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

时间:2022-12-23 19:3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教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

第1篇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高中数学教学总结,请笑纳!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1各位老师:

下午好!非常感谢郑州市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这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感谢市教研室领导冯瑞先老师等对47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也感谢47中校领导一直对我们数学组的关心和支持;还有我们高三数学组的各位同仁,正是大家辛勤的劳动和团结一心,让我们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代表备课组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加强两纲研究,紧扣课本复习,注意新课程与大纲之间的关系 备课组认真研究《考纲》与《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仔细琢磨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变化趋势;熟悉高考命题的题型与要求,明确题型分布,知识点的覆盖规律。让学生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要让学生把主要精力首先放在中档及其以下题目上,要在“会、熟、快、准”上下功夫。

通过研析每年高考试题,我们发现源于课本的考题总在100分左右.那么怎样研究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呢?

1、钻研教材,追根溯源.一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话不断在重复。

事实上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延伸与交错、再生与裂变,在教材中早有它的脉络和雏形。这些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习题就像散落的珍珠,只要经过老师的发现、打磨、提炼,它们就会变成学生所需要的项链。

2、就地取材,锐意开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是考查教师的研题水平。 研题一类是对他人试题的鉴赏,另一类是改题编题。 不懂得鉴赏,教数学就丢失了味道;不学会创新,教数学就失去了活力。

紧扣课本复习问题上,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四点:

(1)复习每一个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的相应部分。不仅要让学生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方法,还要弄懂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

(2)在训练中,如遇到障碍,要学生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学生在知识和方法的缺陷;

(3)关于答题表述,要求学生以课本为标准,通过课本来规范。

(4)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推广题目的训练功能。

复习中同时要注意对新课程中与大纲教材有结合点,有变化点的知识,以更好在把握复习的要点。认真研究全国已经实施新课程高考的试卷特点,揣摩新课程卷的设计意图,深刻领会“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新旧《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搞好高中数学教学和复习备考是十分有益的。 特别是对一些传统内容的新的考查方式,有其独特的复习功能。它既可作为复习课的例题、练习题、测试题,更可用作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加以开发。 因此我们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应研究新课程高考和渗透新课程理念。

二、尽量帮助学生纵横梳理知识和方法,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利于提取的认知结构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对数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建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的前提。狠抓基础,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这就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也在选择题中有所体现。

(1)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理解准、透,如概念复习要作位: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

(2)要注意通性通法,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总结并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怎样灵活运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怎样选择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等逻辑学中的方法:是否熟练掌握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具体数学的数学方法。做自我诊断,会什么?你是怎样处理问题的?(成功、失败)怎样把新题转化成为你熟悉的知识方法?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并发展成一种能力,在高考时就能游刃有余,战无不胜。

(3)掌握中学数学贯通的观点,如在立体几何中用平面图形合成表现立体图形的观点;将立体图形分解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观点;用关于形的逻辑思维统帅识图,做图的技能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观点,学生运用好这些观点,就比较容易驾驭立体几何的解题。

三、使学生从“模仿型”向“领悟型”的方向转化

(1)注重双基,突出重点。真正理解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的来龙去脉,不死记硬背。

(2)提炼和运用数学思想,常能使解决问题事半功倍。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挖掘知识内涵,提炼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尝试发现方式、自主探索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亲历发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提高素质。

(4)倡导研究交流。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过程就是加强理解的过程。

(5)进一步强化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自学习惯的养成。学会阅读,学会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运用信息,并将所掌握的信息转换成数学模型,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化科学加以观察现实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加以分析、判断,并将其解决。

四、注意强调学生书写规范,合理运用答题策略

在平时考试阅卷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为一些学生的书写不规范而失分感到可惜,高考阅卷也不例外。因此,在解答题的答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解答既要简单又要准确,要紧扣关键步骤,当然也要思路清晰明了,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要重视和加强解题策略的训练与研究,在平时要多给学生应试策略指导。如:(1)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即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效率);先小题后大题;先点后面(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步步为营,由点到面);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2)审题要慢,解答要快,一慢、一快相得益彰;(3)确保运算、推理的准确性,立足一次成功,但也不放过检查得分这一环节。要善于不断积蓄解题经验,回顾反思,不断完善。

有人说高分是学生学出来的,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其实我们认为老师对高分学生所起的作用更大、更重要。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经过规范训练。学生要考出高分,老师就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严格要求:

适时调控“桃子”的高度,培养学生追求完美,不断超越的学习品质。要想考150分就得用高于150分的水准要求自己.

2、规范表达:

不同题型和不同内容的题目都有不同的书写格式。数学语言要严谨、准确、简洁,卷面要整洁。因此我们在批改作业、评析试卷和上课板书时,要特别注意知识细节与表述细节。

3、挖掘潜力:

与学生交流,给尖子生心里暗示;及时肯定,适时鼓励,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同时适当加压,另开小灶,让他们的潜力得以开启和释放。

4、探求最优:

一般的难题都有多条路径,都是值得欣赏、比较、玩味的。让尖子生在不同解法中PK,寻找最简最优的解法是件很有趣的智力活;也是让尖子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情挑战的游戏。应该说这与我们的充分备课、经验积累、学养沉淀有很大的关系。

5、杜绝低级错误:

因为低级错误是导致失去高分的尴尬情景想必大家都熟悉。扼腕叹息还是因为功力不够,因为防范低级错误也是一种能力。它要求考生的注意品质、兴奋点把握、追求完美的意识等方面都有上乘的发挥。这些都要来自于平时规范化的训练.

五、明确复习计划,侧重阶段提升

高三数学的复习要按计划复习,阶段提升,复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以及所选定的复习资料综合分析认真修订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作用与功能,不可冒进,否则欲速则不达。所以三轮复习要有条不紊、不折不扣地进行.

第一轮:加强基础,落实知识。这一轮复习重选材,侧重训练思维过程,总结、完善解题程序,渗透思想方法,突出规范、缜密、全面。本轮复习应以教师为主,教师的备课选材不能生搬复习资料,素材的来源有复习资料、课本以及老师的经验积累。纠错微型训练题:要依据近期学生的错误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编,加强变式题型训练。 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能力。这一轮复习重在提炼,重在通性通法,重在第一轮的薄弱环节和高考的重点、热点,以中档题为主,点缀难题.突出主干、板块、链接。本轮复习应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典型题型的分析让学生归纳出解题规律。 综合训练卷,必须要模拟近几年高考试题难度,注重知识交汇,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三轮:综合演练,模拟测试。这一轮的重点在于掌握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经验性,不做偏题、怪题,冲击难题。突出稳、准、快。那么具体教学中该怎样操作呢?本轮复习应重组卷,以实战为主。不同时期的组卷有不同的特点。第三轮的组卷要有整体性,兼顾知识点;要有侧重点,重点知识,重点突破;要有前瞻性,研究上几年高考试题;要有时代性,广泛采集信息。客观题的限时训练:在第二、三轮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入客观题的限时训练,以提高学生解答客观题的准确度与解题速度。

六、重视集体备课,科学安排备考

在每一轮的复习备考中,我们注重加强集体备课以及与校际之间的交流,发挥集体力量,精选、精编每一轮复习资料,科学安排备考。依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第二轮复习的专题和编好练习题,力争使每一套训练题有针对性,有实用价值(说明:我们第二轮的资料都是组内老师编写的)。

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对每班内容上要讲的内容,每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认真分析并制定措施,通过小专题训练去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每周全组统一听一位老师的课,通过听课,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分层教学,培优补差,专题讲座等。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集体备课,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从而能使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从容发挥。个人单干是向来没出路的。

七、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的各类教研活动,为复习备考把握方向

一年来,我们备课组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和协作区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能虚心聆听各位主讲老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从中受益匪浅!尤其是一摸、二模后的高三复习备考会,我们能从发言的各个学校中,学习到各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市教研室冯老师和孙老师等在会上的总结,既高屋建瓴,又实实在在,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例如冯老师屡次强调的“不等式考的很基础”,“圆锥曲线解答题一般不考双曲线”,“规范做题要从第一轮复习就要求”,“今年高考要与宁夏卷结合,注意收集他们的试题,把握高考的难度,一定不要做难题”等等。我们坚定的认为市教研室的方向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特别欢迎他们到学校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指导。正是基于对上述精神的领会和落实,在复习备考中,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各位老师,20__年高考的硝烟虽刚刚熄灭,20__年高考的脚步即将来临。面对挑战,我们应满怀信心,更要从容应对。自信应来源于我们聪明和睿智的备考计划,应来源于我们坚持不懈的实践和行动。47中备课组的点滴体会,如果能给你的工作带来益处,我们将无比荣幸。今天,在各位老师和高手面前,舞刀弄枪、班门弄斧,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2我深深地懂得: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数学使命和对未来的数学责任感。为了不辱使命,为了无愧自己的良心,我只能在教学这片热土上,做到更加勤恳。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从教十五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以下结合自己日常教学心得,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

一.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想成为个人永久职业,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作为教师,若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很高的业务水平,很强的应变能力,是不能胜任工作的。俗话说“要给人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打铁先得本身硬”,都说明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教师学识的精深或粗浅是能否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与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直接相关。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运用纯熟的专业知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包括了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内容之间的顺利衔接,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板书的设计,作业的布置等。试卷评讲更应详细备好课,有人说试卷评讲能看出一位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确实不无道理。因为这不仅是对卷面上试题的简单解答,更重要之处在于教师评讲过程中解体思维的延伸和发散,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是一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应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觉能动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每一章节之间都互相联系。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例如学习空间向量的知识时,让学生类比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如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夹角等),从而理解新知识。

3.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

一。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我个人认为最方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同桌,从独立学习到同桌的互帮互学。同桌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评价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合作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5.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品味,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

课堂教学作为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历来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古今中外的数学教育家通过探索都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并被继续完善和发展。正是因为其永恒前进发展的规律,课堂教学成为了一项亘古不变的研究课题,促使一代又一代辛勤的“园丁”为之冥想苦思,为之呕心沥血。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3我有幸搭上课改的这列快车,身为第一线的数学教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高二年级的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的经验:

1、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我是一名课改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我在上等比数列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概念导入,而是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有关细胞分裂若干次以后的细胞总数问题,独立探索,由此知道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不断增加个数,而这一问题可以由等比数列来处理,再让学生验证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让学生在活动中捂出等比数列数学模型与实际的细胞分裂问题的关系,建立了数学中等比数列的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明白了等比数列的重要性,产生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2、课改使我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水平。

通过学习课标,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我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

存在问题:

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根据两点所想到的: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可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4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重视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本方法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函数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它内容也有联系。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学数学的自我反思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从实际的算到理论的思。当初中学生第一次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已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按着自已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使他们感到数学中的问题所在,思路的矫正,以及对数学更深入的理解。

3、教师对教数学的反思。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已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5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自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教学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习”,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2、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我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3、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深入地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了对比、评价。 “练在讲之前”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求知的无穷乐趣。

第2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学习新课程

俗话说,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自山东省实行新课程以来,我是第一年带新课程的新授课,对新课程的认识了解还不够,因此,必须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理论,仔细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并结合山东省的考试说明,及时更新自己的大脑,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为了和教学一线的同行们交流,积极利用好互联网络,开通了教育教学博客,养成了及时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作为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我发现在教学前后,进行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独特的见解,教学前后,都要进行反思,对以后上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积累经验,教后反思,是上好一堂精彩而又有效课的第一手材料。

二、关心爱护学生,积极研究学情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爱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任响应的教学,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了解了学生,才能了解到学情,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与学生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做学生的朋友,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为自己的备课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还可以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高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三、充分备课,精心钻研教材及考题

一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备课中我着重注意了这样几点:1、新课程与老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3、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对本节内容的要求;4、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本节内容的考查情况;5、学生对本节内容预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6、本节内容还可以补充哪些典型例题和习题;7、本节内容在数学发展史上有怎样的地位;8、本节内容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学会的,哪些是必须要仔细讲解的;哪些是可以不用做要求的;9、本节内容的重点如何处理,难点如何突破,关键点如何引导,疑惑点如何澄清等

在教学过程过,特别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它也是高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基本运算的训练,重点抓解答题的解题规范训练.

四、落实常规,确保教学质量

“落实就是成绩”,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落实情况,学生的落实在教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出成绩的一环。因此,教学别抓好了一下几点:1、书面作业狠抓质量和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满分意识,关注细节与过程;2、导学案提前预习,上课检查,以提高课堂效率;3、《基础训练》和《导学练》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4、单元测试及时批改,及时整理错题订正本。5、加强尖子生的数学弱科辅导工作,保证尖子生群体的实力;6、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灵活掌握的考查是高考数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因此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特别利用在知识交汇点的命题,以考查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定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地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其中,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五、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新课改

第3篇

1.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微积分方法的应用

微积分是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分支,微积分是建立在实数、函数和极限的基础上的.微积分是一种数学思想,简单说“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无限就是极限思想,并用“以直代曲”的理念解决实际问题.极限的思想是微积分的基础,他是用一种运动的思想考察问题.数学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要充分应用上述微积分的思想、理念贯穿平时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起微积分的思维的理念.

(2)极限思想方法的应用

极限的思想是近代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数学分析就是以极限概念为基础、极限理论(包括级数)为主要工具来研究函数的一门学科.所谓极限的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用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对于被考察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最后用极限计算来得到这结果.

在高中数学中极限思想方法典型的应用有:球的表面积公式推导,经过(1)分割,(2)求近似和,(3)用极限推得准确和.而双曲线的渐近线,也是极限思想的具体应用.教学可以利用高中数学中这些相关内容很好的在教学中贯穿极限的思想.

(3)向量方法的应用

向量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内容之一,向量法在代数方面的应用就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通过建立坐标系把几何中的点与坐标对应起来,把几何中的图形化为代数方程,用代数运算来发现各种几何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由代数方法来认识对应的几何图形的几何形态,这种方法又被称为几何学的解析方法.向量法在平面几何上的应用十分广泛,近年来,在高考命题中常常会见到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结合的相关试题,如夹角、垂直、共线、轨迹等问题的处理.

向量作为近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他的理论及应用,是近代数学的基础知识.给高中生培养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思维就显得有实际意义.

2.高等数学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

(1)脱节问题

在现实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在大学数学中作为基础的知识,在高考的考纲中没有重点明确要求,这就使较多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这些知识点,影响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出现知识理解障碍.

如在高数的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y"+py'+qy=0中,需先求出其特征方程r2+pr+q=0的根,后根据特征方程根的情况,写出原微分方程方程的通解.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r2+pr+q=0主要思维固化在Δ=p2-4q≥0有实数解,Δ=p2-4q<0无实数解的认知水平上.从而为微分方程课程的学习设下误区.

(2)逻辑严密性问题

高度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是数学的两个基本性特点.高中数学课程在有些知识点上面逻辑性就显得有点缺乏.如在高中教材中没有给出极限的定义,只是一种描述性表述,但在涉及导数的概念时又利用了极限的概念.高中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会在课堂上对极限作直观的介绍,造成学生对极限的理解较模糊甚或是错误的认识,没有从极限的本质上得到认识.由于缺乏逻辑严密性,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完全就停留在表面及依葫芦画瓢的层面上,给高数的学与教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快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教材改革

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基础数学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关注与了解,做到基础与高教的系统联系,高数教师深入中学课程中,这样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另在高中教学材料内容的选择与内容结构的安排,需要精心考虑与规划,做好高中数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高中数学内容与高数有机的衔接.

2.立于高等数学的高度,拓宽解题视角

在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处,高中教师应站在高等数学的高度上,把高数中的思维理念的处理方法,融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拓宽学生解解决问题的视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高等数学功底,站在高处,对学生高效的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进入大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纵横联系、融会贯通

以高等教学的思想方法来指导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以加强对高中数学的体系管理,对高中数学问题系统的加以阐述,在思想上加以提炼,同时以高等数学学的思想方法来指导和总结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帮组学生改变综合复习中多、杂、难的“题海战术”,做到科学有效的提升,引导学生构建知识认知网络,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变化

我国的教育已经步入了发展的新时期,教育模式逐渐变化。这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进步必须要做出的改革之一,也是我国教育跟上时展的潮流、发展现代教育的重要方式。我国高中数学在发展中不断吸取教训、积累了很多经验,发展水平提高。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根据新课改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教育方法,逐渐减少了传统教学方式对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促进了教学新方式的出现与发展。通过进行教育改革,我国的数学教育水平大大提高。[1]

2.教育理念进步

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我国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对教育的要求发生了改变。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在教育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育理念方面得到了更新。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不再过度重视一味灌输学生数学知识,而是认识到了增加课堂乐趣的重要性。这是我国广大学校更新教育理念的结果,广大教师自身认识的进步也促进了数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3.仍需改革

虽然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但是从总体来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阻碍了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讲,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仍然难以克服传统因素,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促进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合作性的加强。这种不利的教学现状严重阻碍了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将不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进步。加强教学的合作性,是我国高中数学教育需要做出的改革之一。

二、合作性学习的意义

1.解决教学难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展开合作性学习,能够通过凝聚全班人的智慧,促进数学难题的解决。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合作性学习中,往往是通过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围绕一个或者多个数学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这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并且深入探究,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合作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主动研究数学问题,提高自身的能力。[2]

2.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视学生自主思考的学科,通过不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合作性学习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在保证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促进整个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革教学模式

改革教育模式,一直是我国在教育发展中做出的重要工作之一。教育改革能够带来巨大的积极意义。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才能够发挥数学教育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性学习,能够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新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面貌的更新,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性学习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高中数学课堂中合作性学习实施策略

1.科学分配

小组成员的分配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增加小组分配的科学性,能够促进合作学习的高效展开。科学的分配能够促进合作性学习效率的提高,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将科学分配小组成员作为合作性学习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研究合作性学习的最佳途径,并且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分配小组成员时,应该将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通过科学联合优秀学生与非优秀学生,促进合作效率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考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进行数学教学,不能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而是应该改善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明确数学教学的重点,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就是合作性学习的重点,教师应该在教学重点的指引下展开教学。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得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进行合作性学习时,选择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选择适合学生的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数学题目,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注重指导与总结

在任何学科中,都应该重视指导与总Y,才能够通过吸取学习经验与教训,促进自身的不断提高。在高中数学教学合作性学习中,也应该注重指导与总结,才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进步。合作性学习注重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学生通过运用自身的智慧,能够深入探究数学难题,丰富数学问题的解决形式。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指导,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此外,进行数学总结,也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3]

参考文献:

[1]杨仁俊. 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分析[J]. 中国培训,2015,06:1.

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措施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受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高中教育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教育在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高中数学更是被视作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好的工具.相关专家学者也针对如何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二、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当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我国现在教学过程当中一个比较热点的话题.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高中数学已经被视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我国教育部门为了最大限度地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众多优化对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是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的巨大财富.随着社会近些年来的飞速发展,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状况.所以,学校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要想通过高中数学的教学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与完善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教学已经被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因此,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教学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今后教学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三、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优化对策

上述第二小节主要对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身肩上的任务非常艰巨.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小节将主要根据笔者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针对高中数学如何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几点优化对策.

(一)注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中数学要想真正地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就必须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那么如何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及到底存在什么新的教学方法?下面将笔者总结出的几个教学方法进行分析阐述.

1.注重将开放式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授相应的内容,学生则是在讲台下面认真地听讲.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进步以及人们对教育水平的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转变.近些年来,开放式教学已经在各个教学阶段以及各门课程当中都得到了应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开放式教学模式也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要想通过高中数学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高中数学也应该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之后,可以极大地使得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开发.因此,开放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有效措施.

2.注重活动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

活动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做,但是前提是围绕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去选择.

3.注重探索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

探索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提出一系列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发挥探索式教学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好与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为了很好地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让课堂的气氛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学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当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自身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之后,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最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提高.

(三)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到了提高与教师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因此,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是否能够想出有效的措施.教师在今后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及定期地参加一些机构的教育与培训,以此来增加自身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技能.

(四)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互动交流可以很好地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互动所发挥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就会将教师作为朋友一样,不会再过多地拘束,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因此,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本小节主要从创新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上述四个措施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我们就必须采取更多的措施去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四、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然后针对如何最大限度地通过高中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四点优化对策.高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发挥高中数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作用,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必须对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金文贤.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12).

[2]许成芝.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成绩;方法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历来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找出高中数学成绩提升的真正原因所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不断地来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成绩。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经验,总结了高中数学成绩提升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以期能够为高中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一、高中数学成绩差的原因

对于高中生的数学成绩而言,影响其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可以看到不仅仅有学生自身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而且也有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育教学方法的问题。从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相对比较大的,这里首先就是高中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不断地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另外,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找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来完善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将那些相对比较深奥的数学内容,相对简单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起来感觉相对比较容易,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另外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不仅仅需要对于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而且还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进行分析找出数学知识内部的规律所在,将这些规律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枯燥。另外,对于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原因还有就是要理论结合实际,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积极的效果来。

二、提升高中数学成绩的措施

1.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这样他们才能够深入地进行日常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兴趣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贯穿到日常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对于数学感兴趣,他们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去。

2.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应该对于高中数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是教师在其中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的时候。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不仅仅牵涉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且还牵涉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整个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开展。

3.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做到经常回头来认真地学习和了解所学的知识,将这些知识真正地转化为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动力来源,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数学可以说是一个相对紧密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做到的就是一环接一环认真地学习下去,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他们数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云霄.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0(04).

[2]刘学军.关于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06).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衔接教学

G633.6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数学是一门伴随人类学习生涯始终的学科,人们可以分阶段地来学习它。在我国,数学的学习阶段一般分为小学数学、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其中,中学数学的学习又可以分为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这几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但是要想系统地学习数学,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中学数学的学习,它对一个人的数学思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的数学与初中相比,两者所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思维模式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这一课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了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脱节的现象:一部分中考时数学科目获得较好成绩的同学在高中第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却比较吃力,成绩也逐渐下降。其中的原因在于,这些同学经过初中的数学学习和激烈的中考之后仍旧使用以前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的数学内容。但实际上,高中数学却与初中数学截然不同,老套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一阶段的学习。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每年中考过后,各大辅导机构便会争相贴出各种关于“初高中数学过渡班”的海报,大量招收准高一新生。可是这些辅导机构是否真的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结果不得而知。基于这些现象,笔者提出了“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这一课题,旨在发现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脱节的原因,并给出对应的建议与对策。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脱节的原因

造成初高中数学教学脱节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学习内容的脱节

数学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偏重于量化\算;而其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大部分是复杂方程和立体几何,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运算法则,而且要学会变量分析,主要在于提高相关的思考能力、锻炼抽象思维能力等。所以,两个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脱节导致了教学的脱节。

(二)教学方法方面的脱节

初级中学阶段,老师的讲课方法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及课本的内容,上课速度较慢,对重难点都有比较多的时间去进行讲解和强化;而在高级中学阶段,老师针对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却不能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多次讲解,这样以来,初三学生在升入高一后,很难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此外,初级中学阶段的老师强调死记硬背,如果学生能记住一整套固定的法制、定理和公式,一般都能有比较不错的分数;而高中阶段的老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他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记忆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和定理,而且还要补充其他课外知识。因此,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导致了两个阶段教学的脱节。

(三)学习方法的脱节

初级中学阶段的学生总是习惯于被动学习,喜欢围着老师转,对于一些数学问题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比较低下;而高级中学的学生必须具备积极思考、善于总结、自主探究等能力,并且要拥有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很大一部分高一的学生往往沿用之前的学习方法,导致数学在两个阶段教学的脱节。

三、衔接对策

针对以上对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数学教学脱节的原因分析,笔者给出几个衔接对策:

(一)教材编写注意内容衔接

学生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学生的学习是以教材为中心展开的,所以要想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脱节问题,首先在教材编写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衔接。可以通过专门设置一到两章的衔接知识来帮助学生从初中阶段的知识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知识,让学生面对全新的知识内容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以便做到夯实基础,逐步提升。也可以通过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来引导学生顺利入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难易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降低难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首先应该充分认识两个不同阶段数学教科书在内容上的差异,并在此前提下巧妙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授知识。在面对高一新生时,教师要多一些耐心,依照学生的思维特征和以前的学习情况来改变现在的教学方法。可以先降低标准或要求去帮助每一位新同学快速进入所要学习的内容当中,然后再引导他们深入学习比较复杂的内容,并在方法上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带领他们掌握新的知识。

(三)学生学会学习

从初中到高中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学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自我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智也渐渐成熟,面对新一阶段数学的学习,要变被动为主动。高级中学的数学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除了上课细心听讲外,学生还要在课下多多练习并进行小结,相应地,这就要求他们应该具备反思和总结的能力。为此,学生要学会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要积极反思,思考解题思路和步骤,思考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从而学会归纳整理,让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构成明确的网络系统,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清晰概念、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笔者首先描述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其脱节的原因,最后再给出相应的对策,用三个方面探索和思考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阚丽波.以集合教学为例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13(10).

[2]吴锋刃,张传鹏.高一新生数学学习调查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学数学月刊.2011(12).

[3]张晋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

第8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人文教育渗透

引言

现代化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数学冲破了形式主义的局限,并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对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学材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人文教育也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研究数学教学问题,不断挖掘数学中的人文因素,以此培养高中生的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单一的数学教学手段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阐述数学知识,缺乏了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高中生的考试成绩在不断的提升,然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数学理解能力却得不到提高。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学生并不作出任何回应,这样难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数学素养。

1.2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应试教育观念是我国高中数学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已经根深蒂固,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注重的是学生考试的分数,忽视了对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学生主动性不强,课堂上的互动性偏差,直接影响了数学教学重量,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无法提高[1]。

2.将人文教育渗透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分析“量”的学科,在对“量”的规律进行总结的同时,演算并推导了各种“数学量”,进而为各种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工具以及数据研究方式,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人文教育,以此更好地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

2.1灵活运用数学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

在研究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主动挖掘近现代优秀数学思想,将其渗透至数学课堂教学中。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数学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学生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学习方法,以此解决数学问题[2]。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古题新用、将课堂问题生活化等方式,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在教授“集合”知识点的课堂上,数学教师在可以将班上所有学生制定成一个集合,按照男女比例、高矮顺序或是兴趣爱好等分成若干个集合,让学生掌握“子集、并集、交集、补集”等知识点,并对这些知识点加以运用,以及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2.2挖掘高中数学中潜在的“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向学生展示数学中潜在的“美”,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美”的熏陶。现阶段,学生无法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数学的“美”,学生对学习数学只会感到更加的枯燥、无趣。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准确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奇异美”。这种美主要体现在学生得出相关数学结论后,由于事情会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因此引起了学生或是教师的惊愕、诧异等,这种发展也会受到教师的赞赏[3]。

例如:将设b作为常压、常温下某种溶液的质量,而a则是该溶液中溶质质量,a/b则是该溶液的实际溶度,在该溶液不饱和的情况下,向溶液中添加质量是m的溶质,这是溶液的实际溶度则是,因为添加溶液的为纯溶质,因此溶液的实际溶度也在增大,因为:>。像这样利用化学性质分析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即新颖,有出其不意,容易让学生记住该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尊重了对高中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原则。

此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即学生需要学会利用简单的数据模型或是数学公式来表示复杂的数学关系。

2.3渗透人文教育,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即培养学生的求真、敢于质疑以及贡献的精神。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利用具体的教学材料让每位高中生理解什么“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定理背后隐藏的科学与智慧。

例如:在教授“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著名数学家欧拉怎样利用自身的智慧以及顽强的意志力完成数学理论的证明,让学生产生兴趣。

3.结语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高中数学教育注重的是人文教育,在对高中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重视对高中生进行价值观、思想以及情感等教育。在我国,人文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成为了今后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知识。高中数学教学在注重利用逻辑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型因素的开发。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在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秋关根,张成喜,涂萌萌.浅析人文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0(05):160-163.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33-02

数学是高中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更是高考的重点考查科目。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应当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较低等问题。不少学生认为高中数学课程枯燥乏味,因此缺乏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从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入手,从激发学生兴趣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突出学生主体性,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途径。事实上,从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来看,高中数学和高考考查内容的针对性较强,为了使得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会进行反复的练习。这也是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方法,然而在这过程中,学生兴趣很难得到激发,或者学生原有的兴趣也会被磨灭。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应当进行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作为教学者,应当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固然,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在高考中有更好的表现,是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直接目标,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

通过教学方法创新,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方法创新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解析几何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曲线的表达式容易产生混淆,不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曲线表达式的特点和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大量练习同类型曲线解析题,并且由教师进行总结来强化学生记忆。如果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比如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结合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提示学生可能用到的一些曲线解析类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那么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主动地学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类型曲线表达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二、针对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提升教学效率

从当前高中数学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率较低也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这跟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也有着重要关系,一个章节的数学知识,会涉及到多个题型,且在实际考查中,还会演变出其他类型的题型。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将所有涉及到的数学题型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练习。这需要很多的时间,从总体上看教学效率较低。为此可以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这一问题,针对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创新教学方法,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平面向量的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结合课本中有关平面向量的题目和高考考查内容中有关平面向量的拓展题型,进行综合讲解与练习,那么学生就能立体地了解和掌握平面向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练习中遇到的所有题型,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针对一些适合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完成基本知识教学和练习后,由小组进行相关知识的讨论,将所有讨论出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应用题型都总结出来。然后进一步讨论相关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小组成员对相关题型进行变形,更好地了解题型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学习方法,要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以学生自行探究的方式来代替教师讲解,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上课下有机结合,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数学的一个直接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学生能够在高考中有更好的表现。就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而言,要提高学习成绩,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进行课下练习,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课下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在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中,可以对作业设计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数学练习模式,以兴趣为支点,结合探究任务、联系生活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发散思维,自行总结一些知识要点内容以及相关题型的解题思路,这对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结合课上课下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考查内容和教学要点,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不是以习题训练作为主要的作业形式,而是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总结题型特点,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进行主动思考。例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练习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题型,或者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来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先做好这些题型,然后从中总结出不同种类题型的解答特点和解答技巧。在总结中,我们会发现有时一道题目可以演变出不同的题型来。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万变不离其宗”之法,紧紧抓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根本的解题思路,掌握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演变方法,也掌握其演变规律,从而能够在应用过程中,针对各种变化与实际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提高学习成绩。

四、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评价模式,也会对教师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能力。教学评价模式创新,首先,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中的“维成绩论”,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可以融入一些新的指标,如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灵活应用能力、联系生活能力等。再次,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从考查内容角度入手,例如在习题训练、课堂检查等环节增加一些相关的内容,如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或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罗列不同种类的题型,让学生进行自主解答,并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将学生解题速度、解题技巧、最优方法选择等融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分量。总的来说,就是要反映学生对不同种类题型的解答方法、技巧和变通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创新,以评价结果作为引导,引导学生自我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习惯,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练习中,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如在习题解答中,能够快速选择最优解题思路,或者能够针对不同种类题型,对知识点的进行变通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基于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以及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学习成绩,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世青.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2015(38)

[2]孙静,王丽娟.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

第10篇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 衔接 研究

一、探究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背景

(一)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延续性,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方法上,均密切相关。没有初中数学扎实的基础,学生将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初中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是初中数学教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主要从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中考数学的导向性作用,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试图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对初中数学教学为适应学生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找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对初中数学教学为适应学生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

(二)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初中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三)为学生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

(四)为初中数学教学设置一个知识上限,研究对象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进入高中后能有效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

三、研究内容

(一)初、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衔接内容的教学要求:

与以前知识、高中教师原有认知相比认为存在但初中已删除需衔接的内容

1.常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方法:立方和公式、立方差公式、两数和立方公式、两数差立方公式、三个数的和的平方公式,推导及应用(正用和逆用),熟练掌握十字相乘法、简单的分组分解法,高次多项式分解(竖式除法)

2.分类讨论:含字母的绝对值,分段解题与参数讨论,含字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3.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根式的概念与运用,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4.代数式运算与变形:分子(母)有理化,多项式的除法(竖式除法),分式拆分,分式乘方

5.方程与方程组:简单的无理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含绝对值的方程,含有字母的方程,双二次方程,多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巩固换元法

6.一次分式函数:在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如:平移和中心对称)来定性作图研究分式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巩固和深化数形结合能力

7.三个“二次”:熟练掌握配方法,掌握图象顶点和对称轴公式的记忆和推导,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用根的判别式研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8.平行与相似:介绍平行的传递性,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梯形中位线,合比定理,等比定理,介绍预备定理的概念,有关简单的相似命题的证明,截三角形两边或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定理

9.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和证明:补充射影的概念和射影定理,巩固用特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比来计算三角函数值,识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补充简单的三角恒等式证明,三角函数中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0.图形:补充三角形面积公式(两边夹角、三边)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正多边形中有关边长、边心距等计算公式,简单的等积变换,三角形四心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点公式,内角平分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边长间的关系

11.圆:圆的有关定理:垂经定理及逆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弦定理,两圆连心线性质定理,两圆公切线性质定理;相切作图,简单的有关圆命题证明,介绍四点共圆的概念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巩固圆的性质,介绍圆切角、圆内角、圆外角的概念,等分圆周,三角形的内切圆,轨迹定义

12.其它:介绍锥度、斜角的概念,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运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四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渗透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价与变换,划分与讨论,这些思想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充分反映出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以适应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内容容量大,从概念的发生发展、理解、灵活运用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理解和举一反三、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要求。

四、实施初高中教学衔接具体做法

初高中教学衔接研究方法宜采取初、高中一线教师合作研究方式,对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考试导向作全面的比较分析,提出对初中数学适应性学习教学的要求,为初中数学教学指定出适应高中教学的具体目标,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初高中教学脱节的问题。

(一)实验法:“分组合作教学”,提炼出初中教学衔接的具体内容,时机、内容、有效性合作。

初中参加实验班级每周授课时间设置为5+2模式,即5节课为正常完成教学任务时间,2节课为根据教学进度找到高初中知识衔接点进行实时渗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课本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深化理解。

(二)总结法:参与实验教师做教案设计,活动记实,具体教学衔接内容的研究,教学反思等。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69-01

如何建设一个高效教学课堂,就成为当今高中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课标实施之前,在原有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由于教学思路局限和教学方法落后,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索。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吸收、消化教材知识点的效率,也可以促使高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在新课标形式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

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就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采纳先进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这也是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

应试教育条件下产生的“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和“题海战”的习题训练方式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面对为适应应试教育而导致的课堂教学窘境,改革和创新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就显得势在必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引入新式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核心,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改变死板与枯燥的旧式教学,创造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跟随教师的引导主动学习和探究,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的目标。高中数学教学思路的创新,是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其次,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时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保证教学方法适于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循规蹈矩、一成不变。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是当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

二、发挥教师作用,发展学生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时,才能真正发挥好其主体性作用,才能真正去主动学习,真正享受探究知识带来的兴趣。高中数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相对较强且表述极为抽象的课程,要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对困难,许多老师尝试也都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很多努力,但成效都不是太大;而学生们也在积极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好多却以失败结束。在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启示下,教师要寻找适当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努力:

第一,结合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利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特点,紧紧抓住其本阶段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习惯方式,然后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进行多样化数学知识教学活动,改变原来死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第二,借助辅助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各种图像、视频等内容,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改变原来枯燥的灌输式讲课形式,最终唤起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兴趣。

第三,精心设计教学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从课堂的知识导入环节就开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对本课堂数学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新闻、人物、故事等话题,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在话题的吸引下进入新课。

第四,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一改高高在上的夫子形象,不仅只是作为负责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讲师,要转变成为一个通过自己的广博知识、高尚品德来引导和感染学生情操的人生导师。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对教师言行和性格的效仿,最终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自主探究学习。数学是一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必然也会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这是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其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学效率,也要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独立思考和总结反思的能力,这是要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通过努力而逐渐实现的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在课堂上赋予学生应有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学自得;引导学生掌握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等形式获取知识,自觉自悟。

第12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高中数学 应用 探索

高中,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目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内容复杂等都是显而易见的。高中数学更是一项复杂的学科,其包括了《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等知识点,是锻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理性思维的重要学科。体验式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模拟情境,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身体会中掌握知识、发掘自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法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为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洗脑式的教育,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下降。在高中数学课堂上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发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高中学生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当然会自发的学习和谈论,从而提高数学成绩②。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所谓体验式教学,自然离不开亲身体验的过程,高中数学属于理工学科,与生活能够进行良好的融合,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生通过对实践过程的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其他新的问题,新的解决方法,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体验过程中,如遇到较难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1.模拟情境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模拟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模拟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境,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到情境中,通过对模拟情境的体验,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在高中数学知识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教师可以模拟教学情境,让两个学生站着教师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计算学生在此空间中的距离。这时,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了解,其公式为:

根据公式来计算问题。这样既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合作讨论

体验式教学,并不是放任学生自由无规律的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把知识点提前总结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相互讨论,共同学习。在合作过程体验中,学生都要参与其中,阐明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观点,然后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到最终答案。这不仅锻炼学生自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③。例如: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内部讨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让每个学生都尽量说出其中的特征,再由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筛选,最后得到最终答案。

3.总结规律

体验式教学,并不是一个体验过程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验学习,带领学生进行学结,将体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归纳出来,集中智慧共同解决;将体验过程中好的方法和实用的学习规律分享给其他同学,达到师生共勉。

4.综合评价

评价,是针对一件事或一个人进行有根据、有理论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都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其评价系统也要跟随教学模式发生根本变化,传统形式化、单一化的评价已经不再适合体验式教学,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鼓励或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觉探索的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增强合作意识、集体精神;另一方面,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气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但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是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可行的。

【注释】

① 张世权. 体验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 师道:教研,2012(4):66-66.

② 严胜.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J]. 考试周刊,2013(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