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社会发展

当代社会发展

时间:2023-06-07 09:10: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社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代社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发展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发展是时代不变的主题。社会发展理论是西方工业社会转型的产物。所有社会发展理论都必须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因此,我们也要站在时展的新起点重新审视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1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过程。马克思吸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提出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矛盾运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思想,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虽然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生产力绝不仅仅是唯一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心理等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恩格斯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是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地、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现实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现代社会转型的条件。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和途径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体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色。他批判了历史发展的单线进化论思想,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马克思在1877年《给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他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产生以及发展道路的分析仅限于西欧各国,并不是对人类一切社会形态都适用。若“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那就是“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地侮辱。”

马克思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场合以及在不同的著作中分别对社会发展形态做出了不同的划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具体的现实的国家发展组成的。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西欧、美国、俄国等东方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道路表明了不同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形态可以采取不同的演进方式和发展道路。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纯粹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作为主体的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对象的过程。人只有在脱离了纯粹的动物界以后,发展才得以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是动物转化为人以后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与运动形式,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是相对于人和人类社会才存在的。发展具有目标指向性、价值选择性以及主体能动性。马克思认为发展不是由外在的、先天的力量决定的,而是人们自己创造的结果。他说:“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者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它所直面的时代与问题仍在“当代”之中,而且体现在它自身所特有的理论价值中。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来研究历史,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上的,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把握。哲学不满足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所以它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诠释,而是批判性的考察。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全球化的危机与挑战,而且具有自身存在的特殊问题。社会的发展所提出的问题,并不能单纯地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范本中去寻找答案,而是需要我们用基本的理论观点,加上具体的分析、探索,从而形成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2篇

关键词:公益广告;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当代生活

【中图分类号】 G2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19-01

从社会学来看,人类社会是在一个客观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个人都不能离群索居,单独生存。人们只能通过大家共同的协调行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满足社会成员和整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质的、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多种需要。社会学审视公益广告,就是把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研究它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联系,研究它的发生和发展,揭示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在这里我们仅就公益广告在当今社会出现的历史必然和社会民族传统的关系以及创作中题材的选择和安排等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一公益广告与社会发展

公益广告在国内的产生与发展,是任何人都不能以自己主观臆想来决定的,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时代召唤下必然产生的。社会发展的本质工作都应该围绕百姓,为大众服务,提供给老百姓在各方面多层次的需求,确保人民群众的法定权利和利益,提升他们的物质文化水准与思想品德涵养程度,确保社会成员的身体心理健全。我们不难理解,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推进社会的进步,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反之,只要有在各领域全面发展,素质不断提高的人,才能不断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这样才能为经济持续并高速增长提供必要条件和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个人素质的提高,此三者互为因果并形成了连锁关系。

公益广告是在一个辩证历史发展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以短小精悍、喜闻乐见的广告形式,服务于人民生活,在它的推动下,人民生活质量、大众素质、社会文明水平持续提升,使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公益广告直面人民群众,直击当下弊端与不良风气,进行好意劝导与引领,协调关系,建立新的风气,影响社会舆论,以维持社会公德与正常秩序,让社会有序健全的运行,促使社会和自然界和睦的长久的发展,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和睦的人际关系。公益广告与社会发展两者是完全契合的。社会发展必然导致公益广告的产生。它能反应社会发展水平,反过来又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公益广告成了社会发展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剧烈变革的历史时刻,整个社会快速转型,各种新旧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剧烈冲击,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都已经被动摇了。而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尚未建立起来,人们迷惘了。因为心灵无所依靠,许多人心态开始失衡,行动没有了准则而为所欲为,互相冲击,人与人的矛盾增多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道德才是我们应该从这些题材中开掘出的公益广告的真正内容。公益广告应该以自身独特优势,帮助人们确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提倡全新的行为规范,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因为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我们应该站在时展的至高点鸟瞰社会生活,以宏大宽广的视野来拓展公益广告的内容,才能使公益广告更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强烈凸显时代气息。

二公益广告与传统文化

公益广告的题材第一个就是要明确出发点,而且必须是现实的,然后就是打开选定题材的视野,明白肩负的时代使命。可仅此还不够,还必须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预知时代新文化的历史走向,同时还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参与时代的新文化建设。

建设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础,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汲取当今西方文化的优良养分,创造一种以往不曾出现过的融合性现代文化,这就是我国现代文化发展趋向。我们的公益广告就应该站在这个制高点上去选择题材,发掘出适合的主题,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新时代文化建设。以往制作的公益广告在许多方面已经做到,往后,我们更应该自觉的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唯有总揽全局,才能有效防止公益广告中类似就事论事,肤浅平庸的弊端。

对公益广告来说,发扬民族文化不单是发掘其内在的文化蕴涵而已,并且还需要用艺术方式、艺术语言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的表达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怎样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公益广告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大众喜爱的广告形式?这就需要用与群众审美心理最契合的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方式去表现新时代生活的新内容,如此才是最容易赢得广大受众的认同和好感的方式。如图3-1《家》的公益海报,图中主要是以“家”的变形为主要内容,将“家”字的其中的笔画换为台湾地图,寓意台湾和大陆为一家,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图片寓意深刻,创意新颖,图中是以传统书法字体为主要设计元素,画面充满了文化气息,是一幅评价很高的公益海报。

三公益广告与当代生活

第3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而且为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有助于我们切实推进当代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统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出发对党的建设和中国发展问题作出重要阐述,实际上也相应地提出了一个如何从时空上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那么,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特性是什么呢?同发达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它既包含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内容,也包含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内容。换句话说,在当代中国,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这三个本来属于不同时代的东西实际上是被聚集和压缩到了21世纪初这同一时空之中,当代中国的发展结构由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结构变成了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三元结构。正是立足于这样一种分析,所谓当代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把这三者纳入到一个可以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的关系结构之中,从而在此基础上去凸现当代中国所特有的时空资源,去建构当代中国所特有的时空优势和发展前景。

第二,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平衡性与非平衡性的统一。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在发展上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中国的发展表现出来的不是在各种发展要素和条件同时到位之后的同步协调发展景象,相反,往往是某一方面、某一要素、某一地区的率先突破(如经济和科技发展先行,或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成长起来等),继而带动其他要素和地区发展这样一种非平衡的发展景象。应当说,正是这样一种非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进程;二是,长期的非平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及其后果,引发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改变,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不同群体、地区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又构成了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构成了引导和推动中国的发展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从不协调走向协调,最终实现相对平衡和协调的强大动力。

第三,当代中国的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应当说,强调中国的发展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现代化发展一般趋势与中国特色的统一,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从中国发展的实际来看,如何才能处理好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却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很多矛盾和冲突实际上也正是来源于此。比如说,把握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国更加开放地走向世界,就意味着接轨国际惯例或者说接受普遍性的东西,但是如果放弃了特殊性或者说中国特色,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受损,那么这种普遍化的过程就走向了反面;反过来说,解决我们面临的人口问题和就业压力,推动中国的发展能够走向更加充分地体现社会公平,就意味着要在产业布局上更加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如果放弃了普遍性或者说错失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导致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上的竞争力下降,那么这种特殊化的过程也同样可能是走向反面。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走出绝对普遍主义和绝对特殊主义的偏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这就是:当代中国的发展,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体现社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要求。

第4篇

中图分类号:J30-4;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17-01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必然导致教育手段、方式等发生变化,近年来现当代艺术对社会发展及艺术创作的影响日益脱出,所以隶属于艺术创作的雕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一、现当代艺术的价值

现当代艺术即西方现代艺术,其强调科学合理性,其出现及不断深入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民主、自由思想不断得到宣扬、传播而形成的宣扬自由展现自我理念,它形成于人们追求空间及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又为人们树立更加优质明确的世界观;一方面是其强调艺术创作过程应以艺术本体为中心而不应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促进抽象艺术发展的同时,使人们对原创作品、纯粹的艺术创造产生了新的认知;一方面是现当代艺术不仅以形式作为创作的核心,而且赋予其独立的地位,强调创作者在追求形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体验寻求新的创新点,有力的推动了艺术创作过程的多元化创新;还有一方面是现当代艺术强调在感性创作的过程中进行理性分析并与科技紧密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反思人性,推敲社会本质的作用,将艺术创作这种一般行为上升到哲学高度,虽然这并不是现当代艺术自身存在的意义,但这对社会发展却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现当代艺术对雕塑教学的影响

(一)雕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在传统雕塑教学中,其教学形式像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从基础的零散的知识点学起,然后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学生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师的授课逐步接触并全面掌握新知识,“写实造型”就是雕塑教学中的基础知识点,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这一知识点就可以进行创作,而创作的水平将取决于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拿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有利于学生对雕塑学科的知识点全面的掌握,并在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衍生,但其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创新性,而传统教学中的命题授课形式也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自由。而现当代艺术强调学生对雕塑资源的重组,例如亨利?卢梭认为完全的自由才是创作的最佳环境,将传统的造型技术转变成造型本体语言的运用,将艺术创作视为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直观把握的产物,是精神的作用结果,其不可能脱离创作者的修养而独立存在,是创作者精神情感的艺术形式代码,所以在雕塑教学的过程中除“写实造型”的基础授课,更注重对学生情感、创作思维的丰富,实验与过程结合的教育形式出现并逐渐被接受,通过实验课、创作课及创作过程解析使学生理性的认知创作过程中的细节,从而在当代艺术理性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二)雕塑教学的方法发生改变

现当代艺术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表达,所以其扭转了传统雕塑教学单纯追求创作结果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对创作过程的优化,用理性的思维指导感性的创作,并用理性的技术知识对感性创作进行不断深化,将雕塑的艺术创造过程与科技的进步、思维的转变紧密结合,例如现当代艺术中的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主义等都是将先进科学成果与人文思维成果作用于创作过程中的产物,由此可见现当代艺术更强调艺术本身有迹可循,所以在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下,雕塑教学的方法发生改变,其不仅强调对已有雕塑材料、工具的利用,更强调学生对其进行创新,将雕塑这种更偏重于体力劳动的创作过程转化为更偏重脑力劳动的行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会为学生限制标准答案,而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发进行深入思考,互动式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灌入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得到了极大地肯定,而探索、发现、总结、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雕塑知识,而且形成了个人对雕塑创作的认知,使雕塑过程更富有个人特色,使雕塑创作可以随着主观思维的深化而不断实现创新。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当代艺术的逐渐深入,使其价值逐渐显现,雕塑教学受其影响,在内容、形式及方法方面都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这是教育领域顺应时展的体现,是教育的进步,所以雕塑教育者应在充分认识到现当代艺术对雕塑教学影响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整,使学生更加符合时展要求。

第5篇

【关键词】竞争;幸福感;培育策略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思想多元化,科技高速化,人们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社会竞争程度与日俱增,迫使人们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生存技能以实现良好生存,竞争压力使得人们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安全感不足将导致社会心态失衡、信仰危机和精神空虚和幸福感缺失,社会矛盾突出。幸福感缺失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和健康杀手。幸福感缺失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关注大学生幸福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竞争,提高竞争适应能力,培育良好的幸福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竞争的起源和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一)竞争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自然界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普遍规律。生物作为自然界发展的历史产物,生命一旦形成,就必然向着种族延续和个体生存的自然使命行进。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体,必然接受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生存选择。为实现良好生存状态,人需要积极主动地去获得更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于是人类竞争随之出现。故此,竞争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竞争是人类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

(二)适应是人类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

适应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调整自我身心状态,使身心与现实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从而达到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发展自我的目的。发展带来竞争,竞争产生矛盾。适应发展、化解矛盾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人类为了实现良好生存状态,必须正确认识竞争,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从生理机能和知识技能两方面不断提高生存能力,在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良好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适应是人类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

(三)不适应是竞争时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受诸多因素影响,人类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有所不同,即适应和不适应。适应则得到自然和社会的奖励,个体生存良好,不适应则受到惩罚。然而,适应是少数的、短暂的,不适应是普遍和长期的,其原因有三:(1)环境变化与适应间存在矛盾。变化在先、快速而剧烈,适应滞后、缓慢而微弱。“计划赶不上变化”,说的正是这个道理。(2)个体适应能力存在有差异。强者强,弱者弱,两极分化是普遍现象。(3)人面临着自然和社会竞争双重压力,适应能力要求高。人不仅面临着自然竞争,还面临着巨大的社会竞争,其竞争压力远高于普通生物。因此,适应是少数和暂时的,不适应或适应不良是多数和长期的,不适应是竞争时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四)不适应是人类健康和幸福感的头号杀手

竞争全面而深刻,适应是唯一选择,不适应是重大课题。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面对与日俱增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到了不适应。不适应时,生存受到威胁,人们会感到安全感缺乏、自信心降低、自我价值感减弱、身心处于不愉快状态,不适应将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躯体疾病,而心理压力过大也将导致心理疾患。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疾病不断增多,不适应环境变化已成为一项重大致病因素,不适应是人类健康和幸福感的头号杀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现代医学提出了“生理-社会-心理”的现代医学模式。

二、过度竞争对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危害

(一)物欲化的竞争导致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偏向

当今时代,竞争激烈,竞争集中体现在经济。经济竞争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以经济为中心的世界价值观越演越烈,追求经济至上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重。国家间、不同利益群体间、个体间的利益矛盾不断涌现,军备竞赛、科技竞赛、资源掠夺导致整个世界处于极不稳定的局面,人类生存压力空前巨大。物欲化的竞争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以经济为追求,以经济评判社会和个人价值,严重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需求,这是经济竞争时代下的严重弊病。忽视精神价值在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将导致社会信仰缺失,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危害深重。物欲化的竞争已经导致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偏向,追求物质享受,崇拜金钱,享乐思想滋生,个人主义和自由化思潮泛滥,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二)激烈的社会竞争削弱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安全感

竞争,竞争。学业竞争,考试压力,就业竞聘,成家立业,工作考核。无时不在竞争,竞争压力山大,人前风光,人后悲痛。生活已经失去原本美好的色彩,获得再多,并不觉得快乐,没有安全感,只顾忙碌,无暇体味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削弱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安全感,担心、自卑与失落,没有自信,心理负荷累积,不堪重负。重压之下,需要激烈和偏曲的方式加以发泄。于是,近年来大学生思想出现严重滑坡,逃避现实竞争,沉溺虚幻,怪异行为层出不穷。一曲韩国的江南style,其舞蹈动作夸张而放纵,歌词而晦,却能风靡全球,足以说明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们安全感的危害。没有安全感,是激烈的社会竞争给大学生烙上的时代弊病。

(三)不适应激烈竞争是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物欲化竞争异常激烈,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加快,欲望放纵;理想缺失,安全感欠缺;压力增大,幸福感降低。当代大学生面临诸多考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不足,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杨元元自杀,博士过劳死,硕士当乞丐,这些足以说明不适应激烈竞争造成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深刻危害,不适应激烈竞争是大学生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条流行的网络短信集中反映了当前社会幸福感的低落,“好好活,慢慢拖,一生只有三万多(天),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官再大,钱再多,阎王照往死里拖。”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培育策略

二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使笔者深感处于激烈竞争时代的大学生所肩负的巨大竞争压力;十几年的高校工作生涯,更使得笔者感到教育责任的重大,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幸福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抓经济,重精神,建设幸福、和谐的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培育大学生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控制社会竞争度

经济是基础,精神是统领。以精神价值作为社会价值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适度考察经济权重。以建设精神文明作为前提,推进改革,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要同步。

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走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内涵建设。注重内涵建设,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奉献,适度竞争,共同富裕。把实现中国梦作为中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和永恒追求,培育社会幸福感,教育人们珍惜生活,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身体素质,节制不合理的欲望,珍爱生命,厉行节约,品味生活,生有所取,活有所乐。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理想,正确认识和把握好竞争

大学生社会理想的缺失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关爱学生的成长需求是社会不可忽视的历史责任。有了高尚的社会理想,人们才能为着一个宏伟的社会目标而共同努力,有了共同目标才能诞生社会凝聚力,集中集体力量攻坚克难,感受集体的温暖。离开集体,个体将失去归属感和个人价值体验,其生存将是孤立无助的,其力量是渺小的,是没有根基的,失败与挫折将成为必然结局。所以,在大学新生入学时,高校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理想,帮助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必需服从社会理想,才能在实现社会理想中找到个人价值。为人民服务,构筑中国梦,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的社会理想。只有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历史为己任,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而不懈奋斗,抵御强敌入侵,爱我中华。这样,大学生才能充满勇气,不畏艰难,体验国家和民族所赐予我们生命的幸福感。为此,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在树立高尚社会理想的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个人理想置身于社会共同理想中,不要过度计较个人得失,正确认识和把握竞争,量力而行。教育学生不要太看重结果和个人得失,注重追求社会理想和个人价值过程中的经历体验。

(三)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提高社会竞争力

在当今时代,中国面临着强敌入侵和国内社会政治环境复杂的严峻考验,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人民的安定团结,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形势紧迫。所以,我们每个国人都要不懈努力,社会存在竞争是必然的,以竞争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捍卫国家利益,构筑中国梦。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提高其社会竞争力,帮助大学生储备足够的心理承受力、自主学习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前做好适应竞争的准备,这已势在必行。

(四)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当代大学生面临诸多竞争,压力巨大,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减轻学业负担,不能把传统的机械化知识考核作为教育目标和手段。我们要精简不必要的课程,淡化理论考试,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自我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自由地认知世界和创造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因此,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题,通过减轻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来实现学生良好的身心成长,营造大学生学业幸福感。

(五)加大职业素质培养,帮助学生适应职场竞争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困难,高校要加大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力度,帮助学生储备足够的职业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工作需求和职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为此,高校要与时俱进改进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职业幸福感的新型人才。

竞争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个人价值,但不忽视生命的幸福感,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正确发展道路。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幸福感缺失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作用。适度竞争,培育幸福,这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 鞠鹏.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9).

[3] 张立祥,赵倩,韩英军.大学生素质教育内涵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3).

[4] 刘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纵横, 2010(2).

[5] 梁杰芳.浅谈医学生学习压力成因及应对措施[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1).

[6] 李黎.就业压力下医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5).

第6篇

上榜理由

居住土坯房、行走扬沙路、饮用涝坝水、取暖靠柴火……这是过去一段时期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职工群众的真实生活写真。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兵团党委把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作为事关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举全兵团之力,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

2012年4月,兵团召开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会。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会上指出,要举全兵团之力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打赢这场事关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战、攻坚战。会议明确提出,要集中资源,分类帮扶,通过2年到3年努力,力促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职工收入大幅增加、民生社会建设显著改善、基层基础工作明显加强。

2013年兵团本级财务继续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的扶持力度,将三师东风农场、红旗农场、叶城牧场等5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纳入兵团本级资金扶持范围,每个团场给予300万元扶持资金。

为促进职工多元增收,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兵团要求兵团、师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要从兵团本级专项扶持资金中拿出不少于20%的资金用于职工群众增收项目;东风农场、红旗农场、叶城牧场等5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的扶持资金要全部用于职工群众增收项目。

如今,“举全兵团之力”的号召已经转变成兵团各级、各部门的实际行动,兵团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已形成全面发力之势。

点评

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关系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一年多来,通过兵团各级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环境面貌发生巨变,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础设施迅速提升,维稳戍边更加巩固,各族职工群众向心力凝聚力明显增强,物质成果写在了大地上,精神成果写在了人们笑脸上。随着兵团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进一步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得到持续、快速、长久的发展,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也必将被进一步激发。

伴随着对口援疆和举全兵团之力支援的热潮,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一定会走向富裕和现代,与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前行。

第7篇

关键词:当代艺术语境 花鸟画 创作 叙事方式

艺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没有固定模式,包括产生的绘画流派更没有名词界定,按照美术史的逻辑,都是在艺术发展后才把概念性的名词赋予某一画种或流派。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过去和现在,更经历了和当代艺术并存发展的特殊时期,中国花鸟画要想发展,就要考虑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如何寻找更好的创作方法。

一、当代花鸟画教学中当代艺术语境的缺失

“当代”可理解为当下的、正在发生的,与“过去”“传统”相区别的。当代艺术是相对于现代艺术而言的,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

从20世纪初的“五四”以后,中国艺术界的前辈,如李叔同、李瑞清、李铁夫等先后发起了美育救国运动,把西方古典、现代的绘画与教学方法带到中国,在中国掀起学习西方艺术的热潮。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教育家徐悲鸿也试图用西洋绘画改造中国画,这种教学方法与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实行开放政策后,外来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特别是先进文化冲击着我们的本民族文化。进入90年代,中国艺术家陷入了深刻的思考,艺术怎样进行创新? 无疑,西方后现代主义成为中国艺术家创作的理论依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当代艺术可谓找到了新观念的土壤,当代艺术希望成为今天中国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激发了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也推动了艺术创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人在自己生命历程里是有精神、文化的存在意识的,需要突破和表现。一方面,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文化,把对人性的认识作为自己的文化判断,并通过生命、精神和文化体现出来,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当代艺术要遵从社会发展及本土文化发展的逻辑,同时艺术家在社会现实及社会发展的正负关系上保持自己的敏感度,捍卫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的核心价值。当代艺术遵从艺术形态的特质,当代艺术不是把审美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一种纠正和反抗的手段,通过表现自身的心理来反映深藏在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赋予当代艺术更多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所以,艺术家在保持个体独立的创作感悟的同时,能够使当代艺术从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架上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形式,都可以作为表达问题的手段和媒介。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保持自身创作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秉承开放的文化立场与判断,用当代艺术语境及视觉语言的形式进行有机的转换,从而达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一种超然境界。

当代艺术关注的是社会发展给人们生存环境和内心世界带来的种种压力,主张艺术要有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强调艺术返回到社会现实中去,关注当下现实社会、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及个人精神世界的观照。就中国花鸟画而言,从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画,夏、商、西周青铜时期动植物的图形纹饰,秦、汉帛画,晋、唐的绢画等,都可以看到中国花鸟画的形成与发展。花鸟画的成熟在东晋之后,盛唐时期有所发展,到了五代,黄筌对后世的花鸟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宋代是花鸟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后,元代文人画出现和水墨花鸟画得到发展,及至明清水墨花鸟画又得到提升,特别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花鸟画纵向与横向的不断探索又有了新的发展。积极吸收西方艺术及哲学思想,使中国花鸟画有了新的活力。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花鸟画创作都是在色彩、形式语言及拓展花鸟画题材上有所突破,但仍然是传统花鸟画中古代文人思想借物言志和崇尚唯美的创作情感的延续,而没有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思想性的改变,所以,“艺术是创造的冲动,而决不是被限制的”①。笔者认为,中国花鸟画要想改革创新,就要寻求观念和思想上的突破,把当代艺术语境、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融入到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中,开拓中国花鸟画创作的新路。

二、当代艺术语境的叙事方式与花鸟画创作教学

艺术的产生发展与演变都是一种叙事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也没有突破这样的叙事方式,这无疑对当代艺术产生与发展从语言结构上应加以研究探讨。1949年,艺术围绕着歌颂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叙事形式展开。艺术作品主要以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兵形象为创作题材,是借助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这一时期的人的精神面貌,也就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叙事方式,在美术作品中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艺术创作的手法及创作方向。时期,艺术作为一种形式为政治服务,从而产生了形式语言上的一致性,使艺术叙事方式具有革命性。“”结束后,出现了“伤痕美术”及“乡土现实主义”美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时期的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的个人认识与追求,也是反对旧有意识形态给艺术创作带来的误导和限定。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艺术创作最为活跃的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外来文化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些艺术家先后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怀斯的现实主义、达利的超现实主义和高更后印象主义等的理性绘画而成功。进入90年代,艺术家强调时代文化,采用有针对性的波普、泼皮、调侃等写实手法来反映艺术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艺术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介入当下生活,反映文化问题及人的生存状态,所有这一切都是以现实主义的叙事形式展开的。当代艺术家根据自己在社会中的境遇和对生活及生存状态的思考,创作出具有、颠覆和反讽等艺术意味的作品以再现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侧重内心和日常生活空间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可辨识的视觉形象和个性语言来重构自己与现实的存在关系,使“日常性的话语方式逐渐解构着此前流行的意识形式的话语方式”②,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价值。

当代艺术语境的叙事方式对花鸟画创作教学产生了影响,所以,花鸟画创作教学就要具有这种鲜明时代性的叙事方式。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不但要在题材上有拓展,而且要加强艺术观念、思维逻辑及表现形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花鸟画创作的现代感应表现为当下观念和视觉方式的某些现代特征,从而对艺术构思进行突破。花鸟画创作的当代性必须立足于当下,具有当代先进的思想观念,从而产生新的思维方式、人生感悟,创造新的意境,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体现花鸟画的时代精神、时代面貌和时代风格。

三、当代艺术语境在花鸟画创作教学中的拓展

艺术发展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由于中国新兴资本的兴起,特别是国外资本进入中国艺术市场,当代艺术正变得产业化,使当代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代艺术首先体现在在作品中寻找艺术家观念想象与思想痕迹,技术显得并不重要;其次,当代艺术特别强调创作观念及艺术特征的表达,艺术家所表现的艺术形式是否得当,所介入的问题是否贴切,是否能站在批评的立场上提出问题,是否对这一问题保持一贯性;再次,当代艺术民族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当代艺术作品要用民族文化、现代文化来介入现实,民族文化是民族自身文化的千年积累,具有地域性和独特性,是任何语言所不能代替的。“艺术的意义只能从它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中凸显出来,艺术的标准则是在对其提供的意义被认可的同时所确立的一种感觉、思维、表达方式”③。在花鸟画创作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表现“花”或者“鸟”的环境和状态,直接描绘或再现一个场景,切入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在花鸟画创作中表现出来,如学生在花鸟画创作中,改变鸟生活的花、草、树木中的审美习惯,把它置于现代工业产生的垃圾中,影射当代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引发人们的深思。还有的学生在描绘于岁月沧桑中的树木的变化过程时,通过表现树木的痕迹去表现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等。所以,在当代艺术语境中创作出充满当代观念的新花鸟画,就要拓展花鸟画创作的思路,才能使花鸟画创作教学和花鸟画更好地改革和发展。今天我们看一幅花鸟画作品,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作品的审美情趣上,更重要的是,花鸟画作品是否真实地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总之,花鸟画创作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推动中国花鸟画发展的使命。我们要在花鸟画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技法实践和理论修养,使花鸟画创作教学更丰富,更具有时代气息。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当代艺术语境与花鸟画创作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成果。)

注释:

①李诤.林凤眠画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35.

②许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159.

第8篇

学科教材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阐释这门学科的基本观点。哲学教材同样如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阐释哲学的基本观点。从根本上说,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对人与世界基本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正确的理论反映。编写哲学教材,必须坚持并深刻阐释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产生于19世纪,但又超越了19世纪,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理。真理只能发展而不能被。哲学的基本观点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人们对哲学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的有些基本观点已经成为常识性的观点,像物质统一性、能动反映论、历史决定论以及矛盾论等。对这些基本观点,应结合当代实践的新经验、当代科学的新成果阐释出新内容,显示出哲学的开放性。我们应当把哲学的物质观放到当代科学的背景中去理解,结合量子物理学及其“测不准原理”去阐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正是对“客观实在”的研究,把哲学的物质观同当代科学和哲学共同关心的课题联系了起来,并凸显出哲学物质观的当代意义。我们应当结合“数字化的虚拟”阐释能动的反映论,结合统计决定论阐释历史决定论,结合系统论阐释矛盾论,等等。

有些观点本来就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哲学教材没有涉及或未加以重视,没有把它们作为哲学的基本观点加以阐释。例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等。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某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些重要观点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充分显示出它们的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哲学的历史命运也是如此。例如,经济全球化运动使马克思世界史理论的价值凸显出来,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又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以人为本这一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因此,我们应以当代实践为基础,深入解读哲学文本,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不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在经典作家那里只是有所论述,尚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但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又日益凸显出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和解”、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样一些问题。对于涉及这样一些问题的观点,我们应以当代实践和科学为基础,深入讨论、充分展开、系统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经典作家并没有提出,而是的后继者依据哲学的方法论分析、研究变化中的实际而提出的新观点。这些观点契合着当代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应当成为哲学的基本观点。例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等等。哲学始终关注变化中的实际。因此,哲学教材不应成为脱离现实的纯粹的范畴演绎系统,不能仅仅成为哲学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学者个人的自言自语,而必须关注变化中的实际,与现实对话,同时依据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阐释哲学的基本观点。

有些观点本来是哲学的基本观点,至今仍是的基本观点,但随着学科的分化,这些观点已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成为其他学科的重要内容,如阶级、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已经成为政治学的内容。对于这样一些观点,哲学教材就可以不再把它们作为基本观点加以详尽论述。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科的分化,而不是说这些观点不重要。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要经历一个从不确定到确定、确定以后再不断调整的过程。哲学教材也应如此。

哲学教材与哲学科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材重在阐释学科的基本观点,它既要依据科学体系,又要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在编写哲学教材时我们应考虑这一点,设计一种既依据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规律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哲学教材,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材体系展现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内在联系。

哲学不是绝对真理,但它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哲学之所以不可超越,并不是因为它提供了解决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因为它抓住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供了研究当代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应站在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而全面地阐释哲学的基本观点。

第9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文化发展;思政课程;优化途径

1文化发展的时代变迁与诉

求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到我国的文化发展,并传递出文化观和文化理念。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未来发展对文化理念的全新要求,是高校思政教育在现阶段应当时刻把握的教育责任与使命。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崛起,也附加了文化缺失的不利因素。在西方工业文化进入我国初期,切实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但从侧面也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文化发展角度,经济繁荣是社会发展基础,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同样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振兴的必要条件。尤其文化本身也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象征,在不断向前发展的驱动力上,文化理念是支撑多维领域共同进步的核心条件。然而当代大学生思想层面尚未意识到文化发展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重塑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树立民族文化的支撑力,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当务之急。而且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应当秉承的教育观念,是文化发展对新时期思政教育的历史诉求。

2文化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

文化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应当从文科与工科两个维度探讨。工科学生是我国未来科技振兴的人才基础,文科学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保障。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标出发,文化发展是基于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而提出的核心发展观念。一方面,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被形容为山寨大国。如果要打破这样的历史标签,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就需要培养工科学生对于文化自觉的深刻理解,以技术创新带动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对文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要注重文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学生在毕业之后参与社会工作,其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是最为基本的基础条件。学生在工作中是否能够站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思考实际工作的责任与义务,完全取决于自身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基于以上两个维度的辩证思考,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应当以文化发展观为侧重点,引导学生认知客观世界的文化诉求,进而树立学生对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以文化自信承担历史重任,参与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建设文化崛起的现代社会。

3文化发展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路径

3.1树立文化自信的思想建设

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革新观念上,应当以文化自信的核心理念为主导,树立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这样的信心需要思政教师以客观实例举证分析,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自信对于经济繁荣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效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从社会实践中予以引导,那么高校不仅要在思政课堂中予以强调和深化,也要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予以指导,进而让文化发展的观念深入每位学生的思想意识,指导学生的主体行为。思想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树立文化自信也并非一蹴而就。在思政教育的工作中,所有教师应当秉承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以教育工作的服务精神,针对学生的所有文化问题进行讲解细致入微,以文化发展观为依托,以思政课程为载体,构建学生对文化发展的思想认知,对文化自信的正面理解,进而培育学生的文化思想与精神,形成对民族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对社会的自信,直至延伸到对文化发展的自信。

3.2融合传统文化的思政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念,需要树立起相应的文化理念氛围,让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文化发展的实质意义。而营造文化氛围的过程中,高校应当结合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深度发掘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契合点,进而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继而削弱多元文化的不利影响。那么以各大高校自身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契机为切入点,形成对校园文化的开发设计,才能以社会主义核心发展的文化理念构造并落实到校园文化的主体当中。此外,需要高校以各种校园活动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活动之中形成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体会。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追溯历史的文化基层,而应当着眼于文化发展的前途进行思考。引领学生思考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发展道路上,应当以何种文化形象立足于国际政务,应当以何种文化姿态主导社会发展,以及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作为时代的主人翁,大学生应当承担起怎样的历史使命。只有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才能将文化发展的全新维度与高度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最终形成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指导文化意识形态向行为模式靠拢,进而达到以文化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的初衷,完成高校思政教育全面革新。

参考文献

[1]侯帅.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第10篇

一、中国现代性与中国特色社会学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由传统发展到现代化社会形态,使得现代性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中国现代性是指对中国现代社会本质的概括,因而需要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但是,我国社会的现代性中有很多东西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因此,我国社会学理论中的理论框架、基本假设和概念系统等都具有西方社会学的烙印。这种包含太多西方社会学东西的社会形态根本无法指导我国的实践。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中国风格对于指导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并且设计的方面也很复杂,但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始终是一个整体,因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需理论形态应该具有非常明确的意识。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加应该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形态,以适应现代性的发展新要求。但是,理论始终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因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我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构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近年来,由于西方霸权主义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我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实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应该建立具有高度自觉的理论意识。因此,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所有不同形态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因而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具有很强的内在统一性。

二、现代性的变革与中国社会学理论形态的转换

社会的出现虽然与现代性存在很大的联系,但是社会学并不是现代性发展的产物,而且现代性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具有直接的联系。现代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观念,因而现代性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状态之下。因此,一旦中国社会学理论形态受到西方社会学理论影响较大,就会使得我国的社会学理论形态中含有早期西方社会的现代性思维框架。目前,实证主义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据主导的地位,然而,现代性的变革使得当代社会学理论正面临着非常重大的转变。对实证主义的发展进行总结,也是对西方早期的现代性进行省察,因此,现代性正在引领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转变。在我国社会学理论形态实际发展的过程之中,带有西方色彩的实证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我国早期的社会学理论是顺应了早期西方社会现代性发展的需求。现代性能够体现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工具性思维和价值态度。当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形态的主要目的是把社会科学的理性原则扩展到人们的实际工作中,让人们通过理性的抉择,以认识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形态的重要性。当然,我国在实际中所认识到的实证主义并不只是理性主要的一个结果。因此,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形态也只是理性主义在社会学理论领域应用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思想框架中,一般蕴涵着个体与社会、感性与理性、实践与理论等多方面的社会理论。对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形态进行总结,并且对西方早期的社会现代性进行省察,表明我国现阶段社会学理论正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现代性变革与社会学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背景是构建我国社会学理论形态的重要依据。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构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而需要以现代性的变革为背景和前提。当然,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应该以和谐现代性为主题,通过对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进行总结,进而概括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之中进行实践,从而实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因此,现阶段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以实现现代性的变革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因此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作者:孙学文单位:中州大学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大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 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5-0001-05

大学特色主要是指大学的办学特色,它“能区分这所大学与那所大学的不同”,是大学质量、水平、竞争力的体现和标志。但现实中如何具体思考和认识大学特色,有效创造、保持和发展大学特色,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的精神,有效推动各层次高校制定富有特色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推动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多次组织国内高校举办特色规划研讨会,采用专家报告、学校交流、与会者讨论等形式,以加深与会者对大学特色以及特色发展规划的认识。但在学习和讨论中,与会者对大学怎样办才算有特色,“十二五”规划究竟怎样制定才能有效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仍然疑问重重,感到难以捉摸。鉴于此,笔者试根据自己多年有关这一问题的思考,立足“社会-大学”即从大学与社会有机体相互关系的视角略述看法,希冀对人们深入研究这一问题能够有所借鉴和启迪。

一、基于“社会-大学”视角思考大学特色的缘起

大学必须有特色,特色是大学的生命。没有特色,大学难以生存和发展。这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经济逐步转向知识经济,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界形成的共识。教育部已经完成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是将特色纳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并且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有特色是“良好”的必要条件,特色鲜明是“优秀”的必要条件。然而,到底什么是大学特色?大学怎样办才会有特色或特色鲜明?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特色项目怎样总结才会最终得到评估专家的认可?都没有现成答案,以至于当时不少人感叹:一个特色指标难倒了中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的书记和校长!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千校一面,不提特色。现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个高校,大家都积极思考特色、探寻特色、强调特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观念上的一大进步,是我国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战略、办学思路等方面的一大跃升,反映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世界高等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接轨,凸显的是我国高校主动适应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自觉。

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积极思考、探寻大学特色的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热烈讨论,近年来,不断有相关研究和访谈文章出现。有人统计,关于大学特色的定义已达几十种,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其中,有代表性者有四。一是方式、特征论。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优良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特征的总和。二是个性论。大学特色就是大学的个性,是此所大学区别于彼所大学或其他大学的不同风格、特征等个性,体现的是一所大学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及其在众多大学中的特殊位置。三是比较论。所谓大学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一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相比较所凸显的优势和特征。四是风貌论。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的,本校特有或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第四种观点直接源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其具体解释是: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等。这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各有道理,都有不小的影响,尤其是第四种观点对我国大学办学实践的影响相当突出。这里不拟对它们一一评析,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这就是它们似乎都只是在就大学谈大学,就大学特色谈大学特色,似乎大学特色与大学置身其中的经济社会毫无关系。这不能不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

二、“社会-大学”视角下思考办学特色的基本路向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大学作为位于社会有机体上一个特定点的社会组织,既要发挥其特殊功能,为社会有机体服务,又要受整个社会有机体制约,适应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变革而创新发展。大学特色就是大学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大学的特殊风格和重要标志。历史地看,纽曼时代的大学,适应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功能和特色就是传播普遍知识、培养绅士;洪堡时代的大学,适应近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功能从单一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拓展到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即科学研究,这其实也是当时大学最需要显现的特色;前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VanHise)提出大学校园的边界就是州的边界,强调大学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直接的服务,大学功能进一步拓展到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科学研究,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的三位一体,而在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的前提下,直接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正是威斯康星大学的显著特色。在大学日益走进社会中心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大学要“着眼未来,引领社会”,这无疑是当今众多大学需要在其中着力寻找、创造、发展自身特色的崭新理念。

大学是置身于社会之中的大学,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建立在大学等社会组织基础之上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大学。大学特色,就其主导方面而言、只能在大学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然而,大学要有效地处理自身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形成鲜明的特色,必须有科学的思路。在“社会-大学”视角下,这样的思路应重点考虑四个方面。

其一,密切把握当代世界特别是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当代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经济社会联系日益加强,不断走进社会中心的大学必须有国际眼光、世界情怀,不仅应当努力培养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更应当努力培养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但是,任何一所大学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发挥作用的主

要舞台在本国,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它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和关键。所以,大学只有首先更好地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得到本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才能够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大学要创造特色、形成特色、发展特色,就必须对当代世界,特别是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进行科学分析,把握本校可以在其中形成优势的方面和领域,科学确定自己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推进相应的创新和发展。诚然,大学无论置身于怎样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都需要保持相对稳定,都需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这种“稳定”只能是相对的,大学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距离始终不能拉得太大,否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充耳不闻,势必最终失去经济社会的支持,丧失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今天,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的高质量提升。这个主导趋势对所有高等学校都是宝贵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谁能够从“社会-大学”的关系中,找准新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并通过自身的多方面整合和创新来适应,谁就把握了发展的“先机”,进而可能使过去不突出的特色突出,不鲜明的特色鲜明,过去突出、鲜明的特色得到新的发展和充实。

其二,把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适应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任何一所大学都置身于相应的区域,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所在区域为它的生存发展提供最为基础的物质、信息和环境条件。对于地方大学而言,所在区域更是其研究课题、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是学校生源的重要供给地和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地。同时,一所大学积极地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更是所在区域人民心目中的骄傲和自豪,这又是一所大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所以,任何一所大学要有效地创造、形成和发展特色,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保持与当代世界和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主导趋势相适应的前提下,立足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的整合和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地方院校办学需坚持六大战略:凝练办学理念,坚持地方特色,体现地方性;坚持科学定位,发挥层面优势,扬长避短;密切与当地经济社会联系,引导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区域高等学校纵横联合,提高系统结构效益;注重区域需求,办学形式多样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旨;积极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六大战略,完全可以理解为地方大学如何创造特色的战略。国外那些特色鲜明的大学中,不少都在这方面拥有非常成功的经验。

其三,科学进行学校定位,整合学科资源,着力建设优势的学科和专业。学校定位,简言之,就是在准确把握国家和学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校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生源状况、基础设施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学校在国家和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科学定位是大学有效创造特色、保持特色、发展特色的重要前提,但不是充要条件。一所大学的特色创造、保持和发展,从根本上说与其主干学科、专业的建设密切相关。主干学科、专业是其他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是人才培养、学校文化等方面特色的基础和支撑。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规模很小,只有2700多人,却因为航天学科的独特优势,连续多年位列美国大学的前三名。卡内基・梅隆大学世界知名,就在于它的计算机学科力量雄厚,优势突出。反之,一所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不明,不仅不会办出特色,甚至于自身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逐步走进知识社会的今天更为如此。一所大学的学科、专业特色,能够体现在一个或几个学科、专业的整体层面固然理想,但那些无法形成这样的优势、却能在一个、几个学科或专业的某些重要或关键领域形成优势的,也同样可贵。国外知名大学中,这类情况亦不在少数。总之,优势学科、专业或优势学科、专业领域的创造、保持与发展,是学校特色创造、保持与发展的强大基础和支撑。

其四,准确把握学校历史,将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优势、特点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整合,相贯通。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后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是现实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历史就没有发展。大学特色的创造和拓展,既需要实践探索,又需要经验总结、理性提炼以及建筑于这一基础之上的实践指导,二者缺一不可。除新建学校只能在科学定位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目标从零起步外,其他学校都应当也必须善于总结学校历史,包括创业史、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大学文化的历史积淀等等。通过回顾和分析,把握学校发展的整体历程和思路,提炼学校以往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大学自身发展规律的经验和教训,提炼历史积淀的优势和特点,进而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整合、相承接。这种整合和承接,是大学在新形势下科学把握特色生长和拓展的重要思维取向和行为取向。

三、“社会-大学”视角下大学特色的相对稳定与创新发展

在“社会-大学”视角下,大学特色具有相对稳定和创新发展两重突出特征,是二者的辩证统一。相对稳定是大学特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所在。从大学组织的一般层面看,大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大学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产生和发展。但是,大学无论怎样发展,其培育人才、存储、创造和传播知识的本质与功能都保持了相对稳定,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基本精神却一以贯之。大学特色是大学本质的体现,服务于大学功能的实现。大学本质及其功能的相对稳定,从本质上决定了大学特色的相对稳定。从大学特色自身形成的层面看,大学特色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殊文化认同和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任何一所大学的特色,不管是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或管理制度、管理机制、教育模式、人才标准等等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无不是这所大学的一代又一代人从思想到行为持续追求的历史积淀,深深地扎根于这所大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依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作用方式,展示出独特的文化张力,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学新人,又在一代又一代大学新人对它的不断体认和张扬中展现生机和活力。尽管任何一所大学在自己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特色的具体表现可能因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而有不同,它的基本精神却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也是任何人都无法使其轻易改变的。有资料表明:牛津大学的教授给学生上课,通常是教授把几个学生召集到自己的办公室,一边“喷烟”,一边与学生讨论问题,四年系统地“喷烟”教育结

束,即使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学生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写作和思维,成了名副其实的“牛津人”。这里的“喷烟”教育就是牛津的教学特色,就是牛津的教学文化。它有自己特殊的运作习惯和行为方式,有自己的特殊心理基础和文化认同,不可能因为某种情况而改变其风格,也不可能有什么权力能够强制它改变其风格。相对稳定之于大学特色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它使大学特色成为一种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印记,使一所大学能够与其他大学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在众多大学发展的激烈竞争中有效地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创新发展是大学特色不断拓展的活的源泉。大学特色的这一突出特征也是由大学的本质与功能以及大学特色自身形成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学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也是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组织,正是相对稳定和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才使大学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大学特色体现大学本质、服务大学功能,自然与大学的本质和功能保持着内在统一性。再者,大学特色是大学发展进程中历史积淀和文化延续的结果。历史积淀本身就是创新发展成果的不断累积,文化延续体现的正是相对稳定和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离开了创新发展,无论是历史积淀还是文化延续也就没有了基础和前提。在内容上,大学特色的创新发展反映的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等对原有特色进行的拓展或加深。同时,任何大学特色,虽然在本质上都体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印记,它的具体表现和效应却多种多样,并且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教学环境、不同的生源条件等等情况下,其具体表现、具体效应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表现出较大差异。在这些表现和效应中,有的可能因为各方面的情况有利而进一步发展、积淀为大学特色的新的元素,这同样是大学特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在大学特色相对稳定和创新发展的两重突出特征中,相对稳定只有相对于创新发展才凸显其实在意义,没有创新发展就无所谓相对稳定;创新发展也只能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大学特色的相对稳定,创新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前提。科学把握这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既然相对稳定是大学特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所在,在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大学就不仅一般地要有特色意识,努力地创造特色、发展特色、丰富特色,尤其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努力保持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指导思想的连续性,努力保持实践已经证明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领域或方面的连续性,尤其是反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的连续性,矢志不渝,才会有大学特色的不断积淀,才会形成鲜明的大学文化个性。学校领导有任期,中层干部有任期,教师工作有任期,学生学习的时间有周期,但是学校特色的创造和积淀却没有任期和周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由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持续不断地努力才会更加丰满,常葆青春。这一点应该成为大学人坚定不移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既然创新发展是大学特色不断拓展的活的源泉,任何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要不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必须善于契合经济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主导趋势,及时对自己的优势、特色进行整合和创新,既保持整体优势、特色的延续,又尽量拓展展现优势、特色的具体形式和方面,进而在生动拓展的过程中不断充实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内涵。在这一意义上,每一个大学管理者、每一个大学人都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学校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以理论的自觉和实践的主动,不断推动大学特色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这一点也应当成为大学人坚定不移的办学理念。

总之,大学特色是大学质量、水平、竞争力的体现和标志。大学特色的创造和拓展,究其根本是大学不断适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果。潘懋元教授曾言:特色不是上面封的,不是专家定的,特色只能是从认识到行动自己搞出来的,是自己内在生发出来的。但这个“内在生发”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大学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大学文化等等方面逐渐创造和积淀的。相对稳定是大学特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所在,创新发展是大学特色不断拓展的活的源泉。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创造特色和拓展特色,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郭传杰,没有特色,不成文化[N],科学时报,2005-04-25(B3)

[2]王冀生,王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新华文摘,2007(10):117-119

第12篇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关系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先进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党文化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对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对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的丰富和突破。

什么是中国先进文化?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怎样建设先进文化,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努力探讨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建设先进文化,要认清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政治、文化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经济是基础,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它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而显现出来的。文化在受生产力决定的同时,又能够起到对生产力发展以能动的反作用。如:观看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组织开展一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能都够很好地教育和感染人民群众。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转化成新的生产力。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发展水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示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力。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突出。

二、建设先进文化,要坚持文化的与时俱进

我们党要与时俱进,我们国家要与时俱进,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文化的与时俱进,就是文化的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文化观念、知识系统来支撑今天的文化发展。今天的发展要用新的文化观念来支撑。现在我们的文化正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过程当中,但还没有完成转化,只有经过文化的创新,才能促进这种转变化。文化的先进性问题,也是文化的与时俱进问题。当今社会中有许多文化类型,也有很多的文化价值观念。为此,要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坚持文化的先进性。

要坚持先进性,必须要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办好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主阵地。比如:办好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等。通过群众文化馆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群众文化活动,通过艺术工作者创作的反映时代精神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以卓有成效的文化创新成果,来唱响主旋律,教育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

三、建设先进文化,要明确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文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向人的全面发展过渡的阶段。在过去经济落后阶段,我们的眼光只局限在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的文化发展,或者说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作为一个目标提出。我们要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文化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我们的文化要“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文化不是单纯的知识性,也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文化中包含着精神,文化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文化是一种力量,先进文化是一种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对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首先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如果人民群众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就没的今天改革开放这样伟大成就。

四、建设先进文化,要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锻造和培育起来的。是一个民族在艰难环境中得以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和鼓舞本民族成员为美好目标而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文化,形成了自己伟大的民族精神,这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民族精神,要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滋养,需要把社会主义的文化理想、文化旗帜、文化形象,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提出来。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作用。

五、建设先进文化,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