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发展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发展战略规划;认识;方法
相对城市规划、区域规划而言,它是很小的规划,但它却具有全部规划的内涵;相对单体建筑设计而言,它是较广泛的单体建筑群的设计,要求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均比较熟悉。所以,要求我们具有更多广博的学识、更多丰厚的功底,更结合实际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创作更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校园。
1 对发展战略规划内涵的基本认识
(1)战略指导思想是规定学校发展战略的基础理论,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制订和实施发展规划的首要条件。正确的指导思想要能够充分反映国家、地方和学校自身的利益与要求,能够与国家和地方的教育发展指导思想相结合。每个学校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都是不同的;一个学校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会有不同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战略指导思想是认定战略目标、战略重心、战略部署与对策和战略保障的根本依据。
(2)战略目标就是在学校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全局性的发展奋斗目标,在规定发展战略规划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整个发展战略计划的核心。战略目标要有具体的时间、确定的内涵和可以计量的成果。它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还包括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全面进步。正确确定战略目标事关整个发展规划制定的成败。战略目标要符合学校实际,这对动员教职员工努力实现发展战略以及能否实现发展战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确定发展目标,要注重目标间的相互衔接,做到三个统一,即先进性与可行性的统一,系统性与多重性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3)如果战略重点选择不当,即便制定的战略目标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也很难顺利实现。高等农业院校一般应选择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学科发展水平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重要标志,而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人才来支撑,如此才能有一流的科研和教学,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
(4)必须要有相应的条件作保障就是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对策的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难度大而艰巨的工作,它普及到思想观念的更新,人、财、物资源的重组和优化,以及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保障条件的构建,虽然是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最后一环,但直接影响到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战略保障条件,要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出发点,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的实际问题。
2 建筑规划设计理念的新认识
(1)突出营建“绿色校园”的原则。这是现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在1998年正式提出的:“绿色校园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因此清华大学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将分阶段实施校园绿化工程,重点要建设好4条绿化带,4块绿地,10个庭院,10个花园及周边防护林带;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对校园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治理校园。现在已初见成效,校园环境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2)为了保护校园的环境,保留一些珍贵的土地供后人发展,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不提高密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向空中与地下发展建设,是一个较好的对策。在保证日照和各种重要的建筑间距要求的前提下,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均建设5~6层是合适的;学校行政楼、科研楼、培训中心等建成十几层的小高层建筑,以逐渐取代2~3层的低矮建筑,也是切实可行的,这样既节约了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可将更多的空间留给校园环境的营建,何乐而不为?
(3)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的就是.内向型校园的传统功能分区,现在出现了如下现象:生活区淡化,教师住宅区面向社会走商品化道路;科技园区强化,成为校园内功能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景观区突出,形成了校内公园;后勤服务区分散,校园配套服务设施社会化的现象。校园规划要与之适应,不断探索新路子。
(4)高校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计算中心、办公楼的建筑设计,均有可能探讨与实现。优点是可以创造灵活性、适应性强的建筑空间,结构合理、经济性强、施工方便、有利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与实验室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在国内首先迈出了模数式图书馆的第一步,得到图书馆界及建筑界共同的好评。
3 学校发展规划的方法
(1)对规划的必要性认识不够: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与其花费那么多精力搞规划,不如把力气用在“现实”工作中。这种所谓的“苦干、实干”,极易使学校步入盲目实践的境地,也不可能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所表达的就是学校管理者对规划的功能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和本身教育理论素养的不足。
(2)学校发展规划应是学校管理者集全员之智慧,积极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学校发展前景,主动提出实现目标优化所需的计划、方法和途径的一个自主且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但是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或工作惰性,有的学校管理者在发展规划的制订上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设计,或是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区域性、纲要性规划变通照抄,或是把其他学校的发展规划变相换脸,使发展规划形同虚设,缺乏实际意义。有的学校管理者虽然在发展规划上也经过一番斟酌,但由于既未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研究,也未经过各方专家的多重论证。
(3)有些学校之所以对自身发展定位不准确,先是对自身的发展现状认识不清、分析不透,既没有明确的量化分析,又未进行足够的质的研究;其次是对发展规划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校组织系统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学校内外环境影响的交互性等认识不足,在决策上偏好于支持性信息,且不同程度地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最后是对区域间的教育基础、经济水平、人口、地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认识不够,或是把研究的视域仅仅局限于本校,或是脱离学校实际的资源条件、办学的基本规律,一味地强调规模而无视其他因素。
(4)大部分学校管理者虽已意识到发展规划需要通过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的落实和正常周转等予以保障,但常常忽视对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全程监控和再评估。学校发展规划不仅要注重静态的规划结果,更要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学校要借助回溯性再评估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实现信息的循环反馈,以便及时有效地修正、调整工作目标。
4 结 语
战略目标是对学区实现其使命和实践其信仰所必须要达成的最终结果的描述,这种最终结果应当是具体的和可度量的。有的研究者警告说,在规划中,必须明确地区分手段和目的。太常见的情况是,我们以手段(如,实行班内分层教学)而不是以目的(提高教学效益,改善学生成绩)来表达目标,从而造成混淆。实际上,如果要达成提高教学效益和改善学生成绩的目标,还有其他更多手段,实行班内分层教学未必就是最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规划局等.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城市规划,2001(3)5~11.
[2]赵燕箐.探索新的范型:概念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2001(3)38~53.
学校休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把我国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是竞技休育的基础和结合部,发挥着各种功能,起着各种作用。现代的学校体育,强调终身教育,学生在接受系统教育期间。体育教育是时间跨度最长的学科。学校体育总休上来说,它是由三大因素构成,即:设施、教师、教材和学生。如果说设施是学校休育教学的框架,教师则是构成学校体育教学的能量原子,教材和学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这三大因素的结合及相互作用构成了学校体育的存在。并决定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现代
引言:
由于现代科技成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劳动强度减轻,人们对生活质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开始把眼光转向文化娱乐及体育运动。受此影响,学校体育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再单纯将体育作为调节脑力劳动,强身健体的工具存在,而被视为未来一生体育生活的入门阶段或一个重要环节,并相应提高学生运动娱乐兴趣。体育教学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田径、球类等内容,而是集娱乐、道德、健身为一体的综合体现。
新世纪学校体育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好新世纪学校体育正确的发展方向,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世纪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要求定位
美国学者麦克洛瓦诺说:“体育师范教育培养的目标不再只是传统概念上的学校体育教师,而必须扩大领域,掌握更多知识,适应各种需要。”现代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转变观念: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是第一的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任务在于培养和造就现代人。体育教学中要利用体育特点来进行现代教育,或称为培养现代人素质的教育。
2、表率作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极大。要培养现代人,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起表率作用。教师本身要在现代性亦即精神文明上多下功夫。只有教师本身具有现代人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新的一代。
3、更新知识:体育教师本身的科技文化水平对于培养现代人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本身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胜任培养现代人的任务。
二、学校体育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
从目前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来看,在我国所有地区,所有人群中普遍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困难很大,难以真正达到实效,比较现实可行的是抓住青少年和儿童,即抓住学校体育这个重点,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几乎包括了所有青少年和儿童,在全国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新世纪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本质和健康状况对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影响。因此,学校体育实施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不仅是增强体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健康地生活,这也是体育的社会价值所在。生活中许多人把参加体育锻炼.观赏体育比赛做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此为生活乐趣,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同时把体育锻炼做为消除工作和学习所带来的紧张、疲劳等方面影响的积极手段。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就应立足于长期效益的探索和追求。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接受体育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自练、自检的能力。变成一个真正的终生体育者。
四、新世纪学校体育逐步完善课程结构及评价体系
1、完善课程结构
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的体系改革,应该覆盖体质、生理、心理、道德、生物、哲学、健康等所有学科。其内容包括研究身心全面发展的结构要求、研究专选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研究课内与课外的统一、研究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的整体优化等。更新现有的体育课内容,增加部分健身、健美、民族传统体育及现代生活所需要的体育教材等,重视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新世纪学校体育教学停留在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教学这种简单模式之中的话,那么,学校体育的地位只能日益下降。
2、改进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之中,普遍存在用“达标”、“技评”等竞技体育的手段来衡量、评价成绩的作法。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以及教育、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别很大,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全面、综合地评定成绩。在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育过程中,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已是学校体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
五、新世纪学校体育要推进教学现代化
其他国家的学校体育目标不尽相同。美国纽约州一些学校放弃了传统的团体体育课身体训练内容。引进了多种健身模式,公路自行车锻炼、瑜珈教学、更有学校用电脑游戏进行体育锻炼。这种新思维有利于体育教学提高,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方法中注重形式与技艺层次的传播,忽视思想层次和文化层次的内涵,忽视以人为中心,过多强调技术,以技术传授为中心。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营造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有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体育教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充实到我们的体育课堂里去,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墨鸿科.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J].体育学刊,1996,(3).
[2]刘丽朋,高延军.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须晓东.新世纪高校体育创新教育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4).转贴于中1、
[4]张晓飞.学校体育若干理论问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09).
[关键词]学校管理;发展规划;学校文化
随着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重塑学校文化、用文化再造学校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然而观念的革新并不等于行动的有效改进,文化学路向只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文化的复杂与多相决定了将学校教育过程和文化创造相结合是一项艰巨的变革。欲以学校文化统摄学校整体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创造性转换,需要学校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在处理涉及学校发展根本利益、长远目标等战略性问题方面,具有更高的战略性谋划能力和水平。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若干现状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其含义为“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在教育领域,美、英等国家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行“校本管理”后,又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倡导实施“战略管理”,强调学校要把自身条件与环境相适应,来谋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同样,我国教育研究者在及时借鉴其他领域关于战略管理实践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理论对学校战略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在学校战略管理实践尤其是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谋划方面,无论是理论应用还是实践探究均显得相对滞后。
在此,综合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专家对江苏省部分三星、四星级高中(相当于原省重点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发展规划的剖析,我们可以将当前学校发展规划中存在的共性不足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发展的目标和内涵上,一些学校虽已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但由于学校管理者缺乏科学而深刻的战略性思考,学校始终未能形成有个性特征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方式,学校发展目标不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特别是目标定位不准确,未能更好地制订出远期、中期和近期规划来引领学校的发展。同时,由于未能真正发挥教育评估应有的导向功能,部分四星级高中未能充分关注示范性、实验性的内涵建设,未能把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使学校从外延式发展转入内涵式发展。
第二,在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上,一些学校管理者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打造品牌意识,但在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上却是致力于做大与快速扩张,特别是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热衷于超大规模学校的易地新建,举债“圈地”动辄数百亩,招生规模膨胀了三四十倍。创品牌固然要有规模,但更要有质量,学校应处理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要“做精做强”。
第三,在规划的内容和结构上,一些学校的发展规划在内容上“缺少针对性、示范性”,提法上“不准确,操作上不切合实际”,既无清晰的目标体系和计划体系,又无有力的保障体系和监控体系。同时,一些学校在内容阐述上也较为普遍地存在不具有个性,未富含先进理念目未能独特表述等问题。
第四,在特色的定位和提炼上,一些学校对办学特色的理解存在偏差,或是以为特色就是高考质量,或是将培养少数音体美特长生渲染为特色。部分学校虽然有一些办学亮点或者说在特色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然未能总结、提炼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个性化办学经验,未能将学校特有的传统优势与办学特色相融合,未能进一步梳理出能够支撑学校整体发展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问题归因
造成学校发展规划存在诸多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校外部因素而言,由于学校发展规划在整个教育规划体系中属于微观层面,是区域教育规划下的子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制约学校发展规划“应然”功能实现的客观因素,而各级政府的教育决策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是决定学校教育在满足学生和社会需要、达成个人和社会目标方面能取得何等效率与效益的重要潜在因素。从学校内部角度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规划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与其花费那么多精力搞规划,不如把力气用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所谓的“苦干、实干”,极易使学校步入盲目实践的境地,也不可能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所表征的正是学校管理者对规划的功能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以及自身教育理论素养的不足。
(二)在规划制订过程中的自主、创造意识不强
学校发展规划应是学校管理者集全员之智慧,积极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学校发展前景,主动提出实现目标优化所需的计划、方法和途径的一个自主且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但是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或工作惰性,有的学校管理者在发展规划的制订上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设计,或是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区域性、纲要性规划变通照抄,或是把其他学校的发展规划变相换脸,使发展规划形同虚设,缺乏实际意义。有的学校管理者虽然在发展规划上也经过一番斟酌,但由于既未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研究,也未经过各方专家的多重论证,因此无法形成实施合力。
(三)对学校发展定位的适切性把握不准
科学的规划必须建立在科学诊断、预测的基础之上。有些学校之所以对自身发展定位不准确,一是对自身的发展现状认识不清、分析不透,既没有明确的量化分析,又未进行足够的质的研究;二是对发展规划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校组织系统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学校内外环境影响的交互性等认识不足,在决策上偏好于支持性信息,且不同程度地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三是对区域间的教育基础、经济水平、人口、地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认识不够,或是把研究的视域仅仅局限于本校,或是脱离学校实际的资源条件、办学的基本规律,一味地强调规模而无视其他因素。
(四)对规划回溯性再评估的关注度不足
大部分学校管理者虽已意识到发展规划需要通过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的落实和正常周转等予以保障,但常常忽视对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全程监控和再评估。学校发展规划不仅要注重静态的规划结果,更要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学校应借助回溯性再评估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实现信息的循环反馈,以便及时有效地修正、调整工作目标。然而,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内部评价机制加以监督已是大多数学校发展规划的软肋。
三、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点
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项的革新,而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因此,针对教育发展的趋势,根据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谋划符合国情、区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是学校发展规划构建的基点。
鉴于学校战略管理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规划中存在的现实缺失,学校管理者在建构学校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重点关注这样三类问题:第一,学校文化的地位和内外环境如何,如何对变化中的环境作出反应并积极促成学校文化的革新;第二,建设怎样的学校文化,战略目标是什么;第三,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配置各项文化资源、实施怎样的战略对策。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对学校文化内外环境的发展战略分析
战略管理不同于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等常规管理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不只是关注学校本身,而是更为重视学校与环境的关系,因为任何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学校与其所处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的,但就影响力而言,环境的影响力远大于一个学校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力,所以环境是制订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学校管理者必须对特定战略时期内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进行综合调查、评价和预测,充分认识学校所在环境的特点,预见并适应其可能性的变化,努力实现学校与环境的高协调性。
对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的分析,管理者除了可参照通常采用的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之外,对学校文化进行自我诊断也是一种可行的尝试。学校管理者可从日常的教育工作行为现象人手,针对学校工作当前关注的重点,对学校组织的一致性程度和自主驾驭程度等进行诊断。例如,每一所学校都有日作息时间表,对于这校校均有、人人司空见惯之物,很少有人会去深入思考它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联。事实上,日作息时间表既制约着师生日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学校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又是限定学校本身的首要象征,具有强大的文化特征,在学校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帮助学校营造组织气氛方面,它“不仅仅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施加权力,而且形成了他们‘学校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概念,限定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指令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二)学校文化发展战略选择
发展战略选择是管理者在对学校文化发展内外环境分析后形成战略方案、评价战略方案进而对战略方案加以选择、优化的过程。通过发展战略分析,学校在兼顾一般战略、备战战略或可替代战略等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战略方案;在坚持适宜性、可行性、可接受性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战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围绕学校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文化发展环境的现实状况以及自身的教育特色、发展重点,最终将经过评价的优化选项予以确定。
当然,现实中的学校文化是复杂多样的。对于实际运行中的学校而言,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不可能只是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等之中的某一方面而极可能是多方面的综合。因此,对发展战略的分析和选择,学校管理者不能局限于某些常用或通用的分析方法和一般的发展战略,而需要审时度势、敏锐鉴别、灵活选择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例如,学校管理者可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特色文化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学习型组织发展战略等。但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也不能一味地以学校个性来拒斥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极具问题解决适切性的发展战略,如系统分析法所强调的战略定位和系统分析两大环节就颇值得借鉴,因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始终对战略定位这一最为基础的战略思考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学校文化发展战略实施
发展战略实施即是管理者将选择、优化的发展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并达到预期战略目标的过程。学校文化的延续性使学校文化改革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原有根深蒂固的观念较易遮蔽学校管理者的视野,特定的文化因曾经有效而被固守。这既表明发展战略实施的复杂与艰巨,也意味着相比于发展战略的分析与选择,发展战略的实施显得更为关键。所以在实施战略转化的行动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必须把握好战略的操作化、制度化和控制化这三个重要环节。
第一,针对学校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学校自身特点,构建起学校文化发展总目标之下的近期、中远期目标乃至各个学期、每个学年的具体目标,形成一个支持总体目标的网络,保证学校文化发展目标的清晰、持续与稳定。
第二,通过学校文化要素的系统整合和组织运行机制的改善,进一步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功能,借助学校制度文化的健全与完善将选择、优化的发展战略落实到学校文化主体和客体、学校文化场的建设之中。
第三,建立学校文化的自我诊断与评价、保障与监控机制,使学校文化主体在积极参与战略实施的同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和研究,借助具有适用性的学校文化发展保障体系和自我监控机制,实现学校文化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培训学校 战略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199-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教育领域空前繁荣,但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外环境,国内的培训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构想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教育研究者、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对培训学校的战略管理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贡献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经或正在被许多国家教育政策制定者们所参考和采纳。Stevenson和Beeker对课外辅导补习活动做出了开创性研究,并提出“影子教育”概念。“影子教育”存在于学校教育时间之外,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学习成绩,以帮助这些学生能顺利进入到他们所期望的大学;Bray对课外辅导做过系统的研究。他将课外辅导理解为:课外辅导只有当学校教育存在时才会出现,它的规模和形式会因学校教育的变化而变化,它所受到的关注会比学校教育少,辅导教育不应包括公共财政投入和对学生义务辅导的部分,它主要是由机构或个人所提供的具有赢利性的教育服务构成。
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西方的学校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被逐渐引入到中国学校管理的研究中,但对学校战略管理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如何制定战略规划方面。21世纪初,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中的环境、资源、核心竞争力等因素被开始引入到中国学校战略管理的研究。针对当前教育行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环境,学者们纷纷对学校的竞争战略进行探索和研究,如郝义鸿的《知识管理与高校竞争力》、余南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竞争的战略管理》、孙达林的《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战略模式分析》、项宝华的《关于增强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战略思考》、青平等的《企业竞争方法对高校竞争的启示》等。
但对中国民办培训机构和学校的战略研究仍然很少。张社梅的《中国培训市场研究》一文使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培训市场的定义、特征、规律以及绩效评价作了系统的研究,客观分析了中国培训行业的供求状况、机构划分、所处的产业发展周期及发展趋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措施。朱雁群的《中国培训产业发展障碍研究》运用系统理论呈现、提取我国培训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要素,追寻障碍根源,提取发展障碍的深层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梁常勇的《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竞争与发展战略研究》、李晓冰的《我国培训业战略模式选择与比较研究》等。
有些论文以培训学校的营销战略管理为重点,详细探讨了培训学校如何确立自己的品牌营销策略的相关问题。如王立军的《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营销策略分析——以长沙金榜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例》,熊盈的《南昌市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营销策略研究》、郑功伟的《环球亚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少儿英语培训业务营销战略研究》,张晞的《培训机构的品牌战略》、刘娟的《英语培训机构的品牌管理研究》,叶英华的《科学构建我国英语培训行业营销体系策略的研究》,鄢闻天的《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语培训企业品牌战略研究》等。
针对各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差异,对于各地培训机构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颇多,这些研究都是以具体的学校为样本,探讨了培训学校的战略管理实践。其中董兵的《关于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研究——宜昌市教育培训市场的个案分析》一文利用教育经济学理论对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形成与发展做了初步研究,并对宜昌市教育培训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调查出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宜昌市教育培训市场的策略和对策。其他的相关地方典型培训学校战略管理的文章有麻金钟的《北京汇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罗昌萍的《青岛市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战略研究》,王芸的《沈阳广泽教育学校的市场战略研究》,罗洪奔的《长沙市茁葭文化培训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等。
私立培训学校的典型成功案例——新东方教育集团也成了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许多文章针对这个成功的案例从各个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给其他培训学校提供了借鉴意义。如吴博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研究》,应光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分析》,蔡万刚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竞争力研究》,肖诗平的《新东方网络课堂(四川省)营销策划》,关旭的《新东方教育闽南地区市场营销战略研究》等。
参考文献
[1]郑丽君.美国教育培训产业的现状和展望[J].继续教育,2005(11)
教育要素 区域性发展 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与区域发展之所以保持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资源的需要,同时地区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即区域性发展与教育资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然而在我国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教育投入以及对教育要素的研究却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区域教育中人才输出还相对较少,区域经济发展中缺乏对教育要素的深入研究。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成为了区域性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严重失衡的状况,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区域中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部分地区缺乏对教育要素的研究。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能够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也是缩小地区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教育要素
社会上对于教育要素的界定并不统一,但相关教材对于教育要素的定义大同小异。从宏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手段以及教育途径六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宏观层面的教育要素;而从微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四个方面[2]。当前我们所提到的教育要素一般是从微观层面考虑的,其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知识和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受教育者则主要指的是学生群体,他们是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群体;教育要素中的教育内容则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的文化知识以及技能和思想观念等。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主要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出现;而教育手段则成为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工具和条件,他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传授知识所涉及的各种传播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包括物质方面的,同时也包括精神方面的。
二、区域性发展战略
所谓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为了进行地区工业生产、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等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采取一系列行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包括初期阶段的发展战略、中期阶段的调整战略以及后期阶段的转型战略。在区域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较少,人类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弱,因此这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多以当地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为主;在中期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当地环境影响越来越明显,区域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区域内部产业面临调整,所以多以调整战略为重;在区域发展后期,由于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区域发展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高失业、低效率等问题突出,此时的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转型,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3]。
三、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片面
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对于教育目标的设定比较片面,往往只有教育的总目标,而缺乏各个阶段的分目标[4]。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区域性教育也不例外,在区域教育中设立正确的区域目标有利于当地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有序进行。教育目标作为区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的主要依据,指导着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方向。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该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培养符合国家利益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当前的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通常以当地学校制定的书籍为目标,其中以中考、高考为目标指向最为突出,这就导致教育目标短浅,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这种以中考、高考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目标,难以形成教育的总目标,严重时会出现教育总目标与各地区制定的短期目标相违背,导致应试教育依然占据各地区教育的首要目标,各地区素质教育的推广严重受阻。当前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多是学校教育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主义明显,突出强调学校自身利益而忽略国家整体利益和学生自身的利益,学校为达到短期目标,使学生背负强大的学业负担,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较多。
2.教育内容匮乏
教育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纯知识教育,同时应该包括关于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区域发展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道德观念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是教育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据,同时是教育总目标实现的承担者。然而审视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教育内容匮乏的现象特别突出,尽管部分地区在上述教育内容上均有体现,但是个别地区在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重相差悬殊,甚至形成了单一的知识教育模式。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缺乏对学生心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一的知识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智商和情商的分离,只重视智商的培养而忽略情商,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压力大等问题[5]。此外,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还存在着单纯的理论教育、忽略实践教育的问题,审美教育、道德教育通常以纯理论知识灌输,缺乏实践的机会。
3.教育主体不明确
对于教育主体的争论,社会不同群体的观念各不相同,从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师生关系看,教育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只是教育的承受者,是教育的接受者,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认为只要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就能够顺利完成教育目标[6]。教师主体论的弊端还在于它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利益,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教师决定论,即教师的语言就是权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
4.教育环境氛围弱
教育环境作为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外部环境,对于教育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教育内容的传播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中,教育环境较差,教育氛围不强,直接导致区域教育总目标难以实现。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原因较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家庭观念的干涉,此外学校内部教育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重要原因。从社会环境考虑,社会风气较差直接导致了区域教育氛围不强,众多学生受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就业时不是以所学知识为骄傲,而是凭借社会关系网寻找工作,在这样的风气下,学校提倡的公平教育得不到实现,社会歪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对于教育产生厌恶。造成区域教育氛围差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于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使他们忽略了对于孩子的知识教育,产生对孩子的放纵行为;同时家庭教育方式落后、家庭氛围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教育环境较差。由于学校通常重视知识教育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和道德教育,往往也会导致学校教育环境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如何提高教育要素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1.明确教育目标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由于教育目标片面,脱离总目标的方向,以至于学生学习被动,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制定区域性发展战略教育目标时,要以教育总目标为重,即以实现国家整体利益为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把“学会学习”这一目标作为重要目标加以实施,从而向教育总目标迈进。“学会学习”这一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教育的学习、道德教育的学习以及审美教育等的学习,同时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可以设定多途径学习方法,包括专题讲座、互动性学习、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参与学习等。同时,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上,让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课堂与社会的双向教学,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可以通过设定多种语言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的汉语教育,取消单一依靠成绩评定学生优秀与否的做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拓宽教学内容
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内容必须拓宽,将教育内容从单纯重视学术教育转变为各种教育全面发展,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打破现有的教育框架,消除固定科目对于学生的限制,打破课本之间对于知识的狭隘界定,提倡整体性学习,改变单纯课本教学的思路,使教育模式从课本教学转变为教科书学习、实践能力学习、社会就业学习等多途径的学习理念。
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就是确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主体。通过对近几年师生关系的调查我们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弊端,即“教师中心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主体进行调整。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为了“学生主体论”的实现,我们可以制定适合学生发挥自身观点的好方法,其中头脑风暴法以及阶段学习方法就是适合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头脑风暴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某一课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发表意见,而教师则不对其观点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阶段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上的示范和模仿工作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基本不参与到其中,学生在模拟过程中,把每一步都进行分解,讲出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再由教师统一更正。
4.营造教育环境
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环境较差的问题越来越阻碍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已刻不容缓。首先需要改善社会风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进行社会宣传,制定法律法规等,消除不重视教育的片面思想,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不仅要关注子女的课本知识教育,同时要对子女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父母也要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通过让子女承担家庭义务等,使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对于学校本身而言,学校除了开创更多的教育课程,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
参考文献
[1] 孙百鸣.对西部职成教育区域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探讨.职教论坛,2005(15).
[2] 张景.教育要素的缺憾与研究性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7).
[4] 蔡循光.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基于教育要素的透视.硅谷,2008(1).
[5] 汤燕芬.教育要素新论――由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学理论,2011(2).
[6] 张广君.教学主体关系论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2).
关键词:高职院校;绩效工资;绩效考核;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164-02
一、坚持战略目标导向原则
什么是战略?著名的经济学家谢林说:战略就是一个“人”的行动,只不过这种行动可以对这个人最有利的方式影响其他人的选择,让人按照你的意图来进行行动,这就是战略。不同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都想要打造成特色鲜明、区域有影响的名校。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凝聚全院之合力而行之。这种合力的形成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杠杆,这个杠杆就是学院的绩效文化。绩效文化的集中体现就是科学的绩效工资设计与绩效考核。科学的绩效工资设计与绩效考核可极大地激励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绩效工资结构及水平的确定和绩效考核的方法要以紧紧围绕学院发展战略,向教师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为基本导向 [1]。
为此,学院绩效考核一定要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前提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目标清晰。对教职员工实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实现学院的目标和要求,所以目标一定要清晰。二是量化的管理标准客观。量化是最客观的表述方式。很多时候学校的绩效考核不能推行到位,都是因为标准太模糊。三是培养良好的职业化的心态。绩效考核的推行要求学院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要求教职员工具备一定的职业化的素质。四是与利益挂钩及时兑现。与薪酬不挂钩的绩效考核是没有意义的,不及时兑现的绩效考核是痛苦的;五是具有掌控性。绩效考核是学校的一种管理行为,其过程必须为组织所掌控。
二、坚持外部均衡性原则
高校确定的绩效工资结构水平一般应等于或高于人才市场的平均水平,以确保学院的工资结构水平与同行业、同类学校的工资结构水平相当,即工资结构水平保持外部均衡[2] 。对每一个独立的高职院校来说,其教职员工的绩效工资结构与水平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同行或同类学校比较与竞争中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一般情况,学院要依据学校的知名度与社会声誉、所需师资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学校所在的地区和城市的投资与生源状况、学校的发展战略定位和学校经济承受能力等要素确定高校绩效工资的结构和水平。
当前,这种相对的平衡往往会被学院外部对师资的抢夺、对生源的争夺和政府的投资所打破。一是对师资的抢夺,有些学校为了吸收高水平的师资,不惜重金,有些学校之间“挖”人到了白热化程度。二是对生源的抢夺,包括生源的数量、质量的抢夺。由于生源的骤减和本科院校的过度扩招,高职院校对生源的争夺现已到了白热化程度。市场经济下生源是高校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高校占有高等教育市场份额的集中表现。没有生源或生源不足将使高校教育成本难以得到补偿 [3]。三是高校对政府投资的比拼。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要依据相关政策实施的,其投资方向、地区布局、投资的重点等都是不确定的,往往要参考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招生规模、办学层次等来确定其投资总额。高校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投资,就必须在上述参数上开展比拼。这一系列比拚的背后,归根到底需要科学的绩效工资结构和水平做保障。因此,学院领导在绩效工资结构与水平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顶层设计,具有战略眼光。
三、坚持系统均衡性原则
坚持高职院校系统内部均衡原则,一方面,要坚持高校内部不同岗位的绩效工资结构水平应当与这些岗位对学校的贡献一致,亦即系统内部员工间的均衡。绩效工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不同系列的岗位,也要考虑同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岗位,还要考虑不同系列或岗位的相互关联性和平衡性。内部均衡问题表现为:结构水平差距过大,即优秀群体与普通群体之间的差距大于工作本身的差异,会引起普通群体的不满。结构水平差异过小,会影响优秀群体的积极性。因此,学院应正视和关注绩效工资结构的内部均衡问题,对教职工的结构差异进行有效调控 [4]。一般来讲,高校绩效工资结构水平确定应以教师岗位为基准,其他岗位与之相适应,达到相对平衡。充分考虑影响薪酬结构水平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与绩效工资设计相关的理论根据和国家政策法规,对尽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更为合理的绩效工资结构体系。
论文摘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师是高校最为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本文在对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内涵、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缺乏战略导向使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从而提出从战略高度来考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高校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推动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体现为人才竞争。从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竞争力构成要素中的第一战略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所有发达国家无疑都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特别是考察我们的近邻日本的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的内在原因,就足以说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是高校的本质属性,而人才培养以教师为本,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核心战略资源。从教师在高校事业发展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来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高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区高校与内地知名高校比较,师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教师在高校中的核心战略资源地位不相称。改革开放后,经过历次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尤其是近年来,高校的人事工作在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在理念、方法上还比较落后,未能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高度进行理念和方法的深入探讨及应用,亟需加强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应用,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内涵
1.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涵义
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质是知识型组织中,核心员工队伍建设的策略与组织战略的匹配问题,其理论基础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指高校以其总体战略目标为指引,对高校教师资源的获取、整合、管理、运行等实践过程进行系统优化,最终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的全过程。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核心任务是为高校构建人力资源优势。高校通过与其总体发展战略匹配、互动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系统,以达到获取教师人力资源优势从而保持和获取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目的。该实践系统在支撑和保证实现学校发展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就具有了“路径依赖”,因此也具备独有的、难以模仿、难以移动的特点,因此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2.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特点
(1)全局性。高校发展战略的要点在于获取竞争与发展优势,教师人才资源是高校核心资源,必然成为各高校竞争实力的焦点。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着眼于国内外竞争环境和国内外高校发展动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锻造学校整体竞争优势,从全局性高度来组织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实践。
(2)整体性。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职能涉及各个层面,主要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领导层,以及各级各类相关部门或组织。事实上,师资队伍建设绝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学校所有与教师管理和服务有关的组织或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关心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其实践系统,将其理念、方法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过程、各个方位,集中各方面有力因素帮助学校实现其发展目标。
(3)系统性。传统人事管理更多体现为事务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各个实践活动体现出被动执行的特点,相互联系程度低。而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其实践系统的各个环节是有机结合的,相互之间的系统化程度较高,能够发挥出正向协同效应。
(4)方向性。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更多的是关注学校未来发展的师资需求,师资规划的制定必然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为参照系,因而表现出明确的方向性。
(5)竞争性。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既是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发展结果。高校面对内部和外部竞争环境必须使核心竞争力得以持久保持。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实践活动必将匹配于学校发展战略,方能使教师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使用,方能使学校核心竞争力得到保持并不断提升。
(6)针对性。在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过程中伴随着理念的转变和职能的转移。一般事务性管理职能重心适当下移,而关注焦点上移至战略层,置师资队伍建设于开放、竞争的系统环境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活动针对各种环境变化的有效应对能力。
实施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缺乏战略导向使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1)师资队伍建设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与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部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引,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一般事务性管理阶段。在高校事业发展格局中教师的核心战略资源地位未能得到充分认识和应有尊重,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教师人力资本的积聚和有效整合因此滞后,延缓了高校人力资源优势的形成步伐。新形势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如以人为本理念、竞争和开放理念等;其运行模式需要变革,向基于战略导向的师资管理模式转变。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与高校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目前大多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较多的计划手段,划定教师编制,确定教师岗位,赋予岗位职责和任务,教师的使用强调稳定性,教师的管理体制上多用静态封闭管理,难以打破“部门所有制”,这种体制恰恰忽视了教师作为知识型群体的特征和学术创新任务客观上需要,以及一个开放、知识共享和促进合作的体制对教师成长和绩效的重要影响,忽视了基于教师岗位的个体绩效管理客观上带来的“离散性”倾向与构建教师创新团队这一目标之间的背离。因此,缺少灵活性,条块管理过细,统得过死的体制,将使高校内部存在的人才结构性矛盾难以得到有效化解,人才合理流动受到阻滞,教师人才配置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调整不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状况面临较大难度,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活力难以充分发挥,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难以实现动态、有效匹配。 转贴于
(3)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效能与其“战略性”不匹配。在管理学领域,机制意为管理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结合,并通过相互制约与影响使管理机体运行和发展的作用过程或作用方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否能够体现出效能,符合其“战略性”特点,与其运行机制关系密切。多年以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受制于宏观管理体制,难以根据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充分的战略性调整,同时因为发展的历史阶段的限制,在微观管理制度、微观运行机制方面还未能达到系统协调和规范有效,制度不配套的现象大量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联动机制未能形成,有时表现为政策上的矛盾和运行上的冲突。当前,高校初步形成了以全员聘任和分配激励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但仍然存在大量的微观机制问题,比如考核评价、竞争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不配套等。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
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模式创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创新需要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从思维理念上不断更新,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操作层面上不断调适,管理流程不断优化,使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这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必然选择。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应顺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逐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实践活动到战略高度,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教师资源配置、教师人才使用、培养与开发。对高校师资队伍实施战略管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进步,其关键是要在实施战略性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加强其实践系统的建设,而实践系统本身具有的与高校特定环境相匹配的特征,将使得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活动得到实践系统的强有力支持而不断提升其效能。因此在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引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是高校人才战略的应有之义。
3.导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高校的发展以人才的发展为轴心,高校的发展战略也以人才资源战略为重点。由于教师资源在高校事业发展中处于核心战略资源地位,因此能否获取教师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为高校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决定知识型组织获取竞争优势问题研究的最佳理论框架应该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因此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和模式创新就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然选择。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大量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有待破解,这其中就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如何应用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笔者就此作了一个探索性的思考,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出发,提出了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命题。本人通过研究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能够对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教师人才战略保持与大学整体战略的动态匹配;高校可以借助战略导向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促使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Wright P, Mcmaha 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 Journal ofManagement. 1992 (18):295-330.
关键词:高职院校;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的战略的概述。战略管理是确立企业使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规模性的扩张,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同时,也在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创新着有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与理论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不断前进。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战略管理这一概念开始被引入到高职院校中,在保证学校实现长远、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也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应用和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更是重视战略管理。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既是高职院校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也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管理对时展的一种必然回应。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它有着与政府和企业不同的制度特点和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过程并非是纯理性分析的过程,而是需要考虑高职院校内部的文化因素,强调组织成员的期望的协调。为满足社会需求,以使高职院校能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二、高职院校进行战略管理的原因
1.高职院校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因素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高职院校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重视战略管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第一高职教育的市场化取向。实行战略管理,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方向等方面紧跟市场发展方向,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第二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取向。近年来,高职教育进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整结构和注重办学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高职院校需要按照战略定位,实施科学系统化的战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打造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教育品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2.高职院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教育相比,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是在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分化出的一种新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既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又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第一从教学过程看。其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是围绕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除此之外,还应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全面素质。课程内容为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相结合,实践性教学时间比重较大。课程结构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岗位能力训练。理论要服从服务于实践。第二从培养资源需求看。高职院校教育由于其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整个培养过程需要用人单位的参与;教师为"双师型",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相关知识面广,常识丰富,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所以要聘用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这有利于解决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且也保证高职院校较高的专业水平。另外还要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别是教学资源需求的开放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不能简单地移植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而必须根据其需要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符合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的全新组织结构。
三、如何进行高职院校战略管理
1.加强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一组建高职院校战略发展研究机构。高职院校的领导的能力直接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因此, 高职院校的领导应对战略管理和日常管理明确职责与分工。为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主要领导应该负责战略管理。高职院校应该组建决策咨询研究机构,也可由原有学校中的教育研究所充实形成。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平时不仅要深入基层进行研究,还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等方式,发挥教职工的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所以说这就对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研究人员要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研究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同时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为高职院校发展做到大公无私,不带有私利的意见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研究人员在谏言过程中既不能代替领导参与决策,更不能左右领导为某个小的利益集团谋私利。
第二建立高职院校情报系统。竞争情报就是针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等有关信息进行研究的产物。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 高职院校应建立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既要掌握、研究政府的方针政策,更要研究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需求趋势与变化。
第三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社会专家咨询群体。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 高职院校的发展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作为基本导向。社会专家才是真正了解社会发展的群体,闭门造车,凭臆想作出判断难免限于主观,因此制定战略发展的小组应依靠社会,通过各种渠道与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广泛交流与沟通,听取他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社会专家咨询群体。综合各种意见以帮助高职院校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
2.制定方案,实施策略管理
第一进行高职院校内部资源分析,是通过对自身主要资源条件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了自己的优势、劣势及特色。分析的重点是人力、财力、物力、文化等,把环境分析与资源分析统一起来,从内外环境的结合上确立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确立管理策略依据。第二在形成策略并评估策略的基础上,抉择优化策略的过程。首先是策略选择的完成。在供高职院校多种选择的策略方面,重点要考虑突出的一般策略,即有普遍意义的涉及学校各个方面的策略。当然,一般策略不仅不能掩盖高职院校特色和重点反映高职院校特色。同时要考虑高职院校策略发展得以实现的各种方法;其次是要策略择优,即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经过认真筛选,评估过、优化过的策略方案确定下来。所以高职院校宜采取职业技能特色策略,行业、地域策略等。
3.战略分析实施,狠抓落实
对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做出了战略分析,并选择了恰当的战略之后,还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形成文本、狠抓落实、注重实效,这一过程也是不断深化、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思路是贯穿高职院校发展以及管理工作的一条主线。有没有这条主线,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层次的高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应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他曾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努力使全校每个工作人员都具有统一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对不符合这种教育思想的言行,哪怕是一句话,甚至一丝微笑或一瞥发怒的眼神等等,他都要同其进行几个个小时的谈话,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坚强有力的教育集体。他在帕夫雷什中学成功地实践了他的教育思想,为后世广为称颂。上海市某校长认为,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决定校长教育行为的办学理念就是"校长之魂"、"学校管理之魂"。他上任伊始便从办学思路层面人手,列出"九条办学理念",本着"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点滴积累,厚积薄发"的原则,规范学校教职员工的行为,统一思想,指导全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确定学校特色,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并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信任,学校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高职院校是一个复杂的育人组织系统,战略管理工作又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职能活动,而每所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因此各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和策略选择的具体内容和文本形式也必然各不相同。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既要有一个整体的、长期的发展规划,又要有局部的、短期的计划安排,而战略目标和策略选择则蕴藏其中,并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尽管战略文本的形式各具特色,但其目标、方针、项目、标准以及实施措施、任务分配、制度保证等却是必不可缺少的。
战略文本形成之后,高职院校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领会战略意图,明确战略方案,主要还是要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呈现在各项行动中。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合理安排岗位、薪酬,尽力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学校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打下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校发展环境。
四、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高职院校把握发展战略机遇,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发展与竞争是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根本动因,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高职院校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职院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高校的方式由直接干预逐渐变化为宏观调控,高校办学自和法人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逐渐渗透到高校的办学规律中,高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制定形成具有长期性、全面性、方向性的发展战略规划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高职院校内部,各项工作的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内容越来越复杂,管理幅度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只有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才能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模式,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保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有着明确目标,并围绕目标而采取一系列行动的管理实践。应该说,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应是先有战略思路、战略实施,后有高职院校的特色形成,最后高职院校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涛,何建中.加强战略管理,全面提高高校管理水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决胜企业发展的主因为人力资源储备,人才战略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资源优势型企业与技术优势型企业相较,后者在发展速度与发展潜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与网络经济相关的新兴企业,具备人员少、固定资产少、员工综合素质高等特点,但其创造的利润却一点也不亚于传统企业依托大量资源与密集劳动力所产生的合力。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流,而人力资源战略则成为你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石。中职学校在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构成中占据重要作用,其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较,劣势明显,优势也同样明显。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才储备的多元化是其基础需求,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同样技术骨干也不可或缺,因此企业与中职学校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有效避免人才断层,使企业发展动力更为持续、强劲。中职学校电工专业在企业中应用范围极广,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与中职学校加强合作,培养出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由原先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现有人才结构与人才储备程度决定企业的存续周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企业竞争模式不断升级,由原先的国内竞争转变为国际竞争,在物流业告诉发展的推动下,本土企业不可避免地与国际企业形成竞争关系。但是由于管理理念、资源分布、教育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使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占优势,这种潜在需求要求以人才结构的转变,人力资源优势来减少与国外企业差距,并保证企业可以长期存续,保证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作为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子单元,其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与企业发展的种种便利,职业教育的兴起也为我国企业繁荣做出贡献。但是由于企业成长的周期性因素,其战略制定一旦出现疏漏,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甚至导致衰亡,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批企业破产的内在原因。企业在战略目标制订时,必须将人才培养战略放在重点位置,这样做的优势在于:首先,知识结构优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保证企业人才断档问题出现;其次,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短期投入相对较高,但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反而会降低成本;再次,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美誉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最后,提高人才忠诚度,对外招聘人才,对企业忠诚度较低,而校企合作过程中,长期用企业文化进行熏陶,可以极大地减少企业人才流动速度,保障企业短期与长期的稳定发展。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式多样化,要依据企业发展现状,根据自身物力、人力水平,合理有效地制订校企合作计划,并将之纳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坚实不懈地予以推行。第一,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成理论知识到实际能力的转化。实训基地可以单独开辟,也可在企业生产岗位而进行,其目的都是学生在工作时间中印证理论知识,并逐步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及企业文化,使其建立在企业中长期发展的职场规划。第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组织业务骨干,进行一对一教学实践,在长期相处中,学生在掌握生产技能的同时,也能与企业员工建立深厚感情,在言传身教中传播企业文化。第三,参与专业课教学课程规划设计,使理论教学更贴近企业现状,这样既有助于企业提高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度,也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2.学校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以依托企业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专业,大力提升自身生存力与竞争力。企业竞争升级,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趋势,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鲜明的特色决定了其在竞争中的持续发展。对于许多由于各种原因想尽快取得工作的学生而言,中职学校的优势及其明显。就企业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而言,高学历人才虽然不可或缺,但基层的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数量却要大得多。企业通常招聘技术工种,对学历要求极低,而且还要经过培训之后才能具备职业胜任力。这一群体的稳定性差,流动性强,长期工作的人只占很小比例,这就使企业陷入不断招聘,不断离职的不良循环,而且,企业还需防范技术工种人才大规模离职之后对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中职学校应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特色专业,大力扶持教师进行科研研究,使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不断发展。
3.学生可持续发展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型,因此这一阶段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对其以后的职业规划有深刻影响。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介入使学生提前接受社会实践,其可塑性强、稳定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对企业发展极为有利,对学生而言,提前介入实践,对自身的职业技能与道德品德均有积极意义。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可以不断加深对企业的认同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会慢慢形短、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中职学生年龄小,自主认知能力较差,可塑性强,企业在参与人才培养时,要注重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力度,使学生尽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同时以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进行长期熏陶,使学生对企业认同感提高。学生就业观点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就业后的状况,学生就业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学校的发展。企业普遍反映中职到企业好高骛远、期望值高,有的眼睛盯着大型企业,看不起中小型企业;有的青睐外资企业,不愿意到民营企业,频繁跳槽安不下心,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损坏中职学校声誉。学校在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就业指导,分析各类企业的就业特点,让学生及早了解专业、感受企业氛围,引导学生到企业去应以“学技能,谋生路,求发展”为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未来企业竞争是人才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储备竞争。企业要打造核心竞争力,稳定、长期的各层次人才结构是基本保障。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结合,企业要以人力资源储备为目标,以履行社会责任为义务,以自身发展为导向,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从而有效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春红.基于价值导向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09).
[2]裴芳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模型与策略研究--基于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
[4]王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09).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教育现代化 农村义务教育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5-02
汉中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迅速,超过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其中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4个,县城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 2 个,省级重点镇 9 个,中心镇 20 个,一般建制镇 133 个。在这样背景下,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陕西省的相关要求,以现有城镇化发展实际为背景,基于外延式发展的基础,汉中市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于转变教育思想与理念、加大课程与教学改革力度、提升教师水平,改革教育管理,初步形成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改革举措。
一、城镇化背景下汉中市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战略
1.主动发展战略
主动发展战略是指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具有主动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需要,通过自主规划和自主实践达到自身发展的一种发展战略。在过去,汉中市许多县域发展教育,包括学校在内,“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强烈,虽然政策出台不少、教育经费投入较多,但是学校改进不大、办学水平差距仍然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就要树立主动发展的战略,保障学校主体地位;学校要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和不足,以已有的教育资源为基础,以优势和特色为突破口,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2.“背农”和“留农”相统一的战略
在城镇规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在乡村文化与城镇理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留农”还是“背农”?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并不是 “留农”或“背农”教育“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背农”教育和“留农”教育统一为一个整体,立足乡村,面向未来和现展,在传统和现代的互动中达到有效融合。
3.分段实施、梯度推进战略
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分层指导、分段实施和梯度推进。由于汉中市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城镇化水平和教育发展在各县区有很大的差异,存在高梯度区、中梯度区、低梯度区。就拿汉中市的城固县和南郑县而言,县与县之间存在差异,县域内部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城固县崔家山镇、沙河营镇城镇化水平较高和教育水平较高,南郑县大河坎镇、新集镇、青树镇城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较高。因此,探究义务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要采用分层指导,分段实施、梯度推进战略。
二、城镇化背景下汉中市县域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具体策略
1.以教育现代化理念为要求,转变教育观念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就要倡导和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一些地区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只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硬件差点也没有问题。
学校应树立全班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农村教师要在思想深处进行革命,改变学习知识的评价方法,着眼于农村孩子的长远发展,逐步改革以往通过考试筛选淘汰、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发展的做法,确立为学生获取终身学习、适应生存和生活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基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学校为主阵地,充分运用公共资源,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形成学校、社区、家长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地方教育部门要引导学校在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制订科学的改造计划,并分步骤、分阶段加以实施,提高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
2.联系当地文化传统,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
农村学校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对乡土优秀文化的吸纳与传播,这是通过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发挥学校传递富有特色的文化应该课程制定者把握的方向之一。因此,我们应探讨如何发挥传统地方文化作用,并使之与主流文化共同发展的问题。在实际行动上,课程、教材制定者应改变高高在上的姿态,深入农村实际,听取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了解农村学生的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国情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适合城乡学生学习的课程和教材,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改进。注重农村课程的综合化、多元化和应用性的特点,全方位推进了居于教改核心地位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结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结合。
在改革课程的同时,也要改革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用多样化、地方化、生活化、实用化等方式来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利用现代信息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素养
关键词: 战略地图;高校战略;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62-02
0引言
经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合并调整后的我国高校,正处于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转型的进程中。规模巨大,学科众多,校区地理位置分散,教师队伍水平不一,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成为许多大学的现实状况[1]。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高校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显得更加艰难。在有限的条件与资源下,怎样识别外部机会、利用外部机会,实现自身飞跃发展,成为高校思考的重要课题。战略管理作为一种强调从环境的观点看待组织问题、强调组织应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强调长期目标实现的理论,成为高校追逐的热点。然而,在我国引入战略管理的高校中,只有少数几个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数效果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缺乏战略实施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于战略本身的有效描述。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引入战略地图这种工具,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描述与战略管理工具,它在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提高了战略的可实施性。
1战略地图概述
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卡普兰和诺顿于2001年提出的一种可视化的战略描述方法。在战略地图提出之前,战略管理领域尚不存在统一的和便于实施的战略描述框架。实际中也是如此,很多组织重战略制定而轻战略实施,致使一些制定优秀的战略由于没有有效实施而失败。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缺乏战略实施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于战略本身的有效描述。正如卡普兰和诺顿指出的:如果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描述也就不能衡量。
战略地图由平衡计分卡的四层次模型(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发展而来。与平衡计分卡相比,它增加了两个层次的东西,一是颗粒层,每一个层面下都可以分解为很多要素;二是增加了动态的层面,也就是说战略地图是动态的,可以结合战略规划过程来绘制[2]。通过分析四个层面的相互关系进而绘制组织的战略因果关系图。战略地图通过因果关系链条串联起来,并以图的形式告诉管理者: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学习与成长层面)可以用来构建企业运作系统(内部流程层面),进而给客户带来特殊的价值(客户层面),实现更高的财务价值(财务层面),从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3]。战略地图就这样把笼统的组织战略转化成为一种清晰、易于理解和可具体操作的执行语言。它为战略描述提供了统一的方法,以使指标和目标可以被建立和管理,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实践搭起一座桥。
2战略地图引入高校发展战略制定的意义
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描述和战略管理工具,战略地图不仅受到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的青睐,而且日渐被一些非盈利机构所采用。例如,美国的夏洛特市――美国最早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机构之一,已经将平衡计分卡发展到战略地图,并因此获得了众多荣誉[4]。英国的利兹大学,为保证学校在英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制定了学校战略地图,指导大学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结合我国高校战略管理现状,战略地图在高校发展战略制定中有以下作用:
2.1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促使所有人员理解战略现今,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因为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背景上的差异,因而在官僚化的程度和内容上存在差异,但是大学行政官僚化则是20世纪以来大学管理文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战略地图强调在其制定过程中提供广泛参与的权利与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行政官僚化的克服。通过战略沟通项目,大家共同分解各层次的目标,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了组织变革;而且,整个过程的参与使每个人更加深刻得理解组织战略,进一步明白各自努力的方向和承担的责任。此外,战略地图独特的结构促使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完成某个战略主题。
2.2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战略实施一般来说,在战略方向正确的情况下,一个战略的实施效果不佳,常常是由于三个原因:一是组织的执行力不够,更进一步说是战略本身缺乏有效的描述,即不易执行和操作。一个能够将组织战略转化为日常工作流程的战略描述必然可以较容易的实施。二是员工不理解战略,不清楚工作的方向和有效方法。三是缺乏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结合,通过层层分解,使战略目标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在分解过程中,人员的广泛参与又使每个人对战略有着清醒的认识。此外,战略地图本身强调内部驱动,通过在学习与成长层面建立合适的员工绩效奖励制度和学习发展项目,使员工积极实施组织战略,最终克服战略实施的障碍。
2.3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高校是一个复杂的机构,不仅拥有众多的学科还有着复杂的行政体系。所以,资源配置一直是高校战略管理的一个难题。战略地图自身结构中的因果关系链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地图大小的局限性,不可能将组织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在战略地图中,地图中每一层的分解,都是本着重要性、关键性等原则,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全局。例如,学习与成长层面是为了支持内部流程的改善,通过分析内部流程的相关因素,找出改善内部流程的关键性因素、重要性因素,将其首先确立为学习与成长层面的关键点。可以说,战略地图以元素对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确定资源配置的顺序,将有限资源用于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领域。
3高校战略地图设计
由于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它的最高层一般是愿景,财务一般作为一个支持因素置于学习与发展层面;对于客户层面,由于非营利组织有众多的利益相关人,客户层面则一般由利益相关者替代。所以,高校战略地图一般由愿景、目标、利益相关者、关键流程、战略支撑因素几个部分组成。
3.1 愿景愿景作为高校战略地图的最高层,对战略地图的制定起着引导的作用。它是战略地图的方向标,指引着战略地图的制定方向。愿景一般由学校高层管理者组织人员,通过内外环境分析、SWOT分析以及相关中长期规划研究而得到。它是高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及最终的目标。
3.2 目标作为对愿景的细分,高校的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强调高校对外部的影响。高校是一个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中心,同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开发的科研中心[5]。作为高校这个系统的“输出产品”,人才与知识在走出这个系统之后进一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高校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也由它们体现出来。强调人才以及知识对社会的影响力成为这类目标的显著特征。另一类所强调的是,评价高校教育与科研水平的核心衡量指标所达到的程度。例如,某高校参考世界各类大学综合排名机构的衡量指标,拟定自身的衡量指标,并确定出目标值,将之作为战略地图的目标。
3.3 利益相关者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包括学生,老师,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等。准确把握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对制定组织的战略地图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这个群体的复杂性,确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首先,先区分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及重要程度。然后,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取电话访谈、一对一面谈、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等不同的方式。最终,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确定出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3.4 关键流程关键流程或可以说是战略地图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高等学校中,关键流程一般包括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然而学校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所处的阶段不同,这些流程在战略中的优先程度就不同。在绘制关键流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估大学业务优先级别。在评估业务优先级别前,需要对大学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主要是了解不同利益群体对于大学的价值主张,这将对战略中的价值、关键战略措施的选择等产生影响;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学主要业务的优先级别评估了,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在大学复杂多样的业务中区分出轻重缓急,这种评估也为战略地图客户层面的目标实现提供了依据。这种业务优先级别的划分使得优先的资源获得最有效的利用。之后需要确定业务发展顺序。由于大学的发展重点会在不同时间段带来回报,因此从长远来说都需要予以关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发展重点在时间的推进上是同步的。在确定不同的战略主题后应该在各有关机构层面进行精密的规划,明确不同战略重点的推进和资源需求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实施大学发展战略。
3.5 战略支撑因素在高校中,战略支撑因素一般包括组织、财务、员工学习与发展、价值观等方面。在关键流程确定之后,根据战略主题的需求,制定高校在组织和员工学习与发展规划,为高校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与支持。另外,任何成功的战略实施离不开细致的财务预测,因此,任何目标的设定都要进行财务与非财务资源的预测和模拟,这样才能保证战略的实施。
4总结
将战略地图应用高校战略制定中的尝试提供了新的思路来解决高校在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它将虚无缥缈的战略转化为可视化的一张图,注重战略目标与高校组织日常工作的衔接与协调,让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组织战略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建立多种沟通渠道,提升教职员工在战略中的参与度,促进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向兵,李立国.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140-146.
[2]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战略地图[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10.
[3]柴旭东.战略地图与大学发展战略制订――以英国利兹大学战略地图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3):101-104.
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1-0004-05
当今时代,重视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在这一共识下,世界各国开始从宏观上、战略规划上加强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自觉将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战略的重要基础。对于中国来说,幅员广阔,职业教育发展既存在“区际差异”,又存在“区内差异”,职业教育发展更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两条逻辑出发,回应与担当国家与区域关切,这就使得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为一个极富理论性和现实性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围绕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内涵、架构与路径选择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内涵厘定
“区域”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通常认为,“区域”是指占有一定空间、按照一定特征划分的地理单元。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本文中的区域主要是指以市县为空间边界的行政区域。“发展战略”最初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尔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使用,他把经济发展提到战略高度,重点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环境等,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长期规划,之后这一概念被广泛移植到其他领域。根据赫尔曼的论述,本文认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区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而对职业教育发展制定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问题的谋划与决策。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职业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提出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包括机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投入及其体制、机制等。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有着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点。第一,职业教育自身的“跨界性”。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1]在这一点上,职业教育受制于一定社会、经济的因素最多、最复杂、也最为直接,它与区域内产业、人口、制度、文化等有着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也使得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需要在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做出新的回答。第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如有研究表明,我国东、中、西部“三类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的社会经济条件、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区际差异”;[2]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苏南和温州,在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筹措方式和投入力度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地方性特征和“区内差异”。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就是要正视这种客观存在的发展差异,为分区、分类、分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第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应用性”。当前,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虽然提出了总体目标,但各地如何深化改革,“深”向哪里,改革什么,怎样改革,这些问题都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明晰。在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必须结合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从而在局部和全局、现实和未来的联结上把握不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脉络,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架构分析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区域化特征更为明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更为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区域职业教育进行战略开发是构建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战略一道形成了一组交叉互动的战略群。这就使得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一方面要由单一的教育视野转向多维的综合视野,即在产业、人口、制度、文化等系统中进行职业教育的需求性分析;另一方面,从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来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需要抓住制订、实施、评价等三个基本环节。
(一)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内容要素分析
1.产业要素分析。职业教育是最直接连接产业的教育类型,发挥着经济社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交联作用。重点产业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链,是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及生产力布局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载体的基本形态主要有:通过优化布局服务产业带,合作参与服务产业集聚区,整合开发服务产业链。在服务产业带方面,必须强化三个抓手,即带状布局、节点对接和集团办学;在服务产业集聚区方面,职业教育必须扮演好三重角色,即园区人力资源的服务者、园区技术研发的参与者和园区校企合作的践行者;在服务产业链方面,要抓住三个着力点,即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实施专业二度开发和构建新型治理模式。规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支柱产业、升级发展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区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主动与产业战略重点对接,做到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置新型专业,基于支柱产业发展打造骨干专业,基于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专业,基于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创建特色专业。职业教育在与产业对接的过程中,并非只是一一对应,而是存在“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同时,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机制创新,即建立区域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的协商机制,构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板块联动机制,以及建立服务民族文化产业、民间工艺等专业扶持机制。
2.人口要素分析。在传统观念里,人们只注重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而人口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往往被忽视,随着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加快,职业教育必须对学习者职前、职中、职后的全程进行关注。人口是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定量分析的基础,要想制定一个好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对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育需求预测应该是优先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而言,需要重点探讨人口的数量、结构、流动等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研究区域职业教育人口预测模型主要有马尔萨斯模型、Logistic模型、灰色GM(1,1)模型、CPPS软件预测、教育生命表技术和队列要素预测等定量预测方法以及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定性预测方法。这些理论模型和方法为我们全面、准确、客观地分析区域人口提供了原理之基,为深化人口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前提。
3.制度要素分析。制定科学全面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应深入研究与之紧密联系的制度要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度要素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理解和分类,这里主要从职业教育人事劳动制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以及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从职业教育人事制度来看,目前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即职业教育人力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摆脱了传统的户籍限制;树立了大职业教育观,突破了区域限制;职业教育终身化、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显著,受教育对象更加广泛,教育场所更加开放。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来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不仅加强了职业教育与区域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从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来看,除了进行招生、就业管理之外,还需要集聚政府、行业企业、职业学校三种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多元利益主体的共赢。
4.文化要素分析。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具有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功能。”[3]一方面,教育的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决定和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程度,教育发展得好,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高,文化的发展也就具备了必需的认知条件、传播媒介、传承渠道,也就具备了趋于繁荣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程度又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一个区域文化越繁荣,社会成员的文化渴望也就越强烈,人们的文化素养就高,重视教育的程度也往往比较高,教育的发展也就越快。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与文化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一个区域若形成了崇尚劳动、重视技能的文化氛围,其对职业教育的关心程度、重视程度也就高于其他区域。同样,一个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得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合格的人力资源,也就能在更高层次上浓郁崇尚劳动、重视技能的文化氛围。在文化因素中,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区域精神三大因素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构建的影响最大,如温州商业文化、扬州“三把刀”文化以及苏州水文化在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构建中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构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时,应积极挖掘、弘扬和创新区域文化,实现区域文化与职业教育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过程分析
1.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制定是根据教育的历史使命,在对其内、外环境全面系统分析、预测基础上,设计未来某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目标并选择相关策略,将教育逐步引向理想状态的过程。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制定过程大致可分为战略分析、目标制订、重点选择和文本表述等四个基本环节。在战略分析阶段,可以借助SWOT、PEST等战略分析方法。在目标制订阶段,应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如超前性和权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原则等。在重点选择阶段,应确定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科学地选择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重点,对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十分关键,重点选择得准确,就会在实施教育发展战略过程中取得主动,抓住重点而控制全局,带动各项工作的全面、顺利发展;重点选择得不准,或未能选择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在实施教育发展战略时陷入被动局面。当然,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最终需要以文本为载体,关于文本的结构,可以采用三部曲式结构、金字塔式结构和糖葫芦式结构等三种类型[4]。
2.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战略实施是整个战略实现其目标价值的关键。台湾学者钮先钟先生通过对春秋时期军事家孙子战略思想的研究,将其哲学基础概括为“未来学+行动学=战略”。[5]这意味着,战略不仅需要在所有环节遵循一种行动导向,而且需要更加关注实施过程中的行动举措。可以说,没有战略实施,也就无所谓战略;没有高质量的战略实施,也就不可能实现高质量的战略发展。著名战略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曾说:“战略实施比它以前提出时更加重要了,很多战略研究者也持同样看法。”[6]区域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空间单位和组织主体,在越来越多地强调以战略思维进行谋划的同时,更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实际行动。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把握好统一领导原则、适度合理原则、情境权变原则等,还需要注意各种潜在的风险,如战略实施与战略制定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导致战略实施难以实现战略目标的风险,战略实施过程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包括多元的利益相关者所造成的区域职业教育战略实施的风险等。要避免上述问题和风险的发生,必须时刻对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战略洞察力,采取有效的应变策略,在制订阶段深入分析区域职业教育的战略基础,着力增强战略规划的紧迫感;在实施阶段保持战略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及时加以规避。
3.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评价。区域职业教育的战略评价,是按照特定的目标和标准,对区域职业教育的战略主客体及其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重在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其价值进行合理判定,从而为完善决策、改进实施过程和效果提供依据。战略评价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个过程,它兼具“价值判断”和“问题审视”的双层内涵。从评价的原则看,必须按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行性的原则;从评价的主体看,战略评价主体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而应该是一个评估组织,而且这个评估组织的成员要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分工明确又能协调配合;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看,既包括定性的方法,也包括定量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不足,组织者要根据战略管理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同时,战略评价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不能因为一个阶段的评价结束而结束,它需要不断对改进的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评价,以实现良性循环。战略评价还存在着注重眼前、忽视长远,注重物质、忽视精神,注重显性、忽视隐性等一些常见问题,需要通过战略评价的“指挥棒”积极加以引导。
三、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构建的路径选择
当今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需求、挑战和机会,这表明不仅有必要对职业教育作出富有远见的战略思考,还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构建的有效途径。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职业教育国际会议和重要决策文件都体现出对新的发展观的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文献就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可用的分析工具和政策方法不足以应对目前和未来的挑战,直到现在始终有一种倾向,就是只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和政策的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进行片面分析。”它同时进一步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要有效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必须增强对于新型发展方式的响应能力,侧重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7]
(一)区域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从区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看,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形势,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重大转变过程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这一切都要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国际发展环境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发展动力发生变化,外向带动模式发生转型,就业方式将向更为积极的方向转变。国内外新的背景和形势带给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即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可以应对周期性和模式性双重挑战的战略,必须具有灵活的反周期战略和创新型战略。
从区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看,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以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教育公平,体现面向所有人的发展。必须从公平正义出发,以“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为目标,服务于所有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尊严和发展;二是着力提升质量,促进学习者素质全面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首要问题必须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构建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终身学习能力,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获得既指向于胜任某类工作的职业能力,更指向于超越具体职业、可广泛迁移的关键能力、创业能力等,实现人的身体的、情感的、智力的、精神的等各方面的和谐;三是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面向人的终身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既要关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某个领域知识的持续学习,也要关注全面的综合知识的学习;在促进个体知晓、理解困难和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方案,正确认识世界、自己和他人等方面做出努力,促进个体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从区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上来看,主要体现在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体系,转变人才培养体制,创新职业教育制度等三方面。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既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宏观层面上,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优化主要反映在学制结构、形态结构和布局结构等方面,如在学制变革方面有诸多发展路径,包括建立职业教育类型下中职、专科、本科以及专业型硕士、博士等五个层次的完备、独立并相互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改变“学历教育”一统天下和“封闭型”职业学校教育办学模式,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建立引导和促进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制度等。在转变人才培养体制方面,重点在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培养新一代的“创业、创新、创优”人才。由于区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体制,还必须依靠教育制度的创新,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实现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统筹、运行机制的优化以及公共治理的完善,从而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提高服务效能和促进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应对挑战的基本办法主要包括市场调整、专业调整、布局调整和功能调整等,重点是在体制上做好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和校企统筹工作。
(二)区域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是区域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路径的一般价值选择。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仅要做到顺应要求,还应做到创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响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期待,还需要在协助引领变革和适应新环境方面发挥更加自主的领导作用。”[8]
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内涵要义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职业教育质量效益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有力等六方面内容。在对六方面推进的过程中,重点是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深刻理解现代职业学校教育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系;二是科学把握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与区域内职业学校发展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职业学校内部、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当然,在对上述内涵要义细化的过程中,还要制定出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这既是职业教育适应外部变化和实现自身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领导的重要举措。
科学的指标体系需要基于一个合理的理论模型,以阐明众多指标之间的关系,使各指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考察国内外对各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标体系可以基于“钻石模型”,在机会、结构、规模、质量、效益、投入等六方面架构起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体系的一级指标。在这六个一级指标中,职业教育机会是指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接受各类职业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结构是指职业教育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状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规模是指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及其所拥有的人、财、物数量的总和,包括职业教育投资规模、设备规模、师生规模等;职业教育质量是指职业教育服务或产品满足个人、社会用人单位显性或潜在需要的特性的总和,一般分为职业教育服务质量和学生产品质量两部分;职业教育效益是指职业教育机构及其培养的人才对社会所产生的效果和利益;职业教育投入一般包括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物质资源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据此六个一级指标,不同区域可以进一步细化二级指标和具体的观测点,以具体数据对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情况进行定量描述与考核,对于体制机制等不易进行量化观测的指标,可转化成相关量化指标间接地加以反映。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模型无疑有助于深化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内涵要义和本质特征,成为解读与实践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框架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
[2]张胜军,马建富.区域职业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3]朱旭东.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顾明远教授比较教育研究思想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3).
[4]高书国.教育战略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5]钮先钟.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33.
[6]【美】丹尼尔·若雷,赫伯特·谢尔曼.从战略到变革[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R].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2012.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R].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2012.
Reflection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eg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MA Cheng-rong
(Jiangsu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and Lifelong Education, Nanjing 210013,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