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

时间:2023-06-07 09:09: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为依据,以提升干部素质为核心,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充分运用考核手段对我局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综合能力和工作实绩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为调整职务、级别、工资以及落实奖惩、培训、交流等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全面促进干部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素质提高。

二、考核对象及优秀指标

考核对象为单位2011年末在编在岗人员,共计25人,名单附后。根据县人社局人社〔2012]2号文件精神,我局优秀指标为4名,其中行政3名,事业1名。

三、考核内容

在考核中,坚持年度考核与机关绩效考评相结合,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年度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德,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及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表现。能,是指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绩,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廉,是指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绩效考评是年度考核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绩效考评的实际情况是年度考核“绩”的主要体现,年度考核要以绩效考评为重要依据。考核中要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审计信息宣传、审计科研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考核等次

考核等次以岗位职责及年度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主要分为:优秀、称职(合格)、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四等。

五、考核程序

1、考核前思想动员。

2、个人总结,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

3、召开述职评议会,在此基础上开展定量测评,计算考核分值(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全体工作人员按照测评要素进行打分(领导和群众测评权重系数分别为40%和60%),算出总计分(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分值=单位领导评价平均分×权重系数+群众测评平均分×权重系数+加减分)。

4、主管领导评鉴,确定等次。主管领导根据个人总结、平时考核记录和测评等情况,对被考核人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和改进提高的要求,由单位负责人或考核委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确定考核等次。

5、公示优秀等次人员,接受群众监督。对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

6、组织人事部门审核。上级考核组织或部门领导对局考核领导小组或主管领导为被考核者提出的等次意见进行审核验印。

7、通报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由单位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由被考核人在填写考核等次的《年度考核表》上签字。被考核人如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和提出申诉。

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考核的人员,符合“不称职”、“不合格”条件的,经考核小组研究,可以直接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六、时间安排

2012年3月5日前完成本单位的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备案表、被考核人简明登记表、考核表、连续三年优秀公务员花名册)按管理权限报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审核验印。

第2篇

根据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泸组人联发〔2008〕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组织2009年度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考核领导小组严格程序,规范操作,顺利完成了2009年年度考核工作,现将考核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2009年度考核工作,我局首先调整 二、细化标准,分级分类考核

年度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在年度考核量化测评表的基础上,又细化分解考核内容和标准,分类分级进行考核,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分类分级地进行衡量评价,在考核工作中坚持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努力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

三、坚持原则,严格确定考核等次

考核中确定等次努力做到宽严得当,公平合理,科学规范。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对“优秀”等次和“不称职”等次的确定特别慎重。考核工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是被考核者认真进行个人年度总结,并填写《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机关工人)年度考核登记表》;二是通报考勤情况;二是召开年度考核会议,进行面对面评议,背对背打分方式;三是局考核领导小组对被考核人员写出考核评语对考核等次意见进行审核,提出考核等次意见;四是对考核拟定等次进行公开;六是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人,并签字同意,将考核表存入本人档案。

四、2009年度考核结果 通过考核工作的开展,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级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今后的环保工作开展得更好。

第3篇

为了正确、科学地评价全系统干部职工一年来的工作实绩,我们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和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做好年度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对全系统341名干部职工进行年度考核,为促进我局各项工作的落实和为干部聘任、晋升提供了相关依据。

1、及时为9名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

2、完成了我局3名机关人员的级别晋升及22名工作人员的两年一次晋档和津贴变动工作;完成了354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晋级及津贴变动工作;完成了本系统36名退休人员的津贴变动工作。

1、完成了本系统11名职工职称评审申报及组卷工作。

2、完成了本系统31名职工工人等级考试申报及组卷工作。

3、完成了本系统15名同志二级建造师的报考工作。

1、完成了2014年全系统354名干部职工工资晋级表、及2013年年度考核表的入档工作。

2、 完成了2013年度600多份档案的清查、整理、归档及组卷工作。

1、完成了测量队法人证的网上年检工作。

2、为本系统96名干部职工及时补录档案资料100余份。

3、及时对局机关及下属各单位公益网站内容进行补充与更新。

4、完成了我局341名机关及事业人员网上录入基本信息的统计上报工作。

5、填报了县编委、人劳局、组织部等各类统计报表150余份。

在2015年工作中,人事股将继续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强化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对照存在不足,认真整改提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做好2015年全系统工作人员的工资晋级、级别晋升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办法,提高考核质量。配合县委组织部积极完成我局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工作;认真做好各科(室)、各下属单位工作人员的各项考核工作,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成2014年度各类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本年度考核评定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的原则,以工作人员实绩为主要依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以保证考核、评定工作的准确性、合理性。达到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本系统工作人员政治素质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成立局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xxx任组长,xxx任副组长,xxx、xxx、xxx、xxx、xxx、xxx为成员,xxx具体负责考评工作的实施。

三、实施方案

根据x组人联字(2005)xx号《关于做好2005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考核领导小组统一对县非税局、农税局(包括契税站)、县财政局各股室xx人(包括内退人员x人、2005年7月以后退休人员x人)、乡镇财政所xxx人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乡镇财政所人员由县农税局负责提供考核资料和优秀人员推荐名单。实行领导和群众考核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年度考核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相结合。

1、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全体干部职工,将个人年度考核表于2005年12月25日前上交局人教股。

2、各股室、局属各单位、各乡镇财政所要认真地对本单位的责任制进行自查,并对照局机关目标管理责任书和乡镇财政所目标管理责任书,认真负责地提供与之相关的考核资料,于2005年1月5日前分别上报局人教股和县农税局。

3、2006年元月8日上午召开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会议,审核股室、局属各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评分、各乡镇财政所目标管理责任制评分,以及农税局推荐的乡财政所优秀人员名单xx名(其中优秀所长x人,优秀预算会计x人,优秀专管员x人)。[]

4、2006年元月10日上午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学习x组人联字(2005)01号文件,局领导通报各股室责任制考核情况,并进行民主评议推荐局机关优秀候选人员不少于x名(不含财政局长、党组书记),紧接着开局考核领导小组会议,根据民意测评,推荐优秀候选人名单xx名,其中在职领导限x名,然后再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优秀对象x名,其中局领导x名。如果县局获全县2005年双文明一等奖,则优秀对象按县局总人数的15%即xx名确定(含局领导x名),根据投票结果,最后报局考核领导小组认定。

第5篇

摘 要:事业单位的长期存在是我国特有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和其它非公益性职能部门在管理运行上的距离逐步拉大,矛盾日益突出。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问题 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使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管理机构的撤并,公益经费的压缩,科学技术的竞争,企业民营化浪潮,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迫使事业单位必须提高效率,引入企业管理中的一些绩效管理模式,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的推行,绩效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机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单位在执行绩效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确实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绩效考核标准难以制定。绩效考核若要充分发挥其考核工作绩效的职能,就应当根据考核内容,制定较为明确的、可量化的考核标准。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不难看出,事业单位工作的出发点是社会公益类,大多岗位工作内容难以如企业工作一样被明确量化。同时,事业单位对各类岗位的职能分工、目标任务模糊不清,未对部门内部的任务进行标准的职位分析,甚至因人设岗,而不是因事设岗。这都导致了考核标准难以制定,事业单位的工作难以达到具体、有挑战性,且能通过努力实现的效果。于是绩效考核就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没有考核指标,只有完全统一的考核表,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全部变成了定性描述;二是考核指标赘述,却毫无侧重,考核标准亦未结合实际体现出差异化。最终绩效考核逐渐沦为形式化,走过场,失去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设计初衷。久而久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也不再关注,失去了兴趣。

2、奖励机制效果欠佳。奖励机制是对工作人员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是绩效考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效果相对较差,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奖励机制不重视,几乎没有运作,事业单位薪酬中绩效工资部分一直按照固定模式发放,从根本上未起到激励的作用;二是奖励机制激励性差,主要表现在绩效考核近因效应及奖励力度单薄等。目前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中,大都遵循年度考核,部分单位会精细到季度考核或月度考核,考核期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造成部分工作人员对考核办法失去信任,平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此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总薪酬基本固定,大多单位不会额外支付“奖励资金”,所谓的“奖励资金”全部来自被惩罚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由于考核结果没有拉开档次,所以惩罚的资金与奖励的资金都不大,这种内部得失平衡的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效果也可想而知。

3、绩效考核操作过程不合理。据了解,目前大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主要依靠的还是简单考核登记表,工作人员填好后,由各层领导根据工作总结及平时考核进行年度考核,甚至有的领导会凭其本身印象,或者直接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给出考核结果,确定考核等次。这个的考核方法优点是简单易操作,但考核不全面,考核主体比较单一,考核所进行的具体标准内容也不够细致和系统,考核过程缺乏更多相关人的参与,考核结果失真。此外,针对考核内容只有“合格”、“优秀”、“不合格”等笼统的评价方式,且考核结果集中在“合格”等次上,“优秀”考核结果甚至会出现轮流坐庄的现象,如此既不能体现工作内容重要性的层次,也不能表现出工作人员的真实能力。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改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首先,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包括考核指标、考核流程制度、考核结果公开制度以及绩效奖励制度等,使各项考核项目均有章可依。其次,结合事业单位特性以及各岗位具体职责与权益范围,抓住关键事件、提炼关键绩效指标,测算绩效标准,重点是要找出能够真正评价工作人员业绩的绩效指标,加以量化;再次,根据考核对象与考核内容,选择恰当且具有一定可信度与有效性的考核方式,及时、准确的将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应人员及部门领导,在帮助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不足,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岗位调整与薪资调整的依据;最后,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需对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单位内个人绩效与整体绩效的动态管理进行实时监督,以此推进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2、强化绩效考核效果。绩效考核效果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长久实施的支柱。绩效考核结果只有紧密地配合薪资发放、职务晋升以及技能培训,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在奖励机制方面,应适当改变绩效薪酬来源,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扩大绩效工资总额,以提高现行绩效考核结果的奖励力度;或者多元化奖励办法,如提供精神文化建设的奖励等。同时,以部门为考核主体,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部门,给予奖励,这样每个部门就有动力去考核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有积极性去主动提高部门效能,以个人为考核主体是同样的道理。

3、完善绩效考核方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需要采取精细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首先,需要区别管理、技术及工勤等岗位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和考核。其次,增加考核次数,降低考核周期,并根据工作内容重要性进行分层次考核,如完成每月工作内容共计10分,由个人分配重要任务占7分,其他不重要或日常事务占3分,直属领导审核是否分配妥当,直至月度考核时,可分别评分;最后,强化沟通交流,保证考核反馈的有效性,及时完善考核方法及考核体系。

三、结语

事业单位只有做到从思想上重视绩效考核,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及体系,切实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强化考核效果,不断完善考核办法,多方位地调动考核积极性,真正考核出工作能力、水平和业绩,才能让工作人员充分感受到考核的意义,发自内心的融入绩效考核中,改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高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能力和公益服务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组织机构,切实为年度考核提供组织保障,确保年度考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严格干部职工考核制度,是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和《省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暂行)》及《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重要措施。各乡镇各部门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认真部署落实好2012年度的考核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严格操作规程,强化监督措施,使整个考核工作做到对干部职工的评价客观公正,操作规范有序,监督公开透明。对因人员变动的,要及时调整考核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年度考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按照思党办发[2003]135号文件精神,原县直党群系统、县人大机关、县政府机关工作部门、县政协机关、县政法系统等五个考核领导小组仍按照管理权限,分别牵头对本系统本机关干部职工进行考核;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各单位的纪检干部的年度考核由县纪委监察局统一组织考核。按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考核总人数15%的优秀比例分别计算评定优秀等次人员。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结果出来后,由考核小组提出优秀等次人员建议名单,分别经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审核报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属县直党群系统或县直政府系统6人以下(不含本单位领导)的单位,可合并进行考核,按考核总人数的15%计算优秀比例等次,评定优秀等次人员。

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严格按照思组通[2012]2号文件要求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等次的主要依据。党政主要领导由县统一考核评定等次。

全县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获得一等奖或当年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单位,优秀比例可掌握在20%以内。凡当年荣获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且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不占本单位优秀等次比例。各单位对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的人员,必须在本单位进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

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实施方案,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送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县党职校、县信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其他干部职工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备案。

三、按照思党办发[2003]135号文件要求,对乡镇站所的年度考核,本着谁主管谁考核的原则,严格按照以下划定对象进行考核。

以乡镇管理为主的林业站、乡企站、文广站、计生站、移民站、财政所、村管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安监站、合医站、土管所、蚕业站、农业服务中心、畜牧(水产)站、水利站、交管站以乡镇为主进行年度考核。并分别按股级干部和一般职工考核总人数的15%的比例评定“优秀”等次。股级干部和一般职工的考核结果须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并形成一致意见。以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卫生院以主管部门为主进行年度考核,并分别按股级干部和一般职工考核总人数15%的比例评定“优秀”等次。同时,须将考核结果征求所在地乡镇同意并形成一致意见。乡镇和主管部门考核意见不统一时,报县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报县考核委员会研究决定。

四、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年度考核,按照思党办发[2003]135号文件要求,县教育局直属单位、四所完中、县五中、实验幼儿园、第二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各乡镇教办人员和撤消了乡镇教办的中学、中心小学校长、副校长由县教育局统一考核(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报县政府考核);保留教办的乡镇所辖中小学(幼儿园)的学校领导及学校内设机构负责人均由教办统一考核,中学和中心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由所在学校组织考核;撤消了乡镇教办的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内设机构负责人和教职工由中学、中心小学分别进行考核。

各级考核分别按考核人数15%的比例评定优秀等次,考核结果送县教育局审查后,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

五、加强年度考核工作管理,促进年度考核工作真正发挥激励机制作用。针对2009年度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年度考核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在严格执行年度考核有关政策规定的同时,对2012年度考核工作作如下规定:

(一)、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

1、机关工作人员一年内被效能告诫一次的;

2、干部职工《平时考核记实手册》无领导月评或季评的;

3、干部职工《平时考核记实手册》记录不完整、不规范、查不到具体工作内容的,记录时间上没有连续性,脱节现象较大的;

4、把《平时考核记实手册》当作工作笔记本,不按规定和要求记录,在考核记实手册上查不到一年工作完整记录的;

5、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对按文件要求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而未参加的;

(二)、在年度考核中,对不按考核规定和程序操作,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取消所评定的“优秀”人员等次

1、违背考核暂行办法规定,民主测评达不到90分硬拉到90分评定为优秀等次的;

2、在年度考核时,不实事求是,被考核人提供假材料测评打分确定为“优秀”等次的;

3、不按程序和要求,不全面、不公正、凭印象、送人情,由领导随意指定或由领导打分代替民主测评打分评定“优秀”等次人员被举报并查实的;

4、对年度考核不认真、不负责,不注重工作实绩,搞轮流座庄评定“优秀”等次的;

5、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不民主、不公开,考核结果已报县委组织部或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后,强调客观原因,中途更改优秀人员等次的。

(三)、在平时考核检查中,被抽查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评定为“合格”或“称职”以上等次:

1、个人记实手册连续10天无工作记录(除正常节假日外),提供不出假条的;

2、个人记实手册累计超过20天无工作记录(除正常节假日外)不能说明原因的;

3、不假外出达到10天或累计超过15天的;

4、机关工作人员一年内被效能告诫两次的;

针对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人事部门将加大抽查和督促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出和纠正,维护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保证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六、各乡镇,各部门考核评定等次结束后,要按送审程序要求,教育系统在2011年1月15前,其他部门在2011年1月25日前,将考核结果分别送县纪委(监察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审核,并由审核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对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应说明违纪违法人员的姓名、处理结果。送审结束,由考核单位按照考核工作的时间安排和管理权限,分别报送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对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年度考核有关规定确定考核等次,并兑现相关工资待遇。

各乡镇、各部门当年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优秀证书务必于次年5月底前办理结束,逾期不予办理。

七、全县2012年度考核工作具体时间安排:

1、2012年12月15日至12月25日为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制定报送考核实施方案。领取有关表册,召开职工会,填写个人年度考核表时间;

2、2012年12月26日至2011年1月10日为民主测评,评定考核等次时间;

第7篇

(一)评聘分开。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实行评、聘两条线原则。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后,必须在本单位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进行聘用。对无编、无岗、岗位责任不清或考核不胜任的,原则上都不能聘用。

(二)专业对口。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必须在所学专业或从事的技术岗位对口,对非专业、非技术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不能参加职称评定。

(三)从事技术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按各自系统晋职,两者不能同时双跨。

二、管理范围和职责

(一)管理范围

1、计生委主要有卫生、统计、图书、会计、新闻5个专业系列岗位。

2、在干部编制内,具有干部身份,并且在上述专业技术岗位任职工作人员。

(二)管理职责

所属事业单位的职称评聘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三、评审条件

(一)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能较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忠于职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二)具备履行相应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

(三)具备相应的学历和工作年限。对不具备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符合评审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根据需要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四)年度考核为优秀者。

(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指标分配

按市人事局对专业技术人员核定的指标实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

五、评审材料的填报

评审材料要按评审委员会的要求,不能空项,评审材料缺项或无单位意见的,一律不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

六、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及待遇

(一)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现实表现,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聘任,但要履行续聘手续。

(二)专业技术人员在聘任期内享受相应的待遇。

七、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和培训

各单位除有计划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外,可采取灵活多样,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自行组织培训。

八、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和奖惩

(一)考核的具体内容(1)政治表现;(2)专业知识;(3)工作能力;(4)工作实绩。

(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和奖惩工作各单位可结合年终考核一并进行。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填写考核表,考核小组根据本人的工作情况,划定考核等次(优秀、称职、不称职),并写出评语,报人事局审核。

第8篇

论文摘要: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人事档案内容失真、材料不全、管理政出多门、档案利用范围狭窄等一系列问题,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就必须采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等措施。

一、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事档案内容失真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的生命,而现有的档案材料中内容的真实性却不高。有的档案中材料内容前后不符,如时间方面,出生年月公历、农历填写随意,且没有说明;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入团时间也是大致一个年月,每次填写时也往往不一致。姓名改变后不写曾用名,也不加以说明,这给材料的归档造成麻烦,尤其是一些比较常用的名字,如:建平,建红等,更是容易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档案中的考核鉴定材料大多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成绩,没有差错。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干部职工在填写材料时没有实事求是,只看重自身的利益,怎么有利于自己就怎么写而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则随意性较大。人事档案部门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任其一错再错,致使人事档案不能如实反映本人的真实情况,给档案的利用带来困难。

(二)人事档案材料不全一些本该有的履历表、年度考核表没有,一些本该有的学历、职称、工资材料也不全。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干部职工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像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等类似的表格已填过不少了,自己近年来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填也罢。有的人在填写表格时能省则省,履历表中学习简历从高中或大学开始填,家庭成员及社会主要关系都没有。还有一些如学历、培训、职称等材料,一旦落在个人手中,他们就紧紧地放在自己身边,认为这样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二是分管人事的部门没有将材料及时收集归档。一些单位分管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并非专职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于是有时只是将档案材料仅仅作为要保存的资料加以收集堆放,没有及时归档,导致个人档案中材料内容不全,更严重的是当有同志调离时也没将归档的材料放入其个人档案中。

(三)人事档案管理政出多门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袭旧体制,但又有突破旧体制的趋势。人事档案总体上是单位、部门管理,分别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中心、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有人事管理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事档案的多头管理是传统“档随人走”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反映,它既是束缚人才流动的障碍之一,又是影响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逐步推行,在大中专毕业生学籍档案的管理上,个别部门拘泥于传统管理模式和自身利益的诱因,档案管理权限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

(四)人事档案利用范围狭窄人事档案的利用是所有人事档案工作的目的。从我国人事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人事档案强调保密性,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小,利用频率低。按照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主要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最多的主要是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范畴。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社会化中介组织等成为吸纳人才资源的重要渠道,而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大中专毕业生要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流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社会化中介组织等,而市场化配置人才资源又加快了人才流动的频率。显然,传统人事档案的利用制度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人事档案的利用应当延伸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化中介组织甚至外资企业,人事档案的利用频率应当适应人才流动的频率,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作为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责任感,把人事档案工作看作一项政治工作,在平常的管理中体现它的严肃性,能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在繁杂琐碎、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差错。有了责任心,才能不厌其烦地去收集材料,才能认真鉴别材料的真伪,才能按照要求将材料及时归档、整理成册,才能将人事档案材料当作一种资源。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材料的鉴别、分类,更是要了如指掌。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人事资源。

(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员是基础,制度是保障。人事档案的性质决定了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办事,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是非常必要的。遵循《收集制度》,建立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络,明确收集的范围和要求,让制度使人事档案内容充实,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遵循《鉴别归档制度》,明确鉴别的内容和归档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有效的鉴别,及时存真去假、查漏补缺;遵循《保管保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保障人事档案的安全,延长使用的寿命;遵循《查阅制度》,明确人事档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重质量,抓管理,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以制度来维护管理,以管理来保证质量,切切实实做好管理工作,让人事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三)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人事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四)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要改革现行“人档合一”的单位、部门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按照“人档分离”和集中统一的改革思路,将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机构、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以及政府其它部门所属的相应机构承担的人事档案管理职能剥离出来,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权重新上收归政府所有,成立政府所属的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除公务员身份的人事档案仍由党委组织部门管理外,企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改制破产的企事业单位置换身份后的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非公有制单位的人员以及其他社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统一由政府所属的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应设立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型事业单位,在建立档案管理相应设施和提供服务的经费来源方面,从初始设置的“以档养档、适当收费”逐步过渡到由公共财政全额提供经费,从而以机构的独立性、职能的专业性、服务的无偿性为基础,逐步建立为社会公信力强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陈小薇.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初探[J].就业与保障,2006(2).

[2]吕春影.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蹼阳职业技学学报,2004(11).

第9篇

关键词 市场化 污水处理 绩效考核

一、污水处理行业特点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运作体系,并承载了以下特征[1]:一是地域性。一般情况下,在一定区域内只会布局一家污水处理厂,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该区域成为市场障碍。二是资金运营要求较高。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且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一般情况下,BOT模式的特许经营服务期长达20年至30年,这就要求投资者具备良好的运营能力及资本实力。三是技术性。污水处理对相关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污水处理实际过程中,会涉及多项专业技术包括微生物学、材料学、卫生学、物理学技术等。四是资质要求。我国对污水处理行业实行资质准入制度,只有满足资质要求者,才能参与到污水处理市场当中。

二、传统事业单位体制下污水处理厂绩效考核体系

(一)管理模式及绩效考核流程

传统事业单位体制下,多数污水处理厂绩效管理都是粗放型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2]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各部门只是根据本部门所承担的职能来设定相关考核指标,指标完成也是以部门为单位。考核方式主要为他评与自评,而他评分数高低主要取决于领导。对于优秀员工筛选,部分领导会采取轮流的方式,还有一些领导则根据自身的主观意志决定,导致绩效评价不够客观。

(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污水处理厂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3]:第一,缺乏量化指标。污水处理厂绩效考核指标主要以定性指标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导致绩效考核工作无法落于实处,使得绩效考核不够客观。第二,执行力有待加强。很多污水处理厂绩效考核过于形式化,不管绩效考核真实情况如何,最终评定的均为合格,评优则是“轮流制”。这样不仅制约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对企业整体工作氛围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第三,缺乏日常工作详细记录。污水处理厂绩效考核周期较长,日常工作中缺乏详细、清晰的工作记录,使得绩效考核缺乏依据,容易导致绩效管理粗放化。第四,上下级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三、市场化污水处理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探究

(一)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污水处理行业是生产有形产品的特殊行业,以污水为生产对象,以处理后出水为产品,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和特定区域的垄断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污水处理企业是受政府监管体制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用水量不断上升且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这使得污水处理受到重视,也给污水处理厂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污水处理厂不仅要继续加强自身技术实力,同时也要注重并优化管理模式,保持高效的运作效率,以面对新市场环境的挑战。

(二)绩效考核目的、原则等分析

绩效考核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方法。通过对员工工作过程、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估,从而将员工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客观、清晰地反映出来,并督促其改善,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从本质上来看,绩效考核与企业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它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同时,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绩效考核结果是人事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合理、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能够促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在绩效考核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效率原则、反馈原则、灵活性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及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保证绩效考核的成效。为此,市场化污水处理企业绩效指标的设定,要体现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获利能力,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第一,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企业内部要建出专项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其主要职责为制定、修正绩效考核方法、细则。以目标责任书为导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绩效目标进行分解。同时,组织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及年度考核等工作,并对考核工作进行监督、审核。通过不定期考核及检查,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工作。考核工作以逐级管理的方式进行。在考核对象填写《考核表》时,要提前告知其应履行的义务,向其详细说明考核情况。若考核对象对考核内容存在意见,可及时提出,由考核专项小组来确认最终考核结果。监督过程中,若发现虚假舞弊行为,考核对象的上级或考核专项小组结合《考核细则》对考核结果进行修正后,对其进行惩罚。年度奖金以个人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参考,并且要充分体现奖优罚劣及灵活性与公正性。第二,考核指标设计。考核指标设计要与企业战略目标充分关联起来。具体如下表1所示:

(四)实施与反馈

为保证绩效考核工作顺利开展,要求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后在企业内部推广宣传。绩效考核专项小组人员从所有员工当中择优筛选,但要定期进行人员调整、变动,以保证考核工作的合理性及公正性。以考核制度为基础,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评分,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由绩效考核专项小组根据考核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并将结果向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反馈。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员工存在的问题,与之进行沟通、交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协助其完善问题,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另外,绩效考核结果要与员工档案充分关联起来。

四、结语

市场化背景下,大环境对污水处理企业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优化考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全面考核、准确考核、细致考核,这样才能将员工的真实工作状态反映出来,以此起到激励作用,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作者单位为杭州天创水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彬,武静.污水处理企业绩效考核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0):36-37.

第10篇

    一、建立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以打造客观、公平、公正、严格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制度为前提

    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客观上要求申报者具有运用财政、会计、财务、税务、经济法律法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就决定了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的评价,必须实行“凡进必考”,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申报评审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评审。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应参照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办法,由国家财政部负责命题并组织实施,考试时间可与全国高级会计师考试时间一致。

    为确保正高级会计师考评的客观、公平、公正,报考正高级会计师的财会人员须提供相关的原始资料以证明自己具备评审条件,并由设区市的会计考办会同本级人事部门职改办审查无误后,报省会计考办。不提供相关原始资料,或者提供的相关原始资料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级考办不应为其办理报考手续。

    二、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以构建科学、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评审制度为基础

    (一)科学界定正高级会计师资格参评范围

    正高级会计师是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术造诣深,有较高知名度的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有指导本专业高级人员的工作能力,其资格评价范围应从不拘一格的选拔优秀会计专业人才出发,给广大财会人员一均等的竞争机会,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促使会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合理流动,真正实现会计正高级职称评价的客观、公正。《河北省正高级会计师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中规定的参评范围为:全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和财政系统会计管理工作的人员。具体规定为企业必须是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是副厅级或编制200人以上的较大事业单位,财政系统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在设区市以上会计管理机构工作。《辽宁省教授、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中规定的参评范围为:全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高级会计师。基于此,笔者赞同广东省的做法,即正高级会计师的参评范围为在全省从事会计工作的在职高级会计师,这种不以企业事业单位规模大小和机关性质为限制条件的选才理念,不仅广开了才路,同时也使会计系列与其他系列在正高级职称申报评审范围上趋于均等化、和谐化、人性化。

    (二)建立考前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接受公众的监督

    考生在考试报名前要由单位在显着位置就报考正高级会计师应具备的条件,该考生已经具备的条件,包括学历、取得高级会计师的任职年限、论文、成果等条件公示7天,无异议后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连同相关资料一并报送会计考办。评审通过后,省级人事部门要主动在当地报纸上予以公示,使正高级会计师的考评从考试报名到评审结束均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运作。

    (三)为确保正高级会计师评审的公开、透明,建议在评审申报程序上再加一把锁

    以往的正高级会计师评审,评委们看到的除任现职评审表、年度考核表、外语、计算机、会计实务合格证为原件外,其他的均为复印件,即使复印件是虚假的,只要设区市职改办盖上章,签上字,到了评委手里也就成真的了。为此省级职改部门应合理界定设区市人事局职改办的原件审查权,让评委们在评审过程中能够看到申报者的原件,特别是论文成果,这样做也为日后答辩奠定了基础。对于申报者提交的原件,人事部门要妥善保管,严防丢失。总之,在正高级会计师的评审过程中,严格条件和程序,宁缺勿乱,以确保评审质量,把财会人员最为关心的事办好。

    三、正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制度应形成以理论基础、业务能力、专业素质、道德品质、创造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考评体系

    根据这一思路,凡报名参加正高级会计师考试以及考试合格申报评审的高级会计师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政治、职业道德条件

    综合河北、广东、辽宁三省的规定,笔者认为正高级会计师的政治、职业道德条件应统一为: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并提供准确、有效资料及证明。

    (二)学历、资历条件

    参照三省具有大学本科毕业以上会计专业(含经济、统计、审计等相近专业)学历,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5年以上的学历、资历条件,以及不具备规定的学历、资历条件在担任高级会计师工作期间业绩特别突出,符合破格条件人员,可以破格参加考评的规定。笔者以为:具有跨门类双大专学历的人员,应按大学本科毕业生对待,但必须有一个财经专业(含经济、统计、审计等相近专业)的大专学历,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7年以上。

    对于不具备规定学历(大专及以下)和资历(任高级会计师满3年,不满5年或7年),但为享受国务院津贴、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同)、部级以上“三三三”人才中的一、二层次的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设(区)市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得省部级财会科研成果三等奖(等级内额定人员)以上的奖励人员,可破格申报正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和评审。

    (三)外语、计算机条件

    已经试行考评的三省都要求申报者参加全国职称外语,全国或省职称计算机统一考试,成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按相关政策掌握。

    笔者意见:在涉外单位工作的会计人员应该要求外语考试,并且考试必须达到合格线,其他会计人员的外语考试仅作为参考条件,这样才能让财会人员走出与本职工作关联性不大的敲门式考试误区,腾出更多时间研究业务,并在本职业务上有所建树。关于职称计算机条件,鉴于目前计算机已经普及,且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助手,凡申报正高级会计师评审的人员,都应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并且达到国家或省定合格线,不应再按岁数设置免试条件。

    (四)继续教育条件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会计人才的重要举措,正高级会计师更应该重视此项教育。目前河北、辽宁两省未对此作出规定,按照财政部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参照广东省的做法,笔者认为,正高级会计师的申报者,在任现职期间,应立足本职工作,参加本专业或者相近专业以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者提交课题研究;或者报考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的全国统一考试财务会计科目合格,并经省级财政部门确认,折合继续教育学时;或者参加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合格,不论哪种形式,都必须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

    (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

    由于财会人员所在单位不同,岗位情况各异,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难以准确量化考核,建议将不便考核和难以考核的事项纳入考试范围进行书面测试。笔者结合不同会计岗位的实际,参照三省的相关规定,就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条件考核,拟订为: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精通会计政策,通宵国际惯例,参加过全国统一会计制度、准则、法规、办法的制定;或主持设计、起草、参与制定省级贯彻国家会计政策、法规、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

    2.主持一个地区、行业,或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能够运用现代会计管理方法,取得显着经济效益;或主持和参与单位经营管理、经济预测和决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资金筹措、运用等,能够处理财务管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具备在本单位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制定起草过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得以实施并在业内认可。

    4.为大型技改项目、基建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编制可行性报告,获得政府批准,投资回报率较高。

    5.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会计工作动态,制定对策,解决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6.在本专业、本岗位业绩突出,并获得过设区市政府级以上荣誉称号两次和省部门级以上荣誉称号一次。

    以上均需要提供准确、有效的资料及证明。

    (六)业绩成果条件

    笔者以为,财会业绩成果,尤其是获奖的科研成果应为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财政部门、社会科学联合会、财政学会、会计学会、预算研究会等正式机构颁发的奖项为准,否则,不予认可。

    综合三省规定,正高级会计师申报者任现职期间,工作业绩突出,取得显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会同经济、工程、科研部门进行工程经济项目课题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获得设区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级内额定人员)以上奖励。

    2.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开创性地提出本专业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完成国家或者省下达的财会科研课题,获得省部级调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或省部级三等奖两项以上。

    3.参与国家财政部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研究,取得国家财政部认可的重要成果并受到嘉奖。

第11篇

为了切实做好2008年教师流动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流动原则

(一)精减高效,学科对口。

(二)指标从严,有序流动。

1、薄弱学校和缺编学校向外流动的指标,继续控制在在职公办教师的5%以内;

2、超编、学科教师富余的学校,向外流动指标适当放宽;

3、支教对象不占流动指标;

4、流动到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的,流动指标不受限制。

(三)公开公平,择优录用。

(四)讲究“资格”,凭证流动。坚持凭教师资格证书流动制度,不拔高使用。

(五)调入从严,区别对待。流动到市属学校或五大集镇建成区学校的教师,以公开选调方式进行;流动到其他学校的教师以双向选择方式进行。

二、流动条件

(一)本市教师流动

1、原师范专业毕业的,在现任教学校工作满3年以上;原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在现任教学校工作满5年以上;原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在民办幼儿园工作满3年以上;

2、荣获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或获得中高级职称后,要在原学校服务满3年(若参加统一组织的公开选调,服务年限可适当放宽);

3、夫妻两地分居3年以上的;

4、父母年迈多病、身边无子女,以及需要照顾的(父母是离退休教师或本人是独生子女);

5、确属工作需要的;

6、受警告以上纪律处分的,两年内不得申请流动。

(二)外地引进教师

1、原籍乐清或夫妻两地分居且工作满3年以上;

2、专业紧缺且特别优秀的外地引进教师必须具备:

⑴在高中、初中任教的,须有本科以上学历并具备中级以上职称;

⑵在小学任教的,须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备小学一级以上职称。

下列外地人员不予接收:

⑴男性年龄超过45周岁,女性年龄超过40周岁(高级职称的可适当放宽);

⑵非教学人员;

⑶受过行政纪律处分的教师;

⑷落聘人员;

⑸体检不合格人员。

三、流动程序

(一)本市教师流动程序

1、市教育局公布有关学校教师需求情况。公开选调学校须在报名前将报名条件上报市教育局政工科,经审核后与需求情况同时在教育局网站上公布。公布时间如下:

⑴普职高:4月25日;

⑵公开考核的初中、小学、幼儿园:4月30日;

⑶其他中小学:5月15日。

2、要求流动到普职高的人员于5月1日前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要求流动到五大集镇建成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具体学校附后)的人员于5月5日前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要求流动到其他学校的人员于5月20日前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流动人员所在学校要分别根据流动原则、条件和指标,在相应流入学校报名前予以答复,若同意的须签署书面意见。

3、流动人员持所在学校书面意见和有关材料到流入意向学校报名。报名时间:普职高5月3日—4日,五大集镇建成区中小学(幼儿园)5月10日—11日,其他中小学6月7日—8日。公开选调的学校,若学科需求名额与报名人数少于1:2比例的,则取消该学科选调。

4、公开选调学校要在报名结束后3天内将流动对象的有关材料经初审后报市教育局审核。未经审核,不得进行考核。经公开考核后取得资格的流动人员凭流入学校通知书,向流出学校领取《乐清市教职工流动意向申请表》。

5、公开选调学校在6月5日前、其他中小学在6月15日前将申请流入人员的《乐清市教职工流动意向申请表》及有关流动理由证明、考核依据和结果分别上报。乡镇学校由学区统一上报市教育局,市属学校直接上报市教育局。

6、市教育局对上报的流动人员分批次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批复,并在7月初出具流动介绍信(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7、调往外县市的人员,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学校签署意见,连同有关流动证明材料于5月10日前上报市教育局政工科审核并办理有关手续。

本市内申请流动人员须提供以下材料:

⑴《乐清市教职工流动意向申请表》;

⑵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

⑶职称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原件、复印件;

⑷流动的理由依据、证件(支教对象的须上交支教服务证明);

⑸由流出学校校长签字审核的近2年在岗证明(同时须符合流动条件第一项要求)。民办学校公办教师流动到公办学校的,还需提供每年5月份、11月份的工资册原件、复印件和年度考核表。

(二)外县市教师流入程序

流动对象须于5月30日前(以收到函件为准),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将商调函件和有关证明材料寄至乐清市教育局政工科,经审核、考核,符合流动条件的,给予办理流动手续。

流动人员须提供以下材料:

⑴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⑵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⑶职称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⑷原籍本市的需提供父母亲户口册;

⑸结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夫妻分居的还须提供配偶所在单位证明;

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原件和复印件;

⑺有关先进荣誉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⑻县级以上体检证明;

⑼流动申请书面报告。

(三)超编学校教师分流程序

1、本人申请,参加全市统一选调或流动到缺编学校的,不占指标;

2、女35周岁以下、男40周岁以下的对象,由学区与学校逐年安排到本学区小学任教,工资、人事等关系转到小学或暂保留在原校;

3、自愿要求支教的,有关待遇均按支教文件精神执行;

4、学校不能安排的人员,先将关系迁往市教育局人才交流中心,一年后仍无法落实的,将关系迁往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四、考核工作

(一)今年公开考核选调的学校:

1、普职高:乐清中学、乐清市二中、乐清市三中、柳市中学、雁荡中学、乐清市职业中专、虹桥职校、柳市职校、乐成公立寄宿学校(高中部)、大荆实验中学(职高部)。

2、初中、小学、幼儿园:乐清市体校(初中部)、乐清市实验小学、乐清市中心幼儿园、乐清市机关幼儿园、大荆一中、大荆镇中心小学、虹桥一中、虹桥二中、虹桥实验中学、虹桥一小、虹桥二小、乐成一中、乐成五中、乐成实验中学、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初中部)、乐成七小、乐成八小、乐成镇一幼、柳市一小、柳市三小、柳市四小、白象一小、白象二小。

(二)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笔试(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说课或上课,其中幼儿园教师加试五项技能)相结合的形式。普职高由各校自行组织考核;其他公开选调的初中、小学、幼儿园先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笔试,按笔试成绩加上附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按1:2比例确定各校预选人员,再由各校自行组织课堂教学考核。

(三)考核时间

详见市教育局网站。网址:。

(四)考核计分办法

由笔试分、课堂教学分、附加分合计得考核总分。

1、笔试分:40分;

2、课堂教学分:50分(幼儿园课堂教学25分,五项技能每项5分);

3、附加分(最高10分)

⑴教龄:贫困山老区学校或村完小任教的每年1分,其余学校每年0.5分(此项最高7分)。

⑵学历:高于相应规定学历加1分。

⑶教师子女或独生子女:本市公办教师子女或本人是独生子女2分。

五、有关纪律

(一)流动人员要提供真实材料,对伪造学历、简历及有关证件,欺骗组织的,一经发现,属于本市教师的,取消本年度的流动资格,一年内作待聘处理,三年内不予流动;属于外县市的,退回原单位,如已办理流动手续的,则作辞退处理。

(二)各校要严格按照文件精神,严格控制编制,坚持原则,认真做好流动人员的考核和审核工作,做到需求公开、条件公开、考核程序公开、考核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符合流动报名条件的人员,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报名。

(三)各类学校招聘教师都要按照文件精神认真组织选调工作,先教师流动,后毕业生补充。

(四)超编学校要积极宣传分流政策并切实做好富余人员的分流工作。分流后,对确需教师的紧缺岗位,须书面报告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会同市编委、财政局研究同意后再进行相关流动工作。

(五)缺编学校教师需求逾期不报作自动放弃论处,学校所需教师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应公开选调学校在公开考核后,还确需要增加教师的,由学校向市教育局书面报告,经市教育局审核后统筹安排。

(六)对未经市教育局同意擅自接收流动人员的学校,除将接收教师退回原单位外,还将对校长进行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职,情节严重的,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并追究相应责任。

(七)擅自离岗或近两年内擅自到其他学校应聘、借用的教师,不予流动。

(八)认真做好临时人员的清退工作,特别是对超编学校的临时人员,要坚决予以辞退。凡应退不退的,在校长年度考核中予以扣分。

第12篇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应当与国家、省、市相关信息采集的相关信息集和信息项保持完全一致,尽可能地遵守并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按照本学院的机构设置以及人事管理层次和模式进行建构,适合人事管理机构的管理,按类别设定不同的权限,满足更多人员的查找需求,在权限范围内全面提高学院各部门(单位)对人事信息查找、使用的便捷性。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应单纯考虑现有状况,在设计过程中要富有远见性,系统的开发应采用较为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能向不断发展中的现代技术过渡的产品,综合考虑当前的实用性、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系统使用的生命周期、系统今后的扩展和升级等几个因素。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方便和强有力的网络管理功能,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信息的开发设计要简便,便于人事管理人员较快地掌握系统的应用,也能够较好地实现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的操作。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信息的共享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但相对而言就会使信息的安全性能降低,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之初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征求意见,设计好权限的下发,保证信息的安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要从硬件、软件、数据、用户等多环节全面考虑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要求,从技术设计和管理体制上把好关。

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

实现教职工信息统一管理。建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除了人事基础的信息之外,教师的教学、科研等也是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数据之一,这样可以将教师在工作期间的所有的相关信息均予以记录,以免出现数据的多部门登记,同时也避免了一个部门需求多种数据,由多部门(单位)提供。建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以及信息材料的网上传递,避免佐证材料的复印,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在实现基础材料完整的前提下,可以按不同类别、不同条件的进行数据的查询、统计功能,并且可以形成直观、丰富的图形图表,动态的分析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保证准确性,并可以通过WORD、EXCEL等软件格式导出,便于电子统计的保存。

三、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人事管理部门职责的不同,通常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预设以下模块:人事信息管理模块,人事档案管理模块,人员(异动)管理模块,工资福利管理模块,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模块,职务(等级)评聘管理模块,年度考核管理模块,培训进修管理模块,挂职锻炼模块,社会服务模块,人才招聘管理系统,提醒管理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系统管理模块。

(一)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模块需要支持不同部门的不同用户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和操作范围,信息采集工作可以采取教职员工本人填报,部门(单位)可在办公室设定一名管理人员,并赋予管理、审核的权限,各部门(单位)管理人员一方面可以将教职工所填写的人事信息数据审核后及时通过网络进行上报,另一方面也可以迅速地接收到人事管理部门所反馈的各种人事信息等。采用这样的管理运行模式,人事管理部门以及基层单位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地采集和维护,建立可靠的基础库,实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资源共享,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时效性。

(二)人事档案管理模块

在实现原有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上,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不断地丰富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学术科研成果水平及实际工作业绩等材料,逐步达到教学业务档案和人事档案的相互融合。一方面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教职员工各方面业绩成果,另一方面将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信息档案,为教职员工在今后的出国培训、进修、离职等服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人员(异动)管理模块

通过此模块可以有效地掌握学校人员的部门(单位)变化情况以及新入职、退休人员的具体情况。实现人员(异动)网络化管理,当有新员工入职时可以在签订合同后,通过网络程序,完成相应的报到手续,退休同理。当学校人员部门(单位)发生变化,或职务发生变化时,也可根据学校的相关文件调整相应的项目,通过网络告知各部门(单位)。

(四)工资福利管理模块

工资福利管理模块包含教职员工的工资管理、薪级管理、岗位津贴管理、绩效工资管理以及保险管理、丧葬费管理、公积金管理等。通过此模块的操作管理,可以根据人员的增加、减少、职称职务的调整等流程传递的数据,对相关人员进行工资变动处理;对人事人员和企业性质人员的保险缴纳情况进行管理,自动生成相应报表;学院福利、加班费的发放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避免手工操作,减少错误率。

(五)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模块

按照省、市人社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根据学院编制的核定情况确定各类人员以及各等级人员的数量,通过网络岗位设置和聘任方案,教职工可以在网上进行相关申报工作并通过网络上传提交申报材料。完成岗位设置与聘任的网上操作,包括信息报送、表格的填写以及岗位及等级的即时调整等。

(六)职务(等级)评聘管理模块

职务评审的教职工在人事管理系统的相应模块填写职称评审表格,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申报人员所提交的相关佐证的审核工作。利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减少职称评审时表格手工填写、数据审核的重复性劳动,提高材料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且能让评委了解到申报人员更全面的信息,使评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七)年度考核管理模块

年度考核工作是事业单位院校每年都要进行的一项工作,通过此模块的操作,可以实现员工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中填写年度考核表,并通过系统传至部门(单位),统一报至人事管理部门。并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考核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

(八)培训进修管理模块

当教职员工拟进行学历、学位教育以及业务能力培训时应进入本模块填写相应的表格,进行申请,当批准后方可进行;当教职员工完成学历、学位教育或业力能力培训时,应在系统中提交总结并附相应的佐证材料。

(九)社会服务模块

高职院校的特征之一便是社会服务工作。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双师型教师,具体企业的兼职经验,或参与到一些社会科研等。通过此模块可以对高职院校教职员工在企业兼职、或参与企业研发等情况进行记录备案,并进行统计分析。

(十)人才招聘管理系统

当学校进行人员招聘时,可以在学校的主网站人才招聘的政策以及人才招聘的相关信息。应聘人员可以登录人事管理网站进行注册申请,在网上登录系统,填报应聘信息,并提交相应的佐证材料,人事管理人员在网上查看并审核应聘人员信息,并可以将应聘人员信息分拨至用人部门(单位),使用人单位可以全面了解报名人员的基本情况,组织考核面试,并在网站进行公示。实现人才招聘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

(十一)提醒管理系统

提供待办事项通过系统消息和短消息提醒等多种功能。当管理员需要传递消息给某用户的时候,可以通过系统给某人发消息,如果没有回复则系统会不断提醒该用户有任务要做。同时本模块还支持将消息内容发送到用户手机上。

(十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人事统计报表是人事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统计项目之一,手工统计的数据可能出现统计的误差,尤其在现在报表多表关联的情况下,即使一点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数据的无法提交,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可以方便人事管理人员使用特定的统计功能和丰富的查询功能,可以按用户的要求进行任意的查询。方便各类人员查看相关信息,为学院各类报表填报、师资队伍建设、人事调整、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