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股票投资的认识

股票投资的认识

时间:2023-06-07 09: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股票投资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股票投资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股票投资状况;综合评价研究

一、前言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从股票市场的发展中得到体现,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百年的发展成果。由此也能够体现出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态势。而在近几年当中,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对于经济市场、股票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股票投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更加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存进股票投资市场的发展。

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概述

在经典统计学当中,多元统计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分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来说,多元统计分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该方法,能够在相互关联的多个指标、对象之间,对其统计规律进行分析,在数理统计学当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包括了很多不同的统计方法,例如多重回归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是在一个客观事物当中,研究多个不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统计性规律。基于费希尔等统计学专家的研究,得到了十分良好的进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随之出现了很多统计软件,因而在医学、生物、气象、地质、图形处理、经济分析等诸多领域当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多元统计方法的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为人们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股票投资状况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1.因子分析法的应用

因子分析法指的是将共性因子从变量群当中进行提取,从而进行相应的统计。这种方法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所提出。在多个变量当中,可以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进行找出,并且在一个因子当中,对本质相同的变量进行纳入,从而使变量的数目得以减少,此外,对于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也能够进行有效的检验。在股票投资方面,因子分析法主要是用于对股票投资组合模型进行确定。在分析当中,利用不同的变量来替代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对股价因子模型进行建立。通过确定各个因子的不相关性,对股票进行分类,然后基于对股票发展潜力的研究,对最为适当的股票投资模型进行确定。

2.聚类分析法的应用

在聚类分析法当中,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分类和数目的减少,是统计分析技术中的集中。在股票投资状况的综合评价当中,聚类分析法能够对股票投资的特种特点加以利用。由于在股票投资当中,具有很多动态变化因素。因此,对于这些因素应当进行恰当的分析,从而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规范治理这种动态情况,从而更加精确和准确的进行投资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股票价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的特点,进而也引发了股票投资不理想的情况。而应用聚类分析法,能够对这种不确定性进行有效的弥补。作为一种专业的投资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法能够对与股票市场相关联的企业、行业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对具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正确的预测。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聚类分析法的实用性和直观性更强,因而具有很广泛的适用范围。

3.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主成分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一种对数据集进行简化和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在20世纪初由皮尔逊所发明,在数理模型的建立、以及数据分析当中,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分解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对数据的特征矢量和权值进行获取。在实际应用中,主成分分析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各种分类数据,对自变量各组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对组件差异中不同自变量的完全贡献进行判断,最终利用这些数据,样本归类自变量的转变方法。在股票投资状况的综合评价当中,对于各种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因素来说,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关联和影响,同时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将这些因素之间的影响进行降低。通过对各种因素和数据的总结分析,得出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对指标选择的工作量进行降低。此外,相比于传统的构造回归模型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更有效的节约时间,同时提高分析的精确度,为股票投资提供更加良好的依据和参考。

四、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股票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而由于股票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因此在股票投资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对此,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对股票投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更加理性、科学地进行股票投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银,黄惠娟,梁瑞时.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股票最优投资模型[J]. 韶关学院学报,2014,12:10-14.

[2]韩燕,崔鑫,郭艳.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投资的动机研究[J]. 管理科学,2015,04:120-131.

第2篇

关键词:专业学生;股票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受2008年的金融海啸影响,股票市场陷入了新一轮长时期的震荡,一直未能出现有如2007年的疯狂牛市,但依然不减大学生进入股市的热情。在大学生的炒股大军中,更是以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为主。大学生特别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对股市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反映,也是新时期下,大学生理财观念转变的一种反映。与其他专业所不同的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拥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因此他们进行股票投资的动机与非相关专业学生相比,更具有实际意义,且专业学生进行股票投资的分析决策方法也受到其专业的影响,具有其独到之处。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应对经济知识时代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学院依据雄厚的科研教学实力,整合校内外资源,从2000年开始建设实验室,并于2001年建立了金融模拟投资实验室。经管院李老师所教授的《金融市场学》,近年来运用了金融模拟投资实验室作为教学的辅助方法,使学生在模拟投资的环境中,积累股票投资的真实操作经验,以及对金融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运用。

本次研究旨在研究经管商科类大学生在股票投资上的情况,主要包括实际投资和模拟投资两个部分。在一年时间里,我们对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以及2010级的专业类学生并且学习了《金融市场学》并进行模拟投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中对于专业学生的投资情部况进行了解分析,除此之外,小组成员还对样本中在进行实际投资的个别样本进行了访谈调查,一对一了解其在实际投资中的情况。为了达到我们对于专业学生投资情况的了解,在整个项目的分析中,项目组成员对在问卷中的反映的问题,着重分析了专业学生在模拟投资中的盈亏率、操作方法以及学生进行股票选择的出发点,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从这些维度出发,形成对专业学生模拟投资的行为的基本认识,同时将模拟投资与实际投资的行为进行纵向的对比,从而深入地了解专业类大学生的投资情况。

从回收的样本可以看出,尽管2010年下半年到2012年初的股票市场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专业学生进行股票操作的盈利率与亏损率的情况,与市场的平均操作水平相比,还是比较可观的,大多数学生的模拟投资情况取得了赢利,即使出现了亏损的情况,也在亏损率比较小的情况下及时止损,将自己的损失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可以看出,专业类大学生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对风险的把握还是在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专业学习对学生从事股票投资有比较大的帮助,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遇的各种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更为谨慎和成熟。

在对样本的股票投资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进行股票投资时,持股时间和持股支数,以及平均仓位的选择都仔细考虑了市场风险的因素,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操作中,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从总体情况可以看出,在模拟投资中,绝大多数专业学生的投资心态较为理性,并未出现过多的投机行为。同学们进行股票投资时,主要以自己的判断为主,这反映出同学们经过专业学习后,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选择股票进行投资。当然还有很多同学对媒体、网络也有借鉴,这个比例也占到调查数量的近三分之一,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同学是初次接触股票市场,因此也可能会存在盲目跟风现象,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也有部分学生在选择股票时,也会选择听取朋友的意见,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这后,外界媒体对于投资者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可以看出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的仓位把握在30%~50%之间,说明大部分的学生的投资行为还是比较稳健的。接近半数的学生的持股只数处于5~10支的区间,超过半数的学生的持股时间在1个月以下,将这些现象与股票市场的波动背景相联系,可以分析出,专业学生在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积极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投资情况比较良好,但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的样本的投资行为偏向于投机,持股支数少,持股时间极短,平均仓位重,这是一种不理性的投资行为,有小部分样本的投资亏损水平超过了10%。这说明部分同学的投资情况表现不尽如人意,没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正确的投资方式,无法在市场中规避相应的风险,从而导致了最后处于一种比较严重的亏损状况。我们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不健康的投资心态是导致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希望以一种短期的投机行为在市场上赚一笔,面对亏损时无法正确面对和处理,进行及时的止损等,这些想法使得他们在操作上也有明显的问题,导致失败。

我们还选取了在问卷中有个性的个体进行的访谈调查,进一步分析专业类大学生在实际投资中的情况。小组成员访谈的对象包括两类:一是在模拟投资之前已经在实际的股票市场中进行投资的个体;二是在模拟投资之后,对实际资本市场感兴趣而投入其中的学生。在对有实际投资经验的学生所进行的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于模拟投资中不同的是,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学生的投资周期更长,选股更为深思熟虑,此外学生投资所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的提供,操作也更加谨慎。在调查中发现,先进行模拟投资的学生,在相关课程结束后,凭着对股票市场的兴趣以及在模拟投资中积累的经验进入了实际股票市场,并且在市场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模拟投资之前就有一定实际投资经验的学生,在模拟投资中的表现比一般学生更为成熟和游刃有余,盈利情况也更为良好。由此可见,实际投资和模拟投资两方面的经验是相互促进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对于专业类大学生而言,在大学阶段进行一定的股票投资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是有一定好处的,在相关的教学中引入模拟投资的手段,也可以促进学生从更深层次学习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总体来说,从2009级以及2010级专业学生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在模拟投资中,大多数的专业学生的表现比较良好,与未经过专业学习的学生相比,在投资中的表现更为突出,从中可以得出看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股票投资是有所帮助的。同时,学生在模拟投资中的投资行为是比较理性和稳健的。并且,大多数学生认为模拟投资对于实际投资会产生一个正面的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会有积极作用。但也应该对小部分不够成熟的投资行为进行关注和分析,这是今后教育中的一个重点。

2.专业学生对股票投资是观念总体而言是正面的,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并且会愿意尝试。而且,大多数的专业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开设与投资相关的课程是有必要的。由此可以看出,一定的投资对于专业学生的有用的,但对于是否应该鼓励专业学生进行实际投资,还应该进一步分析研究。

3.专业学生在股票投资中,心态是比较积极和健康的。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较少,可以看出金钱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是比较健康的,这对于今后专业学生从事与投资相关的工作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有一部分的学生的投资心态还是偏向与风险较大的投机方法,并且在操作中的并未把握好自己的心态,这对于未来的专业学习,甚至是以后的工作都是不利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依然是重要和必须的。

4.专业学生在实际的股票投资中的表现总体情况良好,体现出专业类学生在实际的股票投资中还是依靠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在模拟投资中的经验积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专业类大学生适当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对于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提高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促进专业类大学生的发展。

5.高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有关于股票投资相关的课程,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专业类的大学生。并且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于专业大学生在股票投资上问题,并对学生的股票投资行为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投资心理,建立正确的操作心态。此外对于专业类大学生的相关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如模拟投资等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实践中使学生们加强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对于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让学生在面对风险时可以积极应对。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理财和投资中的心理和行为的辅导,使其在投资的表现更为理智。

通过对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专业学生在模拟投资以及实际投资中的表现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与预计的基本一致,即专业学生在经过专业知识学习之后,对于股票投资的操作表现会更为稳健和理性,而且多数学生认为一定的模拟投资和实际投资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部分的专业学生在模拟投资中仍然存在着不成熟的操作,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学生积极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正确的投资操作对于学生股票投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希望专业类大学生在股票投资中可以树立一种良好的投资心态,立足于自身的良好的专业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操作行为,将股票市场作为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不断的完善自己,从而为日后投入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与文献:

[1]韦国善.大学生股票投资行为的现状及理性思考[J].广西职业技术学报,2009,2(02):28-31.

[2]武博.如何看待大学生炒股[J].学习月刊,2007(07):102-103.

[3]张萌.大学生炒股现象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10(31):33-36.

[4]李祥利.大学生炒股行为调查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6(10):242-244.

[5]魏文刚.大学生炒股现象的分析及正确引导[J].素质教育,2010(02):80-81.

[6]彭鹏.对在校大学生炒股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08:707-708.

[7]谷金阳.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可行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99.

[8]张洪哲.基于股指期货模拟交易下学生的风险认知教育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0(06):55-58.

[9]李天弈.大学生股民调查及心理学分析[J].经济视角,2009(09):122-124.

[10]黄小宁.股票投资中的心理预期浅析[J].理论学刊,2004(07):70-71.

作者简介:魏 琦(1990-),女,福建省永安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贸专业本科在读。

第3篇

【关键词】股票 收益 个人理财

一、研究背景

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家庭资产收入的不断增加,金融产品也在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开始涉足股市,股票由于其高流动性和高收益性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但是,由于股民个人的风险意识及专业知识等方面有差异,使投资者的个人收益存在很大的差别,而其高风险性却往往被重视不足。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谈到的更多的是哪只股票挣了多少钱,但却很少谈及哪些股票赔了多少钱。特别是2005年后,股票开始出现牛市,更多的人开始投身股海,将自己的资金投到股票市场上,以期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事实上,股市在2007年创下6000点历史的最高位之后,就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样的大起大落的股票市场,对个人理财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家庭投资比例分析

从近几年的家庭投资数据看,家庭个人在投资理财的选择中,银行储蓄仍然占据了50%的比例,是家庭理财的首选,究其原因,则是银行储蓄的高流动性和高安全性一直为人们所信赖。股票则为15%的比例,持有现金为17%的比例。但是,随着银行储蓄利率一直降低甚至出现过低的情况下,伴随着通货膨胀的背景,银行储蓄收益扣除通货膨胀之后,根本无法满足居民存款的初衷既增值保值的目的,这也促使城乡居民在满足了日常流动的经济资金的需求下,开始选择了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股票投资。

三、股票的投资方式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代表着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数,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也根据其持有的股份数,享有公司的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作为一种投资方式,特点是方便灵活,资金流动性强,高风险的同时,也带有高收益,为普通百姓喜爱。

股票有很多种类,主要包括普通股票、优先股、后配股、混合股和其他种类股票,其形式有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有形股票和无形股票等。股票作为一种常见的投资工具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股票持有具有永久性。投资者购入股票后,不能向公司退股,若想退股,必须等到公司的破产清盘,否则就要通过市场交易转让股票给其他投资者。

二是股票投资具有收益性。股票投资的高收益,是股票区别于其他投资方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投资者通过股票投资进入公司的资金成为了公司的资本金,公司运用这些资金来保证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稳定性,使公司产生利润,也就同时使投资者获得了收益。

三是股票的流动性强,股票持有者可以按一定的价格将其持有的股票出售给愿意购入该股票的其他投资者。通过转让,股票持有者可以收回投资并有可能获取差额收益,但他也失去了领取股息和红利的权利。

四是风险性高。股票持有者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可以根据公司的利润情况,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同时也要承担公司运营中所带来的风险。倘若公司亏损,股票持有者将以其所持股票数,对公司的风险承担有限责任。

四、股票成为个人理财重要选择的原因分析

当股票市场高涨的时候,人们看到了股票市场赚钱的机会,因此蜂拥进入股市,当股市低迷的时候,你们又看到了超低价买进再高价卖出的机会,又再次进入市场。种种赚钱的可能性,诱惑着人们进入股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而银行的利息收益持续偏低,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使资金保值增值的欲望,股票的高收益让人们趋之若鹜。

二是其它理财产品要求较高。虽然各大银行开出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但一般都是要求大额投入,五万、十万的不算大数,而且基本上是五年十年后才会给本金。对于普通人来说,具有了不可靠性,更何况,各种理财产品的推销者吐沫横飞,更让人对理财产品望而却步,转而选择股票。

三是股市暴利的现象宣传。股市暴利的神话,是吸引着人们进入股市的重要原因,能够一夜暴富,是每个人的梦想。

五、投资股票要注意的原则

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股民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充分考虑自己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建立适合自己的理财渠道,而不能一味为了追求高收益,最后却导致一无所有。由于股票市场的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因为股票而倾家荡产的人不在少数,这就更要求我们提高风险意识。因此,个人投资股票时,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一是量入而出,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风险的承受情况进行投资,明白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不要孤注一掷。

二是要坚持分散风险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多种理财方式,这样,当某个投资项目出现亏损时,也不至于出现资金全军覆没的情况。

三是要坚持风险控制原则。要尽可能多学习与投资相关的知识,认识到每种投资风险的高与低,拒绝侥幸心理,控制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如股票投资的比例。

只有坚持理性投资,看到股票市场的风险与收益,针对个人情况进行资产管理,才能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由于股票风险的难以预期,加之股民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较差,就需要针对个人财产进行充分的权衡考虑,进行理性投资,方能不因意在投资而失去资金。

参考文献

[1]李晓君.个人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2010.3.

[2]董朝阳.个人理财的五大关键点[J].财会通讯,2009.6.

第4篇

【关键词】会计;股票;投资

股票代表的是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发展状况,买股票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买企业的股份,也就是对企业进行的资金投入,是对剩余资金的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在投资前,股民都会对企业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避免高买低卖的赔钱投资。

一、企业会计披露对股市的影响

由于我国企业表现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立的状态,使得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无法享受到同等的企业信息资源,作为上市企业的投资者之一的股民,主要依赖上市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获得股市投资信息及决策。但由于很多方面原因,上市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充分性都大打折扣,无法成为投资者决策的可靠依赖性条件。比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失真,使股票投资者无法真实的分析企业的经营状态及企业的正确的发展趋势,使依靠企业披露会计信息做决策的投资者风险性增大,易动摇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很多,有一些企业甚至会故意隐瞒、漏报公司会计信息。在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却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使依赖企业会计信息做投资决策的股民利益受损。如一企业,在上市前通过调整财务报表虚报企业净利润,将前一年的销售利润转移到下一年,在企业销售“利润截期”上做文章,制造盈利假象,使投资者难以掌握实际的企业状态,造成股票投资的失利。还有企业会计信息的滞后披露等现象,都严重影响了股市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切身利益。消弱和扭曲了股市对企业的资源调配功能和资金筹集作用。如企业亏损发生时,企业会计信息的滞后就会导致投资者以为企业仍在盈利的假象,造成投资者风险投资增高,一旦企业亏损严重,该企业的股票就面临大幅度的下跌,使该企业股票投资者受损。可见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对于股票投资者的决策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股票市场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等因素致使上市企业公布的会计信息的可利用性不高。而股市又是一个风起云涌投资场所,股民可供参考的投资信息及其有限。一不小心也会“一日破产”的,所以说投资要谨慎,决不可盲目。广泛收集材料,利用会计学方式分析预测,提出合理的、理性的投资意见,再结合实际状况进行投资,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小。

二、利用会计学知识对上市企业进行分析

在现实的股票投资实践中,一般的股民往往会有以下经历。“熊市”出现时,市场冷淡,股市萧条。“牛皮靠稳”时,股票出现大幅度上涨趋势,股民观望,行动的人很少。“牛市”形成后,股市就被炒作的热火朝天,但大多数股民利润不多,股票实际的综合指数在下跌。在整个股票市场形成了一种高买低卖的形式。股票市场向来都是高风险、难掌控,收获和损失很难评估和预算的,怎样才能看清股票的长期价值,避免对股市的盲目投资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获得和掌握的是关于上市企业的一切信息,特别是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企业发展前景趋向信息,管理人员和股东的相关信息及企业背景信息。首先,股票既然是上市企业股份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代表的是企业的资产和业务发展动向。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深入了解上市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上市企业在国家经济大环境下的可能发展趋向。这种分析不是简单的人云亦云,也不是只关注上市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得到的。应该广泛收集材料,以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资料作为基础,用不同的会计分析法去评判、分析和研究。第二,用会计的知识对上市企业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任何企业的运营都离不开资金的流动和支持,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金资源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增长的发展,企业的股票才能稳定上涨。对于上市企业的偿还能力分析主要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分析。尽可能正确的掌握企业的短缺偿还能力和长期偿还能力。把企业的经营状况、所属行业支持点等因素结合起来,对企业的流动资产趋向及资产负债率、资产报酬等指示客观看待,多方面认识和分析。第三,对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是对股权资本和债券资本的构成及比例关系的分析,这点直接影响着上市企业的盈利状况和长期偿还能力。第四,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企业经营能力的体现,企业经营能力强,其营业周期、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流动资产的周转率等方面就比较稳定,反之就会很糟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盈利是企业经营能力、生产销售活动、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成绩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上市企业的盈亏直接关系着该企业股票的涨幅。因此投资者对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第五,对企业的分红方案的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好,盈利稳定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连续的、稳定的现金分红。客观上,企业如处于高速成长期间对资金的需求就会很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现金分红的状况。但是,现金分红是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现金流量充足的体现。对该企业的股票价值起到一定的决定性关系,因此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之一。

总之,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企业的偿还能力、盈利能力等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要将各部分结合起来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使我们对企业的发展趋向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使我们对股票市场的投资有更多的保证,减少股市投资风险。

三、小结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首先我们对于投资就要有一个客观的、理性的认识,绝不可以偏概全,认为是投资就会有回报。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股市投资的利弊和风险性,在投资前要积极、广泛的收集企业的会计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筛选、判别、分析,使我们对企业的发展趋势的判断更趋于理性化,更具有正确性,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股市投资的理性投资和盈利性目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即使是最全面的,最真实的分析和判定也有一定的误差,利用会计学知识对于股票的短期的、长期的价值的判断也不能保证其绝对盈利性,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不可预知的风险概率还是存在的。因此对于股市投资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积极筹划、理性投资、淡然结果。以一颗平常心化解股市的风起云涌。

参考文献:

[1]王赵亮,等.基于股票投资视角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分析[J].中国市场,2011年05期.

第5篇

1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的集中表现——认识偏差

证券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由自主地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如跟庄、推崇股评、高换手率、市场非有效性等,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强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伤害自信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自信是危险的,例如,很多证券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已经发生亏损的股票。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决策失误,并伤害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好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跌,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在大盘进入了真正的底部区域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好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买了那只股票,现在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人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人的股票投资往往是失败的。

1.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有些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会认为公司正趋于一种增长状态,并且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开始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自我归因低估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偏差,对个人的信息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他们心理模型的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从头部进入底部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时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作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1.3损失厌恶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投资者偏爱维持原状。在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期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在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常感到后悔,而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比如死守赔钱的股票,以拖延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把损失兑现。害怕兑现损失就持有亏损股过长的时间。实际上,股票市场随着策划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当大多数的被动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和强烈的股市心里场效应迷漫着整个股票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被动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1.4羊群行为的认知偏差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是一种非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及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由于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报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度波动,破坏市场的稳定运行。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股市策划者想要的被动投资者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被动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

由此可见,投资过程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最终会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这一偏差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这种反馈环是形成整个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证券投资者心理误区克服的关键——调适、塑造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磨练自己的耐心,具备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练起市,性格坚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恰如其分地归因,以利再战。

2.1克服贪婪和狂热

投资者一旦被过度的贪婪所控制,手里有钱,就要买,他们不但是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买股票的消息来源,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人在大市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这样的股票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人将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人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惧怕常使股价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震荡起伏,购买股票时,不仅需要具备某些会计上和数学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善于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投资应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在股票投资中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投资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应在对各种资料、行情走势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比较、研究,再决定投资对象并且入市操作。这样既可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少做一些错误决策,又能增加投资获利机会。

2.2勇于承认错误,树立信心

投资者不可能每一个预测和决策都很正确,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承认,市场中总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谦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信心是投资成功的一个起码的条件,投资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学识,而不是主观期望。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潜心研究投资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把别人的经验借来,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为自己的投资失误辩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误记录下来,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资者盘算股票之前,应该对股市做出某些决策性的判断。判断是稳定股票投资的信心,如果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必将成为股市的牺牲品。投资者投身于股市,要树立信心还需要耐心,如无耐心,后悔、失望、沮丧、冲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这样失败的机会非常高。投资者必须考虑投资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长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资者自身的财经需求和其它情况来定,由于成长性与风险相连,投资者还必须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与自己的价值体现,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与自己的人格特征冲突。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炼出来的,也是理性判断和实践经验的结果。

2.3培养独立的判断力、自制力

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每位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冲动,而投资者必须具备耐心和自我决断力,不应盲从他人建议,而应有自己的判断力。约翰特里思在《金钱的主人》一书中,反复强调“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没有什么秘决,对于成功的投资者来说有个显著的投资态度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会相当仔细地进行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在显微镜底下进行研究”。反对将成功投资者的成功归因于运气的做法。在证券市场,投资是一项高度技巧性的行为,投资者不要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投资一定要自己判断、研究行情,不要因为未证实的流言而改变决心,可买时买,须止时止。投资者的自信应建立在一定的投资交易经验和个人能力基础之上。否则,投资者没有根据的作出判断、决策、并且固执己见,那么意味着蛮干,并不是有自信心的表现。投资者必须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的意志品质,自制力体现着意志的抑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恐惧、懒惰、害羞等消极情绪和冲动言行。

2.4培养坚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反向效应” “动量效应” 过度反应 “带头-滞后结构效应”

一、引 言

大量的研究表明,根据股票收益的过去表现可以对未来短期、中期或长期水平的股票收益变化进行预测。例如Jegadeesh&Lehmann(1990)对美国股票市场所做的分析发现,股票收益在1至6个月的短期水平中会出现逆转现象。Jegadeesh&Titman(1993)则认为,股票收益在3至12个月的中期水平中会出现连续性变化,即平均来讲,过去“表现好的股票”(past winner)的未来收益将会持续超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past loser)。DeBondt&Thaler(1985,1987)研究后认为,股票收益在3至5年的长期水平中也会出现逆转现象,即过去长期“表现差的股票”的未来收益一定会优于过去长期“表现好的股票”。

基于这些股票收益变动的实证研究结论,形成了两种改进的资产组合投资策略:反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ies)和动量策略(momentum strategies)。其中,依据反向策略,投资者应该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并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依据动量策略,投资者则应该买进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并卖出过去“表现差的股票”来获取超额收益。按照金融的看法,如果一国的股票投资者利用反向策略和动量策略可以在本国股市中获得异常性收益,则认为此一国的股市中存在“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

股市中的“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可以在除美国股市之外的其他国家股市中得到确认。例如,Ahmet&Nusret(1999)发现在美国之外的其他七个化国家的股市中同样存在长期性“反向效应”。Chang等人(1995)证明在日本的股市中存在短期性“反向效应”。Hamed&Ting(2000)在马来西亚股市中也发现了这种短期的“反向效应”。Rouwenhort(1998)在欧盟12国的股市中则检验出了“动量效应”。Hameed&Yuanto(2000)在亚洲6国的股市中也发现了显著性的“动量效应”。Schiereck等人(1999)在对德国股市的经验分析中,则发现存在中期性“动量效应”、短期性和长期性“反向效应”。

按照Fama(1991)的认识,股票收益的可预期性直接违背了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假说和随机游走原理。因此,研究股市中的各种异常性现象,包括“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不仅仅有利于改进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增强投资者的理性行为,还可以用来检验一国股市的有效性并相应提升股市的运行效率。这一点,对于历程十分短暂、制度极不规范的中国股市来讲尤其必要。但也正是缘于我国股市的不完善性和可利用数据的有限性,制约了我们对我国股市“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的深入性研究,因此国内的相关研究并不丰富。在这方面,王永宏、赵学军(2001)研究了中国深沪两市1993年以前上市的所有股票,实证结果显示,深沪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收益反转现象,但没有发现显著的收益惯性策略。周琳杰(2002)则选取深沪两市1995-2000年的股票交易数据,专门考察了中国股市动量策略的赢利性特征。研究发现,在卖空机制存在的假定下,动量组合的形成和持有期限与其收益呈负相关关系;期限为一个月的动量策略的超额收益明显好于其他期限的策略。吴世农、吴超鹏(2003)对1997-2002年我国上海股市342家上市公司发行的A股进行“价格惯性策略”和“赢余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股票价格同样也存在明显的短期性惯性策略。借鉴这些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利用中国A股股票市场1995-2002的相关样本数据,对中国股市是否存在“反向效应”和“动量效应”进行更深入的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形成的深层机理。

二、数据和分析

(一)数据和样本选择

本文所选用的数据为1995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期间每周的股票价格(并利用“钱龙”分析系统所提供的日交易数据进行一定的修正)。由于原因,本文的样本选择涉及到1996年12月31日上市之前的所有A股,共268只股票,其中沪市140家,深市128家。为了提高数据的有效性,本文对样本股票的筛选原则是:(1)考虑产业的多样性,所选择的样本股票涉及到各个产业的代表性上市公司;(2)考虑到样本股票的规模性差异会诱发“小公司效应”(small-firm effect)或“大股效应”(big-firm effect),对规模极大或极小的上市公司股票数据进行处理;(3)考虑到ST或PT股票交易规则的不同,对在研究期间被特别处理(ST或PT)的股票予以剔除;(4)缘于首次公开上市股票(IPO)上市初会出现不规则的收益变动,对首次公开上市股票第一周的数据给予排除。

第7篇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股票可以对冲通胀风险。产生这一认识的根源是,股票代表的不是债权,而是具有生产设备的公司所有权。投资者认为,不管政府如何印钞,公司的生产设施都能保有其实际价值。

但是,为何事与愿违呢?主要原因是,就经济本质而言,股票和债券非常相似。对许多投资者而言,这一观点听起来有些奇怪,因为随债券一起发行的息票是固定的,而股票投资的回报率每年波动较大。但是,美国公司在二战后的总回报表明,股票的回报率事实上变化不大。

股票本质与债券相同

二战后第一个十年(1946-1955年),道琼斯工业指数每年的回报率平均为12.8%,接下来的十年是10.1%,再后来的十年为10.9%。从覆盖范围更大的数据来看,财富500指数(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结果类似:战后第二个十年间回报率为11.2%,第三个十年间为11.8%。虽然个别年份的回报率波动很大,财富500指数1974年的回报率高达14.1%,1958年和1970年低至9.5%,但总体而言,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回报率趋向于12%。在通胀期间,没有迹象显示回报率会大幅超过这一水平,在物价稳定的年份里也同样如此。如果把这些公司看作生产企业,而非股票,并假设企业的所有者按净值购买股票,那么他们的回报率也将是大约12%。

因为这一回报率相当稳定,可以合理地将它假设为“股本息票”。当然,在现实世界里,股票投资者不单单是买入并长期持有。很明显,整体而言,这种纷扰对股本息票无任何影响,只不过是降低了投资者应当分得的部分,因为频繁交易产生了大量的摩擦成本,如咨询费、经纪佣金。活跃期权市场的存在导致摩擦成本进一步上升,且丝毫不能提高美国企业的生产率。

另一个事实是,股票投资者通常不是以账面价值买入股票,有时他们能够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购买,不过大多数时候买入价高于账面价值,因此12%的回报率就会大打折扣。

当然,债券和股票的形式有重大差别。首先,债券终将到期,也许投资者需要长期等待,但是投资者最终能够重新协定合约条款。如果目前或预期通胀率使得过去的息票不足,投资者可以拒绝在到期后购买,除非现在提供的息票能重新激起投资者的兴趣。

但是,股票是永久性的。整体而言,股票投资者既不能退出,也不能重新商议契约条款,但个别公司可能被出售或清算,公司也可能回购股份。不过,总体而言,新股发行以及未分配利润可以确保公司系统中的股本资本增加。

股票不过是穿着股票外衣的“股本债券”,但普通债券和上述回报率为12%的“股本债券”之间还有另外一个重大差别。通常情况下,债券投资人是以现金形式收到全部息票,可以自由地进行再投资,而股票投资者的股本息票部分被公司留存,其再投资的回报率只能是公司的回报率。换句话说,公司每年12%的回报率部分派息,剩余部分被投资到公司中,再产生12%的回报率。

股票投资的吸引力取决于12%回报率的相对吸引力。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这一回报率非常具有吸引力,当时债券的收益率只有3%-4%。而且,投资者自己投资不一定就能得到12%的回报率。这一时期,股价远高于账面价值,由于投资者买入股票时支付了溢价,因此其回报率低于公司再投资的回报率。

但是,就未分配利润部分而言,投资者可以获得12%的回报率。事实上,未分配利润使投资者可以以账面价值去购买企业的一部分,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中,其价值远高于账面价值。在这种情景下,现金红利的好处远小于未分配利润。实际上,投资者认为通过公司进行再投资可以获得12%的回报率,而且这部分资金的占比越大,他们再投资特权的价值就越大,愿意为之支付的价格也越高。20世纪60年代初,投资者不惜支付高价追捧位于成长地区的电力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公司有能力将收益的大部分进行再投资。

如果在这一时期内存在一种收益率为12%的高等级不可赎回长期债券,其价格将会远高于面值。如果此时有一种更加神奇的债券,其大部分息票可以以面值自动再投资到类似债券,那么其溢价将会更高。本质上讲,留存大部分收益的成长股就属于此类证券。

当新增股本的再投资回报率是12%,而利率通常大约只有4%时,投资者将非常高兴,他们自然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高通胀时代股票风光不再

1946-1966年,投资者的平均收益都相当高,原因有三:第一,当时的公司股本回报率远高于利率;第二,公司将股本回报的一大部分进行再投资并获得高回报率,通过其他途径很难获得这么高的回报率;第三,随着人们普遍认识到前两个优势,股价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这意味着,除了最基本的12%回报外,投资者还获得了红利,例如道指的市净率从1946年的1.33倍涨到1966年的2.20倍。估值上升的过程中,投资者暂时获得了超过其所投资企业内在盈利能力的回报率。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型投资机构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就在这些金融巨头开始争相买入股票时,美国经济进入了通胀加速上升、利率升高的时期。估值上升的过程开始反转,这一点也相当符合经济逻辑。利率上涨降低了所有固定息票投资标的的价值。随着长期公司债券的利率上升(最终升至10%左右),股票的12%股本回报率和再投资收益都显得黯然失色。

人们认为股票比债券风险大,这一点无可厚非。虽然股本息票长期来看大致固定,但每年的确有波动。投资者的未来预期波动相当大。股票投资风险较大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其到期日无限长,因此投资者期望股本回报稳稳高于债券回报。如果债券的回报率为10%,那么同一类型公司所发行股票12%的股本回报率就不能算作“具有吸引力”。随着股票和债券收益率差额的缩减,股票投资者开始寻求退出。

但是,股票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不能退出,所能做的是大量换手,产生大量摩擦成本,随后估值水平大幅下降,因为12%的股本息票在通胀环境中吸引力下降。过去10年中,债券投资者经历了一系列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任何息票水平――不管是6%、8%或10%――都并非是注定的,债券的价格也会崩溃。

12%的股本息票是否一定一成不变呢?是否存在什么规律和证据表明公司的股本资本回报率在通胀率持续攀升的环境中不能向上调整呢?

在通胀时期,公司提高盈利的五种方法都不再有效:(1)提高周转率,即销量与企业使用总资产的比率;(2)使用更便宜的杠杆;(3)使用更多杠杆;(4)降低所得税;(5)增加经营利润率。

第一,周转率涉及应收账款、存货、机器厂房等固定资产。应收账款都与销量成比例增长,没有提高空间。长期来看,单位存货的趋势与单位销量相同,但短期内存货周转率可能因预期成本或瓶颈等因素而上下波动,但在通胀时期使用“后进先出”的存货估值方法有利于提高周转率。当销售额因通胀而上升时,使用“后进先出”估值方法的公司存货水平要么维持不变(单位销量没有提高),要么跟随销量增长(单位销量提高)。但无论如何,金额周转率都会上升。就固定资产而言,只要通胀率上升,首先的结果便是提高周转率,这是因为销量会立即反映新的价格水平,而固定资产账面上只能缓慢变化。也就是说,随着现有资产报废并且以新价格重置时,才能反映在账面上。很明显,公司的重置过程越缓慢,周转率提高的幅度就越大。但是,当公司的重置周期完成后,周转率将不再上涨。假设通胀率稳定,销量和固定资产将开始与通胀率同步上升。

总的来说,通胀会导致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上升,但空间是有限的,其幅度不足以导致股本资本回报率的大幅上升。1966-1975年,尽管通胀率加速上升而且公司广泛使用“后进先出”的会计方法,《财富》500强公司的周转率仅从1.18上涨至1.29。

那么,使用便宜的杠杆是否能带来股本资本回报率的增加呢?不大可能,因为高通胀率通常导致借贷成本增加,而非减少。通胀率飙升导致资本需求飙升,由于出借人对长期贷款越来越谨慎,贷款条件越来越苛刻。但是,即使利率不会进一步上升,杠杆也会变得更贵,因为公司账面上债务的平均成本小于替代成本。现有债务到期后,需要被替代。整体而言,杠杆成本未来的变化对股本回报可能产生轻微的抑制作用。

那么,使用更多的杠杆呢?一般来说,美国的企业都是尽可能地使用杠杆。1975年之前的20年间,《财富》500强公司股东权益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从63%下降至不到50%。换句话说,每1美元股本资本所使用的杠杆比以前更大。

然而,在通胀环境中,许多公司未来似乎肯定会通过增加杠杆来提高股本回报率。管理层会这样做,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资本(尽管通常业务量没什么变化),他们希望不需削减派息或发行新股便能够获得大量资本,因为在通胀环境下发新股的吸引力并不大。因此,他们的自然反应便是不计成本地大举借债。

但是,在对提升股本回报率的作用方面,以目前利率增加贷款与20世纪60年代早期利率为4%时相去甚远。更糟糕的是,负债率上升还会导致信用评级被下调,导致利率成本进一步上升。

降低公司所得税似乎也不大可能提高股本资本的回报率。在美国,普通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是D类,A、B、C类分别被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持有,代表的是其征收所得税的权利。虽然这些“投资者”不会占有公司资产,但是他们在公司收益中分得一大部分,包括未分配利润导致股本增加所产生的收益,而这部分收益本该归属D类股东。

A、B、C类股票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只要任何一类“股东”进行单边投票,那么他们在公司收益中占有的份额会立即大幅增加,而且不需付款。例如,对A类股票持有人(联邦政府)而言,只要国会采取行动即可。更有趣的是,有时某一类股票持有人会投票追溯提高其占有企业的份额,1975年纽约的公司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每当A、B、C类“股东”投票提高其在企业中占有的份额时,剩余归属普通投资者的部分就将下降,而A、B、C类股票控制人不可能会投票降低其份额。

在提高股本回报率的五种方法中,最后一种是提高经营利润率。乐观派认为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大幅提高股本回报,而且也没有证据显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是,在销售成本中,劳动力、原材料、能源和各种除所得税外的其他税种在通胀环境中是不可能下降的。

而且,统计数据也不支持“通胀时期利润率扩大”的说法。1956-1965年,通胀水平相对较低,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每季度报告的制造业公司平均每年税前销售利润率为8.6%。1966-1975年,平均利润率是8%。换句话说,通胀率大幅上升,公司利润率还是下降了。

如果企业能够按照重置成本定价,利润率在通胀时期将扩大。但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大多数大型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得到人们普遍认可,但是它们未能按重置成本定价。重置成本会计方法表明,过去十年公司利润在大幅下滑。

决定未来收益的三个因素

尽管股本回报率总是维持在12%左右,但投资者仍希望在未来能够取得良好的回报。这一点也无可厚非,毕竟,很长时间以来,很多投资者的收益都不错。但未来收益将取决于三个变量: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税率和通胀率。

就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来说,当股票价格一直等于账面价值时,一切都非常简单。如果股票的账面价值是100美元,平均市场价值也是100美元,企业12%的收益将为投资者带来12%的回报(减去摩擦成本)。如果派息率是50%,投资者将获得6美元的股息,并且从企业账面价值增加中获得另外6美元,这6美元自然会反映在该投资者所持股份的市场价值中。

如果该股票的价格是账面价值的150%,整个情况就变了。投资者同样将收到6美元的现金股息,但是其回报率只有成本(150美元)的4%。企业的账面价值同样也将上升6%至106美元,该投资者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也上升6%至159美元。但是,投资者的总回报――包括股票升值和股息――只有10%,低于企业原本12%的回报率。

当投资者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时,这一过程正好相反。比如,如果股票价格是账面价值的80%,假设收益和派息率和上面相同,那么股息收益率将为7.6%(6/80),股票升值6%,总回报为13.5%。换句话说,折价买股的回报率要高于溢价买股,这是常识。

“二战”后,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市场价值在1974年最低,仅为账面价值的84%,1965年最高为232%,大多数时间,这一比率高于100%。假设未来这一比率接近100%,这意味着股票投资者将获得企业全部12%的回报率,至少含通胀、含税的收益率为12%。

那么,税收对12%回报率的影响有多大呢?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假设联邦、州、地方政府的股息所得税之和平均是50%,资本利得税为30%。进一步假设股本回报率为12%的公司派发5%的现金股息(税后为2.5%),剩余7%为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导致市场价值相应增长(扣除30%的税后为4.9%)。那么,税后回报率为7.4%。因此,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股票等同于回报率为7%的免税永久债券。

那么,未来的通胀率究竟会有多高呢?关于这个问题,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是,许多迹象似乎不利于稳定物价:目前通胀是全球性的、社会中的大集团倾向于运用其影响力来转移而非解决经济问题、政府总会尽量推迟问题(如能源问题和核扩散)、美国的政治制度让那些能够产生短期利益的人连任,最终将使长期问题复杂化。

政府官员通常强烈反对通胀,但同时又强烈赞成那些能够产生通胀的政策。但是,这种自相矛盾导致他们脱离实际。

人们对未来通胀率的讨论通常局限于探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细微之处。这些是决定通胀公式具体结果的重要变量,但从本源上讲,在和平时期,通胀是政治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人的行为而非货币行为才是关键。试想一下,如果让每位政治家在下一次连任和下一代福利之间选择,结果是不言自明的。

未来,通胀率将维持在7%左右,而包含通胀和税收影响在内的回报率为12%,税后含通胀回报率为7%,扣除通胀及税收的影响后,回报率接近于零。

普通股东持有的美元计价金额将增加,但是购买力没提高。弗兰克林的名言“省一分钱就相当于挣了一分钱”已过时,弥尔顿・弗里德曼的“把资本消费掉和进行投资是一样的”才更合潮流。

计算结果表明,通胀的破坏性比任何税种都大,它会吞噬资本。当存款利率为5%时,储蓄者在零通胀期缴纳100%的利息收入所得税,与在通胀率为5%时不缴纳所得税完全一样。不管是哪种情况,储蓄者被“征税”的结果都是没有任何真实收入。

未来十年,如果股本息票的回报率为12%、派息率为40%、市净率保持在目前的110%,道琼斯工业品指数将翻番。

投资者可能会认为,不管未来投资环境中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他们总会努力为自己交上一份优异的投资答卷。然而,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投资者整体根本不可能成功。

即使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等所谓的免税投资者也逃脱不了通胀税。如果7%通胀率的假设正确,那么大学捐赠基金应当把每年收益的前7%仅仅视作对购买力的补充。捐赠基金的回报率如果低于7%,他们实际上什么也没挣得。如果通胀率为7%、整体投资回报率为8%,那么这些自认为免税的机构实际上支付了87.5%的“所得税”。

高通胀转移富裕股东财富,但工人福利改善潜力不大。员工薪酬已经是派发股息金额的28倍,而且股息中的大部分流向了养老金、大学等非营利机构以及不富裕的个人股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富裕股东的全部股息转变成工资,那么实际工资增长的幅度仍小于过去一年从经济增长中可获得的工资增长。

因此,通过通胀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来减少富裕群体的收入甚至连短期的实质性帮助都不能提供给不富裕群体,其经济福利随着通胀对经济的普遍影响起跌,且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更大。

要想产生更多的经济福利,就需要大幅增加实际资本,并且投资在现代生产设施中。如果不能持续创新、在行业范围内运用昂贵的新资本资产,那么更多的劳力、消费需求和政府承诺带来的只不过是更多的失望。

虽然通胀可以影响实际资本积累,但会导致公司在派息后缺乏业务扩张所需的资金。假设股本资本的回报率同样为12%,并且一半的盈利以股息形式派发出去,剩余6%作为未来增长的股本资本。如果通胀率低(假如为2%),公司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是实物产出的真实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重复今年的实物产出,第二年投入到应收账款、库存和固定资产的资金必须增加2%,这样只剩下4%投资于实物产出的增量部分。也就是说,2%为虚幻金额增长提供资金,反映的是通胀;剩余4%为真实增长提供资金。如果人口增长1%,那么实际产出增加4%带来人均净收入增长3%,这也正是美国过去若干年人均净收入增长的基本状况。

进一步假设通胀率是7%、派息政策和杠杆率保持不变,那么考虑通胀成分后,剩下的实际增长为零。12%的盈利中一半用于派息,剩下的6%全部用于为维持上一年的业务量而增加的资金。

许多公司在正常派息后实际上没有留存盈利为业务扩张提供资金,很多管理层都纠结于如何在降低分红的同时又不会惹怒股东?电力行业的做法或许能给某些管理层提供一个参考。

近年来,电力行业分红能力甚微,甚至没有。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者同意购买股票,他们就可以用发行股票的收益进行派息。1975年,电力行业支付普通股股息33亿美元,要求投资者返还34亿美元,这样得以避免重蹈Con Ed公司的覆辙。1974年,Con Ed公司直接告诉投资者无力派发股息,其坦率但不明智的做法导致其股票在资本市场上一塌糊涂。管理层非常优秀的公用事业类公司会维持甚至增加季度派息水平,然后要求新老股东出资。有些公用事业公司的方法更妙:公司宣布派息,股东缴税,然后迅速增发新股。这一过程中,没有现金换手。

第8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治理

投资是一种有意识的经济行为,投资行为受人们心理意识的调节控制,诸如,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与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其实质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在证券投资市场,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为对于投资时机的判断和选择,投资具有风险性,投资期越长,投资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因此证券个体投资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风险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投资者成功的最根本素质。

1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的集中表现——认识偏差

证券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由自主地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如跟庄、推崇股评、高换手率、市场非有效性等,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强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伤害自信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自信是危险的,例如,很多证券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已经发生亏损的股票。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决策失误,并伤害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好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跌,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在大盘进入了真正的底部区域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好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买了那只股票,现在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人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人的股票投资往往是失败的。

1.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有些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会认为公司正趋于一种增长状态,并且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开始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自我归因低估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偏差,对个人的信息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他们心理模型的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从头部进入底部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时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作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1.3损失厌恶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投资者偏爱维持原状。在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期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在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常感到后悔,而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比如死守赔钱的股票,以拖延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把损失兑现。害怕兑现损失就持有亏损股过长的时间。实际上,股票市场随着策划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当大多数的被动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和强烈的股市心里场效应迷漫着整个股票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被动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1.4羊群行为的认知偏差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是一种非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及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由于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报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度波动,破坏市场的稳定运行。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股市策划者想要的被动投资者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被动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

由此可见,投资过程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最终会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这一偏差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这种反馈环是形成整个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证券投资者心理误区克服的关键——调适、塑造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磨练自己的耐心,具备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练起市,性格坚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恰如其分地归因,以利再战。

2.1克服贪婪和狂热

投资者一旦被过度的贪婪所控制,手里有钱,就要买,他们不但是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买股票的消息来源,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人在大市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这样的股票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人将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人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惧怕常使股价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震荡起伏,购买股票时,不仅需要具备某些会计上和数学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善于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投资应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在股票投资中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投资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应在对各种资料、行情走势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比较、研究,再决定投资对象并且入市操作。这样既可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少做一些错误决策,又能增加投资获利机会。

2.2勇于承认错误,树立信心

投资者不可能每一个预测和决策都很正确,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承认,市场中总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谦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信心是投资成功的一个起码的条件,投资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学识,而不是主观期望。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潜心研究投资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把别人的经验借来,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为自己的投资失误辩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误记录下来,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资者盘算股票之前,应该对股市做出某些决策性的判断。判断是稳定股票投资的信心,如果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必将成为股市的牺牲品。投资者投身于股市,要树立信心还需要耐心,如无耐心,后悔、失望、沮丧、冲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这样失败的机会非常高。投资者必须考虑投资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长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资者自身的财经需求和其它情况来定,由于成长性与风险相连,投资者还必须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与自己的价值体现,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与自己的人格特征冲突。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炼出来的,也是理性判断和实践经验的结果。

2.3培养独立的判断力、自制力

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每位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冲动,而投资者必须具备耐心和自我决断力,不应盲从他人建议,而应有自己的判断力。约翰特里思在《金钱的主人》一书中,反复强调“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没有什么秘决,对于成功的投资者来说有个显著的投资态度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会相当仔细地进行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在显微镜底下进行研究”。反对将成功投资者的成功归因于运气的做法。在证券市场,投资是一项高度技巧性的行为,投资者不要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投资一定要自己判断、研究行情,不要因为未证实的流言而改变决心,可买时买,须止时止。投资者的自信应建立在一定的投资交易经验和个人能力基础之上。否则,投资者没有根据的作出判断、决策、并且固执己见,那么意味着蛮干,并不是有自信心的表现。投资者必须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的意志品质,自制力体现着意志的抑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恐惧、懒惰、害羞等消极情绪和冲动言行。

2.4培养坚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除了要知道投资既能让人赚钱也能让人蚀本的道理,还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从事投资这一行当,一个成功的投资家,需要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精力花在股市分析和技术的提高上以及是否具备坚强的性格,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执着专一、坚守自己的准则,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投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实际控制,包括制定投资计划的能力、实际控制的能力、检查结果的能力、合理归因的能力、采取补救措施的能力。切实认识到股票不是储蓄,不仅需要财力,还需要智力和精力,股市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成正比,如何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是一门科学,投资者应该克服追涨时只听利多,赶跌时只听利空的偏执心理,增强对经济环境、股市行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培养坚毅的性格,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能对股市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股市整体走势,认清当前的股市形势,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对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这样的一个既符合股市规律又有利于投资者自身的合理的心理价位不断确立,以确保预测准确,投资成功。

参考文献

1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

关键字:市盈率 股价 收益 股票市场

市盈率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得到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在每天的《中国证券报》中都有有关上市公司以及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值的报道,并且我们可以经常听到许多证券从业者结合市盈率的值来评估某只股票的价值。尤其是在2000年对我国股市市盈率是否过高的讨论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热度,由此可见市盈率的重要性。

一、市盈率的概念

市盈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金融分析的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他在1934年与大卫。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一书中第一次提到了市盈率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一只普通股的价值是其当期收益的一定倍数,这个倍数一部分决定于当时的人气,另一部分决定于企业的性质与记录。这里所说的一定倍数正是市盈率的大小。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市盈率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一般来说,市盈率的全称为“市价盈余比率”,亦称“本益比”或P/E值,它是一个将价格与上市公司当前的盈利状况联系在一起的直观统计比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记为P/E(price-earnings ratio),即: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对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票来说,由于它易于计算,使得股票之间的比较变得十分简单,而且能作为上市公司一些其他特征(包括风险性与成长性)的代表,因而在股市投资中市盈率成为十分具有吸引力的选择标准。

一般来说,在理论分析中,市盈率指标中的每股收益通常使用预期收益,即市盈率为PO/P1。而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获得的市盈率指标一般是指每股收益与最近一期会计收益之比,即为Po/Eo。这也是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信性。

二、市盈率的研究意义

(一)可作为股票定价的依据

由于市盈率是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当某只股票首次发行时,首先就要对其进行定价,市盈率可以通过一些既定的方法,比如基础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测算出来,这样,在每股收益已知的情况下便可以得出一只股票的发行价格。

(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可据此判断股市泡沫度、健康度

市盈率作为衡量股票投资相对价值的指标,也得到了政府决策部门的广泛应用。政府决策部门常常依据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来判断市场的冷热,以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在实际中,沪深市场平均市盈率的高低,就是国内财经管理当局对股市态度的一个方向标。市盈率过高,容易让决策层产生如下判断:股市过热,系统风险加大,投机性太强,由此就可能采取一些对股市进行降温的措施。

(三)机构、个体投资者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

市盈率是分析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投资者为获得一定的预期收益而付出的成本倍数,它的倒数就是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股票市盈率的高低反映了股票投资相对成本的高低,同样也体现了股票的投资风险。

股票市盈率常被用来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其当前业绩的偏离程度。从投资行为方面理解,股票市盈率被用来表示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状况;从投资学角度看,它表示的是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即用每股税后利润来回收买人股票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市盈率高的股票,其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就越高,收回买人股票的资金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市盈率越低,其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市盈率给人们评判股票投资价值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标准,成为股票投资分析的基本指标。

三、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分析

(一)我国股市市盈率的历史和现状

考察我国A股市场市盈率的历史可以发现,1996年以前的市盈率水平非常低,约在10~20倍之间,这给1996~1997年度的股市留下了巨大的上升空间。1998~1999年,市盈率在30~50倍间波动,基本在40倍左右。2000~2001年,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在加倍左右徘徊。2002年底沪深两市整体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7.6倍和40.5倍,较最高点时的市盈率分别下降了29.6%和40.0%,与股指的跌幅基本相当。2003年和2004年沪深两市整体的加权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3.1倍和31.7倍,已处于较为适中的水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至2003年11年间,除1994、1995两年外,我国股市的市盈率水平都在30倍以上,2000年的市盈率更是达到了60倍。根据申银万国的统计数据,2007年1月A股市场的静态市盈率已经达到38倍,比成熟市场高70%,比新兴市场高45%,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高的。能够与38倍这个静态市盈率相比较的是,目前欧美发达国家股市的市盈率一般保持在15~20倍左右,香港恒生指数的市盈率约为16倍。

(二)市盈率是否过高的相关分析

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市盈率是否过高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大多数人认为中国股市投机性太强,市盈率与国际股市相比明显过高。但也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具有特殊性,市盈率是合理的。双方在2000~2001年期间“基金黑幕”引发的中国股市大辩论中进行了激烈交锋,其中以吴敬琏为代表的一方认为市盈率过高。2001年,中国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达到67倍,这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但如此高的市盈率却没有增长潜力最高的上市公司。

其他有关我国市盈率分析的主要文献如下:沈文浩等(2004)在谈到我国股市市盈率的合理性问题时,通过对市盈率的总量分析,并且考虑到我国基准利率较低、经济增长率较高、上市公司平均股本偏小、存在2/3的非流通股、居民投资渠道狭窄、外汇管制较严等因素,合理的市盈率应高于美国的同类指标,由此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平均市盈率已进入合理区域。于桂琴(2001)认为沪深两市的总体市盈率状况,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经济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经济周期、市场利率水平、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相适应的,没有偏离经济运行的总体轨道。当然,市盈率不高并不意味着股票市场不存在风险,加强监管是化解股市风险、防止股市泡沫膨胀和过度投机的重要举措。

(三)我国股票市盈率高的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从市盈率的计算公式这一角度来分析市盈率的影响因素。从市盈率的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出:市盈率的高低主要由每股收益和市价两大因素决定。市盈率高要么是由于股票价格过高引起的,要么是由每股收益过低引起的,或者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原因进一步分析如下:

1 市场的过度炒作造成股票尤其是绩差股股价普遍

高估,提高了市盈率。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上,绩差股通常少有人问津,流动性较差。但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情况却完全不同,一方面由于股票长期供不应求,无论何种股票都会得到资金的关照,绩差股也不例外;另一方面,由于绩差股常常有重组题材,有想象空间,因此易受到庄家的亲睐。在庄家的操纵下这类股票常常出现价格奇迹,普通投资者在“奇迹”的刺激下,步步跟进,股价也就步步提升。在我国,还有一类特殊股票,通常由于连续3年利润为负等原因,缩写前被冠以ST。一直以来,ST类股票都受到短线资金的追捧,追捧程度越高,股市泡沫越大。因此,微利亏损股股价高主要是人们的良好预期在作怪,即相对高价反映的是一种透支行为。

2 市盈率高与市盈率的静态计算方法有关。我们计算市盈率通常使用的每股收益指标是上市公司上一营业年度的已实现数,它难以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情况。事实上,我国8%以上的年经济增长率意味着我国企业将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上市公司的预计经营业绩每股收益是有很大潜力增长的,而简单的以上年度已实现数来计算市盈率会导致市盈率偏高。对于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常常通过资产重组改变自己的经营状况,经营业绩发生变化的可能也就较大,而投资者购买股票是看公司的未来前景的,当绩差股的经营有转好的迹象时,其股价先行反应,而静态市盈率仍以以前的业绩情况计算,难免有被高估的现象。

3 证券市场的不完善及投资者的投机行为。由于股票投资是一种“购买未来价值”的行为,朝阳产业中的上市公司往往享有较高的市盈率,相反,夕阳行业中的公司市盈率往往较低。因此,不同行业的市盈率理应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在我国的股市中,行业差异并不明显。以2000年的行业市盈率水平为例,大部分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介于50~70倍之间,只有文化与传媒等少数行业的市盈率水平较大程度偏离此区间。

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证券市场不完善,进而派生出的投机行为所致。股票交易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证券市场不完善,进而派生出的投机行为所致。股票交易者对行业缺乏足够的研究,不能很好的识别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当某一行业由于利好刺激而被投资者看好时,其市盈率水平必将大幅上升。

四、降低市盈率的思路分析

从计算市盈率的公式看,降低市盈率主要可通过降低股价和提高每股收益来实现。因此,在考虑降低市盈率的方法时可从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去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

(一)降低股票价格

我国推行的股权分置方案,部分非流通股采取低价流通的方式,将大大减低目前的市盈率水平。相当长时间以来,监管部门将工作主要集中在股市价格的调控上,在降低股价方面已经引起我国监管部门的充分关注。

(二)提高企业的收益

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低收益是造成市盈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真正解决我国市场的投机性,释放风险,降低市盈率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微观主体――企业上。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是降低市盈率的一大基本措施。近年来,监管部门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上,加强投资监管,降低和防范股市风险。一个投机过度和市盈率水平过高的市场,其股市风险较正常市场的投资风险更大,因此加强证券市场监管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强化证券监管,可以有效地抑制过度投机行为,从而降低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证务市场系统风险的降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报酬也随之降低。从而市场可容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也可以相对提高。

第10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A股市场将进入到四季度。从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价值型投资黯然失色,而市场表现最为抢眼且阶段性强势股票主要与主题投资密切相关。作为股票市场的一种投资策略,主题投资在A股市场上有其阶段性的必然,这需要投资者在未来风险起伏的市场中适应。同时,其作为阶段性的表现品种,并非是追涨或杀跌策略均适用中长期,其在活跃过后,其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回落风险。中长期而言,股票的质地决定其价格是任何市场的最终定律。

从股票投资学的角度来看,股票投资策略可以概括为趋势型策略、事件驱动型策略、相对价值型策略、套利型策略等。事件驱动型策略就是主题投资最为明显的体现方式,此次A股市场中围绕上海自贸区这一重要事件,“两桥一嘴”及上海本地股可谓风光无限。

面对主题投资相关的股票品种表现,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的投资理念,其主题投资类股票往往是来的快也去的疾。目前市场中许多价值投资者或理性投资者开始动摇,有人认为跟风炒概念的大赚特赚,那些注重公司基本面和估值的投资者,一无所获。“研究基本面,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这句话两个月前开始流行,如今更有变本加厉之感。实际上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主题投资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的必然性,同时树立起既重视其短期机会,同时又要防范其估值回落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更为重要。

笔者认为,主题投资是我国目前A股市场的一种必然。

首先,量能及多层次市场变化导致运作整体市场难度加强。今年以来深沪A股市场总体量能不佳,而随着解禁股的不断解禁,实际上量能很难发起整体性市场表现机会。从市场数据来看,上海市场今年大部分时间单日维持1000亿以下的量能,有时更低,而目前流通市值已高达13.7万亿,今年9月份之前,上海单日量能始终低于深圳,而上海自贸区题材出来后才略高于深圳,这说明市场整体性机会难为,而今年以来创业板个股的表现自然是市场总体量能难为的一种另类策略选择。同时目前A股市场指数套利工具的增加,也使得市场大型公司表现持续性差的一个诱因。

其次,基本面不确定性因素较大。作为机构投资者往往关注基本面变化预期而定策略,从目前基本面变化来看,实际上大型公司所处的行业演变有其不确定性,比如银行、房地产、钢铁等。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目前M2/GDP已突破200%多,而地方债务规模扩大、地产泡沫面临变化等都加大了市场不确定性演变。近期温州等部分城市楼市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债务扩大及对当地银行业的冲击,就可见一斑。

最后,机构多样化的必然。从目前A股市场来看,机构多样化已体现出来,既有公募基金、券商等,也有保险资金、QFII、社保基金、私募基金、信托、银行理财等,而近些年随着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融资融券等新型交易工具的出现,跨市场炒作的期货资金也较为明显。

在机构多样化的背景下,一些资金总要寻找阶段市场的投资点,因此主题型投资也就自然出现于市场之中,而主题投资的资金具有集中某个题材进行短期运作的特征,其事件过后往往是炒作后的股票大幅度回落,其对市场整体并无趋势性的影响。

第11篇

巴菲特:我犯了错

根据2008年年报,伯克希尔公司第四季度收益为1.17亿美元,同比下降96%,折合每股收益从1904美元降至78美元。从全年业绩看,公司收益从132.1亿美元降至49.9亿美元,下跌62%,创6年来新低。

一个大错几个小错

“我至少做出一个重大的投资错误,还有几个小一些的,但也造成了伤害”,巴菲特在公开信中坦承。

巴菲特所说的最大的错误,是在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位的时候,他增持了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股票。2007年底,伯克希尔公司持有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数量为1750万股。进入2008年,巴菲特看好国际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而大量增持康菲石油公司股票,截至年底,持有的康菲石油公司股票达到了8490万股,这导,致伯克希尔公司损失了数十亿美元。巴菲特认错道,“我没预料到能源价格在去年下半年会急剧下降”。

巴菲特还承认,他花2.44亿美元购买了两家爱尔兰银行的股票。到2008年底为止,这两家银行的股价狂跌了89%,而且2009年以来还在下滑。巴菲特说,他购买这些股票的原因是它们“看起来很便宜”。

此外,公司持有的前20大重仓股截至2008年年底总市值为519亿美元,其中19只股价在2008年下跌,仅有一只幸免。第一大重仓股可口可乐公司股价全年下跌26%,美国运通公司下跌64%,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下跌41%。

专家认为,巴菲特的投资亏损大部分源于远期金融衍生合约的账面损失。伯克希尔公司向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内共4种股指的股指期货投资者出售保险合约,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债务总额,单单在2008年第四季度就增加了49%,达到100亿美元。虽然合约至少在2019年到期,但在全球股指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公司必须按规定在季报及年报中减记浮动亏损。

还有一个“错”没有明说

巴菲特在公开信中不无悔意地说:“当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迅速采取行动的时候,我还在啃自己的拇指。”这等于间接承认了他的一个无心之错。

巴菲特是股神,更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的典范,他的一举一动备受世人瞩目。在次贷危机席卷全球,资本市场哀声一片之时,他在2008年的表现,一度是个唐吉诃德式的英雄,试图以一己之力来提振市场信心,不料事与愿违。

巴菲特在2008年5月曾经到欧洲考察。9月后,随着次贷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巴菲特出手了。9月18日,他花47亿美元买下美国最大电力行销巨头星座能源集团公司郝分股权,9月21日,动用lO亿美元购买日本汽车及飞机工具机厂商Tungaloy公司71.5%股权。随后,又以50亿美元购买高盛公司股权。9月29日,以每股港币8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公司的股份;10月2日,他宣布将收购通用电气30亿美元永久性优先股,10月4日,其持有大量股份的富国银行宣布将以总价15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联银行……可谓重手频出。

在此期间,巴菲特利用各种场合了大量关于美国经济和美国股市乐观预期的言论。在2008年10月1日他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股价都显得十分合理。当其他人都感到害怕的时候。投资机会就已经到来。”诸如此类的言论经过股神的嘴说出来,自然会有不同的分量。

人们普遍认为,他的举动不但动用了自己的资金,还通过其市场影响力调动起其他资金的积极性,正如1907年的摩根所为。巴菲特的投资因此被视作是自次贷危机加剧以来,美国金融体系获得的最有力的信任票之一。现在看来,巴菲特错了。据CNBC最新报道,巴菲特在2009年3月9日表示,美国经济已经跌落悬崖,并且可能还需要5年时间才能完全走出目前的衰退。

巴菲特之惑

巴菲特说:“到2008年底的时候,投资者就像是误入羽毛球赛场的小鸟,满身的血迹和困惑。”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巴菲特的“惑”又在哪里?

对当前危机的认识不足

这不是巴菲特一个人的错。这场危机的影响已经超过了1929年。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面前,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错了,格林斯潘错了,巴菲特也会错。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倡导者,其投资的基点建立在对基本面的正确判断上,在低点上买人被市场低估的具有高成长股,长期持有,适时卖出。在时间跨度上,牛熊转换平均10年一次,其中8年牛市,1年震荡,1年大熊。在危机幅度上,一般国际公认跌幅超过20%就是熊市了,这个时候股价普遍偏低,正是入市良机。然而当前的危机远远超出了这个认识范畴。熊市的持续时间不是1年而是5年,股市的跌幅不是20%而是超过50%。正是巴菲特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他才会在能源价格高位时增持石油股,正是由于他对危机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出手过早,买在了半山腰。

特殊商业模式遭受冲击

巴菲特的财富与价值主要通过伯克希尔来体现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4家再保险公司之一,伯克希尔主营保险业,证券投资仅仅是其“副业”。巴菲特用公司账面上的保险浮存金派生出两项投资业务:一是股票投资,二是股权投资。人们用3个数字来评价伯克希尔的成长业绩:一是伯克希尔的市值增长,二是股票投资的收益,三是股权投资的回报。3者相比,股票投资的年均回报是最低的。

有人认为,巴菲特在1965~2006年间真正投资二级市场的回报,年均仅为12.8%,而他这一段时间投资于私募股权所获得的利润事实上超过了31%。巴菲特是用私募股权投资和私募证券投资两只手共同构建了一个特殊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在通常状况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成就了巴菲特的神话。

最近,这种商业模式也遇到了挑战。巴菲特公司的再保险业务为其他保险公司的投连险产品提供了再担保,用370亿美元保的是2030年道琼斯9500点之下的亏损,这意味着,在2030年之前,如果道琼斯长期呆在6000点以下,伯克希尔公司甚至有破产的可能。

巴菲特看错误

第12篇

作为新生事物,“一对多”产品没有业绩参照,投资者对其产生的好感主要建立在基金公司强大的投研平台及某些逻辑推测上。从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市场的先例来看,公募基金“一对多”产品更多体现在“绝对收益”方面,但其收益率水平很难超越平均水平。

收益水平不见优势

事实上,几年前基金公司类“一对多”产品即已问世。当时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基金公司主要以“投资顾问”的形象出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及信托产品中。在银行或是信托的平台上,基金公司以投资顾问方式,进行资产管理。

这类产品和“一对多”几乎无本质区别,产品在契约设计上多为灵活配置型,股票投资范围为0-100%,这一点与大多数“一对多”产品相似。在收益分成上,两者也近乎相同。一般当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高于当期基准收益时,可收取超过当期基准收益部分的20%作为业绩报酬。而这笔报酬,在与银行或信托公司按约定比例分割后,基金公司可以收获一笔丰厚的利润。某种程度而言,基金充当“投资顾问”的产品,可以作为“一对多”产品业绩表现的缩影。

与基金公司旗下的公募基金相比,在上涨市场中,这类产品在收益率方面并未显出优势。从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在市场上涨期间,基金“投资顾问”产品的收益率往往没能跑赢沪深300指数,也没能跑赢同一时间段内公司旗下的公募股票型基金。

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牛市中基本上是仓位为王。公募股票型基金的股票投资范围一般为60%-95%,其仓位范围的平均数为77.5%,这决定了公募基金须保持较高的仓位。在基金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灵活配置型产品中,虽然其股票仓位最高可达100%,但其仓位范围的平均数为50%。基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基金经理能够持续保持高仓位运作的并不多,这就使产品的收益率在持续上涨阶段落后于旗下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水平。从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看,7家基金公司做“投资顾问”的理财产品的收益,其收益均不敌同期的旗下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水平。

抗跌能力比较突出

尽管在收益水平上不占优势,但基金“投资顾问”产品的抗跌性却非常突出,显示出绝对收益产品的亮点。这对基金“一对多”产品有一定参考意义。

从好买统计的数据来看,在2008年的下跌期间,基金公司的“投资顾问”产品跌幅均远小于同期旗下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水平,但在今年8月的市场急跌中,大部分产品的跌幅与旗下公募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相当。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是因为这类产品长期平均仓位要低于股票型基金的长期平均仓位,在熊市中有利。

另一方面也说明,灵活的股票范围放大了基金公司多空观判断的作用。在预期市场下跌时,基金经理可以空仓或者接近空仓。

从中可以看出,绝对收益产品的难度在于对后市的具体判断,产品的灵活性是以基金经理犯错概率增加为代价的。基金经理长时间保持准确的判断难度极高,对于这一点投资者应有清醒认识。

行走于“中间地带”

基于对基金公司“投资顾问”产品的分析,我们对专户“一对多”产品的特征也能探知一二。

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一对多”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很可能会低于公募股票型基金,即牛市中整体表现会弱于公募股票型基金,而熊市中整体表现则会较强,体现出非常强的“绝对收益”特征,但收益水平却是平均化的,甚至未必能超越公募股票型基金产品。

另外。可以预见的是,由于这类产品对公司投资研究水平要求较高,尤其对择时有较高要求,因而产品业绩将主要取决于基金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其产品业绩的分化可能比公募股票型基金大。

而与私募基金相比,“一对多”产品的灵活度和投资特色目前恐怕不如私募基金。后者在实际运作中其灵活性会得到更大的体现,主要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做决策时相对独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可以鲜明地展示出来。而“一对多”产品的设计虽赋予其灵活的运作空间,但管理团队并非完全独立运作,投资管理模式与公募基金类似,共享研究平台,也需要投资策略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并满足公司对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与风控要求。制度上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个性化上仍然具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