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工岗位责任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从战线、队开完班组长会议后,我们召开了小组会议,组织全所人员传达学习矿、战线、区队相关的安全会议精神。并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情况,针对后四个月的安全工作举一反三,从加强岗位责任制,规范岗位操作规程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学习,号召主值班以身作则,带领本班认真学习贯彻矿、战线、区队有关安全、工作会议精神。
无论哪次安全学习,我们变电所所有成员,都一个不漏地全部参加,认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电厂投产发电以后,对于如何搞好停送电工作,采取哪些新措施,实行哪些新办法,进行了认真思考和学习,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学习,对有关发电厂的停送电顺序能够熟练掌握。
二、从加强岗位责任制入手,规范岗位操作程序,加强劳动纪律,杜绝三违现象。
安全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牢牢把握日常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时时处处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抓实干,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采取过硬措施。严格执行停送电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旷工、迟到和早退,班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坚决控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刚投产的电厂,我们更加细心对待,严防两电源在我们两变电所并网。
三、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我们地面变电所坚决地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并且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按时检修设备,按时巡检,及时做好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尽力堵塞各个环节的漏洞。同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严格奖惩制度,确保安全供电,实现安全生产。
四、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
矿山安全规程是用血的教训凝结成的。不仅要狠抓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我们变电所应根据发电厂的需要重新编制、修订科学合理的岗位操作规程,以做到有章可循,并严格落实,同时号召主值班、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五、以服务一线为准绳,以一线满意为目标,搞好服务一线工作。
特别是要配合好电厂的供电,保证电厂的正常发电,为电厂提供一个良好、稳定、可靠的外部环境。促进我矿、战线、区队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步发展。
【关键词】:机电管理 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D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41-01
0引言
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这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据统计:在我国煤矿的固定资产总额当中,有55%-65%是机电设备和设施,所花费的工资、能耗、油脂、配件、维修费用等的总和要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方法已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应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化、维护精细化,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建立质量监控与维护体系,加快机电管理与维护信息化建设和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1、煤矿机电管理
1.1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岗位,要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使用环境,有责任心和没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其效果大不一样。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时,能够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经常清理设备周围及设备上的粉尘,保持设备清洁,经常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则能及时停机,立刻通知维护人员到现场检查维修,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把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管理,并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执行动态管理,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或造成事故者,追究其责任。
1.2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先进的科技装备是是煤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和新工艺水平、提高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尽可能的依靠科学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所以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同时成立QC小组,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鼓励职工进行小改小革,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不断推进零缺陷管理的进程。
1.3建立质量监控与检修维护体系。首先在设计方面,一定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在设计环节上不留任何隐患。其次在设备配件购置过程中,要把好购进设备质量关,在购买过程中要辨别真伪,严把采购质量关。再者对设备的到货把好验收关,必要时应进行拆机检查,性能测试后方能使用。在安装方面,既要坚持把好基础质量关,还要把好分阶段性验收安装质量关。对于安装的关键工序,更要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要把好调试质量关。
1.4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各生产环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备维修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即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都要进行过程的信息管理。选好、用好、维护好设备就成为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的关键。煤矿企业要逐步建立所有设备的检修、保养档案制度。细化和加强设备的强制保养工作,认真落实包机责任制。逐步完善大宗材料和设备的跟踪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设备运行档案,逐步建立材料、配件消耗档案。通过材料、配件消耗,为设备选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同时可以得出对设备基础管理和强制保养、检修等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对设备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2、维护措施
2.1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煤炭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煤炭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煤炭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2设备维护检修制度。维护管理制度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基础,设备运行档案为依据,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每月设备运行时间,制订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计划。检修工作分为现场检修和计划检修。现场检修,是以机电值班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依据而提出的检修要求,是一种被动的检修;计划检修,则是预防性检修,是一项保证设备性能和完好的重要工作。所以,计划检修是检修工作的重点,管理工作应主要放在计划检修上。
2.3制定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建议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功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①设备的更新。采用在技术上比较先进、使用操作规程上比较方便、经济上比较合理、管理上比较进步的新型设备替代原来使用的老设备。②设备的改造。主要途径有:对设备的结构作局部改进和增加新的零件和各种装置。
2.4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抓机电管理首先应从提高机电技术队伍的素质做起。机电管理与维护就要树立超前思维观念和创新思维观念。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本企业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突破旧框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敢于转变观念。
3、结束语
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维护”为原则,以质量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机电管理和维护工作,消除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加快用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来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从而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煤炭工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构建科教基础 优化体制机制 培养科学素质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精神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基础与管理、教育与评价等问题的研究,改革和创新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教育工作,努力促进其科学素质的协调、持续发展。作为一名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基层(镇联校)管理者,怎样在平时的工作中督导所属学校加强科普与科技创新教育(以下简称“科教”)基础建设与管理、创造良好的科教效益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感悟与反思,提出以下浅见供参考。
一、夯实阵地,打造学校科教平台
1 加强硬件建设,构筑科教基本阵地
学校科教基础设施是科教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学校科教阵地建设是提高学校科教效益与水平的重要保障。我们在做这项工作时,着重注意了完备科教用房。具体做法是:要求所属各校必须要有较高标准的“五室”。即: “手工制作室”(含木工室、电工室、钳工室)、“计算机辅助工作室”(含电脑绘画室、电脑设计制作室)、“图书阅览室”、“课件演示室”和“成果展览室”等,并配备专、兼职技术工人和辅导教师,进行定位服务。以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技能学习、实践与创造,培养其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师生普遍反映很好。
2 编织校外基地网系,铺造科教社会基地
做好学校科教工作须有常年固定的校外辅导基地与场所支撑。为适应科教工作的需要,我们依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建构了一批科教基地。如“农业生态示范园”、“林业生态建设基地”、 “水产研发基地”、“环境科学实践基地”、“名胜古迹建设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设立,一则可为学校科教工作拓展途径,丰富内容,活化形式;二则可引领学生借助基地发掘各类科学文化,探究各种科学问题,学习各门科学常识,培养各种科学实践、研究与创造的技能,并普受师生青睐。
3 聘邀专业人士参与,提升学校科教实力
做好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教育工作还必须常年聘邀专业人士与机构参与校外辅导教育。 “十一五”以来,我们广邀社会各界专业人士47人担任各校“科教辅导员”,广联17家职能机构、社会团体为各校“科教辅导站”。他们为各校共举办专题科教报告会31场,举行专题科教活动60次,现场授课指导学生的科教活动76堂,使9800多人次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他们还为广大中小学生解读各项科教政策法规、诠释各种科学现象,介绍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各类科研技能。实践证明,这些校外科教“辅导员”、“辅导站”,对提升学校科教实力和效益。具有独到的作用。
二、理顺体制。健全科教工作网络
众所周知,体制是管理的枢纽。良好的管理体制是创造优良科教效益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调节监控驱动枢纽。这是现代教育管理实践的一个不争的理念。为了建好科教体制,我们首先深入所属各校具体调研科教工作及成效,从中发现各校科教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成效优劣有别。为何会出现这种成效差异?究其原因是标在管理运作状态,本在体制是否顺畅。为了保障本单位科教工作健康、均衡发展,我们以“理顺学校科教体制、健全网络枢纽、促进效益提高”为目标,开展了以下督导工作:
1 健全学校科教工作机构,理顺科教管理体制
首先是加强体制建设,保障学校科教工作处于“各司其职,层层负责”格局。我们中心校率先完备自己的科教体制与网络,由校长出任“科教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规划、组织、主持全盘科教工作,并为第一责任人,副校长辅助之。中心校其他班子成员和所属各校校长均为组员,以此有正职、有实权的领导决策实体来领导本单位和所属各校科教工作,并按计划要求如期开展各类科教与管理工作,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贯彻科教法规条例,制定工作规划与评价管理制度,具体组织、指导科教活动等。其次是搭建好中心校“科教工作小组”,由中心校主管副校长任组长,业务辅导员任副组长,所属各校主管副校长任组员,并吸收各校有经验的骨干名师参与其中,以此来具体引领各校各类科教活动。这样。就使各校科教工作真正实现了体制顺畅、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和层层监管、事事落实的健康发展的局面。
2 精构学校科教辅导网络,优化科教工作体制
建立健全学校科教工作体制,是保障科教工作效益的根本。我们在做这项工作时恪意注重了以下几点:首先是督导各校设立“教育科学研究室”(简称“教科室”),隶属教务处领导,负责制定全校科教工作计划,指导全校的科教活动。其次是建好“科教组”,配合“教科室”工作。其成员是以科学课程教研组长兼任组长,品德、劳动、科技活动课程教研组长兼任副组长,上述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形成一个跨学科合作、多专业兼容的科教骨干机体。其主要职责是对照教科室工作计划,落实各种科教活动,实施归口研究教法、改革学法,创造一流科教绩效,实现又好又快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教育构想。同时,学校恪意为科教组全体成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都既能发挥个人专长,又能获得集体智慧的支持,达到既能提高科教效益,又能加速自身成长的体制管理境界。
三、改革管理机制。激活科教工作动力
机制是管理的动力源。只有优化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学校科教工作长效发展。为了保障所属各校科教效益的提高,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1 强化岗位责任制度建设,完善科教目标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中心校本身的科教工作岗位责任制。其核心是明确规定本中心校各位成员的岗位责任。如:中心校科教工作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其责任是传达与解读科教工作法规文件,制定科教工作制度条例,评价、鉴定各校科教成果,总结中心校年度科教工作等;副校长负责科教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工作内容的督导落实。业务辅导员负责活动设计与技术指导,其他成员做好调研配合,并分别担任组织联络、场地规划、成果收集、资料整理等工作,均与岗位责任制挂钩。同时,中心校还建立了科教工作定期检查评估、定期碰头小结、定期研究疑难问题、定期推广先进经验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以真正使科教管理工作制度化、岗位目标责任化。
二是督导所属各学校建立健全科教工作岗位责任制,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其核心是:不论是行管领导,还是教师,一律明确责任,规定权利与义务,并突出岗位本职要求,界定工作内容的主项、兼项和协同项,细化评价标准,量化奖惩条款和办法。对于失职者要追究具体的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此外,各校还完善各类配套制度,
如: “学科教学渗透科教制度”、 “专业学科科教工作制度”、 “科技实践活动教育制度”、 “科技创新辅导制度”、 “科教成果评价、奖励制度”等,以这些量化、细化和以奖为主、略带刚性的岗位责任制度条款,来激发全体教师包括行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使命感和荣辱意识。实践表明,此法甚好。
2 改革评价机制,促进科教工作规范发展
评价机制是促进工作发展的杠杆。良好的科教工作评价机制不但对科教工作有着调节、助推作用,而且还对科教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为改革科教工作评价机制。促进所属各校科教工作科学规范发展,我们刻意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教师科教工作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科教主观潜能。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建立完善的教师科教工作评价机制,激发教师主观潜能,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根本保证。我们在完备教师科教工作绩效评价机制中,坚持“重方法指导、重过程引领、重内容创新”的原则,制定出了以下评价标准与办法(表1)。
上表仅是我们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教育绩效进行评价的一个案例。同理,该评价内容、工具、标准办法尚存在瑕疵,但此工具标准办法还是较明显地体现了《纲要》精神与相关课程标准对教师规范施教、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此类评价机制与办法,对提高教师科教能力和水平是有益的。
下表是我们对所属各校专任教师课程教学突出科教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价统计(表2),作为考核依据。
从表中数据可明确看出,推进专任教师科教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可以激发教师科教主观潜能,并逐步提升了教师科教能力。虽说这个考核评价标准与工具存在局限性,但必须看到这样的考评机制对规范教师科教行为,提高科教工作绩效,是有益的有效的。
二是建立健全学生课程科学素质养成教育成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均衡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质的理念,制定了如下课程教育科学素质培养成效评价标准和办法(表3)。
上表个案案例表明,这种自制的评价标准体系和办法,虽算不上很科学、很完备,但它与《纲要》理念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要求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实践亦证明,这种评价标准体系和办法,对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协调持续发展,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电气 安全 管理
一、提高电气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所谓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害的伤害,安全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的本质就是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生产、以人为本”。
安全是一种尊严,尊严是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所在;安全是一种文明。安全生产要靠科学技术,靠文化教育,靠经济基础,一句话,靠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安全是一种文化,是每个优秀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安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先进企业安全文化的体现;安全是一种幸福,是长久地享受幸福生活的保证。平平安安上班,高高兴兴回家。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具有一定危险的,是一种事故多发的工程项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事故并不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更多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由此可见,工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强弱是保证电气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而安全管理则是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多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都是侧重于施工的质量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以至于停水、断电、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若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巩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构建长效、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工程项目的监管部门,应充分行驶其职责,对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业务操作与个人行为采取实时监控,加大执法力度,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阶段,以此保证生产安全,全面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安全系数。
二、提高电气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的策略
1、安全技能,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安全基本技能表现为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的把握程度。《安规》作为整个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准绳,是每个电力员工都必须把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而据安全事故通报,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职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纵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等,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
在进行培训时,培训教师要尽量让安全技能教育显得生动、形象、深刻,让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真正进脑进心。采取让学员更能听得进往,接受得了的方式进行。一是采取现场实践操纵演练演习的形式,假设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意外,提出一些快速处理方案,示范正确操纵方法,让职工现场学习马上实践,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引导遵章作业,可以肯定这个过程会在职工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以后实际生产中假如再碰到类似情况,学员就会很自然地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二是“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把本地近年出现的违章行为及造成的后果,汇编成集,并与学员共同剖析事故成因,实施例证教育,让血淋淋的铁的事实让学员深刻体会到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的沉痛教训。促使学员都能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熟练把握必要的安全操纵技能和在生产作业中有意识地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实现安全生产。
2、建立电气安全岗位责任制
企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电气防火管理,建立电气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电气安全管理负责人。建立、健全电气操作规程,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学习、掌握这些操作规程。电焊及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电工等从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加强电工的技术培训,定期举办电工培训班,学习基本知识、安装规程和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解决安全技术方面的难题,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单位所有的电工必须经过考试取得电工证后方能从事电气工作,严禁无证电工从事电气工作。要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并与单位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对于违反操作规程,并造成责任事故的,要追究责任。
3、规范管理 严格考核
安全培训的管理在安全培训中决定着安全培训质量的高低。每个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必须按要求严格管理与考核。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有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总感到制度有缺陷、有不足,总要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不去认真落实、不认真管理或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在安全管理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因为借口的代价是无比高昂的、甚至是惨痛的。如果允许一些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而放松管理,即意味着允许我们的操作人员可不按章操作,不遵守劳动纪律,而是凭着所谓的经验或喜好进行操作。“严格管理与考核”是一种工作作风,如安全管理人员简化程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该检查的不检查,该监督的不监督,该考核的不考核,或检查、监督、考核都流于形式。这种工作作风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将带到工作中去,“三违”行为就难以得到有效整治和消除,将导致事故的屡屡发生,甚至重复发生。
4、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
培养员工正确良好的工作习惯,促使员工养成善于控制感情,克服不良心态,始终保持健康乐观、奋发向上的情绪,科学、冷静、理智地处理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杜绝个人的不良行为。在电力安全事故中,因人为因素引起的违章大致分为习惯性违章和侥幸心理性违章。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 安全管理 维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165-01
1 引言
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这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据统计:在我国煤矿的固定资产总额当中,有55%-65%是机电设备和设施,所花费的工资、能耗、油脂、配件、维修费用等的总和要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已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应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化,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行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建立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2 煤矿安全管理和维护措施
2.1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使用环境,有责任心和没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其效果大不一样。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时,能够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经常清理设备周围及设备上的粉尘,保持设备清洁,经常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执行动态管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一旦检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
2.2加强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企业走向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先进的科技装备是是煤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和新工艺水平,提高产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尽可能的依靠科学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价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依靠科技进步,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还要成立QC小组,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鼓励职工进行小改小革,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不断推进零缺陷管理的进程。
2.3建立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在设计方面,一定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其次在设备配件购置过程中,要把好购进设备质量关,在购买过程中要辨别真伪,严把采购质量关。要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要把好调试质量关。在检修方面,在每次停产检修前,都要制订严格、细致的停产检修计划,编写每个项目的检修安全措施和作业规程,保证每一项目的检修质量。同时为了确保检修质量,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完善了设备检修质量时限责任制,保证了每一台设备的检修质量,促进了机电设备完好、安全运转,降低了机电事故率。
2.4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各生产环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公司煤炭生产能否正确进行。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即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进行过程的信息管理,选好、用好、维护好设备又成为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的关键。煤矿企业要逐步建立所有设备的检修、保养档案制度。对设备基础管理和强制保养、检修等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对设备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从中找出管理上的漏洞与死角。
2.5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化。我们要依照上级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要求,结合我们生产现场实际,制定有关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设备巡回检修检查制度,各机电工、操作工种岗位制,并吊挂到生产现场,督促贯彻执行,从而对设备的管理做到制度化、科学化。
2.6提高机电人员的整体素质。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自身工作的需要,我认为抓机电管理首先应从提高机电技术队伍的素质做起。机电管理的决策层如同战场的指挥官,应树立超前思维观念和创新思维观念,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本企业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突破旧框框,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转变观念,只有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走出一条向机电管理要效益的路子。
1、完善了低压管理网络。今年四月份市公司低压管理人员配备全部到位,各基层站所也相应地配备了低压管理专责人。
2、理顺和明确了低压管理的具体工作职责,落实了各管理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了低压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
3、拟定和下发了2005年洪湖供电公司低压管理工作要点及工作目标,实行了月工作计划和周工作计划的闭环管理。
4、进一步规范和理顺了农村电工用工制度的管理,重点加强了对农电工欠费的清理,并与333名农村电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建立了310名农村电工的养老保险,建立了362名在职农电工的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农电工的劳保待遇不断得到提高,农村电工队伍逐步稳定。
5、为切实加强对农电工的考核,出台下发了洪湖市供电公司农村电工业绩考核指导意见,并做到按月奖惩兑现。
6、按照荆州供电公司农网低压管理考核细则,认真组织自查整改,完成了今年五月份荆州公司农电工作部组织的对此项工作的交叉检查任务。
7、督促、检查了各供电营业站所对农村电工组日常管理工作,对部分电工组管理放松、基础资料中断进行了督导。
8、对全市农村台区和低压线路设备隐患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
9、按照**省电力公司农网标杆配电台区考核标准,结合**公司农电工作部分配给我公司的今年台区达标任务,开展了任务分解、调查情况、自查整改工作,保证年内完成20%台区达标任务。
10、为切实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实施低压“两票”,规范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我们制订了低压管理“两措”计划和“三项管理作业指导书”,进行了低压两票“三种人”的资格认定,进一步明确农电工只能从事低压工作,对10KV线路上的工作,农电工只能协助供电所进行。
11、今年六月份完成了对全市农村电工组安全绝缘工用具的统计、配备和集中校试工作。
12、组织下发了台区设备迎峰渡夏备品配件,为基层站所提供了维修方便。
13、开展了农网设备受灾和被盗保险理赔工作。
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离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主要问题有:
1、农村电工组的常态运行机制和基础资料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全市发展很不平衡。
2、农村电工的电费买断和低压线损包干制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3、农村电工队伍不够稳定,农村电工素质普遍偏低,管理不到位,待遇不能按规定完全落实。
4、缺少必要的生产维护费用,农村配电台区和线路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
5、农网低压管理安全培训、安全宣传、安全隐患整改力度不够。
6、农网标杆台区达标建设实施进展不快。
下半年工作重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模通常比较大,建设布局,建筑工程实场地也比较偏僻,且施工周期通常会很长,建设难度比较大,建筑施工的成本比较高,因此,为了保障中小型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需要在工地建立工地试验室。一般情况,检测中心(站)是工程质量检测的重点指定站点,只有通过工地试验的方法,才能够保障工程的高质量。因此,通过政府投标的方式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有力的检测资质保障和雄厚技术的支持。
二、工地试验室的组建
1人员工地试验室需要
有一名实验员进行日常的实验工作,这名实验员需要有中级以上职称。实验员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实验员的岗位职责是根据日常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原材料方面的实验工作,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建筑施工的施工配合比。调整配合比需要考虑到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促进现场实验室工作的积极开展,通过现场实验室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促进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工程顺利实施。技术负责人在实力工程施工的现场试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也进行了相关的技术要求,需要具备中级的职称,并且非常精通土地实验室的基本实验业务,熟悉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施工标准与建筑施工的基本试验方法,与此同时,技术负责人还需要精通国家相关施工方面的政策方针。技术负责人也需要具备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且在工作中办事公正。在日常工作当中主要负责业务管理技术和试验资料签发。土地实验室还需要试验员2名,需要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同时需要有试验员岗位合格证书,有证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日常中主要负责原材料相关的各种工作。
2配备检测仪器设备
在实验工作过程中,建筑施工实验的仪器设备需要满足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保障实验室实验的正常运转。计量器需要遵循计量检定的基本标准。检测仪器设备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正确操作计量检测仪器和试验设备,同时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要求进行落实,并需要具备准用证,以保证建筑施工技术的准确可靠,保障建筑施工检测的实际效果。
3建立完善的检测试验管理制度
检测工作制度。工作制度是否具有科学性,能够在实践领域进行贯彻,体现了一个建筑施工部门的管理水平,如果工作制度不科学或者不明确就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检测质量,从保障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前提出发,需要遵守的工作制度有以下几点: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执行,才能够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还是质量负责人、试验检测人员,都需要明确并遵守岗位职责,促进各项施工业务的进行。除此之外,计量标准检测仪器管理制度,检测建筑施工分析制度,实验文件管理和保密制度,检测样品的管理制度,检测工作制度都是在建筑实验中需要遵守的工作制度。
4配齐必要的标准、规程、规范
试验检测的基本标准和规范是实验工作进行的基本准则。只有在建筑实验的过程中严格以实验检测的基本准则为准绳,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并在业务实践方面不断创新。
三、现场试验与检测证取(送)样制度
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施工材料的可靠性,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标准,采用相关的技术检验标准对建筑工程的材料或构件进行抽样检测,并根据质量检测的结果来推断整体建筑材料的质量,这是推断和预测建筑施工质量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试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是抽样检测能体现整体情况的基本前提,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是实现建筑施工高质量的重要途径,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需要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样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针对施工检测,才能够保障施工检测工作的顺利。在具体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保障建筑施工一直在严格的质量监督中。
2见证取样送检的范围和程序。
(1)见证取样送检的范围。依据建设部(2000)211号基本文件规范,在建筑施工方面需要遵守以下八项见证取样的试块、试件及样品,即:砼试块;砌筑砂浆试块;钢材和连接接头试件;和砼小型砌块;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以及建筑物地基、垫层的测强、测密。这是见证取样的基本范围。
(2)见证取样送检的程序。开工进行之前,施工部门会根据施工的具体方案以及施工的操作流程进行取样送检的操作。在取样送检的过程中需要现场进行,检验之后并进行签认标识封志,进行工作检验的人员需要当场进行检验记录,保障工作的有效性。五、试验过程控制1目的。对建筑进行多方面的试验检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检测标准的准确性,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量。
2实施检测
(1)试验室接到所有建筑检测样本,检测工程项目,都要保障建筑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促进试验检测的可靠性。
(2)检测人员(必须2人以上)在抽样调查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监测规范,进行科学检测,检测方法也需要做到科学和规范,促进检测效果的规范。
3检测报告的签发
检测报告是对建筑施工进行检测的基本材料对检测报告的书写需要遵守一定的检测报告形式,具体而言有的采用报告格式,有的采用统一表格。最终的检测报告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最终的审核、签字、发放。只有最终提交合格的检测报告,才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第一部分:地面变配电所
一、变配电所值班制度
(一)必须设人值守的变配电所1、35KV及以上供电的变电所,运行值班应实行双人三班轮值。2、6KV~10KV供电的区域变电所(如风井变电所、井口中央变电所等)及带有一类供电负荷的变电所,运行值班应实行双人三班轮值。3、带有一类供电负荷的变配电所,变配容量在500KVA以下,应有人24小时值班。
(二)可无人值守的变配电所1、6KV—10KV供电的专用且无高压配电线路、不带有一类供电负荷的变配电所。2、低压供电变配容量较小,故障时不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用电,且较易恢复的配电站。
二、值班员文化水平、专业素质及岗位职责要求
1、变配电所值班电工,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受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持证上岗。变配电所值班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2、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公司电力调度命令和本单位分管供电领导的指示,熟悉并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电力线路部分)》、《电力调度规程(某市供电总公司)》、《事故处理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值班制度。
3、熟悉本所电气接线和运行方式,熟悉电气设备的作用和性能,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计量指示仪表)的原理,继电保护的方式、定值、保护范围及各级熔丝配置容量。
4、严格按照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规定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具备进行倒闸和事故处理的能力。
5、正确执行工作票制度,审查工作票内容,认真履行工作许可手续,负责做好安全措施(包括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表示牌和装设遮拦),指明设备带电、停电范围,向工作人员明确交代安全注意事项。负责检查验收并签认检修设备的工作质量,做好设备投入或检修工作。
6、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认真执行设备巡视制度,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事故隐患,并认真记录,及时汇报有关人员。按时抄报电压、电流、负荷电量、主设备温度等报表,做好用电负荷调整工作
。
7、对无人值守变配电所,必须加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配备专职维护电工,负责变配电所的设备维护和设施管理,保持设备完好。维护电工应对变配电所每周进行一次巡视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
8、实行双人值班的场所,每班至少应有1名正值当值,并设立1名值长。
9、各变配电所设班长、副班长各1名。
三、变配电所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1、管理制度
1)岗位责任制;2)交接班制度;3)停送电制度;4)要害场所管理制度;5)干部查岗制度;6)停电申请票、工作票.操作票、命令票制度;7)设备管理制度;8)缺陷管理制度;9)巡视检查制度;10)安全活动制度;11)业务学习制度;12)操作规程;13)事故处理规程;1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15)变电运行规程调度管理规程。
2、图纸资料
1)有人值班的变配电场所(1)原始设计;(2)设备技术档案;(3)进出架空线路(电缆)技术档案;(4)一次系统图;(5)模拟图板;(6)平面布置图;(7)防雷系统图;(8)接地系统图;(9)巡回检查图;(10)保护定值配置图;(11)电气试验资料、报告;(12)保护整定资料;(13)登杆检查资料。2)无人值班的变配电场所(1)一次系统图;(2)平面布置图;(3)防雷系统图;(4)接地系统图;(5)巡回检查图。
四、运行记录
1、有人值班的变配电场所
1)运行日志记录;2)交接班记录;3)要害场所登记;4)干部查岗记录;5)设备缺陷记录;6)设备检修记录;7)开关跳闸、继电保护动作记录;8)业务学习记录(事故预想、考问讲解、技术问答、规程学习,每月各进行两次);9)安全活动记录;10)反事故演习记录(每月集体进行四次);11)电气事故记录;12)电气事故调查报告;13)停电申请票.工作票、操作票统计记录;14)停送电操作记录。
2、无人值班的变配电场所
1)巡视记录;2)设备缺陷检修记录;3)工作票.操作票统计记录;4)开关跳闸继电保护动作记录。
五、变配电场所文明生产、环境1)室内外环境应清洁卫生,物品摆设整齐(一周一次自查);2)室内外通道及巡视路道畅通无阻,门、窗无孔洞,电缆沟无积水,有可靠的排水系统;3)金属构架无绣蚀。
六、综合管理
1、供电专业管理网络健全:有领导小组、安全专管。
2、人员配备符合集团公司有关文件要求;值班员、地面电工、安全专(兼职)管应持证上岗;
3、设备完好率>95%,缺陷整改率>90%。
4、专业例会按时参加。
5、季节性工作及集团公司下达的任务保质保量全面完成。
6、资料、档案应规范齐全。
7、两路通讯,一部专用话机,专用话机有录放功能。
8、有应急照明电源自动装置。
9、有事故应急预案。
10、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七、变配电场所应按要求配置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具体要求按消防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八、变配电场所均应配备的安全用具
1、相应电压等级验电器两只。
2、短路接地线不少于两组。
3、绝缘杆(令克)壹根。
4、绝缘隔板两块。
5、绝缘手套两副。
6、绝缘靴两双
九、新安装变配电所及临时变配电场所设计安装必须符合变电所设计规程(SDJ2-79)。
第二部分:井下机电硐室
1、井下机电硐室和变配电设备安装都必须要有设计,设计应考虑该硐室服务期间内设备最多、容量最大时的情况。
2、采区变电所应实现双回路或环形供电,高突及高瓦斯地区的变电所必须实现双回路供电。
3、永久性的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井底车场内的其它机电设备硐室,应砌碹或用其它可靠的方式支护。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4、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全部敞开时,不得妨碍巷道交通。铁门上应装设便于关严的通风孔,以便必要时隔绝通凤。装有铁门时,可加设向外开的栅栏铁门,但不得妨碍铁门的开闭。
5、从硐室出口防火铁门起5m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它不燃性材料支护。
6、井下中央变电所和水平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分别比其出口与井底车场或大巷连接处的底板标高高出0.5m。
7、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应设在进风风流中。井下个别机电设备硐室,如确需设在回风流中,此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必须安装甲烷断电仪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8、变电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峒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如果硐室深度小于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采区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9、井下充电室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回风风流应引入回风巷。井下充电室在同一时间内,5t及其以下的电机车充电电池的数量不超过3组、5t以上的电机车充电电池的数量不超过1组时,可不采用独立的风流通风,但必须在新鲜风流中。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0.5%。
10、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对不需从两侧或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不留通道。
11、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机电硐室内不应有滴水。峒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带油的电气设备,如果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
12、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按规定给予高温补贴。
13、机电峒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每个入口应有不少于2只合格的灭火器、0.3m3黄砂及6个砂袋,并备有一把铲子。灭火器材应放置在峒室内入口处明显的地方。
14、峒室入口处应悬挂“非工作入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和场所名称牌,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峒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
15、井下变电所(中央、水平区域、一翼、为2个及以上采区服务)及为高瓦斯头面供电的采区变电所应设专人值班。无人值班的变电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专人巡回检查。鼓励采用新技术,实现变电所无人值守。值班人员一般为1人,严禁打开电气设备进行任何工作。钥匙管理:供电范围内的采掘等单位按单位配置,由采掘电钳工现场交接;机电值班室、专职检查人员按需配置。专职巡回检查人员由防爆检查员担任,24小时内巡查1次。
16、电缆穿过墙壁部分,应用套管保护,并严密封堵管口。护管可用钢管制作,封堵材料可用黄泥或其它不燃性材料。
17、有专人值班的变电峒室内应有: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电气试验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干部上岗制度、包机制度、停送电制度、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终结制度)制度、要害场所管理制度,供电系统图,巡回检查记录薄、要害场所登记薄、干部上岗登记薄、事故记录薄、交接班记录薄。无人值班的变电峒室内应有:供电系统图、巡回检查记录薄、事故记录薄。供电系统图必须与实际相符,图上应注明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装置、信号装置的规格型号,电缆截面长度,过流保护整定值和被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值。硐室内的设备,必须分别编号,并有标志牌,在牌上注明用途、保护整定值和包机人。
18、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低压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检漏保护装置。
关键词:水电工程 移民资金 财务管理
我国是世界上水电站最多、水电移民最庞大的国家。而新时期,水电移民工程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项目之一,如何做好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是当下移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保证移民资金能够安全、合法、合理地落到实处,是加强移民资金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对移民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够,移民资金财务管理的机制体制相对不健全,导致目前我国的水电移民资金的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比较突出。因此加强新时期我国水电移民资金财务管理的新思路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行移民资金管理的人员责任制
要彻底规范我国水电移民资金财务管理的秩序,首先必须建立移民资金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资金管理责任人制度。各级移民主管部门负责本级移民资金的财务管理,并对下级移民部门的财务管理实施监督和指导。相关责任人要签订移民资金管理目标责任状,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行责任追究制。在对移民资金的拨付、使用过程中,必须认真按照国家对水电移民资金的规定和要求,严格遵循财经纪律,认真执行相关财经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移民资金的财务管理,规范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财务行为,建立健全移民资金财务管理的拨付、使用、监督制度以及财会工作岗位责任制,规范移民资金的会计监督和财务资金的管理机制。
二、规范移民资金的计划、拨付使用流程
由于水电移民工程十分浩大,移民资金所涵盖的工程项目多,资金数量大、时间和周期跨度长,移民工程项目的牵涉范围广、人数多。因此,水电移民资金的计划、拨付流程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来严格执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的计划、拨付必须遵循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则:移民资金的计划和拨付使用必须按照“政府负责、项目管理、计划控制、审计监督、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要求来进行管理,不得私自或任意侵占和挪用。要统一移民资金的计划和使用方案、统一调配相关财务人员、统一进行相关的资金拨付和使用的规划。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要进行详细、完整的调查和分析,然后再确定移民资金的拨付与使用方案,待方案经送审批复后予以具体实施。而为了保证移民资金使用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应该对相关财务会计人员实行统一的集中培训,拓宽会计人员的思维、规范其行为、让相关财务人员掌握和熟悉水电移民工程的流程以及移民资金的使用流程等。此外,还要严格把握好移民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过程,按照相关流程,查明资金的去向和结果,进而达到对移民资金的规范管理、提升移民资金的使用效益的目的。
三、完善对移民资金的财务核算
新形势下的移民资金财务管理,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尽量采用多种方法来丰富移民资金的财务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移民资金核算方法的改进,例如,可以通过倒算法的核算方式,计算出移民资金款项的实际使用情况。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必须配备相对稳定的专职财会人员对移民资金实行专职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核算。财务会计人员在核对相关财务账簿时,要仔细核查账簿记录与原始财务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而这个核算过程是十分负责和繁琐的,人工核算,难免会出现纰漏,因此,使用移民资金财务核算的电算化方法是现代会计核算的一大发展趋势,如可以借助专业的财务核算软件的辅助,使资金核算的过程更加准确和规范,先进的财务软件系统拥有十分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财务核算能力,能够帮助财务人员快速、准确进行移民资金的核算,并且方便会计人员快速发现移民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疑点。
四、建立健全移民资金的内部监督机制
加强对移民资金的内部监督工作,应该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使各部门之间、会计机构各岗位之间形成制约关系。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机构内部财务监管就是要严格规范移民资金的使用流程,对资金的计划、使用、拨付、管理等程序要实行专项监管,共同维护移民资金的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移民资金的内部财务监督主要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形式。各移民管理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实行不同的监督方式。同时,还要对移民资金的使用情况展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与核算工作,各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对移民资金的监管作用,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内部财务监管的效用和威慑力。此外,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的内部监督机制要与其他的社会监督机制进行有效的配合,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保证对移民资金管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化工程,而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的十分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新形势下,要保证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管理正常、有序地开展,除了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引导之外,还需要加强对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新思路的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各项移民资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使老百姓从中受惠。
参考文献:
[1]段永胜.浅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资金管理[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措施;原因;管理
1 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
1.1 设备陈旧老化
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煤矿检修工对设备构造的了解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配套,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1.2 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较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设备产品对煤炭工业迅速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液压支架、液压泵站、掘进机机、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合理的要求。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由于设备选型上的缺陷以及煤矿地质条件、运输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不相匹配,其功能只发挥了70~80%。
1.3 设备检修不到位
如今煤矿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长时间运行和设备在运行当中员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维修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较差,再加上对设备不了解,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0%~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在矿山工作中,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测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安全检测检验标准,但部分煤矿企业由于安全管理人员思想还停留在以前的观念上,认为机电设备以前也没有进行检测检验,一样的在生产,对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不够重视。没有通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检验,而只靠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靠经验去判断机电设备上的问题,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1.4 配件规格和质量不过关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有严格的要求,而我国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很多,对于配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没有统一准。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不良影响。
1.5 管理存在漏洞
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违反“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不能按照要求定期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据统计,在10起机电设备事故当事人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机电操作人员文化基础差、安全意识淡薄,在操作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的要求去执行。再加上作业人员频繁调整岗位,也给安全埋下隐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特别是自觉遵章守纪的意识,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1.6 触电事故发生
为避免或降低触电事故类的事故发生,煤矿企业应充分的重视触电事故。为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应做到: 对低压电网, 不准带电作业, 检查是否有破损电缆, 带电体等;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要合理, 绝缘水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 接地网必须完整。高压电气设备和高压电缆, 必须分划编号、 标明用途, 并由专职电工执行; 直流架空线要装直流漏电保护装置。对人员易接触电气设备尽量用较低电压, 不准带电检修。
2 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措施
2.1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电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2.2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员工,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
①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员工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
②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③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合理安排工作,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2.3 加强员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①建立竞争机制,例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员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员工自发学习专业知识。
②每隔一定时期组织员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员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素质,促使他们在岗位上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进行作业。
③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以内部培训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业务水平。
2.4 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5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
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现场机电管理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员工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另外,严格考核、采取奖惩制度,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6 贯彻落实执行好上级安全技术政策、规定、指令,定期对机电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试验,排查治理好机电设备中存在的隐患。
2.7 认真执行好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坚持日检、旬检、月检制度,严格按标准逐项检查验收。
2.8 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好煤矿三大规程,坚持装备、管理、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对煤矿机电安全技术管理,严防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2.9 对机电设备全方位精细化管理
对机电设备的检修不可忽视,责任明确,包机到人,维修机电设备所需资金的足额、 及时到位。机电设备只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人操作。而且还要对机电设备及机电设备附件产品严把质量关, 决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进入矿井的生产线上。
2.10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员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准则。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 结语
煤矿的机电设备是由现代的技术制造而成的设备,设备中包括许多先进的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是全面的,也是较高的。通过本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机电设备发生事故是具有随机性与偶然性的,设备在质量方面有缺陷,设备的使用与安装不符合规范,设备的老化,操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标准操作等许许多多的问题都会造成机电设备发生事故。因此,加强维护设备,增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将生产流程标准化以及管理制度化能够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能够有效的保障煤矿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促进煤矿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矿机电事故分析预防措施[Z].
[2]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技术[Z].
关键词:审批签字;负荷计算;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1 申报及编、审、批要求
根据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表(第四版)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的报审应用《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报审表》A3.9表,而不是使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A3.1表。
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写,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由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这个编、审、批的依据是国务院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目前仍有较多的工程项目监理忽视了要求专业分包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特别是易忽视对总承包单位进行专业分包的施工单位。
专业分包施工单位是否应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是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3.1.1的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中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应编制的内容
(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负荷计算;(4)选择或验算变压器的容量;(5)设计配电系统(包括选择电缆、选择电器、绘制临时用电系统图及平面图);(6)防雷与接地;(7)临时用电的组织管理体系及具体责任人;(8)安全用电措施;(9)电气防火措施;(10)安全用电管理制度;(11)应急救援预案。
3 负荷计算和变压器容量选择
通过电力负荷计算可以合理地选择电力变压器容量或对施工现场已有变压器的容量进行复核,是选择各种电气设备及配电导线的依据,也是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的重要前提。
计算电力负荷的方法较多,目前我国常采用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对于建筑供电系统通常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总负荷计算前应根据施工主要设备表将电动机额定总功率(∑P电动机),电焊机额定总容量(∑P电焊机),照明总功率(∑P照明)分别合计总容量数值,总负荷根据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Szjs=(1.05~1.1)×Kp×(KX1∑P电动机/COSФ+KX2∑P电焊机+KX3∑P照明)(1)
式中:∑P电动机=电动机总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P电焊机=电焊机总用电设备额定容量之和(KVA);∑P照明=照明总用电设备额定容量之和(KW);KX1:电动机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2:电焊机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3:照明用电设备需要系数;COSФ:电动机功率因数;Kp:同期系数;(1.05~1.1):变压器功率损失系数;
Kx1、Kx2、Kx3、COSФ、Kp均可查表得知。需要系数的选取,应根据具体情况查表选取一个恰当的数值进行负荷计算(表中给定一个数值范围),当用电设备组内设备数量较多时,需要系数应取较小值;反之则应取较大值。当设备使用率较高时,需要系数应取较大值;反之则应取较小值。
总负荷Szjs通过计算取得数值(KVA),用以对照已提供的或选择变压器的容量,Szjs的数值应小于变压器容量,一般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应有10%-20%的余量为宜。
4 电缆和导线截面的选择
导线截面的选择需要同时满足机械强度,工作电流和允许电压降的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临时用电的主干电缆和导线一般仅考虑按允许电流进行选择。
电缆和导线截面的选择主要是计算出电箱进线电源或某分路的电流数值,再根据电流数值选择电缆和导线的截面。
(1)如果是总配电箱(柜)或分配电箱的进线电源电缆截面的计算,可参照总负荷计算公式(1)的计算方式,计算总配电箱所控制的所有设备的总容量Sz,但(1.05~1.1)的变压器功率损失系数不参加计算。
总配电箱进线电源的电流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Izjs=Szjs×1000/■×380 (2)
得到进线电源的电流Izjs后,可查电缆或导线载流量表选择电缆和导线的截面。
(2)如果某分路是几台电动机负荷时,计算电流Ijs的计算公式如下:
Ijs=Kx∑P电动机/■×380×COSФ
根据Ijs计算的数值后查相关的电缆或导线的载流量表 ,确定电缆和导线的截面。
5 临时供电系统图
5.1 总配电柜系统图内容应有:电源进线的截面;电能计量表;总开关容量和极数;各分路漏电保护器的容量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保护零线及重复接地等内容。总配电柜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5.2 分配电箱系统图内容应有:电源进线的截面;总开关容量和极数及分路开关容量;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等。
5.3 开关箱系统图内容应有:电源线的截面;电源开关容量;漏电保护器的容量和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
6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审查的重点:(1)供电方案必须明确,采用三级配电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2)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接零、重复接地、接地电阻、防雷等内容齐全。(3)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电器装置选择的相关要求,其重点应包括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确定。(4)检查、维修相关的安全要求,严禁带电作业等。(5)各类建筑机械,焊接机械、电动工具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6)施工现场照明的安全规定,特殊场所使用安全特低电压照明的规定。(7)施工现场或周边有外电线路时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7 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1)制定现场用电管理岗位责任制。其中主要制定项目经理、电工、用电人员的岗位责任制。(2)电气维修制度。(3)工作监护制度。(4)安全用电技术交底制度。(5)安全检查、检测制度。(6)电工及用电人员操作制度。(7)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8)电器及电气料具使用制度。
8 结束语
目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仍然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事故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希望通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以上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相关人员编制和审查临时用电方案的能力,切实做到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进行施工和管理,提高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到目前止,全公司已连续837天,无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发生。
现将公司20xx年的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抓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
公司和各中层部门,做到抓安全学习不松懈,认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生产规程和业务技术学习。
严格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对上岗前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聘请录用准予上岗;对在岗工作的210多人员全面的进行安规知识、业务知识学习布置和考核,并对其中9人因参加考核不认真和安全知识不及格者进行补考。个人安全考核成绩列入年度员工考核档案。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为了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提高巩固企业的安全水平。成立了由公司经理担任组长的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对如何开展好“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布置:
1、做好宣传活动。用电视宣传、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电力法》和安全供用电法规。
2、做好动员工作。召开公司中层部门负责人会议,对“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部署。各中层部门向员工传达了上级和公司对“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的工作要求和安排。
3、进一步做好安全隐患的处理和安全检查。对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生产设施安全状况做全面的检查。
4、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组织以各中层部门为参赛队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对“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工作部署,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了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的。
于20xx年6月30日公司党总支、行政、公司工会和公司团组织联合组织了《党史知识、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来自生产第一线的9个参赛队的18名选手参加比赛。整场比赛在紧张、严肃、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经过必答、抢答两轮激烈的角逐,富阳所获得团体第一名;变电站一队获得团体第二名;调度室获得团体第三名。
通过安全培训学习、考核和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了全体员工对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思想认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是观念上的一大进步,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安全学习、考核,使其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对参加第二期农网改造安装的施工队人员,由生产技术部和供用电管理部的技术人员给予上岗前安全知识培训。各供电营业所、变电站、调度室等中层部门,做到按制度每月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学习,讨论分析生产、消防、治安方面的安全情况,交流安全工作经验。各部门负责人在召开的员工会议上,做到将安全工作与生产管理工作一起布置。
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制度,抓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的贯彻
1、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公司根据年初人员调整变动及生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充实了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监察机构、安全员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网络,公司经理主管全面的安全生产工作,副经理负责分管的各部门的安全工作。供电营业所、变电站、电力安装服务公司等中层生产部门均相应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安全管理小组长,副职负责人或班组长任安全员。公司任命安全员18人,部门任命安全员45人。
2、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的健全和落实
公司于年初修改完善了生产、消防、社会综合治理安全责任制,与公司20xx年的岗位经济责任制一同对中层部门下达落实执行。并由公司经理与副经理、副经理与中层部门负责人、中层部门负责人与员工分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认定书》、《消防安全责任认定书》、《社会综合治理责任认定书》,将安全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中层部门、基层班组和个人。供电营业所、变电站等生产部门,今年完善了部门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所(站)长、副所(站)长、班长、员工的安全职责。
3、严格地抓安全生产工作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公司在安全生产、教育方面舍得投入。今年共投入资金十几万元,用于改善安全生产环境、为员工配备安全器具和增加、维护消防器材等方面硬件设施。
公司严格地抓变电站、吉山排涝站、农网施工和电网运行管理维护安全工作,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度”。针对少数施工人员对“工作票”执行不严的现象,着重对“工作票”执行情况进行了整改,使对“工作票”的规范执行,以及遵守现场工作安全规章制度、工程安装、管理维护工作技术标准达到了规程的要求,杜绝了违规现象,从而使“二票”的合格率不断提高,合格率达到100%。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电网停电工作能在现场认真做好重复验电、挂三相短路接地线。安全有了保障,促进了农网改造施工和电网维修工程的质量做提高。
三、努力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隐患处理
公司以及各中层部门,均加强了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和不安全隐患的处理工作。公司全年对电网设施、生产管理的安全情况进行了三次检查,分别是:4月下旬、5月下旬各一次,12月上旬一次。对中层部门的安全学习、落实执行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情况,以及县电网设备、线路的运行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将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被检查部门,并督促进行整改。供电营业所、变电站等生产部门,也已做到每月和日常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和处理。
今年上半年,按照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和上级对安全生产检查的布置要求,组织了安全检查组,于4月21日至25日对全县电网设施的安全状况和各中层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无小事”,为了进一步落实上级提出的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要求。一个月后,又组织了5月21日至24日的安全生产回头看检查活动。回头看检查主要查对安全隐患的处理力度情况。
在6月15日,贺州市水电安全检查组对县电网进行的安全生产检查中,抽查了我公司所属的两个变电站。检查组认为变电站从运行管理组织、组班人员的劳动纪律与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设备的管理维护都是好的,安全生产状况也较好。
经过安全检查,使公司和中层部门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有较全面的掌握,并及时的做出隐患处理措施。公司从电网安全运行管理与农网改造相结合入手,提前对县城南门街配电台区、酒厂对门配电台区的高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安装台架的整改,将富阳镇木榔村10KV支线架设于河床段的0.8km线路移开线路另行架设。公司对安全生产器具定期检验和及时配置,给生产一线等部门增配了五十多套上杆的踩钩、安全带等安全用具。变电站、供电营业管理所对全县的高压线路,进行了针对性的检查和处理,砍伐、修整了多处线路下的树木、竹子,更换修复线路拉线等突出的安全隐患问题处理,确保夏季大风雨时电网安全运行。变电站还重点抓好富川至龟石35KV线路的瓷瓶更换和富阳变、老化,控制屏台功能不齐;电力线路由于改造更换导线后原拉线有些未作相应改造,一些拉线被破坏折去的达不到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电力线路下或临近的房屋建筑的处理、个别地段地的木竹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等;还未进行农网改造的农村原配电台区、线路设施残缺、安全状况很差。
3、个别员工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高,安全标准要求低,因而工作中做好自我安全防患不够。
四、安全工作计划
20xx年安全工作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紧紧的围绕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开展安全工作,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1、继续深入抓好各中层部门的安全学习,对员工安全思想教育活动,使安全活动平衡深入发展,在全公司形成良好的人人重视安全的局面。
2、进一步搞好安全知识、业务技术培训,用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来促进安全工作向前发展,用先进的技术和标准来提高安全保障。
3、继续投入资金,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硬件设施。
4、努力抓好电网设备设施的改造和隐患处理,完成变压器残旧设备的安全改造,加强对电力线路隐患的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