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饮食营养与健康

饮食营养与健康

时间:2023-06-07 09:10: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饮食营养与健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饮食营养与健康

第1篇

主讲:乌恩(副主任医师)

你有没有想过,在若干年之后,医生所开的处方不再是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而是苹果、胡萝卜、大豆等可食性食物。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大胆的预测,未来的医学将不再使用会产生副作用的药物,而转向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改善人体的化学环境。由此一来,医学好像又回到了原点,重新开始接受希波克拉底的观点:让食物成为药物。

如果说食物就是药物这个观点基本成立的话,那么,食物和药物一样,也应有其相应的副作用,只是程度大小的差别。所以,食物也不是随便吃的,吃对了就对身体有益,吃错了就对身体不利。问题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吃,是为了生活而吃,还是为了吃而生活?绝大多数人选择食物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口舌之欲,尤其是中国人。而没有仔细想过今天的盛宴可能是明天患病的根源。

吃应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既可以愉悦心情,又可以增进健康。可惜有些人就不这么认为,吃的时候什么都忘记了,开胸大吃,什么可口吃什么,食物的营养健康作用全然不顾,结果最后吃出了“富贵病”。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原则,吃的原则就是“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一种最科学、最合理的饮食原则。一种科学、合理的膳食必须包括下列四大类食物:

一、谷薯类。大米、小米、玉米、面粉、马铃薯、红薯等。此类食品主要是供给机体的热能。

二、肉蛋类(奶类、豆类)。此类食品主要是供给机体所需的蛋白质。这些食品所含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全面,所以称优质蛋白。

三、菜果类。新鲜蔬菜、水果是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它还可以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四、油脂类(硬果类)。油脂可以补充热能,供给必需的脂肪酸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以上四类食品是构成平衡膳食必要的食品。四类食品在每日三餐或者每周、每月的食谱中,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出合理的搭配,使每餐的食物做到粗、细、干、稀、荤、素搭配平衡,使食物多样化,以使营养素全面而且比例协调,尽量满足身体的需要。

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注意营养,但大多数苦于不懂得营养而不知如何用膳。为了您的健康,推荐给您下列几种用膳方法,供您选择。

吃生的或者稍微煮过的食物比较好。

任何形式的烹饪都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小火蒸或短时间的烹调可以将营养的损失降到最低(吃生的指能够生吃的食物)。

选择吃色彩斑斓的食物比较好。

食物的天然颜色与它所含的化学物质有关。西红柿和西瓜因为含有抗氧化的番茄红素而呈现红色。类胡萝卜如β-胡萝卜素,使胡萝卜、杏、甜瓜以及芒果呈现橙黄色。绿色的食物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和镁。呈现出紫色的蓝莓、黑莓、紫葡萄等是重要的抗氧化剂花色素和花青素的丰富来源。

尽量选择天然、有机的食品吃。

尽可能选择天然食物,最好购买有机食品。虽然比普通食品贵,但是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更多,所以更有利于健康。另外,多选择食用一些糙米类食物。

第2篇

我院在校大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通过对500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大学生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其原因分析如下:

不重视均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了解,存在滥吃现象,不重视本人膳食平衡问题,不讲究科学性及营养性,饮食随意性较大,有某些问题带有普遍性。1、碳水化合物明显摄入不足。尤其是女生摄入热量普遍偏低,只有标准热量的69%左右。2、三餐热量分布不当。很多学生因晚上熬夜,睡眠时间不足,早晨根本来不及吃早餐,还有的学生养成上午10:00大课间休息匆匆进餐的不良习惯。3、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男生蛋白质摄入量为标准供给量的70%,女生为75%。4、维生素摄入不足。因我校地处偏远,校内商贩很少,蔬菜和水果购买要去较远的市场,一部分大学生为此宁愿不吃。

不良饮食习惯。调查显示大学生偏食、挑食者占42%,其中女生占64%,以偏零食、素食为主,男生占36%,以偏荤食、碳水化合物为主,不吃早餐者或早餐以零食替代者占32%,这是引起营养不良及营养过剩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此期学习负担较重,活动量大,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都超过其他成年人。长期饮食中以零食、素食代替主食,食物单调,这是引起女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饮食中长期偏荤食、偏碳水化合物食品,使体内脂肪、能量过多,再加上缺乏锻炼,久而久之会引起肥胖,这是引起男生肥胖的主要原因。另有一些女生为了减肥盲目节食,午餐不吃饱,晚餐几乎不吃或以水果代替、酸奶代替,引起营养不良。

均衡膳食对大学生的作用

均衡膳食對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学习精神以及疾病的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有着亲密的关系。

均衡的膳食构造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营养是大学生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进行,都有赖于体内的物质代谢,体内在进行物质代谢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合理的膳食是大学生生长发育的质根底。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脑力膂力劳动的进行,都有赖于体内的质代谢。而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必需不时地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营养丰厚食物,才干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充分人体的精神。

均衡的膳食构造能进步大学生学习效率。合理营养对促进大学生健康与学习的有相当重大的作用,因此,合理营养与膳食平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须的,合理的膳食构造能够进步大脑的活动力,进步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大学生饮食营养

提高认识普及营养学知识。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大力宣传科学合理的营养学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成人膳食宝塔的构成,明白自身每日所需优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的量,食物要求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吃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少吃糖、盐。帮助学生建立膳食平衡的观念,了解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关系,彻底纠正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让大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需要,也是文明的表现。

调整大学生膳食结构。注意食品烹调艺术,进行食品合理调配合理烹调是保证膳食质量和营养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完全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因此大学生必须广泛食用多种食物,科学分配每餐的营养和食品数量,做到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适当的营养原则,满足大学生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食堂的工作人员亦应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市场情况等,选择营养丰富,价格合理的食物,根据食物的属性增加令人愉快的色、香、味等感官效果,同时也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提高所含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利用率。尽量设法保存食物中原有的营养素,避免破坏损失。

总之,大学生目前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饮食关于对大学生身心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因而,关注大学生饮食健康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紧要工作。

第3篇

【关键词】城乡居民;饮食行为;饮食观念;营养知识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由于对科学饮食行为的认识和知识的缺乏,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和膳食结构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为了解雅安市城乡居民的饮食行为状况,便于做进一步的健康饮食教育,我们对雅安市城乡居民进行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雅安市的居民500名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城区居民300名,乡镇居民200名。收回有效问卷493份,有效回收率为98.6%。

1.2方法

采取自行编定的调查问卷经反复修订而成。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以及居民的饮食行为、营养知识知晓率。

2 结果

2.1 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

被调查者中男性233名(47.26%),女性260名(52.74%)。年龄为18~34岁152人(30.83%),35~44岁91人(18.46%),45~60岁128人(25.96%),大于60岁122人(24.75%)。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文化152人(30.83%),初中文化167人(33.87%),高中、职高、技校文化112人(22.72%),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62人(12.58%)。居住在城区的居民299人(60.65%),居住在乡镇的居民194人(39.35%)。

2.2 调查对象的基本饮食行为情况

在被调查的居民中来看,雅安地区的居民在饮食行为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调查“是否认为吃素长寿”时,有50.01%的人误认为吃素长寿;再比如问及“是否渴了才喝水”,有51.12%的人回答“是”。详见表1。

2.3 调查对象的营养知识知晓情况

雅安居民对基本营养知识如“牛奶可以补钙”的知晓率达83.77%,对人体所需几种营养素的知晓率较低。调查的营养知识还包括贫血是否要多食动物血,高血压是否与摄入食盐过多有关等,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食物的丰富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获得营养的重要手段,对人一生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素质都会产生影响。而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是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饮食行为是指受有关食物和健康观念支配的人们的摄食活动,包括食物的选择、购买、吃什么、吃的频率、如何吃、在哪里吃、和谁一起吃、吃多少等。饮食行为对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的饮食行为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人们健康。从本调查分析来看,雅安地区居民在饮食行为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很多居民还停留在口渴了才喝水的饮食习惯上,而水是生命之源,每日补充足够量的水分是健康的基本保障。因此,社区和乡镇应大力宣传相关的知识。如组织志愿者发送宣传单,进行知识宣讲等,使更多的居民知晓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能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每日适宜的饮水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营养是指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或体力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通过本文资料分析,我们能够看到雅安市居民营养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较低,虽然部分居民知道牛奶是补钙品,高血压与食盐摄入有关等基本的营养知识,但由于受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营养知识的水平及获取存在一定的障碍。随着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健康“四大基石”知识在社区居民中的普及,合理营养的基本知识通过各种媒体在社区居民中得到传播,合理营养的重要性逐步为社区居民所接受。因此,适当的营养知识宣传和讲座十分必要。以乡镇或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在达到唤醒居民的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营养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居民全面了解营养知识,不仅知道某些食物的食用功能,还能熟知量的摄入、烹调方法、搭配方式等,从而纠正居民的不良饮食行为,促进人群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潘茜.成都市新农村社区居民饮食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3,(06):467-469.

[2]李静.天津居民的就餐饮食行为调查[J].营养学报,2014,(04):327-330

第4篇

[关键词]饮食行为教育;大学生;营养均衡

近一段时间食品安全问题报道了很多,随着人们对饮食关注的日渐增多,伟大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饮食行为成了人们的关注对象。大学生关系到祖国的发展,他们的健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好身体呢?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你远离疾病,养出健康好身体!

先让我们了解一些具体的数字: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236名高校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构成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健康令人担忧。从饮食规律来看,能够保证三餐规律的仅有33.9%,只有24.2%的学生从不错过三餐中的任何一顿正餐。其中男生的规律性比女生更差,

超过半数的男生不能按时吃早餐。此外,大学生饮食随意性大,六成大学生从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吃饭主要考虑简便原则,50.4%的人饮食规律受情绪好坏影响。

大学生中很大比例的人群喜欢吃零食,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不好或没时间吃饭。55.1%的大学生因为无聊而吃零食缓解情绪,女生更高达70.4%,这与女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有关,其自我缓解情绪的能力差。吃饭细嚼慢咽的大学生仅25.8%,部分大学生进餐时习惯狼吞虎咽,吃饭速度很快,男生表现得更突出。女生则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吃饭不够专注[1]。

山东省泰山学院调查显示:本校大学生饮食不规律者占31.56%,挑食偏食者占32.23%,经常不用早餐及草率用早餐者分别占15.26%、7.13%,早餐用奶或蔬菜者则不足15%,调查的学生中有近2/3者不关注饮食营养知识,有近50%者不关注公众饮食卫生事件[2]。

重庆工学院调查显示:不吃早餐的占总人数的40.5%,经常食用牛奶及鸡蛋等营养品的大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6.46%,经常食用水果的大学生仅占总人数的29.13%[3]。

江月玲对广东省5所高校5000多名大学生膳食情况调查显示:摄入热量普遍偏低,只有标准供给量的75%略多,其中男生早餐热量摄入仅占全天总热量的15%左右,女生为20%左右。有部分学生存在不进早餐,还有的养成上午9:30课间匆匆进餐的不良习惯。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为标准供给量的70%左右等等。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的同学在下沙高教园区进行了“大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经常不固定,在被调查的

大二和大一学生中,50%以上的学生都没有固定吃三餐的习惯,而且有很大部分学生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

以上信息足可以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情况,而且询问过程中发现大一刚入校的学生饮食情况较大二大三的要好些。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有哪些呢?

1不吃早餐的危害

早晨起床后,血糖水平会下降。这时如果不进餐或进食低质早餐,体内就没有足够的血糖可供消耗,人体会感到倦怠、疲劳、暴躁、思维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头晕眼花等不适,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大学生如果不吃早餐急忙去上学,容易在9~10点左右产生饥饿感,出现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生长发育。另外不吃早餐,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胃酸没有食物去中和,就会因过多的胃酸而导致十二指肠溃疡。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

2过多饮用碳酸饮料的危害

碳酸饮料包括各式汽水、调味汽水、可乐、调味可乐、以及各式含气饮料。碳酸饮料含有气体,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刺激胃液分泌,胃酸过多容易感觉腹胀,降低食欲,从而减少日常饮食摄入;碳酸饮料含有砂糖,糖只含有热量,其他营养素一点也没有,经常饮用,会积少成多,使体重增加、同时也易养成嗜甜的不良饮食习惯;碳酸饮料的另一成分磷酸会降低体内钙的吸收,影响骨骼生长及身高的正常发育,过量地喝碳酸饮料,其中的高磷可能会改变人体的钙、磷比例,使人骨折危险增加大约3倍;而在体力活动剧烈的同时,骨折的危险也可能增加5倍。

3食用零食的危害

由于学习压力大,有些学生有饮食不规律的情况,以零食取代正餐。殊不知,饼干等零食高脂肪、高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较少,多吃不利于营养平衡,也容易导致肥胖,饼干中的植物奶油有损于智力。著名营养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称肯德基或麦当劳等高热食品缺少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人体的建构材料和触媒剂需要摄取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一旦摄取不足,孩子们就可能患上各种疾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说过“营养误区的关键是忽视了营养均衡。作为学生的家长们应当认识到,手术刀加上药片治不了孩子们的现代病,食品惹的祸,还要从食品上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健康的、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4蛋白质摄入不足的危害

蛋白质是构建、修补人体损伤的主要物质,参与转送营养,调节体液的酸碱度和传递信息等复杂的生理过程,所以大学生进食中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紧张思维活动的需要。当蛋白质摄取不足时,会出现新生细胞生成速度减慢、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容易疲劳、抵抗力降低、贫血、病后康复缓慢、智力下降等状况,影响学习及日后的工作。

既然不良饮食习惯有诸多危害,针对大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我们该采取哪些教育措施呢?

1、定期开展营养食品科学知识及合理饮食方面的讲座,必要时可以附以有关饮食营养与健康方面的有奖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校大学生由于功课压力比较大,很少有时间关注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要经常的、不间段的开展相关的讲座,以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空白。讲座要考虑大学生的适用性和趣味性,最好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民族学生的需求,我们说讲座不仅是传播知识也是生活习惯的教育过程。讲座内容着重向学生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营养素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其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

2、通过橱窗、广播等形式宣传不良饮食行为的危害及饮食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橱窗要每两周更换新内容,广播每天固定有几分钟播出健康饮食的内容。

3、设立青少年营养方面的公选课。

本人所在的赤峰学院设立了《青少年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公选课,每年选课的学生都在320人以上,可见学生对这一领域的渴求。

4、在大学校园推广营养早餐。

不吃早餐的危害上面已经提到,营养学家也认为,早餐作为一天中的第一次用餐,也是一日中最重要的一餐,对学生的营养摄入、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5]。走访过程中发现,吃早餐的学生普遍对早餐的质量不够重视,早餐的选择随意、简单、省事,忽略了营养搭配。本人建议在学生校园也应大力推广营养早餐,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中后期,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此时,合理的营养对身体健康及学习至关重要,而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及良好饮食行为的养成,关系到大学生对营养素的摄取、吸收和营养平衡[6]。

就目前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来看,“饮食行为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应该把饮食行为教育在大学教育中贯穿下来。饮食行为教育即“食育”,是指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一系列营养学的教育。简单说就是普及营养食品科学知识、灌输与培养良好饮食习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达到对饮食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我们引导下让大学生的饮食有本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吃出健康的体魄。从某种意义讲,食育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智育、体育、德育,应当得到充分的关注。

另外有文献报道大学生的亚健康人群比例仅次于干部[7](或白领阶层),位居不同职业人群的第二位。主要表现形式为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减退、用脑后疲劳、困倦、耐力下降等,不规律的生活是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饮食行为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让大学生有个更健康的身体,本人以为普及饮食行为教育的同时,在大学校园推广营养早餐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我相信没有哪个大学生不想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授人以渔”,通过“食育”引导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养出健康好身体。饮食行为教育会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让我们为了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健康一起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的饮食健康令人担忧[EB/OL].http://省略/d_docdetail.php?id=1047

[2]王子瑛.从大学生饮食状况看高校开展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9,12(4):26-27.

[3]冯文林,乔小明.大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健康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6(6):172-173.

[4]刘敏涛,赵俊珠.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4):559-560.

[5]大学生饮食观念及外出就餐行为探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3:60-64.

第5篇

关键词: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3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53

幼儿与成人不同,他们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全面的营养补充,营养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或者是饮食习惯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可能会造成幼儿发育迟缓、体重超标等问题,当前,也有很多针对幼儿身体健康的研究,但是大多研究的侧重点在运动方面,对于饮食并没有十分重视。事实上,饮食营养方面才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

一、幼儿园饮食营养工作中问题所在

(一)幼儿园饮食管理机制有待优化

1.缺少具备专业饮食营养知识的保健医生。幼儿园有责任根据幼儿的身体发育需求为幼儿提供适合该年龄段、适合园内人数的营养饮食。一般来说,营养食谱的制定要由专业的保健医生全权负责,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很多私立的幼儿园,包括农村的幼儿园是没有保健医生这个职位的,有的幼儿园的保健医生专业知识不过硬,也不能够制作出适合幼儿的食谱。

2.幼儿园三餐管理混乱。幼儿三餐的管理是保育老师的职责,在很多幼儿园中,保育老师开餐意识缺乏,对幼儿开餐前的心理状态不够重视,更不用提及创造良好的用餐气氛,仅限于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对幼儿的健康是不利的。有的保育老师甚至在幼儿用餐时呵斥幼儿,造成幼儿情绪不佳,也影响了用餐气氛。

(二)不重视幼儿园饮食营养的教育

1.饮食营养教育内容过少。幼儿园需要对幼儿进行饮食营养教育,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中,针对幼儿营养知识的普及内容有5个,包括“香甜水果”“香喷喷米饭”“口渴喝什么”等,但是在培养饮食习惯方面内容却只有1个:“让幼儿养成漱口的好习惯”,活动内容也非常少,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饮食方面的教学会有选择地教授给学生,这也就使得幼儿对饮食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

2.饮食习惯和饮食情感被忽视。因为幼儿的年龄小,发育不成熟,其知识的掌握与习惯的养成大部分都要依赖幼师,但是幼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单一,课堂上不能把知识讲透,同时采用的授课方式以说教为主,这样一来幼儿学到的知识就十分有限。因为,幼师更加注重饮食知识的灌输,对于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和饮食情感的培养不重视,而且幼儿又缺少参加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很多家长往往又不具备专业的营养知识导致了孩子在饮食方面很多不好的习惯。

3.家长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不健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很多观念和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平时很多家长在饮食方面采取放任的态度,喜欢什么就买很多来吃,不喜欢的食物就表现出来一种排斥和抵触的情绪,久而久之,幼儿也会变得挑食偏食。虽然有的幼儿园也会对家长进行饮食营养方面知识的普及,但是保育员和幼师很少接受这类的知识传授,造成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合作的障碍。

二、解决幼儿园饮食营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幼儿饮食管理机制需完善

专业营养师对于幼儿园完善饮食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依靠专业的营养师为幼儿进行营养食谱的编制,计划每一周的带量食谱,并且保证菜品的丰富性,才能保证幼儿饮食搭配科学化、合理化。同时需要专业的烹饪人员,掌握烹饪知识,知道不同的蔬菜运用不同的烹饪方法保证营养的完整性,保证食物制作过程标准化。

(二)幼儿三餐管理需加强

正确的三餐管理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在幼儿用餐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扰他们用餐,在添饭的时候少盛多添,幼儿吃起来会比较容易,速度也会加快,这对于培养幼儿对饮食的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孩子也会更加喜欢吃饭。积极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避免催食、呵斥等情况的发生。

(三)家长配合开展饮食活动

第6篇

1营养饮食疗法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全面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当前,疗养院对于营养饮食疗法的各项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其防病治病作用等方面还缺少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因此,对营养饮食疗法在疗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系统地把其作为一项维持健康、促进康复的有效疗养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开展中只注重疗养员吃得安全、卫生、营养、可口,而对于疗养员个体的膳食需要和具体的科学指导等方面有所忽视,加之对营养科(室)和食堂工作人员的各项管理和技术要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之相关的检查和督导力度不够,使营养科(室)、疗养科和食堂三方面相互脱节,致使营养饮食疗法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让疗养员切实从中受益。

1.2营养科(室)建设不完善营养科(室)建设不够完善是比较常见的问题:①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管理上不够严格,各项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强。②科室在人员和设施设备上长期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补充,导致营养专业性人员相对不足,设备设施简单且陈旧,从而造成营养科(室)偏离了正规化建设的轨道,规模和水平达不到疗养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疗养工作的需求,影响了营养饮食疗法全面深入地开展。

1.3缺乏营养专业人才缺乏高素质、高水平营养专业人才,是疗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营养饮食疗法不能科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由于营养科(室)建设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制约了其发展与壮大,造成科室人员工作标准不高,积极性较差,一些人员不愿在营养科(室)工作而离开,疗养院在人员方面又不能进行合理调配,从而导致了营养专业人才的不足,尤其是素质高、业务精的人才更是短缺,影响了营养饮食疗法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1.4缺乏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相关教育和培训目前,疗养院对食堂工作人员的要求还不够全面,对其在食品安全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加工、操作等方面的管理和要求比较重视,而在营养饮食疗法常规和营养知识及烹饪技术的掌握上有所忽视,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对各种疾病的膳食要求和营养需要了解的不多,认识上存在不足,不能按照营养医师要求制作出符合疗养员实际需要的合理膳食,达不到营养方面的实际要求,使营养饮食疗法始终不能落到实处。

2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对策

2.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重视程度加强对营养饮食疗法的各项制度和内容的学习与研究,充分认清其在疗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按照《疗养技术常规》[1]的要求严格管理与操作实施,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加强和完善营养科(室)管理和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大力培养和引进营养专业性人才;重视食堂人员营养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使营养科(室)、疗养科和食堂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密切协作,在运行中环环相扣,确实达到针对疗养员不同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制定符合个体需求的膳食计划并认真予以实施,通过合理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干预,提高其认知水平,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从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2.2注重营养科(室)建设使其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疗养工作中,营养科(室)与其他科室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行营养饮食疗法广泛深入开展的主体。因此,必须认清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地补充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设备,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为营养医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打造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台;大力营造科室浓厚的工作和学习氛围,使其能在正规的、良性的状态下不断向前发展。

2.3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影响营养饮食疗法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热爱本职、精通业务的营养专业人才。因此,除了加强营养科室建设外,还要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进修、培训等方式,尽快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营养专业人才,同时,根据需要合理引进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员,以改变人才不足的现状。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热衷于营养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深入实践各类膳食对人体的保健康复作用,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和能力。比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是营养师的基本职责之一,这就要求营养医师具有丰富的营养学知识并在工作中做到腿勤、手勤、嘴勤。要根据营养饮食的需要和供应标准,为疗养员提供普通饮食、治疗饮食和实验饮食,并对疗养员提供饮食指导、咨询及营养保健讲座[2]。经常深入疗养科室与医生沟通,及时修订疗养员的饮食治疗方案,了解疗养员对营养饮食的需求和意见,为其开具合理营养处方等。深入食堂,了解饮食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传授营养卫生知识等。

2.4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食堂工作人员在营养饮食疗法的开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除了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其进行严格要求以外,还特别要对其进行经常性的营养饮食疗法常规学习和营养知识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等,使其深刻认识到营养膳食在保健康、促康复中的作用,熟知基本饮食、治疗饮食等不同饮食类别的适用范围和饮食原则,以及它们对各种疾病的有利作用,熟练掌握各种营养配餐技术,以保证严格按照营养医师的要求,制作出各种合理营养膳食,来满足不同疗养员的需求,为增进疗养员身心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可佑.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13.

第7篇

【关键词】食育;幼儿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6-0027-04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开展教育改革以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同时,也纷纷意识到“食”对于儿童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国家将食育也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加以实施。例如,日本2005年颁布了《食育基本法》,规定家庭、保育所、学校和地方等要多方合力推进儿童的食育。〔1〕美国许多学校开展了“从农场到学校”运动,让学生参观农场、学习园艺与烹饪等,并将与食物相关的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课程中来。〔2〕英国很多地方则开展了“厨房巴士”活动,以移动巴士的形式为儿童提供亲手烹饪的机会和条件,并在全国组织巡回活动。〔3〕我国河南、河北等省的一些幼儿园则在民间组织的帮助下创立了“儿童食育工坊”,以帮助幼儿认识食物、体验种植、学习烹饪等,〔4〕但更多的幼儿园对幼儿的食育还缺乏了解。幼儿园作为保教机构,理应承担起对幼儿进行食育的主要责任。

一、关于幼儿食育的内涵

“食育”一词源于1896年日本养生学家石V左玄的《化学食养长寿论》一书,石V左玄从营养学角度阐述了饮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了食育的概念。石V左玄认为,食育是促进健康饮食的教育。〔5〕但是,“食育”进入日本大众的视野是在一个世纪之后。日本于2005年出台了《食育基本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饮食行为的法律。2006年,我国学者――中国农业大学的李里特教授也呼吁要关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食育问题,自此,“食育”这一概念才被国内学界所了解。〔6〕

目前,人们对食育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作为这一概念发源地的日本,在其《食育基本法》中是这样解释的:食育是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基础,人们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来学习与“食”相关的知识及对“食”的选择能力、培养能实践健康饮食习惯的。〔7〕2014年,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对食育作了这样的解释:它是饮食教育以及通过相关饮食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还有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培养他们保持健康的能力,形成日常生活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爱的能力等的作用。〔8〕

相对于青少年或成人,针对幼儿的食育在目的、内容、方式上等都有独特之处。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本研究将幼儿食育定义为:以让幼儿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多样化方式进行的,以饮食行为为核心并延伸到食物、人类与食物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的教育,其直接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相关的知识,促使幼儿饮食行为发生改变,从而能够健康地饮食,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此过程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具体而言,可分为三方面:其一是食物教育,包括对食物的辨别,对食物来源、食物流通、食物制作等的了解;其二是饮食教育,包括饮食营养知识的获得、良好饮食习惯的建立、饮食礼仪的形成、饮食文化的了解等;其三是人类与食物关系的教育,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食物的关系,包括选购健康食材,了解基本烹饪方法,对不健康饮食行为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认识,形成全球粮食危机意识,感恩食物以及食物的生产者等。幼儿食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间接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能力,如日常生活能力、保持健康的能力、独立处事的能力、感恩的能力、爱的能力等,同时促进其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幼儿园有关食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幼儿进行的健康教育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幼儿园开展食育的必要性

1.我国幼儿普遍存在不良饮食行为

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6岁幼儿普遍存在不良饮食行为:挑食偏食的占59.6%,边吃边玩的达到29.4%,菜肉食用不均的占57.7%,饮食量偏少的有36.8%。〔9〕这些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2012年,卫生部首次的《中国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城乡儿童肥胖率相对2005年大幅上升,城市儿童肥胖率由5.3%上升到8.5%,而农村则由3.9%上升到6.5%。〔10〕可见,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论城乡,儿童肥胖的问题都日益突出。有研究表明,饮食是导致幼儿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11〕因此,对幼儿进行食育至关重要。

2.幼儿期是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0~6岁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12〕8岁前,如果没有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丰富的味觉能力以及良好的用餐礼节,长大后很难改正。〔13〕究其原因,小时候经常吃的食物会在大脑皮层食物中枢形成兴奋优势,决定了其长大后会优先选择吃那些会让自己兴奋的食物,就像吃面食的北方人长大后到了南方也会优先选择吃面食一样。〔14〕广西省的一项食育研究显示,在幼儿园开展两年食育之后,幼儿多项良好饮食习惯指标上升了3%~21%,愉悦情绪指标也上升了9.2%。〔15〕可见,食育对于3~6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3.幼儿易受不良营养信息误导

在食育方面,我国幼儿所接受的家庭和幼儿园的积极影响太少,电视、网络广告则存在大量不良营养信息,容易误导幼儿,影响他们的饮食选择和饮食偏好。有研究表明,婴幼儿就餐时,90%以上的家长都要对孩子加以提醒,〔16〕家长本身的饮食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但一半以上的家长并不能有效解决幼儿饮食中出现的问题(顾荣芳、高健,2014)。由此可知,虽然家长具有饮食营养教育的观念,却并不知道如何对孩子的饮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另有研究表明,有的幼儿园虽然也会对幼儿进行一定的食育,但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占比较小,且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幼儿缺少亲身体验。〔17〕一项跨国家跨地区的研究表明,在儿童观看电视的高峰期,食品广告比其他时间段出现的频率更高,且这些广告中的53%~87%都是在宣传低营养高热量食品。〔18〕40%的儿童会在观看了这些食品广告后让家人购买相应的食品。〔19〕

三、幼儿园开展食育的实践策略

1.配备儿童营养师,为幼儿的膳食与营养把关

要开展食育,让幼儿学会健康饮食,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支持,因此幼儿园需要配备儿童营养师。当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配备儿童营养师,该职位有六成以上都是由保健医生兼职的。〔20〕一般而言,保健医生大多毕业于医学、护理等专业,并不具备专业的营养知识和能力。儿童营养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监督和检查食品安全卫生;为幼儿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并监督执行;定期检测幼儿的营养指标、生长发育状况,评定幼儿营养的实施效果;对营养不良或过剩的幼儿进行治疗与改善;对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炊事员、幼儿家长开展营养知识培训和咨询。〔21〕所以,无论知识和能力还是精力,保健医生都无法代行儿童营养师的职责,亟需由专业的儿童营养师来行使专业的职责。

2.鼓励教师通过环境创设、区角活动、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幼儿开展食育

食育的内容广泛,可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首先,幼儿园的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在环境创设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食”相关的元素,如在活动室里摆放一些农作物的盆栽,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与变化,或通过值日生的形式对其进行照料;可以张贴一些健康食品和不健康食品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并学会区分。其次,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可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因此,幼儿园教师可通过开设“红茶坊”“果蔬坊”“小吃街”“厨房”等区角,帮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模拟真实生活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能力。最后,可将食育与五大领域的教育融合起来开展主题活动。幼儿的学习是综合性的,食育和五大领域的教育可以相互渗透。例如,大班“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可细分为“绿色菜篮子”“种子”“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能保健和治病的植物”等多个子主题,在不同子主题下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内容可涉及五大领域。如“买菜”活动,既可以让幼儿在真实生活中了解各种各样的食材,学会挑选新鲜健康的食材;也可以锻炼幼儿买东西的技能,从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同时,买菜的过程还涉及到货币的概念以及算术。这样,通过这一活动可将食育与健康、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教育融合起来。主题活动往往还会伴随着环境创设及区角的变动,因此可让食育的形式更加丰富。

3.巧妙利用餐点时间进行食育

餐点前,教师可用游戏或儿歌的形式对幼儿开展食育。例如,将饮食习惯或饮食礼仪创编成儿歌或手指游戏,在餐前和幼儿玩一玩;可将当天的食材做成卡片,和幼儿一起玩玩食物大探险的游戏。例如,让幼儿对各种食材进行分类(可按营养成分、颜色或品种等进行分类),促使其通过游戏了解各种食材的特点。用餐时间是教师进行饮食随机教育的最佳时机。饮食随机教育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的两类(陈旭微,2016)。直接的饮食随机教育是教师根当下情形引导和干预幼儿的饮食行为,包括传递营养知识、纠正不良饮食行为、鼓励节约粮食等。间接的饮食随机教育是通过营造一定的饮食环境或氛围对幼儿产生潜在的影响,如把一个爱吃饭且不挑食的幼儿安排到一个不爱吃蔬菜的幼儿旁边,以期改变不爱吃蔬菜幼儿的饮食选择及偏好,因为幼儿的饮食偏好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影响。〔22〕用餐过程中,可以把炊事员请到活动室来和幼儿一起用餐。幼儿可通过炊事员了解到食物制作的过程,增加对食物或烹饪的兴趣。对于炊事员而言,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幼儿对于食物的感觉,以利于改善烹饪方法,做出幼儿更喜欢吃的食物。

4.开展农艺和烹饪活动,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及制作过程

有研究表明,在对儿童进行营养教育的时候,组织儿童开展种植活动,可让他们获得亲身体验,这会让原本只接受营养知识教育而不直接参与活动的儿童,在营养知识的获得以及食物偏好的转变方面有更明显的提升与改善。〔23〕城市幼儿接触食材的机会一般不多,更不了解食材是怎么来的。通过农艺活动,可让幼儿了解食材的来历,在体验种植的乐趣的同时加深对食物来源的了解,进而增加对食物的情感。此外,种植活动会涉及松土、浇水、搭架子等活动,这有利于幼儿经验的积累和动手能力、爱的能力等的培养。这进一步说明,食育可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人类饮食行为三大特征是栽培、做饭、共食,做饭作为饮食行为中的一环,对于人类的饮食意义更重大。〔24〕因此,开展烹饪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意义也很重大。幼儿可通过烹饪活动,亲身体验食物的制作过程。即使只是一项简单的烹饪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也往往是激动人心的,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对饮食的兴趣。

5.家园合作,共同开展食育

幼儿园在开展食育时要充分考虑家庭对幼儿形成饮食习惯的重要作用,要将家庭教育因素考虑进来,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开展食育。幼儿园可请儿童营养师对家长进行营养知识方面的指导,以帮助家长科学搭配幼儿的膳食,避免产生营养失衡问题。教师也应关注家长的喂养方式,倡导家长在进餐时以身作则(如不边吃边看电视或玩手机),对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进行耐心引导,反对威逼利诱式的喂食方式等。教师还应倡导家长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食育,如带幼儿去菜场买菜、让幼儿帮忙做饭等。总之,在食育上,幼儿园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但只有家园合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7〕日本内阁府.食育基本法〔EB/OL〕.〔2017-01-10〕.http://law.e-gov.go.jp.

〔2〕纪巍,毛文娟,代文彬,等.关于我国推进“食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2):38-41.

〔3〕〔24〕藤森平司.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M〕.孔晓霞,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175-177,181.

〔4〕〔8〕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倡导学生食育,圆梦中国少年〔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4:24,1.

〔5〕白宇.日本幼儿食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6〕李里特.关注教育的重要领域:食育〔J〕.北京观察,2006,(5):58-61.

〔9〕敖春美. 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7-3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蟾妗EB/OL〕.〔2017-02-18〕.http://.

〔11〕张美和,李时莲,焦宏.北京市幼儿饮食生活习惯和肥胖症的关系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5):458-459.

〔12〕〔14〕张峰.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课:小儿保健与养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40,41.

〔13〕安达知子,栗原毅,水泽英洋,等.家庭健康自助全书〔M〕.高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276.

〔15〕陈兴乐,唐振柱,李琼符,等.在幼儿园开展系统的食育教育的试验效果评价〔R〕.杭州: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2013.

〔16〕陈志明,吴素琴,何晓琴.婴幼儿家长营养知识及幼儿饮食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5):76-77.

〔17〕杨晓红.幼儿园饮食营养教学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18〕KELLY B,HALFORD J C G,BOYLAND E J,et al.Television food advertising to children:A global perspective〔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0,100(9):1730-1736.

〔19〕ARNOS Y A.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food advertisement on children’s food purchasing requests〔J〕.Pediatrics International,2006,48(2):138-145.

〔20〕谢蒙蒙,邵继红,马静芝,等.徐州市幼儿园营养师配备及需求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3,(10):1179-1181.

〔21〕胡福贞,胡静.试论当前我国幼儿园营养师的配备及其条件〔J〕.当代学前教育,2009,(4):35-39.

第8篇

【关键词】 营养科学;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医科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53.2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68-02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大量资料显示,大学生营养素摄入不足,三餐分配不合理[1-2]。营养宣教是提高大学生营养知识和改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的方法之一,喜闻乐见的宣教方式可使广大学生学会并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从而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3]。笔者于2007年8月-2008年1月对医学院学生开展了营养宣教活动,并采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效果评价,旨在探索医学生中开展营养宣教的可行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沈阳医学院一年级临床医学、护理学和眼视光学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包括24个班698名学生。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4]与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营养知识13题(满分130分),态度4题,饮食行为20题(在第2次问卷调查时附加了回馈信息4道题)。2次问卷调查分别于营养宣教前、后的2007年4月和2008年3月进行。预调查后在教室由经培训的课题组成员统一发放问卷,学生当场填写并收回。宣教前发放问卷698份,收回有效问卷693份(男生243名,女生450名),有效回收率为99.28%;宣教后发放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0份(男生242名,女生448名),有效回收率为98.57%。

1.2.2 营养宣教 2007年8月-2008年1月围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等有关知识进行营养宣教,包括3次大规模讲座,5次校园广播,3期宣传板,发放3期宣传单,1次有奖竞猜活动。讲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加,宣传单发放到每间寝室。宣教后统计结果,听到广播者为22.2%,参加课堂讲座者为23.0%,看宣传版者为37.5%,读宣传单者占45.0%。

1.3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Excel,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宣教前后医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比较 见表1,2。

宣教后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宣教前(P

2.2 宣教前后医学生态度的变化 有88%以上的学生愿意获得营养知识和改变不良饮食行为。获取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报刊、杂志、宣传画(53.0%),电视、广播(50.7%),网络(29.1%),课堂讲座(24.1%),亲人和朋友(29.1%)。

2.3 宣教前后饮食行为的变化 由表3可见,宣教后每周吃5~7次蔬菜、鸡蛋和喝牛奶的人数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常选的早餐食物1~5种的学生最多,为59.9%;11种以上较少,仅35.0%,且宣教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宣教前后,学生经常喝酒、吃夜霄、吃甜食、偏食、口味重等不良饮食习惯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营养宣教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通过营养信息的交流和行为干预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膳食危险因素,改善营养状况, 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体格、心理和智力等各方面正走向成熟,是长知识和身体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大学生宣传并普及营养知识意义深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没有丰富的知识来指导均衡饮食。 许多相关资料也显示,医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5-9],对于目前大力倡导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所知甚少[10]。同时结果显示,无论宣教前还是宣教后,女生营养知识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女生一般较男生更关注个人健康,也可能与女生减肥现象较普遍、较为关注营养健康方面的书籍和杂志有关。

陈明改等[11]研究显示,宣教前后愿意获得营养知识的百分率分别为80.7%和84.5%;贺生等[12]调查显示,有76.1%的学生知道改变饮食习惯对健康有好处,愿意改变饮食习惯。有81.8%的调查对象愿意学习营养学课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营养宣教前后学生愿意获取营养知识情况没有变化,但均有所增高,这可能与学生接触了一些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课程,从而间接了解一部分营养知识有关。

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读宣传单和看宣传版者明显高于课堂讲座和校园广播。可见在校园中宣传板报和宣传单是学生了解营养知识的较好途径。宣教后,营养知识平均分显著提高,同张俊黎等[13]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通过开展营养教育活动,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营养知识。

很多研究表明,营养宣教可以改变饮食行为[9]。本次结果显示,对于摄食蔬菜、牛奶、鸡蛋、每天吃早餐的效果显著,说明营养知识的提高有利于建立良好饮食行为。但经常喝酒、偏食、口味重等较难改变的饮食习惯,宣教前后没有变化。孙耀武等[14-15]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接受营养教育后的近期内,研究对象的健康行为有一定好转,但综合分析其营养态度、健康行为与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仍有分离现象,即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营养知识,也能够转变为积极的态度,但却难以应用到健康的行为中去。这可能是因为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根深蒂固的不良饮食习惯。

4 参考文献

[1] 王晓慧,周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沈阳医学院学报,2007,9(3):173-175.

[2] 胡晋,宋春梅,马洪波.医学院校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吉林医学报,2005,26(4):212-213.

[3] 郭亚芳.论加强营养宣教的重要性.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11):864-865.

[4] 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0-211.

[5] 黄永真.某高校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宜春学报,2007,29(2):129-131.

[6] 贺栋梁,李小玲,谢红卫,等.不同学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08,6(9):1-3.

[7] 赵勇,李廷玉,魏小平,等.重庆市两所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基线调查.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10 458-10 460.

[8] 江海东,朱惠莲.惠州市中专学生营养食品卫生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中国校医,2006,20(3):281-283.

[9] 陈萍萍,王旗,崔玲玲,等.郑州某技术学院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郑州大学学报,2006,41(6):1 089-1 092.

[10]赵丽云,翟凤英,李丹,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教育项目效果分析.卫生研究,2001,30(5):176-179.

[11]陈明改,邱卫红.某高职学院医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中国校医,2006,20(6):629-630.

[12]贺生,甘启英.卫生学校在校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膳食行为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 657-4 659.

[13]张俊黎,刘雪云,鹿子龙,等.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06-608.

[14]孙耀武,祈艳波,葛杰,等.某医科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57-58.

[15]范利国,冯玉荣,段爱旭.医学生“一帮一”营养教育干预模式探讨.健康教育,2006,27(2):153-154.

第9篇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营养知识 饮食行为

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营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是否拥有一个可靠的营养学知识基础。合理的膳食营养是青少年维持健康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础,对从事运动训练的个体则更为重要。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员膳食存在不合理因素对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他们承受运动压力的时间恰恰与他们迅速生长的时间段相重合。因此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问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不少青少年运动员还模仿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不仅效仿他们的训练计划、技术动作,还效仿他们的饮食习惯,这将导致不良影响。运动员膳食结构不仅要求科学的营养配餐,还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营养知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为了解青少年运动员对营养知识的认识和饮食习惯的现状,为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浦东新区青少年运动员为对象,进行营养知识、饮食习惯及营养认知的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上海浦东新区第1、2少体校运动员,共302人(男性134人,女性168人);年龄在11-1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12岁;运动项目有田径、武术、射击、击剑、划船、游泳等。

1.2研究方法

本实验对上海浦东新区400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收回350份,有效问卷共302份。问卷的名称是“运动营养知识、饮食习惯的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运动员基本情况,二是营养知识,三是饮食习惯。

1.3数据分析

用SPSS11.0进行分析处理,频数分析。

2.结果和分析

2.1营养知识来源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39.1%的学生主要通过电视和报纸获得营养知识;27.8%的学生主要是从父母那里获得;21.9%的学生主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回答从教练那里获得的人数仅占11.3%。没上过营养课的少体校运动员有275人,占91.1%。

2.2营养认知的调查分析

对浦东新区少体校运动员营养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如表1:

可见有很多学生认为营养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但却不知道营养对运动训练是否重要。

2.3学生饮食习惯调查分析

对浦东少体校运动员饮食习惯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青少年运动员早餐基本能够保证,吃零食、偏食、挑食现象较为严重。

2.4对学生营养知识调查分析

对浦东青少年营养知识的调查见表3:

从表3我们可知,他们对营养素方面知识的了解情况很差,其中学生对VA、VC、以及钙的缺乏症的回答正确率很高,可能与学生营养知识的来源有关,而对于运动期应该补充的能源物质这样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很低。

3.讨论

营养知识的来源是运动员掌握营养知识正确、全面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正确的营养知识结构是调整运动员健康饮食的基础。因此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营养知识的来源是影响其营养摄取、饮食习惯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调查得出91.1%的运动员没有上过营养课或相关讲座,学生的营养知识主要来自媒体。浦东新区少体校的运动员其中一部分是住宿生,因此他们的营养知识来源应该更倾向于学校,但事实上他们的营养知识主要是来自媒体,来自教练的最少。而来自媒体的知识不能够系统化、全面化,容易把青少年运动员带入误区。近年,美国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一项研究发现,超过1/3的运动员额外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超过2/3的运动员认为这些补充可提高他们的运动成绩[1]。尽管在营养文献中已经形成这种补充无助于运动能力的共识,但他们却依然坚持这种做法[2]。因此改善教育和指导膳食对澄清这些问题是必要的。

本次研究发现青少年运动员还存在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40.1%的受试者经常吃零食,64.9%的受试者有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并要每天进行大量的运动训练,肌体对营养供给的要求较高,因此他们总是要吃零食来补充,因此零食的补充能否达到目的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其次,这些青少年运动员都住校或中饭在校吃,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他们手中的零花钱变多起来;再次,家长对他们的溺爱与疏于引导和学校缺乏教育等都导致了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因此家长、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的餐饮人员和校医需要进行营养知识普及,从而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帮助学生解释清楚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让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引导自己的行为,彻底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营养知识匮乏,90.4%的学生答不出六个营养素中的任意三种,学生对电视媒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高,对运动与营养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低。市场上的食品层出不穷,广告也越发注意营养知识的体现,这也是导致人们进入营养误区的原因之一。

根据健康教育“K-A-B”(Knowledge-Attitude-Behavior)模型理论[3],人们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得以知识和态度为基础。调查发现,虽然这些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知识欠缺,并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但其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好,说明对其开展营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紧迫、切实可行的。因为随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程度的增加、参加比赛经验的增多,他们了解的营养知识也有所增加,故在制定营养教育计划时要根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区别对待。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媒体、课堂讲授、教练员及营养师等途径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营养宣传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最后达到行为转变,从而改善营养状况的目的。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青少年运动员存在不良饮食习惯,他们肯定营养的重要性,并愿意为健康和运动成绩改变饮食习惯和学习营养知识。

4.1.2青少年运动员营养知识匮乏,但对媒体宣传较多的营养知识掌握好一些。

4.1.3青少年营养知识来源主要源自电视、报纸等媒体和父母,来自学校的较少,因而导致他们对运动训练的营养补充问题掌握不好。

4.2建议

4.2.1应该在学校相关课程中把日常饮食中应注意的事项引入课堂,逐渐完善学生对营养的知识结构,从而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健康饮食打下基础。

4.2.2营养知识教育,应该不仅对学生,而且也要重视教师、教练和学校餐饮人员等。

4.2.3教练员应该把一些营养知识贯穿在每天的训练中,提醒运动员要加强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的营养补充,并告诉他们正确的营养补充方法。

4.2.4条件好的学校应该增加营养教练。

参考文献:

[1]Sobal,J&Marquart,L.M.Vitamin/mineral supplement use among high school athletes.Adolescent 1994,29:835-843.

第10篇

【关键词】 孕期; 健康教育; 个体化营养指导; 妊娠

孕期是女性对营养膳食的敏感时期,在此期间,若出现营养缺乏或者过剩将直接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1]。因此,合理适量的营养保障在保证胎儿及孕妇健康以及防止孕妇出现妊娠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界对此格外重视[2]。但是,孕期妇女普遍缺乏营养知识,需要对其加强孕期健康教育[3]。在此基础上,配合个体化营养指导,让孕期妇女能够有效保证合理营养的吸收,从根本上改善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了解度低的问题,解决孕期由于营养缺乏或过剩造成的问题[4]。本院通过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探究其应用效果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产科中定期孕检单胎初产孕妇2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0例。孕前BMI 18~24 kg/m2。两组孕妇均无妊娠并发症、习惯性流产史、特殊饮食习惯等情况,孕前无心、肝、肾、肺、肠、胃等器官重大疾病。试验组年龄20~35岁,身高150~171 cm,体重46~71 kg;

对照组年龄21~34岁,身高153~170 cm,体重44~72 kg,两组身高、体重、年龄、孕周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试验组:(1)每月由营养专家或者产科专家举行孕期营养健康知识讲座,讲座知识主要有妊娠期基础知识、合理膳食搭配、孕期生理变化、妊娠期的营养需要量等。(2)实行个体化营养指导,设立营养咨询点,在孕妇孕检时,可以针对孕妇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膳食指导,例如食物的搭配、合理烹饪、各种食物元素的摄入量、平衡的饮食等。对每位孕妇做好咨询记录,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3)对孕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手册内容主要包括体重增重、饮食习惯养成、相关注意事项、推荐食谱等。(4)进行一系列的不定期营养教育,至孕妇分娩。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检。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进行晚期膳食调查,当孕期在35~40周时,采用24H回顾法、称重法、膳食频度法等,结合膳食图谱、食物模型图,对孕妇3 d的食物摄入及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孕妇营养摄入情况。观察两组不同种类食物摄入量、食物食用情况、孕育晚期三大营养素的摄入、孕妇的体重增加情况及巨大儿、HDCP、GDM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以P

2 结果

2.1 两组晚期膳食结构比较 试验组谷类、水果、蔬菜、蛋类、奶类、豆类、油脂类食物摄入量适宜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4种食物食用情况比较 试验组孕妇食用4种食物频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孕育晚期三大营养素摄入情况比较 试验组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试验组体重增加10~15 kg的孕妇多于对照组;试验组体重增加18~22 kg的孕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试验组阴道分娩孕妇明显多于对照组,剖宫产孕妇少于对照组,HDCP、GDM、过期妊娠、巨大儿发生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孕育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处于较落后的状态[5]。国内的孕期保健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对孕妇定期产检基础上配合孕期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6]。再加上孕妇的营养观念比较混乱,对于食物的选择具有偏向性和盲目性,这使得孕妇孕期内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的问题显得尤为严重。相关研究表明,孕期内不均衡的营养摄入会给孕妇带来孕期并发症、早产、巨大儿等现象,为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显得格外重要[7]。

本院通过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举行健康知识讲座、营养咨询指导、每月通过电话对孕妇进行随访、发放孕期健康知识手册等,对孕妇的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情况起到了明显的改善。这说明了孕期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能使孕妇对食物的营养成分及膳食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合理的安排饮食[8]。孕妇关于孕期内的营养均衡搭配也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做到自己调节膳食结构、比例,平衡饮食,改善不良饮食习惯等,减少了对于食物的盲目选择[9]。研究结果显示,在孕期健康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下的孕妇谷类、水果、蔬菜、蛋类、奶类、豆类、油脂类食物符合推荐量的人数多于常规孕检的孕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科学的个体化营养指导和孕期健康教育主要在于提高孕妇在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和运用[10]。促进胎儿及孕妇体重的合理增长,保证足量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减少妊娠疾病,提高自然分娩的几率[11-12]。本研究显示,试验组体重增加10~15 kg的孕妇多于对照组;试验组体重增加18~22 kg的孕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孕期的健康教育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成本低、易实施、无副作用等特点,在孕期保健中值得进行推广[13]。健康教育对于调动孕妇的主观性、增强其健康意识、改善其不良饮食行为,从而促进全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4]。配合个体化营养指导,通过具体措施纠正错误的饮食方式、饮食习惯,让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增加,增强了健康教育的效果,这对于妊娠结局具有重要影响[15]。

参考文献

[1]张蓉,赵锐.营养教育对改善孕妇饮食行为和营养状况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16):112-113.

[2]牛晓虎,张国英,罗晓明,等.影响早、中期孕妇营养的倾向因素与行为相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68-271.

[3]丁国红.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10-1612.

[4] Deveer R,Deveer M,Akbaba E,et al.The effect of diet on pregnancy outcomes among pregnants with abnormal glucose challenge test[J].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13,17(9):1258-1261.

[5]简洁,贺泉.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3,39(7):836-837.

[6]康瑞雪,周瑞华,何晶伟,等.营养教育和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妇营养状况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7):3124-3126.

[7]孙铭.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对孕期营养状况及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3):367-368.

[8]刘丽.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3):3739-3741.

[9]王雪松.164例孕妇不同孕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42-2443.

[10] Amel Ivan E,Mangaiarkkarasi A.Evaluation of anaemia in booked antenatal mothers during the last trimester[J].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JCDR,2013,7(11):2487-2490.

[11]田红霞,康笑冰,杨丽萍,等.健康教育加营养干预对孕妇骨健康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6):5939-5940.

[12]李妍,杨柳,李静,等.个体化饮食运动指导对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快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15-4516.

[13]蒋洁,尹新红.不同孕期孕妇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54-2255.

[14] Guadagno M,Mackert M,Rochlen A.Improving prenatal health:setting the agenda for increased male involve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2013,7(6):523-526.

第11篇

【关键词】营养;健康现状;膳食营养知识精华;政策与行动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22-03

前言:人类的每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营养,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源泉;健康是生命意义上的真正财富,是人类幸福的源泉。营养与健康影响着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食品生产状况都有了很大改善。从家庭到社会,人们对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给予了高度关注,饮食保健强体、饮食养生益寿、饮食美体美容、饮食养病治病成为民众的热谈话题。

1 现阶段我国在国民营养健康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丰年有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食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科技进步渗透至食物发展的各个环节,加速了传统食物的改造,拓宽了食物发展的空间。国民的健康素质有了明显改善,主要健康指标已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全民营养健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1 食物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粮食的年均生产能力已超越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越400 kg。在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肉、蛋、水产品水果及蔬菜生产都有了快速的增长,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2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1.2.1 食物摄入情况:

从1982年、1992年和2002年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比较看,我国城乡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总体显下降趋势。2002年城市和农村居民谷物摄入量比1982年分别下降了20%和22%,比1992年分别下降了10%和14%。

动物性食物畜禽肉和鱼虾类的摄入量增大,其中2002年畜禽肉类摄入量平均为79g,比1982年的34g增加了1倍多。2002年的鱼虾类摄入量是1982年的1.7倍,比1992年增加了80%,且农村由1982年的7g增至24g。

奶、豆类食物的摄入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奶类在城市的增量较大,由1982年的10g增至2002年的66g。豆制品的摄入量由1982年的5g上升为2002年的12g。

此外,食用油的人均日摄入量城乡差别不大,大致为42g。但动植物油的食用结构差别较大,城市食用油的动植物油比例为1:10,在农村这一比例为1:3,可见农村食用动物油的比例是城市的将近3倍。另外2002年全国平均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为12g,酱油为9g,比1992年,这两个量都有所下降。

1.2.2 膳食能量与营养素的摄入:

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日摄入能量为9414 KJ,其中城市为8929KJ,农村为9606KJ。这三个数值分别比1982年下降了1008KJ、1322KJ和900KJ。

蛋白质的人均日摄入量为66g,其中城市为69g,农村为65g,与1992年比,城市略有下降,农村有所提升。但总体上,动物性食物增加,优质蛋白比10年前增加35g。

脂肪的全国居民平均日摄入量为76g,其中城市与农村分别为86g和73g,比20年前总量增加328g,农村对脂肪的摄入量增长较快。

2002年,各种维生素的全国人均摄入量为:视黄醇470μg、硫胺素1mg、核黄素0.8mg、抗坏血酸88mg,这些数值与1992年比较,除农村的视黄醇上升外,城市的视黄醇和城乡的硫胺素与抗坏血酸都有所下降。

矿物质中,钙的全国居民人居日摄入量为389mg,其中城市439mg,农村370mg。但总体来看,钙的摄入量为不足的水平,且女性不足比例高于男性。锌的平均摄入量为11mg。

1.3 膳食结构:

我国的膳食结构以粮食为主,辅以适量的肉食、大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属于杂食型膳食结构。据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全国按标准每人每日摄入热能平均为9740.3kJ,占供给量标准的97.1%。其中谷类食物提供热能占膳食总热能的66.8%;动物性食品提供的热能比例平均仅为9.3%,其中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的该比例相对高些;全国平均每人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为68g,达到供给量标准的93%。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构。

从健康出发,提倡和坚持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结构,适当增加奶类、豆类、绿叶蔬菜等食物的比例,注重增加优质蛋白食物源开发,强调食物多样化和平衡膳食,在减少“贫困病”发生的同时防止“富裕病”的上升,这是我国今后膳食结构调整的方向。

2 中国现代营养学的发展与精华膳食营养知识

2.1 中国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现代营养学研究为各国所高度重视。自美国于1941年首次提出各种人群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建议标准(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RDA)后,许多国家也提出了自己的RDA,并在加强营养学研究的同时,制定了自己的营养指南和营养行动计划。

中国的现代营养学是在20世纪初创立的,在引进、研究和发展国外有关成就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医药和传统饮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内涵。从发展的历程看,中国营养学研究大致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13-1924年间,主要在医院或医学院进行了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和典型营养问题研究,属于营养研究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为1927-1937年的中国营养学研究的成长阶段。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营养学也在一些医学院和大学的专门研究室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生理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化学会会志》等刊物载有大量的营养研究论文,中国现代营养学研究在此期间有了长足进步。第三阶段是1937-1949年间,先是,后是,对我国营养学研究产生较大影响,但营养研究没有被中断。1939年中华医学会提出我国第一个营养供给量――中国人民最低营养需要量建议。1945年成立中国营养学会。1946年《中国营养学杂志》正式出刊(1956年改为《营养学报》)。第四阶段是建国后至今的大发展阶段。1952年出版了我国第一版《食物成分表》。1959-2010年间,先后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营养调查。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修订了每人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1989年出台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并于1997年做了修订,并颁布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0年公布首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2 合理膳食与营养:

所谓合理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构成,不但能向人们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要,而且各种营养素在比例上保持平衡,以使人体对各种营养素充分吸收和利用,获得营养平衡。

2.2.1 合理膳食基本要求

(1)要有足够的热能:应根据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和不同生理状况等决定热量的供给量。

(2)要有适量的蛋白质:为了保证生长发育、组织修补和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供应量应占总热能的10%-14%,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供给量的1/3以上。

(3)要有一定的脂类:成年人脂肪供给量应占热量的20%-25%为宜,儿童可略高些,同时应注意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供给量。

(4)要有充分的无机盐:无机盐参与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不同人群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年龄和生理状况等提供充足无机盐。

(5)要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必需营养素,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及劳动强度提供响度丰富的维生素。

(6)要有适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和正常排便,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积蓄,有利于防止肠道肿瘤的发生,同时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2.2 不同人群的膳食建议

(1)婴幼儿合理膳食

①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中的营养素能全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且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

②辅食添加。

正常情况下,4月龄之后婴儿体重从出生时的3.2kg左右增加至7kg左右,而一般母乳的分泌量并不随婴儿的长大而增加。此时仅以母乳喂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应逐步添加辅助食品作为母乳的补充。

(2)儿童合理膳食。

合理营养是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该年龄段的人群主体是小学生,需要作出一定程度的脑力劳动,因而热能、蛋白质等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不可忽视,特别是儿童对热能和营养素摄取量相对地高于成人。很多家长没有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三餐比例,因而影响小孩身体、智力的正常发育。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全日总热量分配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有人提出三餐原则为“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早餐应既有主食,也有副食,既有固体食品,又有液体食品。午餐吃饱,要成为一日三餐的主餐,食物量要大。学生在晚上活动量不大,所以能量消耗少,进食量也可适当少些。我们要纠正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误把晚餐当主餐的错误倾向,也要避免晚餐过少,胃排空早,在睡眠中感到饥饿,这对健康也十分不利。

(3)青春期合理膳食。

青少年的膳食安排应符合其生长发育快、对营养要求高的特点。青少年饮食中容易出现不定时用餐、以零食取代正餐和暴饮暴食等对其身体发展不利的情况。养成规律用餐的习惯,三餐充足且比例合理,可推广课间加餐。时下不少青少年流行节食瘦身追求苗条身材,对于大多数青少年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倾向。应通过体育锻炼和合理的饮食来控制体重,以避免贫血和营养不良。

(4)中年人合理膳食。

中年人应供给多样化的平衡膳食,主食以谷类为主,注意多吃粗粮和含淀粉比较多的植物性果蔬。动物类食品中注意鱼类、海产品的补充,多选用豆类及其制品,可多饮些豆浆、牛奶。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饱。少饮或不饮酒,饮食清淡,少食用食盐等。

(5)老年人的合理膳食。

老年人的饮食计划应以成人均衡饮食为基础,注意食物的种类与烹调方式以配合老年人现有的生理状况和营养需要。

①平衡膳食。

老年人膳食应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合理地搭配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淀粉性食物及甜食,以防热能过多及其他营养素缺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②合理烹调。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吸收。但食物不宜过精,应强调粗细搭配。食物制作时宜选用蒸、炖、熏、煮和炒等方式烹调,以利于食物的消化。要经常改变不同的烹调方式,并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促进食欲。

③合理饮食。

老年人饮食要讲究少量多餐,定时定量不过饱,避免胃肠不适。老年人对口渴不灵敏,缺水会引起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应注意多饮开水帮助体内废物排泄及排便,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2.3 饮食营养与健康。

合理的膳食与营养是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能力、保证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缺乏、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将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和健康。如发育畸形、肥胖症、肿瘤和一系列心血管病的发生都与饮食营养密切相关。

2.3.1 肿瘤的饮食预防。

预防肿瘤的发生,饮食的卫生比饮食的营养更重要。食物中存在的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应避免或减少这类物质的摄入,如多环芳烃、N-亚硝基化合物等。为预防癌症发生,应从多方面注意饮食的控制:食物要多样化;减少脂肪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增加锌、硒等矿物质的摄入量;选择科学合理的食物加工方法;限制饮酒。

2.3.2 高血压的饮食预防。

膳食对干预高血压者的血压最为明显。随着适当的膳食改变,有可能用较少数的药物和较小的剂量即可控制血压。有很大一部分高血压病人,尤其是轻度高血压者,膳食改变完全可以使药物治疗成为不一定的需要。高血压者应注意: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食盐的摄入;限制脂肪的摄入;限制精制糖的摄入;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多吃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番茄、木耳、海带、西瓜、苹果、山楂、香蕉等。

2.3.3 糖尿病的饮食预防。

糖尿病人必须长期坚持饮食治疗,并需要十分注意饮食。饮食定量;禁止甜食;限制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限制水果等都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的。

2.3.4 肥胖的膳食营养治疗。

由于饮食因素造成的肥胖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因素,如调整饮食结构、改变饮食习惯加以预防和减肥,如:控制总热能的摄入量;限制糖类的摄入;控制脂肪的摄入;保证蛋白质的供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减肥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要坚持饮食调整与运动并用,指望短期内体重降低很多的想法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减肥态度,要长期坚持饮食与运动同时结合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3 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问题

营养健康问题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表现有异,如20世纪60年代初的营养问题主要是蛋白质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碘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等营养性疾病突出。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了膳食生活质量的提高,但营养问题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表现为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问题并存。

1982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发现儿童的维生素A缺乏症和小儿佝偻病发病率较高,城市居民普遍性缺钙,尤其是中老年人缺钙突出。1992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摄入钙、维生素B2、维生素A偏低,仅分别达到RDA的50.7%、66.6%和59.5%;城市居民因营养过剩带来的健康问题和婴儿乳喂养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2002年进行的第四次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调查表明中国居民的膳食质量提高很快,但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与能量失衡带来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较突出。如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者占17.3%;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占18.8%;有2.6%的人患糖尿病;成人血脂异常率为18.6%;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占23.2%,其中儿童肥胖率已达8.1%,城市老年人肥胖患病率达15%。

4 营养健康政策与行动

我国营养与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一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多样化、优质化需求明显增加,对食物安全卫生要求不断提高;二是居民食物消费正处于由小康向更加富裕转型的时期,急需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工作,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是世界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国际营养与健康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必须加快我国营养与健康工作,跟上世界发展步伐。

我国食物与健康营养工作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战略,明确发展重点,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营养健康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4.1 加强对营养与健康工作的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配合,建立现代营养健康管理体制。

4.2 加强营养与健康领域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4.3 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大力推广研究成果,促进技术转让;

4.4 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4.5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民营养意识,全面普及营养知识;

4.6 加强营养监测,建立食品安全保障系统,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物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

5 结束语

做好营养与健康工作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营养工作人员,我们要密切配合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旺. 烹饪营养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2] 翟凤英. 中国营养工作回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3] 陈仁悼. 现代临床营养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4] 蔡美琴. 医学营养学.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5] 陈仁淳. 营养保健食品.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6] 吴加根. 谷物与大豆食品工艺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5.

第12篇

关键词:营养知识;合理膳食;大学生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不合理的膳食造成的营养不良或肥胖等疾病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将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不受约束,饮食随意性大,易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降低营养水平使学生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而且也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因此有必要在当今大学生中做一个关于营养知识的调查,充分了解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完善营养知识和端正饮食态度提供一定参考。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对廊坊市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在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790份,有效应答率为79.0%。其中男生307名,占38.9%,女生483,占61.1%;四个年级分别抽取250名,每个年级占25%;来源于城市的有197名,占24.9%,城镇的186名,占23.5%,农村的407名,占51.6%。

2.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项目主要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问卷自行设计,经过预试验后修改而成,内容包括营养知识、饮食态度等。将问卷发放给大学生填写,问卷填好后当场收回,然后对问卷进行核对整理并统计出结果。

3.资料处理

全部资料用Excel录入,统计不同性别、年级、来源的学生营养知识应答情况,结果采用x2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1.营养知识

(1)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

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调查结果显示:从统计数据上看,对营养知识了解丰富的女生所占的比例高于男生,了解一般的女生亦高于男生,而且不了解的女生所占的比例明显少于男生。因此,女生营养知识水平高于男生。经卡平方检验(当df=2时,x2=8.22>x20.05=5.99,P

(2)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

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2。

表2显示:经卡平方检验(当df=6时,x2= 3.240.05),不同年级间营养知识水平无显著差异。从数据上看,大一到大四了解丰富和一般的学生所占的比例都是依次稍有增加的。高年级的学生营养知识水平高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也越来越多,另外高年级学生可能更注重个人健康,对营养知识的重视程度更高。

(3)不同来源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

不同来源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3。

表3显示:经卡平方检验(当df=4时,x2=18.21 >x20.01=13.28,P

2.有关营养知识的态度

与营养知识的态度有关问题调查结果统计建表4、表5。

表4调查结果显示:从统计数据来看,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有很大影响的学生占了74.8%,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合理膳食的态度是积极的,即健康的身体来自合理的膳食,合理膳食又与其本身的营养知识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另外,在各个答案上,女生的比例都高于男生的比例,与表1的调查结果相符,说明女生更重视营养知识对健康的影响。

表5调查结果显示:92.5%的学生认为合理膳食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反映了绝大多数学生在思想上对合理膳食的重视程度很高,认为合理膳食对学习成绩是有帮助的,且女生比男生更重视合理膳食。但从表1-4看,实际中表现不够,总体上营养知识较为欠缺。

三、讨论及建议

1.营养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与饮食营养密切相关,每餐食物搭配是否合理又与其掌握的营养知识有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在营养知识方面还很欠缺,提示我们应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除了在健康课上宣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外,还应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形式进行宣传,也可以对全校各专业开设饮食营养方面的选修课,满足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需要。

2.因势利导重点突出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他们迫切想了解合理膳食模式,如何安排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营养知识较为欠缺,因此在设计营养教育内容时,一方面要加强各种营养素的合理膳食、组成、搭配,另一方面要强化预防学生常见病如维生素A缺乏、钙缺乏、贫血方面的知识教育,预防成年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非传染性慢性病方面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3.加强伙食管理工作

全校工作人员都来关心支持大学生的饮食营养,改变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营养观点。虽然大学生多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但并不意味着行为的真正改变。在“一日三餐分配中,早餐食量一般为多少”一题中,许多学生回答错误,据笔者实际了解大学生中不吃早餐的大有人在,尤其是男生,说明大学生饮食状况不容乐观。饮食行为还受传统饮食文化、经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与大学团委、学生会联合成立大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伙食进行评估,收集学生的意见,以便食堂对饮食及时改进。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伙食的评估不能仅限于饭菜的花色、种类等外观上,而应在原料采购、烹饪、服务等环节中合理搭配食物,增加食物品种。每日早餐有牛奶或豆浆供应,以提高蛋白质和钙的摄入;中晚餐尽可能安排动物肝、血类菜肴,争取优价供应,以保证大学生摄取充足的维生素A和优质铁源。同时,营养教育的对象还要包括学校食堂的服务人员,从而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分利用。

总体看来,大学生的饮食态度在思想上是端正的,但实际营养知识较为欠缺,在一些细节上有误区或严重欠缺。希望本文能为大学生合理用餐及高校开展营养知识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丙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0-104.

[2] 许榕仙,胡志坚,黄芳.福建省4所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1):24-25.

[3] 邵佩兰,徐明.宁夏大学农学院272名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

[4] 李新,李晓峰.大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中国校医,2001,15(5):335-336.

[5]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J].营养学报,2001,23(3):194-197.

[6] 贾颖,苏维,余王群,等.健康教育的KAP模型及设计(二)[J].华西预防医学,1990,(1):50.

[7] 李世敏,段立华.大学生营养知识一态度一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18(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