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满节气的天气特点

小满节气的天气特点

时间:2023-06-07 09:0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满节气的天气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满节气的天气特点

第1篇

1、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

2、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小满,标志着炎夏登场。物至于此,小得盈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3、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小满往往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给点儿阳光就灿烂”,加上空气干燥,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很容易超越南方。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小满时节,小春作物即将收获,中稻全面栽插,农事繁忙,晴天抢收,雨天抢栽。

4、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小满节气是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过去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有时还会用白面蒸一些麦糕、麦饼食用,意在提醒人们夏天多吃主食。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还要携带黄杏等礼品,颇有趣味。

5、小满后,中国大多数地方平均气温高于22℃,雨水渐多,注意祛湿,多喝水,多吃蔬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省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四川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盆地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4 月是凉山州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我省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 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 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 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立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我省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处暑是我省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秋分以后,我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气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立冬时节的我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夜,地面热量散失较多,则会出现冻害,使豌、胡豆等作物受到一定损失。我省盆地平均气温尚多在8℃至9℃,小麦油菜仍可缓慢生长,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预防冻害。大雪期间,盆地降水多在15毫米以下,盆地西部更不足5 毫米,已是“冬干”时期。这时,盆地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俗话:“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冬至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工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小寒

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而人们记忆犹新的1975年冬,气温最低的节气竟是大雪哩!我省盆地冬暖显著,隆冬1月,三峡以东霜雪交侵,常有冰冻, 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盆地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盆地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我省隆冬最冷的地区是川北高原北部,最低气温在可达零下3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我省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盆地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不春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盆地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大寒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几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时节,我省盆地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工作,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省盆地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我省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盆地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川西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省境东、西两部雨量虽然差异不大,但是东部云密雾重,西部阳光灿烂,天气迥然不同。盆地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春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编辑本段]

二十四节气和文化

我国民谚

由于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中国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有关的民谚。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 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 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进腊月 大寒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第3篇

中国的生活哲学博大精深,对人,对自然。对社会伦理,对人际关系等种种均有讨论。儒家是为中国之第一大家,讨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诸多,在儒家的存在序列之中,自然既为人的生命提供了养分,更为人提供了生活方式的灵感。人类虽然历经水旱风暴等自然灾害,饱尝生活艰辛,儒家却依然认为自然仍是人类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认为人享有“天时地利”和“风水”这一切于健康有益的条件,因而感到幸运,从而敬畏自然。并以自然为家园,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到生活的终极意义,也发展出一种重视规范、均衡与和谐的生活形态。

道家位居中国哲学之另一大家,全盘思想更是依托在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中。人存在于自然中,与一棵草、一只山羊没有区别。人就是这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而已。道家的隐者,离弃世俗,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伍,修身养性,以无为于世界作为对这世界最好的整治,也就是常说的“无为之治”。

近年来所谓“乐活”,也无非与此相似,中国的传统哲学其实就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反省,有许多的经验与智慧的凝结。传统的国学有着值得我们一再观顾和求索的地方,无论以学术的态度或是带着生活的疑问。中国医学以这些思考为体系,发展出对人身体的详尽研究,在千百年中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里探索出一套医学理论。中医有“治未病”的说法,其实便是现代通行的“养生”。相信人体是与自然息息相关,因应外界变化而不断需要调整状态来应对,在身体缺漏尚未成病时。进行调理,使身体重新获得平衡,这就是养生了。

而这不也正像一个学习的过程,从懵懂的不知不觉,渐渐学会感知外界变化,又到探索这些变化与身体内在的牵连,然后开始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慢慢知道敬畏自然界,以谦卑的心态将自然作为家园,关爱、保护,也享受它。

所以“解夏”不只是教你消暑而已。

立夏5月5~7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为立夏也”。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之始。习惯上,人们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之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起来,蚯蚓也开始在泥土中活动,乡间田埂的野菜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应顺之。

Tips:

中医有“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的说法。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人的心神易受扰动而不宁,心不宁则心跳加速,心跳快会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因此在立夏之季,宜开怀,安闲自乐,忌暴喜伤心。

可在清晨食少许葱头,晚饭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涉满5月20~22日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这一节气里要特别注意“未病先防”。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同时中医也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所谓“治未病之病”,其实指从日常的生活调养中获得身体的平衡状态。

Tips:

小满,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

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他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做物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物候学的国家,《诗经》记载:“四月秀罗、五月鸣蜩、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西汉初期即有物候专著《夏小正》,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及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中都记载了有关物候的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一年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

芒种6月5~7日螳螂生,候鹏始鸣,反舌无声

芒种节气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芒种节气,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各种衣物器具极易发霉,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把天气叫做“黄梅天”。端午节多在芒种目的前后,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亦即、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

Tips:

在民间,有端午节“草药浴”的习俗,屈原的“浴兰汤兮沐芳华”曾在民间十分盛行。端午传绩的“草药浴”大致是用香草、鲜艾草、菖蒲、银花藤、野、麻柳树叶、九节枫、荨麻、柳树枝、野薄荷、桑叶等煎水沐浴。

其实我国自周朝便有用香汤浴洁身的记载,宋朝年问,香汤浴传入民间,便出现了专供人们洗芳香浴的“香水行”,后来逐渐形成“草药浴”习俗。人们择日选用不同的药浴洁身、防病,夏季常用五枝汤洗浴,是为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至清朝,药浴不仅作为健身益寿的方法,而且广泛用于治疗和康复疾病。

夏至6月21~22日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6月21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夏至日也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

变化,晚睡早起,不要抱怨白昼太长,不要恼怒或激动,而要使自己的情绪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充沛旺盛。

Tips:

“夏”与“长夏”。

众所周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然而中医学却将一年分为五季。原来,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基础,按照阴阳学说的理论,春夏属于阳,以养阳为主,秋冬属于阴,则以养阴为主。按五行学说,春季属于“木”与人体的肝相应,夏季属于“火”与心相应,秋季属于“金”与肺相应,冬季属于“水”与肾相应。但还有个“土”却没有相应的季节。于是古代医学家就将夏季分为“夏”与“长夏”两季,夏属于“火”与,时目应,而长夏属于“土”则与脾相应,这样五行配五季,五季配五脏就完全符合五行学说理论了。

所以,阴历的四月和五月定为“夏”,而阴历的六月为“长夏”。夏和长夏在季节的特点上是不相同的,“夏”的特点是以“炎热”为主,而“长夏”的特点则是以“湿热”为主。因为阴历六月除了炎热外,还会出现多雨或阴雨绵绵的情况,其气候的表现特点是以潮湿闷热为主。因此长夏时要特别注意“暑湿”。

小暑7月6~8日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七月七日小暑天,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萤火虫开始活跃,芦苇下、草丛中,只要有绿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点点白光。

到了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平均气温已近30度,热浪袭人,暴雨时常光顾。有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总结。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决圩堤。小暑节气,也是台风来临之际,《台湾府志》记载“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台则常连日夜,或数日而止。……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

Tips: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特别注意顾护心阳,平心静气,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夏季运动时应适当地减少运动量,特别是在炎热的中午不要运动,以免中暑。锻炼的时间应选择在早晚气温凉爽时进行,地点应选择在有花有草,有水有树,视野开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湿润清爽的公园内。运动时戴遮阳帽,穿浅色、宽敞和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每锻炼1小时,应休息5~10分钟,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

夏季运动后注意:

1、运动后不要立即喝冷饮。因为运动时体内血液运行于四胺和体表,而运行于消化系统的血液较少,冷饮会对胃肠产生刺激,使胃肠的血管收缩而造成胃痛或胃肠道不适。

2、运动后不宜饮水过多。因运动会消耗人体的很多能量,饮水过多会加重胃肠道及心脏负担,特别是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

3、运动后不宜立即洗冷水澡。因运动时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表面的毛孔张开,如果皮肤突然受到冷水刺激,会造成体表毛细血管的骤然收缩,毛孔关闭,体内热量无法发散,从而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出现热伤风的症状。腐草为萤,土润。

大暑7月22~24日溽暑,大雨时行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速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有些地区古有茶余饭后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同时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Tips:

这一节气里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症等阳虚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第4篇

根据记载,我国在商周时代就已经知道太阳历的周期。周代的“尚书”明确地指出太阳历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但由于我国古代是采用阴历记载年月的,而阴历和季节、气象没有严格固定的关系,用来掌握农时安排生产活动很不方便,所以古代人民就用测量日影长短和黄昏时北斗星的位置而定出节气来。根据记载,大约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在案朝吕不章编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已记载有八个节气,以后逐渐补充,到二千一百年前的秦、汉时代就完备起来,西汉刘安编的“淮南子”一书贝就有了和现在同样的二十四节气了。二十四节气用以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并把它和阴历配合超来,就形成了为农民所喜用的农历。由于二十四节气在过去长时期和阴历配合应用的结果,许多人习惯地把二十四节气韶为是阴历系统的东西,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年)的轨道位置,以及地球自转一周(即一天)的地球自转轴和公转轨道斜变成的角度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就是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由于一年内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从而引起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譬如拿“二分”“二至”四个节气来说:“春分”就是春季的日夜平分的意思。在“春分”这一天,太阳直照在地球赤道的上空,全球各地昼夜都各十二小时。“春分”以后太阳直照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白天渐长,夜渐缩短,到六月二十一日左右,太阳直照在北纬二十三度半的北回归线上,这个节气叫做“夏至”。北半球在这一天白天最长,所以“夏至”在古代也叫“长日至”。“夏至”以后,太阳直照位置又逐渐南移,北半球白日渐短,夜渐加长,到九月二十三日左右,重又回到赤道上,这个节气就是“秋分”。在这一天圣球各地昼夜相等,所以是秋季的日夜平分。“秋分”以后,太阳直照的位置继续南移,北半球的白昼继续缩短,黑夜继续加长,到十二月二十三白左右,太阳直照在南回归线上,这个节气就是“冬至”。在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所以“冬至”在古代也叫“短日至”。“冬至”以后,太阳直照的被置又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渐长,黑夜渐短,及至太阳直照在赤道上,就又回到昼夜平分的“春分”节气。在这“二至”、“二分”四个节气中间,分别排列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这“四立”是表示春、夏、秋、冬的开始。在这“二至”、“二分”和“四立”八个节气中间又各加两个节气,这样就合成为二十四节气。所以二十四节气是和阳历的计算原理相符合的,是很科学的。

但二十四节气和阴历配合时,由于在阴历上交节的日期每年变动很大,不能固定,使用上很不方展。只有和阳历配合后,每月的节气和交节日期(即前一节气的终结和后一节气的开始)才固定超来。如每月有两个节气,上半年每月的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的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是交节日期,前后相差只一两天。这就成为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统一而便于应用的太阳历体系。为便于记住,人们还编写了一个二十四节气和交节日期的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图见原版面)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甘三。

人人熟读节气歌,按时播种过丰年。

我国地处温带,在世界上是四季气候变化比较显著的国家。二十四节气是适应我国的气候条件而形成的,它的次序是按照我国的气候变化排列的,是我国独特的剧造。由于它能反映农事季节,使用超来很方便,所以还传播到日本等亚洲国家。它在农业生产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是表示四季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霜降”等八个节气是反映气温的升降过程和程度的;“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是反映降水的时期和程度的;而“惊蟹”、“清明”、“小满”、“芒种”四个季节,前两个是关于季节的自然现象;后两个是有关作物生长发育现象的。我们将它们联系起来看,就能明显地看出一年中间寒、暖、雨、雪的动态和四季中气温的变化,就能看出它们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的到来,表示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将呈现出一片富有生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标明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立春”以后的“雨水”和“惊蛰”表示降雨开始增多,开始雷呜,冬眠的昆虫开始苏醒。“春分”以后的“清明”和“谷雨”则表示气温转暖,草木萌动,春天朗景象清彻明朗,雨量渐增,适于谷物生长。“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天多掘两锄头,秋后多收一掷头”等农谚,就反映了春季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立夏”表示风和日丽的春天已逝,炎暑将临,已进入夏季农事繁忙季节。“立夏”以后的?小满”和“芒种”表示农作物生长丰满旺盛,已到收获麦类等作物和播种大秋作物的时期。“夏至”以后的“小暑”和“大暑”则表示到了最热的季节,也是夏收夏种等农事活动繁忙紧张的季节,所以说:“夏日田,早一宿,高一拳”,“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立秋”表示炎暑巳过,天高气爽的秋季开始。“立秋”以后是“处暑”和“白露”,表示暑热消退,露华渐浓,天气转凉。“秋分”以后的“寒露”和“霜降”则进一步表示天气变泠,寒霜将临,是大秋作物收获和题冬作物播种的紧张繁忙季节。农村常兢的“三秋”,就是指秋收、秋种和秋耕。所以说:“抢秋抢秋,不收就丢”,“秋天划破皮,顶住春天犁几犁”,“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立冬”是冬季的开始,预示寒冷的气候将逐渐加骤,农事活动已进入一年之末尾。“立冬”以后的“小雪”和“大雪”,表示开始降雪。冬至以后的“小塞”和“大寒”则表示已进入一年中最寒的季节。所谓“立冬不收菜,一定受霜害。”从这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有些地方如湖南省还根据二十四节气结合安排农事活动而编写了二十四节气歌:

一月小寒接大塞,施肥完了心里安。

立春雨水二月到,小麦地里草除完。

三月惊蛰又春分,整理秧田播种勤。(指早稻)

清明谷雨四月过,整理本田早栽禾。(指早稻)

五月立夏小满来,中稻插秧薯棉栽。

芒种夏至六月终,玉米晚稻耍下种。

七月小暑大暑到,又排叉灌双抢忙。

立秋处暑天渐凉,玉米中稻都收完。

十月塞露霜降至,齐收晚稻又挖薯。

立冬小雪天渐冷,拔除禾蔸搞三光。

第5篇

春季养生

春季是指从立春到立夏前,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

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奋,使原有抑郁症、躁狂症、强迫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

春季气候变暖,气血活动也随之加强,人体新陈代谢活跃起来。对此变化,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适应,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和孩子则易产生不适应症,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因此春季在疾病的防治上要早做准备。

夏季养生

夏季,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足,万物茂盛,阳极阴生,万物成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描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黄帝内经》中要求人们做到“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指出夏季作息,应晚些入睡,以顺应天地引起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阳气的充盛。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往往令人反应略显迟缓,胃纳也多不佳,精神欠振,容易烦躁,容易失眠,严重者可出现中暑昏迷。因此,夏季起居要注意防暑降温,充足睡眠,顾护脾胃。但也应注意不可贪凉太过,否则,容易贼风入中而得阴暑之证,年长之人又易致风痹不仁、关节酸痛等症。

秋季养生

秋季,是指从立秋开始到立冬前一天为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描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令时分,天地阳气渐渐收敛,阴气逐渐增长,气候由热转凉,是气候由阳转阴的初始时期。万物成熟,果实硕累,是收获的季节,人体的阴阳也随之而由“长”至“收”,气血阴阳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度。因此,秋季养生当以养“收”为原则。

秋季,气温始降,雨量趋少,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大便偏干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养肺润燥。

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季,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简单地说,就是要“清心寡欲”。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会破坏神气的清静。

冬季养生

冬季是指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前一天为止,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描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诉,无扰乎阳”。《黄帝内经》中要求人们“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第6篇

夏季养生重点:调养心脾

“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专家表示,从农历来看,夏季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的这三个月时间,中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季节。

“这个季节,人的各项生理功能,即‘阳气’,都处于最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认为,夏季应以养护阳气为主。”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便在于“调养心脾”。

养心:气郁体质,应防“情绪中暑”

专家说,“暑气入心”,天气炎热时,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中老年人对高温天气的适应能力本来就比较差,因此夏季应以宁心安神为要务。具体而言,就是尽量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喜、过怒、过于惊恐、过于悲伤、过于思虑等情志的刺激。”

此外,气郁体质的中老年人,在夏季还要特别注意预防“情绪中暑”。专家指出,有些老人在天气炎热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烦躁易怒、爱唠叨、容易兴奋和激动、低热口渴、夜睡不宁,或表情呆滞、抑郁悲观、沉默懒言、不思饮食等,这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表现都可能是“情绪中暑”导致的。

“面色苍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经常叹息,这些都是气郁体质者常见的表现。”专家表示,此类体质者多属“肝郁气滞”,盛夏时症状尤其明显,应以理气解郁、祛暑化湿的方法调理。“陈皮有疏肝解郁、芳香化湿、行气健胃的特点,因此气郁体质者在夏季除保持愉悦乐观、平和宁静的心情外,还可用陈皮、冬瓜煲鸭肉或鸡肉、猪肉食用,也可吃些淡水鱼类,酌加姜、葱、陈皮、豆豉、蒜蓉等芳香调料清蒸或焖炒四大家鱼。”

中暑分三类“阴暑”也要提防

中暑也是夏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专家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暑可分为三类:“中阳暑”、“中阴暑”及上文提及的“情绪中暑”。一般人通常所说的中暑其实指的是“阳暑”,这种中暑多是因在烈日下待的时间过长,出汗过多引起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无汗、精神萎靡、胸闷头昏、四肢乏力,甚至抽搐、不省人事等。

“中阴暑”则多由感受暑湿之邪后,加上纳凉不当引起。比如在天气酷热、频降大雨的夏季,长时间在空旷的露天、过道及风猛之处纳凉,致风寒郁于表、暑湿困于内而出现头昏脑涨、时寒时热、吐泻无汗等。

中老年人在夏季要尽量避免曝晒、雨淋,或待在气温过高、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雨后也不宜坐卧湿地。同时,还要避免久穿湿衣或穿刚晒过的衣服,防止暑湿之气侵袭机体。

夏季养生四大关键词

关键词1:作息

晚睡早起、午睡很重要

专家表示,夏天夜晚炎热,天亮时间较早,中老年人可适当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另外,在夏天的午后最好能安排午睡片刻,对消除疲劳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2:补水

少量多饮、别等口渴才喝水

中老年人夏季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些水,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专家表示,中老年人夏季除正常三餐饮食外,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左右,“以少量多饮为主,不能等到口渴才想起饮水。”

关键词3:运动

适度锻炼、间隔半小时再洗澡

中老年人夏季运动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间进行,场地可选择公园、湖边或树下阴凉的地方。“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或八段锦都可以,适度活动四肢关节保持气血运行的畅通。”

关键词4:饮食

第7篇

(公历5月5-7日)

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宜]保持良好情绪,养心入静

[忌]心火过旺,饮食没有节制

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人们也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而实际上,真正进入夏季,气温在22℃以上的,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

我国古代将立夏也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意思就是说,这个节气首先可以在田间听到蛙声,接着大地上可以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礼记・月令》篇也有关于立夏的解释:“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可见,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春夏之交,要重点关注心脏。“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为安度酷暑做好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夏季心火旺,养心败火最安全

立夏之后,由于气温逐渐升高,不少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并且在夏天您会发现,平时哪怕温文儒雅的人,一旦到了这个季节,也容易变得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急躁。这多是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加剧人们的紧张心理,导致心火过旺所造成的。

夏天为什么会心火过旺呢?在中医看来,夏季主气为暑,《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这样论述暑气:“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通过这段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暑气其实是一种极热之气,极热之气体现在人体上叫“壮火食气”,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就是说火太壮就会吃掉我们的气。比如我们高烧叫壮火,高烧后很没劲,就是高烧把我们的气力消耗了,能量消耗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导致心阳更加旺盛,从而出现了口干舌燥、尿黄、尿少、尿急、尿痛等上火症状。

因此,在夏季这种暑气当道的气候条件下,需要时时关注心火对人体的伤害,一旦出现了上火症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我们究竟如何祛除这种“心火”呢?

首先是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黄帝内经》特别强调: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也提到“使志无怒”,就是要人注意不要因为心情烦躁而滥发脾气。“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要气之宣泄平和、畅达,如其所受在外―样舒畅。

无门慧开禅师有首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淡薄宁静的心境很重要。因此不管天气如何炎热,我们都需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唯有如此,才可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其次,饮食也是祛除心火的重要法宝。中医认为,四季、五味与人体内脏都是一一对应的。所谓“夏季食苦,苦味入心,可泻心火”,就是说夏季易引起心火过盛,可通过吃苦瓜、芥蓝、荞麦、奶油生菜等来进行防治。吃苦去火,首推莲子心,它味苦,可以发散心火,虽然有寒性,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体热毒的食物。其实不仅仅是莲子心,莲藕全身也是夏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健康美食,荷花具有解暑功效,莲子心能清心镇静,而莲须(荷花的干燥花蕊)有固肾涩精的作用,就连莲房(莲子的果壳)也同样具有清暑解毒的功效。

有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总要用荷叶露珠炮制莲子心茶,以养心益智,调整元气,清心火与解毒。《本草纲目》记载莲子心“清心去热”,搭配生甘草还能增强莲子心的泻心火除烦之功。如李杲所论:“甘草,阳不足者补之以甘,甘温能除大热,故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本草化义》也指出:“甘草,生用凉而泻火。”两药合用,直泻心火,则烦躁可除,睡眠得安。您可以准备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将这两味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也可以每天5-6粒直接开水冲泡或者加粳米同煮成粥即可。

谈到煮粥,粮食中的开国元老――高粱不得不提。“黄粱一梦”里的黄粱也就是指黄高粱米。高粱米性微凉,做父母的可以经常用高粱米煮粥或者蒸成米饭给孩子吃。夏季一到,很多小孩子经常会出现鼻子干、面如火烧、口渴、烦闷等症状,尤其是对付心火引起的热症,它作为辅助的治疗,效果往往出奇制胜。

除上述两种措施外,按摩穴位也不失清心火的好办法。头部的神庭、百会和太阳穴,手上的合谷穴(平常大家所说的虎口)以及脚背上的太冲穴,均有调整肝经气血运行、降心气的作用,特别适合工作忙碌―天后用来放松身心。

除了以上穴位,多拍打拍打身体各处的“窝”,也可帮助解热去火。

腋窝:俗称“胳肢窝”,这里的穴位叫极泉,此穴位于腋窝顶点有脉搏的地方。拍打的具体方法是:左手上举,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提右手,用左手这样拍打,每次拍打30-50次,5遍。

窝:位于膝关节的后方,屈膝时呈菱形。如果有中暑迹象,拍打窝,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不断地拍打两侧腿弯部(即窝处),反复拍打100-200次。此外,人们还可以拍打肘窝、肚脐、腰骶窝等。

中医养生里,举手投足间都讲究个“心平气和”,入夏之后无论干什么,坚持养“心”为上,养“心”为先,强调平时坐卧睡觉之间也要动作不急不缓,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和。气顺转化成能量,身心舒展,自然能入静,夏天养心入静也等于入了佳境。

三豆苡仁粥防疰夏,会吃保养精神足

夏天天气炎热,不想吃饭,整天无精打采,可能老人会说,您这是疰夏了。什么是疰夏?简单点理解,就是暑期综合征的意思。在南方,很多人因为天气炎热,吃不好、睡不好、消瘦,人们称之为疰夏。在北方,也有“苦夏”、“枯夏”之说。

那为什么会疰夏呢?中医认为,到了这个季节,气候炎热,人体的气血由脏腑输送到体表,这时脏腑的气血会显得相对亏虚,脏腑失去了气血的濡养,机能也随之减弱,从而出现了疰夏的症状。有些人,夏天之所以不想吃东西、厌食,正是因为脾胃少了气血的滋养,消化功能变弱的直接后果。肠道功能变弱,寒凉食物的刺激,还可能伴随出现腹泻的现象。

这个时候,肥胖的女性若把“疰夏”当成一种自然的减肥方法的话,那么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发生疰夏,一是季节的原因,另外,主要是多发生在平时体质就较弱的人身上,脾胃消化能力不强,吃进的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再加上高温刺激,消耗能量,身体的营养很容易入不敷出,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并且,疰夏也是中暑的先兆,防范不及时的话,可导致中暑。

说到吃,每逢立夏,古人有各式各样的预防风俗。《帝京岁时纪胜》上说:“立夏取平日曝晾之米粉春芽,并用粉面煎作各式果垒,往来馈送。”做这种食物,一般在清明节就开始准备,主要是把蒸熟的面点用清明的嫩柳串上,然后阴干。等到了立夏时再用油煎给孩子们吃。

苏州人立夏时要吃乌米饭或乌米糕。杭州人立夏时则吃“三烧”(烧饼、烧鸡、烧酒)或“九时新”,即樱桃、梅子、蚕豆、笋豆、铡鱼、玫瑰花、葛芭、菇菜和乌米饭。上海人立夏要吃茶叶蛋。而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也记载:“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这些食物在预防疰夏上究竟有多少医学价值,现在还缺乏科学论据,不好做出肯定结论。不过,有种叫“三豆苡仁粥”的药膳,在防治疰夏上功效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如果能经常服用自制的“三豆苡仁粥”,对每位度过苦夏的人们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什么是“三豆苡仁粥”呢?说来很简单:“三豆”即绿豆、赤豆和黑大豆,外加苡仁米,用它们加上少许粳米一起煮成粥,即为“三豆苡仁粥”。其具体做法是:将以上各味(每味10克为宜)置于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成200毫升上下,待它冷却,即可连豆带汤一起服用。此粥身兼两职,既可当夏令食物,又可作消暑良药。适合小孩、妇女、成年人等一切人群,尤其适合于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服用。属于消暑、解渴、滋补、养人之上品。

“三豆”(包括苡仁米)各有所长。绿豆性味甘寒,功效为清热解暑、除烦解渴。而赤豆性味甘酸,功效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治腹部胀满、脚部浮肿、小便不利等,对夏天皮肤常发的疮疡肿疖等有较强的排毒消肿作用。黑大豆性味甘寒、微苦,功效为解毒、散热、除烦,也是夏令消暑清热之佳品。黑大豆还可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夏季头痛、鼻塞不通等症。苡仁米性味甘淡、微寒,功能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肺除痹,消炎排毒。它性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药性缓和,是一味清补利湿的夏令良药。家人有疰夏的症状,来一锅豆子“大杂烩”,效果明显。

藿香正气水对预防和治疗疰夏都有很好的疗效。清朝的御药房,每年夏季都会为皇帝和妃嫔采购储备、加工、配制丸散膏丹和煎煮汤药。而清凉祛暑药里,藿香正气丸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味。疰夏可以在立夏之后开始预防,而芒种、夏至是高发期,这个时候可以每隔15天喝一瓶藿香正气水(10毫升),一直持续到秋凉,年老体弱的人和儿童酌情减量服用。对于已经发生疰夏的人,可以每天喝1瓶,连用5天为1个疗程,也会有明显效果。

另外,夏季来临之际,配合穴位按摩,可以预防疰夏的发生。常灸或者按摩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每次取2-3穴,每穴灸或按摩10分钟左右即可。

夏季又长又热,很多人发愁如何安然度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强身体锻炼,从饮食调节开始,也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蚂蚁窝”痒上手,立夏注意湿热

夏天气温高,不仅身上容易出汗,而且手也容易出汗,很多人的手掌动不动就“湿漉漉”的,影响美观不说,而且还经常长水疱,瘙痒钻心,严重者会继发感染,而出现手肿胀、疼痛的症状。过去人们认为,手掌、脚掌上长出一群群小水泡,就是因为多汗、排汗不良造成的,所以才会给起名字叫“汗疱疹”,其实,乏汗症者也有这方面的困扰。

其实,中医对本病早就有历史了,在明代称它为“蚂蚁窝”。清代《疡医大全・蚂蚁窝》中记载:“蚂蚁窝多生手足,形似蚁窝,俨如针眼,奇痒入心,破流脂水。”它一般多发于手掌侧面或者手指间,把这些水疱挤破会发现,里面液体清澈,很少有浑浊的,并且待干涸后会脱皮,露出发红的新皮,但是也容易皴裂,会很疼。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手指甚至脚趾发红、脱皮就有这个原因。它好发于春末夏初,夏天病情加重,此起彼伏地发作,一般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我国南方,立夏一过,很快就进入了阴湿的梅雨季节。这个时候的湿热天气,最容易造成湿疹、异位性皮肤炎等,“蚂蚁窝”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饮食不节,夏天摄入太多寒凉食物,或者过食肥甘厚味,像烧烤、油腻食物等,而使得湿热内蕴,损伤脾胃;另外,天气炎热,心情烦闷、暴躁或者思虑过度,也会劳伤心脾。《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可见,脾失健运,运化失常,气机升降失制,而使得湿热内聚,同时又受到暑湿的侵扰,内外合邪,不能疏泄于外,就只能熏蒸肌肤,它循经络流窜至手掌时,就表现出人们所看到的“蚂蚁窝”了。

那要如何调理才能祛湿热止痒呢?给大家介绍有这方面功效的穴位,不妨试一试。按摩劳宫穴,用左手大拇指指端顶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垂直向下按压,其余的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持续1-2分钟即可。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俞穴,同时又是荣穴。传统中医认为,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经常按摩劳宫穴,可以强壮心脏功能。传说古代有一个人,经常要下山去赶集,但是每次上山回家,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但是隔壁年纪一大把的老先生,担着柴上山,却非常轻松。这个人于是询问他养生的方法,那个老人就说,他的方法没别的,就是经常按摩劳宫穴。

其实,同样的道理,现代人很多心脏功能差,爬楼梯吃力,心跳较快,必须走一会儿停一会儿。而常按摩这个穴位,体质不仅可以得到改善,还能用来治疗胸闷、心痛、中暑等夏天常见症状。

另外,搭配合谷穴和鱼际穴,共同作用下,则可以清热利湿、活血护肤、止痒等。合谷穴是手阳明之原穴,它可以疏通其所在局部气血的运行。同时,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故合谷穴还具有活血理气、清热利湿的作用。鱼际穴是肺的荣穴,肺胃水之上源,因此,鱼际穴也可以清湿热。

很多人会问:“蚂蚁窝”会不会传染?它不具传染性,但是不容易根治,一到夏天很容易复发。因此,手和脚一定要保持透气通风干爽,洗衣服时戴上胶手套,少直接接触强碱性肥皂和洗衣粉等化学制剂、清洁剂。如果真患上“汗疱疹”,也不要自行乱涂成药,否则很可能并发其他皮肤病变,致使病情更难控制。

在我国广东一带,夏天天气闷热,很多人喜欢直接赤足穿运动鞋。其实,这样脚很容易出汗,汗液浸渍皮肤会让皮肤的防护功能下降,一旦真菌感染就容易引发汗疱疹和湿疹。所以,夏天穿运动鞋时,应该穿上吸汗、柔软的棉袜,及时让脚透透气,以免感染。

平日里,还可利用具有祛湿作用的中药食材来预防,例如苡仁、绿豆、陈皮、茯苓、甘草、党参等。如果吃这些东西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则表示还需要加强健脾胃的药,脾气虚弱时就会出现水湿不运。

立夏起居养生,汤水先行防“上火”

人们夏天活动出汗会口渴,这其实就是轻度的“上火”。体内津液缺少,喝些水则可以补充过来的。所以,对付上火,古代养生家们想了一个饮食良方,即“朝朝盐水,晚晚蜜汤”。之所以是这个定律,为的就是,怕白天喝白开水容易流失,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的食盐,结果就不同了,水也没那么容易流失了。爱好美容的女性朋友肯定也知道,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可以补充人体水分。现在上医院,给病人用的“生理盐水”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上“火”了呢?看看以下症状:如面部潮红、烦躁不安、口渴喜欢吃冷饮、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牙龈肿痛等,这些表现其实都是上火的症伏。当人体受到外界热邪的侵袭或者体内有多余的体热就会出现“上火”。

为什么夏季更容易上火呢?因为,立夏之初,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呼吸、出汗而大量丢失,加上气候多变,使得“火势”更迅猛。同时,中医理论里,夏季主“火”,它是阳气最旺的季节,稍加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各种上火症状。火又对应心脏,这个季节要想败火,依然需要注意养心。

“火”还分为实火和虚火。例如,到了夏季会出现食欲不振,嘴巴没味道的感觉,这时候,四川重庆的麻辣火锅就格外受青睐,但是吃完之后,容易出现腹胀、便秘、口臭,而且嘴唇和脸上容易长东西。这一般就是胃肠积热,太过油腻、刺激的饮食加重了肠胃的负担,而导致消化不良出现的实火。而有些人也会因思虑过度、睡眠不足,阴气耗损而导致虚火上升。典型症状就是烦热、心悸不宁、手足心热等。

这个季节,败火最主要的还是得从日常饮食开始调养。

在我国北方,酸梅汤一直是消暑的清凉饮料,它可以去燥,降火,并且酸甜爽口。并且,在很早以前,就有关于“酸梅汤”的诗词记载,清朝郝懿行写的《都门竹枝词》里,就描绘了早期卖酸梅汤的场景,“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其实,现在我们喝的酸梅汤,基本上都是源自清朝宫廷。当时,乾隆帝就特别喜爱喝酸梅汤。但刚开始时,酸梅汤糖分高,容易增加体重,于是乾隆便下令调整了饮食结构。所以,在后来,无论是从史料记载里,还是宫廷画像中,看到的乾隆皇帝并没有像别的皇帝一样大腹便便,反而是一副清瘦的样子,这与改良后的酸梅汤解油腻也分不开。《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也写到宝玉挨打后,请求贾母,“只嚷干渴,要吃酸梅汤”。可见,出身贵族的曹雪芹对酸梅汤的养生保健也是了如指掌的。

制作酸梅汤的方法也很简单。准备乌梅干250克,山楂干250克,然后甘草、桂花少许。先将干货加水泡开,然后连同桂花、甘草一起用纱布包好,放在注满水的大锅里,用大火烧开。煮开之后,加入少量冰糖或者红糖都可以,再改用小火熬煮6-7个小时,锅里的水如果还剩一半,那酸梅汤也就做成了。需注意的是,刚煮好的酸梅汤味道并不好喝。您可以将其晾凉或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下,这样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喝不完的酸梅汤也不容易变质。

《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这乌梅不仅能够除热送凉,安心止痛,还可以治咳嗽、霍乱、痢疾,小说《白蛇传》就写了乌梅辟疫的故事。《本草再新》里说山楂,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可见,喝酸梅汤对夏天肠胃也是好的。

说完汤,该说茶水了。这茶大家都喝过――茶。夏天喝上一杯水或者茶,能止渴生津,令人心旷神怡。相传,在一个大旱之年,许多人都害了头痛、红眼等病,这时候有人用鲜泡茶喝,降火功效十分明显,于是每家每户就开始大量种植了。这个地方也由于盛产而出名。清光绪年间,恰逢紫禁城也开始流传红眼病,皇帝下旨,遍访名医名药。于是,当地知府赶紧把献到京城,治愈了人们的眼疾,从此,名扬京城。

一般人泡茶不讲究,功效也大打折扣。跟喝酒一样,不同的酒搭配不同的杯子,茶要选择透明的玻璃杯。一家人饮用茶水较多时,可选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入一小把,然后倒入开水,大约2-3分钟即可。饮用时,根据个人口味,可放入少许冰糖,这样味道会更加甘甜可口。如果只自己喝,每次放上4-5粒,用沸水直接冲泡即可。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留1/3杯茶,再添新茶水,泡上片刻再喝。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清净五脏,排毒健身”,还能达到延寿美容的作用。把喝完的晒干,制作成枕芯,夏天用来当枕头,可以清凉降火,明目醒脑。

夏季注意饮食起居,好的“灭火器”就是得从小细节入手,这样方能做到“药到火熄”。不然,花再大力气灭火,又无意“火上浇油”。

小满湿热重,当心风疹找上门

小满一般为五月下旬,此时田地里的麦类植物已初步成熟,温度进一步升高,雨量也开始增加。农谚有“小满小满,江满河满”之语,意思是说过了小满,降水增多,江河湖泊的水量多起来,闷热潮湿的天气来临。此时也是风疹病的高发期。

什么是风疹呢?风疹又称“风痧”、“隐疹”。由于风疹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阵风,所以被称为“风疹”。而且这种病一般持续三天便消退,所以又被称为“三日麻疹”。为什么风疹会在这个季节多发呢?《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这里讲得就是风疹的形成原因。小满雨水较多,空气中湿邪较重,湿邪郁积于人体肌肤,如果再复感风热、风寒,与湿相搏,就会郁于肌肤皮毛腠理而发病。还有一种情况是肠胃积热,若不小心感受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也会郁于皮毛腠理而得病。

大家都知道,风疹有很强的传染性,不过这种现象一般见于感染初期。患者在感染风疹病毒后会有一到两周的潜伏期。之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前驱症状,这时风疹是会传染的。前驱症状出现后的1-4天后出现淡红色细点,这就是皮疹。出了皮疹后,传染性―般就会消失了。而且皮红点在两三天后也会逐渐消褪,不会留下痕迹。所以对于一般患者而言,风疹的危害并不大。但是如果是孕妇,危害就会很大了。特别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人,一定要尽量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以免造成感染。因为风疹病毒往往会影响到胎儿。1940年澳大利亚曾经大规模流行风疹。次年,该国新生儿中患白内障者明显增多。1964年美国也曾暴发风疹大规模流行的状况,在此后的两年中畸形儿的数量也大规模增加。所以,对于怀孕的妇女来讲,一定要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患过风疹的朋友应该知道,得了此病后皮肤除了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外,还会奇痒难忍。很多人在用手抓痒时经常会伤到皮肤。在这里,我教给您一个有效止痒的办法:取一勺白酒,然后再加入两勺食醋搅拌在一起。之后用药棉适量蘸取擦洗患处,几分钟后痒就能止住了。当然,这个办法只治标不治本,解一时之痒。如果想要彻底治愈,还需要一定的药物调理。那么如何用药呢?取细熟地黄、炒丹皮、赤白芍、地肤子、海桐皮、白鲜皮、稀莶草各10克,苡仁15克,茅根12克,浮萍、荆芥各6克,加适量水煎,待凉后分多次频服之。这个方子对于风疹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风疹为风、热、湿三者所引起的,但邪气只有在血中才会致病。所以想要治疗风疹,就必须先清除血中的邪气。风分虚实两种,实风多为火热过甚或过亢而化风,所以治疗时需清热祛风。本方中的熟地黄、丹皮、芍药等皆为凉血药物,可以起到清热祛风的效果。另外,血瘀内阻,脉络不畅也可产生风症。治疗时应先疏通瘀血,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海桐皮、赤芍都有此功效。湿热也会致痒,所以除了祛风更要除湿。地肤子、茯苓、苡仁等都为清利之品。又因风疹是邪气入血所致,因此本方加入熟地、黄丹皮等血分药,将疏风清利诸药引入血分,以达到除邪止痒的效果。

除此之外,再给大家介绍一款具有祛风止痒效果的粥,我给它取名叫“五宝粥”,因为此粥一共有五味食材:生地20克,竹叶卷心6克,金银花10克,水牛角6克,粳米100克。将以上四味药材洗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煎汁。再将粳米洗净,与煎取的药汁同煮粥,熟后即可食用。每日两次服食。

金银花性甘寒,既可清热又不伤脾胃,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竹叶卷心又叫竹心,是采初生之竹卷而未舒的叶片加工而成。《本草再新》认为,竹叶卷心可“清心泻火,解毒除烦,消暑利湿,止渴生津”,对于祛除体内湿热有很好的效果。生地可清热凉血。水牛角能清热、凉血。以上四者与粳米同煮,对风疹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已经感染风疹的患者而言,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因为风疹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所以接触风疹患者时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不要用他们用过的毛巾等物。另外被传染的患者也最好做到不出门或少出门,以免使疫情扩大。

夏季人体多内热,千金难买六月泻

夏天烈日炎炎,经常让人叫苦不迭。其实不仅外面天气热,我们人体的内热也较重,所以夏日养生一定要注意祛除内热。

许多人对内热这个概念或许还不熟悉。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内热。所谓的“热”并不是说您的体内真的有热,温度升高了,而是说您体内的阴阳失衡了。我们平常经常喊“上火了”,其实这火就是由热引起的。

当然,如果单纯地认为火就是热也是不对的。中医认为热到极者为火。这就比如您拿着一张纸去火上烤,这张纸不会立刻燃烧起来,它得达到一定的燃烧点才能着起来,这时才是火。因为火性炎上,所以上火的人总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头面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阴阳二气平衡,人体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如果阳过了,就是内热了。热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两种,那么两者怎么分呢?咱们打个比方,一个天平的两头一边装着水一边装着火,正常状态下水与火是平衡的。如果水不变但火增加了,那么这个状态就是实热;反之,火不变水少了,这就是虚热了。对于实热患者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把多余的火给清出去;对于虚热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水给补回来。其实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是阴少了。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言:“阴虚则内热。”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本就较多。汗为“心之液”,多出汗自然会耗损心脏的阴液。再加上人们贪凉爽喜欢吹空调,毛孔受冷一下就闭住了,热邪向外发散不出去,也会形成内热。

内热会导致许多疾病,比如说呼吸道疾病。我们知道人在感冒之后经常会咳嗽,其实这就是内热造成的。现代人营养一般偏盛,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在体内形成了一种“淤热伏气”。“伏”就是潜伏的意思,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的体内是有淤热的。当天气突然变冷,或是偶尔遭受雨淋时,毛孔就会闭住,这时热就散不出去了。因为肺与皮毛相通,热散不出去,首先就会犯肺,人在感冒时会咳嗽就是这个原因。

除了呼吸道疾病外,阴虚内热还极易导致便秘。中医有个说法叫“无水停舟”,这句话很好理解,水可载舟,如果没有了水,船自然就不能走。津液属阴,在这里也就代表水。阴虚说明水不够了,舟就指体内的糟粕。津液不能濡润肠道,糟粕就会停于肠内从而造成便秘。对于这种病人如何治疗呢?民间有“千金难买六月泻”的说法。许多人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将“泻”理解为“拉肚子”,其实这里的“泻”是舒通的意思,这在中医里叫“下法”。如何下呢?可用番泻叶6克泡茶喝。

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原产地在印度和非洲,后来才传入中国,所以作为中药使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中医认为番泻叶入大肠,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效果。一般用番泻叶泡茶后很快就会有便意。虽然此药泻下的作用明显,但却不宜长期使用。因为番泻叶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一般用量为3-6克,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呕吐、恶心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且此药只能治标,若需治本,还需饮食调理,如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西瓜、梨、橙子、香蕉等寒性食物。

此外,夏天多喝一些大麦粥,也可以起到清除内热的效果。许多人对于大麦茶肯定熟悉了。大麦茶是用烘炒过的大麦泡制而成的,不仅香气诱人,还有去油、解腻、助消化的效果。那么大麦粥是怎么回事呢?大麦粥是用大麦粉煮成的粥。大麦粉也就是用大麦磨成的粉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大麦粥的评价是“味甘、性平,可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大麦味甘、性凉,既可清除大汗淋漓等外热,也可以消除口干、胃脘不适等内热。大麦粥做法很简单。先取一碗清水,然后加入两勺大麦粉搅拌均匀。再在锅内放入适量大米,加适量清水煮沸。等到米开花后,再把刚才调好的面糊缓缓注入,一边注一边用勺不停地搅动。粥熟后再加入少许食用碱提香,等粥色微微泛黄时就可以食用了。如果吃的时候再配上一小碟清爽的咸菜,味道何止―个“香”字了得!

需要提醒的是,大麦粥不是随便喝几次就能解决问题的,您得长期坚持。每周至少喝上3次,一个夏日下来,保持可以清除内热,而且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大麦粥曾是江苏丹阳的一个特产。相传当初乾隆皇帝途经此地,当地官员便献上此粥供奉。乾隆一尝此粥,果然龙颜大悦。只是在这个速食年代,人们似乎越来越难在熬粥上下工夫了,大麦粥也就成为一种历史了。不过如果您有时间的话,建议您自己煮上这么一锅。在尝够了大鱼大肉的同时,或许会带给您―种难得的清新之感,不信您就试试!

红豆薏米粥,除湿好帮手

“小满”到来后,雨水渐渐增多。民间素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的谚语。“落”就是下雨的意思。这句谚语是说,如果小满前后雨水丰沛,今年的收成―定就好;反之庄稼很可能就会歉收。虽然说高温多雨始终贯穿于夏季,但真正的“湿”是从小满开始的。小满一过,湿邪过盛,所以此时一定要注意防湿。

小满气候潮湿,湿邪最易伤的就是人体的脾胃。大家可能有过这种感觉,就是一到夏天总感觉不想吃东西,其实就是因为脾为湿邪所困而致。什么是湿邪呢?湿有外湿和内湿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涉水淋雨、家居潮湿等都属于外湿。这些是天地间的湿气,侵入人体就会致病。与外湿相对,还有内湿。那么内湿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内湿其实是一种病理产物。中医认为,湿有痰湿、寒湿、湿热。究其原因,这些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常而导致的。也就是说该运出去的没有运出去。为什么运不出去呢?很可能是脾出毛病了,因为脾的功能就是“运化水湿”。如果脾出问题了,水湿之气就没办法代谢,从而积聚在体内并产生疾病。

我们这里所说的脾是中医上的概念,与西医中的脾不同。西医中的脾指的就是脾脏,而中医中的脾指的是一种功能,凡是和泻相关的都属于中医“脾”的范畴。

您可别小看湿邪,它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为通常情况下它都不是单独作战,而是与其他邪气“狼狈为奸”。湿与热相合则成湿热,湿与寒相合则成寒湿,湿与风相合则成风湿,等等。总之,对于湿邪需当“除之而后快”。

对于外湿而言,是很好预防的。只要做到平时不淋雨、不涉水,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就可以了。但是想要预防内湿,首先要做到饮食有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打个比方,有一家物流公司,它每天只能给您运送一车货物。您的货物如果每次都控制在一车以内,是可以充分运走的。但如果某一天您突然进了大量的货物,这一车显然是装不走的,余下的只能剩下了。如果您还是不加以控制大量进货,这些货物就会越聚越多。其实这和脾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小时候,父母或老师就耳提面命地告诉我们吃饭要有规律,其实就是这个原因。现代人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酒肉不离席,从而使脾胃的负担加重。如果再暴饮暴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所以,预防湿邪首先就得管好自己的嘴巴。

饮食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生活中一些食物就有很好的祛湿效果,比如说辣椒、姜等辛类食物。关于吃辣,在中国有句顺口溜:“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您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习俗,其实还真不是。这些地方的人之所以吃辣是与当地气候相关的。如四川省是个大盆地,气流不易疏散,因此湿气很重。过去四川曾经流行着一句话,“四川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四川的天气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在这种情况下,湿气很容易侵入人体。而我们吃辣椒时总会辣得满头大汗,这是因为辣椒有发散的作用,从而把人体内的湿气逼出来,使人体保持健康。因此,川蜀地区才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一提到川菜,那就一个字――辣。所以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朋友来说,可以适当吃些辣。

当然,这种情况只限于体内湿气较重的朋友。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怎样才能判断自己体内的湿气是不是重呢?这里我教您一个办法:每次排完便后看一看马桶,如果尚有一些粪便沾在马桶上没有冲下去,这就证明您体内湿气重,需要祛湿了。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吃辣去湿并非适合所有的人。由于体质的不同,有些人不适宜多吃辣的,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胃病患者、肾病患者以及产妇等,这些人过量吃辣很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这里给您介绍一款红豆薏米粥。红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赤小豆”,中医认为它有利水、消肿的效果。另外红色入心,所以吃红小豆对于夏季补心也是很有好处的。将红豆洗净,然后与薏米―起放在锅里煮粥,粥熟时再加入适量白糖调味,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红豆薏米粥就煮好了。薏米又叫薏苡仁,它既可健脾益胃,又能利水祛湿,与红豆搭配效果最好。如果您早上上班没有时间,可以在前一晚上把红豆与薏米一起放入暖瓶中,然后冲入沸水,这样早上再稍微一煮就可以了,味道也很好。

养生贵在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几味食材一组合,转眼间就能变成治病的良药了。当然,会不会用还得看您自己的本事。生活处处皆学问,养生也不例外,就看您是否能成为―个有心人了!

情绪中暑的防治:心病还需心药医

《黄帝内经》在谈到夏日养生时说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之气应,养长之道也。”夏季天地间的阳气有一个特点,就是正处于生长阶段。夏天的树木告别了春天的羞涩,枝叶由嫩黄转为墨绿,茎条也变得粗壮了。这就是“长”的一个态势。人体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养生时也应顺应这一点。

我们提到养生,谈得最多的就是饮食和起居。当然了,吃喝睡是人的自然本性,与我们的健康关系也最为密切。但除了饮食与起居外,情绪养生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夏天养生时除了要“夜卧早起”外,还要做到“使志无怒”。

生活中大家往往都有这种感觉,一到夏天脾气总是特别大,哪怕遇到一点小事也要动怒。其实这并不奇怪。中医认为“夏季属火,易阴虚阳亢,阳亢火气就大”。我们生活在北半球,进入夏季后整个气候是以热为主的。热和火是同气相求的,热到了极点才会化火。中医认为心五行属火,而外面的夏气又通于火,两火相加就是“炎”了。在自然界表现为天气炎热,在人体表现为心火大,爱发脾气。现代医学把这称为“情绪中暑”。在夏季,当气温超过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大幅增加。人中暑后经常会产生眩晕、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那么情绪中暑会有什么表现呢?中医认为:“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来说,情绪波动较大常会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症,有时还会导致猝死。另一个危险的人群就是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每当有暖流入侵时,病人躁动不安、自虐、自杀的概率会大大上升,所以对于情绪中暑不得不妨。

身体病了可以吃药,情绪病了却又如何治疗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情绪中暑患者而言,给心灵下剂猛药才是上上选。

嵇康在《养生论》中曾经谈到过夏日如何养生。他认为,炎炎夏日“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亦”。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心静自然凉”的道理。古人既没有空调,又没有电扇,只能借助调心来达到消暑的目的。但是人有七情六欲,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呢?咱们可以借助“调息”来实现。

所谓的“调息”,顾名思义,也就是调节我们的呼吸。这听起来似乎很深奥,其实我一说您就会做了。我们都知道,不管佛家还是道家,在修炼时都喜欢“打坐”。他们为什么打坐呢?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静心的效果。

一说打坐,大家往往都会把精力集中于一个“坐”字上。其实,打坐的关键不是在于坐,而是在于调息。中医有“心息相依”的说法,即以心调息,以息摄心。如果您只是坐的姿势准确,而心却静不下来,那么坐也就失去了意义;反之,心静下来,打坐也就成为一种形式,姿势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具体怎么坐呢?先把双腿盘起来,然后闭上眼睛,在心里默数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间是一息。一般以十息或百息为单位。这样慢慢数着,您的心渐渐也就静下来了。

关于调息,大文学家坡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认为,练静功的关键在于身体不动。然后两眼看着自己的鼻尖,默数自己的呼吸。数到几百次时心基本上就静下来了。这时可以随着身体的自然本能而呼吸,呼气时心随之出去了,吸气时心随之回来了,这个过程就叫做“随”。练到这种境界,想不静下心来都难了。

除此之外,多聆听天籁之音也可以起到静心的效果。天籁出自《庄子・齐物论》,籁是从洞孔中发出的声音。与人籁、地籁相比,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所谓人籁,是指人气吹物发出的声音;所谓地籁,是地气(这里指风)吹物发出的声音;而天籁则是物自己吹自己,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比如流水声、雨声、落花声、虫鸣、鸟鸣等。闲暇之余,捧一杯清茗,静听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或是雨打湖面的“叮咚”脆响,那种空灵的声音是任何人类的声音都无法比拟的。静听天籁之音可以让我们的心灵皈依自然,从而达到物我两忘、消烦除尘的境界。

心病还需心药医,这心药,就要我们从自然中去借力。当您学会与自然融为―体时,健康离您还会远吗?

小满除湿正当时

(公历5月20-22日)

苦菜秀 靡草死 麦秋至

[宜]除内热、除邪

[忌]情绪波动过大

小满这个节气的名字和麦子的成长有关。《通纬・孝经援神契》认为:“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意思是说从这个节气开始,麦类等夏收作物颗粒已经饱满,但并未成熟,因此取名叫“小满”。

第8篇

夏季,是指我国农历四月至六月,即从立夏到大暑的这段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是火热旺盛季节,“火气主于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逆之则伤心……”《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由此可见。自古人类就注重夏季养生。本文就夏季的养生保健简述如下:

一、夏季与心的关系

在五行中,心属火,与夏暑相应。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血脉(主管人体的血液循环)、主神志(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五脏中起着主宰作用,称“君主之官”,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开窍于舌。

夏季的气候除了炎热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湿”。天暑下迫,地湿蒸腾,所以夏季为暑与湿当令。夏应心气,暑性炎热、升散,易于耗气伤津,损伤心阳。故夏季摄生主要应护心降火,同时也应避暑防湿。

二、夏季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人体感觉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8℃。气温达到或超过36℃时,易导致体内神经组织和内分泌组织的调节功能异常。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为适应炎热的气候,人体皮肤毛孔张开排泄汗液以调节体温。但是汗液为心之液,汗液过度排泄,易导致人体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中暑。特别是大量出汗和气温增高易造成人体脱水,使血液浓度提高,容易使老年人或体弱者脆弱的血管发生阻塞,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脑血栓、高脂血症等的发生。

三、夏季的养生保健

1.首要护心。夏主火,内应心,心的阳气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以维持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炎热夏季,人体内血流加快。心脏负荷加大,心神易受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心情烦躁。《黄帝内经》曰:“暑气通心”“暑气入心”。所以夏季应注意对心脏的养护,不可有过激之举。我们应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暴忧。心静自然凉。静则阳平阴和,阴阳协调。这样才能保养心脏。我们应按时令作息。有道是“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太阳升得早,早晨空气清新,气温又相对较低,早点起床到室外、操场、公园、河边或田间小路走一走,活动身体,调养精神,对增强体质大有好处。当然,夏季昼长夜短,睡眠时间相对较少,再加上天气闷热,人很容易感到疲乏,因此我们应适当安排午睡时间,以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持精力充沛。

2.注意补充水分。夏季气候闷热,易造成人体内大量水分通过汗液外泄,而一些有益的无机盐也随之丢失。所以我们应当主动补水。汗液中含有0.1%-0.5%的无机盐,因此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应喝含0.3%的淡盐水。不感口渴时我们也要喝水,特别是要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三四点、晚上就寝前这4个最佳饮水时段饮水,并逐渐养成定时饮水的好习惯。

3.饮食合理搭配。《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这说明五谷、水果、蔬菜对人体都是必不可少的。怎样吃更有利于健康,这就需要合理配餐。我们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荤素搭配营养全。夏季天热而食欲欠佳,人们爱吃清淡可口的素菜,这符合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但如过分强调素食、素菜,人体会缺乏必需的蛋白质摄入。所以夏天我们也要适当吃些荤菜,如瘦肉、蛋、奶、鱼及豆制品等。烹调时多用清蒸、凉拌等方法,切记不要过于油腻。②多吃一些“苦味”蔬菜,如苦瓜、叶、马兰头等。夏食苦瓜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研究表明,苦瓜含有多种有益成分,能够调节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糖尿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并可抑制癌症的发展。叶味微苦而香,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作用。对口舌生疮、口干口臭、目赤多眵、心烦易怒等疗效甚佳。马兰头也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蔬菜,有泻火之功,夏季以酱油、醋、麻油凉拌佐餐,口味独特,辛香诱人,食之既能清火。又能防暑。夏季蔬菜和水果的种类很多,如番茄、黄瓜、冬瓜、青菜、芦笋等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营养;西瓜、桃子、葡萄、苹果等水果中也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夏季是人体补充维生素及多种营养物质的好季节。我们可根据身体状况,多吃一些水果、蔬菜。③适当选择夏季的滋补品。祖国医学也有“补在三伏”之说。夏季滋补品的选用应以清淡、滋阴之品为主,应重视以健脾养胃、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益气养阴为主,避免黏腻、难以消化的食品。因此,鸭瘦肉、瓜果、莲子、薏米、芡实、绿豆、蜂蜜等是夏季的清补佳品。药物宜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茯苓、石斛、黄精、淮山等。此外,我们还可适时进行粥补、汤补。如桃仁粥、山楂粥(适合心血淤阻、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桂圆红枣汤或粥(适合心血淤虚者),还有百合粥、绿豆粥(或汤)、莲子汤等等。④夏季养生茶。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内津液消耗大,宜多喝茶水。常饮绿茶既有消暑解热、解毒之功,又有增补营养之效。我们还可自制一些清暑凉茶,如龙井茶、“三花茶”(、银花、茉莉花)、乌梅茶、“清暑茶”(夏枯草、银花、鲜荷叶)等等。

责编/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