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设施管理论文

设施管理论文

时间:2022-12-23 05:54:19

设施管理论文

第1篇

在实际的交通设施施工过程之中,并没有全面的落实安全保护制度的相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之中,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也存在思想上的松懈,并没有履行好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错误的认为交通设施施工工作只是一项工程难度很小的施工工作,并不存在安全问题。这种错误的安全责任意识就导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在进行公路交通设施的安全过程之中,如果进行对施工材料运输的车辆不按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运输,就很有可能造成翻车等事故,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解决交通设施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控制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为了有效的解决在交通设施安全管理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秉承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从各个方面做好管理工作。

2.1做好安全知识普及工作

为了有效的提升公路交通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就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进行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知识普及工作。并对施工技术人员普及顾家的相关法律知识,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杜绝松懈意识的产生,保证公路交通设施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高效运行。

2.2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公路交通实施的高质量施工,就要求成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将整个公路交通设施施工的管理人员推举成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有效的督促好各级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履行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公路交通设施施工的安全运行。该机构要负责好公路交通设施施工过程之中的各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该机构内部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知识,并对整个施工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保证公路交通设施施工的安全运行。

2.3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度

为了高效的完成公路交通设施施工工作,就需要完善施工责任制度。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承包单位要和相关的责任公司签订好《项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在这个责任书之中应该尽可能的明确好各方的施工责任,将公路交通设施施工过程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明确的标注出来,形成一套严密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2.4确保安全管理资金有效的投入进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之中

为了保证公路交通设施的安全施工,就要求按照施工设计书之中规定的安全管理资金的数目,进行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安全管理资金的有效保管。具体的来说,在公路交通设施施工开始之前,就要投入相应的专有资金进行为施工人员购买人身保险,并购买好相应的安全施工防护衣物,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之中免受安全问题的威胁。与此同时,还要在公路交通设施施工的过程之中,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牌,防止有车辆错误的驶入施工区域,危害到施工人员和车辆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尽可能的提升公路交通设施施工的安全系数。

2.5做好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管理工作

由于施工的交通公路很有可能处于半交通运输的状态,因此,在公路设施施工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对施工现场的交通管理工作,防止交通车辆错误的驶入施工场地情况的产生。具体的来说,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要正确的分配施工工序,并安排专门的交通管理人员进行对现场交通打个梳理工作,保证公路交通设施施工的安全运行。

3结论

第2篇

目前,国内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而针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并且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实用技术方面,关于设施运营方面的专项研究开展的比较少见。

1.1北京市农村污水治理机制

截至2007年底,北京村镇地区已建和在建的乡镇(包括开发区)集中污水处理厂约为40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超过400处。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方面,北京农村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农村政府管理模式、水务站管理模式、企业代管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在运行经费来源方面,北京村级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区、县及村镇公共支出、污水处理收费及市级公共财政补贴相结合的资金来源保障制度;在运行监管方面,北京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由区、县环保部门负责监管,通过定期化验水质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监督出水达标排放情况。

1.2义乌市农村污水治理机制

文献[7]报道,义乌市自2006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来,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完成35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受益人口达40.73万人,完成率占到全市需治理村数的50%以上,共3建沼气厌氧净化池58714m。此外,为了发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义乌市于2009年下发了《关于义乌市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办法(暂行)》,从部门责职、考核机制、资金奖励,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的长效运行进行了规范。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方面,义乌市采用专业后续维护管理公司模式、镇街专业维护管理队伍模式以及村各负其职模式相结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维护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效运行。

1.3国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存在问题

我国在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案例。此外,我国农村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各地区农村气候与经济条件差距很大、排水管道匮乏、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较少、村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等。因此需要在现有条件下充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性研究,才能建立起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运作管理机制,以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促进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2沈阳市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状况

2.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近年来,沈阳市按照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与生态村对农村污水处理率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批建设了299个农村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中仅2008年,沈阳就新建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31个,总处理能力14300t/d。这些污水处理设施结合村镇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以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为主的多种生态污水处理技术。运行管理采用农村政府管理模式、村委会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以及开发公司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地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管理。

(1)农村政府管理模式。

由农村政府设立专人从事管护工作,主要集中在目前大部分依靠区县与农村财政解决经费问题的地区。

(2)村委会管理模式。

由村委会安排当地村民兼职管护,主要集中在少数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如新民市方巾牛村、张士朴拓子村、棋盘山阎家村等。

(3)委托管理模式。

委托专业的环保设施运营公司从事运行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的区县,如于洪区。

(4)开发公司管理模式。

由开发公司下属的物业公司负责水、电、气等设施维修服务,主要在少数与开发商存在土地置换的村庄,如东陵区李相街道。

2.2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管

沈阳市周边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尽管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水COD、SS等有一定的波动,COD变化幅度CrCr125~242mg/L,SS变化幅度为33~65mg/L,但出水COD均在100mg/L以下,SS均在25mg/L以Cr下,这些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基本还是比较稳定的,耐一定冲击负荷,其中系统出水COD、SS、NH-N、T~P等指标达到《城镇污水Cr3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监管方面,沈阳市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一般都作为固定资产移交给了所在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因此乡镇政府一般成为污水处理设施的责任主体。而区县环保局作为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组织者,在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也顺理成章的担当起监管者。市环保局作为生态市创建的主管部门不定期对农村污水设施进行现场检查,督促各区县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2.3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问题分析

近几年,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建设方面主要是部分项目配套管网不健全,导致污水汇集量减少甚至无法收集;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运行费用保障困难、监管措施不够完善、管护人员素质较低、政策支持缺乏与认识不足等问题,造成部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

3沈阳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机制建设

3.1构建完善的运营监管体系

根据沈阳市目前现状,提出建立“乡镇(运营商)管理、区县监督、市统一考核”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责任体系。体系中乡镇(运营商)管理——乡镇政府或运营商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具有直接责任;区县监督——运营经费由区县财政拨付,因此区县政府对辖区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状况负有监督管理责任;市统一考核——市环保部门、政府督察室等部门可以把各区县政府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列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进行统一考核,针对污水处理达标或者不达标的实际情况,按照政府行政考核要求予以评估,以此来督促区县政府必须投入足够资金来做好运营工作,考核可以采取半年或年终考核的方式。

3.2制定健全的考核制度

保障运行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建立并实施考核制度。从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管理指标等方面对设施运营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奖惩措施联系起来。针对乡镇政府直接运行与委托运行两种模式,还可以对设施运行管理主体进行奖惩。第一,乡镇政府直接运营的应以奖励为主,这样可以提高自觉运行的积极性,奖励可以考虑经济奖励和行政奖励并行。第二,委托运营的将运营考核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经费的主要依据,从而达到强化运营单位达标服务的目的。对于运行工作开展较好的运营单位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或者补贴。对出水水质不达标或不能正常投入使用的设施运营单位给予处罚,以经济惩罚措施为主,情节严重时政府部门要终止合同,重新选择运营单位。

3.3选择适当的运营管理模式

沈阳市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较大,短时期内完全统一实现社会化与市场化难度较大,需要一个从政府直管到企业管理的渐进过程。应根据村镇经济条件、发展阶段和管理水平,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模式。如:政府直接管理模式,包括乡镇政府管理模式与村委会管理模式。由乡镇政府或者村委会直接管理,管护经费纳入区县财政预算支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或者乡镇可以自行筹措部分资金;市场化运营模式,根据农村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应用适合的运营模式:对于规模较小且区域分散的村庄较适合采用整合运营模式,统一打包招标运行,保障运营规模总量,这样才能吸引有经验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加入运营中;而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则可以独立进行招标;关于委托运营和BOT项目运营公司的选择,则可根据建设阶段承建单位的实力以及前期所做计划而定。

3.4建立系统的资金保障制度

由于沈阳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整体还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因此必须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机制,才能保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顺利正常运行。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沈阳市各区县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应列出一定资金,设立农村水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此外,还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各项专项资金与财政补助。

(2)鼓励村镇自筹资金。

村镇自筹资金也可以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政府通过引导和鼓励,使一些经济发达村镇将其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来。

(3)其它渠道融资。

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与政策扶持下,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多样化的运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减免、土地置换等相关优惠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中来。

3.5制定完备的政策体系

目前,扶持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的相关政策还不多见,更未形成系统的政策保障机制。这样不利于污水处理设施效益的发挥,也加大了设施运营管理的难度。要促进沈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运行,需要建立完备的政策体系。

(1)资金支持政策。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资金管理政策,一方面从环保、农业等多部门多渠道争取运营资金补贴,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免企业营业税、所得税等相关的税费。

(2)技术支持措施。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针对农村地区污水的排放特点与现有处理技术,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编制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范,可以提出建设与运营的技术建议与要求,推荐优先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制定适宜的排放标准,从而能够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3)污水回用政策。

可以尝试推行污水回收再利用制度,鼓励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污水有偿回用:对于回用水有效利用的,给予一定的价格扶持或者资金奖励。

4结语

第3篇

1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项目管理的规划性文件,提出工程施工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各项生产要素管理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它既解决施工技术问题、指导施工全过程,同时又要考虑到经济效果。它不断在施工管理中发挥作用,而且在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发挥着作用。每一项施工组织设计,都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具。

工程造价,即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从工程承包的角度出发,是指工程承包单位、施工企业按照承包合同约定,完成施工任务,业主应当付给的工程款即建筑安装工程价款。工程造价的确定,是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并综合考虑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施工设备的配备情况、施工任务的饱满情况等诸多因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尽量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相互确定的关系

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同等重要,但二者并非相互独立的,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确定的关系。工程造价是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工程造价的高低除了与预算知识有关外,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方案的先进与否,不同的施工方案所反映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只有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才能做出正确的工程单价,确定的工程造价才合理。而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同样影响着施工方案的优化。要做出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还必须借助于工程概预算知识,如在施工布置、设计合理而施工方案不同的情况下,除方案本身的优劣外,工程造价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优选。笔者试就工程预算中基础单价与部分工程单价的确定,来探讨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相互确定的关系。

2.1基础单价

2.1.1材料预算单价

材料费一般占建安投资的60%左右。水利水电工程的外购材料如能选择合理的采购方案,将对保证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起到积极的作用。材料采购方案与运输方式的选择,必须以满足施工强度和有利于降低成本为原则,由施工组织设计分析比较确定。当材料采购方案一经确定,施工组织设计需进一步规划材料仓库的布置。材料仓库的布置以减少材料场内运输、减少材料场内二次转运,方便运输为原则。

2.1.2风、水、电预算单价

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仔细勘察现场后,施工技术人员对工程的施工总布置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规划,施工用电、水、风系统的整体布置就相应地确定下来。业主提供的高压电网接线点至现场各施工点最后一级接线点之间的电路布置,确定了施工用电的预算单价。施工用水价格的基本部分是基础水价。基础水价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高峰用水量所配备的供水系统设备,按台班产量分析计算的单位水量的价格。此价格与生产用水工艺要求及施工布置有关,如扬程高、水质需做沉淀处理等方案措施有关。施工用风可用固定式空压机或移动式空压机供给。根据预算单价的比较,前者单价低,后者单价高。但前者具有供风量大、可靠性高、成本低、易适应负荷变化的特点;后者具有机动灵活、管路短、损耗小、临建设施简单的特点。此时报价人员可建议施工技术人员在保证风压和风量的前提下可采用由多台固定式空压机组成的风厂为主,适量的移动式空压机为辅的集中供风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在确定基础单价时,报价人员与技术人员需密切配合、不断沟通、及时交流、相互反馈信息。既有利于方案的优化,又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2.1.3砂石料单价

水利水电工程砂石料单价的高低,对工程造价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单价计算必须有可靠的地勘、试验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料场的规划、工艺流程的确定、加工系统的布置一定要合理、科学和先进。

2.2工程单价

水利水电概预算定额与施工组织设计是相互配套的,对于同一单项工程,如果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在概预算定额中就会有不同的人、材、机消耗与之呼应从而得出相应的项目单价。以土方工程为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选定土方开挖方法及运距,选用土方开挖机械设备的类型、容量及相配套的运输机械吨位,这些都确定后,即可套用相应的定额子目,从而算出土方开挖单价,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986年版)土方工程中,不同容量挖掘机配备不同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单价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工程预算的相关计算要看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相关数据确定哪种方案比较经济合理,再结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装备情况,以提高机械的效率为目的选定最优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现以国内某一工程坝基土方开挖为例,分析比较不同的施工方法,产生不同的单价,分析可知相同容量的挖掘机配不同吨位的自卸汽车运土,吨位大的自卸汽车土方单价高;同样吨位的自卸汽车配不同容量的挖掘机运土,容量大的挖掘机土方单价低,这涉及到一个机械设备是否配套、机械效率高低的问题。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工期进度、施工条件来配备施工机械,工程造价的相关计算又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意义

(1)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关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的好坏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关键,加强设计的编制质量对确定工程造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设计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也为合同的正常执行带来困难。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中,施工方案的选定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决定,而应当依靠集体的智慧,进行认真的比较讨论,从技术经济两个方面综合评定。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施工方案的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环节,工程造价能否得到控制,首先取决于方案是否优良。在设计过程中,应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有时也可以博采众长,形成新的、更完善的方案。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既可以提高生产力,又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比如:碾压混凝土筑坝,大体积混凝土通仓浇筑及用土工布、土工膜代替土石坝反滤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即可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材料消耗,减少设备数量,又可降低工程造价。在设计中,应大力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降低成本提供主要手段。

4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归根结底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管理过程。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密组织施工、施工方案优化、工期总进度计划安排、机械设备效率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工程建设成本降低,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实现。具体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措施有:

(1)掌握准确的基础资料,熟悉定额涵盖的内容。

(2)要认真研究图纸及各种技术资料,对工程的每一部位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方案的确定时,应先比较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尽量选用较经济的施工方案,以达到控制施工造价的目的。

第4篇

(1)设施老化失修,效益较低下。

由于我国各类骨干小型农田水工程是上世纪中叶建造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设施从设计、勘测、规划和施工方面都有局限性。特别是施工过程中,主要依靠农民建造,直接造成标准低、技术落后、配套不足的结果。经过多年运行后出现设施老化、损坏以及失效也就在所难免了。据调查,国内各类中小灌渠和干支渠的完好率只有50%左右,节水灌溉也只占到总面积的43.5%左右。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不符合实际现状。

上世纪末开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增加。个人务工收益的增加导致农民兴修水利设施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另外,各种水利设施材料的应用(如:水泥、管材、钢材)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导致人员投入上的大幅降低。这也造成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所需资金的大幅上升。资金投入的增加制约了偏远地区水利施工更难以推进。

(3)相关设施管理体制不健全,主体责权不清晰。

国家将水利投资重点放于城市防洪、水库发电以及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与管理上属于短板。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这些项目收益较低、政府资金紧张以及各级组织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要求不严等客观原因的存在,造成了只建不管、带病运行等局面的出现。

2.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的投资结构不够合理。

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及全部基本项目投资的1%。这是小型水利设施发展和管理不力的根本症结。

(2)农民缺乏投资能力和欲望。

由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并且不够稳定,他们消费后的剩余额非常有限。此外,当地信用社为了降低信贷风险,要求农民提供抵押物才能放贷。这就造成了农民很难提供必要的担保无法获取信贷资金。

(3)基层农村干部有抵触心理。

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基层农村干部要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

3.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思考

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一号文件,该《决定》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前提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设施的抗灾、减灾能力也逐步提升。完善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需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民生项目来管理。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属于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这项工作问题多、工作繁琐艰巨。基于当前状况,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相关要求,真正将这些工程作为民生工程进行管理。我们要增加相应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水平纳入对基层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范畴。

(2)制度化是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顺利建设先决条件。

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农民参与的管理机制,倡导农民参与项目规划。这样才能逐步确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制度化。①引导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民参与要依照注重实效、自愿互利的基本原则,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的民主程序加以引导。②规范议事法定程序:经过民主表决和讨论确定集资酬劳会更符合民意。议事过程中要依照“规范、公开、民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每条河、每个水塘、每条水渠单独议事的过程。只有这种民主的方式才能更好的推动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③小型水利工程要做好协调工作。众多河流、塘坝与沟渠都有跨县市、乡镇的区域特点,施工中要依照“谁负担,谁受益”的基本原则。所有涉及到的村组、乡镇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协作互助。所筹资金必须进行统一安排,采取有偿用工、换工、借工等多种形式加以实施,真正做到轮流受益的效果。这就要求相应部门与基层组织要加强合作,不断在新形势下开创出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局面。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要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根据国家发展情况,我国暂时不能在小型农田水利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中提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由受益单位负责”,这一原则可以确保建设者与投资者的收益。这样可以引导农民增加相关建设项目的投入。这样工作的基础就是统一分散经营农民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上级部门的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本上都具有难度大、工程复杂,这要求各级政府在整个工程推进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各级政府需要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放入工作日程之中,各级领导要根据目标指定必要的考核办法。

(3)加大政府宣传力度,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开展。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出现了农民群众出工、地方政府组织困难、跨区协作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要充分调动舆论宣传部门做好相应的教育宣传,切实引导、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建设当中。第一,以宣传教育为基础,真正实现土地承包权与之挂钩的硬性机制。第二,切实完善农民参加建设的政府资金补贴,真正调动这些人员的工作热情。

(4)调整资金结构,完善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机制。

①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属于特殊的工程项目。因此国家需要加大财政支出,在继续对各类重点水利设施出现加固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村堤坝、沟渠等专项资金的投入。这个过程要有必要的监管机制,确保这部分资金能切实应用到实际工程之中。项目所在地的政府机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按步骤、分重点的去解决当前农村水利项目中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抓大不放小,稳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的逐年改善。②由于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明显的公共性与公益性,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做找相应的支持和引导。第一,对相应政策不断完善来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事业。我们要真正与当地农田水利工程情况相结合,做好调研并指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建管与投入机制。第二,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费用要逐步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财政列支要给予定期的处理解决。第三,依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逐步整合相应的资金投入。这种增加切忌盲目,要保证其科学有效性。相应管理部门必须将相应资金进行合理规划,集中使用。真正做到治理一处,受益一方,建设一处,巩固一方的实际效果。

(5)实行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引导农民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资。

我们要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方面的产权改革。前提条件是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真正实现投资、建设、所有、管理与受益的一致性。此外,要合理的放宽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经营权。只有这样才能确实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人力、财力的投入。

(6)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方式的创新和理念。

第5篇

论文摘要:过程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的事中控制,是对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动态监督,在防范违法违规事件发生的同时,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监督与服务并重的职能。

0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是其服务宗旨和任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的效益主要来源于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是否有效。近几年对一些亏损项目审计发现普遍存在成本控制观念差,管理混乱,有关职能部门疏于监督,导致管理失控。对工程项目进行过程审计,加强对项目管理事中监督,发现并及时纠正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提高效益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工作。下面我对如何开展工程项目过程审计做一些初步探讨。

1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

各职能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是开展过程审计的有效组织方式。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合同签订的严密性、分包工程成本计量等重要因素的审计,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的参与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也会使审计结果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由审计部门牵头根据需要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组成联合审计组,是进行项目过程审计监督控制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实施项目过程审计的有效方式。

2开展过程审计具体实施办法

2.1工程初期开展审计调查,着重进行内控制度健全有效性检查。督促项目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初期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工程开工初期之际,保证各项工作能有计划的规范运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受人员调配、工期、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项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人员、机械设备未完全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工程开工后几个月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调查,督促检查项目部的工作:

2.1.1检查公司与项目部有没有签订工程项目经营责任承包合同,有没有进行责任成本测算,编制成本预测报告,公司有没有下达目标成本及利润指标,有没有根据合同价及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单价分解和控制,使公司和项目部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情况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项目究竟是盈是亏,可采取什么措施扭亏为盈,只有做了预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1.2检查是否与施工队伍签订相关施工合同协议,合同签订是否符合程序,有无采取会签会审的制度,有无明确承包单价、工程量的计量和工程结算方式。签订承包合同首先应该对劳务队的实际施工能力及信用状况进行审核,避免因没有施工能力中途退场造成损失。其次,承包合同内容要规范、严谨、合理。主要包括工程数量的计量原则、单价的约定及其包含的工作内容、设计变更的处理、合同履约保证金及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扣留与返还、竣工结算的办理与款项的支付等,尽量保证不因合同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另外,与业主合同方面的变更管理要及时,随时掌握和运用索赔条款。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挽回成本损失、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2.1.3检查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和材料物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控制制度。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使项目部的经营活动和经济业务程序化、制度化,有效的堵塞了管理漏洞。

2.2工程项目中期开展财冬盼古审计.重点针对项日的解昔管理、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工程中期由于施工任务较紧,管理者更多的是关注施工生产进度,往往忽略了成本控制,很容易产生财务收支、经营合同签订、工程量计量确认等手续不完善的现象,产生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如果不能及时扭转过来,很可能会滋生损公肥私行为,加剧管理混乱局面,给整个项目的经营带来人为的不确定性。通过中期开展财务收支审计,核查资金来源及使用,鉴证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有无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检查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执行情况,披露成本控制或管理控制环节存在的控制缺陷,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健全性。通过与有关部门人员交换意见,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项目经营管理及会计核算行为,提高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意识、成本控制意识,促使经营管理人员及时治理薄弱环节,保障资金周转的安全与效益,强化项目经营管理,挖掘内部管理潜力,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标。具体实施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容易发生问题的方面开展审计工作:

2.2.1工程结算方面,抽查承包合同,核对结算单据。主要核查:结算手续是否完善,有没有工程结算单或工程量验收单,相关部门人员签证手续是否完善,对外结算有没有完税发票;是否存在非法分包或分包控制管理不到位现象,如:不注重分包队伍领用材料管理,安全管理,结算是否代扣税金及工程质保金;与业主及分包队伍结算资料整理是否及时充分,是否按照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确认结算收入和成本真实反映当期的经营状况;机械费是否已按规定摊销进成本;职工集资设备、外租设备租赁台班费价格与当期市场价格对比是否有较大的偏差。

2.2.2会计核算方面,主要通过抽查会计凭证方式进行。检查核算行为是否规范,会计帐务处理是否存在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现象。如:发放奖金、加班费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直接在间接费用或工程施工成本项目核算;项目经济活动是否违反财经纪律,不依法纳税,偷逃税现象,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经济损失风险。如;材料采购无发票,工程款结算及工资支付未按规定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等。是否存在帐外资产、潜亏挂帐问题,是否存在帐实不符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有存在应督促其及时纠正,防止漏洞产生。

2.2.3财务管理方面,着重检查制度遵循和管理效率情况,查看是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信息反馈是否滞后,施工过程中是否及时核算反映、传递财务信息,是否影响经理层进行人、财、物的调配与控制,从而降低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二是财务管理有没有发挥预测、反映、监督、控制等作用,财务收支活动是否违反有关制度规定,开支有无计划性、效益性。

2.2.4资金管理方面,检查现金及银行存款帐,主要检查:结算工程款、材料款是否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是否存在违反资金管理规定,违规拆借资金行为或借用银行帐户进行其他经济活动。

2.2.5物资管理方面。材料费占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比重很大,所以对材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审计非常重要。材料的采购、验收、消耗环节是材料成本的控制点。在审计中重点检查材料采购是否通过招标的方式采购;是否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将材料的实际消耗量与预算定额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控制材料的浪费,是否对超出合理损耗的主要材料明确责任由责任人来承担损失,有效抑制不正常的浪费现象;材料验收保管人员是否把好材料质量和数量验收关,是否登记材料出入库台账。

第6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现代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受到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并兼有咨询、顾问、参谋、控制的涵义,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时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结合长江红阳码头,固镇绘河桥,凤台淮河桥等工程施工实践,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1、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即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3)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2、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

2.1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a)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b)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

c)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2.2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试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具。

2.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

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2.4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发挥经济制的作用。

2.5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如安徽省公路局九月份为全省各地、市举办一期公路工程试验培训班。还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交流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保证作用,其核心是贯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设计、材料、施工、检验四个方面,实施在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和事后控制。其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3.1设计质量的控制

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不尽合理及遗漏、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a)重大变更应要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

b)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处。

c)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3.2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3施工质量的控制

a)抓好各施工阶段,以防患于未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有的放矢地对重点突击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

b)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例如凤台淮河大桥的0#箱块和固镇县浍河桥35米预应力1#T梁质量差,都下决心打掉,重新预制,保证了工程质量。

c)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例如长江红阳渡口码头栈桥础基,质监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同施工单位协商解决,避免了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3.4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

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的关环节,往往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测仪具的精度不高作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3.5其它因素的控制

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劳保条件差,干部作风不深入,施工人员情绪不佳,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

4、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4.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

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4.2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4.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能。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和因素的习惯。

第7篇

关键词:营销网络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已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影响,作为企业转型中的中国,也毫不例外。根据相关文献统计,2008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已经倒闭10万余家,其中大多数为出口加工制造业。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月份外贸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仅1.0%,连续9个月回落;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企业处于货物囤积,流动资金匮乏的寒冬时期。因此,企业应以理性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当前的市场环境,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并对已有的营销网络进行耐心管理,以帮助企业攻破时艰。

一、经济危机形势下企业营销网络建设问题分析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营销网络建设管理处于粗放式阶段,经济危机形势下由此导致的问题十分明显:

1.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营销阻力,营销网络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明显下降,中小企业的营销后劲不足,特别对国外市场缺乏竞争力。其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对营销网络的经济能力、管理能力缺少有效评估,而陈旧的营销网络自身缺乏对市场变化的应变经验和灵敏度,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企业缺乏科学设计营销网络的能力。企业不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产品营销网络,对渠道的选择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在渠道选型时不将实证调查和科学计算作为设计依据,而靠主观臆断;也不根据产品的特性分析来设计分销渠道的长度、宽度和密度。一些企业对网络渠道设计企图一劳永逸,未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企业的营销网络。

3.企业疏于对营销网络的持续性管理。许多营销网络成员对目前企业的营销策略领会不够;多数营销人员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培训评估;在渠道激励、串货管理、赊账管理、促销措施、价格浮动等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管理体系,管理过程中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究其原因,就是企业没有选择一套先进、使用的理论来指导他们的管理实践,进一步说就是企业对营销渠道的知识掌握不够,对其认识水平不高引起的。

4.营销网络中的成员营销意识落后,营销手段单一。目前营销界提出的战略思想是“4S”思想,即满意(Satisfaction)、服务(Service)、速度(Speed)和诚意(Sincerity)。而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营销还停留在“我卖什么你买什么”的坐商思维层次,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品牌意识,不做客户关系建设,不搞终端维护,更谈不上区域经营的营销策略和计划。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企业对营销网络的激励和监督不够,对渠道的培训和提高意识不强。

5.营销网络中的不同渠道成员间跨区串货、争夺客户、不规范促销现象普遍,渠道间冲突不断。有的渠道为了争夺市场和客户,在本区内按规定价格销售,在别的区域压低价格来争夺非责任区的客户。这些行为最终导致企业品牌力量减弱,销售网络铺设受阻。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导致销售商之间的竞争加剧,主观原因是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销售网络的管控措施乏力。

二、科学合理地建设营销网络

1.严格遵循原则合理设计营销网络

营销网络是在一个以多因素为基础的经济环境下生存的,这些因素包含科技、政治、法律、文化和地理等方面,因此在建设营销网络时必须按照有关原则合理设计,避免这些因素变化对营销状况所产生的影响。一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原则。因为产品和服务最终是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设计中首先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二是符合产品特性的原则。产品特性一般包含:产品识别、标准型、聚合性、受众范围、替代性、成熟度、客户购买风险、谈判需求等。不同的产品特性对渠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三是坚持以盈利为基础的原则。这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销售的目的就是为了企业盈利;四是适应市场竞争状况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原则。

2.把握关键环节科学设计营销网络

根据斯特恩的“用户驱动分销系统设计”思路,现实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环节:一是分析网络渠道形势。这一步骤的核心是比较本企业与目标竞争对手在货物周转、市场覆盖度和成本变动趋势等方面的差别。对于企业来说,在分析营销网络形势时,除了要搞清楚自身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主要竞争对手使用的何种营销方式,以及每条方式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并将这些数据与自身的情况对比,以便通过分析了解对手。二是充分了解和区分顾客。不同顾客之间的差异程度很大,很难用整体划一的营销网络形式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可根据不同顾客群体对特定服务项目重要程度的认识进行顾客细分,并为每个细分群体确定能为其提供最优服务的网络渠道类型。三是营销网络渠道决策的经济性。企业在比较不同渠道选择的获利能力时,必须判断不同组合的收入、成本和资金需求情况。第四,战略适应性和可行性。理想的营销网络还必须在战略责任、可用资源、渠道战略的历史等限制条件下实施。如果确认某项选择适应当前的战略,是可行的,还必须看它是否适应将来的战略需要,并让竞争对手陷入困境。

3.认真规划完善营销网络的组织结构

明确营销网络的设计原则,设计程序和关注的重点以后,就要具体确定营销网络的组织结构。企业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采用直接营销还是采用分销网络,这主要通过经济利润的角度来加以选择定。如果选择分销网络,就要设计网络渠道成员的结构。每一个分销网点的结构主要是长度结构和宽度结构,营销网络渠道的长度是指产品从企业到达消费者手中要经历的环节个数,其宽度是指同一长度环节地位的商数目。各种渠道之间的制度关系被称为渠道网络。渠道的长度结构与宽度结构与企业的产品特点直接相关。渠道太长则会导致企业对市场的反应不灵敏、产生信息传导失真的现象;渠道过长,大量利润被营销商带走,出现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的情况。那么渠道太短就必然要增加渠道的宽度来增加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这将会使企业对渠道的管理产生困难。渠道过密则会导致经销商对产品打折和服务质量降低,从而导致经销商利润下降和消费者满意度下降,最终影响企业的形象;渠道过于单独则会导致市场占有率下降,因此企业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后来决定渠道的宽度结构。

三、加强企业营销网络管理的主要对策

1.要用积极的营销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国外市场占有率。由于我国积极的货币政策无法使我国出口产品参与低价竞争,因此企业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改善营销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来占领国外市场份额。企业和销售网络应该提升自己对市场的灵敏度,认真分析市场空隙,抓住一切机会占领市场。同时,要注重战略转型,要将营销重点从扩大出口转到拉动内需上来,以适应国家“出口转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2.要用发展的思维持续管理经销商

首先从营销环境的角度选择经销商;其次,应根据企业产品的特点对经销商开展集中培训和跟踪辅导,让他们接受企业的营销战略,明确企业的营销目标,并帮助他们把握经济危机环境下营销规律,并建立经销商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

3.要用合理的手段解决网络渠道冲突

营销网络中的渠道冲突是指一个网络渠道成员正在阻挠或者干扰另一个成员实现自己的目标;或一个网络渠道成员正在从事某种可能伤害、威胁另一个渠道成员利益的活动;或以损害一个渠道成员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取稀缺资源的活动,企业应该主要通过说服教育、谈判等手段来加以解决。但是,特殊形势下企业还应采取实质措施为渠道减负,例如联想对其渠道商采取了“准备过冬、二次创业、下调指标、延长保价”的16字措施;惠普则通过提高返利来激励渠道商与企业共度难关。

参考文献:

[1]冯留锋、熊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增刊):254-255.

[2]杨亚红,浅析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营销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0):111-112.

[3]周文,营销渠道[M].北京:世界经济出版社,2002.

[4]张英奎、袁云峰、赵华阳,产品分销渠道设计原则[J].企业研究,2005,17(7):54-55.

[5]汪长江,渠道升级及渠道适宜性原则与标准刍议[J].商场现代化,2006,22(21):32-33.

[6]路易斯•斯特恩等.营销渠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8篇

作者:柴小亮卢建昌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输电线路施工中涉及到杆塔组建立,具体包括整体搭建和分解搭建。在对混凝土杆塔进行整体搭建时,会用到许多大型机械,如吊绳、牵引绳、制动绳、地锚、滑轮等。所以在搭建前要准确分析杆塔所有位置的受力情况,根据不同的受力点使用相应的机械。

10kV线路的架线工程

1.架线工程的准备工作包括放线、连接导线、紧线、松弛度检测和附件安装等,具体的处理方式包括拖地放线和张力放线。高压输电线的架线工程与气象情况紧密联系,在设计线路可以承受的最大风力时,应根据当地的风力指标进行。另外,为了避免雷电击打事故,要确保雷击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坚决杜绝线路设备不符合指标的低级错误,要增强雷击线路的导流卸流能力,除了加强防雷措施外,还应采用安全的避雷装置。

2.架线的两种展放方式—拖地展放与张力展放,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拖地展放顾名思义是将导线放在地上进行自由拖动,不需要任何放线工具,优点是操作简便,缺点是导线易受损;张力展放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通过牵线机械使得导线具有一定的张力,与其他物体的交叉处留有一定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放线方法。张力放线时需要用到一些牵引机械,对于牵引机械的选择非常重要,滑轮的选择关系到对导线的磨损程度,应尽量使用轮径较大的滑轮,因其对导线产生的弯曲力小,可以减少导线的磨损程度,国家通用的滑轮轮径大小一般以导线直径的11倍为标准。另外,轮槽的选择也要以导线的直径为标准,小而细的导线应选择槽径小的轮槽,而大导线就应选择槽径大的轮槽,以防大导线被挤压磨损。

3.架线工程中的放线施工非常重要,在放线前,需要对导线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无磨损、无断面、无打结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若检查出单股导线磨损不超过导线半径或者导线钢心少于5%的导电部分,则需对导线的瑕疵部分进行修光维护;若检查出导线磨损面积大于25%或者钢心出现断股,则需对导线进行适当的修补或者切断重连。

10kV线路的输电线路检修

高压输电线路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供电情况,一定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流畅。不难想象,输电线路会受到地震、海啸、冷空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人为的破坏,这些有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的中断、设备的损坏等状况,需要及时进行维修保护。遇到对停电线路进行检修的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安全措施,因为每个输电线路都与变电所相互连接,线路维修中随时可能来电,在维修前一定要确保整个线路处于断电的状态。输电线路要做好接地措施,使用直径不小于3毫米的软铜线接地,确保出现线路短路情况时,它不会断开;使用直径不小于10毫米的临时接地棒接地;混凝土材料的铁塔接地时,一定要确保其与接地线充分连接。完成检修工作后,不要遗留任何金属工具在导线或者杆塔周围,要记得拆除接地线,然后再恢复输电线路的供电。

结束语

文章对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要点与施工管控做了详细介绍,以笔者的施工经验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将高压输电线路在设计施工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展现给大家,方便大家查阅参考。对于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工程各单位应做到协调一致,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工程的圆满落幕。

第9篇

当前我国市政桥梁施工中所用机械设备的种类有所增加,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具体来看,最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砼泵车(或砼地泵)、预应力张拉设备、吊车、钢筋切断机和弯曲机、电焊机、钻机、碗口支架、发电机、试验仪器等。

2市政桥梁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

2.1宏观管理存在问题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政桥梁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这种数量上的增加就对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效率,当前在市政桥梁工程项目中机械设备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了,随着这些机械设备的参与,市政桥梁的效率确实得到了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在宏观管理上却出现了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首先是在具体的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不知道具体需要的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多少,一味的求多求好,进而就很可能导致整个市政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出现机械设备使用的混乱;(2)另外一点,在具体的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仅仅关注于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而忽视了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进而可能导致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导致机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可能会造成一定安全事故的发生;(3)对于多个同时进行的市政桥梁工程施工项目来说,它们之间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肯定存在交集,因此如果能够进行协调配合的话肯定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成本控制,而当前不同的市政桥梁工程项目之间却很少存在交流,各自为政现象较为明显,造成了资源的较大浪费。

2.2机械设备利用效率较低

对于市政桥梁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具体应用状况来看,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使用效率较低的现象,这种使用效率较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方面是在具体的机械设备施工应用中,应用方法和操作技术存在问题,进而无法真正的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优势和最高工作效率,进而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2)另外一方面则是对于机械设备的应用存在较长的空歇期,即一个市政桥梁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机械设备得不到充分的配置利用,进而闲置时间比较长,不利于机械设备的应用效率的提高,当然这也和机械设备的宏观管理不当存在一定的关系。

3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的策略

3.1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机构

在市政桥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其实也是属于整个施工管理的一部分,因此,作为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的完善中,需要我们注意内容有以下几点:(1)首先是对于人员的配备一定要恰当合理,尤其是要结合桥梁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数量合理的配置管理人员,避免出现人员缺少不到位的现象;(2)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程项目章程的规定,在整个的管理制度中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3)因为机械设备的管理所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内容是比较多的,所以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的完善中还应该加强和相关机构的协调,比如说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就需要和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

3.2加强档案管理

在市政桥梁施工中进行机械设备的管理,我们还必须做好相关的文字说明,即对于管理加强相关的书面档案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性,还能够方便后期进行机械设备应用的查询,具体说来,对于档案的管理尤其是需要我们注意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维修档案的管理和完善,针对需要维修或者说是已经维修完毕的机械设备做好相应的记录,避免出现应用的混乱,保障每台机械设备都能够正常使用。

3.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培训

在市政桥梁机械设备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核心部分,要想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首先就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具体说来,对于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的培训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一般在实际的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都是和其使用人员统一进行的,即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也肩负着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所以,首先需要加强培训的一点就是关于机械设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保障机械设备使用的准确性,避免因为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出现机械设备故障;(2)另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市政桥梁机械设备管理的安全培训,近期,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更是提醒我们要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的关注,尽可能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加强维修保养

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来说,检修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也是当前市政桥梁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所欠缺的一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日常的机械设备管理中必须加强检修的频率,尤其是针对一些可能存在老化可能的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做好机械设备事故的提前预防,尽可能的避免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此外,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检修和保养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也就相当于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应用效率。

3.5加强调度,提高利用率

因为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比较多的,也是比较杂的,所以其统筹调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针对当前市政工程中存在的较多机械设备闲置现象,增加统筹调度的合理性,提高机械设备的综合使用率,避免机械设备长期闲置现象的出现显得更为重要,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在今后的市政工作中,加强机械设备的统一协调管理,加强工程施工前的规划。

4结束语

第10篇

1.建设单位领导不重视

油田建设单位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当前许多油田建设单位只一味地强调产量,忽视了地面建设,将其当做可有可无的一部分,还有的为降低成本,地面建设根本没有达到标准配置,对地下工作造成影响。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单位员工在施工时也不负责任,影响工程质量。

2.施工人员素质低下

油田工程是一项很艰苦的工程,许多一线工作人员都是农民工,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施工时会遇到很多技术性难题,这些困难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会给工程埋下质量隐患。另外,许多油田单位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或者培训不规范,导致本来自身素质就参差不齐,进入单位后又没有得到提高,必然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

3.工程监管力度不强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专业水平、个人素质等方面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许多施工人员在工作时由于粗心,可能犯下了错误,大型的错误可能一眼就能看出来,但细小的差别可能就需要专门的监管人员来检查。实践中,在工程的监管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的施工单位根本不设监管人员或者用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充当监管人员,都会让本身已存在的小失误,由于没被及时更改,而随时演变成大事故。

二、油田地面建设施工的管理措施

从上述问题中可以发现,油田地面建设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会直接影响油田工程质量,笔者从上述四个问题入手,结合自身经验和相关研究,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对提高油田地面建设施工管理提供帮助。

1.从领导做起,正视地面建设的重要性

单位领导的一言一行会对员工产生巨大影响,领导应当首先重视起来,抓住机会强调地面建设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召开会议的方式树立员工的地面建设意识。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多进行地面建设的巡视,随时指导施工过程中的难题,鼓励员工不怕苦不怕累,营造一个积极上进的建设氛围。

2.提高建设方案的可行性

方案设计人员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可以寻找机会培训或进修,了解最新的设计水平,不断研究和学习,提高自身设计水平。另外,方案设计人员要注重实践,因为方案是要被建设成一个实体,如果缺乏了可操作性就等于没有方案。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在设计之前,先进行实地的考察和测量,再进行数据的科学分析,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分保证其可操作性。

3.提高工程监管力度

对于监管制度,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提高监管意识。必须要重视监管工作,提高监管意识,将监管列入建设日程,做好每一天的监管工作,并不断重申监管的重要作用。第二方面,设立专门的监管人员或者监管机构,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为了排除暗箱操作,应当设立专职的监管人员,让监管工作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才能避免监管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的包庇行为,实现有效监管。第三方面,制定严格的监管惩罚措施,监管过程中会出现监管失误,而带来严重影响。应当建立监管失误后的惩罚措施,比如按照减薪处理,目的是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责任心,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责任心,最终提高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第11篇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具有多变性的突出特点,因此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当中必须要预留足够的应变余地,以避免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措施出现僵化的问题,反而弄巧成拙。提高提高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水平,关键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并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完善的建筑工程建设现场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与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确保全部的现场管理措施均有本可依。笔者认为,健全而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应当涵盖如下几点内容:(1)规定全部进场的人员,包括工程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的施工人员均需要佩戴统一的胸卡,胸卡上应当盖有施工企业的公章,设置专门的道路以供人员进场,注意与设备进场的专用道路分隔,避免发生意外。(2)规定人员进场之后,必须全部要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者必须要系好安全绳索。技术人员在每天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先行检查相关的电气设备,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3)规定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施工准则,包括施工技术、作业时间等,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积极配合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要求自身的施工行为。

2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资源配置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资源种类繁多,应当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向导,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优化与调整。施工资源作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以及整体质量的关键要素,若得不到有效的优化,对现场施工的影响将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某一环节的施工资源过剩,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有悖于环保原则与经济原则,而如果另一环节的施工资源不足,则会迁延工期,危及质量。鉴于此,必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资源,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配置,把控整体,优化局部,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资源都足以满足其实际的施工需求,避免因资源过剩而浪费,因资源不足而延期,统筹规划,科学配置。

3加大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

加大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是确保是确保施工现场井然有序的必然要求之一,关键在于控制施工材料的消耗以及供应情况,如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施工材料的供应以及消耗的实时情况,着重管理材料的补料量、出入库量、退料量、用料量等。对于材料消耗量较大的施工流程,安排项目经理直接负责,视施工现场情况而定,严格控制材料的出库量,避免造成浪费的现象,将大项目分割为若干个具体的小项目,便于管理控制,合理采购,对于特殊的材料,如水泥、防水材料等,必须要确保储存环境的干燥,避免受潮,影响其使用性能。

4注重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

在现代市场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定位概括为:质量——信誉——效益,三者是相互循环的关系,质量产生信誉,信誉抢占市场,市场决定效益,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灵魂所在。鉴于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质量方面的问题,树立“质量至上”的核心管理理念,创建质量保证体系,落实管理责任制度,思想上加以重视,行动上加以落实,强化各项施工技术。在日常施工的过程当中,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各个施工环节均安排一个或两个负责人进行跟踪管理,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如果某一施工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即对其主要的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同时落实必要的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标,上一道工序施工完毕之后,即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如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施工人员进行返工处理,上一道工序未经检验,绝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层层落实,严格把控,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以达到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目的。

二.结语

第12篇

1.1对机械管理的各级机构以及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使得水利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有保障。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水利工程通常涉及到很多方面,人员、机械设备等的调动非常的频繁,造成了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对于机械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对机械设备部门的机械管理人员进行压缩,甚至其他部门人员进行兼管,造成了操作与管理出现了偏差,难以实施设备的管理。另外,有些水利工程项目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机械设备的台账,资料等的建立不健全,严重的甚至对于新的设备不能及时入账,使得机械设备管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1.2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存在脱节。

当前,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采取了定人定机的制度,然而,对于定人定机的维修保养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责任没有落实到实处。基于此,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通常“只用不修”,而机械设备的维修人员也没有足够重视,当机械设备发生问题时,就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使得机械设备的使用受到了影响,同时,也使得机械设备的维修的费用增加,设备使用的寿命降低。部分水利工程项目的负责人过分重视眼前利益,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方面,重视使用忽视管理。存在赶进度使得机械设备超负荷进行工作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更有甚者出现违章使用机械设备的问题,因此,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使用。

1.3机械设备的购置具有盲目性。

随着当前水利行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工程质量、工期等的要求逐渐提高。人才与设备的竞争是当前水利施工行业竞争的关键。对于部分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而言,存在着当前的机械设备不能适用当前发展的需要,整体上机械设备的技术比较落后,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对国外先机的机械设备进行引进,从而使得企业技术力量得到提高。然而,部分企业并没有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新购置的机械设备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或者是因为受到资源,施工场地,环境,操作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机械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2提高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机构。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机械管理要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职责。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的教育,做到对机械设备实现全员管理,提高人们爱护设备的意识。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以及维修人员对设备的管理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机械设备使用交接班制度,机械设备的使用制度,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等,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使用和管理机械设备。

2.2完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的重视程度。通过事先保养和事后维修相配合的方式,对于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修与保养。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综合性的经济分析,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制定科学的计划,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对于能够进行维修的就不能更换新的设备,对于可以部分利用的机械不能更换总成件。

2.3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合理调度与科学使用。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性能知识,对机械设备做到合理调度与科学使用。水利工程施工过中,施工现场的设备数量众多,种类也多样化,设备的性能都不一样,因此,施工现场的调度人员及指挥人员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的性能要熟悉,能够做到施工现场的合理的使用,从而使得机械设备的有效工作的时间提高,进而使得机械设备的工作的效率提高。基于实际的施工现场情况,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合格之后持证上岗。采取定机定人的负责制度,使得对于机械设备的保护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以及机械设备的运行的情况要能够熟练把握。严格遵循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使用机械设备,同时,创建以人为本的设备操作环境,机械使用的过程中做到使用前,使用后的认真检查。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