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病毒预防;有效措施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恶意程序或者是指令集合,它通过相关的途径,潜伏到目标用户的计算机内的相关程序,当达到某种条件的时候,这种非法程序会被触发从而开始对用户的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者来说,计算机病毒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对于电脑的破坏,能够自发的对其他没有受到感染的程序以及文件进行病毒程序的复制与应用,更可怕的是计算机病毒还能通过被感染的程序以及文件进行下一级的病毒复制与传播,特别是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大量的病毒开始传播开来,比较有名的病毒有特洛伊木马、墨菲病毒等。
1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计算机病毒开始工作时,首先进行大量自我复制,迅速的占据了大量的网络资源以及计算机资源,从而为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特别是在网络接通的条件下,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播性,更高的感染率以及具有更隐蔽的破坏性。例如,我们最常见的木马病毒,就具有很大危害,当木马病毒侵入电脑后,会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操控用户的机器,盗取用户机器中的数据信息,甚至远程监控用户电脑的所有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电脑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一切信息文件就都暴露在了编写病毒的人的手里,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2.1“蠕虫”型病毒
“蠕虫”型病毒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它们在系统存在时,除了内存不会占用其它任何资源。在传播过程中,文件和资料信息并不会发生变化,病毒通过网络从一台主机传播到另一台主机,就这样呈指数型增长进行传播,传播速度非常惊人。例如,著名的墨菲病毒病毒就是一种蠕虫性病毒,它在传播时,首先扫描网络上的主机,对网络出口造成大量链接,造成网络拥塞,使网络无法正常连接。病毒确认主机存在后,将病毒文件复制到该主机的系统目录下,并经过远程控制启动该病毒文件,注册启动项、注册账号、开启系统后门、完成感染。此病毒利用了系统共享、弱口令等漏洞进行传播。类似的蠕虫病毒都是先发现漏洞,利用漏洞种植病毒,运行病毒程序,然后再去感染其他机器。
2.2伴随型病毒
伴随型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随体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
2.3寄生型病毒
寄生型病毒是除了伴随型病毒和“蠕虫”型病毒的其它病毒,它寄生在可执行文件中,一旦文件运行,病毒就会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从而对文件造成损害。由于是寄生在文件中,所以发作要通过文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发作,也被称作时间炸弹和逻辑炸弹。
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3.1正确安装计算机的系统以及应用软件
大多数的计算机用户在选择系统程序和软件的时候,常常更倾向于选择免费的,这种免费软件安全性极低,对于自己的计算机具有潜在的威胁。因此,计算机用户尽量选择比较正版的系统和软件,选择盗版软件不仅是对软件开发者的不尊重,而且,盗版的软件的安全性也有很大问题。一般情况下,正版的软件和系统的安全系数都比较高,系统本身都自带防火墙,木马病毒要感染计算机并不容易。
3.2安装杀毒软件
有一些计算机使用者没有充分意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问题,他们的电脑上没有安装任何杀毒软件,病毒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到他们的计算机中,盗取他们的用户信息和数据。对一些计算机高手来说,这样的计算机就像一个没有大门的屋子一样,任人随意出入,毫无任何安全可言。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抵挡病毒的入侵,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3.3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虽然提高防范意识是必须的,但有时候也会不小心遭到病毒入侵,目前,我们的计算机技术还不能找到完全有效的预防措施来规避所有的计算机病毒,这就要求计算机使用者必须要提前把一些关键的系统数据或者重要文件备份好,即使计算机被病毒入侵,数据损坏,那么关键数据也没有丢失,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坏。
3.4及时更新病毒库
只有及时的更新病毒库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内杀毒软件对于可能感染病毒的实时防范。一款杀毒软件如果无法进行病毒库的更新,那么新的病毒一旦出现就没有杀毒能力。此外,在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的时候,最好选择安全系数比较高,技术过硬,有完善售后服务的厂家。
4结束语
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严峻,计算机病毒每时每刻都在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威胁,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平时我们也要及时地关注网上最新的系统和软件的漏洞补丁,及时下载安装,更新计算机杀毒软件,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宗亚,张会彦,安二红.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煤炭技术,2013(05):176-178.
[2]张长河.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信息通信,2014(07):145.
[3]孔向军.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180-181.
[4]高霞.关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的研究[J].电脑迷,2016(12):4+19.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检测技术 预防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26-01
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利益价值,就有人通过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来摧毁他人的计算机程序或窃取机密资料,谋取个人的利益。而计算机病毒的传播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与信誉。计算机的种类多变、传播的途径多,具有复制和传播的功能,破坏其他计算机,传播的形式有图片传播、邮件传播和文件传播,有的还在下载的文件中进行传播,不仅传播的速度快,而且带来的危害大,及时的检测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有重要的作用。
1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分析
许多国家对于计算机都有自己的定义,能够威胁到计算机程序的编码也被当做病毒,当前比较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主要有四种类型:其一,蠕虫病毒,其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复制和邮件发送,当蠕虫病毒被激活后,其形态像虫子,可以吃掉屏幕上的所有字母;其二,木马病毒,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病毒,也是计算机杀毒软件检测的主要项目,用户一般都是在无意中点击激活,并且难以制止,木马病毒会损坏计算机程序,使某些功能丧失;其三,黑客程序,黑客一般是获取权限,可以攻击他人的电脑,正常使用对方的电脑,如某些网站受到攻击之后,可以更改页面信息;其四,脚本病毒,顾名思义,脚本病毒就是破坏其他电脑的脚本来达到目的,常见的脚本有HTML等。
2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计算检测技术
2.1 自动防御检测
一般在电脑中安装常规的自动检测软件,具有自动检测防御的功能,当软件发现有程序可疑,会提醒用户停止运行会中止程序。其判断的机理类似于犯罪病人的非正常表现,当一些程序不符合规范时,运行的轨迹可疑,有破坏计算机的倾向,则自动防御技术会弹出提示框,提出警告或中止程序。其基本步骤是在计算机中安装建立好应用程序的调用接口,杀毒软件进行全盘的扫描检测,但程序符合规范则放行,发现可疑的程序或文件时就弹出警告窗,但是自动防御技术是通过分析程序行为是否正常来评估的,具有误杀的可能性,此外,对于某些比较高技术的病毒则无能为力。
2.2 启发式病毒扫描检测
启发式的病毒扫描检测即是在杀毒软件内置一个记忆功能,类似于建立一个库,其中存储了各种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一旦计算机中出现类似于库中的病毒形式则马上会弹出提示框,提示用户存在病毒的可能性,及时终止程序。这种检测技术和自动防御类似,扫描全盘的程序,对可能有病毒特征的程序进行查杀。但是这种扫描检测技术也有出现误报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程序,如在编辑杀毒软件中存储熊猫烧香的病毒类型,当出现类似于熊猫烧香的病毒程序就进行记忆分析,弹出警告框,提示用户终止程序。
2.3 智能型广谱式的病毒检测
这种检测技术对于高变种的病毒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病毒的类型具有转变性大、非连续性的特点时,可以对程序的所有字节进行分析整合。由于当前的计算机病毒的变种多,形式多样,而传统的病毒在很多杀毒软件中都有资料,检测起来比较快速。但病毒编制者为了让杀毒软件无法快速查处,会不断的转变病毒的形式,常规的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识别能力也较差,而智能型广谱式的病毒检测技术通过不同段的分析,对自己进行检测,当发现代码中出现两个以上的病毒编码则定义为病毒,找出病毒的准确性高,速度快,并且会主动移除病毒。
2.4 特征码计算机病毒检测
与启发式和自动防御有类似之处,以已知的病毒为识别的基础,存储在杀毒软件中,其步骤为专业人员对已知的病毒特征进行提取,然后根据原有的病毒进行扫描,具有相同的特征码的病毒则会被识别出来。但是此类检测技术对任意变形的病毒无能为力,只能进行有特征码的病毒检测工作。
3 计算机病毒预防分析
3.1 病毒检测
如上述内容介绍的,病毒的检测是预防病毒的重要手段,在被病毒感染的系统上通过查找踪迹来检测病毒存在与否。在计算机中,被病毒修改的部分有ROM通讯区、中断向量表、DOS通讯区等。常用的病毒检测方式有快照技术和扫描法,快照法是在系统初始化时记录关键信息,并加以存储,一旦发现有不同的情况,则可以定义为病毒;而扫描法通过扫描病毒的关键字来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效率较高。
3.2 病毒识别
病毒识别是计算机感染病毒之后的重要操作手段,在系统的每个区域寻找具体的病毒代码,版权标志、病毒标记等特定的文件名,具有病毒特征,如果发现这些特征,则进行消除。识别并分离病毒的特征后才能开发一个消毒程序,对于大量的感染磁盘系统,用诸如反病毒软件和病毒杀手具有相当的速度。但是此类病毒程序的可靠性难以确定,尤其是对于有变种能力的病毒,效果较小,此外,在识别之前,如果系统被破坏,其识别程序的效用则会受到限制。
3.3 病毒监视
病毒监视有系统控制结构和监视系统表,并核对系统设备的请求,在系统启动后常驻内存监视其他程序。在系统启动时驻入内存,首先要执行病毒的预防程序,然后进行终端处理,当系统被感染时,病毒预防程序会发出警告。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选择病毒感染特征区进行区分,正常时不对主引导扇区进行操作,但在主引导扇区进行文件的读写操作时,一般可以认为是非法的操作,并且向用户发出警告。这种监视功能对防止病毒扩散具有良好的效果。
4 结语
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了各个领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和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正常发展,论文分析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并分析其检测技术和预防的技术,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慧雅.计算机病毒的技术预防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08,6(3):56-58.
[2] 余斌,刘宏培.浅析计算机病毒检则方法[J].福建电脑,2009,10(8):98-99.
1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数据的安全。网络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和使用都要求处于安全状态可见,网络安全至少应包括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两种静态安全是指信息在没有传输和处理的状态下信息内容的秘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动态安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窃取、遗失和破坏。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1计算机病毒的可执行性
计算机病毒与其它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它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2.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它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2.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而对其它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发现。
2.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
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能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
2.5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
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一般不立即发作,而是潜藏在系统中,等条件成熟后便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2.6攻击的主动性
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的攻击,而保护措施只能是一种预防手段。
3具体预防措施
防止病毒的侵入要比病毒入侵后再去发现和消除它更重要。为了将病毒拒之门外,就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3.1树立病毒防范意识,从思想上重视计算机病毒
要从思想上重视计算机病毒可能会给计算机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对于计算机病毒,有病毒防护意识的人和没有病毒防护意识的人对待病毒的态度完全不同。例如对于反病毒研究人员,机器内存储的上千种病毒不会随意进行破坏,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也并不复杂。而对于病毒毫无警惕意识的人员,可能连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的病毒信息都不去仔细观察一下,任其在磁盘中进行破坏。其实,只要稍有警惕,病毒在传染时和传染后留下的蛛丝马迹总是能被发现的。
3.2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及时升级到最新版本(如瑞星、金山毒霸、江民、卡巴斯基、诺顿等)。另外还要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这样才能防范新病毒,为系统提供真正安全环境。
3.3及时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升级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安装相应补丁程序,从根源上杜绝黑客利用系统漏洞攻击用户的计算机。可以利用系统自带的自动更新功能或者开启有些软件的“系统漏洞检查”功能(如“360安全卫士”),全面扫描操作系统漏洞,要尽量使用正版软件,并及时将计算机中所安装的各种应用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其中包括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下载工具、播放器软件、搜索工具等,避免病毒利用应用软件的漏洞进行木马病毒传播。
3.4把好入口关
很多病毒都是因为使用了含有病毒的盗版光盘,拷贝了隐藏病毒的U盘资料等而感染的,所以必须把好计算机的“入口”关,在使用这些光盘、U盘以及从网络上下载的程序之前必须使用杀毒工具进行扫描,查看是否带有病毒,确认无病毒后,再使用。
3.5养成经常备份重要数据的习惯
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对磁盘文件进行备份,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资料,以便在感染病毒导致系统崩溃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数据,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3.6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养成定期查毒、杀毒的习惯。因为很多病毒在感染后会在后台运行,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而有的病毒会存在潜伏期,在特定的时间会自动发作,所以要定期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感染了病毒,要及时清除。
3.7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
VPN是目前解决信息平安新问题的一个最新、最成功的技术课题之一,所谓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就是在公共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使数据通过平安的“加密管道”在公共网络中传播。用以在公共通信网络上构建VPN有两种主流的机制,这两种机制为路由过滤技术和隧道技术。目前VPN主要采用了如下四项技术来保障平安摘要:隧道技术(Tunneling)、加解密技术(Encryption %26amp; Decryption)、密匙管理技术(Key Management)和使用者和设备身份认证技术(Authentication)。其中几种流行的隧道技术分别为PPTP、L2TP和Ipsec。VPN隧道机制应能技术不同层次的平安服务,这些平安服务包括不同强度的源鉴别、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等。
3.8网络数据存储、备份及容灾规划
它是当系统或设备不幸碰到灾难后就可以迅速地恢复数据,使整个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投入正常运行的一种平安技术方案。其他网络平安技术还有我们较熟悉的各种网络防杀病毒技术等等。
小结
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信息安全涉及重大国家利益,是互联网经济的制高点,也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关键,发展信息安全技术是目前面临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维护策略;预防措施
计算机的系统安全性历来都是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在计算机网络日益扩展和普及的今天,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要求更高,涉及面更广。不但要求防治病毒,还要提高系统抵抗外来非法黑客入侵的能力,还要提高对远程数据传输的保密性,避免在传输途中遭受非法窃取。
一、主要威胁
计算机网络系统被攻击的原因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可以分为以下若干类型:黑客入侵、来自内部的攻击、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秘密信息的泄漏和修改网络的关键数据等,这些都可以造成损失等等。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类:
(一)计算机病毒
病毒是对软件、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最大威胁之一。所谓病毒,是指一段可执行的程序代码,通过对其他程序进行修改,可以感染这些程序,使他们成为含有该病毒程序的一个拷贝。计算机病毒技术在快速地发展变化之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前面。专家指出,从木马病毒的编写、传播到出售,整个病毒产业链已经完全互联网化。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轻则使系统工作效率下降,重则造成系统死机或毁坏,使部分文件或全部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主板等部件的损坏,导致硬件系统完全瘫痪。
(二)黑客的威胁和攻击
计算机信息网络上的黑客攻击事件越演越烈,据(2008瑞星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安全报告》披露,以牟利为目的的黑客产业链已经形成并成为新的暴利产业。在2006的五一“中美黑客大战”中,中美各有上千的网站被涂改。attrition.org曾专门跟踪网站的攻破后的页面,最后由于这种事件太多,有时一天会接到上百个网站被涂改的报告。
(三)其他
其他威胁因素还包括来自内部的攻击、网络犯罪、系统漏洞以及秘密信息的泄漏和修改网络的关键数据等。
二、系统安全维护策略
(一)计算机病毒的防御
巧用主动防御技术防范病毒入侵,用户一般都是使用杀毒软件来防御病毒的侵入,但现在年增加千万个未知病毒新病毒,病毒库已经落后了。因此,靠主动防御对付未知病毒新病毒是必然的。实际上,不管什么样的病毒,当其侵入系统后,总是使用各种手段对系统进行渗透和破坏操作。所以对病毒的行为进行准确判断,并抢在其行为发生之前就对其进行拦截。
很多计算机系统常用口令来控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这是防病毒进程中,最容易和最经济的方法之一。网络管理员和终端操作员根据自己的职责权限,选择不同的口令,对应用程序数据进行合法操作,防止用户越权访问数据和使用网络资源。操作员应定期变一次口令;不得写下口令或在电子邮件中传送口令。
当计算机病毒对网上资源的应用程序进行攻击时,这样的病毒存在于信息共享的网络介质上,因此就要在网关上设防,在网络前端进行杀毒。基于网络的病毒特点,应该着眼于网络整体来设计防范手段。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LAN服务器,服务器上的网关,Inter层层设防,对每种病毒都实行隔离、过滤,而且完全在后台操作。例如:某一终端机如果通过软盘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势必会在LAN上蔓延,而服务器具有了防毒功能,病毒在由终端机向服务器转移的进程中就会被杀掉。为了引起普觉,当在网络中任何一台工作站或服务器上发现病毒时,它都会立即报警通知网络管理员。
(二)对黑客攻击的防御
黑客攻击等威胁行为为什么能经常得逞呢?主要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内在安全的脆弱性;其次是人们思想麻痹,没有正视黑客入侵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而舍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
首先要加强系统本身的防御能力,完善防护设备,如防火墙构成了系统对外防御的第一道防线。防火墙作为网络的第一道防线并不能完全保护内部网络,必须结合其他措施才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在防火墙之后是基于网络主机的操作系统安全和物理安全措施。按照级别从低到高,分别是主机系统的物理安全、操作系统的内核安全、系统服务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和文件系统安全;同时主机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以及系统备份安全作为辅助安全措施。
堵住系统漏洞要比与安全相关的其它任何策略更有助于确保网络安全。及时地安装补丁程序是很好的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法。对于系统本身的漏洞,可以安装软件补丁;另外网络管理员还需要做好漏洞防护工作,保护好管理员账户,只有做到这两个基本点才能让我们的网络更加安全。
三、预防措施
从实际应用上看,即使采用了种种安全防御手段,也不能说就万无一失或绝对安全,因此还需要有一些预防措施,以保证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将损失程度降到最底。这类措施应有:
对日常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和措施,发生运行故障时,要能快速抢修恢复。
将操作系统 CD 盘留副本保存。由于有一个或者多个备份集,因此可以减少原版CD丢失(损坏)所造成的损失。
当网络管理员或系统管理员调动以后立即修改所有的系统管理员口令。
坚持数据的日常备份制度,系统配置每次修改后及时备份,对于邮件服务器等实时更新的服务器应坚持每日多次备份(至少每小时一次)。
四、结语
网络系统安全作为一项动态工程,它的安全程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需要随着时间和网络环境的变化或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的安全策略。
参考文献:
[1]钱蓉.黑客行为与网络安全,电力机车技术,2002,1,25
[2]关义章,戴宗坤.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学.四川大学信息安全研究所,2002,12,10
[3]文卫东,李旭晖,朱骁峰,吕慧,余辰,何炎祥.Internet的安全威胁与对策[J].计算机应用.2001年07期
1.1计算机病毒隐藏技术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再加上人类的强大的智慧头脑,计算机病毒的存在形式与将越来越高科技,病毒隐藏技术的进展可能设想通过数字水印技术来隐藏病毒;也可能通过操作系统或者网络层次的复杂化而在这些不对用户公开的层次进行隐藏;网络的隐藏,如采用编码技术,这些都有可能是未来计算机病毒存在的一些形式。目前在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中,近十万分一使用了加密技术,有的采用代码加密:用的采用程序加密还有可能几种功能集中在一起,这更为分析和破译计算机病毒的代码及清除计算机病毒等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电脑一旦感染病毒,普通用户目前根本无能力彻底清除,只能求助专业技术人员。未来的计算机病毒将综合利用以上新技术,使得杀毒软件查杀难度更大。
1.2计算机病毒传播手段多样化
新病毒层出不穷,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例如,利用操作系统进行传播的。蠕虫王”、“冲击波”、“震荡波”以及前面所提到的“图片病毒”都是利用WINDOWS系统的漏洞,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对整个互联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此外,计算机病毒的变化在载荷形态上和自身的感染和攻击特性上也有可能发生。P2P自组织技术结合这些更新技术,能够为病毒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1.3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高速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原本就有着较快的攻击速度,3G时代的来到,智能手机、上网、无线路由器等无线接入设备,开始成为黑客攻击的全新目标。它们利用这些设备的优势,趁虚而入,例如现在网络中已经出现大量无线破解的技术,短短时间内,轻则可以让攻击者免费的蹭网,重则可以通过ARP攻击植入木马窃取信息。
1.4计算机病毒隐蔽性的增加
未来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也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争强。它将根据病毒自身的特点及需要隐藏于不同的位置,对计算机构成潜在的威胁,例如它以一种文件隐藏于计算机当中,一旦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之后将发挥其病毒的特性,来截取从磁盘中读取文件的服务程序,使得已被改动过的文件大小和创建时间看起来与改动前一样,当计算机病毒进入内存后,如果用户不用专门软件或专门手段区检查,则几乎感觉不到因计算机病毒驻留内存而引起的内存可用容量的减少。这种形式的病毒目前已有部分出现,它们以代码进行自我加密与自我保护,也有的以某种特定程序进行加密从而达到极高的隐藏效果,更有一些危害极大的则是以多种方式混合在一起而存在的病毒,它们很难被发现和破解,对计算机的潜在伤害极大。病毒隐蔽好,不易被发现,可以争取较长的存活期,造成大面积的感染,从而造成大面积的伤害。所以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去发现、研究、破解、消灭病毒,给计算机的工作环境排污。
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2.1谨慎操作
病毒传播和隐藏的方式有很多,目前在游戏中,某些网站网页中都有其存在的身影,所以在计算机工作的时候要谨慎操作,不要随意去下载资料,因为它可能就是病毒的源头,对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轻易打开,不要浏览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网络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良好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加安全。
2.2多学习网络文化
要预防病毒就要了解病毒,了解网络病毒文化,知道病毒的存在形式的可能,病毒的特点,这些都对病毒的预防有着重要的联系,了解一些相关的软件,并会使用,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检查清理与查杀,这些都是可以对病毒进行较好的预防手段。
三、结语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式;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09
计算机病毒能够在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网络中进行大规模的传播,让成千上万用户的计算机感染上具有强大破坏性的病毒,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和传播进行有效的防范。
1 几种主要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式
1.1 SIS模式
SIS计算机病毒模式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所有个体进行了划分,分为易感染状态和感染状态两种,当计算机中的易感染节点受到病毒的感染后,这个节点就会变成感染节点,这种节点在治愈之后也有很大可能再一次被感染,所以即使这种节点没有受到病毒的威胁,也会被认为是易感染的节点,从这一方面来看,计算机在传播群体中能够进行反复的传播,并且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在计算机中长期存在。
1.2 SIR模式
SIR模式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进行划分,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是易感染状态,也就是计算机的节点没有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感染。第二种是感染状态,也就是指计算机的节点已经收到了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第三种是免疫状态,这类节点对计算机病毒来说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不会被同一类的计算机病毒感染,而且也不会进行病毒的传播。当计算机处在SIR模式中的免疫状态的时候,计算机已经从病毒的反复传播中摆脱了出来,这种状态可以被称为移除状态。
1.3 SIDR模式
SIDR模式描述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清除过程。这种模式将计算机中的节点划分为四种状态,一种状态是Removed状态,这种状态指指的是计算机节点本身具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第二种是Detected状态,这种状态下节点已经被病毒感染,但是病毒已经被检测出来,并且这种病毒不会再向外传播。第三种是Infections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节点在被计算机感染的同时,还具有向外传播的特点。第四种是Susceptible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节点已经被计算机病毒感染。这种模式充分的考虑到了免疫延迟的现象,将计算机病毒传播的过程分为两个主要的阶段,一个阶段是在反病毒程序之后,容易感染的节点和感染的节点在接受疫苗的影响下有可能会变成免疫节点。第二个阶段是反病毒程序之前,网络中的病毒会进行大肆的传播,但是疫苗不会传播,这样感染节点就会变成易感染节点。
1.4 SEIR模式
如果将SEIR模式和SIR模式进行比较的话,SEIR模式多了一种潜伏的状态。所谓的潜伏状态就是节点已经受到了病毒的感染,但是病毒感染的特征还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这种模式指的是计算机病毒在进行传播之后,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它将会在计算机中潜伏一段是时间,等待着用户将其激活。同时潜伏状态下的节点在得到有效的治愈之后,还是有很大可能性变成免疫节点,也有变成易感染节点。这种病毒模式是SIS与SIR模式的结合,但是和SIR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加周到和详细对病毒的传播过程进行了考虑。
1.5 双基因模式
双基因模式充分的考虑了病毒的预防措施进入病毒传播过程后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计算机的感染率进行了考虑。在计算机病毒传播的过程中,计算机用户能够发现计算机病毒的存在,并针对病毒采取相关的措施,比如,对病毒进行查杀、病毒库的更新、完善系统的补丁等,这些都能够降低计算机病毒的感染率。
2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对策
2.1 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计算机用户应该从思想方面引起对计算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危害的重视。一个具有较高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的人和一个没有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的人相比,对待病毒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反病毒工作人员的计算机上,计算机中存储的各种病毒不会出现随意破坏的情况,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也不是很复杂。但是在一个缺乏病毒防范意识人员的计算机内,甚至计算机的屏幕明显的出现了病毒痕迹,但是依旧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病毒观察,从而导致病毒在计算机磁盘内进行破坏。事实上,只要是对计算机的病毒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惕,总能够及时的发现病毒传染过程中和传染过程后的各种痕迹,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理。
2.2 做好病毒入口的把关工作
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来源大多数都是因为使用了携带病毒的盗版光盘或者是可移动硬盘,因此,为了从源头上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必须从病毒的入口处做好把关工作,在对计算机的可移动硬盘、光盘进行使用的时候,必须使用计算机上的杀毒软件进行扫描,在网络上下载资料或者是使用程序的时候也应该进行病毒的扫描,通过对病毒继续查杀和扫描来检查计算机中是否有病毒的存在,当确定计算机没有受到病毒感染的时候,再放心的使用计算机。
2.3 及时的升级计算机的程序和系统
及时的升级计算机的应用系统,对操作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同时安装相应的计算机补丁程序,从根源上防范电脑黑客通过计算机出现的系统漏洞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同时,很多程序本身具有自动更新的功能或者是对系统漏洞进行自检的功能,对这些系统的漏洞进行全面的扫描。此外,尽量使用正版的计算机软件,及时的将计算机中的播放器软件、下载工具、搜索工具以及通讯工具等软件升级到最新的版本,对利用软件漏洞进行传播的病毒进行有效的防范。
2.4 安全使用网络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文明用网成为了保障计算机安全的重点。首先,不能够随意的登陆黑客网站、不文明网站以及。其次,对于MSN、QQ等网络聊天工具发来的不明链接一定要拒绝,不要随意的运行或者是打开。最后就是对于可疑的程序或者是文件不要随意的运行,比如,电子邮件中发来各种陌生的邮件或者是附件等。只要文明安全的用网才能够避免各种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3 结束语:
虽然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比较大,但是,只要我们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重视和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就能够有效的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参考文献:
[1]刘俊.基于复杂网络的Email病毒传播模型研究及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王琦.基于异常检测的蠕虫检测系统模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9.
[论文摘要]在介绍计算机病毒概念、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计算机病毒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各行各业中的管理部门更是要增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我们劳动保障部门许多业务的受理、经办、处理也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因此,在网络运用过程中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杀工作,是我们劳动保障部门计算机维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各项业务过程中如何预防、防杀计算机病毒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计算机病毒分类
计算机病毒简言之就是那些有自我复制能力的计算机程序,它能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破坏数据的正确与完整。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病毒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它们有的以感染文件为主,有的以感染系统引导区为主,大多数病毒只是开个小小的玩笑,但少数病毒则危害极大,这就要求人们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病毒进行分类,以进一步满足日常操作的需要。
(一)按传染方式分类。按传染方式分类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种。引导型病毒主要是感染磁盘的引导区,系统从包含了病毒的磁盘启动时传播,它一般不对磁盘文件进行感染;文件型病毒一般只传染磁盘上可以执行文件(COM、EXE),其特点是附着于正常程序文件,成为程序文件的一个外壳或部件;混合型病毒则兼有以上两种病毒的特点,既感染引导区又感染文件,因此扩大了这种病毒的传染途径。
(二)按连接方式分类。接连接方式分类可分为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和操作系统型病毒等3种。其中源码型病毒主要攻击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它会将自己插入到系统源程序中,并随源程序一起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从而导致刚刚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直接带毒;入侵型病毒用自身代替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统的部门功能,危害性较大。
(三)按程序运行平台分类。病毒按程序运行平台可分为DOS病毒,Windows病毒,WindowsNT病毒,OS/2病毒等,它们分别是发作于DOS, Windows9X,WindowsNT, OS/2等操作系统平台上的病毒。
(四)新型病毒。部分新型病毒由于其独特性而暂时无法按照前面的类型进行分类,如宏病毒(使用某个应用程序自带的宏编程语言编写的病毒)、黑客软件、电子邮件病毒等。
二、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我们劳动保障部门正常办公用的计算机里都保存大量的文档、业务资料、公文、档案等重要数据和信息资料,如果被病毒破坏,被黑客盗取或篡改,就会造成数据信息丢失,甚至泄密,严惩影响正常办公的顺利进行。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轻则运行速度明显变慢,频繁死机,重则文件被删除,硬盘分区表被破坏,甚至硬盘被非法格式化,更甚者还会造成计算机硬件损坏,很难修复。有很多的网页上含有恶意代码病毒,用诱人的网页名称吸引人们访问他们的网页,然后修改访问者计算机IE浏览器的主页设置为他们的网页,较为恶劣的还会放置木马程序到访问者计算机的系统文件里,随系统的启动一起加载,造成主页很难修改回来,更为恶劣的是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并注销造成注册表无法修改。还有病毒智能化程序相当高,感染以后杀掉防杀病毒程序的进程,造成杀毒软件失效,感染的方式也由早期的被动感染到今天的主动感染。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护
在我们正常的工作中,怎样才能减少和避免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与危害呢?在平时的计算机使用中只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会大大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一)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并尽快删除,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尤其是那些诱人名称的网页,更不要轻易打开,不要执行从Internet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 转贴于
(二)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默认情况下,许多操作系统会安装一些辅助服务,如FTP客户端、Telner和Web服务器。这些服务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对用户没有太大用处,如果删除他们,就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三)经常升级操作系统的安全补丁。据统计,有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像红色代码、尼姆达、冲击波等病毒,所以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患于未然。
(四)使用复杂的密码。有许多网络病毒就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因此使用复杂的密码,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
(五)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当您的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应立即中断网络,然后尽快采取有效的查杀病毒措施,以防止计算机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感染其他计算机。
(六)安装专业的防病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杀病毒,是简单有效并且是越来越经济的选择。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后,应该经常升级至最新版本,并定期查杀计算机。将杀毒软件的各种防病毒监控始终打开(如邮件监控和网页监控等),可以很好地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关键词:网络安全;定义;特征;威胁;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加速了当今社会的发展,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大量在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就需要保护,随之而产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不断的威胁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面临威胁的防御能力,寻找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已成为当前信息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及其系统中运行的所有数据受到安全保护,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两个方面的安全—逻辑安全和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
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很多特征,但是最主要的是下面的五个。
(一)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计算机中的数据如果没有经过授权,就不能随意修改的特性。就是说数据在保存或是传输过程中要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不能丢失的特性。
(二)保密性
保密性是指当计算机中的信息如果没有经过允许,就不能泄露给没有授权的用户,也不能以其他任何形式被非法用户进行利用。
(三)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当网络中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要时刻的对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四)可审查性
可审查性是指当计算机网络出现了安全问题时,要有方法能检测出来,即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时能够提供解决的对策。
(五)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计算机中的信息能够被已授权的用户进行访问并按自己的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用户需要时能否存取和使用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一)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它具有其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安全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破坏性、潜伏性、隐藏性和传染性等特点。病毒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将会造成网络运行缓慢甚至瘫痪,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因此,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并积极的进行防护已变得刻不容缓了。
(二)恶意攻击
恶意攻击是一种蓄意的、人为的破坏行为,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很大的威胁。它可以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大类。其中,被动攻击主要是截获信息的攻击,即是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攻击者以获取对方的信息为目的,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取对方的机密信息,但不会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主动攻击主要是伪造、中断和篡改信息的攻击。伪造是指攻击者伪造信息在网络中进行传输。中断是指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篡改是指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无论是被动攻击,还是主动攻击都可能极大的损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能泄漏一些重要的数据,从而给计算机网络使用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合理的防范措施必须被采用。
(三)系统漏洞
计算机系统漏洞是指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时或在系统安全策略存在缺陷时,而让非法者或是黑客利用这些缺陷和错误植入木马、病毒对计算机进行攻击或控制,导致计算机中的资料和信息被窃取,更甚者将会破坏计算机系统,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瘫痪。计算机系统漏洞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大的影响,范围包括计算机系统自身及其在计算机中运行的软件,还有使用计算机系统的用户、服务器和网络中的路由器等等。虽然计算机系统的漏洞总是时刻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对网络中的漏洞进行修复,从而达到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
(四)网络黑客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从而出现了一类专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人,那些非法分子凭借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专门破坏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这些人就是俗称的黑客。他们在没有经过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特殊技术非法的登录到他人的计算机上,并在登录的计算机上进行一些非法的操作,如修改、破坏重要的数据等。它们还能通过程序指令达到对其他计算机的控制或是向计算机中植入一些破坏性的病毒,达到对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控制和破坏的目的。
(五)网络通信自身存在的安全威胁
虽说现在的网络的连接方式大都是无连接的,但是为了通信的需要,还有许多地方的连接是面向连接的方式,即物理连接方式。这就给网络安全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任何想破坏网络的人只要能实际接触到电缆且拥有适当的工具,便能将自己的计算机接到网络上,从中截取任何有用的信息。
四、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对策
(一)数据加密策略
要保证数据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输时不被非法用户窃取、更改、删除等,应对这些数据运用加密技术进行加密处理。数据加密技术是指对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或是要进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使这些重要的信息成为密文。这样,即使攻击计算机者得到这些数据也不能正确解读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只有拥有密码的合法用户才能读懂加密后的数据,从而达到对这些数据的保护目的。加密技术的广泛使用,是计算机网络数据得到安全保证的有利工具。
(二)数据备份策略
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即使做到再好的保护,也难免有被破坏的时候,也许是人为的,也许是计算机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系统崩溃等,导致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丢失修改。因此,做好对这些重要数据的备份是解决数据安全问题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当数据安全出现问题时,运用备份的数据就能使计算机数据还原到出错前的状态,这样给计算机用户带来的损失也最小。现今,最为常用的备份方法有:光盘备份数据、磁带备份数据、镜像备份数据等。
(三)病毒防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系统一旦遭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可能会给用户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各种病毒预防措施防治病毒,不给病毒以可乘之机。使用网络防病毒软件可以起到预防病毒的作用。这些防毒软件要能够预防病毒,能够检测出病毒,能够清除出现的病毒。使用的防毒软件对网络中的病毒进行正确的识别,对网络中产生的病毒进行预防、杀毒处理,从而可以彻底、完全地清除网络中的病毒。
(四)漏洞扫描与修复策略
漏洞扫描通常是指用计算机中的软件定期的对系统进行扫描,以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漏洞,若出现漏洞应该及时进行修复。修复的方法是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运用从网络中下载的补丁等,最大限度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从而可以达到防治病毒通过漏洞入侵计算机的目的。定期的对漏洞进行修复,可以更好的保护用户安全的上网,更好的对计算机进行保护。
(五)网络防火墙策略
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它能通过对两个不同的网络间的通信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决定这两种网络是否可以交换信息,进行通信,从而能够对网络安全进行保护。它们主要利用的是签名技术,通过在网关处进行查毒操作。防火墙的使用,给网络的安全带来了很好的预防机制,它们能很有效的阻止诸如蠕虫病毒、木马病毒等在网络之间的扩散。
(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策略
用户要增强对网络使用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不在网上下载含有威胁病毒的软件,不浏览可能对计算机网络产生攻击的网站,对下载后的软件及时进行杀毒处理,养成经常对计算机进行扫描杀毒操作,从源头上阻击木马程序及病毒等给计算机网络造成的破坏。
总之,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只要我们永不懈怠,及时解决出现的安全问题,同时高度重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预防。采用先进的技术去建立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加强用户的防范意识,构造全方位的防范策略,给计算机网络正常的运行以保证,使计算机网络更加健康的发展,从而给计算机用户带来无穷无尽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路明,李忠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9
关键词:AFC系统;计算机病毒;分类;预防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AFC(Auto Fair Collection)是指全自动收费系统。AFC是融计算机技术、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机械制造于一体的自动化售票、检票系统,具有很强的智能化功能。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便捷和准确性大大优于传统的纸票售票方式,它可以克服人工售检票模式中固有的速度慢、财务漏洞多、出错率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防止假票,杜绝人情票,防止工作人员作弊,提高管理水平,减轻劳动强度。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一般来说,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2、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有寄生能力,当它感染给系统或程序后并不会马上发作,而是潜伏起来慢慢进行传播。
3、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通常隐藏在正常的程序中,不易被用户察觉,有的甚至可以避过病毒软件的检查。
4、破坏性
病毒程序一旦侵人系统就会占用内存等系统资源,有些病毒程序甚至会删除文件和数据,使之难以恢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计算机病毒分类
根据多年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按照科学的、系统的、严密的方法,可对计算机病毒按如下属性进行分类: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其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三、AFC系统现状及计算机病毒防治分析
1、AFC系统网络存在缺陷
AFC系统中各个设备可以通过共享互相访问工作盘,工作盘存放大量系统数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易传播病毒;系统密码过于简单,容易被破译;系统防病毒软件病毒防护级别过低,病毒库未能及时升级,防御力量过于单薄;系统缺乏一个病毒防火墙体系,没有防火墙服务器;整个系统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防病毒管理制度,各种存储介质可随意接入系统。
2、应在思想上重视,加强管理,防止病毒的入侵
建立行之有效的系统防病毒管理制度,凡是外来的软盘向机器中拷信息,都应该先对软盘进行查毒,若有病毒必须清除,这样可以保证计算机不被新的病毒感染。思想重视是基础,采取有效的查毒与杀毒方法是技术保证。检查病毒与消除病毒目前通常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在计算机中加一块防病毒卡,另一种是使用防病毒软件工作原理基本一样,一般防病毒软件更常用。切记一点,预防与消除病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应坚持不懈。
3、加强员工教育
关于员工教育,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员工认识A F C系统计算机病毒防护的重要性,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不得将数码设备连接到A F C系统设备上。如果需要对设备的某些数据文件进行存取,不得私自操作,需要将需求提交到特定的组织进行审核与操作。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必须严格对需求进行审核,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病毒防护措施。另一方面,教育员工在平时巡检的过程中,严格完成相关检查内容,例如检查杀毒软件的查杀/监控记录、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设备的内存使用或者运行进程等,以便及时发现系统异常,及时上报。一经判断为计算机病毒感染,及时启动处理预案。
4、安装防火墙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人口,能根据企业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人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其作用为:充当网络安全的屏障,强化网络安全策略;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防止内部信息外泄;支持具有Internet服务特性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体系v P N。
在A F C系统的中央网络的连接边界,设置防火墙隔离不同的网络安全域,可以防止外网络病毒在A F C网络进行传播。此外,在车站计算机中设置防火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车站级设备的病毒通过SC遍及整个网络。
5、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计算机网络病毒,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十分有效地杜绝和防止其蔓延的,只有把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在网络病毒防治技术方面,基本处于被动防御的阶段,但管理上应该积极主动。应从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使用、维护、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及用户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严惩从事非法活动的集体和个人,尽可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手段,建立“防杀结合、以防为主、以杀为辅、软硬互补、标本兼治”的最佳网络病毒安全模式。
6、建立防病毒策略体系
以下是建立实用的防病毒策略体系的一些基本要点:着重于软件:防病毒任务最终是由防毒软件的质量决定的。任何试图改变和控制用户的行为都是无用的。处理小组:建立一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病毒事件处理小组是防病毒策略的一部分。自动保护: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必须运行智能的防病毒软件。升级和修补:使用的防毒软件应是最新版本。经常做备份:应该对网络数据做到可靠的、及时的、无病毒的备份。这样在系统发生病毒灾难时,可以很快地恢复系统。确保服务器无病毒:网络上最重要的是服务器,它是用来存储数据和提供各种服务的。它们必须得到绝对可靠的保护。一旦服务器感染了病毒,整个网络就将很危险,必须保护服务器安全。查找病毒传播者:应该注意那些经常使网络暴露给病毒,或常从网络外部传入大量数据,或试图避开安全措施的用户,应当对他们进行处罚或变更他们的使用权限。拒绝安装任何未经检验的软件。同时,建立一个AFC系统评估体系也将是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重点,我们可以对AFC系统的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及安全性(Safely)进行评估,也就是RAMS评估体系,从而形成分析报告,让我们全方位掌握系统的健康情况,更好地管理这个庞大的系统。
结束语:
A F C系统的计算机病毒防治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对于使用了windows系统的设备尤其需要重视。结合地铁A FC系统封闭性的特点,需要从管理上以及技术上采取有效措施对病毒进行预防,确保系统可以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罗惠样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防火墙技术[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摘要: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掌握了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一旦遇到计算机病毒就不会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感染后的症状等的介绍,使读者对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防范措施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对于“计算机病毒”这个概念,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做过许多不尽相同的定义。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计算机程序,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病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对计算机的破坏作用与医学上的“病毒”对生物体的破坏作用极其相似,它与生物医学上的“病毒”同样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因此我们就将生物医学上的“病毒”概念进行引申,从而产生了“计算机病毒”这个名词。但计算机病毒和生物学上的病毒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针对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而编制的具有特殊功能(通常是攻击计算机软、硬件)的程序,也就是说它是一段程序。因此,从广义上讲,凡是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破坏计算机数据的所有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
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探究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用于版权保护这是最初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计算机发展初期,由于在法律上对于软件版权保护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善,因此,很多商业软件被非法复制,软件开发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了一些特别设计的程序,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用户进行非法复制或传播。但是随着信息产业的法制化,用于这种目的的病毒目前已不多见。
2.2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某些爱好计算机并对计算机技术精通的人士为了炫耀自己的高超技术和智慧,凭借对软硬件的深入了解,编制这些特殊的程序。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想让这些计算机病毒来对社会产生危害,但不幸的是,这些程序通过某些渠道传播出去后,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2.3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在所有的计算机病毒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报复等心理故意制造的计算机病毒。例如,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的一名程序员被辞退时,决定对公司进行报复,离开前向公司计算机系统中输入了一个病毒程序,“埋伏”在公司计算机系统里。结果这个病毒潜伏了5年多才发作,造成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紊乱,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
2.4用于特殊目的此类计算机病毒通常都是某些组织(如用于军事、政府、秘密研究项目等)或个人为达到特殊目的,对政府机构、单位的特殊系统进行暗中破坏、窃取机密文件或数据。例如倍受网络界关注的中美之间的黑客大战,很有一丝网络战的味道
2.5为了获取利益如今已是木马大行其道的时代,据统计木马在病毒中已占七成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以窃取用户信息、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如窃取用户资料、网银账号密码、网游账号密码、QQ账号密码等。一旦这些信息失窃,将给用户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如“熊猫烧香”、“网游大盗”、“网银窃贼”等。
3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的特点,因此,只要是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介质都有可能成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如①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包括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其中U盘是使用最广泛、移动最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温床”。②通过网络传播,如电子邮件、BBS、网页、即时通讯软件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感染的范围也越来越广。③利用系统、应用软件漏洞进行传播,尤其是近几年,利用系统漏洞攻击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的途径。④利用系统配置缺陷传播.很多计算机用户在安装了系统后,为了使用方便,而没有设置开机密码或者设置密码过于简单、有的在网络中设置了完全共享等,这些都很容易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⑤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在无线网络中被传输的信息没有加密或者加密很弱,很容易被窃取、修改和插入,存在较严重的安全漏洞。目前,这种传播途径十分广泛,已与网络传播一起成为病毒扩散的两大“时尚渠道”。
4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主要症状
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会出现很多的症状,这里我们列举了一些,以方便大家判断及处理。
4.1Windows出现异常的错误提示信息Windows错误信息提示,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一项新功能,此功能向用户和Microsoft提供错误信息,方便用户使用。但是,操作系统本身,除了用户关闭或者程序错误以外,是不会出现错误汇报的。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中了病毒。在2004年出现的冲击波病毒以及震荡波病毒,就是利用关闭系统进程,然后提示错误,警告用户将在1分钟内倒计时关机。
4.2运行速度明显降低以及内存占有量减少,虚拟内存不足或者内存不足计算机在运行的时候,正常情况下,软件的运行不占用太大的资源,是不会最广泛运行速度的。如果速度降低了,可首先查看CPU占用率和内存使用率,然后检查进程,看用户进程里是哪个程序占用资源情况不正常。如果虚拟内存不足,可能是病毒占用,当然也可能是设置不当。
4.3运行程序突然异常死机计算机程序,如果不是设计错误的话,完全可以正常打开、关闭。但是,如果是被病毒破坏的话,很多程序需要使用的文件都会无法使用,所以,可能会出现死机的情况。比如QQ软件以及IE软件,就经常出现错误。另外,病毒也可能会对运行的软件或者文件进行感染,使用户无法正常使用。例如:突然死机,又在无任何外界介入下,自行启动。
4.4文件大小发生改变有些病毒是利用计算机的可执行文件,和可执行文件进行捆绑,然后在运行的时候两个程序一起运行。而这类可执行文件唯一的缺点是文件大小会改变,因此在平时使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4.5系统无法正常启动以及系统启动缓慢系统启动的时候,需要加载和启动一些软件以及打开一些文件,而病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进入系统的启动项里,或者是系统配置文件的启动里,导致系统启动缓慢或者无法正常启动。
4.6注册表无法使用,某些键被屏蔽、目录被自动共享等注册表相当于操作系统的核心数据库一样,正常情况下可以进行更改,如果发现热键和注册表都被屏蔽,某些目录被共享等,则有可能是病毒造成的。
4.7系统时间被修改由于一些杀毒软件在系统时间的处理上存在瑕疵,当系统时间异常时会失效,无法正常运行。很多病毒利用了这一点,把系统时间修改之后使其关闭或无法运行,然后再侵入用户系统进行破坏。例如“磁碟机”、“AV终结者”、“机器狗”病毒等。
4.8Modem和硬盘工作指示灯狂闪工作指示灯是用来显示Modem或者硬盘工作状态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指示灯只是频繁闪动而已。如果出现指示灯狂闪的情况,就要检查所运行的程序是否占用系统资源太多或者是否感染了病毒。
4.9网络自动掉线在访问网络的时候,在正常情况下自动掉线,有的病毒专门占用系统或者网络资源,关闭连接,给用户使用造成不便。
4.10自动连接网络计算机的网络连接一般是被动连接的,都是由用户来触发的,而病毒为了访问网络,必须主动连接,所以,有的病毒包含了自动连接网络的功能。
4.11浏览器自行访问网站计算机在访问网络的时候,打开浏览器,常会发现主页被修改了。而且,主页自行访问的网页大部分都是靠点击来赚钱的个人网站或者是不健康的网站。
4.12鼠标无故移动鼠标的定位也是靠程序来完成的,所以病毒也可以定义鼠标的位置,可以使鼠标满屏幕乱动,或者无法准确定位。
4.13打印出现问题如打印机速度变慢、打印异常字符或不能正常打印等。
5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防止病毒的侵入要比病毒入侵后再去发现和消除它更重要。为了将病毒拒之门外,就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5.1树立病毒防范意识,从思想上重视计算机病毒要从思想上重视计算机病毒可能会给计算机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对于计算机病毒,有病毒防护意识的人和没有病毒防护意识的人对待病毒的态度完全不同。例如对于反病毒研究人员,机器内存储的上千种病毒不会随意进行破坏,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也并不复杂。而对于病毒毫无警惕意识的人员,可能连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的病毒信息都不去仔细观察一下,任其在磁盘中进行破坏。其实,只要稍有警惕,病毒在传染时和传染后留下的蛛丝马迹总是能被发现的。
5.2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及时升级到最新版本(如瑞星、金山毒霸、江民、卡巴斯基、诺顿等)。
另外还要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这样才能防范新病毒,为系统提供真正安全环境。
5.3及时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升级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安装相应补丁程序,从根源上杜绝黑客利用系统漏洞攻击用户的计算机。可以利用系统自带的自动更新功能或者开启有些软件的“系统漏洞检查”功能(如“360安全卫士”),全面扫描操作系统漏洞,要尽量使用正版软件,并及时将计算机中所安装的各种应用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其中包括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下载工具、播放器软件、搜索工具等,避免病毒利用应用软件的漏洞进行木马病毒传播。
5.4把好入口关很多病毒都是因为使用了含有病毒的盗版光盘,拷贝了隐藏病毒的U盘资料等而感染的,所以必须把好计算机的“入口”关,在使用这些光盘、U盘以及从网络上下载的程序之前必须使用杀毒工具进行扫描,查看是否带有病毒,确认无病毒后,再使用。
5.5不要随便登录不明网站、黑客网站或用户不要随便登录不明网站或者黄色网站,不要随便点击打开QQ、MSN等聊天工具上发来的链接信息,不要随便打开或运行陌生、可疑文件和程序,如邮件中的陌生附件,外挂程序等,这样可以避免网络上的恶意软件插件进入你的计算机。
5.6养成经常备份重要数据的习惯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对磁盘文件进行备份,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资料,以便在感染病毒导致系统崩溃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数据,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5.7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养成定期查毒、杀毒的习惯。因为很多病毒在感染后会在后台运行,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而有的病毒会存在潜伏期,在特定的时间会自动发作,所以要定期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感染了病毒,要及时清除。
黑客攻击手段的不断创新现在黑客已经不是单兵作战的年代,黑客也在不断发展,维基解密就是目前黑客的主要形式,往往来自全球的黑客通过互联网组成联盟,在短时间里面能够实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计算机瘫痪。这种团队作案的破坏性更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组织网络安全部队,来应对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安全战争的主要原因。
利用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来进行木马植入和黑客的那种短时间迅速让数百万台计算机瘫痪的强大气场不同,现在出现通过各种信息沟通工具来诱骗别人上当的攻击方法,更是让人防不胜防,通过垃圾电子邮件,写上诱惑性的内容,让用户主动点击,就可能让用户计算机植入木马。同样的道理,很多通过即时信息工具来诱惑信息,诱骗别人点击,植入木马病毒等,这些都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让病毒的传播更加快速,攻击的方法也更加的隐秘。
用户本身的安全意识不够目前国内网民的数量超过了6亿人,而这6亿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有忽视计算机安全的问题,不是他们不知道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而是他们对于计算机安全技术知识的匮乏。在对计算机平时的安全设置中,并不知道怎么操作,以为安装了一款免费的杀毒软件就能够有效的保护计算机,这样的计算机往往就被黑客们称为“肉鸡”,有经验的黑客,往往不到几秒钟就能够攻入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可见安全意识不够及相关安全方法技术的匮乏。
当前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破坏性强,因为计算机病毒拥有自我复制能力,能够迅速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导致整个计算机瘫痪,如果是互联网病毒,那还可能导致互联网上有着类似系统计算机的瘫痪;(2)具有潜伏性,有些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后,不会立刻发作,而是要等到触发一个事件之后,就会迅速接管计算机,或者获得计算机的各种秘密信息,比如密码和各种账户信息等;(3)容易扩散,之所以把入侵计算机的程序叫做病毒,就是因为这些程序拥有病毒的很多特征,比如自我复制能力,快速传播和感染能力,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快速传播更是被放大了,很多企业的电脑,因为某一种病毒的感染,导致整个企业电脑的集体瘫痪,可见这种快速传播感染的效应是多么危险;(4)病毒在某些情况下会有针对性,特别是一些木马病毒,往往会针对计算机的游戏账号,银行账号等。
需要宿主的病毒需要宿主的病毒主要表现形式是依附于某款软件和某个程序后,才能够发挥这些病毒的威力。目前主要有2种表现形式,(1)通过软件后门入侵的病毒,如果软件没有后门,那么这些病毒就起不到入侵的作用。可遗憾的是,几乎每款软件都会有相应的后门,甚至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也有后门,如果软件后门隐藏的很到位的话,那么病毒想要利用后门进行攻击,就变得比较困难。但是如果后门设置简单,甚至这些后门只要通过某个默认的ID和密码就能够轻松接管软件,有的则通过一个隐藏的事件和进程就能够实现对软件的接管,然后再通过软件进一步接管计算机操作系统,从而实现对计算机的攻击;(2)逻辑炸弹,这种攻击方式最为古老,主要的入侵手段是植入在一个合法程序里面,但是目前因为木马的出现,则有重新焕发了青春。实际上,目前数百万种的计算机病毒其中就有大半是各种类型的木马病毒,因为简单的控制和破坏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计算机并不能够给黑客带来什么经济上的利益,而木马病毒则能够有效的通过各种途径来迅速获得计算机的秘密资料,甚至通过入侵互联网网站来获取数据库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往往能够给黑客们带来丰厚的利润。
不需要宿主的病毒这种病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2种,一种被称作细菌,这种病毒不会在计算机上破坏程序和文件,一旦植入到计算机被激活之后,就会不断的繁殖自己,直到整个计算机资源被这个细菌完全占据之后,那么这台计算机的速度就会变成蜗牛,直到计算机瘫痪。另一种就是常被人提起的蠕虫病毒,蠕虫病毒拥有病毒和细菌的全部功能,不仅仅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还有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蠕虫病毒一旦促发,就会利用蠕虫病毒提供的后门,不断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类型的木马植入到计算机,从而迅速的从感染的计算机里面窃取重要的资料和获得各种秘密信息。蠕虫病毒只会存在计算机内存中的一种独立的程序,他本身不会改变其他程序的运行,也不会影响计算机的功能,为的就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后门让更多的病毒入侵,再加上蠕虫的可扩散性,通过互联网就能够迅速感染数万台电脑,曾经的熊猫烧香就是这样的一种蠕虫病毒。而且蠕虫病毒目前还有2种不同形式的变种,一种是在计算机里以正常的程序运行,通过网络会把自身复制到其他计算机系统,然后本机会留下副本或者不留下,另一种就是以互联网作为神经系统,在各个网段里面复制代码进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
正确安装系统和软件通常而言,应该选择正版系统和软件,因为正版的软件和系统一定有安全保障,不会因为这些软件系统本身就有木马病毒来感染计算机,可是遗憾的是,当前很多用户都喜欢免费的,破解版的软件和系统。这类系统往往会人为植入一些木马,可能这些木马不会对计算机产生破坏性作用,但是却能够给自己谋取利润,现在很多电脑城里面的GHOST系统安装版,就有这样的问题。而网络上一些免费的试用版应用软件,也或多或少会存在和木马绑定的问题。
计算机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有的计算机爱好者喜欢“裸行”,就是说计算机上不安装任何版本的杀毒软件,这对于某些计算机高手们而言,当出现病毒时,能够通过修复注册表,强行删除病毒主体的方式来实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计算机用户而言,“裸行”的风险系数极高,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裸机在互联网上冲浪,估计不到3min就会被木马入侵。所以安装正版杀毒软件是必须的,而且还需要能够通过网络自动更新和升级,由此来提升计算机的健壮性。
系统和数据备份计算机病毒不可能彻底封杀,所以平时做好有关的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企业的文件服务器,定期使用移动硬盘进行备份能够有效的消除计算机安全问题对整个数据安全性的影响,实在不行全部格式化重新安装,但是如果没有数据备份的话,那么病毒的破坏性就变得非常可怕了。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加强病毒防范工作数据的传输目前非常频繁,有的通过优盘,移动硬盘和网盘,当然也有通过互联网的即时通讯工具和邮件传输文件。对于这类数据文件的传输,在打开之前,应该通过杀毒软件进行查杀,防止这些数据里面存在木马,感染计算机。
随时关注计算机运行的状态现在有很多杀毒软件都配合了安全卫士来对计算机实施实时的监控,比如通过对计算机进行体检,看看目前计算机的健康状态,当发现健康出现危机的时候,再通过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如果一次查杀不干净,那就要转入安全模式或者通过DOS环境进行查杀,尽可能的将病毒的感染程度降到最低。
结语
我校信息中心接到《信阳市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后,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及时召集信息中心、微机组等科组负责人,按照文件要求,根据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逐条落实,周密安排,对全校各配备计算机的教研室和中心机房进行了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部门健全、制度完善
我校信息中心自成立以来,本着“责任到人,一丝不苟”的指导思想,十分重视计算机管理组织的建设,成立了计算机安全保护领导小组,始终有一名信息中心主任担任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并以信息管理、安全保卫、各教研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信息中心为专职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对全校教研室主要计算机系统的资源配置、操作及业务系统、系统维护人员、操作人员进行登记。信息中心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专职安全员由经过公安部门培训、获得《计算机安全员上岗证》的人员担任。基层教研室设立兼职安全管理员,负责对电子网点进行管理、监督,对本单位计算机出现的软、硬件问题及时上报信息中心。要求各教研室选用有责任心、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熟悉业务操作的人员担任。
我们在当地公安机关计算机安全保护部门的监督、检查、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河南省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以及公安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关于开展垃圾邮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上网场所清理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管理的紧急通知》等法规、规定,建立、健全了各项防范制度,并编制成册,下发到全校各个教研室。在年初,由主管计算机安全的主任与保卫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指定业务骨干担任计算机安全员,切实做到防微杜渐,把不安全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安全教育定期检查督促
在我校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每一步,我们都把强化信息安全教育和提高员工的计算机技能放到同等地位。在实施信息网络化过程中,信息中心专门举办了计算机培训班。培训内容不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制作,还重点讲解了计算机犯罪的特点、防范措施。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意识到了,计算机安全保护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还将成为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研室各项业务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流程,我们还经常组织人员对基层教研室进行计算机业务系统运行及安全保护的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发现部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少数微机操作员对制度贯彻行不够。对此,我们根据检查方案中的检查内容、评分标准对各科室进行打分,得分不合格者,除限期整改外,还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罚、全校通报批评等处理。
三、信息安全制度日趋完善
从我校信息中心成立之日起,我们就树立了以制度管理人员的思想。为此,根据市办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中心机房应急措施》,《计算机系统维修操作规程》,《电脑安全保密制度》,《计算机安全检查操作规程》,《潢川一中电教管理员职责》、《潢川一中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让这些制度不但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还要牢记在心上。继而我们又印发了《潢川一中教研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实施细则》、《潢川一中教研室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管理办法》、《潢川一中机房上机操作守则》、《潢川一中信息中心管理条例》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计算机内控制度。在以上文件中,要求明确规定了微机管理人员、操作员的权限和操作范围,对操作人员的上岗、调离等做出严格规定,详细制定了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的管理办法,要求各电子网点记录微机运行日志,对数据每日进行备份,对废弃的磁盘、磁带、报表不得随意丢弃,交由信息中心统一处理。
四、防治计算机病毒
随着信息办公自动化的深入,各教研室在处理业务报表、数据和日常办公中越来越多的用到了计算机。为保证各教研室的计算机不受病毒危害,信息中心为每台微机上都安装了实时的查、杀、防病毒的软件,并及时进行软件升级和定期进行查杀病毒。同时还把计算机病毒预防措施下发至各教研室的微机操作员手中,从专机专用、数据备份、软盘管理、实时杀毒、禁用盗版、禁玩游戏等几方面入手,使计算机病毒防治形成制度化。
对照《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检查表》的要求,我校信息中心在以往的工作中,主要作了以上几方面的工作,但还有些方面要急待改进。
一是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以此来查找差距,弥补工作中的不足。
二是要加强计算机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训练,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案件的严重性。把计算机安全保护知识真正融于学校知识的学习中,而不是轻轻带过;人防与技防结合,把计算机安全保护的技术措施看作是保护信息安全的一道看不见的屏障。
潢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