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口腔护理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循环程序,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1]。危重疾病患者,特别是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口腔环境改变,唾液分泌减少,加之无法自主口腔护理,口咽部可聚集大量致病菌。已有研究证实其中某些致病菌与VAP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国外文献报道显示,重症监护室中危重疾病患者VAP发生率达9%~78%[2]。研究证明,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改善口腔状况,能够降低VAP的发病率[3]。2010年5月开始,本科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危重疾病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管理中,有效的提高了危重疾病患者的口腔清洁度,现报告如下:
1 PDCA循环管理方法
1.1 计划阶段(Plan)
1.1.1 现状调查 ①对象? 2010年5月入住综合ICU的患者。②方法 根据口腔状况严重程度自行设计口腔清洁度检查标准,分为0°:清洁(5分);Ⅰ°:舌苔厚(4分);Ⅱ°:Ⅰ°和/或有血迹、食物残渣、痰痂(3分);Ⅲ°:Ⅱ°和/或有溃疡、出血(2分);Ⅳ°:Ⅲ°和/或霉菌、疱疹生长(1分)。每次口腔护理前,责任护士评估口腔清洁度并记录。结果非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平均清洁度3.54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平均清洁度3.35分。
1.1.2 原因分析 ①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认知不足。部分护理人员以完成本班治疗、病情观察为主,对基础护理、生活照护关注不够,口腔护理操作机械的按流程完成,不关注其质量,缺乏循征护理概念,口腔护理知识以临床积累为主,②口腔护理单一,没有个体化。一律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棉球擦洗法+冲洗法,而棉球的摩擦力小,不能有效去除牙菌斑。③病人神志不清不配合。部分患者神志不清,牙关紧闭、不自主咀嚼影响口腔护理操作。④护理质量监控力度不足。护士长、护理组长对口腔护理质量监控意识不足,口腔护理主要依靠责任护士自觉完成,没有列入常规工作监控。
1.2 执行阶段(Do)
1.2.1 成立口腔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护理组长、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负责查阅国内外口腔护理的最新动态,运用循征护理思维指导口腔护理,小组成员负责监控本班口腔护理质量,协助困难口腔的护理及问题口腔的处理及跟踪。
1.2.2 提高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的认知 ?护理人员是实施口腔护理的主体,她们对口腔护理的认知状况将直接决定着口腔护理的质量[3]。通过收集经验、查阅医学杂志和网络中介绍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知识等途径充实口腔护理小册,人手一册。口腔小组成员负责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口腔护理知识及操作的培训和考核,重点是强调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口腔清洁度的分度标准统一,不同口腔护理液的选择,问题口腔的处理方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四手口腔护理操作及新同志的培训。
1.2.3 制定个体化口腔护理方案 综合ICU患者病情危重、病种复杂,口腔问题也存在个体化的差异,针对个体化的口腔问题,必须选用个体化的口腔护理方法及口腔护理液才能切实提高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每日由口腔护理小组成员应用Orem自理理论[4]正确评估患者的自护能力,按自行设计口腔清洁度标准评估口腔状态,选择适合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及护理液,指导责任护士实施。①口腔护理方法:神志清楚有一定自护能力者(如心脏手术后患者),护士协助刷牙加含漱法;意识障碍患者采用纱布球擦洗、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加冲洗法,不配合者,使用约束、牙垫、开口器等辅助工具,多人合作,必要时汇报医生评估是否使用镇静剂;气管插管患者四手操作采用纱布球擦洗、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加冲洗法;神志清楚老年残牙或无牙患者采用纱布球擦洗加含漱法;意识障碍及气管插管老年残牙或无牙患者采用纱布球擦洗加冲洗法。②口腔护理液选择:0°、Ⅰ°选用灭菌注射用水、牙膏水,提高患者舒适度;Ⅱ°、Ⅲ°选用口泰、口灵等抑菌类护理液,溃疡面涂锡类散等促进溃疡愈合药物,控制口腔吸引压力在200mmHg以内防止因护理操作不当引起口腔出血,有出血者配合使用稀释肾上腺素液局部止血;Ⅳ°选用碳酸氢钠,增加冲洗及含漱频率,局部涂制霉菌素甘油液。
1.3 检查阶段(Cheak) 根据自行设计口腔清洁度标准检查,口腔护理小组对每次口腔护理进行监控,不定期检查口腔护理质量,每月抽考二名护理人员进行气管插管四手口腔护理操作,检查、考核不合格者扣个人护理质量分,与年度护士行为评价挂钩,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改进措施。
1.4 处理阶段(Action) 每月对口腔护理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将切实可行的措施例入标准化,加入护理工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入下一个PDCA循环。
2 结果
非口插管病人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口腔平均清洁度为3.54分,实施后为4.69分,实施前后比较,t=15.291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插管病人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口腔平均清洁度为3.28分,实施后为4.0分,实施前后比较,t=4.788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危重疾病患者,特别是长期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插管或带呼吸机的患者等,常伴唾液分泌量的减少,使细菌易于在牙齿、口腔黏膜及经鼻或口插管附着和大量聚集。随着患者在ICU入住时间的延长,菌斑数量也不断增加,导致口咽部微生物极度繁殖,在机械通气情况下,这些病原菌更易进入下呼吸道在肺部定植,引起VAP[5]。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口咽部有害细菌聚集,并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口腔环境。多项研究显示,对危重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VAP发生[2]。尽管口腔护理在ICU中已被视作一项常规的护理措施,且其重要性也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实际上护士往往采取快速擦洗危重患者口腔的方法,忽略了口腔护理的效果[6]。结果示PDCA循环实施后口腔清洁度明显提高。通过PDCA循环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对护理人员口腔护理新知识的培训,在口腔护理操作前,护士有意思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不同类型的危重患者实施个体化口腔护理措施,对问题口腔积极主动应对,分析原因,将循征护理的方法应用到干预措施的选择上,从而提高了危重疾病患者的口腔清洁度。
质量缺陷只有15%问题是个人不努力,而85%与组织管理不善有关,究其原因是缺乏监控及提升基础护理质量的科学管理[7]。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口腔护理管理实践,使口腔护理管理有的放矢、有始有终,既有基于现状的科学调查,又有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强化措施的追踪落实与效果评价,使口腔护理监控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反复循环,促进了管理效能的快速提高。
PDCA理论促使人人参与质量管理,促进了护士质量意识、管理意识的形成和提高,持续完善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医疗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培君.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9-30;159;250.
[2] 张绮,谢蟪旭,何瑶等.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J].中国循征医学杂志,2010,10(6):665-669.
[3] 尚少梅,王荣梅,张海燕.护理人员对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认知状况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13-15.
[4] 郗君梅,马智群,田芸.自理理论在基础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4,19(17):239-240.
[5] 谢蟪旭,王萍,张绮等.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16):1148-1150.
[6] 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626-27.
【关键词】脑外科昏迷口腔护理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升高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水平的提高,在脑外科经常会有上述情况住院的昏迷病人。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1],一方面昏迷病人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减弱或受限,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粘膜抵抗力减弱,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另一方面,昏迷病人往往病情危重,病程长,经常会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等,机体抵抗力低下,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2]。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昏迷病人的口腔护理,我院脑外科从2007年10月起,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运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对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脑外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昏迷病人60例(入科前有口腔疾病的除外),男42例,女18例,年龄3~76岁,平均42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根据意识障碍分级法[3]。其中浅昏迷18例,昏迷30例,深昏迷12例,昏迷时间最短的3天,最长的89天,均联合应用2~3种抗生素治疗,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意识状态、体质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2口腔护理
2.1口腔护理的方法
2.1.1两组病例均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准备好用物,操作前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口腔护理的必要性,以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若病人有经口气管插管或用带囊气管套管,应先检查气囊充气是否足够,以保证气囊与气管壁的密封[4],病人取头偏一侧,由一名护士固定患者头部、开口器或气管插管。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及呼吸道的痰液。操作时先借助压舌板,手电筒照射,观察口腔粘膜,舌面有无出血、肿胀、溃疡、霉菌感染及分泌物的性质。分泌物定时送检。
2.1.2对照组按口腔护理操作常规步骤,用弯血管钳夹紧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依次擦洗口唇、牙齿、颊部、舌面及硬腭部。
2.1.3观察组在口腔护理常规用物的基础上,增加干棉球7~8个,浸有1%~3%双氧水的棉球7~8个。具体步骤: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润口唇,后用1%~3%双氧水棉球擦洗一侧牙齿外面,接着用生理盐水擦洗,同法洗另一侧。然后用弯血管钳夹紧1%~3%双氧水棉球依次擦洗一侧牙齿上内侧面,下内侧面,颊部。同法擦洗另一侧。最后是擦洗舌面及硬腭部。因双氧水接触口腔血渍,痰液分泌物时会放出新生氧,产生泡沫,所以要适时地用干棉球吸取多量泡沫。接着用生理盐水棉球依次擦洗上述部位。
2.1.4两组患者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如是气管插管患者,每次操作完毕后均应洗净牙垫,更换胶布,固定好气管插管。操作前后记录有无口臭、溃疡、霉菌、疱疹等口腔并发症。论文百事通
2.2口腔护理的效果
2.2.1在同等治疗情况下,对照组第2天即发生口臭2例,共发生口臭10例,第7-14天发生口腔溃疡2例,霉菌感染3例,疱疹1例。观察组发生口臭1例,霉菌1例。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口臭率和口腔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实验室检查方法均采用同一种方法,同一化验员。
3口腔护理的体会
3.1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5]。脑外科昏迷病人病情危重,生理机能紊乱,不能经口进食,创伤脱水及利尿脱水剂的应用,致口腔唾液分泌显著减少,加上气管插管或经常性的吸痰,引起口腔粘膜损伤,使口腔的天然屏障作用减弱;同时因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菌群失调,增强了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大量的细菌分解产物如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易发生口臭。因此如何更好的做好口腔护理,就很有必要性。
3.2双氧水溶液为氧化性消毒剂,含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释出新生氧,对细菌成分发生氧化作用,干扰其酶系统而发挥抗菌作用。局部擦洗的时候产生泡沫,有利于清除血痂、痰液及口腔分泌物。因此双氧水溶液有抗菌除臭的效果,能更好的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口腔炎症的发生与口腔酸碱度有关。昏迷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及复杂,常需应用多种药物,尤其是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易破坏口腔内各种微生物间的平衡状态,导致口腔酸碱度失衡。而双氧水使口腔酸碱度维持在正常范围(PH值6.6~7.1),有效地避免了口腔炎症的发生[6]。新晨
3.4昏迷病人在意识障碍的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易引起误吸致吸入性肺炎。因此行口腔擦洗时应用弯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棉球蘸漱口溶液时不可过湿;操作时细心、轻柔、迅速、不刺激悬雍垂部位;适时用干棉球吸取多量泡沫,必要时再次吸痰,以预防病人误吸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5在为昏迷病人做好口腔护理的同时,更有必要对病人的口腔及人工气道做好湿化护理;注意吸痰的压力、频数、时间、吸痰管的选择,以尽量避免吸痰对病人口腔、呼吸道粘膜的损伤;仔细观察并记录病人口腔炎症的发生时间,及时通知经管医生,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
3.6高浓度的双氧水长时间应用会对口腔粘膜表面造成损伤,但根据我院脑外科的临床实践,稀释后的双氧水用于昏迷病人,操作适当,未出现此类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7.
[2]邓洁,郑修霞,宫玉花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23-624.
[3]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9.
[4]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中华护理杂志[J],2006,41(1):2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一2011年12月我科住院的行气管插管危重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22~86岁,其中COPD12例,脑血管意外68例。
1.2 方法。
1.2.1 口腔护理溶液的选择。目前,常用的口腔护理液有醋酸洗必泰、过氧化氢、生理盐水、蒸馏水及其他配制的中药等[2]。国内相关报道[3]:洗必泰和0.5%聚维酮碘液能够有效地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而被首选。但我院针对危重病人口腔DH值多为酸性的特点,选用1.5%的碳酸氢钠或1.5%双氧水进行口腔清洗。如果口腔粘膜有损伤、出血或感染,可根据情况选用制霉菌素液或呋喃西林液每天加洗一次,对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常规采集口腔分泌物进行培养,结合培养结果选择口腔护理药液。
1.2.2 操作前准备。
1.2.2.1 病人准备。①评估神志及合作程度,口腔粘膜情况。清醒病人做好解释工作,确保病人配合;烦躁病人应遵医嘱予以适当镇静处理。②一般取半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记录气管插管距门齿刻度,向病人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取得病人配合。
1.2.2.2 操作者及环境准备。操作者要彻底洗净双手,戴无菌手套及口罩,保持环境清洁,宽敞明亮及舒适。
1.2.2.3 口腔护理用物准备。治疗碗内备棉球,倒入适量口腔护理液(根据病人口腔情况而定),备弯止血钳、镊子、压舌板、必要时备开口器、手电筒各一,备长约50cm绑带一条及吸痰器、吸痰管,石蜡油。
1.3 口腔护理操作方法。
1.3.1 患者及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应将患者床头抬高30度,将气管插管气囊适当充气,解开固定牙垫及气管插管的固定带,检查有无口臭、口腔炎和口腔溃疡,有无活动义齿等。确认气管插管的深度后将头部偏向一侧。测量须取气管插管距门齿气管插管距离,一人固定气管插管牙垫,一人行口腔清洗,操作毕,重新测量取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更换绑带和牙垫并妥善固定。
1.3.2 口腔清洗的方法。口腔清洁方法按照《护理学基础》介绍的棉球擦洗法进行[4]。先用棉球湿润口唇,然后擦洗牙齿,擦牙方法为纵向擦洗,先洗外侧分左右由内洗向门齿再擦洗内侧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含擦洗咬合面),颊部分左右弧形擦洗,擦净腭部,横擦舌面、舌底,洗完最后用石蜡油或润唇膏润唇。
1.3.3 口腔护理频次的选择。一般气管插管患者每天护理2次,对于插管时间超过72小时,或口腔有感染、出血或口腔黏膜损伤者每天增加1~2次。
2 结果
有效清除病人口腔臭味、口垢、清洁湿润口腔;护士能及时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并能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发口腔感染并无脱管发生。
3 护理体会
3.1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操作。进行口腔护理时易发生导管脱出的危险,导管脱出导致急性缺氧,病人表现为呼吸道阻塞征象,极度呼吸困难,甚至心跳骤停。所以应保持病人在充分镇静的情况下实施口腔护理,必须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口腔护理前,气囊一定充满气体,以防口水顺气管插管流人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感染。至少两名护士同时完成,切忌一名护士,一定要固定好气管插管。如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不宜用此方法行口腔护理,以防脱管发生危险。口腔黏膜异常时要给予对症处理:每日将口腔气管导管移向口角的另一侧,以减轻对导管局部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的压迫。
3.2 影响操作因素。由于气管插管阻挡了口腔护理的通道,给护理操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气管插管病人病情多较重,护士操作时担心插管脱出或移位,从而产生心理压力。以上因素可能给护理操作带来局限。所以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娴熟操作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呼吸道和消化道的解剖结构,气管插管的操作原理和技术以及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3.3 加强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的再教育。医院感染近年越来越受重视,口腔护理也备受国内外护理工作者的关注。但一些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目前认识还不到位,认为只是一种被动的操作模式,不认为如果护理不到位,对患者生命会造成潜在威胁,往往对危重患者只采取快速擦洗法,而忽略了口腔护理的真正效果。所以为提高口腔护理质量,应对所有护理人员的口腔护理知识进行系统化培训。
3.4 气管插管病人有效的口腔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院内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行为的关怀性评价,增强医护患之间的互相理解。当然,由于目前对经口气管插管的危重病人口腔护理尚无最为理想的护理方案,临床上还缺少循证医学证据,有待于护理工作者去认真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 崔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147
[2] 李冰琴,王妙珍,高晓玲.中药清口液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2,17(5):359-360
1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源起及发展概述
1883年,沃德(L.F.Ward)在《动态社会学》中第一次阐述了“教育社会学”的概念和内涵。1893年,W.T.哈利斯(W.T.Harris)指出教育研究的基础是建构在社会学上的。A.W.斯莫尔(A.W.Small)也提出要将社会学引入教育学之中。这些论述逐渐明确了社会学的母体科学属性,我们知道,教育学的产生可以说比社会学要历史悠久得多,早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就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此后教育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渐形成为一种相对系统和有体系的科学。社会学作为一种研究人类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规律及内在逻辑的科学真正意义上的兴起是在18世纪,以奥古斯特孔德(IsidoreMarieAugusteFranoisXavierComte)为代表。20世纪初,法国社会科学家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在1903年的《教育与社会学》中指出将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意义重大,这也是教育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突破性进展。1917年,美国学者W.R.史密斯(W.R.Smith)撰写了《教育社会学导论》。20世纪70年代之后,教育学与社会学的融合里涌现了一大批学者,如布迪厄(PierreBourdieu)、威克斯勒(Wexler)等人,他们讲教育研究与社会学研究高度融合,彼此打通,深刻把握了教育的本质乃是人的实践,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为我们针对口腔护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针”,护理本质上是针对“人”,讲究以人为本,而教育社会学将与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作为研究基础,可谓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教育社会学的这些研究讲究从人的角度以及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推动教育研究,对于我们研究口腔护理的教育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2当前口腔护理教育的主要困境分析
一是口腔护理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口腔护理不仅仅对住院病人高度重要,对于人们的日常健康也十分重要。但是当前口腔护理教育的人才教育及培训远远跟不上社会需求,如根据《今日口腔》杂志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副院长姚永萍的采访来看,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是四川省唯一的口腔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一年仅培养60名口腔专科护士,而四川省每年对口腔护士的需求量为8000~10000名。60比10000,这供需之间惊人的差距靠什么来填补呢?主要依靠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老带新”、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会等,但仅凭这些,很难实现保质保量的口腔临床专科护士培养。这样类似的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口腔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都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口腔护理教育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众所周知,口腔护理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实践性科学,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及提升,但是囿于当前的教学环境和实际情况,口腔护理的教育还是很多停留在对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的理论阐述,实践实习的环节较少,口腔各专科疾病的护理和专科常用材料、器械、药物的使用,以及各专科的常规护理等方面还缺乏实训。三是口腔护理教育的方法亟待改进。当前对于口腔护理教育的方法,更多还是单向度/线性的发展模式,侧重于给学生(护士)单向度的讲解,缺乏多元互动和反馈,口腔护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预防和减轻口腔异味,除牙垢,增进食欲,确保患者舒适;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这些目的之达成在本质上都需要多元化/网络式以及互动的教育方法。
3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口腔护理教育发展策略
一是要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口腔护理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虽然我们知道口腔护理专业的需求非常之大,事实上我们也是根据相关的市场医疗护理需求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及培训,但是这种看起来是基于需求端的培训发展,并没有真正从源头上从根本上的供给端进行结构改革,而且供给端的潜力有多大也往往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释放。口腔护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极大,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教育主体需要根据需求的预估进行相应的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升级,从而不断满足/适应口腔护理的需求,并从真正意义上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发展。二是要以人为本加强口腔护理教育的实践实训。口腔护理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口腔护理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实践是真正能够让这些知识内容深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口腔护理教育实践的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需要是愉快的和有效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口腔护理教育的实践中把握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从理念上重视实践实训,其二是在实践实训中要“以人为本”,从学生学习的需求以及潜在的口腔患者护理的需求出发。三是不断优化发展口腔护理教育的方式方法。口腔护理教育的方法要注重教育的多元性和互动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既有的知识或经验传授给受教育对象,对口腔护理教育而言,除却单纯的理论性知识及经验之外,还需要受教育对象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护理的实践操作技能技巧,护理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与医生交流更多要与患者直接接触,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及熟练的操作能够给患者带来病情的缓解及情绪状态的稳定,甚至能够让患者产生极大的信任感,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口腔护理的教育方式就必须要改变单向度或者线性的纯粹知识滴灌,需要更多的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多元互动,并且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增加实践锻炼,从而让知识和技能真正能够内化到学员的沉淀中,提高学员的口腔护理综合技能。
关键词:贝诺口爽口腔护理液;口腔护理;清洁度
随着老年疾病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被迫长期卧床,患者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口腔是大量致病菌进入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卧床患者伴有进食和饮水障碍,患者口腔内的致病菌会大量繁殖,导致口腔感染出现疾患。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唾液都不能自如排出,病菌大量繁殖,通过表浅淋巴结、血液运行,导致身体各脏器出现炎症,带来危害,引起全身症状。患者长期卧床,肌肉松弛,尤其是上颏肌松弛,口腔不能自如闭合,造成患者张口呼吸,24h后会导致口腔黏膜干燥、上腭部形成坚硬结痂,口唇部裂口出血,呼吸发出恶臭味[1]。 护士必须及时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污物。用生理盐水进行传统的口腔护理无法彻底清除牙菌斑和口腔分泌物 , 导致细菌滋生 ,反而提高了口臭及口腔感染的几率[2]。所以在传统口腔护理的基础上,我科尝试应用贝诺口爽口腔护理液代替盐水[3]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护理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都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擦拭口腔、牙面和含漱可以达到消肿止痛除臭止血等功效,降低了患者口腔溃疡及口臭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 2012 年 7月~2014 年 12 月共收治危重患者80 例,年龄 60~80 岁,其中男性 52 例,女性 28 例,住院时间为7~28d,按住院患者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0例。除口腔特殊疾病患者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诊断及进行口腔护理的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①治疗组用贝诺口爽口腔护理液代替生理盐水用棉球擦洗法和口腔护理操作步骤 2 次/d进行口腔护理,含漱护理液数次。②对照组实行传统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的方法;以口腔气味、口腔黏膜颜色、完整程度、口腔温湿度等等作为评价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使用SPSS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见表1。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研究表明:患者口腔黏膜失去了正常的湿化,清洁湿润功能,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黏膜损伤,清洁作用减弱,屏蔽作用消失。加之大量抗生素的应用,造成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失调,分解糖类,细菌迅速繁殖,使堆积于龈缘软垢和嵌塞于牙间隙及龋洞内的食物发酵、腐败,产生吲哚、氨类和硫氢基等物质,继而引起口干、口臭、口腔溃疡等症状。因此口腔护理很重要。口腔护理是常规护理操作之一 ,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及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生理盐水溶液是传统的常用护理液 ,却无杀菌作用 ,对预防口腔感染效果不佳[4]。
正常人口腔内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饮水、进食减少、口腔内的微生物趁机大量繁殖,引起口腔炎、舌炎,甚至由于感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口腔护理,既可以预防疾病,又能使患者感到舒适,促进食欲。卧床的患者,有假牙者应选取下假牙。口腔护理时,自己能坐起来的患者,应让他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刷牙、漱口。不能坐起的患者让其头偏向一侧或侧卧,颈下垫一干毛巾,口角处放一小碗,由患者自己刷牙。不能自理的患者,应协助刷牙。如果患者嘴动困难或神志不清时,可用消毒后的镊子夹紧盐水棉球,或用手指缠绕上消毒纱布,由外至内擦净牙齿各面、舌及口腔粘膜,擦拭时注意多更换几次棉球。擦洗完毕,擦干面部,清点棉球数,整理用物。 做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防止损伤口腔粘膜。盐水棉球不可过湿,避免吸入呼吸道。口腔有溃疡时,涂以1%冰硼散或双料喉风散。对镶假牙的患者,应取上假牙用冷水冲洗刷净,放入清水中保存,禁用热水,以防龟裂或变形。口腔护理至少早晚各一次,必要时餐前餐后也应进行。 口腔护理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因此长期的不懈努力才是根本之道。
综上所述,由于患者卧床期间长,使用传统口腔护理与贝诺口爽口腔护理液代替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方法相比,操作易行,效果显着、水肿消退、疼痛度降低,能有效的减少细菌侵袭,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达到预防口腔感染,溃疡愈合的作用。预防口腔溃疡、抑制口臭。提高了患者口腔舒适度,充分满足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宝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口腔护理体会[J].天津护理,2012,20(3):170一171.
[2]孔静 , 张冬惠 , 李晓钟等 . 拔出气管插管护理方法预防吸入性肺炎的研究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 9(33):60-61.
[3] 玉丽.碘伏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口腔清洁的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7):3798-3799.
[4] 梁健. 鼻饲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0,5(14):183-184.
《四川医学杂志》2015年第五期
1院校合作,突出口腔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的特色。
为了更好地促进口腔护理岗位人才的发展,校内外联合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口腔护理岗位设置调研、人才需求分析、院校合作方案、执业资格考核标准、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教科研、就业指导。同时我们依托三级口腔专科教学医院,第二学年后半学期整体搬至医院,口腔护理岗位全部课程均在医院内完成,实现“教室进医院,课堂进病房”,在医院教室内上理论课,到医院各科室进行实践学习,第三学年按计划完成医院实习任务。口腔护理教师与临床口腔护士一体,任课教师全部来自医院,他们对岗位能力需求和变化能及时获取,并随时用于课堂教学,提高实用性;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实施真实岗位教学,实现学习环境与护理岗位工作环境一致性;学习方式与护理岗位工作方式一体,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临床护理岗位真实的工作情景或真实案例为载体,通过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环节,完成真实工作任务和学习。学生在真实的临床工作场景中,面临具体工作任务,针对特定的护理对象,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所学知识与技术怎样应用于临床,认识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真实环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增加职业定向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口腔护理职业情感。
在整体护理模式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发展形势下,一名优秀的口腔护理人员除了具有专业技术之外,还要有良好的亲和力和语言沟通交流能力、对患者的爱心,能够很好地协调与医生、患者甚至牙科公司代表、技术工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具有自身的良好修养和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做好本职工作。因此我们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护理人文课程,如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心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等,以适应口腔护理工作的需要。大专护生受年龄、知识层面、阅历上的限制,尚未获取有关职业及专业方向的充足信息,因而无法有效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会影响在校的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等,无法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9]。职业定向教育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确定适合自己并将来争取从事的职业类型,选择职业目标,并为此采取各种行动,不断提高职业素质[10]。冯静[11]认为,基于目标培养导向的学生职业定向教育方法成为培养学生的关键,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关键。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将专业方向课程教育与职业定向教育很好地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口腔护理工作职业情感,鼓励学生为今后的工作提前进行自我设计,促进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如在入学教育中聘请口腔医院优秀护士介绍医院口腔护理工作的概况及前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对护士的素质要求;在学校教学中,召开护理优秀事迹宣传报告会,请优秀护士进行经验交流,探讨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在口腔护理岗位课程及实习中,兼职教师注意激发学生对口腔护理工作的热情和愿望,巩固其专业思想,增强工作荣誉感和责任心;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改变学生重学历、轻岗位技能的观念,教育学生学好本领、学会做事、学会协作,为走向口腔护理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3实行双证书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
口腔护理学生同样需要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为提高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我们认真解读近年来的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对护士知识、能力的要求,分析护士执业考试试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依据,对课程进行重组,降低基础医学课的比重,对普通医学和护理知识的掌握强调“必需,够用”。设置国家护士资格必考课程,根据执业资格考试新规定,增加设置相关课程如中医护理、精神科护理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执业所需合格护士。
4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专科教育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核心,实践教学要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我们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遵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规律,按照行业需求及岗位任职资格要求,构建了从“护理单项技能———护理综合技能———临床技能见习———口腔护理技能”四个阶段的技能训练模式,将《护理学基础》的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调整为1:1,在第二、第三学期开课,将《护理综合技能训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放在第四学期开设,临床技能见习主要集中在第三、四学期。而口腔护理技能课则作为实习前的临床实际强化训练课程,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够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模仿、模拟到实地的连贯训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使实训课比例达50%以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以适应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综上所述,大专护理专业口腔护理岗位人才的培养工作应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立足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实践教学,通过院校合作方式,突显口腔护理岗位特色,以培养临床所需的口腔护理岗位人才。
作者:段艮芳 吴学华 何燕 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关键词】口腔护理 吸入性肺炎 长期卧床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70-02
肺部感染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很多患者均死于肺部感染,在临床上肺部感染以吸入性肺炎最多见。据有关研究表明80%的患者是由于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大多来自口腔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机体抵抗力差,进食、饮水少,唾液分泌减少,再加上他们不能主动的进行自我口腔清洁,这些都为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创造了条件,常引起口腔的局部炎症、溃疡等并发症,还可引起口臭,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甚至导致全身的严重感染[1]。因此长期卧床患者应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本研究通过对48例长期卧床患者分别进行口腔护理及非口腔护理的对照比较来观察口腔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来了解口腔护理能否预防此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0年9月我院内科长期卧床患者48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1例;年龄41~87岁,平均(70.5±12.6)岁。所选患者已排除肺部感染及正在使用抗生素者,其中28例为脑血管疾病所致长期卧床, 13例为胸椎疾病所致长期卧床, 7例为车祸所致长期卧床,均对家属做口腔护理宣教。将这4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口腔护理组,另一组为非口腔护理组。两组一般资料相近(P>0.05)。
1.2方法 按照基础护理操作常规,对卧床者有假牙应先取下。口腔护理时,均将病床摇至半卧位,能自理者应嘱其自行刷牙、漱口,护士给予协助。完全不能自理者,可根据病情或口腔涂片检查结果选用不同的漱口液,然后用消毒镊子夹紧棉球或纱布球,由外至内擦净牙齿各面、舌及口腔黏膜,擦试时注意每次只能使用1个棉球。擦洗完毕,清点棉球数,整理用物。做口腔护理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棉球不可过湿。避免吸入呼吸道。口腔有溃疡时,可涂以l%冰硼散或西瓜霜喷剂。对镶假牙者,应取下假牙用冷水冲洗刷净,放入清水中保存,禁用热水,以防假牙龟裂或变形。两组均观察半年,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病例数。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α=0.05。
2 结果
见表l。口腔护理组25例发生肺部感染8例,非口腔护理组23例发生肺部感染l6例。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P
表1 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口腔由颊、硬腭、软腭及舌等组成。口腔内覆盖着由鳞状上皮组织构成的黏膜,并有牙齿及唾液腺等组织。因此,口腔具有辅助说话、咀嚼食物,水解淀粉及分泌唾液等重要功能。口腔的温度、湿度和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口腔内常有大量的细菌。身体健康时机体抵抗力强、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加之经常饮水、进食、刷牙、漱口等,可对细菌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而不致引起口腔感染[2]。长期卧床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饮水、进食减少,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口腔内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易引起口腔炎、舌炎等口腔疾病,并且口腔内的病原菌常在患者深睡中随着唾液,痰液,食物残渣一起吸入气管,而引起隐匿性吸入性肺炎。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较差,牙周状况不理想的老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较高。Yoneyama报道做好口腔护理可以降低老年人肺炎发生的危险性。Scannapieco认为包括牙周疾病在内的口腔疾病和多种呼吸道疾病之间有密切关系,一些证据表明口腔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途径,口腔内经常存在着多种细菌,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吸入呼吸道系统,进而引发肺炎。因此,口腔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很有必要。我们常规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部分患者及家属不能完全理解其重要性而拒绝。观察发现,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明显低于未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因此,口腔护理可以显著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童雅培等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口腔护理的目的: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黏膜干燥皲裂;避免口臭,使患者舒适,增进食欲,防止口腔感染及并发症,观察舌苔及口腔黏膜的变化[3]。钟建玲[4]等都也论述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目前口腔护理的方法及所口腔护理液越来越多,现代口腔护理推广的个体化原则针对不同病种选择不同的护理液及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我们的观察结果,口腔护理应该作为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规护理,尤其应该在三餐后进行,三餐后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把患者口腔内遗留的食物残渣及时清理,避免其成为细菌的培养基,从而避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专业的口腔护理效果较好,我们研究中的口腔护理不仅包括专业的口腔护理还包括家属自发的为患者清洁口腔,结果发现两者结合效果更好。因此,我们不仅应该让我们的护理人员意识到重要性,还应该在患者及家属中宣教,让他们也意识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常规口腔护理可以作为临床上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一种措施。但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不能仅靠口腔护理,还需护理人员及家属的综合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排痰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食物及口咽部分泌物返流误吸。总而言之,有效地综合护理,才能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这些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全凤英,谭群英.口腔护理减少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52-653.
[2] 李华,杜俊兰.口腔护理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研,2009,23(1B):104-105.
[3]白碧荣,黄萍.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护[J]士进修杂志,2003,18(I):8―9.
[4]钟建玲.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8,25(5):139~140.
【关键词】 老年; 住院患者; 口腔护理; 技巧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8-0122-03
doi:10.14033/ki.cfmr.2016.28.068
现阶段,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大幅度的提升,老龄化趋势加重。而老年人在身体机能的调节方面较弱,在口腔护理方面容易出现口腔黏膜干燥和唾液分泌量的下降问题[1]。除此外,也会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和较大的磨损,进而导致牙根外露和牙面龋坏等。老年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甚至发生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等。与此同时,尽管口腔没有实物的残渣,但是唾液中往往含着较高的蛋白质,这就会引发口臭等问题[2]。因此,保证老年人的口腔清洁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验选取了2015年10-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住院治疗的55例老年患者,针对该口腔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了2015年10-12月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住院治疗的55例老年患者,年龄60~91岁,其中男32例,女23例。病情方面:颌面部复合伤11例,牙源性间隙感染16例,牙周病25例(牙周损伤12例,牙齿损伤13例),牙体牙髓病3例。此外,佩戴假牙的患者有41例。所有患者均需要住院治疗。
1.2 护理方法
本次试验主要是针对住院患者的口腔护理进行探究。具体而言,对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老年患者,将安排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在护理的过程中防止口腔感染和溃疡的发生,及时的进行口腔指标的各项检查。此外,将根据口腔pH值和口腔受感染度的不同选择最有效的漱口液。当pH值>7时,通常使用2%~3%的硼酸水或者多贝尔氏液;当pH值=7时,则会选用生理盐水;当pH值在3~6时,将使用1%~3%的双氧水或者1%~4%的碳酸氢钠进行清理治疗。此外,对于牙龈发炎的患者将使用0.02%碘伏液或0.02%吠喃西林液漱口。同时,对于口腔受到霉菌感染的患者,则需要使用制霉菌10万U/次+生理盐水1~2 ml,在涂抹的过程中要注意用力程度,不要造成二次伤害。
1.3 评价指标
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判定,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即完全恢复、部分恢复、病情恶化。完全恢复是指患者的病情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疼痛感不明显下降,在生活质量和饮食上得以改善,且各方面指标较好;部分恢复是指患者的疼痛感下降,口腔保持较好的清洁度;恶化是指患者的疼痛感加剧,伤口感染有扩散的倾向,需要进一步治疗。总有效率=完全恢复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在对老年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均能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情况,及时治疗后有所缓解,口腔护理总有效率为74.5%(41/55),见表1。此外,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护理过程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在随访的过程中,笔者还对患者进行了口腔知识的调查,其中50例患者能够对口腔清洁的基本步骤有着较为清楚(非常了解+基本了解)的认识,并按照医生的嘱咐加强对饮食方面的注意,其调查结果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口所占比例明显升高,老年患者口腔问题逐渐增多。同时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弱,口腔黏膜萎缩,其病生理基础与青壮年人群存在差异,因而老年患者口腔护理方面也存在不同的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到全方位服务,更要为老年人细心讲解口腔方面的基本常识,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而言,漱口和刷牙是日常口腔清洁的重要方式,但是刷牙过猛也会造成牙齿的损伤[3]。而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是顺着牙缝的方向慢慢进行,且时间保持在3~5 min即可。在刷牙水温的选择上因接近人体体温,即37°左右为宜。在牙具的保洁方面也值得关注,即做好牙刷的清洁工作,使用完毕后尽可能的甩掉上面的水渍,放置于通风处。在牙具的更换上也应该以3个月为佳,长期使用的牙刷其细菌较多,难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在牙膏的选择上也应该使用含氟牙膏,氟对防龋有着较好的效果。除此外,要加强对牙龈的按摩和叩齿运动,这对加强口腔部位的血液循环有着较好的效果。而叩齿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肠胃消化作用,保持牙齿的坚固,并有利于牙周组织抵抗力的增强,百利而无一害[4]。
在老年患者口腔护理的资料研究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些弊端亟待解决。即住院老年患者口腔内致病菌数量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这是由于住院老年患者常常在吞咽上有着一定的障碍,或者由于气管被切开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明显下降,这就容易为细菌的进入提供便利条件,使口腔分泌物被吸入肺中,进而造成肺部感染。因此,为了预防细菌型的口腔疾病,笔者将使用漱口法,每次含漱时间应超过90 s。此外,对于患有口腔干燥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进行相关提示,例如:尽可能不要用唾液代替物间接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该讲授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口腔护理知识,为患者病情的康复起到辅助作用[5-6]。
除此之外,对有牙龈出血问题,无牙且不能含漱的患者而言,在护理方式上需要对格外的细心。即需要护理人员使用浸水的棉棒对患者牙的内外面、两侧、上下颌、舌腹及舌下黏膜进行擦拭。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牙床进行适当的按摩,从而刺激牙根。对于无牙的患者也应做好牙床的按摩,并使用软毛牙刷进行牙床的清洁。刺激牙根有利于唾液的分泌,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的味觉感受力和牙齿咀嚼功能。从另一个方面讲,当口腔张的过大的时候,唇齿之间的距离会比较的狭小,加大了清洁工作的难度。因此,需要在口齿微张的状态下用棉棒清理;对于牙缝的部位则应选用齿缝刷。
口腔护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对老年人心理上的疏导。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疼痛问题。疼痛护理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对疼痛进行较好的自我评估,并通过音乐、按摩等方式减缓疼痛带来的精神压力。这一过程也需要家属的密切配合,帮助患者建立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好室内清洁工作。必要时可以根据医嘱使用一定剂量的止痛药物。疼痛问题的解决能够直接缓解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心情上的焦虑。此外,要帮助老人进行口腔疾病知识上的讲解,让他们认识到病源的本质,不要害怕做检查,保持乐观、积极的治疗心态,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秋霞,张燕.老年患者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1):151-152.
[2]冯其辉,袁宏吉.了解口腔行为学应用于老年口腔修复中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66-67.
[3]何鑫.儿童、中年、老年口腔疾病的治疗特点[J].中外医疗,2009,28(21):172-173.
[4]靳文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处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148-149.
[5]王达群.经口气管插管的优质口腔护理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98-100.
【关键词】 口腔冲洗;口腔护理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器官,更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最佳环境[1]。口腔科患者行外科术后常因禁食、口内有伤口、皮瓣或行栓丝固定等,口腔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洁作用,常需协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但由于患者张口受限,口内有伤口或皮瓣移植,传统的口腔护理无法进行或效果差。对此类患者如何有效地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及呼吸系统感染,是口腔医学护理界面临的重大前沿课题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口内术的住院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住院行口内术并应用口腔冲洗进行护理的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5岁。30例患者中行半侧下颌骨切除自体骨移植3例;颌骨囊肿刮治术5例;舌癌切除术2例;正颌患者6例;下颌骨骨折14例。
1.2 方法 冲洗液的选择:在冲洗前首先测量口腔pH值,然后根据pH值选择冲洗液。如pH值为酸性,则选择3%碳酸氢钠;如为碱性,则选用自制的口消宁溶液;如为中性,则选用0.9%生理盐水。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半卧位,抬高床头30°,头偏向一侧。将吸痰管与负压装置相接,打开负压装置,用蒸馏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嘱患者张口,打开输液管开关,右手持输液管并将输液管出水端靠近口腔冲洗的部位,左手持吸痰管配合冲洗,边冲边吸,冲洗出的污水或分泌物应及时吸出,避免患者发生误吸。冲洗时的出水量及水的压力可通过控制输液开关进行调节。冲洗时,请患者咬合上下牙齿,从内向门齿冲洗左外侧面、右外侧面,请患者张开上下齿,纵向冲洗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以及颊部。同法冲洗右侧。最后冲洗硬腭部、舌面及舌下。冲洗液量一般以150~200 ml/次为宜。关闭负压吸引,吸痰管置于医疗垃圾袋中,取下漱口液瓶放于治疗盘内。用手电筒观察口腔情况。
2 结果
30例患者中口腔清洁度良好,无1例发生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口腔疱疹及口腔霉菌感染,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3 讨论
口腔护理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对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改变口腔内环境、维持口腔防御体系有积极意义。口腔护理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口腔并发症的作用。采用冲洗法,液体能够分布到口腔的各个部位,并利用液体的作用及顺位引流,使容易黏附于口腔黏膜的微生物脱落而随着冲洗液被吸出,达到彻底有效地清洁口腔的目的[2]。
口腔科患者由于行口内术后无法进食,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引起口臭,破坏口腔内环境,导致口腔粘膜受损而形成口腔溃疡[3]。应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由于液体不断的循环流动、振荡、冲击,使寄居或附着于口腔粘膜、舌、齿缝中的微生物脱落而随着冲洗液被吸出,再加上用止血钳夹着棉球在齿、颊、腭各面擦洗,更起到协同作用,清除了口臭。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多采用教科书特殊患者口腔护理方法,即擦洗法,但擦洗法对于口腔内形外科手术患者,却难以对其上腭、舌面、峡部及牙齿进行全面的清洁,使口腔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同时,因棉球在口腔内反复擦洗,患者咽部受到刺激,易引起恶心和不舒适感。王舜娟[2,4]等采用冲洗法,与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了比较,效果优于擦洗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冲洗法为口内术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液体可均匀分布到口腔的每个部位。利用液体作用及顺位引流,使粘附于口腔黏膜的微生物脱落而随着冲洗液被吸出,达到有效的清洁并去除菌斑,较好地控制细菌感染,减少口臭发生率、增加舌苔转薄率、减少口腔感染、减少口腔护理对患者咽部刺激,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及气口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口腔冲洗方法可操作性强,只需1名护士就可以单独完成,操作简单,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及咳嗽等,也没有发生脱管等不安全情况,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刘大维.口腔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0.
[2] 王舜娟,陈秋芳,钟华荪等.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8):685.
摘要:循证医学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经验医学”而言的,循证医学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让我国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逐渐认识到掌握和熟练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到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和概念,为学生以后熟练应用循证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循证医学;口腔护理学教学;应用体会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David Sackett教授在1992年正式提出,由于它能为临床医师在临床治疗中提供合理的科学决策, 其基本思想和理论很快被全球医学界所接受和应用, 并成为当前国际临床医学的热点之一[1]。在现代社会当中,不论是医学概念、医学技术、还是医疗器材都是出于快速更新的过程当中,现在非常有效的护理理念在两年之后就会稍显落伍,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是顺应潮流发展的一种表现。循证医学理念的引入,可以显著增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循证医学引入护理领域当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
鉴于循证医学的重要作用,将EBM引入到口腔护理专业当中不仅是实践的需要,更是推动口腔护理专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下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循证医学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探讨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具体应用
在口腔护理教学中,将循证医学融入到其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施行。
1、设定模拟临床问题
老师依据本专业的实际特点以及实际临床护理当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来设置模拟临床问题。问题的具体内容应该围绕着口腔护理专业通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难点问题)来展开,举例来说,儿童口腔疾病的特殊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殊护理、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护理等等。
2、.查询证据
在证据的查询这个过程当中,建议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综合考量。常用的查询途径主要有网络查询、书记查询、杂志(期刊)查询等等。但是可以作为证据主要有(依照可靠程度由强到弱排列):循证医疗中心提供的文献评价与一般评价、权威组织提供的文献评价与一般评价、国家护理临床指南、 仪器制造商的相关建议、口腔医学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以及学生个人所学的专业知识慎重地进行应用。
3、评价证据
在证据的查询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大量的相关证据,此时学生应该对这些参考资料进行整理和记录,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对这些证据的可信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评价。
通常来讲,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主要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论文的可信程度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应用新知识、新技能,可以定期开展小型的相关研讨会议,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讨,老师可以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论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转贴于 4、开展实践
在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所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将所获得的实证与临床专业知识及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实施过程中重点对所要改变的护理干预或行为进行分析,积极改善护患交流,对导医分诊、专科护理以及宣教等环节进行量化评估。将显微根管治疗、激光治疗和种植牙等新技术的配套护理纳人培训后的考核范围,以检验循证医学(EBM)在口腔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5、评价实践效果
评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4个模块,理论知识考核评价试题为客观题,分别在教学前后使用难度系数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核,卷面采用百分制,整个考核过程中做到教考分离,统一出题、监考、评分、阅卷。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和知识应用均采用5分制,在考核护生前,先对监考老师进行培训,按统一制定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进行评分。
二、几点体会
1、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可以显著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EBM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打破原有的灌输式、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养成了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另外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和丰富,学生一直处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过程不觉枯燥,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2、循证医学(EBM)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EBM指导下的学习是是非常强调护理实践的,因此,在护理实践当中,学生的知识得到检验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寻找相关证据来提供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宗道,石冰,郭春岚,陈娥.我国口腔医学领域应用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现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06).
[2]Hitoshi niwa,Mitsutaka S,Yuu S,et al.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epinephrine-containing lo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01,92(6):610-616.
关键词:职业技术类院校;护理专业;口腔临床护理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人体的健康和美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提高和改进医学专业技术的呼声也随之越来越强烈。因此,设有医学类、医技类专业的相关院校都在积极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修订,根据目前的临床要求,不断增添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技术人才。这其中,在职业技术类院校的护理专业中开设口腔临床护理课程,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职业技术类院校护理专业开设口腔临床护理课程的必要性
1.口腔的重要性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口腔,这个占据了颌面部面积约1/3左右的组织结构,无论是形态还是功能对人体而言都至关重要。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现代人对于维护口腔的健康与美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美白整齐的牙齿、漂亮的微笑等甚至成为影响人们社会关系和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在做好基本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能够熟悉口腔的形态,了解口腔的功能,掌握常见口腔各类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适时传达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做好卫生宣教,提出合理化口腔美学建议,能够更好地诠释护理工作发挥的服务性特点: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而这些作用都依赖于口腔临床护理课程的开设。
2.医学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直以来被要求全面掌握临床护理知识,具有良好的临床专业实践能力,能够配合医生有效地完成各项临床专业技术操作。而事实上,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强,往往在不同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其工作侧重点也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以后要走上口腔护士的岗位,学习和掌握口腔临床护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就势在必行。
3.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要求
职业技术类院校一直以来把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扎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切实增强就业原动力作为其教育教学的工作重心。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要求能够做到“一专多能”。学习和掌握口腔临床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增加其自身的就业“筹码”,也为职业技术类院校开启了新的就业平台。
二、口腔临床护理课程的特点
1.实用性
口腔临床护理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以其独到的口腔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集多种交叉学科和实用技能于一体的实用性护理学科。
2.专业性
口腔临床护理课程有别于一般护理课程中的口腔护理内容。其不单纯是整个一般临床护理的组成部分(诸如糖尿病病人的口腔护理),更重要的是它从口腔的解剖形态和组织结构,口腔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多方面阐释口腔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其独特的口腔专业性和服务性。现代医学更是根据就诊的人群、从事的操作分别把口腔临床护理课程分为儿童口腔临床护理和老年人口腔临床护理,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正畸科临床护理等。
三、职业技术类院校护理专业开设口腔临床护理课程的实施方法
1.课程设置方式
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口腔临床护理可以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授。作为专业临床课,口腔临床护理课程所包含的专业基础和临床知识需要由同时具有一定的口腔临床工作和护理学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教授。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放在相关口腔疾病的护理措施上。
2.教学环节的安排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实践教学在口腔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中仍然要占到一半以上的时间比例。由于口腔疾病的特点不同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往往就诊者的病患大多数都可以在门诊完成治疗和护理,因此,更要在门诊相关的护理操作内容上加大课时比例。
3.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可以综合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口腔护理临床操作两方面。因为护理专业面对的是病人这个特殊人群,而到口腔科来就诊的患者更是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因此,医德医风的考核也要渗透到日常的操作实践中。我国目前还没有职业技术类院校开设专门的口腔护理专业,只有护理专业(口腔方向)。因此,结合每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左敏,王鸿颖,刘宏伟,等.口腔治疗师培养规划的初步研究[J].医学教育,2005,4(04):22-25.
[2]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饭社,2004.
[3]戴佩华.口腔专业护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J].中国护理杂志,2006,3(12):121-122.
关键词:住院患者;口腔卫生;健康教育;行为转变理论
引言
住院患者一般属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这类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是重要护理环节,做好该护理环节更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但在住院阶段,大多患者由于病情影响,自身心理和精神都较差,难以做好自我卫生管理,对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帮助其调整心态,提高治疗护理信心[2-3]。本文为研究行为转变理论在住院患者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特从我院抽取120例患者展开分组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抽取我院护理部于2020年3月至8月的120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占60例。两组患者基本病例资料如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85岁,平均(63.49±10.35)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0~90岁,平均(63.71±10.42)岁。两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经确认,所有患者家属皆知情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且本次研究已获准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许可。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住院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讲、简单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饮食健康教育指导等。观察组采取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方案,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①意向萌芽阶段,此阶段患者大多没有明确的口腔卫生护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讲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口腔护理需求;②意向阶段,基于萌芽阶段的认知,患者开始意识到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但护理意向不够明确,意识不够清晰,护理人员需要多讲解相关护理知识,使其掌握一定的口腔护理技能;③准备阶段,该阶段患者已然具有较高的口腔护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拓展其口腔护理范畴,除了需要正确漱口刷牙之外,还需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教导其形成系统的口腔卫生护理模式;④行动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步骤,例如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卫生护理工具,指导其正确的刷牙时间和方法,告知其饭后需正确清洁口腔,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等;⑤维持阶段,此阶段患者已经基本掌握完整的口腔护理流程,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其必须坚持口腔护理,即便出院后也应该维持住院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降低患者因环境改变提高并发症风险。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总体效果,采用口腔护理清洁度调查评分表作为本次护理成效判定标准[4]。评分范畴包括口唇、牙龈、粘膜、舌头、唾液、牙齿、假牙、牙菌斑以及口臭等7项,每个项目1~4分,总分在7~28分。分值与口腔健康值呈反比。显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90%以上;有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60%~89%;无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低于59%。护理总体效果=显效率+有效率。(2)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并发症率,可能发生的口腔并发症有口腔感染、牙龈出血以及口腔黏膜损伤等[5]。(3)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相关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评分[6]。根据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在83.56%,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均为60份。问卷设置的评分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的口腔护理技巧、口腔自我护理意识、并发症防治对策等,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就可评定为完全掌握,70~89分评定为基本掌握,70分以下则评定为未掌握。掌握度=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4)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经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为85.02%,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与回收有效问卷均为60份。问卷涉及调查的项目包括:口腔护理技术、解答疑问的态度、指导用药等,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年龄)和计数资料(性别、护理总体有效率、并发症率、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护理满意度),两种资料对比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c2检验,分别以均数±标准差(±s)、率(%)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总体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详情见表1。
2.2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并发症率对比
经过临床观察记录显示,两组患者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口腔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6.67%,远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详情见表2。
2.3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对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为90.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详情见表3。
2.4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经过问卷调查,观察组对本组健康教育相关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详情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