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宝宝的教育

宝宝的教育

时间:2023-06-07 09:10: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宝宝的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宝宝的教育

第1篇

提高宝宝防火意识,锻炼失火自救能力

教育宝宝防火可从3~4岁开始,该年龄段宝宝的运动能力已经很强,手脚肌肉也相当有力量,正是精力充沛,能跑能跳的时候。同时他们大多已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很强,无论从身体素质还是思想认识上来讲,宝宝们都已经具备了掌握防火知识和逃生技巧的能力。

游戏中灌输防火意识

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当找到一样东西如火柴时,让宝宝说出不能玩的原因,正确时鼓励,错误及时纠正,让宝宝明确知道不能玩的危险物件是哪些。

观看电视,形象认识火的危害

观看防火电视节目,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要提醒宝宝如果发生了火灾,他心爱的玩具就会全部都被烧掉,让他切身体会和想象火灾的巨大危害性,使幼儿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并让幼儿通过观察、思维、想象,自主做出判断,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

生活细节中教育,及早预防

1 不能随便玩火;

2 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 在家里不能自己开煤气炉;

4 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到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或者用水浇灭;

5 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在有这个标志的地方看到有人抽烟或者点火要表示反对。

掌握自救逃生的方法

1让宝宝牢牢记住,发现着火时附近有大人应通知大人或者打119报警;

2着火时火头比较小,赶紧用水浇灭;

3 火势较大无法浇灭,应该第一时间用浇湿的毛巾或者衣服捂住鼻子,从火势较小的通道逃走;

4 火势太大,困在房间里时,如果是平房或者一楼就要立刻设法打开窗户逃出来,如是楼房,就要靠在窗户边挥动衣物大声求救。

演练“安全防火自救”游戏

把以上的自救求生的各种方法在游戏中全部实践一次。经过练习后宝宝基本能够镇定地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以后可以每月重复1~2次即可。要注意每次看到火灾新闻报到时。重复提问相关问题,加强宝宝的记忆。

家居防火安全小TIPS

第2篇

【关键词】美感培育;色彩认知;审美体验;艺术潜能;艺术创造

儿童心理学表明,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对环境有着浓厚兴趣的积极探索者。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与神秘,这种新奇感与神秘感激发了他探索世界的兴趣,促使他去寻找答案,学到了不可替代的知识,促进了各方面智力的发展。也许有人会质问,既然孩子对万物有这么多的兴趣,为什么到后来这种探索世界的热情消失了呢?或者说我怎么看不到他身上存在哪些兴趣呢?

一、勿将艺术潜能简单定位

即使宝宝表现出唱唱跳跳或涂涂画画的兴趣,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宝宝的艺术兴趣点就在唱歌或画画上。在宝宝的早期发展中,兴趣点有可能是多方面的,简单地把宝宝的艺术表现定位在某个方面,往往会造成宝宝片面发展,对大多数宝宝来说,强烈的某方面的艺术倾向并不很明显。

大多数宝宝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兴趣,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宝宝一会儿喜欢画画、一会儿又喜欢弹琴的缘故。父母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艺术兴趣点,找出他的艺术敏感点,然后创设相应的环境,为宝宝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化提供条件。

二、重在艺术审美体验

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宝宝艺术成果的体现,如会弹几首曲子、会画几幅画等,有的甚至过早追求过级考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些很容易使宝宝失去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儿童的艺术潜能,关键在于培养宝宝对审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或带宝宝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等美的要素。试想,如果没有生动的、活的审美源泉,何以激发宝宝内在的艺术潜能呢?

要发掘儿童的艺术天资,父母就要让孩子多接触各方面的事物,大胆尝试,让孩子自己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眼睛去观察,充分接受各种新的生活体验。除了让孩子作多种多样的尝试外,父母还应注意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的条件和施展才华的机会。然后在这些过程中,观察了解孩子喜欢干什么,擅长干什么,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发展他们的长处。

三、艺术创造不能教

创造不能教也不能学。婴幼儿时期美术教育是所有学科中最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的,现在很多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多处在过度用力地教与学之中。长期的美术教育中,我总是不厌其烦的跟家长讲述艺术潜能不等同于技能技巧,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宝宝有某项艺术才能,或至少有点艺术气质,所以会给予宝宝艺术方面的刺激,让宝宝的艺术潜能表露出来,这是对儿童潜能不信任的一种表现。

艺术潜能就像种子,需要合适的条件才能发芽。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对宝宝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人要信任宝宝的这些潜能。父母切莫追求单纯的技能刺激,切莫相信运用某种开发教材或某类教具,就能使宝宝的艺术潜能得以发展。与其信任某些毫无根据的发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宝宝具有在一定环境下必将表露的艺术潜能。

在过度用力“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天生的直觉与创意被压抑或扼杀,站在原创的观点上,“教”是一种危险的事。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不能教也无法学,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幼儿从一岁开始就能涂鸦了,此时他需要的不是“教”,而是可供自由发挥才情与想象的宽广空间,亲自去体验。大人不要试图去批评或指责,孩子的原创是不可替代和难能可贵的,我们要加以珍惜和呵护。

四、色彩与美感需要培养

艺术虽然不能教,但美感的培育与色彩认知则是需要教导与不断练习的。要培育美感及对色彩认知,最好的方式是拜大自然为师,以原野山林的自然原色,作为认识色彩的第一步。

五、孩子是创意大师

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他们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以纯净的眼睛,便能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这些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因此本世界的伟大画家如毕加索、米罗等人,都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艺术突破,及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转向原始艺术或儿童绘画寻求灵感,以开拓全新的视野与可能性。

幼儿的纯净还未受到污染,能不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是他们的本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甚至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片想象活土若未经灌溉滋养,终会逐渐干枯。若想保有这份原创活力,应帮助孩子建立自发性的价值观,并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六、孩子有“画不像”的自由

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绘画在于满足幼儿涂鸦的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他们原创的形、色运用,开发生命的美感经验。

正确的美育观念才能保护孩子珍贵的原创性,在升学主义下成长的家长与教师,太过份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像”,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

家长与老师在提供环境与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导”,透过绘画,养成观察与联想。创造力不能直接给予,要从内在点燃,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打破“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糊涂认识,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七、大人插手孩子缩手

让孩子尽情自由地涂鸦吧!这是生命初期一种奇妙的天赋本能,就如教育专家玛利.蒙特梭利的敏感度。

这种原本深藏的潜能,家长或老师应把握这个稍纵即逝的本能,从涂鸦期开启孩子的创造之门,一旦年纪渐增,逐渐受社会种种所制约后,这个丰沛的创造力,将逐渐丧失,而且可能是永久地失去。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幼儿的自由意志在涂鸦中获得抒发,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自信与个人独特性,于焉形成。

第3篇

孩子今年六岁半,一直跟随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今年回到梅河口,准备在家乡上学前班,迈开人生求学之路的第一步。

按照学校的要求,母亲带着孩子到梅河口妇幼保健院体检,结果是乙肝大三阳。保健院建议去大医院进一步检查DNA,如果病毒没有复制就可以上学。

但是,母亲并没有带孩子去检查,而是回到了家中。夫妻俩大吵一架,父亲责骂母亲;要不是因为你把孩子传染了,孩子怎么可能上不了学!

没过几天,母子离世。一个是受尽了歧视的绝望的生命,一个是涉世未深、也许并不能理解母亲做法的无辜的生命。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听说了此事,他到全国最大的乙肝论坛“肝胆相照”上发帖子说:“我心里很难受,可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说出来大家想想办法。”工作十年来,他见到的听说过的乙肝幼童无法入托的很多,但是,像这样付出生命代价的很少。

一个网名叫“海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留言: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真的很想哭!孩子真的太可怜了!我在孩子检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也想孩子要是被我感染了,我就带着他去天堂,因为我不够坚强,无法带着这种愧疚走过一辈子。真诚呼吁国家和社会关注我们,理解我们,让我们的孩子享受―个正常人的生活!

乙肝母亲国务委员

一些母亲正在采取行动。2008年10月,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101位乙肝母亲国务委员刘延东,希望孩子入园体检中取消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这101个签名是在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征集到的。

帮助这些母亲的,是北京市益仁平中心公民健康状况与受教育权工作组。益仁平中心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致力于在中国公共卫生领域开展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病患者救助及消除歧视等公益工作。

2007年7月,在中心工作的武嵘嵘偶然在“肝胆相照”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乙肝携带儿童的母亲在帖子上说:“我痛苦极了,我想自杀”。原因是她的孩子上不了幼儿园。武嵘嵘感到震惊,她没有想到社会上还有这样一些人。她决心帮助这个母亲和她的孩子。后来,她做过一个小调查,在80个左右乙肝母亲参与的调查中,1/3的孩子受母亲感染成了乙肝病毒携带儿童。

大学里主修社会工作专业的武嵘嵘意识到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公益机构的推动。于是,她以益仁平中心公民健康状况与受教育权工作组组长的身份,组织乙肝病毒携带儿童的母亲们给《中国妇女报》写信,给全国妇联写信,希望这些孩子入托的问题能够引起重视。

今年三月全国两会期间,武嵘嵘结识了一位来自重庆的记者。在这个记者的牵线下,武嵘嵘和她的同事以及一些乙肝母亲们写的一份提案交给了来自重庆的三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

但是,等到8月底,各地公立幼儿园开始招生的时候,母亲们发现,入园体检仍然要查乙肝两对半,孩子仍然不能正常入学。母亲们着急了,于是出现了给国务委员刘延东写信之举。

两件事情增加了母亲们的信心。一个是2005年,全国各地的《公务员体检标准》取消了乙肝病毒检测。另一个是2008年起施行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和《就业促进法》分别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用人单位不得以是传染病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母亲们还在等待。“真不希望我们的信石沉大海,”一位母亲表示。

如果所有儿童都接种过乙肝疫苗,传染就不会发生

对梅河口那个可怜的孩子进行的体检,根据是《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卫生保健制度》。

前者由卫生部、国家教委在1994年12月1日颁布,现在仍然适用。其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儿童入园必须经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第二款规定,对离开园所3个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42天,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回班。

根据这个管理办法,全国各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各地方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针对乙肝,有的地方政府有明确的规定,有的则没有。比如,北京市就完全复制了卫生部和国家教委的说法,而浙江省则明确规定,体检时发现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兼有e抗原阳性者或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暂不予入园、入托,经治疗后,每3个月做肝功能检查1次,连续3次正常者方可入园、所。

不管各地的规定中是否对乙肝病毒检测有明确的说法,通常的做法都是一样的,即儿童入托、入园前,都要到当地的妇幼保健机构或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都有一个确定的项目,那就是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检测,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测。如果五项检测中有三项呈阳性,那么孩子的入托、入幼也就画上了问号。

北京市宣武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对进行咨询的《望东方周刊》记者说,根据规定,这样的情况在北京市是不能入托的。新疆伊犁地区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医生也表示,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的孩子,一律不能上幼儿园。中科院一所幼儿园也明确说,暂时不能接收乙肝病毒携带的儿童入园,其工作人员对本刊记者称:“市教委是要定期检查的,每个孩子都要有健康证。”

乙肝病毒携带儿童不应该入园,这似乎已经是一种共识。但是专家指出,对于乙肝,人们存在重大的认识误区。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一种担心认为,生活中的“微创伤口”是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的途径。因此,一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担忧不无道理: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不具有自控能力,难保不发生意外。如果发生了抓伤、碰伤等,也有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

但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邵一鸣认为,在幼儿园的环境下,在所有儿童都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前提下,乙肝病毒是不会发生传染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够完美的世界里,但是我们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正确的判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医生蔡大川也对本刊记者表示,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应该正常上学,如果所有孩子都接种过乙肝疫苗,那么即使有携带病毒的儿童,也不会发生传染。

乙肝宝宝可能达80万

在中国,有多少适龄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入园被拒,至今尚没有官方权威统计。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蔡皓东向本刊记者介绍,我国内地从1992年开始为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2002年1~2岁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从8.5%~10.2%下降到2.2%。但由于有些地区乙肝疫苗接种得不好,以及一些母亲没有进行母

罂阻断,因此还会有乙肝新生儿。

2005年底,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秦新华介绍,今后中国新生儿将以每年1600万到2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2.2%的比例,我国每年至少还有30万的乙肝病毒携带婴儿出生。

换作另外一种算法,卫生部在2006年的《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假使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平均为1%,那么在这5年内,每年还至少会有16万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出生,适龄入托、入园儿童的数量也至少在80万左右,相当于两个中等城市人口的规模。而这还仅仅是5岁以下儿童的数量。

这样规模的儿童群体的学前教育,不容忽视。而关键是要制定新的政策。

“1994年对乙肝的传播途径认识还没有那么清楚,乙肝疫苗也没有普及。现在已经过去14年了,科学也在进步,政策也应随之调整。”蔡皓东说。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与免疫研究室主任邵一鸣教授牵头,10位政协委员一起提交了《关于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幼儿入园、入托权利的建议》,提出,应将现在入园、入托前对“乙肝病毒”检测的做法改为检查免疫接种记录,确保新入园(所)的儿童都注射过乙肝疫苗,这样即可确保幼儿园中不会发生乙肝传播事件。

邵一鸣的女儿曾经在德国读过两年幼儿园,入园前并没有经过乙肝病毒的检查。

当年10月8日,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签发了对邵一鸣提案的答复,回复中说,《托幼机构管理办法》儿童入园体检表附件中,没有列出乙肝抗原、抗体检测项目。

邵一鸣认为,虽然没有列出乙肝抗原、抗体检测项目,但是由于没有明确不应以乙肝检测血清学结果拒绝儿童入园的解读,在许多省市自行制定的相关文件中,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儿童入托、入园仍有限制。

第4篇

出生~1 岁

让宝宝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性别

伴随着宝宝出生的喜悦,父亲母亲对宝宝的性别教育和生命教育也随之开始。

大自然赋予孩子天生的性别差异――男孩或者女孩,父母在宝宝出生的时候就要充分接纳宝宝的性别,你的一声声“儿子”和“女儿”的呼唤就是在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了。

宝宝从你的语气、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喜欢我这个活泼的小女孩,或者是喜欢我这个调皮的小小子,对于性别的认同也由此开始。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并认同和接纳自己的性别就迈出了性别教育的第一步。

1~2岁

轻松、自然地告诉宝宝正确的身体部位

利用洗澡、按摩的时候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

给宝宝洗澡和按摩的时候是教给宝宝身体部位的良好时机,轻轻地抚摸宝宝的每一个身体部位,然后温柔地告诉宝宝各身体部位的名称。在告诉宝宝、和外阴的时候要和说宝宝的鼻子、嘴巴一样自然,实际上,孩子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你越是遮掩,孩子才越是好奇。

告诉宝宝身体部位时,态度比叫法更重要

在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的时候,要记住,态度比叫法更重要,态度越尊重,越轻松、自然就越好。在具体名称上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但是不必过于拘泥,男孩子的生殖器叫做或者“小”都是可以的,就像孩子有一个学名和有一个乳名一样自然。

在游戏中进行性别教育

游戏也是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找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不同发型的宝宝图片,让宝宝来判断是男孩还是女孩,渐渐地,宝宝会学会通过发型、服饰来判断他人的性别。

2~3 岁

正确解释宝宝提出的形形的问题

正确回答宝宝提出的性别问题

2 岁以后的宝宝好奇心越来越强,并且开始频繁发问了,比如:“这是什么呀?”“我为什么不能像弟弟那样站着尿尿啊?”“我的小哪里去了?”面对宝宝的种种发问,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尊重宝宝提出的任何问题并科学而生动地回答宝宝。比如告诉宝宝女孩和男孩的生殖器长得不一样,男孩子长着小,站着尿尿不会尿到裤子上,而女孩子没有小,所以女孩子要蹲着才不会尿到裤子上。

宝宝总是动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很多宝宝会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动自己的生殖器,这是宝宝的好奇心所致,也是心理学上所讲的“生殖器期”的一个自然表现。遇到这种情况,首先父母要关注宝宝是不是不舒服了,也许宝宝穿的内裤比较紧,或者是生殖器有发炎的情况。其次,有可能是这样的行为让宝宝觉得很舒服,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要让宝宝知

道这样的动作很不卫生。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厉声斥责,这样只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可以试试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宝宝关注其他的活动。随着发展,大多数宝宝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

告诉宝宝,这是他的专属小秘密

在这个年龄段,父母应该告诉宝宝,宝宝的生殖器属于宝宝的隐私,是宝宝自己的小秘密。不能让别人看,也不能让别人动,当然,宝宝也不能去动别人的生殖器。然后就不要过多地关注这个行为了。

3~6 岁

生命与爱的教育

利用图画书对孩子进行生命和爱的教育

3 岁以后,孩子的发问会更多,父母也会觉得更难以应付,利用图画书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比如一些简单的科学书籍上,会对宝宝从哪里来的有科学而生动的解释,宝宝会在形象的图画书中明白各种动物都有不同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共同孕育了宝宝。

通过过家家的游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宝宝过家家的过程父母不必介入太多,不过可以暗中观察宝宝对于性别的理解,比如,当宝宝演爸爸妈妈,王子和公主以及结婚的时候,就是对宝宝进行性别引导的恰当时机。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可以算做性别教育的最高层次,随着孩子情感的发展,爸爸妈妈可以对宝宝渗透爱的教育,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特别相爱才会结婚,也只有爱才能衍生出生命,父母在生活中相互关爱,相互照顾都是爱的表现,宝宝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关心和照顾别人,爱情是需要承担责任的,真正的爱情需要宝宝长大以后才能承担。

小链接

有些品质,不属于某个性别独有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当女孩比较勇敢、果断,当男孩比较细心、周到的时候,他们在情绪管理、适应能力以及学业成绩上都表现更优。这种突破传统性别定势的教育,是当今性别教育中的一种趋势,要从小开始。

玩具选择上可以双性化

在给宝宝选择玩具的时候,要在遵循宝宝喜好的基础上,更趋于双性化,比如女孩子除了买布娃娃、过家家的玩具,要多加入一些车、武器或者是修理之类的玩具。男孩子除了球、车以外也可以适当加一些毛绒玩具,或者小动物等,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爱心。

服饰选择上可以更多样

比如女孩子不必总是小裙子、小靴子,适当地多穿休闲服、运动服,也是给女孩子们传达一种信息:你要随时准备投入地玩、动手操作。

游戏选择上可以少些定势

游戏的双性化就更有必要了,比如女孩子可以多跟父亲一起玩一些刺激的游戏,男孩子则可以坐下来玩一些穿珠子、照顾宝宝的游戏。

第5篇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婆媳关系是如何影响宝宝情商的。

薛女士做了妈妈以后,婆婆就来照顾她和小孙子。婆婆是从农村来的,身体好,能干也能说,一开始俩人相处还挺好。但半个月以后,薛女士的母乳就很少了,不够宝宝吃的,需要添加牛奶。白天还没关系,到了夜里,人累了一天,睡得迷迷糊糊的,宝宝半夜饿了要吃奶,婆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便起床热奶,薛女士身体虚弱,很不适应半夜起来“工作”。于是,面对宝宝的哭声,有时婆媳俩都木木的,迟迟不愿起床给宝宝喂奶,慢慢的,俩人心里开始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推诿和责备。

有一天中午,婆婆哄宝宝玩的时候,似有意似无意地说了几句话,让薛女士心里很难受。婆婆对着宝宝说:“你看你这个妈妈呀,连奶水都没有了,算什么妈妈,奶奶年轻的时候,奶水多得你爸爸都吃不完!”有时候,婆婆还会边喂边对宝宝说:“我的小孙子好命苦呀,连奶水都吃不上!”虽然婆婆说的都是事实,但薛女士还是有一种针扎般的心痛:自己怎么就那么无能呢,母乳不够遭婆婆的奚落,一向没输过的薛女士不得不服输。因此,有时她对婆婆和宝宝,甚至丈夫都有一种无名的恼火。

更为关键的是,宝宝属于难养型气质,特别爱哭,白天不睡长觉,醒了就哭,夜里是个“吵夜郎”,把大人搞得筋疲力尽。婆媳俩常常会等待对方先做出反应,这时候,宝宝就会一声高过一声地哭,有时候,薛女士气得对宝宝大声嚷:“哭什么哭,烦死人了!”宝宝仿佛理解了妈妈的怨气,哭得声音更大了。结果,两个月以后,发现宝宝两侧腹股沟疝气,其他发展也有一点麻烦,比如他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非常缓慢,薛女士非常着急,简直觉得宝宝是“孺子不可教”。

婆媳失和,宝宝遭罪

很多大人都认为,小婴儿只有生理需要,饿了就哭,吃饱就笑,有尿就撒,困了就睡,哪里还有什么心理需要?所以,我们时常能听到“小宝宝是最幸福的,整天无忧无虑”之类的话。其实,对儿童心理有过深入了解以后,你就会发现,小宝宝不但“有忧有虑”,有时他还会付出整个身心去排遣自己的不安和烦恼,尤其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发出敏锐的反应。

目前已经有研究发现,婴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建立起“内部工作模型”(IWM),这是宝宝对自我、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及自我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稳定的认知模式。婴幼儿在IWM的运行下,依据自己对人际关系的“洞察”,最终形成自己行为的组织化和整体化。如果成人之间对待宝宝的态度和行为是矛盾的,他就无法建立稳定的认知模式,他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也就常常显得难以预料。假如再遇上心急不耐烦的家长,宝宝与家长之间的行为与情绪就形成互为因果的不良循环链,导致宝宝的心情很累,当然家长的心情也很累,而且彼此之间还累得不明不白。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是潜在的、隐晦的,同时也是持久的、深刻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它不可能像夫妻矛盾那样简洁明朗,处理起来比较容易挑明,把话说在明处。薛女士就陷入这样的关系困境中,婆媳之间认为彼此都应承担照顾宝宝的责任,而责任一旦扩散,就等于谁都有责任,谁也都没有责任,这种“心理拉锯”影响了她们及时识别宝宝的心理信号,宝宝在无望的等待和莫名的吵骂中建立不了稳定的“内部工作模型”。疝气是宝宝付出的身体代价,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困难,则是宝宝付出的心理代价。

1. 对家庭关系的新变化有心理准备

“家有老人是个宝。”这是现代许多工薪家庭发出的感慨。为了下一代,祖辈义无返顾,又走到子辈家庭来抚养孙辈,让年轻的父母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干事业,这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的一条亮丽风景线。同时,一个小家庭变成一个大家庭,家庭关系复杂起来,尤其是婆媳之间,缺乏长期相处的理解和沟通基础,心理关系具有复杂、微妙、隐晦的特点,会折射到对宝宝的养育态度和行为上。如果3岁前的宝宝生活在安全、安定、温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中,他将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身心茁壮成长,否则,宝宝的身心将受到不良影响。

2. 以“家和万事兴”为婆媳共处的基础

隔代家教需要娴熟的家庭成员相处技巧,一些古训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精品,比如“明着敬老,暗着爱小”、“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当面教子,背后劝老”等。仔细品味,这些话浓缩的内涵相当丰富,而且确实效益显著,因为它具有调节“家和万事兴”的功效。由于隔代教育涉及的家庭成员比较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复杂,如果心理上有隔阂,便不利于对宝宝采取一致、和谐的家庭教育。所以,做好隔代养育,需要以“家和万事兴”为基础,整个家庭温馨、协调的“人气”有利于宝宝情绪和心理的健康发育。

3. 新爸爸要善于“和稀泥”

婆媳关系是隐晦和持久的,因养育宝宝而发生家庭矛盾是常有的事,但是处理起来不如夫妻关系方便。因此,新爸爸要“隆重登场”,要主动承担周旋家庭关系的责任,善于“和稀泥”,用自己的智慧把她们都“摆平”了。平时再忙,也要抽时间与宝宝的妈妈、奶奶交谈,听听她们在观念和态度上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并且灵活调节好她们的关系,不让她们在心理上产生疙瘩,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宝宝好。如果爸爸把教育宝宝看成是女人们做的“家务事”,不闻不问,那么隔代养育矛盾得不到顺利的沟通和化解,不但家庭关系受影响,宝宝的健康发展也受影响。

4. 采纳对方的可取之处

婆媳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教育和文化背景,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有过成功的教育经验,婆婆成功地养育了自己的儿子,媳妇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教育经历。所以,过去成功的记忆模式会影响两人对宝宝的教育。但是,该教育宝宝什么、怎样教育宝宝,对两代人来说都是个新课题,谁也不能太自信,需要两代家长共同学习科学的早教知识,平等地商讨和尝试,善于吸取对方的可取之处,这样才能给宝宝最好的教育。

5. 顺应宝宝自身发展

第6篇

宝宝还太小,不能体会“感恩”的真正含意,父母应该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宝宝在一个感恩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宝宝不会感恩的原因篇

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正处于自我中心思维阶段,凡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少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他觉得亲人对自己的爱和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很少心存感激。另一方面,宝宝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如,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经验等不足,有时候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对别人的谢意。

父母的教养方式

很多宝宝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所有的爱赋予他,凡事都替他安排妥当,溺爱和过分的保护,加之缺少感恩教育,久而久之导致宝宝不会感谢,觉得亲人给予他的爱是天经地义的。有些父母即使意识到了应该对宝宝进行适当的感恩教育,可是由于教育方式的不妥当,也没能收到好的效果,感恩教育只停留在表层,而不能深入到宝宝的内心。

父母的不当行为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在为人处世、品德行为方面,宝宝受父母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要对宝宝进行感恩教育,父母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生活中能诚恳地感谢别人,而不是漠然对待别人的爱和帮助,其中包括宝宝对父母的爱和帮助。

让宝宝学会感恩的策略篇

理解宝宝间接表达感谢的方式

在家中经常可以看到,宝宝非常高兴地接过父母或其他人给的礼物后,马上就开始玩起来,也不说一声“谢谢”。“应该说什么?”大人会再三追问宝宝,可是,宝宝已经沉浸在玩新玩具的喜悦之中,往往不予理睬。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宝宝也许在用间接的方式表达感谢呢。当宝宝兴奋地打开礼物时,流露出欣喜的神情,或许他会跑过来抱一下你说:“这太棒了!”或者让你跟他一块儿玩新玩具。大人只要敏感一点儿、细心一点儿,就能感受到宝宝的这种表达感谢的方式。

表达谢意不一定要说出“谢谢”两个字,也可以用表情或者动作来表示,如,一个天真无邪的微笑、一个大大的拥抱等。尤其是对小一点儿的宝宝来说,他们还没掌握人际交往的规则,还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会更多地用间接方式表达感谢。

给予宝宝难忘的感恩体验

宝宝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懂得感恩的道理。父母可以在培养宝宝感恩意识的教育上给他帮助,为他提供条件。例如,可以利用宝宝善于模仿的特点进行感恩教育。大多数宝宝喜欢送父母一些小礼物,如,一片美丽的树叶,一块可爱的小石头,一幅自己画的画儿,刚刚学会写的数字等等。如果他看到父母收到礼物后高兴的样子,他会特别开心。如果父母能再加上一句:“我很喜欢,谢谢你!”宝宝简直会心花怒放、心满意足。这种体验会让宝宝懂得,当父母给自己礼物时,自己一句感谢的话语,也能让父母非常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宝宝喜欢帮父母做家务,如,浇花、帮妈妈拿扫帚、帮爸爸递拖鞋等,这个时候,父母切勿冷漠或忽视他的行为,可以真诚地对宝宝说一声“谢谢”。这样,宝宝也会对别人的帮助或者关爱表达由衷的感谢。

支持、帮助宝宝表达谢意

如果宝宝因为快乐、兴奋得难以言表,或者因为害怕陌生人,有点儿害羞,自己不知道怎样表达谢意,这时,父母要保护宝宝,帮助他表达,给他充足的安全感、信任感。这个时候,可以替宝宝说话,以他的名义说声“谢谢”。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宝宝的方式,可以让他从中懂得,如何用言语表达谢意,父母的支持会使宝宝进步得更快。

如果宝宝不愿表达谢意,父母该怎么办呢?与其在外人面前催促、强迫或者责备宝宝,如,“快点儿说谢谢阿姨”“还不快谢谢叔叔”“怎么连谢谢都不会”等,不如单独和他平静地谈一谈,可以询问、听听宝宝的想法,给宝宝一个诉说、表达的机会。

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榜样

父母是宝宝的一面镜子,要想让他具有什么样的品德,父母首先应具有那样的品德,如,孝敬长辈、心中有他人等。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父母应该首先做到懂得感谢别人的帮助和爱,而不把这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同样,宝宝对父母的帮助和爱,父母也要真诚地感谢。

第7篇

正巧,在一次社区举办的早教讲座上,安琪妈获悉了一个新名词:放养教育。以前安琪妈只知道对动物可以实行放养,但是对宝宝的放养还是头一回听说。什么是放养教育呢?好学的小妈赶紧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

点击“放养教育”

所谓放养教育,就是尽量让孩子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一点的地方进行感性和理性的练习、指导。就像牧民放养草原马,任由小马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奔跑吃草,长成大马。假如把“马”放在圈里养,有人喂水添料,晚上再加夜草,一切都由人来包办,从小就被训练得规规矩矩的,这种马哪还有个性和战斗力呢?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既成的规矩模式,让宝宝从小就生活在温暖的港湾,接受着温文尔雅的文明教育,从来没有机会自己去感触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那么发展宝宝的创造力又从何而谈呢?

所以不要把宝宝禁锢在几平米的家庭游戏空间,带着宝宝多出去接触新的事物,新的小朋友,给宝宝应有的自,选择他想要的快乐模式,解决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问题。

放养教育,为成长加分

加分指数1: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终于离开了一直“窝”着的家,视野一下子开阔了,有山,有水,有小桥……大自然永远是最生动的课堂。有太多新鲜的事物吸引着宝宝的眼球,蹦蹦跳跳,忙得不亦乐乎。只要宝宝在你的视力范围内,就不要轻易打扰他探索自然的“工作”,他会用他的小手、眼睛、鼻子、耳朵来感知这个神奇的世界,然后兴奋地向你“汇报”,你会发现,宝宝突然间长了很多见识。这比正襟危坐地在家里传授给他科学知识可有效多了。

加分指数2:增加独立思考的空间

没有了太多规矩的束缚,宝宝变得更加自由,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接触到更加新鲜的事物。也许,宝宝会因为调皮而被摘掉一直以来的“好孩子”、“乖孩子”帽子,但是却拥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相比那些“好孩子”,调皮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要更强,情商更高,良好的心态与冒险精神将为他将来的成长道路作好铺垫。

加分指数3:勇敢面对困难

也许家长都会担心给宝宝太多自由,他们就会摔跤、磕伤。可是有哪个孩子在会走路以前没有摔过跤呢?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就不要阻止孩子,也不要吓唬他。没有人会天生喜欢疼痛的感觉,宝宝也是,他也不希望自己摔倒,因此,他自己一定会格外注意。而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摔倒了,最多破点皮儿,又有什么呢?这次摔了,他就有了一次摔倒的经验,对他日后的成功不是更有利吗?

加分指数4:快速融入集体氛围

宝宝在一天天长大,他也会有自己的社交圈。他有权选择交朋友,也有权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他缺少的只是大人给他交朋友的机会。让宝宝接触更多的集体活动,可以让他更早地学习与人交往。大人不需要过多地去干涉,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处事方法,就让他们做一次主吧。即使小伙伴之间不开心了,也无需过多担忧,这是他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相信你的宝宝可以圆满解决问题。

专家教你如何“放养”

独生子女容易被“圈养”,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和挫折,“放养”教育则提倡家长带着宝宝走出家庭,融入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之中,为宝宝提供宽广的成长空间,这是一种科学的、开放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放养”的宝宝让家长更放心,他的人生起点也放飞得更高。善于“放养”的家长能够较好地解放宝宝的全部身心,做到放手、放脚、放眼、放脑。

放手:宝宝的智慧“长”在手指尖上,他的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直接刺激大脑的发育。除了鼓励宝宝涂涂、剪剪、写写、画画以外,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为他提供大量的锻炼机会。例如,逐渐培养宝宝自己拿勺用筷,自己穿衣系扣,自己收拾整理,这些生活自理活动都会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程度,因此,家长平时要减少包办代替,鼓励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虽然他做得不够完善,也要给他自己尝试的机会。家长放手得越多和越早,宝宝的进步将会越大。

放脚: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蹒跚学步,这意味着宝宝探索世界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主动性,这时候的宝宝特别喜欢自己走、自己跑,可是不少父母担心宝宝摔着、伤着,就限制宝宝的身体运动。实际上,宝宝的大肌肉运动涉及到大脑与身体的协调性,促进宝宝自信心与好奇心的发展,因此家长应该支持宝宝放开脚步大胆探索。

第8篇

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究其原因,固然有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而更重要的是你的教育态度。

不同的教育态度形成不同的养育观念

美国的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倾向于绅士教育(即教育并非功利目的,只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观点。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修养,而并不在于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有“价值”。

在这样的教育思想下,在幼儿阶段,在人生的准备期,妈妈不会把获得知识放在首要位置,相反,把宝宝的个人品质的培养放在重要日程上。妈妈更注重宝宝是否能恰当地、得体地独立处理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妈妈也认为,“实战”性的体验能更好地提升宝宝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宝宝的事情不做过多干预。

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东方文化中宝宝是家族的延续、传统科举制度中知识是为“升官发财”做准备、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妈妈往往把知识的获得放在首位。于是,只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和学业成绩,忽视对独立、勇敢、诚实、合作等品质的培养,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

教育中该“狠心”时就狠心

随着现代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独立承担工作责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才流动更加频繁等变化,传统上只要学业优秀,忽略团队合作精神、诚信品质的选才标准,一去不复返了。人们更关注个体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幼儿阶段,从一开始就关注宝宝的个人品质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做法。

宝宝的成长,“顺风顺水”并非一定是好事。成长的过程,只是整个人生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顺利并不代表整个人生的成功,更何况成长过程属于人生的准备阶段,它的存在意义不在于本身如何,而是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度保护宝宝的方式是需要丢弃的,因为终究有那么一天,宝宝要由他人保护变为自我保护。美国妈妈的“狠心”值得我们借鉴,童年期的“狠心”恰好是为了让宝宝今后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掌握好“狠心”的度和方法

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狠心”并非意味着“棍棒底下出孝子”,也并非意味着对宝宝不闻不问。在现今情况下,只是要摈弃过度的保护和关爱。

陆陆快3岁了。妈妈决定教他刷牙,刷牙毕竟比漱口更卫生,挤点牙膏,顺着牙缝上下刷而不要横着刷。不要把水吞下肚子……聪明的陆陆学了两天就完全掌握了刷牙的要领,这几天他刷牙的热情高涨,早晚各一次,本来有点不放心的妈妈舒了一口气。

奶奶对不到3岁的孙子自己刷牙总是担心,陆陆会不会把牙膏和水吞到肚子里去呀?只要听到有动静,立刻去监督陆陆,不到一周,陆陆感觉不到独自操作的成就感,在一片叮咛声中罢工了。

宝宝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不是在你的言语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独立决定、独立操作、享受成就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就像陆陆,已经掌握了刷牙的要领,而且儿童牙膏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奶奶不必一次又一次去干涉。过多的干涉只能让人感觉到不信任和挫折感。

妞妞刚上幼儿园,爷爷接她后两个人要坐三站路的公交车才能到家,这天是周五。车上特挤。乘客们见妞妞年龄小,都主动让道好让她站在窗边比较空的位量上,边上一位阿姨的包不巧挡了妞妞看窗外的视线。她举起手狠狠地把包挥到一边,看她是小孩子,阿姨虽然不悦但也没说什么,只是把包换了手,爷爷在一边看到了,却也没有说什么,

此时妞妞又有了新主意,她要爷爷给她喝刚买的饮料,结果汽车刹车,好多果汁倒到那位阿姨的身上。爷爷和妞妞看了看依然没有说什么,这下阿姨火了,要求妞妞道歉,没想到爷爷此刻站了出来:“干什么啊?小孩子不当心啊,何必那么凶!”

一般情况下,不提倡当众批评宝宝,因为要给宝宝保留一点自尊。可是一些特殊事件还需要当场解决,尤其是宝宝在待人接物上犯错误时。现场处理的好处很多:给对方一个及时的反应,不要激化矛盾让宝宝意识到错误,并指导他改正错误:促使宝宝了解社会场所的交往规则。

贴心提醒:涉及到待人接物等社交规则的问题,定要现场解决。你要狠得下心让宝宝当众礼道歉。

“狠心”惩罚

明明最近忽然对爸爸的打火机非常感兴建,你不许他玩,他就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玩,为了安全,妈妈狠狠地打了他的屁股,让他记住“火是不能玩的”。

第9篇

很多妈咪都有这样的困惑:宝宝在家的时候,每天都像个小话唠,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可是一旦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出门遇见需要打招呼的亲友或陌生人时,小家伙就蔫巴了,一句话也不会说,甚至还会往妈妈怀里躲,弄得场面很尴尬……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金口难开”的情况呢?遇到这种情况,妈咪又该如何应对呢?

“金口难开”的可能因素

一般来说,宝宝在面临非家庭成员在场的时候,最初出现一定的紧张反应是很正常的。因为对于宝宝来说,这是一种脱离心理安全舒适域的情景,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跟只有家庭成员在场时不一样的反应,所以妈咪首先不能期待宝宝在陌生情境中会表现得和在妈咪跟前一样谈笑自如,适度的紧张反而是宝宝善于根据不同场景调整反应策略的表现。当然,如果短暂的紧张过后,宝宝还是金口难开,妈咪就可以考虑如下几种原因:

1.气质原因

宝宝与生俱来具有某种气质类型,有的宝宝生性活泼外向,跟人比较容易“自来熟”,见人也会主动打招呼,而那些生来比较羞怯胆小的宝宝,则可能不大喜欢讲话,尤其是见到陌生人,可能会连目光接触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对一个容易害羞的宝宝来说,跟陌生人打招呼是一个需要超越自我的过程,需要时间来调适自己。试想,一个性格内向的成人,让他跟陌生人打招呼尚且感觉困难,对宝宝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2.情绪原因

相对成人来说,宝宝的自控力一般比较差,容易受情绪支配,当宝宝不开心的时候,让他们跟其他人打招呼或聊天,就会比较困难。有一天,桐桐妈妈带女儿出门,出门前因为一点小事,小家伙变得特别不开心,小嘴撅得老高,下楼梯的时候,正好碰见一贯比较熟悉的小王阿姨,桐桐和她关系很不错,平时见了小王阿姨总是嘴巴甜甜的,这次就有点反常,尽管小王阿姨很好友地招呼她,她却垂着小眼皮一言不发,自顾自地下楼去了,妈妈只好给小王阿姨使了个眼色,阿姨理解地说:“没事,小宝宝都是这样的。”

3.认知原因

有时候宝宝“金口难开”,还因为当下的情景会让宝宝心生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丹丹跟妈妈在乡下外婆家探亲时,经常会有一些邻居过来逗她玩。一天,来了一位非常年轻的“阿姨”,妈妈按照农村的辈分,让丹丹叫她“四外婆”,可是小家伙打量着眼前的“四外婆”就是不开口。妈妈跟“四外婆”说话的当儿,小家伙也是一直反复打量,再也不像平时那样活泼地插话打闹。“四外婆”回去的时候,丹丹终于在妈妈的鼓励下跟四外婆说话了,出口的却是“阿姨再见!”……

丹丹的案例反映了这个年龄宝宝的一般心理特点,那就是思维的形象性占优势,容易“以貌取人”,在他们眼里,头上没有白头发的人是不能称为奶奶的,这样的认知方式让丹丹对“四外婆”这一称呼心存疑虑,难以开口也就在所难免了。

4.教养原因

宝宝“金口难开”,也可能是教养方式惹的祸。有的妈妈平时疏于对宝宝进行礼貌示范和引导,宝宝无从得知礼貌待人的经验;有的妈妈,对宝宝要求过严,致使宝宝怕自己说错做错,紧张得不敢开口;有的妈妈,平时就特别反对宝宝插话,动不动就说“大人的事,小宝宝少掺活”之类的话。久而久之,宝宝就可能养成一种意识,大人说话的时候,宝宝最好安静地呆在一边……

“金口难开”应对方案

遇到宝宝“金口难开”的情况时,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妈妈应该避免当场批评宝宝,有的妈妈看到宝宝让自己难堪,就采取当场进行批评教育的方式,这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只会让宝宝更加紧张,或者在礼貌待人跟负面情绪体验之间建立链接,更不利于宝宝以后做出妥当的反应。不妨尝试以下做法:

1.对症下药,根据不同成因区别对待

由于不同宝宝金口难开的成因不同,因此,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很重要:

对于那些由于先天气质原因导致的金口难开,妈妈最好予以尊重,只要宝宝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对方表达友好,妈妈就不要强求宝宝一定开口,要学会给宝宝适应的时间。这样的理解与支持更容易让宝宝放松,让他获得应对局面的力量。

对于那些情绪原因导致的金口难开,妈妈要事先做好防范工作,比如,接待客人前不要批评宝宝,以免宝宝不开心而拒绝开口。

对于那些由于认知原因导致的金口难开,妈妈不妨给宝宝做好解释工作,或者尊重宝宝的意见,让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对方交流。

对于由于教养方式导致的金口难开,妈妈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平时做好礼貌待人接物的示范,不过分约束宝宝,缓和宝宝的紧张心态。

2.艺术处理当下场景,化尴尬为教育契机

宝宝拒绝跟阿姨打招呼时,面对等待回应的阿姨,妈妈可以先“替”宝宝跟阿姨打招呼。一般来说,听到妈妈替宝宝说“阿姨好”,阿姨就会反过来跟宝宝回招呼,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被阿姨招呼的宝宝不仅可以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从妈妈那里学会如何跟别人打招呼,甚至“反思”自己的不足,妈妈也可以在事后及时对宝宝进行相应的礼貌教育。

有的宝宝不跟客人打招呼,有时候是因为宝宝仍然对客人保持着警觉状态,这个时候,妈妈就不要着急,不妨让客人先跟宝宝建立关系,比如让客人拿个玩具给宝宝,或者夸夸宝宝等,宝宝对客人产生好感之后,自然会变得放松,与客人的交流也会自然很多。

第10篇

device 1 言传身教

生活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来自各个方面,比如出行、玩耍、煤气、水、电、雷雨以及不法分子的抢劫、拐骗、欺辱等。爸妈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反复地告诉、提醒宝宝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宝宝讲述一些预防的方法,以及如果发生意外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实现自救等。

例如:

1、让宝宝观察刚煮熟饭的高压锅、热水瓶内的水、刚用过的电熨斗,告诉宝宝这些东西很烫,会烫伤人。爸妈可“示范”摸一下,随即把手拿开,嘴里喊着“烫”,脸上作出痛苦的表情。然后握住宝宝的手。靠近这些物体的表面,使宝宝感觉到烫。有过这种体验,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宝宝便不会贸然去做这些危险的事了。

2、宝宝流鼻血时,让宝宝把头向前低,用干净的软纸或药棉堵住鼻孔,再用冷水敷脑门,让宝宝安静待一会儿,不要乱动。爸妈有条不紊的处理方式,会被宝宝学习,以后再流鼻血时,宝宝便就知道如何应对了。

device 2 后果感染

爸妈可以结合电视或书刊杂志中报道的一些真实的安全案例,和宝宝一起学习、吸取教训。面对真实的案例,宝宝的触动一般比较大,会更加积极、用心地接受爸妈讲授的防范措施。爸妈可以结合案例,问问宝宝案例中的人为什么会受伤?怎样可以避免?如果宝宝遇到了这件事会怎么办?期间,爸妈可以启发宝宝,让宝宝不断加深安全意识,并在宝宝回答后及时纠正补充,使宝宝学到正确、科学的防范措施。

爸妈还可以利用周围发生的事故及时对宝宝进行教育。如:邻居家宝宝的手被小刀刮伤,可带宝宝前去探望,一方面教育宝宝关心他人,另一方面也使宝宝懂得玩小刀易发生危险,以后要加以注意。

道具也是安全教育的好帮手。如:教育宝宝不要爬窗台,爸妈可以拿个鸡蛋放在窗台上,松手让鸡蛋滚下去,让宝宝观察鸡蛋破碎的后果。有了这样直观的结果。相信宝宝以后就不会轻易去爬窗台了。

device 3 妙用故事游戏

宝宝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如:故事《性急的小花猫》,就能让宝宝知道怎样安全地吃鱼。爸妈还可以把一些危险事件编成故事,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如:想让宝宝分辨危险物品,就可以让大一点的宝宝亲自找一找身边哪些地方比较容易出危险,怎样消除这些危险隐患。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电脑设计着火的场景,模拟大火蔓延的情况,并配上自救方法的图示,让宝宝通过点击和拖动鼠标的简单技能在模拟场景中选择自己认为可自救的逃生办法。电脑会自动给予评价,对错误的逃生办法出现“你的逃生没有成功,请再试一次”的声音提示,对正确的逃生办法则会响起成功的信号并送出鲜花。同样,还可以设计地震等其他不同场景,让宝宝在玩“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将安全知识牢记在心中。

device 4 适度惩罚

假如宝宝忘记了一些安全约定,爸妈可以合理惩罚,比如让宝宝少出去玩一次,让宝宝知道纪律的重要。假如多次惩罚仍然无效,爸妈可以藏起来,让宝宝玩够了以后找不着大人,然后在宝宝开始惶恐不安时及时出现,不失时机地教育宝宝,这样会取到相当好的效果。当然,惩罚必须有度,目的是让宝宝记住安全知识,而不是把恐惧留在宝宝心底。

device 5 技能训练和情景模拟

安全知识不是卷面的考试,我们不能让宝宝由于“无知”而出现意外,更不能让宝宝因“纸上谈兵”而在真正面对危险时束手无策,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让宝宝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安全技能。如:学会系鞋带,避免跌倒摔伤;吃饭不嬉笑打闹,避免气管进异物;学会正确攀爬椅、凳;学会吃鱼剔鱼刺等。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爸妈还要注意培养宝宝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发生在宝宝身上的事,爸妈不要急于干预,而应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宝宝要喝水,不知道热或凉,怎么办?爸妈不要急于告诉宝宝结果,而是要启发宝宝,宝宝可能会想到很多办法:我用小勺舀一点试试;垫上毛巾摸一下;手放在杯子上面感觉有没有热气……如此,以后碰到类似问题,即使大人不在身边,宝宝也会设法安全地解决。

为了帮助宝宝掌握一些躲避、处理危险的简单方法,爸妈还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或实景演习,比如,火灾、地震等逃生模拟实践。

温馨提示:

第11篇

转移注意力 年龄特点 平和心态

原因一:不良情绪导致的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3岁前的孩子心智发展不成熟,情绪也很不稳定,从说哭就哭到破涕为笑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酝酿。在我们成人看来简直是小得不值一提的事情都可以让我们的宝宝立刻“晴转阴”……像没睡觉、没睡醒、饿了渴了大小便了、困了感冒发烧不舒服了不会说、坐车太颠簸了、发现什么新鲜的东西却没有拿到手或没看够、突然到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突然听到和家里不一样的较大的声音、看见陌生的很多同龄的宝宝或成人、升到新班级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教育活动……还有一些连家长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原因都会对宝宝的情绪产生影响。每每这时都会让我们的家长朋友很懊恼,觉得这节课算是白来了!白花钱了!一些家长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加考虑地批评宝宝:“这孩子真气死我了,就不好好上课,你看***上得多好!”

对策:理解宝宝、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是转变宝宝不良情绪的法宝

当遭遇宝宝不良情绪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宝宝抱在怀里,温柔地孩子的身体,用轻柔的声音告诉宝宝你知道他为什么难过哭泣;同时和他一起暂时离开让他感到悲伤的环境、人或其他事物,到走廊亲子等候厅走走,但尽量不要离班级太远,以便宝宝随时在班级门口能够看到班级里的活动情况,发现宝宝不太拒绝您就要试着进入班级继续参与活动;如果宝宝一进到教室就拒绝,那么您就要立刻起身出去等待下次机会,大多数宝宝反复几次后都能够回到班级继续上课。

家长和宝宝都是亲子活动的主体,没有您的积极参与就不会有高质量的亲子活动,宝宝也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无论宝宝的情绪如何,家长朋友都要尽量保持温和而又愉快的情绪,您的焦虑和烦躁不安对缓解宝宝的不良情绪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原因二:年龄特点导致的

坐不住、静不了、喜欢不停地来回走动、不知“天高地厚”,凡事喜欢亲历亲为,尤为讨厌任何人干涉他的任何活动、只要是喜欢的东西就认为是自己的想立刻据为己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在我们成人看来十分不理解的,却是0~3岁小宝宝最显著的,最生动的年龄特点。

对策:了解宝宝的年龄特点,尊重宝宝的学习方式是教育好宝宝的前提

亲子园在安排教学活动时之所以本着“动静交替”的原则,以“游戏”为载体的学习方式,正是基于0~3岁孩子特殊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每个环节都十分配合,积极参与才能学到东西,否则就觉得没有什么收获。其实不然,即使孩子旁若无人的来回走动,好像什么都没看见心不在焉的样子;即使孩子就赖在家长身上不肯下来;即使孩子就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看着老师和其他的孩子活动而拒绝亲自参与;即使孩子根本就不按照教师示范的方式来操作教具;即使孩子就是不配合老师,也不听家长的指挥,我行我素……只要孩子不是哭闹不止,只要孩子不是昏昏欲睡;只要孩子的眼睛、耳朵没有离开正在进行活动的班级;哪怕就是站在教室的门口听听,时不时地向教室里瞟上几眼,把教具随意地摆弄那么几下,孩子也照样可以学习到很多的东西。这就是0~3岁孩子的学习方式,也许这让我们成人永远都无法理解,但却是得到古今中外专家学者们无数次的科学研究证实的,这是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初三年的特殊的生命力,而且是仅仅三年,错过将永远无法追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智力发展就在哪里!当孩子目前的行为没有伤害到自己,没有伤害或影响到他人,没有伤害到环境,没有伤害到教具的时候,请不要拒绝孩子的活动。

原因三:个别活动环节孩子不喜欢导致的

亲子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区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投入程度都不尽相同,即使同龄的每个孩子发展状况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亲子课上总会有宝宝因为老师操作的这个教具他曾经玩过而不愿意再玩;这个亲子游戏因为动作幅度比较大或一首儿歌出现了让孩子觉得恐惧的动物形象或声音而拒绝玩下去;偶尔教师的语言不够形象声音不够甜美表情不够丰富也会成为不吸引宝宝的一个因素……

对策:保持平和心态,是保证宝宝上好每一节亲子课的关键

第12篇

枕头和靠垫是宝宝进行运动游戏的好道具。除了下文介绍的游戏外,利用枕头,爸爸妈妈还可以引导宝宝比较“一样”“大小”,认识枕头靠垫的“颜色”“形状”,帮助宝宝积累初步的数学概念。

开展任何游戏都要注意培养宝宝乐观、坚强、友好、快乐的品质和情绪,为宝宝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Play1:摇摇船

准备一个圆柱形的枕头,让宝宝趴在枕头上,肚皮始终贴着枕头,妈妈缓缓地前后左右移动枕头,让宝宝像小船一样前后摇摆,感受身体平衡。

效果:前后左右摇摆枕头,能锻炼宝宝身体控制和协调平衡能力。

适合年龄:0~3个月

Play2:靠一靠

找几个枕头堆起来,让宝宝靠在上面,再找几个枕头围在宝宝左右侧及身前,这样宝宝既不会往后倒,也不会往左右倒,能安全地靠着枕头坐着。

效果:靠一靠的游戏看似简单,却有利于帮助宝宝完成从躺到坐的过渡,也正是这一靠让宝宝的可视空间增大了很多。

适合年龄:0~6个月

暖心提示:宝宝靠坐的时候,最好在他身前的枕头上放个小玩具,这样宝宝能自娱自乐地玩较长时间。

Play3:翻山越岭

在宝宝起床、枕头被子还乱糟糟的时候,妈妈可以把被子和枕头堆成山状,形成障碍,引导宝宝爬上去又爬下来。妈妈可以在前面用玩具引逗宝宝,也可以在后面扮老鹰追宝宝,促使宝宝快爬。宝宝爬上山后,可在妈妈的保护下站到高高的枕头山顶上享受胜利的喜悦。

效果:这一游戏有利于宝宝在爬越障碍的同时练习爬行、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

适合年龄:6~12个月

Play4:勇攀高峰

把家里的靠垫由大到小、由平整到不平整垒在一起成山状,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山顶”,再把宝宝放在垫子上,让他在软绵绵、晃悠悠的垫子上努力往上爬,以拿到“山顶”的玩具。

效果:这个游戏能强健肌肉,促进身体协调、平衡发展,同时在软和的小山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新的空间,会让宝宝感到新奇和快乐。

适合年龄:6~12个月

Play5:乌龟搬家

准备一个很轻的枕头放在宝宝背上,让宝宝背着枕头从床的一头爬到另一头,爬的过程中要努力不让枕头掉下来。为了活跃气氛,妈妈也可以背一个枕头和宝宝一起爬,进行比赛。

效果: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巩固爬行能力,同时提高宝宝对身体的把握控制能力。

适合年龄:1~1岁半

暖心提示:不管宝宝是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还是在你的帮助下一步步登上去,你都要向宝宝表示祝贺。而且游戏最好在铺着软垫的地板上玩,以免宝宝摔下来。

Play6:过河

把家里的靠垫摆成一竖行,每块靠垫之间留大约10~20厘米的距离。游戏开始前,妈妈告诉宝宝现在我们要过河,靠垫就是桥,只有踩到靠垫上才掉不到河里。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玩。

效果: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宝宝练习跨过障碍,同时锻炼身体平衡能力。

适合年龄:1岁半~2岁

暖心提示:刚开始,妈妈可拉着宝宝的手让他过河;等宝宝熟练后,妈妈就可以逐渐放手了。

Play7:枕头大战

起床后趁着床还没收拾,爸爸妈妈和宝宝可以度过温馨一刻,一起拿着枕头互相扔着玩。

效果:扔枕头是一种大运动,有利于宝宝全身锻炼,同时也能密切亲子关系,让爸爸妈妈和宝宝都享受家庭的快乐。

适合年龄:1~2岁

Play8:骑马儿

准备一个枕头让宝宝当马一样骑着在床上玩,宝宝可以边骑边嘴里叫着“驾――”。

效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下蹲起立能力、手脚协调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Play9:搭一搭

准备枕头和靠垫若干,和宝宝一起利用这些柔软的“大积木”进行各种各样的搭建。如:在两个靠垫上面放一个长枕头就成了一座小桥;把枕头一个连一个摆在一起就是一条小路,也像长长的列车;两个枕头竖着靠在一起就是小猫的家,也像一座小山。

效果: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能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适合年龄:2~3岁

Play10:跳跳袋鼠

准备一个枕头,把枕芯抽出来,只留下枕套备用。游戏开始时,让宝宝双脚伸入枕套里,双手则拽着枕套的另一头。之后,告诉宝宝他现在是小袋鼠了,并引导宝宝像袋鼠一样双脚跳跃着来到妈妈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