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发展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本文的研究中,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会展经济领域的各种理论及成果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之后,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具体了解重庆会展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形势和具体的经济活动,并分析重庆市发展会展经济的地理条件和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提出应对策略,为重庆会展经济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会展产业在国外一般起步很早,而对于会议与展览的理论研究,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刚刚起步,七十年代后,有关会议和展览的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逐渐广泛起来。相对于会展产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了很多。而对于国外对会展产业的理论研究,最起初是将会议和会展分开进行的。这是由于展览业在欧美历史悠久,早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研究成熟许多。
美国的翰伦(1982)出版了《营销作合下的贸易博览会》,这是本教材性质的书,该书里将贸易展览会作为一种有用的营销工具,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展览意义、展出原因以及展览设计、成本控制、客户关系、效果评估等相关事宜,被广大展览会认为是一本极其实用的书籍。
美国著名的Prentice―Hall(1991)出版公司出版了由克里斯汀・克罩斯曼女士所著的《贸易博览会展示大全》一书,该书内容齐全,并附有大量的清单、表格和案例,对展览筹备、运作管理、后续工作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国外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也有一定基础,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2007)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国家钻石体系是迄今为止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然而鉴于会展产业的特殊性,经济理论工作者尚没有对会展产业竞争力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实行改革政策以来,引入了许多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著作,对于我国学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论著的消化、吸收、研究和创新陆续发表了研究成果。
金碚博士(1997)发表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竞争力,拓展到采用管理经济学的方法,他的看法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竞争力表现一个企业比其它的企业更有效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并且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
学者金嘉荣(2012)发表了《北京市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将国家钻石体系理论的分析框架应用于会展业,对北京会展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学者王敏芳(2013)阐述了山西省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分析该省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劣势,最终提出山西省发展会展经济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采取措施。
而学者张向楠(2014)从产业个性、发展趋势、文化、旅游资源4个方面剖析了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并从发展总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行业发展、展览场馆、配套设施等5个方面分析制约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并基于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策略。
二、总结
迄今为止,会展经济已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新型经济形式。在现代的发达国家,会展产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例如德国的汉诺威、慕尼黑、法兰克福,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会展城”。而发达的会展产业也推动了这些城市和地区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会展经济作为都市型服务经济,在一些经济水平发展较高、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重庆地处中国内陆,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第三产业在重庆产业结构中一直以来所占比重就低。展览业在重庆的发展和全国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更显落后。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重庆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中,经济重心将由一、二产业转入三产业。
所以,在借鉴会展产业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重庆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建立重庆会展产业发展战略,对促进重庆会展经济的发展乃至促进重庆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宁. 基于资源整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柯颖,于玲玲. CAFTA框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2,03:35-40.
[3]温如春,钟新桥. 中三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特区经济,2012,10:157-160.
[4]姜大鹏. 烟台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A].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10.
[5]刘维奇. 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05:85-90.
[6]孙德林.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S1:206-211.
[7]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J]. 中国集成电路,2013,06:10-21+24.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36-01
一、陶瓷产业发展趋势
一是发展空间不断加大,产业迎来新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陶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给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较大的空间。特别是高档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的需求量将迅速增长。
二是个性化产品逐步主导市场,日用陶瓷越来越具有收藏价值。人们的生活需求日益个性化,对茶具、餐具等陶瓷用品的需求也趋向个性化。婚庆陶瓷市场已经趋火,供求两旺。今后婚庆、节日等专用陶瓷需求将有大幅增长。
三是高科技产品引领国际市场,拉动我国陶瓷产业大发展。欧洲等陶瓷产业的高科技化趋势,必将对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促进我国陶瓷产业走科技兴业的路子,企业生存对科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成为主流,高科技产品走俏大众市场。
四是民族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陶瓷产业发展的基石,陶瓷产品将在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位。无论是日用陶瓷还是艺术陶瓷,文化品位越来越高,陶瓷产品将不断在吸收民族民俗文化中更新换代。
二、景德镇陶瓷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瓷都地位受到威胁。福建德化、广东潮州、醴陵、淄博、唐山等地陶瓷生产势头劲猛,景瓷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二是人才流失严重,因为薪酬待遇等实际因素,景德镇培养的陶瓷人才自己留不住,无法形成陶瓷专业人才聚集的“洼地”效应。
三是企业品牌优势不够明显。景德镇陶瓷品牌大都系统定位不清、缺乏个性、气质雷同,而当今社会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长期以来景德镇只有产地的概念,而没有形成产业的名牌效应,从而制约了陶瓷企业的效益和健康发展。
四是艺术陶瓷存在固守传统、缺乏创新的问题。景德镇从事陶瓷绘画有2 万人之多,其中不少有一定水平的艺术家急功近利,不愿花时间深入生活、深入民间挖掘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是满足于“跟风”。此外,产品被仿造,假冒伪劣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三、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一)抓紧突破设计瓶颈
我国的陶瓷企业技术和工艺已经和世界水平相当,但材质相同、技艺相当的两个陶瓷浴缸,进口名牌即使卖到上万元顾客也趋之若骛,而国产货仅卖千元却少人问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开发设计的天壤之别。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陶瓷企业要树立外向型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强烈的经济全球化意识,面向世界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参与国际竞争。景德镇陶瓷企业要认真搜集国外陶瓷市场需求信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对花色品种与产品档次进行细分。还要多参加国际性展会,与采购商及专业观众沟通交流,树立品牌形象,向世界展现“千年瓷都”的风范。
景德镇陶瓷出口的质量要提高,要增加花色品种,增强产品竞争力。出口陶瓷应逐步由原来的单一生产艺术陶瓷和普通日用陶瓷转变为多元化的产品结构。要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避免对某一市场贸易量过于集中而遭遇反倾销。还是要熟悉和了解更多的国际相关法规和标准,使出口产品适应各出口市场的特殊要求。如国际上对陶瓷铅镉溶出量有严格的标准;进入美国市场的陶瓷,要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考核才能拿到“通行证”。
(二)积极寻求五种人才
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推动力。的对外交流很重要,景德镇的一系列重点项目都需要后续的科学管理,并且景德镇将建成对外开放型的城市,针对目前这些实际情况,留住、引进以下五种人才是当务之急:陶瓷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营销人才、熟悉国际经营管理的外贸人才、外语人才、管理人才。为了景德镇的将来,应该大力支持学生创业,资助他们成立门类齐全的工作室,专门从事图案设计、技术改良等,以专利入股的形式与中小企业通力合作。
总之,景德镇陶瓷产业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陶瓷,抓紧突破设计瓶颈,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打造区域经济品牌,在丰富瓷都内涵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GDP总量目标值将达到55万亿元,文化产业生产增加值在全国GDP中占比将达到5%,也就是说,到2015年文化产业生产增加值应该接近3万亿元。根据最新统计,2010年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在2011-2015年期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增量部分每年要超过4000亿元。而整个2004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3102亿元。换言之,在未来的五年中,每年要增加超过2004年全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压力无疑是非常大的。
要有新的战略思路
显然,再用过去的常规思路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远远不够,文化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而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必须立足于“四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条件)、市场化(体制)、国际化(未来发展方向)。以此为前提,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这是当前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相对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与迅速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据专家推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的总量实际超过了3万亿元,而现在我们能够提供的仅为1万亿元;我国演艺市场的规模可达800亿元,而整个2010年该领域的产出却只有108亿元。所以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主要问题。现在的电视台、电视频道很多,北京现在能看到六十多套节目,但是大家却感觉现在看电视,一个台就足够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内容太贫乏。现在我们的电视频道,基本上是电视剧一统天下,除了电视剧还是电视剧。现在的电视节目贫乏到简直令老百姓难以忍受的地步。这个问题所反映的正是现在整个广电节目生产、供给能力的严重不足。再比如去年全国电影生产是526部,但是真正能够进电影院的只有150部,真正能够票房过亿的大概不超过十部,大量电影生产是亏本的。现在有一个新词“影院一日游”,意思就是一部电影放了一天,第二天就不放了,原因是根本卖不出票房。有的电影耗资上千万,最后的票房却只有几十万。这是什么问题?结构问题。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一定要把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作为战略思路的首要问题。
优化文化产业战略布局。文化产业的发展跟文化建设一样,同样存在布局问题。比如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布局、内部生产和渠道建立应该如何安排以及各地区之间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等等。当前,文化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比如说动漫产业,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做。全国有七十多个动漫产业园,但真正能够在动漫产业上赚钱的没有几个,投入很大,但基本上没有盈利模式。所以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有特色,不能人云亦云。比如贵阳、贵州做文化产业,那么就一定要突出本地的特色。做企业也是一样,他有我也有,肯定不行,他有我得优才行。
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从去年开始,中央已经明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一条主线。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但是文化产业的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一个方式转变的问题。当前,最迫切需要转变的就是如何让我们的文化生产从过去作坊式小生产方式转变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如果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提供的文化服务,只是满足于圈内的少部分人去欣赏,去互相吹捧,那么,这样的发展方式绝对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要走出小生产,决不能停留在原始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生产方式之上。惟其如此,文化产业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
把握两个关键问题
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优化文化产业战略布局、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是实现我国文化战略性发展的三个关键点、切入点。然而,在如何有效落实这个战略思路上,仍存在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
文化产业的布局。文化产业的布局首先是指文化产业组织方式的布局,而所谓文化产业组织方式的布局,又主要是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组成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方针就是,一方面需要培育骨干企业,另一方面又要扶持中小企业。
为什么要搞大企业,首先,如果没有大企业的迅速扩大,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是实现不了的。要想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必须把培育大企业、骨干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其次,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应用、采用高新技术,需要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企业。此外,中国本身就是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方面,我们的对手异常强大,如德国的贝塔斯曼、美国的迪斯尼等公司,他们一年的产值是我国所有文化产业加在一起的集合;再如,加拿大太阳马戏团一年的收入几乎是我国同行业所有企业一年收入的总和。面对这样的竞争力量,我们靠“小舢板”行吗?肯定不行。中国的大企业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我们需要在“十二五”时期,经过十年、二十年,打造一些市值过千亿的文化企业,真正变成文化产业的航母。
除了扶持大企业,也要扶持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有它个性化强的特点。这种个性化发展,中小企业最具优势。
文化产业的布局当然还涉及功能布局、地域布局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在“十二五”时期,相关部门要一起来做全国文化产业的示范区,必须鼓励特色化、差异化。从海外来讲,要把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起来,除了产品的对外交流,还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大文化产品的出口;更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在海外建设文化传播渠道,包括购买或者是并购,甚至是控股、参股海外的书店、影院、剧场、电视、互联网等。
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另一方面是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产业。而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最关键的就是加快实现科技和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 体育旅游福建发展战略
进入21 世纪,旅游在全球正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更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西方国家,体育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经超过了石油、汽车、烟草等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体育产业中体育旅游业是一个重要方面,全世界的体育旅游业正在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左右;意大利的体育旅游年产值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亿美元发展到目前的500亿美元,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的产值。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及众多的人口都蕴藏着发展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旅游业的巨大潜力。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旅游业将有空前的发展。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省,利用区位优势促进福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体育旅游的概念和内容
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都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体育旅游是从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分离出来的一种体育与旅游交叉结合的人类活动。体育旅游的概念和旅游的概念一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旅游是“以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和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而引起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这个概念是从体育和旅游行业或产业的角度进行阐述,主体是体育和旅游产业经营系统和支持系统,客体是体育旅游者。主体供给体育旅游产品,客体需求并购买体育旅游产品,供需过程中引起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就是广义的体育旅游;狭义的体育旅游是“是人们因为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和以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某地旅行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这个概念是从体育旅游活动本身进行阐述,体育旅游活动只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主体是体育旅游者,客体是旅游者的消费对象――体育旅游产品。狭义的体育旅游的内容包括以旅游活动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和以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有积极参与和被动参与之分,具体可分为: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观战体育旅游、刺激性体育旅游,竞技性体育旅游和其他类型体育旅游。明确体育旅游的范围、内容,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福建省发展体育旅游业的优势
1.经济发展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系统
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但其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体育和相关事业的发展状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06年福建省GDP达到 750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据福建省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农民人均纯收入4833.35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3.28元,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3%。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不仅使人们生活消费支出连年增加 ,而且有了一定剩余 ,为人们体育旅游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
2.旅游业稳步增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在经济连续增长的同时,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的旅游创汇、旅游业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2006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67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3.5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9.3%和20%,接待国内游客增加了1094.68万人次,旅游收入增加了115.5亿元。入境旅游人数229.6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4.7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6.36%和12.7%。
3.观战和竞技性体育旅游条件优越
观战是体育旅游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奥运会、世界杯、赛车、网球等世界大赛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无数观光者,同时也给举办国带来大量商机。地理优势和文化背景,使福建拥有观战和竞技性体育旅游有利条件了包括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中国女排联赛、中国足球俱乐部甲、乙级联赛等为重点的一批高水平国际、国内赛事,已在国内、外形成不小影响。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群在闽南形成,以厦门为核心,半径100公里的闽南地区目前已建有漳州国家女排训练基地、晋江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长泰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东山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中国乒乓球队2002年底在厦门冬训、2004年全国帆船冠军赛落户泉州石狮市、国家乒乓球队和国家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已考虑在厦门市和石狮市分别兴建乒乓球和帆船训练基地。举办一系列大赛,不仅提升福建体育的层次,而且对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旅游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体育特色旅游自然资源丰富
福建省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分布大小岛屿1202个,是适合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省份,可以开展包括游泳、帆船、赛艇等夏季水上运动项目,闽南地区的厦门和东山有良好的沙滩和水域环境,适合开展游泳、游泳、潜水、帆船、帆板、冲浪、摩托艇、滑翔伞、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体育旅游项目。其次,福建内陆水系发达,溪流、湖泊众多,可以开展赛艇、竹排、划船漂流体育旅游项目,也可以开展福建传统的龙舟竟渡体育旅游。再次,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7.3%,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可以开展探险性特色体育旅游活动,包括漂流、溯溪、登山、徒步旅行、自驾车旅行等,其中以登山、漂流和徒步最为盛行,而自驾车旅行则是近年来新兴的运动。
5.体育场馆、设施发展初具规模
健身、休闲性体育旅游离不开完备的体育运动设施,根据福建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2003年末,全省共有体育场地3000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16304个,占总数的54.35%;非标准体育场地13696个,占总数的45.65%;总占地面积54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总场地面积4117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18平方米;总投资金额66.08亿元,人均投资金额189元;每万人平均拥有8.6个体育场地,每个场地面积平均为1372平方米,四平方公里拥有一个体育场地,每平方公里拥有场地面积336平方米。这些健身、休闲性体育场馆、设施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三、福建体育旅游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1.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加大对旅游业投入
2007年福建提出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新战略目标:“有效整合福建旅游资源,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旅游品牌,打造海峡西岸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原因,它决定旅游业的综合配套能力的大小,从而决定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并且决定对游客吸引力的大小。只有进一步增强福建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才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只要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能力。
2.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契机,大力发展福建体育旅游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将极大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很好地带动福建体育旅游的发展。一是通过奥运会在福建举办的国际、国内预选和选拔赛,如排球、帆船,皮划艇、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社会各界对体育旅游的巨大商机和影响力的认识。福建省体育旅游宣传促销活不应局限在旅游行政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范围内,应加强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合作,展开全方位的促销攻势,塑造福建体育旅游的整体形象。二是加强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建设,福建在体育旅游设施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与体育旅游发展的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机,必须大力建设用于特色体育旅游的设施,在建设中可以吸引各方面的投资,实行国家、集体、个人齐动员,内资、外资一起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福建省的体育旅游设施尽快达到一个新水平。
3.加强宏观管理和行业合作,整合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业是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一是要加强宏观管理。发展体育旅游业不但涉及到体育部门,也涉及到旅游部门,同时,还涉及到其他相关的管理部门。因此省有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加强对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其快速、有序地发展。省体育局、旅游局、财政厅、工商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合理地协调,制定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规范管理政策。二是要加强行业合作。在业务上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要紧密合作,体育部门组织的大型的国内外的体育比赛可以与旅游部门联合,让旅游部门在赛事宣传、组织观众、住宿餐饮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在门票发售上给予优惠,使比赛成为体育、旅游双方合作的结合点。同样,旅游部门在组织体育旅游项目时,可以聘请体育部门的技术人员、教练员给予指导和合作,提高项目的体育专业技术含量,打造体育旅游的精品。
4.加强区域合作,发挥联动效应
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未来的发展趋势。国际上东盟五国协作区、欧盟都是旅游区域合作的典范。“无界限旅游圈”早已在欧盟确立,这种旅游区域合作极大地促进欧共体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一是加强与邻省的合作。建立海峡西岸旅游经济区,提升福建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共同开发体育旅游市场;二是加强闽台区域旅游合作。利用两地的地缘、文化、人缘,结合两岸的长期体育文化交流的优势,打造海峡体育特色品排,开展多种形式的两岸体育旅游。三是加强与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利用福建在东南亚华侨分布范围广,华侨数量多的优势,开展同种同源,华侨喜闻乐见的特殊体育旅游。
5.积极培养人才,增强体育旅游发展后劲
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人员一方面需要是精明的旅游管理人才,一方面还需要对体育有深入的了解和爱好。目前,这种人才在我国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也是制约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福建省的体育旅游经营人才可以从挖潜和开发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努力提高现有的人员的水平,对旅游管理人才进行体育运动知识的培训,对体育人才进行旅游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体育旅游业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在福建省的大专院校的旅游专业和体育专业中大力培养体育旅游人才,为福建省的体育旅游业输送高等级的后备人员。
6.发掘民族传统项目,扩大体育旅游市场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福建有着悠久的历史,如闽南地区的舞龙、舞狮、龙舟赛等传统体育活动总是伴随着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中国心永在搏动。以福建南少林寺为背景形成的传统武术,通过几代武学大师和研究者的挖掘、整理、改进,福建少林拳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经典体育项目之一 ,享誉国内、外。目前,福建省以“武术”为主题的各类学校遍及全省各地,吸引着省内、外及东南亚国家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在有关方面和媒体的共同作用下,武术已走进体育旅游业市场,成为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的重要内容“南少林武坛争霸赛”一类的武术比赛已形成届次和规模成为福建省体育旅游竞赛表演业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杨宏: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体育旅游业经济的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3(9):122 - 124
[2]于敏吴尤敏:福建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20-21
[3]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
[4]王德平任保莲: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优势研究及发展[J].体育科学,2005,25(10)19-21
[5]张晓明史蔓蓉:福建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 推动闽台旅游合作[N].中国旅游报,2007.02.11
[6]陈少坚谢军林晓英:闽台两地体育文化及其交流现状和发展前瞻[J].体育科学,2006(7)25-32
关键词:文化 民族 习俗 市场定位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28-01
区域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富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现更为明显。但是纵观目前各省(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仍存在着明显缺陷,如对文化产业属性认识不足,在规划过程中经济分析的缺失,导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思路单一,结构雷同。该市在现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也面临着如何结合其他相关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把区域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推动衡水市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标。
针对衡水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探索出有衡水特色的区域特色。
1 立足于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努力实现体现区域特征的现代区域文化产业结构。通过深入调查我市现有的地区文化传统与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区资源优势,如中国丝网之乡,皮草之城,衡水湖等品牌优势,以这些既有的文化名片为依托,以拓展新的文化为重点,通过资源重组,技术保障等手段,争取实现创意新颖,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应以现有的文化品牌为基础,以“旧瓶装新酒”的创意为出发点,重点强调如何赋予这些现有的文化品牌更多的活力与市场价值。
2 跨行业联动模式的重组与联合
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联动模式,不应考虑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模式。在具备发展共性与相似文化特征的相关行政区域内,可以通过跨行业互补的方式平衡不同区域内的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特色,通过这种更加有效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对于相邻区域见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投资渠道和金额可以通过这种跨行业联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人力、技术等重要资源也可以在这种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
科学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并不仅仅指相邻区域间相似区域文化产业间的联动模式。这一模式首先要求行政区域内对区域文化产业的进行整体认知与规划,强调核心基础文化的同时,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文化与相关文化多渠道式发展,拓宽三种文化之间的外延,争取探索出与相关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次,组织建设科学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现代化科学的区域文化产业必须有成熟完善的平台为依托。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区域文化的跨行业联动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最后,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否则,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动模式将很难变为现实。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来进一步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产业重组,这也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长远的增长点。
3 准确市场定位,确立区域文化品牌
该市应重点开发本地既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鼓励既有文化品牌和产业通过品牌创意和市场开拓,赋予既有品牌新的市场和活力。并逐步培养这些既有文化品牌走出区域性发展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调研,拓宽品牌的省际、国家乃至国际效应,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区域性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能够代表区域经济的一张名片。
4 支持发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
群众文化事业是也区域文化内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本身就有植根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化道路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符合时代要求。群众文化生活必须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不切实际的。群众文化事业的自发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市场性特征,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年龄层次群体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各种运动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完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更适合走社区化发展的道路,以点带面,以少聚多,健康积极,丰富多才的群众文化事业也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大众的认同。但是,文化产业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并且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要求呢。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的国家,如何通过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与阐述,我市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切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体现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力争构建一个科学的均衡的区域文化产业模式。
参考文献
[1] 林枫.简评《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1):161.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产业策略 发展战略
一、引言
主体功能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举措,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形成和加快实施空间主体功能区,必将优化我国的空间结构,提高开发效率,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有效地保护好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本文将从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分别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
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主要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基础上壮大经济规模,集聚人口;限制开发主要是保护好自然生态,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禁止开发主要是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三、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上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框架下,产业发展战略要根据各个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正确定位每个功能区的产业政策的同时还要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利用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同时,加强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联系,使各自的比较优势都能充分的发挥;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强优势互补,还要充分利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自然资源;承担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剩余劳动力。
(一)优先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那么在这类地区,要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率,在地区发展道路上,必须走立体提升发展战略。优化开发区的立体提升战略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提升:一是产业提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开发密度的潜能。优化开发地区在第一轮经济增长中,主要利用经济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目前这个空间的开发已趋向饱和。在此背景下,优化开发区促进产业升级,进行产业转移,把资本密集型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转移,大力培育轻工业产业集群。在优化开发区推进城镇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吸引新的就业和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重化工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就业贡献率远低于轻工业,但服务业属于劳务密集型产业。所以,优化区域的轻工业产业集群的培育,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立体升级,也为限制开发区的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
(二)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这类区域既要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也要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未来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虽然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边界有待进一步研究划定,但其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毋庸置疑的。在主体功能定位上应突出以下三点。
1,通过强力推进工业化来实现区域经济率先崛起
要注重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增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大力承接优化开发区域和国际上的产业转移,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力争形成若干新的产业高地。要合理引导产业布局,进一步壮大区域内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之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的经济集聚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2,通过加快城市化吸纳和集聚更多人口
通过发展城市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创造条件,积极吸纳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力争形成若干城市新区。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和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增强人口集聚能力。
3,创建适宜人口集聚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重点开发区域要实现高起点的规划与建设,尤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好耕地、水面、林地、湿地等绿色空间,减少经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创造适宜人口集聚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口积聚和经济积聚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那么解决限制开发区矛盾,就是要重点解决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矛盾。在国土资源规划中专门划分出限制开发区,为这类地区发展模式提出了新思路。既然威胁这个地区发展的最大难题是人与自然的矛盾,那么我们对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就应当从原来的产业开发思路,转向围绕减少人对自然压力上来。鉴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减少产业开发强度的出路,就是减少这个区域内居住的人:如何减少人,也不能通过简单移民来解决,而应当通过养育开发模式来解决。
所谓养育模式,包括对人和环境两方面的养育。通过对人的“养”和“育”,在对人的能力和观念的提升中实现人口流动和转移。通过对自然环境养育,使自然发挥生态保护功能的同时,形成特定产业开发功能,如通过养育形成生态旅游集群等。具体构想如下:在养育中进行对限定产业的发展。凡是限制开发区,大都属于不宜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地区,只能依靠当地资源禀赋进行旅游产业和特定能源产业的开发。为了保证这类地区因产业过度开发而失去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对这类地区所限定的产业开发。要走在养育中对限定产业开发的新路子。所谓养育开发,就要根据生态环境养育的程度和承载能力,确定产业开发范围、时间和强度。这个地区产业开发不能走完全市场化道路,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养育的程度进行有限制开发。
(四)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属于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等。与禁止开发相对应,必须建立一个保护主体明确、保护职能到位的管理体制。对具有特区性质的禁止开发区管理,传统的做法往往是建立新的管理机构来履行职能。这是一种增加管理成本、导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摩擦的低效率管理模式。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将所在禁止开发区的政府实现职能转换,成为承担保护职能主体。禁开发区的政府要围绕保护职能,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保护区的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走出现行的完全与上级政府相对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撤销或精简原来与经济发展的有关机构,将其转换为与履行保护职能有关的新机构,根据保护功能的需要,进行新的机构设计和调整。
禁止开发区的居民尽量不要通过移民办法来解决,这是一种弊端很大的做法。由于居住在禁止开发区的居民在长期封闭状态下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强制性的移民使他们很难适应新环境的生活。经常出现移民的回流问题。为了减轻经济开发对禁止开发区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人口转移要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方法来解决。总的思路是,通过保障金把禁止开发区的第一代人养起来,通过身份转换,把第二代人用起来,通过教育使第三代人走出来。通过此方式,最终解决禁止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一、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
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信息产业的绝大部分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一大产业,这除了与美国作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拥有的雄厚经济及科研实力密不可分外,还在于美国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
(一)基础研究环节获得绝对优势地位的战略
强化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基础研究,在源头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从而在中下游产业链条发挥主导作用。其最具代表性的做法是加大研发投入。例如,美国2000年在高技术产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达2653亿美元,占世界研究开发经费总支出的41.7%。2003财政年,美国政府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额达到101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投向高技术产业的。与美国在基础研究高强度投入成正相关的产出是,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占全世界的67.4%,生物技术的发明占全世界的57.1%,药品方面占59.8%,总体高技术水平遥遥领先。美国一贯注重耗资大、费时长、风险高的基础研究,“二战”时期,基于大量知识密集型军事研究的需要,创建了许多大型实验室,引进了许多第一流的科研人员,装备了第一流的技术设备,很快就把美国的基础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信息产业领域的很多技术创新成果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发出来的,如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等。1950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主要支持各个领域的基础研究,从而使美国的基础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美国民间数目众多的私人企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向国内许多的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和大学实验室提供大量基础研究资助,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基础研究的长盛不衰。
(二)大力支持应用与开发研究的战略
为了提高信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重新调整和企业界的关系,扩大政府与企业界的合作,拟定了一系列的电子信息开发计划,积极引导大公司围绕经济繁荣、国家安全、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国家目标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活动,在政府的支持下使美国在半导体、微电子和其他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制造、工艺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根据英国工贸部评选出的过去一个年度全球研发投资最慷慨的1000家大公司分析,2004-2005年度,这1000家大公司的研发投资总额2197亿英镑,其中有52%的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5%。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5%。这意味着这些公司主要的投资集中在研发领域,平均费用相当于公司运营利润的80%。其中研发投入最多的行业有汽车、IT、制药、电子。从地区投资增长来看,美国的增长率为7%,紧随其后的亚太地区以6%的增长率超越了欧洲的2%。在研发投资1000家大公司中,美国公司占42%。与此同时,大公司的投资对整个国家和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例如,微软占据软件行业研发投资的23%,2007年,微软研发投入的减少直接导致软件行业研发投资下降9个百分点。事实上,研发投入已经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回报,1000家大公司的市值同期增长18%的幅度远远超过了研发投资5%的增幅。更重要的是,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舍得为技术买单就是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的有利地位。而那些在研发上持续投入的公司将丧失与顶级企业竞争的资格,只能在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应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
(三)风险投资战略
在风险资本的推动下,美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崛起,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萌芽并茁壮成长。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W・F・米勒说: “由于风险投资的参与,科学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由原先的20年缩短至10年以下。”苹果(Apple)、英特尔(Intel)、微软(Microsoft)、雅虎(Yahoo)……这些信息产业巨星的成功之路上,几乎都留下了风险投资家的足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风险投资就没有美国高新技术产业辉煌的今天,更没有如今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新经济。
许多经济学家指出,风险投资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效应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风险投资对半导体行业的大力资助,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微电子技术奠定了基础。1957年,在风险投资家阿瑟・洛克的安排下,工业家谢尔曼・费尔柴尔德资助诺宜斯为首的“八人帮”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两年后,诺宜斯发明可以将多个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集成电路技术,加速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进程。1968年7月,风险投资家洛克又作为主要投资人注资3250万美元、风险企业家诺宜斯和摩尔每人投资25万美元成立英特尔公司,专注于半导体行业的研究与开发。1969年,该公司推出自己的第一个产品――全球第一颗双级半导体存储芯片3101;1971年又推出全球第一颗微处理器4004。到1989年共开发出7种型号的微处理器,每种型号功能都跃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设计出含300万晶体管的新一代微处理器,名叫“Pentium”(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奔腾”)。在竞争激烈的民办半导体市场上,英特尔公司参加美国政府组织的14家大半导体公司联合技术攻关的“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为在1992年后夺回日本在半导体业抢占的世界市场份额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把自己推上了半导体霸主的宝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个人电脑微处理器的供应商,市场占有率高达80%;最大的电脑键盘供应商,市场份额达15%。第二,风险投资对计算机的投资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1957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对数字设备公司(DEC)投资不到7万美元,到1971年持有DEC的股份价值增加到3.55亿美元。这一成功的投资不仅改变了美国风险投资业的未来,也由此改变了美国的经济结构。因为DEC研制的程控数据处理机PDP-1计算机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和显示器与机器人直接对话,把计算机带进一个小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再次,风险投资对软件业的投资为信息技术商业化的发展插上了翅膀。比尔・盖茨投资75000美元为IBM的新型个人电脑开发MS-DOS操作系统获得成功,成为风险投资至今最杰出的案例之一。
美国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措施有:(1)税收优惠。国会通过降低长期投资收益税的税率,刺激更多资金进入这个领域。(2)提供R&D补贴。由于风险投资企业具有很强创新能力,通常是大企业和政府科研机构的2~4倍,其每100万美元的R&D投入能开发出6倍的产品,因此联邦政府每年将3%的R&D经费投入风险投资。(3)信息服务。为小企业提供信息收集、情报分析和咨询服务,解决小企业没有能力广泛收集信息的问题。(4)提供信用担保。由国家财政拨出一笔资金设立信用担保基金并由专门组织管理,对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款提供担保,以此拓宽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5)放宽行政管理。对风险企业申请专利、并购等商业行为放松管制,让其自由发展。(6)政府订货。根据国家发展计划有倾向性地集中采购,从而降低投资回收风险和市场营销风险。
(四)重视人才培养战略
信息产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人才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在今天也遇到信息产业发展中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主要采取了4个方面的措施:(1)政府通过建立网上大学等一些形式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2)政府和教育部门联手出击,政府提供资金,教育部门提供技术支持;(3)采取一些措施,调动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积极性;(4)增加了信息技术人才的签证数量。据统计,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印度的技术移民,现在已经占据了硅谷中1/4企业的领导岗位。1998年,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工程师们总共掌握了2775家硅谷企业,销售总额为168亿美元,雇用员工数量超过59万人。1980~1984年间,硅谷企业中只有13%的CEO是中国人和印度人,而在1995~1998年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9%。这些来自外国的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使得美国不费任何代价就迅速抢占了新技术的至高点。
二、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把信息产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出要在未来25年内出现飞跃式发展,使之与全国分阶段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客观形势相适应,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发展信息产业既要参考美国的经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出合理的发展计划。
(一)政府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与支持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制定前瞻性、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政策,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放宽管制,引导资金流入,在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为目标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一些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另外,政策导向要有弹性和透明度,可组织各种半官方研究咨询机构,为政府制定政策发表意见,同时对信息企业提供指导。经验证明,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手段相比,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以尽可能地避免对产业和企业运作的直接干预,通过创造最终需求来培育产业的发展能力,从而激发产业和企业自身的快速、持续成长。
(二)增加核心技术研发投入
中国在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及其研发方面还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应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发展核心技术,我国信息产业在短期内是不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匹敌的,但至少在某些领域可以实现技术的领先。这就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拓宽信息企业的融资渠道
成立风险企业担保基金,为信息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使信息企业更容易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目前中国准备由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有政府担保的贷款,以刺激中小企业发展,可以考虑对信息企业采取更加宽松的条件或成立专门的风险企业担保基金,解决信息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另外,与外资合作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并促进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加大与国外风险投资的合作,使中国条件优良的信息企业能获得国外资金和高科技管理经验,从而培养出信息企业的创业者、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这相当于为国内信息企业创造了国际竞争环境。
(四)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新能源资源潜力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新能源的特征与分类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清洁环保,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的界定也会有所区别。发达国家一般把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大中型水电都作为常规能源,而把小水电归为新能源范围。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跟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消费结构跟发达国家有着明显不同,对新能源的界定跟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水电在我国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装机容量占全球小水电装机总容量的一半以上,归为新能源显然是不合适的。核能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比发达国家的水平更是低得多,核能在我国应该属于新能源的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个品种。生物质能在广义上分为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主要能源,利用方式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用于烹饪和供热;现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是生物质原料加工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和大中小水电可称之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则统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源评价
跟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资源量巨大(见表1)。太阳能是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即使按最保守的可开发资源量占理论资源量1%计算,每年可供人类开发的太阳能也有1.3万亿toe,约相当于目前全球能源年需求量的100倍。风能的可开发资源量较低,但开发技术难度和成本也较低,全球陆上风电年可发电量约53亿kWh,相当于46亿toe。生物质能可开发资源量为48~119亿toe,不过由于存在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可开发资源量难以全部转化为能源。地热能的热源主要来自于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每年的再生量可达200亿toe以上。按照目前的技术进展情况,全球40~5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0亿toe,10~2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亿toe。海洋能资源量并不算丰富,按照全球技术可装机容量64亿kW、年利用2000小时计算,只有11亿toe。天然气水合物属于新型的化石能源,资源量相当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量的2倍,达20万亿toe。全球铀矿资源量为992.7万t,如果用于热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400亿toe,而如果用于快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可提高60~70倍。核聚变所消耗的燃料是氘,海水中的氘有40万亿t,理论上可释放出的能量为3万亿亿toe,按目前能源消费量计算,可供人类使用200亿年以上。氢能的制备以水为原料,燃烧后又产生水,可无限循环利用,既是二次能源也可在广义上称之为可再生能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能源资源完全不存在短缺或枯竭问题,人类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成本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不可开发的新能源资源有可能变为可开发资源,因此,对新能源来说,理论资源量是相对不变的,而可开发资源量却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开发利用现状
不同种类的新能源在资源分布、技术难度、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在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势头良好,已经进入或接近产业化阶段,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风电以及生物燃料,已经形成较大的商业规模,成本也降至可接受水平。核能技术已经成熟,核电在国外已过发展高峰期,在我国则刚刚兴起。核聚变、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海洋能仍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距离商业化还有较大距离。
截止到2009年2月,全球核电装机已达3.72亿kW,年发电量2.6万亿kWh,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约为6%左右。相比而言,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以2006年为例,其在全球一次能源供应量中的比重仅为1%左右,占全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仅为8%左右。2007年,全球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为1.65亿kW,相当于全球电力装机总容量的3.7%(见表2)。德国、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其市场规模和装备制造水平跟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大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和保有量、光伏电池产量、地热直接利用量以及沼气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我国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供暖和制热领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方面跟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仅为905万kW,占全球5.5%,远低于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占全球16%的比重。
我国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建议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发展新能源具有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增加能源供应、减轻环境污染等多重意义,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加以重视,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
从近几年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主要表现在:资源评价工作不充分,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成本跟常规能源相比不具备竞争力,产业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规模偏小,公众消费意愿不强,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借鉴全球各国新能源发展经验,针对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正确选择新能源发展方向
根据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确立以太阳能为核心、核能和风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太阳能是资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及某些海洋能都间接或直接来自于太阳能,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当前世界一次能源供应量的1万倍。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不过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却与光伏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优势,同时把发展并网光伏和屋顶光伏作为长期发展重点。风能是利用成本最低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风电成本可以在几年内降低到常规发电的水平,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我国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及东部沿海,属于电网难以到达或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发展风电应是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核燃料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常规能源,核电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建造,迅速弥补电力装机缺口,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把核电规划容量提高了一倍多。
(二)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
我国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上百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虽多,但由于力量分散,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建议整合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能源研究机构,成立中央级新能源科学研究院。抓住当前因金融危机而引发全球裁员潮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外高端研究人才。以新能源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攻关,尽快改变我国新能源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密切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CDM机制,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并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努力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跃式发展。
可再生能源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缺点,对其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利用是新能源开发的首要问题。显然,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复杂程度要比常规能源高得多,涉及资源评价、材料和设备制造、工程设计、配发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必须进行跨学科联合攻关,这对我国目前相对封闭的科研体制提出了挑战。国家需要在搞活科研创新机制、打造科研合作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三)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促进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措施涉及电价、配额、示范工程、技术转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投资融资等,要对各种新能源的不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分门别类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为保证政策的长期有效要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国家政策措施的严肃性。
国家应及时更新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指导目录,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新能源的投资。同时,也要对新能源投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局部重复投资或投资过热。防止企业借投资新能源套取财政补贴、减免税费或增加火电投资配额等不良行为。约束高污染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行为,尤其是多晶硅副产品四氯化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四)及早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是铀矿资源贫乏的国家,资源量远不能满足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铀矿供应必须依赖国际市场。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铀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美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俄罗斯等,这5个国家的资源量合计占全球的比重为三分之二。其中,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都是无核电国家,所生产的铀矿主要用于出口。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关系良好,可作为实施铀矿“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国。合作重点应该放在最上游的勘探、开采领域,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为我国核电站提供稳定、长期的核燃料来源。
目前全球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工作程度还非常低,这为我国获取海外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油气资源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全球的优质资源瓜分完毕,而在天然气水合物领域,我国还存在较多获取海外资源的机会。太平洋边缘海域陆坡、陆隆区及陆地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这一地带所涉及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应努力争取获得跟上述三国合作开发的机会。拉丁美洲国家沿海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些国家技术力量薄弱、研究程度低的现状,加强与这些国家合作,以期能够在未来取得这些国家的天然气水合物份额。
东南亚处于热带地区,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特别适合油料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理想区域。东南亚国家是我国的近邻,可为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原料。我国可采取以技术、市场换资源的合作方式,在当地设立林油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以供应我国国内为主。
(五)调整、完善新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我国已经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部分行业部门和地方地府也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国家级的规划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展目标定得偏低,如风能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为1000万kW,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3000万kW,而事实上,1000万kW的目标已经于2008年实现,3000万kW的目标也可能提前于2012年左右实现;二是缺乏设备制造产业和资源评价方面的目标。
国家有关部门应密切跟踪国外新能源现状,充分考虑新能源资源量、技术发展水平、环境减排目标、常规能源现状等因素,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我国有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规定和政策措施并不比国外少,但这其中有许多已经不再符合我国的实际,应立即对不合时宜或相互矛盾的规定和措施进行清理,制定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高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
(六)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能源统计体系
做好新能源的统计可为新能源科学研究、政府部门决策、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等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我国在新能源统计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对新能源的统计主要依靠行业协会或学会,但这些机构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在系统性、时效性、科学性等方面很难令人满意。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任何机构和个人能够对新能源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全面、及时地统计,许多涉及我国的新能源统计数据只有国外网站才能提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调集各方力量成立专门的新能源统计机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国内外新能源统计数据,并把数据及时公布。
国际能源机构对一次能源进行统计时,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直接换算成油当量,并不按火电容量因子进行折算。但我国有关部门在统计时,往往是按火电容量因子(约为33%左右)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进行折算,这意味着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要比国际能源机构所提供的统计结果大2倍左右,这样极易引起误解和混乱。国际能源机构是全球最大、最权威的能源统计和研究部门,所采取的统计方法和公布的统计数据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为了便于对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统计方法方面采用国际能源机构的标准。
参考文献:
1.IEA.RenewablesInformation2008[R].Paris: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2008
2.赵玉文,王斯成,王文静等.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R].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2008
3.中国地质调查局.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EB/OL].[2008-04-02]
4.WWEA.Windturbinesgeneratemorethan1%oftheglobalelectricity[R].Bonn,Germany:WorldWindEnergyAssociation,2008
5.REN21.Renewables2007GlobalStatusReport[R].Paris:RenewableEnergyPolicyNetworkforthe21stCentury,2008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开源节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79-01
1 黑龙江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的必要性
黑龙江省是能源大省,其主要的传统能源有天然气、石油、煤炭、电力等。迄今为止,传统能源仍是黑龙江省的支柱式能源。虽说总量多,但其均为不可再生能源,可使用量日趋减少。部分煤炭矿区仍采用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产生的废气CO2会造成温室效应,有害气体若SO2未经脱硫处理散逸到空气中生成酸雨降到地面会破坏土壤的原有成份。而目前较为普遍的风能发电、水利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排放的CO2及有害污染物的量基可在原有发电方式基础上降低很多,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又是自然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些发电设备投入使用后维护成本也相对要低很多,这对于低碳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因此,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新能源的发展为“开源节流”提供了实践保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黑龙江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是对环境产生很少污染的洁净能源。截至2009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为246.65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12.53%。已建成并网水电装机94.15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8%;已投产风电项目143.2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7.3%,在建风电项目112.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已建成并网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9.3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容量26.9万千瓦。农村应用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与固体成型燃料年产沼气可达8000万立方米,仅使用太阳能一项就可省下28万吨标煤。新能源的补充使用有效地降低了对原有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的消耗量。
2 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新能源开发制造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发展新能源的最根本目的是节能环保,降低对原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实践证明新能源的使用也的确可以做到这一点,但这其中不包括对新能源的开发制造过程。风能、太阳能等均要通过与大量非再生资源结合转化后才能使用,而这些装置的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这些原料均为非再生的。在原料经过开矿、熔炼、提纯、合成等必要步骤时,其排放到自然界中的污染物量并不亚于使用传统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这远远背离我们发展新能源的初衷。
2.2 新能源的生产耗资巨大且对新能源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新能源的生产成本也是惊人的,目前风力发电成本是传统火力发电的2-3倍,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是火电的5-10倍之多,新能源的开发资金大多依赖政府补贴或货款,然而黑龙江省新能源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仍不完善,政府补贴是有限的,在经济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其优惠政策也不能无限制地延续下去,部分新能源的企业对政府补贴具有依赖性。
2.3 新能源设备寿命短、转化效率低
高额的生产成本也不意味着高效的转化效率,据统计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世界最高水准的光电转化效率也仅有11%,如果遇到阴天其效率更会大幅下降。风力发电装置也存在风沙侵蚀等潜在问题,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况且由最前卫的理念结合最先进的技术所创造出来的风电设备的最高使用寿命也仅为20年,这些使得新能源的发展阻碍丛丛。
3 针对黑龙江省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对策建议
3.1 开发新能源同时节约常规能源
黑龙江省正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加速改造与发展阶段,更应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应用以避免破坏性经济增长方式。但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要注意对常规能源能的节约,节带来的效益不低于新能源的开发,其以巨大、廉价、优质的独有特点被称为“第五能源”,唯有在提高生产技术的同时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才是长久之计。
3.2 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应用技术仍依靠自国内外研发中心引入,新能源开发制造等方面的技术仍不成熟,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本省应更加重视教育科研等投资及新能源研发方向的人才培养,强调深入新能源技术开发领域的重要性。研发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缩短本省与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可省去引入外来科研成果的费用,降低新能源的成本,逐渐使新能源的地位由“补充”提升到“主流”。
3.3 完善法规政策
政府应发挥其独有的风向标作用制定法规体系、完善制度环境,对某些尚未成熟的技术的补贴要慎重,结合省情脚踏实地地对新能源发展方向进行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择其善者而从之;鼓力高耗能企业进行能源改造,争取做到循环利用能源无浪费;以广泛的农村资源为基础,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将农林业废弃物作为原料制成燃料用以代替原油等高耗高污产品,进一步扩建沼气池变废为宝,既能缓解农村能源紧缺的局面,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以及传染的发生概率;将新能源的优势发展到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张一鹏.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J].中外能源,2010,(11):28-32.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发展战略
一、前言
本文将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是“政府+市场”型,即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努力达到量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模式。
1.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比如2007年l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2009年2月17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10年6月,国家决定中央财政对5个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2010年9月8日,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2.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角,汽车企业担负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重任。近年来,国内车企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及其产业化进程。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海汽车、一汽集团等是主要的参与者,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多款轿车、客车及客车底盘。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考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要规模化、产业化地走向市场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难题。
价格高昂和节能环保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障碍。以比亚迪汽车为例,其F3DM 双模电动车与普通车型的价格相差近10万元。以一辆家庭用车每年行驶约2万公里计算,电动车每年可节省油费约5 000元,10年可节省费用5万元,这对于目前没有开放补贴试点城市内的个人消费者来说,显然还缺乏吸引力。而普锐斯的价格则在25万~30万之间。另外,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信任,担心维修的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中,对消费者购买的支持力度不够。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普遍通过减免各种税收或直接补贴等方式来支持消费者购买。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由于对消费者购买方面的激励不足,到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占整体汽车产量的比例仍将低于2%,而同时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总产量将达到420万台,日本和西方市场将会是混合动力汽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主要因为政府强制执行降低CO2排放措施,要求提升燃油的使用效率,并向购买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者提供激励。
第一,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和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帮助汽车企业少走弯路。
第二,完善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应重新审视现有的科研体制,防止少数企业的“拼装”车骗取国家补助和科研经费。在明确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前提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把钱分配给真正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加速相关技术的研发。
第三,适时颁布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和私人购买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购置税和消费税,或给予现金补贴等方式激励消费者购买。此外,还要加强节能环保宣传,转变消费者消费观念,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合理规划插(充)电基础设施。充电基站的建设前期投资大,风险高,具有强外部性,是适用于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产品,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充电基站的分布。此外,插电式电动车还有一个充电或更换电池的商业模式问题,需要在试点中进行方案选优。
五、结语
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补贴标准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更接近于普通消费者的可承受范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将大幅度提高。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据工信部副部长苗圩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最多占总销售的15%,剩下85%仍然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期间必定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关键阶段,努力奋斗,完成中国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换代,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卡洛斯·戈恩.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到来.商务周刊,2010,(1).
关键词:资源整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07-021.资源整合的基本含义
旅游资源的整合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提高景区资源的整体实力,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工作涉及很多的方面,主要是实现有序化工作的过程。将原本独立的旅游资源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一体化。文化旅游产业实行资源整合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旅游事业的正常发展,充分发挥各个资源的优势,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资源整合工作还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克服地域上的局限,实现资源共享。
2.文化路由产业实行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2.1适应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传统的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主要是由政府完成,国家的相关部门直接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初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今的文化旅游产业管理。政府对于文化旅游事业的监督管理效用减弱,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企业对于旅游资源盲目开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是因为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阻止资源开发以及企业没有实行统一的开发标准,最终导致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整合政府部门的实力,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加大监督力度,保证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2.2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现在很多的文化旅游景点都包含很多的休闲娱乐方式,有的商家宣传本地风景秀丽,但是有的商家又宣传高档的休闲娱乐场所等等。这样的宣传方式会给游客带来干扰,也无法真正体现景点的特色。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有效地将当地的各种资源整合,实现各种资源共享,提高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实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2.3完善文化旅游的各项功能。文化旅游景区要改变传统的观光的旅游方式,增添其他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景区可以在原本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景点的设计。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能体验到舒适的休闲活动。这需要将地方的资源整合,将休闲娱乐与观光风景完美结合。
3.基于资源整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3.1文化旅游景点资源实现整合。首先是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之前的单独开发转变为联合开发,开发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当地的景点资源,还应该将开发范围拓展到临近的区域,这样的开发方式才能很好地实现资源的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行统一的开发管理。其次是旅游产品的整合,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只是依靠资源本身,还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原本的资源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旅游产品。这样的发展方式不仅拓宽了文化旅游的发展面,还树立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形象。要想真正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将文化旅游景点资源的全部特色展现出来,这既是对文化旅游景点的宣传,同时也是增加文化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
3.2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整合。树立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要立足于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包装,并加强宣传的力度,这样的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旅游品牌的整合。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特色进行不同的包装,例如,我国的湖南凤凰,可以将秀美的风景与独具特点的人文风景相结合,提高文化旅游景点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不仅提高了人文旅游景点的知名度,还提高了人文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3.3化旅游设施实现整合。文化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更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是要完善旅游景点的交通设施,保证旅游道路的畅通,利用道路将景点的各个景区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景点要设置相应的指示牌,方便游客更好地游览景区的风景,交通问题得到解决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设置专门的交通工具和路线,方便游客进入旅游景区;设置专门的旅游车来接送游客,保证游客的安全,对于自驾的游客可以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停车位,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游客对景区的印象。最后是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文化旅游景点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游客提供特别的饮食和住宿条件,这种方式不仅宣传了当地的文化,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景区为游客提供购物的场所也是景区的一大特点,游客可以在景区内购买当地的特产或者好玩有趣的东西,这些资源的整合可以大大提高文化旅游景点的旅游环境,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3.4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实现整合。针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旅游管委会的监督管理作用,通过管委会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参与到文化旅游景点开发的工作中,与当地的居民保持良好的联系,维护居民的权益,同时管委会也要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证整个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政府还可以出资成立专门的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聘请专业人士来进行旅游开发工作,将政府和文化旅游开发公司的优势结合起来,政府主要对整个开发工作实行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公司利用自身的经验制定最佳的开发方案。
4.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来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现状,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加深对资源整合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将资源整合的理念引进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中,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龚宁.基于资源整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5)
[2]常月亲.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8)
关键词:南充;有机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22-0071-04
南充市是四川省的第二农业大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润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和洁净的水土条件是南充发展有机蔬菜生产的独特优势。
有机蔬菜产业作为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型产业,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南充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发展有机蔬菜生产为突破口,目前,已经成为四川最重要的有机蔬菜产地,但在产业发展中也面临很多挑战。
1 南充发展有机蔬菜生产的优越条件
1.1 优越的气候条件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和嘉陵江中游,是川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信息、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都、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南充市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左右,霜雪少,无霜期超过300 d,年日照时数1 200~
1 500 h,年降雨量1 100 mm,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发展蔬菜产业。
1.2 洁净水资源丰富
境内主要的河流有嘉陵江、西河、东河、枸溪河、白溪河、螺溪河、西充河,均属于长江流域。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00亿m3以上。我市工业企业以轻工业为主,污染小,但近年来河流和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自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以来,南充市共有8个县通过竞争立项入列,4 a来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上万亩。丰富的水资源总量、洁净的水源和完备的灌溉条件是南充发展有机蔬菜生产的核心优势。
1.3 蔬菜产业基础良好
南充历来有蔬菜栽培的传统,在栽培制度和种植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南充蔬菜种植面积达13.3万hm2,2012年蔬菜总产量达300万t [1],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2010年8月,南充市成功跻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顺庆区、高坪区成功入选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9 333 hm2 [2]。虽然农村优质劳动力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有机蔬菜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较少,作为高附加值的产业,能以较高的劳动力价格吸引优质劳动力,所以南充完全可以满足有机蔬菜生产的一般劳动力需求。
1.4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一直以来,南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2013年南充市委、市政府已把蔬菜产业纳入“5+3”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编制了《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至2020年,全市将新建商品蔬菜基地1万hm2,改造原有蔬菜基地1.3万hm2。
2 南充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有机蔬菜产品基地认定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发展迅速
截止2012年7月,南充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达2 666 hm2以上,经过专业认证的有机蔬菜品种达82个,共128个系列。2012年11月下旬,我市有机蔬菜生产重点县西充县在央视年度品牌城市盛典上被授予“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的品牌称号。
目前,南充蔬菜基地的绿色防控率达100%,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2012年全市有7个县(市、区)列入四川省农业厅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示范县。2012年10月,全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会议上,我市西充县的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集成技术,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高度肯定,标志着我市绿色防控工作迈入全省先进行列。
2.2 有机蔬菜销售网络初步建成
我市目前拥有48户规模以上的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生产的有机蔬菜除供应本地市场外,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深圳、香港和澳门等地,年产值超过20亿元。
有机蔬菜大多实行订单销售,成都、上海和港澳等地的大型超市和酒店与有机蔬菜企业签订合同,企业按照订单进行标准化栽植和有机栽培标准生产。目前南充已初步建成了立足成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有机食品销售网络。
3 南充有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土壤状况对有机蔬菜生产的影响
南充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冬季光照不足,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很大。地貌以丘陵为主,多数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耕层浅薄[3]。菜地较分散,不利于土地平整、机械化耕作和集中育种,也影响了产地销售市场的形成和产品集中采收、处理、分级包装、销售。
3.2 资金引进难,基础设施配套薄弱
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过度依赖中央,地方财政投入不足,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保养维护不力的现象[4]。近年来,虽然南充中小型水利灌溉工程的数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部分菜地仍是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特别是小户菜农生产用水问题突出,抗灾减灾能力弱。
有机蔬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物理和生物防治,灌溉和排水不利会降低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因而有机蔬菜对水利设施的要求更高。虽然目前大部分蔬菜基地都新建了配套的水利设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水利设施的兴建主要依靠国家政策资金的投入,来源单一,缺乏市场活力;其次,缺乏考核和验收标准,部分设施设计考虑不周全,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再次,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缺乏经验,维护经费没有保障。
3.3 优质劳动力资源短缺,生产效率低
有机蔬菜生产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机蔬菜生产是对现代常规农业的挑战,是劳动、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农业,有机生态工程涉及面更广,生产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需要掌握有机蔬菜生产原理和生产技术,生产企业需要对生产人员进行标准、技术、管理及销售在内的全方位培训,向他们灌输有机生产和生态工程的意识和知识,而这也正是从事传统蔬菜生产的本地农民非常缺乏的。
目前,南充有机蔬菜生产以露地栽培为主,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5]。由于蔬菜生产周期长、产量不稳定,收益没有保障,同时农业从业人员工作不稳定,导致有机蔬菜生产企业不愿意也不敢在生产人员培训上投资,这也是目前南充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人员和优质劳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缺乏具规模的知名有机蔬菜龙头企业
目前,南充现代农业在众多现代农业园区的带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南充市的有机蔬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南充也成为四川省的有机蔬菜生产大市,但是南充有机蔬菜产业起步不久,还没有形成一个富有竞争力的有机蔬菜品牌,也缺乏规模较大、生产管理规范、经济效益显著的有机蔬菜生产龙头企业。
3.5 有机蔬菜生产的种植主体构成单一,活力不足
目前,南充从事有机蔬菜生产的主要是农业企业,他们资金实力相对比较雄厚,在规划有机蔬菜基地、由常规生产向有机基地转化的过程中,承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但由于初期效益不理想,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部分企业自身动力不足,也受限于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活力不够,缺乏上进心和竞争力。
3.6 有机蔬菜生产供应产业链不健全,品牌建设滞后
现代农业是生产和市场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在有机蔬菜从生产到实现价值的各个环节中,种植虽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忽视了有机种苗培育、采收、修整、清洗、分拣、分级、包装、储运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目前,我市在有机蔬菜种植、采收、修整、清洗和分级包装方面已经比较完善,但受销售规模的限制,自动化的程度偏低。
我市有机蔬菜的销售大部分是订单生产,销售渠道单一,有机蔬菜的产地市场尚未形成,物流链条不够完善。我市有机蔬菜生产虽然走在四川省的前列,但是影响力还不够,在品牌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南充市有机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4.1 大力引进领先农企投资,加大财政配套资金投入,打造规模化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要扩大南充有机蔬菜的影响力,较大的栽培规模是基础。在蔬菜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应积极引进全国领先的有机蔬菜生产企业,推广先进的有机蔬菜规范化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推动现有蔬菜生产基地向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转化,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家投资有机蔬菜产业。
4.2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产学研结合打造有机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立健全适应有机蔬菜生产的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南充农科院的科研技术优势[6],为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和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推动科研单位加快研发适应本地的有机蔬菜新品种,建立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繁育基地,解决我市扩大有机蔬菜生产规模后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不足的问题。有机蔬菜生产中,病虫害防治是核心技术之一,要依托科研单位和基层农技单位,因地制宜地根据本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只有解决了有机种苗、病虫害有机防治、有机蔬菜高产栽培技术等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地实现有机蔬菜产业生产的大面积推广。
4.3 规范有机蔬菜生产流程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有机蔬菜有别于一般蔬菜生产,严格的隔离制度、病虫害防治规范、生物农药管理、产品田间管理跟踪记录、人员操作规程,使有机蔬菜生产的复杂程度和管理难度大大高于常规蔬菜种植。质量是有机蔬菜产品的生命,只有拥有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才能保证有机蔬菜的质量和生产有序进行。
引进先进的行业龙头企业,可以带来成熟的管理经验和质量控制体系,是让我市有机蔬菜生产再上一个台阶的捷径;组织技术人员到国内甚至到世界领先的有机农业企业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病虫害防控知识,建立和先进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和销售联系。
4.4 加强有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蔬菜生产对菜地的排灌设施要求比较严格,必须认真规划、合理设计、严格施工、定期维护。要改变过去一锤子买卖的建设模式,将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纳入建设规划,严格验收标准,保证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
4.5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培育明星企业,打造“有机南充”城市名片
有机蔬菜产业作为新兴的高附加值产业,不仅对南充农村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供应有着重要意义,在安全食品逐渐成为“奢侈品”的今天,对于树立南充的城市形象也起着正面作用。根据我市技术人员、劳动力和资金条件,培养适宜规模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打造有机蔬菜领域的名牌产品,发展市场接受、效益突出的特色有机产品,逐步提升南充作为有机食品城的城市形象,将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成南充农业的亮点和农民的增收点。
4.6 加强质量监管,保障有机蔬菜质量安全
有机蔬菜质量第一,特别是供港和出口的产品,销地检测十分严格,对质量的控制应注意:第一,有机菜地转化时期,不能一刀切,要通过物理、生物防控结合科学的耕作,防止有机认证后的正式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土壤肥力;第二,认证后的生产中,要严格按照有机蔬菜生产标准,防治病虫害和使用有机肥料;第三,严格购买有机种苗、合格生物农药,按照科学的用药方法防治病虫害,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第四,逐步强化有机蔬菜标识和可追溯制,不定期进行有机蔬菜农残抽查和田间突击检查。
4.7 强化销售体系、物流体系和产品信息化体系建设
目前,有机蔬菜的销售主要依靠订单模式来完成,当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产地销售市场的完善对蔬菜的销售也显得至关重要。南充不仅要成为有机蔬菜生产大市,更要成为四川的有机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就需要集中规划有机基地,健全产地批发市场硬件设施,建立产品信息化系统,因地制宜建设冷藏保鲜库,努力提高流通效率,吸引周围甚至全省的有机产品都到南充来交易。
5 展望
总体看来,南充的有机蔬菜生产设施建设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5],虽然面临诸多的挑战,但有南充市庞大的蔬菜消费市场作支撑,同时在供港蔬菜和有机蔬菜出口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 何震,汪洪琼.南充发展专业蔬菜基地的思考[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2(4):49-50.
[2] 邓万祥,吴书秀.四川南充:在西部大地上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N].中国贸易报,2011-3-15(15).
[3] 邹平.四川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302-306.
[4] 邱亚明.四川南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21-23.
[5] 蔡宝成,黎德富,何昭蓉,等.农业规模经营:现状、问题及对策――四川省南充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6):109-112.
[6] 蒲春雷.对基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村科技,2012(5):53-55.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n Organic Vegetable Industry in Nanchong City of Sichuan
XIANG Chengyong, YANG Peng, LIN Bangmin
( Nanch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ichuan 637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