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09: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夹具毕业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60—02
一、引言
高职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此环节学生对所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为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也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在国家示范院校验收过程中,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的一个验收标准,作为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毕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毕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笔者通过近五年参加高职毕业设计指导、评阅、答辩等环节,发现不少问题。
(一)题目定位不准确,脱离培养目标
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教育部有明确的规定,高职院校应该严格按照培养目标制定相关的毕业设计要求及题目要求,不能沿袭本科毕业设计的规范。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规范和本科差别不大,要求过高,或者过于简单,这些阻止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时间仓促,质量不高
高职毕业设计一般是在第六学期进行,严峻的就业形势,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正是就业招聘会的高峰期,学生整天奔波于各种招聘现场,几乎无暇顾及毕业设计,学校的就业率又影响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不利外部的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选题陈旧,脱离实践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技术更新换代很快。有的题目用了好几年,缺乏创新性和现实意义,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所用的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早已被淘汰,对于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没有多少指导意义,因此,缺乏设计的意义。
(四)过程控制不严格,整体质量不高
不同学校对毕业设计都作了相关的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职责不明确、要求不严格、不具体、不完整,对格式要求过多而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过于形式化,部分老师直接把往年的毕业设计给学生,让学生参考,参考实际上就是复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工厂实习,无暇顾及毕业设计,更谈不上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与同学探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五)抄袭严重,雷同较多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部分学生急于求成,对于毕业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内容都在网络上查找,如果有相似的部分就直接下载,不加修改直接应用;在同一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分工彼此完成设计中的一部分,然后互相拷贝,论文中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更有甚者图纸的名字都没改。如此过程怎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改革的措施
(一)以培养目标为根本,选择合适的题目
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要明确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了解学生的现状,作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高职毕业设计,要突出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在毕业设计中就要特别突出高职对技能培养有较高要求的特点。我们对10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设计,确定了编制零件工艺与夹具设计、数控加工与编程、电控系统设计三个方向的题目,这三个方向覆盖了本专业的能力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合理的时间安排为基础,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毕业设计时间的安排不宜限制于人才培养方案,而应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毕业设计可在第五学期开学布置题目,第五学期末或者第六学期初答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进行毕业设计,既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此期间可以和同学、老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完成毕业设计后进行答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可以安心的进行后续的教学安排,因此,合理的时间安排对于完成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以实际操作(实物)为标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我们看到以往的毕业设计的形式,就是一个档案袋中装一本说明书,几张图纸,这些东西很虚,很难展示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中可以要求学生须有实物作为考核标准。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为某零件工艺的编写与某道夹具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写和夹具的设计,然后让学生在机床上操作自己编写的工艺,如有问题及时讨论、改正,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夹具,通过理论、实践的实施,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综合素质会得到质的飞跃。
(四)以新形势下的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毕业设计开始前,指导老师对设计的规划和要求不能过于详细,要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灵活构思、安排,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以毕业设计答辩为介质,为就业招聘打好基础
口才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特别是在学生招聘过程中非常重要。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毕业设计答辩是学生对自己所完成任务的总结、表达、思辨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可以由指导老师、专家、企业代表等组成,通过答辩,为学生创建充分展示自我、推荐自我的机会,同时,也为用人单位了解、选择学生提供窗口,从而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保障毕业设计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水平的建设
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教师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该给现任的专职教师减轻上课的任务,让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活动或者下厂锻炼,另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升高职院校整体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拿出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毕业设计题目。
(二)建立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
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期间需要相关的制度保障。学生毕业设计如果在第五学期进行,那么进行毕业设计所需的一些资料比如图纸、图版、手册、教室等都需要相关部门协调,统一安排,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毕业设计环境。如果毕业设计在第六学期进行,为了减少学生因忙于找工作而对毕业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学院的教务处、就业办、学生处等部门与个人共同协商解决,既不影响学生的就业,同时又能让学生安心、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保证毕业设计质量。这些都需要学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约束部门、个人,以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
(三)完善毕业设计成绩评价体系
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评价体系应有高职的特点。高职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一般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答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所占的分值比例不同学校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在评价标准中对于指导老师、评阅老师、答辩的评分标准应有具体、详实的要求,不同专业应区别对待,同时,还应增加论文选题,文献资料的评分标准,通过评分标准使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高职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最后一次系统、全面的练兵,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对三年所学的知识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能够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毕业设计,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
参考文献:
[1]教高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C].教育部办公厅,2004,(14).
[2]朱方来.向怀坤.改革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3]管新平.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途径[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4]徐立志.贾敏.对高职毕业设计进行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2).
摘要:根据小机车箱体的技术要求和中批量生产类型,制定了小机车箱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各加工工序,包括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案和切削用量的选择。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的孔采用粗镗—半精镗—精镗的加工方法,平面的加工采用粗铣-精铣的方法。同时设计了箱体加工过程中要用到的铣夹具、钻夹具和镗夹具。并且阐明了工艺路线的确定原则,并对工艺路拟定中的工艺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箱体0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Technique Design on A small locomotive Abstract:According small locomotive carriag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type of mass 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locomotive box machining process, the design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machined surface processing methods, processing programs and cutting the amount of choice. On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high accuracy using rough hole boring - boring - precision-machining of precision boring, Plane processing using Rough Milling-precision milling method. Meanwhile designed box processing with the fixture milling , drilling and boring jig fixture. And clarify the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line of principle, and road development process,the process design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A carriage parts ; the Process of craft design rules.
包括:毕业设计图纸、毕业论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0件工序卡
一、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事关毕业设计的成败,任课教师一定要竭尽全力认真对待。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不宜太难,也不宜太易。选题太难学生感觉无法完成任务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放弃学习,选题太易则易出现学生大多数时间无事可做的现象。选择适中的课题是执教老师首当其冲的任务。依笔者近几年的体会,选题应注重学生们生产实践的应用,既尽可能涵盖数控专业机械加工的理论基础知识,又避免理论性太强的课题。
二、毕业设计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毕业设计课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异,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是一场挑战。毕业设计不是传统教学法的“我讲你听”模式,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性非常强,更多体现的是现代教学提倡的“项目教学法”的延伸与提高。要求教师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知《机械制图》《公差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床夹具》《机制工艺》《金属切削机床》《AutoCAD》《数控编程》相关专业课内容,所选课题是对这些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教师本人最好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对本专业学生在未来生产实践中所要担负的任务有清楚的认知。
三、毕业设计的组织实施
首先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宜太多,以5~6人为宜;每组成员要注意学习成绩好中差兼顾搭配;每组学生要有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手工绘图、电脑绘图、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打印相关的图纸及文档。
四、毕业设计选题举例
一个盘类零件,工件材料为灰铸铁,如右图所示。
加工数量为月产量700件,年产量约为8500件。要求设计一套专用工装加工6-13孔(工件的其他部分已加工完毕)。前期工作是画零件图,包括手工和电脑绘图,老师要巡视画图过程随时指出缺点和不足。这是一个新颖而特别的任务,很多同学接受这样一个任务时,觉得有难度有挑战,特别是看到80中心线与6-13中心线不平行的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作为老师不要急于将办法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们多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上网学习,从中获取有益的启发,打开自己的思路。另外工件的定位方法也是设计时要重点注意的重要问题,是设计成败的关键。解决这一课题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工件已加工的精度较高的表面定位。对于该工件而言,我们是否能利用注有公差的80孔定位呢?如果能用,我们又怎样实现这种定位呢?我们利用这种循序渐进的设计思路,思考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有一份收获,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夹具设计;项目化;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淑芳(198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陈伟珍(1963-),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078-02
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机床夹具。[1]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机械加工设备得以应用。机床夹具又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装设备,它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故机床夹具设计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准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因此,“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是培养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术与应用能力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到知识应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作用。
高职高专培养的机械制造类人才应当以区域或者行业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除了培养学生掌握有关机械制造的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设计能力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毕业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工学结合、行动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素质渗透、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化等为精髓的项目化教学法是当前职业教育提倡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也是国际国内倍受推崇的效果优秀的职业教育方法。[2]近几年来,众多高职院校在多专业、多学科探索实践项目化教学改革,并取得较大成效,但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因其理论性强、抽象难懂,且高职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并不强,所以教学的效果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以被动学习和应试学习为主,无法独立设计专用夹具,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工艺分析能力、职业技能考证和毕业设计与制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未来工作的自信心,削弱了就业竞争力。由此可见,“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课程项目化改革难度较大,项目化改革步伐相对较缓,制约着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改革。
一、进行岗位需求调研、确立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泛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的操作岗位进行调研,分析了各层次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流程及职业行动能力后,发现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将来的主要工作岗位具有以下发展特征:第一次就业岗位是普通的设备操作工、机床维修工、设备安装工等;经过一定时期的职业积淀后可以晋升的岗位有技术性较高的工艺员、机床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技术员、机械产品开发技术员等。针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这样的职业发展规律,其中分配到“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课程需要完成的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有:能够应用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设计专用夹具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二、整合课程内容、强化能力培养
为了实现上述人才能力的培养目标,对“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现将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原有课程中的“机床夹具概论、工件的定位和夹紧、刀具导向与夹具的对定、夹具连接元件和夹具体的设计、夹具图样设计、夹具精度校核、各类专用夹具的设计”等理论内容设计成一个“设计犁刀变速箱体夹具”的课程项目,项目的载体“犁刀变速箱体”是来自企业正在生产和使用的产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门课程就是一个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中包含着“设计铣床夹具”、“设计车床夹具”和“设计钻床夹具”三个子项目组织教学,这样既涵盖了改造前所有的内容又凸显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每个子项目都包含着不同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同时依托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基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建设和管理,模拟企业的分工制,按实际工作过程组织和实施教学,加强学生机械加工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3]
三、典型项目的实施过程
每个任务有相应的学时,不同的教学组织模式(如自主学习、案例教学等)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等,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视频仿真教学)可设计相应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此实现不同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项目重点素质目标、项目成果。
每个任务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大致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下发、分析零件图。该零件图是工厂正在使用的零件图,并不是教学模型。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分组,每组3~4人,人数不宜过多。
第二步,每个小组通过任务单获取的信息,展开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分组讨论法”学习和项目工作任务直接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选定工作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随堂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起到引导作用。
第三步,各小组根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例如,收集的资料可以是实训中心现有的机床参数、各个零部件所涉及到的国家标准、设计手册等,还可以收集同类夹具的设计图样,了解国内外目前的工装制造水平。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新型实验 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07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兴起对应用性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自然而然,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江西科技学院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开设了多个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材料成形(本)、车辆工程(本)、机械电子工程(本)、数控技术(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机电一体化(专)等。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实验环节对创新性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迫切性。由于以往高等院校大都以培养研究性人才为目标,理论教学占绝对的比重,少量的实验也大多为验证理论服务,所以,实验项目少、内容缺乏参与性和灵活性、实验手段单一是这类传统实验的特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锻炼,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学生对这类实验的参与热情也不高。
2 建立新型实验保障机制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技能型竞赛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作为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是负责竞赛的总体工作安排,制定大赛规程,大赛通知,提供经费支持等,赛前需要集中进行培训的科技创新及技能型竞赛活动,组织单位应提供出培训或辅导计划,指导教师名单;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的培训、集训、排练等由院(系)提供场地、实验设备等。
由于时间的局限,在课程教学期间进行的综合创新性实验通常以小组协作方式进行,有分工有交流。而来到毕业设计这个环节,制定毕业设计任务时要求内容具有综合创新性的特点,由于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对较充裕,这时一般要求学生能个人独立完成。此举既是对综合创新实验的延续,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技能训练。做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通过几年学习后知识和能力的一次综合运用和体现,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大学人才培养中应当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我们采取的做法是:①规定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的课题必须联系科研和生产实际,因此,近几年的课题许多直接来源于科研项目或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②提倡和鼓励学生根据实践教学和其它途径得到的启发自行提出课题,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想,有不少学生提出的课题不仅有新意,而且带有原创性。③允许课题研究结果的失败,鼓励教师和学生大胆设想,不留后路,为创新课题铺路。
3 构建新型实验交流平台
提供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学生有兴趣的课外实验指导,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当理论课中设计到齿轮、四杆机构的内容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软件UG、Pro/E等将齿轮、四杆机构等造型出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造型出一个具有参数的齿轮、装配好四杆机构等,将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概念进行物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理解知识,同时也为后续的综合创新设计训练基本功。
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中的零件检测实验、《机械系统装备设计》课程中的刀具、夹具、机床调整等多个实验整合,使学生通过整合的综合实验,既能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检测零件的方法,理解基准和形位、尺寸公差配合的意义,又能了解刀具、夹具的装配,机床调整等,以及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工程上机械加工过程有个整体了解。
充分引入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以前由于设备条件限制而不能或不便开展的实验。该手段既解决了某些实验难开展的情况,又引导学生体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计算机技术在数控仿真、机构设计、结构设计以及新型实验的开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题组采用VC++6.0和OpenGL软件配合数控开放式平台开发了数控插补等仿真实验,该实验采用模块化设计,学生可根据软件的开放式,自己编程,既掌握计算机编程,又可更深刻理解数控原理;利用FLASH动态仿真液压与传动实验;采用LabVIEW,结合Multisim软件,设计一些机械系统测试常用模块,学生能通过这些模块设计测试结果。
4 结语
实验应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以利于充分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以及技术思想交流能力。从实验引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如此这样,对创新性人才培养必有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冯林,张崴.“质量工程”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6):27-29.
[2]赵希文,李旦,朱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高校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8-10.
[3]王祖源,毛骏健,吴淤人.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9):26-28.
关键词:模具制作;课程设置;实践能力
模具是一种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促使模具技术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根据社会发展,对模具专业的学生开展和推进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广的科学文化知识、优良的思想、思维品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能力是在人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中自觉地吸收他人的智慧和成功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做人做事的一种“本领”。模具专业是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学科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的一种工科专业,因此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模具专业学生,使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必须的。从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可知,模具人员的就业需求发生了变化:一是使用模具进行生产的一线岗位操作人员需求量增加幅度较大,二是模具设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人才的学历、基本素质、工作经验的要求提高,高职模具专业毕业生只能从事简单模具的设计或辅助设计,三是模具制造及维修人员需求有所增加。
刚刚从高职学校毕业的模具专业毕业生,虽然就业前景较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还是不能满足企业对一个熟练技工的要求,还只能跟着师傅三个月到半年才能顶岗上机、独立操作一些比较简单的机床或钳工工作。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模具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企业对模具工人的技能要求,设置合理的课程课目,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型人才。
模具专业毕业生应在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具有分析、解决有关模具及其制品成型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模具的制造,首先是由模具设计人员根据产品(零件)的使用要求,把模具结构设计出来,绘出图纸,编写相关的技术文件,再由技术工人按图纸要求通过各种手工操作(如钳工的划线、钻孔、装配等)及机械的加工(如车床、刨床、铣床、磨床、特种加工机床如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等)加工好模具上的每个零件,然后进行组装调试,直到能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模具。因此,根据当今企业对模具制造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本着“有用、实用、够用”的原则,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一、专业知识培养
专业基础课以够用为原则,主要有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模具工程技术基础等;专业课体现设计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等,其中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进行课程设计,掌握模具设计的完整流程并为后期专业实训做准备;考核方式采用设计性综合题,考核学生设计、分析能力。
(1)机械制图: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公差与配合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尺寸标注能力。本课程以投影理论为依据,重在读图与绘图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2)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主要讲授机械制造中的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结构、性能、传动、调整、使用的基本知识,机床夹具定位原理、定位结构、夹紧机构、专用夹具设计等基本知识和方法,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
(3)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本课程系统介绍各种冷作模具材料、热作模具材料、塑料模具材料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对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模具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4)模具工程技术基础:本课程主要讲授冷冲模、注射模、压铸模等十大类模具的设计基本知识。系统介绍了与模具相关的原料、设备及其基本功能和基本要求,着重介绍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性原则,并通过实例来介绍模具工程技术的应用,对国内外模具工业发展状况作简要介绍。
(5)模具制造技术: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含数控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模具零件铸造成型及挤压成型工艺;模具的装配工艺。其内容应反映最新技术,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降低理论深度,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能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
二、现代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培养
CAD/CAM课程配置完善,基础的机械制图、AutoCAD,三维软件入门、产品造型设计到模具的设计、加工,下一步开出模具成型过程仿真、分析,体现现代模具设计方式。CAD/CAM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案例教学,主要介绍CAD/CAM系统组成、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CAD/CAM技术的发展动向、计算机图形处理基础、冷冲模CAD/CAM、塑料模CAD/CAM、Pro/ENGINEER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应用等。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
完成理论和实践配合紧密的培养计划,实践入门的金工实习,结合理论课程的模具实验,提升理论课的课程设计,完善提升模具设计的毕业设计,即将理论转化实践的自行设计模具的制作这一体系已经完成,并能够执行。
结合理论课程的模具实验有冲压模具实验、塑料模具实验,通过模具拆装、吊装和模具测绘,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并为后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模具的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1)模具钳工工艺:锯、锉、钻、刮等钳工手用工具应用自如,姿势正确。零件从下料划线制作符合图纸要求精度,编写出加工合格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工艺过程。
(2)电加工知识:熟练应用电脑绘图,操作线切割机,加工出图纸要求达标的产品,熟练操作电火花机床,电极的应用及制作。
(3)机械加工工艺:重点侧重于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加工工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训练,重点掌握普通车床及铣床的操作。
(4)模具制作工艺:在制图、钳工工艺、电加工工艺、机加工工艺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理论课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自己动手从设计绘图开始备料,机加工、电加工,模具组装,上机试模成功,制作出冲裁模具、拉延模具等类型冲压模具和注塑模型腔模具。
因受专科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由同一届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制作为实物的计划无法执行,改变为两届学生合作,由前一届学生设计,后一届学生制作,开始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形成良性循环,每一年都可以出现新作品,并充实到模具实验室。其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题目除指定一些题目外,学生还可以结合顶岗实习、生活中接触产品等进行设计,不仅掌握模具设计的过程,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通过两年的试用,能够调动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并完善了模具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和连贯性,使得学生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泵;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夹具
1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在产品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产品夹具能够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处理装置牢固加紧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它主要是用来保证产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辅助产品检测、显示和传输等。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夹具设计是工艺工程师的基本素质。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设计师可以掌握机械加工的过程,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据研究所统计,中小批量生产的工件总数约占总数的85%。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不断变化,以适应市场和竞争的需要。在夹具设计的创新研究,是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保证加工精度,机床用夹具装夹工件,可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与刀具、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以快速定位和夹紧工件,可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劳动强度,机床夹具采用机械、气动、液压夹紧装置,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扩大机床的范围,使用机床,可以扩大机床加工的范围,例如,在车床或钻床上可用来代替镗床、车床、钻床等具有镗床功能的机床。
2泵壳零件加工的主要问题与工艺过程设计
水泵机体是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组成部分,它将机器和零件的许多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并将其保持在正确的位置,相互协调运动。各种泵的壳体,由于功能的不同,形态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异,但结构也有同样的特点:取决于对零件及其在空间的位置数的泵壳安装的复杂性,为了保证承载力和减少零件体积。有时为了帮助需要减少加工量或减少零件的重量,而且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往往减少铸件的壁厚凸结构,以满足必要的技术和力的要求。所需的多个平面和孔精度高,位置精度高,平面和孔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机床的装配精度、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多紧固螺钉安装孔,虽然这些孔没有任何特殊要求。然而,由于其分布在大的部分,有时给加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泵壳比较常见,所以加工量劳动比较大,难度也比较大,例如:泵壳在钻头上,如何保证定位角度,都是加工难度较大的问题。
3泵壳体的材料、毛坯以及热处理
3.1毛坯种类的确定
水泵常见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各种型材及工程塑料件等。在确定毛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根据零件的材料和机械性能来确定毛坯。例如,为ZL102材料的一部分,其铸造的很好,所以铸坯的选择;高强度和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的钢材一般用锻件。根据零件的形状和结构尺寸确定毛坯,例如:零件的复杂结构由铸件的锻造比合适;简单的结构件适用于挤压、锻造;大型轴类锻件大多采用。根据生产类型确定毛坯。在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高精度、高生产率的制造方法。泵的外壳是批量生产,材料为ZL102合金,它是由铸造。
3.2毛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水泵毛坯的尺寸等于零件的尺寸加上(外部尺寸)或减去(空腔的尺寸)加工余量。坯料的形状尽量和零件。在确定毛坯形状时,为了便于加工,有必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对于夹持稳定、易加工、形状不易夹料或固体硬加工零件需要考虑的增程。为了提高加工效率,一些小零件可以制成许多零件。一些比较特殊的形状,简单加工难度较大的零件可以考虑做成两个或更多的毛坯。例如:连杆和连杆盖一起模锻,在一定程度上加工,然后分割。在确定空白时,需要考虑经济。虽然黄金和部分接近空白的大小形状,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这可能导致制造空白增加了难度,需要使用昂贵的毛坯的制造设备,提高毛坯的制造成本。因此,对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必须考虑零件的成本。但要保证零件的性能。
3.3坯料热处理
大部分泵壳毛坯铸铁件。在坯料进入机加工车间前,为了消除坯料的内应力,应对毛坯进行有效的人工加工,经过大量毛坯和易变形零件的粗加工和时效处理。在毛坯铸造时,要防止砂眼、气孔、收缩、非金属夹杂物等缺陷。特别是,主要加工表面更高。重要的泵壳毛坯也应满足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要求的要求。
4水泵机械工艺规程的设计探析
4.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文章主要探析水泵的零件外壳,所以密封要求更高。部分材料是zl120。零件加工尺寸不大,在考虑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证了加工精度后可采用铸造成型。零件的形状不复杂,所以形状坯料可以尽可能靠近零件的形状。根据工艺要求,可对零件进行铸造,并可看到机床夹具的设计手册。根据铸造方法,金属型铸造具有最佳的经济精度。
4.2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是保证零件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在生产计划已被确定为中小型生产条件的大量,我们可以考虑使用通用机床配备专用夹具,并尽可能集中在提高生产率的过程中。此外,应考虑经济效益,以尽量减少生产成本。
4.3基面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设计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基面选择正确合理,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否则,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甚至导致大量的报废零件,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根据叠加原理,选择顶端作为基准。工件初加工时,只能作为毛坯表面的定位基准。零件应选用毛坯表面作为其加工的基础。以上选择的基准的选择原则(如果你必须保证表面的分布,一些重要零件的加工余量应选择表面作为粗基准,应使用空白的大小和位置和可靠的表面,光滑,足够大的面积为基准)在后来的过程中,处理后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在选择细基准的基础上,采用了数据重合的方法;基准面是均匀的;自紧是便于夹紧的基础。此位置相对简单可靠,为以后加工重要表面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课程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条件 教学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20-02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1 培养方案的教学设置
专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目标指向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学生形成数控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数控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公共数控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数控机床程序设计与加工方向、数控多轴及高速加工技术方向、集成化数字制造技术方向、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方向及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方向)”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能运用CAD/CAM专业软件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编程设计、加工设备操作调试、维护等方面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了解材料加工先进技术及理论,具有基本的从事技术革新能力。
重点培养三大专业能力和四项技能: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能力、机械产品加工设计能力;数控机床加工与编程能力、CAD绘图技能,通用机械工种的操作技能,计算机运用技能,特别是对CAD/CAM软件的应用;数控机床装调及维护维修技能。并获得CAD等级证书、数控中级、数控机床装调工中级和高级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按照本专业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要求,本专业教学计划(以10级为例)确定了11门核心课程:现代工程图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原理与数控机床刀具、数控机床与编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多轴加工技术、机制工艺与夹具、数控加工工艺、CAD/CAM技术。
确定了10项实践实训项目: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能实训、车工技能实训、铣工技能实训、数控机床与编程实训(中级)、数控机床与编程实训(高级)、数控特种加工实训、CAD/CAM综合实验、现代测量技术实训、数控多轴加工实训、数控技术毕业设计/校企合作顶岗实训。充分利用了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资源,实践教学明显。
2 实践性环节实施专兼职教师共育的方案
学生培养方案中,3年设置了51周的实践性教学周,达到工程素质、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机械制造基础技能实训,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让学生了解、认识专业,使学生了解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基本的机械加工机床和知识。
在上海市职业鉴定中心和学校实训基地进行金属切削技能训练,由专职实训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联合指导,实习结束后考普通铣床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训,在上海市职业鉴定中心和上海市数控技术应用开放实训中心进行顶岗训练,由专职实训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联合指导,实习结束后考数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在上海市职业鉴定中心和上海市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进行数控技能(中级鉴定)(顶岗训练),由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联合指导,实习结束后考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在上海市职业鉴定中心和上海市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进行数控技能(高级鉴定)顶岗训练,由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联合指导,实习结束后考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已经就业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部分没有到企业顶岗的学生,由专兼职教师指导在校完成毕业设计。
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健康心理等选修课,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如聘请企业专家开办有关技术讲座和大学生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受企业欢迎等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当代科学技术和每年的国际模具展等;开展科技节活动技能比赛;开展辩论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通过多种方式,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兼职教师人才共育的形式与途经
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的兼职教师队伍,其包括参与职业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和数控职业资格鉴定开发的知名专家,这支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开放的,动态的。
3.1 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数控专业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编写的教材中,兼职教师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教材编写大纲的讨论、参编教材或主审教材等,教材和毕业设计中,大量的设计与制造的案例均来自于教学团队中兼职教师的企业。每门精品课程成立课程组,必需有企业的兼职教师参与,必须有他们提供的课程实践案例。
3.2 共建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基地
校企结合共建的产学研基地,数控技术教学团队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团队的兼职教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选择上海市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或有特色的数字化制造企业为校外产学研基地,同时聘请企业的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充分利用他们的管理经验、技术经验和方方面面的资源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聘请兼职教师参与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把现代数控技术的理念带给学生;在学生毕业答辩中,每个毕业答辩室人员组成中必须要有2位来自数字化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并担当答辩小组组长。
4 建设产学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和建设,2008年和2010年得到上海市教委“085工程”项目支持,建成上海市数控技术实训开放中心和上海市模具设计与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在这两个基地的构架下,并以他们为基础结合学校数控技术重点专业建设,校企结合,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建设了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工厂,校企结合开发实习实训教程,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实践教学特色明显。同时数控技术专业还建有一定数量的,弥补校内实践基地不能完成的或有缺陷的实习实训内容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由于有高水平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于培养目标中。
5 教学资源建设
5.1 图书情报资源
学校图书馆是“上海市高校优秀图书馆”,现有机械类图书资料约4000余种。电子图书使学生和教职工不仅可在图书馆阅览,也可在我校任何一个与校园网连通的地方方便地阅读电子图书,学生和教师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登录中国知网,查阅科技资料,使图书馆资源发挥了最大的效用。我校图书馆在不断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增加了开放时间。
5.2 网络资源
数控技术专业的全部教学管理已纳入学校网络管理体系。学生可通过校园网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专业和公共选修课的浏览和选择、考试成绩查询、电子图书阅读,了解学校近期建设重点,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获取就业信息以及与其网上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其它各类信息。教师可通过校园网参与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文件、资料下载。
6 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建设,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1)成立由系主任牵头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管理及督导小组,由数控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担任副组长,主抓数控专业的教学质量督察和教学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地举行有关数控专业教学研讨会,安排和研讨教学改革工作,使教改工作常抓不懈,教学管理有条不紊,教学质量常抓不懈。
(2)每学期末都要求教师按规范写出下学期的学期授课计划和实践性环节、实验计划,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审批后严格执行。
(3)进一步完善保证教学质量、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机制。在团队中专门成立加强学生管理、质量跟踪、实践环节的训练等小组。同时建立教研室老师相互听课、集体听课制度;学生座谈制度;导师制度等。这都给教学管理提供了信息的反馈,为数控专业的教改和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制定激励教师的政策,每年在数控专业教学改革中设定了2万元的专项奖励基金,对参加教改工作并做出成绩的教师及时兑现,发放一定津贴。系里每学期还发放了一定的教改活动经费,并在项目申报、评先进、晋升职称等方面,优先考虑积极参加教改和教学管理的老师。
(5)加大力度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的试题库,全面执行教考分离。重视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评价的考查,考核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各个组成部分在成绩评估中都要占一定的比例。
(6)以科学规范、优质高效、开拓创新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教学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加强教学检查与质量监控,尤其是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环节的监控管理力度,完善相应监控管理办法,确保教学质量。实行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成一支始终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7 结语
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力度,在科学明确的培养目标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围绕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培养出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当代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雄杰.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规划与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2] 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科学研究;学术探讨;教学模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切削加工的基本要素、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1]。该课程内容丰富、逻辑性差、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2-3]。目前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虽然能够快速地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理论知识,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但是学生不能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学术探讨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性人才。本文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术探讨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学现状
1.1教学特征与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但要提高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精神,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目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机械制造的现场技术工作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内容丰富、逻辑性差、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贯通。长期以来,“填鸭式”课堂讲授的方法虽然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学生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深造[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比如刀具角度的功用,这部分需要学生掌握刀具角度的概念和对切削加工的影响规律,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生产实践中,并能够利用辩证法去分析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性能随着刀具角度的变化规律。然而,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切削加工经验,并不能够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刀具角度的功用,学生从心理上不能接受和理解这部分内容,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化地记忆所学内容,缺乏对所学知识必要的思考和综合分析。虽然很多高校教师提出产学研协同模式、授课+实践模式、先实践后理论模式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地方高校来说,受到课时、经费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接触到现在的前沿科技和科学研究工作,缺乏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深造[6]。
1.2学生的学习现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以闭卷考试的考核形式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展,其学习兴趣来源于以实践为基础的应用型知识的获得,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较强的实践性和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学生不能够真正认识到该课程相关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学分的获得,大部分学生以考试前的突击学习、机械记忆等方式来应付考试,使得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整体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的学习效果差,不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金工实习作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前置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生产实践知识,但是地方高校出于学生的安全、课时量和硬件设施等角度的考虑,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所讲述知识点较为传统,但是机械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机械制造基础技术、超精密及细微加工技术、自动化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前言科技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均属于机械制造技术的内容。然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相关的前沿技术较为隐蔽,对于缺乏专业数据库查阅和文献检索能力的本科生来说,利用网络技术和学校购买的专业数据库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前言知识具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面对诱惑较大的大学环境,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管理时间的能力欠缺。综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探讨适合于地方高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学术探讨教学模式的理论背景
大学是进行学问研究的机构,科学研究作为大学教师必须要进行的主要任务之一,导致大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较大差异,大学的教师并不仅是因学生的存在而存在的,教师和学生还是因对学问的研究工作而存在的[7]。大学中的科学研究工作又导致大学区别于一般职业培训学校,大学中的科学研究以基础理论性研究为基础,以创新性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成为当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除了教书育人之外,科学研究成为高校教师重要的工作。以传统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主要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但是忽视了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材的内容较多、逻辑性差,只是编写了机械领域最基本的内容,很少涉及机械领域前沿的研究进展,内容更为古板。例如切削过程中切削力随着切削参数的变化规律,教材上仅指出其变化规律的单调递增或递减性,但是在新型材料加工过程中切削力随着切削参数的变化规律较为复杂,需要教师根据新型材料的切削加工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分析其变化规律及机理。因此科学研究不仅能够推动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入进行,取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也能够使教学更有广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9]。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新要求,培养学生既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理论深度素养,科研型大学成为各个高等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一流高水平高校的重要标志[10]。
3学术探讨教学模式探索
3.1学术探讨教学内容准备
基于学术探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除了讲授知识,最重要的是根据最新科研成果讲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实际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作准备。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材中很难理解、重点的内容,在基本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术探讨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学术论文,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对于教材中较简单的阐述较全面的知识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教学手段改革的关键要求教师必须对刀具、零件加工和装备等内容十分熟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从事材料精密加工研究的教师必须精通的一门课程[11]。切削加工的基本要素、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从事材料切削加工机理研究的教师必须进行的研究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是从事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者必须熟知的知识点,这几部分与高效精密加工研究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恰好正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难点与重点内容。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本科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十分困难,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所学知识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从事机械加工研究的高校教师来说,在教学准备阶段,应大量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学论文,特别是较为前沿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以相关科研结论来讲述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及实用性,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关科学实验及数值模拟结论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科研素养。
3.2学术探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现代教育提倡多样式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启发式、问题引导式、案例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堂教学在每次讲授知识点时,先引用相关的科研论文或者自己的科研成果来诠释知识点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进行教材基本知识点的讲述,最后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相关的科研论文或科研成果为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为基础探讨相关的科研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对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学术探讨教学模式的课后作业要追求一定的丰富性、多样性,改变传统的练习题模式,避免学生的抄袭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可以寻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或者让学生自己检索相关的科研论文,对科研论文进行阅读,结合教材基本知识写出大概100~200字的思考体会。
3.3学术探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目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选题常为机械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在明确设计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要求学生选用多种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引导学生利用绿色制造等前言科技来分析多种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的利弊,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体会合理选择零件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的重要性以及了解绿色制造技术前沿科技的概念及实用性[13]。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院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深化和升华,着重锻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来检索所需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4-15]。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毕业设计选题多为机械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数控机床部件的设计、机械加工模具的设计等,其中机械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的内容有较多重复的地方。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地方高校应该打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限制,高校教师依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学生拟定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新材料或传统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试验研究、基于绿色制造合理工艺路线的选择和有限元仿真切削加工性能研究,使得学生能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相关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从事工程试验和对试验数据分析处理解释的能力。
4结语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焊接技术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05-02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对于工程类专业显得尤其突出,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核心教学环节,是由学习理论知识过渡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一般本科学校基本类似、缺乏特色,导致毕业生的工程应用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成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方法、管理及评价等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目前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这几个主要方式构成。看起来形式多样,但实际运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为:(1)实践教学阶段设置不合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现行的培养计划还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再集中实践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两者的密切联系,使实践教学缺乏了时效性和系统性。(2)各个实践环节之间孤立,缺乏联系。现行的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都是根据各自的课程需要设置,很少考虑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造成实践教学效率低下,甚至于部分实践内容重复。
2.实践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缺乏先进性和针对性。随着焊接冶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等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也日新月异,理论教学内容不断在更新,然而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步伐却不够快,甚至于仍在沿用几十年前的实验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当前专业发展方向,导致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难以满足专业发展需求。
3.实践教学资源紧缺,师资力学薄弱。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资源有限,经费少、实验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多数实践教学活动只能采用演示实验,学生缺乏实际操作体验。此外,为了应对本科教学评估,提高师资队伍中的博士学位比例,应用型本科院校近来引进大量无实际工程经验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胜任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
二、应用型本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针对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南京工程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紧紧围绕焊接技术领域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创建。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根据企业对焊接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南京工程学院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模块化,主要分为:焊接方法与工艺模块;焊接材料设计与制备模块;焊接设备设计、操作与维护模块;焊接质量检验模块;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围绕上述五大模块,结合理论教学进程,形成理论教学―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大学生科创―毕业设计等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实践教学环节,并注意各个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内容的改进。为了提高学生实际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南京工程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减少了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大幅度提高了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并且紧密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实践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形成几门颇具特色综合性实验课程。“焊接综合实验”首先向学生下发企业小型焊件实际需求若干,学生分组选择实践任务,选择焊接材料、方法、设备和工艺参数,实施焊接操作,对焊缝外观、微观组织及缺陷、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最后与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实际产品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与不足。“焊接结构与变形课程设计”以目前主流的起重机、航车等大型结构件为设计对象,给出明确的形状、尺寸及性能要求。课程设计前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的生产线,了解相关结构设计和生产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独立完成焊接结构的设计,焊接工艺流程图、工艺卡片及焊后热处理制度制定,同时还要对焊接夹具及焊接结构件生产辅助机构进行设计,最后就设计成果与企业工程师进行讨论,分析收获与不足。“弧焊电源课程设计”是在《弧焊电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设的综合实验。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当前广泛使用的弧焊电源进行拆卸、组装,并绘制主路及控制电路线路图,对设备故障进行判断和维修。上述一系列实践内容都是基于生产实践出发,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与焊接有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3.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南京工程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传统实践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①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契机,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文献查阅、先进实验操作、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科技论文和专利撰写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②专业技能认证培训。从2008年开始,就与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开展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可度高,取得证书的同学在就业和升学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③焊接专业产品展览会和学术会议。焊接专业产品展览会和学术会议是代表焊接专业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组织参加这类活动,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领略了高水平学者风范,又提高了专业学习热情。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南京工程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筹建了焊接综合实验室,形成专业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的衔接,基本满足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需要。此外,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还通过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如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机械厂、林肯焊材有限公司、金陵造船厂、金龙客车集团、宝色钛业公司等。学生通过参观实习和假期生产实习,深入了解并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师资队伍建设。为了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满足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南京工程学院一是采取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实训基地或对口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产业实习,充分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和企业实际生产制造工艺,全面提升教师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二是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安排有工程经验的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三是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客座教授,通过讲座和短期课程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中俊.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03-105.
[2]喻彩丽,吴坚,施于庆.德国FH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388-401.
目视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机械系统简图中诸多的常用结构简图和运动副联接符号等用以表达实际中复杂结构的简化模型,利于学生理解并构筑立体框架。图片(画面)由于画面具有以形传义的特点,既能够呈现知识信息又产生视觉美感,两者不分离。在机械专业学习中,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大量介绍刀具种类、车床等各类普通机床、数控机床以及夹具与定位元件等。在没有直观认识的情况下,进行大量的结构以及设计原理的讲解大大增加了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难度。而局限于实习或是校内实验设备的条件,完全展示所有类型基本无法实现。因此,可以采用图片传递需要介绍的知识信息。通过图片形式展示现有机床或刀具产品,使其具有新奇感、新鲜感与趣味感,能够激发学生对未知内容的求知兴趣,从而激发需求感,再通过详细讲解设计原理与结构组成,让学生将图片信息与解说信息相结合。由于图像信息结合讲解信息,其刺激强度增大,能够使学生大脑加工时间持久,即增加了记忆过程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最终取得更好的记忆效果。但是在运用图片传递知识信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仅有图片信息。虽然画面具有以形传义的特点,但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图片所传递的信息如果没有相应讲解,往往无法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变为仅仅激发求知兴趣。二是图片信息量大。由于大脑对信息加工是在短期记忆中进行的,而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约为5~7个组块。因此画面上信息量过大,学习者会感到吃力。所以应适当安排图片信息量,避免海量信息的出现。[3]总之,对于机械专业学习中涉及到众多学生无法接触到的先进设备、生产线以及复杂件,通过大量的现场和实物图片展示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改善教学效果。视频、动画运用视频与动画等动态教学资源能够真实地反映机械系统的实际运转情况,透彻展示其抽象的工作原理,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化、趣味化。例如,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通过展示机床加工零件的工厂实际操作视频,讲解机械加工中主运动、进给运动与切削运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类运动的概念与区别,而且能够将机械加工中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加工参数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记忆,建立理论计算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可控动画的制作实现了授课时直接依据教学内容控制动作。例如,在介绍刀具角度的参考系时,可运用动画演示多角度展示正交平面、法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的组成与相互位置关系,比二维平面的介绍更加容易让学生理解。展示机械学科最新发展的视频资料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可提高学习兴趣。在介绍普通机床、掌握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等内容的基础上,展示各类目前世界先进的机床及其相关技术,促进学生接触专业相关的前沿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关注专业领域的新近发展,激发学生参与交流与讨论的热情,利于改变学生对于课本知识陈旧的印象。实践性教学环节近年来,CDIO工程教育模式发展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其理念系统地提出了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我国工科的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通过学习和借鉴CDIO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我校从多方面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堂实验使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加以理解与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测量或分析实验。让学生在学习中直观地了解机械设备各零部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如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刀具几何参数等;掌握机械设备各零部件的性能,如机床静刚度测定实验利于学生摆脱抽象且复杂的力学分析,从所测得的变形与偏移中理解机床主轴系统中力与变形的关系。专业实习使得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生产实习中,学生通过相对长时间地进入生产环境,观摩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接触真实的生产的流程,以巩固加深专业知识。因此,在专业实习之前应完成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专业实习中,在生产现场随时给予必要的辅导,增强实习效率,避免出现走马观花的情况。课程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本科目知识完成设计任务的教学环节。在该环节中,学生通过查阅专业技术资料进行机械产品以及工艺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加深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而且培养了创新设计的能力,检验了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中用时最长,是唯一能够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各科理论知识技能并且联系生产实际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练习。
目视法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图片容易给予学生联想的空间,思考其所要传达的信息,并联想前后的知识关联度,将问题隐含于图片中,避免单纯地提问回答,鼓励学生大胆联想,易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增强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与互动。2.激发学习兴趣展示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图片与视频,如机床发展史、高精密机床等,激发了学生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兴趣;设置课程实验,如刀具角度测量等,通过接触刀具实物培养学生对于刀具结构及相关概念、工作原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3.便于理解记忆文字记忆方式,信息单一,记忆效果差;图标记忆,口述理解;归纳纲要的理解与记忆;目视法将具有刺激强度的视觉资料适当引入到教学中去,提高了知识传递效率;视觉与听觉等多类信息的同时传递能使学生大脑加工时间更加持久,以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4.提高专注度过多的文字与教材展示往往造成视觉疲劳与注意力的分散。而图片、图表、视频等元素通过丰富的色彩与动感度,其信息形式的刺激强度大,能够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吸引学生融入到学习情境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
结论
目视法教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试验均已在心理学与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中得以发展。因此,将目视法广泛并深入地应用于教学中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易于将枯燥及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式,能够充分展示所传授知识的新颖性与可理解性。
作者:陈晓 王
学习机械生产个人工作总结1
凭借150万台拖拉机的生产经验以及由此奠定出独具特色的工艺水平和技术实力,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卓越的农业机械制造专家,在这一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
一.安全教育
XX年8月12日下午我们在一拖培训中心进行了安全教育。老师给我们看安全生产记录还有事故案例,一些注意事项加血淋淋的案例,尽管我很害怕,不敢听不敢看,但我不能,我必须听还要看,还要做笔记,这些血淋淋的案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老师给我们提了好多要求,我们都必须做到,毕竟事故发生了谁也负担不起。
不允许穿凉鞋进厂;
进厂必须穿长裤;
禁止在厂里吸烟,被发现者罚款;
进厂后衣服不准敞开,外套不准乱挂在身上,不得背背包进厂;
人在厂里不要成堆,不要站在主干道上;
注重自身和学校形象;
不准乱按按扭、开关;
注意安全!!!
后记
为期两周多的实习结束了,在这期间我们总共在四个单位进行参观实习,在老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让我对原先在课本上许多不很明白的东西在实践观察中有了新的领悟和认识。
在这个科技时代中,高技术产品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也各不相同,但不管何种产品,从原料加工到制成产品都是遵循一定的生产原理,通过一些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来完成的。因此,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其生产原理,弄清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构造及操作。其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实习过程见习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开发等环节,初步培养我们得知识运用能力。
实习感受
没去之前我总以为根据自己从书上、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该对企业的生产情况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但去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幼稚,才体会到书上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的真正含义,也明白了老师要我们一定要下工厂实习的良苦用心。真的,有许多东西看似已经懂了,但真正到了实际却又是另一种情况。有时自己认为自己已掌握的东西可能仅是一些肤浅的表面或总体的一个方面,甚至有时是错误的认识,而如果没有实地考察实践,你是无法发现这些问题的。这次实习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很好的机会学习那些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对生产操作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对工人也有了一中全新的认识。感谢领导、老师给我们这次充实自己、增长见识的机会一章一拖概况总部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九朝古都x的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国内外许多地方设有工厂、子公司和代表处、以机械制造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其前身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创建于1955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农机行业唯一的特大型企业,1990年被国务院企业管理委员会评为“国家一级企业”,1997年,中国一拖集团将与拖拉机相关的业务、资产、负债人员重组后进行股份制改造,依法设立了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之后,股份公司在境外发行h股股票,并于同年6月23日在x上市。
一拖拥有各类现代化设备近千台,包括加工中心柔性加工线、气体保护焊、进口重型立式拉床、多轴自动立式车床、微机控制的多功能可控气氛多用炉、光亮淬火、数控感应加热处理及全套齿轮件、轴齿件等热处理设备,并有壳体类、拨叉类、轴类零件的专用生产线、静电涂装线。新建成的总装配线科技含量较高、功能齐全,采用了工业自动电脑监控、在线检测、计算机监测磨合试验台、大屏幕物流管理等多项新技术,可实现多品种混流装配及大马力拖拉机的装配。目前具有年产大马力轮式拖拉机5000-6000台,履带式拖拉机25000台,中小马力轮式拖拉机15-20万台,柴油发动机10万台,联合收割机4000台,压路机4000台,工业推土机XX台的生产能力。
学习机械生产个人工作总结2 要把一个没有任何专业技术基础、从来没有接触过生产的大学生,通过学校的几年学习,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熟练的技术工人,这需要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专业基本功训练是学生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环节。要抓好基本功训练,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意安全
安全文明生产是学生进入生产实习的第一课,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树立牢固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教学中对各种机床、砂轮机等的安全操作规程,实习中工作服的穿戴要求及文明生产规范等,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还必须牢记。如:不应戴手套操作机床、女生必须戴工作帽、搞好车间卫生等。
2、熟识机床。
车床的基本操作包括工件的装夹,刀具的选用,通过换档改变车床主轴的转速,左右手在走刀、进给时的相互配合等。在学生基本操作训练初期,车床主轴转速不宜过高,刀具、工件都可以选一些比较安全的材料代替。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上级操作,训练两手在操作过程中的协调能力,要求能灵活的调整车削速度和控制进给量。
3、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作为一名合格的车床操作工人,不仅要在生产中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还必须熟练掌握车刀的刃磨方法,如:各种刀具的前角和后角、切削刃的磨削技巧等。并能根据刀具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磨削方法,明确刀具刃磨技术在机械加工生产中的作用,懂得一把好的刀具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练好刀具刃磨技术,是学生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技术工人的基本条件。
时间:5月21日—6月1日(5月21—25日早上8:00—11:00、中午13:00—15:00;5月26日—6月1日中午15:00—18:00、晚上19:00—21:00)
地点:校办实习工厂
实习目的:
1、简单了解车床、铣床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2、学会正确的车床、铣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车床或铣床来加工一工件。
其它工具:什锦锉、锉刀、游标卡尺等。
准备知识:
安全知识:
1、上班穿工作服,女生戴工作帽,并将长挽入帽内。
2、工作时必须精力集中,不准擅自离开机床。
3、工件和车刀需装夹牢固,以免工件和车刀飞出伤人。
4、工件旋转时,不准测量工件。
5、工件安装好后,扳手必须随手取下,以免不注意开动车床,以免扳手飞出伤人。
认识机器:
车床的组成部分:主轴箱、挂轮箱、拖板箱、尾架、三杆(丝、光、操纵杆)、床身、附件。
车床的型号:cw6140
车床特性:万能变通车床组型别代号表示最大加工直径的1/10c(车床)、x(铣床)、z(钻床)、t(镗床)、m(磨床)、b(刨床)、l(拉床)、g(锯床)等。如:c616(主参数为160的卧式车床)。
过程:
一、5月21日:
1、今天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天。早上(8:00—11:30),薛、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安全事项,在教室给我们讲车床的结构(床头箱、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拖板箱等)。
2、中午(13:00—15:00)到工厂里开始认识机器,了解机器。首先是老师在现场讲解,然后到我们动手,学开机器,熟练机器。
3、5月22—25日:
开始学磨刀(镗孔刀,切断刀等),由于是用砂轮磨(高速转动),所以我们要注安全,不能穿过松、袖子过长的衣服。因为过松、袖子过长易被砂轮弄进去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在别人磨刀时打闹,应注意安全。
磨刀时要用手指撑着砂轮机的架子,用力要均匀,尽量不要用太大的力压工件,注意力要集中,态度要认真,以防打滑,伤到手,或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经过一个星期的磨刀练习(包括看老师、同学磨刀)。我懂得了一点点小技巧,磨出的刀也像一点样了(比刚开始磨时好多了,刚开始磨时我的手会狂抖,现在也不是很明显了。
二、5月26日—6月1日:首先,我看同学是怎样做的,然后就到自己做。我们的学校历史悠久,在n年前就购入了当时先进的设备,虽然说有好多都是比我还老,但据说一点也不比经过重大改进的机床差哦!只是老式机床的安全性较差,用起来有些不安全,不小心的话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所以当时我们都非常的小心,因为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嘛!
我的任务是做一个酒杯。首先,我去看图,把图读懂;其次,把材料夹紧,调平衡,并把自己磨好的刀装上,用扳手拧紧;第三,开始车端面,车外圆;第四,先用麻花钻打中心孔,再用大较大的钻来打孔;第五,就开始镗孔;第六,开始修杯子了外部,就可以成形了;接着就是把杯子的外部打光滑;最后切断。即可得到成品。
总结:实践证明,当我们的基本操作技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我们的学习激情就上来了,我们的操作技能就会进一步提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更是有速进作用。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理论学习,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一直没有把这句话当真,也没有机会来验证这句话的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少。金工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感受到了车间中的气氛。我们眼中好学的目光,与指导教师认真、耐心的操作,构成了车间中常见的风景。在课堂中的我们感受到了动手能力重要性,只凭着脑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实际的工作的,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制约了我们的动手能了。因此,到校实习工厂里实习就是培养我们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机械加工实习过程中,安全第一!这句话谁都知道,但在兴备中,大家可能都忘了。有人在操纵机床时还差点儿发生安全事故!还好上帝没有让事故发生,可能是上帝知道我们是第一次实习,所以放他一次吧!老师说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事故,所以,特别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还告诉我们,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掌握要领,是不会发生事故的,于是我明白了,规范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我们不但是在实习周时才接触机床,我们还应该积极参加有关的技能培训,如车工、磨工、铣工等的培训。也希望学校能多多开设培训课,最好就是能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让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丰富我们动手能力;让在我们的学校毕业的学生,个个都身怀绝技;让我们学校打出自己的品牌。
学习机械生产个人工作总结3 生产实习是我们机械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为期10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去了x市正鑫机床厂,在正鑫机床厂实习当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在x市正鑫机床厂生产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机正鑫机床厂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实习期间,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通过实习,广泛接触工人和听工人技术人员的专题报告,学习他们的好的增产经验,技术革新和成果,实践中的经验,学习他们在机械行中的无私贡献精神。
4:通过参观x市正鑫机床厂,掌握一台机床从毛坯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设备选择和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5:通过记实习日记,写实习报告,锻炼与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二)生产实习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实习目的,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有:
1:机械零件的加工
根据实习工厂的产品,选定几种典型零件作为实习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掌握各类机器零件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在工厂中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的工作原理和机构以及定位方式,在此基础上指定其中几个典型的零件进行重点的分析研究,要求如下:
(1):阅读和查阅典型零件的零件图及其加工图,了解该零件在机床中的功用及工作条件,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要求,分析此零件的加工工序、工艺。
(2):大致了解毛坯的制造工艺过程,找出铸(锻)件、型材的分型(模)面。
(3):深入了解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以及零件的制造前所需要的哪些处理,找出现场加工工艺情况;
(4):对主要零件加工工序、工艺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做好工序卡片、工艺卡片。
2:装配工艺
(1):了解机械的装配组织形式和装配工艺方法和装配工艺所需要注意的精度、平行度、垂直度的要求。
(2):了解个中装配方法中的优、缺点,如何避免缺点;及装配方法使用类型、要求。
(3):了解典型装配工具在装配方法中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3:基本知识;铣削加工的特点、应用范围。
(1)所实习摇臂万能铣床的基本结构、加工范围。
(2)摇臂万能铣床中铣刀的种类、结构、应用及安装。
(3)摇臂万能铣床常用附件的工作原理、加工方法与应用。
(4)摇臂万能铣床工件的安装及定位方式。
(5)平面、沟槽导轨面的铣削方法,尺寸以及一些重要精度的检验,铣削用量的选择。
(三)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
(1):第一周了解车间及工件大体情况
(2):第一周分析万能摇臂铣床六大件的加工工艺
(四)生产实习的内容
1.摇臂万能铣床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转任何一个角度,所应用的场合一般是单件小批量生产;
2.摇臂万能铣床的六大件分别是悬梁、转盘、床身、工作台、床鞍、升降台;该铣床的导轨分为移置导轨和滑动导轨两种导轨,其中滑动导轨需要淬火处理,一般较长的导轨需要淬火;
3.摇臂万能铣床在铣齿轮时需要装分度头,装刀时刀具与主轴锥面紧密结合,这样使不易变形;同时铣床的锥度有7:24不能自锁,而莫氏锥度能自锁.
4.牛头刨床加工效率低,应加工窄长面工件,万能磨床可以磨轴类外圆柱、孔、和锥面;以及加工其他东西;
4.工作台面加工需要注意:平行度,平面度,精度等;工作台面表面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在安装时需要用百分表进行精度调整而且精度的调整要与国家标准来对照;
5.床鞍轴承上、下两半圆在镗床上安装好以后再进行加工;
6.升降台之间设计迷宫形油槽的作用是为了让油不易益处,使工作台面能够有效地;
7.万能摇臂铣床X轴方向丝杆动,螺母不动;Y轴方向丝杆不动,螺母动;Z轴方向丝杆动,螺母不动;当丝杆不动螺母不动时就是卡死现象;
8.铣床与刨床加工工件的不同特点:铣床用于加工较大的面(如底面),加工效率较高;而刨床加工T形槽和窄长面(如导轨面);
9.粗磨与精磨得基准是统一的,定位时与百分表接触,如果机床本身精度有问题需要人工进行精度的调整;
10.夹紧与孔的大小,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水平面是否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11.工作台一般用铸件毛坯来加工,材料牌号HT250,仅第一步,钳(划线)分为两个步骤:一、以划线为基准,划出台面余量线、中心线;二、其余按要求划出各面的余量加工线;此道工序在大件车间完成,在铣床或刨床上加工;
12.升降台的导轨面有两种:水平导轨面、垂直导轨面;
13.砂轮越程槽:为了加工方便而设立的,此砂轮越程槽在刨床上加工;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加工燕尾导轨时将刀具打坏;
13.加工工件时需要考虑效率、成本、和精度,具体要求由工厂情况而定;
14.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必须用夹具装好夹牢工件。将工件装好,就是在机床上确定工件相对于刀具的正确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定位。将工件夹牢,就是对工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在已经定好的位置上将工件可靠地夹紧,这一过程称为夹紧。从定位到夹紧的全过程,称为装夹。
15..工件的装夹方法有找正装夹法和夹具装夹法两种。找正(!)装夹方法是以工件的有关表面或专门划出的线痕作为找正依据,用划针或指示表进行找正,将工件正确定位,然后将工件夹用虎钳中,按侧边划出的加工线痕,用划针找正。
16.工作夹紧概述
夹紧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或振动,以免破坏工件的定位。因此正确设计的夹紧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夹紧应不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
(2)夹紧装置应有足够的刚性;
(3)夹紧时不应破坏工件表面,不应使工件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
(4)能用较小的夹紧力获得所需的夹紧效果;
(5).工艺性好,在保证生产率的前提下结构应简单,便于制造、维修和操作。手动夹紧机构应具有自锁性能。
17.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任务是:使同一工序中的一批工件都能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工件定位的实质就是要限制对加工有影响的自由度。
18.加工中心中贴塑导轨的加工过程:加工面拉毛、滑铣、晾干、涂胶、最后压紧,一般要压紧48小时;
19.在检验燕尾是否是55度,应于标准化进行接触磨(涂色法);
20.工作面是否水平需要水平仪来检测,将水平仪放在桥板上首尾相接,依次测量;
21.若精加工以后的重要工作面上有夹砂和气孔时,先将夹砂和气孔钻掉,然后再进行塞补;
22.在介绍测量工作台面平面度时,先建立一个假想平面,在上面放三个等高块,需要用平尺和可调量块,如图所示:
23.发蓝处理:强制性的氧化措施
24.升降台的砂轮越程槽加工时一定要在淬火之前,因为淬火之后工件不易加工;
25.工作台的加工先加工工作台面,再以工作台面为粗基准加工导轨面;
26.镗床夹具镗床夹具又称镗模,是一种精密夹具,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上的孔或孔系。
27.镗床夹具由主要部分组一个完整的镗床夹具,应该由夹具体、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带有引导元件的导向支架及套筒、镗杆等主要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