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的优势

技术创新的优势

时间:2023-06-07 09:0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创新的优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技术创新的优势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 企业 技术创新 合作模式

1 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提出

技术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将技术的新构想,经过开发或技术组合,到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实际过程,从而获得效益和效益的技术市场化过程的活动。将市场需求或生产需要与技术的新构想相结合,通过研究与开发环节,产品化和商品化,最后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是技术创新过程的一般模式。

企业、大学和独立科研机构是不同的创新主体,都具有各自实施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内在运行机制。传统的分析一般认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我国的实际经济环境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与障碍因素分析来看,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选择。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2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反映,2002年度我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比2001年度上升两位,列第31位,但依然是处于落后状况。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而“企业间技术合作”和“企业与大学间技术转移”是对2002年度科技竞争力排名最大的指标。可见,寻求企业与大学间合作技术创新的有效模式,是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 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必然性

2.1 大学技术创新的特点

大学技术创新,是大学继、科研之后的“第三职能”。随着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大学作为纯粹的人才培养部门和研究部门已经发生了职能延伸,大学科技开发活动成效已成为衡量大学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大学技术创新,是指大学利用对知识占有的比较优势,直接参与到技术创新过程中去,承担技术创新的某个部分甚至全过程的行为。大学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学意义上的大学,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其技术创新并不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因而对创新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2)大学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局部切入,突出集中在技术创新的上游即研究与开发(R&D)阶段,且一般体现在技术含量高、创新程度深的高新技术项目上;

(3)技术职称的晋升因素在目前我国大学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明显,为了职称晋升,必须有新设想,有实验成果,有或成果被同行专家承认;

(4)大学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一般容易脱离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缺乏技术成果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后续环节的创新条件和能力,这一点已成为影响大学技术创新走向广度和深度的主要障碍。

2.2 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依据对市场的潜在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的识别,形成新的构思和设想,并通过技术开发和引进,将创新引入市场的过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手段,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战略已成为企业战略的根本组成内容。

但以企业为单一主体实施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模式存在以下实际障碍:

(1)企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不足,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原发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基本因素;

(2)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高水平技术人才,但创新成果却难以在预期的时间内为企业带来利益上的有保证的回报,长期存在的行业间相互模仿行为,也会将率先创新者的技术垄断地位消除,从而使率先创新的企业失去持续技术创新的动力;

(3)企业大多数是风险厌恶者,而技术创新的风险很大。据美国的经验,高新技术创新失败率一般为70%,完全失败率达20%~30%,成功率只有20%,受经济实力和短期目标的影响,愿意为技术创新承担高风险的企业为数并不多;

(4)其他诸如体制性影响,市场需求和技术信息不充分的制约,企业应变能力弱等,也是影响企业独自进行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

2.3 大学与合作技术创新的必然性

如上所述,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是行为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情况下的理性选择,是大学与企业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实现一项技术创新过程的行为。它将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纳入一个整体组织之中。就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发挥企业对市场需求熟悉、开发转化应用能力强的优势,而且可以发挥企业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优势,项目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大学知识聚集的优势,减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节的投入,从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就大学而言,不仅可以发挥大学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研究领域高精深的优势,而且可以克服大学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技术项目选择“晋升职称型”因素多,重视成果水平领先而忽视转化和产业化的状况等弱点,最终减少或降低项目的技术创新风险,提高技术创新的可靠性和成功率。将不同行为目标的组织通过技术创新合作融为一体,可以互相抵消技术创新中的大多数风险。

可见,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行为,是加快技术创新过程,抢抓市场机遇,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高和大学成果转化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3 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

技术创新合作行为在大学、企业和独立的科研机构之间都有可能出现,根据合作双方的实际情况以及上述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合作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有以下几类:大学的院、系、所向企业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顾问服务;企业提供资金作为大学研究的基金,企业拥有获取技术创新的权利,并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有限的控制;大学接受委托进行实验室内的基础研究;交换研究人员;大学为企业培养所需的技术人才等。关于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合作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是企业最受欢迎的方式,因为企业通过合作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技术信息交流,有效监督研究的质量。而委托研究(contract research)也是最受大学教师喜欢的与界合作的模式之一,因为它既可以获得企业的财力支持,又可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下文就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具体模式进行分析。

3.1 引入“资本+技术”方式进行技术创新

通过“资本+技术”方式吸引大学进入企业就是使大学以R&D资源或成果作为股份与企业合作办高新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大学通过高新技术的注入和高素质管理人员进入企业,使一些企业的主营业务由传统产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企业结构调整和效益的提高;同时大学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市场等优势,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而且这也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带土移植”,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3.2 早期介入大学的R&D活动,提高获得R&D成果的有效性

具体做法是大学与企业约定,由企业在R&D活动之初,就向大学R&D项目注入资金,资金的性质可以是预付款、定金或风险投资。预付款是企业愿意购买大学R&D成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预先支付的部分购买金。定金除了具有与预付款相同的功能外,还具有上的担保作用:合作的任何一方违约,违约方若支付了定金,他将丧失该定金的所有权;违约方若接受了定金,他将向对方双倍返还该定金。风险投资是对开发风险较大的R&D项目的投资,具有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权利的性质。当R&D获得成功,前期参与的企业有权优先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除了在资金上的较早参与,企业更应在大学R&D选题和对R&D的具体要求上较早介入,这样可以使大学的选题更适合企业,更适应市场。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开展R&D活动的信心,另一方面,企业可以较早计划R&D的成本和投资,控制财务风险。

3.3 企业进入大学校园或科技园,进行多形式的技术创新合作研究

大学科技园(包括大学自己建立的和由其他机构在大学周围建立的)和大学校园是技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具有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大量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企业在这里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或合作建立),可以大大提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工作效率。采取的研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企业资助大学研究、联合研究、合同委托研究等方式,也可以采取建立合作研究中心的方式;还可以采取资金援助、设备援助的方式,资助可以分外有偿和无偿两种形式。

3.4 依靠大学的培训优势,保证企业技术创新对科技人员的需求

据调查,民营科技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在企业工作的年限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不过5年。解决这一要从企业自身做起,通过对科技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价值,提供给他们以发展机会;另外,充分利用大学的科技力量(包括研究生)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聘请他们来企业工作,也可以从大学教师或毕业研究生中补充企业科技人员的不足。

4 结论

我国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R&D投入强度不高,企业风险投资能力弱,未能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等突出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国应加强对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技术创新的环境营造和政策扶持,推进以合作研究和委托研究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模式,这将对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国家科技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有效协调持续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 王龙.大学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及模式选择[J].甘肃科技,2003(4)

2 Frieder Meyer-Krahmer, Ulrich Schmoch.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s in four fields. Research Policy, Vol.27,1998

第2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数据包络分析

1 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是一种技术范畴的活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新技术产业化,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并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要求突出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强调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目前的技术条件,根据技术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的重要属性定义技术创新的方法;或者说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目前的技术条件,找出一种现有的、具有潜在优势的技术进行创新或者直接应用技术手段开发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的新技术。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多层意思,每层意思实际上就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一个角度,而这多层意思之间、多角度之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相通的。

(1)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就是指企业要确定自己的技术水平,了解准备通过技术创新要满足顾客哪些方面的特殊需求和偏好,给顾客带来哪些方面的特殊利益和价值。这些特殊需求和偏好是顾客所追求和重视的,只要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那就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

(2)与普通的市场定位一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也是特色定位,是指企业的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创新的成果要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只有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才能使技术创新的成果独具一格,技术创新扩散才有更大的价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的产品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3)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也是一种竞争优势的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确定准备在哪些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可以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且使技术创新的成果优于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无处不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胜人之处。根据麦克尔·波特的理论,竞争优势就是为顾客创造超额价值的能力,谁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为顾客创造超过竞争者的价值,谁就能赢得顾客。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的重要区别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对企业实现产品生产的技术进行定位,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产品的差异性,使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而产品定位是直接对企业的终端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进行定位。产品定位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定位反映的是市场需求,它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指引了方向;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产品定位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手段,只有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准确,才能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偏离方向,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 基于DEA的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DEA主要用来评价相同类型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中各成员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因而这种方法也称为DEA有效。DEA作为一种有效性评价方法,20多年来,一直为广大理论和应用工作者所瞩目,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应用上已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DEA方法的优点:①DEA是由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的权重作为变量,模型采用最优化方法来内定权重,从而避免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所带来的主观性。②假定每个输入都关联到一个或多个输出,而且输出输入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使用DEA方法不必确定这种关系的显示表达式。③在处理经济学生产函数与规模经济的问题上,DEA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DEA在其出现后的20多年中,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出多种DEA模型,CR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DEA模型。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要素可分解为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等。企业研发投入是评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市场定位的前提是要求有必要的研发投入,包括人力投入、资金投入、时间投入等。只有这些研发投入的存在,才有可能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重要的关系。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必须以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依据,技术创新能力制约着市场定位能力。如果创新能力不强,即使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做的再好,也是徒劳无功。只有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市场定位,才具有实际意义。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这两个指标是对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的检验。只有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很多创新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才能说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做得成功,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

本文为了方便使用DEA模型,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投入指标,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产出指标,包括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本文通过8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省市,来评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重要性,这8个省市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也有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宁夏、新疆,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具体数据如表1,这些数据选自《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权威专家对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分。

运用CR模型建立线性规划,采用单纯型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第一、四、五、七决策单元目标函数值Z等于1,是DEA有效;第二、三、六、八决策单元目标函数值Z小于1,非DEA有效。由此可知,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相对有效,说明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方面做的较好,值得其它省市的企业学习和借鉴。而湖北和湖南两省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相对较差,例如湖北省企业研发投入的分值为33.85,而产品竞争力的分值仅为4.83,创新经济效益的分值也只是24.4,相对于其它省市的企业而言还是比较低的,投入与产出是很不平衡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不仅与投入有关,更重要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问题、平衡问题。新疆的企业的投入能力不是很强(企业研发投入的分值22.10,企业创新能力分值13.64),但是他们能够在现有的投入能力基础上提高投入利用率,这样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是一种能够把握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正确做出创新决策并有效加以实施和成功引入市场的能力,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盈利的关键。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只有将市场定位做得准确,企业的技术创新才不会偏离市场需求的方向,企业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只有将技术创新与市场相结合,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真正价值。在对技术创新进行市场定位时,我们必须同时注意到市场的情况是变幻莫测,难以琢磨的。企业只有不断地挖掘市场机会,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并有效地实施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最终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3 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译. 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第3篇

关键词:战略柔性;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柔性;协调柔性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19-02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突出。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但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及难以预测性,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着巨大风险。成功的技术创新要求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有效结合在一起,企业的战略柔性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1]。

一、企业战略柔性

1、企业战略柔性内涵

目前战略柔性并无统一定义。Moskisson & Harrison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对变化的竞争条件作出反应以及提前行动的能力,并因此而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Sanchez将战略柔性的理解为对动态高度不确定市场环境和未来资源的选择判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随后他又指出战略柔性是企业对来自动态的竞争环境的各种需求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基本途径[2]。M.A.Hitt认为企业战略柔性是环境变化之前提前行动以便增强或维持企业现有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3]。Gerwin&Gupta 认为企业战略柔性是指企业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企业偶然采用的竞争战略的一种类型。Lau认为战略柔性就是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时,依赖自身高级知识和能力不断调整发展目标的一种能力。

从以上学者对战略柔性的定义可以看出,战略柔性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视角,以降低企业内部结构的成本为内容,是企业以内部结构的可调整性和变革性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2、企业战略柔性的维度阐释

Sanchez提出企业的战略柔性由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组成。资源柔性由资源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协调柔性反映了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

资源柔性可以用资源潜在用途的三个维度来描述:(1)资源可被利用的使用范围较大时,资源柔性就较大。本质上,当资源可用来开发、制造、分配或销售不同的产品时,资源柔性增大。(2)资源从一种用途转变到另一种用途的成本和难度较小时,资源柔性就较大。例如当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变到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转换成本降低时,生产线柔性就提高。(3)资源从一种用途转变到另一种可选的用途所需的时间较少时,资源柔性就较大。当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变到生产另一种产品所需的时间减少时,生产系统柔性就增大。

协调柔性包括三个重要维度: (1)确定资源使用的范围。这种能力包括决定组织将创造、生产和销售哪些产品等。(2)识别并建立能应用于战略转换的目标用途的资源链。这种能力反映了组织能利用资源的共享或网络化的程度,并在创造、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活动的“价值链 ”中与资源相联系。(3)通过将可获得的资源运用于目标用途的组织系统和过程来利用资源。这种能力反映了组织有效地管理用于给定目标的相关资源链的程度。

通过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的特征可以发现,企业的战略柔性同时关注企业战略的转换效率和转换成本,强调企业利用环境的变化来提高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4]。

二、战略柔性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高、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7]。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具有对消化吸收的技术与知识进行再加工通过组织、生产、扩散、实现经济效益的能力。一般可以通过经费投入比重、科技人员的比重、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比率、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等方面体现出来[8]。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内部社会资本、组织文化、学习导向、知识能量、知识整合等。战略柔性作为渗透性能力,通过这些因素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资源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竞争情形会迅速发生变化,企业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来应对这些变化,而无论是创新活动的开展还是创新收益的获取都需要企业相应的资源来提供支持,因此,企业的资源柔性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资源柔性低,即企业的资源专用性很强,其将无法有效支持技术创新活动,尤其是突变创新的开展。同时,在获取创新收益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来满足创新的需要,企业已有资源很难应用到新用途,这些资源通常无法满足获取创新收益对资源的需求。因此,低的资源柔性既无法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也无法帮组企业获取创新的收益,企业的创新活动处于低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低。

随着资源柔性的提高,一方面企业资源可以应用到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在转换已有资源用途满足创新商业化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时可以以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完成;这有助于企业获取创新的先动优势和降低产品成本。

然而,过高的资源柔性也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过高的资源柔性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形成能力陷阱,不利于企业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这不利于企业利用新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同时,在创新商业化过程中需要将创新和企业能力加以结合,但企业原有能力通常无法满足创新的需要,尤其是突变创新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形下,企业需要从外界获取和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而企业原有的资源柔性所形成的能力陷阱,不利于企业获取创新商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会对企业获取创新收益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过高的资源柔性往往会使决策者对外部环境变化不敏感,使企业较少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竞争者所采取的行动。这不仅会降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机,也会对企业获取创新收益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即过高的资源柔性不仅没有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反而会伤害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企业的资源柔性处于适度的水平时,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而当企业的资源柔性过低的时候,专用性的资源难以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过高的资源柔性会伤害开展技术创新的动机和获取创新收益的能力。因此,资源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呈倒 U形的关系,见图1。

2、协调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第4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企业边界之外的技术创新投入(Henderson,Cockburn1994)。企业边界之外的创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建立社会创新系统形成创新分工,购买科研院校和政府的科技创新服务(cohen,Nelson,Walsh2002)。二是与行业内竞争对手建立创新联盟(Powell,Kop-ut,Smith-Doerr1996)。三是技术创新风险投资(Dushnitsky,Lenox2002)。如(Rothaermal2001)认为创新联盟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益的知识,(Himmelberg,Petersen1994)认为在关注企业内部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应对外部创新进行相应的关注,(JAylen2010)也对比分析了企业不同竞争战略导向的创新模式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PhilippHerzog,JensLeker2010)从创新文化视角研究了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EAlmirall,RCasadesus2010)通过仿真模型研究表明,合作创新带来的收益与成员间冲突处理的损失权衡是选择创新模式的最好标准。

1技术创新风险投资

按照边际理论当外部技术创新边际产出高于内部技术创新边际产出时必将引导企业选择外部技术创新的概率提高。(Yost,Devlin1993)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其调查的样本中有93%的风投家将CVC作为其主要的投资策略。(Kortum和Lerner,2000)认为创业企业家可能有更多可利用的创新思想。(Kortum,Lerner2000)观察到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创新中更倾向于通过外部投资获取高水平技术专利。通过上述研究结论可以看出许多企业在创新路径选择上把CVC投资作为重要技术窗口,以此为企业快速提升技术水平和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2国内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就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许庆瑞2001)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和组合创新模式的内涵,进而详细阐述了组合创新的五个主要方面的关系,即功能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协调、创新的显性效益和隐形效益的协调、创新活动与创新文化的协调、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协调。这五个方面的组合创新对于企业培育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林毅夫2007)指出,让我国经济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迅速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积累效率,快速改善要素禀赋结构,以最短的研发时间成本快速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万君康2003)基于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收益函数,分析了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机制,认为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选择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结合型创新模式更为适合。(李必强2005)以集成管理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集成管理的功能模块,及对模块之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集成创新模式;(施培公1999)对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和模仿创新成本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利用后发优势选择模仿创新模式优势。(吴晓波2009)认为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并购加剧使得我国制造企业面临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为了实现技术赶超我国制造企业应加强联合,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加快二次创新的技术追赶进程。(柳卸林2004)认为国外发达国家虽然有先进的技术,而国内企业并未掌握所有的技术,但中国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存在着相应的优势,即后发优势。因此,中国要积极采取开放的创新战略,更加开放地加强与国内外各种机构的合作和学习。(陈劲2012)认为知识增值是社会系统的协同创新的核心目标,并提出政、产、学、研,以及中介机构大跨度分工合作的创新组织模式。文章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分析了构建社会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和内涵。

3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现状评述

综合以上国内外对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学者各有其观点,但总体来说呈现为以下发展趋势:第一,国家创新体系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其主要观点是以政府为核心,以产、学、研单位为创新主体,对技术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高效运作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研究成果对本项目研究区域性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技术创新模式的提出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上国内外的研究中大多数是针对于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创新条件和情况而定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对本项目研究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提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究思路。第三,技术创新模式向着多样化和综合化趋势发展。上述国内外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在分析技术创新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并且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提出综合型技术创新模式,这也为本项目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开拓了视野。综合分析各种技术创新模式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第一,自主创新模式,是创新主体为了通过技术垄断获取超额利润所采取的内部创新模式。第二,外部创新模式。是主体有创新的要求,但由于自身创新条件不足,或是创新预期的不确定性而使其选择与其他主体合作创新或委托其他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外部技术创新组织模式。但是,在上述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中基本都是从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的主体的特点出发研究和提出创新模式,而罕有从创新主体选择内部创新或外部创新模式的内在机制着手进行研究的。这样难以彻底揭示创新主体对不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原因和演进规律,也难以针对企业或地区特殊性形成长期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相应的政策保障。因此,针对具体地区或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分析时并不存在普适的最优模式,还应具体深入考察所具备的创新要素,以及近期、中期和长期创新目标加以具体的、系统的分析和选择。

作者:刘君 崔本强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工作处

第5篇

关键词:资源观;技术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07-03

20世纪90年代早期,与技术创新的加剧、国际竞争的激烈、顾客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相适应,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管理理论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由于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竞争的边界已越趋模糊,许多学者逐渐将战略规划的焦点从传统的外部导向的产业分析转变为以企业独特能力为中心的新战略观点,认为企业专有的资产或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形成“资源观”(Resources-Based View)学派。从战略管理的实践来看,企业要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方面,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从技术来源、创新程度等方面选择一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战略。许多对创新的相关研究将“技术创新战略”当作自变量,探讨不同的战略运作与选择下,对于组织绩效或新产品开发绩效等的影响,以“规范性”研究寻求最佳的企业决策。本文主要从企业资源观的角度出发,以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前置与影响因子,考虑企业内在条件与技术创新的匹配问题,研究资源观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

自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后,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合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战略理论研究,形成了技术创新战略的相关理论。对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到目前也没有统一的划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从技术来源和创新程度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划分。

(一)按技术来源划分

1.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引进购买、破译其核心技术或技术秘密基础上,实行对产品的功能和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进,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以确立竞争地位,取得经济效益的行为。

2.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创新战略。在这种战略下,参加合作的各方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

3.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通过研究、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创新活动。

(二)按创新程度划分

1.渐进式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改进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渐进性创新是一种较稳妥的创新方式,它一般是对原产品进行渐进的、分步骤的改进。这种技术创新投资费用少、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但它难以获得突破性创新所拥有的行业垄断地位或成本领先地位。

2.突破性创新

突破性创新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它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突破性创新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结构,形成规模效益,使企业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形成一种跳跃式发展,取得规模经济,获得成本优势和差异优势。但突破性创新研发投资与推广产品费用大,产品进入市场周期长。

二、企业资源观相关理论

资源观是一种强调企业内部分析的战略理论,聚焦于企

业内部的资产、技能、能力和知识进行研究,近年来引起战略学界相当大的反响。资源观理论研究基础是Penrose在1959年提出的“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即组织的投入要素随着学习与经验而不断改变,其投入组合的关系也将随之不同,组织因而出现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由于组织剩余存在不完全市场当中,组织为发挥其经济效率,因而诱发组织内部的成长。到20世纪80年代,相关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后续研究,使得资源观获得空前的重视,因而在学术界成为主流观念。Barney(1991)发表在《Journal of Management》上的论文《企业资源与持续的竞争优势》中指出:企业可通过本身资源与能力的累积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竞争优势,称为“资源观模式”。资源观强调以资源为公司战略决策的思考逻辑中心,将其与公司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决策相联系,重点是辨识、澄清、培植、发展与保护组织的核心或独特资源。

在企业资源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于企业资源的含义不同学者看法也有较大的差异。Barney(1991)采取较广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含公司资源、能力,以及由公司所控制的资产(assets)、组织程序(organizational processes)、公司特质(firm attributes)、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等;而Fiol & Lyles(1985)与Wernerfelt(1989)则采取较狭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括无形资产、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等。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的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的哪些资源会影响技术创新战略的决策。因此应主要从企业的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方面研究企业的资源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

(一)企业的技术能力

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充分利用和发展已有技术知识并创造新技术知识的能力,它体现为人员素质、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组织结构及过程、外部知识网络以及共同价值观等。技术能力并不只是生产制造与研发的能力,它更描述了企业创新的所有活动,应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方法、市场推广,以及为了规划,组织和执行生产计划、市场计划所需的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因此,技术能力应是有关产品设计、制造及配装以及市场扩散所需的知识、设备、信息及其诀窍等能力,能将资源转化为特定目的、任务或产品。

技术能力是企业的关键能力,特别是在技术密集行业中,技术能力是核心能力建设的基石,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技术能力有助于技术的模仿、修改与创新,且技术能力是技术进步提升层次的条件。

(二)企业的补充性资产

补充性资产是指一个能力资源,如销售渠道、服务能力、财务资产、无形资产和补充性产品等。对于补充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是获得创新收益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掌握这些资产的公司更有可能从创新中获得商业利润。当一项创新产品需要利用特殊的设备或配套材料时,如果创新企业是这种补充性资产的唯一拥有者,那么创新产品是否需要专利权的保护,已经不是重要问题。与只针对“最初的和真正的发明者”的专利权保护不同,通过补充性资产获得利润的机会向每一个掌握资产的人敞开,不论是创新者还是其他任何人。

一个缺乏某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很难获得预期的创新收益,在寻求这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过程中,提供补充性资产的企业往往坚持要分享一部分创新收益,缺乏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有时不得不花费高额的代价去获得补充性资产。因此,企业在逐步导入、拓展核心技术与能力的发展可能性,以及之后维系、扩充技术与能力成功果实的各阶段,都需要补充性资产的不断增长与配合。企业要有效的利用补充性资产,然后专注于本身的核心创新能力,为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的关系资源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业务上的往来或者战略上的运用,与外界有许多频繁与必要性的互动,不论是供货商、顾客、政府单位、研究单位、同业等等。在此过程中会形成企业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包含企业内、外部各种正式非正式、长期或短期、固定或暂时的各种关系传递的各种信息。企业的关系资源与网络关系强弱,会影响企业的营运与作业。企业间基于本身的专业形成自然分工,同时又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祸福与共的事业共同体,如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组织间关系各种关系,如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大学等学术机构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本身即为企业竞争优势之一,不论结合的方式或内容为何,网络中的成员是借着彼此间的资源互补、相互合作来达到彼此的目的;而在信任的基础下,信息分享与学习效果也是网络内企业得以成长的重要因子,互信互赖的关系更可视为企业重要资产之一。关系资源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合作伙伴间的知识交换,降低交易成本,也可有效防止不必要的知识外流,因此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关系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战略上的巨大价值。

三、资源观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资源观是战略管理领域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观点与学说,资源观的重点在于强调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Grant(1991)提出的以资源观导向的战略分析架构中,说明了从资源观出发,辨识、分类,依据资源可以产生的竞争优势,再选择最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战略,战略拟定、执行之后,再以确认必须补充、增强或提升哪些资源观,形成一个循环。如下图所示:

从图的架构中可以得知,企业的资源与战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最初所握有的资源,因具有专用性、独特性、模糊性等特质,因而可形成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对自身资源的辨识与分类,自身能力的识别,评估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可行战略,并在此过程中辨识必须增强与补足的核心资源,再一次成为循环。

从技术创新战略来看,广义的创新除产品或过程创新外,还包含组织创新、战略创新等,因此技术创新战略的内涵应是包含在企业战略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应仍是以企业制定战略的程序相同。企业所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不同,对于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如采取高度的自主创新战略则需要大量的R&D资源的投入,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组织管理能力与学习、吸收能力;相对的如果企业采取技术跟随战略或者模仿创新战略,则对上述资源与能力的要求则较低。因此,在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制定战略。

(一)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求胜的一种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在新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中,如果产品开发的速度快,设计方案、品质优于对手,或成本较低,说明企业的技术能力强。企业若向来以技术领先者自居,同时其本身也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则通常会倾向采用内部自行研发方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通常以自身技术能力的运用为优先,在开发升级型产品时,由于需要更高精密度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自行研发而突破,因而需外界专业企业的支持,以购买技术、合资或进行移转;而在开发无关性产品时,因为产品技术知识为企业完全不熟悉,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薄弱,因此倾向于自外获取技术的创新方式;而应用型产品在技术特质与原有的产品较为接近,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上较能掌握,因此多以自行研发的方式进行开发。

在创新程度方面,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受到与原有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层次的影响。通常升级型与无关型的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大、技术层次较高,而应用型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小、技术层次中等。因此,技术能力较优者的企业,采用突破性的创新战略,开发与过去企业研发方向或核心技术十分迥异的产品进行开发,产品的新颖度较高、强调创意以及开发新技术,属于高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而技术能力较劣者的企业,则选择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战略,以现有产品的延伸或附加新特性,新颖度较低、多为现有产品或技术的修正、改良或延伸,属于低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即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亦然。

(二)补充性资产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由于企业的关系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的专有资源,如与客户关系、与供应商关系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这些关系资源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关,在此将企业的关系资源纳入补充性资产加以讨论。

企业在创新产品与商业化的过程中,除核心技术外,常伴随着其他能力或资产的使用,若不能掌握这些伴随的补充性资产,创新的利润会被别家企业所乘机占有。因此,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补充性资产与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战略重要性。

当企业新进入某个行业,虽然掌握了新技术,但由于缺乏商品化知识与经验等补充性资产。企业为了将其技术快速商品化推出市场,通常会选择与现有企业合作。在许多研发联盟的研究中发现,联盟的组成原因多以补充性资产的取得为主要动机之一,即加入研发联盟主要是为了获取自身所缺乏的补充性资产。因此,在研发项目中,当掌握的补充性资产较少时,会倾向以外部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寻求外部的协助与合作,反之,若补充性资产较多时,则由于在创新的制造、检验、测试等价值活动所需的资源已可全然掌握,则会以内部创新方式进行开发。

企业运营过程中若缺乏补充性资产的搭配,企业的创新利得将会被竞争对手有机可乘。由于高度创新的产品与项目在行业内全新或很少出现,因此,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源,或者与可以充分掌握的资源相互配合,才能达成战略目标。当企业可以掌控与配置的补充性资产较高时,如上级给予充分的财务资源,与供应商、政府部门、研究单位等外部关系十分良好,由于创新所需的活动与资源都能有效掌握,无后顾之忧,故此时将会倾向于较高程度的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企业在进行研发项目的战略性考虑时,若缺乏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在检验、测试等活动无法自己完成,或缺乏完成此活动的外部资源可以投入,此时以理性的决策者而言,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做最有效的运用,达到最佳效益,故会倾向于较低程度的渐进式创新战略。

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即补充性资产较高的项目,将倾向采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模仿或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在创新程度上,补充性资产较高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渐进式技术创新战略。

四、小结

本文基于资源观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企业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通过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一)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

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技术能力较低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模仿或合作的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渐进式创新战略。

(二)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

第6篇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 全球化

一、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回顾

跨国公司R&D全球化(R&D Internationalization )是指跨国公司从其全球化经营战略出发,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与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R&D资源,构建全球R&D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东道国的科技资源,并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广泛的外部合作,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技术领先优势。

1.R&D和R&D全球化

R&D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缩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科学术语,我国一般译为“研究与开发”、"R&D"、“研究与试验性发展”、“研究与发展”等。在我国R&D通常被称为研究与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R&D的定义是:为了增加知识(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性工作.

R&D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工作。应用研究则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开发研究是利用前两者而获得的以及实际经验中的现有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 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 以及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三者构成了R&D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衔接的循环活动(如图1,见图2)

图1 R&D活动的全过程

图2 R&D活动循环过程的流程图

(1)R&D对技术创新的引擎效应

一般说来,只有存在R&D活动,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即R&D活动是技术创新的起始性的必要条件。R&D本身含有两项典型工作:其一为独创,其二为模仿。创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具有非线性特征。R&D活动活跃时,R&D系统中的各个构成要素存在着正相关的影响:当其中某一创新因子的运动(以点的形式出现)有增加或减少趋势时,另一创新因子则会向同一个方向运动, 这种影响进而波及多个创新因子。这些要素将按照某种组合排列起来形成创新链。有相关性的创新链最终连接起来,形成创新面,从而使得整个R&D活动形成一个有力的强化机制(如图3)。

图3 R&D对技术创新引擎效应示意图

图3中,T代表时间,I代表技术创新能力,P代表创新绩效,M代表的空间为创新的收益。我们用简单的函数关系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M=f(T,I,P)。

(2)R&D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效应

当技术创新出现之后,会有一系列的后续创新,我们称之为持续创新过程。它在效果上就表现为R&D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效应。R&D完成了技术创新的引擎作用之后,其模仿作用使技术创新进人了持续效应阶段。就创新过程而言.引擎阶段只占很短的一段.欲使创新最终完成,必须进一步加大R&D的投人。而技术创新不仅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问世,更是创新知识的生产。随着R&D活动深人,技术创新的专有知识不断扩大,知识编码程度不断增强。创新构思通过“编码一扩散” 和“扩散一编码” 两种途径不断向专有知识汇聚,最终形成创新原理。R&D活动的时滞性和新技术的转换成本.使得这一效应变成常态。但知识编码达到一定程度时,R&D对技术创新的边际效应成递减趋势.特别是当R&D活动成本大于转换成本时,更高级技术平台上的技术路径的出现将会成为可能(如图4)。

图4 R&D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效应示意图

图4中,AB段的斜率大,为R&D对技术创新的引擎区.BC段斜率小,较为平缓,为R&D对技术创新的持续区。新引擎区和新持续区同理。

(3)R&D对技术创新的滚动效应

随着技术创新在空间上的展开.R&D的双重作用就会日益凸现出来。滚动效应就是基于此提出的。所谓双重效应就是R&D活动除了可以生产新的知识之外,还可以提高创新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R&D的这两种作用是紧密联系的,新知识的产生使创新知识库的库存得以增加。这内在地提高了R&D对外部知识学习的速度和对外部知识效用的识别能力,使R&D更快地将外部知识应用于自身技术开发。创新主体的吸收能力是基于竞争者知识的溢出及行业外知识而发展起来的。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正是以创新人员和设备为载体的R&D活动来实现的(如图5)。

图5 R&D对技术创新的滚动效应示意图

图5中,技术能力是技术创新的内环,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的外环。随着时间的延伸,R&D的双重效应日益突出,使技术创新这一圆球在空间上也不断延展。

(4) R&D对技术创新的积蓄效应

由于R&D的成果包括有形产出和无形产出两种, 因此技术创新并不总表现为立即带来商业利润或市场份额的扩大(如图6)。积蓄效应正是针对无形产出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术创新专有知识的积蓄,其二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积蓄。这两方面都与特定的技术领域相联系,即都是基于同一技术轨道为主线而形成的。因此这种无形产出是技术创新内在力量的积蓄(当然当这种技术轨道被打断,原来的积累可能被部分废弃)。此外,“用中学” (1earning by using)、“干中学”(1earning by doing)观点的提出,也可以进一步地说明这种积蓄的沉淀效应(如图6)。

图6 R&D对技术创新的积蓄效应示意图

2.有关跨国公司的基本理论

(1)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论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优势之一就是企业的 R&D活动,企业要想维持长期的特定优势,就要牢牢地控制住R&D中心环节,这是不能解释跨国公司R&D全球化现象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特定优势理论并不能推出跨国公司将 R&D 集中于母国的结论。因为特定优势理论仅仅指出跨国公司利用其拥有的特定优势来克服国际市场的障碍而取得利润。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全球化经营。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是产品或产业生命周期特定阶段演进的结果。他假定知识并不是公共产品,而是企业研发的产物。企业先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开发出新产品,在“新产品阶段”,企业一般在国内生产,大部分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并将新产品的一部分以出口的形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当进入“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已经定型,海外需求增加,以及仿制品和替代品的出现,降低成本成为生产者主要的考虑因素。

(3)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的思想基础可以追溯到科斯的产权经济学理论。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具有不完全性,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使技术、知识等中间产品在公司内部进行流动,以减少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当内部化的过程超越了国家,企业的R&D活动具有初期投入大、风险高而收益不确定的特点,并且R&D产品和技术又很难通过市场定价。

二、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跨国公司海外R&D支出占总R&D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

加大海外R&D的投入己成为近年来发达国家实施全球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从1986年到1997年,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R&D支出由46亿美元增加到147亿美元,10年增加了3倍多,而同期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内的R&D支出仅增加了2倍。1997年,美国公司在海外的R&D支出占公司R&D全部支出的比重上升到10.6%,而1990年和1985年,这一比重分别只有9.7%和6.4%。

2.跨国公司海外R&D分支机构不断增加

建立海外R&D机构是跨国公司R&D全球化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形式,根据Pearce和Singh对1992年《财富》排列的世界S00强的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及海外分支机构的914家实验室进行的调查,发现欧洲国家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和瑞士跨国公司的实验室超过SO%设在母国之外。位于加拿大、美国、意大利、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实验室,有超过50%的实验室属外国所有。

3.跨国公司海外创建新的R&D机构

在海外投资建立R&D机构,直接利用东道国的人才、技术、教育、研究等各种资源,已经成为当代跨国公司实施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最直接途径。跨国公司往往选择高技术产业和高科技研究聚集地区投资建立R&D机构,以期跟踪、获取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把握高科技发展动向。

4.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产业特征

不同产业在R&D过程、生产工艺及产品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R&D活动在地域上的可分离性的差异以及R&D与制造、销售等下游过程之间互动关系的差异性,因此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产业分布特征十分显著。R&D全球化程度(用海外R&D投资/R&D投资总额的比重表示)相对较高的行业有化学和医药行业、家用电子行业、信息和通讯产业。其中电子和医药行业R&D活动的全球化程度是相对最高的。

三、结论

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19-02

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抓住市场信息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这个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初始阶段、设计阶段、试制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就取决于以上各阶段的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由于技术本身具有隐蔽性、潜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成功与否以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险。

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的关系。企业创新主要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或合作创新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彼此间存在若干差异,但也有某些共性和互动性。企业往往不是选择某种单一的创新模式,而是三种模式的混合体,只不过是以某种模式为主导而已,但选择的原则都是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竞争力,并要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动及时调整创新主导战略。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要与企业本身的技术实力、市场机会及技术市场发育程度相匹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原始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的知识,以大学和研究院所为主。集成创新就是指把个别的知识或者技术,整合为新的系统,是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是对引进的科学与技术,通过吸收、消化再研究,突破引进的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后两种创新以企业为主,产学研合作。过去我们的原始创新少一点,所以现在讲得比较多。事实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和消化再创新都是自主创新,不能偏废哪一类。原始创新的难度最大,把它放在首位也是企业长远发展必须的。但鉴于中国目前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原始创新不可能也不应该占很大比重。事实上,即使在发达国家原始创新在创新整体中也没有占到最大比重,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在中国现阶段,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是大量的。由于缺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国企业只能不停地引进升级设备,造成了“反复引进”。因此,企业在确定技术引进项目时,就应该制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制度及具体步骤,这样才能真正“买到”技术,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型企业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聚集技术力量,促进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强优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机构,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或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促进国家重点企业本着“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形成有效运行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运行机制,形成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体系;调整和改进中国产业组织政策,鼓励和保护企业间的合理竞争,限制不正当竞争,使产业组织政策能更好地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中国技术创新系统整合效率。

2.政府方面对技术创新作出长远规划。建立与完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以形成比较优势。同时,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使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关部门应当及早将这些工作纳入国家政策的整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制定积极的对策。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取向应是市场化,一方面应把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向市场,使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向市场提供适用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还应转换技术创新的主体,即由院所导向型转为企业导向型,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样,有利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从而激励技术创新。

3.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国家要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快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科技咨询等科技中介机构的扶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让和流通,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尤其要发挥信息网络优势,构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联合信息网,向社会公布企业技术难题,征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及时做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组织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上的持续创新。

4.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国要完善竞争法、金融法、税法等,形成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法律环境,完善科技进步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各级政府要重点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完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进行具体细化,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以此激励企业创新,引导企业创新并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此外,明确科研成果的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让和应用,切实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利益,鼓励科研机构及发明创造人发挥潜能进行科研创新;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鼓励企业进行专利申请,并加快审批速度;引导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对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版权的综合运用和战略管理能力,发挥知识产权在保护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提高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构建技术创新模式打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1.自主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市场的新收益。自主创新是企业利用自有的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新的规律,掌握新的方法,发明新的技术,创造新产品,占领更大的市场迅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使企业抢占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能够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自主创新优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效能革命;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2.模仿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者的示范影响和利益机制驱动之下,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引进技术,并在率先创新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是对获得的高新技术的隐含知识;通过模仿实验掌握技术要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最初的隐含知识多从先进的分解技术来破译高新技术产品获得,或是通过招聘有此经验的工程师的方法获得,也有的是通过对从文献中获得的明确知识进行研究,以及采用参观生产现场的办法来提高企业前期隐含知识水平。这种模仿创新比较适合于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进和提高。

3.引进创新模式。引进创新是引进高新技术,进行充分消化,全面掌握技术要领,同时紧紧跟踪引进方技术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引进的目的在于创新。离开创新的引进是消极的引进。这种引进能维持企业短暂的领先地位,然后便会进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引进创新的成本较高,但成功的把握亦较大。引进创新优势:在原始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容易实现局部技术改进;更明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而容易创新成功;攻关方向明确,可以避免原始创新的许多弯路,易获得技术上的跳跃式发展。许多国家的企业的实践证明,引进创新是弱小后进企业实现后发优势的重要的赶超战略,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快速途径,是实现低风险、低成本的创新形态。

4.合作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为主体,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政府相互或共同合作实现创新经济活动的创新模式,紧紧依靠科技,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加速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合作创新的优势在于优势互补。

结束语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法宝。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轻工、服装、化工、仪表、机械等传统工业行业中,加入WTO后,这些行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竞争实力。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型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层面,不仅在创造 GDP、解决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而且也是推进技术创新的活跃力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而复杂的竞争局面。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是唯一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白津光.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3]李富强.知识经济和知识产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黄淑和.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努力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J].国有资产管理,2007,(11).

第8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技术壁垒 技术创新

前言

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09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有34.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74.32亿美元,比2008年增加68.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4.78%,比2008年上升1.24个百分点;企业新增成本246.25亿美元,比2008年上升5.53亿美元。显然,我国遭受出口目标市场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产品多,损失大。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永无止境,“破壁”成为每一个出口国和出口企业永无休止的艰巨任务。本文立足于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超过2930万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且已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国情,剖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路径,提出提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力、实现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跨越的对策。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路径分析

国际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践可以证明,产业集群具有自组织系统的创新性,其实现机制是集群内市场主体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竞争为创新提供压力与动力,协作为创新提供有效的实现形式。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来源,是迫使企业降低成本、开拓市场、改进技术与管理的压力与动力。集群内企业相互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高于与域外其它企业之间的竞争,面对随时破产的压力,面对域内其他企业创新利润的诱惑,集群内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同时,集群内企业彼此之间经常有各种往来,彼此的信任度高,地理位置也较近,协作创新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产业集群必须有高水平的创新,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内的系统性使集群内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使得各企业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活动,而让临近企业做辅工作(但对于这个企业来说,这却是它的核心工作)。高度专业化的企业群体提高了创新的机会,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与集聚更进一步刺激了创新的动力。

那么,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是如何发展形成的?大量实地观测和深入调查表明,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轨道生成与衍化路径,既与产业结构内的一般因素有关,也与其所根植于的地域特定因素相关。一般来说,激励或抑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生成与衍化的驱动力可归纳为三种:拉动力、推动力与催化力。拉动力和推动力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生成与衍化的原动力,源自技术变革频率,技术选择的多样性、企业能力差异化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而产业持续竞争优势、产业结构优化和价值链的梯度转移则是最直接的拉动力;同时,竞争结构、制度激励相容条件、技术交易条件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演变重要的催化力。而这三种驱动力必须通过集群内相互依存、相互竞合状态微观企业内的具体行为决策和创新活动传导、实施、作用。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实质是通过构建网络模块系统下经济秩序与技术秩序而最终形成,实现包含组织、技术、市场创新知识整合与模块协作界面和内隐规则的协调。产业集群内竞争优势的关键不仅仅取决于关联资产专业化网络所内涵的柔性生产体系所带来的生产成本低端化效率,更主要体现在包容于网络价值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所体现出的高端创新能力。而作为产业结构优化转移(低端产业高端产业)与价值链的梯度转移(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的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也就内在体现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衍化路径。由此可见,体现于产业集群生存与升级能力的产业持续竞争优势、产业结构优化与价值链的梯度转移这三方面因素是决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生成与衍化机制的主要拉动力。

产业集群所面临产业或产品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系数,对于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的形成和衍化路径具有不可忽略的复杂作用力。在高变化频率、多变动路径的产业或产品技术环境中,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衍化可能呈现“跳跃式”非平稳增长衍化路径;在变化频率可预测、变动路径明确产业或产品技术环境中,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衍化呈现平稳连续增长路径;而在变化路径固化的产业或产品技术环境中,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面临整体缺失或呈现循环锁定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在不同技术环境下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多样衍化路径形式,究其原因在于:技术变化频率与变动路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形成了集群内对产业技术创新主导权与掌控权“创造性毁灭”的竞争风险及在不同企业间的动态转移,进而造成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衍化路径的动态不确定性。特别要指出的是,企业能力差异化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生成和衍化有着独特影响。企业能力的同质化会阻碍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成与衍化,相反情况,企业能力的多层次差别化有利于主导企业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建构与协调。

在技术增长和可转移扩散成为经济增长源泉情形下,常规性、专业化的创新能力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竞争的“原动力”,而这种常规性专业化的创新能力更直接体现于处于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市场结构内的规模企业,不可消除的竞争压力驱使相互依存的企业将创新过程常规化、系统化、模块化,成为企业内一种“惯例性”和“可预测”的正反馈性基本生产活动。同时,其又能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设计与掌控,形成极为重要的产品差异化定价能力,进而产生进行持续创新投入有效补偿的良性循环机制。在企业集群化、网络化与模块化条件下,这种常规性专业化创新能力转变为具有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结构的产业链体系之间与企业网络群落之间的竞争手段,转变为掌握产业链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核心企业之间的主要竞争方式。在企业网络模块化形态下,垄断竞争结构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这种内在互动机制并未得到削弱;相反,在以企业网络群落或生产链体系为基本竞争单元的新产业表达形式下得到了强化。

综上,集群内影响产业技术创新的拉动力、推动力与催化力交互产生多维效应,催生和衍化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同时,“三力”皆必须通过影响微观企业内企业家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选择来发挥其效用。

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一)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支撑平台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专业化人才、资金、信息、公共服务等等,其中,专业化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在产业集群内,一方面,有为企业提供人才供给的大学、科研机构、培训机构等,另一方面,产业集群本身对人才的强烈吸纳能力造成大量人才慕名而来,也形成专业化人才的供给。正如马歇尔所说:“雇主们往往到他们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厂主,即使他能得到一般劳动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为缺少某种专门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而熟练的工人如被解雇,也不易有别的办法”最后,集群中人员流动频繁,劳动力在不断地工作更换中得到学习与锻炼,专业化程度提高迅速。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有力供给,为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

在创新资金方面,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可以由专业化的金融机构提供,同时,这也是集群最特殊的部分,由于集群内企业互相了解、信任,加上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固定的社会网络存在,企业之间相互筹措技术创新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此外,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同利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工具以及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有形资源,这大大降低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花费的固定成本。而对无形资源(知识、信息、技术和品牌形象等)的共享则是集群企业保持技术创新的源泉。集群内企业、机构通过地理接近性和相似的产业文化,便捷了企业间通过人员流动与非正式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及不同组织之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速度。

(二)产业集群内激烈的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

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内驱力,而竞争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多而加剧。在产业集群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并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生产,集群内的竞争非常激烈。

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很小,从而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不管是走低成本之路还是走产品差异化之路,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因此,迫于生存压力,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更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动机。另一方面,在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无形中给其他的企业以很大竞争压力和利润驱动力,从而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创新。

(三)产业集群为企业技术创新节约成本以降低风险

实践证明,当代的技术创新活动仅靠单个企业的力量己经很难满足其要求,它必须通过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方式来推动。从技术创新过程本身的要求来看,技术创新涉及到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制造、商业化推广多个环节。在这过程中,技术和市场共同起作用。从技术创新活动实施的环境来看,当代的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发展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正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它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联系频繁,便于现场参观,面对面地聚会和交流,使他们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变化,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和技术方向的把握,有利于相关企业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既可分散创新风险,减少创新困难,而且可加快创新速度。同时企业的创新成果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扩散更快,从而促进着整个群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又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集群内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而集群机制又为创新提供着有利的条件,比如在集群内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设备和工具等各类资源。

产业集群内企业所形成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创新资源方面是对大企业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但在创新活力方面又优于大企业,它兼具了大中小各类企业的优点,又避免了大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弊端。另外,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

(四)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是由市场的需要引起,企业通过组合各种创新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并进行生产,最终进行商业化,当它商业化成功、企业取得利益时,这项技术创新才算成功。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

(五)产业集群加速集群内产业技术扩散

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这种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创新成果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扩散效果。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系统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高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事实上,产业集群内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少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多是通过技术创新扩散形式实现的。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技术的深度和创新的先进性,更大程度上还要根据市场的接受程度,即技术创新的扩散程度来判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技术创新的后续过程,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虽然技术扩散是不是技术创新的一个方面经济学家还存在争议,但是在产业集群内,技术扩散以及技术扩散引起的企业技术创新都是其他区域内无法相比的。

当前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破壁”路径选择

由上可知,产业集群是突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自身限制的有效组织方式。根据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最根本最长效的“破壁”之法是提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力。

(一)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

首先,整合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部门(经营决策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情报信息部门)应紧密联系,且能与国内外技术创新系统紧密合作,形成协作创新的网络体系,完成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其次,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领导机制。企业要建立技术创新和管理的专门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投融资决策等重大事项。

再次,完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机制。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广泛存在,这些风险既包括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而导致的客观风险,也包括由于决策者风险意识淡漠、决策失误、项目管理不当而导致的主观风险,因此,对企业技术创新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成功率、减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损失的有效手段。

(二)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

总的来说,在我国现有的技术进步体系中,缺乏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持环节。一是进一步鼓励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突出科技要素的分配,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三是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政策的服务体系;四是促使“产学研”结合成为共享的价值链。

(三)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和产业“破壁”能力

一是加强交通、电力、信息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群发展的硬环境。

二是为集群内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帮助他们进行宏观市场需求分析。

三是健全相关的支撑机构和中介服务体系,为区内集群的成长提供组织、协调和保障作用。

四是推动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帮助建立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链,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五是出台支持产业集群的优惠政策,如对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六是政府要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国际大项目,或一些公共机构、智囊团体,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四)产业集群要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准“破壁”切入点

全球价值链是从全球的视角来研究产业链条的空间配置和占据不同价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之间关系。由于不同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在进入全球价值链时遇到的壁垒不同,因而要选取不同的切入点和产业升级途径。

例如,对于服装、制鞋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来料(来样)加工等形式,依托于一些高价值的品牌和竞争力强的跨国公司,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上游生产环节,并在该价值链中的主导者支持下实现产品升级和过程升级;而对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面临的主要是技术壁垒,但其优势在于拥有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因此可选择零配件制造或售后服务等下游环节进入全球价值链,形成竞争优势。

(五)发展高、精、新技术产业集群

创建知名地域品牌,让国外壁垒不攻自破。要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和软件园等为载体,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高、精、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对集群内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国家应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投资扶持等扶持政策。引导建立“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模式。鼓励和扶持个别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领先企业加快企业品牌建设的步伐,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由省级名牌到国家级名牌再到世界级名牌,逐级提升,在集群内形成一个品牌梯队,让国外所谓的技术“壁垒”不攻自破。

参考文献:

1.吴珊珊,罗莎.三成多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EB/OL].中国质量新闻网.省略2010-06-18

2.Baumol,W.资本主义增长奇迹:自由市场创新机器[M].中信出版社,2003

3.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4(9)

4.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 :Macmillan. 1920(1890)

5.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 [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第9篇

1 产业集群的概念

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是它的地理根植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

2 创新的概念

熊彼特(J.A. Schumpeter)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思想,并认为:不屈不挠的企业家具有挑战阻力和风险的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创新的前提是适宜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产业集群环境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扩散。正如巴顿指出:地理上的集中能给企业很大的刺激去进行改革。

3 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创新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区域竞争力。特别是邻近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信任,以及邻近企业之间劳动分工与协作,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推动产业创新。

3.1 产业集群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所谓挤压效应是指,由于一部分集群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其成果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应付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另外,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亲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这一切导致了“集群中飘荡者行业秘密的空气”(马歇尔语),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默晦知识更容易扩散。

3.2 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就近寻找交易对象,就近取得原材料、中间品供应,比较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资本、技术和员工,减少了运输费用等交易成本。这使得它与其他地方相比,进入障碍更低。这样,依附、承载于经济组织、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创新,就因企业产生、运行的低成本、便利性而有了频繁产生的现实可能性。

3.3 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栖息地”

产业集群也使供应商、人才、专业化信息、辅助设施等资源高度密集于一个地方,从而使得于技术创新相关的资源获取成本大大降低,使人们开展技术创新变得容易了、方便了,区域内技术创新总的成本降低了。这也是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卓有成效运行的标志。在技术、产业创新密集的区域,同行多、讨论多、离高校近、人才聚集,并有领先用户,由一些敢于用新产品、愿意用新产品的用户,他们可以很好得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区内供应商、合伙者多,建立新企业的成本低;区内同行竞争激烈,从而有助于激发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潜力。 

4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

4.1 技术创新拉动了新的产业集群的产生

由于技术创新的种类与功能不尽相同,不同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机会与能力就不尽相同,从而使技术创新的速率和强度在不同产业中就不尽相同,进而又使生产率增长的速率和结果不尽相同。重大技术创新导致区域主导产业出现,当主导产业进入成熟期,突破式技术创新逐渐被改良的技术创新所代替,使生产率的提高与成本的减低逐渐趋缓,一旦新的主导产业确立,某些改良技术很快地被大量的转移式技术创新取代,又延缓了新的生产率趋缓的时间,促进社会经济较长时间保持繁荣。此后,将进入下一个周期的技术创新,新的主导产业将出现,新的产业集群代替原有的产业集群,这样产业结构就不断的变动更新了。外在的表现为产业结构与经济过程的短、中、长周期变动,内在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生产得以更新。  4.2 技术创新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阶段,国际分工日益深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哪个企业掌握了新技术,这个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就处于优势地位,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但是任何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创新资源中都拥有绝对优势,即使同一类型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从而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互补融合的物质基础。创新资源的竞争在相当长时期内决定这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能有效地缩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中的缺口,弥补企业自身资源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5 经验探索

在国际上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最好的案例是美国硅谷。1940年之前,硅谷还一直是以农牧业为主,但自从1965年以来,硅谷快速地成为了闻名世界的经典产业集群,一直走在全球高科技的最前沿,成为世界上最老牌的、最先进的、最成功的知识经济基地。“硅谷”两个字已经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人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硅谷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硅谷以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硅谷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系统。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有很强的互动作用,在产业集群中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的资源共享,使技术的溢出效应更强,隐性知识更容易扩散,从而促进了集群内部的创新,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又使相关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等各个部门相互作用、密切合作,在技术创新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推动技术创新自运行、自发展的机制和驱动力量,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更加显著。

6 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互动发展中的问题

6.1 技术创新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利用

产业群中技术开发者之间、技术开发与促进者之间的关联度低。群内企业间关联度不高,技术开发者之间的联系松散,造成了其相互间交易成本高、降低了高新产业群的合作效率;同时技术开发者和促进者之间联系在创新网络和共享关联组织群中缺乏有效的整合,企业缺乏创新的活力和区位优势,不利于产业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高新区的孵化创新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的合作机制还不完善。未能利用技术固化推动创新中技术知识的搜寻和扩散,从而促进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6.2 集群创新能力不高

我国现在存在的产业集群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这种集群里面存在的都是一些技术简单、投资不大、易于模仿、便于进入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进入壁垒都比较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一般处于价值链的末端,以价格竞争为主,集群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6.3 产业集群的软环境不健全

集群内的软环境不尽人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中介组织发育不良,行业协会没有发挥“搭桥牵钱”的作用,不能满足集群内企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群内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由于我国对金融体系实行严格的管制,使得群内没有形成有效风险投资机构。不健全的产业集群服务体系减弱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联动机制的形成。

7 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创新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不仅取决于自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针对产业集群的特点及发现的问题,为能有效促动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10篇

一、创新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1)更新观念是创新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先决条件。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自身的创新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一次根本性转变,是工会经济工作指导方针的突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活动的思想转变,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指导下,按照新时期党对工会工作的要求,从工会的性质、职能、特点、优势出发,根据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对传统的工会经济工作模式实现科学的合理扬弃,既要在活动提法上创新,活动形式上创新,更要在活动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创新,使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工作体制,形成强有力的群众性工作保障机制。群众性技术活动自身创新,既是一个更新观念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和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工会干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有胆有识,站在更新、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研究、设计和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工作;通过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建立健全有序有效的群众性技术创新工作体系和管理机制,正确把握和引导创新活动按照经济规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运行,取得实效;通过这个过程,能够使我们提高创造性的决策能力,学会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化机遇为优势和动力,勇于创新,精于创新,实现群众性技术创新的较大突破,使工会群众性技术创新工作在企业发展全局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也是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自身创新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2)丰富群众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我们鞍钢不仅包括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艺和生产方式等创新,还应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鞍钢发展进步,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力,更加需要职工群众技术创新创造力的支持,不断扩大和丰富群众性技术创新内涵,创新各种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内容,才能推动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向企业多层次多领域发展。扩大群众性技术创新的内涵,须从企业的技术发展特点和生产实际出发,确定创新活动的重点和创新活动的方式,使群众性技术创新更具可操作性。群众性技术创新要把解决影响制约生产的关键点、降本增效工作等问题作为重点,紧紧围绕创新技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搞好服务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扩大群众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不断提高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向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要赋予工会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日常群众经济工作以新的内涵,提出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域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使工会群众性技术创新在发展生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变革创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时代的要求。在当今世界快速变革的今天,经济发展的大潮汹涌澎湃,不进则退,适者生存。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和实践者,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体,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带领职工群众投身技术创新活动,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时代赋予工会的神圣使命,是工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工会组织更应当站在群众性技术创新的最前列,带领职工坚持创新不动摇,使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崭新的时代气息,展示工会工作的特色和重要作用。

二、建设高素质群众性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扎实开展全员岗位技能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学习管理及专业技术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着眼生产限制性环节,加强生产技术、设备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总结先进操作法,挖掘和推广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总结的成功技术经验和练就的“绝招”、“绝活”、“绝技”;在作业区及班组中广泛开展小改小革、技术创新竞赛活动,人人争当创新能手。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设置培训内容,增加技术含量和提高使用价值,提高培训质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核心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2)发挥优势,形成合力,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我们企业每一名职工,尤其优秀职工,都有施展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欲望,好的欲望是无穷的动力,加以正确引导和发挥,将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因此,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必须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欲望,尤其要鼓励优秀人才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挑大梁。一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鞭打快牛,为技术骨干加担子,出成果;二是发挥管理人员岗位管理优势,指定课题和任务,在综合管理创新上实施突破;三是坚持“三结合”,即生产岗位工人、管理人员,设备点检人员三个方面的结合。依靠人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提高创新项目的技术含量,把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抓出成效的重要保证。

(3)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专业优势,开展岗位协作攻关活动。各类先进典型人物在群众性技术创新过程中要担负起骨干作用,要积极组织他们针对企业生产中的产品、成本、效益、流程等技术难题,实施技术创新活动。

工会要旗帜鲜明地支持职工投身技术创新,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在创新过程中培养爱岗敬业、勤业、精业的精神,增长才干,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要注意通过岗位技能达标、技术培训、总结和推广先进操作法等活动,使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建立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激励机制

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会应加强群众活动的领导,加强过程管理,加强与行政的沟通配合,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实施计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激励,可操作,见成效,为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055-01

1 低交易成本与生产的专业化优势

(1)企业集群中往往存在着一种基于血缘,地缘,亲缘基础上的紧密关系,这种纵横交错的人际,生产,代工,营销网络即是一种富有弹性和生产效率的生产网络,又是一张人际关系的社会网络,这使得集群企业之间节省了相互谈判,契约的交易费用,使中间交易效率提高;此外集群内企业经过长期的分工协作,互相产生了信任,经营者之间建立了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也使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现象减少,有利于防止机会主义的发生。

(2)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与灵活性。大量企业集聚一地进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紧密的生产网络,共同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产业层面上获得了规模经济。

2 市场方面的优势

企业集群是一个完整有效的经济网络。众多企业集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相互需求网络,在产业链的各个阶段都能形成有效的需求空间,各种专业化的市场与集群互动发展,为企业生产决策,产品营销提供了依据,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集群内企业拥有共同的集群文化,遵守共同的市场规则,相互之间很容易达成无形串谋,使市场力量增加,这使得集群企业无论是作为产品的供给者,还是作为要素市场的需求者,都具有很强的对外谈判能力。

3 创新方面的优势

集群企业创新优势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竞争激发的企业家精神。集群内企业密集的布局与竞争比起分散的单个企业更容易激发企业决策者勇于冒险,开拓创新的精神;二是集群内企业的学习机制。集群内企业还可以从同行,客户,供应商以及外部公共技术获得知识资源,再通过溢出效应传遍整个集群,被集群吸收消化,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三是企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会吸引中介服务型组织提供研发与技术支持;四是政府通常会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规引导集群企业创新。

企业战略及实施

(1)培育资源优势,发展核心和战略性资源,培育核心能力。

(2)注重市场需求,服务挑剔型的客户。

集群企业对市场信息要有良好的把握和判断。通过对需求市场的细分研究认识不同的消费信息,抢占市场。

(3)实施技术创新能力措施,培育企业创新能力。

①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尽可能地利用外脑来实施企业的技术创新。一项复杂的技术创新在周期和投入成本上都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尤其是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要提高技术能力通过购买,合作开发,折股等形式吸引外力参与技术创新是比较便捷的途径。

②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技术创新通常可以分为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种类型,技术导向强调技术创新的领先性,而市场导向则围绕市场需求,把改进现有技术不足作为创新之源,强调技术创新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策略可以使新产品或改进产品迅速被市场接受。

③发挥专业化优势。做到做专,做精,做新。在某一专门领域达到精辟的技术水平,形成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在产品批量少,品种多,交货期短及提供各种服务方面具有大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善于运用市场细分战略,寻找大企业不愿或难以顾及的某一市场细分市场作为突破口,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④成立研发机构,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针对性。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起研发机构跟踪先进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

⑤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技术创新奠定人才基础。企业必须珍惜人才,留住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激励的机制。要改变观念,不仅重视技术型的“硬专家”,还要更重视管理型的“软专家”。必须清楚,技术创新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而这一环境的获得是由管理协调型人才来营造的。

参考文献

[1]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胡忠.刘寿先.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实现.当代经理人[J].2006,(16).

第12篇

关键词:双元技术创新;网络位置;组织惯性;竞争力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7.06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7-0024-05

Research of Organizational Inertia, Network Location and the Du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Data of Manufactur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LIU Jiea,b, LIANG Shuyina,HE Xiaowena,c

(a.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Corpo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

c.Guangzhou Colleg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rganizational inertia, network location and du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rrying out empirical research within Guangdong manufacture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1)Conservative, program stereotypes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re positive with Utilization innovation. (2)Center position is positive with utilization innovation, intermediary position is positive with utilization and discovery innovation. (3)Center positionconservative is negative with discovery innovation; and center positionprogram stereotypes, intermediary positionconservative and intermediary positionprogram stereotypes are negative with utilization and discovery innovation. (4)The balance dimensions is positive with performance.

Key words:du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location; organizational inertia; competitiveness

S着经济全球化及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国内外的“双向挤压”,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完成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开展技术创新,企业需要拥有足够资源,同时选择两种技术创新路径需付出高昂协调成本[1],抑制活动有效开展。近年来,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强调[2],有效平衡双元技术创新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存在依赖性和互补性。组织惯性影响资源配置,企业网络位置决定从网络关系中获取资源的质量及难易程度,不同位置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不同影响。情景特征差异影响双元技术创新与绩效的关系,因而还需要对双元技术创新的不同匹配方式与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关于双元技术创

新的绩效,以及双元技术创新的匹配方式何种更佳,存在不同的结论。因此,本文确定如下研究问题: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层面,探讨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对双元技术创新的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基于组织双元性的视角,探讨双元技术创新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平衡,以及何种匹配方式更有利于竞争力提升?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双元技术创新

Lundvall认为创新是重大技术变革或渐进的技术改进。薛捷术认为是通过技术的获取来推进对现有产品、工艺以及服务的改进。技术创新强调整合已有要素或创造新要素以产生市场价值。本文定义技术创新为企业利用技术和知识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工艺和服务,并将其商业化。

Benner等根据知识基础和创新强度将技术创新分为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利用式技术创新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组织既有技能、产品、服务;探索式技术创新则是脱离既有知识进行新产品设计或开发新市场,以满足正在形成的需求。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体现企业驾驭现有知识和资源的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体现企业战略主动性[3]。由于存在对资源的争夺[4]、自我行为的强化,早期研究多强调这两种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悖论关系[5]。近期学者提出组织可以达到“双元性”的状态,即同时开展高水平的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创新活动[6,7]。

组织双元性是组织能够同时完成渐变和创新两个挑战。影响双元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组织情景、组织的资源和能力、组织结构、领导特征。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资本、网络能力[8]、网络结构。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会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探索式创新能增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但过度的技术创新可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双元技术创新划分为平衡式和组合式双元技术创新。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的平衡综合了两类技术创新的优势,平衡式双元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可能最为有利,He等发现组合式双元技术创新对销售成长率具有正向影响。

12组织惯性与双元技术创新

组织具有保持结构和行为趋势的惯性。组织核心特征迫使它保持现状。组织依据以往的习性、管理行为行事,影响组织的运作,这种强烈的关联被描述为组织惯性。技术创新具有高度情景依赖性,不能脱离企业资源与流程,因此受到组织惯性制约。组织惯性能保持企业整体发展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提升原有技术来获取竞争优势;动态环境下,组织惯性使企业丧失主动学习新知识以及创新的机会,从而阻碍创新。廖冰等实证发现制造业中组织惯性显著地正向影响组织创新。

Gilbert将组织惯性划分为资源依赖和程序守旧[9]。资源依赖表示外部环境变化时组织坚持其资源投资模式,而程序守旧是指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坚持其使用资源的组织流程。对资源的依赖和对市场势力的维护,使得企业无法改变资源分配模式;环境适应性、自我强化的组织过程以及管理者认知导致企业管理的僵化和非柔性,抑制新的资源和技术变革发挥作用。资源约束条件下,企业的资源守旧与对现有价值网络承诺的相互强化,企业资源配置程序的投资范围会着重于利用式技术创新,从而导致企业利用式技术创新活动先于探索式技术创新活动获得资源[10]。

程序老套的企业依据固有组织流程进行创新活动,保证组织稳定性,支撑现有业务运行,有利于利用式创新;但程序老套抑制了探索新模式的意愿和行为,导致企业缺乏探索式创新。企业克服资源障碍投入新资源进行新技术开发时,程序老套会抑制新资源和技术变革发挥作用,不利于探索式技术创新。本文提出假设:

H1a:资源守旧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H1b:程序老套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13网络位置与双元技术创新

基于网络视角,企业处于与外部相关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网络组织环境中。企业网络位置不同意味着获取资源和机会的差异,优势网络位置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基于资源基础观,通过构建网络,有利于企业优势资源的获取。企业网络是自身拥有的价值创造资源同其他企业获取资源的匹配结果,维持和开发自己的资源,从而获益。外部网络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以及无法替代性,是企业持续竞争的优势来源[11]。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有重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获取资源等行为受网络位置影响。基于资源依赖观点,企业必须控制关键资源,以减少对网络中其他企业的依赖,并控制其他企业依赖的资源。

中心度和中介度从不同角度刻画企业网络位置[12]。中心度描述了企业在网络中位置状况,中介度强调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位置关系[13]。因此网络位置模式可分为网络中心位置与中介位置[14]。占据优越网络位置的企业更易于提高创新绩效。

中心位置企业与更多网络中的企业直接联系,易获取并控制更多类型创新资源;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效率[15];同时具备更多强联结,对网络信息和资源拥有较大的调配能力,有利于推动利用式创新[16]。中心位置企业占据知识、资源、信息的控制优势,有利于探索式创新;但高中心度企业受到规则、惯例束缚,因而过高中心度会阻碍探索式技术创新。中介位置企业、桥接彼此不相连的合作伙伴,享有信息和控制优势,享有中介利益。企业拥有非冗余的异质性联系,能更快地获知机会或威胁,提升创新成功率。中介位置企业能够获得多元化的知识资源,加强隐性知识转移,促进利用式创新;同时中介位置有助于异质性知识的获取,扩展知识宽度,进而促进探索式创新。因此,提出假设:

H2a:网络中心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

H2b:网络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正相关。

14组织惯性与网络位置的交互作用

有限资源约束下,企业需要对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做出资源配置决策,在决策和执行当中,会受到组织惯性影响[17]。企业通过合作网络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而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其能调动的外部资源[18]。因此组织内和组织间的不同特质影响所能获得的资源,决定创新活动的选择。本文构建了4种组合模式,并探讨它们对双元技术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

中心位置―资源守旧:中心位置企业获取更多资源,更好把握网络内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利用式创新。但中心位置企业对多重联结所形成的资源依赖和承诺,加强了资源守旧对资源投入模式的固化,无法灵活运用资源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利于探索式创新。

中心位置―程序老套:程序老套具有路径依赖特性,不能针对非连续性的变革进行自我调整,中心位置企业扮演着网络资源管理者和调配者的角色,受到更多网络规则、惯例限制,强化了程序老套对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的负面影响。

中介位置―资源守旧:虽然资源守旧能保证资源稳定性,但中介位置的弱联结不利于隐性知识转移,使得资源守旧对利用式创新的正面影响被削弱。而中介位置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异质性资源,但在资源守旧的作用下,仍然将资源配置倾向于现有知识、技术上,因而会不利于探索式创新。

中介位置―程序老套:中介位置弱结不利于隐性知识转移,且程序老套使组织流程僵化,不利于持续开展利用式创新。中介位置有利于其在网络中搜索新知识、新机会,但程序老套的自我强化机制导致外部的新知识、新机会难以触动管理者,不利于探索式创新开展。因此,提出假设:

H3a:中心位置―资源守旧组合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H3b:中心位置―程序老套组合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H3c:中介位置―资源守旧组合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H3d:中介位置―程序老套组合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15双元技术创新的匹配方式与企业竞争力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会提高企业竞争力[19],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20]。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创新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更明显,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竞争力有显著关系。

双元技术创新能同时兼顾现有竞争优势的提升和新的竞争优势的培养。双元技术创新有两种匹配方式:平衡维度和组合维度。平衡维度指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创新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两种创新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需要进行权衡取舍,确定最合适的资源分配方式。企业过分地偏重其中一方,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绩效。

组合维度是指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共存,并达到较高的水平。两种创新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两者处于较高水平能产生杠杆效应,相互促进从而提升绩效。高水平的利用式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企业探索和发展探索式技术创新所需的新知识和新资源;而高水平的探索式技术创新活动可开发新技术,同时改善现有技术。

H4a: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H4b:组合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16概念模型

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21数据收集

以广东地区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访问、邮件回访等方式邀请样本企业参与问卷调查。通过预测试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根据预测试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正,正式问卷发放600份,获得有效问卷151份,有效回收率是2517%。

22变量定义与测量

双元技术创新:借鉴Atuahene-Gima、伍勇等的量表,共10个题项。将组织惯性划分资源守旧和程序老套,借鉴相关研究[21]用10个题项测量。借鉴Batjargal、Tsai、窦红宾量表,用4个题项测量网络中心位置;借鉴Freeman、任胜钢量表,用3个题项来测量网络中介位置。经检验,各量表信效度较好。

控制变量:技术创新受企业年龄、规模、社会资本等因素影响[22]。因此,本文选择企业的年限、规模、资本额、行业等作为控制变量。

3研究假设的检验与分析

31相关分析

从相关分析结果可知,组织惯性两个维度、网络位置两个维度都与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在000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32回归分析

321组织惯性对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影响的回归分析

对资源守旧与利用式创新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R2为0436,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系数为0525,在p

对程序老套与利用式创新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R2为0443,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系数为0175,且能够在p

322网络位置对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影响的回归分析

对中心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R2为0410,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系数为0523,且能够在p

对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R2为0402,表明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系数为0192,且能够在p

323组织惯性与网络位置的交互作用分析

将4种组合的交互项作为自变量放入到回归方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说明中心位置、资源守旧均与利用式创新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中心位置与资源守旧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影响不显著;中心位置与资源守旧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产生负向影响。H3a得到部分支持。同理,可以得出H3b、H3c、H3d得到支持。

324双元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利用式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组合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H4a未获支持。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相对平衡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4b得到支持。

4研究结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影响双元技术创新的假设,以及在组织惯性―网络位置情境下,双元创新的两种匹配方式会对创新绩效,最终对竞争力产生不同影响的假设,并以广东地区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惯性的两个维度:资源守旧、程序老套与利用式创新正相关;(2)网络位置的两个维度:中心位置c利用式创新正相关,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探索式创新正相关;(3)中心位置―资源守旧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中心位置―程序老套、中介位置―资源守旧、中介位置―程序老套的组合均与利用式、探索式创新负相关;(4)双元技术创新的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42创新点与局限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网络理论、学习理论等视角探讨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对双元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双元技术创新匹配方式的绩效效果,并构建了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突破了组织界限,创造性地将组织内部和外部视角结合起来,研究组织惯性和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对双元技术创新的影响,有助于全面认识双元技术创新影响机制。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实证检验比较了两种匹配方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丰富了双元技术创新与绩效的实证支撑。

对于双元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选取有一定局限性。问卷调查对象局限于广东地区的制造企业,研究结论能否应用于其他地区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检验。

43研究展望

第一,本文主要从网络理论、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视角研究,未砘箍纱悠渌理论角度进一步阐释双元技术创新的微观机理;第二,本研究选取了组织惯性和网络位置对双元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还有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变量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金云. 一个二元范式下的战略分析框架[J]. 管理学报,2011(4):524-530.

[2]Benner, Tushman.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gem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

[3]He Z,W P.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4):481-494.

[4]Lavie D,Stettner U, Tushman M 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within and across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0,4(1):109-155.

[5]Uotila J,Maula M,et al.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nalysis Of S&P 500 Corpora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2):221-231.

[6]Gupta A K K G. 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

[7]伍勇,梁巧转.双元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破坏性创新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6): 140-151.

[8]Koka B R, Prescott J E. Designing Alliance Networks: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sition,Environmental Change,and Strategy on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6):639-661.

[9]Gilbert C G. Unbundling The Structure of Inertia : Resource VS Routine Rigid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

[10]陈立新. 现有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惯及其超越机制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7): 20-25.

[11]Lavie D, Rosenkopf L.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 Form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 49(4): 97-818.

[12]Zaheer A, Bell G G. Benefiting from Network Position: Firm Capabilities,Structural Holes,and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 26(9): 809-825.

[13]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 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5):118-129.

[14]刘冰,符正平,邱兵. 冗余资源、企业网络位置与多元化战略[J]. 管理学报,2011(12): 1792-1801.

[15]钱锡红,徐万里,杨永福. 企业网络位置、间接联系与创新绩效[J]. 中国工业经济,2010(2): 78-88.

[16]曾德明,文金艳,禹献云. 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软科学,2012(5): 1-4.

[17]冯忠垒,严良,吴郁玲. 探索性创新的资源和常规刚性对市场份额影响[J]. 管理科学学报,2014(12): 52-59.

[18]臧金娟,李垣,魏泽龙.双元模式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跨层视角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9): 105-112.

[19]Fabio Montobbio.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and Structural Change on Export Performance in Nine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ld Development,2005(4):56-62.

[20]Jian Cheng Guan,et al.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nes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Based on DEA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3):97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