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07 09:0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国际交流;策略

一、新时期深化高校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重要性分析

在世界经济大融合的背景下,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早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高校国际交流可以作为一个渠道和窗口,很好地展示中国形象,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国际交流可以将中国的经典文化传扬到世界各地,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此外,新时期深化高校国家交流与合作还有利于促进各国间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交流分享,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2.必要性分析

从世界整体形势来看,全球正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新格局,国际间的对话与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国最高的教育机构,高校必须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而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就是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手段。从中国自身发展形势来看,中国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且取得了一定成就,各大高校应该抓住时机,深化国际交流,促进素质教育的早日实现。

二、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1.高校国际交流观念逐渐增强

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将开展国际交流作为一项重点项目,并制订了详尽实施方案。如有的高校特别开设了“国际交流处”,专门用于处理本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事宜,还有的高校依据实际需求设立了“留学生管理中心”,为各国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都表明了各大高校国际交流观念正在不断增强。

2.高校国际交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高校国际交流深入开展以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首先,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大学生被中国文化吸引,愿意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其次,高校国际交流的范围和内容不断延伸,由最初的汉语言学习,拓展到今天的经济、政治、科研、管理、教育等各大领域,几乎覆盖了所有专业领域。第三,高校国际交流的模式不断创新,目前已经打破了传统单一模式的桎梏,形成融合型、嫁接型、松散型等多种交流模式,为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的有效策略

1.打造差异化优势,与国外高校强强合作

目前,中国高校已经认识到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并将与国外院校合作提上日程,但很多负责人却觉得无从入手,找不到交流合作的切入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差异化优势。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会吸引国外高校的注意,主动寻求项目合作,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例如,高校可以利用自己重点学科强大的师资力量,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该学科的科研项目,使自己的优秀教师与国外高校先进的设备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还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

2.重视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师队伍

深化高校国际交流,必须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培养一只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地走出去,进修、参观访问、参加国际化学术会议等都是提高教师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中国院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高端的论坛、会议吸引国际交流的优势资源,增加本校教师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最后,高校和教师要抓住现有的中外合作机会,主动学习先进理念和模式,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3.精简出国手续,为高校大学生借鉴先进经验提供便利

目前,中国的出国手续办理非常复杂,很多学生在申请出国过程中,因为手续办理要多次往返学校和户籍所在地,如此耗费大量精力,并产生不满情绪。这对国内大学生申请出国深造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持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出国手续办理中享受更舒心的服务,中国各大高校应该适当精简出国手续和流程,并明确出国申请需要提供的文件材料,让学生一次性备齐,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高校深化国际交流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大潮,对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中国高校国际交流取得了斐然成绩,但客观来看,还需要不断深化和扩展。新时期,各大高校需要深入思考国际交流在制度、组织、资源、人才、模式、方法等方面的改进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提高中外合作交流质量,促进中国教育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程玉敏.文化软实力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战略选择[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2]顾常扬.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之学生交流篇[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

第2篇

[关键词]科技交流,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8-0040-02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科技交流等愈来愈频繁,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之外。爆发于2007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可以说通过“蝴蝶效应”把这一危害的影响面进一步扩大。最终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绝大多数国家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入WTO以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和科技领域的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就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局面下,我们的经济、科技领域里的对外合作怎样才能做到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如何做好境外科技交流的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危机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成为全世界各国技术进步和共同应对危机的有力武器。虽然我国的实体经济在这次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特别是2009年调查报告显示,经济正逐步的复苏,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渐渐消退。但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对外科技合作已成为国际间合作的第二大领域;(2)建设创新性的国家和实现经济的新一轮高速发展也需要我们继续实施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3)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服务;(4)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外资项目在我国落户,既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见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可以有力地促进对外开放的成果,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21世纪,科技国际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对外科技交流也将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

二、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点基本上都放在与第三世界的国家的合作上,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科技合作和经贸合作基本上是完全封闭。1978年中国发展政策的转变,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也随之放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在很多项目上也陷入了困境。

1 政府间合作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政府对于科技领域里的技术合作长期一来一直坚持政府为主导、积极引进的策略,合作初期,基本上是政府问合作为主,企业或者学术科研机构自行合作的案例并不多见。改革开放初期,这种策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经贸、金融、技术、科技领域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间合作加入了过多的政治色彩,使得参与方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战略进行合作,所以出现了很多项目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另外,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往往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实效,所以在地方对外合作中并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优势。

2 合作方式不能有效地整合国际资源

我国的对外科技合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比如,技术贸易合作、召开国际科技合作会议、建立共同科研基地等等多种方式,这些合作的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国际间合作形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逐渐地显现出了对国际资源整合不利的缺陷,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完善规范的合作平台和合作机制。由于缺乏平台支撑,我国长期以来合作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市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市场重视不够,也缺乏相应地合作平台,这两个领域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又都是必要的,所以重视程度不一样导致了我国的国际间合作处于“一条腿走路”的模式,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

3 科技人才缺乏

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掌握科学技术的载体。从目前我国的对外合作来看,人才资源积累比较缺乏,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洽淡项目时,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科技人才,往往是临时到各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请专家进行评估。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存在,外来的和尚未必好念经。专家在各自领域里确实理论和实践知识都比较丰富。但是,专家们并不了解本地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情况,短时期内作出的评估未必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就导致了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更有甚者,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中方合作机构上当受骗的现象,这都与人才的短缺十分不开的。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必须进一步建立人才开发和激励机制,只有拥有了优秀的科技人才,在国际合作中才能做到“有利可图”。

三、加强对外科技交流的对策和建议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提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更应该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扩大影响力,巩固合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科技交流的发展:

1 把对外科技交流的重点放在产业合作上

自从开展国际合作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企业等等各个层面上的国际科技交流基本上把重点都放在了研发上,纵然通过国际交流的平台、借助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前期控制不当,导致出现了很多为了研发而研发的项目。项目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再高,要是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科技合作都是失败的。随着国际间科技交流的不断向纵深发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几乎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今后在国家宏观的调控下,应该继续放开对外科技合作的政策,使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这样一方面通国际合作实现了产学研为一体的合作方式,另一方面也大大地提高了中方合作企业或者合作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探讨对我国重工业、制造业以及其它一些

夕阳产业的技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正确区分科技合作和引进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交流合作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引进的层次上,所以大多数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基本上变成了从国外合作方买进产品和技术。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换来的却是对方已经淘汰很多年的设备或者过时的技术。如果确实需要引进对方该水平的设备,莫不如直接用交易的方式进行更为稳妥,以避免对方打着科技合作的幌子把一些淘汰的设备等卖到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在一些前沿的科技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甚至于在航空、高新技术上面我们已经走到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前面。只有正确地区分合作与引进的关系才能使我们在对外科技交流的过程中,占据主动,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利益。

3 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开展国际合作新局面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一些产业的科技水平也位居世界的前列,适时地转变合作的方式,转变合作的思维是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中国不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的进口国,很多产品已经遍及欧美市场和美国市场,比如,海尔电冰箱、电视机产品在欧美、亚洲、非洲等国家非常畅销,并且在多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可以说“Made in cbina”在国外已经具备了较大的知名度。可见,我国的一些企业在某些科技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的领先水平,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在科研领域和产业发展方面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会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4 国际合作要注重张弛有度

在实施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使国家、企业和合作机构的利益最大化,这时我们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第一出发点。由于经济体制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合作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通国家的合作对象,比如,面对当前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企业、政府在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日本等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的合作机构进行合作,尽量避免与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合作;尽量加强实体经济领域的合作,减少虚拟经济领域的项目合作,这对于我国企业度过金融危机的“冬天”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3篇

在数学课堂上,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自己的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展。要精心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作为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供有价值的讨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面就会广泛,合作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时机,形成合作的意向

学生在学习中碰到难点、疑点或兴奋点时常常会产生一种迫切需要交流的欲望,激起合作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学习的难点、疑点或兴奋点处组织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开启合作的积极心理态势。

1、在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而使学生思维受阻,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当及时抓住学生心理,组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比如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课前我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中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说说你所知道的百分数表示的意思。由于学生收集的百分数来源于生活,且形式多样,因此,学生发言踊跃。思维在争论中擦出火花,知识在交流中不断增值,情感在协作中和谐发展。虽然“什么是百分数这一抽象概念教者一字不讲,但“百分数的意义”这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融合着生活实例,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体验。

2、在思维的兴奋点处开展小组合作,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走向深入,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的兴奋点或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使学生能够保持探索的积极态势,从而产生合作探讨的欲望。

三、准确调控,创造合作的价值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整合与补充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交往与审美,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倾听等参与合作形式。因此,科学地组织调控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

首先,教师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选拔与培养小组长,并指导组长对组内合作学习进行有序地组织,保证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过一段时间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角色互换,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较多地集中在形式的角色上而不是实质的思维中。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在发表见解时,教师要适时提醒其他学生要听明白别人的发言,不要因为觉得乏味等原因就匆忙下结论,要带着问题倾听,边倾听边思考,并特别注意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思路或方法,从而在交流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

另外,教师还要合理地应用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及组内成员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及时作出肯定、补充或修正,让学生体验合作交流的成功喜悦,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促进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与自主探究结合,感悟合作的魅力

第4篇

【关键词】有效性 利与弊 小组合作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12-01

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会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改变是将教师以往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转换给了学生,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再是苦口婆心地灌输知识,而是正确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向,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把握掌控课堂中的每分每秒。但是这种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也有利有弊,尽量减少弊端扩大优势是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

一、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表达空间受到了局限性,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予学生与人自由交流的空间,两个人甚至更多人思想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使学生思维和观点得到充分的散发,更有可能擦出创新的火花。那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观点得不到倾听的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向同学们倾诉,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看法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方法。最后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让一位同学用简洁明确的话语表达出他们一组学生的不同想法,再由教师指正或肯定,这样就相当于每一位学生都与教师有过对话交流,顾及到的学生更加全面。课堂气氛也从呆板枯燥变为活跃有激情。

(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难度不一,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使学生难以独立想出答案,倘若不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许多学生只能想出问题答案之一二,无法周全。这个时候让学生组成团队学习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新同学的加入就增加了新的想法,只要团结一心,真诚交流,集思广益,就能获得比自己单独思考全面得多的答案。同时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友好交流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对日后的工作和环境来说是个良好的开端。

(三)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眼中毫无新鲜感,学生对教学模式产生麻木甚至反感的情绪,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自己听的过程,难以产生自主学习的念头,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内容,这种方式吸收知识的效率比较低,很难达到教师期望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入课堂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配合同学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渐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高涨了学生的学习劲头。

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弊端

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模式,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亦是如此,在充分展示其带来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隐患。

(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时间说笑

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有些同学会钻这个空子,表面上是认真地讨论问题,实际上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与同学谈笑风生,不仅严格违反了课堂纪律,还影响到其他的同学,浪费教师的良苦用心。时间久了会使学生逐渐丢失端正的学习态度,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对他人产生依赖性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最主要的体现方式是同学之间不断交流、商讨、辩论的过程,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不相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小组中个别学生主导表达的现象,其余的小组成员因为自身能力和性格的限制在交流时言语比较少,甚至不想表达,认为小组里面有一个人能进行顺畅的表达和正确的思考就行了,习惯了被老师所忽略,渐渐对小组其他成员产生相当大的依赖性,倘若脱离合作学习,这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考验。

(三)流于形式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被众多教师运用到课堂,但是有时实际产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教师只是将合作学习的方式引进课堂,却没有通过实际行动将其优势达到最大化,没有真正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育中的重要性,让这种教育方法流于形式。

三、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一)强调课堂纪律,注重课后交流

展开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拟定一个严格且有效的纪律,要求小组内的学生相互监督,禁止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谈笑风生。在学生第一次犯错时给予提醒,若是再次犯错,可以在课后与该学生进行单独的交谈,交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语气的温和和言语的平和,学生经过教师耐心的指导教育后,一般不会再出现不认真上课的情况。

(二)合理安排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的组成是学生合作学习效率提升的关键,通过教师平时对学生性格以及学习能力的观察,将学习成绩好和成绩不好而且性格互补的同学安排在一起,这样在学习成绩和性格上都能很好的互补。在小组成员中明确他们所担任的角色,进行合作学习时各尽其职,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讨教交流,又不懂得问题就问其他的学生,实在没撤的时候再问教师。这样就避免了有些学生不参与讨论交流、感觉不受教师重视的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三)深入理解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必要性

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难以接受这种课堂小组学习的新教学模式,又想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到其他教师课堂中听课、看相关教学视频等方法对合作学习方法有一个具体深入的了解,结合所看所想后就会明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让其不再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普及到各个课堂中去,就是为了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团队协作、和谐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才能更好更快的达到科教要求。

参考文献:

[1]董进波.走出误区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9).

[2]钟颜.浅谈小学中年段的有效小组合作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第5篇

该论坛是中韩友协、中日友协,与韩日文化交流会议、韩中友协、日中友协、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等日韩民间团体共同发起举办的,旨在推动中日韩三国民间文化交流。论坛出席人员相对固定,三方各派三名代表作为论坛核心成员,其中各有一名为召集人。目前中方召集人为刘德有、日方召集人为国际交流基金理事长小仓和夫、韩方召集人为韩日文化交流会议委员长郑求宗。论坛自2005年起在三国轮流举行。

本届论坛主题为“促进东亚文化交流的方案”,议题为“灾害与文化,以及民众主导并参与的文化交流”。韩方核心成员郑求宗、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官孔鲁明、韩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元泰,日方核心成员、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理事长小仓和夫等出席会议。

灾害与文化

本届论坛的一个主要议题为“灾害与文化”,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面临新挑战的再思考。小仓和夫介绍说,这次大地震对日本部分地区的文物造成毁灭性破坏,一些村落的整体消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不幸遇难,给该地区传统庆典、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人类文明受到自然灾难的严重挑战,如何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

小仓和夫指出,在自然灾害面前,文化不仅仅是被保护、被抢救对象,更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对于受灾地区来说,除物质救助外,精神支持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发挥文化的力量。他结合这次日本地震谈了四点体会:一是灾害可以唤醒人们的防灾意识,引发人们对文化保护的重视;二是灾难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三是应鼓励民众参与对灾区文物、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四是在灾后信息披露方面政府和媒体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

小仓和夫的发言引起各国与会代表的共鸣。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不仅是受灾国一国一民族的损失,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损失。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加快对人类文化遗产抢救的步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在这方面,中日韩三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发挥积极作用。

民众主导并参与的文化交流

三国代表在充分认识到文化交流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应加强民众对文化交流的参与,引导民众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三国友好组织都举办了许多民众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提高民众的认知度和参与感。三国代表表示今后可以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一是三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汇聚民间智慧与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民间保护方案;二是在艺术领域,应挖掘三国艺术共同点,并做比较研究和交流;三是在环保领域加强合作;四是旅游方面,进行三国旅游线路的开发。

三方代表还提出,民众应与政府、媒体等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突出强调青少年参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第6篇

[关键词]日欧贸易摩擦日本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其经济的急速扩展及所取得的成就令整个世界为之瞩目。“日本经济”、“日美欧三极说”等风行一时,其原因除了对日本的强大经济实力及未来发展的恐惧和悲观预期外,欧美等国感受到的最现实的威胁主要是日本与欧美之间的经济摩擦。日本“贸易立国”的战略,以及巨大的出口能力使得日本与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20世纪70年代日本与欧洲共同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开始引人注目,20世纪80年代贸易摩擦尖锐化。但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欧贸易摩擦趋于缓和。

考察20世纪90年代的日欧贸易额可以看到,日本对欧洲的贸易出超表面化是在70年代。从1975年至1980年,日本出超额由23亿美元扩大到89亿美元,增长近4倍。80年代又增长了2倍,1990年日本对欧贸易出超达到185亿美元(见表1、表2)。进入90年代后,日本的贸易出超依然维持着较高的水平,并且没有减少的迹象,最低的年份是136亿美元,最高的一年达到324亿美元(见表3,表4)。但日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却沉寂下来,其背后的原因很值得探究。

中国与日本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是同为东亚国家,近年来中国经常遭到来自欧盟国家的反倾销,“中国经济”也时常被提及,在日欧贸易摩擦缓和背景下,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摩擦有不断激化的倾向。因此探讨日本缓和日欧贸易摩擦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中国以启示和借鉴。

一、通过政治合作促进经济合作

日本与欧共体(欧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轨迹大致如下:

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是欧洲各国限制对日贸易的时代,日欧在政治上互不关心。70年代日欧主要发展经济关系,日本与欧共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开始引人注目。80年代,由于贸易收支不平衡加剧,使贸易摩擦尖锐化;与此同时,日欧开始了政治合作的努力。90年代,以1991年发表《日欧共同宣言》为标志,日欧开始了对话沟通制度化的十年,从此日欧关系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开始构筑包括政治合作在内的日欧全面合作框架,双边经济摩擦缓和。进入21世纪以后,以2001年发表的《日欧合作行动计划》为标志,日欧开始广泛深入地开展具体的合作行动。

日欧之间的经济摩擦由激烈转为缓和是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分不开的。在冷战的框架下,日欧关系受到冷战体制的制约,日欧作为国际政治的主体在国际舞台上均难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双方在政治上缺少对彼此的关注,双方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

进入90年代后,由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欧盟的角色由追随美国的“西方一员”转变为致力于在全世界发挥影响力的“全球伙伴”。欧盟新的外交立场在对日关系上也有所体现。如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布里坦就曾指出,欧日关系不应再以一系列的贸易争端为特点,而应当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在内的全面关系。

1991年发表的日本《外交蓝皮书》提出:“考虑到欧洲从市场统一到经济、货币统一以至更进一步发展到政治统一的趋势,它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将逐渐提高,日本在强化与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两国关系时,强化与欧共体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由于日本和欧盟都充分认识到发展日欧政治经济全方位合作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予以推动,使日欧关系在90年代进入政治经济合作综合发展时期。政治合作虽然未必与经济合作同质同步,但是政治合作的加深会促进双方的互信,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经济合作的开展,是确定无疑的。

二、加强与欧盟的技术和投资交流,促进产业合作深化

欧盟成员国常常抱怨由于日本市场的封闭性问题,造成了日欧之间的贸易逆差居高不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欧洲企业在日本开拓市场,双方在产业合作、投资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产业合作方面,1987年成立了日本政府和欧洲委员会管理下的日欧产业合作中心。该中心是促进日欧合作交流的专门机构,专门开展人才交流、投资情报提供、支援中小企业交流、促进欧盟对日本的出口等活动。它发起的“通向日本的大门”(GatewaytoJapan)项目自1994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著名的企业也展开了合作,1999年日产汽车和法国雷诺汽车的合作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合作范例。

在投资方面,虽然外国对日本的直接投资仅占日本直接投资总额中很小的比率,但是其中欧盟对日本的直接投资在外来投资总额中占有的比率是最高的,近年来欧盟公司大量投资于日本市场,在电信、汽车制造、零售和保险业方面,欧盟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投资方。例如法国的家乐福于2000年进入日本市场。虽然目前欧盟在日本的投资总量仍然偏少,但也足以让欧盟对未来的日本市场充满期待。

三、日本经济模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逐步转化使日欧贸易关系得以改善

日本外需主导型的经济模式形成于70年代。50年代,在日本战后高速成长期,输入和输出的量都很大,输入总量还略微大于输出。但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内需方面,诸如:民间消费、住宅投资、设备投资、政府支出等都大幅度下降,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有比率由9.9%减少到3.3%。输出远远大于输入,日本经济模式成为外需主导型。比较1967年至2005年日欧的贸易额可见:正是自1974年开始,日欧之间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见表1、表2)。贸易摩擦愈演愈烈。80年代,日本方面逐步认识到了改善日欧之间贸易不平衡的重要性,1986年4月,日本政府响应欧美各国要求日本扩大内需、开放市场的强烈要求,发表了“为了国际协调的经济构造调整研究会”报告书。报告书提出了“构造调整”的口号,核心内容是,不再以重视供给方为基本理念,而是以重视需要方为基本理念;不再仅仅重视外需,而是以重视内需为基本立场;并提出日本要从以外需为中心的经济向以内需为中心的经济转变。“构造调整”实质是里根、撒切尔式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自己的特点。它包括放宽管理制度、改善市场开放、金融市场自由化等。也被称为“中曽根改革”。

到1992年,由于受日元升值影响(见表3,表4),日欧贸易黑字达到最高峰的312亿美元。从那时起,日欧贸易黑字急剧减少兼之欧盟经济恢复了活力,欧盟扩大也很顺利,欧盟日益显示出“大人的姿态”对日本的黑字关注度下降,促进了贸易摩擦走向缓和。

四、富有特色的日欧制度改革对话

对于造成日欧经济摩擦的原因,欧盟方面普遍认为造成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的国家制度、贸易惯例等制度性壁垒。

为此,日本与欧盟之间开展了改革管理方面的对话与合作。1989年,日本最先与美国就日美构造问题首次展开协商。1995年3月,日本政府发表了为期3年的制度改革推进计划(1995-1997年)。以此为契机,日本与欧盟之间也开始了每年1次的制度改革协商。日欧积极参与彼此的管理改革,由日欧统计专家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分析造成贸易不均衡的原因,商讨解决办法。欧盟与日本互相递交了许多旨在改善双边贸易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管理改革提案,并就改革的提案开展对话和交流。虽然管理改革涉及社会模式、行政体制和市场运营等多个领域,情况十分复杂,但是有些改革提案已经被双方一定程度地予以采纳。欧洲委员会在1997年11月、1999年10月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涉及150-200个项目的制度改革提案。日本政府也于1998年11月向欧盟提出了要求改革的提案,涉及18个领域57个项目。1999年11月,日本修改了欧盟要求改革的21个领域的62个项目五、通过民间交流消除文化壁垒

在“日本经济”风行一时的国际舆论中,有一种说法是:造成日欧经济摩擦的原因,除了日本市场的封闭性以外,日本的社会文化如高储蓄率、日本人的蚂蚁一样的工作精神等文化特征,使日本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外,而国内市场难以打开。虽然日本舆论认为这种说法过分情绪化,但是日本政府还是对此给予了一定关注。其对策之一是充分重视日欧民间交流,希望通过积极的民间交流,增进双方的理解,以缓和贸易摩擦。

2001年双方共同发表的《日欧合作行动计划》特别强调了加强两国人民之间互相联系和了解的重要性,认为日欧民间的联系还远远不够,这种状况阻碍了日欧间创造积极的和紧密的双边政治关系。因此《行动计划》规划了很多积极促进双方人员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办法。包括旨在增长职业经验的研修,学校、研究机关以及市民之间的广泛交流等。

日欧民间交流的特点是:由日欧政府组织发起并参与组织,同时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发动广大市民参加,使日欧民间交流活动准备充分,活动丰富,参加人数众多,成果十分显著。

2002年7月召开的日欧首脑会议决定把2005年定为“市民交流年”,以“人与人的交流”为主题。会议还呼吁:为了促进欧盟25国与日本相互间的理解和长期交流,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2005年全年已经登记实施的交流活动一共有1900件以上(日本大约450件,欧盟各国大约1450件),活动数量之多是空前的,已成为迄今为止日本与其他国家开展各种交流年中活动数量最多的一次。

随着日欧之间民间交流的成功开展,欧盟主要国家对日本的关注和好感也不断增加。2007年2月至3月,日本外务省在欧盟四个主要国家进行了关于外国人对日本的看法的第10次民意调查。调查的范围集中在欧盟四国的知识分子中。调查结果显示:四国被访人士普遍对日本抱有好感,信赖程度也不断提高,平均达到86%;对于日本和欧盟关系的整体评价持肯定意见的比例也有提高;各国都有约30%的被访者认为欧盟和日本要不断加强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合作。

资料来源:根据[日]《欧盟4国对日民意测验》整理而成

总之,日本在“日本经济”盛行的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模式上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化,加强政治合作以促进经济合作,通过民间交流,促进沟通和理解,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促进欧盟企业进入日本市场。兼之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破裂,日本对欧盟的巨额贸易黑字有所减少,“中国”在开始在欧洲抬头。以上种种因素使得日本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缓和下来。

参考文献:

[1]2000年2月15日普罗迪在欧洲议会的讲话:《2000—2005新欧洲蓝图》出自:欧盟官方网站:http//europa.en/pol/cfsp/index_en.htm

[2]2002年《日本外交蓝皮书》mofa.go.jp

第7篇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交往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合理分组

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4―6人为宜。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二、规范操作

1.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2.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

3.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涉及到的小组交流时中心发言人都是谈我们组……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4.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确保了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如果问题提出后,只给了1分钟合作学习时间,6个学生无论如何得不到交流的机会。

三、明确任务

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假设都是有探索性,同时又具有挑战性。通过合作学习确实能使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及不同特长和优势的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解决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四、形式整合

所谓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以期求得最好效果,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先让学生个别学习,发现学生确实有难度,在个别思考的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这个组合非常重要。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必须给一定的个别学习时间,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

五、全班交流

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内容:一是认知与技能方面的;二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三是情感与价值方面的。学生的交流不仅是知识,同时,还包括方法方面的交流、思维过程方面的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交流。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想到的,使这种交流达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六、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具体地说,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做到:

1. 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应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成。

2.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发现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以及学生对验证假设设计的探索性实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时,都及时给予表扬及鼓励。

3.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点拨,才能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教师发现个别小组设计方案有困难,操作错误或不规范,及时点拨、指导,使他们的探究活动能顺利进行。

第8篇

1“做中学”集体流活动的问题和症结

“交流学习”作为新课程的重要学习理念,在“做中学”活动中推广与运用,并发生于活动过程的始终,已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然而,接受仅是一种认同,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虽然活动中交流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种重要性经常被忽视或否认。集体流没有充分地深入与展开,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未能体现 “做中学”交流方式的根本改变。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

1.1 教师中存在两极分化

城市和乡村差距大,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差距大。“做中学”科学活动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备科学的探索精神、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和较丰富的创新能力。但实际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活动中缺乏创造精神、观念传统、教法陈旧;认为“做中学”科学活动就是一门课,幼儿只需顺着老师的思路来思考和回答问题,课上完了就等于科学知识已传授,孩子也了解掌握了,任务也就完成了,忽略了孩子集体交流中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相互沟通等素质的培养,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能力、探究精神、质疑水平等方面会造成负面影响。

1.2 对集体流的价值认识过于狭隘

在“做中学”活动中,集体流活动是在教师的预设、引导下展开的师生和生生间的语言互动。有这样一种活动现象:教师拟了一份非常完美的无可挑剔的教案,既注意了精心预设,也做好了科学探索的准备,更想好了活动交流的视角。然而,到了真实的活动过程中却发现,教师常常只对一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提出检测,对过程性目标无法检测,对情感与态度更是忽略,交流只被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

1.3 集体流形式过于单一严谨

在“做中学”活动中集体交流形式较为单一严谨,通常孩子们进行交流时,先一一说给教师听,再由教师把说的内容抛给其他孩子,让大家思考其正确性,教师成了信息交流的“中介”,信息交流总是以“生—师—生”的形式进行着,教师的强势地位、孩子的被动、谨慎使得交流氛围趋于紧张。有的教师因为担心驾奴课堂教学的能力不足,怕过多交流引起课堂教学的失控,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保障。也有教师担心孩子不会交流,就没有提供孩子交流的机会,也不会去引导孩子怎样分析与交流,主体意识得不到加强。

1.4 幼儿的自身因素对交流效果的影响

“做中学”活动不仅把幼儿的学习看作是个体的自主建构过程,更看作是通过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实现的社会建构过程。在集体交流中,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他们往往习惯于用简单的句子东一句西一句地讲话,说感兴趣的东西。这一时期的言语在文法结构、逻辑系统和得体性方面都不很完善,不很严谨。有时还会苦于“有想法却不知如何说”的语言尴尬,在屡次碰壁后,他们会失去交流的热情,使集体交流呈现低谷状态。另外,现在的孩子在探索新科学现象以前往往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但这些零碎散状的经验会使孩子在集体交流中产生困惑疑虑,以甚至一些孩子在交流活动中出现从众与退缩情况。如果教师不关注学习的起点,生拉硬扯的孩子拉回来,孩子就只能“懂装不懂”“明知故问”了。

1.5 交流话题缺乏开放性、思考性、启发性

首先,有些集体交流话题过多、过碎、答案简单封闭,加上一些教师心急,觉得一节课时间有限,生怕完不成任务,留给孩子的思考余地不够。

其次,集体流活动能使幼儿大胆地将自己动手实验、自主探究的过程和见解用语言表达出来,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互比较、相互补充。但如果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比如幼儿对所要探究的活动内容先前没有相关的认知以及学习经验,老师也没有做相关的铺垫,将会导致幼儿缺乏兴趣或者使活动交流无法进行,谈何思考获知。

还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欠缺,对孩子的启发甚少。很多时候幼儿的交流只是停留在表面,泛泛而谈,缺乏主动、缺乏互动、缺乏挑战、缺乏创造。

2有效提升“做中学”集体交流效价的策略

有效的集体流,不仅有利于师生、生生分享经验、交流各自的结论,还有助于幼儿重新思考自己的动手做的过程和发现,澄清自己的观点;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协助孩子们相互修正、补充和强化各自的观点,丰富所发现的事物间的关系及新问题,从而激发进一步的探究。

2.1 情感投入交流策略

幼儿良好的情感,会促进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1.1 情感投入——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的交流,集体分享和谐的氛围。“做中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这对“做中学”集体流而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见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发现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精神交流的过程。

反思:在这样一个情感投入的、民主平等的集体交流氛围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共同探讨。他们刚开始发现瓶子里装着东西会发出声音,而且是不同的声音效果,可随后某幼儿的“无声瓶子”,又激起了大家再思考、再研究。生生、师生间的和谐,合作性意见建构,体现了“做中学”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精神交流的过程。

2.1.2 情感投入——三融聚焦

融趣于交流中,交流意味着参与。当老师及时捕捉到了幼儿交流中的“兴趣点”时,也就意味着找到了一条开展“做中学”活动的线索和依据。

融法于交流中,评价包括评价别人和自我评价。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合理评价,从而不断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让幼儿感受到通过倾听、评价他人的交流,对照自己的思考方法及思考过程,产生我要向别人学习,使相互之间的交流更为和谐。

融情于交流中,在集体合作交流中往往会随着产生许多很有创意的合作成果。教师在合作交流中应充分挖掘幼儿的智慧潜能,尝试着用一些有趣的新点子触动与改变学生心灵世界,激励学生增长自信心。

反思:此活动设计迎合了“做中学”的生活理念。“凉拌菜”对孩子们来说极有吸引力,在交流如何做一碗可口的凉拌蔬菜的过程中,调动了可见、可忆的已有生活经验,老师及时的捕捉到孩子的兴趣点,合理地和幼儿一起带着问题关注周围的人,相互间的交流更为和谐。

2.2 信息互补交流策略

“做中学”科学教育不追求孩子一下子说出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强调让孩子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无论他们的探究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应尽可能地为孩子间的交流经验创造条件。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幼儿可大胆地提出质疑,把自己不同的个人见解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达到信息互补、重组,进而共识、共享与共进。

2.2.1 信息互补——指点迷津

由于幼儿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方面的原因,幼儿个体在集体中的交流中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幼儿有效的价值引领和点拨,为幼儿的交流“指点迷津”。

在幼儿集体交流探索发现时,如果教师能针对问题为幼儿指点迷津,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能激起幼儿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兴趣;更可以促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重组、系统化。

2.2.2 信息互补——链接生活

幼儿链接生活,交流与互补信息,体现了交流活动的教育价值。幼儿不仅可以动手实验获得信息,还可从通过他人传经、图书阅读、实地勘察、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更多的信息。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思维活跃,既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可以听取别人的信息经验,从而补充、完善自己对该事物的认识。这种讨论活动有利于幼儿加工重组已获得的信息,有利于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这种集体流活动有利于幼儿加工重组已获得的信息,有利于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2.3 平台支持交流策略

“做中学”集体流过程中,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表现会有不同,作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努力搭建 “交流”的平台,支持、协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表现锻炼的机会,孩子在集体交流活动中有了成功的体验,将提高他们参与“做中学”活动的积极性。

2.3.1 平台支持——花样式平台

在集体交流中,可以让幼儿交流不同的结论,不同的探索方法,不同的思维。对于在孩子们中出现的不同意见,可尝试搭建“花样式”支持平台,如实验成果展示平台、信息反馈平台、疑难辩论平台和观点答辩平台等,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展现空间,逐步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以保证集体流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同时,孩子们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明确道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2.3.2 平台支持——多样化媒体平台

在“做中学”活动中,集体的交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实物、模型等传统的实验用具;也可以运用幻灯、录像、电脑、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实践发现活动交流中,媒体多样化可促使幼儿的视、听、触、嗅等各种感官全方位地投入到科学信息的吸收、处理上,加上教师有目的的选用,更能增加幼儿动手做的情趣,丰富幼儿的认识,一步一步推动着幼儿登上动脑猜想、实验发现、交流归纳的平台,提高集体交流的有效性,增强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思考与交流

在集体流中,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现自己探索新知的过程和思维方法,他们把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认识,感想,疑问和自己的结论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无论幼儿的观点是否正确都应该让他们的发言进行到底。不要为了节约时间而随意打断不符合老师意图的回答,即使幼儿的回答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倾听,努力找出他们回答中正确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利用其积极的成分主动认识错误并加以更正,从而使幼儿主动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

当然,“做中学”集体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谁也无法预料,教师应变的对策是灵活巧妙、变化无穷的,无法一一尽述。上面这些对策在运用的时候往往是综合的。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活动调控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刘广利, 汤慧丽,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 2008(5).

[2] 李益群.课堂交流的意义[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5).

[3] (美)麦克罗斯基, (美)里士满, (美)麦克罗斯基.课堂交流指南:交流在教学和培训中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 吴亚春.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J].中外教育研究,2007(5).

[5] 郑金州.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袁维新.交往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9).

第9篇

【关键词】跨文化 交际与礼仪 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世界各地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相互之间交流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不同于普通交际的一点就体现在不同背景的“跨”。交际双方因为跨文化交流,因为文化背景、习惯与思维不同以及风俗礼仪的差异性,在交际活动中会引发误会,更严重者甚至可能还会引起冲突。跨文化交际与礼仪,是联系双方的桥梁,是实现交流互动的重要条件。

二、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在文化方面有其重要性。文化在人们的日常行动之中具有指导行为的作用,由此,文化也成为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一个核心内容。例如,民族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及社会制度等,这些都是影响到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发展的文化因素。文化模式、文化交往规则不同,这些是各国文化中存在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认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提高交际者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语言。

2.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涉外秘书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涉外秘书工作中,一般会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员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机遇,也将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等背景,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越来越多。在工作中要解决和处理好跨文化交际活动,避免和降低跨文化交际障碍问题,促使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这就需要涉外秘书了解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礼仪、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等问题,尊重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注重与尊重世界各个国家的习俗、禁忌、交往礼仪等,在交际中注意理解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以此提高处理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确保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

3.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送礼习俗中的重要性。中国自古素来以礼仪之邦自称,在国人眼中似乎并没有不能送礼的日子或者与送礼相关的禁忌。但是与中国送礼风俗习惯截然不同,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送礼就有着诸多习惯与禁忌。例如,西方国家中不适合送礼的日子包括:订婚仪式、毕业典礼以及阿拉伯人初次见面,这些场合都不适合送礼。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想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有着不用文化背景的人顺利交流,并不能单纯的依靠语言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相关的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知识。

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这些差异性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了交际的正常进行。在世界各国之间,文化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通过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知识的学习,我们将更加清楚地了解世界各国送礼的风俗习惯,避免在交际活动中因文化差异造成误会和尴尬,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

4.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商务交谈中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科技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世界各地之间的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将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互动,彼此往来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人们必须具备扎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礼仪知识。

在国际商务交际中,跨文化交际与礼仪是交接双方外在信息形象的体现,从见面、问候到沟通,整个过程中涵盖了很多礼仪。衣着打扮、说话方式都透露出相关信息,这些都将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只有掌握必要的商务文化与外交礼仪,才能在交际中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从而灵活的掌握谈判节奏,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谈判的成功。

5.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联络情感中的重要性。人与人在交际中感情的联络与维系中,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具有重要作用,其从侧面融入了感情。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往往凭借他人对自己的友好态度,确认别人对自己的情感。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联络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促使交际双发产生相同的情感,彼此认可与尊重,建立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促使合作交往的继续。如果跨文化交际与礼仪无法联络和维系情感,那么在交际中很容易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因此,跨文化交际与礼仪在交际活动中对人与人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对行为进行约束,对形象进行修饰,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外交人际关系。

三、结论

跨文化交际与礼仪作为时展的需求和国家交流的桥梁纽带,不仅反应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以及交际能力,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程度、社会道德风尚以及生活风俗习惯等。本篇论文主要从文化方面、涉外秘书、送礼习俗、商务交谈以及联络情感等方面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重要性,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开展跨文化交际与礼仪的必要性。

参考文案:

[1]严子寒,李海潮.浅谈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第10篇

关键词:数学交流; 能力培养 ; 互动 ; 反思

一、 问题原因分析

(一)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思维能力中指出,“要求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解决问题能力中“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在阐述能力培养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主动完善认知结构,获得情感交流;交流作为一种数学活动,它同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一样,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积累合作交流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交流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感受同伴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对自己已有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形成主动学习。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教师、学习伙伴和其他人)的讨论、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知识(信息)必须以语言为载体才便于传输交流。进行信息加工的的心智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不加以分析、概括,那么是肤浅的。具体的操作只有通过语言进行表象加工,再通过抽象的认知过程才是认知的全过程,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真实世界中,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学习者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思维,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是基于学习内容来设计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习者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观念性理解。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以专门的讲授为主,转化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为主了。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中的说只是教师的“独白”,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在一些课堂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解题,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训练,最后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思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是语无伦次、毫无条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有些教师注重数学交流,动辄小组讨论,但形式化比较严重,缺乏正确的指导。学生课堂数学交流意识淡薄。学生本身缺乏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愿望,课堂上很少与人讨论,不愿意发表自己意见,因此形不成小组意见,达不到学习共同体的愿望。此外教材编写缺少课堂数学交流的题材。尽管教科书是为学生编写的,但在考虑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尽人意的。所有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数学的教与学。为实施新课程提出的“数学交流”新理念,就必须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交流缺失现象以及改进的策略进行深刻的反思。

二、探讨策略

(一)概念的界定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信息社会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数学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交流能力是指通过数学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形成的思维和结果。其中的数学交流是指运用表达数学概念、关系、问题原理、方法、思想的数学语言来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注重运用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来进行交流。数学交流重在运用数学语言对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进行多元多向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从中培养合作创新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交流,端正交流动机,提高数学交流能力,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课堂数学交流,可以减轻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利影响,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成能力。因为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对数学交流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数学交流的重要性也应该得到重视。

(二)课堂活动的原则

第11篇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开展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能够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使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的必要性,以及自己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帮助下发展的重要性。

一、误区透视

交流与合作学习不但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而且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公关能力、团队精神和思想情操。但在当前,部分教师在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时,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交流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果低下。

1.交流“浅尝辄止”。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马上“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示意结束时,学生总能迅速安静下来并派出一名代表发言。汇报时,常常是说:“我觉得……”而不是:“我们觉得……”有些小组的讨论还失去了目标,没达到交流的目的。

2.合作“流于形式”。有些教师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多次合作,少则五六次,多则十余次,通常老师们都掐好讨论的时间,时间颇短,学生还未进入合作状态,教师就要求学生停止合作,进行全班交流。这样,事实上已失去了实质性合作的意义。

3.学习“场面混乱”。有些教师只追求课堂氛围的热烈,或为公开课装饰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会出现看似非常热烈,其实十分混乱的场面。学生那种本能的放纵、漫无目的的“探究”,充斥整个教室,最后导致教师无法驾驭的局面,只好以“有声总比无声好”,使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离。

二、策略探析

1.抓氛围营造,让学生“愿交流,肯合作”。①着力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充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他们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②着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③着力营造教师的主导氛围。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选择交流与合作的伙伴;引导学生弄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探索适合于自己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2.抓习惯养成,让学生“善交流,会合作”。①独立思考的习惯。交流与合作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个体精思而匆忙展开的交流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只有在学生思考到一定程度时开展小组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及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才能找到最佳答案。因此,在学生相互交流前一定要给予充分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否则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应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先行预习,有了初步想法后再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②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小组内交流时,要多采用轮流发言式,应在“主持人”的协调下,每位学生依次发表意见(可让后进生先发言),使每个成员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提高弱势群体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和提高。若经争论后意见仍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在交流中应认真倾听,注意力集中,学会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不仅要肯听,更要会听,能听懂别人说的重难点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不要因觉得乏味等原因就放弃或匆忙下结论,要带着问题倾听,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吸收和分享别人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成果。③团结协作的习惯。在小组交流时,要使小组学生结成利益共同体。要关注弱势群体,以其为中心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明白只有在每个组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小组才能获得成功。这样,使组内学生都树立起与小组荣辱与共的意识,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同时,要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把小组的整体表现与个人学业成绩挂钩,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体现合作的乐趣。

总之,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许多课本中无法展示的知识,并逐步确立自己的个性,提高判断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得到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第12篇

一、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定式思维:教材是教师授课的唯一依据,也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唯一材料. 但是,当前使用的教材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有一定的差距,教材有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大,甚至是学生完全陌生的. 这样,学生心中很难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样的理念,也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厌烦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如:在教学“克、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用小黑板准备了一些题:一头猪重75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一个梨重75千克……这些物品都是学生常见的,所以让学生对以上数据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虽然学生对千克和克没有明确的区分,但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这些物品有所了解,一眼就能够看出物品的重量不对. 由此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引入教学. 这样,在有限的教材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出鲜活的内容,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概率”时,我课前准备了十个白乒乓球和三个黄乒乓球装在袋子里,让学生猜测摸出哪种颜色乒乓球的可能性大,并让学生亲自实践. 这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也很快融入教学之中.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便于组织教学,又利于学生进行操作. 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只有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在这种加工和建构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情,同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二、合理、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具备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于是,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就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一样,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 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摆一摆5根小棒或者5个小圆. 这些简单的数学活动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完成,没有必要再让学生小组合作,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 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 例如“根据数列的排列规律,填出空缺位置上的数:19,1,17,4,15,7,( ),10,11,( ),9,16,7,19”这类题,学生不能很快找出规律,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只要说出一种规律并能合理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 当遇到了学生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教材中没有答案,而问题又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合作交流. 同时,在课堂上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能为了突出形式而草草收场. 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要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把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加以应用,从而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行程应用题”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应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