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时间:2023-06-07 09:0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第1篇

今年,X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解决乡村建设脏乱差、人无厕、畜无圈、饮食不卫生等问题。

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村,全省投资10亿多元。随着这项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村得以建成,许多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怀着想要深入了解身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心情,我来到了位于海口演丰镇的**生态文明村。从海口驱车20公里左右,沿途就可以看到去演丰镇的路标。演丰**片区,包括环东寨港的演东、山尾、演中、演海、边海5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1841户、6163人,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这里,就像进了乡村公园,连路边的路牌都花费了一番心思,木头做成的各种路牌不仅美观、大方,其造型更有味道,采用的是犁、船舵等造型,将海边农村的特色展现了出来。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带领下,我参观了他们的住所。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真的不相信该地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居然这样好,甚至可以与城市相比较。红白砖瓦所砌的两层小楼,楼前种植的绿树,二者交相辉映,显得非常协调。进入楼内细细观看,可以看到几乎每家每户都配有电视、音响、DVD等全套的家用电器设备。茶余饭后,三两人坐在一起看电视便成了他们的消遣方式之一。漫步于村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尽情嬉戏,有的人在织渔网,而有的人则出海捕鱼。从村民的口中得知,出海捕鱼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一年下来,村民们每户年收入约为3~5万。如此而来,每个村民都成了小富翁。对比于过去,这里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过去,缺水、缺电、出入交通不便成了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但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村民们可以正常用水,可以欣赏到精彩的电视画面,可以通过笔直的公路来往于城乡之间。

在演丰镇,无人不知红树林。当我来到红树林时,我立刻就被红树林的天然美所震撼。一丛丛浓密的树叶覆盖在水面上,每当微风吹拂,树冠的那一抹翠绿便随波荡漾。当地人亲昵地称其为“海底森林”。据介绍,红树林是奇特的植物景观,是生长在海南热带海边滩涂的一种特有的植物群落。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生态环境,能防浪护航,又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由于该地红树林生长历史悠久,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所以不少游人听说红树林后都慕名前来观看。演丰镇就抓住这个契机结合当地400年前因地震而形成的“海底村庄”等独特历史、自然、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合为旅游资源。游览红树林、吃着海鲜,看着乡村美景,城里人乐了,村里人腰包鼓了。我不得不佩服演丰镇人的商业头脑。

**盛产膏蟹、虾、剪刀贝、泥蚶、石斑鱼、牡蛎和黄蟮等多种名优海鲜,“**海鲜”成为宾宴上的佳肴,名声远播。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了解到演丰镇在2005年开展生态游后,海口市演丰镇接待客人在30万人左右,海外客人1.5万人次。旅游全收入3050万元,农家乐和渔家乐收入200万元,旅行社收入500万元,政府第三产业税收达5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8元,比开发前净增收达500多元。解决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500人以上就业,从事旅游项目经营的农户达300户,全镇直接参加旅游就业的人数200人。

经过此次游览**生态文明村,我受益匪浅。从中我不仅感受到村民纯朴、好客的真性情,更领略到了乡村自然优美的景色。

“远看山水美,近看脏乱差”,这就是以往人们对海南传统农村的看法。而如今,人们对海南农村的想法已改观,这得益于乡村生态的建设。但是,在乡村生态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我提出一些建议:

一提高村民对环保资源重要性的意识,加强对红树林、动物、生物的保护,促进自然和人的和谐相处。

第2篇

铁西区是四平市市辖区,只有一个乡――平西乡,下辖18个村,农村人口4.8万,201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650元。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坚持高位操作,调动全区上下积极性,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认识到位是前提

由于我区是四平市核心主城区,多数村为城郊村,农民收入水平不低。因此,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都是二、三产业,“三区一建”工作一度拉全市后腿,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只是利用省补资金在省级示范村、重点村上作表面文章,小打小闹。2013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对照省、市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反思,深感4.8万农民虽然衣、食基本无忧,但生产生活环境很差,幸福指数急需提升,为百姓打造整洁优美的生存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基于此,我们及时召开区、乡、村、社四级干部座谈会,并组织召开了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了全区干部的思想认识。

二、重视到位是关键

美丽乡村建设能否取得实效,能否克服一阵风、出现形式主义,关键看区、乡、村三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关键看区、乡、村三级领导是否真抓实干。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由区委专职副书记、分管副区长具体负责。全区抽调18名区级领导包村,52个部门、52个区属企业包18个村,明确了包保任务、完成时限。二是领导亲自指导。我们区委书记亲自包保一个村,并经常到所包保村及重点建设村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工作落实。四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实地踏查调研、现场办公,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严格检查评比。明确每月领导小组检查一次,每季度一评一通报,建立激励机制,并将全年评比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主要内容。四是坚持以奖代补。区财政每年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用于奖励行动快,效果好的村项目建设,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措施到位是保障

科学编制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我们秉承不搞大拆大建的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定位在整理改造,因地制宜,统筹打造样板精品线路和精品片区; 多方整合资源。为破解资金瓶颈,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即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政府投一点、乡村筹一点、农民拿一点、外界帮一点。重点打造精品片区、精品线路、村民院落围墙、门前过道、庭院路面硬化、统一农户大门等美化、硬化工程。近年来我区多方筹措资金打造7条精品线路,新建围墙38000延长米,改造围墙7570延长米,新建路边沟41600延长米,统一农户大门767户,新建广场12个;坚持标本兼治。一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保洁。每年都开展春秋两季的环境整治会战,建立村规民约和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常态保洁。全乡18个村,每年36万元保洁经费(其中四平市每个村投入1万元,区里配套1万元),146个自然屯都有专职保洁员,做到农村环境卫生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农村环境常态保洁全覆盖。二是加强绿化美化。近年来共植树111.5万株,栽种花草2000余万株,美化公路30公里,打造花海旅游基地1处,下步还将继续加大农村植树造林力度。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继续发挥各村的文化大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评比等措施,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两年来我区评选美丽庭院600个,干净人家1700户。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完善原有精品线路绿化美化工程,今年再建设2条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线路,打造花海旅游基地1处,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二是要坚持打生态牌,立足生态,编制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要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产创建园区作为显现区域美丽乡村特色的重点来打造,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高产创建园区建设,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l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四是要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并重,运用经营村庄的理念,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形成以“农家乐”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

第3篇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琼海生态构建之曲: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琼海有个家喻户晓的"三不一就"发展理念,即围绕"田园城市"建设,琼海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迁,就地城镇化"的原则。琼海为实现这个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从源头入手:

(一)以规划引领生态保护建设

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琼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规划工作,先后编制《琼海生态市建设规划》、《琼海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海南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APEC低碳示范城镇发展规划》等,极力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县级文明城市建设申请工作。

(二)制度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琼海市在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大胆探索、大胆突破,创新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制度。创新生态环境激励和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着力推进珍爱自然、发展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构建生态功能分区体系

琼海构建三级生态功能分区体系,打造以旅游为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水平,同时抓好万泉河流域、森林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工作,建设天然林、水源林、海防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

(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

琼海在建设文明生态村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提升和改造,朝"六化"即村路巷道硬板化、村庄环境公园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收入多样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的等方向发展,使生活设施、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琼海生态美化之曲:打造生态环境,重构琼海生态新格局

琼海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思路明确清晰,即将整个琼海当做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在城区形成"园在城中"、在镇场形成"城在园中"、在农村形成"人在园中"的自然、朴素、生态、和谐之美,形成城乡一体、多中心、走廊式、组团化、网络状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良好民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

(一)以绿化工程打造原生态环境

琼海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林"工程。在绿化工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优选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经济果树,兼顾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村庄绿化以增加群众收入的经济林种植为主,滨海、滨河绿化以保护生态为主,高速公路两旁和城区内绿化以景观林种植为主。

(二)以万泉河再建打造生态新景观

琼海充分利用万泉河流域自然资源,依托万泉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优势资源,在原先建设万泉河文明生态村长廊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万泉河流域旅游慢道和乡村风景道,设计融入文宗皇帝渡口等琼海本地文化元素,使旅游景观和地方历史文化深度交融,彰显地方特色。

(三)以博鳌创建生态村打造论坛新景点

博鳌镇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在论坛配套设施建设的推动下,该镇以"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为重点,在沿途村口、路口进行绿化美化改造及花木品种点缀,在各村庄大面积植树造林,大力种植用材林和生态园艺林,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镇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为论坛创造良好的会议环境。

三、生态产业之曲: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琼海文明生态村建设坚持"好看又好用",通过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田园经济"。着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型、田园观光旅游型、民俗风情型、农家乐休闲度假型等不同风格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特色风情旅游乡村。

(一)生态村成为受欢迎新兴旅游点

嘉积镇大园古村,长坡镇文屯村,博鳌镇南强村、大路坡村、美雅村、北山村、留客村,塔洋镇上坡村,阳江镇上科村,彬村山华侨农场的"印尼村"等,既是文明生态村示范村,又是乡村游特色村,受到众多海内外客人的青睐,吸引一批批团队来参观旅游,琼海文明生态村逐步成为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新兴旅游点。

(二)环境优化促农旅融合形成新业态

琼海对村镇进行田园化改造后,一条条蜿蜒的绿道,在槟榔、椰树、园林小品和田园绿野中穿越而过,将镇区和乡村串联起来。特别是乡村带状公园沿途带入5个村庄,形成了"农家乐"、"家庭旅馆"、"休闲慢道"、"农产品采摘体验"等新业态,注入经济价值元素,加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传统农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融合

琼海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实现"六化",还完成村内小品景观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农村供水、垃圾处理和污水湿地化处理等工作,使社会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增加村民收入,就地实现城镇化,不少乡村农民从传统农民向市民融合,其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第三产业融合。

四、生态启示之曲:创造优美人居环境,让环境产生效益

琼海深入贯彻"绿色崛起",保护生态并作为发展过程中的最大资本,优化生态、美化环境为当地特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乡村经济效益,同时良好的乡村经济效益使乡村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一)美丽家园也能创造价值

琼海把全市规划为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热带滨海国家农业公园和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等3个大片区。通过连片完善充实提升田洋及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打造具有现代农业产业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城镇化乡村综合载体,使农业公园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产业支撑的园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优美生态环境产生良好效益

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创办起一批农家乐、农家旅馆、咖啡屋、观光及瓜果采摘等乡村游项目,这些项目大都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农民从中获得财产、生产、经营、工资4种收入,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优美的环境也是价值"。这三大农业公园,无疑成为琼海集中展示生态景观的最佳窗口。

(三)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琼海潭门镇在风情小镇建设中,抓住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特色资源,全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得到全面改造,风情小镇变身旅游小镇,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继博鳌之后又一旅游热点。据统计,政府投入1.2亿元的基础设施改造资金,短时间内就带来本地和外来投资近5亿元,潭门群众尝到文明村镇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

参考文献:

1.岳波,吴小卉,黄启飞,孟伟,张林波.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经验总结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5

2.李百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25期

第4篇

近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改善,亿万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在此情况下,海南、河北邯郸、浙江绍兴等地从改善农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 ,多方搭建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以及中央文明委的肯定。

海南:1万多个文明生态村形成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

从2000年开始,海南省率先在全国推动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海南将乡村道路、改水改厕、民房改造、沼气池建设、扶贫等各项涉农资金捆绑用于文明生态村建设,逐步发展出一条“因地制宜、生态先行、特色致富、文化育人”的文明发展之路。在创建文明生态村工程中,海南省还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为阵地,大力开展“送戏下乡”、“法律进农村”、“美德在农家”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切实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截止到2010年2月,全省已建成18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同年11月,全省建了1279家农家书屋。

2006年至2010年,通过城乡共建、工农共建、军民共建、各党政机关“包点”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海南省共创建文明生态村6000多个。截至2010年底,该省文明生态村总数达到了1.1万多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49.7%。如今,独具海南特色的文明生态村,已成为海南乃至全国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为全国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

河北邯郸:“欢乐乡村”打造没有围的剧场

2010年以来,邯郸市探索出了“行政主导、市场运作、文企联姻、群众参与”的农村文化活动新路子,盘活和对接各类城乡社会资源,推出了“欢乐乡村”十百千万农村基层文化推进工程。一年来,“欢乐乡村”成为农民群众没有围墙的乡村大剧场、永不落幕的快乐大本营。

邯郸有5000多个建制村、县乡人口近800万,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但乡土文艺人才却有艺无处展示。为此,邯郸市去年在全市组织实施了“欢乐乡村”十百千万农村基层文化推进工程,把资源向农村倾斜,把触角向基层延伸。“欢乐乡村”工程为农民度身打造喜闻乐见的10项活动,如“田野之歌”农民合唱赛、“布谷之声”农民歌手擂台赛等,然后由村到乡再到县、市,层层选拔出千支乡村文化队伍。此外,与此同时,邯郸市还建起文化人才库,目前有各类文艺爱好者、民间文化继承人、传统绝技者2万余人。与此同时,邯郸市给入农村文化人才库的农民发放“特色文化户”牌匾,并为他们提供专家指导、技能培训、活动平台等多项支持。目前,该市建起200个文化示范村、100个特色文化户,涌现出戏曲、歌咏、剪纸等文化队伍1900多个,参与“欢乐乡村”工程的群众超过100万。“欢乐乡村”不仅完善了送文化,更成为“种文化”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214个乡镇文化站、1730家农村书屋、1434个村民中心,使用率达到98%。

浙江绍兴:“和谐榜”促乡风文明

第5篇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51-02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以点带面,强化整体推进,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从“美好”到“美丽”打造乡村建设升级版,到2018年底,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这就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皖北平原地区,要建成人居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林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基础性产业,更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经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 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一段时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中,有些地方只注重房屋、道路、路灯及地下管网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林业在建设中的作用,造成林业资源匮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没有充分发挥林业建设、绿化环境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还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人们对林业在新农村建设或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林业能够起到含蓄水源、调节气候、减少粉尘的作用,同时林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展林业,是形成适宜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1]。

1.2 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林业。因此,森林生态是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物景象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社会经济,更进一步影响了人民生活习俗及生活习惯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林业及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视林业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多样性,促进良好习惯和风俗的形成。没有林业发展,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1.3 美丽乡村居民收入需要发展林业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发展林业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是发展景观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二是发展经济林。提供木材等林业副产品[2],让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三是发展果树林。提供水果,开展林业养殖等项目。通过林业发展增添体验新时期农民生活的良好场所,充分发挥前来观光、旅游的作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求。不仅让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而且还促进城乡交融和和谐发展。

2 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2.1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林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林业要求规划先行,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绝对不能生搬硬套,把其他地区的规划拿来不假思索应用,这是错误的行为。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分为改善生活环境、调整农业结构、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和满足市场需求等几类。规划要反映社会需求,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3-4]、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当地民意而进行规划决策。

2.2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统筹兼顾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重视当地的自然等情况和具备的发展前景,同时整合当地资源,理顺林业在不同的依存关系所处的地位而进行的科学统筹规划。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发展林业,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利用和保护的统一。

2.3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政策引领和财政保证

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林包括改观村容村貌的景观林、保护生态环境林和用材林等,这几种生态林是为公益事业而建成的。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及林种苗木应有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承担。目前,发展林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很好,要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建设中去。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财政保证的多元化机制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2.4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作支撑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林业生产离不开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科学的规划要变成美丽的乡村离不开居民。要引导和帮助居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不适宜的生活方式,确立尊重生态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林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林业与自我发展、自我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居民的整体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传授有关农林专业知识,培养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其发展林业、管理林业、保护林业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林业的发展完全符合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 参考文献

[1] 宋晓英.林业在青海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47.

[2] 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

第6篇

一排排青砖黛瓦、林木葱郁、干净的水、平整的路,放眼望去,这如画一样的场景,是凯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近年来,凯里市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在一线、做在乡村,始终坚持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顺应农民需求的富、学、乐、美,全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

凯里市美丽乡村建设以“示范村”和“推进村”为重点,按照“示范引路、以点串线、以线成面、全面推进”的思路,通过“点”上重点突破,形成“线”上有机对接,带动“面”上整体提升,着力把全市农村打造成为“自然h境生态美、村容寨貌特色美、产业发展生活美、乡村文明和谐美”的美丽乡村。

“要不是今年搞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村的卫生就没有那么干净,感觉像住在城里一样。”凯里市三棵树镇朗利村乌利寨村民杨胜棠激动地说。

凯里市共投入390万元在黔东南州先行先试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惠及群众上万人。

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除了让水更干净,凯里市投入95065.28万元,通过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六项行动计划,农村的房屋新了、路宽阔整齐了、路灯更加明亮了、村庄整洁了、环境更加优美了。

在美丽乡村示范建设中,凯里市把留住“乡愁”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特色生态农业。三棵树乌利寨建立精品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共150亩;大风洞乡石板村通过种植葡萄、核桃、蓝莓,发展稻田养鱼、养虾及养牛、养羊等特色种植养殖,同时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300元;万潮镇香炉山村,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园区,发展蔬菜、无公害葡萄、油茶、生态水果种植,鼓励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

“我家的土地租给企业了,我应聘到‘云谷田园’园区打工,每个月能挣两三千,目前我们村有40人左右到园区里面打工。”舟溪镇新光村村民吴兴荣说。

农民生活富起来了,农村精神文化不能落后。凯里市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比三争”(讲法纪、讲诚信、讲奉献、讲科学、讲文明,比学习、比环境、比和谐、比发展,争当新型农民、争做幸福家庭、争创文明村寨)为抓手,打造了5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村。

第7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 生态文明 城镇村三元文明

长兴县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其经济开发区已连续六年被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十强开发区”、连续两次入围“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开发区”。目前长兴县正重点发展十大温馨小镇,努力建成“十大新城”,同时加快诗意农村建设步伐,以全面形成三元文明模式。

所谓的三元文明模式,是指城、镇、村三元载体并存共生、协同发展的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的扬弃和超越,摈弃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物质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使工业化、生态化相互融合,推动城市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努力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方面实现新城市文明形态的超越。因此执著城乡均等化的三元文明发展模式,正是长兴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预计到2020年,长兴将以县城为中心,形成“江南园林风格、浙北水乡特色、帝乡佛国内涵”的特色风貌。

一、长兴三元文明城镇化的理念与目标

(一)长兴的智慧县城模式

1、长兴的智慧县城理念

长兴建设智慧县城的理念,不是简单地将城市变得天蓝地绿、山清水秀,而是要进行一种具有开拓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生存、发展机制的改变和社会变革,是建立在人本化、生态化、低碳化和智能化基础上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方式。

长兴进行智慧县城的规划设计,必须要关注一些构成智慧城市的基本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市民、自然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政府、企业、社区和其它组织,它们共同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长兴在建设智慧县城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生态思维和理念的基础上,生态是长兴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尊重自然规律的体现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长兴现代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长兴利用自然和开展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便捷工具。通过智能技术的网络连接,长兴居民可以在更好地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创造更为智慧、舒适的生活。

2、长兴的智慧县城目标

长兴建设智慧县城的目标应是全局性的、长远性的。长兴智慧县城的目标就是要以低碳文化为特征,以智慧为资源,以新能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创新为核心,建设一个低碳化、集约化、智能化、人本化的生态型智慧县城。实现智慧县城这一目标,除了需要政府行为、政府调控和制定规划外,还需要政策调控和法制约束,强化公民、企业和政府的环保意识。除了国家颁布实施的政策和法制之外,长兴发展智慧县城还依赖于一系列技术与标准体系。

长兴智慧县城的建设,是以高品位的生态型山水园林现代化城市为基础的。因此,必须按照“生态化、园林式”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科学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城市发展框架,形成城市“北移、南拓、西优、东兴”的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丰富植物配置、强化绿化管理、美化城市景观,努力营造城在林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山水相融、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宁静祥和优美的智慧城市环境。

(二)长兴的温馨小镇建构

1、长兴的温馨小镇理念

在长兴温馨小镇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当地文脉的延续,注意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乡土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建成有“记忆”而又有时代气息的品味小镇。要将其悠久历史、重要的民族历史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现代小镇的智能化服务特点结合起来,共同体现出温馨小镇融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和现代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小镇特点。发展温馨小镇的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消灭城乡对立与差别,实现城乡互相融合,促进其相互发展。长兴大部分小镇地处农村,比城市更有条件接近自然及田园风光。因此,在制定温馨小镇规划时,要立足现有的经济基础及自然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景观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2、长兴的温馨小镇目标

温馨小镇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发展小镇特色产业,体现自身特色文化特征,实现以人文本和人本关怀的基本功能,为本地居民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能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温馨小镇的基本定位就是要是体现一镇一特色,实现“一镇一品”,要根据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不同,分类发展不同的特色小镇,例如滨湖小镇、山水小镇、文化小镇等。小镇分类基本要求就是要突出小镇的山水文化旅游特色。首先,温馨小镇的产业定位:就是要使小镇成为乡村产业的关联体,实现产业承上启下的功能,可起到承接县城、连接乡村的作用,使小镇成为乡村就业聚居区和产业生态化的示范区。要按照“一镇一业”的要求,成为重要产业基地。第二,温馨小镇的文化定位:就是要使小镇成为乡村与城市居民的休闲、交流中心,能够实现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第三,温馨小镇的商业定位:就是要成为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和外来旅游者的特色消费的聚集区。

从近期来讲,长兴要高质量地推动生态型温馨小城镇建设,必须不断推进温馨小城镇建设工程,提升小城镇管理水平,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建筑新颖、设施完备、街净路畅、绿树掩映、特色鲜明具有乡土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山水园林城镇。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乡镇工业园区生态化的改造,推动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生态良好的乡镇工业园区。

(三)长兴的诗意乡村打造

1、长兴的诗意乡村理念

长兴的诗意乡村建设,既要秉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方针,在魅力乡村建设基础上提升一个层次,又要充分发挥政策、科技、人才、资源优势,体现出诗意乡村特有的人文关怀。要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把长兴的山水乡村建设成全国最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颇具诗情画意的栖息地。长兴建设诗意乡村要突出高标准,大力提升农村村庄生态文化内涵,实施村庄园林化改造,积极推广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倡导使用资源节约型产品,加快建设居民居住条件良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市政工程设施配套齐全、村庄环境整洁优美、村庄文化别具特色的生态花园村庄。

2、长兴的诗意乡村目标

长兴诗意乡村建设目标可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10-2015)县级诗意乡村建设阶段,该阶段的建设重点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推广清洁能源和文化建设来改善农村的生产与村庄人居环境;第二阶段(2015-2020)省级诗意乡村建设阶段,该阶段的建设重点是:加快生态产业发展速度,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力度,实现农村经济水平、环境质量和文化建设同步提高,实现农村经济省内发达化、环境优美化;第三阶段(2020-2025)国家级诗意乡村建设阶段,该阶段的建设重点是:在巩固与扩大经济、环境建设成果的同时,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提高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福利事业。

诗意乡村建设要紧紧围绕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使用清洁能源,实现清洁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庄环境,完善精神民主生活、丰富文化生活、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展开,最终实现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现代田园生活场景。努力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景中”的乡村美景,加快形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农村新村庄。

二、长兴推进三元文明城镇化的对策

(一)长兴建设智慧县城的对策措施

1、积极加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型产业。长兴的水、交通、医疗、信息与通讯、能源与电力、金融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不仅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力,而且可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提高城市对紧急事件作出快速响应的速度。智慧县城的产业生态化是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新兴技术产业的人性化、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组织的知识化,促进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的产业发展和调整过程。

2、大力促进智慧生活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交通”。智慧生活包括绿色消费、健康与便捷的生活、和谐发展以及良好的人居环境等方面。长兴要提倡绿色消费,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鼓励市民把环保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长兴县城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环境可以承受的汽车拥有量是有限的,必须限制小汽车的增长,尤其是必须尽快向私家车亮起红灯。开辟自行车专用车道,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在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长兴可以积极发展巴士快速交通系统。

3、大力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智慧县城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公众参与。长兴成为智慧县城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生态环境和科技文化教育,培养其有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环保的责任感、有文明节俭的绿色消费方式,有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意识,有节约资源、能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感。同时,长兴县城发展也不能建立在牺牲广域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活动的外部性,要使当代人与后代人都能满足要求,使本地区与外地区都能共生发展。

(二)长兴发展温馨小镇的对策

由于长兴各个小镇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温馨小镇的发展必须坚持从当地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又具前瞻性,深刻挖掘特色,准确恰当定位,才能真正走上有品味的小镇的良性发展之路。

1、应加强温馨小镇的功能规划。小镇功能定位是风貌设计与建设的基本依据,风貌设计与建设是体现城镇功能定位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小镇来讲,其功能定位往往充分考虑和涵盖了它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地域文化、人文历史、经济结构、发展水平、产业模式、发展后劲、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既结合实际,又敢于创新,具有远见卓识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是一个小镇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举例而言,水口镇的定位是旅游小镇,其风貌设计建设就应该突出河流环绕,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地貌奇特等特点;煤山是一个经济小镇,在风貌设计建设中就要尽量体现其加工业多,制造业发达,商贸繁荣,商贾云集等繁华气派的特点;白岘镇是一个文化名镇,风貌设计建设就要努力彰显其闻名的古迹,淳厚的民风,鲜明的古建筑风格等特色;小浦是一个生态小镇,就要体现出花卉飘香、果树满山、田野叠翠的效果。在风貌设计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城镇功能定位的导向作用,不能照抄照搬外地的形象定位和发展模式。既要大胆突破,又要遵循规律,创造各具特色的城镇结构形态,体现、培养并强化现代化小城镇的特色和风格。

2、设计好温馨小镇内部空间结构布局。一是传统空间应体现地方民俗生活气息,容易亲近。二是市民空间要突出休闲性、娱乐性和适应性,富有情调。三是标志性空间建筑应体现小镇特色,彰显小镇特性。四是纪念性空间建筑应庄严肃穆、朴素大方。五是商业空间要展现繁荣繁华,气氛热烈。六是风景空间要体现宁静雅致,建筑与自然相互协调。七是交通空间要纯净,避免安排吸引大量人流的建筑。总之,要因势利导营造格局,构筑层次延续,梯次分明,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小镇空间。例如泗安、煤山、和平、林城等城镇可以在建成区范围内,以就地整治式改造或异地拆迁为主,按城市(城镇)社区标准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公寓式低密度住宅为主,鼓励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特征的小高层建筑群。

3、加强温馨小镇地域文化的定位。一是从小镇历史文化中去挖掘,抓住小镇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厚重的文化积淀,传承和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这笔宝贵遗产,如水口镇的茶文化和东部小镇的太湖文化等。二是从传统风貌中去挖掘。切实保护和恢复代表传统风貌的典型建筑和地段,运用传统风貌设计和建设的技术手段,积极探索现代风貌设计与建设的新技术和新途径。三是从民俗风情中去挖掘。民俗风情是地域文化丰富的宝库,要不断发掘光大。如和平镇的吴越文化等一些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以及市民的生活情趣、行为习惯等,都是风貌设计值得挖掘的素材,诸如“水口茶艺”、“洪桥龙舟”、“槐坎京剧”、“林城狮舞”、“泗安旱船”等“一乡一品”各具特色,要大力发扬。同时,地方的传统工艺、建筑材料与式样,空间的传统组合模式,都是风貌设计建设可供利用的元素,例如可以发扬林城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民间文化风采。

(三)长兴建设诗意乡村的对策

1、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得以发展,改善居住环境,加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条件。一是加强村庄道路硬化。二是加强村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要尽量采用小规模、微动力、与原有生态循环链相符合的“适用性”环境保护技术。三是加强农居环境建设。长兴在村庄整治中,要引导农房建设逐渐从单纯追求面积向不断完善功能转变,从单纯注重住房建设向注重改善居住环境转变,从简单模仿建筑和装修形式向更加注重安全和乡土特色转变。四是改善人居生态环境。长兴应充分利用村庄原有的设施、原有的条件、原有的基础,按照公益性、急需性和可承受性的原则,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2、要建立村庄规划和管理的民主参与机制。一要强调广大农民参与是保证村庄规划顺利实施的前提。要建立和完善村庄规划的农民参与制度,充分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二突出农民参与村庄管理的机制。推进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辛勤劳动建设家园。成立民间村庄建设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公共设施运营维护管理等公共事务。

3、要做强乡村旅游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提升旅游产业层次,积极挖掘深厚的长兴乡村文化底蕴。要积极做宽旅游产业面,迅速培育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群。长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地处于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之间的中心位置,高速公路非常发达,具备了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群的良好条件。重点打造“西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带”、“顾渚山茶文化旅游带”、“仙山水资源景观带旅游”、“长兴红色旅游带”等。积极宣传金钉子地质公园、八都岕银杏长廊、中国扬子鳄村重要旅游资源;发掘寿圣寺、显圣寺、云林禅寺等宗教文化影响力,积极发展反映长兴岕里文化为背景的农家乐旅游等。长兴还具备了相关的产业基础优势,茶叶、竹林、银杏等特色农副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旅游产业基础,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宽旅游产业面,培育长兴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群。

4、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长兴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依托,以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为手段,建立起“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模式。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诗意乡村事业的发展。长兴要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在诗意乡村建设中的应用,坚持“科教兴村”战略,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建设、沼气建设与使用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可以利用农业新技术,大力发展葡萄、白茶、毛竹、食用菌、花卉苗木、红梅等生态特色农业。要加强宣传发动力度、全面普及环境知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意识,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

长兴县创建优美的生态环境,既可以稳步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又可以明确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诗意乡村建设投入。如依托省、市的大力支持,县里应该建立诗意乡村建设专项基金,积极动员广大农户自己筹集资金,来支持诗意乡村建设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企业投资,或接受民间组织的无偿捐赠,获取当地经济能人的资助,以此来推动诗意乡村的建设。制定完善的诗意乡村管理制度,可以为诗意乡村建设保驾护航。总之,诗意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将其建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2] 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

[3] 樊国盛,胥辉.安宁市园林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4] 刘中艳,王捷二.旅游规划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2).

第8篇

 

同时,由于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不健全,各地在农村环境整治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是:有的工商资本借发展生态农业之名,进行非粮化、非农化开发,损害着农民权益;县乡两级政府缺乏规划引导,有的村庄随意改造,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村庄“建后待拆”项目增多;有的村庄不顾财力,盲目举债,相互攀比,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与农民收入增长;有的乡村,环境工程建设缺乏科学论证,雷同复制,照搬城市小区建设模式,将改善村容村貌作为干部政绩显示,把农村的生态、生产与生活相分隔,搞村里宽大街、大广场、商务会所,造成“百村一面”;也有的村急于求成,快速推进,填河砍树,造成工程质量低下,损坏乡村自然风貌;有的村环境工程建设投资,缺乏民主决策与村民监督,村干部主观决策,大额投资而无规范流程,甚至出现村干部贪污受贿行为。虽然上述问题不具有普遍性,许多是苗头性问题,但实际上已经引起农民群众的不满,干扰着乡村文明建设进程,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并及时纠偏。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规划引导。要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要求,督促县级政府尽快编制出台县域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规划,划定城镇扩展边界,进而各乡镇依此规划确定乡镇区域内各自的中长期功能区定位建设规划,让农民群众对镇村环境建设有明确的方向指引与规划依据,从而科学推进乡村环境建设工程,避免盲目建设与来回折腾。

 

2、要坚持分步适度推进。各乡镇政府要担负领导责任,指导各村依据实际财力、农民意愿,以“小步快进”方式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县级政府不能搞“运动式”乡村文明跃进活动,不能搞指标分配与突击评比,而应树立典型,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先行一步,条件不具备的村庄每年有小的进步,制止各种不切实际的“短期达标”。

 

3、要控制村级集体过度负债。要依据实际财力,鼓励村集体、广大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及民营企业等共同参与、多方动手治理乡村环境。即使村集体投资的环境整治项目,也要逐步安排,按规划推进,及时制止“过度举债”的形象工程。乡镇政府要把“年度新增债务”作为村干部政绩的必考内容加强考核,不能只看村容村貌的“产出”而忽视、干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指标的提升。

 

4、政府部门要尽责履行职能。县级政府的规划、国土、建设、环保、财政、城管等部门,要主动延伸服务到乡村。不进行行政干预,但必须做好政策指导与信息服务,对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把握好可行评估建议。对以生态整治为名大拆大建,实际损害农民利益、泯灭乡村风光特色的做法,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对正常的环境整治工程,也要就工程质量、环境标准与财务风险,做好事前指导、事后评估。

 

5、要加强村务公开与民主监督。对于用村集体财力进行的环境整治工程,也要规范投资行为,重大投资预算要事先与村民代表或村民议事会协商。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投资决算要及时向村民公布,接受村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以确保村级财力更加有效地为乡村文明建设服务。对农民群众意见大的环境整治行为,或者不顾规划的盲目整治行动,县乡两级政府要听取民意、及时处置。对个别村干部严重违纪的,要建议村民代表会议进行罢免,涉及违法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6、正确引导农民住房改善。乡村环境整治的难点与重点是农民住房的改建。按照政策要求,既要保护农户的宅基地用益物权,又要引导农民自愿地将已有住宅置换成城镇住房与社会保障。要纠正两种偏向:一讲“保护宅基地物权”,就放任农户自由建房,或者一讲“住房置换”,就一律禁止农户改善住房。政府为坚守耕地红线、生态红线、规划红线,是要严格审批农户住房申请,但在落实建房管制、推进农房置换的同时,要制止行政强制农民上楼,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分类推进、堵疏结合的原则,有序引导农房自愿公正转换,这样可以吸纳民间资金主动参与乡村环境整治进程。

 

总之,在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过程中,各级政府不能强迫刮风,也不能无所作为。要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农民创新,也要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指导,做好典型示范,落实民主管理,从而使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成为真正的美丽工程、惠民工程。

第9篇

一、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截至2016年底,石林已经拥有7个阿诗玛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试点村、34家乡村旅游经营点、观光果园13个,主要分布在石林至乃古石林公路沿线。以果品为主,兼观花赏叶,树种有甜柿、红梨、油桃、杨梅、布朗李等。初步形成了生态休闲、参与体验、科技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型,培育了以龙居园“农家乐”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按照乡村旅游特点来分,旅游点中乡村民俗点9个,乡村休闲游点11个,乡村历史遗址和遗迹5个,乡村地文水文景观点3个,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点2个,乡村购物旅游点2个,乡村园林旅游点13个,现代新农村点2个,乡村康体疗养点2个,乡村传统农业点6个,乡村红色旅游点4个,乡村美食旅游6个。“十二五”期间,石林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43.01亿元,年平均28.6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年均收入超过了4000万元,成为石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石林乡村旅游的特征及乡村旅游经济SWOT分析

(一)石林乡村旅游的特征纵观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具备三个特征:第一,乡村旅游者以大众型为主。来石林旅游的游客大多数以家庭为单位,中青年旅游者居多,职业方面以企业员工、学生、公务员等为主,出游者收入以中高收入群体为主,出游时间以周末和假期居多。第二,乡村旅游者以近域性为主。从客源地看,游客大部分来自云南省内,例如曲靖、红河等周边地区,以及离云南省较近的浙江、广东等省外地区,,有少部分来自国外的民族文化考察专业人员。第三,消费者行为特征明显。以乡村观光旅游、乡村传统文化考察和乡村风味品尝为主,自驾游的出游方式较多,家人、亲朋一起出游的占较大比重,游玩逗留时间一般为短期(一日游),平均消费水平较低。

(二)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SWOT分析SWOT分析就是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条件。优势方面,石林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圈内优势,同时离省会昆明很近,具备良好的交通优势。此外,石林的乡村旅游产品契合消费潮流。劣势方面,石林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有待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缺乏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旅游开发资金严重缺乏,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以政府筹资为主,融资渠道狭窄;生态文明程度低,环境保护机制缺乏。机遇方面,国家正在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之昆明市正在倡导旅游二次创业,这为石林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带来了良好机遇。威胁方面,石林首先面临着省内外其他旅游地的激烈竞争,其次面临着旅游要素不全的威胁,对石林旅游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制约;最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同样是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威胁。

三、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石林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推动了石林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了石林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石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旅游开发资金匮乏,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石林县属于彝族自治县,很多乡村还处于贫穷状态,经济发展落后,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目前,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以政府筹集资金为主,尚未引入有效的市场机制,因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所能筹集的乡村旅游开发资金匮乏,制约了石林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来看,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缺乏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道路、停车、娱乐、购物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数量。加之乡村旅游服务队伍中大多为农民,缺乏系统的服务和管理培训,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较低。石林县乡村旅游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合理规划。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看,乡村道路路况较差、停车难以满足需求、厕所卫生较差、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从乡村旅游服务支撑看,农家乐、客房等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好,加之服务员多为村民,因而礼仪、态度等参差不齐,服务质量较低。

(二)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明显

目前,石林乡村旅游产品中,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居多,休闲、专项类乡村旅游产品明显不足,局限于果园采摘、农家乐、渔家乐方面。尤其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多为古镇古村及古建筑景观观光,而反映石林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土民俗以及以彝族文化为底蕴的民族生活、刺绣文化、民间音乐、传统艺术、传统工具、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较少。由于乡村旅游分布较散,乡村旅游的品牌效益不强。石林乡村旅游开发点多面广,不同乡村旅游点之间比较分散且缺乏紧密联系,景点之间线路缺乏合理规划,游客安排不能实现统筹和协调,和城市景区(点)更缺乏有机联系。加上宣传力度不大,石林乡村旅游市场知名度不高。

(三)旅游要素不全,生态文明程度低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六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对旅游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石林乡村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部分农家乐客房、餐厅、茶楼等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较差,而且缺乏综合性的大型购物场所,娱乐场所匮乏,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石林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程度低,环境保护机制不健全。农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随地堆放农业、生活废弃物,污水随意排放、厕所设施简陋,导致石林乡村旅游存在生活污水、固体废物问题十分严重,农村旅游景区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四、石林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对策

旅游转型期,石林要依托其区位、资源等优势,充分利用旅游业二次创业、国家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等外部机遇,努力克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推动石林乡村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完善资金支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石林县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资金扶持,多渠道多方式筹集乡村旅游发展资金。除了加强政府的资金支持外,还要重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建立多元化的乡村旅游投资与经营机制。通过制定吸引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优惠措施,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多种参与建设的方式,例如参股、独资等等;同时,鼓励乡村旅游点周边村民以土地、房屋等方式投资入股参与建设,实现石林乡村旅游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确保筹集更多的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石林还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补助力度,夯实旅游基础设施。结合各个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加快乡村道路、卫生、环境设施改善建设,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和能源改造工程,同时逐渐推进购物场所和娱乐场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二)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工作

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石林县首先要引导和发展农家乐、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园、现代新农村以及乡村自我发展等乡村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体验性,完善农田景色观赏、农活体验、垂钓、野味餐饮、住宿、游乐等旅游服务项目,大力发展都市农庄。其次,加快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乃古石林现代农业休闲区、大叠水乡村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乡村俱乐部、乡村康体养身、乡村生态、乡村度假村、企业庄园、产业庄园等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形成能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石林乡村休闲度假的产品体系。再次,注重民族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借助阿诗玛文化,发展古镇古村、主题文化村、乡村博物馆和乡村书画、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游戏、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使石林的乡村成为阿诗玛文化体验的大观园和活化石。最后,根据消费层次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市场细分结果开发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例如通过乡村旅游精品路线的打造,推进多条线路的乡村观光游、生态游、度假游等,突出石林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品牌知名度。此外,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和宣传工作,通过乡村旅游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立,广泛利用网站、媒体、会议、节庆、合作组织等宣传媒介,加强对石林乡村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提高石林乡村旅游市场和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三)培育旅游业发展要素,重视生态环保

石林乡村旅游要在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传统要素,新建和完善餐饮店、宾馆旅社、购物超市、娱乐场所,同时优化旅行车服务,方便游客出行。重视对旅游服务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旅游知名度。石林县还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生态环保问题,努力改善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程度。为此,石林要积极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强化农民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健全环境保护机制,建立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办法以及奖惩制度。通过乡村旅游环境的优化,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生态文明。

五、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致富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35-02

生态乡村生态旅游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利用农业生态、生活、旅游功能的有效形式,是集农业生产、自然景观与科普于一体,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农业,也有别于休闲旅游业,它立足农业,注重农业的循环利用开发,发挥生态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在经营形式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服务等全面融合,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乡村生态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在这类旅游活动中,如果主要吸引物是农村风情风貌,则又被称为乡村旅游。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最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旅游活动更加受人青睐,发展进一步加快。2002年,意大利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单位,当年夏天就接待了120万人次的本国旅游者和20万人次的外国旅游者。在法国,成立于1953年的法国农会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大力推销乡村生态旅游。2004年,法国农村地区接待了占全国总量28,2%的旅游者,本国公民在本国农村旅游的消费额约为200亿欧元。由此可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大农业”和“大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在世界上早已形成规模,有力推进了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倡导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和创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活动,逐渐形成规模。到2005年末,共评定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359家,遍布31个省区市,在农、林、牧、副、渔各业中树立起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样板。

目前,乡村生态旅游正在全国深入推进,创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单位越来越多,乡村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大。据测算,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这些通过兴办旅游而向广大农村地区转移的财富,就是对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直接贡献。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

(一)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景区带动型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发展;二是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三是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

(二)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通达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政府、办事处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又毗邻旅游市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二是乡政府、办事处统一规划、开发和建设主要旅游吸引物,引导和组织农民户建设接待设施,开展旅游接待服务;三是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乡村环境改善,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带动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等。

(三)公司+农户型模式

公司+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

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通过以公司为主导进行整体开发和经营,解决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短缺问题;二是发挥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核心旅游资源,配套服务接待设施,加强对外宣传促销,促进乡村旅游迅速健康发展;三是引导和帮助村民改善环境条件,开展配套接待服务活动,促进村民收入的增加;四是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素质,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第11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6-0038-03

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都农科村“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和珠海百藤湖农民度假村的开业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兴起。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已经粗具规模,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乡村旅游地和旅游区。2006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表明了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源使用无效率、利用不合理、保护措施不当的现象广泛存在,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危机”。因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乡村旅游的兴起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的休闲娱乐意识逐步增强。与此同时,法定节日的增多也使居民外出旅游的愿望得以实现。但由于受假期长度、旅游距离、交通工具和花费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偏重于近距离旅游;也由于城市的工业化程度相对高于乡村,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工业化的环境中,自然对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城市周边的近郊和远郊的乡村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和观光度假的首要之选。

那么什么是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有哪些特征?对此,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组织有不同的看法。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认为,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而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英国著名学者Lane在1994年对纯粹形式的乡村旅游作出了界定:发生在乡村地区,旅游活动内容带有明显的乡村特点,发展规模与乡村相符合,乡村旅游产业主要由当地控制,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与会的专家们对于乡村旅游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依托于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二是经营权掌握在农民手中,发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旅游;三是将城市居民确定为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回归大自然、享受淳朴民俗的愿望。通过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比较,多数人认为最后一种看法更符合乡村旅游的内涵和特征。

任何旅游都要以资源为支撑。既然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那么,乡村旅游资源即是在这一地域范围内的一切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指乡村的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包括高山流水、花草树木、田园风光等,这是乡村旅游发展最为依赖的资源;历史和文化古迹,习惯称为人文资源,其中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及各种考古发现等,这些在乡村较为零散,且由于涉及文物保护等一系列因素,乡村无力承担;社会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传统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因此,乡村旅游资源是指依托于乡村地域、被旅游业所利用、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功能并因此而产生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将旅游资源称作旅游吸引物,它不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因素,甚至还包括舒适快捷的交通条件。考虑到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中。

资源的使用具有消耗性,为保持旅游业对于乡村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作用,就必须在资源的使用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追求资源利用与开发在同代人之间乃至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盲目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

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对于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机会的需要。同时,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对旅游地资源的影响也应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

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日益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成为部分乡村谋求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目前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这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即以某一成功模式为蓝本,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性建设,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发展规划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建设,加剧了农村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三是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景观风貌受到破坏,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四是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多,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被削弱。这些都是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将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1.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要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同等利益。公平性与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两大重要原则。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关系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利益,因此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表面上看是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筹。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归宿,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以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基础,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的延续创造了条件。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处于人与自然双方既被改造又相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缺失不仅使旅游资源本身受到了严重威胁,也会使辅助资源受到破坏,影响旅游质量,而配套设施的建设造成土地资源和植被减少,加剧了人地矛盾和水土流失,这就使得乡村旅游规模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效益远不能弥补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的损失。因此,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持续性。旅游业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可靠途径,也是优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和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正因为如此,我国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旅游景点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等。任何一种关系处理不当,都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业本身及其旅游地的配套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当地吸引外来投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村人文社会旅游对地区文化的积极影响,保护好各旅游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信仰和历史古迹,让乡村真正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统一。

因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持旅游业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旅游产业本身的成熟和完善,而且也是对乡村地区科学全面发展负责的重要表现。

三、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能盲目、片面地发展,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寻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才能真正发挥乡村旅游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在注重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片面强调经济利益,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不良影响,而反过来,生态环境与社会事业又会影响经济效益的实现。二是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达到“天人合一”,既是旅游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同时也能取得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三是加强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配套设施的全方位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基础的限制,有别于城市旅游,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建设的辅助,这些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有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建设。也就是说保持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全面发展,才是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之道。四是加强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让人们理解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为子孙后代谋利益的可靠保证。

2.建立与本地区相适应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索与本地相适应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避免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现象,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乡村的实际特点,我国应着重发展生态友好型乡村旅游、合作型乡村旅游、扶贫型乡村旅游。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模式要求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相结合,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合作型乡村旅游模式是通过政府、公司、旅行社的合作,借助各方力量缓解乡村旅游发展的资金压力,有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充分发挥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极大提高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效益,避免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扶贫型乡村旅游模式是基于乡村开发式扶贫而提出的,是政府部门资助贫困地区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政府资助,可以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合理地引导,解决众多旅游区资金缺乏的难题,避免对旅游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当然,各地根据自身实际还可以建立其他发展模式,关键在于要将本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充分地发挥出来,而不能盲目地以成功范例和游客的喜好作为资源开发的标准。

3.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居民和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居民和旅游专业人才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它不仅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资金保障,而且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专业人才为核心、以当地居民为主体的旅游资源规划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确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社会目标,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旅游景点的规划与设计、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旅游景点的建设经营和管理、旅游地形象的建设与推广、旅游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旅游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三是当地居民要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当地居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有效利用,避免掠夺式开发现象的出现。四是人才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资源效益评价、资源开发规划、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旅游地服务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总而言之,只有三方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才能有效地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7-01-29.

[2]皮埃尔・斯皮尔特.法国的绿色旅游:罗泽尔省范例[C].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2004,(10).

[3]蔡家成.大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与反贫困[C].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2004,(10).

[4]王继庆.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5]朱姝.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何景明等.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8]邓爱民.对我国乡村旅游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6,(5).

[9]肖佑兴等.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

[10]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1).

第12篇

遵义市认真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中央和贵州省关于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有关工作要求,围绕2020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标,抓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生态经济、制度建设,持之以恒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级“生态市(县)”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3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2县(市)生态创建规划已通过评审,6个县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6月底至7月初,湄潭县、赤水市国家级“生态市(县)”创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成为贵州省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生态市(县)”。

抓综合治理

打牢生态市创建基础

实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唯GDP贡献率至上,坚持四个“一律不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功能区规划的项目一律予以否决,坚持污染物总量约束机制,努力实现区域“增产不增污”,严格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环保六个一律”行动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国控和重点监管企业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和定期例行检查。2007年以来淘汰关停企业57家,停产18家,政府补贴关闭公司13个,关闭退出小煤矿160家。

加大环保投入。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55个,建成垃圾填埋场15个、沼气池49万户,建成人工湿地8个。出台了《遵义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办法》,在全市县城及集镇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406所,医疗危险废物得到集中无害化处置,医疗废水达标处理。

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公益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共计12.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9%,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64%。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总面积达到552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96%。

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火化率、村级生态墓区覆盖率均达100%。全市各县已完成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三级标准化、县城大气自动监测站及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建设。

打造生态示范。积极开展“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和示范点建设,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引导群众从“人统治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转变,逐步增强生态保护理念,增加生态保护行动。先后创建命名省级绿色学校121所、市级绿色学校389所,省级绿色小区23个、市级绿色小区45个。

建设美丽乡村。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强化村庄整治、黔北民居新村建设,按照“依山傍水、自然村寨、村庄集镇”三种模式,打造“生态美、生活美、和谐美”的“最美新农村”。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整县推进“小康寨”建设。截至目前,“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已覆盖全市225个乡镇、1680个村,受益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92%。

抓改革创新

激活生态市创建动力

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落实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关于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要开改革先河的要求,建立赤水河生态红线、生态补偿、第三方治理、河长制、水资源有偿使用、工业企业节能环保评价等制度,着力在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使用管理、污染源治理、环境治理项目、执法监管、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努力形成抓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新常态。

推进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围绕“一江一湖一海”(乌江、飞龙湖、茶海),大力推动旅游联动开发,不断完善生态产业链。以茶文化为载体,深入推进“西部茶海”建设,构建茶旅一体、休闲养生的最美乡村,积极打造新农村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创新区、生态休闲度假养生区、创新社会管理样板区,在流域开发和流域产业构建上谋求创新。

推进洛安江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水体保护、景观打造和城乡产业布局协同打造,完善功能配套,努力把洛安江流域建成百花园、百果园、百鸟地,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全景域水系。2015年在乌江流域、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乌江流域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并全面推行环境保护河长制,启动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抓生态经济

增强生态市创建实力

做大生态工业。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使产业和生态相得益彰、和平共处。重点打造“5个100工程”“5个1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100亿元级、500亿元级、1000亿元级产业园区”,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2015年1~9月,全市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达98.82%,50万元以上国定资产投资完成1781.49亿元,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开工722个,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023亿元。

做特生态农业。围绕烟、酒、茶、药、食品“五张名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打造好35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发展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为一体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共发展中药材种植30万亩、核桃60万亩、蔬菜180万亩,专业合作社2696个。建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5个,从业农民总数达104.4万人。

做强生态旅游。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月月造林”活动,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树苗,科学搭配栽植品种,结合实际选择“好栽、好吃、好卖、好看、好管”的经济林木,逐步形成四季有花、五彩缤纷、错落有致、效益可观、处处是景的绿色全域产业。全市目前已建成观光旅游度假项目40个、精品旅游小镇17个、湿地公园11个、森林公园2个,建设旅游集散中心7个,新增乡村旅馆300家以上。2015年1~9月,全市旅游综合收入430.9亿元,同比增长23.8%;接待旅游人数4980.2万人次,同比增长22.6%;乡村旅游经营企业3000余家(户),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

抓制度建设

完善生态市创建保障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遵义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下设生态市创建办公室,由市直部门和15个县(市、区)为成员单位,统筹开展生态市建设工作。在全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环保协调监管、全员一岗双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合力共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