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化产业发展趋势

信息化产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07 09:1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产业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化产业发展趋势

第1篇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 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 要:计算机软件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属于一项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作为人类智力的一种延伸和扩展,文化教育、医疗、工程、管理、经济、数据通讯等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就是软件技术,因此,软件产业也逐渐成为了一项朝阳产业。

1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同时也获得了喜人的成就。然而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情况

1.1.1 软件产业的实力较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软件产业的实力较弱,整体规模较小。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我国的软件业产业总额在全球软件业总额中的比例仅为2%。对于我国的软件产业而言,把握关键技术、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发展和突破势在必行。我国的管理类软件企业经历了财务软件、erp 软件、管理类软件3次转型。当前很多管理软件企业着力进行云管理软件的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

1.1.2 软件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尽管我国软件产业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我国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家。经过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国内IT服务外包市场增长迅速,使软件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很快,IT市场的规模在2009年仅为107亿美元,而到2010年就已经突破了13%的增长率,达到了120亿美元。到2014年我国的IT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

1.1.3 培养了一大批软件技术人才

我国软件开发的质量不断提高,离不开大批的软件技术人才。本科生、研究生在软件工作人员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推动了软件开发质量的提高,保障了软件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

1.2 计算机软件技术存在的问题

1.2.1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面临人才结构性矛盾

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对软件技术的研发有着引领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的软件行业从业人员都属于基础性技术人员和基础程序开发人员,这也是我国的软件行业难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语言也成为了影响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相对于英语国家而言,我国不具有语言优势。能够掌握英语的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1.2.2 缺乏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当前我国软件技术整体的开发能力和开发水平都比较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这也导致在全球软件的产业链中我国的软件产业处于中下游,无论是软件产品的品质还是层次都处于低端。在一些前沿性、关键性的软件技术领域中我国还没有取得有效的突破[2]。

1.2.3 缺乏合理的软件产业产品体系

由于我国软件产业的起步较晚,因此软件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软件产业的高层次发展。特别是缺少软件产业的行业巨头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软件产业品牌。

1.2.4 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对软件业的投入力量和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我国软件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软件盗版、不良竞争等问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正是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导致软件工作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受到了影响,难以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软件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

2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连接不同地点的电子终端设备和计算机,根据一定的网络协议使其进行通信,这样一来所有用户就可以共享数据资源、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网络可以整合互联网资源,从而实现专家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数据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的共享。

2.2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针对某一方面的应用汇集了智能控制技术、行业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则将其称之为智能化。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非常迅速,智能化也成为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从而使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3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服务化发展趋势

服务化是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随着应用软件的成熟和计算机软件技术,软件生产企业可以使用网络来提供软件的模式,也就是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统一部署应用软件。而客户可以直接向厂商定制自己所需要的应用软件服务。通过互联网客户能够享受维护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服务,并不断升级软件,从而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服务性[3]。

2.4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融合化发展趋势

随着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硬装备将逐渐向软装备转变,也就是自动化、机械化、电气化逐步向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变。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出现了融合化的趋势。随着传统产业的不断升级,其对软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也给了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2.5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放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产品将不断走向标准化,也就是逐步开放计算机软件的源代码。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化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质量,这也有利于我国打破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和技术产权方面的垄断,实现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升级和换代。

3 结语

本文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尽管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然而从总体而言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2篇

《2015-2016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自2012年推出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会现场,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表示:“该系列丛书是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一直深耕细作并逐年不断丰富而成的恢弘巨制。”

据悉,今年该系列蓝皮书再创新高,一举推出了包括中国工业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工业发展质量、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国消费品工业发展、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中国装备工业发展、世界工业发展、中国安全产业发展、中国信息化发展、世界信息化发展、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中国网络安全发展、中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在内的24个领域蓝皮书。

该系列丛书对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2015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转型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和2016年的发展趋势。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我国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日益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动全球制造业发展进入―个深度调整、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从国内看,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我国制造业发展也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新历史起点上。

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制造I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制造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十三五”开局之年应把握五大要素

该系列蓝皮书研究表明: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年。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全局,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强管理、减负担相结合,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工业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确保“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为此,要注意和把握好以下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保持工业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二,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高端制造业。

第3篇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促成了新媒体的出现,新媒体已经逐步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及工作之中。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的发展速度,它对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多方面领域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先导性、战略性产业的文化产业正是以新媒体技术为有效支撑进而快速发展,同时,正确的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新媒体技术进行简要的概述与分析基础之上,探讨了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新媒体;文化产业;发展;影响

1前言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获得了高速发展,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媒体形态也在不断发展与更新,从传统媒体形式发展到如今能够给人们日常生活及多领域产业带来巨大影响的新媒体形式。新媒体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与结构,它给文化产业赋予了数字化的新内涵。新媒体技术作为当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支撑,它是以载体形式给文化产业发展的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催生了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及新兴业态,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内部改革,使文化产业能够更好的整合、重构及结构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效力的重要途径便是不断创新新媒体技术,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打造新兴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向高端发展。

2新媒体概述

2.1新媒体的定义、优势及其特征

新媒体一词在国外很早便被提出,但在信息数字化时代才丰富了其含义。如今,学术界对“新媒体”的认识及概念的界定有着多种看法,较为普遍的看法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互联网、数字通讯、移动通讯以及卫星等数字化设备渠道,向公共提供信息及服务的媒体都被称作新媒体。总体来说,新媒体即是通过网络数字技术,向公众提供用户需求,满足用户的传播欲望的一种媒体形态,其中必须包含数字技术的运用、海量存储的服务信息以及能够满足用户的传播欲望这三大因素。新媒体在传统媒体前有着巨大的优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迎合着当今数字信息化时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告诉发展给新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新媒体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潮流,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用户体验,它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让用户能够第一时间获取自身所需的媒体服务信息。同时,新媒体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式体验,大众不再是简单的从传统媒体上获取固定的媒体信息,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自身喜好定制媒体信息,有时还能从信息的接受者转变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及传播者,从单向接受转化成双向互动。新媒体还因其多样新及共享性优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于大众面前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传播的媒体信息更加多样化,这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还给商家及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新媒体的优势是由其自身特征所决定的。新媒体的第一大特征便是传播速度快,新媒体的运行是基于数字化平台之上,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及数字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服务信息传播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获取信息更加快捷,更加具有时效性。新媒体的第二大特征为信息容量大,新媒体给人们带来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满足了广大用户的需求。新媒体的第三大特征既是拥有较强的交互性,人们能够通过不同的平台,随时随地的参与交流与沟通,对媒体信息自由的发表观点及看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传播。

2.2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猛,基于数字化的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较为完善,目前,由于国家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产业,新媒体技术发展较他国而言还是较快的,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用户增长迅速,微信、微博等现代化社交媒体软件已普遍化,一方面是用户基数变大的原因,另一方面它也推动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同时,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与大量的资源。新媒体的发展会向着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利用其进行网络营销以及不断注入元素的方向不断优化升级。

3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新媒体为重要依托

3.1新媒体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升级需要能够迎合当今数字化时代的特征与需求,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它促进了新旧媒体融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产业类型及盈利模式。例如,传统媒体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主的方式给大众带来服务信息,当新媒体技术融入其中,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网络设备融合进来时,手机报纸,无线网络电视及网络广播等新产业便应运而生。这些新兴文化产业都是基于新媒体技术进行开展的。除此之外,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升级上支持、更新并丰富了传播手段,图像的传播承载不仅仅局限于胶卷与底片,影音资料也不仅仅局限于胶带碟片等形式,新媒体技术为此类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平台,使其发展技术得到了提升。因此新媒体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3.2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平台

传统媒体为文化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平台有限,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公众平台已基本上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信息更迭的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部分用户对媒体信息的需求,新媒体技术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新媒体技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大的应用平台,完善了技术支撑;对文化产业工作者而言,新媒体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先进的创新空间与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无论是文化产业竞争的硬件实力还是从其软实力,以数字媒体及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都提供了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新平台。

3.3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新媒体

新媒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元素,多平台为新媒体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契机,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时效性,突破形式与内容的限制,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迎合当前数字信息化时展的潮流与趋势。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支撑,大众均采用数字化移动设备及移动媒体接受文化信息,在无形之中扩大了文化产业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4新媒体是文化产业全方位发展的催化剂

4.1新媒体催生了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及新兴业态

文化产业中传媒业一直是最具活力及影响力的产业类型之一,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这一比重将会变得更大。新媒体催生了大量传媒业之中及相关领域的新产业族群,例如音像电子发行物、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网络出版与传播等。这些新产业族群逐渐成为当前文化经济市场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新媒体促进了边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形成新的文化生产行业,各产业之间互相渗透,使相关产业间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文化产业链不断被延长,其产品附加值也不断在提高。所以新媒体催生了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及新兴业态,不断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元素,不断丰富着整个文化产业链。

4.2新媒体促使文化产业整合、重构与结构升级

首先,新媒体是相关产业的枢纽,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例如,新闻报纸与手机移动客户端的结合促使了手机报纸的诞生,这种新媒体形式不仅使新闻出版与新闻更加便捷更具时效,还为手机AAP的开发与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新媒体促进了相关产业的整合。其次,新媒体促使了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新媒体为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与发行提供了数字化信息平台,在通讯畅通的平台之下,媒体表达的方式变得多样化,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解决了文化产业中内容生产上媒介技术制约的问题。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文化产业的更新周期不断被缩短,产业核心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有效的实现了文化产业的自身良性循环与社会环境健康的协调发展。所以,从多方面综合而言,新媒体促进了文化产业在结构上的升级。

4.3新媒体改变了文化产业的运行模式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业的运行模式也会随之而变。新技术的引进定会带来一定的革新,例如,以前人们消费大多情况都是利用现金支付,而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便可以轻松的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支付。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会逐渐改变大众的消费行为、习惯及消费理念,新的文化产业价值体系也会逐渐形成,那么,相关企业也会根据新媒体对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制定新的产业发展策略,文化产业的运行模式也将逐步转变。

5结语

新媒体是当前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它的发展会给文化产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是以新媒体技术为重要依托,新媒体技术也从各个方面促使着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创新,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所以,在弄清新媒体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正确的运用新媒体技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与监督,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保护好新媒体的知识产权,合理有效的运用新媒体技术来维护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规范新媒体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使我国文化产业更加合理有序,长足健康的发展;最后要警惕新媒体霸权主义,避免垄断的形成,使文化产业内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筠梅.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19~123.

[2]陆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36~37.

[3]赵子忠,布赫.2015新媒体发展趋势比较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5(Z1):78~82.

[4]林旭耀.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特性及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21~124.

[5]周凯,武晋原.新媒体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探析[J].文化产业研究,2013(00):3~11.

[6]董岩.新媒体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5(05):19.

[7]蒋晓丽,邓若伊,雷力.新媒体技术下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3.

第4篇

工业化加速城市发展,信息化改变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互联网+”行为计划推进的双引擎驱动下,也将更快速、更深入的推进。

产业链不断完善

智慧城市产业链重点产品不断取得突破:首先,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领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其次,智慧城市建设已从规划设计阶段步入规模建设和实际落地阶段,各城市正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再次,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吸引大量投资者和企业加入的同时,智慧城市产业链也在不断得以完善。

产业一体化趋势明显

智慧城市与城市产业发展的依存关系紧密,随着信息技术与以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其他技术的加速融合,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

分布在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厂商在感受产业链不断完善增长而带来的压力时,也在谋求纵向的产业链拓展。

运营引领商业模式创新

智慧城市运营成为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和推动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融合发展是智慧城市产业的重要特征,融合发展更多地体现为组织形态和业务模式创新,而智慧城市运营直接面向城市主体需求,主要体现为基于数据挖掘和创新应用的增值服务,这个环节将催生出多种产业模式创新,包括IT技术产品服务化和产业链体系重构。

面对“十三五”建设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者在厘清现存问题的同时,更要将“互联网+”行动推进与智慧城市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时,柳絮指出:“智慧城市在迈入实际落地阶段过程中,要关注六个方面。一是城市发展在新时期下要有‘破’有‘立’,既要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要积极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产业;二是要用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去布局智慧城市建设,关注关联业务、关联数据、关联区域的信息化关联;三是要进一步解决对微观个体需求的深入了解、分析和总结问题;四是确保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据边界清晰,思考数据的深层价值挖掘;五是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未来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六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鼓励发挥企业创新优势的投融资模式涌现。”

第5篇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2552

国内刊号:23-1557/TN

邮发代号:14-3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6篇

通信产业网讯 4月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在同期举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做了题为“推动创新融合,支撑转型升级”的主旨演讲。

怀进鹏在演讲中指出,在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正以它特有的优势,形成了新的平台化发展,也集聚了新的创新要素,创新的主体、创新的组织方式、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内容都在大量地发展演变。他指出,信息技术推动了融合创新,重塑了商业的模式;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而“互联网+”则催生了新兴的业态。

“抓住发展趋势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住发展趋势的转折点,即包括技术的转折点,又包括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怀进鹏表示。

怀进鹏还在会上提出,未来我国实现产业转型、由大变强的重要举措就是“一个中心,四项任务”,通过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的创业体系,通过以信息产业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为重点,来实现软硬融合,两化融合。

怀进鹏认为,在新一代技术与传统行业密切融合,创造出新价值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演进将会呈现三个新的方面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信息技术推动了融合创新,重塑了商业模式。工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这种新模式的出现,使得我们过去在生产制造当中所思考的问题,在工业革命时代所思考的问题和形成的规律又发生了变化。

第二个特征是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工业互联网推动了万物互联,推动了制造业走向更加开放,推动了过去单独的设计部门、订单管理部门、制造部门、配送部门和维护部门,来形成一个全供应链下面向全球开放的架构,将会更加使得IT技术与制造业实现开放共赢的局面。

第三个特征就是“互联网+”的无所不在。互联网企业关注互联网+制造、医疗、健康、教育等等,而产业部门则期望本行业+互联网。不过,无论如何,这两个结合是未来重要的趋势,而“互联网+”又会催生新兴的业态,进一步提升经济的创新。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商业模式的改变、内部组织管理机构的调整以及新生业态的形成,迫切地需要我们将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结合,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第7篇

关键词:主体变化趋势 产业发展趋势 外包发展趋势

一、跨国公司的投资主体变化趋势

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很不均衡。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输出方兼输入方,发达国家的投资量占到了世界投资总流入量和存量的90%以上,反映了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势力的渗透,例如拉美地区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日本超过1/4的投资直接针对东亚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在发达国家分布很不均衡,在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状况也是如此。

第二,北美、欧盟、亚太三大经济圈内部投资加强。作为当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三个经济圈,北美、欧盟、亚太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内部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例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和加拿大就是很好的投资伙伴。与此同时,欧盟为了充分利用统一化大市场的优势,也纷纷与联盟内国家进行相互投资。

二、跨国公司的产业发展趋势

第一,经营业务归核化。二战之后,许多跨国公司基于风险分散的考虑,纷纷采取多元化业务经营战略,这种战略在刚开始实行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经营范围的过渡扩张,加上一味追求业务的广度,忽略了公司所处环境的变化,导致这种经营方式的弊端日益凸现出来,表现为公司盈利水平下降,甚至举债经营。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又将多元化经营模式调整为原先的集中化经营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归核化战略。这种战略的要义在于:将业务集中到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将经营重点放在优势最集中的行业上;着重强调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可见,归核化战略已成为新时期下跨国公司的主导战略。

第二,投资经营服务化。所谓服务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向全球范围内的服务业倾斜。据统计,70年代初期服务业仅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1/4,到了90年代初期,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一、二产业的总和, 并集中体现在贸易和金融两大领域;二是制造业企业开始把服务业作为增加附加值、获取利润的重要领域。例如IBM、惠普等老牌电脑制造商开始积极致力于由硬件制造商向软件和服务商的角色转变,这一变化在汽车、家电、医药等行业也有所体现,例如日本的索尼公司正在向娱乐服务商的角色努力转变中,大型医药企业也纷纷向医疗保健品领域进军。

跨国公司之所以向服务化发展,原因主要有:1、服务业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2、第三产业与传统的一、二产业相比,投资范围广,风险小,回收期短,收益也更高;3、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对服务业的需求,特别是贸易、金融、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无疑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力;4、科技的发展要求企业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竞争方式,而应当积极寻求更为独特的竞争方式和服务方式,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和顾客。

第三,跨国公司的联合趋势无法逆转.一方面,大公司难以像过去那样保持在技术等领域的绝对优势,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选择共同开发技术的方式,既节约开发成本,又可以结成战略联盟,实现共赢。另一方面,跨国并购成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表现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并购主要是一国内部企业之间的互相兼并,二战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一些企业为了在全球化浪潮中取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开始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起初并购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后来慢慢地向服务业转移。总的来说,今后的趋势会是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移,服务业集中于金融,贸易,尤其是高新产业。

三、跨国公司的外包发展趋势

就全球外包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言,包括外包活动离岸化、外包模式成熟化和外包阶段异步化三个层面。离岸外包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企业作为外包活动的主体,其发包与接包的动机为外包活动提供了直接的动力。过去企业主要看重的是外包的成本,而现在则更加关注商业价值。外包作为专业分工的产物,既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分工,也体现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分工。欧美处于外包发展的成熟期,而亚太则处于外包发展的初期,正是这种差异,为离岸化外包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外包活动的普及。

按产业划分,外包发展趋势又可以分为制造外包发展趋势和服务外包发展趋势。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制造外包从行业间和行业内制造外包向按照产品工序或区段制造的产品内制造外包阶段转变。从制造外包的特点来看,已经形成了日、美、台三足鼎立的制造外包模式,三大模式相互联系和作用,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随着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外包中心,但是由于成本优势的不断丧失,大陆制造外包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在制造外包之后,服务外包成为另一大亮点。与制造外包不同,服务外包中信息技术的因素更加重要。服务外包的主要发展趋势是:1、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流程外包成为新宠儿;2、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市场,而欧洲则开始异军突起;3、服务外包的目的和方式开始变化,企业开始将外包和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

总之,跨国公司在发展趋势方面的变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结果,同时,跨国公司的变化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只有正确认识跨国公司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才能更好把握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内蒙古 生产业 发展 现状 路径

引言

生产业又称为工业领域生产业、生产者服务业,是指服务业中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活动提供各种中间服务的行业,具体包括围绕工业生产提供市场化中间服务,并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特点的工业物流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金融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背后的“支柱”,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生产业,对内蒙古准确把握好发展机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意义重大。

内蒙古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效刺激和带动了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内蒙古生产业发展现状

1.总量不断扩大,占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生产业增加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内蒙古生产业增加值达到1867.32亿元,较2006年增长141.5%,年增长率达到35.4%;占服务业总量的44.4%;占GDP总量的16.0%(见表1)。

2.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生产业从业人数快速增长,从2006年的32.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7.3万人,增长13.3%,年增长率为3.3%。从从业人员内部结构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就业比重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分别由2006年的9.3%和21.8%上升到2010年的10.3%和2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呈下降趋势,分别由2006年的45.1%和12%下降到2010年的42.3%和11.5%。从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平稳;金融业有明显增长趋势,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数呈下降趋势(见表2)。

3.内部结构层次不断优化。随着科技信息的广泛应用及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内蒙古生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根据表1数据计算,其中,金融业占生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由2006年的11.4%上升到2010年的18.5%。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重呈稳步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55.1%下降到2010年的4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比重基本保持平稳,始终保持在5%和3.5%左右波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平滑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9.0%,下降至2010年的7.0%。

4.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以来,全区生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上升趋势。2010年,生产业投资总额为1392.4亿元,占服务业投资总额(2884.6亿元)的48.3%。从各行业投资比重来看,2006年至2010年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仍延续稳步上升的态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呈快速上升趋势;房地产业投入大幅度下降,仅占生产业投入的11.7%(见表3)。

(二)内蒙古生产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比重偏低。吴晓云(2010)的研究显示, 2008年内蒙古生产业生产总值在全国30省市中排名第24位,综合效率排名28位。2009年内蒙古生产业增加值仅占服务业总量的44.2%,占GDP总量的16.8%。可见,内蒙古生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不但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而且与全国各省市相比,也相对落后。

2.传统生产业比重较高,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内蒙古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小企业居多,多数企业提供的只是知识和技术服务链上的低端服务产品。从生产业内部构成来看,虽然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行业占生产业比重仍然较高,而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

3.高素质人才匮乏,吸纳就业的潜力有待挖掘。内蒙古生产业就业比重相对比较低,2010年仅占全区服务业就业人数的9.4%。不仅远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也低于国内发达地区,吸纳就业能力有待挖掘。生产业在服务范围、功能、手段、经营方式上对人才要求高,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和高端人才的支撑。而目前内蒙古生产业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专业技术服务人才严重短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内蒙古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4.投入力度不足,制约生产业发展。2010年内蒙古对生产业投入不足,特别是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入增加缓慢如表3所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业的发展。

5.专业分工体系尚未形成,服务工业、参与竞争的能力不足。目前,内蒙古生产业尚处于起始发展阶段,主动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不强,支撑作用不够,生产业与制造业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程度低。一方面,多数工业企业日常生产主要靠内部解决,对外需求不足,直接影响了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制造业的规模扩大和水平提升;另一方面,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业发展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内蒙古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6.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制约生产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信息网络技术、互联网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基础和管理创新前提。而内蒙古在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互联网发展等方面均处于全国较落后的地位。以互联网为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0年12月,内蒙古互联网普及率为30.8%,位居全国第19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远低于我国发达地区如北京(69.4%)、上海(64.5%)、广东(55.3%)等省市。信息化发展差距成为影响内蒙古地区生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和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内蒙古生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内蒙古而言,发展生产业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战略意义

尽管近年来内蒙古生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能源富集地区传统发展模式下的生产业,仍然表现出欠发达的特征。首先,人们对服务业必要性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生产最终产品的服务业,即直接为人们的消费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其次,生产业原本大多是从制造业分离衍生出来的,而许多企业由于“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根深蒂固,也导致了企业对生产业认识不足。因此,内蒙古发展生产业,必须在理论和政策层面真正认识到生产业是支柱产业背后的“支柱”,使生产业尽快发展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二)加强产业规划,突出发展重点

内蒙古要在对生产业的现状和结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按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从战略高度对发展生产业进行科学规划,明确行业发展重点和支持方向,实施生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尽快制定内蒙古生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当前,内蒙古应继续加强内蒙古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依托煤炭、农畜产品、化工、建材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整合提高物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配置能力,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现代商贸中心、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和农村牧区商业网点建设;全面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普惠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发展会展经济,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

(三)培育市场主体,奠定产业基础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引导和激励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是奠定产业基础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生产企业规模的扩张,自动地导致对生产的需求扩大;另一方面,生产又把其内涵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投入品,不断地传输到商品生产部门,成为推动商品部门生产发展的主要动力。生产业发展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有影响的生产企业。内蒙古要在较短时期内实现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扶持现代生产企业的发展,创新生产企业的组织形式,鼓励其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尽快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和示范项目。

(四)推动自主创新,强化产业集群效应并提升产业素质

如今,生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如美国硅谷和我国北京中关村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再如美国华尔街和上海陆家嘴的金融业集群等。内蒙古应围绕一些制造业集群或工业园区,结合生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各类生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促使生产业集聚式发展,为相应的制造业集群提供配套和服务,与制造业集群互动发展,以强化生产业的聚集发展效应,提升产业素质。一是要积极鼓励生产领域技术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培训等。二是通过打造特色生产业聚集区,推动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素质。

(五)以制造业发展为基础,加强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联动

制造业是生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对服务业需求的迅速增加会促进生产业的发展。而生产业的发展又会降低制造业成本,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联动是最理想的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应鼓励制造企业整合和重组服务流程,推动上下游服务环节的外包,提高生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例如政府可以从综合、财政、税收等多方面对内蒙古企业主辅分离提供扶持,鼓励有实力的重点制造企业优化管理流程,延伸产业链,剥离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供应、采购、营销、研发、科技服务、设备检修、后勤服务业等,形成一大批围绕主业服务社会的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培育生产新主体,壮大生产业。

(六)积极推进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要想有效地提高效率、整合市场资源,提高内蒙古生产业发展水平,还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加强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和平台建设,提高生产业的网络化水平;根据行业特点建设专业服务网站,把本行业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等聚集起来,能够为生产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七)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我国生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在于:政府要重视知识密集型生产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于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要着力创造适合生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增大市场竞争范围;尽量放松和减少对于生产业行政管制的内容和范围,推进垄断性生产业市场化改革(毕斗斗,2008)。

基于此基本政策取向,内蒙古首先要不断完善生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生产业发展评价与考核体系,将生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等重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生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波及效应,充分发挥生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服务领域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市场准入标准、技术服务标准和信用评价制度,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鼓励龙头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先行制定服务标准,引导行业协会在制定标准规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进服务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林.信息网络条件下西部生产业发展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2.戴庆华.江苏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产业经济研究,2008(4)

3.刘书瀚, 宋明月.生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商业研究,2008(6)

4.毕斗斗.亚洲“四小龙”地区生产业政策导向及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8(5)

第9篇

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首先,信息化加快了产品的开发周期,优化了开发流程。在20世纪40年代,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为产品规划、产品设计,物理样机、产品测试和生产,而到了本世纪,则是从产品规划开始,历经概念设计、数字样机、详细设计以及到物理样机,直至最后的生产。对比来看,设计制造的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生产流程也得到了优化。以成飞为例,利用信息化手段,其新型飞机的设计周期已经从原来从46个月缩短为现在的15个月,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支撑着我国传统产业改变的发展方向。

其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发展的协同,降低了制造成本。世界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和戴姆斯・克莱斯勒联合组建了汽车零部件采购平台。通过该平台,5万家供应商开展协同采购,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可见,社会化的分工和协作,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而制造业企业从“大而全”向“专而精”的方向发展,利用核心的竞争力优势的资源实现了利润和附加值的最大化,真正重组了产业的价值链和企业的价值链,从原来链式的结合向网状的结合转变。

再次,环境的绿色化对制造业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世界范围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问的矛盾突出,全球环境资源消耗速度超过地球生态自我更新速度达30%。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其中70%来源于制造业。

最后,推进制造业的服务化,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应用,新产品真正处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时间已经占了很少部分,而大部分的时间处在研发、采购、销售、存储和售后服务。同时专业化又实现了成本最小化,制造业正在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制造的服务化已经成为先进制造发展新内容。发达国家已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其中,生产过程的服务内容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70%。比如美国的通用电器(GE),20世纪80年代,GE在24个国家建113家制造厂,制造产值比重高达85%。而现在,GE传统制造仅占其总产值的30%,70%的业务由与主业密切关联的“技术+管理+服务”构成。又如作为发动机制造公司罗尔斯-罗伊斯(Roils・Royce),创造了新的服务模式(服务创造价值):从卖产品转为卖飞行时间,到目前卖应用周期的全面服务,包括了全程的维护诊断和监测,真正为用户带来了新的应用和方便。

综合以上几点,制造业正在向全球化、信息化、专业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而制造技术则正在向高速高精、自动智能、绿色低碳、高附加值、增值服务,物流联动等方向发展。

四大压力挑战中国制造

面对这样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制造的全球化,来自于最终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也来自于环境资源给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以及国内同质企业之间恶意竞争。

创新能力弱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已成为企业发展主要问题。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34.46%,高科技产品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4.2%~12.37%。图1为国内外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对比。同时国内有效专利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重相对较低。

附加值较低,品牌的竞争力弱又是中国制造的一大软肋。2008年中国500强企业自主品牌的产品比例不足30%,中国企业500强中的汽车和航空航天制造业盈利水平只是世界500强同类企业的27.8%和11.1%,增加值率与美国、日本相比分别低22.99%和22.12%。

能耗高,效率低,制造服务能力较弱也是中国制造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国单位产品能耗高出国际的先进水平约为20%~30%,2008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到世界排放量总量达21.8%,目前居世界的第一位,而我国的GDP的总量仅占世界GDP总量的7%。国内企业以产品形态加工等“生产型”制造为主,企业“服务”收入仅20~30%,跨国企业已转为以集成成线等“服务型”制造为主,世界跨国制造巨头更是达50~80%。

中国制造的增长方式比较“传统”。我国制造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增长的大部分是国外企业放弃的环节,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制造业要发展,必须创新企业发展模式。

中国制造与国际发达水平相较,发展理念和生产组织方式存在差距。一是基础技术薄弱,成套成线能力较差。其原因在于,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单台设备的设计制造,而针对的生产和用户的工艺研发以及标准制定方面还有待加强。这就使制造企业难以为用户真正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而只能参与其中的一部分工作。

二是单位产品能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在于长期的粗放式发展缺乏系统的绿色制造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标准的制定,结果导致目前难以满足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是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在企业内部,生产的硬能力建设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如何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等软实力还有待培养,因此目前缺乏抢占价值链高端的竞争力。挑战背后机遇的光芒

当然,挑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机遇的光芒,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制造业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制造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要求,高端制造业首当其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制造业能够为其提供高效率,高精度、环境友好型和能源节约型的装备和产品。

面对这样的机遇,首先调整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以及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以市场换技术”等方式,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制造资源和成本等条件限制,发展速度和质量矛盾开始突显。但核心技术永远是国家的财富,没有哪个国家会为别国的经济发展进行技术研发。因此。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

第二是制造业的范畴外延拓展。原来的制造业更关注于设计制造,即制造初期,从市场需求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而现在,在制造业的发展,我们的关注点从原来的制造阶段向使用维护和回收利用阶段延伸。拓展之后,将不仅仅是需要关注于企业制造生产,而更多

的是要关注于附加服务。

第三则是制造业从“苦笑曲线”努力转为“微笑曲线”。(见图2)现在,主要占据着我国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是生产过程制造,这是一条苦笑曲线。从苦笑曲线努力转为微笑曲线,一方面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另一方面,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强内功。

信息化支撑中国高端制造业迈向创造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战场应该围绕着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海洋资源化、现代服务业以及重大专项而发展。面对机遇,原始创新依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创新可以简化为这样一个过程想出来。设计出来,制造出来,并具有市场竞争力。要解决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就要加强和用户工艺的结合,加强绿色制造应用,最终实现创新。做得出,用得上,靠得住,这样让“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信息化是支撑中国高端制造业从制造走向创造的技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的制造业由大变强,促进发展战略性信息产业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撑手段。

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知识技术化、技术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平台化,平台知识化。在解决设计不出来的问题时,要牢记知识,技术化的知识必须变成标准,而标准化则要向流程化转变。最终通过信息手段将知识,制造资源集成在一起。在统一的平台里真正达到信息的互通互联,为企业的设计、制造、生产、服务提供相应的支撑。

在数字化设计方面,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多专业的协同设计,知识的积累、传承与重用,支持正向设计与性能优化,并注重开放的复杂机电系统平台建设,如果没有一个开放的研发平台,以上的功能都将无法实现。

在管理精益化方面,要加强制造过程的理化,优化业务的流程和资源的配制,同时要强化运营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以推动企业事业内外环境的变化。

在制造服务化方面,要加强社会化、配套体系的建设完善,将非核心的业务专业化外包。IT服务外包,让专业的机构于专业的工作,以真正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MIE有限目标有所作为

“十二五”期间,结合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服务技术的融合。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共同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品创新,流程优化、软实力建设。使高端装备制造真正从“制造”走向“创造”。针对这些,MIE定位概括为“有限目标、有所作为”。

第一,企业要由传统的“制造+销售”的单向业态,向现代的“技术+管理+服务”的复合业态转变。

第10篇

(一)产业发展速度快规模日渐扩大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默默无闻”飞越至“名列前茅”,目前业已成了世界重要之消费电子生产基地,数个消费电子产品产销量位居国际市场排位第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电子信息咨询业大约有三万家左右,从业人数达五十七万,注册资金达七十九点五亿元。此时期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到二〇〇一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运营状态良好,诸项指标增速已经实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准,产品生产、对外出口、生产效益增速呈起伏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猛烈,内销规模不断扩大。截止二〇一二年六月末,我国有规模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百分之十四点五,高出工业平均增速零点二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三万四千二百二十九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八。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八千〇六十五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九点三。

(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取得成效

由总体方面来讲,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逐步构成,正朝着高的技术和搞的品质以及公的附加值方向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由单纯制造业转化为制造业同软件服务相融合,有集中于产业链下游转化为产业链上下游相融合。受金融危机影响至今,我国不断增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三)产业基础呈加快发展趋势

我国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品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给经济社会发展之作用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伴随电子信息产业提高的集中度,电子信息产业范围聚集效应日渐突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三大地区,企业劳动力、产品经销收入、工业增加值与利润居整个行业比重都已经超越百分之八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以及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优势日渐凸显,在世界产业布局中之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效应不足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一般总体规模相对不大,突出体现在产业规模效应不足,缺少重点产业项目支撑,相较发达国家存有显著差距,缺少国际竞争力,许多应用范围还未构成良好的商业形式抑或完整产业链,市场化程度不强,影响力于国内国外均有限。

(二)产业互动效应较弱

传统产业同电子信息产业缺乏互动性,未构成显著的相互促进功能。信息化同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需进一步深化,信息化的进步未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之需要与市场基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尚不可以为信息化推进创造充足的产品与服务保证。

(三)产业集群竞争力较低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于空间方面的聚集比较突出,构成四大产业基地,可集群内企业间目前还未构成妥善的专业化分工与协同。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未发挥到协配置的功能,同集群中其它企业未有任何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关联。对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健全功能甚微。促使集群企业不能分享到集群所创造的外部规模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益处,不利于促进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或合作。

(四)产业人才结构缺乏合理性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结构体现为橄榄型布局,不但缺少高层次专业人才以及技术与学术领军者,并且技能类型工人严重短缺。此种橄榄型人才结构布局,业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尤其是电子产品设计人才的匮乏。

三、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合理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国家在构架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规划之后,要不断科学设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有效的对策,把电子信息产业当成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推入国际市场,由战略的高度对电子信息产业之发展构架出整体规划。认真执行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与走新型工业化途径之方针,树立以人为本,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电信服务业。突破约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及产业跨越发展之重点技术,开发构架出为新兴产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需要之技术。增添电子信息产业整个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争取早日迈进电子、电信强国之列。

(二)开辟风险投资融资渠道加大科研投入

电子信息产业不仅属于高投入产业,而且也是具有较高风险的产业。国家要不断增大对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科研活动的投入,以保证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核心技术突破。鼓励与培育国内信息之风险投资,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海外上市;与此同时,鼓励支持构建风险投资公司,构成以具备商业性辅以政策性之风险投资基金分布局面。

(三)储备人才鼓励创新

构建一支具备很强科研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全民信息意识提升与充分的人才保障。要储备人才,促使产业发展智力有保证;要鼓励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说穿了即高新技术之竞争。强化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单位、学校与科研部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互补功能,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之技术创新队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科研开发的能力,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发挥电子信息产业为经济社会带来的促进与增加,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之电子信息通讯及其基础设施,不断适应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化日渐增长的需要。

(四)强化产业方面立法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要转变政府职能、做到依法行政,有效加强行业与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提升运用外资的质量与能力,逐步拓展企业“走出去”范围与领域。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构建,促成集成电路以及软件等核心技术之自主创新,构成一大批拥有自主产权之核心技术与重点产品,在全球竞争中把握主动权,逐渐主导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四、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态势

一、电子信息行业运行概况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对外贸易增势平稳。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0%;增加值13000亿元,增长18.2%;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2%。多数重点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产品产销衔接良好,手机、计算机、彩电等主要产品产销率均达98%以上。出口较快的主要是计算机和电子元件行业,二者增速分别比全行业高了2.8和10.8个百分点。

2.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布局日益集中,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日趋深入。信息产业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日益成为推动行业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接近4%,其中有11家企业比例已超过6%,海尔、华为等研发投均超过50亿元。九个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实现收入超过3万亿元,成为引领产业增长的重要地区,并发挥重要的带动示范效应。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别在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合计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4以上。

3.产业优势逐渐突出:如能源消耗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程度较高,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竞争优势突出。而从能源产品看,电力、原煤、燃料油、柴油占据前四位,分别占全行业能源消耗量的49%、15%、11%、10%。互联网用户达到2.1亿人,比上年增长7000万人以上;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9.7台/百户,彩电拥有量超过151台/百户,二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5%和5%。国家信息化投资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接近10%,电子政务投入占电信建设投入的比重为12%。企业电子商务不断推进,电子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销售额占营业额的比重达40%。

另外,电子产品价格不断下降,2007年,我国主要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为85.2,降幅较上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比全国CPI低19.6个百分点。其中微型计算机价格指数为85,笔记本价格指数80,液晶电视机价格指数78,CRT电视机价格指数为95,手机价格指数85,数码相机80,激光视盘机价格指数96.5,音响价格指数98.5。电子信息产品价格下降平抑了物价上涨的趋势,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0.53个百分点。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1.产业化链条不完善,没有低成本的配套能力。在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中,产业化既是创新的目的,又是整个创新链的归宿。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电子信息产业也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链形态,包括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核心部件、生产线以及规模产能配套条件等在内的完整形态。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上述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与合力,导致技术发明人、投资人和政府部门出现产业投资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专利实施少、生产规模小的现象。特别是在专用设备、装备、材料、测试仪器仪表等基础环节薄弱,更是影响产业化持久发展的基础。

2.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过度依赖外资企业。我国信息产业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没有迅速提高自主核心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某些关键环节非常薄弱。尤其是微电子、光电子、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整机产品所需的关键集成电路和重要材料基本依赖进口。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的后果之一,就是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高,对内带动不够,缺乏主动权。

3.投资前景不容乐观

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将影响投资的增长。目前,国家在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同时在土地供应上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工业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因此产业投资增速受此影响可能有所减缓。但是,如果能争取国家在投资上对信息产业予以倾斜,并引导地方将信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调控措施对产业投资的冲击将有所弱化。

另一方面,加工生产的成本比较优势弱化,将进一步导致外资转移的扩大。目前,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的调整,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加快、两税并轨正式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生效等,国内生产制造的成本逐步上升,原有比较优势有所弱化。2008年外资企业开始将部分投资外移转向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这种现象可能有扩大的趋向。相比而言,对外投资前景看好。目前,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通过对外投资调整结构的趋动力日益增强,部分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开始走向正轨;国家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出台了鼓励对外投资的措施意见,这些都为电子信息企业对外投资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4.内外资企业呈现不同发展格局。从往年看,三资企业一直是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2007年内资企业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三资企业。从规模看,三资企业仍占较大份额,比重达到78%,但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内资企业,其收入和增加值增速均为19%,分别比内资企业(24%、25%)低了5和6个百分点。从效益看,内资企业利润增长42%,税金增长23%,分别比三资企业(15%、8%)高了27和15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内资企业增长35%,比三资企业(25%)高了10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内资企业增长38%,比三资企业(21%)高了17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增速仅为7%。从创新看,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6%,比三资企业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

5.技术升级带来的结构和市场变化十分突出。2007年信息技术转型对产业和市场结构影响特别明显。一方面,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整机更换效应尤为明显,高低端市场呈现不同的格局。由于结构升级,主要产品增幅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高端产品增长很快。

三、全球化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1.全球产业链分工和整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跨国公司日益专注核心技术和业务,产业链的分工与整合日趋深入。首先是制造环节代工化。以台湾地区企业为代表的代工企业基于成本和规模优势,不断介入整机制造领域,在产业发展中占据强势地位,甚至出现产品制造通吃的苗头,使产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调整变化。其次是非核心业务外包化。近年来,印度、爱尔兰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正是大力发展面向欧美跨国公司的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所致。第三是业务外包的整合化。由于国内企业的业务相对单一,在产业链中处于较低的环节,面临产业链的发展变化,亟需加强资源整合,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竞争。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从产业链条入手,避免产业化过程中的单点突进。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创新的终端是市场的回报,加强官、产、学、研、商的合作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建立健全产业化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产业化的具体实施中,要加强上下游的产业配套与衔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将政府支持、技术研发、专利申请、建立标准、组织生产和工程化建设以及市场拓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支持和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化发展。此外,在产业化的链式突破过程中,短期内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化,是不现实的,应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产业化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以提高自主创新产业化的起点。而且,要利用在集成创新中积累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快速内化到自主创新的体系中,为今后的技术跨越进行储备。

2.伴随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产品更新加快,部分产品售后服务(如平板电视机等)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的问题日益突出,基础产品标准不统一也对市场规范和环境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国内法制建设并未健全,导致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其三是代工业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许多无品牌但功能齐全的电子产品,对企业营销思路和行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另外,随着产业融合趋势加快,大型运营商和渠道商不断介入制造业,基于增值服务的产品定制步伐加快,渠道商开始发展自己的品牌产品,都使国内品牌企业面临与市场关系割裂的格局。

3.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要求日益迫切,对我国的挑战极大信息产业兴起一股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热潮。最为典型的代表来自欧盟,近几年先后颁布了ROHS、WEEE、REACH指令,EUP指令(用能产品的生态化设计要求),这些指令针对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在内的用能产品,在设计阶段,对其生命周期涉及的节能、环保要求,提出全面的框架性指令,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一是产业发展面临全新的理念。企业要从设计源头重视产品的生态发展,建立生态参数档案,并将生态评估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二是出口面临新的壁垒。我出口企业的成本也将大大增加,企业将因原材料、设备更换以及内部机构调整和设计生产流程变革而增加生产成本,相关的检测成本也将提高,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成本优势是一个新的挑战。

面临着产品的升级与产业的生态化,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政府或者企业可以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现有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和潜在人才的开发,努力保持适当的人才流动性,争取达到人才流动“溢出效应”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环境,从而使企业能够在稳定的人力资源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进步,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竞争力。

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一定要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毫无疑问,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显著性标志的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进程中,实现这个目标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度过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成功地实施信息产业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正确引导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结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胡玉梅,戚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2).

[2]别秀梅,李玉文.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5.

第12篇

【关键词】县级公共馆产业项目发展优势

一、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县级公共馆普遍存在经费不足问题。所谓事业经费,实际上也仅是职工工资,除此之外,所乘无几。购书经费单列问题在很多县级公共馆未得到落实。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兴建步行街、商住楼已成为各地发展的趋势。甚至好多地方的图书馆在政府部门的决策下,由繁华的黄金地段移到偏僻的县城郊区,将繁华地段建成商业区。地理位置的优势一去不复返了。

由于经费问题、地理位置问题,新书少、路途远问题,读者队伍受到很大影响。如此困境,图书馆该如何摆脱,很明朗的一条路,就是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摆脱困境,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项目

文化产业指从事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主方向是不变的,但不能坐以待毙。图书馆有书刊、有计算机、有信息管理人才、有读者群。根据各馆实际情况,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可开展以下文化产业发展项目。

1、书刊――销售、租借、流动书箱、地方文献展、节日专号报刊展。

2、计算机网络――音乐吧厅、网吧、电子读物、数据记录服务、计算机培训、打印社、网页制作、检索服务。

3、少儿图书室――“红读”活动、集邮世界、棋艺天地、作文培训、文化用品专卖。

4、多功能报告厅――军民共建、文企共建、培训中心、专题讲座、会展服务。

图书馆发展文化产业主要在提供服务的开发上作文章,不象其他文化单位能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上进行开发,由于局限性,文化产业的收入可能不高,但服务渠道多,范围广,积少成多,以此补充图书馆经费的不足。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图书馆的产业之路也会越走越宽,越来越步入正轨。

三、图书馆走产业发展之路的优势

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历年来都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基础好,底子厚。虽然有些地区的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暂时处于困境之中,但图书馆的优势具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优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以及图书管理的现代化软件的使用和宽带网、文化网、教育网的链接,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服务载体。这些载体将为图书馆开展各项有偿服务和开辟各种服务渠道提供方便。随着现代化设备进军公共图书馆步伐的加快,网络化格局的出现,公共馆的藏书空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由以前单一的物理馆藏变成现在的“物理馆藏+虚拟馆藏”。上网已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强有力武器。因此设备优势为图书馆走上产业之路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2、人才优势。(1)图书馆员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各科室各岗位对其服务内容、读者对象、管理的书刊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记忆。(2)图书馆员本身的专业特长。有学图书情报的、有学信息化管理的、有学计算机专业的。(3)业务培训。包括互联网知识的培训,计算机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经过培训掌握技能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打下基础。

3、读者优势。“读者第一”是图书馆服务永恒的主题。(1)持证读者。他们对图书馆有种依赖性,无论是消谴需求还是写作需求、或其他方面的阅读需求,他们第一想到利用图书馆。(2)潜在读者。这些读者也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他们大多是在图书馆搞活动期间迈进图书馆门槛的,也有在他人的影响下走进图书馆的。总之,我们要主动挖掘潜在读者的资源,抓住这批读者线索,不失时机地搞好咨询、联络、做好宣传工作。(3)“让用户成功”是新时期图书馆读者工作的用户战略。以前由被动式的“满足用户需求”变为现代主动式的“让用户成功”,这一服务方式的改变,将对图书馆的读者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用户得到成功,所以对于一些有偿服务,用户也能接受。

开放时间优势。多年来公共馆一年365天全天候开放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尤其是双休日、节庆日的开放,更弥补了学校图书馆及其他专业图书馆的不足。

四、应用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要及时掌握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尤其是优惠政策,对图书馆走产业之路的发展方向、开辟渠道、通力合作都将起到引导作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江苏省文化产业“十五”发展规划》精神,运用好有关的政策,使图书馆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步入正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运用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切记:要重合同,守信用。这是我们公共馆在文化事业建设中永久维护的职业道德。同样,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这一职业道德也将是我们赖以同社会上其他行业竞争的生命护身符。

五、在办班上做文章,充分发挥社会大学的作用。

图书馆有多媒体教室、有计算机设备、有网络资源、有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读者群,还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员。这些资源都为图书馆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运用和发挥好这些资源优势来发展文化产业,是目前县级公共馆必须尽快出台并运转的必由之路。办班是最基础、最稳定的办法之一。图书馆可以与社会多方联系,通力合作,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掌握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的前提下,深挖社会资源,开动脑筋,掌握信息。如与公安局联系,协办“保安培训中心”;与教育局联系,协办“图书馆员培训、实习基地”;与人事局联系,协办“办公自动化培训班”等。通过办班培训,不仅使图书馆的产业之路稳步发展,而且还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真正起到了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泉,胡玉文·公共图书馆服务思想、方式及人事制度变革初探·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

2赵莉,肖雪·信息服务引进营销理念问题研究·图书馆杂志,2001(10)

3吕建辉·我国图书馆创收的调查及分析·图书馆杂志,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