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念

时间:2023-06-07 09:0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价值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价值观念

第1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之道,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微观体制的要求,才能塑造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本文试图从现代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企业精神的树立、企业文化运作的机制等方面来看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以人本为中心,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从管理方式、制度建设、理论支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企业形象等方面出发,试图把企业文化人格化。企业管理的观念也在不断转变,向现代企业靠拢,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企业文化形象、经营管理理念,打造核心价值观,从而由内而外塑造企业精气神。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文化这一软实力的建设,用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文化增强企业的影响力,不断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1现代企业制度下文化管理的新模式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瞬息万变,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一直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依靠企业共同的目标和信念,依靠自身,依靠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发展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包含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另外,在企业的管理方式上,现代企业运用民主管理的形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现代股份企业开始采用员工可以持有股份的方式奖励员工,留住人才。

1.1建立包含文化管理理念的企业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早就明文规定: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必须要清晰,政治和企业分开、权利与责任分明,管理方法和手段必须科学化。因此,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即是国家不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是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对企业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充分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管理国家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实行股东制,以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形式进行决策,防止独断专行,防止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形成了由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股东大会相互制约、监督的决策机制,公司的法律和公司章程也比较健全并且能够保证施行。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就包含了科学、民主的现代企业文化理念,员工的积极性比较高。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保障,企业精神、伦理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软措施”,二者结合能够实现对企业的科学管理。

1.2“以人文本”施行民主管理现代企业已经慢慢脱离行政治企的模式,开始摆脱国家政权的束缚,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人为本”和“不断创新”的条件下,纷纷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行民主管理已经普遍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21世纪的现代社会,更加注重对人的关怀,更加以人本为中心,重视人权,企业同样要依靠广大员工的力量才能发展壮大,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调动员工参与管理企业的积极性,企业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取得一席之地。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培育力度,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建立活跃的企业文化,为员工职业道路的发展提供上升空间,用企业文化留住人。实行民主管理,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企业环境,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决策,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献力。

2现代企业制度下建立企业文化的精神支柱

综合前人对企业文化的观点,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外层的物质文化包括机器、设备、产品;二是制度文化层包括领导制度和人际关系;三是精神层次即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第三个层次可以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精神层次中包含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观念指导行为,因此企业文化精神支柱的建立依靠企业价值观,下面将谈企业价值观与人的观念以及企业价值观确立的方式。

2.1企业价值观与人的价值观念的关系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理念与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人们受着双重价值体系的影响,一方面是公平、奉献、道义、集体、一元、整体、长远,另一方面是效率、功利、取酬、个人、局部。目前,人们陷入现实价值选择的困境,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引导,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多元与一元的协调。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价值观念建设必须以此为指导,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以上社会价值观念的分析下,笔者认为构建企业文化价值的路径就是培育人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以理论为指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兼顾公平与效率,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2企业价值观念塑造的方式企业价值观念的形成,即是对人的价值观念塑造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完成:一是明确企业价值理念,表明企业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标准等一系列的内容,可以制作成企业价值观念的小册子方便员工翻阅,并且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比如企业文化竞赛等强化员工价值理念;二是宣传造就企业英雄人物,企业英雄人物可谓是企业人格化的象征,是员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同于寻常,但是离普通人并不远,员工在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理念,形成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三是通过典礼和仪式强化企业的观念。仪式具有庄重性的特征,企业在一定程序下举行的仪式可以促进交流、增进感情、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仪式中体现的企业价值观念可以达到教育员工的目的;四是通过公司文化信息网络交流平台诸如:企业网站、公众平台、报纸等多角度进行沟通,增强企业文化各种信息的流传,形成企业文化氛围,对企业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导向作用。

3完善企业文化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背后运作原理,并不断完事,发挥其作用,可以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笔者根据有限的经验认为企业文化的机制包括心理运作机制和系统运作机制。

3.1企业文化建设的心理运作机制心理运作机制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探讨企业一系列现象以及员工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人的心理现象与人的个性、情感、价值观、性格、能力、气质等相关,包括外在和内在两种影响因素,企业文化的心理运作机制与企业环境、文化、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密不可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大环境、企业内部小气候以及员工的个体心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还要了解员工的个性和特长,知人善用,会用激励和惩罚机制,激发员工内心的“超我”动力。如果员工想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是害怕某种惩罚,就会使他个体的行为与企业的价值观念趋同。企业可以利用这点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手段,使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价值观念的要求,这样就能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们的心理有几大现象,包括心理定式、心理强化、从众心理、模仿心理、挫折心理、认同心理,企业文化建设者可以有效利用这几种心理模式,建立相应的制度或者设置活动,积极引导并加以利用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可以利用从众心理加强宣传,制造舆论环境和压力,让员工从众;利用认同心理,企业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提高个人修养,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利用员工的模仿心理,充分发挥企业英雄人物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不一一举例。

3.2企业文化运作的系统看似企业文化的四大系统,其实就是价值观系统、行为系统、结果系统以及反馈系统。价值观系统在上一节中已经论述,这里不再赘述。行为系统与价值系统密切相关,价值观会决定个人的行为,员工行为的变化也会反映在价值观上,价值观念如果得到员工的认可,员工会在经营活动中体现企业价值观。结果系统也就是价值观系统和行为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结果。企业文化结果系统的好坏是企业文化建设好坏的反馈。一些有成熟文化的大企业都会有自己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这是管理的成效,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良好的结果系统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为系统、价值观系统的建设。反馈系统可以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从而促进各个环节的建设以及企业文化价值的提升。四大机制可以说是一个相互影响、环环相扣的整体,良好的循环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完善四大系统,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结语

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注重企业的独立性,企业成为独立运行的法人,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能够依靠的只有自身和广大员工。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无论是从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制度、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还是企业心理运行机制都围绕人这一因素展开,更加注重“人”的作用,从本质上说,文化的建设最终是对人的完善,文化即是人化。另外,企业经济价值的创造也离不开人的劳动,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取得的成果的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同时更是企业员工人格健全发展的精神系统,凝聚企业的精魂,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员工与企业共发展、共成长,可谓是企业发展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坤善.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当代矿工,2007,12.

[2]窦小燕.刍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0,14.

[3]赵丽娟.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构建措施[J].现代企业,2010,10.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新形势。国际上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正在改变着我国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冲击着多年来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尤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时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了解和掌握国际上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既可作为借鉴之用,也是竞争所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与活动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孕育出带有时代特点的企业文化特色和模式。没有人会否定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变革、充满未知数,自然也充满风险、充满机会的新经济时代。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新趋势

近几年来,以高新技术和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成为了很时髦的话题,成思危副委员长在武汉大学讲坛综论“新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新经济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新经济时代,企业特别是知识型的企业依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知识工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时代和自身特点进行综合与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体目标、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国际上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中的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阶段,被称之为富有魅力的“管理之魂”。

新经济时代国际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是企业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使企业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②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因而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新企业文化的核心。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④新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中解脱出来,更重视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是以物为中心,忽视人的因素。新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

二、企业文化的现状

当前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一是普遍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只是企业文化的最部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企业文化只是表层化、模式化了的云山雾罩式的理论,事实上,如何挖掘企业文化的功能,紧紧抓住企业文化这个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转化才是关键,让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并列的两条铁轨通过交叉再融合成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

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二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之间的关系。如果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改革深入进行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我们就犯了一个认识上的大错误,事实上,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改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铺垫,可以先行于管理体制改革,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得更容易、更彻底、更深入。另一方面,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也可以促使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整个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向上。正因为在当前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上述的认识错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往往没有同时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配套建设,导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常常不够深入,效果不够理想。许多组织结构的优化设置因为缺乏实质性内容,形同虚设,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下载论文

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三是企业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一些观念根深蒂固,长期地占据着国人的大脑,同时也对企业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团体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族团体重于个人,个人无条件服从家族团体,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我们要吸收这种持续几千年的家族群体精神的精华,去其压抑个性、封闭保守的糟粕,保留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方面的精华。如青岛双星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爱厂如家、理厂如家”的家庭化管理,就是继承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调动了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第二,和谐思想。中国哲学向来不认为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关系,而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日本的企业文化起步早,见效快,就是借鉴了中国儒家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是以“和”为核心的,一切指向和谐。第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历史上不乏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

这种爱国主义在今天不仅应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支柱,也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海尔率先扛起民族振兴的大旗,“海尔,中国造”的爱国情结昭示着中国企业已经在着力建构中国企业的价值体系。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观念决定行为,观念守旧必然导致行为落后,必然阻碍革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经营理念,创新是其最核心的要求,必须随着市场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变化与发展,随着经济形态的转换,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支持。受生产力水平、产业构成和体制变革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传统文化浓厚沉淀与新经济的萌芽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的现代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加了难度,需要经历一个整合、创新、提高的过程。在这种条件下,观念创新对构建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事关企业的前途命运,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所以说,观念创新是前提。根据我国企业的情况,企业文化建设须首先解决几个观念问题:①要有“主人翁”观念。主人翁观念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区别于资本主义企业文化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而企业的活力主要来源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源于职工的主人翁观念。只有职工丢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融人企业这个集体中,才能形成荣辱与共的企业文化。②要有目标观念。目标是人的行为的方向,企业的目标只有被广大职工所理解、所承认、所接受,才会激发出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使职工出色地完成其任务。③要有竞争观念。传统文化倡导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使人缺乏进取心,压抑个性,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竞争主体,因此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把企业放在市场之中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市场竞争塑造企业形象,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次应努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是企业形成向心力的基础。所以,企业高层领导者要根据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实际,根据企业文化创新的一般模式,在经营战略、策略付诸实施过程中,善于及时总结经验、并将之上升为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分析企业内外环境,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我国企业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企业的生存之道在于改革与创新,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观、伦理观、“中庸之道”等思想束缚了人们的创新能力,与现代管理思想不合。因此应建立顺应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加强竞争意识、效益为大等体现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观念。②广泛宣传,强化企业的价值观念。确了合适的价值观念后,就要努力使这一价值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并使之成为职工的价值观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首先要确保职工对企业目标的理解,并将价值观念具体化于企业目标实现中。其次,要强化“重在参与”的思想,这样就使得职工们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企业的这个大家出发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③企业领导者要身体力行,坚守价值观念。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将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领导的个人能力与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的价值取向和员工的内聚力,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向职工们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坚守信念,力求每一项工作中体现这一价值观。其次,领导者要注重与职工们的感情沟通,增强亲和力、凝聚力,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职工,取得他们的信任。

第3篇

一、团队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效应

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迫使现代企业不断对低效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调整,以加快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反应速度,把拥有专门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成功愿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员工组成高效团队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企业团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使组织能更好的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其敏捷、柔性的优势,增强企业的应变和制变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灵活性,提高企业竞争的效能。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又涉及为实现总体目标而采取的某些措施和手段,企业文化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综合,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三、团队建设的内涵

团队,就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在一起的企业员工协作组织。而团队精神,就是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的价值观念。其实,团队建设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对团队建设也提出了要求,企业的团队建设有利于增强组织的灵活性,有效的强化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可以优化企业内部,极大的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团队建设的作用都非常明显,尤其是在销售部门表现更为显著,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销售团队,以保证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拥有团队精神,团队成员才能够融合在一起,最大的发挥效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企业文化对团队建设的价值表现

在日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过硬的员工团队,对于企业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起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价值观念与员工价值观的融合性,在招聘面试过程中,要选择那些认同本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的人员。企业文化的不同,对于员工的要求也是不同,而员工的价值观念不同,对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认可也是有所不同,所以,要想保证企业文化可以加强团队建设,就必须选择融合性高的员工,这样就可以减少价值方面的冲突,使员工能够很快融合到企业文化当中,从而加强企业的团队建设。

第二,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企业教育培训。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对于员工的教育培训,企业文化必然要贯穿其中,使员工时时刻刻都渗透企业的价值观,从而保证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并愿意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一个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观高度融合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迅速的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出高效的团队,并用企业文化来凝结团队成员,突出团队精神。企业的教育培训过程,正是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渗透过程和员工团队的建设过程,这个过程将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力的促进企业发展。

第三,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是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参与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员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团队建设则可以很好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些利益相关环节,都与员工有关,尤其是优秀的员工。企业要想促进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强化激励体制,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保证企业的发展与员工息息相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三,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企业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也正是员工所拥有的价值观,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全体员工凝结为一个整体,从而组成一个高效的团队。引导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就是为了培养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员工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员工更加协作建设团队,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第4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 创新方法 设计思路 设计方法

引言

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核心部分,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生产企业只有时时关注市场变化,进行产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在时代的前列。产品创新的内涵就是引入新产品或提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通常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原创型产品创新:二是改良型产品创新;三是空缺型产品创新。原创型产品创新是产品创新的最高形式,但在国内产业界,运用相对比较少,常用的产品创新类型主要还是改良型产品创新和空缺型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保证,因而,研究产品创新的核心问题。为产品创新提供思路和方法,对企业和产品设计人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

价值是经验的有机的总和,它涵盖了过去的经验根据或框架,说明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价值给人们提供了标准和判断依据,它影响人们如何评价的行动,确定了真善美和假恶丑。人的价值观念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人们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参加什么样的社会活动,喜欢什么样的东西,反感什么样的行为,都会受到深层的价值观念的支配。因而,对于产品创新来说,价值观念决定了用户的追求和定位,也就决定了市场和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作为设计师应该充分地了解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值观念,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发现设计信息,并与产品的设计要求结合起来。

不同的价值观念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在人们追求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念下,必然会产生以个人为中心而非传统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一系列生活方式,像度假旅游、户外运动等。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产品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需要寻找符合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的产品,来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体现他们的个性和价值观,能够很好地反映他们的身份和他们想要的生活。所以,产品创新来源于生活方式的变化,但是。同时产品创新也可以创造并引领新的生活方式。所以需要设计师来预测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趋势,了解和研究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将导致与生活方式相关的产品的变化,成为产品创新的又一重要课题。及时把握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是识别新产品机会的最好途径。

2、解决人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解决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善于发现人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成为产品创新的关键之所在。因而,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必须经过提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问题评价四个阶段。提出、发现问题是产品创新的源泉,也是产品设计能够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的前提条件,只有深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感受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消费者的欲望,进行提炼、总结出问题的普遍性和关键性,为最终的产品创新提供设计思路。有了比较明确的问题之后,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搞清楚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多个产品概念,最后对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构想予以评价,得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创新方案。

3、视觉美感

一件产品不仅是解决人们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工具,同时它也应该是一件“美”的东西,一件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反应共鸣的艺术品。视觉美感作为产品创新的又一核心问题,它包括了产品的形态美、材质美、色彩美以及情感共鸣。产品的形态美是指产品形体本身的视觉和谐,也就是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规律,如均衡、对比、变化、韵律等。产品形态属于三维立体形态,主要由线、面和块三个基础元素构成。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对基本元素进行组合来塑造丰富的产品形态,但同时要受到产品功能、材料与加工工艺等因素的限制。产品形态的美不等同于艺术品的美,它不仅是视觉上美的物品,更主要的是要与产品的功能相匹配。产品的材质美与产品所选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相联系,同样是座椅的设计,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产品的色彩美是色彩所赋予产品的情感意义。色彩具有冷暖、软硬、轻重等感觉,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色彩设计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

4、设计风格与文化

设计风格是设计所传递和表达出来的个性。设计风格是一个时代文化和精神在物品中的凝结,风格的流变体现了文化的变迁。不同的社会科学技术、经济状态孕育出不同的设计风格,设计史上出现的许多设计风格都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相联系的。

产品创新不仅包括形态、色彩、情感等要素,而且创造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使用产品时,已不再单单是实现产品的使用功能,更多的是产品带给人们在精神上的愉悦,一种深层的文化内涵。最近几年很多设计作品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竹节、麻将、书法等,创造出别有新意的产品设计作品,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第5篇

(一)战略性原则

战略性原则主要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具有长远、全局的发展策略与方针。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战略性眼光进行目标与途径的制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文化理念与价值取向。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和企业发展目标的结合,具有相应的战略性思想,保证企业文化的长远发展,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企业文化本身的个性与内生性就是此项原则的依据。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内在因素与结构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核心的创造性,促使企业价值观得以形成,并且得到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价值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交通运输企业在建设自身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创造性的措施,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文化氛围在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中的作用

(一)文化作为管理手段的可行性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涉及范围非常广,包括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等。价值观念作为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总体发展方向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且在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企业可以明确自身的经营范围与发展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培养运输管理服务能力。对交通管理部门来说,因为企业自身情况与内外环境的影响,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一定要根据自身价值观念,对经营范围、管理方法、发展目标等进行调整,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形成过程中,文化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是影响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

2.制度文化

对于制度文化而言,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主要包括领导体制、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决策模式等。企业知识和服务创新就是培养运输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产权制度和文化观念变化就是知识和服务创新的重要来源,交通管理的创新,可以建立科学的发展战略、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组织形态等,进而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

3.行为文化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领导与员工的行为、言谈举止,就是外界认识企业的重要因素。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员工行为基本就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所以,企业一定要在某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加强多种技术流派的融合,协调生产技能,促进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但是,并不是所有员工行为都可以体现企业价值观,有时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偏离了企业价值观,进而影响企业形象,降低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所以,一定要加强行为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企业价值观,实现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

4.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技术等内容。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独特核心产品、难以模仿核心技术。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与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出行需求,越来越重视价值与服务,同时消费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消费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体验。因此,交通运输企业在构建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这些内容的考虑,提升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促进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

(二)文化不同功能在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服务能力中的作用

1.文化凝聚

对任何企业而言,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可以指导企业员工行为更加可靠,并且发挥凝聚员工的作用,可以将企业发展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内在动力作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员工可以将相关经验进行内化,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且逐渐将其转变成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内涵的提升。因此,企业一定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总结工作经验,提升企业文化,促进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

2.文化导向

企业文化明确了企业发展目标,并且也体现了员工的价值观,是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导向的重视,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进而促进企业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均会受到文化导向的影响,并且利用精神文化内容,提高员工的文化品味,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当中,可以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促进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

3.文化激励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想有效实现发展目标,可以加强文化激励的发挥。首先,在共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企业领导一定要深入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保证员工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加强自身价值的发挥。其次,在发挥文化激励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企业特点的结合,提高其可操作性,确保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最后,加强员工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效益,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其管理服务能力。

4.文化约束

在企业文化功能中,约束性也是重要的构成环节,其主要表现为:其一,加强企业员工协调统一意识;其二,提高员工社会责任感;其三,培养员工良好行为操守;其四,培养员工企业精神。通过文化约束的发挥,可以有效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操守等,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与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第6篇

一、职业经理人良好的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的意义

1.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有利于企业获得关键性资源,包括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

2.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

3.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有利于企业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4.职业经理人的价值在与下层员工及时的沟通以及价值观念的相互融合,使得以经理人理念为基础的企业文化能够被大家很好的接受,并转化为团队合作的精神动力,从而使组织在共同的愿景目标下发展,形成一种新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说,职业经理人良好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企业的边界,补充了企业的各种能力,克服了企业的种种弊端。价值越高,其发展企业的能力越强。同时,将企业主的能力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给企业注入了活力。

二、怎样体现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观

分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一是职业经理人自身的体现和修炼,二是怎样与“老板”(企业主)互信。

(一)自身的体现和修炼

1.职业经理人要有组织原则

因为你是在一个组织中活动的,任何举动都代表着组织。有的人总是感到自己干的都是正确的,没有按照领导的要求做,表现出来的是自以为是;有的人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味的服从,即使有好的建议或者明知有问题,也无原则的应声附和;有的人个人意见第一,不要组织原则,认为自己的价值很高。如此种种表现都制约了自己真正价值观的体现,反而无法实施企业盈利的目标。

2.职业经理人要有自觉遵守原则的观念

许多员工或者企业的领导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地接受遵守原则的观念,往往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导致了大问题。有人说:上帝给了你一顶纱帽,却要你自己去戴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怎样与“老板”(企业主)的互信

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互信建设应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基础。这种基础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思想基础,第二是物质基础,第三是行为基础。

1.思想基础

就是在彼此认同价值观念的前提之下,寻求企业文化和理念的一致性。大家想一想,我们彼此在一起共事,如果我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不互相认同企业的文化和理念的话,就根本谈不上合作,相互之间就很难达成一种默契。由此可见,思想基础是企业选择职业经理人的前提。任何一个企业从创业初期到不断地成长、成熟、壮大,在这个过程当中,它自然会形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那么,作为职业经理人,无论是在企业当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还是外来的员工,都必须把握一个前提――要在价值观念一致的基础上,寻求文化理念的一致。

2.物质基础

在责、权、利、风险“四统一”的前提之下,寻求利益的一致性,这是互信建设的物质基础。人们往往认为,老板和下级管理者或者经营者永远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其实,“老板”寻求的是在经营过程中价值回报的最大化,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价值,就体现在不断地为企业创造效益和不断地为员工带来效益的过程当中。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老板为什么要用你呢?如果你不能给员工带来利益,员工为什么要拥戴和支持你呢?所以说,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利益跟员工的利益、老板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必须建立在一个责、权、利、风险“四统一”的基础之上。

一个企业老板聘请你当职业经理人时,首先必须把相应的权力界定清楚、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讲清楚,还有能得到的利益必须讲清楚。

3.行为基础

第7篇

当今企业如何生存?不同的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生存方式:有的一味挤压成本,攫取最大利润;有的以回报社会,回报员工的态度,寻求共赢。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选择。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在管理问题上,目前已从经济就经济的圈子跳了出来,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是因为人是要生存的,有生存就的需求,企业要想搞好,只有最大限度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就能迸发出最大的激情,给企业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赢。这就是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然而,对这一新的理论,目前在认识上还存有许多分歧。本文试图从企业文化的铸造、地位、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上探索其道理。

1.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企业文化,并非企业内部各种文化的机械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科学管理理论。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理论。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思想;二是管理实践。从其管理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部门,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精心培育、倡导,塑造的一种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从其实践的角度看,界定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宗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人员素质、企业形象等。这时价值观念是核心内容。由于企业的情况不同,所以各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比如,我们安装公司提出的“团结、安全、奉献、创新”,只是体现了我们公司的企业的风格,而不是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全部。

企业文化是当代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来自社会文化,但又高于社会文化;它反映社会文化,但又不是社会文化在企业里的重复出现。它把社会文化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转换成增加企业活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这种理论新就新在突破就经济论经济的圈子,把人看成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上研究企业管理的问题。因此,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单纯用钱管人,用规章制度卡人,用长官意志指挥人的老办法。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是把管理的着眼点转移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上来。这是当今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科学途径,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2.企业文化的管理指导思想,应该是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现代企业的活力,不仅表现在生产水平上,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企业内在因素的提高及其手段上。曾经说过,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应该是最大限度的放在如何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上为最终出发点,只有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扎实、有效的节节攀升。如何做到这些?这就是企业文化管理所在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借鉴下成功企业里的经验。成功的企业把员工看作是“上帝”。员工一到企业,企业先想到的是员工的吃、住、行方面的问题,并且首先帮助解决,接着培训,上岗以后还有指导,企业还在员工经常去的场所,设置了许多建议箱,定时搜集员工意见、建议。对员工的意见、建议定期研究、回复,对有特殊意义的建议还要给以奖励,各级管理人员,按分工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手段,把员工凝聚起来。员工也为是该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这样的企业的员工主人翁意识树立了起来,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荣。工作起来不是要,而是我要干。这样的员工,思想境界高了,企业自然也好了,企业好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也没了。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文化的管理实践要明确几个问题。

企业文化既是管理思想又包含管理实践。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永远是空中楼阁。为此,我们在确定是或实践企业文化时,是要把如何管理好企业的抽象思维,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即把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企业目标、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变为员工的努力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以后,企业就能无往而不胜。为此,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企业的目标上。企业目标是什么?包含企业的经营方针、中长远发展规划、目标。具体说,应包含企业近、中、远期的产值、利润、效益、安全、技术发展方向、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内容,形成“软”、“硬”结合的目标体系。进而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班组。使员工看得清,方向明,把握得住,这实现目标而尽心尽力。第二,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价值观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企业价值观念来说,主要是本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估价;二是,对个人来说,价值观念主在指对劳动价值的取向和估价。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价值观的确定同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企业就必须经常进行道德观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员工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决心为企业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我们安装公司才能受到社会的关爱、尊重,从而体现出我们的价值,此时自然也就扩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三,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企业精神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是因为它与企业经济工作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这是因为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管理的主体———人的主体意识。企业精神在体现企业基本宗旨,是企业的明显标志;企业精神还要体现企业特征、发展方向趋势的文化追求;企业精神还要把员工自信作为企业的支撑点和活力源泉,这就构成了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发展的内动力;通过培育企业精神,把员工的个人命运与企业的生存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肌体,企业也就有了生命力。第四,企业管理标准和制度是企业文化的约束要素。

企业文化要求的各项工作,每个岗位都要有自己的工作标准,订出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的具体条件,作为要求、约束、检查、考核工作的准绳,形成企业的标准体系。比如:我们在施工每项工程时,都要有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安全等明确的、具体的指标。当然实施这些指标,离不开必须的规章制度作保证,特别是分配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劳动纪律、奖惩制度等。在执行这些制度时,还要与前边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进行,企业管理制度才能有生机。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当代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要切实在企业实施,还必须不断努力、改进、总结、提高,才能收到实效,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8篇

关键词:品牌文化;企业竞争力;建设

一、品牌文化的内涵

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品牌在经营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积淀,它代表着品牌自身价值观,世界观。品牌就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品牌文化代表着一种价值观、一种品位、一种格调、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优秀的品牌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度提炼和人类美好价值观念的共同升华,可以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采,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意识,使品牌深入人心。

(一)品牌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品牌文化是一个企业凭借外部环境和条件所拥有的具有文化背景的资源优势。品牌文化既是企业形象的核心表现,又是企业产品形象的基石,更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理解和认识。[1]一个企业的产品要想赢得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优势,必须要使消费者认同自己的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品牌文化蕴涵着品牌超越物质功能属性的价值理念、品位、情趣、情感抒发等精神元素,可以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和个性,是品牌触动消费者心灵的关键所在。品牌文化一旦形成,并与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达成一致、产生共鸣,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与肯定,就会形成顾客忠诚。品牌文化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以外的精神和情感需求的同时,使品牌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品牌文化还是指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淀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以及它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宿、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品牌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极富经济内涵的文化。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又是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品牌与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文化支撑着品牌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品牌又可展示其代表的独特文化魅力,二者相辅相成。品牌是物质与精神、实体与符号、品质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即品牌文化的最终成果;而文化则是品牌的生命、产品的精髓、企业形象的内核、产品品质的基础。品牌不能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不具有生命力、灵魂和气质。

二、品牌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一)品牌文化管理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企业竞争力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交易费用分析的思路,市场的交易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企业的存在将许多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了。基于此,节约交易费用是企业生产、存在并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有两类:一是交易因素,涉及到有关中间市场的环境所具有的特点;其二是人的因素,关键是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这两点越强,交易费用越大,交易费用过大,就会阻碍交易的发生,出现市场失灵。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来看,由于企业员工的行为往往会面临不确定性,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以及环境的不可能完全预测,使得企业正式合约不可能完整,而品牌文化作为一种弥补正式合约失败的替代机制,可以弥补正式合约没有覆盖的范围,减少面临不确定的时空范围,当正式合约未能约定的意外事件发生时,品牌文化可以为员工提供行为的模式和价值体系,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

(二)通过品牌文化价值观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品牌文化的核心是品牌价值观,品牌价值观是企业和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成员的共享价值观。品牌价值观作为企业成员共享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旦形成,便会在企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企业成员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会使企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个人原有的价值观,认同并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基于价值观认同的价值观整合会对员工及其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的基本行为是资源配置,企业资源配置能力又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源泉。品牌价值观支配着企业资源的配置过程以及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一系列方式与方法的选择,进而影响企业资源配置能力,最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2]

(三)品牌文化创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经济学家主张自由竞争应以竞争观念创新实现与竞争对手、相关企业间的双赢。然而现实中许多企业却坚守狭隘的竞争观念,如“商场如战场”、“上阵父子兵”、“市场竞争是淘汰对手”等。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市场中不正当竞争越演越烈,价格战与地方保护主义给竞争双方都带来损害。在这种竞争模式下,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不能真正得以提升,反而消耗了大量资源。实现竞争观念创新就是要形成平等互利、合作双赢、优势互补的观念。通过品牌文化创新的竞争观念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品牌文化开发的战略地位。

品牌文化的战略地位取决于文化在品牌价值塑造过程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品牌价值取决于品牌产品的社会信赖度及忠诚度,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越高,品牌价值就越高。为保持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及忠诚度,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是必然的,但指导产品开发及换代的文化变动性较小,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鉴于目前我国企业对品牌文化的认识尚未到位,加强企业核心管理层的品牌文化认识,确立其战略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3]。

(二)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文化战略。

网络信息化进程促使企业开辟与顾客更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更有效的沟通形式,向消费者传达更强有力的信息,维系顾客的忠诚。一方面,消费革命带来的每个人更加频繁的购买活动,与消费者商品知识的贫乏形成强烈对照,消费者需要一个更加完善、更具概念化的信息媒介帮助提高消费识别的能力,以降低消费风险。现代消费者只能通过熟悉品牌的形式进行消费学习。另一方面,品牌的差别化特性正切入了营销的核心,实施品牌战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深入识别消费者千差万别的内在需求,而且可以通过赋予品牌广泛的社会涵义引起顾客丰富的品牌联想。品牌一旦被赋予个性,就能深入消费者的内心,使企业在更完善的基础上为顾客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赢得顾客的信赖。

(三)建立专业品牌文化开发组织。

品牌文化在品牌开发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品牌文化开发管理工作。该机构的地位必须处于战略层面,是企业决策机构领导下的直属开发机构,其人员构成必须涉及决策层、管理层、产品开发设计部门、销售部门等。同时应保持该机构业务的独立性,尽量避免企业日常管理的业务干扰,独立完成设计开发业务工作。具体实施品牌文化开发业务时,应加强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摸索消费群体的消费规律,提出富有企业产品特色的品牌开发理念。具体确定文化价值理念时,应认真考虑竞争对手的文化定位,促进企业特色品牌文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相玉红 中国品牌为何难以走远[ J] 经济学刊, 2006,(2): 22-231.

[2]李 达 品牌是怎样炼成的[ J] 山东工商行政管理,2006, (2): 41-431.

第9篇

内容摘要: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向外传播,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企业文化的传播,既可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又可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在学术界,对企业文化传播(沟通、展示)的研究已涉及其内容、手段、方式、范围、条件、行为差异等多方面内容,且跨文化沟通一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企业文化的传播,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范围内的传播,可以使企业所有员工共享企业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并最终将企业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在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传播,可以使有关机构、群体、个人更好地了解本企业,如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政府机关、消费者的沟通,企业的各种宣传、公关活动,都更有力地塑造和传播了企业形象,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体现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手段、方式媒介、范围、条件、行为差异等方面,虽然学者们可能并没有用上明确的传播一词,但就他们研究涉及的领域及所使用的概念可视为与传播相近,相关的如“沟通”、“展示”等术语,都显示了他们在上述几方面已取得很多研究成果。

一、 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

企业文化的传播,应是对企业文化的全面内涵和组成要素进行全方位的推广。企业文化作为以文明取胜的竞争意识,包括属于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体现企业文化灵魂的企业精神、标志企业文化境界的企业伦理,还有其它许多形式,如有的学者提出的企业“性质观”和企业思维。而有些学者更推崇企业形象的塑造、展示与传播,认为企业形象这个复合概念包括一个公司的文明状态(客观企业形象),它给本企业职工造成的综合印象(主体企业形象),以及它被反映在社会公众头脑中的具体印象。在企业形象的三维评价标准中,文明度是本质,知名度是中介、媒体,是传播标准,美誉度是终端、目标。企业形象的塑造、宣传有内塑造(塑造出企业内部员工都感到满意的客观企业形象且从职工的内心世界去塑造)、外塑造(塑造出使社会公众感到满意的客观企业形象)两方面。 (3) 企业形象的传播在企业文化学中,更多的以企业形象的展示与识别即CIS来表述。“CIS(已经从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发展到为Corporate Image System)作为系统,包括理念识别(MI)、视觉识别(VI)、行为识别(BI)、听觉识别(AI)四个子系统。MI包括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企业精神、企业伦理观念等要素。”VI,包括实体VI和象征性VI两大部分。实体VI,又分为固定实体VI(如公司的房屋建筑)和流动实体(如投入市场的产品和各种车辆)。象征性VI则包括名称(公司名和品牌名)、标志(司标和商标)、标准字、标准色等要素。BI可分为整体集中BI和个体分散BI、市场BI和社会BI、日常时期BI和特殊时期BI等。听觉识别(AI)包括司歌或厂歌,广告音乐,企业内团队歌等。(4)

二、 企业文化传播的手段

三、 企业文化传播的方式、媒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6) 语言是按一定规则组合的符号系统,美国学者沃尔夫早就提出了语言相对性理论,认为语言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和萨丕尔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能影响思维的结构,并通过思维和感知影响人类行为,从而将人类行为与文化联系在一起。”(7)正是由于语言是人们文化认同的工具,因而语言传播构成了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另外,文化也与非语言传播密切相关。非语言传播除了包括体态语、面部表情等,也指人们对时间、空间的使用和意识。总之,传播离不开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与此类似,德国幕尼黑大学的海能教授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中提出,企业文化的媒介为“象征”。他认为,当人们带着第一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进入一个企业,在他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而这需要通过个人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来理解,这种理解的媒介主要是象征。这里的象征,是指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它们除了表面意义之外,还能传递复杂的思想内容。企业常用的象征,既有很具体的实物形式的象征(如物质报酬、产品、标识等),也有十分抽象的表现形式的象征(如神话、传说、口号等),两者之间还有许多过渡形式。其中,纯语言象征和象征性行动尤其重要。语言能够使同一文化圈内的个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能够把有些难以领会的内容转化为共同的知识,是传递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最重要的象征系。如传闻轶事使抽象的文化标准具体化了,且其内在的“道德寓意”是以含蓄的手法表达的。神话作为另一种语言象征,也为企业文化传播一定的行动提供了依据。象征性行动是指企业的礼俗、礼仪和欢庆仪式等,“它们同样具有证实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特性”。海能还指出“象征被解释为一种社会作品,它们的有效性既受到空间限制,又受到时间限制。”

四、 企业文化传播的范围与时机

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要被企业全体员工所共享,就必须在本企业范围内广泛传播,使企业上下具有统一的企业目标、行为规范等。同时,由于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企业的文化应全方位的传播给公众,接受社会公众的评价。在进行对外社会传播时,要处理好“传名”与“传实”的关系,所传之名,要确有其名,不能杜撰、捏造,还要掌握分寸,名实相符;这样,就容易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宣传一个企业的文明总体状况,“传形”可以令公众一目了然,但“传神”(正确的价值观念、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振作的精神状态)却可令公众心悦诚服。 (8) 企业文化除了在本地区、本国内传播外,还需走向世界,只有通过各国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才有助于形成世界企业文化潮流,共享全球优秀文化带来的巨大生产力。企业文化的国际性传播,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冲破国界,从文化民族中心主义走向文化相对主义。企业文化传播的时机还表现在企业文化重塑时。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建设,当曾经成功的企业文化日益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时,更需要传播的力量将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准确而迅速的普及。实践中还有一种现象是资产重组中的企业文化扩张,即将扩张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惯例通过传播植入到被购并企业中等,以文化的优势作纽带,增强被购并企业对扩张企业的认同感和融合感。

五、 企业文化传播的条件

六、 企业文化传播的行为差异

“任何传播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或物理环境中。传播规则犹如一套系统,限制和组织传播者的行为模式。而这其中文化决定在何种环境下,哪类传播行为是合适的,换言之,文化决定规则。”(10) “霍尔以个人和集体为切入点,根据对‘自我’的强调程度,将文化从宏观上分为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个人——集体主义文化的差异反映在传播行为上,中国人尤其注重传播方式,信息是否清楚是第二位的,重要的是注重传播方式的目的是维系传播方式的人际关系,‘关系就是生产力’。而美国人在传播过程中则注重内容的清晰,避免含糊其词或闪烁其辞。与此相对应,霍尔又根据信息传播对环境依赖性大小,将文化分为强环境文化和弱环境文化,弱环境文化传播的特点是直接语言表达方式、明确的意义表述和信息发出者的价值取向。而强环境文化传播是螺旋形的、间接言语表达方式、间接表达信息接受者的价值取向。”(11)弱环境文化大多数是个人为中心的文化,而强环境文化大多为群体为中心的文化。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我国的先进文化既包括先进的大众文化,又包括先进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向支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而且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新的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探索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建设现状

现在所讲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企业内部具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企业员工能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自主性和一致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各项潜能,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保障企业平稳快速的发展和壮大。根据对我国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准确定位

企业文化建设受到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因而在企业文化的内涵理念建设中存在着一些误解,只是为了建设企业文化而建设,不能从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建立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能给自己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经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笼统的、空洞的文化建设口号,同时,企业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显得很平淡,没有任何的企业特点。

1.2企业文化建设过于盲目

一般来说,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都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方向和计划策略目标上出发,来制定具体的建设方针。通过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个充足的认识之后,再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才能将企业员工融合进去,企业员工也能对重构的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自然会有意无意地向企业的发展方向靠近,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企业文化构建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选择上,显得太过于随意,没明确的目标,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理念内容,过于盲目,很难引起企业员工的情感共鸣和认同,企业文化构建显得没有协调性,缺乏文化的激励作用。

1.3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理念行为相脱离

任何制度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人”,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作用,选择企业员工喜欢的文化进行建设。要明白只有建立员工喜欢的文化才能激起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因此,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时,要将员工的需求考虑进去,制定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并对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发展需求,因此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思想理念都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背离,很难实现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二、结合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实例,探究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策略

主要根据相关企业的文化建设实例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选择了广东省的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例进行研究,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在2004年成为房地产上市公司,它是我国企业进行自主发展获得成功的一个实例,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在先进的企业文化指导下,实现房地产销售量突飞猛进,并逐渐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对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策略,来构建现代的企业文化。

2.1提炼核心价值观,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及个性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主流的价值观念,因此,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建设,良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不仅可以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可以影响和控制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要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重视企业发展的责任感,以及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肩负的使命;其次,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建设中,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给企业员工提供晋升空间,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最后,选择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同时可以涉及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内部的精神风貌建设等方面,彰显出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个性和创新性。比如,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自己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念建设上,就确立了“沟通•传播•分享,成就高尚人居生活”的宏伟发展目标,公司整体在这个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不仅给公司汇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又拥有了公司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从而实现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个性化文化建设,促进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

2.2以人文本,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更不能缺少“人”这个重要的发展要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的人的作用,实现人的价值,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实现企业的核心人才竞争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规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其次,要建立企业文化方面的管理规划制度,为企业的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企业员工的情感诉求,找寻企业文化发展和员工之间的磨合点,来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实现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比如,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的市场经营环节就非常注重“人”的作用和价值。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倡导“以我为主”的理念来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房地产开发理念,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每年都要在人才培养上投资上千万,并定期组织华发的员工进行培训,提供进修的机会,在公司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能引导员工进行自主研发产品,实现了公司文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3企业管理层发挥示范作用,统一员工思想行为

作为企业管理阶层要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能对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作为领导阶层要及时地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其次,要做到“身体力行”,自觉拥护企业的文化理念,发挥带头示范的作用,影响员工的思想行为。

3、结论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制胜法宝。因此,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奇瑞汽车公司的成功实例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奇瑞汽车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所具有的特色,并根据奇瑞公司成功相关的经验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找到了发展策略,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帮助,来提高我国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苏勇民 单位: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屈燕妮.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2).

第11篇

1、参与原则。一个企业能否吸引全体职工参加管理,是这个企业文化是否优秀的标志。一方面提高“透明度”,使职工了解企业情况,使企业由“它团体”转化为“我团体”,增强每个职工的责任性;另一方面能充分集中集体的经验和智慧,使企业的决策在最大限度上代表全体职工的意图和利益。

2、成效原则。企业职工的每一项成绩总希望得到肯定和鼓励。企业对某种行为予以表扬,这种行为就会经常出现。因此,衡量一个企业能否作出富有成效的成绩,就看这个企业能否善于对职工的工作成绩予以奖励,如晋升、调资、表扬、记功等。

3、团结原则。这是企业中人际关系原则。在企业中人与人之间是否融洽、和睦,关系到职工在企业中心情是否舒畅、愉快,这直接影响到职工积极性的发挥。这种团结原则包括组织与个人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应建立的亲密关系,各自对对方的尊重与关心,企业组合成一个整体,职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4、正直原则。管理人员要将自己的意图贯彻下去,首先要得到职工的信任,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诚实正直。管理人员虽然手中有指挥权,但这样的指挥权也不是万能的。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在很多方面要依靠自己的正直诚实的品质的力量,去鼓舞、引导、推动下级,使他们真正乐意听从自己的指挥,把工作做好。

二、建设带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建设带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是使企业管理卓有成效的一个关键,也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体可从几个方面来加以努力:

1、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这是创建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企业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性质来选择价值标准,其次再考虑企业内部职工的素质及其构成,努力使职工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价值标准一致。再次,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及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总之,一个企业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企业内外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既能体现企业特性,又能为每个职工所接受的价值标准。

2、不断增强企业职工的集体意识。企业一旦选择了合适的价值标准以后,就要研究如何使这一价值标准为职工所接受,使之成为每个企业职工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要重视增强每个职工的集体观念,使他们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一体感,培养职工的企业意识,增强职工的企业荣誉感,使职工乐意与企业同甘共苦。

3、培养企业经营者的模范行为。企业经营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经营者自身就应当是这种价值标准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职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更新,企业经营者的一言一行会对职工产生模仿效应,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

4、不断丰富充实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内外因素和发展条件的不断变化,原来的企业文化就有可能显得陈旧过时,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提出富有特色的企业口号,使之深入到每个职工的潜在意识中去,塑造富有魅力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树立富有新意的企业观念,培养良好的企业风气;不断更新观念,适应企业改革深化的需要;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充实、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建设和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及职工群众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倡导培植。

三、建设企业文化应不断提高企业素质

第12篇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一)物质文化

这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具有物质特性,构成所谓“企业硬文化”或外显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或外在表现。它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标志、外貌、产品的特色、外观、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企业造型和纪念性建筑等,通过展现,都能使人对企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制度文化

这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际关系及其为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这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综观国内大型企业,其获得成功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就是有一个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和一套被全体员工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有效的管理方法会使企业每一个职工都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自觉地把工作干得更好。它的目标就是要求全员自觉自主地融入管理体系,都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一个细胞,大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工作,共建和谐。

(三)精神文化

主要包括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等,是构成企业的“软文化”或内隐文化,但它是企业总体文化的内核,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其中,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企业哲学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独特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企业精神是得到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一种群体意识。企业的精神,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里,就是在市场经济中追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但这不是最终目的,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打造精神,激发斗志,锐意开拓,创造效益,练就超越,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的紧密交融,并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正是这种强大的企业精神推动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做大做强,使企业员工有勇气面对和接受更加严峻的挑战,有勇气战胜困难,成就并超越自我。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它表现为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应该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在与社会公众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公众形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企业形象通过企业活动必然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企业形象促使其他企业效仿,不良的企业形象促使其他企业改善。企业形象所反映的企业文化观念、规范等内容也同时会对公众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先进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规范企业行为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予以引导。企业文化实质上是对人的一种设计,不仅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还规范人们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进而规范企业行为,从而促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与对手的合作,不会发生“过火的”、“越轨的”行为,即企业文化能够协调内部、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对整个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文化通过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和价值观念,使员工同心同德,共谋企业的发展,对企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从而使企业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势,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从职工的切身利益来看也是一样。只有每一个员工真正理解了“企业兴,我才荣,企业衰,我就辱”的道理,大家才能上下拧成一股绳,以一个团队的力量面对竞争和挑战,以一个团队的优势克服并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