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文学作家

现代文学作家

时间:2023-06-07 09:08: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文学作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文学作家

第1篇

一、作家批评中现代文学意识的塑造

在中国现代文学意识的塑造过程中,作家批评具备较大的推进作用,主要对重点现代作家批评与现代文学意识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批评史与文学史的发展

在批评史的发展中,我国现代作家基本都存在或多或少文学批评行为,其不同的思想形成现代作家批评体系,现代作家本身具备作家的特点,其在对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批评时,可摒弃原本作品的思想,帮助其梳理和发现更新颖的观点,提出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例如: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其在扮演作家角色的同时,同样扮演着作家批评的角色,沈从文对文学作品独特的思想和视角,相比专业的批评家更加细腻,所以在批评史中,作家批评更具备代表性的文学意识。在批评史发展的过程中,引导文学史的进步,站在旁观的角度,批评史与文学史同为现代文学的内在因素,实质上,批评史在主流地位上,推进、指引文学史,文学史的发展具备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时刻处于推陈出新的动态变化中,作家批评在文学史中给予极大程度的评价,同时预测文学史的发展。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意识的塑造中,现代作家批评正面诠释文学意识的价值,将自身置于文学活动中,利用批评推动文学的创新,文学意识在文学史中并不是实质存在的实物,而是具备理论性、指导性和活动性的内在影响,利用现代文学史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讲解意识的形成,因此文学意识发展中,利用作家批评挖掘实质的文学意识,展示文学意识的拓展性和发散性。

2、作家批评在文学意识塑造中的典型代表

文学意识塑造中,作家批评的典型代表人物有和茅盾。在现在文学中提出的批评,是指引文学意识发展的主流,认为在文学面前人人平等,大力提倡白话文,否定文学是贵族阶级的物品,其不满当时落后、束缚的文学意识,通过批评反击当时的文学现实,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批评当时的文学意识,主张文学改革,的作家批评势必引起当时文学史的内部斗争,但事实证明,批评具备实际价值,指引文学意识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当人们提及批评时,将其作为文学意识改革的核心转折点,推进文学意识的转型;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唯美文学方面,虽然其在大范围唯美主义的否定中确实存在过分的偏激行为,但是其部分批评态度仍旧对现代文学意识的塑造存在积极的推进作用,茅盾在大力批评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时,实质也可理解为对唯美作品的解说,例如:茅盾在对唯美文学批评时,其认为唯美派过多存在个人、享受的因素,阐述空虚的状态。

二、结束语

利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批评,展示现代文学意识的另一种看待观点,进而体现文学意识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性。中国现代文学意识的形成是一项系统、长久的过程,在旧文学的基础上萌发出现,在不同的思想和意识冲击下,逐渐衍生新型的文学思想,其中作家批评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可见:现代作家批评在文学意识形成中的推动作用。

作者:符秋雨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第2篇

摘 要:通俗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末民初至20世纪20~40年代的通俗长篇小说,受近代启蒙思潮和“新文学”语境的影响,在创作上更加追求雅化。因此,通俗小说从“俗中有雅”到“雅俗融合”的转变便成为中国文学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通俗小说;俗雅;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1

谈到文学史,我们马上反应到的一定是那些所谓“严、雅、纯”的作家、作品为代表的纯文学。一直以来,通俗小说就像文学史这个伟大母亲的私生子一样游离于文学的边缘而不受重视甚至饱受轻视、蔑视。但我们决不能就此就将通俗小说排挤出文学史这个大家庭中。而且,更不容被我们忽视的是,随着文学和时代的发展,从清末民初至20~40年代,通俗小说实现了由 “俗中有雅”到“雅俗融合”的转变。

一、俗中有雅的清末民初

在古代,“雅俗不仅指一种趣味,更指一种形式。经史诗文是士大夫文人表达经国理想、修养趣味的最佳文体,属于高雅形式;而小说、戏剧,不过是平民百姓娱乐的消遣品,流行于市井民间,是鄙俗的文学”。①在这种文体观和选择标准支配下,直到晚清,小说仍然难登士大夫们把持的文学的大雅之堂,更不要说成为经典了。然而,1902年前后,事情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小说这一原本最通俗的文学样式,在梁启超发起的“小说界革命”影响下,被推上了“文学之最上乘”的高座。遗憾的是,梁启超倡导小说的本意是欲保持小说的俗之形式,又让它承载雅之内容――向大众灌输新思想的启蒙内容,使之成为新的“经典”,结果这一初衷并没有实现。但是,“小说界革命”者所倡导的欲使小说成为“启民智”的工具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对近代通俗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清末民初通俗小说固然与传统通俗小说一样,追求作品的故事性、娱乐性、消遣性,其中不乏大量的思想内容浅薄无聊之作。但是,许多作者有了借小说“警世”、“喻世”、“醒世”的意识。此外,他们特别注重形式的通俗易懂。那些优秀的通俗小说,其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并不逊色于许多雅文学。创办《游戏报》和《绣像小说》的李伯元虽以“游戏”为标榜,但他说自己是“以痛哭流涕之笔,写嬉笑怒骂之文”,“假游戏之说,以隐寓劝惩”。②创办《月月小说》的吴趼人虽一再强调“趣味说”,但他认为:“读小说者,其专注在寻绎趣味,而新知识实即暗寓于趣味之中,故随趣味而输入之而不自觉也。”③即使是后来成为新文学主将们主要攻击对象的《礼拜六》杂志,办刊者尽管强调“休闲”,但是仍将读小说与“买笑觅醉顾曲”相区别。

二、雅俗融合的20~40年代

就在清末民初的长篇通俗小说方兴未艾之际,1917年爆发的“文学革命”和随后的“五四”,宣告了通俗文学一统天下时代的结束,以启蒙与审美为标志的新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主潮。作为由知识精英组成、主张“借鉴革新”的新文学阵营,从一开始就对清末民初的通俗小说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和否定。在新文学批判面前,通俗文学作家和作品黯然失色,无力招架,由文学中心滑向边缘。

具体来说,通俗小说“雅俗融合”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小说题材的变化与拓展。20~40年代的长篇通俗小说,仍然以社会、言情、武侠题材为主,但都被注入了新的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小说从谴责、黑幕逐步走向30年代堪与精英作家创作的“乡土文学”媲美却风格殊异的“都市乡土小说”,其代表如包天笑的《上海春秋》。到了40年代,随着新的市民阶层逐渐成为通俗文学的主要读者群,社会题材的通俗小说有了进一步拓展,出现了超越雅俗、中西融合的“新市民小说”。其代表如徐讦的《风萧萧》和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等;(二)小说思想情感的现代化。拿社会风俗小说来说,“古代小说写民间民俗大多属于‘静定型’的,至少变化是很小的;而现代欧风美雨东袭后的社会小说的民间民俗是‘流变型’的,是中西合璧的‘杂交型’的。④早期的言情小说,虽然还披着狭邪小说的外衣,但已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如《人间地狱》,作者眼中看到的高等妓院就是“人间地狱”,作品中的人物对那些变相地狱中的女子发生了真感情,但又时时感到自己无力振拨她们。即使是武侠小说,也超越了传统的单纯对“侠义”精神的颂扬,注入了许多现代的思想元素;(三)雅俗交融的审美风格。通俗小说的特征和优势就是“俗”,而不是雅化和纯文学化。但是,新文学审美风格的影响、读者审美趣味的变化与提高,又促使那些与时俱进的通俗小说作家,在艺术手法和风格上,努力从新文学中汲取营养,使自己的创作做到“雅俗相融”。如以创作《山东响马传》闻世的姚民哀创造的“连环格别裁小说”的独特长篇结构,顾道明《荒江女侠》的语言的新文艺腔,严独鹤《人海梦》的写实主义与传奇手法的完美融合……这些作品无不标志着在新文学语境下写作的通俗小说的审美价值的提升。与此同时,以启蒙、救亡为己任的新文学正在走向通俗化、大众化,特别是解放区,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创作道路,被认为是新文学的发展方向。雅俗文学由相克似乎终于走向相生、相融。

三、通俗小说对于文学现代化的意义

通俗小说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存在,直至二十世纪末才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雅俗之辩、文野之分,缠绕了中国文学几千年,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阐述和文本的挑选,同样也影响着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阐述和文本的解读、评价。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虽然在一些现当代文学史著作中也给予通俗文学作家、作品一定的位置,但当人们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视野来阐释现当代作家作品时,通俗文学总是被遮蔽或被淡化。于是文学史在论述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时,总是以1916年爆发的和继后的文学革命为标志,总是以所谓“严、雅、纯”的作家、作品作为建构文学现代化的基本对象。即使是一提再提的“重写文学史”,文学史家也很少从文学现代化的视野来考察、阐述通俗文学。

那么,文学现代化在进程中为何选中了通俗小说?我认为其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随着近现代报刊出版业的兴起,随着社会对文学消遣娱乐消费需要的增长,小说成为通俗文学的主要载体。通俗小说因为有着完整、丰富、生动、“好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更具有通俗性、可读性、趣味性,更能满足人们消遣娱乐的需要。与此同时,现代报刊出版业的发展、作家职业化等因素,又进一步刺激了通俗小说的生产。二是通俗小说具有比较完整的美学特性和文学性品格,这就使其之 “俗”不同于其他“俗文学”(如民间文学子系、曲艺文学子系和大众通俗文艺子系)之俗,而是俗中有雅、雅俗融合。所以,《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既被视为通俗小说,又被视为经典名著。

21世纪,网络文学正在崛起,通俗小说创作正在不断地更新美学内涵和变换创作模式来保持其活力,其作品更是因为具有雅俗融合的特征而始终能够长盛不衰。

注释

① 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475页。

②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第3篇

当过电影明星、报告文学作家的黄宗英,后来成了翻译家冯亦代的夫人,从此,她结识了翻译界不少新朋友,接触的翻译作品也多了。近些年,她还热心倡议在现代文学馆中专设文学翻译馆,这些无疑都表明了她同翻译的一种缘分。其实,这种缘分可以追溯到七十年前,那就是她同著名翻译家宋淇的一段交往。

春节前夕,笔者收到黄宗英大姐寄来的一张带有电脑制相的年历,上面还提有“依然有着当年心情的我”字样。这张照片,衣着时髦,楚楚动人,尽显当年风姿。后来有一次我笑问她,为什么会想起选这么一张时髦的玉照印在年历上?于是,黄宗英向我讲述了一段她与宋淇交往的往事。

宋淇,何许人也?宋淇原名叫林以亮,浙江吴兴人。宋淇的父亲宋春舫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藏书家。宋淇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与傅雷、钱钟书、张爱玲是好朋友。1948年,宋淇移居香港后,主要从事剧本创作和《红楼梦》研究,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搞翻译。他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香港翻译学会会长,主持并出版中译英刊物《译丛》,还出版了《文学与翻译》、《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等多种理论著作。1996年,宋淇去世。《中国翻译辞典》中称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戏剧家。

爆发后,上海成为孤岛,黄佐临主持的剧团被迫解散。石挥、黄宗江、黄宗英、等一批人都不得不呆在家里。后来,黄宗江等人又组织了一个“美艺国华剧团”,排演过包括杨绛写的《弄假成真》等多台新话剧,给当时沉寂的上海剧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些活动的背后支持者就是当时风华正茂的宋淇。那时,宋淇家世富裕,英文又好,在文化圈里朋友众多。与、钱钟书、傅雷等都过从甚密,对戏剧更是热心支持。当时剧团排戏、演出遇到困难,多半是由宋淇出面设法解决。黄宗英回忆说,当时的环境十分艰难,宋淇就强调演员要搞好形象,注意宣传。他经常在“良友照相馆”同演员合影、聚会,鼓励他们拍广告、上橱窗、壮声势。黄宗英这张时髦的玉照就是在宋淇的激励下去照的,当时的黄宗英才十九岁。宋淇对黄宗英说:“会演戏也要回应酬,穿着不能太马虎,该学学打扮。”从此,黄宗英真的打扮起来。现在看来,黄宗英当年赢得“甜姐儿”的美誉,宋淇是功不可没。

黄宗英没有想到,和翻译的这段缘分并没有结束。几十年后,她再次与翻译结缘,成为翻译家冯亦代的夫人,这种缘分对于黄宗英来说还真是扯不断的坚韧呢!

第4篇

在译自狄更斯的《董贝父子》(DombeyandSon)小说中,林纾描述了董贝一家由盛而衰的不幸遭遇以及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疾苦,希望以此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从而改良政治,推动社会变革。在《迦茵小传》(JoanHaste)、《巴黎茶花女遗事》(Ladameauxcamélias)、《块肉余生述》(DavidCopperfield)、《离恨天》(PauletVirginie)等小说中,都传递出对西方社会自由、平等婚恋观的肯定,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礼教色彩和人文精神。

而同时,林纾为使译作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他在翻译过程中适时迎合主流意识形态、考虑国人的心理接受程度,对原著内容进行删减或改编。在《黑奴吁天录》的《例言》中,林纾曾写道:“是书言教门事孔多,悉经魏君节去原文稍烦琐者,本以取便观者”。因此,在不影响情节叙述的前提下,他将书中原著作者抒发宗教情怀、宣扬宗教力量的大篇幅有关基督教义的描写大量删去,以剔除宗教局限性对作品思想意义的影响。此外,为迎合国人的阅读习惯,将大量细致的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删减或缩译以突出作品的故事情节。例如,《块肉余生述》开篇第一章原著作者关于医生的127个词的大段描写,被林纾仅以“医生平惋不杵人,亦不叱狗”11个字一笔概括,堪称经典。同时,为顺应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百善孝为先”的价值理念,林纾还将很多原著的书名加以中国化转译,例如,将英国作家哈葛德的《蒙特祖马的女儿》(Montezuma’sDaughter)译为《英孝子火山报仇录》、将大畏克司蒂穆雷的TheMartyredFool译为《双孝子喋血酬恩记》、将狄更斯的《老古玩店》(TheOldCuriosityShop)译为《孝女耐儿传》、将Dr.JohnsonandHisFather译为《孝子悔过》等。

第二,林纾还采用异化策略,在坚持使用古文笔体翻译西文小说以挽救古文逐渐衰亡命运的同时,积极改良章回体等文言叙事传统,借鉴西方文学元素,介绍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西方文学的创作手法,以通过“以彼新理,助我行文”赋予古文更加丰富的价值和表现力,另外,在译作的序跋或注释中将中西文学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开启了中西文学比较之先河,为革新我国传统文学观念、改良创作方法注入新的活力。被誉为“桐城古文殿军”的林纾,坚定地站在维护古文的立场上,与等白话文运动倡导者唇枪舌剑,力挽古文颓势。林纾曾指出:“予颇自恨不知西文,恃朋友口述,而于西人文章妙处,尤不能曲绘其状。故于讲舍中敦喻诸生,极力策勉其态肆于西学,以彼新理,助我行文,则异日学界中,定更有光明之一日。”

而同时,林纾又在译文中将传统古文予以改良。钱钟书曾评价道:“林纾译书所用文体是他心目中认为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它虽然保留若干‘古文’成分,但比‘古文’自由得多;在词汇和句法上规矩不严密,收容量很宽大。”林纾摒除传统古代传统小说章回体的叙事模式,尝试采用西文小说惯用的第一人称叙事,例如,在《巴黎茶花女遗事》中以“余”开篇,直译出作者小仲马直接通过第一人称讲述主人公茶花女马克格尼尔的故事。另外,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小说末尾和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代表作《鱼雁抉微》中,林纾忠实地译出原著中的日记和书信,开创我国现代日记体和书信体小说的先河。

林纾也被誉为“中西文学比较第一人”,在其译作的序跋中往往将中西文学作家、作品进行比较,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例如,他在《孝女耐儿传》序中将狄更斯的小说与我国古典小说的杰出代表《红楼梦》进行比较时,曾谈道:“中国说部,登峰造极者,无若《石头记》。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缜密,着色繁丽,制局精严,观止矣……终竟雅多俗寡,人意不专属于是。若迭更司者,则扫荡名士美人之局,专为下等社会写照……使观者或笑或怒,一时颠倒,至于不能自己,则文心之邃曲,宁可及耶?”对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更加深刻、真实地反映社会矛盾、直面社会黑暗的创作手法予以充分肯定,也因此对推动我国传统文学观念的革新、促进小说的现代化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林译小说采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传播了近代西方民主、自由、平等、人道的新思潮,对摒除封建传统礼教、开启民智、解放思想、挽救民族危亡、推动社会变革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适时将原著中背离国人心理需求和欣赏习惯的内容予以删减或改编,缓解了中西文化对抗,赢得了更为广泛的读者认同;在语言和叙事风格方面,丰富了古文的表现力,同时,介绍了西方文学流派和创作手法,开阔了国人的文学视野,使小说的文学以及社会地位大幅度提升,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宋阳石猛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英语教研室

第5篇

摘要林纾开创了近代中国译介西方文学之新风,“林译小说”积极借鉴西方文学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从思想观念到艺术形式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林译小说”开阔了国人的眼界, 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萌芽与发展, 把中国文学引领到了世界文学的宏大格局之中,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林译小说” 中国文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 A

一 林纾及其“林译小说”

林纾(1852-1924年),字琴南,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家。他是我国最早熟谙西方文学,并具慧眼卓识的人物。世界许多著名作家,如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挪威的易卜生,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等,都是林纾第一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林纾开创了近代中国译介西方文学之新风,据马泰来先生《林纾翻译作品全目》中的统计,林纾一生共译著西方文学作品185种,由此开阔了国人的眼界,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萌芽与发展,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事实上,林纾不懂外文,翻译时全靠别人口述,再根据意思用文言文写下来。林纾所译西方小说不仅数量多、质量高,而且影响甚大,史称“林译小说”。“林译小说”以英国小说为最多,共93 种,此外还包括美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

二 “林译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林译小说”开拓了中国文学的视野,发现了西方文学这个“新大陆”,使中国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了震动。自此,中国文学通过交流、借鉴也自觉地加入到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中,启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1 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首先,“林译小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西方思想观念的引进上。“林译小说”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导,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自由思想和一些现代观念,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传播到了中国。这些思想观念较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其次,通过“林译小说”这个窗口,中国读者不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资产阶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改变了对外国文学的看法。

小说在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地位甚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把小说视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此即近代以前正统文人头脑中的“小说观”。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虽然意识到了西方发达的自然科学、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学说,但认为西方文学比起中国的司马迁、李白、杜甫的作品和《红楼梦》来则望尘莫及。在这种封闭的文化环境中,林纾能认识到西方文学的价值并译著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不仅向中国人民输入了新思想和新的文学观念,而且也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西方文学在形式、结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的卓绝之处,大大地开拓了中国作家的文学视野,直接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和变化。

郑振铎在林纾去世时论定其有三大功绩,曾特别推崇林纾在打破轻视小说的传统见解上的功绩。他说:

“自他以后,中国文人,才有以小说家自命的;自他以后才开始了翻译世界的文学作品的风气……即创作小说者也十分的受林先生的影响的。”

“林先生的这些功绩都是我们所永不能忘记的,编述中国近代文学史者对于林先生也决不能不有一段的记载。”

因此,林纾的翻译文学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资源,直接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林纾的翻译文学本身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分。

2 对近现代文学主题的影响

明清以来,我国的小说创作有了较快的发展,相继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巨著,但绝大多数小说或刻画义侠豪杰,或摹写儿女情长、悲欢离合等所谓世情。

“林译小说”所体现的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拯救祖国危亡的爱国主义思想,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和爱情自由的进步思潮,反对种族歧视、欺凌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其创作方法、写作技巧,都对中国近代文学有着良好的影响。“林译小说”曾激发过国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促进过国民思想上的觉醒,对近代中国思想界由旧向新的过渡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五四”新文学在思想倾向上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因此,“林译小说”在反帝反封建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为“五四”文学表现彻底的反帝反封的要求,也作过一定程度的思想准备。

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等所谓的“言情小说”,也曾明显地激发过当时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意识。这类翻译小说热情地歌颂了那些青年男女们坚贞纯洁、执着如一的爱情,从而传播了近代西方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新思潮,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的启蒙特征。茶花女渴求真正的爱情以及她与亚猛之间的爱情悲剧,不仅使青年读者们触目惊心地看到了在西方这个所谓的文明国度里,照样存在着世俗的门第观念和沉重的封建压迫,而且使他们从马克与亚猛的悲剧中认识到必须为实现自主的、真挚的爱情而斗争。

应该说明的是,林纾翻译的言情小说由于影响很大,再加上有的译品旨趣一般,因而对前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泛滥,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在考察“林译小说”的影响时不能回避这一点。但其中的某些作品在客观上的反封建意义是不能抹煞的,更何况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并不能全归咎于“林译小说”的影响。

3 对近现代小说艺术形式的影响

“林译小说”还提升了小说体裁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中国文学传统向来就崇诗文、贬小说,把小说视为道听途说、供人消闲的“小道”。中国小说作为“文学之上乘”地位的确立,是在近代才实现的。小说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上升为文学的主流,文人对小说的兴趣及小说观念的改变,与这个时期盛极一时的“林译小说”关系重大。

在“林译小说”大量出现以前,章回体是我国传统的长篇小说的唯一格式。林纾本人因首先受他翻译的外国小说的影响,所以,他自己于近代创作的五部中长篇小说,就没有一部是采用章回体这种固定格式的。而郑振铎就非常推崇这一点,他在《林琴南先生》中指出:“中国的章回小说的传统体裁,实从他而始打破”。

林纾小说在叙述方式、描写技巧上也明显地留有外国小说影响的痕迹。譬如在《块肉余生述》第五章中,林纾在译完大卫给壁各德写信的情况后用括号评注说:

“外国文法往往抽后来之事预言,故令观者突兀惊怪,此用笔之不同也。余所译书,微将前后移易以便观者,若此节则原书所有,万不能易,故仍其本文。”

林纾在这里介绍的显然属于“倒叙”的手法。

“林译小说”丰富多彩,题材相当广泛。在他的180余种小说当中,有爱情小说,如《巴黎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有家庭小说,如《不如归》;有社会小说,如《块肉余生述》、《孝女耐儿传》;有历史小说,如《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有冒险小说,如《鲁滨逊漂流记》;有神怪小说,如哈葛德的《三千年艳尸记》;有侦探小说,如《歇洛克奇案开场》;有伦理小说,如《鹰梯小豪杰》、美国作家阿丁(今译奥尔登)的《美洲童子万里寻亲记》;有军事小说,如《利俾瑟战血余腥记》;有实业小说,如《爱国二童子传》;有政治小说,如《黑奴吁天录》;有讽刺小说,如《魔侠传》等等,题材确实非常广泛。这也是近代小说的特点之一,它较之古代以才子佳人、侠义公案和讲史小说类型大为丰富了。题材的扩大,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小说类型。从此,西方的各种文学题材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生根发芽,蓬勃发展。

另外,在流派的选择上,林纾特别推崇批判现实主义,非常喜欢狄更斯的小说,他翻译了大量的反映西方社会现实的小说,对20 世纪中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起了首倡之功,是把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4 对近现代作家的影响

作为一位不懂西文的古文家,林纾却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林译小说”对部分近现代作家文学倾向的形成和文学道路的选择产生过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林译小说”的最大价值就是塑造了一个崇尚西方文学的新的读者群――“五四”一代新文学作家。“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整整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新文学革命者,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人,在谈到自己最初接触西方文学时,对于“林译小说”都无不给予高度评价。

郭沫若是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在《我的童年》中指出:林纾翻译的兰姆改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吟边燕语》“使我感到无上的兴趣,它无形之间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郭沫若身上明显存在着某种莎士比亚式的文学气质,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著名历史剧《屈原》,上演前就被预告为“中国的《哈姆雷特》”。我们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中还可以发现司各特的某种影响,如《女神》中的剧诗《棠棣之花》等,不仅具有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取材也是古代“武士”的生活。与司各特如此相似,这显然也是受“林译小说”影响的结果。

“林译小说”对周作人和鲁迅均有影响。周作人说,晚清文人中林纾对他文学上的影响最大,正是因为大量阅读“林译小说”,于是便“引我到西洋文学里去了。”他在为自己翻译的《点滴》写的译序中,更直截了当地说:“我从前翻译小说,很受林琴南先生的影响。”1924年林纾逝世后,周作人又说:“他介绍外国文学,虽然用了班、马的古文,其努力与成绩决不在任何人之下……老实说,我们几乎都因了林译才知道外国有小说,引起一点对于外国文学的兴味,我个人还曾经很模仿过他的译文。”如果说,郭沫若主要是直接地从“林译小说”吸取到异域文学的营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浪漫主义文学倾向的形成;那么,周氏兄弟则主要是因为大量阅读“林译小说”而产生了直接阅读、翻译西洋文学的兴趣。

此外,“林译小说”也给当时许多只读过《水浒传》、《红楼梦》的青少年打开一个文学新天地。钱钟书回忆说:

“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那两小箱《林译小说丛书》是我十一二岁时的大发现,带领我进了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我事先也看过梁启超译的《十五小豪杰》、周桂笙译的侦探小说等,都觉得沉闷乏味。接触了林译,我才知道西洋小说会那么迷人。我把林译里哈葛德、迭更司、欧文、司各德、斯威佛特的作品反复不厌地阅览。”

由此可看出“林译小说”的“媒介”作用以及对新一代文学作家产生的巨大影响。

三 结语

林纾作为小说翻译家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其贡献是巨大的。“林译小说”介绍了众多外国作家及作品,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艺术视野。“林译小说”是“五四”新文学时期部分作家最早借鉴的范本,当时的作家大多通过它的诱导和媒介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从而对促进中国文学的革新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林译小说”把中国文学引领到了世界文学的宏大格局之中,并积极借鉴西方文学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从思想观念到艺术形式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1924年第15卷第11号。

[2] 郑振铎:《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 狄更斯,林纾译:《块肉余生述》,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 周作人:《知堂文集・我学国文的经验》,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版。

[6] 周作人:《新潮社丛书第三种・点滴》,北京大学出版社,1920年版。

[7] 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语丝周刊》,1924年第3期。

[8] 钱钟书:《七缀集・林纾的翻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9]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边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6篇

新加坡文艺协会主持出版的“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其中“新文学系列”第一集(以下简称“丛书”)五册已经出版。这就是万平近的《新文学比较研究》、郑楚的《新文学主潮论纲》、苏永延的《现代文学中的鲁迅文学传统》、陈天易的《实质与新文学精神》、红的《丁玲笔下的母亲形象》。

“丛书”突出的特点是涉及中国新文学的性质、主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几年来再起波澜,有的论著已作介绍,不再重复。如何看待这些分歧呢?作者们的看法如何?

他们认为中国新文学的产生同的兴起分不开,是有一定的国际及国内背景的,这就是说,“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带着为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而这些特点同国际、国内的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息息相关。作为观念形态的新文学,必须反映当时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因之,他们认为中国新文学应是服务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族解放与民主革命事业的人民文学,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概言之,新文学是人民的文学。作者们又指出,新文学还具有现代性、民族性、大众性、多样性的特点。这就点明新文学的共性与个性。对此,作者们从几个方面进行阐发,如万平近同志的《新文学比较研究》从五四文学到延安文学的历程加以论述;郑楚同志的《新文学主潮论纲》,系统地论述新文学的主潮,指出新文学的主流、支流、逆流,及其不同作用;其他作者从新文学代表人物鲁迅、茅盾、丁玲等文学成就佐证了新文学的特点;还从新文学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说明中国新文学的威力。可见作者从不同侧面论证中国新文学的性质、主潮,颇有说服力。虽然说,这些结论不是全新的,然而在阐发时不乏己见。例如,关于五四文学主潮问题,通常认为是现实主义,作者却赞成这样的看法,认为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主潮,关于三十年代文学问题,作者在论及左翼作家文学创作时,不像有的论著那样只是笼统地说那是现实主义,而是明确指出从主体上说是属于革命现实主义,论及当时自由主义作家创作时,作者不像有的书的做法,把其中代表人物提升为民主主义作家,而是按照本来面目加以论述,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兴起的新的人民文学,作者给予充分肯定,也恰如其分地指出其不足,不像有的论著那样或否定多于肯定,或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论及四十年代九叶派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作用时,作者不同意将现代主义作为该派创作方法的主导,而是认为既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成分,又有现代主义浓厚色彩。

作者们敢于发表己见,如果说上面提出的看法是正面阐发,那么,下面便是他们在针锋相对中提出的。如苏永延同志以大量材料为据对非难鲁迅传统的倾向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提出鲁迅传统延续不断永放光芒的论断;又如陈天助同志于茅盾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指出“拒绝茅盾”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因为“茅盾是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的大批杰作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还将长久地教育和鼓舞着我国青年”。此文在《读书》发表后即被《茅盾研究》转载。他还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茅盾新文学精神的特点,并作了充分的论证。同志写的《丁玲笔下的母亲形象》一书,从丁玲作品中的母亲画廊入手,阐发丁玲在创作上独特成就、价值及意义,其中部分章节面世后引起注意,陈明同志极为称赞,并向我打听作者情况。当社会上出现曲解丁玲时,她和苏永延同志曾分别撰文予以辩证,都受到某些刊物的拒绝,但有的刊物还是给予刊出,这说明坚持争鸣是非常重要的,惟有如此,学术才能发展、繁荣。

这几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万平近同志以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新文学作家作品著称,在学术界颇有影响,这本书便是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陈天助、红、苏永延诸同志采用的研究方法,除了历史的、美学的方法外,还有近几年盛行的文学语言、比较文学方法,颇有新颖感;郑楚同志主要是采取历史的方法,论述问题有时代感。

几位作者力求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下,采用多种方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如何在见解上、论述上及表达上等方面更上一层楼,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丛书”无论是系统研究的论著,还是专题探讨的专书,都力求在内容上有新意,在研究方法上多样化,在表达形式方面有所革新,按照一般的常规,在表达方式上总是要求要有中心、有层次、有逻辑,不过在具体操作上,“丛书”的作者们各有特点,万平近同志的书用比较方法研究对新文学作家作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不是一般的论文集,而是属于专题性的论集;陈天助、红、苏永延三同志的论著,与万平近同志的带有专题性的书相似,然而同他又有不同之处,他(她)们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展开论述,不同层面联系密切,各书可以成为独立的专著;郑楚同志的书与以上四位作者的书做法也不同,它是以新文学主潮为中心,按历史的发展论述,层层深化,自成一体,这几本书在体制上的新探索,有待进一步完善!

“丛书”的出版,表明中国新文学的研究大有可为。以往已研究的课题,可以重新研究,不过要用新的视角,进行探讨,如近年来盛行的文学语言研究方法,“丛书”多位作者采用它进行研究,颇有新意;在女性研究中,较少人探讨母亲形象,“丛书”中有的作者注意到了,并作了论述,且有自己特点;海外华文文学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新文学是在中国文学,尤其是新文学的影响下逐步走上本土化的,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见,“丛书”几位作者有所论述,值得肯定。

“丛书”的作者成果可观,如万平近同志已出版过几部有影响的著作,其他几位学者出书前都在国内外文艺报刊上发表过论文,如《光明日报》《读书》《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新文学史料》《鲁迅研究月刊》及东南亚华文报刊,如菲律宾《世界日报》,新加坡《新加坡文艺》等,有些文章发表后还有一定影响。

“丛书”作者可谓老中青结合。万平近同志属于老一代学者,见解深思熟虑,行文老到,耐人咀嚼。郑楚同志属于中年学者,凝重扎实,时有己见,稳步前行。陈天助、红、苏永延三位同志都是年轻学者,思维敏捷,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作出反应,且论述有一定的能力。他(她)们各有优势,互补性很强。希望他(她)们与时俱进,新成果迭出。

中国新文学研究天地开阔,研究队伍代代有新人,研究前景璀璨。

第7篇

关键词:海明威;英雄主义;内涵;特点

一、海明威式英雄主义的内涵

英雄主义最早出现在西方文学中。从最早的神话故事开始,英雄形象的塑造逐渐开始形成主人公传统,所以最早的英雄主义具有理想化特点。远古时期的人类要想在自然界中得以生存,其唯一的途径就是与残酷的自然环境进行不断的抗争,所以那些喜欢冒险、征服,为推动人类历史而牺牲的勇士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受尊重与崇敬的。这种类型的英雄在古希腊神话中出现较多,比如立下12件奇功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因为人类盗取火种而触犯宙斯的英雄――普罗米修斯等。在这之后,文学作品主要以悲剧与史诗的形态为主,对具有主体精神与独立意识的各类英雄进行了歌颂,如愤怒的复仇女英雄――美狄亚、敢于对抗悲剧命运的英雄――俄狄浦斯等[1]。

进入中世纪,神话英雄逐渐淡出文学作品中。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家主张:“英雄并不是神,更不是人与神的后裔,仅仅是接地气的普通人。”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逐渐开始回归本色,如充满智慧与理性的骑士英雄等。然而,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也开始思考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自有、平等,比如拥有巨人精神的庞大固埃等。

20世纪之后,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主的社会危机直接导致了人类的全面异化。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反英雄”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西方现代文学之中。比如敢于向陈规与命运宣战的“局外人”――默尔索等。但令人欣慰的是传统英雄形象仍然存在,如超越传统英范式的英雄――罗曼・罗兰以及海明威笔下的各个“硬汉”英雄。

二、海明威式英雄主义的特点

一直以来,海明威都“直面死亡”视为是一种理想,一种英雄主义。长期以来,当海明威面对现实中的窘境时,他总是以精神的不败来进行挽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世人证明人类生存的真正价值,并且对牺牲的魅力进行了充分表现。从整体上来看,海明威认同的英雄主义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铤而走险,或者是为了炫耀而去送死,而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与尊严、为了实现人类理想与价值而进行的探索、抗争,这种探索与抗争是不顾及个人利益的,一旦成功,将收获崇高的体验及成就感。

三、海明威式英雄形象――以亨利・菲特利为例

作为一个“迷惘”的英雄形象,亨利・菲特利最开始对战争的意义也陷入过迷惘,但当他逃出战场之后又逐渐对生、死产生了新的迷惘。较之于其他年轻人,亨利・菲特利参加军队的时候也满怀热枕、充满正义感,军队也令他感到光荣。但进入军队之后,无休止的血腥场面(战争)另他逐渐失去了之前的理念、信心及希望,心中逐渐滋生出怀疑战争无意义与战争非正义的想法。在他被炮弹击中之后,军方将他的这次意外视作战功,授予了相应的奖章,但亨利・菲特利认为这很荒谬,对奖章十分反感。可以看出,最初的满怀热枕已经逐渐失去,留下的仅仅只有对战争的失望。之后,亨利・菲特利在医院养伤期间与护士凯瑟琳产生了爱情,爱情的滋润使他重新感受到了幸福与美好。也正是因为凯瑟琳,让亨利・菲特利对这个世界产生了留恋不断增加。正因为如此,在亨利・菲特利重返战场之时,他的心情是十分低落的。那么,为什么要说亨利・菲特利是一个英雄形象呢?因为让让具有不肯顺从与屈服的精神,坚持反抗残酷的命运,而爱情的力量则是促使他醒悟的根本原因之一,回到战场的亨利・菲特利发现意军的士气伴随着德军进攻火力的不断增加而到了崩溃的边缘,战友的反战情绪越来越高昂。应该是因口音的缘故,亨利・菲特利差点就被前线的宪兵队处死,趁乱脱险的亨利・菲特利逃出来之后带着爱人凯瑟琳逃亡中立国瑞士,成为了战场上的逃兵。但远离了战场并不意味着亨利・菲特利与爱人凯瑟琳就能过生幸福、平静的生活,因为难产,凯瑟琳和肚中的孩子双双死去,这再次让亨利・菲特利陷入到无限痛苦与彷徨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亨利・菲特利的一生至少有过对命运的积极反抗,虽然这种反馈并不彻底,但其仍然可以称作为是一个迷惘的英雄[2]。

四、结语

在海明威笔下的英雄,都具有笑对人生的姿态以及直面死亡的勇气,无论是对人尊严的维护还是对人价值的追求,无疑都充分表现出海明威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无时无刻都渗透着他的精神力量以及文化人格,他为人类提供了艺术的滋养、前行的动力,他深沉的人文关怀与昂扬的生命态度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散发着一种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 统整 教育 理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01

儿童文学是属于现代文学概念。之所以有儿童文学,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儿童与成人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到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体,于是便有了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立法、立言的文学。

第八次课改以来,儿童文学作为十分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被广泛地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撇开儿童课外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不说,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学性内容约占全部小学语文教材的85%以上,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儿童文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

根据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长期关注和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主要具有四种价值。

一是教育价值。儿童文学进入语文课程主要是促进阅读、发展语言、带动写作。优秀的儿童文学以丰富而美好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儿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语言大都是在字词、语音、情感等方面和孩子产生共振,吸引孩子。当然,儿童文学作品中也有成人语言,但都是儿童文学作家转换成“儿童频道”后的语言。这些语言大多自然、朴实、生动、有趣,便于孩子理解和积累。儿童通过儿童文学习得故事、语言,然后反映在他们的写作中。语文教材,往往在学习完一类课文后安排练习写作。如,人教版(下文所举的例子均为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学完童话寓言就在单元习作中安排练写童话故事;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描写乡村景色与生活的儿童散文后,安排乡村题材的习作。

二是社会价值。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在儿童性格形成阶段,语文教育负有给予孩子良好的社会启蒙的职责。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故事、童话、小说、散文、戏剧都为儿童读者提供了不少美德方面的形象典范。这些美德包括爱与尊重、诚实守信、善良友爱、尊敬师长、宽厚礼让、俭朴节约、开拓创新等。当然,依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教材以激发和培养儿童爱的情感为主。如,《鞋》《棉鞋里的阳光》《小抄写员》等表现的是家人之间的爱;《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窗前的气球》等体现的是朋友之间的爱;《两只鸟蛋》《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等体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等。

三是文学本位价值。文学是一种蕴藉在话语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价值,形象性、情感性和无功利性是它的核心价值。周作人先生认为“文学是无意思之有意思”,立足用形象、情感反映生活、体验生活,超越现实,达到愿望世界的心灵愉悦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几种价值观,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本位价值的课文较少(这和我们教育中对儿童缺少信任有关),但也不乏一些篇目。如,一年级下册的童话《春雨的色彩》在短小的篇幅中展现春天的美丽景色,蕴含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二年级下册的儿童散文《浪花》,营造纯真、欢快的氛围;儿童散文《找春天》描写孩子们寻找春天、营造生机勃勃、热情洋溢、欢快活泼的氛围等。

四是儿童本位价值。儿童文学以儿童为中心、契合儿童的年龄、思维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主题往往是美好、光明、温暖的,以歌颂儿童、赞美儿童,捍卫童年精神为己任。课文多以描述儿童熟悉的动物、植物形象和富于神性色彩的人物形象为主,而且这些形象以扁平化、类型化为主,便于儿童识记和辨认。语言以轻快活泼、生动有趣为特点,同时大量运用叠音词、同韵词、拟声词等,使相同词句、段落在文中反复出现,以引起儿童在阅读时的亲近感。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语文教材中实际上是一种统整性存在。它不但表现了儿童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表现了成人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不但体现了文学教育,而且也规定了实用教育、社会教育的内容。这是由儿童文学的艺术特质所决定的。要将儿童文学教成儿童文学,我们必须做到统整。

一、统整教育目标的求实性和求美性

实用语言教育追求的是应需、应试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要学习字法、词法、句法、章法,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训练读写听说基本技能。这就意味着学生所学的内容是为其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需要而准备的,其所接触的内容应该以满足日常需要为标准,主要目标是教给学生学习现实、求实的语文知识。

而文学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抵达结论而在于发现过程,不在于直奔终点而在于经由生活,强调被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学作品的回应。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文学阅读过程中情感的涵泳、生命的感悟、想象的放飞、精神的滋养,并以培植和促进学生的阅读情趣和精神成长作为主要任务。美国作家培利・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详尽地列出了儿童阅读的20种乐趣,如和他人交流的乐趣、从故事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故事中想象的乐趣等。由此,我们认为,激发学生乐于阅读是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第9篇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自1910年8月29日在上海创刊,至1931年12月第22卷12号停刊,共发行了259期,其历时之长堪称近现代期刊之最。在《小说月报》刊行的21年里,经历了中国近现代文学从晚清至“五四”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段,晚清文学革命和五四文学革命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影响同样也反映到了《小说月报》上。《小说月报》虽为商务印书馆出版商的刊物,有着一定的商业气息,但由于时代文学大潮影响和主编更易等原因,以1921年1月第12卷1号为标志,十分清晰地形成了该刊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从刊物内容和风格特色上看,前期《小说月报》应属通俗文学期刊,而后期则属新文学期刊。

实际上,1920年第11卷起,《小说月报》就开始进行了革新的尝试。沈雁冰被任命主持革新栏目“小说新潮”的编辑事务。在11卷第1号的目录后登载了一则“小说月报征文广告”,提出了“改良体例”,增设“小说新潮栏”、“编辑余谭”、“说丛”等栏目。沈雁冰亲自为“小说新潮栏”和“编辑余谭”栏目撰写一系列文章,极大地改变了《小说月报》的旧有风貌。沈雁冰曾回忆说:“《小说月报》的半革新……说明,十年之久的一个顽固派堡垒终于打开缺口而决定了它的最终结局,即第12卷起的全部革新。我偶然地被选为打开缺口的人,又偶然地被选为进行全部革新的人。”在当时的背景下,沈雁冰同意主持《小说月报》的改革工作,就是他意识到自己将要从事的这项工作对于影响文学风尚、改变文坛现状一定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时期他写的许多文章,包括那些介绍外国文艺思潮的译述文字,都是从大处着眼来影响整个文学的发展的。在《小说月报》11卷1号《小说新潮宣言》中,沈雁冰提出:“文学是思想的一面的东西,这话是不错的。然而文学的构成,却全靠艺术。”他还坚持主张应以中国文学之实际情况,着力介绍外国的写实派、自然派小说,同时还开列了一张翻译书目。在本期“编辑余谭”中,沈雁冰接连发表两篇评论,一是《俄国近代文学杂谈》,一是《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详述自己的关于文学的主张与理想,从推崇俄国文学重视人生、用于人生到明确倡导为人生的新文学主张,《小说月报》革新之端倪初现。在11卷10号《小说月报》上又由王蕴章亲拟启事:“自本号起,将说丛一栏删除,一律采用小说新潮栏之最新译著小说,以应文学之潮流,谋说部之改进。以后每号添列‘社说’一栏,略如前数号‘编辑余谈’之材料。凡有以(一)研究小说之作法,(二)欧美小说界之近闻,(三)关于小说讨论等稿见惠者,毋任欢迎。”至此,《小说月报》向新文学期刊嬗变的姿势已经拉好。1920年11月,沈雁冰有条件正式接编《小说月报》,他向出版商提出“已买下的稿子(指鸳蝴派的)一概不在《小说月报》上刊登(如林纾的译稿后就封存数十万字之多),以后《小说月报》的编辑方针不受馆方的约束”。面貌一新的《小说月报》第12卷1号于1921年1月10日正式出版,并很快成为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也是唯一倡导新文学的纯文学期刊。后期《小说月报》先后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徐调孚任主编,成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事实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

通过对改革前后《小说月报》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首先,在文学旨趣上,前期《小说月报》倡导自由、趣味的文学,后期《小说月报》则强调“为人生”的严肃文学。在1910年8月29日出版的《小说月报》创刊号上,“编辑大意”定下基调:“本报以多译名作,缀述旧闻,灌输新理,增进常识为宗旨”,继在“征文通告”中则称“体则著译兼收,文则庄谐并录”。林纾翻译的小说《双雄较剑录》,王蕴章的短篇侦探小说《钻石案》,“英美报纸之发达”等译丛,及一些旧体诗词等刊载在创刊号上,“理科游戏”等新知识也有刊载。此外还有徐卓呆翻译的剧本《遗嘱》之第一幕。从分类上看,前期的长、短篇小说,无论著译,都归属通俗小说之列,并及译丛、笔记、新智识、文苑、改良新剧等栏目亦崇尚文趣,后还有“小说俱乐部”等读者参与的趣味栏目。

革新号12卷l号开篇即为《改革宣言》,另外又专门刊载了周作人和沈雁冰的评论文章《圣书与中国文学》、《文学与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其后是“创作”栏,刊登了冰心女士的《笑》、叶绍钧的《母》、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沉思》等作品。在“译丛”栏内,选登的都是由著名的新文学作家翻译的外国一流文学作品。而由沈雁冰、郑振铎编写的“书报介绍”、“海外文坛消息(六则)”、“文艺丛谭(五则)”等也都紧扣革新宗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一期更在最后的附录里刊登《文学研究会宣言》,以示后期《小说月报》与新文学的志同道合。

沈雁冰在《改革宣言》中明确表示:“《小说月报》行世以来,已十一年矣。今为第十二年之始,谋更新而扩充之,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之趋向,讨论中国文学的革新之方法。”后期《小说月报》所表现出的立意和气魄与前期相比,的确让人刮目相看。在《文学与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一文中,沈雁冰进一步指出文学是“综合地表现人生”,文学是“人的文学……真的文学”,“文学作品不是消遣品”,文人也不应是“附属品装饰物”,明白无误地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其次,在译著的选择标准上,前期《小说月报》所选译著率意而为,通俗即可;后期则精挑细选,要求严格。前期《小说月报》所刊翻译作品以“林译小说”为主。前11卷《小说月报》就刊载了林纾翻译的29种译著,占前11卷总字数的十分之一,总字数逾百万。这些作品或为林纾独译,或与毛文钟合作,皆为文言,但一般文风平易,并不难懂。

在外界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早在《小说月报》第11卷1号的“小说新潮宣言”中就开列了翻译作品的目录,后又在12卷1号“改革宣言”中明示“多译西欧名著使读者得见某派面目之一斑”。因此可以说,后期的《小说月报》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上,有明确的遴选原则,致力于翻译介绍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体现出流派特色,并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意在为新文学创作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12卷1号上的《疯人日记》、《熊猎》,2号上的《木筏》,3号上的《猎人日记》,4号上的《祈祷》和《在加尔各答途中》等译著,反映出编辑们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

前期《小说月报》分类交叉,栏目杂乱,后期则归类合理,相对集中。前期的《小说月报》由于重视刊物的趣味性、知识性,内容包揽甚广。创刊号“编辑大意”说“本报各种小说皆敦请名人分门担任,材料丰富,趣味浓深。其体裁则长篇短篇、文言白话、著作翻译,无美不搜。其内容则侦探、言情、政治、历史、科学、社会,各种皆名。末更附以译丛、杂纂、笔记、文苑、新智识、传奇、改良新剧诸门类,广说部之范围,助报余之采撷。每期……至少必在八种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小说月报》侧重文学著译且以小说为主,同时,期刊的综合性也较强,提供了各类有较强史料价值的文化信息。后期《小说月报》对旧有门类做了大幅度的改动,使内容趋于集中而转变为纯文学刊物。在文学翻译、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三大块的整体框架内,又细分为论评、研究、译丛、创作、特载、杂载。作品内容主要是反对封建文学,提倡“为人生”的艺术,稿件大部分由文学研究会成员撰译。在沈雁冰主持下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栏目一新,与外界的文学大势更为合拍,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读者围绕其左右。

前期《小说月报》在短篇小说创作、外国文学翻译、小说理论研究、各体文学史料积累乃至近费制的创立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沈雁冰革新刊物的成功,也是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深谙经商谋略的商务印书馆的商业改良策略,确保了刊物营运中能持守“中庸”,不至激进太过,显出明哲保身的一面。沈雁冰曾说:“因《小说月报》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刊物,而商务的老板最怕得罪人,我们对有些文艺上的问题,就不便在《小说月报》上畅所欲言。”二是文学革命大潮的影响,使得刊物必须适应读者需要,回应读者对刊物内容革新的要求。三是沈雁冰、郑振铎等文学同仁积极努力,在文学方向上全力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贴近生活,为刊物赢得了大批读者。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小说月报》革新后催生了不少的顺应潮流的创新,但前后也有某些承继,而不是如某些论者所言“《小说月报》的历史从此被这革命性的变革划为了截然不同的两块”。

参考文献:

1.《小说月报》,1920.11、1921.12。

2.茅盾:《商务印书馆九十年》,商务印书馆,1987年。

3.谢晓霞:《论1921年〈小说月报〉的改革及其意义》,《齐鲁学刊》,2004(4)。

第10篇

对于初中语文文中散文的教学,主要思考点在于怎样让初中学生养成散文阅读正确方法的阅读习惯和对散文鉴赏的审美习惯;因而本文着眼于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散文作品阅读与鉴赏的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对初中散文特点的分析,针对初中学生目前对于散文问题的阅读、鉴赏习惯,总结出提高初中生现代散文作品阅读与鉴赏的教育方法。

1.初中散文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分析

对于散文的研究,在我国已经有着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散文"这个词语最早要追溯到我国的北宋年间,《辞海》对与散文的概括,主要指的是泛指除去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艺术体裁;只是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中国文学逐步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学界对于散文的归纳也逐渐的细化明确了起来。现代对于散文的理解,是将其归纳到"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主要是呈现出来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在作品的篇幅上比较精简短小;其二在意境上独具美感,艺术形式浓烈;其三这是作品的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运用上形象生动。

初中学生所学习的现代散文中,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总计散文文章达到47篇之多,主要以我国现代文学作家为主,其中也不乏一些外国散文作品,如居里夫人所创作的《我的信念》以及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此之多的散文,为初中学生提供了基础的阅读鉴赏素材,为学生打牢散文阅读和鉴赏学习的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这些散文的内容上来说,以叙事、抒情散文为主,在情感方面的表达尤为出众,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社戏》等文章都寓情于事,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因而初中学生在理解课文本身大意上,比较轻松,但也因为文章情感表达的深刻性与含蓄性,就需要学生对于意境的理解有着更深的领悟才行。从这些散文的写作技巧上来看,都遵循着散文"形散神不散"的重要特征,语言优美而凝练,如高尔基《海燕》中的那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语句简短,情感却表达得直接凝练。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对于语言的运用就成为了需要学习的重点。总的来说,基于散文的基本特点,初中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中,文字的表达易于理解,但是对于散文总体含义的归纳总结、意境的理解与鉴赏和对于精美语言的运用上成为我们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2.目前初中散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

首先,需要提出的问题是,由于教学方式的不对,局限了学生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的提升在以前的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特别是在教育改革提出之前,对于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大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往往在散文教学的课堂上,老师都是通过介绍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散文的内容,而并非讲解;尤其是为了一味的应付考试,甚至直接偏向与考试的重点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语法、结构、意境等方面的理解;这样也就促使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散文的阅读缺乏了艺术美感的思考,丧失了对于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散文的阅读与鉴赏上没有过多的进步。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学生理解的重要性,将教师对于散文作品的理解强加在了学生之上,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读;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散文作品,就强行要求学生背诵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阻碍;很多学生往往知道典型的优秀散文有哪些,却没有办法从结构、语法以及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上面进行文章的鉴赏,更没有进行学生自我分析的认知。在做相关的散文鉴赏答题的过程中,反而依照一贯的鉴赏写法形成了通用式的表达,可谓是形成新的"八股"特色。

再者,缺乏对于学生散文创造方面的引导。往往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往往提到某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对于语言的运用如何如何的优秀,当学生明白了具体的写作技巧与手法的时候,却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尽管在常态的测试之中,很多会以作文的形式进行展现,但是作文的评比也都是以单调的评分的方式给予学生反馈,甚至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学生作文的运用得到并不理想的分数时候,却并不知道为什么得低分了呢?在散文的阅读与鉴赏上面,如果学生不明白如何进行散文的相关写作,又如何对其他散文进行鉴赏呢?所以初中语文散文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3.提升学生现代散文阅读与鉴赏的方法分析

首先,读更多的散文,利于学生对现代散文更全面的认知。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写作层面来说,读更多的书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在学生散文阅读与鉴赏上面来看,读更多的散文,就利于学生对于散文特点的总结,便于学生自主的通过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对于散文的分析与鉴赏。我们不可否认,尽管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散文多达40多篇,但这相对于杜甫口中的"万卷"而言,由有不及。

其次,融入意境的领悟,引导学生对于散文表达思想的认知。现在看来,散文生动形象的语句上,由于其文体的自由性,很多学生对于至于明面的含义理解不成问题,但是对于文章所表述的意境之美难以感悟,很难与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形成共鸣;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阅历造成,一方面是缺乏对于文章意境融合的引导。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的就是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及情感经历,与文章中表达的情感进行碰撞,产生意境的领悟。具体到我们的教学中来说,就是需要我们通过现代化教育的技术,加强对于学生在散文鉴赏方面的引导。

第11篇

[关键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人物;心理

电影《小公主》对惟利是图、势利冷酷的米切思女士(Miss Minchin)作了淋漓尽致的讽刺。此外,憨厚实在而又不乏可爱的爱米丽亚(Amelia Minchin)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忍俊不禁。本文笔者试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来解读这两位人物,以此来找出人物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

一、爱米丽亚的“潜意识”心理

电影中,爱米丽亚和送奶工法兰西斯互生情愫,但似乎爱米丽亚从未意识到这一点。当她看到窗外他的身影时,心里异常激动,并在和他告别时表现出依依不舍的神情。这一幕让萨拉•克鲁(Sarah Crewe)看到眼里,她看穿了两人之间的这个秘密。当她一语道破时,起初爱米丽亚竭力否认;但当萨拉提及法兰西斯也喜欢她时,她显得情绪激动,有些不知所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又称潜意识)。他认为无意识属于人的本能,它毫无理性,处于大脑的底层,而且是一种具有极大动因的心理要素。[1]61这种“潜意识”心理在爱米丽亚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喜欢法兰西斯,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份爱恋一直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萨拉劝两人应该远走高飞,最后爱米丽亚终于鼓足勇气不顾姐姐米切思女士的反对,冲破当时世俗的阻挠,和法兰西斯一起离开了米切思女子学校,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幸福。在爱米丽亚的潜意识中她喜欢送奶工法兰西斯,但她并未察觉到。萨拉的一番话把她对他的深沉爱恋从“睡梦”中惊醒,至此她的潜意识转化为意识。她内心喜欢法兰西斯的潜意识成为后来下定决心和他私奔的根本动力。

二、米切思女士“本我”的位移和“力比多”欲望的升华

在两个版本中,电影《小公主》都对米切思女士做了不同程度的勾勒。她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高贵优雅、把学校治理得井井有条,其实不然。她没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没有一个深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严格意义上讲,她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所应该享有的一切――除了她的事业。那是否意味着米切思女士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她毕竟不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人,已经不再是男人所倾慕的对象;但从她与Captain Crewe(克鲁上尉)――萨拉的父亲第一次见面时脸上所表现出的荡漾春意来看,似乎在她内心深处也一直渴望男人的怜爱。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格也由三个部分构成:伊德(id,又称本我)、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他认为,超我对本我的压抑最终会造成精神失常,而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必须使本我得到宣泄但又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准则,这就需要自我的协助。只有在自我的协助下,本我通过“位移”――是指本能为了减轻压抑和紧张,在不能获得第一对象的时候,可以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米切思女士在得不到任何男人的青睐而又受到“本我”的压抑后,无法释放本能的冲动;由此经过一番转化或变形,通过自我的审查,实现了道德化的自我――即当她第一次看到英俊潇洒的克鲁上尉时所表现出的过分亲昵证明了这一点。而米切思女士这种本我的“位移”很大程度上掩饰了她的心理动机。

一旦本能的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现实中找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和补偿。看似无情无爱的米切思女士能够成为上流女子学校的校长便证明了这一点。弗洛伊德运用“升华说”(sublimation)来解释这一转化过程。他指出性的能力被升华,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的目标。”[2]245经过升华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也就是说,米切思女士作为校长这一社会角色的实现,便是“力比多”欲望的升华。这使得她在那个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她也在那个深感异化的世界中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孤独感。所以,虽然作为反派人物登场,可她得到的同情更甚于憎恶。

三、结 语

电影《小公主》中,米切思女士、爱米丽亚这两位人物分别诠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几个主要理论观点,揭示了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由此可见精神分析批评的诸多观点渗入了文学对人生与人性的观照,成为现代文学理解人生与艺术的一个基本角度。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20世纪福克斯公司.The Little Princess[M/CD].福州: 福建东宇公司,1939.

第12篇

摘要:汉语文学概念内涵丰富,既包括以文言文为主的古典文学,也包括以后兴起的近现代文学,同时也包含了21世纪以来受到网络文化影响的当代文学及网络文学。古典文学以及五四之后的新文学,其所注重的依旧是文学的内部关系,而当代文学以及网络文学则把目光更多地投入到了时代变迁的层面上。无论哪个时代的汉语文学,其概念的构建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融入,因为其目的还是为了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汉语文学概念的构建,就应当融入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而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则十分符合这一要求。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文学;理论意义;路径探索

我国传统文化分类繁多,其中茶文化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的奇葩。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茶文化,包含了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哲学思想、建筑学、艺术、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汉语文学作为一种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形象化艺术形式,其与茶文化一样,也囊括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我国茶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于文学的融合,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因此在汉语文学概念构建的过程中,茶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茶文化在汉语文学概念构建中的理论意义这个角度来试论一二。

1汉语文学概念构建的意义及价值

汉语文学概念是以国家、民族文化、政治体制等为基本依据来界定的文学范畴,其本身带有较为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我国古典文学的意识形态色彩更多的是“君权神授”、“忠君爱国”等,统治者试图用儒家、佛家等平和积极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当时的文学当中,以此来让社会政治更加稳定和谐。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为明代的《三言二拍》,书中通过一个个描写善恶有报的故事,来劝导和警示世人要行好事、做好人。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人们的民智逐渐觉醒,因此近代文学的意识形态色彩更多的是自由、平等、民主,如鲁迅的《呐喊》,钱钟书的《围城》等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这一时代特征。而当代文学,则更加富有时代色彩,与当前这个蓬勃向上、迅猛发展的时代息息相关。但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当代文学,其本质上都是用汉语来展现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风土人情等。而汉语本身作为一种象形文字,不会因为语言的变化而发生特别剧烈的变动,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因此汉语文学就天然地构成了一个无法用国家和政治去分割的整体形态。所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汉语文学都具有很好的统一性和延续性,其美感、韵味、表达方式、抒情风格和文化内涵在宏观层次上都大致统一,这也让汉语文学概念在语言规范上有了明确的内涵。

汉语文学概念有着十分深厚且深刻的历史依据,同时也有着鲜明而强烈的理论意义。作为一种学科概念,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有着相当的现实趋势和实践价值。首先,这样的学术价值体现在汉语之于文学的本体意义上。无论是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学作家,还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文学家,汉语作为其母语,不仅是他们精神上的故乡,同时也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归宿和家园。20世纪五十年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活着一批爱好文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做白马文艺社的文学组织,写作了大量具有较高质量的汉语文学作品,并受到了著名学者的夸奖,同时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三文艺中心”。而另外两个文艺中心,一个是在中国大陆,另一个是在我国的宝岛台湾。当然话说回来,无论是从汉语文学的数量还是质量上,美国的汉语文学都无法同大陆与台湾相比,但当时的文坛将其三者并列起来,其实是在有意识地建构起汉语文学概念,是将汉语文学世界统一起来的一种尝试。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可以将汉语文学作为一种学术概念和学科名称来确立或是运用,进而能够改变过去那种各种概念和名称混乱、夹杂以及模糊的状况,从而为汉语文学这门学科开辟更加宽广的理论空间。总而言之,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必定要突出汉语这一语言元素,因为利用一语言去定义一类文学概念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学术趋势。在建构过程中,我们要把汉语文学的过去和现在有机统一起来,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深入挖掘其审美价值、表达方式以及叙述风格等,并充分发挥文学理论力量,把我们的汉语文学概念上升到一个更好的层次,从而使之与英语文学、法语文学、俄语文学以及德语文学拥有一样的学术地位。

2汉语文学概念中的茶文化内容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其将近两千年的形成以及发展历史中,先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后来又跟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相互交融碰撞,从文化的范畴上升到了精神的高度。在茶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士大夫特别是其中的文人墨客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给茶文化融进去了大量的精神文化,同时更是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来描写茶文化,来讴歌茶文化,通过文学把茶文化的内涵展示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来看几种以茶文化为主的汉语文学概念。首先,来看看茶文化与汉语诗歌文学的融合。茶文化虽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但是却繁荣于唐宋两朝。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是唐宋两朝政治稳定,社会经济比较繁荣,这也就让当时社会上的文化创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而唐朝和宋朝在诗歌的风格上也略有不同,唐朝的诗歌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主,内容大多大气磅礴,或是深沉幽雅,作者也往往在诗歌中抒发自己对国家和对人民的情感。宋朝的诗歌以词牌为主,内容大多婉转阴柔,作者多把个人的感情融入到词牌当中。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因为唐朝的统治者比较开明,且国力强盛,对文人的约束较少,因此有唐一代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朝气蓬勃且百花齐放的态势。而宋朝的市井经济较为繁荣,但是在军事上却较为羸弱。市井的繁荣催生了一大批以写词为生的人,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学创作中。但是在军事上的羸弱就让宋朝不如唐朝那么强硬,因此文人们在文学创作中,以阴柔婉约伤感的内容为主。而茶文化也是在唐宋两朝得到快速发展,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人的推动,这势必会将茶文化与汉语文学的创作融合起来。唐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多以诗歌为主。彼时,人们以品茗为高雅之事,并以咏茶为时尚,关于茶的诗歌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有唐一代,与茶有关的诗歌就多达五百多首。唐代的一些文人喜欢茶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以白居易为例,他一日三顿都离不开茶叶,早上要喝早茶、中午要喝午茶,下午同样如此。在他的众多茶诗中,对茶的描述十分详细,除了上午茶、下午茶外,还有饭后茶、寝前茶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文人与茶之间的亲密关系。纵观唐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大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单纯地去描写茶事活动,如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所写的诗歌《茶人》,就通过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一幅茶人在雨后上山采茶的图景,不仅写出了茶人采茶的不易,同时也描写了茶人生活环境的偏僻和恶劣。而另外一位唐代诗人李郢则在诗歌中写出了唐代流行的制茶方式:“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另外,白居易的茶诗则将唐代人饮茶的习惯记录了下来。另一方面,唐代茶文化的文学创作还在茶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理念,也就是“借茶喻人”、“以茶抒情”。这一点在王维晚期的一些山水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维擅长写山水诗歌,其晚年退隐山林,一心向佛。而茶文化在融入了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的诸多精神内涵后,也上升到了哲学和精神的高度,能够让人明心见性。因此,像王维这样的文人,就热衷于通过茶来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茶的文学创作,来让自己修身养性,内心更加平和。有宋一代,市井文化高度繁荣,这让茶文化融入了更多的平民色彩,变得亲切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再是唐代时有点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宋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市井文化有关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当时社会上流行斗茶,也就是饮茶者进行煎茶、分茶等技巧的比赛,当时茶肆遍地都是,也为斗茶的流行提供了众多场所。因此宋代文人在很多散文、杂文中都对斗茶进行过详细的描写,包括斗茶的环节、细节,以及斗茶者的神态、身份等内容都有比较详尽的叙述。在这要说一说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关于宋朝茶文化的描写。《水浒传》尽管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但是其写的却是北宋的故事,而且明代离宋朝不远,因此很多描写都比较忠实还原了宋代的饮茶风俗。

如书中多次出现“茶肆”、“茶博士”等场景以及人物,并且将其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这体现了宋代市井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与茶文化有关的宋词。宋朝文人填词的内容大多婉转而阴柔,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宋朝军事羸弱,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略,这对文人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文学家李清照为例,在经历了国破人亡后,孤单飘零的她经常写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词来抒发心中的郁闷之情,其诗词的主色调以低沉阴柔为主。元明清三朝,随着各种文学体裁的兴起,茶文化在汉语文学中也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如戏剧、小说等。这个时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与唐宋时代又大不一样,文学创作者多借用茶这一载体,来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百态。如《镜花缘》、《红楼梦》等。到了近代,茶文化的内容更是在文学作品中俯仰皆是。近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延续了明清的特点,多是用茶来反映社会现实。如沈从文和汪曾祺的散文、张爱玲的小说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老舍先生的剧本《茶馆》,一个小小的茶馆,浓缩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是近代茶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集大成者。

3茶文化对汉语文学概念建构的意义

首先,茶文化可以丰富汉语文学概念的内容。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与众多学科紧密相连,如艺术、音乐、建筑、农业等等。将其融入到汉语文学概念建构中,一方面可以让读者通过茶文化去更好地感受到汉语文学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去体会到那种积极向上、善良平和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读者透过文字领悟到时代和社会的背景,如老舍的《茶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其次,茶文化能够提高汉语文学概念的国际地位。近代以来,我国饱受欺凌,这也让我国的文化特别是汉语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而西方文学的强势导致我国很多文人言必称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等西方文学,而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学不甚自信,甚至还有一些自卑心理。而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影响了我国历朝历代的文人以及我们的民族性格,同时更是在近一千年的历史中,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文化,日本的茶道,英国的茶文化等。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的重要文化输出,是一股强势的文化力量,也是中国昔日强盛的标志。将茶文化融入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国文学创作者的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同时也会让世界转变对汉语文学的看法和态度,从一个更高更正面的角度去审视观察和评论汉语文学概念。将茶文化融入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中,可以让汉语文学的意境更加深厚。

文学尤其是小说,其实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微型缩影,里面蕴含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红楼梦》为例,不仅书中的人物与茶有关,如贾宝玉身边的几个侍从,都是以茶事活动中各个环节来命名,其分别是焙茗、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名字第一个字,是茶叶在采摘、引水、烹煮过程中的动作,这也可见茶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另外,《红楼梦》还用茶来展现主要人物的性格,如贾母不喝六安茶,只喝老君眉,就体现出了她的尊贵地位。另外,林黛玉只喝龙井茶,也体现出她江南女子小家碧玉的特征。总而言之,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将其与汉语文学概念建构联系起来,可以丰富汉语文学的内容、提高汉语文字的精妙程度、加深汉语文学的意蕴,也能够更好地去展现人生中的百般滋味。

参考文献

[1]罗璇.宋代咏茶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王海燕.老舍作品中的茶文化[J].名作欣赏,2015(14):155-156.

[3]邵山.茶润人和:论王旭烽“茶小说”的精神内涵[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吕蔚.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学教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8-61.

[5]朱寿桐.另起新概念:试说“汉语文学”[J].东南学术,2004(2):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