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滴水穿石的启示

滴水穿石的启示

时间:2023-06-07 09:1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滴水穿石的启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滴水穿石的启示

第1篇

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李时珍编撰出医学巨着《本草纲目》;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爱迪生创造了数不清的生活用品;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白石老人的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我们憧得了持之以恒,目标专一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最近,我们学完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从前,我也读过类似的课文。不过,我觉得这种课文既无趣又难理解。可是,这一次,我被触动了。我深刻地了解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有多么重要。通过这三位名人,我体会到成功前必须专注、刻苦。三位名人的例子让我思绪万千……

在两年级暑假,我上了一个数学补习班。在补习班里,我们要读很多东西,要背很多东西。这需要很大的功夫。有一些同学半途而废,退学了。我也免不了有这样的想法。那时,我真的很纠结。不过,为了学好数学,我坚持!我在一次次跌倒中汲取了教训,在一次次成功中明白了道理。我就是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是吹嘘,现在在学校里我的数学成绩还是有进步的呢!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碰到许多事,会遇到许多困难。当然,如果你半途而废,此事就会变得难上加难。不过只要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这事就会变得简单,你就会无往不胜!

江苏南京玄武区北京东路小学五年级:北小之友

第2篇

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李时珍编撰出医学巨着《本草纲目》;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爱迪生创造了数不清的生活用品;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白石老人的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我们憧得了持之以恒,目标专一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最近,我们学完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从前,我也读过类似的课文。不过,我觉得这种课文既无趣又难理解。可是,这一次,我被触动了。我深刻地了解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有多么重要。通过这三位名人,我体会到成功前必须专注、刻苦。三位名人的例子让我思绪万千……

在两年级暑假,我上了一个数学补习班。在补习班里,我们要读很多东西,要背很多东西。这需要很大的功夫。有一些同学半途而废,退学了。我也免不了有这样的想法。那时,我真的很纠结。不过,为了学好数学,我坚持!我在一次次跌倒中汲取了教训,在一次次成功中明白了道理。我就是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是吹嘘,现在在学校里我的数学成绩还是有进步的呢!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碰到许多事,会遇到许多困难。当然,如果你半途而废,此事就会变得难上加难。不过只要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这事就会变得简单,你就会无往不胜!

江苏南京玄武区北京东路小学五年级:北小之友

第3篇

滴水的力量对于岩石来说,简直是微不足道,但它竟能够穿石,原因就在于它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只要能像小水滴那样不懈努力,成功的大门必定为他敞开;反之,不去努力,尽管天资聪明,也会一事无成。

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王曦之,他那自成一体的书法,是他长年累月刻苦练习而成的。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倾心于习字。他还常常来到河边,用鹅卵石练习投掷,用薄石片练习打水漂。长此以往,他的腕力、臂力过人,所以他的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德国着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从小就显露出了在音乐上的才能,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可是他在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而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写出了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着名化学家诺贝尔,在发明炸药时,他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可是他并没有放弃,依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炸药发明上取得卓越贡献,为人类的文明付出了努力。司马迁,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开始动手编写《史记》,后来触怒了皇帝,被捕入狱,受尽了,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发愤着书。正是因为他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伟大的着作——《史记》。

由此可见,只要有专一的目标,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可以成功。

湖滨中心小学五年级:吴阳

第4篇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触: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正如课文所说的,名人都是这样做的。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莱特兄弟吧!就是他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莱特兄弟从1896年便开始热心行研究。通过多次研究和实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他们通过多次危险的实验,终于在1908年发明出能够长时间飞行,持续飞行距离较远的双翼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只有初中文凭,之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十个小时以上。后来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后来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还于一九八四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演算“哥德巴赫猜想”,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这些名人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发扬了“水滴石穿”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

而有些同学上课时不认真听,三心二意,学了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写作业时问张三,问李四,考试时一塌糊涂,就连学校的题目都学不好,别说哥德巴赫猜想,方程你也不会;而有些勤奋的同学,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课堂作业,到考试时就能取得好成绩。

只要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就一定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5篇

一、厘清要点,清楚观点

这类课文都有一个中心观点,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个观点来展开叙说的,所以教学这类课文必须要明确课文是围绕什么观点、抓住哪些要点来叙说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思考:①课文谈论的对象是什么;②课文针对这个对象说了什么理;③课文为了说这个理选择了哪些材料,呈现了哪些画面。整体切入,把握说理要点,读懂并清楚地说出课文所要说的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谈论的对象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天下奇观,作者根据对这一奇观的观察和分析后说了这样一个道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课文为了说明白这个道理,选择了三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呈现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成功人士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画面和雨水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画面,抓住这些要点来阐释观点。

二、明晰结构,有序叙说

学习说理,不仅要明白说了什么理,还要知道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说理,才能做到说话有条理。这类课文的结构就是作者说理思路的外在表现。所以要明确说理思路就必须关注整篇课文的结构和主要段落的结构,厘清各段落之间的联系。在小学阶段,这类课文大多是总分总结构,全文一般是按照“提出观点―举出例子―总结观点”这样的思路来说理。开头段一般是总领全文,引出对象,常通过以下4种形式来提出观点:①直接点明;②古训引入;③现象剖析;④话题导入。中间段大多是以描述例子为主,并有适度议论,所举的例子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时还从正、反面来叙说,每个段落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中所有词、句、句群都围绕这个中心意思来阐述。有些课文的中间段落也是总分结构,段首句常常总领后文,提出观点,段尾句得出结论,强调观点或总结上文。结尾段一般以议论为主,呼应开头,照应课题,总结全文,常单独成段,有时文章的中心句就隐藏在这个段落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就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课文开头通过对滴水穿石这种现象进行剖析后引出观点,总领全文;课文中间以三个正面例子及一个反面例子来证明“滴水穿石”的重要性,其中第三自然段也是总分结构,先是描述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位名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事例,然后借助段尾小结句总结观点。课文结尾强调“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呼应开头,总结全文,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所在段落。整篇课文紧扣中心观点来展开叙述,结构紧凑,思路清晰。

三、把握事例,形象论证

这类课文一般都是借助实例来阐述自己观点的,这些实例很多是事例,事例就是作者说理的证据。在列举这些证据时作者常常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努力把道理说得形象具体。所以学习说理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把准事例

这类课文在表达上都是叙议结合,借助具体事例的叙述来说理,这些事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叙述这些事例时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要关注事例之间的相同点,从内容和写法两个角度来把握事例叙述的相似性;二要明确事例之间的不同点,通过不同角度的叙述来证明所举事例的典型性;三要厘清事例叙述的顺序,明确叙述的条理性;四要突出事例叙述的侧重点,明确叙述的目的性。这类课文在叙述事例时以描述性语言为主,有的先叙述后议论,有的先议论后叙述,但都是围绕观点来进行,不是为了让人感动,而是就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服人”为目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所举的三个正面事例都是说这三位名人像小水滴一样,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耗尽毕生的精力,最后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每个事例都是按“认准目标―努力过程―取得成就”的条理来叙述的。这三个典型事例中人物的国籍、年代、职业、起点等方面都不同,李时珍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基础好;爱迪生是美国现代的发明家,基础差;齐白石是中国现代的书画家,起点晚。从时间的跨度、空间的宽度、职业的角度、起点的程度等不同方面选取的这三个人物,实际上就是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物代表,这些不同的代表可以说包含了“古今中外所有事业有成的人”。三个事例叙述的顺序相同,条理清晰,先说三位名人确定的目标分别是“立志学医、迷恋电学、挥毫作画”,再说三位名人努力的过程分别是“不懈努力、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最后说三位名人取得的成就分别是“写成巨著、千项发明、炉火纯青”。整篇课文先是借物喻理,然后是叙事说理,无论是正、反面事例的描述,还是关键词句的议论,都是为了证明“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观点。

(二)形象叙述

说理除了要有理有据外,还要形象有力。所以在把握事例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要展现画面。这类课文的说理不是纯粹的描述性说理,更多的是一种叙事性说理,通常用一个或几个名人的事例来阐述一个道理,每个事例基本上都是简短而有论证力的故事。为了让读者心服口服,在叙述故事时很注意通过几个关键性词句来展现故事所隐藏的画面,让读者通过这些画面看到其中所隐含的道理,化抽象说教为形象展示。《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在叙述李时珍的事例时,通过“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等几个关键词语,为读者展现了李时珍不辞辛劳、常年奔波、登门请教及冒着生命危险品尝百草等画面,读者通过这几个画面就很容易感受到李时珍滴水穿石的精神。二要勾画形象。这类课文不是仅仅在议论,而是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结合在一起,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描述的事物形象进行勾画,通过勾画形象来说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叙议结合,借助寥寥几笔,惟妙惟肖地勾画出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三个人物形象和一个没有滴水穿石精神的雨水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来说理,使道理说得具体形象。三要运用技巧。这类课文的语言表达很有技巧,方式多样,在说理时要注意通过修辞、句式、标点等表达方式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提升说理的文采和力度。《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引用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事例后,以“你看”一词为导引,运用反问句式,借助引号的特殊用途,使滴水穿石从自然景象上升到精神层面,将精神与景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理说得形象有力。

第6篇

风雨后定见彩虹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千文章,就叫做《滴水穿石的启示》文章还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事。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定能做成事。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人都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清朝著名史学家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只好四处抄写。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六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可是,一天晚上,小偷拿走了《国榷》,20多年的心血顿时化为乌有。但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而是爬起来,重新编写。最终完成这部鸿篇巨制,谈迁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而我们,是那么的没有勇气,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自己摔倒了却不会爬起来。拿我们和谈迁比,我们是多么的渺小啊!

在我生活中,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忘。那是在三年级的一天,那天正好要发改好的试卷。什么,我看清了那8字开头的分数!我心里一惊。这对于一个没得过80多分的人打击不大吗?湖区后怎么和妈妈交代?回去后妈妈会不会批评我?……千万思绪在我的心里就如同十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回到家,妈妈一脸高兴的问我分数,我支支吾吾的说了分数,没等妈妈批评我,我就冲进房间里面大哭起来了。妈妈走进房间,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不一定会一路顺风,天下没有不败的将军,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崎岖坎坷,这次失败了,下次努力不就行了?”我恍然大悟,如梦初醒。

大家一定记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吧。如果我们也有那个磨铁棒的老奶奶的精神,有着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

第7篇

上星期天,我和爸爸去郊游,在一个小山洞出口处,我发现了许多石头上都有明显的小洞。我想,是什么把那么坚硬的石头凿穿的呢?突然,一滴水滴从上面的石壁滴下来,“啪”的一声炸出了一朵水花,给了我答案。原来拥有这么大力气把石头凿穿的是水滴。水滴,在人们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人们万万没想到,经过几十年后,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滴水穿石,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怀疑,水滴它有多大力气,石头它有多坚硬!人们常说“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更何况小小的不值一谈的小水滴呢。尽管如此,滴水穿石并不是虚构的。但是,水滴是凭什么把石头滴穿的呢?它凭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锲而不舍,永不倦怠,坚持不懈,一心一意的精神。

与水滴相比,雨水是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力量自然比水滴大得多。但它为什么不能把石头滴穿呢?只是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更没有持之以行的毅力。 小荷

水滴石穿,确实是耐人寻味,在学习上给我的启示也不少:我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不正像一块块顽石吗?如果我们能像水滴那样坚持不懈,一心一意地学习,思考,一定能把学习上的“顽石”“滴穿”。最终取得成功!

第8篇

【关键词】提问 导向 矛盾 兴趣

一、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有一定的内在顺序。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组织课堂的提问要讲究章法。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同时,组织一连串的“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

例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提问:“大家读了课文,谁告诉老师滴水穿石表现出的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学生很快回答:“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要有恒心。”“做事要认真,不能马虎。”“目标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要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并且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你们为什么这么认为?”

“因为课文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三个人的例子,他们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

“那谁可以从文中找出最能反映这三个人的滴水穿石精神的词语?”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绳锯木断”“冰冻三尺”……

根据几个富有层次的问题,学生不仅轻松地理解、积累了词语,而且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深深地感受到面对困难,古今中外的伟人是如何用“坚持”与“研究”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美丽的,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人生的目标、智慧、信念、勇气、毅力等的追求与向往。

二、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应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广博的知识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可诱导学生思考:“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许有的学生认为没有跳出去,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也许有的学生认为跳出了井口,青蛙会惊奇地说:“小鸟姑娘,你说得对,天果然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要是我不跳出井底,怎么也不会相信你说的话。”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大拓宽了。

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教师会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主次不分。缺乏启发性、控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提问要有导向性

课堂中的提问除了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外,还要能起到诊断和导向作用。要通过灵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从中获科自身发展的信息。

例如:教学《鹬蚌持争》这篇课文时,预设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但是在请学生发表对鹬蚌的看法时,有学生提出,鹬蚌都没有错。理由是:鹬去啄食蚌是因为它饿,为了生存,它不得不这样做;蚌夹住鹬,也没有错,它只是为了保命。所以它也没有其它选择。它们都是为了生存。这个发言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同学赞同,有同学迟疑,有同学仍试图维护寓言的本意。我紧张地思考之后发现,这位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他关注的不是寓言的文本,而是将寓意借以传达的载体——故事,放置在客观的自然界中去看,这种想法本身并无不可,但是若按照这种思路,显然无法理解寓意,无法认可“不为了一已小利争执不下,以免两败俱伤”的道理。

我索性让这位同学顺着自己的思路,寻找鹬蚌相争的原因。

孩子毫不犹豫地说:“为了生存。”

我表示赞同:“确实,生命是可贵的。可是,请告诉我,它们苦苦抗争的结果是什么?”

孩子犹豫了一下:“都没有能生存下来。”

我走过去摸摸他的脑袋说:“孩子,你们想法没有错,你能更进一步地想一想它们之所以没有能成功生存下来的原因吗?”

孩子得到我的肯定后,迫不及待地说:“它们不该纠缠个没完,只要有一个退一步,先放开就好了。”

在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所偏差的时候,教师接下来的提问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在此时沉默或者敷衍而过,就会失过诊断和导向的大好时机,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第9篇

自从我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后,让我深有感触。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水滴真有那么大的力量吗?其实并不是,而是用它那顽强的毅力,才把这块顽石滴穿。

这个小小的水滴不就象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吗?李时珍从小就立志学从医,尝百草,多次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尝试药物,用自己的身体来鉴定药物的性质。为了体验药物的麻醉作用,有一次,他竟然吞服了曼陀罗,结果中了毒后来又照古人说的,服用大豆和甘草,才解了毒。经过重重困难的李时珍,终于写成了药学巨着《本草纲目》这部书是李时珍花了30多年的心血,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记下近2000种药物,一万多个药方。它不仅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学知识,还留下了为科学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让我崇敬呀!

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你有恒心有毅力,有耐心,有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愿滴水石穿这个成语所蕴含的精神千古流传,让小水滴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发扬光大!

江苏南京江宁区秣陵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江山风雨情

第10篇

读了滴水穿石启示我一有这种感想:无伦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样让我想去年放暑假的那一件事。

放暑假的第一天,我就拿起过年买的那辆自行车,拿出来学习骑;因为我十分佩服会骑自行车的人了,那闪电般的速度让我钦佩。所以我要学习骑自行车。我首先把自行车放到宽阔广场上,然后,把车位放到最底;这是因为我还不是很会骑自行车,所以把车位放到最底得慢慢的练习。开始了,我首先做上去双手握紧车头一只脚踩了上去,还没有坐稳就掉了下来,屁股疼了起来,这时我就有点想放弃了;我又想起老师上的那节课,不能放弃要学习小水珠那样持之以恒就能滴穿一块块“岩石”我又开始练习了。功夫不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努力我终于会骑自行车了。

由此可以看出,有志者事竟成。

八步区桂岭镇中心学校二年级:杨峰

第11篇

我喜欢很多很多名言,因为一些有哲理的语句,总能给人们一些启示,让人们明白很多道理并克服困难。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句话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和“滴水穿石”的故事中所蕴涵的哲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水滴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取得成功。试想,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无论做任何事都保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

我忘不了那一次,老师发了一张数学卷子,让我们回家去做,一开始还畅行无阻,我心里暗自庆幸,这道题小菜一碟,可是半路杀出个“拦路虎”,一会功夫就把我搞得晕头转向,解法写了好几种,还是不通。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天气虽冷,可一会工夫,就满头大汗。我又气又急,猛的一甩笔,说:“你厉害,我还不奉陪了呢”。我坐在那里眉头紧锁,这时,耳边响起了约翰生的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不懈的努力”。想一想,那些成功的人士在成功的道路上克服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这点小困难就把我难住了?妈妈喊我吃饭,不吃!做不出来这道题我就不吃饭。于是,我又上了“战场”。我瞑思苦想,草纸用了一张又一张,思维方法不断改变……就这样做呀做,终于做出来了!那一刻,就像是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一样,我高兴的手舞足蹈。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我们曾经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想退缩,想放弃。而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这句话“成功的秘诀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了,加上科学的方法,那么我们将克服所有困难、勇往直前!

单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孙家雷

第12篇

一、插图导入,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在讲解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导入新课。导入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能让学生在深入课文前,对文章内容形成初步印象,导入得当,便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从而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书中配有插图,插图内容与本课紧密相连,教师以插图导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引发学生思考:“这块石头长相奇特,是如何形成的?”根据课文题目“滴水穿石”引发想象:“水滴真的能将石头滴穿吗?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学生在进行思考的同时,产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迫不及待地等待教师讲解,以此形成一种期待,接下来文章内容的讲解自然水到渠成,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

二、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能够不依赖教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学会自己创作,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

如《伊索寓言》中关于“狼来了”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喜欢撒谎的牧童在多次骗过村民之后,无人相信他,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来帮忙。教师经过充分的讲解之后,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仔细观察插图,想象狼来时牧童的内心活动。教师设疑:“同学们,假如你是这个牧童,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能把这种心中的想法写下来吗?”根据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写出来,使学生明白语言中的深刻寓意,激发学生独立创作的热情。

三、妙用插图,感染学生纯净的心灵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就如一张白纸,你给他画上什么色彩,他就是什么色彩,没有大人世界的乌烟瘴气,是一个纯粹的有着洁净空气的世界。语文教师在讲解励志文章时,要着重渲染那种纯粹的心灵斗志,让学生拥有一颗纯净美好的心,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中心主旨,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教师可以提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图中瘦骨嶙峋的恩科西的情况。教师继续问:“还能看到其他的东西吗?”有学生灵机一动:“看到了恩科西面对病魔的坚强勇气。”“从他的微笑中看到了恩科西与病魔斗争的顽强斗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总结,让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体会到关爱他人以及勇敢面对困难的美好品质,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读写欲望,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插图情境,读写结合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配置了大量的插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读”与“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读”不仅是文字的阅读,读图也是十分重要的,读懂文字和图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写”是在“读”的基础上的独立创作,是对“读”后感想的文字总结,二者相互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