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竞争力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国企业实际,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以求为我国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涵;竞争力理论;评
一、竞争力的内涵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李显军,2002);其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张志强、吴健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潜在的、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主要是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展开,侧重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碚(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条件。开始从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和自身能力综合的角度定义竞争力,且越来越关注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综合性的范畴,即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同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地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以占有更多市场,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等,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1980),其竞争力理论主要从竞争战略理论阐述了企业在产业内部如何进行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波特认为,在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力量: 市场上同业竞争者的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力量、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企业如果想在同行业内形成并获得战略优势,首先必须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充分利用这五种基本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推动这几种力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波特竞争力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三种基本战略丰富了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思想,价值链分析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当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价值链理论只是从表面上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化来源,并没有给出具体原因的解释,同时还忽略了政府政策和创新机制对竞争力的影响等。
(二)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维纳菲尔特(B. Wemerfelt)(1984)提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他是资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除了他之外还有格兰特(R. M. Grant)和巴尔奈(Barney)等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的知识性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所拥有资源的质量或者通过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当这种资源难以模仿和替代时,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异质的,并强调就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资源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使企业能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顾客,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顾客价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单纯地凭借其所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没有考虑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忽视了管理职能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
(三)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
1、钱德勒的组织能力理论
崇尚“看得见的手”的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1994)是组织能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认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能力,认为组织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从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组织能力来源于企业对这三个方面的投资:第一是为了扩大生产而进行的技术设施设备投资,以使其能充分利用技术所具有的潜在的规模及范围经济;第二是为大规模营销进行的投资;第三是为有效的开展生产活动、营销活动而对管理进行的投资。
2、普拉哈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
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飞利浦.萨尔尼科在进行领导行为的分析时就曾经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早期时候的特殊能力主要强调了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的因素。之后,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逐渐把其理解为企业活动,尤其是指竞争或维持变革组织的能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企业特殊能力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其中尤以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GHamel)(1990)的核心能力理论最为著名。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
②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③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④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3、斯托克的基于流程的能力理沦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1999)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产生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例如新产品的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从营销到订货,从顾客订货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协调配合。所以,尽管每个部门都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关键还在于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活动,使之形成竞争能力。
三、结论
我国的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应该结合本国企业的发展实际,深化和丰富竞争力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具有实践性,让国内企业将竞争力理论运用到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进行自身优化,获得竞争优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和实际结合,要深入企业调研和研究获得一手资料;二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竞争力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价自身竞争力;三是注意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不能直视单纯想要效益,而应该在科学分析竞争力的同时,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可持续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支持,课题编号(研人文2013016).
参考文献:
[1]李显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57-60.
[2]张志强,吴建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24-25.
[关键词]CBI;卷烟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88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2
做大品牌才能做大企业,而要做强企业必须做精品牌,要提高我国烟草行业总体竞争实力,就必须有一批规模较大、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品牌来支撑。科学的卷烟品牌管理体系是创建优质卷烟品牌的关键,而对卷烟品牌竞争力的科学合理评估是卷烟品牌管理的基础,可以为烟草工商企业提供品牌筛选的依据,进一步提高品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 CBI理论介绍
中国品牌竞争力指数(CBI)作为国内首创中国品牌竞争力指数,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于品牌竞争力的评价从品牌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发展潜力和消费者支持的视角展开,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全面性、系统性、本土性以及可测量性原则,设计了CBI模型。
其中,财务表现指标包括规模、增长、效率3个因素;市场表现指标包括市场占有能力、超值获利能力、市场稳定性以及国际市场影响力四因素;发展潜力指标包括品牌技术创新力、品牌资源筹供力、品牌市场营销力、品牌市场成长力以及品牌基础管理能力五因素;消费支持力包括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以及品牌联想度六因素。
2 基于CBI理论的卷烟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
本文在借鉴CBI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烟草行业特点,研究烟草企业品牌竞争力,推出卷烟品牌竞争力指数,旨在通过定量化指标,全方位、系统化进行卷烟品牌竞争力评估。
本文构建卷烟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方法如下。
2.1 构建指标体系
参照CBI理论,并依据烟草行业特点,构建卷烟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及品牌创新3个一级指标,其中财务表现包含规模要素、盈利能力、财务增长因素3个二级指标;市场表现包括市场占有能力、市场规模、品牌集中度3个二级指标;品牌创新包括企业规模、品牌创新潜力、企业保障能力3个二级指标,共计9个二级指标。
2.2 指标拆解
结合烟草行业实际将9个二级指标拆解为可计算的20个三级指标,具体包括:品牌商业销售金额、品牌销售收入贡献率、单箱结构、主力规格销售金额占比、品牌省外销售金额占比、近3年平均销售金额增长率、品牌覆盖率、品牌铺货率、品牌动销率、品牌断货率、品牌成长率、品牌商业销售量、品牌主力规格销量占比、品牌省外销量占比、工业总产值、工业产量、低焦烟产量占比、新品销量占比、工商存销比以及烟叶供给能力。
2.3 赋权计算
对各指标赋权重,并逐层计算各级指数,最后进行加总计算,得出卷烟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数。
构建此评价模型的难点是权重的确定,各评价指标权数分配不同会直接导致评价对象优劣顺序的改变,因而权数的合理性、准确性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CRITIC法是客观赋权法中较为全面客观的方法,因此,本模型的指标权重判定采用CRITIC法。CRITIC法是由Diakoulaki 等1995年提出以对比强度和评价指标之间的冲突性为基础确定指标的客观权数,称为CRITIC法。对比强度表示同一个指标各个评价方案之间取值差距的变化大小,数据量纲相同时可直接用标准差或方差来表示,当数据量纲不同时,需要消除量纲的影响,用变异系数表示。
评价指标之间的冲突性是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如测量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说明两个指标冲突性较低。第j个指标与其他指标冲突性系数为:
其中,rij为评价指标i和j之间的相关系数。
设Cj表示第j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则Cj可表示为:
Cj越大,第j个评价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也就越大,所以第j个指标的客观权重wj应为:
客观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各指标相关矩阵,根据公式(1),通过相关系数计算冲突度。
然后计算标准差矩阵,除以各指标均值得各指标变异系数。
最后,将其次冲突度与变异系数相乘,得到各指标的初步权重Cj,最后将Cj归一化,即得综合评价体系权重Wj。
3 卷烟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应用研究
本文以2014年卷烟数据为基础,运用本文设计的评价模型对卷烟各品牌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实现对卷烟品牌竞争力的量化评估。具体评价结果如下。
4 结 语
本文以对卷烟品牌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为主线,基于CBI理论,针对烟草行业特点,搭建卷烟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再根据卷烟市场实际数据,对卷烟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行应用验证,计算得出2014年卷烟品牌竞争力指数及各品牌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和品牌创新3个细分指数,为烟草工商企业提供品牌筛选的依据,进一步提高品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国磊,唐海燕,黄兴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乳品企业品牌竞争力的评价[J].市场周刊,2010(1).
[2]姜岩,董大海.消费者视角下的品牌竞争力界定、生成与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8(4).
一、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
(一)农作物生产成本水平
1.总成本水平分析
从总体上讲,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的生产成本水平较高。我国每公斤小麦生产成本是美国的1.2倍,是阿根廷的1.4倍,是加拿大和法国的2倍以上(见表1)。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美国和阿根廷的1.1-1.2倍,是法国的2倍多。大豆的生产成本大约是主要大豆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1.2-1.3倍。我国油料作物(如油菜籽)的生产成本高达2.81元/公斤,是加拿大的3倍多。我国每公斤棉花的生产成本比美国只高5%左右,但如果考虑到棉花的质量差别和收获方式(美国棉花是一次性收获,单产比我国低很多),成本差距要更大一些。在所研究的主要农作物中,只有稻谷在生产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我国籼稻每公斤生产成本高于亚洲主要生产国家(如泰国),但与美国和阿根廷的粳稻生产成本相比,中国粳稻每公斤生产成本较低(1.14元/公斤),比美国(2.04元/公斤)低44%.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对照国家呢?下面从构成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具体项目(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等费用以及税收和成本外支出)做进一步分析,试图找出成本差距的具体原因。
2.各项成本费用水平分析
(1)化肥农药费用:每公斤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化肥农药费用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每公斤小麦、玉米、油菜籽和棉花生产成本中,我国的化肥农药费用都高于美国、加拿大和法国(表1)。我国农作物单产较高,走的是高投入、高成本和高产出的道路。降低物质投入固然是降低生产成本的直接途径,但这样必然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最终不一定能达到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目的。要减少生产成本中的物质费用,最有效的途径是降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2)机械费用:同人们想象不同的是,尽管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但每单位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却不低。虽然美国的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比我们高的多,但由于美国小麦生产规模大、机械利用率高,单位产品机械费用同我们的基本相似,均在0.20-0.21元/公斤(见表1)。我国其它农作物产品生产的机械费用水平同国外相比总体上讲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如果中国农户的生产规模能得以扩大、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机械费用也不会有多大变化。
(3)土地费用:从理论上讲,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的支出应当是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由于资料限制,表1中我国的土地费用仅包括集体机动田对个人的土地承包费用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土地转包费用,这同其它国家生产成本中土地费用数据是不可比的。这意味着如果能测算出我国土地使用的机会成本,我国农作物生产成本要比表1中列出的要高。
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随着土地流转机制和市场的发育,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中土地的机会成本将会不断上升,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最近的农村调查,农村每亩土地(耕地)转包费从200元到400元不等,因此,从这一点讲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的土地费用要高于其它国家,只是在我国目前的农作物产品成本核算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表11997-98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生产成本水平的国际比较
作物国家每公斤产品产出投入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
生产成本
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税收成本外其它
小麦中国0.290.210.030.460.050.080.181.31
美国0.220.200.260.070.080.000.291.12
加拿大0.200.170.020.060.000.120.56
法国0.040.050.040.060.000.120.35
阿根廷-0.91
玉米中国0.220.090.010.430.030.060.100.94
美国0.180.260.210.080.020.000.140.88
法国0.040.070.030.070.000.160.45
阿根廷-0.79
大豆中国0.220.200.040.930.100.200.322.03
美国0.250.480.550.140.050.000.301.76
阿根廷-1.51
油菜籽中国0.520.170.031.520.140.200.222.81
加拿大0.380.260.030.080.060.000.110.92
长绒棉中国4.091.980.422.960.280.993.3914.11
美国2.964.711.611.880.400.001.7513.45
籼稻中国0.160.090.010.430.050.100.161.01
泰国0.170.140.000.220.000.060.59
粳稻中国0.230.180.050.410.050.080.151.14
美国0.350.530.390.180.100.000.492.04
资料来源及说明:中国成本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其它国家均来自相应国家的农业部和农业研究单位。中国生产成本为1997和1998年的平均数,土地费仅为承包费;美国为1997和1998年的平均数,土地包括保险费;加拿大为1998年阿尔伯塔省春小麦成本数据;法国为1997年成本数据,无税收;加拿大油菜为1998年阿尔伯塔省Argentine和Transgen两个油菜品种的平均数;阿根廷为1995年成本数据。中国籼稻和粳稻为1998年成本数据,泰国为1998年雨季籼稻成本数据。人民币与外汇换算均按官方汇率计算,下同。
(4)活劳动费用: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数量富裕的国家,劳动力使用的机会成本要比其它发达国家低。然而与人们观念不同的是,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活劳动费用却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棉花和稻谷外,我国每公斤产品活劳动费用都是其它发达国家的6倍以上。其中,我国每公斤油菜籽生产成本中活劳动费用为1.52元/公斤,是加拿大(仅为0.06元/公斤)的19倍!可以说我国许多农作物生产成本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活劳动费用太高而导致的。这意味着,如果农业生产规模不扩大,机械化水平不提高,劳动力投入难以减少,那么,单位产品的劳动力费用将会不断上升,这是另一个难以逆转的增长趋势。同时,由于劳动工资总是随经济的发展而上升,这种局面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一般来说,我国活劳动投入的优势,只有在机械难以替代人工的农产品生产中才能发挥出来,如棉花、畜产品、蔬菜和水果的生产等。这一点在后面的分析中将得到进一步证实。
(5)税收和成本外支出:成本外支出是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有的概念,而且从1994年开始征收农林特产税。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每公斤农产品生产成本中的税收与其它国家相当,但如果加上成本外支出,就远大于其它国家。我国的农作物产品生产不但实际负担较重,而且各农作物产品间差异较大,其中棉花的成本外支出最高为每亩67元,其次为稻谷的成本支出每亩为29元,这两种作物的成本外支出约占总成本的8%左右。对我国农产品的农业税(包括农林特产税)和成本外支出分析,有如下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农作物税负不高,对生产成本影响不大。农业税是按照税法来征收的。根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18%,但农业各税仅占国家总税收的4.3%.另外从农产品成本调查资料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中的农业税的比例均在5%以下。
第二、成本外支出大是成本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成本外支出包括村提留费、乡统筹费、两工支出和其它成本外支出,这是我国特有而其它国家没有的成本支出。所以降低成本外支出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三、降低农林特产税率,将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我国从1994年起开始征收农业特产税,税率从8—31%不等。在这些农林特产中有些产品(如园艺产品)是具有出口竞争能力的,因此这些产品农林特产税率的偏高,将降低它们的出口竞争能力。
第四,取消成本外支出,将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比较我国农产品的进口到岸价和扣除成本外支出后的国内市场批发价格,不难发现,在扣除成本外支出后,国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和油菜籽的批发价,虽然高于进口到岸价,但已非常接近,除大豆外,其它产品的价格只有8-11%的差距。
(二)农作物生产成本结构
根据表1可以得到农作物产品成本结构信息。从成本结构看,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结构与其它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对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结构分析,可得到如下几个主要结论:
第一,活劳动成本比例较大
我国农作物中的活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例依次为:棉花(21%)、小麦(35%)、稻谷(36-38%)、玉米和大豆(46%)以及油菜(54%),而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这6种农作物产品生产成本中活劳动成本比例仅为9%左右。尽管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业机械成本比例较大(比我国高出1—2倍),但是劳动力和机械成本两者相加的结果,我国这6种农产品生产成本仍比美国和加拿大高20%以上。同时不难看出,我国活劳动投入成本有增长的趋势(主要是劳动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要减少我国活劳动投入比例有相当大的困难,而美国和加拿大的农作物生产活劳动投入却呈下降的趋势。这样一来,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中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就会变成活劳动费用比例太高的劣势。这一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因为土地经营规模限制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活劳动投入和机械化投入替代过程中,劳动力多的优势实际上已经变成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作物生产成本高的基本原因之一。
第二,成本外支出比例较大
税收不是影响我国农作物产品成本主要原因,只占总成本的5%以下,与其它国家差异不大。但相比之下,成本外支出对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在大部分农作物产品成本外支出占总成本的比例高达10%左右。这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截然不同,因为大多数农产品出口国,尤其是发达国农的农产品出口国,它们不但没有成本外支出,而且还有农业产品生产补贴(如法国)。
第三,机械费用和土地费用比例低于其它国家
我国农作物产品生产机械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不同作物虽有差异,但大致在10-20%之间。机械费用在总成本中占的比例,除了小麦外,其它作物却明显低于对比国家。土地费用在总成本中占的比例较低,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土地利用的机会成本列入成本的核算内容。
二、主要畜产品生产成本的国际比较
(一)生猪生产成本分析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行业,其中养猪业是畜牧业的最大行业。猪肉产量占我国肉类总产量近70%,1998年我国猪肉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5%,美国、荷兰和加拿大是主要的猪肉出口国,因此我们对这几个国家的生猪生产成本做一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1998年我国生猪饲养不管是农户散养还是专业户饲养,每公斤猪肉生产成本均低于美国。我国生猪饲养每公斤生产成本在1998年为8—9元,而美国同期则为11元,我国生猪实际饲养成本比美国要低23%左右,我国大中城市生猪饲养生产成本就更低了,只有美国生猪饲养成本的64%.同荷兰相比,我国的生猪饲养成本也有一定的优势。
表21998年主要畜产品单位生产成本水平的国际比较
畜产品国家每公斤产品产出的投入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增重1公斤生产成本
活劳动仔畜机械税收精料粗料其它
生猪中国:
平均0.992.330.450.044.490.450.368.987.3
农户1.622.050.340.053.420.770.268.557.1
专业户0.682.200.340.004.480.250.518.457.0
大中城市:
平均0.711.990.210.013.400.350.437.097.1
专业户0.521.950.130.013.380.200.336.506.4
美国1.430.552.640.224.070.111.9811.0011.0
荷兰1.320.701.140.004.210.091.328.77
肉鸡中国:
全国平均0.281.120.210.004.530.010.776.97-
专业户0.271.130.130.004.510.010.536.63-
大中城市:0.00
平均0.211.060.140.004.960.000.717.08-
专业户0.211.040.140.005.010.000.496.96-
美国-2.57-5.84-荷兰0.421.350.780.003.960.000.577.08-
鸡蛋中国:
平均0.180.880.180.004.240.010.415.89-
专业户0.220.710.110.004.070.010.275.43-
美国-3.17-5.20-
荷兰0.751.230.890.003.500.000.486.86-
数据来源:中国来自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美国来自美国农业部数据库,荷兰数据来自ArjanWisman,Agri-monitor,AgriculturalEconomicsResearchInstitute,Number1,February,2000.生猪增重成本=[总成本-仔猪成本+仔猪购进重×(仔猪购进价-育肥猪出售价)]/(育肥猪出栏重-仔猪重)。大中城市为中国的大中城市。
根据表2可以计算出各国生猪饲养的成本结构。可以看出在成本结构上各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我国仔猪成本占较大比例(25%以上),美国仔猪成本仅占5%.为此我们进一步调整了成本范围,计算每公斤增重成本。从每公斤增重成本看,我国生猪饲养每公斤增重成本更加明显地低于美国和荷兰,分别低34%和18%.我国的生猪饲养成本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
与农作物成本比较的结论迥然不同,我国生猪生产成本低的很重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和荷兰等国家生猪生产的活劳动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除了农户饲养外(农户的劳动力成本是被高估的),劳动力成本在我国仅占8-10%,而美国和荷兰则达13-15%.
从饲养方式上看,我国大中城市生猪饲养成本更低,成本优势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农户散养的活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20%,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其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采用的活劳动计价方式在农户散养和专业户饲养之间没有区别。这同实际情况有出入,因为农户散养投入的劳动多为家务劳动余下的劳动时间,其劳动机会成本几乎等于零。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农户散养成本还要进一步降低10%左右。
那么,为什么如此具有优势的生猪饲养行业,我国的猪肉出口却赶不上加拿大、欧盟和美国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被许多国家认定为疫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来改变生产结构,如果没有解决好动物卫生检疫和疾病防治监测等问题,增加的畜产品若不能促进出口增加,那么,畜产品生产的扩大可能导致农民收入减少。
(二)禽、蛋生产成本分析
禽肉和禽蛋生产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据第二位,因此,禽肉和禽蛋生产成本的高低对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禽、蛋生产成本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几个基本判断:
第一,在成本水平上,我国禽产品生产成本与美国和荷兰没有大的差异,高于美国但低于荷兰。第二,在成本结构上,最重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饲料消耗占成本的比例上,从表2可以算出,我国禽产品生产精饲料成本比例较大,大约在65-70%左右,而美国仅为44%、荷兰是56%.第三,我国禽肉和禽蛋生产的饲料转化率较低,如荷兰1999年禽蛋生产饲料的转化率为2左右,而我国在2.5-3之间。
(三)主要结论
我国畜产品生产成本的总体水平较低,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其基本原因是:第一,我国畜产品生产成本中活劳动成本比例较低;第二,劳动力和机械替代相对困难(相对农作物而言)使我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第三,如果提高饲料转化系数,降低饲料成本,畜产品生产成本会更低一些;第四,相对于农作物生产,畜产品生产的成本外支出比例较少;第五,我国粮食生产成本较高,对我国畜产品生产成本有较大的影响,亦即我国粮食生产成本的降低,可望我国畜产品生产成本的继续下降;第六,畜产品是非耕地占用型产品,相对来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我国畜产品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因。
三、水果和蔬菜价格及成本的国际比较
由于难以获得较完整的国外水果和蔬菜生产成本资料,因此对水果和蔬菜采用了两种比较分析方法。一是对主要水果和蔬菜国内外价格进行比较;二是从以上产品中选出一种(柑桔)对其生产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
园艺作物是除水稻和畜产品之外的我国另一重要的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园艺作物产品的国内价格一般要比国际市场价格低20%到70%(表3)。对水果来讲,除香蕉之外(其价格要比国际市场高20-30%),国内市场批发价格比出口离岸价格低的程度依次为梨(30-50%),桔柑(30%左右)和苹果(表3)。
我国大部分蔬菜价格也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大蒜、洋葱、鲜姜都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国内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价格低50-100%.萝卜、土豆和蕃茄的价格也远低于其出口离岸价。在1995-1998年间,除个别年份外,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大约在20%到70%之间(表3)。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园艺作物产品价格较低的原因,下面我们以柑桔为例,对形成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生产成本)进行分析。表4列出了我国和美国柑桔生产成本水平及相应成本项目。抛开产品的质量问题,我国的柑桔生产成本要低于美国,大约是美国的生产成本的30%.
我国柑桔生产具有优势,其基本原因有:第一,美国活劳动费用比例不比我国的少。第二,尽管美国柑桔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活劳动费用相对也较多。第三,我国柑桔生产的成本外支出比例相对较少。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园艺作物是劳动相对密集型的农作物,机械化难以大幅度替代劳动力的投入。
表3水果和蔬菜国内市场批发价格与出口离岸价及价格的名义保护率
年份国内水果批发价
国内蔬菜批发价
苹果桔柑梨香蕉
土豆萝卜蕃茄
国内批发价(元/吨)
1995467121102570337011008802030
199830872190184032709806301490
出口离岸价(元/吨)
1995347235294206-162026182543
19983138236925742778114822361873
名义保护率(%)
199535-40-39
-32-66-20
1998-2-8-2918-15-72-20
资源来源: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8和1999;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编辑委员会,近年来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海关进出口数据等。名义保护率=[(国内批发价-出口离岸价)/出口离岸价]×100.
表4柑桔生产成本(元/公斤)的国际比较
年份国家每公斤产品产出投入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
生产成本化肥农药机械土地活劳动税收成本外其它
1997中国0.190.020.000.290.030.010.080.62
美国0.041.060.000.520.140.000.171.93
1998中国0.270.030.340.050.030.080.84
美国0.051.170.000.790.170.000.212.38
资料来源:美国来自1999SanJoaquinValleyOrangeCostandReturnStudy,UCCooperativeExtension.美国1997年成本为加州南海岸成本数据;美国1998年成本为加州圣地亚哥成本数据。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柑桔质量远远低于美国。美国柑桔是有机产品,农药使用量几乎等于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机水果的需求越来越多。农产品质量问题不仅是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基本衡量指标,而且是能否达到出口质量标准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是增强水果和蔬菜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四、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国际比较分析的主要结果可归纳为:劳动力和机械替代较容易的农产品生产,我国不具有生产竞争优势;劳动力和机械人机替代较困难的农产品生产,即我们常说的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我国具有生产竞争优势;耕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我国不具有竞争优势。具体来说,粮食、油菜、糖料和一些地区的棉花等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对照国家,没有什么比较优势;畜产品、水果和蔬菜生产成本低于对照国家,比较优势较明显。总的来讲,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生产成本高的最主要两个原因是:第一,生产规模少,单位产品生产的劳动力费用较高;第二,农产品生产的成本外支出高。
减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是入世后我们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提出如下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四条政策建议。
(一)增加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提高单产,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我国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世界上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因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所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首先要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在生产成本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单产,可有效地减少单位产品生产投入的成本,最终达到降低农产品价格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减少单位产品活劳动费用
中国种植业规模小、劳动力投入较多,是大部分农作物生产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我国目前农户平均耕地经营规模仅有0.4公顷,而美国和加拿大的耕地经营规模从几百到几千公顷。这意味着在单位产品物化成本相同情况下,中国的活劳动成本(占总成本40-60%)远远高于其它国家(占总成本10%左右)。因此,推动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使土地逐渐向种田能手和大户转包,是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活劳动费用的有效途径。
(三)取消或降低成本外支出、降低农林特产税率
尽管我国农产品生产名义税负不足5%,但有些农林特产税和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成本外支出是一项较重的实际负担。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成本外支出约占生产成本的10%左右,而有些农林特产的税负占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40%以上。这一点与国外形成鲜明的对照,因为其它国家没有“成本外支出”,而且有政府补贴。因此,取消成本外支出、降低农林特产税率,是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
(四)适当进口饲料粮,降低饲料成本
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均高于美国和加拿大,只有劳动相对密集型的农产品如畜产品、水果和蔬菜等的生产成本较低。而且从我国畜产品生产成本结构看,饲料消耗占较大比例,远远高于美国和荷兰。因此,进一步降低畜产品生产成本、增强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首先要降低饲料成本。我国粮食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饲料价格也较高。为此,适当进口便宜的饲料粮,降低饲料成本,对进一步降低畜产品生产成本,增强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促进畜产品出口有利。
主要参考文献
1.Moya,P.F.,D.DaweandD.Pabale,2000,ReversingTrendsofDecliningProductivityProjectDatabase,SocialSciencesDivision,IRRI.
2.Wisman,Agri-Monitor,AgriculturalEconomicsResearchInstitute,No.1,Feb.2000.
3.UCCooperativeExtension,SanJoaquinValleyOrangeCostandReturnStudy,1999.
4.国家物价局等,《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997-2000年。
5.农民日报社,《减轻农民负担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3月。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工业园竞争力
21世纪,世界各国均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也就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989年,Frosh和Gallopoulos提出“工业生态学”概念,随后人们发现了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工业共生”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学者们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的研究,找到了工业生态学实践的直接方式――生态工业园。自此,生态工业园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热潮,项目涉及多个行业,各具特色。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截止2008年12月,已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到30个,其中行业类园区9个,综合类园区20个,静脉产业类园区1个。在国家级开发区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对于全国其他各类各级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也有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全国大部分省市甚至部分县都开始建设自己的生态工业园。但是生态工业园目前的实施状况并不如预期。蔡小军等研究表明:国外只有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给出了较详细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国内只有鲁北生态工业园有资料显示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生态位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生态位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两者之间的联系,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生态位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在众多的生态学理论中,生态位理论一直处于十分醒目的地位,生态位理论现已被普遍认为是生态学的核心思想。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某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发挥的功能作用及其在各种环境梯度上的出现范围。物种之间的生态位越接近,相互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大多数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生态位的物种,这些生态位不同的物种避免了相互之间的竞争,同时由于提供了多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列举以下生态位基本理论:
(一)群聚理论
生物营养级或者资源种团内部形成大小不同的群,这是群内部的一个特征。对于一个特定的种群而言,群聚的程度取决于种的生理特点、天气及其他环境条件、种的分工合作等。温度、降水等物理环境的影响常常使种群呈现非随机分布。种群总是避免过于分散和过份拥挤,使种群内个体拥有最适宜的生态位,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
(二)隔离与领域性理论
种群中个体间或者小群体产生隔离(isolation)或者保持间隔(spacing)可以减少对生存需求的竞争,对种群调节有重要的作用。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或者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块地方称为领域(territory)。领域性是保持个体或群之间间隔的积极机制。这种隔离减少了竞争,防止种群过度消耗食物资源、水和其他营养物质。
(三)种内竞争与自疏理论
物种内个体之间的竞争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中,种内竞争明显受密度制约。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越多,对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对每个个体的影响也很严重,死亡率可能会升高而出生率下降。由于物种内竞争和密度是紧密相连的,即无论何时产生竞争,它都既来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因此,物种内竞争具有调节种群数量的动态趋势。
(四)种间共生理论
种间共生理论又称种间正相互作用理论,包括偏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原始合作是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偏利共生是指两种共生植物,一方得利,而对另一方无害。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互相得益。共生的结果使得两个种群都发展得更好,互利共生常出现在生活需要极不相同的生物之间。种间正相互作用者的存在倾向于扩大实际生态位。
二、 生态工业园竞争力内涵
竞争力是一个既具有广泛涵义又极具争议的概念。一般来说,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从竞争的行为主体来看,可将竞争力分为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作为基于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范式下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区,其竞争力研究从总体上讲也应该是属于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子概念。但生态工业园构建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点是生态工业园与现有各类开发区的重要区别,所以有关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定义也应该存在差别。蔡小军等结合国内外文献将生态工业园竞争力定义为是生态工业园在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拥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的综合素质,这种更高的综合素质使生态工业园具有比竞争对手更高的生产率,进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另外,很多学者认为工业园区的实质是一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集群。产业集群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集群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及其集体协同效应,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效益方面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支撑机构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实际上是为生态工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而服务的。
三、生态位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
(一)群聚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了生态工业园
生物食物链中同一营养级生物或者资源种团群居生活在一起,要避免过分分散或过于拥挤,以使种群内个体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同样的道理,建立生态工业园可以使园区内的企业享受到诸多好处。例如,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基础建设、信息服务和物流便利,可以充分享受集中的供应渠道和客户优势。俗话说,“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讲的也是群聚优势的道理。不过,与生物集聚不一样,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集聚并没有拥挤效应。相反,聚集在一个区域同类型企业越多,聚集优势越明显。它们对供应商有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把自己产品展示给更广大的顾客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使其自身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提升整个生态工业园的竞争力。同时,生态工业园区同类型企业多,可以避免生态工业园区的刚性化,增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的稳定性。
(二)种内竞争理论与生态工业园竞争优势分析
生物物种内竞争和密度是紧密相连的,竞争来源于密度又作用于密度。物种内竞争具有调节种群数量的作用。同理,生态工业园产业链中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来源于企业数量又作用于企业数量。当某产品生产企业很少时,需求旺盛,供给不足,这时每个企业都能在有利的环境中较快增长;当某产品生产企业具有一定数量时,供需基本上保持平衡,这时企业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和顾客就产生了竞争,从而淘汰成本高的企业,保留成本低、技术好、管理强的企业,进而调节着该种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竞争的结果不只是优胜劣汰,优胜企业还必须面临许多技术先进的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竞争,从这个方面来看,生态产业系统的竞争比生物界的竞争更加多样化、更加激烈。生态工业园产业系统内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生物种内竞争有一点明显的区别,产业系统内的竞争的结果并不只是企业数量的减少和留存企业平均竞争力的提高,而是生态产业园区该产品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相关企业数量的增加和生态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的加强。
(三)隔离与领域性理论与特色生态工业园
生物种群之间产生隔离,可以减少对生存需求的竞争,而领域性是保持群间隔的积极机制。综观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生态产业园,都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这种地域性是生物界的隔离与领域性理论在产业系统中的反映。在构建生态产业园区和产业链时,应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特点,构筑特色生态工业园,这样才能做到成本优势、提高园区内生态产业的竞争力。
(四)种间共生理论引导建设生态工业园产业链
种间共生理论包括原始合作、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总的来说,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至少对一方有利,而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副作用。在建立生态产业园和规划生态产业链时,要充分利用种间共生理论,使生态产业链条上的产业单位之间尽量有正面的相互影响,避免负面的不利影响。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就是构建生态产业链条时,是对原有产业系统的帕累托改进。
四、结语
充分利用生态位的理论知识指导生态工业园及其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将十分有利于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提升。确定生态工业园及企业的生态位,构筑特色生态工业园,有利于构筑生态产业链,有利于工业系统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吸纳赢利的企业,并促使这些企业在全球、国家或地区等不同层面扩大潜在的或已有的市场份额,彻底避免了由于园区定位雷同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在确定生态工业园生态位的同时,进一步确定园区内企业的生态位,组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园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经营规模上错位、档次上错位、业态上错位、类别上错位、时间和空间上错位,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而提升整个生态工业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小军,张清娥,王启元.论生态工业园悖论成因及其解决之道[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
[3]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蔡小军,程国强,李双杰. 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6(8).
[5]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
关键词:电子商务;竞争力;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21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化,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形成一种新型商业贸易模式。IBM营销与网络团队于1996年杜撰出了术语“电子商务”(Paliulis,2012)。Pilinkiene等人(2013)认为,我们可以将电子商务描述为一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以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商务买卖支付与结算过程,以掌握客户数据为主要手段的全新商务模式(Pilinkiene,2013)。所以说,电子商务也成为企业提高贸易成交效率的主要途径。最大限度地为企业降低运作成本,使交易更便捷化并提高运作效率,并且让企业在全球市场经济环境中改变其竞争的方式。为提升企业在全球电子商务环境的竞争能力,本文将构建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通过从公司层面、行业层面、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的分析让企业电子商务更具有竞争力。
2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早在20世纪6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电子商务最初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直到90年代早期,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因特网的出现才形成“电子商务”这一概念。互联网的商业化和拥有大量用户为电子商务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拓展延伸的平台。直到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这一商业模式才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体系和规模(Pilinkiene,2013)。电子商务使众多企业由常规的广告竞争、传统的营销模式、产品设计与包装等领域的竞争扩大到无形的虚拟的竞争空间。电子商务让企业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过渡为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从采购、生产、经营管理、销售以及后续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商业运作模式。这对于企业的经营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模式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3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和新网络功能可使大、小型公司以更低的成本、更简易的方式和更高的灵活度进行沟通、处理和合作(OECD,1999)。电子商务同ICT和网络的应用互相关联,企业的购买、销售和交换产品、服务和信息的过程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这无疑加强企业不同的活动和业务流程。使企业的商务交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一步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商务交易过程。
根据Mohapatra(2012)所述,电子商务主要影响以下三个方面企业的业务流程,可以将其分成三个主要的流程组:(1)生产流程。电子商务对这一流程的影响包括:企业库存的采购、订货和补货;企业对于货物的款项付款;与供应商之间的电子联系;以及整个生产控制流程。这使企业已经不在通过纸介质单据或纸质合同进行买卖交易,对于企业的生产销售流程已经可以达到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与供应商之间可以进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2)客艄叵倒芾淼牧鞒獭V饕对推广和营销,处理客户的订单和付款进行一定影响。(3)内部管理流程。售前售后服务、员工的培训、内部信息共享、视频会议、招聘等,电子商务也在进一步影响和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所以说,电子商务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生产、营销、管理成本,企业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优化企业管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效率。
因此,我们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将其描述为:
4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商务交易,电子商务本着以具有交易虚拟化、电子化、透明化、快捷化,成本低廉化,高效性,全球化等显著特点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提供了新机遇。电子商务是一种以互联网和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商业构想的高效实现,不断地改变企业的竞争方式、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为企业降低成本、并改变企业的营销模式和竞争环境。电子商务应用是一个能够提高组织竞争力的有利机制,可为组织提供便捷地交付货物和服务的媒介并通过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有效性来增加价值(Troshani & Rao,2007)。电子商务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活动和社会环境,许多公司现正以网络形式和新文化形式重新规划他们的运营模式,并通过整合互联网技术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强化自身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电子商务改变企业的竞争方式。在竞争市场日渐激烈的全球化、网络化经济环境中,电子商务改变了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企业与供应链之间的合作,让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电子商务不断地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2)降低成本提升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借助电子工具和信息技术降低企业生产、营销、管理成本。比如电子商务为企业减少实体商店租金成本和库存积压成本等问题。(3)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对企业来说,通过电子商务让零售商与供应商直接联系,不再需要采购部门的人工环节,采购货物的订单会自动被确认并安排发货。(4)改变企业的营销模式。电子商务让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转变为网络营销模式,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选购自己想买的产品,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电子商务使企业营销范围不仅限于实体店繁琐的交易过程,更是面向全球网络用户,让区域问题、交通不便、时间差问题都得到解决,让企业从有限的区域性小市场走向全球化的大市场。
5电子商务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拥有比其他公司更好的运营模式。在日益迅猛发展的网络经济当中电子商务则是企业最有力的运营模式,为企业提升一定的竞争优势。研究者们在不同的抽象层面上分析了竞争力,Navickas & Malakauskaite(2010)和Cheng & Cheng(2005)区分了公司层面、部门层面和国家层面在全球电子商务环境中对电子商务竞争力的影响;Vanhaverbeke & Cloodt(2006)研究了开放式创新现象,强调了个人、组织、关系、组织网络和国家/地区层面对电子商务竞争力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文献中所提出的实现竞争优势的方法略有不同。根据Pilinkiene等人(2013)所述,实现竞争优势的理论方法可以分为产业集中法和基于资源的观点法。Porter(1985)提出的获得竞争优势的方法则是通过成本领先和盈利能力来产生竞争优势。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则是把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资源。在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识别出真正为公司内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Paliulis,2012)。所以说,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取决于周围环境的结构和企业在这一环境下采取的行动。Troshani & Rao(2007)为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基础强调了两大主流学派,即基于资源的观点和交易成本理论。Cheng & Cheng(2005)指出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关键竞争力的提高对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进而带动了国家的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是决定了该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繁荣程度,可由全球竞争力指数(GCI)来表示。不同的组成部分衡量着竞争力的不同方面,可分为十二大支柱竞争力,即: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医疗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和创新(全球竞争力报告,2014-2015)。我们对电子商务竞争力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概念理论模型(见图1)。这一模型需要考虑到四个层面的全球电子商务环境对电子商务竞争力的影响,分别为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这四个层面上展开。
全球电子商务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在国家层面上共有五个维度的不同因素影响着企业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力:
(1)市场维度(竞争力强度、市场结构和容量、客户-供应商谈判力、分销渠道)。
(2)社会-文化维度(信息与通信技术竞争力、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传播、电子贸易的使用)。
(3)技术维度(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技术准备)。
(4)宏观经济维度(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稳定性、失业、通货膨胀率)。
(5)政府维度(政府政策与策略、电子政务发展)。
在公司层面上,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财务和业务能力(销售、利润、成本、信息与通信技术投资、盈利指标、订货至交货时间、生产力等)、市场份额指标和管理能力来表示。在行业层面上,以下影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贸易领域的竞争、企业创新、企业生产力、人力资源特征等等。
子贸易的特殊性改变了竞争的传统性质。电子商务具有潜在的全球性,现在电子商务正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市场扩展,客户的数量不断增加,地域障碍和时间障碍也不复存在。企业间的竞争超越了国界,越来越全球化。
6结论
本文指出电子商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确保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电子商务为企业创造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利益。企业更需要考虑到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这四个层面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haffey, D.E-business and e-commerce Management -Strategy,Implementation and Practice[R].England: Perason Education Limited,2007.
[2]Cheng,Y.Y, & Cheng,C.Y.E-business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metrics - an empirical study in Taiw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Business Management,2005,(3):1725.
[3]Mohapatra,S.E-Commerce Strategy:Text and Cases[J].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012.
[4]OECD.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of Ecommerce: Preliminary Findings and Research Agenda.OECD Digital Economy Papers,No. 40, OECD Publishing.http:///10.1787/236588526334,1999.
[5]Paliulis,N.K., & Sabaityte, J.E.Elektroninio verslo pletros kaip tvaraus konkurencinio pranasumo modelis[J].Verslas XXI amziuje:moksJas - Lietuvos ateitis,2012,(4):205215.
[6]Pilinkiene,V.,Kurschus,R-J.,& Auskalnyte,G.E-business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3,(18):7785.
[7]Troshani, I. & Rao,S.Enabling e-Business Competitive Advantage:Perspectives from 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2007,(2):81103.
[8]Vanhaverbeke,W. & Cloodt,M.(2006).Open Innovation in Value Networks.In H. W.Chesbrough, Vanhaverbeke, W. and J. West (Eds.) Open innovation: 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关键词:竞争优势理论;服务贸易;竞争力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概述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1980年1985年、1990年提出的竞争三部曲,《Competitive Strategy》、《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构筑而成的,该理论认为该产业甚至一国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国特定产业是否俱备国际竞争优势,即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取决于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是否具有优势,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两个辅助要素,四个基本要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其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以及两个辅助因素。
还有两个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一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例如,第三次世界革命),进行生产创新,制定适应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一国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波特认为繁荣是政府的选择,政府合适的角色是市场的辅助和催化剂,为企业创造获取竞争优势的环境[1]。
二.竞争优势理论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和生存的前提和基础,正从比较优势理论方面解释了旅游服务贸易中,但是实际情况来看,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绝非仅靠一国的比较优势就能形成竞争优势,而是依靠本国或本产业比较优势并结合竞争优势理论来提高一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别从竞争优势理论的四个方面阐明。
第一,从生产要素方面上来说,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主要是依靠高级生产要素的获得,在旅游服务贸易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旅程中,他们不再单纯地满足于视觉的享受,更重要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所相关联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和科技知识甚至更多方面获得了解,期望达到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优秀的导游以及当地的相关咨询机构,也就是上述所说高级生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精神需求,因此,我国要促进旅游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就必须大力提高我国旅游业的人力资源水平。
第二,从市场需求条件方面,国际市场需求是一国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国际市场需求,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将无从谈起,本国旅游企业的生产规模取决于旅游服务贸易国际需求状况和国际市场的大小,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需求刺激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又依赖本国旅游企业的发展,所以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需求是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三,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一门关联性涉及度较强的行业,从其相关产业或支持产业来说,只有优先发展此类行业才能为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发展相关的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和住宿业,娱乐业等。
第四,从企业战略结构的制定和竞争优势分析,企业的良好发展才能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应用于旅游业,即旅游业竞争力的提高来源于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旅游企业的合理战略结构为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保证。企业产销规模的持续膨胀迫使企业的竞争意识需要提高,并以此为出发点提高各方面竞争力。
第五,从政府政策及机遇角度来看,在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政策和机遇扮演与促进所有贸易发展一样的角色,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形成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四个要素条件着手,进一步可知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获得是依赖竞争优势理论[2]。
三.竞争优势理论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启示
(一)转变传统发展的观念,提高服务业的发展的重视程度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十五规划中才首次提到要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并未形成一个完善可实际执行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对服务贸易的政策和管理都不到位,因此导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与对服务业的定位和认识偏差有很大关系。在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与发达国家差距过大。因此,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培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观念。[3]
(二)强化进出口结构的优化,保持并增强传统型优势,发挥潜在优势
随着目前这些产业中所要求的知识及技术含量的提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传统的优势,就必须充分强调培养高级生产要素,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附加值。从另一方面来看,挖掘潜在的比较优势的重要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不言而喻。只有大力发展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才能确保与国际同行激烈竞争时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我国的服务贸易真正享受到货物贸易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三)扩大内需,挖掘国内潜在市场,推动内需导向型服务产业的升级
刺激消费者行为,挖掘国内潜在市场,对于一国建立竞争优势有重大作用。通过引导实施一系列促进消费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消费行为合理化、多样化。一方面从内需的增加和结构变化引导厂商对于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使有高技术含量,大市场需求、出口前景好的高关联度和高附加值服务产品。全面规范国内服务消费市场,以优良的服务消费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吸引人群扩大服务消费水平,从而作为依托带动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能力等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必须有一套可行的创新机制作为保障。首先,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示范作用,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国际合作,使企业在对外开放中学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其次,企业应有不畏风险的创新精神,通过创新化险为夷,化挑战为机遇,积极开拓市场,主动挖掘国内不同层次居民和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五)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更多发挥其主导性作用:
1.减少体制垄断的副作用,培育有效的市场,使企业公平竞争并优胜劣汰,并与国外资本集团的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2.通过产业、货币、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引导企业资源向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聚集,一方面保持传统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法规着手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以保护国内企业。
3.持续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使高级要素的培育成为长期不变的战略任务。
4.在大量引进发达国家先进企业集团的同时,更要鼓励服务企业勇敢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李良波 谈比较优势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异同[j]商业经济研究 2006年第35期
[2] 宋瑛 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启示经贸论坛[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期
[3] 宋瑛 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启示[j]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期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理论 企业竞争力学派
竞争力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其研究对象可以是国家、产业、企业等,尽管对竞争力的研究引起了经济界和管理界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但是其复杂性使得相关研究很难形成一致公认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结论。不过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而言,学术界有基本一致的意见,即认为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竞争力研究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对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学派的发展做较全面的论述。
一、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学派的发展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事企业竞争力领域的研究工作。其主要理论有:
(一)产业组织理论
30年代,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产业被看作同质企业的集合,从而以进入壁垒等市场分析而不是企业内部因素差异来解释不同的市场位势、超额利润以及持续竞争优势。50年代,美国学者、芝加哥学派的阿尔钦的《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并非传统中的完全理性决策者,而是一种适应性制度安排,市场被看作是一种选择机制,并通过不同的生存进程,确保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继续生存。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80年表了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企业战略管理和产业经济学两大领域,其特点是把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管理研究中。主要贡献是系统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成本领先、差异化、目标集聚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主导战略,而企业价值链的差异以及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是企业产生竞争优势以及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代企业战略管理中颇为流行。
(二)企业内在成长理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佛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在对企业内部成长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下,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他认为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增加导致了企业内部出现新的协调问题,需要产生新的内部专门职能来进行原有各部门以及新的各种专业职能的协调与整合,企业内部会发生伴随生产进程的知识积累,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将非公开知识转化为公开的正规知识的过程。同时,不只局限于企业范围内,还会发生在产业以及整个社会中。马歇尔建议应当把源于企业的“内部”经济问题和源于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外部”经济问题区别开来。这两类经济问题后来演变为后马歇尔主义理论的中心内容。50年代,后马歇尔主义者安蒂斯・潘罗斯极大地发展了马歇尔“内部经济”的思想,使之更加深入和全面。潘罗斯《企业成长论》(1959)的研究集中于单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她认为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协调与决策会逐渐由生疏到熟悉,进而可以将其程序化,形成以特定的途径、知识和经验解决各种问题的优势。新知识的积累主要是内部化的结果,是一个将外部正规知识转化为内部非公开和非正规知识的过程,同时,企业成长并不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于企业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推广机制,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知识技能的积累机制,也是潘罗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60年代,乔治・理查德森把注意力集中于马歇尔所说的“外部”问题,提出了企业间协调的知识基础论。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科斯的关于市场与企业等级之间相互替代的交易费用理论,同时又发展了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理查德森是一种能力专门化的内在成长论,也即通过专门从事依赖于同一种能力的活动,在不断学习过程中积累专门能力,而单个企业更多的同质性活动专业化,使企业更依赖于市场和组织的关系协调。
这三位理论家共同倡导的“企业内在成长论”在8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战略管理领域中盛行,并被企业理论家、产业经济学广泛使用,成为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虽然在研究的着眼点上有所区别,但它们的基本观点都认为: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必须对能够扩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不断积累,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概念。
(三)持续竞争优势理论
1982年,史蒂芬・里普曼和理查德・罗曼尔特的《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认为,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泉,各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状态就会永远持续下去。1984年,博格・沃纳菲尔特在潘罗斯的《企业成长论》的基础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成为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有关企业资源的学术论文,他认为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位势差异,仿制者的认知、时间和经济劣势,会形成资源位势障碍,从而使资源位势差异存在下去。从此,出现了一大批关于企业理论的学术研究,形成了企业资源基础论的不同流派。
与企业内在成长论不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解释企业本身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能否使企业产生持久的超额利润,或这些优势是否会因为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而消失,因此,它主要考察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起决定作用,拥有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且不易被竞争者模仿或替代的企业将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之所以难模仿,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形成机制是难以模仿的,或者说,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形成的原因是模糊的。这种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在不断地适应市场的选择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也即是相机决策的产物,而不是战略管理的结果。正因为如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企业持续竞争力论可以追溯到马歇尔的进化论及其对竞争的理解。马歇尔引入了“部门”的概念。与现论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不同,马歇尔用来定义一个产业中企业的年龄、规模等的平均化。根据马歇尔的分析,均衡代表一种成长力量与衰败力量相平衡的状态(马歇尔,1920)。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开始转入研究普遍适用的理想企业模式,进化论被主流经济学抛弃,只有少数学者仍然坚持进化论的动态竞争思想,但影响较小。直到20世纪50、60年代,进化论才逐渐重新受到重视。阿尔钦在1950年发表的《不确定性、进化和经济理论》一文中,认为企业不是传统理论中的“完全的理性决策者”,相反,应视企业为“适应性制度安排”,且由市场力量决定其“形态”。他认为很难分清企业成功的原因,并把难以确认导致企业成功原因的情形称为“原因模糊”。这是由于经济活动中信息成本的存在,一个企业很难复制或仿制另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优势技术、市场知识、组织能力等等。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内部,并不易被仿效,具有一定的持久性,而企业由此获得的竞争优势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学者继续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做出更深入的描述。与德姆赛茨相同,罗曼尔特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存在是因为在企业中,存在着一种带有根本性的、与能够导致企业成功的特殊资源密切相关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企业成功的“原因模糊”,这其中可能存在一种使产业中的企业获得比产业外的企业更高利润的均衡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产业外的企业无法有效进入产业侵吞产业内的利润。罗曼尔特(1984)运用“独立机制”来解释那引起限制企业间的收益差额走向均衡的现象。例如,经验基础上的企业家资源(潘罗斯,1959)、难于完全效仿的有价值的组织文化(巴尼,1986),如产品声誉之类的难于仿制的无形资产(艾特米,1987)、成功企业用于解决新问题的经验等等(斯格迈克,1990)。
在以上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关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学术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对于企业竞争力,经济界和企业界却具有基本一致的意见,即认为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竞争力研究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
在对企业竞争力有了各种定义的基础上,不同理论发展出了一些相对独立的企业竞争力研究学派。目前比较主流的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都是从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衍生而来。
(四)资源学派
以沃纳菲尔特和潘罗斯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是目前最为流行、主导企业竞争力理论论著基调的主流学派。自从1984年沃纳菲尔特在美国的《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学说》一文。从此,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该学派主要著作及代表人物有:《企业资源学说》(沃纳菲尔特,1984),《企业战略理论》(罗特尔曼,1984),《知识和能力作为战略资产》(温特,1987),《战略管理和经济学》(罗特尔曼、提斯,1991),《竞争优势的奠基石:一种资源观》(皮特瑞夫,1993),等等。在资源差异能够产生收益的差异的假定下,该学派认为企业的内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企业间存在差异,资源优势会产生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具有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复制性以及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取的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竞争力就是那些特殊的资源。尽管同属于资源学派,但对于资源所包含内容的不同理解又形成了不同的资源观,以至于对企业竞争力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潘汉尔德把企业竞争力描述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在这一定义中,协调与有机结合的学识是主要资源,能力与知识都被视为资源,能力与知识之间似乎并无太大的区别。美国学者巴尼也认为,企业的资源还有人力资本以及组织资本的正式与非正式资源,能力与知识显然都被当作同一类事物。另外,还有一种资源观是将社会资本纳入其中,社会资本能够为企业提供收益。
(五)能力学派
能力学派以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C.Prahalad and G.Hamel,1990)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为标志,先后经过兰格路易斯、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福斯、提斯、皮萨诺、苏安等人的发展,成为一个较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能力学派的主要代表作是《企业核心能力》(哈默、普拉哈拉德,1990)、《基于能力的竞争:公司战略新规则》(斯多克、伊万斯,1992)、《核心能力概念:在能力基础的竞争中》(哈默、赫尼,1994)、《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提斯、皮萨诺、苏安,1997)。该学派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生产分工理论不同,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突出研究企业的能力分工。该学派认为,蕴含于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个别技术和生产技能,或者组织成员特有的集体技能和知识,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即认为企业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智力资本,这种资本能够确保企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更有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能力学派强调组织内部的技能和集体学习,以及对它们的管理技能,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新战略的采取受到公司现有资源的约束。但在具体的竞争力理论方面,又可划分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为代表的核心能力观,另一种观点是以斯多克、伊万斯和舒尔曼为代表的“整体能力观”。前者所说的“核心能力”是指蕴含于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之中的具有明显优势的个别技术和生产技能的结合体,后者所指“整体能力”,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的集体技能和知识以及员工相互交往方式的组织程序。换言之,两种“能力观”虽然都强调企业内部行为和过程所体现出的特有能力,但前者注重企业价值链中的个别关键优势,而后者强调价值链中的整体优势。
(六)市场结构学派
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产业和竞争者分析技巧》,以及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两本专著中阐明了其竞争力理论。他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时采取相对低的价格,或者其不同寻常的效益用于补偿溢价而有余。波特还认为,构成企业环境的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者几个产业,产业结构分析正确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然而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态势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方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产业竞争的强度以及产业利润率,最强的一种或几种作用力占据着统治地位,并且从战略形成的观点来看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中每种竞争作用力又受到诸多的经济技术因素和特征的影响,例如进入威胁就受到规模经济、专卖产品的差别、商标专有性转换成本、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等因素的制约。对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批评主要来自于经济学家:(1)格瑞威(Greenway,1993)认为,大多数经济学家会对波特将其分析框架称之为理论感到愤怒,因为他提出的模型既没有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来表达,也没有用规范的数学推导来证明,根本不能称其为理论。(2)瑞格曼(Rugman and D’Cruz,1993)、邓宁(Dunning,1993)等人认为,波特所提出的决定因素不是什么新东西,可以说是比较优势理论各种观点的旧调重弹,因为他没有注明其模型中各个观点的出处,因此很难说他的模型和解释是其原创作品。但是史密斯(Smith,1993)认为,波特将各种观点综合起来建立一个解释模型本身就是其理论贡献。综合各方对波特理论的评价来看,波特理论的不足主要有:企业在波特的理论中犹如“黑匣子”,更偏重于企业外部分析,忽视了企业内部各种竞争力组成要素。在“价值链”分析时没有考虑核心能力问题。事实上企业的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某些环节。在方法上比较倾向于市场营销学和财务学,不太使用经济学和管理学工具。波特产业分析影响了大批企业战略家,但是理论向战略管理实践转换却非常困难,该理论在短期竞争优势的分析中更有使用价值。
(七)创新学派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ter)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的产生离不开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若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察觉新的竞争趋势,最先发明创新的企业可能因此改写彼此的竞争态势。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新的产业环节、压低上游成本、政府法令规章的改变等都是造成竞争优势改变的因素。并且分五种情况进行阐述。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波特教授也很看重创新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时所扮演的角色。
(八)国际比较学派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这两个竞争力的权威评价机构阐发了自己的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这一学派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进行竞争力比较。
纵观不同时期企业竞争力理论各个学派,虽然基于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推演出不同的观点,但企业竞争力理论整体上的研究目标主要是从不同侧面的特性和动力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性、持久性和不断更新性。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形成阶段,不仅仅是理论体系尚未完善,就一些基本概念还有待明确。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相互间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保持竞争优势理论与企业内在成长理论还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国内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发展
概括起来,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及相关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界定;(2)国际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3)区域竞争力;(4)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来源;(5)企业竞争力的评价;(6)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在国内,由于日前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对通过宏观经济因素的作用来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比较重视,因为在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制转型期国家,企业竞争力所受到的制度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也有不少创造性的观点;但通过微观经济因素的作用来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对通过微观经济因素的作用来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且明显受国外竞争力理论学派的影响。
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受波特为主的结构学派的影响,这一时期对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以产业分析为主,理论学者、企业管理实践家的研究重心,是分析企业所在的产业环境和五大竞争力量,并寻找合适的与产业环境相匹配的竞争战略。
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哈默、普拉哈拉德“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影响,对企业竞争力的关注由原来的只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转向于关注企业内部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的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内在能力资源。这一时期可谓国内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根据中国企业现状的创新理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康容平和柯根斌针对西方战略学家哈默、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指出的企业核心能力三种局限性,即企业规模的局限、市场背景局限和行业局限,提出了一个包含核心能力在内的企业战略能力矩阵。滕光进、叶焕庭根据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强弱,将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有效地融合。提出了企业竞争力能力体系。他们主张企业的能力从作用强弱的角度可以分为核心竞争能力、补充竞争能力、一般性竞争能力二种竞争能力,每一类竞争能力还可以细分,这些竞争能力相互配合,构成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体系。这些理论观点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也有缺陷。这些理论大多对以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资源来构建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很少;这些理论大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企业竞争能力基本理论的阐述上,对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方法没有深入研究。
第三阶段始于2000年初。针对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在的某些局限性,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把注意力投向资源学派的某些观点,并对企业内部资源,特别是关键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行了研究,如方润生、李垣等在《企业关键资源有效配置的循环模式》,大力强调技术创新。但这些研究在国内还仅处于萌芽时期,和国外资源学派的观点一样,还存在许多局限性,须进一步研究。
三、总结
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对竞争力可以不同的假设条件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者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所处的观察地位、角度和可以使用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如果不分条件地任意使用不同学科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将会使所获得的研究成果缺乏逻辑严密性和学术规范性。
以产业组织理论、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到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为理论渊源的企业竞争力研究在上个世纪后半叶发展出了资源学派、能力学派、市场结构学派、创新学派以及国际比较学派等,不同学派之间相对独立又有联系,为企业竞争力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间从不存在竞争发展到现在的绝大多数产业内部的不完全竞争,企业竞争理论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在国内发展起来,并且理论的发展明显受到国外竞争力理论发展潮流的影响。
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应用性目的是要揭示企业经营成败的原因,即发现企业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探寻企业竞争优胜劣汰过程的某种规律性。同其他科学一样,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结论即可应用性是有条件的。因此,将企业竞争力应用到具体评价时,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张维迎.竞争力与企业成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 伊子民,张凤新.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政策
竞争力研究先驱波特教授认为存在四种范围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或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联系企业、产业和国家经济的桥梁,在提升各种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如今,集群竞争开始代替企业竞争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世界范围内各种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及其在资源和市场上开展的争夺,使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
随着人们对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认识的深入和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竞争实力的展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逐渐明朗起来。到目前为止,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解释可归纳为三种观点。
1.因素观点
波特对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钻石模型。波特(1998)认为,如果将一个集群看作一个整体,其竞争力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包括气候条件、劳动力供给和技术供应、薪资水平及生活费用、税收、研究机构、政府支持等方面。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李勇等(2004)对波特的解释进行了补充,认为产业集群的机构稠密性、根植性、创新能力、战略定位、文化和制度特征等六个方面才是构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朱方伟等(2004)提出了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围绕生产要素而演进的规律,传统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要素是低层次的、基于资源禀赋的基本生产要素,只具有静态比较优势;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要素是高层次的、基于知识集聚的高级生产要素企业管理论文,具有强劲的动态竞争优势。“因素观”认为,各因素的质量水平决定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因而强调的是质量导向。
2.结构观点
横向结构观点认为,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生产、市场、技术、采购、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同时又存在基于声誉、友谊、相互依存和利他行为的竞合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是拥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学习属性的网络组织(Ahuja,2000),功能差异化程度和网络密度以及网络凝聚力、网络集中化、网络基础设施质量等构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Kr-tke和Stefan,2002;Tracey等,2003)。而纵向结构观点(如Manuel,2001)则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集群内三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来源于所有企业及其之间的关系作用;集群层面源自于集群的组织管理、联合行动、相互信任、经济外部性等的作用;国家层面来自于集群所能利用的宏观经济、政府支持行为、政策体系等的作用。Stamer(2003)将产业集群竞争力扩展为四个层次: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宏观层次和兆观层次。前三个层次的竞争力与Manuel的划分类似,而兆观层次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集群面对全球竞争的区域品牌、应对外部竞争等方面的竞争力。集群纵向结构的层次性为横向结构提供了整体演进路径。结构观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关系导向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由内到外、由低级到高级变化的动态过程。
3.能力观点
Lynn和Fulvia(2000)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集群的能力,主要体现为集群的创新能力论文怎么写。张辉(2003)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两种能力:一是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另一是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Pekka(2004)强调从集群提高生产率和创新绩效、发挥正的专业化效应、推动正的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增强企业间协同作用、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等五个方面的能力来理解产业集群竞争力。能力观强调产业集群的功能导向,即强化集群与环境的关系能力,引导内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励参与市场竞争,优化集群的整体绩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综合上述三种理论观点,产业集群竞争力概念可以定义为:是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把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义落脚到竞争优势,是因为竞争优势能概括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结构”和“能力”三个属性,而且最根本的是产业集群较强的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政策与竞争力
产业集群政策是政府外加给集群的,集群政策的行为主体是集群所在地的各级政府。产业集群因其拥有突出的竞争优势而一直被政府作为繁荣区域经济的政策工具,但如何发挥集群政策的作用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却成为政府所面临的难题。产业集群的传统政策倒不少,归纳起来有表1所列的几种,但大部分产业集群政策都是在集群危机发生后作为补救措施实施的企业管理论文,或者与传统产业政策毫无区别,没考虑到集群政策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联系,也没有顾及集群政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Gorman和Kautonen,2001)。
表1 传统的产业集群政策
政策种类
政策内容
以企业为导向
为企业提供融资、发展咨询服务和培训人才等
以增强集群吸引力为导向
鼓励集群内部投资,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向产业集群集中
以服务设施建设为导向
物质设施、知识设施、特殊服务和技术中心的建设
以信息为导向
技术、市场、出口、业务等信息的收集、存储、流通和交换
以培训和研发为导向
支持教育、培训和研发项目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农产品 国际竞争力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既是世界农产品生产大国,也越来越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许多农产品的进出口都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全世界的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上,中国的份额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约是2.4%,2003年达到了3.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的出口国。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近几年发展也较快,1992年进口额为96.6亿美元,到2002年则达到124.15亿美元,10年进口增加27.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5%,到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加入WTO已快5年时间,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国的农业经济而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如今,在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为寻求农业发展和增加贸易收益,因此,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贸易。
二、理论回顾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有外生与内生之分。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为贸易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一直是贸易理论的主流,为大多数经济学家信奉。
国际贸易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学说。认为各国间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贸易各方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因此,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仍然可以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获取比较利益,正好弥补了亚当・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缺陷。但是,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李嘉图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是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李嘉图认为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都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李嘉图虽然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存在,却将之归结为由于技术的不同而产生的结果。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又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上,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这一理论可概括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在生产那些能够比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就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因此,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赫克歇尔和俄林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认为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他们还注意到,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因此,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也由要素比例和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会较低,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一些。而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资本的价格会较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则相对成本较低。因此,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在20世纪中期前风行一时,与当时产业还很粗糙,生产形态是劳动力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相适合的。当时的国际贸易活动更显示国家的资源、资金与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状态,这段期间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有香料、丝绸、烟草和矿产等,贸易的区域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
第一,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这使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现实上遇到了难题。依据H-O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双方的要素禀赋差异越显著,贸易的潜力就越大,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应主导国际贸易的流向。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第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其中技术密集度更高的工程产品,如汽车、飞机、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和其他机械产品出口上升更为迅速,占总出口的比重由1963年的27%上升到1987年的39%。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把技术作为一个外生的变量,显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第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增长。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不考虑规模报酬,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因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公司存在,这也就无法讨论范围限于公司内部的公司内贸易问题。
第四,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战后,日本、韩国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汽车、消费性电子产品,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并逐步取代老工业化国成为这些产品的净出口国。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可变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国家政府有意识的培育和后天创造出来,这也就动摇了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即把国家之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个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群体。贸易经济学家们,如克鲁格曼(Krugman)、迪克西特(Dix?鄄it)、布兰德(Brander)及斯潘塞(Spencer)等开始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因素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政策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在对这些问题讨论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比较优势的内生理论有了较大的进展。其理论含义在于:第一,成本不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唯一因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还与该产业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第二,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不一定要拘泥于先天要素禀赋的情况,而应更注重后天的培育,其主要途径包括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强人的素质和活动能力,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利于分工深化的各种制度安排等。
三、入世对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影响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当非关税措施被取消和关税被削减之后,我国农业与国外农业的竞争就只能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一国的农业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价格优势,即农产品的价格水平越低,该国农产品就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而价格优势又直接体现为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也就是说,一国农业的生产效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则该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越强,农业的国际贸易竞争优势越强。从价格优势分析,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呈现出以下格局:
(一)粮食已经丧失了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上升速度很快。入世前,我国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10%~70%。因此,我国80年代的那种粮食价格竞争优势已经完全消失,粮食作物已不再具备比较优势,入世后我国粮食生产所受的影响更大。另外,棉花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二)糖料生产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受到食糖生产加工水平低的制约
我国具有发展甘蔗生产的自然和经济优势,但是食糖加工业生产工艺比较落后、成本高、品质差,食糖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高。因此,发挥我国糖料生产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提高国内糖业的生产加工水平。
(三)肉类生产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畜牧业中,除牛肉外,其他肉类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我国是世界上肉类生产大国,生产优势突出。在价格方面,除禽肉外,我国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价格优势明显;在市场方面,世贸组织规则为我国肉类生产发展和贸易提供有利条件。但是我国畜牧业生产面临疫病频发和卫生质量控制体系薄弱的困扰,很难突破进口国以SPS和TBT管制措施为主的壁垒。
(四)羊毛不具有贸易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的羊毛生产在效率、质量和价格上均无竞争优势,入世后,在大幅度降低关税和取消进口许可证的情况下,其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
(五)水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特别是水产养殖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从总体上讲,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水产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水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我国扩大水产品的出口市场,改变出口布局,实现市场多元化。
四、结论
(一)比较优势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和基础,但不是唯一原则和基础。
(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的技术、组织和制度变革,会根本改变农产品的比较成本。
(三)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不仅要靠产品结构的调整,还要靠科技进步。
(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心应当在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加工业,轻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决不应当在农业。
(五)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应当注重节约资源型技术进步,目前主要是机械工程技术进步。
五、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真正把农业作为现代产业来发展,并按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推动农业改革,让更多的现代化生产要素流入农业产业。
(二)在严格保护好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国际分工的优势,实施“新粮食安全战略”。
(三)调整农业支持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在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区域间的合理专业化分工的同时,有效地防止地区差异扩大。
[参考文献]
[1]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陈卫平.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于同申.发展经济学―――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杨惠昶.国际经济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5]田维明,武拉平.农产品国际贸易[M].中国农业大学,2005.
[6]约翰・马德莱.贸易与粮食安全[M].商务印书馆,2005.
【关键词】 广西高职 核心竞争力 北部湾经济区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互动的渊源研究
20世纪初期,在美国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 Idea),此思想的形成源于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实践及办学理念。该大学初建于1848年,校址位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规模较小,在国内并无太大的影响。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实施后,州政府决定把依《莫里尔法案》所获资金分配给威斯康星大学。自此,该大学便步入了一个崭新且极富戏剧性的变革发展时期。威斯康星大学在发展中逐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大学只有在服务于整个社会各种需要的基础上,自身才有可能走向兴盛,此为“威斯康星观念”的雏形。1904年,范海斯(Charles R. Van Hise)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他提出要从本州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着力发挥高校的科技和文化优势,积极促进全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威斯康星思想”在实施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在传播知识方面,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知识推广部,设立了四个服务项目: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一般信息福利。专家服务有两个层次:范海斯指出,威斯康星大学与本州经济最有效的结合方式就是选派大量高水平的教师走出高校,为州政府、企业、工厂和农村实地参与经济决策和建设;只要经济建设需要或对州经济发展有利,威斯康星大学会派出最有声誉的教授进行参与和指导。
“威斯康星思想”的诞生突破了封闭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使社会服务成为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一。威斯康星思想也充分证明了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可以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威斯康星思想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渊源,同时也是高校可以通过服务地方经济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要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大学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这种优势与能力是在一所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是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一种基础性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这种优势与能力使一所大学在同类中脱颖而出,树立起不同凡响的品牌形象。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一组集合体,它包括办学理念、科学定位、管理机制、专业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要素。
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强有力的精神支持。科学定位是高职院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定位的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要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确定发展目标。在确定发展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个性,科学地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自己的角色,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优化结构,形成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使资源配置得更加合理。管理机制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一所大学无论办学理念多先进,人才多优秀,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管理体制,一切都是徒劳。要办好大学,重要的是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尤其是要调动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的氛围,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科学研究的创造性,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高职院校在行业内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突破口,是专业群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事实上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很多,上述要素仅仅是诸要素中的关键因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诸要素的简单综合,而是将它们整合和协调,并不断加以培育、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
三、广西高职院校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近几年来,广西高职院校把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地调整或增设学科专业,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工农业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有力推动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提高社会服务的稳定性,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益,很多高职院校还创办了各自不同规模、不同科技水平的校办企业、高科技产业。还有的高校与企业联合创建了实验中心、技术研发中心、高科技产业,加强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尽管如此,广西高职院校在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互动中,逐步暴露出以下问题。
1、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
在社会服务机制方面,广西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间信息交流不畅,没有建立横向联系机制,缺乏沟通。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政策不完善,存在着缺少激励政策、分配政策不配套、政策导向模糊等问题;社会服务的管理组织不完善,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高校有规划无落实,社会服务停留在一般号召上。
2、校企合作肤浅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发展必须与企业紧密联系,依托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广西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多数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是认识不到校企合作对于双方都有利、是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很多学校的校企合作只是与几个企业签订实习合同,推荐部分学生到企业就业,把校企合作当作是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把建立实习教学基地当作校企合作的全部内容,这只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次合作上,师生由于认识不足会缺乏参与热情,企业也因未尝到合作带来的甜头而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这使校企合作之路会越走越窄。二是企业向高职投资的少,企业的大量生产资源不能同时成为职业教育资源。三是部分高职院校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上,大都停留在重理论教学、轻专业技能和科研成果的开发,不能把专业变产业,更做不到以产业促专业发展。
3、实训设施不足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有先进的实训设施和充足的实习基地。而广西高职院校由于投资不足,导致实训设施无法投入建设,条件简陋,与专业建设不相匹配,与专业教学不相适应。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然而,广西高职院校由于实践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等基本条件欠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专业特色不够鲜明,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专门人才的要求。
4、专业设置陈旧
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陈旧,专业类型少,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发展特色不够。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资源浪费严重,没有按照北部湾经济区与社会发展和当地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广西的高职高专在已开设的248种专业中,第一产业类专业18个,第二产业类专业68个,第三产业类专业162个。248种专业覆盖各产业的比例分别为:第一产业7.3%,第二产业27.6%,第三产业65.7%。在专业分布点上,64%的专业集中在文化教育、电子、财经三个大类。从各院校的专业发展规划来看,各院校的专业跨类发展主要向电子信息和财经专业两大类进军,80%的高职院校涉足电子信息大类,78%的高职院校涉足财经大类,只有一小部分院校继续保持原有“一业为主”的特色。而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可以了解到,在产业发展中农业主要以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海洋渔业为主;工业主要以发展石油化工、造纸、冶金、轻工食品为主;服务业主要以物流业、金融业、会展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为主。
四、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议
1、构建完善的社会服务机制
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是区域性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到政策、措施、操作方式等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广西政府应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予以适当的支持,并完善教育立法,制定相关政策,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建立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尤其还要积极依靠本地高职院校的人才、智力支持,推动政府及企业、科研单位与高职院校结合,推动高职院校与产业“联姻”,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
就广西高职院校自身而言,要建立社会服务的动力机制,解决高职院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对于社会服务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建立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给教学科研人员开展社会服务提供时间、信息、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建立社会服务的评价机制,注意发挥科技潜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加强统筹,制定规划,办好校办企业;采取经济激励和技术入股等方式,建立社会服务的分配机制;建立社会服务的自我发展机制,形成广西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的良性滚动发展局面。
2、构建科学、合理、全区性的专业结构
构建广西高职院校的产业特色、行业特色、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把学科建设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互惠双赢。广西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都应尽可能地立足地方,利用所处的地缘优势,把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瞄准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对口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应重点培植石化工业和化学工业、以钢铁工业和铝深加工工业为主的冶金工业、造船业和临海机械工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粮油食品加工业、能源工业。
广西高职院校应通过重点专业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专业、支柱专业、重点专业,以此为主干结构,构建科学、合理、全区性的专业结构框架,并进而带动其他专业均衡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重点经济领域、支柱产业的职业人才需要。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训
一是需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包括教育部目前正在推行的重点实训基地建设和中央财政资金对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二是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把有限资金用到加强重点实训设施建设上。三是需要借力发展,让企业提供实训条件。例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对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实训基地重点建设的措施,在实验实训设施和基地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效。物流专业是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重点专业,学院将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到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使物流实训室成为全国高职高专物流技能竞赛(广西赛区)的基地。学生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参加仓储、配送和物流流程优化等各种实践项目。学院与广西运德物流公司、广西桂华物流企业等开展紧密合作,企业的办公室就是学生的课堂,企业的生产车间就是学生的实习基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物流企业或部门的用人岗位及其要求。
4、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体化发展之路
一是要根据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情况,大力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先进企业的合作,并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二是要充分挖掘本地企业资源,与本地企业实现深层次、捆绑式合作,使本地企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转化为职教资源,切实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提供兼职师资、设备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三是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路子,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形成学校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曾钰婷:以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导向打造北海高职院校品牌[J].广西教育,2009(9).
[2] 韩志刚、陈丽金、张良军、韦红宁: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与高职专业设置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核心竞争力 现代企业
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手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要想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升竞争能力,就必须整合资源,加快管理创新,而精细化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道门槛,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源于20世纪50年代丰田公司提出的一种管理理念,是指最大限度的挖掘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到每一个管理者,落实管理责任,将各项工作具体、细化,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它是对企业内部每个单位、部门、岗位的职能权责都有准确的定位,对每个系统、环节都有规范的要求,对每项工作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对每个任务都有能够落实的指标,对每次考核都有准确、及时、公平的度量及奖惩,它注重的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
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执行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对企业潜在价值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挖掘,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企业经济制度的基石,为企业尽可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铺展道路。
2.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之路探讨
2.1转变观念,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各项工作
观念影响意识,意识决定行动。精细化管理推行的前提是观念的转变,只有转变观念,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地去对待每一项工作,才能将企业的管理艺术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同时,转变观念还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注重安全、盈利、质量,更注重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这就需要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创新观念,以先进的思想观念推动企业的发展,以动态的全视角的控制企业发展为重点,管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细化处理后再进行整合。
2.2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内控建设
一套科学合理、精细准确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应从三个方面来思考:首先,需要设立合理的组织机构以及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次,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以会计准则为指导,把制度中抽象、要素化的方法和程序融化为企业会计制度中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程序;第三,内控监督部门对各个岗位、部门和业务都要实施全面监督反馈,加强内部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细化企业各项指标
无论在什么样的企业都会有各种生产经营指标,在推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指标进行细化,细化指标就是对企业的各项指标做到:定位准、测算精、分解细。所谓的定位准就是以企业的职责分工为基础,从而确定每个部门在各项指标中的作用和责任,并以此来分配各部门在指标内容内的工作。所谓测算精就是指测算的依据和原则必须明确,参考数据和资料必须可靠,测算的结果要与实际发生的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所谓分解细是指当指标确定后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生产条件的各种因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
2.4建立健全奖惩机制
由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奖惩制度,造成一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一些领导喜欢鞭策干活快的人,即俗话“鞭打快牛”,结果是谁工作得又快又好,谁就会更吃亏,而在工作中偷懒不干,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却“稳坐钓鱼船”。这不但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而且严重阻碍了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让企业由随意化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实现激励和制约的共同作用。
2.5加强培训,积极贯彻精细化管理方案
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没有模式可的,不能刻意模仿,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超前也不可滞后,更需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只有员工看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才能积极主动的支持和参与到企业精细化管理中来。对此应当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企业精细化管理要符合实际,并且要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员工来带头示范实施,不可流于空泛号召或形式主义。二是对企业中的职工要摸清底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对其进行实时或阶段性地培训,渐渐让其掌握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步骤。三是企业领导需要深入基层,弄清楚企业在运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具体困难,一旦发现立即解决,最好是在萌芽时期就将其消除。并且企业领导不能纸上谈兵,应亲临一线伏下身子和职工共同努力。
2.6积极主动借助专业的第三方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分工逐渐强化细化,企业在经营中的各个模块开始演化出专业的服务机构。从此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开始发生了变化,企业应当具备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动力,善于利用社会中自己拥有的以及外部可以为我所用的资源。例如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可以灵活的运用专业的第三方的力量,将企业非核心的工作外包给他们,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内外竞争的激励效应,同时也有助于将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内功塑造上来,更多的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香格里拉 钻石模型 区域旅游
一、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背景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19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以喜马拉雅以东藏汉交界区域为原型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梦幻乐园。小说畅销后,香格里拉成为人们心目中美丽、安然、闲逸、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
小说中的香格里拉被定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这一区域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珍贵的生物资源,构成了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区域内的四川、云南、各州市都在“香格里拉”这一知名品牌利益的驱动下,掀起了一场“香格里拉”争夺的热潮。
2002年5月,首届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拉萨召开,滇、川、藏三省区初步提出了构建大旅游区的整体框架,决定按照“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开发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建设“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这一旅游区包括三省9个地州市,总面积为61万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分别占到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15,和总人口的1∕100。2003年和2004年,第二、第三届协调会分别在昆明和成都召开,加强了滇、川、藏三省区政府及其旅游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商定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景区开发项目计划。未来十年,三省将联合投资500亿元,打造“大香格里拉”这一旅游品牌。
二、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简述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是由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基本因素决定的,同时,政府和机遇这两个重要变量也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四个基本因素犹如钻石的四角,相互影响促进,推动产业发展,构成了钻石模型(如图一)。波特的钻石模型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是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香格里拉区域地质结构独特,经济基础薄弱,民族关系复杂,但是具有非常多独特且珍贵的高品质旅游资源,很多地市州都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民众生活条件。滇、川、藏三省区合作制定该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统一规划和联合开发,打造“大香格里拉”品牌,势必将该区域的旅游文化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通过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大香格里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并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三、基于钻石模型分析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投入,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 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大香格里拉的优势生产要素如下:
第一,品牌要素。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香格里拉品牌带给消费者的印象是原始的生态风貌、独特的自然景观、多姿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神秘的理想之地。这一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一定的普及度,具有很高的市场感召力,也是相关省区区域合作的基础。
第二,资源要素。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大香格里拉拥有特色突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从自然资源看,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景色多样,从白雪皑皑的冰川到四季常青的热带风光,几乎浓缩了我国所有的路上景观。从人文资源看,该区域内生活众多少数民族及其内部的众多支系,每一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民居建筑、音乐舞蹈、饮食、服饰、节庆习俗。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异常丰富,特色鲜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巨大的吸引力。
2.需求状况。需求状况是指市场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数量、成熟度、发展趋势等。波特认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需求扩大将刺激企业技术改进创新,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国际竞争。
从现代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看,香格里拉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性与神秘性,迎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另类生活的需求,提供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原始生态所需要的场景,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想象。从而形成了对大众市场的潜在吸引力。大香格里拉资源丰富,所以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者可以自由选择旅游方式,比如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科考探险、休闲度假、宗教朝觐等等。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对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有着极大的需求。
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波特认为对形成某一产业的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同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的。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相关和支持产业的配套发展。
民族工艺文化产业。在大香格里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民族工艺品制作模式,如四川甘孜的白玉藏刀,云南大理周城的扎染,云南鹤庆的新华村的铜银工艺等等,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业提供了特色旅游产品,还帮助了当地的民众脱贫致富。
民族歌舞乐文化产业。大香格里拉少数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民间歌舞乐资源。很多地方将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歌舞乐挖掘出来,通过改编和包装,按照产业化运作推向了市场,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民族饮食文化产业。饮食文化在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少数民族特色菜肴的用料,从普通的山茅野菜,到多种花鸟鱼虫,再到各种奇珍异兽,应有尽有,且原料大多是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生态食品,很受食客的欢迎。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是指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状况。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战略、结构状况以及国内同行竞争程度是决定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比较国内“京津唐”、“沪宁杭”、“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大香格里拉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产业竞争力较弱,但是在产业的战略和结构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云南省为例,在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批龙头企业,带动了旅游影视业、文化工艺生产业、文艺演出业、会展业、传媒业、高原体育业的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系列群,实现了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形成“1+X”的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随着云南不断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许多旅游企业已开始推进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通过兼并、控股等手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资产的质量及运作效率,形成了企业的资产竞争优势。
5.政府和机遇。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使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滇、川、藏三省区政府已经意识到行政上的隔阂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会形成无序的竞争和资源的浪费,只有建立并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才能使三省区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大香格里拉”品牌的维护和扩张。
机遇是能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偶然性或突发事件。首先,随着东南亚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重心正在向东方转移,作为通向东南亚的枢纽和联结南亚的桥头堡,大香格里拉区域应当努力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拓展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加快经济的区域化和板块化发展。其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香格里拉区域正好处于中国西南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四、提升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大香格里拉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基本要素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高级要素还存在不足。
首先,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区域内主要旅游区的交通连接度仍然较低,集散功能不足。景区景点的道路路况较差,交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旅游区之间尚未形成环线。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也相对滞后。因此,该区域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有公路设施进行修缮与维护,同时加强支线航空的建设和铁路网的建设;完善无线电话通信网络和电脑通信网络;加强生活休闲设施的建设等。
其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产业素质提高的关键,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是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前提。针对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旅游人才资源建设,制定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合适的待遇和宽松的环境。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为区域旅游竞争优势的取得积蓄后备力量和智力支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着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 建立网络宣传平台,满足广大游客需求。在全球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离不开市场营销的支撑。滇、川、藏三省区应加大高新信息技术在旅游开发管理和市场开拓上的应用投资,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信息网络平台,努力拓展网络功能空间,增强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能,使该平台成为国内外游客多角度了解大香格里拉的营销窗口。
在吸引游客,扩大旅游需求方面,大香格里拉旅游文化产业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发展模式上,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2)在旅游产品开发和经营上,更加注重多元化、特色化和硬软件的配套发展,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旅游需求和总体上不断提高的旅游需求。(3)在旅游服务上,更加注重规范化、个性化和情感化。(4)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行旅游产品纵深化、品牌化,培育精品工程。
3.健全相关辅助产业,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大香格里拉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得民族工艺、民族歌舞、民族饮食等旅游相关特色产业较为发达,但是一些基础性的旅游辅助产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餐饮业,这是旅游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该地区在餐饮总类、规模、档次、卫生状况、服务水平、就餐环境等方面还有待提高。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业中的优势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体验,影响到旅游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大香格里拉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健全旅游相关辅助产业。
集群化是产业在横向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具有群体竞争的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能够提升集群内单体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集群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多赢,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溢出效应。滇、川、藏三省区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根据客观实际和发展能力,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努力争取把相同类型、相互关联的旅游产品进行有机整合,着力改善旅游产业营运状况,提高旅游产业经营效益,通过集约化发展,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打造旅游核心区域,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大香格里拉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因此选取一个空间区位恰当、资源特色明显且组合度较好的“地理点”作为该区域的核心,使之成为大香格里拉的象征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云南丽江、四川甘孜、林芝,这些“地理点”能够形成旅游辐射、带动区域整体旅游发展,同时也能摆脱区内各点独自开发、主题混乱、重复建设及内部自我恶性竞争等不利局面。
无障碍旅游区的内涵是:在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地域所构成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保持各地区自相对完整的基础上,通过最大限度地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协作,使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共享,实现旅游发展的资金流、技术流、消费流、信息流、客流、人才流等旅游流要素畅通无阻。
5.加大政府投资,加强政府职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香格里拉由于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主导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所以目前和今后都要重视和加强政府职能。政府主导旅游业的发展并不是直接参与其中,而是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企业等方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其职能包括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保护旅游资源,收集和旅游市场信息等。
目前,与长三角、珠江三角洲、黄渤海等旅游区域相比,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区域关联度低,但是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知名品牌,凭借作为联结南亚的桥头堡和通向东南亚的枢纽,凭借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的优势,大香格里拉一定会在滇、川、藏三省区的共同努力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旅游市场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和自兴.丽江联手构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百度百科,http:///view/4504702.htm
[3]李伟,周智生.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及其发展机制.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5期
[4]徐秀美.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方澜.四川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思考.旅游经济,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