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加强我校与高中的联系,搭建在校学生回报母校平台,吸引更多优秀高中学子报考我校,根据《xx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学发[2017] 号,附件1)文件精神,2018年寒假继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8年寒假期间
二、活动宗旨
感恩高中母校、展示学子风采、弘扬大学精神
三、活动内容
在校大学生在寒假返乡期间,通过拜访母校领导老师、与学弟学妹们座谈以及举办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汇报自己在大学的学习、发展以及取得的成绩等情况,并就学习方法、志愿填报、个人规划等方面与母校师生交流心得、分享体会。同时通过《我们的舞台》宣传片播放、“我的大学”PPT宣讲等途径介绍我校的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办学条件以及就业去向等情况,解答高中学生关注的有关高考和大学生活的热点话题,努力搭建起我校与相关高中学校之间的桥梁,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xx信息工程大学。
四、组织单位
由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联合主办,学工处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各学院学办、分团委负责在本学院范围内组织落实。
五、参加对象
全体在校普通本科生均可报名,以个人名义或自行跟老乡、高中校友等一起组建团队参加,学校鼓励成绩优良、性格开朗、表达能力较强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及曾获校级奖励的学生积极参加。
六、活动组织
1.策划报名
请各学院通知对活动感兴趣且有能力完成活动任务的学生,积极开展活动策划,并于2017年12月27日前到所在学院学办辅导员处自愿报名,原则上参加活动的学生不可同时申报个人与团队,请参加的学生填报《“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报名表(个人或团队)》(见附件2)。团队人数建议控制在3-5人范围内。
2.学院遴选
各学院汇总本院学生报名表后,在审查、遴选或面试的基础上,确定推荐参加的学生名单(建议不低于本院本科生的4%),面向我校优秀生源基地或省级重点中学的优先,并填写《xx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报名情况汇总表》(附件3),于12月29日下午16:00前将汇总表纸质版(领导审批签字、盖学院公章)和电子版报送至学工处招生办公室。
3.集中培训
寒假前,各学院负责面向本学院参加活动的学生开展院级层面培训,培训涉及安全教育、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总结以及学校介绍等内容。
4.活动实施
寒假期间,参与活动的学生(含团队)根据活动策划和学校学院相关要求,具体实施“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
5.总结报告
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请参与活动的学生(含团队)向所在学院学办提交活动总结报告。报告包括如下四项:
(1)“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反馈表(附件4,纸质版);
(2)图片(与高中大门的合影,代表性图片3-5张,电子版,JPG格式);
(3)“优秀学子母校行”活动小结(纸质版);
(4)媒体报道等其他有关支撑资料(原件或照片、截图等,选报)。
6.成绩考核
“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社会实践领域的常规性内容,纳入学校的社会实践成绩考核与学分认定范畴,具体内容以《xx信息工程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暂行办法》(校发〔2008〕11号)规定为准。各学院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做好成绩考核与学分认定工作。
7.评奖推荐
根据《xx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学发[2017]45号,附件1)文件精神,活动设置先进个人、先进团队、优秀实践报告、优秀指导教师以及优秀组织奖。
请各学院在开学后两周内,汇总学生提交的总结材料,进行考核鉴定和评奖推荐,根据文件规定的评选标准,按比例推荐先进个人、先进团队、优秀实践报告、优秀指导教师,并填报《“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汇总表》(附件5)。推荐名单须在学院范围内公示三天,无异议后通过奥蓝将电子版材料报送学工处招生办公室。优秀组织奖由学院按规定自行申报。
8.总结表彰
学工处汇总后,组织复核、公示、发文,适时开展全校表彰活动。
七、工作要求
1.“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是落实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各学院应高度重视,依据通知要求,结合学院特色进行招生宣传,明确专人负责,统筹策划,精心实施,在宣传南信大的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2.活动前,各学院要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指导,为每位学生(团队)配备活动指导教师,确保活动全过程安全、文明、有序,真正展示出我校优秀学子的风采,同时努力做到“学生有收获、活动有成果、媒体有声音”,积极发挥微博、微信、QQ群等传播平台,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
3.活动后,各学院要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具体成效、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改进措施(总结文字部分要短、实、精)。下学期开学两周内,总结纸质材料、申报优秀组织奖报告、附件5评奖材料等(无须报送学生纸质申报材料)经学院分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学工处招生办公室,电子材料通过奥蓝系统或电子邮箱报送。
八、联系方式
活动联系人: 办公电话: ;
办公地点:老 电子邮箱:
学生工作部(处)
假期中学生社会实践假期是学生在日常紧张学习之后的放松阶段,是劳逸结合重要的方式。充分地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同时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明确中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将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体现
1.课堂教育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为课堂教育的进行提供时间保证。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积极引导课堂教学知识应用的过程,实现了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能够提升中学生的专业性水平。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时间优势,能够使中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能够为拓展课堂教学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中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建立团队意识,强化协作能力。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更好的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为中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2.角色转换
强化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实现中学生角色转换。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按照中学生兴趣进行目标的培养,是中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的总体。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中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感受社会发展,全面深刻地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保证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社会角色的定义。这是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重要发展优势。假期社会实践,能够使中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管理内容,这样能够使中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管理水平,为今后顺利进行角色转换提供重要的契机。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弥补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情况,使中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中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1.中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差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中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措施,能够使中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化的理解,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设置的时候希望中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活动人数受限,中学生活跃度相对较低。同时,中学生对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主动参与性不高,并且开展过程中的活动设置创新性较差,都不能够充分地展现中学生的状态,直接导致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不理想。
2.活动开展缺乏连续性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够保证连续性。这种不稳定状态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自由性特点,这种特点直接导致实践活动不能够保证连续性开展,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存在脱节情况,课堂教学计划性较为突出,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随意性较高。
3.形式化较为严重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依靠教学计划进行活动内容的安排,并且根据中学生的需求制定专业学习课外实践活动。这样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但是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开展工作较为复杂,在实践活动研究过程中需要细化各个部分,对于经验要求较高。涉及到实践场地、经费、各部门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就要做好相应的组织协调工作。但是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都是拍照留念,调研活动开展较差,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应文献获取,这样就直接造成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化严重,评定标准不符合活动主题。这也是当今中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存在的普遍现象。
4.可操作性不高
假期社会实践都是按照既定的课题进行的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前,中学生都需要经过专业教师进行课题辅助学习。大部分假期社会实践都具有自身的活动计划流程,能够按照标准撰写活动报告。但是在对调研课题的说明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缺乏专业组织指导,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撰写报告的时候过于理论化,不能够将实践经验融合到其中。报告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对于调研标准也不明确,中学生对于调研报告组织性较差,使内容形式化严重,报告价值不高。
三、完善中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措施
1.强化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实现假期社会实践常态化
结合中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提供中学生日常生活使用,还能够作为拓展训练基地,长期合作实践关系,为中学生提供稳定的场所。这种实践关系需要建立平等化教学模式,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在满足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建立新型专业教学体系,实现假期社会实践规范化发展
假期社会实践的开展,需要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的设置,这样才能够提升中学生的综合实力。假期社会活动实践能够不断的深化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扩宽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假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提升适应能力。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建立新型专业教学体系,能够积极科学的引导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学生的影响。实现假期社会实践的现代化发展。
3.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普及化
从设置假期社会实践的目标来说,一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二是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而,假期社会实践的开展是希望动员全体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不同的视角接触社会、感受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都能受到教育,得到提高。通过丰富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可以找到专业的兴趣问题并参与现实社会的调查,使假期社会实践普及化。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主动带着问题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的现实状况、发现社会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专业知识全面分析和科学解决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李雯婧.中学生假期生活安排状况分析及建议[J].时代教育,2014,(08):23.
[2]仇志海,赵雷,凌月莲.浅谈如何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5.
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多数认识不够,活动流于形式 当前,大多高校虽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教学体系,但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集中于假期,由于涉及学生较多,专业指导教师少,实践时间短,有效受众面相当有限。多数学生都是“单打独斗”,走走过场,开个证明应付学校的检查,使得活动流于形式。
实践内容单一,与理论教学脱节 目前,多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是参观、考察、调研,由学校提出实践活动的主题,要求学生参加,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实地调查实践,撰写调查或实践报告。这种“被动”的主题,往往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和需求,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联系度不高,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缺乏专业指导,实践平台保障乏力 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安排在假期,大多数都由辅导员带领组织,通过专业教师来指导实践的极少,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团队技术顾问相当匮乏。同时,由于制度体制机制不完善,多数单位企业出于安全考虑,不愿给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的机会,因此,无论是从学校及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还是政府、社会对社会实践的支持上来看,实践平台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客观世界的唯一途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能有效地提高自身人际交往、综合协调及专业能力,磨练意志品质,提升个人修养和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校也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上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727万人,一方面是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许多企业紧缺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尽管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和重要环节,如何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视野下符合自身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思考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社会实践育人模式 在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而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重点在于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更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创新培养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相应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理论的同时,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强化社会实践教学,加强应用技术人才专业技能与能力培养 社会实践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的有效结合,与人才培养的方向、类型相适应。在社会实践的设计上,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专业特点的需要,分年级、分层次地进行针对性开展。如:大一重点开展以深入基层社区为主的调研服务活动,注重隐性渗透教育;大二重点结合专业特点,从事与专业技能初步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对专业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大三主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侧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术技能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大四社会实践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专业过硬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保障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 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高校,在加强自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一线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建立与地方、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政府也应着力营造有利环境,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提供实践平台,保障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社团;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3?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03-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广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广泛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研究生领会实际工程、管理思想,提高把握课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奉献精神;使研究生、学校以及实践单位三方都能从中受益,因此受到研究生、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生挂职锻炼活动源于1996年,至2000年通过挂职达成的科技合作项目总金额就已经多达5000多万元,创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研究生去基层锻炼,成为连结学校和地方的桥梁。他们把学校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带到地方,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把地方的需求返回学校,又为学校科研启发一些新的方向,这种多赢的合作机制值得继承和发展,值得推广。鉴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各高校都将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并纷纷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进行研究。作为浙江大学学生社团组织,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自成立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以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的发展历程、现状、事实为例,阐述依托社团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心简介。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Social Practice Development Center for Graduat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以下简称SPDC)是浙江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的自治社团组织。自2008年成立以来,中心秉承“服务社会,实践成才”的宗旨,致力于全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组织、开展和参与研究生挂职锻炼、西部行、学院社会实践和海外交流等四个基本项目为工作重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挖掘新的社会实践项目。中心下设有主任团、公共事务部、项目管理部、人力信息部、对外宣传部等机构。中心成立至今是第四届,助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提供的广阔平台,为浙大学子服务。2011年浙江大学共组织了102个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人数达1330人,相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57%和85%。广大研究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成效浅析。社会实践,就必须注重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浙江大学依托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SPDC)这一社团很好地推进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
一、严密组织,规范管理
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将社会实践分为校、院两级,更多地把组织工作放在校级活动上,院级活动由院系组织开展,在项目后期再统一纳入评比总结工作中。在研究生暑期挂职锻炼、西部行活动开展前期,积极和基地及实践单位联系,制定出周详的计划,由中心组织落实,包括宣传、策划、实践团队的招募等,整个活动都会以项目制的形式来进行,根据实践基地划分成不同的项目组,并把相应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项目组,再由各个项目组根据自己的目标、内容着手准备。以组织发动工作为例,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会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方式,校内横幅、喷绘、论坛、校级网站、院级网站和点对点短信等形式,力争把社会实践的消息覆盖整个校园,传达给每一位研究生。SPDC成立后,在研究生关注多的校内网站——飘渺水云间设置了专属版面,为广大的研究生了解挂职锻炼、认识挂职锻炼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也有利于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与指导老师及主任团保持联系,统筹该项目组的工作。研究生社会实践要把最合适的人输送到最需要的岗位上,经过长期实践,SPDC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行之有效的挂职锻炼选拔机制,包括简历筛选、面试的多个环节才有机会获得挂职锻炼的机会,不仅要求专业上尽量对口,而且我们会对挂职人员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以考察,最终择优录取,做到选拔的公正、公平、有效。
二、建立与地方的友谊,维系与基地的纽带
我校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老师们的指导下与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不断沟通,在细微处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稳定化。2011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已经发展至18个,并且开始逐步走出浙江,走向全国。为了保持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良好关系,每年会在相关的挂职基地进行回访,聆听来自对方单位的声音。近年来利用浙江大学研究生及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组织者的双重身份,陆续回访了仙居科技局、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建德基地的大慈岩镇等等。参与同学投入极大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走访调研,形成内涵充实的回访文章;对外,在挂职单位中宣传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形象,为争取到更多的挂职岗位付出努力。对内,根据回访,我们对相关基地的素材进行整理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便做出相关的调整,更好地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如大慈岩镇政府邵根清主任在回访时说,希望能与浙大的学子们合作,争取形成荷花花茶、叶茶的系列产品。他所在的建德市大慈岩镇,各种与荷花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地方企业也由此意向。此外,今年的莲子腐败病的防治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进一步发展“荷”产业的基础已经具备。但是,农业有它自身的周期。他希望,浙大的挂职研究生最好是每年的3~9月都能来——从种子种下到果实收获,暑期集中一些,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接受这些建议,及时调整挂职时间。SPDC作为研究生社团协助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建立与地方各单位的联系,通常利用过年过节会在每给各个基地发节日祝福贺卡,以维系感情类似于这么一些的祝福语,看似简单,实则饱含我们对各单位的感谢,话到意至。一些地方基地科技部门的负责人也会经常利用出差杭州的机会,来学校洽谈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关事项,SPDC的同学会全程陪同与交流,增强研究生与挂职基地领导的实际接触,SPDC的同学热情周到地接待,使地方基地的负责人对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岗前培训,跟踪管理
岗前培训是顺利完成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来自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地方合作处、宣传部、新闻办的老师们用生动的培训课程为同学们开展暑期挂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来自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使对挂职锻炼半知半解的同学们对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的内容、意义及实践方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学校规定凡是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出发前都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评定作为选修课计一学分。如2011年6月PDC邀请了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吕淼华,副部长陈凯旋,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高新科科长胡国庆,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韩建文等领导和嘉宾为各基地指导老师和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进行研究生挂职锻炼培训会暨《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课程,吕部长引用前几届挂职锻炼的经典案例诠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一理念的深层含义。曾在嘉兴秀洲区挂职副区长的我校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周坚,结合自身在挂职工作中切身体会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路,以“知识造福社会,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鼓励所有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要勇于探索,发现问题,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成长。这样的培训活动从未间断,为一批批优秀的在校研究生顺利走上挂职锻炼岗位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支持和帮助。除此以外,中心下设项目组,分别负责各实践基地跟踪管理;协调好实践小分队和实践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如201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广西基地由于对方临时取消挂职岗位,但学校已召集和培训好同学准备出发,SPDC主任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本着为同学和实践单位负责的态度,主动积极与挂职单位联系,多次协调困难,最终给同学们争取到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四、总结、评比和表彰,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
为了总结一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并交流成功经验,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每年的12月份都会召开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过去一年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表彰研究生社会实践先进基地、优秀指导老师、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组织,商讨并落实下一年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会上学校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领导、实践基地的领导都会应邀出会并发言,受邀优秀社会实践个人也会展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前前后后,难忘的经历、深厚的情感、丰硕的成果。SPDC是总结大会的工作的承担者。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后期评比和表彰,巩固扩大社会实践成果。并且建立了完整的资料库,对各项目的总结资料和活动成果保存汇编,编辑出版电子杂志,完成了项目总结等资料的存档工作。每年一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的筹备召开是实践中心学年工作的重点。前期近两个月的筹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部领导的支持,在上届基础上总结创新,从完全没有相关的大型会议筹备经验到最后为与会的校内外嘉宾呈现了一场隆重圆满的表彰大会,大家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主任团从10月初即开始筹备,提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划定具体负责部门及完成时间,由主任统筹负责,确保筹备进度的不拖延。临近召开前一个月主任团几乎是每个星期碰面开会反复商讨各项细节。大会中,公共部负责会场布置、入口领导引导以及颁奖人员引导等多项工作;人信部负责签到及PPT制作播放;外宣部负责会场内外宣传品布置及会议拍照摄影;项管部负责领奖及展示人员安排。部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会后同学留守对会场进行整理扫尾,善始善终非常尽职。通过这样的总结大会对SPDC全体成员也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SPDC全体成员的社会实践内容。
依托社团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是一种创新,从立项开始到最后的评比总结,社团中心的人全程参与社会实践。SPDC在为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服务中积累和形成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这毕竟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仍然需要不断地总结提高使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管理。增强高校之间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汲取他人之长来不断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总之,依托社团,开放、学习、总结,才能保持其活力,使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并作用于研究生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办好;文学;刊物;搭建;学生;平台
作为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学,当课改的钟声敲响后,为引领我校语文学科教师开展校本课程教研。2006年,我校成立《漫步》编委会,创办具有农村特色的报纸――《漫步》。目前,《漫步》已成为河池市首家彩色青少年文化民刊,成为天峨县人民政府拨款扶持的首个公益文化品牌。
一、《漫步》编委会积极开展文学创作经验交流活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针对这一课程理念,我校《漫步》编委会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交流活动。如果文学交流活动仅限于此,其交流的空间未免狭窄了些。要想扩大社团的交往空间,还需要与其他兄弟学校的文学社团联络。如,我校《漫步》编委会与凤山高中《凤起》文学社多次开展交流活动,并建立了友好社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条件允许,与大学的文学社团开展文学交流活动,对中学的文学社团大有裨益。我校《漫步》编委会积极与河池学院的南楼丹霞和堆云文学社联系,并先后与他们开展了交流活动。《漫步》编委会充分意识到,作为文学校报《漫步》,要想提高办报的质量,必须邀请知名作家作专题讲座,引领文学时代潮流。
二、《漫步》编委会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漫步》编委会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课程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的课程理念,并结合《漫步》的特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增强生活体验。七年来,《漫步》编委会每年坚持开展采风活动,带领成员到县内外著名景观,如仙人桥、金花茶园和犀牛泉等地,让他们亲近自然,感悟自然,陶冶情操,还让他们获得了途中的一些登山
体验。
实地考察民俗风情也是天高《漫步》编委会开展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漫步》编委会带领成员,到麻洞村厂上屯观看乾隆时期的古墓和百年古屋,听当地老人讲述长奶娘的故事。成员回到学校后,集体创作了长达一万多字的《长奶娘传奇》。同时,漫步》编委会带领部分成员前往三堡乡考察历史人物谢开仁,揭开有争议历史人物的面纱。《漫步》编委会还带领成员到芭暮乡、八腊乡等敬老院开展爱心活动,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与老人谈心等,这一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漫步》编委会争取文学爱好者的支持
一份报纸,要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没有社会文学爱好者的参与是难以实现的。《漫步》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它不只是校园的,也是社会的。为力争打造《漫步》这一公益文化品牌,《漫步》编委会主动邀请到天峨县“80后”作家甘应鑫担任《漫步》顾问,负责栏目策划。经过多年的精心策划,《漫步》越来越受读者的青睐,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为了让校报《漫步》更好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近年来,《漫步》编委会不断探索实践,寻找到一条特色办报之路:与社会单位合作,《漫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基于此,《漫步》编委会积极与热爱文学的社会人士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近两年来,《漫步》编委会先后得到了广西华丽律师事务所、天峨县八方批发部等社会单位和人士的资金支持,改善了办公条件,基本实现了办公现代化和网络化,提高了成员的写作效率。同时,在汪岸华律师与都安电力公司总经理黎宗辛的推动下,成立了漫步促进会,该会为《漫步》编委会筹措了10000元作为启动资金。
四、《漫步》编委会积极培养文学新人
中学的文学社团除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外,培养文学新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漫步》已出版了69期,发表师生和社会人士文章800多篇。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漫步》在县市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100多篇,这对于一个生源比较差的农村中学来说,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经过多年的培育,《漫步》编委会培养出了不少校园,他们的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
影响。
摘 要: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尚未从管理学角度形成规范高效的机制。将管理学理念引入社会实践工作,结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和社会实践现状,分析社会实践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即建立社会实践人力资本队伍, 全面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成员培训体制,采用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使高校社会实践工作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管理学 高校社会实践机制 理论解读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的丰富,是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应立足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着力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尚未从管理学的角度形成规范高效的机制,整体层次和服务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应通过管理学理论视角,结合大学生群体实际和社会实践情况,建立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
1.高校社会实践现状简述及形式
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自愿利用个人的时间、物质、资源、技能为需要的人群和地区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目前各高校将社会实践的重点放在志愿服务上,主要着眼点在抓好重点特色团队,发挥地方优势,体现时代特色。
社会调查研究。所谓社会调查,就是学生从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理论知识参加调查并形成结论。在直观感受和调查分析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及时进行专业知识的梳理、整合、总结和思考,建立辩证批判思维,有助于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基于调查的数据和现象,经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有助于学生关注现实、科学思维、理性分析。
勤工俭学。勤工俭学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社会劳动的形式自主实践,主要是为了挣取劳动报酬。这种形式大多是学生个体从事的实践活动,目的大多是从个体出发。通过勤工助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报酬,还可以锻炼责任感、独立精神、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素质。
学术实践。学术实践是指主要运用专业知识了解、认识并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性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和锻炼综合能力,增强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主要形式有教学专业实践、实践基地建设、实践赛事体系、学生自主创业等,如“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都代表较高的专业水平。
2.目前高校社会实践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践主体结构不平衡,点面结合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参与者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活动主体多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有某方面技能或特长的特定群体,因为活动规模、活动对象、活动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在大模的实践活动中不能实现全员参与,低年级学生有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热情和要求,参与欲望强烈,但未接受相对系统专业的培训,经验不足。高年级学生则相反,技能及经验相对丰富,但是热情和时间不足,不能全身心投入,导致高校社会实践的主体结构存在一定问题。学校及学院层面大多将精力放在某类具有鲜明学院特色、容易获奖的实践活动上,点上的实践活动有声有色,面上大范围的个体实践活动却备受忽视,不仅普通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而且起不到实践育人的作用。
2.2未建立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不能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在社会实践的认知和运行过程中,知识多于能力,理论多于实践,课堂多于课外。制定教学大纲和纳入教学计划的不多,形成学分评价体系的不多,和平时性、多形式、多主题的实践活动结合到一起的不多。社会实践的组织机构、内容安排、考评体系没有形成制度体系,创新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安全机制等长效机制均未建立,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作用和深远影响,根本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3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
目前的高校实践活动,大多停留在义务劳动、文艺表演、散发传单、宣传知识之类的较低层次,主要是通过社团、学生会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层次和理论水平有限,使得活动的内容固定、形式单一、时间较短等,导致资源浪费,实际效果不佳。应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科研平台、技术优势,将志愿活动和企业、社区街道的发展咨询和企业市场开拓、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活动统一起来,将德育培养、实践能力、专业提升和就业实习统一起来,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不仅拓展社会实践的外延,更赋予社会实践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2.4组织管理不够科学,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某些高校社会实践的考评主体和内容不明,考评标准和程序不清,没有成文的实践考评机制与办法。考评的依据就是实践单位的一纸证明,社会实践失去了应有的考核标准。就学校内部而言,多数高校的做法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常规工作,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统一纳入社会实践的管理、保障、考评体系中,处于零散、自发的状态。具体地说,应在事前将成员遴选与培训、激励措施、基地联系、预算经费、编制计划、实施方案、评估效果等各个方面统一进行规划和部署。
3.高校社会实践机制相关理论解读
3.1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按照从低到高的层级排列,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的需要。当一个人的低级需要满足以后,就会自我超越需求,追求更高级别的影响。需要层次理论能够启发管理者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者应该重视了解员工的基本需求和高层次需求,通过调查、了解和有目的的接触员工,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各方面的需求,以激励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
3.2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的主要核心思想是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调动积极性。激励的最终目标是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是最有效的管理原理。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水平越高,工作欲望越强烈,工作效率和质量越高,效果就越好;相反,如果激励水平不够,工作效率和质量就越低,效果就相对较弱。
3.3人力资本理论。
1961年,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把企业中的人作为资本进行管理,将“人”的管理和“资本投资回报”两个方面加以结合,进而得到长期的价值回报。有五种主要形式:一是医疗和保健;二是人员的培训;三是正规教育;四是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五是就业机会的迁移。
3.4定量和定性评价理论。
定性分析的侧重点是研究对象的“质”,也就是榱巳鲜妒挛锏谋局屎湍诤,揭示事物的规律,综合使用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方法,处理得到的信息材料;定量分析的侧重点是研究对象的“量”,重点研究事物的外部情况和变化,得到的结果相对量化。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内容,定量分析是综合分析事物的数量特征、关系和变化,得到的结果能够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今后发展趋势。
4.管理学视域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机制探索
4.1引入人力资本理念,建立一支质优量足、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人员队伍。
按需设岗,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人才资源的基本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精简岗位,同时对人力资源做出优化配置。按需设岗就是根据实际需要,明确用人岗位、用人数量、用人职责,制定出符合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用人规划。对于社会实践来说,组织机构应该结合实践的目标、形式、内容、规模建立一支质优量足、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人员队伍。根据志愿者的特点登记注册,系统管理,把专业服务队伍按类有机地组织和整合起来,按道德教育、生活实践、专业运用和就业实习等不同实践形式来说,对于人员的活动标准是不同的;按校级、院级、个体项目来说,对于人员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按短期的常规项目和长期的精品项目来说,对于人员的培训要求和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只有将社会实践成员作为人力资本要素,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本,规范化地遴选、使用、管理、规划、培训才能使每个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最大作用。
4.2合理使用激励机制,多元激励手段并促。
大学生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层次目前大多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并不关心实践的具体内容、形式,并不参与思考和设计,主动和能动性不足,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通过考核。为了激发其更高层次的需要,应采取适当的奖励激励,使其从不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积极。志愿服务学分的获得可以作为激励的重要形式,这是在部分高校进行的积极探索,可以纳入教学计划。出于社交和尊重的需要这一中级需要水平,表现为部分认可社会实践的意义,积极参与,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参与感不强,进行目标和环境激励,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意义宣传,使其意识到参与的奉献感和成就感,同时提高社会实践外部环境条件,满足其社交和尊重的需求而提高积极性。自我实现需要的较高需要水平,表现为充分认可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对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正确的认知,不仅积极参与,还主动承担相应角色,有旺盛的热情和能力,要重点进行情感和目标激励,以企业社区联合、科技转化、就业创业等方式持续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4.3建立健全培训体制,增强培训实效。
首先,健全社会实践成员培训体制的前提是具有一支思想素质、业务水平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应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政治辅导员、专职团干为主体,同时可聘任部分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和相关领域的校外专家、社会知名人士。指导教师应承担优化社会实践项目的任务,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和组织活动的开展,学校应该对指导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上的奖励。
其次,明确培训内容。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专业能力作为培训主要内容和目标,结合高校学科体系和优势开设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介绍实践背景、遴选实践选题、教授相关理论、培育调研方法,实践沟通技巧,对培训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培训结果进行记录和反馈,对培训的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考核与评价,增强培训实效,避免走过场和形式化。
此外,还应创新培训形式。在培训形式上,遵循在自愿的原则上双向选择,在自上而下建立导师团的同时,也要自下而上地鼓励学生选择导师,配套建立导师随队的学分激励,促进学生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推进课程学分认证,注重网络培训,将社会实践培训形式从实践前的集中短期培训转化为平时的常态培训,使得成员真正从社会实践项目中有所收获。
4.4完善社会实践成员考核评价办法,采用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的考核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组织者,对于大学生来说,考核的是实践的时间、报告和单位评价,对于组织者来说,考核的是实践活动的计划、总结材料及达到的效果。目前这种评估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考评者并不能完全掌握考评对象社会实践的详细内容,只是通过文字材料和口头汇报判断,主观性非常强。应将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综合使用,定性方法适合于对目标明确,以达到教育效果为主的项目进行考评,如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标的项目;定量方法适合于比较容易量化考核的项目,如计算服务时数及服务数量等服务性工作。改变以往的终期考评唯一考评方式,结合阶段考评、定期考评和终期考评,多要素、多维度的评价模式有利于社会实践目标管理保质保量地推行,避免只追求场面和结果,忽略过程和阶段的走过场形式。
将管理学理论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结合,拓宽研究和实践的视野,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引入新的工作理念,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形成全新的工作模式,搭建广阔的研究平台,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专业化、实效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龚涛,徐建军.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0(4).
[2]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3]高惠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发展路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4]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
[5]亚拉伯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5.
[6]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3.
[7]潘光林,阮丽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功能及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02).
[8]刘有升.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机制探讨――以福州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9]维克托・弗鲁姆.工作与激励[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3.
在学生社团建设方面,我校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育人效果明显的德育特色,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重要形式,为学生架起了通向成功的桥梁。
坚持“发展”方针,建立门类众多的学生社团组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校充分利用整合自身优势的教育资源,坚持“鼓励发展、积极引导、严格管理、放开搞活”的社团发展方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目标,自主选择确定加入自己喜欢的社团,建立了门类众多的学生社团,满足了广大同学多层次、立体化、高质量的文化需求。
目前,我校有10个社团协会、36个学生社团,形成了“指导中心――协会――社团”的三级组织网络。比较突出的学生社团有语文协会的绿野文学社,现有社员300多人,定期出版《绿野》社刊;绿野文学社通过组织文学讲座、校外采风、编辑图书目录、撰写读书笔记、制作学习卡片、向各类刊物或网上发表习作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多次邀请著名作家、教授来文学社讲学。2006年10月成立的高风乐团,现有成员200多人,我校聘请上海音乐学院8位教授每周来我校对乐团成员指导演奏;国内著名指挥家夏飞云、王永吉、戴路青及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永德等经常来校对乐团成员示范指导。校园电视台有社团成员40多人,成立两年来,自编、自导制作电视新闻50多期,专题片10多部,并邀请陈体江等著名导演现场指导。校田径队、篮球对、乒乓球队,有1000多人次参加。此外还有各学科兴趣社、园艺社、书法、绘画社、合唱队、天文社、志愿服务队、爱心社、社会实践队、环保队、护校队等学生社团。
坚持“活动”核心,发挥社团成员的主体作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为学生在德育生活的体验、感悟、接受、启迪等身与心的践行上搭建了一个便于操作的教育平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生是学生社团的主体,他们在社团活动中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社团活动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在德育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从根本意义上保证学校的德育内容,才能更好地内化为学生个体的主观意识,同时外现为学生个体的特征。在学生社团中,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正在逐步得到体现和落实。
1.自主确定和培养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基础,自主确定自己的特长发展目标;自主地制订自己的特长发展计划;自主地选择和参加相关的学生社团组织;自主地参加社团的各项活动等。
2.自主管理自己的社团
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决定社团的重大事务,包括社团章程和活动计划的制订、社团理事会成员的选举和罢免、社团活动的相关内容和组织形式的选择、社团创优措施的制订和实施等。
3.自主学习或活动
在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或活动,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特长及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4.自主评价社团活动的成效
按照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自主评价本人和本社团其他成员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效;自主评价本社团和其他社团的活动情况和成效;自主评价社团指导老师和学校各相关部门在学生社团指导工作中的情况和成效等。
坚持“校本”理念,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社团
1.学生社团运行模式
根据本校实际和特色,我校形成了“统一思想,人文见长;自主参与,自行运作;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社团运行模式。
(1)统一思想,人文见长。本校学生社团活动以学校“人文见长、自主发展”办学理念为指导,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青少年身心、认知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成为自主、自强、自立的人,成为爱好多、兴趣广、有特长、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
(2)自主参与,自行运作。我校系列社团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这体现了我校对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培养目标。在运作过程中,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种自主运作的行为特征。学生自主确定、培养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自主管理社团,自主学习和活动,并且自主评价社团活动的成效。
(3)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学校把学生社团工作列入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成立学生社团指导中心,校长任中心主任,团委书记为中心副主任,主持社团日常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为中心成员。社团协会成立理事会,由教研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指导教师。每个社团成立理事会,聘请1~2名指导教师。
(4)职责明确、分工落实。在社团建设和活动中,各处室和人员做到职责明确、分工落实,确保社团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如校社团指导中心:根据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整合学校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保证学生社团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指导教师:帮助所指导学生社团制订学期活动计划;加强与学校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促进所指导学生社团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制订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方案,并保证高质量实施;及时总结社团指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努力开发好相关的课程教材;指导学生社团理事会对本社团成员的考核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及时反映社团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优秀学生和典型事例,为学生特长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务处、教科室、团委、学生处、后勤处、学生会都有相应的社团工作职责。此外,为了规范社团活动,促进社团发展,加强社团指导中心对各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指导,每年根据《考核办法》对每个社团由指导中心组织力量进行考核,使社团能够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2.学生社团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解决社团组织松散、活动无序的根本。近年来,我校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了《高风中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高风中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高风中学学生社团工作考核制度》(包括对学生社团、社团成员和指导教师的考核)、《高风中学学生社团工作档案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制度规定:每一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至少应参加一个及以上的学生社团组织,在社团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每年应承担或参与一个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努力提高组织、管理、指导学生社团和课程开发能力。每一个学生社团,都要从社团自身的特点出发,把社团活动与学校课程(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相关学习领域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社团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载体和实现方式;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力争使每一个社团都能形成或联结一门相关的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学校“人文见长,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学生社团都成为学生自愿组建、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坚强组织。又如《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如何成立,学生如何申请加入社团、如何履行义务和权利,社团如何开展工作和活动进行了明确规定。
3.学生社团保障体系
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董事长热心教育事业,学校总投资4亿多元,校园环境优美,校内绿树成荫,教育设施先进且齐全,为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场所,做到物质保障、指导教师保障;做到活动内容和时间保障:学校明确要求各社团必须有科学、合理、较系统而又符合实际的活动内容。指导教师必须制订指导计划,编写指导方案,积累活动资料,努力建设好相关的课程教材。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相关书刊作为社团活动的指导用书,但不允许用现行教材作为相关社团的学习用书。学校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程(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列入学校课程计划。要求每一社团每学期必须保证有20~40课时的活动时间。课时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明确规定每小周周六、周七下午为社团活动时间、个别社团的活动可安排在日课表中的第八节课中进行,一些特殊的社团活动,经学校同意,可安排在节假日或寒暑假举行;做到考核激励保障:学校要求每个学生社团每学期对成员进行考核,每学期评选先进社团、优秀社员和优秀指导教师,学校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其中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
社团活动自行运作,成效显著
通过社团活动,搭建了学生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1.成绩骄人的社团竞赛活动
校文学社的大量学生作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其中单在《未来作家》上就发表了100多篇。在宁波市近几次组织的“语文报杯”现场作文竞赛中,均有多人次获宁波市一、二、三等奖,位于余姚市前列。
近两年我校通过社团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每年有200多人次在省、市级及以上各学科竞赛中获奖。学校荣获物理、化学、生物竞赛宁波市团体优胜单位。在非一级重点中学组比赛中,严梨炯等20多位同学在全国及省级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比赛中荣获宁波市或余姚市第一名。
2.硕果累累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每年组织社会实践队成员下农村、进工厂进行社会调查。“中学生课外补习情况调研小分队”获宁波市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调研文章《中学生消费面面观》获宁波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理论成果优秀奖;网络运用情况调查小组被评为余姚市暑期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调研报告《关于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调查与研究》《余姚榨菜调查记》均获余姚市暑期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
志愿者活动丰富多彩,现有注册志愿者达1500人。志愿者社团开展与大岚中学结对活动,“学雷锋,服务社区”系列活动,打扫村道、东站等服务活动,交通劝导活动,“绿色环保,美好家园”签名活动,穴湖环保活动等。有特色的如“阳光在我身边”爱心义卖活动;环保社团的“保护母亲河”活动,活动组织部分青年志愿者考察姚江源生态环境,植树护林;我们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塑博会志愿服务活动。
“爱心社”每学期都组织活动对经济有困难同学进行帮助。2007年下半年,我校一名学生患白血病,全校师生纷纷捐款,奉献爱心,捐款金额达12万余元。2008年5月,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全校师生慷慨解囊,捐款额达40多万元。
在宁波市“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考评中,我校被评为宁波市“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先进单位,是宁波市10所被表彰的学校之一,我校社团工作成为余姚市共青团工作中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品牌工作。社会实践活动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余姚日报》曾长篇报道我校社会实践工作《我们一直与社会握手》。
3.出类拔萃的体育艺术活动
校柔道队多次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奖;校田径队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已连续三年获高中组团体总分前二位;校篮球队多次获得市高中生篮球赛前二名;校乒乓球队李梦超同学获省中学生单打比赛第二名;多名体育特长生提前被相关体育高校录取。
校园电视台自编自导自播校园新闻,从策划、采访、摄像到后期制作都由学生完成。2007年以来,校园电视台策划编导了《走进余姚》大型系列活动,对此,余姚电视台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通过校园电视台的锻炼,我校徐雪莲等多位同学考取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编导系。
高风乐团已连续三次在长三角地区民族乐团展演活动中荣获集体荣誉奖中的最高奖项―优秀团队奖,其中上海东方卫视台直播了我校乐团2009年的演出;在“宁波第十一届国际服装节‘欧陆风情’外国艺术家进余姚活动”音乐会上,来自圣彼得堡的芭雅青年手风琴团和我校乐团联手为高风学子、社会各届朋友献上了一台精美的视听文化大餐。我校连续两次承办了余姚市2008、2009新年音乐会,多名学生与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同台主持节目,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近三年,我校成功承办了“二胡大师夏令营”,并多次在龙山剧院和本校演艺厅举办了轰动姚城的“二胡大师演奏会”。2009年,我校承办了余姚市团代会专场音乐会,学校艺术教育已初步形成特色,并具有一定影响,校民乐团的多位学生进入高校深造,其中个别佼佼者以全额奖学金被国外名校录取。
校园艺社定期活动、成绩显著。《浙江日报》曾对高风中学校园艺社活动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进行了报道。校天文社活动经常有效,校天文馆是余姚市青少年科普基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增强;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135-01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正确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实践能力
通常我们一提到实践能力就是指进行课外活动的能力,在说到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时候,也很容易想到语文实践能力就是指培养初中生进行课外活动的能力,但是,这其实是对语文教学中实践能力的不正确的理解。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语文实践能力不仅仅是指进行课外活动,而将课本上练习题、课堂语文实践等丢到一旁,语文实践能力包括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的听、说、读、写的练习,早读课上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朗读和背诵。初中语文教科书上的课后练习思考题,还包括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切以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因此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可以从以上多个角度进行。
2.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语文教师还应当多多举办课堂活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去;通过情景教学,模拟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让学生亲身实践,思考该怎样的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是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小的活动圈子的话,那么社会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圈子,在学校里只有教师、学生,在社会上就不一样了,鼓励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加实战演习的一种形式。在社会大舞台上,学生可以通过与多种多样的人进行交流,学习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技巧,从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是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系统,所以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传统的观点认为语文教学中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对初中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语文是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学科,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引导、帮助学生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培训,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实践中发现语文的乐趣,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4.指导学生围绕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充分的'活'起来、'动'起来",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谈、模拟实习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践活动。而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摆脱束缚,认真分析,大胆尝试、创造,主动实践"。如在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手机短信等所使用的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村镇上的集会、广播、布告所使用的语言;校园的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社会上的电影电视、标语广告、互联网等所用的语言,有哪些新鲜用语,有哪些不规范现象"等等,都在搜集之列),然后再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比如,有代表性的人名、对联、精彩的广告等分别编成"集锦";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低劣广告等分别编成"举隅";新词、新流行语、新来语等分别编成"荟萃"……),并给这些小册子各取一个恰当的名字。接着再在全班展开讨论:"你从街头语文中学到了什么?""怎样看待'默默无(蚊)闻的奉献''钱(前)途无量'一类改动成的广告?"……最后再要求学生围绕此次活动写作文,结果水到渠成,学生们写起来都觉得较为得心应手。
我认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样达到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雷良启,于英媛.吸收党带语言学的适用理论.构造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胡晓.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设-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0.(2)
关键词: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社会实践
作者简介:赵斌(1968-),男,吉林公主岭人,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教授;钟晓晖(1977-),男,河北邢台人,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副教授。(河北 唐山 063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编号:K11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08-02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展的要求,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各高校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任务。研究生是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来源。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教育教学理论都是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因此,除了运用已有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深入观察、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态,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是创新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
一、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世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剧增。因此,研究生应该如何培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业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现阶段,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招生计划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扩招给培养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部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师资力量缺乏等。[2-3]面对激烈的竞争,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研究生的能力才能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另外,社会实践还能增强研究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研究生只有把社会实践和理论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让理论指导实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社会实践是提高研究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外,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尤为重要。创新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一定目标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探索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开拓新道路,解决新矛盾,并产生新的思想成果或者物质成果,以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切活动过程和行为。[4-6]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必经之路。一个国家想要生存和发展需靠创新来支撑,需靠创新型人才来引领。创新型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
二、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培养现状
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积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全国工科领域内最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它把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学习作为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转变为在创新教育中知识由目的因素变成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知识是实现创新的手段,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与实践平台,竞赛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扩大了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了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在教务处主办、冶金学院承办下,河北联合大学首次参加了第三届节能减排竞赛,研究生团队的科技创新作品“转炉煤气显热回收与变工况发电工艺设计”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第四届节能减排竞赛中,河北联合大学社会实践作品“唐山市工业锅炉利用现状调研及节能减排对策分析”再次荣获全国三等奖。通过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学生们逐渐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学会了从多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2)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河北联合大学在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设有硕士站,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主要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同时开展安全阀校验、锅炉水质检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金属材料理化试验等技术服务。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在该所实习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去现场进行检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与专业人员对问题进行探讨,拓展了研究生想问题的思路,开阔了视野;通过现场的实践和锻炼为研究生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
2.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比例失衡。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队伍不断扩大,形成了生多师少的“放羊”局面,研究生和导师比例失调的问题随之出现。导师数量较少,形成了一个导师多个学生的培养模式。在一些热门专业中,研究生人数往往是导师人数的几倍甚至十几倍。那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导师往往是本学科的骨干力量,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实际用来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研究生精心培养的问题上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2)研究生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研究生生源的总体水平有所下降。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学生都倾向于就业形势良好的理工科专业,而忽略了对人文社会科学、思想道德和心理卫生的学习,致使综合素质偏低。[7]近几年,部分用人单位指出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创新、独立完成任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处于一般水平。此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如下:学校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使研究生参与度不够;研究生自身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3)教学资源匮乏。自从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以来,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不能为研究生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学习环境。目前,部分院校仍存在着实验设备陈旧、实验用品缺乏等问题,[8-11]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不得不有所取舍,降低实验标准。在研究生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固然重要,若没有实验平台作为依托,创新活动就如纸上谈兵。在教学资金匮乏的情况下,某些院校的非热门专业中对研究生的培养仅限于书本知识的授予,没有相关的实验室,缺乏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方法及对策
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研究生单方面的事情,还必须有社会、学校和导师的积极协助和配合。针对现阶段研究生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方法和对策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增加导师数量,提高导师质量
对于导师数量不足的专业,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制订相应奖励制度,吸引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企业导师充实专业导师队伍,确保导师有更高的热情和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与此同时,导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参加创新活动,获取创新经验,以便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实行正副“双导师”制度,研究生副导师可聘用企业专家等,拓宽导师的选择范围。
2.建立健全研究生知识体系结构
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该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兴趣等制订研究生学习计划。以往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没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在教学上,学校要不断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便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另外,学校还可以制订创新奖励制度,把物质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
3.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应注重课堂教学、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创新和实践当中去。学校应加强与科研单位、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善于利用现有资源和努力寻求新资源为研究生搭建实践平台。学校还要合理分配资金,加大对学校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不断引进新设备,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4.组织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必须给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特别是国际学术活动。研究生只有站在国际学术前沿上才能很好地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才能不断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创新意识,为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导师还应监督研究生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并激励学生在重要期刊上,紧跟学术发展的步伐。
5.严格规范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和撰写
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和基础,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能否完成和撰写是否顺利,选题也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生课题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并结合个人兴趣进行选择,以便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通过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研究生要明确论文的预期创新点,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和具体实践环节中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将实践和创新统一起来。
6.发挥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动性
研究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坚定的创新意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比较,逐渐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时刻关注现阶段的学术动态。另外,还要主动学习理论知识,遇到问题能够正确地面对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善于总结和提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较高层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肩负着特殊而重要的历史使命。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研究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研究生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践中去,使自己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萍.我国高校研究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45-47.
[2]薛惠锋.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四大共性问题[J].中国研究生,2010,(8):53-55.
[3]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4]赵珂,贾杰,方芳.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2012,58(2):201-203.
[5]彭春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6]颜海涛,马跃进,赵建国,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7(3):14-17.
[7]孙兴民.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56-58.
[8]安利民.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世纪桥,2011,(7):156.
[9]邓建国,阎鸿森,张鹏辉,等.强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20):23-25.
Abstract:With the Colleg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structural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appears to lag, so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From “Single- education” to “Full-education”, the author wants to express his innovation view of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eam,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the political work.
关键词:大学 教育管理 模式 创新
Key words:University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l Innovation
作者简介:严万山(1977-),男,沈阳音乐学院工作。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不断转化,随着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已显得滞后。面对扑面而来的挑战,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也应转变观念,努力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
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方面。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指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协同运作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决策、管理与实施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法、途径、渠道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基地建设的一体化,具体如下:
第一,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的行政全面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形成学校党委领导,党委和行政共同决策,行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的工作体系。
第二,建立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党委、行政、共青团、学生会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建立学校与大学生家庭沟通的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要教育子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使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建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按规定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保证经费投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改进考试办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二)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坚持把形势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每个学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实行考核。建立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学生导师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承担一定的形势政策课教学任务,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及有关专家担任特约报告员。
(三)不断完善和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专业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学习和遵循的榜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师德建设情况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要通过对教师职前培训、职后培养、职务聘任,以及年度考核等方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师德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实施和谐校园工程。在切实维护好学校内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重点突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摆脱以往僵硬的工作套路,创新载体,采取便于为学生所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要继续改进和完善已有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使之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工程。
(五)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坚持以特色促建设,以特色求发展,开创富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建立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以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为前提,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加强。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普查建档工作。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七)以学生宿舍为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是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的又一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同样包含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善。因此,以学生宿舍为阵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同时又能直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活动,除在学生公寓内开展各种教育、检查评比活动外,还要积极发挥公寓自管团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八)实行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考评机制,以巩固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要制定学生思想行为考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其考评机制。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把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品德行为进行量化打分。对学生的优秀品德和行为表现,给予加分鼓励;对部分学生的低劣品德和行为表现,给予减分,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同时,要继续坚持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组织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自律协议》等的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法纪观念和自律意识。
(九)开展扶贫励志工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才能切实开展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同时也要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学校要致力于为学生成才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要从多方面着手帮助他们正常完成学业。保证入学“绿色通道”的持续畅通;帮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设立专项奖学金,以奖励成绩优秀、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校内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能够通过简单的有偿劳动获得相应补助;充分发挥家教中心等外联机构的作用,为特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服务社会的机会。
(十)开展就业导航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困扰学生的一件大事。学校就业主管部门除为毕业生提供日常的指导服务外,还要积极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入手,降低学生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积极倡导、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对新任专职辅导员不仅要进行岗前集中培训,还要进行定期培训,并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及进修机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享受学校有关鼓励政策。
(二)切实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供政策保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师职务评聘政策,进一步明确评聘条件。充分考虑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注重考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绩。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
(三)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学校要一定比例,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并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廉政教育;途径
廉政文化是文化的特殊形态,是古今廉政传承积淀为民族文化的结果,是廉政与文化的结晶[1]。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要遵循高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帮助大学生提前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使廉政文化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生活。
一、高校对大学生加强廉政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必须采用科学方法、与时俱进,把廉政文化之根深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更好地明辨是非做好保障。
1.对大学生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要求
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立场,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腐败易发生的土壤和环境在一些领域还依然存在。高校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将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培养他们廉洁自律、坚决同腐败作斗争的品格是国家取得反腐倡廉工作胜利的基石。
很多人会认为,大学生既不管钱,也没有什么权利,不需要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其实不然,思想领域的意识势必会影响将来的行动,大学生如果不能在思想上对腐败产生较强的抗拒作用,一旦身边有利于腐败滋生的土壤,他们将很难抗拒诱惑。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份子,他们有着极强的辐射作用,如果不加强引导会影响者更多的人。所以,高校必须要对大学生加强廉政教育。
2.对大学生加强廉政教文化育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需要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面对改革开放和多种文化思潮的冲击,高校要通过廉政教育这条纽带,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廉政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为国家培养廉政、爱国、积极进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对大学生加强廉政教文化育是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
高校加强廉政建设,培育优秀的校园廉政文化,是每一位高校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影响,高校在如何维护校园这片“神圣的净土”过程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与廉政相违背的不良现象侵入了校园。个别老师在学生分数、辅导、评优评先、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入党等方面会不公平处理。部分学生在考试、干部竞聘等过程中出现作弊、贿选等情况,都对校园风气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学校领导和老师必须带头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4.对大学生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思想活跃充、满激情,但是他们涉事较浅,是非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高校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培养他们的廉政意识,完善他们的人格。
二、提高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战略工程,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要度重视此项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多项措施,把廉政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1.上好“两课”课程,发挥课题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廉政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强力渗透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课程加强廉政教育;另外,学生课题还要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向学生讲授腐败产生的根源以及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2]。还要通过课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其中,对廉政文化产生正确认识,树立与腐败行为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文化活动的“大熔炉”作用
高校要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含金量,就必须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首先,校学生组织应该积极开展“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演讲、书画等活动,寓教于乐,将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中。其次,召开党团组织民主生活会,让党团干部和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第三,举办廉政文化报告会,邀请相关楷模献身说法,让大学生学习楷模的为人和处事。第四,组织学生观看人员的警示录视频,让大学生从中感受贪污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最后,各学生组织还要通过电话、信息、QQ、微博等现代通讯工具宣传廉政文化。
3.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发挥社会实践的“练兵场”作用
高校要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月为主要契机,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基层。教师通过活动使大学生在服务和实践中体验生活、磨练意志,强化廉洁从政意识。
4.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发挥高校教师的“指导师”作用
廉政文化要想在学生中培养和传播,就必须有良好的“土壤”[3]。大学教师是和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所以高校教师要以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学生中树立道德标杆和楷模。教师要用廉洁公正的形象在大学里孕育廉政文化、传播廉政文化。
5.教育好学校团学工作干部,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学校团学干部不仅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好学习典范,更应该积极地与腐败行为作斗争。同时,以团学干部为核心学生组织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中坚作用,为全面推进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三、结束语
廉政文化是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廉政教育是一项“种子”工程,同时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要抓好课堂主阵地,还要积极通过校园活动创建和谐校园、廉政校园建设,让廉政做事成为全体学生的一种习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加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开忠.新形势下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内涵的再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1,l:55-58.
[2]李洪峰.从战略上认识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J].中国监察,2010(2):34-35.
【关键词】开放教育;实践环节管理;研究
一、研究意义
(一)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1.综合实践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不同,电大学生已经完成了从学校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电大学生缺少的不是实践经验,而是如何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经验总结和提升理论认识的深度。因此综合实践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2.实践环节是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的重要手段。电大学生在职学习,工学矛盾突出,面授课时有限,理论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瓶颈之一实践环节敦促学生搜集相关理论资料,了解理论研究现状和观点,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了理论,增强了掌握和运用理论的能力,有效弥补了理论学习深度和广度不足的缺憾。
3.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主要方式。电大学生鲜有机会将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实践运用,实践环节则在毕业前夕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对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思考习惯,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理论的视角分析实践问题,学会提升实践问题的理论深度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自觉性,学会把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去思考认识,逐渐培养理性思维的习惯。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实践环节管理松懈、流于形式,指导过程缺失,个别教师责任心差;(2)旧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不适合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语境;(3)学术素养和理论功底薄弱导致抄袭、雷同现象泛滥。
二、相关研究综述
对于实践环节的研究伴随着开放教育的出现而产生。根据文献检索,笔者选取了近十年中国知网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搜索篇名中包含“开放教育”和“开放教育实践环节”词汇的论文,从2004-2013年分别为4635和129篇,见图1所示。
从数据分析可知,对于开放教育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论文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相比而言,对于开放教育实践环节的研究却鲜有关注,每年只有区区十数篇,2009年甚至只有9篇。
从内容分析来看,国家开放大学王朝中教授在《构建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与办法――以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实践教学改革为例》一文中指出,开放的实践教学要体现出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等特点,同时王教授在实践环节的一体化方案中也指出要创新实践环节的模式;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的王燕、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丰云和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的裴小琼分别从实践教学改革的视角来谈实践教学,王燕副教授以实践为例,改之前的专科论文为文献综述,体现了专科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思路的一种探索;裴小琼等人也主张应摒弃之前对专科实践环节统一采用学术论文的固化的模式,应改为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丰云以网上学习的实证分析得出实践环节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应该革新社会实践的模式。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1.严格把控实践环节过程,实施无缝隙管理。研究报告提出了实践环节流程图(见图1),规范了实践环节全过程管理。
2.精细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严防问题死角。对实践环节管理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从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条件准备、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结果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构建周密的质量控制网络(见图2)。
3.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范式束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对于合适模式的探索远未停止。研究报告中通过工商管理、法学、旅游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几个专业的改革样本,试图在模式探索与创新上起一个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先试点再铺开,由点到面,开创实践教学的一个新局面。
图1 实践环节指导过程流程图
图2 实践环节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结构图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重点涵括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和改革创新三个部分。加强全过程无缝隙管理、重视构建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实践环节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整合学校内七个“快乐的原子”。依据麦肯锡“7-S”模型(见图3),在实践环节管理方面整合学校内各个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提高实践环节管理能力和效果。
结构:各部门协同联动,合理分工协作,形成有效的组织架构,这是实践环节管理的组织保证。
策略:过程控制+质量监控体系+实践环节模式改革创新
制度:专科论文抽查+本科论文答辩+实践环节工作手册。
员工:所有与实践环节指导、管理等工作相关联的专兼职课程责任教师。
共有的价值观:提高实践环节管理的有效性和实践环节的质量。
象征(风格):质量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和团队协作。
技能:教师对于实践环节指导和管理的能力。
2.践行TQM(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七个核心理念。质量第一、顾客导向、系统管理、过程控制、团队工作、预防为主和不断改进。
图3 7―S构架图
3.实行PDCA循环的动态管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四步骤动态循环管理的策略管理实践环节。
图4 PDCA循环图(左图为“大环套小环”,右图为不断上升的循环)
(三)实施步骤
本研究立足于充分地占有翔实的数据资料,以学界公认的权威理论为支撑,从实际工作的现实出发,提出一定的研究假设,在理论与实践对照、融合的基础上对假设进行证实,从而构建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图5 本研究实施步骤
四、研究总结与建议
(1)加强顶层制度建设,夯实实践环节管理基础。(2)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实践环节管理过程。(3)创新实践环节模式,丰富实践环节考核手段。
参考文献
[1] 郑建辉.“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及其权益保护调查与分析――基于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活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 杨述厚,李百齐.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3] 丰云.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分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