说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氮肥的使用。以下通过方差分析小区产量,论证出肥料养分对玉米的显著性差异。
1.小区单产的方差分析
六、结论与讨论
从以上表对此实验进行分析:
1.丰1小区什么肥料都没有施入,靠的主要是土壤往年剩余的肥料养分和前茬水稻秸秆还田的自然肥力,从长势情况看,苗瘦弱、营养生长缓慢,成穗率比较低。表现严重缺氮,此处理玉米穗小,穗粒数少且抽雄早,这是缺氮肥的重要表现。
2.从丰2处理情况看,它的实际产量略低于丰1,此处理没有施入氮肥,但施足了磷肥和钾肥。丰2处理也表现出严重的缺氮症状,苗瘦弱、穗小、营养生长不够,但此处理表现抽穗比较早,千粒重高于其他4个施肥水平的千粒重。
3.从丰3施肥水平来看,它的产量明显高于丰1、丰2。因为施入了氮肥,它的营养生长旺盛,叶色正常。结实率也高于丰1、丰2。此处理表现缺磷症状。这与施入钾肥有关系,它的成穗率比较好。
4.丰4处理在产量上表现与丰3基本相同。
关键词 金正大复混肥料(含硝态氮肥);草莓;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668.4;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68-02
根据安徽省土肥总站安排,本试验通过在草莓上进行金正大新型肥料―复混肥料(含硝态氮)的试验和示范,校验其在试验小区中的应用肥效、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该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为了保证示范试验的顺利完成,试验地点选择在草庵镇有多年草莓种植经验、且社员文化水平较高的富农草莓专业合作社。试验地块的土壤类型为李岗马肝土,土壤水分3.8%,pH值为6.8,有机质15.77 g/kg,全氮1.14 g/kg,有效磷17.23 /kg,缓效钾429.66 mg/kg,速效钾162.35 mg/kg,有效硼0.368 mg/kg,有效铁32.62 mg/kg,有效锰16.31 mg/kg,有效铜2.82 mg/kg,有效锌1.41 mg/kg,有效硫55.46 mg/kg,土壤肥力中等。
1.2 供试肥料与作物
试验供试肥料分别为新型肥料金正大复混肥料(含硝态氮肥,15-15-15),由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配方施肥用肥莱姆佳配方肥(15-15-15),由安徽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生产;农民习惯施肥用肥洋丰复合肥(15-15-15),由湖北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验田块增施磷肥(过磷酸钙,含P2O5 12%),由铜陵壮王肥业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肥,为日本进口有机肥。追肥使用沃夫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养分含量N-P2O5-K2O为16-6-36,微量元素0.2%~3.0%),由临沂沃夫特复合肥有限公司生产。试验作物为草莓,品种为红颜,采取大棚栽培的方式,种植密度为9.75万株/hm2。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施金正大复混肥料750 kg/hm2(A);配方施肥,施莱姆佳配方肥750 kg/hm2(B);习惯施肥,施洋丰复合肥750 kg/hm2(C);空白对照(CK)。除CK外,其他处理各2次重复。大棚全长100 m,宽6.5 m,棚内栽培7垄草莓。大棚南北两头各留5 m保护行,中间每15 m设一试验小区,小区面积90 m2。各处理基肥均增施过磷酸钙525 kg/hm2、有机肥2 250 kg/hm2,分别于2014年12月30日及2015年2月10日、3月5日追施沃夫特大量水溶肥料75 kg/hm2。每个处理分别选择30株草莓定点观察记载、测产[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草莓生育期的影响
供试草莓2014年9月16日定植,2015年4月26日采果结束,全生育期222 d。其中处理A和处理C草莓的现蕾期、初花期及初果期比处理B提前1~2 d(表1)。
2.2 不同处理对草莓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和处理C草莓的产量较高,主要由于这2个处理的草莓坐果率、单株果数和果重均高于处理B及CK(11 992.50 kg/hm2)。
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3),相同处理各重复间F=1.56
2.3 不同处理对草莓经济效益的影响
试验区肥料投入为基肥加3次追肥,人工为追肥用工。与对照相比,处理A、B、C分别比CK增产15 321.15、13 673.40、14 024.40 kg/hm2,金正大复混肥料增产效果较配方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要显著得多;产投比分别为19.22、19.75、19.88,三者相比较差异较小(表5)。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金正大复混肥料(含硝态氮肥),在草莓上的应用效果要优于莱姆佳配方肥和农民习惯施肥中使用的洋丰复合肥,莱姆佳配方肥和洋丰复合肥对比差异较小。与其他2种肥料相比,金正大复混肥料(含硝态氮肥)可以使草莓植株长势更旺,叶片由浅绿色变为浓绿色,草莓坐果率提高,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均有增加,使得草莓产量提高,产投比较高,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此表明,莓农在草莓上使用金正大复混肥料(含硝态氮肥),经济效益很好。
4 参考文献
[1] 苏芝仙.草莓专用复合肥效应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0,28(4):34-36.
[2] 邱宏良,周宏华,胡德具.四种叶面肥在棚栽草莓、紫甘蓝上的施用效果[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4):17.
[3] 张飒,柯林,龙强,等.“农之元”生物有机肥在草莓上的施用效果试验总结[J].西昌农业科技,2005(1):18.
[4] 项国栋,邹德乙,李荣.腐植酸蔬菜专用肥在草莓上的肥效及适宜用量研究[J].腐植酸,2006(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