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2023-06-07 09:0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影响,对策,综述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勇于创造,富有理想,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视角独特,情感丰富,追求独立,渴望得到成人世界的尊重。很多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研究,本文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学习与梳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热点做出展望,并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因素:

戴建伟和朱勋春认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政治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社会政治环境规定未成年人的发展方向,当代未成年人要健康地发展和成长,只能在认识,适应社会政治要求的基础上才能顺势成才;二是社会政治环境决定着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教育史有阶级性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有阶级性的,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对未成年人培养的政治标准;三是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未成年人发展提供思想上,政治上的保证。[1]社会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表现在: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二是社会文化环境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发展;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培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才。[2]社会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作用是无形而重要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无声的感染力。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之间的社会生活组织。家庭对未成年的成长作用较大,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性格,心理,学识,为人处事都有深刻的影响。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许多言行举止都打着家庭成员的烙印。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品质的形成起着陶冶作用。[3]良好的,和谐的,稳定的家庭环境使未成年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自信心。未成年人在上学前主要受家长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未成年人的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当今父母关注孩子的重心是智力的开发,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业成绩,不让做家务,不让接待亲朋,什么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家庭如此得潜移默化,致使未成年人从小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只会读书不知世间万物,孤陋寡闻,自我中心,不会关心他人,思想拘谨,缺乏生活情趣等。[4]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人才场所,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是通过长期校园文化的养成来营造的育人环境,学校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学校健全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文化氛围,基础设备等,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5] 由于我国人才选拔的机制和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素质教育没有得到真正实施,应试教育这一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可能有所提高,却是以思想道德水平滞后甚至下降为代价。

从以上观点中,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我认为青少年自身心理环境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探求欲望强烈,有着强烈的好奇模仿心理。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再加上这些好奇模仿心理和逆反心理的作用,一些缺少正确引导的未成年人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未成年人的社会阅历少,反复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他容易受骗上当。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张昌尔认为应该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一个文明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发挥社会这个大课堂,努力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有利于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要积极开发利用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社会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充分运用宣传媒体的正向舆论,为青少年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其次是,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方法。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要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造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养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最后,还要建立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逐步推进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叶松庆在《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一文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观产生的偏向及异常方面的问题分别从教育者、社会和学校的角度提出了四点教学建议:一是把未成年人的道德需求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为他们创设和谐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及时引导他们在走在“自己的路”上;二是强化成年人道德言行的规范化和示范性;三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正向发挥社会的道德导向作用; 四是学校教育的反思性效用。[6]

我认为切实发挥学校教育主体的作用最为重要。如今学校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忽视。学校要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人格教育的关系,使学校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学校要不断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学校要紧密结合未成年人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引导未成年主动参与思想道德实践。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叶松庆教授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一书中对2006年到2008年三年间的以安徽省为主体的8346名调查对象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观念素质共29小项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总体的观念:“从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调查数据来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特征,没有发现负向颠覆性的表现,也未见大起大落的波动性特强的倾向。” ;“总体上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朝着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向发生变化,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7]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要着力让未成年人亲身感受社会,国家和他人的直接关怀,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之中,做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

对未成年人自身的意义:王友文认为,未成年人同成年人相比,有自身独特的禀赋,他们处于人生成长时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敢于尝试,冒险,因此,正是我们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原因。他们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虽然对人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於飘动时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辨别能力及对自我良的估计,控制能力依然弱势,很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8]

四、小结:

近些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未成年人可塑性非常的强,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他们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政府要完善机制并且要给予政策扶植,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应该建立健全体系制度给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保障,相关部门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鼓励社会增加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的投入。还要建设一支为人师表,热心育人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最后,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成长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使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工作更具时代性,创造性,规律性。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区)

参考文献

[1] [2]朱勋春.《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互动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8,4

[3] [4]戴建伟.《浅析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甘肃教育,2003,(S1)

[5] 王凡.《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略》.北方论丛, 2003,(1)

[6] 张昌尔.《着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政策,2004,(9)

第2篇

局属各单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力军。2014年,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针,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巩固、提高、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发挥优势,创新创建更多适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特点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逐步形成特色,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经我局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从“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明确任务,实施长效管理

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感,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做到常抓不懈。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相关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工作支持和关心,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列入党支部工作议事日程,融入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以党支部工作中心为重点,围绕大局、服务大局,以管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切入点,打牢基础,推动我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安全、有序、健康发展,积极为我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辉添彩。

二、成立队伍,加强组织建设

根据工作需要,我局特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有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分工,上下齐抓共管,形成纵横交错的工作格局。广泛动员全局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同志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依托资源优势,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建设

我们结合我局实际,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在我局建立“未成年人活动站”,定期对我局的青少年开放图书借阅,使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寒暑假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空间。

四、突出工作重点,丰富活动内容

我们将结合重大节庆日,适时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除此之外,还将组织青少年开展一些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活动,比如:远离网吧、远离爱滋、远离教育,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个人防护技能知识、海洋科普知识等,使青少年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第3篇

【关键词】地方媒体 小记者 引领效应

近年来,《皖江晚报》积极改进新闻宣传方式,创新引导手段,以“萌芽”专刊为平台,率先与马鞍山市教育管理部门、各中小学深入合作,组建“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让出最好的版面,派出最好的记者,开展“小记者”综合实践活动,为马鞍山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

截至去年12月份,经不到9个月的发展,《皖江晚报》就在全市范围内拥有小记者2500多名,在32所中小学设立了支社,覆盖城乡。它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成长的惊喜和欢乐,还为这座城市的文明建设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更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

如今“萌芽小记者通讯社”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体系,“萌芽”专刊不仅被培育为《皖江晚报》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之一,也必将成为马鞍山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优秀品牌。

一、升级版面,创新媒体服务社会的品牌

《皖江晚报》创刊以来,为吸引更多读者,在新闻版外根据不同读者需求开设了一系列专刊版面,作文版是其中之一。学生习作来稿十分踊跃,作文版在马鞍山积聚了一批忠实的小读者,并且还吸引了一批“大读者”。

为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拓展报纸生存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好每一个专刊版面,《皖江晚报》利用自身原有专刊的优势,抓住全国文明城市复检的机遇,充分体现媒体的服务功能,抽调报社精干力量,把“作文版”升级为“萌芽”专刊,并于去年3月14日成立了《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首个支社,拥有了首批41名小记者。

《萌芽》专刊每周编排五期,专门发表小记者的作文、新闻采访报道、绘画和书法作品。截至去年12月,已刊登各类小记者作品千余篇,制作专刊、特刊版面一百余个,增强了大众传媒在未成年人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仅使大众传媒成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还提升了大众传媒的品牌形象。

此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马鞍山日报社、马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马鞍山市教育局、马鞍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员会联合发文,要求全市各县(区)相关单位和各中小学校,认真做好《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成立、小记者队伍建设及活动开展等有关工作,为关心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萌芽小记者通讯社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团组织,已经迅速成为全市中小学生公益性素质教育平台,也成为了报社服务社会的一项品牌创新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二、扩大规模,提升媒体感染力和影响力

随着小记者队伍的不断壮大了,“萌芽”专刊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载体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升“萌芽”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报社不仅在版面编排上根据未成年人这一受众对象,强调美观大气,还追求欢快活泼,经常运用未成年人乐于接受的漫画元素来点缀版面。同时,还进一步做大“萌芽”的规模。

除了每周定期推出的“萌芽”专刊外,报社还充分利用节庆、活动和暑假,推出“萌芽”特刊。比如,去年4月27日,中央文明办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在马鞍山市举行2012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全国启动仪式。报社组织小记者积极参与其中采写,并推出了3个版的特别报道,给中央文明办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6月1日,利用“六一儿童节”,报社组织小记者与马鞍山市委书记面对面谈“文明”,推出了8个版的“萌芽”特刊。在马鞍山市“两会”期间,《皖江晚报》更是全市首创推出了“小记者跑两会”专刊,得到市政协主席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读者们的欢迎。如此大规模、大体量的报道,不仅吸引了眼球,扩大了报社和小记者的知名度,提升了小记者的自豪感,还产生了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正是通过扩大版面规模,不时推出特别报道和特刊,为小记者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小记者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也使他们在锻炼中受到了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质量,凸显媒体传播的引领效应

由“小记者通讯社”而生,“萌芽”专刊从诞生之日起,便设立了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是马鞍山日报社、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团市委。

“萌芽”专刊也肩负起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搭建平台的使命,以引导青少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青少年对生活的洞察力,提高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水平;对青少年进行真、善、美的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能否真正的发挥媒体在未成年人中的引领作用,“萌芽”专刊的质量好坏尤为重要。在编排上,报社组织资深教育版编辑,充分利用符合未成年人心理的元素来设计版面,每期版面都充满轻松活泼的气息,图文并茂,大气美观,简洁舒适。在稿件的处理上,首先严把选稿关,保证稿件的健康和积极向上性;其次,尽量保持稿件的原汁原味,展现小记者眼中的社会,用未成年人的感观来影响未成年人。

严把“萌芽”的质量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一期“萌芽”专刊,在学校、家庭里都争相传阅。这使得加入小记者队伍的中小学生数量,有了爆炸式的增长,从41人到2500多人,只用了8个多月的时间,报纸也覆盖了马鞍山市三县三区的城乡中小学。而且2500多名未成年人的背后是庞大的家长群体,这使得媒体的传播面更大,引领作用被不断放大。

通过“萌芽”专刊和小记者通讯社,真正在社会、学校、家庭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引领更多的目光来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引领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最起码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在大众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皖江晚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时刻以一种责任意识,强调对受众积极的思想启迪与行为指导,特别是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应该继续加大力度,创新形式,外树形象,内聚力量,保持“萌芽小记者通讯社”的良好发展势头,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4篇

        当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人类面临生存与道德的双重危机,原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受到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价值 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品行发展上得到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家庭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比任何教育载体更具优势。基于家庭教育的功能缺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办好家长学校,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 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从而转变家庭教育“重智轻德”、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监护效果差的倾向,倡导“成人”基础之上的“成才”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诸如改革家长座谈会,变汇报情况为家长和孩子、老师的谈心会;定期对家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举行家庭教育研讨会,向家长推介“教育箴言”和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通过努力,既帮助家长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认识和能力,又教育和转变了许多“问题学生”,培养了全体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工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醋是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德育与智叉腰在学校教育中,醋应是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然而,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的高考、中考,仍在主宰着中学教学,升学率仍危在旦夕是衡量学校声望和地位的首要标志。甚至不少学校还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和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升学考试如同“指挥棒”,“指挥棒”指向的是学习成绩,因而智育被抬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无法推行。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宗旨,狠抓全体学生的文明、礼貌、劳动、卫生、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拔河、跳长绳、打篮球、打排球、手工制作、自办知识小报等竞赛,通过讲座、心理工咨询、家访等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促进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使他们爱集体、爱生活、爱学习,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促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健康成长。

        在高新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领域管理工滞后发展。网络、短信已成为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杀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善网络、短信疏堵并举的管理工机制。

        未成年人钟情网络,喜好收发短信有利有弊,决不能采取简单禁止的办法。一方面要兴利除弊进行疏导,像北京市开通的“中小学生课堂在线”,北京上中倡导在“校园网”上上课、作业、考试。有的学校在学生中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开展网页设计竞赛、动画制作竞赛、电脑编程竞赛等,这样既满足了未成年人上网的乐趣,又可以引导他们进入安全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营造“绿色”网上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地网吧和电子游戏场所的监管,对未经注册的黑网吧坚决查封,对违犯管理工规定的网吧坚决取缔。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防火墙”,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不健康信息的过滤软件,将危害未成年健康成长的有毒信息和垃圾信息拒之视听之外。

        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是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多年来,社会 各界为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成长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如文化市场开展的“打黄”、“打非”斗争;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规范和管理工不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未成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有了法律的依据等等。问题是社会各界净化成长环境所作出的努力,还缺乏有组织的沟通和协调,还没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必须建立一个领导和协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权威性机构来整合各级宣传、教育、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的力量,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一方面要建立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广泛宣传,凝聚共识。

        总之,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育人育心;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能片面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及格率,优秀率;更应追求学生活泼、健康的发展。凸显思想品德课育人功能,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这不仅是教育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民族振兴的需要。 

第5篇

一、充分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

农村由于所处地域的独特性,相对城市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紧张。农村的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走在农村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够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解脱”式的轻松,这一切都是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努力开发和利用这一个教育资源势必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农村学校可以经常利用晨读、班会和集体集会等场合对学生进行与此相关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农村,这里环境幽静、优美,空气清新,没有工业污染,饮用水没有漂白粉的味道,是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生活在农村同样是一种享受,不必羡慕生活在城市的人,更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发达地区的人们还都“不爱闹市爱乡村”,纷纷“向农村进军”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的良好思想,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投身于家乡建设事业的热情。

利用农村到处山明水秀、景色宜人的特点,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春游、秋游、野炊、采集标本等各种户外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增长学生的见识,又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互相帮助的精神以及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的良好思想。利用农村到处都是田野、果园等劳动场所的特点,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插秧、割稻、除草、施肥、采集果实等特种劳动实践,从中既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又可使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粮食、水果、蔬菜等食物的来之不易,体会到父母整日劳作的艰辛,进而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和为了报答父母、建设农村而努力学习的良好意识。而这一些,正是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所努力要达成的,也是我们学校诸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充分利用农村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独特的文化积淀。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社会城市化速度的加剧,在城市中这样一些风俗习惯正在被遗忘和淡化,而在农村这些东西依然根深叶茂,并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对这样的风俗习惯进行合理的挖掘和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资源。如,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流传至今的。通过引导学生对端午节进行追根溯源,可以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和动人故事,从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笔者家乡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二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庙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走亲访友,充满着浓浓的亲情。教育学生感受这一亲情,并学会在家中的待人接物,自然就成为了我校班主任不会放过的契机。

三、充分利用农村中的学生和群众资源

相对于城市而言,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淳朴善良,他们有许多普通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因为农村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比城市滞后,农村的人们大部分都得和土地打“交道”,他们甚至一辈子都在辛勤地劳作,一辈子的劳作目标是异常的“简单”:养活家人和供孩子上学,期待孩子将来能有好的出路,有工作可做。仔细审视这样的现状,同样蕴涵丰富的教育资源。

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父亲是做“小工”的,不幸在一个晚上用摩托车载客时出了车祸。他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遇到这样的灾祸之后,白天要到地里种田,晚上要去厂里做工,才能勉强支撑平时的家用和孩子的上学。每当开家长会时,这个学生的家长总是“缺席”,而“奇怪”的是,这个学生一直成绩优异,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这个学生家长的身上,就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资源,在这个学生的身上,同样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资源。遗憾的是我们以往容易忽视。通过对这位家长身上的任劳任怨、顽强不屈、关爱子女等精神的挖掘,可以直接教育学生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好好孝敬自己可敬可亲的父母,好好学习,将来报效自己辛劳的父母,回报社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这位学生身上的体贴长辈、自觉学习等精神的挖掘,可以直接教育其他学生以之为榜样,努力学习,孝敬父母。

另外,学校还可以直接请一些革命前辈,或事业有成、学业有成,或具有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优秀品质的当地群众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非常直接,比空洞的道德说教来得具体,来得主动,学生们感同身受,效果非常好。

四、充分利用农村各级基层组织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 德育;认知能力;课堂;家庭;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20―01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增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要以德育为目的,强化课堂教学、重视家庭德育、抓好德育实践。多方面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育人体系,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增强课堂实效,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能力

课堂是进行学生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德育的质量。因此,政治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最为直观的生活化情境,把培养学生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以及行为目标作为落实德育目标的根本目的,充分考虑德育目标的落实,实实在在通过课堂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教学中应关注紧密联系生活,尽可能在教学中还原生活的本质,决不能把课堂与生活割裂,以教学为教学,以单纯的教育为教育,要通过典型事列和鲜活的榜样形象,给学生最透彻的教育。如在教学生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中,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一些好父亲、好母亲、好孩子等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家庭的每位成员都在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和责任,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又是如何扮演角色的,自己又该承担起什么样的责任。所以在教学中,要逐步向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涵盖的内容,让学生明白,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学校规定,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生活规则,以帮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二、强化家庭德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积极探索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虽然全社会把家庭教育摆在了显著的位置,教育工作者们竭力呼吁所有家庭及父母应高度重视教育,但是由于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两者在不同程度上的存在,使得家庭教育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注重孩子智力开发,注重知识能力提升,却轻视德育,使家庭教育偏离了方向,失去了本质,使得孩子能考高分,却人格不健全、不完善。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低,加之有许多常年在外务工,根本就不懂或无暇关心孩子的家庭教育,更谈不上德育,除了关心孩子的成绩,再无它求。基于现状,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积极畅通家校交流平台,定期通过举办家庭德育专题辅导班和利用家长会为家长们讲解家庭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让家长懂得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要通过典型案例,让家长们感知家庭德育对孩子的影响,成就一个孩子和毁灭一个孩子都是无声息的,也许一件小事的教育不当,就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就会使得孩子的价值观偏离正向。德育要为教师推荐一些好书籍,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譬如给家长推荐《特别狠心特别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等书籍,切实让所有家长关心关注孩子的家庭德育。

三、抓好德育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任何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会真正有所感知,德育也一样,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强化,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正能量、传递正能量。对于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我认为学校、社区或者村委会,都应该积极构建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平台,要将德育实践有效融于具体的场景之中,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载体,大力开展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中和义务活动中争做志愿者,定期带领学生去当地的敬老院开展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等等。在家中,父母应给孩子做好榜样,通过对爷爷奶奶的关爱孝敬来感染孩子去尊老爱幼。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应将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网络生活中,引导学生坚持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去构建网络生活。学校要坚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与国情教育等内容,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创设丰富有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健康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7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了重要战略地位是全社会每个单位和个人,尤其是每所学校、每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和职能,应发挥主导作用。今年4月份我到省团校参加贵州省“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学习和思考,现将学校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商讨:

环境熏陶 “让学校充满文化气息”营造思想道德教育良好氛围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因此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育人功能,要让“学校的墙壁都会说话”, 去营造一种读书、学习、求真、向善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文化根本在化,内化、升华、融合、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其中,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都是校园文化的真实再现,学生在校学习最需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氛围。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如果长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氛围,发挥其在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着力建设校园网、校园广播台、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青少年维权岗等民主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图书馆、少儿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阵地,通过阵地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来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的作用,学校工作德育为首的方针真正完全落实尚需时间,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仍需进一步增强,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和德育形式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需求和社会现实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节的现象,致使一些学生不愿参与德育活动,缺乏对善恶、真假、美丑、荣辱等的鉴别能力,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消极影响缺乏免疫力,容易误入歧途。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坚持以德育为首,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发挥未成年人思想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好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把思想道德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大量道德教育的好素材,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的品性。

在活动中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我们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教育载体,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好专项教育活动。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在这些教育中,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切实发挥其职能优势,把握青少年思想规律,关注青少年成长烦恼,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开展“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 “诚信言行大比拼” “交通文明‘遵守三让’”主题教育活动革除交通陋习”加强了青少年文明交通意识。读书教育活动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帮助学生树立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往往把教师当作最直接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字迹。可以说,一个班级的班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班主任人格的放大。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行为示范、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少数教师缺乏对学生特别是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心理异常学生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强,教育方法过于简单,不易于被学生接受。按照这个逻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就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把“师德”教育当作头等大事去抓,使每位教师的自身修养逐步提高,真正做到象“园丁”般关爱“祖国的花朵”,去启迪智慧、教书育人,从而促进“花儿”茁壮成长。

学生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过去,我们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能说不重视,但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生硬灌输、空洞说教的陈旧形式,严重脱离了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因而收效不好。无数事实证明,未成年人得到成人社会关心、爱护和引导教育,只是健康成长的前提,而其道德的养成、理想的树立、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他们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和真切感受。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工作,只有让他们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未成年人自身才是他们成长发展的主体。

在全社会共同关心的氛围中,让孩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特别重要。

要发挥未成年人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实践体验的积极性。学校要在尊重、理解未成年人的基础上,使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引导未成年人积极主动参与思想道德实践。

其次,要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心理实际。未成年人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有属于自身年龄群体的关注对象、关注热点,还有不同于成人世界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浇树要浇根,育人需育心”,需要根据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和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确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区分不同年龄层次、地域群体,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地开展一些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打造“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

1、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都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

2、 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家教理念指导,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采用压制、溺爱或放任的做法,致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意志品质;有的家长自身综合素质较低,有不良嗜好,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相当数量的家长功利思想严重、教育孩子的方法粗暴简单,普遍存在着“只看成绩而忽视品行”、“只重视智力投资而不注意方式方法”等现象,对“孩子的逆反心理”、“与孩子难于沟通”等问题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部分特殊家庭结构残缺,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忙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缺乏父爱和母爱,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性格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家长素质高低,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科学恰当,将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此,要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载体,引导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注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深化家庭成员法制意识和文明素养,以此促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

作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建立家访制度,学校、家长联系卡,开通家长热线等多种形式,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对家长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传播科学有效的家教知识和方法,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交流成功家教经验,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而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第8篇

各市、县(市、区)文明委,省文明委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省文明委决定2008年继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事项目(以下简称“十件实事”)。为切实将实事项目落实到位,现就做好2008年“十件实事”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及时贯彻部署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奥运之年,这些都赋予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内涵。各地、各部门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促进全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进一步深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对省委确定抓好“十件实事”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要紧密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际,及时研究部署,深入宣传动员,切实保证“十件实事”顺利实施。

二、注重实效,突出特色,精心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从强化组织、保证经费入手,突出“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丰富未成年人文化产品、关注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等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载体,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保证实事项目落到实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工作进程和目标要求。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发挥优势,积极配合。各地要在认真配合做好“十件实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各类富有地域特色的实事好事,力求工作有载体、有抓手、有特色、有影响、有成效。

三、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形成工作合力

省文明委对“十件实事”进行责任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制度。省文明办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督促检查作用,以督促检查为抓手,强化对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督,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注重对各地典型经验的发现挖掘,宣传总结,充分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2008年4月29日

第9篇

2021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为了把他们培养成有梦想的人,就必须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班主任,赵梦瑶老师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的中间人。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她努力做好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时刻想着学生,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学生,把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使命。

一、以德为先,狠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她更是以“每月一事”为抓手,发挥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出好每月一次的宣传阵地--黑板报,让学生动手画小报。于是有了“诚信”小报、“责任”小报、“感恩”小报、“爱国”小报…在制作黑板报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教育,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知道了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身边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另外她还让学生寻找励志的小故事,利用晚读时间让同学轮流分享,大家一起体会榜样的力量,明确学习目标。

二、用心去爱,倾听留守儿童的内心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在乡镇中小学尤为突出,一个班里面有将近20名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比例几乎达到半数,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对爱极为匮乏。为此,她常说:“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这样,学生的智慧和品格就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使这些孩子不因贫困或无人照看而辍学,甚至走上歧途,她建立了本班留守儿童档案,并通过教师重点帮扶、学生结对互动互帮、家校联系等一系列制度,使留守儿童得到了特别关爱。要想打开学生的心扉,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知心人。她对学生观察细致入微,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态,独立生活的能力及学习等情况,发现个别学生有异常,及时找到他们谈话,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她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更是真心回报。

三、以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导作用。精心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努力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互动课堂,以情感营造课堂文化,以交流引领思维训练,以质疑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学习每一课,幸福成长每一天”。同学们在课堂上得到了学习的快乐,成功的收获,情感的体验,心里的疏导,身心的舒展,减少和杜绝了未成年人的心里常见问题,让学生形成善于探究,勇于发现,乐于表现,身心健康的优良学生群体特点。

四、看励志电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现在很多孩子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心理素质较差,缺乏挑战挫折的勇气和能力。为了使他们树立远大梦想,转变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学风,她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每两周利用班会课或自习课给学生播放一个励志电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看完以后也愿意和同学们分享观影感受,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上台讲话勇气,也给他们传输了一种正能量。

五、定期开展茶话会,促进师生交流

第10篇

大庆博物馆是集古环境、古动物与古人类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先后荣获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自开放以来,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贯穿于博物馆一切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优质展览,使大庆博物馆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科普知识,了解本土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基地,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情操,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各界合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研究制定可行方案

大庆博物馆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把此项工作纳入博物馆年度总体工作目标,做到了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落实。从博物馆的性质和日常工作出发,采取符合青少年特点、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努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在接待服务过程中,大庆博物馆坚持规范化、细致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标准,使每一位未成年观众在此都能够增长知识,有所收获,从而发挥好教育基地的作用。

大庆博物馆有规范化的接待服务制度、服务流程和监督机制。实行三级接待制度,根据观众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将接待工作分为三类。为了保证展览品质,提升参观质量,陈列部工作人员每日坚持两次对展厅进行全面巡查,及时修整、完善展览服务设施,保证最佳的展示效果。

大庆博物馆用细致化的服务为未成年观众营造优美、舒适、温馨的参观环境。尽可能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便民服务,提供免费寄存、直饮水、针线、爱心雨伞、科普书籍销售等。医疗服务,提供常用药品、担架、急救设备,并与周边医院签订紧急救护协议。邮电服务,提供公用电话、邮寄、邮政纪念品。尤其是对特殊群体,不仅提供童车、拐杖、轮椅、绿色通道等设施,同时也给予体贴入微式的服务。大庆博物馆还采用团体参观预约的方式调节观众流量,在寒暑假、节假日等参观高峰期,提前做好增加讲解场次、增加展厅值守人员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秩序井然,服务到位。除春节闭馆三天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法定假日都保证开馆,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

专业化的服务才能让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宣教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特殊作用。大庆博物馆努力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讲解服务队伍,进行以文博专业知识为重点,以创新讲解工作为载体,以挖掘展品内涵为目的的系统培训。除了提供普通观众和针对老年人的讲解服务外,还专门为未成年观众提供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讲解服务。

人性化的服务才能尽可能地满足未成年观众的参观需求,使他们在博物馆既能增长见识、学习知识,又能得到休闲,陶冶情操。大庆博物馆定期做观众问卷调查,并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整理观众意见薄上的留言,确保及时了解掌握观众的意愿、意见,从而做出有效调整。大庆博物馆开馆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服务质量投诉事件。很多热心的未成年观众在留言簿上写下真挚的话语。有观众留言:“没想到大庆能有这么让人振奋的地方”、“看后很感动,更热爱我们的城市”,一个7岁的孩子用拼音写下“这里很漂亮”。据统计,留言薄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精彩、震撼、感动、感谢、敬畏、自豪、祝福等等,这些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满载着观众的认可、赞赏和祝福,也成为激励大庆博物馆职工不懈努力的强大力量。

三、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城市文化,激发未成年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大庆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向未成年人展示大庆地区的古自然和人文历史,让他们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一是利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节日,策划开展进入学校、进入社区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图版、发放文物知识宣传单,向未成年人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

二是认真积极配合开展大型活动,树立良好的博物馆形象。如:龙视观众节“龙江民间至宝”免费品鉴活动,第五届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的“百湖美景我来秀”展示活动等等,极大地丰富未成年人的业余生活。

三是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2012年文化遗产日前夕,《中国文物报》为大庆博物馆做了题为“从东北第四纪走来的大庆博物馆”的专版宣传报道。2012年10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连续三天播放了以大庆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工作为题材的大型科学纪录片《洪荒大庆》,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大庆博物馆还充分利用国家文物局网站、省博物馆期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等宣传载体,及时有效地宣传博物馆事业发展情况。并创建了大庆博物馆网站,完成创建《大庆文博》期刊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展了《大庆博物馆馆藏精品图录》的策划、编辑和文物照片拍摄工作。这些影响力强、覆盖面广的宣传工作,充分展示了大庆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激发了未成年人对古环境、古动物与古人类的浓厚兴趣,也使他们更加热爱大庆这个美丽的家园。

四、以丰富的馆藏和公共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发挥教育基地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而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爱国主义的教科书。大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还举办、承办了《我的低碳生活》、《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展》、《全省文物征集成果图片展》、《大庆市第二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古玩收藏品展销会》、《“连理同庆笔墨生辉”四城市书画展》等内容涉及文化、艺术、科学、历史等诸多方面的临时展览,满足了青少年的参观需求,得到了众多家长和中小学生的一致好评。

大庆博物馆还充分发挥自身在馆藏、学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合理利用公共大厅、临展厅、报告厅、门前广场等资源,联合社会各界,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作用。六一儿童节,大庆博物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婴儿车,为残疾儿童提供轮椅,增加讲解场次等等人性化、体贴式的服务为孩子们提供极大的方便。讲解员们简单易懂、富有亲和力的讲解也激发了孩子们感知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据统计,2012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大庆博物馆接待参观团体12个,观众9011人,其中未成年人占绝大多数。大庆博物馆还充分利用场馆优势,开展针对青少年教育的图书展销、科普电影放映等活动。

为丰富未成年人的暑假生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大庆博物馆与大庆文体旅集团培训中心利用暑假联合举办了“小讲解员”培训班,招收了100余名小学员。请专家和专业老师为小学员们进行形体、发声和口才的强化训练。使他们顺利掌握讲解的基本要领,为他们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和聘任证书。培训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反映,通过这次培训,孩子们自身的气质、修养、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对于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学校、社会生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些学习美术的儿童和青少年在老师的组织下或自发到大庆博物馆写生,以展厅内的展品或仿生态的场景为模型学习绘画技巧,大庆博物馆都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给予热情的接待、安排专场讲解、调整适合绘画创作的灯光等等。

第11篇

关键词:提高认识;增强合作意识;主体作用

理论基础:

一、学校教育是学生个体获得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

1.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组织的严密性、教师的专业性、教育目标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性、教育组织形式的固定性,但是正是这样的优点,在另一方面成为提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性及针对性的制约因素。

2.家庭教育具有很明显的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全面性。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在以下几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全面性。

3.社区教育是全民的、终身的教育,具有多样性、开发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社区是由在一定区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现实问题:

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学校教育方面

(1)学校教育导向偏差;(2)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

2.家庭教育方面

(1)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方法;(2)家庭残缺及家长自身素质低的负面影响。

3.社会影响方面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2)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相对缺乏。

实践探索: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相协调的发展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教育活动。

1.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2.积极探求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3.充分发挥社区的重要阵地作用,创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切实发挥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应切实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格局,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实践证明: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格局,才能最终使学生“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庭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真正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家亮.思想品德课程启发性案例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03.

第12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学校领导班子要深刻认识到做好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加强自身政治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建设,明确管理重点,强化工作力度,把法制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范畴,优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法制责任体系。

二、拓宽法制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德育主阵地的育人功能

1、法制教育要经常化。在内容上,可以宣传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在形式上,要充分发挥以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班会课教育等为主体的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学生集会、专题法制讲座、黑板报、宣传栏、讨论会、座谈会、知识竞赛、张挂图片等途径及时通报典型治安案例,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让学生明法理、懂法规、守法纪。

2、专项活动要具体化。学校每学期至少要安排两周的专项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专项教育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有实效,班级结合专项活动开展好具体活动。如:开一节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开展一次学法、用法、守法的大讨论;出一期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文化橱窗;写一份遵纪守法的承诺;评选一名行为规范优秀生。

3、专题活动要系列化。要充分利用班会、国旗下演讲、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以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活动。

可以以礼貌用语周、纪律周、卫生周、文明月、法制安全月,进行专项教育;以报告会、演讲会、主题班会、品德课、法制课进行集中教育;通过团队倡议、个人承诺、个别交流、学生民主评议、“告别不良行为”签字宣誓、“争做文明中学生”演讲比赛,实现自我教育;利用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张贴宣传画、自办墙报、橱窗,净化环境实现环境教育;利用值周、监督岗、领导各处室交叉督查、午休督查、校外督查,进行强化教育;领导、教师包班包人、定人定责、深入家庭、深入村社、交流谈心,建立“重点生”转化档案,对他们生活上解难、思想上解惑、学习上指导、行动上纠偏,实现责任跟踪教育;以“行为规范优秀生”,每周、每月、每学期“文明之星”评选,“三好学生”,文明班级,优秀班团干部,班级“十最”评选活动为内容,开展激励教育。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通过QQ、微博、论坛、电子邮箱等途径与学生建立最适宜的交谈方式,耐心、细心地引导、释疑,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或缓解各种心理问题与心理困惑,促进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形成。 三、以加强班级管理为关键,强化法制教育

1、实行班级管理目标责任制。

学校每学期与班主任签订《班级管理目标责任书》、《法制安全目标责任书》,责任目标设置涵盖班级建设、教育氛围、学校活动要求落实、法制安全教育成效等,把班级的活动开展情况和学生的教育效果作为班主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大领导抽查与值周检查力度,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2、实行学校领导包挂年级、班级制度。

包挂年级领导全面负责本年级的日常管理、督导、检查。包挂班级领导负责所包挂班级的思想、纪律、法制、安全、卫生等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及督导、检查、管理工作。明确分工,明确责任,上下联动,交叉管理,既可对班级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督查与指导,又可及时掌握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为制定全盘的计划和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

3、实行班级自动化管理。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让班级每一个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把班级事务划分到每一个同学的人头下,分工明确,靠实责任,把握导向,提高质量,构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班级管理格局。

4、以“细”和“勤”的工作态度做好班级管理。

班主任既要细心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更要潜心了解学生的心理、交往状况,从而知道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认识上的偏差、困难、需要。班主任要尽可能地深入到学生吃、住、行、学的地方,做到勤观察(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想所需)、勤研究(研究他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及形成原因、应采取的教育措施)、勤记录(记录每位学生的优点、不足、兴趣、爱好、特长)、勤表扬(表扬优秀生、表扬进步生、表扬特长生)。

5、加强特殊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