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8: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价值取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群体组织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其价值诉求与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基于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这种时展的视阈来确立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
企业文化的核心应当是“以人为本”。现代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不能仅仅关注企业文化的功利性,更重要的是关注企业文化的人本性。企业应该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否真正体现这一点,是检验企业文化优良与否的一个“试金石”。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主张“企业即人”,企业中的人、财、物的管理应当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人”则势必处于管理的中心。在现代企业中,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在企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即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中,惟有人力资源的“存量”和“增量”具有深度的可再开发性,具有可转化为其他社会财富的“增殖力”和“扩散力”。要努力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将企业文化建设同管理制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用文化手段建立员工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用人、育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新制度中充分体现出来。这是企业推进自身文化建设的重点。
构建人本指归的企业文化体系,一要重视企业先进文化的培育。杰克?韦尔奇认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发展先进企业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帮助企业员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和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使崇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成为普遍风气,使企业员工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信用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二要把握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导向。企业价值观为全体员工提供了共同努力的方向,以及个人行为的准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把提高员工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把这些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和通俗化,建立本企业的“企业道德”,使每个职工都能够在不同的岗位和不同层次上,履行自己应当履行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利益。三要重视企业民主建设。民主是企业人全体参与创立企业文化的条件。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企业人才能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关心、被爱护,才能调动企业人参与创立企业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民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层次。四要重视企业人的培育。重视企业人的培育,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精髓所在。要大力堤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企业的发展有强大的智力支撑,把企业办成学习型企业,使企业成为支持人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学习型组织。五要重视对企业人的精神激励。企业文化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对企业全体成员精神的激励,使企业人的精神力量在激励下转化为物质力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文化建设要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建立起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用人制度,形成人力资源
市场化配置机制,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竞争与流动的制度环境,使企业文化资本化。
二、和谐融洽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
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体现。“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前进的动力,企业的和谐发展与否,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进程。因此,在企业中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职工对和谐企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企业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相比,更具有以人为本、兼收并蓄、富于创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点。它能在企业与员工、企业与部门、企业与市场和企业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的内外部人文环境,促进企业在和谐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和谐理念贯穿于企业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企业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发展人文性,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评判发展的根本价值标准,强调发展应当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因素的协调共同发展,指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同一指向性,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从根本上科学地规定了发展的方向,从而保证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和谐发展。二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这是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基石。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应强化对企业内的利益矛盾协调的导向。阶级、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显,社会分化而形成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的增加等等,都会在企业中得到反映。其中,劳动关系矛盾的增多已经成为影响职工队伍团结稳定、成为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引导员工用和谐的观点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整个企业的重要价值取向。三要通过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形成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在和谐文化建设中,要着力重视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把铸造企业发展之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绿色生态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
绿色企业文化就是把绿色管理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理论中,使企业的各方面都灌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创造绿色生存环境,塑造绿色企业形象,营造良性循环的生态品牌经济。绿色企业文化它要求企业达到企业与环境、企业人际关系和企业员工自身心态三种和谐的统一。在这三种和谐的统一中把握企业机体的活力和动性,赋予企业以自然有机性的生生和谐、环境适应性的协变和谐和价值合理性的臻善和谐,从而使企业富有竞争力和长期竞争优势。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拥有和使用这种绿色文化,它将在拥有千姿百态的文化的企业中脱颖而出,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绿色文化建设要求企业一是重视绿色生产。在选择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必须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技术选择。中国企业已越来越重视加速科技进步,但是,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远未上升到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现阶段我国绿色文化对技术和产品导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到“既经济又环保”,化解这个“两难选择”的唯一现实的途径是大力开发“绿色技术”,实行技术创新。二是要求实施绿色战略管理,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绿色管理以绿色文化观念作为价值导向。实施企业绿色管理,要求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将企业的清洁生产作为主要目标;将建立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作为主要手段;将绿色营销、建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为最终目的;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特别要通过实施ISO14000和SA8000等认证体系,通过实施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管理,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为企业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迈进奠定基础。三是强化绿色意识树立绿色企业形象。要以绿色为标志重塑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渗透到企业的理念识别(MI)系统和企业的行为识别(BI)系统的每一单元。以绿色为纽带把企业和社会、消费者、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四、节约增效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
把建设节约型企业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节约型社会”是人类一种良好的价值诉求,也是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必然逻辑。企业真正成为节约型企业需要文化的整合和良好的价值导向。应该特别地重视文化的力量――建立良好的节约文化的价值诉求,大力倡导和普及节约型文化,营造节约型文化氛围。
建设节约型企业并把它打造成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全体职工的认同和执行,才能发挥出它的独特威力和作用。一是领导应率先垂范,成为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带头人。因为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领导地位,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决策者思想意识及价值观的反映,领导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关系到企业文化的走向。企业领导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站在大局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快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性,把建设节约型企业摆上重要日程,在构建企业文化中要走在前列,担负起企业文化的倡导、示范、整合和变革的责任。二是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解决观点和认识问题。要从建设节约型企业的文化内涵、重要性与迫切性、目标和基本原则、实施方法和步骤等诸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形成可行的操作方案或指导意见,以此确定建设节约型企业在企业文化中应有地位。三是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职工在思想上树立节约意识,树立勤俭办企业、节约资源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新风尚。建设节约文化的核心在于把节约理念融入企业。四要把节约文化建设和节约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设节约型企业必须有严格的法规和制度约束。在社会生产领域,强调发展生产与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在建设流通领域,强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建设节约型企业和社会。
五、安全文明的企业文化价值取向
安全文化,是以保护人的个体生命为价值取向的人类活动之总和。高度注重安全文化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命价值这个核心,已成为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企业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不仅仅反映在经济指标上,更重要的是反映在职工群众生活的质量指标上,反映在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环境上。抓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人的潜能,构建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实现安全生产的良性互动。
创建安全企业文化要着力从加强设备硬件建设投入是基础;完善并规范地执行管理制度是关键;提高人员素质是根本保证三个层面来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要看到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是以人为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营造企业“关注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强化群体的安全意识,提高其技术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感,构建和谐的制度文化、执行文化和人文文化,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职工找到安全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改善和提高,达到安全决策和安全操作的目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永芝:邮政企业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12期
关键词:非理性因素;现代企业管理
一、现代企业管理中注重非理性因素的必然性
企业管理的中心,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对管理要素的分析,核心也是对人的因素的分析,也最终表现为对人的因素的分析。因为只有人才能实现管理的各项目标。人的因素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欲望、意志、信念等因素,这几方面的因素构成了人的非理性因素。人的非理性因素渗透在人的整个活动过程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制约着人的实践和管理活动。
就我国企业管理和研究的状况看,目前还主要局限于“理性模式”,即片面注重于理性因素,而忽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企业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奖惩办法等,都着重于对物或事的管理以及定量研究分析。当然,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必要的。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却经常被人们忽视,即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在企业管理以及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既不利于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道德观,难以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又不利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不能使职工的企业主人翁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企业管理的对象并不是纯生物人,而是外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是具有情感、意志的活生生的“高等动物”。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职工既是企业的主体又是企业的客体,企业的一切发展目标(包括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要靠广大职工的行为去完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互反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广大职工的反馈及作用不可避免地渗透着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又往往影响着职工对各项管理措施的认识、影响着管理者在职工心目中的形象,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职工的行为。所以,企业管理过程始终渗透着各种情感和意志的非理性因素,这种因素对人的各种行为的支配和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必然的。
二、现代企业管理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优秀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水平较低,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而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除了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通本行业业务及理论知识与科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这些正是管理者所缺乏的。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主要还是用经验和权力去硬性贯彻落实既定的各项目标。实践中,他们只看到权力的作用和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力,而忽视或看不到人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
(二)有利于管理者改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根据理性模式培养的管理人才往往缺乏开阔的眼界,缺乏对整体的直接感受和总体管理能力,从而也成为一架推行各项既定管理措施的“机器”。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注重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和运用,可以促使管理者改善组织结构,加强文化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培养优秀的工作作风,潜心研究管理艺术,提高管理水平。
(三)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管理者来说,要真正从政治、思想、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去关心职工,加强同职工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彼此视为知己。同时,尊重、理解和信任广大职工,承认他们合理的个人价值并创造条件鼓励其去实现。切实实行民主管理,积极采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自觉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使全体员工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进而转化成一种合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对被管理者来说,通过强化情感、意志等,将广大企业职工的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力量,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动机和动力,激发其工作热情,使他们潜在的和现实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发起整个企业的活力。
三、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优化非理性因素的对策
(一)加强情感管理。领导者在管理制度约束人的行为,达到组织规范化的基础上,要加强情感投资,创造宽松、温馨的工作环境,培育亲密的人际关系,以情感为纽带,加强正面激励,注重双向沟通和交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知人善任,使员工得到自尊的满足,减少挫败感,增加工作热情,从而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等高级的需求,真正实现符合人性的管理。目前,我国组织尤其是企业中的情感管理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仅停留在以激励为主的感情投资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管理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发挥的作用,并没有真正从情感管理入手,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发挥,来提高管理效能。
(二)加强沟通协调。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沟通要求组织减少官僚作风,形成平等、民主的文化氛围,寻找信息的最佳流动方式,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的使命及其理念通过各种有效的沟通途径形成组织成员的趋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培养组织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最后内化为信仰和组织的文化无意识。
(三)满足人性需要。人本管理不仅要求尊重人,也要发挥人的能力和价值,满足人性的需要。人本管理要求正确对待员工,树立管理者、员工和企业是有机地统一体的观念,增强组织员工的归属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作生活质量运动”就是将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工作需要和尊重人性结合起来,并寓于每日实践之中。强调组织放弃一味追求效率的做法,重视组织成员个人价值在工作中的体现,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反过来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宁,冷桥勋.管理中的非理性及其扬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高文武,张西林.管理思想的演进与对理性和非理性认识的深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6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价值取向 实证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当前错杂复杂的经济形势,总理强调“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大学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对于自身能否成功就业、人生价值观形成及社会核心价值构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社会政经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处于时代洪流中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又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探究,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重庆某高校2011年-2015年连续五年针对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的调查研究,力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进行梳理,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进行一些探索。
一、数据来源的描述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看法、行为及心态等,包括就业前的准备阶段,此时的就业价值取向是基于之前学生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经历的实践、家庭的影响及自己的判断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主观意识较强烈,对就业行为的指导性较强。就业过程中的就业价值取向因为受到毕业生在就业实践不断碰撞、与用人单位不断博弈、社会资本(主要为父母等亲朋好友)持续作用的影响,会处在动态调适的过程中,从而较难进行定量测量分析。而就业完成后的就业价值取向则是对就业前序行为的总结和梳理,其更多的是职业观的前身和雏形,对于分析解释就业行为作用偏弱。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即将进入就业季实战的“准”应届毕业生,力求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对价值取向变化趋势的定量梳理。
本次调查自2013年开始,连续3年对重庆交通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进行“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调查采用无记名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及回收样本数如下表:
表 问卷样本回收情况
问卷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解为若干显性维度的表达,主要核心包括地域、薪酬、单位性质、影响择业的因素、自身对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变化趋势。
对就业方式的意愿(见图1)调查结果显示,整体看毕业生就业方式的选择比较务实,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较为严峻的态势下,毕业生选择“在毕业前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近三年来一直保持60%左右的比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反映了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的特征。而在2015届毕业生中间,选择“若无理想单位,则暂不就业”的比例达9.47%,较前两年有明显增长,可见随着“90后”逐渐成为毕业生主力,就业中的理想诉求被重视,这个现象值得重视。选择“边考研,边找工作”和“一直考研并放弃找工作”两个选项的同学均超过了20%,这部分学生其实均将考研列为首要选项,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考研决心尚不够坚定,现实中因为这种想法而先签单位后违约的也不在少数,而一直考研的学生在失败后也会继续“二战”。“自主创业/出国/其他”选项在2015届毕业生中出现增长,根据调查,主要来自于学校创业学生人数逐年增长。
图1 毕业生就业方式选择情况
(二)择业时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表明(见图2),近三年来,毕业生在对自身的工作待遇越来越重视的同时,对于个人的发展机会也是愈发重视。将“个人发展机会”列为择业考虑前①三位因素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在2015届超过60%,并在2013届和2014届学生中选择此项的学生比例最高,可见个人发展仍然是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调查展示,工作地点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而薪金与福利则成为2015届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学生择业的考虑因素更务实。
图2 毕业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情况
(三)就业地域选择分析。
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调查情况显示(如图3),重庆地区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且人数比例逐年增长。一方面,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吸附力逐年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校毕业生就业本土化倾向日益明显,给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多元化带来挑战。除重庆外,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仍往学生就业选择的前三甲,可见传统的经济发展高地仍然对毕业生有较强吸的引力,而这与来我校招聘企业结构有很大关系。我校主干专业同学就业的主渠道主要是国有大型工程单位,这些单位的布局以上述三个地区为主。同时我们发现选择西部地区的比例稳重有升,展现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的新趋势。
图3 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情况②
(四)薪酬待遇的分析。
从连续三年的调查情况分析,毕业生对于毕业起薪的期望值近年来逐年提高,这与经济发展趋势也较为吻合。从图中可以看出,起薪期望值3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在2015年超过了毕业生整体人数的一半,这与学校以工科为主,近年来国家基础投资建设热点层出不穷有直接关系。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学生起薪期望值起到了助推作用,而城市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是学生起薪期望值逐年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调查显示能够接受低位值1000元~1500元起薪的学生比例由2013年的6.46%下降到0.88%,学生起薪期望值更趋于理性现实,完全忽视报酬的情况几乎不再成为毕业生的选择,付出和收获相对合理的匹配水平成为大家的共识。
图4 毕业生期望起薪情况
(五)单位性质的选择情况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如图5),我校近三年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企业性质的要求呈现了由国企向民企的转变过程,2013届毕业生中首选企业性质仍然为国有企业,但在2014届、2015届毕业生中首选的企业性质已经转为民营企业,体现毕业生择业观念的积极转变。同时由于我校专业特色及行业背景,20%左右的毕业生每年还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有10%左右的毕业生每年选择的仍然是科研设计单位。但是,随着此种类型单位人才招聘标准的逐年提高,将对他们的就业工作带来挑战。
图5 毕业生单位性质选择情况
(六)对自身就业影响的因素分析。
关于自身因素对于就业时的影响(见图6),认为个人能力最重要的同学比例逐年增长,并在2015届毕业生中达到了峰值,这凸显了多数毕业生相信就业成功的关键仍然是个人内因。学习成绩则成为毕业生认为重要性下降最明显的因素,体现了学生对于个人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不再一味追求成绩优异而转向综合发展。专业的因素一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学生对专业在就业中的作用是保持者统一的认识。
图6 毕业生自身因素对就业影响的认知情况
三、就业价值变化的趋势及建议
(一)就业价值取向整体趋于务实,“90后”毕业生就业观念特征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价值取向更加务实,毕业生更加看重个人发展机会、工资与福利等,对于个体利益的诉求日趋显著,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生群体就业利益诉求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愈加紧密的显示,又是毕业生群体及家长对教育投资后收益期待的表达。然而,“90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也呈现出显著特点:一是个体逐利性与职业稳定性的求职矛盾。在职业回报中工作稳定性往往与工作收入成反比,然而“90后”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希望这两者兼得,虽然也有成功者,但绝大多数就业毕业生最后只能舍弃其中的某一点,这也导致了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毕业生的幸福指数不高,甚至还有部分毕业生因此而就业失败;二是信息收集全面与使用效率低下的矛盾。一方面,处于当下的信息时代,毕业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在面临就业时,大多数毕业生对相关的就业信息收集比较重视,收集的信息内容繁多而全面。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信息收集完之后,却很少去使用这些信息,或者错误地使用信息,如用人单位在企业网站公布招聘信息之后很多毕业生也关注到了,但是持续跟踪使用的却很少,而这与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招聘的趋势正好相悖。三是城市打拼与乡村发展的摇摆不定。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近年来出台不少鼓励毕业生到乡村就业任职的配套政策,其优惠力度对求职中的大学生群体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城镇化速度加快、大城市综合优势不断加强,城镇就业虽然竞争较大但仍然让更多的毕业生向往,在这个中间毕业生的择业去向仍然面临考验。四是自主创业知易行难。当前创新创业群起潮涌,大学生成为创新热潮中的主力军,然而虽然绝对人数较多,但相对整个大学生群体选择创业的学生人数比例仍然较少,多数毕业生仍然是有创业愿望而没有付诸实践。
(二)着力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行动特质,努力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科学合理的内生动力。
当前大学生思想行动的特质可以归纳为:思想上开放活跃,呈现出显著的多元性,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易受外界压力所强迫改变;在行动上敢说敢做,但与思想有差距,知易行难的特点尤为突出。鉴于此,需要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形成就业价值取向趋好变化的内生动力:首先要将当前就业形势的利弊以客观准确的多种形式告知大学生,这中间既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汇总和分析,让大学生首先对就业有准确的认识;也需要灵活多样的载体和渠道,让学生乐意接纳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思考;其次,要有让大学生感知就业、深度接触就业的渠道和机制,从而使得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反促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只有让大学生真正地参与就业实践,感知将来可能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对于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形成才能有更现实的帮助;第三,着力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硬实力。就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高低息息相关,整体上呈正比关系。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及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三)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外部机制,形成塑成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良性循环。
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除了需要毕业生自身不断的努力之外,更需要由学校、家庭、社会及政府组合而成的外部大环境有机联动,形成促进就业价值取向趋良发展的合力。首先,学校要担负起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和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出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生成的内生需求。其次,由于大学生活的特征,家庭已经不是毕业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大学毕业生由于与社会接触较少,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判断尚未定型,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往往承袭了家长们的就业价值,如当前不少毕业生仍然认定企业是否国有性质的观点,多数就是沿袭家长的传统理念。因此,家庭应加深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进而树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并传递给毕业生。社会和政府可以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他们都是毕业生就业整体大环境的塑造者,社会舆论虽然不能在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中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会润物细无声,如各个不同阶段社会会树立起不同身份的英雄,而这种舆论的引导往往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起到重要作用,而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和制度,也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一方面社会舆论要充分发挥正能量的激励作用,多用典型力量弘扬主流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因势利导,在毕业生个体追求和政府倡导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务实的举措引导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
注释:
①因择业影响因素较多,此处只列出毕业生选择较多的前三位因素.
②生源地指非前列地域的生源地.
参考文献:
[1]何露霞.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动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8(9):78-79.
[2]盖世洲.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62-64.
[3]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23-125.
[4]杨集梅.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嬗变及引导[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10-112.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实践性;统一
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功利性与公益性、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职业性与教育性、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等现实实践与理想追求的失衡与冲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对其理想性和实践性进行反思,以期实现价值取向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2]。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或个体基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面对和处理职业教育内部矛盾及外部关系时,对教育价值的内容及其实现手段不断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意向或倾向。由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义可知,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价值主体既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不同社会历史条件,还包括价值主体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因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既具有理想性,又具有实践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指职业教育价值主体基于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着眼对未来的追寻,从主体需要出发的要求和希冀来建构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是通过对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追寻价值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理想的人,这种目的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理想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是指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取向必须立足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价值取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离开实践根基、脱离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就无从谈起对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有效的指导和引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是由职业教育职业特性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是指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践,为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围绕职业活动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情境性和操作性。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的背离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对其实践性的背反和超越。实践性要求职业教育立足实践,面向实践,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实践性依据工具理性;理想性超越实践,指向未来,直面人的需求和希冀,理想性追求价值理性。不同的哲学基础决定着理想性和实践性总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二者不断地背离与趋近的过程中,实现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解构与建构。具体来说,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就是不同价值主体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依据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职业教育理想与实践之间不断斗争的过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多元主体不断斗争的结果,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斗争性。其多元性是指现代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不仅是政府和受教育者,还包括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家长及职业教育机构及教育者等,在价值主体上是多元的;同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希冀不同,即使是同一价值主体,由于对职业教育功能价值认识水平的改变,其价值取向的目标和内容也会不断地改变,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目标和内容是多元的;即使同一主体的特定价值取向目标和内容,其价值实现方式也会随着由于时空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斗争性是指不同价值主体之间、不同价值目标和内容之间、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之间,随着时空条件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产生矛盾冲突,并在矛盾冲突过程中不断地妥协和调和,价值取向处在不断地解构和建构过程中。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与实践性的分野和冲突不仅体现在多元的价值主体之间和不同的价值的目标及内容之间,还体现在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之间,其理想性和实践性总是处在不断地背离和回归统一的过程中。
现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的背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主体上,理想性强调个人本位,实践性主张社会本位。理想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个人优先于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实现,个人价值实现是终极目标,社会发展只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社会为个人价值实现提供条件保障。实践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社会优先于个人,强调社会发展目标,强调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定性,个人发展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个人发展只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二是价值目标上,理想性强调公益性,追求根本目标达成;实践性以市场功利为导向,关注现实具体目标实现。理想性总是追求长远的、整体的、根本的目标的实现,理想性总是基于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求所有的目标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所有的教育活动必须回归本质。而实践性总是立足于实践,认为目标不仅是建立在想像和愿景的基础上,目标还应当回归现实,即根本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实现的,因此,仅强调长远的、整体的、根本的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根本的目标进行分解,分解成阶段的目标、具体的目标、可行的目标,在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目标的实现是市场的,功利的。三是价值内容上,理想性追求合目的性,希冀目的实现,以人本发展为标准,追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强调教育性和发展需要;而实践性立足于合理性,依据理性的指引,强调多元主体的斗争与妥协,注重职业性和生存需要。理想性是社会或个人基于自己发展历史、自身需要的类型和层次、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基础等,通过对现实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提出目的,并努力追求目的达到。这种目的强调教育性和发展需要,加入了自己的希冀和情感,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是不合理。实践性强调社会和个人所有的价值追求立足于实践、面向社会实践,从实践出发,遵循实践理性的要求,强调实践必须依据理性的指引。这种理性重视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基于利益各方的博弈,注重职业性和生存需要,剔除不切实际的浪漫想像。
综上,职业教育取向具有理想性和实践性,不同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二者的多元斗争性,理想性指出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多重可能性,实践性强调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可行性。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不断建构和解构过程中,理想性和实践性不断地实现着背离和统一。
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可能性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指向理想,对未来充满希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性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了方向指引,实践教育价值取向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了有效指导,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立足于实践同时又超越实践,对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源于对职业教育理想的追寻,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动力机制和发展追求。
首先,一致的培养目标。基于对默会知识和动作智能的肯定,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共同的培养目标。即理想价值取向追求人的本真存在,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践价值取向立足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实,但在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上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是统一的。原因如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类型,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也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这体现了教育根本宗旨的要求,离开了培养人才,职业教育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进而,真正搞好职业教育,关键是明确培养什么人才,即职业教育要明确定位。在明确定位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既要追寻理想,又要立足实践,实现二者的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在,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所有的人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不论其天赋如何,当然包括动作技能见长的人。而技能型人才必须在立足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地全面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技能学习只是全面发展的手段或某个阶段。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是大批中学阶段后再没有机会继续学业,或者有机会接受普通教育却面临不能就业的尴尬,一方面是技术工人的短缺,因此,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既实现了人人有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想,又解决了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需求。
其次,共同的实现途径。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实现的,即社会服务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在实现途径上是统一的。职业教育只有通过人才培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了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能作为一个组织在社会大系统中立足,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实现与社会其它子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得到生存发展的各种必备资源。职业教育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受教育的机会,才能实现人人全面发展自己;只有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知识应用的过程,扩展知识的价值,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理想。职业教育只有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在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中,才能调整各种需要的层次和类型,检验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即职业教育质量需要其受教育者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来体现;职业教育只有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检验实践主体的发展状况并依据主体的变化,实现价值取向的不断变革。因此,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
再次,共同的发展动力。提高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动力,即理想价值取向与实践价值取向均以实现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动力。不断提高职业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是职业教育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不断提高主体的生活质量的过程,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过程,也就是价值理想不断实现的过程;不断提高主体的生活质量的过程,就是职业教育立足实践,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职业教育只有不断地呼应其实践主体发展的需要,改善其利益相关者的生存状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统一理想和实践,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最后,一致的发展追求。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的一致追求,即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均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理想与职业教育实践的循环,因为只有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相关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只有职业教育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了相关者的生活质量,才能完成与社会大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理想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均充分尊重和发展个体的智能类型,共同追求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二者统一于共同的培养目标。由此,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实现途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动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共同追求。
四、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实现
既然职业教育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有一致的培养目标、共同的实现途径和发展动力,在发展追求上也是一致的,那么理想价值取向和实践价值取向就具有了统一的基础和可能。但是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即现实的统一的可行性又是什么呢?在现实条件下又需要具体做些什么呢?
首先,正确处理人的社会规定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现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共赢。价值取向有不同的维度,不同主体、不同内容、不同实现方式、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维度。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在现阶段主要表现在政府追求就业和稳定、企业追求竞争优势、个体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实践中他们三者之间总是面临着冲突,在价值取向冲突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三者关系,实现共赢的理想状态。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最高理想,但个人的发展应该主动适应当前现实社会条件,当前的理想状态就是以就业和竞争为手段,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实践;同时不能为就业而就业,仅仅为了就业和竞争而压抑人的长远的根本的发展,在二者的协调与冲突中既受理想指引,又适应实践现状,不断实现三方共赢。
其次,正确认识可能性和可行性,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节奏,科学区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展变革的各个过渡阶段。根据理想追求与现实条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历史的维度、现实实践的维度、发展过渡阶段维度、理想的维度。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协调就是立足于历史传统,从现实实践出发,准确把握过渡阶段不断变化,直至达到理想,同时以理想来审视历史、现实和发展阶段,不断修正价值取向的变革的方向、内容、重点。由于价值取向的不断发展变化,职业教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历史价值取向是生存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技术传承、固化社会分层(技能型劳动力培养)、生存作为其价值追求;现实价值取向是竞争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促进社会稳定、就业、培养创新型组织为价值追求,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竞争能力;理想的价值取向是发展的自由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以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身可持续发展、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理想实现等为价值追求。在价值取向冲突协调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协调处理好生存、竞争与自由的关系,既追求生存与竞争的实践需求,又不断向着自由的方向迈进。
最后,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层次类型及其限定性,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动态解构与建构。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融于价值取向演进的全部历史过程中,任何具体的价值取向都是相对的、动态发展的,总是处在不断地生成过程中,因此任何具体的价值取向都有其限定性和超越性。不同的价值主体,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内容,构成不同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层次和类型。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层次和类型的内涵,对任何具体层次和类型的限定性和超越性时刻保持清醒,是建构合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结构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立足实践,依据价值取向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进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初步建构;同时,通过对实践的背反和超越,依据社会及个体的需要、目的和对未来的希冀去追寻理想,不断扩展价值取向的可能性,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再构;不仅如此,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改变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以及对不断改变的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背反和超越,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动态解构和建构,以期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行性和可能性的统一。
关键词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0-0010-04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从教育学上讲,价值取向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1]。从哲学上讲,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2]。由此可知,价值取向既是一种社会文化倾向,又是一种人格倾向,即价值取向可以有不同的主体,主体既可以是社会、群体,也可以是个体;价值取向是选择的结果,其需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以及需要和存在之间的各种价值关系中不断选择;价值取向有应然和实然之分,应然价值取向指应该满足价值主体哪些需要,实然价值取向指实际满足了价值主体哪些需要。
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教育价值主体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教育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这种价值设定、价值预期的实质就是一种价值选择,即在教育价值主体自身与教育客体之间所具备的若干价值关系中,选择某一种或几种方案,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己教育需要的目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教育主体和作为主体的教育在其实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他们和他们的活动结果中所实际遵循、指向、建构和实现的价值关系[3]。
当前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职业性价值取向和教育性价值取向[4];社会取向、个人取向、企业取向、学校取向[5];市场性取向、公益性取向[6];实利主义取向、实用主义取向、生利主义取向[7]。总体来看,目前学者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探析在研究视角上多是从价值主体、价值类型等静态角度进行,而没有从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角度来探讨,尤其对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践过程关注不足,缺乏从实施可行性角度对价值取向实现途径的探讨,使得价值取向缺乏现实根基和可行性,导致价值取向脱离实际,失去了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为此,需要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来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或个体基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在面对和处理职业教育内部矛盾及外部关系时,对教育价值的内容及其实现手段不断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意向或倾向。由此可知,分析职业教育价值取向,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角度把握职业教育价值的主体及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主体的需要及其对职业教育的理想来把握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内容及内容的选择;三是针对不同时空条件下职业教育内部的特殊矛盾来分析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然和应然状态;四是从不同时空条件下特殊矛盾的变化来反思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从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来探寻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的内涵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指职业教育价值主体基于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着眼对未来的追寻,根据主体的需要和希冀来建构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通过对职业教育现实实践的背反和超越来追寻价值理想。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是由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理想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目的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向的理想性。教育的目的性决定了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教育者对教育活动充满希冀和向往,这种希冀和向往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实践活动的动力,为人们的努力指引方向、决定行为取舍,因此,教育价值取向总是指向未来的,指向理想的;同时,教育活动的长周期性、教育结果的多因性和迟效性等特点也要求其必须面向未来,不能跟在实践后面亦步亦趋;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加快,职业产生和消亡速度加快,更应着眼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新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具有理想性。
(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的表现形式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在教育对象上,要求职业教育把全体社会成员纳入教育视野,追求人人公平地接受其所需要的教育,为所有人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在教育内容上,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追求显性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更把知识由显性知识扩展到隐性知识,由知识生产延展到知识应用,提高了知识的价值,扩大了知识的功能;在教育目的上,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最终回归教育的本质,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1.在教育对象上,体现在为不同智能类型的人创造接受教育的机会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共有七种智能类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类型[8]。普通学校教育质量标准较单一,仅仅关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没有针对不同智能类型而设计不同标准,这对具有其他智能类型优势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职业教育面向所有智能优势类型的人,尤其是普通学校教育不重视的运动智能、空间智能等智能类型的人,为不同智能类型优势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关键词:文化产业;公共政策;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构成了21世纪各国抢占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力量。我国虽然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因此,需要借助国家政策的力量,通过制定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中国的文化产业以超常的方式转型和发展。
一、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公共财政在文化领域的定位不明确
(1)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足,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上,财政总体经费偏低,地区间的文化事业费差异悬殊,城乡差异悬殊。从表面上看,文化事业是公共产品,与文化产业联系不大,但实际上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是对文化产业的间接性投资,投入资金相对不足。
(2)地方政府出台的文化产业财政补贴政策效果有限。以动漫产业为例,各地政府的普遍做法是:为入园的动画创作者提供数年免费或折扣的房租优惠,为本地创作的动画片在播出上提供每分钟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奖励(实际上奖励资金的最终受益者是电视台或外国购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产动漫在数量上的增长,但无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2.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1)文化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在申报税收优惠时存在不少困难。以动漫产业为例,国家先后出台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发展国产动漫产业,不过,对大部分中小型动漫企业来说,想要享受到这项税收优惠并不容易。自2008年12月出台《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文市发[2008]51号)以来,到2009年底,经全国23家省级认定机构初审通过并上报申请认定的国内动漫企业有303家,最终仅有100家企业通过审核,成为首批被认定的动漫企业。[1]
(2)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过窄。例如,多数中小型文化企业无法享受到增值税优惠政策的优惠。另外,除了产业链源头的文化制作企业外,从事文化运营、文化衍生品生产等处于产业链条中下游的企业未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a
(3)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个人捐赠文化事业的积极性。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引导、培育公众对文化事业的热情。而我国现行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和个人捐赠额都相对较少。有限的税收优惠额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公众和企业捐赠文化事业的热情。
3.文化产业政策价值取向的偏离
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来说,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政策的成败。目前我国现行文化产业政策出现了若干价值取向的偏离。
(1)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缺失。公共政策要求在公共领域内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然而,从我国目前文化产业政策制定机制来看,政府主导的色彩依然很强烈,文化产业政策或法规条例大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贯彻;在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表现为政策主体单一。党和政府是文化产业政策的设计和制定的主体,政策体现了党的意志和政府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以致公民参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路径,机制不畅。
(2)对公共利益价值的偏离。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的公共性,文化产业政策作为公共政策之一,理应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然而现实生活中,偏离公共利益的文化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居民在享受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的比重仍然远远超过了农村地区。因此,当前文化产业政策仍然不能体现文化利益的“公共性”。[7]
(3)对以人为本人价值的偏离。文化产品属于公共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的是精神产品和服务人们通过消费精神产品和服务,满足精神需要。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而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却出现了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偏离。
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
1.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
(1)完善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政策。完善法制,建立规范有效的公益文化事业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每年增加幅度不应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的方式,减少地区间文化事业投入的差距;文化事业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要增加国债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加快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2)改进财政补贴方式,变“普享式”为“绩效式”。建议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鼓励文化企业出精品。政府可以采取预购的方式,以高于电视台播出费数倍的价格来预购高质量的动画片,再卖给电视台。这种方式将形成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3)财政出资,对外输出我国文化。文化产品的输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让外国观众接受新的文化是很困难的。我国政府应该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对我国的文化产品进行输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2.完善文化产业的税收体系
(1)针对文化产业新的业态,要及时调整税制,避免税收流失,本着“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努力构建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税收体系。
(2)适度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和范围。制定《文化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严格界定文化企业。经认定的企业,享受与高新技术企业同等的各类税收、财政补贴、融资、土地等扶持和奖励政策。文化管理部门应加强指导,加快企业的认定工作,使文化企业的税收优惠能落到实处。
3.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在价值取向的重构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原则。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为社会不同群体的实践活动提出了行动导向。因此,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应坚持公平、公共利益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大学生 就业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92-03
一、引言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一定时期的个人主体的价值观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社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基本立场、生活态度以及价值取向。它决定着个人主体的价值选择行为,影响着个人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或创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的追求、定位、选择和评价等形式的一种大学毕业生个人倾向性的表现和态度,完全体现大学毕业生个人对以后个人发展的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方面上。它是大学毕业生人生价值观在整个就业过程中的现实体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地变化,把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问题,缓解市场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正确地看待职业,找到未来发展正确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我们探索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目的和研究价值所在。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摸索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分析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及特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课题组开展了专题调查。调查方法是参考有关文献、发放调查问卷以及专访就业指导老师和在校学生,采取抽样调查方式。调查时间从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调查对象主要以广东9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校学生为主。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大学生的就业去向选择、就业地区意向、就业单位性质、职业单位标准、就业薪酬期望、就业困难原因和择业因素影响等方面内容。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215份,回收率93.46%,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可靠性。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具有如下几个方面明显的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个人意识更加明显
在就业地域的调查中,调查数据显示,有61.51%学生选择在“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有19.23%学生选择在“中小城市”,有4.31%学生选择“农村基层”,有1.71%学生选择“国家需要的地方”,没有人选择到“边远贫穷的地区”,有7.75%学生选择“想回到家乡”,有2.36%学生选择“到国外发展”,也有3.13%学生选择“只要能就业地域不重要”。
在职业定位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32.66%学生选择“国家机关”,有24.74%学生选择“事业单位”,有16.94%学生选择“大型国企”,有12.93%学生选择“外企外资”,有8.31%学生选择“民营或私营企业”,有3.65%学生选择“自己创业”,仅有2.77%学生选择“小微企业”。
从调查结果明显地看得出,大学生功利思想意识在大学生的就业地域取向和大学生的职业定位的轻重。功利价值取向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在就业时,受到各种利益的驱动,往往产生盲目逐利的心理和行为,根本就没有按照原先准备的职业规划去实现个人自己的奋斗目标,缺乏长远考虑和坚定的就业定位。统计数据说明,随着就业创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地方就业创业环境的逐渐优化,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的人数也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经济文化发展较好的大城市,将自己的职业定位放在较高的位置,比如广东省毕业生,都希望能够留在广州地区工作,甚少在珠三角经济发达的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二线城市工作,即使是在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还是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个人意识比较看重,功利性质比较明显。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就业选择灵活多样
在就业去向的多项选择中,调查数据显示,有78.38%学生选择“考公务员”,有71.25%学生选择“事业单位”,有54.67%选择“外资外企”,有33.35%学生选择“考研”,有28.63%学生选择“自己创业”,有16.39%选择“出国留学”,有14.33%学生选择“中小企业及贫穷山区社区村官教师”,有7.49%学生选择“小微企业”。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择业单位呈现多样化,在就业选择上出现多元化的择业就业倾向。更为注重多种因素,如选择考研的、选择创业的、选择考公务员的,还有选择外资外企、出国留学,也有选择到中小企业及贫穷山区社区村官教师、小微企业等多元化。特别引起关注的是2016年,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很多大学生选择自己“创业”。多元化的就业价值取向表明了大学生较好地认知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也体现出大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方式,明智地选择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就业方式。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偏向兴趣化,个性偏好选择突出
在职业兴趣的调查中,统计数据显示,有23.61%学生在择业时偏重个人兴趣的职业,有13.22%学生在择业网络性职业,有11.84%学生在择业娱乐性职业,有10.03%学生在择业“无所谓”,有41.30%选择“专业对口”。数据表明,有部分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时将个人兴趣放在更为重要位置,找个人兴趣爱好的职业。对于个人选择兴趣职业问题,应该属于一种短期行为,因为兴趣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对一个生活经验不丰富的大学生来说,个人兴趣给予他们的驱动力不够稳定,受到挫折后,往往马上放弃,甚至不知所云。在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就业相当困难了,更不容易按照原先职业规划实现更合适的自身兴趣的职业和岗位。
(四)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明显理想化,就业薪酬期望较高
在就业薪酬的期望调查中,数据显示,6.62%学生选择3000元以下,有15.01%学生选择3000~4000元,有24.11%的学生选择4000~5000元,有50.01%学生选择5000~6000元,有4.25%选择6000元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对于自身能力的市场价值存在低估现象。在调研中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把自己定位过高,期望值过高,选择高薪资、高发展机会的行业的理想就业形式,这样的就业价值取向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因为他们忽略了实际就业市场因素,脱离了社会现实,这种理想化的就业观,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五)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表现稳定化,选择职业规律稳定
在“职业选择”多项选择项目中。统计数据显示,66.34%学生选择“考公务员”,有62.34%学生选择“考研”,有57.67%学生选择“工作的稳定性与生活环境”,有46.34%学生选择“高收入行业”,有27.33%学生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有23.66%学生选择“自己特长的发挥程度”。调查数据表明,学生更多地是选择职业稳定、收入较高的行业及岗位,公务员、考研等的选择成为大学毕业必考的过程,不管结果如何,总是参加一下试试,成为必考规律。大学生选择公务员、考研已经成为一种方式,也体现了大学生选择职位职业要求稳定,就业价值取向稳定性的心理,保守求稳心态。
三、实现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实现大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必须从国家宏观政策、学校教学教育、社会家庭环境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探索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朝着社会主流方向发展。
(一)完善国家就业创业机制
1.完善国家就业政策体系,提供良好就业环境。完善社会就业保障制度。政府部门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力市场,使大学生能够在就业时不再受职业保障方面的困扰。推进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以创新创业促就业,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作用。做好各项政策落实,如创业贷款、企业减税降费、创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领域创业。
营造公平就业创业环境。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体制,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进行监督,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行为进一步规范,消除名校效应、性别歧视、残疾歧视和地方保护等问题。消除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户籍、院校等方面的歧视信息。规范招聘信息,招聘程序,公示录用结果等程序,为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营造公平、公正、安全和和谐的就业创业环境,构建学生就业创业保障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制度落实。
2.加快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经济新常态下,充分发挥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势影响作用,更好地提供就业岗位。企业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高校学科调整和专业设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进高等教育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人才。通过毕业生就业供给侧改革,增加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校教育规模的同步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双赢,达到以解决国家经济竞争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3.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问题,精准扶助困难学生。政府部门要深入调研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出台符合实际的就业政策,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和稳定就业市场。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提高创业资金资助标准,增加优惠政策补贴和低息贷款,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在大学生经济资助方面,扩大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财政补贴。在大学生就业落户方面,简化流动就业大学生落户手续,提供未就业大学生社保补贴。总之,通过各种财政资金资助方式,解决毕业生经济困难问题,让大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就业平台和机会,增强毕业生就业信心,激发毕业生创业勇气。
4.规范媒体舆论作用导向,正确宣传就业信息。政府部门要发挥媒体行业的舆论导向作用,避免各种激化的社会情绪,制止扰乱市场经济发展行为。各类媒体要负起社会责任,正确把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宣传导向,客观有效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就业资讯,避免因夸大误导造成就业恐慌。发表客观、真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咨询以及就业信息等相关方面的评论文章,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形成全社会关注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发挥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
(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1.科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深入做好人才市场的需求调研,研究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以企业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就业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发展需求,加快完善科学设置,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产业升级有效对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和研究型科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从根本上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要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训体系:一是做好专业课程设置。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对全体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教学学分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二是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奉献意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和创业意识教育;三是做好实践活动教育。要广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创业实践基地等社团组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就业培训,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确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设计上,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个性和不同兴趣的学生开展各类组织活动,比如,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高校要组织大学生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进社区,进农村,进基地,了解经济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可采取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活动;比如,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高校要拓展社会服务新领域,采用不同活动方式,引导大学生参加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等各种社会公益性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认知度,丰富社会实践经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3.强化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一是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建设。高校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科学选择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二是加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扩展实习实践基地范围和类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三是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学校就业指导老师的专业培养和培训,让他们懂得就业创业专业知识,把握就业创业政策形势。积极引进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社会专家、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进校指导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四是完善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重点内容是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专业发展、求职心理和应聘技巧等方面指导方式,可以试行从大一开始,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重点,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感恩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贯穿高校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尽早确定个人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根据毕业生不同阶段需求和求职意愿,提供相应的就业创业政策、行业岗位信息、指导服务信息,做到全方位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差异化;二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高校资助中心和就业中心要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边远地区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残疾学生等就业困难群体,加强学生的个性指导,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三是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为创业的学生提供孵化基地、资金补贴、开业指导、创业培训等实现大学生创业有指导有服务的方便。
4.拓宽重点领域就业渠道。高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挖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领域的就业机会,多渠道在生产业和生活业扩展大学生就业门路。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一带一路”项目等国家战略领域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等领域就业创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色,不断开拓大学生就业岗位。
(三)发挥家庭成员积极作用
1.引导学生合理就业期望。家庭教育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影响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去,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对大学生的期望值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因此,家长及家庭成员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认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态势,形成一个明确的认知,对孩子的就业期望有一个正确的要求和期望,发挥自己在孩子的就业价值观念中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做到合情合理有效地发挥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影响,对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中形成科学稳定的就业价值取向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重视孩子综合素质培养。关注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家长重要职责,作为家长要重视孩子专业知识和道德素质均衡发展,以健康合理的方式为孩子的择业把握尺度,避免一些因期望目标设置过高,如高工资、高职位、优环境、大城市,从而增加孩子就业压力,致使孩子的就业信心遭受挫伤。家长要做到实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引导孩子以理想追求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目标。
3.引导孩子正视现实压力。家长是大学生最依赖最信任的群体,家长要在毕业生择业迷茫或就业失利时,主动地指导和安慰孩子,做好子女就业期间沟通思想工作,精准把握孩子就业心态的变化,引导大学生实现多元的就业价值取向方式,减轻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调适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积极面对就业。
4.鼓励孩子积极奉献社会。家长及成员要鼓励孩子树立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观点,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加强孩子的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四)提升学生自身就业创业能力
1.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毕业生在就业前就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专业基础学习,把握专业知识;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践能力提升;增强人文素养,增强心理素质以及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增添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才能更好应对挑战,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树立多元就业观念。我国高等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已经取代精英教育,大学生要面对现实,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现实,做到端正自己心态,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就业期望,把握个人定位,不要将就业范围局限于几个行业领域里,要拓宽就业创业视野,树立多元化就业理念,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要正确对待竞争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不要放弃,争取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选择自身兴趣职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要把握好自己的就业定位,才能处于优势状态。选择兴趣的职业和岗位,是大学生个人的追求,应该培养这种兴趣,但大学生对兴趣领域的认知必须要宽广,把握兴趣与行业职位的结合点,才能够在求职过程中具有更多的选择,才能实现个人的就业目标,达到个人的梦想追求。
找准自身就业定位。大学生要认清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找准自身职业定位,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毕业生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的优势和地位,准确衡量自己就业创业能力,对就业期望值要有一个准确的估算,做到心里有底,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实现就业意愿。
3.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大学生本人在大学期间,特别是在大四阶段,要根据个人自身的能力特征、兴趣爱好、个人性格和气质类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我,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对整体社会要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了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就业竞争中就永远处于有利优势地位,容易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找到较理想的就业岗位。
积极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专业知识,还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这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必备条件。因此,大学生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活动、科研实习活动、项目管理活动,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勇敢当担社会责任。如何处理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是当代大学生思考的重要问题。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态势下,作为就业主体的毕业生,要关注国家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民生活,勇敢当担社会责任。做到正确处理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关系,以国家发展为重;正确处理个人职业的选择与祖国发展需要的关系,以国家发展需求为重;正确处理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关系,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重。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实现自己职业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基金项目:广东省省级学校德育创新2015年度课题――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项目编号:2015DYYB08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盖世洲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2] 方留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3] 蔡晓琳.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原因分析及取向指导[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 牟艳娟等.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应对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6)
[5] 姜岩等.马斯洛需求理论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2)
[6] 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7] 马廷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3)
[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3.16
[9] 高存福,田兆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3)
[10] 陈小玲,钱.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3)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225)
【关键词】大学生;多元文化;择业;价值观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随着科技和文化发展,世界文化相互融合、渗透的趋势已成为现实,多元文化的出现,打破了我国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更多的西方文化、现代文化进入中国,人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世界,吸收了不同文化的精华,使我国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格局。而多元文化的发展不仅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产生了新的影响,而且客观上也提出了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改进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新问题。
二、多元文化下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现状
(一) 多元文化使大学生择业观的个人意识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发展, 各种思想和文化蜂拥而来, 使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则伴随各自的条件、信念与选择的不同, 更加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状况, 从而引发了人们不同程度的价值困惑。
大学生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在价值观选择上迷失方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冲突在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上往往表现为理想与现实、社会关注与个人关注之间的波动。从而忽视了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应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只考虑自身的发展,个人意识突出,群体意识淡漠。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择业观出现功利性倾向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但市场经济又有其负面效应,它诱发了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狂潮,使得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 陷入了精神的贫穷, 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大学生个性意识的普遍增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功利主义的择业价值取向也更为明显。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现实生活的直观性以及对感性满足的强烈要求,使得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较多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对经济收入的关注代替了原先对社会地位和职业名声的关注。
(三)多元文化的渗透使大学生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多元文化的盛行,使许多大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价值,价值取向上的一些不良的心态和负面认识不断蔓延。他们的择业期望值过高,使他们在择业时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的不良后果。有不少大学生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不考虑个人实际和社会实际,只考虑个人意愿,在择业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唯我独尊、个人至上、不顾实际,择业的过程中产生了虚荣、攀比心理和好高骛远的心态。而这种心态致使他们在择业价值取向上不能正视自我、期望值过高、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四)网络文化的泛滥导致大学生自主择业能力低下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的加剧和价值选择的困惑,网络全球化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界限,不同的文化在网络中相互交融、相互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向全世界全方位输出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加快思想渗透和文化侵蚀。
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淡化。在网络中,人们的交往行为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完成的,这种情况下,必然使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的情绪,甚至会出现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情绪。由于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日益增多,也会使人的交往安全感下降,因而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甚至产生了交往障碍、恐惧症等心理问题。 甚至有的大学生不能自主地选择就业单位,总想依赖社会关系,不能主动就业,缺乏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直接沟通,也影响了学生择业的顺利进行;或者当即将做出选择时自己又举棋不定,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而丧失了自主就业的能力。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念
(一) 注重制度和政策引导
目前,国家机关和公务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对象, 选择私营和乡镇企业的人很少。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的收入稳,地位高,合理的用人机制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除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现实关注之外, 还担心企业的发展前景、户口的解决、养老、医疗保险和福利待遇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制度的完善、政策的导向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基层岗位工作。如“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社区民生”、“特岗教师”等基层服务项目。对在基层岗位就业并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另外,还要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巨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高科技支撑,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对新增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对在中小企业工作到一定年限的大学生,能够享受政策上的优惠待遇待遇,还要鼓励在中小企业建立大学生见习培训基地,从政策上对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以正确引导。
(二)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
高校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首先,加强价值观教育。哲学主张从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中把握人的价值。认为,人的价值最根本的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标准。其次,高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训练,开设就业、创业实践课程,加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安排大学生去基层、工厂和事业单位去实习,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的择业方向。再次,在专业课程设计上,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综合型人才,有利于大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能力,明确就业方向。
教学改革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确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使其勇敢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大学生积极地加入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形成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正确择业价值取向。
(三)大学生要明确价值标准
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择业取向问题上摆正心态,既要立足于自身条件,又必须高瞻远瞩,深刻把握时展的脉搏。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御外界不良思想的冲击,可以唤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充分预见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用超前的、发展的眼光定位自己的择业价值取向,用理性的思考来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科学的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关于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定位,我们并不是说要忽略择业中的个人因素,只去尽社会责任,这样不但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的损失。在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今时代,大学生择业的价值取向既要立足于自身条件,又必须高瞻远瞩,深刻把握时展的脉搏,充分预见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用超前的、发展的眼光定位自己择业的价值取向,用理性的思考来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以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翠英,哲学原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12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调查 主题设计 价值选择
近年来,南京市各职业学校相继开展了多项针对性的就业调查,随着调查主题不断增多,调查范围逐步扩大,调查内容更加丰富,调查操作更加娴熟,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就业调查对改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就业调查的设计、实施及总结评价全过程的深刻反思,总有一个本质性问题无法回避,即就业调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换句话说,教育关乎智慧、关乎人生,也关乎价值,就业调查要体现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我们必须从教育原点出发,认真思考就业调查的价值选择问题。
一、就业调查的逻辑起点与实践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职业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文化基础课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毕业顶岗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等各项学生集体活动,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全都直接指向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职校教师和职校学生都必须高度关注就业。
就业指导是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工作,它是教育者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性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
应该说,发源于美国的就业指导,经过我国三十年的本土化实践,已发展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学校教育培养社会人、培养职业人的有效手段,成为实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想、提升职校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就业调查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和关键。一般来说,各种不同主题的就业调查都力求获得三个方面的准确信息:一是行业企业发展对新员工的学历层次以及素质能力的要求;二是学生与家长对未来学业和就业质量的期望值;三是学校办学能力及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人员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改进教育教学、就业指导等工作的有效依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的提升,力争实现高质量就业。因此,高质量的就业调查是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
二、就业调查的主题设计与价值选择
价值取向问题是教育领域中最核心的价值问题。叶澜教授认为:“价值取向是人对客观事物及自己需求和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如果从教育的本来面目出发,教育的本质也只能是价值性或精神性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其价值取向的确立不仅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关,而且同教育主体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和选择有关。
学校教育本质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一项社会事业、社会部门的教育;二是作为文化—心理过程的教育,后者基本上属于价值引导活动。价值引导必然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预设,例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以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价值引导体现着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教育的性质,体现着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
从教育目的逻辑起点上看,教育活动存在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与选择问题,这是教育所面临的最根本的价值冲突,这也是教育主体所面临的最根本的价值选择。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及教育价值的取向不同,就会在教育目的上做出不同的选择。
当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也存在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功利性与公益性、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职业性与教育性、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等现实与理想的失衡与冲突。就业调查作为职业教育中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教育者理应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价值选择。正确把握当前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不仅是就业调查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就业调查本身评价的前提。就业调查价值取向的具体指向是就业调查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的整体,它所直接面对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价值的就业调查?我们需要就业调查向什么方向发展、实现什么价值?
纵观当前职业学校开展的主题、程度不同的各类就业调查,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维度的主题:行业企业需求维度、学校发展维度、学生发展维度。应该说,三个维度的调查主题各有侧重,都内含了丰富的职业教育特色内容。其中,行业企业需求是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思想的直接目标指向,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职业学校办学的外力之一。职业学校是连接教育与社会、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贯彻教育方针、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把学校人培养为社会人、职业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
基于以上思考,南京市职教教研室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结合南京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与特点,在总结梳理各类就业调查经验的基础上,先后设计实施了三个方向十大主题的就业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全市20所省级重点及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一)直接指向学生的就业调查
调查主题:新生就业意识调查。旨在了解职校新生对社会、对就业、对专业以及对学习者自身的基本判断和期望。布鲁纳“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积极的认知过程,教育者应注重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相信潜能,注重学生需求,知情统一,是有效教育的关键。无疑,就业意识调查不仅是增强就业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改进专业学习策略、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前提。
(二)指向学校的就业调查
调查主题包括,一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就业指导机构及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就业指导工作任务最终要通过专门机构及专职教师来落实和完成,促进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二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校企合作情况调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改革,此项调查旨在及时把握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进程、有益经验及问题。三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全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评价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此项调查自然是各类就业调查的重中之重。四是以大类专业为基本单位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五是以品牌特色专业为基本单位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以上两项调查结果是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也是职业学校内涵提升须高度关注的重点内容。六是以技能大赛金牌选手为对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调查既要关注多数,也要关注少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七是创业教育及创业典型调查,创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就业,青年学生大胆创业也是“创优、创新、创业”新江苏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指向行业企业的就业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是行业企业对职校生素质能力要求调查,二是行业企业对职校毕业生用工满意度调查。这两项调查以问卷和座谈会两种形式相结合,走进行业企业,挖掘行业企业中的职业教育资源,重在取得合作企业的支持。
实践证明,沿着行业企业、学校、学生三个维度设计的就业调查,总体符合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就业导向办学思想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区域性、开放性、专业性、实用性等基本特征。综合运用三个维度的就业调查,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就业调查的问题与思考
教育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教育是最深刻地牵扯社会与个人之间互动的文化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是联系着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一种跨界教育。
纵观发达国家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经济体制、社会环境、法律法规等诸多影响因素。因此,审视职业教育,审视就业调查的价值选择,绝不能割裂其与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客观联系,简单地就事论事。教育者应该把就业调查回归到职业教育大背景中,才能看清就业调查的教育价值原点。
可以肯定的是,就业调查作为职业教育中一项专门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正在逐步发挥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应有作用,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就业调查的局限性及其背后的问题。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当前的就业调查关注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层面的较多,关注教师、学生层面的较少;关注调查对象范围广泛性的较多,关注调查主题针对性的较少;对就业率等定量内容关注较多,对真正深入到职校生个性化发展层面的定性内容关注较少。探究就业调查的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就业调查主题设计简单笼统,有的甚至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注重工具性,忽略人文性,对个人价值的教育关怀还远远不够。
我们认为,在调查主题背后的价值观念层面,既要不断厘清职业教育的学习质量观、就业质量观,还要努力实现就业调查价值取向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可能性与可行性的统一,更加注重职业教育价值二重性:即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属性和通过受教育者来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社会属性。这既是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映,也是由教育规律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J].教育研究,1989(8)
[2]陈晓云.就业行为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3]张成涛.在“职业性”与“教育性”之间——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10(4)
[4]王军红,周志刚.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J].职教论坛,2012(12)
大学生就业问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精英化”教育时代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代之而起的是“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必然产物。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根据自己的理论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在校生人数占适龄人口的15%)、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在校生人数占适龄人口的15%—50%)、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在校生人数占适龄人口的50%)。可以说自2003年始,我国就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虽然高校的招生总人数有趋缓的发展态势,但依然处于递增状态,而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是成正比的,这就使得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更显紧张,形势严峻。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一些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高端化、国际化、信息化行业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与这些市场紧密联系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危机,以及与其紧密相关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的重新审视和调整。另外,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而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一些众多类型的经济制造业也在这次危机中受到巨大打击,这也使得原有的就业市场大大缩水,尤其以中小企业、个体经济为甚,企业内部不得不对员工进行调整,甚至裁员减薪。虽然国家针对这种现状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客观现实依然不容乐观。当然,这种由供需来决定就业市场的现状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计划经济体制逐渐为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大学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也逐渐过渡为由供需决定就业市场的“双向选择”制度。这种“双向选择”使得大学生与就业市场直接面对面,既拓宽了大学生的自主择业面,也提升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过去那种大学生毕业后即由国家分配的现象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大的改革环境下,相当程度的大学生在思想和观念方面并没有跟上国家经济发展的脚步,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状。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劳动力就业市场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高校的扩招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然,高校的扩招本身并没有错,它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将这种高等教育变得更亲民化、大众化。然而这种扩招所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出现,使得大学生与就业市场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环节,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出现困难的必然原因。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其变化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内涵
所谓就业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即是指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对就业的理想、目的、要求、方向、意义、空间、范围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统一体的根本看法、态度和信念,它只有在就业过程中才能具体体现出来,是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方向所持有的一种基本观点和价值判断,也是在其特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的对自己所选择行业和未来发展定位的一个初步了解和辨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的就业情况,如何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价值取向即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积极的就业价值取向,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为之奋斗。相反,不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则会使大学生无法规划出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理想,从而无法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就业道路上不断受挫,以致总是徘徊在就业与择业周而复始的迂回道路上。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也逐步趋于完善。就业不再由国家安排,而是由大学生主动投身到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真正实现“双向选择”的就业途径。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总体人数不断攀升,在就业市场中的比例也日益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竞争上岗的局面屡见不鲜。这就使得大学生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不断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了解就业形势、平和就业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就业市场中赢得主动地位。这一阶段大学生“自主择业”,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观点普遍占据了就业市场,大学生不再把就业方向局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而更多地涉猎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另外,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迫于就业压力,以及鉴于就业岗位与自己人生定位、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一部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其中一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已初见成效,这也为社会所逐渐接受和认可。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
1.市场性特点。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已成为大学毕生择业和就业的主流。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大学毕业生通过招聘会、网络招聘信息、校企宣讲见面会等多种方法和途径,主动进入人才市场,积极择业、就业、创业,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市场性特点。2.竞争性特点。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有市场就有竞争。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并立于不败地位,就必须以过硬的基本功武装自己,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职业素质技能的增强,形成积极、健康、优秀的人格品质,把竞争看作一种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培养开拓进取精神。3.能力性特点。当代大学生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所谓的能力涵盖面十分广泛,它既包括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基本技能(即学习能力),也包括大学生自我认识和对他认识的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诸多方面。因此,这也正体现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能力性特点。4.学历性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就业岗位需要有学历、有知识的人才,在一些大型的招聘会上,很多用人单位都明确要求应聘者需“具有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具有一年(或几年)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这体现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学历性特点。5.职业平等性特点。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大学生和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化为“供大于求”,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选择也放低了姿态,不再一味地要求专业对口、工资福利待遇丰厚等,而更多注重能够发挥自身特长、展现自身才能、实践自我人生价值的岗位。这充分体现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点和态度上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职业平等性特点。6.自主创业性特点。近来网络媒体报道较多的大学生创业的事例频频见诸报端。大学生自主创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大学毕业生那种“天之骄子”的思想,体现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国家和社会也重视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使更多的拥有创业梦想的有为青年不断加入进来,在创业道路上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这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自主创业性特点。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自身的主观特性、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
(一)大学生自身主观特性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在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诸多因素中,大学生自身的主观特性显得尤为突出。多数大学生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都希望得到一份理想中的、满意的工作。而如今的高等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精英化”教育,“大众化”教育的概念需要当代大学生去重新审视,并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大学生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调整就业期望值,把握好自己的定位,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竞争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二)家庭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的社会载体。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择业、就业等各方面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其家庭的影子,家庭的影响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父母既希望子女轻松快乐地度过一生,又矛盾地希望子女能够有所作为、出人头地,父母的期望值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家庭成员首先要身先士卒,淡化名誉利益,抛开享受思想,而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为子女做出榜样,这样才能在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观念中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三)高校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高校是大学生孕育的摇篮,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离不开高校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招生规模和毕业生的总人数出现逐年递增态势,然而“精英化”的教育理念却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所谓“大众化”教育下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仍然面临书本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及能力欠缺的尴尬局面。因此,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应是更多地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并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在积极开展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必要的就业指导,使大学生能够在了解和认知社会的过程中,结合自身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社会价值,从而真正起到高校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的引导作用。
(四)社会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
论文关键词:商法;价值取向;法理基础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坚持走市场经济与法治化建设的道路,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当前,中国现行的还是民商一体的民商法制度,这是由中国历史上的立法习惯及私法特性决定的,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展开了商事贸易规则的制定,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们还没真正认识到商法的存在,更不用说其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了。商法以营利性质的商事贸易关系为对象,本质上是促进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颁布的《经济合同法》规定了多种交易制度,如仓储、保险、买卖等,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商事交易法律。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中国的商法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商法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公平价值与秩序价值等。研究商法的价值取向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商法法理基础的研究就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商法的价值取向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商法本身的问题。
一、商法的价值取向
商法的本质就是促进企业或个人利益最大化,是相对于社会或公益事业而言的,其调整对象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事关系。崇尚个人利益至上,并不拥有维护社会公益及价值的职责。商法的价值取向是基于一定的程序、社会伦理及利益为基础而构筑形成的立法的正当性与操作性。商法价值不同于商法的功能与作用,而被看做是商法的一个哲学范畴,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主体需求。商法的价值具有需要性、理想性,是商法制定的重要标准及运行的重要基础。商法的价值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效益价值、秩序价值及公平价值等组成,这些都反映了商法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是商法价值的高度概括性与独特性的重要体现。效益取向是商法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为人们提供较低的成本以帮助其获得较高的收益,在设计上更多的是考虑如果更多的配给商家更多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他们获得更多的平等竞争的机会,及自由竞争市场规则的维护。在商业争端的解决方式上制定了以商业仲裁为重要内容的纠纷解决机制,更倾向于速度与效率,使经济生活更快地恢复到无争端的竞争状态中。由于商法调整的对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关系,因此,其价值取向一定是反映维护营利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正是效益价值取向的归宿。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效率优先的,商法的制定必须顺应市场机制的运行,并为了实现该目标而会牺牲其他的价值。
商法的价值取向还带有明显的道德方向,公平竞争就是其重要的取向之一。这里的公平指的是一种道德标准与品质,主要包含机会、分配规则、分配结果平等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就商法价值取向中效益与公平的关系来看,公平是效益的重要基础,而效益的价值优于公平。秩序性是商法的保障性价值取向,是其正常行使法律权利的基础。商法的秩序是保障人们在商事活动中的稳定与安全,达到期望效应的最大值,也是商法价值取向中构建商事交易秩序的重要指标。如在制度设计上体现出的设立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解散制度与退出制度等。可见,秩序价值取向是商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为效益及公平提供服务与保障的。因为没有秩序的稳定与发展,就不会有长久的效益与稳定的公平竞争环境。稳定的商事秩序不但能够降低商事交易的成本,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侵占当事人正当权益的行为。
二、商法的法理基础
商法的法理基础主要研究的是对商法的调整对象、商行为、商人等要素存在问题的设立的。其作为一种部门法,其法理基础主要是关于商法的法学及哲学层面来讲的。因此,我们不能通过概念性的东西来判断商法的法理基础,不能停留在规范层面,这其实是对商法涉及对象的的一种经验性总结。商法的法哲学理念是通过对商法的合法性来展开的。商法的合法性及其相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但有相关民意的问题,而且还有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顺应民意,如何有效解决商法与民众需求之间的关系,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是说明商法与学者认识的关系。因此,中国商法的法理基础具有现实性与超然性之分,是一种哲学方面的思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商法现状与人们对商法的需要,即商法的价值方面问题。
中国的学者对商法法理基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及理论的研究与介绍上,还有部分对中国商法实践的案例分析。就国外对商法的理论研究而言,国外学者认为商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重商主义、社会本位论及博弈论等,而中国商法的法理基础研究则主要对商事关系主体、行为等概念上的分析,还有关于民商分立及统一的争辩上。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中国的商事关系主体具有如下的几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商事关系主体是商法中规定的法人或个体,其具有很大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商事的主体主要是参与商事活动的人或个体,承担着建立商事法律关系并承担其义务与享有权利的人,这只是商事关系主体方面来讲,其实质是商事与经营关系。因此,商法的法理基础主要内容是商人精神在法律上的客观反映。而商人精神主要包括商人的伦理、商道及其评价上,主要体现了商的伦理及职业属性。与此对应,商法的营利性、公平性与秩序性追求则集中反映了商人的精神本质。其中的商行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同时这种行为还必须要有营业性的特点。商事法律行为就是在商行为的基础上,商事主体在对商事法律的产生、消灭、变更等行为的统称。这些商事关系的特征都为商法的法理基础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商法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的关系
上述已经对商法的价值取向有了较多的分析与阐述,具体而言,公平、安全、效益等都是商法追求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主要的价值矛盾。商人都有逐利的本性,商法就要适应这一要求与特征,要反映他们的这一价值要求。如票据就是一个典型,其只根据票据的记载来行使其权力,并不因为其他行为的非法或无效而无效。这样就很好地满足了商人资金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资金的流转与运作。商人或“经济人”要满足自己的效用或利益就必须将自己的资产或财富作为交换,以实现逐利的目标,而这个过程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保证自己能够获利。同时也需要公平竞争以实现长远利益的诉求。我们以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为例,投资人只对其出资的多少来负担相应的债务,这对合伙公司或无限责任公司来说是非常安全的。我们通过对商事关系组织中的由无限责任向有限责任演变的历程中可以发现商法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的更新与转变。商法实现了从最初的高效、公平、安全等特征的表象分析,逐步向更深入地解释其特征产生的原委及渊源,从而实现了商法发展的完全性与体系的完整性。商法是不断根据人们需要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商法作为一种部门法有其科学发展的逻辑性与历史性,这就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找出其中的本质,尤其是商人或法人经济活动的基本动机与行为方式,并根据其行为需要而完善商法的体系与逻辑框架,从而成为真正维护商人利益与安全的商法。
从商法的价值取向与法理基础的关系来分析,商法其实就是私法,商法的公平价值、秩序价值和效益价值其实就是商事主体的权利,都是现代商法的特殊本质。商法的公平价值体现的就是商事主体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及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商事主体的交易中,交易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任何一方都不能享有对方的权利,这样才能有助于商事交易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社会保险制度;价值取向;策略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制度这四大类。从中不难看出,在顶层设计中上述保险制度涵盖了生老病养的基本方面,并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上社会保险制度也亟待完善和提升,完善的目的在于能够涵盖更多人群,提升方向则主要指向了保障层次和力度。由此,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哲学问题,即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从现有的诸多相关文献中可以知晓,不少作者都试图从各个学科领域对此作出回答,且因此而得出的对策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在抛弃学科偏见的基础上,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来审视社会保险设计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社会保险制度的价值取向问题分析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审视社会保险制度的价值取向问题。(1)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便与保障公民的社会与经济权益紧密联系。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借助增量变革的累计效应,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也必然需要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保障需求。因此就初衷而言,便可以理解为:起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稳定器的作用,并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2)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归宿。初衷与归宿需要达成契合,那么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归宿则需要达成稳定器和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具体的顶层设计来实现,且这些设计仍处在动态演化的过程之中。动态演化的源动力在于新情况与新事物的大量涌现,使传统保障制度系统中的策略选择集合已无法破解实质性问题,如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机关、事业单位体制变革的社会保险问题等。(3)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评价。以公平与正义来作为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评价,显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公平与正义本身就具有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因此,在分析这里的价值取向问题时,需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百姓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评价标准,且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反馈机制来实现。
2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中国视域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并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激活各类组织职能为推手,这就构成了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中国视域。为此,结合上文所做的分析,这里聚焦中国视域将价值取向具体化。
2.1当前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
当前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可归纳为:(1)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农村人口,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2)促使二元社会保险制度并轨,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体制变革;(3)完善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展开。从中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顶层设计领域便是围绕着上述初衷在进行社会保险制度的优化与创新。
2.2当前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归宿
由于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归宿具有动态演化的特征,所以我们也只能在相对静止的视角下来建立中国视域下的价值取向:(1)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来提升农业人口的福祉,并为他们的市民化身份转变提供制度保障。(2)在事业单位体制变革中,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来保证过渡期社会公益性专业技术服务组织运转的稳定。(3)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确保过渡期间的社会稳定性。2.3当前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评价正如上文所提出的,对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评价需要充分听取基层群众的呼声,或者说广大基层民众才是评价当前社会保险制度公平与正义的主体。从而,这就需要搭建起可行的载体来反馈这些呼声。
3价值取向驱动下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1)夯实社会调研基础。接下来在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顶层设计时,需要夯实社会调研基础。目前,精准扶贫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体制内单位变革等事项都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社会利益主体间的博弈格局更为复杂和多变。因此,夯实社会调研基础的关键在于增量调整环节,即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传统策略下,建立过渡期的增量变革机制,使得在未来某个时点形成新老办法的并轨。(2)强化行政听证机制。目前,社会对调低养老保险基数呼声较高,那么若是调低基数必然会对国民财富积累产生影响,同时若是不调低基数又怎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呢。为此,在涉及到量变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领域,应在夯实社会调研基础的同时,强化行政听证机制,通过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积极性,由其承担向民众解释和舆论引导的职责。这里需要指出,听证机制强化的关键在于形成纠错勇气,否则该机制将流于形式。(3)多渠道开展舆情搜集。随着某项社会保险新制度的实施,主管部门还需要通过多渠道来开展对舆情的搜集。笔者建议,应大力推动在网络环境中来获取民众的呼声,以及反馈民众意愿。理由在于,我国社会基层大量存在弱势群体,应成为今后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关注对象,而他们以现有的格局和资源只能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发出呼声。因此,主管部门应在去除网络噪音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归纳社会民众利益诉求的焦点。(4)试错机制下进行微调。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在内的保险制度设计,都植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和提升,应在质量上微调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同时,通过实践证明是不符合群众利益的制度项目,则需要在程序法的框架内给予微调,使其最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本文主题的讨论。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问题属于哲学范畴,并能给予今后的制度设计提供方法论指导,所以在本文的篇幅中不可能穷尽所有。但本文的核心观点却具有启示性,那就是应抛弃不同学科对价值取向的不同理解与解构,而将其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来。
4结语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上社会保险制度也亟待完善和提升,完善的目的在于能够涵盖更多人群,提升的方向则主要指向了保障力度。由此,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哲学问题,即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分析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需要从制度设计的初衷、归宿、评价等三个环节来展开。通过对价值取向的分析后,今后优化社会保险制度的策略可从夯实社会调研的基础、强化行政听证的机制、多渠道开展舆情搜集、试错机制下进行微调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郭殿生.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的价值理念及政策取向[J].人口学刊,2003(2).
[2]钟俊生,贾芳.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J].价值工程,2013,32(1).
[3]胡辰辉.现阶段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价值取向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5).
[4]严妮.影响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的文化理念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