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时间:2023-06-07 09: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第1篇

关键词:生活化;化学学习情景;创设

【中国分类号】G633.8

一、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之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的一个重要学科特征就是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实现这一理念,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社会的关系。化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设置“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五个主题之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每一个单元都提供了可供选择的生活化学习情景素材,这都表明新一轮的化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当重视学习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实践也证明,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自然界常见事物、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事例、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发展来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探究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学生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创设途径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自然科学,这就决定可以从日常社会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生产、生活实际、社会问题及化学科技成就等方面创设化学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让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此激励学生学好化学。

1.利用自然现象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层面揭示自然界物质之间的变化奥秘的自然科学,自然界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问题情景往往从自然现象中来,如在碳酸钙知识内容教学中,老师可给学生展示我国桂林地区溶洞的照片,或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提问学生溶洞中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生产实际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推进社会生产力、人类文明起着重大的作用,生产实际中有着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化学肥料、农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利弊、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重大影响、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利用、金属的冶炼和钢铁的防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如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可这样创设学习情景: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项链、铁制品、铝窗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但全世界由于锈蚀而报废的金属约占世界金属年产量的20%~40%,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是什么原因引起金属锈蚀呢?我们该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利用家中常见铁制品进行探究找出金属腐蚀原因,并在实际金属防腐中应用,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3.利用生活实际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无处无化学。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燃烧与灭火、防火措施、居室污染、食品与营养、人体中的必须元素、生活中的材料等都是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对实验中碘元素的检验探究中,可创设问题情景: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现在市场上出售的食盐几乎都注明“加碘”,那么食盐中碘到底是以哪一种形式存在?还是多种形式存在呢?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利用社会问题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社会问题是化学问题情景的基本来源。如能源、材料、环境、粮食等多方面的问题、臭氧层的作用和保护、二氧化碳的功与过、酒精燃料、氢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制和生产应用等。如酸雨知识点教学中,创设情景: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能源消耗的70%。燃煤排除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20世纪末我国酸雨区的面积高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很多地方的树木和文物等都到受酸雨的危害。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酸雨有哪些危害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来探究酸雨。

5.利用科技发展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化学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科技新成果,体现时代特征。如: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生态农业的发展、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新科技发展。例如“导电塑料”是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当创设这一问题情景,就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塑料不导电”相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去学习。

三、创设生活化的化学学习情景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标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与内容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因此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创设应指向明确的课程目标。

2.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是为学生所了解或愿意了解的,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突出情景价值性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中应该蕴含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掌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

4.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应能印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因此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真实、可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

第2篇

关键词: 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STS教育 学科渗透 探究式教学

STS教育是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社会(Society)的相互关系为侧重点组织教育的。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并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生活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知识和情感上得到满足。

一、化学新教材中体现STS思想

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高考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从重视知识的考核转向重视能力或综合素质的考核,中学化学由单一的理科应试科改为高中必修和选修科,教材的编写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过渡和衔接;减少了记忆性的知识,增加了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内容;加强了与STS的联系与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我,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STS对中学化学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影响

近年教育部颁布了《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将过去单一的教学目标改为全面、动态、综合的学习目标。从知识与技能(化学基础知识和重要的实验技能、化学与技术、社会发展相关的知识等),过程与方法(知识的形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思维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等,交流和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探究兴趣、科学态度、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创新精神)三个方面界定了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标准。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充分吸收了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STS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

本次课程改革在内容体系上,与大纲相比,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例如,教材在碳族元素这一节中,介绍了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的金属掺杂C60超导体等新成果。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对人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我国科技发展的喜人现状。新课程更注重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加强了科学史和科学家及其发明的介绍,突出了化学与技术的联系,注重化学知识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切入点紧密联系科学、技术、生产实际,及时拓宽知能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搞科学调查、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

三、STS对化学教学方法的影响

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组织实施科学教育。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广泛性、开放性的特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全面贯彻STS教育思想,必须改革当前程序化讲授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积极推行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是集启发式、问题讨论式、实验探究式等教法于一体;在问题情境下,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打破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走的传统教学框架,选用教师沿着学生思路引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自觉地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以结合化学知识与当地实际情况,使STS教学落到实处。例如学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带领学生参观海水淡化工厂,通过介绍以海水为原料,使用不同化学条件获得不同化工原料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业,让学生在惊叹“不起眼”的海水内蕴藏着如此丰富而宝贵的化工原料的同时,意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在讲完铝的氧化膜后可带领学生参观镀件厂,让学生亲眼目睹普普通通的铝制品通过化学方法一下子就变成美丽、耐用的“艺术品”的过程,并鼓励学生把随身所带的钥匙扣也“打扮”一新。学完乙醇后,可带领学生参观酒厂,通过介绍学生不仅懂得了从粮食到酒的过程,而且知道了饮用酒与工业酒精的区别及“酒越陈越香”的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STS对教师素质的影响

由于教材毕竟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时间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介绍有关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联系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及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而,STS教育要求教师本身要有很高的素质,教师要逐步实现由专业型向全面型,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化。这需要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经常关注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沿,广泛学习相关科学知识,不断进行业务进修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的一专多能的新型教育专家。

中学化学教学是对现代的青少年(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是实现化学教育社会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我们深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全社会对STS教育思想的不断了解,STS教育对中学化学教学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华兰.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J],西华大学学报,2005:318-319.

第3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二难困境;理性;责任主体

一、现代科技发展凸显的二难困境

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行动的外化形式。它从产生之日起,就以其特有的威力不断地为人类谋取福利。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它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的原动力。然而,人类获得的科技进步,实质上是以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甚至是以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为惨痛代价的,人类社会持续进步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日新月异、幸福舒适的生活的过程,也是人在安逸的生活中逐渐与人自己类本质异化的过程,是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逐渐紧张的过程。现代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双重效应,让人们在做出科技发展决策和评价科技发展成果时陷入了二难困境。

二、二难困境背后的实质

(一)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

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指出,现代文明的全部成就和问题都来源于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紧张和对立。韦伯认为,所谓工具合理性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是排除价值判断或价值中立的行动,是非理性的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是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性的价值,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是引入价值判断的行动。对价值合理性行动来说,行动本身是否符合绝对价值是重点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至于行动可能会引出什么后果,则不会加以关注。

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是现代生活两难处境的根源,由此伴随而来的人的两难处境贯穿在经济、法律、政治各个社会生活领域里,统摄了整个社会生活。从形式合理性角度看事物必然引出实质非理性,从实质合理性角度看事物必然引出形式非理性的结果,这就使现代人在面对生活做出抉择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然而,那两种合理性之间的冲突也仅仅是抽象的理想概念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

(二)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韦伯心里,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并非绝对对立,它们彼此互为前提地共存于同一事物之中,是同一事物属性的不同方面。工具合理性以透过理性计算去选取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专注功能而排斥价值理想,在这里人通过服从理性而旨在控制外在世界。价值合理性行动,以满足主观信仰的要求为行动目标,重理想而牺牲理智,缺乏达到目标的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人这个既有情感又需要理智的存在物来说,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都是不可缺少的。

(三)现代科技发展突出问题是工具合理性过分张扬与价值合理性缺失的结果

如上所述,一个具有真正自由人格的人,能以价值合理性为动力,以工具合理性为行动准则,将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辩证统一地完美地结合起来。然而,现代社会使人难以在获取工具合理性行动的同时又服从价值理性,在这二难抉择中,现代人张扬了工具合理性而忽视了价值合理性,这一绝对化的行动必然导致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在工具合理性行动指引下,现代社会将人的生存目的、社会责任和人类命运问题置之度外。一方面,片面强调工具合理性、逻辑性和规律性的重要性,强调操作系统的客观有效性,忽视人性、尊严和人的价值合理性,从而导致了人的普遍物化和畸形发展,导致了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工具合理性对于功利化、技术化的追求,对于物欲、占有性的强调,导致人对自然的奴役意识,是人类在征服自然中忽视这自然固有的生态系统的本性和规律,造成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三、解决二难困境的根本立足点----作为责任主体的人

(一)作为责任主体的"人"

对于如何解决二难困境的问题,既需要形式上的方法,又需要实质上的内在信念作支撑。如论如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评价和做选择的根本立足点。在此,笔者将其定位为作为责任主体的"人"。第一,作为具有类本质特性的"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要使人能够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真正使人在社会发展中能自由全面的发展,保证人的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格的完满性和完善性。第二,作为人类一员的"人"。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生存发展始终与他人、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科技的发展不仅要关注个人,也要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同步发展,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同时更不能因为个人的发展危害到他人或整个人类的利益。第三,作为自然界一员的"人"。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处于统一个系统之中,人与自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以上三点,第一点是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保障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维护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属性,是"点"的开始。第二点是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保障人类共同发展,是"点"在横向上的延展。第三点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发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本上是保证人的持续性发展,是"点"在纵向上的延伸。作为主体的人必须在行动决策前、行动中以及做出事实的评价时必须考虑的前提和出发点。

(二)作为 "责任"主体的人的确立

1、实现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辩证统一

工具合理性片面强调逻辑性和规律性的重要性,强调实用性和有效性,剥夺了个人主体性、意志自由和创造性,把人的生存目的、社会责任排斥在理性之外,忽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终极关怀。价值合理性注重对目的本身的合理性进行反思,从人的价值、利益等方面考察合理与否,重视终极价值,而忽视实现的手段。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辩证统一的。正是她们的内在辩证统一,才能构成人的完整本质。对人的存在来说,无论是单纯的工具理性还是单纯的价值理性,都无法唯一地规定或实现人的全面本质。因此,既要注重实用性、功利性又要实现人之为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

2、作为"责任"主体的确立

为了弥合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之间的冲突,作为主体的人必须按照须按照责任伦理行动,确立自己的责任意识。责任伦理使工具合理性具有伦理意义,使工具合理性的认识对实践的价值判断发生影响,成为实践主体形成独立人格的依据,从而通过工具合理性认识,使行动与道德责任相联,自觉地过着既是合理性的又是符合道德的生活。这就意味着人一方面要忠实于自己,要有不屈服外在强制的坚强意志,把自己既定的价值作为参照决定行动的取向,本着对自己选择负责任的态度果敢的行动。

通过责任伦理的实现,力求使价值合理性的观念通过工具合理性行动落实到责任伦理上,完成独立人格对社会历史的自觉意识。面对现代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二难困境,人们在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策略和进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评价时,既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实用性、功利性又要实现人之为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第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参加徐家汇街道为老服务工作表彰大会,并能在此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叫任德民,来自上海翔神计算机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多个集电子商务、通讯、贸易、餐饮、物流、娱乐、食品、艺术品寄售管理于一体的分支机构。在徐家汇街道社区的关心支持下,公司的各方面工作都进展的很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我们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还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我的体会是:要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把爱心传递下去;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爱心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现在的社会生活是高节奏的,人们匆匆忙忙的工作和生活着,在追求高质量的明天的同时,却往往遗忘了许多东西,忽视了老人内心的需要。步入老年的他们,更需要社会、家庭、子女对他们的呵护和关爱。人人都有夕阳之时,都会年老体衰,都渴望得到大家的关爱。关爱老人,让我们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去解决老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之情。20xx年8月20日举办的“翔神与老人同乐”活动,我们奉献的是真诚祝福和款款情谊;10月6日又向社会发出了“关爱老人、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共建和谐”的倡议书,是本着以“老吾老以已人之老”的心态,带着情感去做好老年人的工作,帮助老人们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老人们多一份关爱,形成全社会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敬老爱老是修养,是文化,更是人性的升华,同时也滋生了情感,丰润了生活,创造了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捧出真诚之心,拿出实际行动,为那些无助的老人撑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欢声笑语,变成最美好的人间。为促进社区经济及老龄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今后,翔神科技愿与徐家汇街道敬老院继续保持联系,把“关爱老人、尊重老人、孝敬老人,帮助老人”的活动作为提升企业文化内涵。为老人服务,为构筑和谐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最美不过夕阳红”,只要我们都伸出热情之手,关爱和帮助老人们,他们就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安心地去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有了你我的关爱,老人将不再寂寞!借此机会,我代表翔神计算机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向徐家汇街道敬老院各位老人表示忠心的问候和热情的慰问,并对为建设和谐社区付出辛勤劳动的社区工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最后,预祝大家节日愉快、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第5篇

【关键词】实践本质 社会生活 当代价值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当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对它有真切的认识和把握。理论话语的冲突、历史与现实的差距、错误倾向的诱导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致使我们对寻找答案反而无所适从。重新审视揭示的社会生活本质,答案就蕴涵其中。

实践的观点是全部理论的根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①这一论断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冲破思想迷雾,找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准确方向,其真理性已经在客观社会实践中得到不断证实。在思想意识多元化、信息出口大众化、实践领域更新化、实践效果交互化的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让实践从书本回归生活,用它的真实面貌把握社会生活的过程和规律。同时,实践活动主体效应的日益增强和在主、客观上呼唤实践的增权赋能,其根本旨趣在于为当代人类实践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价值范式。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实践仅仅作为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以及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来概括和表述,着重揭示认识对实践、主体对客体的依赖关系。然而,对于社会实践自身所包含的全部关系、属性、功能等方面没有充分展开表述。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仅仅从某些情形入手解析其内在各种基本矛盾的运动,这些矛盾是从社会生活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其本质是由社会生活过程决定的。其本真是对社会生活面貌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各种日常生活便不单单是个体之间的简单生物性关系,而是承载着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演进,当前这种社会生产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变化,越来越复杂、深刻。

进入21世纪,人类在为自己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而欢呼感叹的同时,也要为或即将为因此产生的种种负效应“买单”。倘若我们仅仅如唯心主义者躲在庞大复杂社会现象的大伞后面一般,从精神是世界本原的基本前提出发,把实践归为精神活动,仿佛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信仰危机、道德危机等问题都可以用意识的话语来掩盖了,仿佛我们对人类所有随性的实践活动不必规约了。现代资产阶级实用主义极力标榜重视实践、行为、效用、“纯粹的绝对意识”等,但他们的所谓实践,其含义无非是指主观经验的一种,或者是退化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应付环境的本能活动,甚或认为社会毫无本质可言。如“民主社会主义”打着“实践”的大旗,行着“实用主义大杂烩”之举。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也是片面的,他们不懂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因此,马克思以外的一切实践观不管其产生时间的早晚、或者名称的翻新,都不能科学地说明社会实践的真意。

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关系中的活动,并受这些关系所制约。脱离这些关系、孤立地考察单个人的一时、一事的活动,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实践,还原实践的本来面貌。不管是“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说”、还是“高富帅的马太效应”,一方面使我们对人类个体对自然对人类束缚的日益减少慨赞,另一方面也使“非”的意识形态悄然泛化,这在根本上是社会发展“负效应”的衍生品。只有对过去历史实践有一个完整、客观、准确的理解,才能在对历史实践中的人物事件评判时有所扬弃,才能更理智地面对现实实践并发挥人的能动性超越主客观的桎梏。人们在社会中对它的认识只有越来越丰富和完善,在人类发展动态链接环节中对必然的认识才能越来越真实和可靠,对未来实践的指导才能越来越准确和深刻。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这里的“体”,可理解为“体现”、“体用”。首先,社会实践把社会物质条件即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联结起来,构成了由低到高的社会形态。另外,因为人们接触实践往往从微观的具体实践内容入手,并对此内容作出客观改造和主观评价。这种改造和评价某种程度上成为主体对实践认识的“本身”,即实践本身为“体”,三种物质条件为服务“体”的方式和外在表现的“用”。

第一,生产实践是人之所以为“人”,和其他生物相区别、分化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总和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③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一方面满足人最基础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把人类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各种丰富的形式推向巅峰。近年来,人类生存的力量发生“非生态化”、“非人性化”的各种博弈,归根结底是生产实践的终极博弈。第二,社会实践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现实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④这里强调的整体是发展着的整体,而并非固守的、僵化的整体模式;这种发展也是在实践过程中凝聚的为整体服务的发展,任何背离这两个原则的实践既会失去动力,也终将脱离发展的轨道。只有实践才能为人类提供这样变化的条件,也只有实践才挖掘出人类在生存基础上发展的需要。第三,社会实践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实践观是对现实的本质进行刻画。“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⑤实践过程本身是历史的、客观的,这个能动的过程也是历史的、客观的,二者作为认识社会规律的基本条件,通过人的不懈地再实践和再认识,从现实的生活过程中勾勒出这一社会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抽象的、最一般的结果,这些结果(包括的实践观)离开了社会实践的土壤根本无从谈起,离开了人类的实践也没有任何价值。第四,社会实践决定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以及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任何超越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观诉求都会被实践结果所扬弃。在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人类的所有微观个体的实践目的、过程、形式、结果的最终合力,也都将会遵循社会基本矛盾的客观规律,以社会形态更替来表达。

今天,飞跃发展的生产力把人类带进了倍速发展的实践新时代。人类社会实践的创新性、延展性和广泛介入性是以往时代无法比肩的。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只有不断的研究探讨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践,研究现代社会实践在规模上的广润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揭示其特点和规律性,丰富和充实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原理和体系,才能保持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色。

实践是理论的内核和全部社会生活的新的生长点

在历史观上,首先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开始,找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根据社会生产方式基本运动原理引出的所有观点也都印证了实践是理论的内核和全部社会生活的精华。

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生事物使我们眼花缭乱,仿佛我们的实践已经很丰富很深刻了,许多前人梦想和未梦想过的东西都已经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与此同时,更多未解的迷团、困顿的思想、疲乏的精神也在扣问我们过去的实践、现在进行着的实践和即将付诸的实践,怎样才能找到社会生活的新的生长点?实践依然是最好的答案。无论社会形态如何,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怎样,实践的程度总是取决于人生产什么、创造什么、以及怎样生产和怎样创造。实践的既定条件展示了人的历史性和受制约性的暂时性,实践的创造性活动本身也展示了人的可能性的长效性。用辨证实践的眼光透析社会,后人评论今人的实践,正如我们现在回馈前人,很可能依然发现其范围狭小,内容贫乏,方法有限。

无论古今,所有社会问题都是实践问题。实践永远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对本质和规律的探索,而要在现实生活中去突破、去理解才有生命力。找到现实社会人的发展的新起点,在理论和实践视野内关注社会、个人和历史的统一,把握现实过程和变化中对人及其生存发展条件的具体历史状态,为人得到全面发展,摆脱对物的依赖和对人的依赖的局限,占有自身的全面本质,成为“人化的人”,这是当代社会实践中萌出的新课题。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本文系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01A520)

注释

第6篇

关键词 科技发展;人类传播;媒介形态;传媒产业;语言形态;影响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09-02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传播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丰富,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信息系统也日趋发达、日趋复杂,人类社会也日趋进步。而在所有这些进步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

1 科技发展对传播媒介形态的影响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对媒介在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非常积极的评价。他提出的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奉若经典。他指出“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由此可见传播媒介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从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所能选择的媒介工具的数量呈加速增长的趋势,而这种加速发展的推动力正是科技的进步。人类传播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以人类用于传播的媒介形态的变化为标准的。回顾人类传播的历史,人类传播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传播媒介形态发生革命的结果;而媒介形态的每一次变革,又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产物。

人类在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中,不断地与大自然作斗争,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类能制造工具、利用工具。随着人类学会利用工具,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工作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于是人类的族群日益壮大,生产分工开始出现,人们需要更多地协同劳作。如果人类再仅仅借助于声音、鸣叫、手势等原始的手段进行交流,是无法顺利实现协同工作,不能满足生存需要的。这种对交流的迫切强烈需求,导致人们渐渐以一些固定的声音代表特定的事物,特定的感情,最终语言的诞生了。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正是科技因素。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也日趋复杂,人类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类积累的知识在不断地增加,而语言作为口语媒介,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巨大限制。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原始人类开始用结绳、画图等方式来记录事件、传送信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变,人类社会终于又出现了重大的文明成果——文字。文字的出现打破了语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把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并传递到远方。以纸为载体的手抄文本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形态。这仍然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前进的结果。语言和文字的传播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跨度之内仍然具有旺盛的活力,并成为各种传播形式的基础。

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印刷时代的到来才有了改变。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的基础上的。特别是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出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大规模生产和复制成为可能。到18世纪中期,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了横扫欧洲的工业大革命,机械制造技术不断革新,新的能源动力不断得到发现运用,印刷技术也随之大大提高,迅速实现了从人力生产到机械大生产的跨越。于是,大量廉价的书籍、报纸等印刷品得以随之产生。

19世纪80年代前后,以电的发现和使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再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对无线电技术的运用开启了人类电子传播的大门。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产生,电话、电报、广播、电视等等新兴媒介飞速发展。从此,人类传播的手段更加丰富,不仅可以记录下文字,还能记录、实时传输声音和影像。如果说印刷传播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那么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传播媒介再次迎来了它的飞跃式发展,不仅出现新媒体——计算机网络,而且传统媒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从70年代才出现的计算机互联网,现在已经把世界连接起来,成为力量强大的“第四媒体”;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向网络进军,出现媒介融合的趋势,电子报纸、杂志大行其道,电视节目可以在线收看;而空间技术的发展,使卫星电视进入全球千家万户,现在全球观众能同时收看相同的节目、直击事件发生全过程;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带来手机的普及,人们已经可以用手机收看电视节目……新科技革命颠覆了我们对媒体固有形态的传统观念。

进入电子传播的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媒介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媒介发展的成果。科技成果运用于传播领域的转换时间越来越短。美国学者韦伯对人类传播的历史有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如果把人类历史100万年当作一天来计算,那一小时则相当于41666年,一秒钟则相当于11.5年。他经过计算,得出结论:人类原始语言产生于公元前10万年,相当于这一天晚上9:33;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相当于晚上11:53;活字印刷术则于11:59’4”出现,距离午夜仅56秒;无线电发明距离午夜7秒;广播距离6秒;电视距离4.5秒;电脑仅3秒。

2 科技发展对传媒产业产生发展的影响

传媒产业的形成,发端于19世纪于美国诞生的“便士报”。

第一次科技革命从英国开始,带来了横扫欧洲的工业大革命,机械制造技术不断革新,新的能源动力不断得到发现运用,欧洲各国迅速跨越了人力生产而进入机械大生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内外商品贸易日益频繁,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商业信息的重要性显得益发重要,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对信息的需求成为传媒产业诞生的市场基础。

各国开始工业化的进程后,城市规模开始扩展,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出现了高密度的城市人群。同时随着造纸术和机械印刷的发展,文字信息的大规模生产和复制成为可能。由于有了廉价的印刷品,文字的使用,知识的传递不再只是贵族、僧侣阶级的特权,文化知识开始普及,人们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城市人口中识字的市民普遍增多,这一人群的出现为传媒产业的产生创造了潜在的客户群体。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印刷技术、造纸技术得到很大提高,印刷、造纸的成本下降,为廉价报纸的诞生创造了技术条件。

在这种种条件的催化下,“便士报”——世界上最早的大众报纸——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美国诞生了。而归结起来,“便士报”的诞生是科技发展的结果。报纸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大规模发展起来。从此,传媒产业从报业开始了它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媒介不断产生——广播、电视、网络,传媒产业的疆界也随着新媒介的产生而不断扩展。广播业、电视业、互联网相继出现并走向繁荣。同时,在科技的推动下,经济利益的驱策下,传媒产业开始突破单一媒介的界限,出现了媒介融合的趋势,传统的报业、广播与电视、网络之间相互渗透;同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传媒产业跨越国家的界限。数字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传播突破一国的范围,向全球扩展。其结果是传媒产业出现媒介集中化与全球化的趋势。这一切都是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而这背后则是科技在发生作用。

毫无疑问,科技发展对传媒产业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发展并不意味着它所带给传媒产业的就只是一片光明。随着高科技(如卫星技术、数字技术)普遍地运用于传媒产业中,要从事传媒产业的经营就需要比过去更雄厚的资本支持、科技支持、人力资源支持,也就是说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会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大型媒介集团就拥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将会出现市场竞争的缺乏,造成日益严重的媒介垄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这样超大媒介集团的诞生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媒介集团都集中于发达国家,它们拥有技术上、资金上、经验上的绝对优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它们利用其自身优势向不发达国家迅速扩张,倾销其媒介产品,对不发达国家的传媒产业无疑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由于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发达国家传媒产业的扩张背后必然伴随着其文化的扩张,造成对不发达国家民族文化的破坏,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破坏。

由此可见,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肯定它对传媒产业发展的积极贡献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由其带来的种种弊病,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

3 科技发展对传播中语言形态的影响。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一直贯串着人类传播史的始终。但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语言在传播中的作用,传播中语言的形态都在发生着变化。

在口语传播时代,口语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的最主要工具。语言是口语化的,简单易懂。进入文字传播时代,文字产生使所指事物和语音分离,也使发声的人同声音分离。它弥补了口头语言时空障碍的缺陷,具有了规范、便携、能长期保存等优点。在语言表达上,这种书面语言与过去的口头语言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口语的表述是随意的,浅显的,所承载的信息是简单易懂的;而书面语言,它是规范的、逻辑性强的,它所承载的信息是复杂繁多的。特别是在这一阶段,文字的使用是贵族僧侣阶级的特权,是一门独特的技能,我们可以看到用于记载的书面语言,和用于日常交流的口头语言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是相互分离的,书面语言一般较为晦涩难懂,难于被普通人理解。

进入印刷时代,社会大众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有阅读能力的市民阶层产生,文字的使用不再只是贵族的特权。报纸产生后,不论它是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还是作为刊载信息的商品。报纸、书籍这样的产品面对的都是普通的大众,如果要将报纸、书籍顺利卖出,让大众接受,就必须要符合大众的需求。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用于表述的书面语言有通俗化的趋势,表达不再如过去那么晦涩难懂。此阶段大众传播的媒介是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因此,书面语言是此时大众传播中所运用的主要语言形态。

当电子传播时代到来,媒介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运用的语言形态也随之变化。随着广播、电视的出现,实现了人类声音的远距离传输。广播、电视的兴起,把口头语言又带回到大众传播中来,在大众传播领域,不再只是书面语言一统天下。虽然广播、电视都要通过声音传播信息,但两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有其各自的特点。相较而言,因为广播完全是依靠声音为载体传播信息,而且广播电台多是区域性的,因此它的语言更加俚俗,更加贴近听众。电视则是用影像和声音共同传递信息,语言的运用必须要配合影像。同时,正因为有画面影像的帮助,电视语言能够传达一些更为深层的信息。但总体来说,由于广播、电视的线性特征,语言的口语化,在深层报道上不如印刷媒体有优势。

传统媒体报纸在进入电子传播时代后,其文字表达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电报出现后,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将重大消息公之于众,记者在采写到新闻后用电报传递消息回报社,在语言表达上重点突出,简洁明快,适应了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节奏。随后广播、电视的出现给了报纸很大的冲击。特别是电视,它是声画合一的媒体,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报纸为了与之竞争,出现了对事件的深入采写,解释说明性的特稿应运而生。而且,随着分众化时代的到来,现代的报纸依据其不同的市场定位、不同的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写作报道。

上世纪70年代互联网的问世,对语言的运用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一个人际传播的中介,它赋予了大众更多的主动权。在这样的情况下,网民们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语言“网络语言”,比如大虾(大侠)、东东(东西)、酱紫(这样子)、GF(女朋友)、青蛙(丑男)、很S(拐弯抹角)、恐龙(丑女)、偶(我)等等。而且,这种网络语言现在已经超越网络的使用范围,开始进入人们日常的语言使用。这种大范围的对语言的创造,在过去的时代里是从未出现过的,也是过去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这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力量,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传播事业,并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本身。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的科技从理论转化到实践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以信息化、数字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还远未结束,并在加速发展着,我们不能确切知道这个科技浪潮最终会将我们带向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科技发展必将推动人类传播事业继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   伦理危机    科技伦理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已经被世界各国所共识,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来看,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都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尤其是在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极大满足了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也会导致恶的结果。如果失控,将会导致人类的灾难,为了克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科技伦理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通过科技伦理知识普及、教育、认识,不断深化科技伦理在科技活动中的影响,规范人们的科技行为,使人们的科技活动产生善的结果。

    一 科技活动引发的伦理危机

    人们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实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只不过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当事人对于利益的不同考虑和追求,才导致了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一项科学成果,一种技术手段,往往既可能被用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被用以满足某些人的邪恶需要。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不是所有的都按照人们的良好愿望行事,于是在发展过程中,给人类生存、社会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某些事物及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处于“必然王国”阶段,在运用科技手段对某些事物及其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时,只预期到好的结果,没想到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当人们为取得的成果欢欣鼓舞时,往往会忽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苗头,当危害性充分暴露在大众面前时,往往积重难返。例如,由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等,都是人们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2)为了本国、本民族的狭隘政治经济利益,利用科学技术为手段损害他国、他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利益。例如,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科技到处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领土,把科学技术作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

    (3)为了小团体利益,损害社会公众的、国家的以至人类的利益。例如:一些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在运用科技手段制造商品时,也在向自然,向江河湖海、向大气中排放出污染物质,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受到严重污染而恶化。特别是一些高污染企业,为了自身的一点利益,根本就不顾生产给自然、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性,造成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

    (4)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使用科技手段造成对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损害。如电脑黑客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制造计算机病毒造成数据的丢失,系统的瘫痪或者闯入别人的计算机偷看别人的隐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生活。

    (5)由于人类盲目地滥用、误用科学技术成果造成难以处理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如生育技术、安乐死、转基因技术等等。特别是遗传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滥用会带来生命伦理上的混乱,破坏人类正常生活秩序,后果不堪设想。

    二 科技伦理介入的必要性

    科技伦理是对于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等的总和。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科技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为道德理性的科技伦理又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以道德理性的自觉来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负面作用上的不自觉。

    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不少科技工作者科技伦理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曾经向准备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青年人发出过这样的忠告:“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作为一个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他一生发表的关于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言论就有上百万字。他曾不倦地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而奔波呼吁,以满腔热情投入反对原子弹屠杀当中。与此相反,也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因为缺乏科技伦理素养,被世人所唾弃。例如,当前有“女疯子”之称的“克隆援助公司”总裁布瓦瑟利耶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宣称已经在克隆婴儿,这种违反科学伦理精神的行为,遭到世人的强烈批判。两类不同的科技工作者事例,生动说明了科技伦理在科技活动中的重要性。

    科技伦理虽然并非科学技术自身所固有,但它是科学技术外部的一种控制手段,科技伦理可以通过内化于科技工作者的途径,成为科学技术活动中的一种内在力量。科技伦理是一套具有道德涵义的规则系统,它可以告诉和教育人们:“什么样的科技活动是善的或者是恶的;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应该做的或者是不应该做的;人们应该通过科技活动为人民、为人类造福,而不应利用科技去作恶。”当这些规则系统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公认的调整人们在科技活动中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时,绝大多数人就会自觉地按照这些行为规范去进行科学技术活动,自觉抵制不良的科技行为。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不断增强,共同生活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产生协调相互关系和行为准则的道德标准。对那些于共同生活有利的科技行为,被认为是好的、善的、高尚的,要加以赞赏和表彰,给予某种荣誉,如我国着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由于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而对那些不利于或破坏共同生活的行为,如有人利用科技手段制造假币、假冒商品、窃取各种技术资料、利用电脑作案等行为,认为是不好的、丑恶的,人们就会加以鄙视和惩罚。科技伦理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评判,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如果有人违反了人们共同遵守的科技道德,社会往往就会通过舆论,通过批评教育等多种手段来对违反科技道德者实行帮助和“制裁”。    

    三 科技伦理创新

    科技伦理是一种道德规范,它在人们科技实践活动中只能起到倡导作用,它并没有强制性力量, 如果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的时候,其规范、调整作用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仅靠行为人的自律是不行的,还必须靠管理、法律等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考虑把科技伦理道德上升到法律高度,通过法律的权威性来约束科技活动中的失范行为。管理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能够从不同层面对人们的科技行为进行硬性约束,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它的直接作用就是惩恶。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使科技伦理的规范作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其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

    (1)对于已经形成共识的科技伦理道德,要根据具体情况,将成熟的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道德准则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和规范,通过法律和规范的约束性来规范科技活动,避免科技活动超出道德的界线。如中国科学院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律准则》,就规定了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有利于正确科技道德观的形成。

    (2)对某一些新的科技领域涉及伦理道德的行为,要根据已有的实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尽快制定相应的条律条令,使人们的科技行为有明确的指导。如网络技术、安乐死、转基因技术、克隆人技术等等,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这些新的科学技术,防止这些先进科学技术走向反面。在这些方面,一些国家已经走到了前面,如荷兰已经通过了安乐死法,美国通过了禁止克隆人的法律,这些法律对科技活动的发展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国家也必须加快在这方面的立法。

    (3)世界各国应立足于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加强政府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制定有关科技伦理道德的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签订双边或多边协议,以伸张正义、遏制邪恶。例如环境保护、空间技术、武器的研制和使用(战略核武器、激光武器、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生化武器、基因武器)等等。这些科学技术都是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稳定,关系到世界人民生存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具有国际约束力的规范,这些科学技术就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加快在这方面的立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要更好的利用它,就必须重视科技伦理在其中的作用,必须把科技伦理所蕴含的精神贯穿于科技活动的全过程。通过科技伦理精神树立人们正确的科技观,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睦相处,和谐共存,同时也要通过人文学科、伦理宗教、社会舆论等诸多途径,逐渐祛除人性中的邪恶成分,增强其仁爱成分,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从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有理由相信,在面对21世纪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各种挑战中,理性的人类将高瞻远瞩,自觉建立起与21世纪高科技时代相适应的21世纪科技伦理观,通过科技道德的调控,实现对科技的“扬善抑恶”,使之朝着服务全人类、造福全人类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铭贤,科技与伦理:必要的张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

    [2]甘绍平,科技伦理:一个有争议的课题,哲学动态,2000。

    [3]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第8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也是一个难点。因为虽然有国家制定的活动纲要,有独特的先进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但没有现成的教材,所以就给课程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上什么,怎么上,都成了教师面临的问题。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主题渠道,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

一、感受民风,丰富体验

每一个乡村都会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各种礼仪规矩等方面,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许多传统的生产活动、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好教材,更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极佳土壤。如东海县石湖五、六年级学生曾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走入社会,走近社会成员,感受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乡村的历史、民间风俗、风味小吃等乡土资源,无一不让学生体验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和价值。同时还结合一些传统节日来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充分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应用,使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二、走进社区,感悟人生

社区服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通过学生在社区中参加的各种公益活动,是学生走出家庭,走出学校进行认识社会的起点。学生走进社区,摆脱了学校、教室的束缚,使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真正实现了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目标与性质并考虑到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条件,选择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走进自然,探究奥秘

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有太多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究,但是我们必须选择符合小学生实际的现象去探究,学校着眼于这一点开发了一些课程资源。学生大多数是农村的孩子,因此开展了“认识常见蔬菜”“走进香菇园”“我的种植基地”……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在大自然中,学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而且感性强,兴趣浓。

四、立足校园,拓展思路

学校是学生集中接受全面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主要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机制,挖掘学校资源的潜能,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手段。学校是个小社会,学校里发生的各种现象都可能给我们提供研究素材,只要师生深入挖掘、灵敏捕捉,就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拓展空间。如学校建有美丽的棋园,在棋园中有各种棋类,棋可以说已经成了很多孩子的伙伴。因此“棋乐融融”这个系列活动成为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课程资源。还有我们的幼儿园是以手工制作为特色的学校,教师们用聪明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把一些废旧物品变成了精美的墙画、吊饰来装饰着幼儿园,也把一些废旧物品变成了小朋友喜欢的玩具……他们不但制作了精美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能源。所以“变废为宝”这个系列活动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课程资源。这些虽为校内活动,却无不联系着学生生活实际,不仅积累和丰富了学生直接经验,而且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9篇

一、 信息技术资源与教材资源的整合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增强记忆,促进空间想象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以计算机为硬件,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3DstudioMax、Authorware、Web、等为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由于多媒体课件能体现文字、声音、动画,又可集合一些录像电影片断等彩色画面,给教师的备课、讲课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深受学生的欢迎。视频实物投影很方便地将教材内容或参考资料投影到屏幕上,教师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增大教学容量,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另外实物投影还能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及现象实况投影到屏幕上,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用上述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文字、动画、图片链接起来,使教学内容形成交叉结构,使教学内容条理化,分层推进,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通过3DMax、VtCML.又能使微观的物质结构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化学世界,从而更好地观察化学反应进程,有助于理解化学物质的结构,化学原理,原子分子的运动规律,营造一个立体的化学教学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课堂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空间。为学生化学思想和化学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课堂环境,它会向不同的教学情景发展,会被更多的教师采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发展不平衡.实验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有些实验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做,甚至连一些演示实验也无法完成。因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补充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如播放录像或光盘,制作三维动画,这样直观教学学生很容易接受,像钟乳石、石油、煤的形成,不可能做实验,采集电影片断几分钟就可播放完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多媒体实物投影,可以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及时投影到屏幕上,让全体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利用FLASH或3DMAx制作软件可以制作出有声音的三维动画模拟实验,如动画模拟电解过程等,对化学原理有更生动形象的解释,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可以说多媒体技术是实验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二、科学技术社会资源与教材资源的整合

STS教育,是科学(sic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指的是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其基本思想是把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科学)与改造世界(技术)和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社会)结合起来,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

化学本身是和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的。在化学教学中STS的渗透要结合所讲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化学和化工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新成果,使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对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变革作用。

例如,在介绍纳米材料的知识时,对纳米材料的特性,我从这样角度来谈起;俗语说“真金不怕烈火炼”其字面意思是说黄金的熔点(1063℃)很高,可以经受上千度高温的考验而不熔化。但是当金颗粒的大小达到纳米尺寸时其熔点则急剧下降,2nm的金颗粒熔点只有330℃,不要说“烈火炼”就连普通的煤炉也足以将其熔化。再例如“千钧一发”从字面意义上看“千钧”之重而系于一根头发丝上,其危急程度可想而知,是人们用来描述危在旦夕时的最普遍最生动的成语之一,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生产的新材料单晶铁丝其强度之大真的可以用只有头发丝粗细的绳子稳稳当当地吊起千斤之物。这样“千钧一发”这个词将不再是最危急时刻的生动比喻而变成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在教学方法中强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实际,以社会生活背景学习化学知识;强调参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生活、生产中去。

1.问题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提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时,我设计如下的疑问:①在电影和电视里,你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它们是怎么制造出来的?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为什么先做灯火实验?③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为什么会出现变浑浊的现象?由于这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带着求知兴趣,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比被动接受知识要好得多。

第10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应用;发展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近些年的发展之中,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相对巨大的进步。在经济上,我国与国际接轨,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在科技上,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始逐渐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普及。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智能式的家具和社会服务系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将成为未来人民生活之中的重要工具。

1.1农业领域

我国当前因为前期的工业发展而使得国家整体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再加上未及时进行改善和修复,这就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和气候的破坏,也影响了国家水资源的储备。农业生产作为极为依赖气候变化的生产行业,在近些年的气候变化之下,其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近几年的科技发展的影响之下,基层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不仅大力支持了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是在科学建设的指导方针之下,进行了科学的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农业的发展。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农业机械和农业灌溉系统的控制中枢,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业设备的可操控性和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时间,对于现阶段艰难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1.2工业领域

我国的发展一直对工业的重视程度极高,但是,我国的工业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一直是凭借资源和国家的人力支持进行发展,在科技化生产在全世界盛行的今天,我国工业的生产能力还与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了在工业生产之上与国外的先进国家进行比较和竞争,我国逐渐开始推行在工业生产上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的大量普及加强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缩小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弥补了我国的不足。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进步,我国的工业生产将把更为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加入生产之中,更加增强我国工业生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3交通领域之中的应用

我国的交通管理行业起步较晚,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进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行业才开始初步发展。在发展的初期,交通行业并不能完全管束汽车的运行,因此,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之中,交通行业始终无法发挥作用。随着交通灯在我国的普及,我国的交通行业也开始了进步,交通法规和交通法律的不断出台更是加速了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管束人员对于交通灯等交通管理设备的管理开始变得更为方便,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帮助下,交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被应用到了道路监视的使用之中,工程人员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来对交通拍照和实时的交通违规检测进行控制,并在发现之后及时对数据进行保存和上传,极大的提高了交通管制的效率,降低了交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对于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1.4在服务业方面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服务业也开始在此时逐渐发展,从人力的服务到现在,在科技的帮助之下,服务业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服务。与信息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服务行业的服务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自动化在人民生活之中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就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作为时展的象征,其极广的普及必将改变人民的生活。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更是推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变得更为人性化,其智能化的技术进步将可以在人民的生活之中完成更多的工作,改善人民的现有生活现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之中,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控制系统的发展主流。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城市的概念开始逐渐被城市建设和设计人员所接受。智慧城市主要是借助信息时代,人们之间信息传递的迅速和准确,来完成传统城市之中较为繁琐的职能。智能城市的基本结构与信息系统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与现实生活之中的服务设施均是通过无线网络来进行链接。同时,城市之中所存在的交通摄像头和传感器方便了城市交通行业和安全行业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城市发展。物联网技术将生活之中可以通过网络操控的结构与智能设备相链接,通俗来讲,就是将城市之中的水、电、油、气等公共服务资源,通过无线网络,与家庭或是个人的智能终端机相链接,以便于达到真正的互联,形成更为深刻的智能生活环境。物联网的应用使得生活设施被连入互联网之中,然后其取得的数据会上传到云数据存储器上,并经过大量的计算,得出使用者的个人习惯,以便于在下一次服务时提供更为便捷且个性化的服务。在智慧城市的日常生活之中,经过物联网相链接并将数据上传到云存储之后,这些用户数据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分析出用户的个人习惯和个人爱好,经过大数据处理之后,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城市管理数据。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之中,信息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城市的建设变得更为简单,城市之中的服务部行业可以通过网路进行管理和协调,交通行业和安保行业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监管和保护,两者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现代城市的发展。

3结论

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国家的科技生活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活、生产、行业服务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后,在未来有着更强的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将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林鹤,朱俊龙.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

第1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哲学变革的主题,也成为了世界教育变革的总趋势。20世纪以来,世界课程改革从总体上来看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先是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取代了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教育第一次回归了生活;20世纪50―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精英主义”教育思潮,教育从生活世界被极端的拉入科学世界;80年代以来,科技的新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与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精英主义”教育改革的失败导致各国纷纷确立了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石的大众化、多元化教育理念,教育再次回归生活世界。这三次大的变革确立了教育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使我国的课程改革开始注重向生活化方向发展。

而从我国来看,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这不仅使学习活动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需要相去甚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这些“案例”本身,而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

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课堂观察和优秀课例的分析后发现,要使所发掘的教材外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有较好的效用,就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从时间因素看,时效性越强,即实际问题离某一教学内容的时间越近,则效用越高;二是从空间因素看,近距性越强,即选用的事例所发生的地点距学生越近,则效用越高;三是从程度因素看,现实性越强,即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越贴近,则效用越高;四是从认知因素看,针对性越强,即与学生思想中存在的矛盾困惑和冲突越贴近,则效用越高。

根据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认识,笔者尝试提出要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基本内容应符合学生生活需要,惠及学生的终身发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德、法律等多方面,其中每一方面都有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和丰富的知识内容。精选教学内容首先就应以分科思想为主,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学科性和知识的相对系统性的基础上,淡化学科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和未来发展,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选取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这种基本内容的教学,能够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懂得如何进行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比如讲《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这一框题时,教师就根据学生的生活出发,先讲“正确择业要考虑的要素”,将“就业的含义、途径和方式”穿插中间,最后再讲“创业者必备的素质”。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编排,使学生始终思考一个问题:“你长大了干什么?”

其次,教学内容要反映形势发展,体现时代特点。一般来说,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时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之一,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紧跟形势发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然而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往往是滞后于形势发展。有一位教师在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课时用了九十年代“焦点访谈”的视频,却发现学生没有兴趣,因为现在的学生对这个栏目已经没有了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和改造,把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及时地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让现实生活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源泉。

再次,利用典型事例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离不开典型事例。在思想政治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事例,但这些事例较为理想化和成人化,比如在讲价值观的内容时,举例的都是以伟人、英雄、模范作为典型人物,不仅时效性差,也与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差距,让他们觉得可信度低,难以产生共鸣。因此,要整理、筛选来自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挖掘学生身边的“小事”,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有位老师在讲经济活动四个环节时就用学生生活常用的文具举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问题讨论关注“热点”和“焦点”,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中学生关心社会,思索人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有着一定的探究欲往。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感兴趣但又存在迷惑的社会现实问题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努力思考、热烈讨论,这不仅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和师生“思维共振”的重要途径,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比如讲民主生活时有一位教师就组织了一场关于“食堂涨价是否合理”的讨论,使学生不仅参与积极,还让学生体会了民主生活,也为学生以后的社会参与打下基础。

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可以看到其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到生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充分发挥生活对教学内容的意义和教学内容对生活的意义,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化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12篇

关键词: 《白噪音》 美国社会 后工业时代

作为德里罗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噪音》一直以来在评论界倍受关注,这部小说成就了德里罗在美国当代作家中的领军地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受科技革命的影响,美国率先成为步入后工业时代的国家。在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市场也在信息技术、服务业、广告等新领域逐步扩展。人们在享受着消费文化和媒体文化所主导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失去了个体主体性和个体精神独特的向度,小说《白噪音》正是诞生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有评论指出小说《白噪音》复印了当代美国人,正是因为小说中体现的多个主题如消费文化、科技灾难、危机、家庭观念的丧失等都如实刻画了当代美国社会现状。国内外的很多评论家纷纷在杂志上对该小说发表褒贬不一的评论。纵观这些研究和评论,大多关注《白噪音》的结构和语言迄今对这部小说主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

一、消费文化在《白噪音》中的文学再现

消费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根植于西方消费社会的超越人的生存实际需要、崇尚物欲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不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他们的阶级、社会身份或寻找自身的文化归属。这种消费上的奢侈浪费之风严重侵蚀了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精神世界荒漠化,加剧了对死亡的恐惧。此时疯狂消费又成为抵制死亡的工具。

小说第一部分在山上学院的开学场景,以及杰克和默里参观乡村农舍这两个事件中,通过对汽车、各种生活用品和照相机等的描述揭示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消费活动,一切皆为商品。这样的消费行为,模糊了真实与影像之间的界限,人类的自我身份通过拥有的商品体现出来,揭示了人类主体性的逐步消失。

以杰克的希特勒研究为例,揭示消费是为了抵制对死亡的恐惧。小说男主人公杰克是山上学院的一名教授,作为“希特勒研究”的创始人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希特勒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商品。这样的研究忽略了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希特勒成为驾驭死亡的强大力量。杰克希望通过对希特勒的研究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这一点在毒雾到来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毒雾侵袭小镇时,杰克坚决不肯撤离,认为死亡这种事不可能在研究希特勒的教授身上发生。

二、后工业时代美国的科技困境

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在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威胁。具体表现为:环境污染,大规模科技灾难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以及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特别是核武器等的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后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意识控制手段占据人的心理空间。

芭比特以牺牲自己的肉体为代价来换取戴乐儿,以抵制对死亡的恐惧,揭示了后工业时代家庭的异化:科技发展造成的人类伦理观念,以及家庭责任感的丧失。毒雾事件中杰克因暴露在尼奥丁的衍生物中,生命受到死亡的威胁。小说中用大量文字描写了这种化学物质的巨毒性,体现了科技发展对所带来的死亡。

三、《白噪音》中美国后工业时代的宗教

二战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宗教在西方的影响大大削弱。人们的宗教观念日益淡薄,他们期望跳出传统宗教的条条框框,危机日益严重。由于美国人对神学理论缺乏兴趣,厌恶深奥晦涩的教义,美国教会在组织传教布道时往往把绝大多数的时间放在伦理道德的宣传上,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上。长此以往,形成了不断向世俗化方向发展的方式。小说中杰克一家在超市购物,杰克将超市比作天堂,进入它能获得无限的乐趣,超市成为家庭成员之间逃避沟通的伊甸园;杰克的小儿子频繁地哭泣,杰克认为其中含有某种神秘的力量,这些都揭示后工业社会的宗教世俗化。

四、结语

美国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其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后现代人的困境。他们对富裕、现代化生活的无限追求使他们迷失在物和群体主体性的同一化之中。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多个主题,更深刻真实地再现了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社会。

参考文献:

[1]David Cowart,Don DeLillo:the physics of language.Athens,Ga.: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2002.

[2]John Updike,Due considerations:essays and criticism.New York:Alfred A.Knopf,2007.

[3]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