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模式

时间:2023-06-07 09:1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模式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人类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发展模式是可以多样化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多样性”。有中国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人类文明多样性中的一种。这里仅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特点和内在主要支撑,谈一些看法。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五个特点

一个国家发展模式之优劣、成败,关键看是否适合于这个国家的国情,是否给这个国家的公民带来福祉。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三重属性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有特点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点,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公民福祉为核心。因为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公民福祉又是发展的核心。目前中国人口存量已超过13亿,达到13.1448亿。近几年,年出生率12.1‰左右,年死亡率6.8‰左右,年自然增长率5.3‰左右。按此计算,年人口净增量近700万,十年净增人口近7000万。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13亿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实在是举世无双的事情,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应强调这一点。

第二点,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有若干质的规定性,这个制度是有潜力的。在所有制问题上,在调节机制问题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中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种新的体制模式,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大致只有三个,中国、越南和老挝。应该说,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上,中国是最早的国家。这种“内在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正在释放过程中,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又一特点。

第三点,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三大优势。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中国16岁以上,60岁以下且已就业的劳动者约有7.6亿多人,劳动力队伍庞大且成本较低,这是很大的优势。二是拥有广阔的市场。从商品市场来看,近几年中国每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七八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进口货物8000亿美元。从资本市场来看,29年来,中国引进外资7000亿美元,相当多的国外企业到中国大陆投资,就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大陆的市场。三是后发优势。随着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的到来,无论是老的工业化国家,还是新的工业化国家,都处于同一个起点上,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我们正在发挥并利用这种后发优势。

第四点,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动”,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这一点后面专门分析。

第五点,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即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基本宗旨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自己的贡献。研究发展模式,应该有此广阔的学术视野。

紧扣一个核心,整合两种制度,发挥三大优势,实行“四轮推动”,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四轮推动”

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力量。

(一)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支点。它不仅表现为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结构中比重的上升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现代文明渗透到经济社会领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主要依靠的动力是工业化。尤其是最近几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持续高于GDP增长速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44.4%提高到2006年的53.8%。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3.1%;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全社会物质总产值的比重是67.4%。按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期工业产值应超过40%、制造业产值应超过60%的经验,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并且加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拒绝复制前工业化国家“危机转嫁”等传统模式,使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探索新路。这里所说的“新路”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要有别于当今世界别国的工业化,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道路。这种“新型工业化”与“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交叉结合,即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概括为下列“五个结合”:

第一,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把工业化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重在提高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是区别于以要素(主要是资本)大规模投入为特征的旧式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同时,鉴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特点,努力寻求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的结合点,以此形成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多层次工业发展格局,进而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发展城市工业与发展乡镇工业紧密结合。中国有600多个大中小城市,这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增长地。同时,鉴于全国密集着3.5万多个乡镇,也是中国工业增长的“沃土”之一。20世纪80年代期间,乡镇工业的数量、就业人数和总产值分别以年均26.6%、11.2%和29.6%的速度增长。到90年代,中国乡镇工业的产出占到工业总产出1/3左右,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势。近年来,中国乡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迅速升级,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发展来看,新式武装的乡镇工业已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第三,推进工业化进程(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与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传统工业化在增长方面的所谓“辉煌”,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不少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的国家。传统的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之后,只有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五年降低10%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明显特征之一。

第四,工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推进过程中,是以基本稳定的体制结构为基础的,虽然也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但全面的体制转型以及社会转型并不突出。中国是一个不发达且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工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型这“两个转型”扭在一起,无论是微观领域的工业企业的体制模式,还是宏观领域的政府管理工业模式,都对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五,工业化过程中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紧密结合。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推进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中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巨大历史机会。中国正是利用全球化和“后发优势”,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就了发达国家用很长时间才造就的工业化格局。同时,鉴于中国是一个走独特道路的大国,颇为注重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地位。尤其是存在投资、技术、贸易、环境等壁垒的情况下,中国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寻求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的最佳结合点。

此外,在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迅猛发展的条件下,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面临一个与信息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当今世界各个推进工业化国家(以及像英国这样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新挑战。中国紧紧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机遇,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特别是注重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倍增效应”和“催化效应”;另一方面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业支撑,着力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将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科技革命相提并论,认为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两股潮流。城市化在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城市化走的是一条“城镇化”道路。国际上一般称“城市化”,而中国的城市化是将镇(指镇本级)纳入其中的,故称为“城镇化”。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率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6年的43.9%,28年间提高了25.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0.93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2006年间,城镇人口比重从30.48%提高到43.9%,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55%左右。

第二,中国城镇化走的是“立体网络型”的协调发展之路。所谓“立体网络型”,即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以大带小,协调并举,构筑一个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网络。这是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三,中国城镇化采取的是区域布局“差别化”推进方略。所谓区域布局“差别化”,表现在,中国的东部重点是丰富城镇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形成有生命力的城镇带、都市圈、大城市连绵区;中部重点是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扶持区域性中心城市;西部则控制小城镇无序发展,优先发展大城市,有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将超出环境承载容量的人口向区内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迁移。

第四,中国城镇化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市或城镇,这种巨大的社会变迁,相应地要求进行体制转型。中国为实现城镇化目标,应着力打破城乡分割的格局。一则,打破城乡人口管理的二元体制,改革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二则,改革城乡管理体制,为简政放权、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创造条件。可见,中国上述的城镇化战略,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明显不同。

(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

中国曾经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国家,需紧紧抓住体制转型这一链条,由到核心,逐步“攻坚”。现在,市场调节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已达到95.6%,生产资料达91.9%,农副产品收购达97.7%。从国际上看,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竞争激烈的特大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

目前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也遇到了如何继续深化的难题:国内方面,要素市场市场化程度还较低,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等适应市场化的程度还有距离,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各种体制性机制依然存在,行业垄断、地区封锁、行政壁垒等仍在妨碍公平竞争和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现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国际方面,应破除进入全球市场过程中“国际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实现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对接。

(四)以全球思维推进国际化,并以独立自主的大国姿态参与全球化

第2篇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巨大消耗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可以大大缓解传统旅游经济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对我国环保旅游业的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旅游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是英国最早提出的,指的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旅游业具有污染小、耗费低的特点,但若是旅游经济超出其承载能力,除了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还会使人们对旅游景点的综合体验大幅度下降,进而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低碳旅游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融入新颖的低碳方式,更加契合低碳经济的目标,可有效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1低碳经济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低碳旅游指的是在旅游经济中运用低碳技术、推广低碳机制、倡导低碳消费,以最低的碳排放量换取最大的旅游经济价值。现代社会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环境日益恶劣,低碳旅游势在必行。

1.1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低碳思想的传播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行业。低碳旅游的发展,既注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精神享受,又注重旅游产业对游客生活理念的积极影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低碳生活带来的满足感,在游玩中体验低碳旅游的必要性,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低碳理念,使更多人投入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来。

1.2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例如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个别游客在观光过程中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等等。低碳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与环境保护的初衷不谋而合,因此,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1.3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旅游成了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主要方式。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更多人积极参与到低碳旅游的发展中来,旅游业从原有的粗放型向经济环保型转变,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低碳旅游已经突破了传统产业经济的范畴,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人文关怀。

2低碳旅游发展中的不足

2.1低碳观念薄弱

低碳意识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但目前游客普遍认为旅游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游玩过程中尤为注重个人享受,这种消费观念使得旅游资源的消耗巨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小觑,低碳观念淡薄,严重制约了低碳旅游的发展。

2.2开发过程不规范

在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上,企业为了短期经济利益,不顾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对旅游景点过度开发,不但使旅游景点缺乏特色,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2.3技术水平低

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水平的支持,目前我国的低碳排放技术尚不成熟,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低碳旅游的发展缓慢。

3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

低碳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在旅游过程中倡导低碳行为,通过整合政府、旅游企业、游客三方主体,培育出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

3.1新颖的旅游模式

低碳旅游从细微处入手,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新颖、独特的低碳体验,倡导绿色低碳的旅游理念。通过政府督促旅游企业转变旅游业单纯获利的方式,落实低碳理念的旅游方式,提高生态效益。旅游经济不单单是一项经济产业,更是一项精神活动,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低碳行动,才是低碳视角下旅游经济的核心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企业,边污染边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这与低碳旅游所提倡的保护环境、在自然生态承载能力之内发展经济的初衷背道而驰。低碳旅游就是要扭转游客日常行为中的不当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旅游方式上,游客可以选择自行车、徒步;在用餐方式上,可以选择绿色环保标签的食品,拒绝一次性餐具等等。

3.2评估制度、认证制度的引入

低碳旅游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或人们发展性的消费活动,更是一项人类文明和发展理念的文化传承活动,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社会领域,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低碳经济刚刚起步,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关于低碳标准在旅游经济范畴更是完全空白,只有建立旅游经济发展的低碳评价体系、等级认证制度和监测系统,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当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制度,才能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确保低碳理念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落实,成为大众的生活指南。其次,低碳旅游的发展应该积极地完善相应的激励政策,以经济利益为引导,辅以公益性的低碳实践活动,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3.3因地制宜,对旅游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根据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更好地协调游客数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同时满足游客的精神享受,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旅游景点进行规划时,应考虑规划的可操作性,结合旅游景区的区域特色,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应严格控制景区规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引入先进的低碳技术,运用绿色环保材料,努力改善旅游环境,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旅游过程的每个细节。例如,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引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引入,污水处理及净化技术的引入,生态垃圾桶、卫生态生间的引入等等。

3.4对旅游景点进行低碳改造

低碳旅游是借助对旅游环境的低碳改造实现的,通过配备低碳旅游设施服务于游客,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低碳旅游设施分为专门性低碳旅游设施和基础性旅游设施两种,景区的环卫设施、能源设施等都属于基础旅游设施;专为旅游提供的餐饮、娱乐、住宿设施等属于专门性旅游设施。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在景区中可以设置停车场,为景区游客提供新能源共享车辆,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动车和自行车等;其次,改造景区的能源系统,能源系统应该以低碳环保为主,例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最后,构建低碳建筑,低碳酒店、生态型购物娱乐场所等。此外,在景区中还可以配备环保式的休闲缆车,可以让游客体验独特的低碳观光。

4结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屡屡遭到破坏,气候变暖、沙尘暴、雾霾,都是大自然发出的求救信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低碳经济得到大力倡导和推行,低碳旅游被视为长期的旅游发展模式,经过低碳思路的改进,旅游经济具有了新颖、环保、低碳的特点,低碳旅游虽然目前尚不完善,但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必将带动旅游经济的总体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冬冬.浅议我国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导报,2012,(19).

[2]查建平,王挺之,冯宇.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叶资源科学,2015,(03).

[3]袁箐,陈楠,程川.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景区承载力研究综述与启示[J].旅游论坛,2016,(03).

第3篇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实现了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恶化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环境呈恶性发展趋势,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只有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切实降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和低碳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

国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重,生态资源逐渐枯竭,温室效应也愈加严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提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地球环境污染,实行节能减排,同时还可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高度保护,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应当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全面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低碳环境的主要特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深入研究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助于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性

温室效应是由世界多个国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并非是由某个单个国家所造成的,因此,实行低碳经济就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一起努力,才能使低碳经济的作用发挥出来。

2.全面性

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有关,还与环境资源、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有关,涉及范围较广。

3.策略性

低碳经济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方案来改革生产行为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低碳经济具有较强的策略性特征。

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运营需求,给予不同的资源,通过完善相应体系,抓好内部控制和各种管理上的控制,将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各个部门、各个机构能够实现相互合作,使得资源不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利用,令组合形式达到最优的状态,这是从根本上来实现低碳生产的要求。

每个部门自己也要做好管控,可回收的资源可以再利用,避免随意的铺张浪费,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的大国,节约低碳环保,从每一个单位做起,集合所有人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节约一点,浪费就会少一点。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

(一)来自经济增长方面的压力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碳”,也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降低碳排放量势必会带来经济方面的压力。根据相关专家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分析得出,碳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GDP增长,所以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同时增减关系,在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后,势必会放慢中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经济规模也将从速度方面转移到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转型压力。

(二)来自市场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迅速发展,随之上升的还有生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就消耗了国内80%的生态能源,排放了84%的二氧化碳,所以调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已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建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要改变工业产业结构,通过改造传统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开发节能型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从满足工业需求方面实现低碳目的,从而解决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转型压力。

(三)来自低碳技术方面的压力

低碳技术是改善温室效应和解决气候问题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交通部门和民用部门能够提高节能技术的研发速度,创建新能源节约型的工业技术,就能使经济节能效率提升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节能技术、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非常正确的。从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看,截止到2020年,中国仍然需要15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而国际碳排放管理组织规定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控制在400亿吨以内,而中国所获得的最大排放量也就是104亿吨,届时,中国还有47亿吨的二氧化碳没有排放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改善工业生产技术和碳排放处理技术,从而应对来自技术方面的转型压力。

三、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到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制约

我国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且储量较大,例如煤矿、铁矿等金属能源,所以,我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资源不够重视,忽略了资源能源节约的重要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粗放型管理为主,发展至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由于长期处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大量的能量资源遭到过度浪费,生态资源储存量也逐渐枯竭,虽然国家政府积极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进行转型,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二)低碳节能技术相对落后

制约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首要因素就是低碳节能技术的落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利用大量的资源耗费能源来提高生产产量,而对于研发高效率、低能源的节能技术却不够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能源节约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进一步转型。

(三)中国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

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分布相对不均,传统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工业产业结构占领着整个结构市场,这些产业结构在浪费和消耗能源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对低碳经济的应用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想要快速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就要以经济协调发展为依据对中国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促进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为低碳经济。

四、促进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快速转型的策略

(一)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向低碳经济成功转型的首要前提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树立先进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这就需要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对低碳经济保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员保障。另外,国家政府要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转型环境,提供系统、有效的法律政策,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还要及时处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低碳经济转型健康发展。

(二)制定先进的低碳经济转型策略

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合理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缓解温室效应。因此,中国经济要想成功转型低碳经济,首先要认识到低碳经济的作用,然后积极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贯彻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转型策略。在制定低碳经济转型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和基本国情调整转型政策,加强与其他低碳经济发展国家的交流协作,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满足中国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使中国经济快速转型。

(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对低碳经济转型保持高度重视,并重点关注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将低碳经济转型融入国家战略发展中,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综合、长远的战略规划,努力寻找中国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共通点,从而为中国经济创造转型条件。

第4篇

1.1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所谓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涉及影响经济发展方向的各个因素,且这些因素之间处于相互有联系的状态,进而组成一个经济系统,该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其结构相对复杂。换而言之,各因素涉及范围广,包括文化、政治等,他们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的。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故而各个因素产生的效应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

1.2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经济发展模式属于一个大的总体系,其中涉及多种类型的经济模式,如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等。具体来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综合考虑地域发展特色和前景,结合多方面的条件,比如实际的社会状况、林业发展状况等,制定出可以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据大量实践发现,正确的发展模式对林区发展方向、速度均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在选择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时,需要考虑自然状况、国家政策、文化等因素。

2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类比较复杂,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其分类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从围绕核心角度分类

从该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两种。1)独立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以林业部门为中心,并由其统领社会各利益主体,在此基础上开展林业工作。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其主要目的是提供木材,认为人类与森林处于一种敌对状态,单方面强调林业砍伐,且将林业与公众割裂开来,林业权的归属者是政府。因此,这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大众远离森林,较为独立。2)参与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林业发展模式,目前已被广泛采用。在工作开展方面,其将林业部门与社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联系起来,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林业工作;在林业管理方面,其与其他动植物的管理密切关联,主张人与树林是伙伴;在林业权归属方面,存在多样化特点,其中包括集体林、国有林和私有林等,其与公众建立良好的联系。与此同时,林业机构的角色也发生较大转变,即从被林业政策决定向参与对话、利益交换的仲裁人,与此同时,还扮演着促进者、调节者等多种角色,可以有效避免滥用林业资源,促使林业资源效益最大化。

2.2从开放程度角度分类

从林业的开放程度划分,可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2种。1)封闭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与理论观点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以追求区域经济的自我健全和完善为指导方针,从其生产和流通体系来看,主要是以“内循环”为基础前提。在其观点中,认为林业是独立的,所以发展要依靠自身,不具备整体观念,没有意识到林业只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开放型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和要求,以与外部经济广泛联系为前提,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层面来看待林业的发展,即林业与社会各个行业密切相关。因此,在看待林业经济发展时,需要上升到一个社会林业的高度,加强推广,促使全民关注林业,进而有效推动林业的全方位、深层次发展。

2.3从发展速度角度分类

从林业的发展速度角度分类,可将其分为2类。1)跨越式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先行者的某个发展阶段,相对落后者出现超常规的赶超行为。从其实质来看,其理论指导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途径为重点工程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将传统林业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加快林业经济发展,逐渐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据实践证明,采用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2)渐进式林业发展模式,指的是在发展林业经济时,按照一般规律来进行。其发展速度相对来讲比较缓慢,没有意识到林业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其效果不甚理想。

2.4从绿色程度角度分类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在发展经济时主张绿色、环保。从林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分为:1)非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其是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情况下的一种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该模式造成人类资源与环境的危机,目前已逐渐被弃用;2)浅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在其环境观念中,认为环境与发展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下,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环境问题的消极描述上,在讨论问题方面,侧重于技术层面,其虽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但是没有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甚至有时还会以反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林业发展,不利于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3)深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这是第2次环境运动的主题,该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张将环境与发展二者结合起来,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等,同时强调全方位、多学科研究林业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因此,深绿色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力求做到三大效益的统一,从而可以为资源节约、人类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贡献。

2.5从发展阶段角度分类

从发展阶段角度划分,可将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分为2种。1)传统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于人们对社会与自然的认知较为局限,过分强调“人”的重要性,认为人高于一切,采取“统治”的态度,没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林业资源进行大肆掠夺。2)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出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主张采取和平相处的理念。在发展林业经济时,强调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3结语

第5篇

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模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语,在英文文献中常用model、pattern、style或者form等词来指代(江时学,1996)。主流经济学家们一般不使用模式这个术语,二战后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在不同的场合下广泛地使用,才使模式一词得以推广。时至今日,从模式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模式”或“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很多学者从宏观的视角来定义模式。布鲁斯(1984)认为,模式是表示经济机制运行的图示,它是撇开复杂细节,提供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则的图示。查尔斯•K•威尔伯(1984:293)指出,“‘模式’这个词并不是指某国采用的每项正确和错误战略的细节,而是从该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中概括出最有关的特点。……模式的价值在于制订一套结构,对数量研究所收集的事实与情况给予解释。”张蕴岭(2009)强调,“所谓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是指一种带有固定含义的范式,而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等方面的一种综合归纳,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一种方式。”也有学者认为,尽管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的含义不同,但“由于发展战略是发展模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用发展战略界定发展模式或许是较为妥当的。”(江时学,1996)。从这个方面来说,发展经济学将“模式”理解为一国(或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将经济发展模式理解成经济体制的观点却不是所有学者都赞成的。李琮(1994)指出,“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体制模式不同,是指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这种基本特点,可从一组经济指标得到反映。经济发展特点和反映这种特点的指标,都在不断变化。但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它们又是稳定的。这些指标的组合,集中反映了该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就形成了该时期的特定经济发展模式。”隋娟(2007)认为,经济模式是建立在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对现行经济进行抽象而得到的比较特色的东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以经济增长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发展基本特点,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视角研究了模式的内涵。例如,钱纳里将20世纪50年代库兹涅茨的结构转换理论称为“库兹涅茨经济增长模式”,并主张结构即模式。张孝德(2002:8-9)指出模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不同经济发展类型的界定;二是在一个大空间中对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国际社会在总结中国发展经验的初期,曾经使用了许多不同的词语,如“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战略”等。乔舒亚•库珀•雷默(2004)在比照“华盛顿共识”的基础上,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成就概括为“北京共识”。郑永年(2004)指出,“中国模式”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形成的新的认知和比较确定的看法,这个新的概念正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决策者中间流行起来。与“北京共识”相比,许多学者认为用“中国模式”一词更加适宜(俞可平,2006;庄俊举,2007;林春,2006;等)。中国模式尚处在发展之中,有些学者不赞成这一提法。里奥•霍恩(2008)认为,“中国模式”一说至少有三重含意:成功、可复制性和周密计划,这三个方面都还有待商榷。托马斯•海贝勒(2006)和大卫•施韦卡特(2006)也认为谈论“中国模式”还为时尚早。关于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的争论,马丁•哈特-兰兹伯格和保罗•伯克特(2005)做了很好的总结,“中国后改革时代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进步主义者视中国为一种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经验表明,在现存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一种可行的、可资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并没有得到绝大多数进步主义者的广泛认同,但是许多主流的经济学家还是将中国的发展视为一种模式。”“中国模式”到底何指?蔡拓(2006:320-324)从非常广义的范畴讨论中国模式,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战略都包含在内,他认为中国模式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与经验,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是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模式。余金成(2006:151)指出,“从根本上说,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落后民族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赶超先进民族,进而创造出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模式。它率先在实践领域展现自身的基本轮廓,继而显示在内容方面的客观性质,进而派生出在理论上的逻辑要求。”这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实际上是先从实践上取得进步,然后从思想方面进行总结,基本上符合“中国模式”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江金权(2007,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把中国模式定义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体制。俞可平(2006:11)认为,“中国模式”的实质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景

“中国模式”是在“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机会论”等争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对其的前景,仍存在许多争论。但总的来说,对中国模式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居多。王广谦(2008)指出,中国模式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经验的重要贡献,还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乔舒亚•库珀•雷默(2004)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适合中国,也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成功榜样。对全世界那些正在积极融入国际秩序、又想真正保持独立自主的国家来讲,“北京共识”提供了新的道路。林毅夫(2004)指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中国经济增长,未来20年,中国经济仍可能维持高速增长。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中国模式”,堪称很好的经济学教材。庄俊举(2007:324)承认,中国目前的发展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隐忧,中国模式是一种正在生成、正在建构、尚不成熟的社会发展模式,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但中国模式会在不断的调整中继续发展。也有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持悲观态度。1984年,“中国崩溃论”的始作俑者布朗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一说,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GordonG.Chang(2001)认为,“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克鲁格曼(2009)在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模式面临的问题后认为,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在金融危机下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为美国过度举债、支出大大超过正常水平,中国不能再期望依赖于向美国出口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寄望通过扩大出口来恢复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

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仍存在不够完善之处。让—吕克多梅纳克在《中国让我担心》一书中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浪费”过于严重,付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成本过高,中国经济的头上有四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农业、国有企业、股市、金融。①克鲁格曼(2009)指出,在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外需不振、内需在短期内难以提高的挑战,因此急需考虑转型。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转型,学者们基于各自的定位和出发点提出了相应转型方向与政策建议。马丁•沃尔夫(2006)指出,中国的增长过程必须植根于发展自己的技术与技能,不能过度依赖国外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林毅夫、蔡昉等(1994)、林毅夫、孙希芳(2003)、林毅夫、刘培林(2003)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体系,通过批判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战略”,提出了未来中国应该遵循比较优势战略的观点。余永定(2007)分析了中国外向型经济导致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实质和福利效果,并对这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果状态的担忧,继而提出了实现增长模式转变的相关政策建议。张继久(2008)指出,中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要加速开放型经济转型,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实现由数量型开放向质量型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由局部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变。宋林飞(2006)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不仅来自对外开放和解除贸易与资本流动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克服外部负面冲击的适宜体制与制度安排。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大卫•施韦卡特(2006:73)提出了“后继体系理论”(successor-systemtheory)来描述中国面临的局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洪银兴(2003)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最为突出是市场化转型、现代化转型和集约化转型;吴敬琏(2008a;2008b)认为,中国转型的道路是建立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钱颖一(1999)把建基于法制的市场和高效廉洁政府看作是中国经济转轨成功的标志;金乐琴、刘瑞(2009)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视角,提出了中国经济应该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五、小结

第6篇

[关键词]国内外;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虽然都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发展,但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因为:第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第二,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模式不同。经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中,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两大类。其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又有不同的现实模式,第三,不同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也会产生影响。

2 国内外研究者对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解

从我们能够掌握的资料来看,旅游发展模式的一般性研究并不是国际旅游研究的重点,国际旅游研究者主要是从具体的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角度,来总结当地旅游发展的经验与问题。由于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差异较大,所以,这种研究相对来说比较个案化,虽然,一般发展规律包含在其中,但缺乏对总体的概括和类比。也有一些研究者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如城市旅游模式、乡村旅游模式、海滨度假旅游模式、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模式等等。”

国内研究者更习惯从总体提出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这是由于中国旅游发展的相对落后,使得研究者更加重视对其他经验的借鉴。(据田里《旅游经济学》322页,科学出版社,2004年。张辉《旅游经济学原理》154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研究者往往从国家政策和整体发展计划的角度来分析,有时,甚至将旅游发展模式等同于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来进行讨论。这种研究有利于从宏观层面把握特征,不足是忽略了旅游非常规发展中的差异和问题.尤其忽略了旅游消费模式、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关系的研究。

3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

3.1 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驱动型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

其一,这种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发生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长期受控于政府,或者政府对经济干预较多。

其二,同时,这些国家或地区往往因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因而,存在着希望实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追赶情结”。

其三,由于本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国内旅游没有起步,旅游收益的主导消费群体为国际旅游者.

其四,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并不主要回馈于旅游业发展自身,而是更多地用于国家急需的其他方面的发展。

其五,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由于给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外来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比较融洽,甚至使当地人产生一种“旅游盲目祟拜”心理情结。

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收入,同时,在借助国外资金和服务来提升本国的旅游业管理水平时,能够引进国外旅游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并加速本国向世界的开放过程,因而,从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更容易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尽快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和发展的突破口。

其缺点是,这种发展模式往往忽视旅游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在快速增长目标和利益的驱动下,容易造成对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的破坏,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害结果,进而损害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3.2 旅游发展的市场调节驱动型模式――发达国家模式

其一,这种模式主要发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这些国家的发展是市场机制调节的结果,它们的市场运行和调节机制都比较健全,它们对市场机制的配置效率有深刻的理解。

其二,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并不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它主要的目标在于满足本国居民(及国外旅游者)的休闲与享受的消费需求。

其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由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的演变而发生进化的。

其四,这种旅游发展模式虽然也给当地居民带来利益上的好处,但是,当地居民有时会因为自己的平静生活和原有生存环境被大量外来游客所打扰,因而,当地居民会与外来游客产生抵触,并引发对发展旅游认识的矛盾心理。

4 两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比较

4.1 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不同

这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实际上是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待旅游发展的宏观目标不同的具体体现。

(1)从经济发展中国家来看,它体现了一种追求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波及效应。

(2)从经济发达国家来看,它体现了民众对后现代化享受生活方式的追求。

4.2 经济发展观不同

这两类旅游发展模式由于对待旅游发展的目标不同,因而,它们之间的发展观念也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理论上讲,实际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1)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是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国家、地区和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2)双重动力型发展现。双重动力地发展观是指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功能,又考虑其经济功能。

(3)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指旅游业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利益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业发展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

第7篇

关键词: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般情况下,传统的煤炭发展模式都是由“资源—产—废品”的结构组成的,是一种单向循环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对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十分不利的,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最终会导致我国资源匮乏,并且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专业人士开始了对煤炭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希望以此来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分析。

一、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一)保护国家能源安全

当代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也必须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而煤炭作为最主要也是最宝贵的能源之一,其是否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对于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知,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资源的安全,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

(二)构建节约型新社会

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明确表明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传统的煤炭发展模式中,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这就代表着该产业中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严重违反了我国社会建设的原则,因此,必须用新型的发展模式来取代原本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排放,从而降低煤炭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此可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是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号召的重要体现。

(三)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对我国现有煤炭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不难发现,煤炭资源出现了枯竭的趋势,也就是说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煤炭资源的开采数量将会增大,这样一来,现有资源的运用时间将会缩短,在不远的将来就有可能会面临着无资源可用的现象。因此,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国煤炭产业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同时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一)资源开采环节

在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开采环节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一步,其为之后资源的利用等环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根据调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的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回采率大约在50%左右,小型企业的回采率相对较低,一般不到20%,这样的数据就说明在煤炭资源的开采环节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煤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附近地区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对开采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做好合理有序地开发,对煤炭的开采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保证在资源的开采环节不会产生过于严重的浪费的问题,也能给之后的运用的环节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对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动力。

(二)废弃物排放环节

在煤炭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是避免不了的,这个环节也是煤炭产业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中,矿井瓦斯爆炸等灾害对矿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对废弃物的排放完全不控制,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健康的威胁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按照相关规定对废弃物排放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企业在废弃物排放的环节采取相关的一些措施,例如利用抽排瓦斯技术发电等等。煤矸石是煤炭生产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废弃物,其长时间的大量堆积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破坏生态的平衡。因此,对煤矸石进行废物再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这项举措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土地占用量,还能减少对周围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为煤炭产业节约了一部分资源,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近几年来,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是煤炭资源产业中常见的一种手段,具体就是根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不同的产业之中进行物质资源的集成与共同利用,进行信息的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共享资源、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举措。这种工业生态园区在煤炭产业中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因为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下游工业,其与煤炭产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煤炭工厂周围,可以建设以煤炭生产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就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生态工业园区是符合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一种产业形式。煤炭企业如果脱离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范围,那么企业就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遇到更多的困难,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企业发展步伐的停滞。这样看来,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在其周边建设一个资源共享、零排放、高效益的生态工业园区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很难做到持续供应,如果煤炭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象。因此,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要之举,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为煤炭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倩,魏晓平.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9

[2]江涛,张天柱.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3]王学评,周进生.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矿山企业竞争力[J].生态经济,2007

第8篇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多样性的,还是单一的,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经济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注: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中国和越南十个东亚经济体。)。在浩瀚的学术文献中,有关概念的使用及其内涵极其混乱。因此,在探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问题之前,必须区分“东亚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和“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及其内涵上的差别。

笔者认为,东亚模式这个概念属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范畴,是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其内涵是指“亚洲四小龙”在相似的历史、宗教、文化(尤指儒教)的背景下,在强政府的干预下,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实行赶超战略,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模式。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则是属于经济学的概念。其研究对象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规律及其增长源要素,包括劳动投入要素、资本投入要素以及扣除劳动与资本投入后的促进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经济发展状况。其本质内涵是分析东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包括研究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GNP的发展趋势;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经济的外部平衡能力;主要由本国(地区)人民而非外国人参与的经济发展过程及相应的收入分配关系;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注:参见马尔科姆·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第一、三、四章。W.W.Norton & Company1987年第二版;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译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各门学科的相互融合,经济学家在考察一国经济发展时,已将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展到社会发展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同时,为了简便,在国内外经济论文中,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通常被统称为“东亚模式”。

阅读有关英文论文或著作时,可以发现,东亚模式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述:即East Asian Models和East Asian Model,虽然仅相差一个字母,但是二者的概念与内涵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意为东亚地区的各种模式,后者则指东亚地区单一的模式。

认同于单一“东亚模式”的一些学者认为东亚模式的内涵包括了以下六个重要特征:(1)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投资;(2)合格教育与人力开发的高投资;(3)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4)促进出口的自觉政策(即在经济增长初级阶段,采取本国本地区货币贬值政策,在经济起飞阶段,则采取有利于出口制造业的工业政策);(5)注重公平增长,避免了西方国家在早期经济增长阶段出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6)谨慎的财政、金融政策和在对外经济政策支持下的稳定康健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幸的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单一“东亚模式”的内涵似乎又变为“裙带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与国家垄断”、“道德公害与道德败坏政权所致的劣质银行业”、“私人与公共部门之间的腐败关系”、“经济基础脆弱”综合体的代名词(注:Montes,M.F.,The Currency Crisis in Southeast Asia,Singapore Institute of.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8;Stiglitz,j.,"Boats,Planes and Capital Flows,"Financial Times,25

March,1998;Mckinnon,R.and Pill,H.,"International Borrowing:A Decomposition of Credit

and Currency Risks,"World Development,10,1998;Radelet,S.and Sachs,J.,"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Diagnosis,Remedies,Prospects,"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 April,1998.)。

囿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多元性,很多外国学者没有用East Asian Model (单一东亚模式)的提法,而是较多地用了East Asian Models(多样化的东亚模式),以示区别。有的学者把“亚洲四小龙”称为“亚洲第一层次新兴工业化经济体”(First-tier ANIEs),将东盟三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称为“亚洲第二层次新兴工业化经济体”(Second-tier ANIEs),或“东亚虎”(East Asian Tigers)与“东南亚虎”(Southeast Asian Tigers),并比较亚洲两个不同层次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注:Jomo K.S.,Southeast Asia's Misunderstood Miracle-Industrial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ailand,Malaysia and Indonesia,

Westview Press,1997.)。不少学者使用世界银行的提法“经济实绩优良的亚洲经济体”(High Performing Asian Economies)或“东亚经济体”(East Asian Economies),也有一些学者使用“亚洲型经济发展模式”。很多学者赞同世界银行在1993年出版的《东亚奇迹》报告书中提出的东亚不存在单一“东亚模式”的论点,明确提出,“在世界银行所涉及的八个经济体中,至少存在三种模式。日本、韩国、台湾的模式与城市经济体——新加坡、香港完全不同,应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这三个东南亚国家可被视为第三种模式。”

单一“东亚模式”与多样性“东亚模式”论争的实质

单一“东亚模式”与多样性“东亚模式”论争的实质性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应采取何种理论作为指导;第二,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否与东亚模式有着直接的关联。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理论学术界就对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模式”的形成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鲁格尔(Kreuger)和巴拉萨(Balassa)的理论为代表的主流经济理论认为,这五个经济体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推行了金融和贸易市场自由化,采取现实主义的兑换率和经济对外国的开放,在实行进口自由化和关税削减的同时,增加出口(注:Friedman,M.,Free to Choose,pp.54~55,Harmondsworth,Penguin,1980.)。然而,主张国家推动发展论(developmental-state approach)的经济学家却强调政府干预的作用。认为“亚洲四小龙”的强政府正是通过采取极其反市场干预的政策,如“选择赢家”政策(picking winners)和故意“将价格搞错”(getting prices wrong)政策,对出口部门和国有企业给予特殊的投资、贷款和税收优惠倾斜政策,扩展了经济并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最终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离开了政府的干预,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注:Amsden,A.H.,Asia's Next Giant:South Korea and Late lndustrializ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Wade,R.,"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Industrializati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在“亚洲四小龙”经济取得快速增长之后,东盟三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中国和越南的经济也相继得到了快速增长。日本政府与学术界认为,东亚发展中经济体所创造的“经济奇迹”都是引进日本直接投资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结果,也是与东亚发展中经济体模仿和复制日本早期经济发展的经验、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强干预分不开的。

第9篇

关键词: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党的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从而为我国积极开发创意休闲农业提供了依据。创意休闲农业的中心环节是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旨在通过创新,把文化、生态以及景观等诸多富有创意的元素合理地应用于创意休闲农业之中,从而实现我国休闲农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拓宽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当前,全球各地均对开发创意休闲农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依据当地的发展实际有意识地发展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我国创意休闲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促进国内消费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开发等各个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创意休闲农业的含义

创意休闲农业可以说是创意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至一定阶段之后彼此渗透与融合之后果,是创意农业以及休闲农业向更高一级发展之后的产物。笔者认为,创意休闲农业主要是指以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山水景观、农耕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为重要基础,围绕着农业产业对自身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各个环节之中的农业经营形式、环境、方法、技术、营售以及物流等运用各类手段实施富有创意的新型设计,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精心创造出诸如新技术试验和示范、会议交流和技培训、体验民居生活、乡村旅游、提高农民收入、创新农业经营形态等内容。虽然目前尚无明确地把什么产业列入到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产业之中,然而不可加以否认的是,如今休闲农业经济中含有的创意成分正在不断增加,而创意甚至于已经成为休闲农业经济的中心要素。

2创意休闲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

(1)文化传承型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依托于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依据当前市场发展的前景以及需求,更好地发掘本地文化资源,找到文化和农业资源之间的联系,并且以此为基础,从而运用文化来引领我国农业产业实现新的发展,让其维护农村经济繁荣、农业增产与农民群众增收,提升农业产业层次之目的,并且打造出用文化内涵以指引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之典范。

(2)资源品牌型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优越的农业资源以及品牌化资源,并且使用创意以加快农业产业和休闲业、旅游业以及商业等的极其契合,以实现本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区域之中主导型产业之开发与农业龙头企业之培养,提高当地农业的总体形象,并且产生全新的农业经济模式,能够形成更好的综合性效益,加快区域经济取得新发展。这一模式不但要求资源是特色化的民俗风情以及农业经济文化等,而且还应当具有品牌化、规模化以及先发优势。

(3)参与体验型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随着近些年来市场的发展已经从差异化的服务经济发展至体验经济。农村的深度体验是为了让消费者们在其消费之中借助于农业经济所特有的生活以及生态,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也就是要对农业技术、农村生活、生态景观和农村文化特色上的情绪,而且对消费者们来说,每次体验均是鲜活而独特的经验。例如,可以利用摘果实、品美食、投入实施农事活动以及购置土特品等形式,让消费者们能够感受到自身已经投入到本了农村情境以及氛围之中,从而对希望找到美妙乡情的游客们具备极大的魅力。

(4)主题公园型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类公园或者农业领域中的某个主题公园不但具备农业之内涵,而且还具备了公园、园林等鲜明特点,主题公园则是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方式。这一模式很好地借鉴了城市公园所具有的经营观念,将其渗透到农业生产之中,非常巧妙地运用文化、生活、生态以及服务等各种创意类元素,从而把农业生产的过程和场所、农产品营销和消费场所等结合起来,依赖于本地区特色化的农业资源、农村景观以及风土人情、农村生态环境等农业经济公园化的新型观念,积极塑造主题农业公园,进而让农业产业能够切实具备休闲、观光、科普、体验等各类功能。

(5)文化传承型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几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始终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对全球文明都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其中我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既有思想性而且还具备实践性,这就建构起我国辉煌灿烂的农业文化体系。文化传承型的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依赖于农业资源,切实结合当前市场发展之需求以及趋势,更加深入地挖掘出本地的珍贵文化资源,从而找到文化和农业经济产业或者农业资源之间的联系点,以实现用文化来指引农业产业取得新的发展,让本地的农村文化生活变得愈加丰富,而且还能提高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而用文化内涵来指导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取得新的发展。它能够给予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以文化上的内涵,而且还可运用对农业生产或者农产品所进行的展示,实现文化传承之目的。

(6)产业集聚型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把诸多创意休闲农业经济项目集中于某一地带,就能够创建出创意休闲农业经济集聚区。这一模式立足于将那些规模还不够大的创意休闲农业类企业进行整合,依据策略联盟之方式来统一经营管理与品牌,从而创建起风格差异化的具备巨大市场竞争实力的创意休闲农业经济集聚区域。这一模式需要在特定的区域之中拥有具备自身特色的资源以及环境。要以这一区域范围之中的农业资源、农业风光以及民俗风情等为前提,以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中的新技术示范、科普教育、休闲健身、积极体验以及农产品交易等为主导,立足于对本区域之中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实施全面地规划和设计,从而形成形式上有所差异、内容上更加多元、产业上极度融合,而且具备相应规模以及特点,从而能够体现出以科技和文化为重点的创意休闲农业经济集聚区域。

3深化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几点对策

(1)努力用创意来塑造新型休闲农业经济。正如我们所知,休闲农业经济的消费主体为都市人,同时还有少部分的国外来客,其观光的目的也相当简单,比如,欣赏美妙的田园风光,吃一顿美味的农家饭,住一夜清新自然的农家屋,体验一次拥有前所未有的新鲜感的农事等具备当地农村特色的创意类活动。然而,鉴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民众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上这些在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当中的比例也会有所下降。依赖于农村十分优秀的生态资源,并且以此为前提来设计与建立诸多更加新奇、更为刺激、更具有时尚感等的农业休闲项目。与此同时,要将创意的手段应用于休闲农业经济之中,从而产生出创意休闲农业经济,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刺激消费并且满足旅行者们的需求。

(2)全面应用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展现特色以实施体验活动。我国幅员辽阔,同时拥有诸多地貌类型,可以说农业自然资源的条件非常优越,诸多地方均保留着非常原始而自然的环境,其生态条件也保存得很好。与此同时,我国许多地方拥有了大量的民间民俗文化,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农耕文明以及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十分适合于长时间地欣赏以及体验,并且有利于实施人文生态类、农耕文化类等体验型活动。有鉴于此,要更加认真地调研本地资源以及条件,强化自身所具备之特色,实施多种类型的体验类活动,并且健全合理的景观和服务类设备设施等。

(3)要深入发掘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体验活动之中的美学以及文化等元素,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体验活动所具有之含义。各地应当借助于本区域所拥有特色化农业资源以及丰富的文化积累,在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体验中强化对内涵之把握以及对创意之设计,从而不断提高体验活动之层次。所以,要立足于对创意农业以及休闲农业的整合,从而致力于提升创意农业所具有的成果转化机率,并且提升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体验之文化内涵。(4)落实对市场目标内群体之细分,从而不断提升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体验的参与度。因为消费者具备了差异化之特点,所以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可以按照自身所掌握的资源以及社会条件,面向不同消费群体分别设计出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市场目标人群的差异化消费需求。与此同时,要立足于前期对于如今市场群体需求所进行的调研以及市场反馈信息,持续加以改进与完善,并且将创意休闲农业经济体验的硬件、软件都实施到位,从而让消费者们能够安心享受休闲时光。

(5)健全完善行业协会以协助开展休闲农业经济活动。休闲农业类行业协会应当从人力资源管理、整合营销等方面帮助休闲农业企业提升总体服务质量,增强休闲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休闲农业经济的整体产值。要实施好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前来开设专题讲座或者相关课程,对于休闲农业经济工作者实施专业化培训,从而力求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以及整体服务的质量。

(6)政府部门要积极实施资金扶持,并且制定出合理的标准与规范加以管理。政府部门在农业经济产业中应当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政策层面上应当通过发放有关的补贴,并且还可采取放松金融机构贷款,安排专项费用等方法对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实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予以专项优惠,通过科学规范创意休闲农业经济,切实维护好广大游客的权益。

4结语

总的来说,旅游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创意,这一看法已经得到愈来愈多人士的认同。当前,我国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农业经济,就迫切要求创意理念加以推动,从而实现我国旅游行业的转型,并且让其能够顺利进入到更高的发展层次,即创意休闲农业旅游阶段之中。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更好地运用创意来激发出农业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内在价值,真正做到使用创意来引领休闲农业旅游经济得到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始终坚持以当地农业领域之中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切实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应用创意理念以促进创意休闲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助推我国农业经济实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石向荣,田斌.从德国“绿腰带项目”看中国休闲创意农业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12(12).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138—0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三低)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陕西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能源消耗量巨大,能源结构相对单一,尚未形成清洁能源(核能、生物质能)、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等多种模式构成的能源生产体系,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同时,陕西也是全国用煤大省之一,自1978年以来,煤炭消费量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70%以上。根据统计资料,2007年全省工业原煤消费7 400万吨,保守估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66亿吨,人均排放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6倍。因此,探索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于陕西省建设低碳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生活和碳汇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产业发展模式

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建立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1.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低碳特征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一是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为依托,研发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有选择的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粗放型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二是结合产业链建立起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园区。在政策层面以财税、征地等方式引导、限制和淘汰高碳能源、高碳产业和高碳工业,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化改造或投资低碳产业。三是在陕北资源富足地区打造煤电载能工业产业链、煤制油产业链、煤盐化工产业链和油气化工产业链等循环产业链。在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杨凌示范区和渭北生态农业区以及煤炭、钢铁、石油三个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并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2.建立低碳技术体系,形成以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如电子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经济的先导和支撑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对电子装备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具有捕捉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又如,对煤电厂进行技术改造,要求煤电厂具有捕捉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再如,汽车产业中的生物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也可以作为低碳化的典型案例加以研究。

3.发展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低碳产业发展模式。陕西省可以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科教资源优势,建立信息、电子等智力、技术密集型的低碳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如电子信息产业园、科技开发圆、软硬件开发园区等,先进行试点示范,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应用于实践。

二、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1.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注重从农业生产的投入端对农业发展进行低碳化设计,实现农产品生产与温室气体排放的“脱钩”发展,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如使用粪肥和堆肥替代化肥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作物残茬及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增加土壤养分,防止土壤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生产力;采用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引入蚯蚓、微生物共同熟化探层土壤,扩大作物根系的营养能力。

2.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着重建立农业生产中的生态共生网络,有利于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污染的减少。可以借鉴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在农业方面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的经验,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食用菌+沼气+肥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有机融合。在规模化畜牧业养殖中,推广沼气技术,可以利用畜牧粪便开发沼气,获得生物质能,沼气供农民使用,沼渣可作为肥料返田,沼液可用来喂猪、浸种等;利用牛粪、秸秆可进行食用菌生产等。

3.清洁型农业发展模式。即农业生产要符合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标准,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陕西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绿色农产品提供了基础,陕北高原的玉米、小米、红枣、荞麦、苹果、沙棘、枸杞、豆类等久负盛名;关中平原地区的玉米、小麦、苹果、辣椒、大葱等盛名远扬;陕南山区的大米、黑米、黑木耳、甘薯、核桃、板栗、葡萄、茶叶、生姜、魔芋等名扬中外。但陕西省的绿色农产品品种少,规模小,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和发展潜力。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按特色、分区域建立清洁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按清洁型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经营,使绿色农产品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增强陕西省低碳农业的竞争力。

三、低碳工业发展模式

第11篇

1.1农业循环经济

“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科学规划、综合发展农业资源,以系统物质再生循环来实现良性生态发展,以此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精华统一于整体中,既符合生态规律,又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循环农业的发展有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相辅相成,实现了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这种模式根据“食物链”来发展。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很多生物,相互依存、互补,并被食物链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对生物的相互制约影响可以有效地调节物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这种模式以生物群落演替原理为发展依据。该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例如利用空间或者地下多层次发展大棚蔬菜、无土栽培、搭配种植等,利用田间方式在相同的土地上种植不同的作物,通过时间演替来有效利用资源。三是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该模式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来发展。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在繁衍中需要时刻在环境里觅食,而环境也依靠生命活动来补充和恢复活力。环境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假如我们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时不根据生态规律来发展,就会对环境资源造成危害。因而我们要合理耕作、保护好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1.2工业循环经济

从系统内部生产中谋求物质循环是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特点。有效利用资源、能源、投资,通过工艺流程来达到资源共享,在工业循环系统中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资源正效益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以循环经济思维进行企业生产,循环利用工业原料和能源,根据环境管理体制和清洁生产方式来利用工业设备和技术,对工业生产流程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废物,让下游产业能够充分利用上游产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变废为宝,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的闭路循环和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既实现经济增长,又加强环境保护。二是工业企业间循环。企业和企业间的循环是工业生态园区所采用的发展方式。通过生态工业链和生态产业园来共享资源及副产品,实现产业共生,以此循环使用废物为原料来减少危害环境的剩余物,尽最大努力做到对环境的无污染排放。

1.3服务业循环经济

在社会物资集散、消费过程中,服务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业在发展中产生了大量而广泛的废弃物,比如一次性餐具、包装容器、包装袋、医疗用品废弃物等等。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服务业的废弃物是比较容易进入循环经济系统。实际上,制造商、包装企业或者废品站对服务业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再生、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通过这些方式有助于引导人们文明消费、绿色消费,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引导服务业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1.4城市循环经济

城市系统中的经济系统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该主体是由生产、消费以及流通系统构成。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主体是城市系统中的社会系统。究其原因,经济系统通过整体运作来为社会系统提品与服务,又通过和社会系统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来影响自然和社会系统。城市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系统,而社会系统又构成了城市管理发展的主体,为社会系统服务就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城市循环经济有四种模式:一是城市循环型流通服务业,这种模式提倡积极发展废物回收产业,要求服务业的各行各业要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发展。二是城市循环型消费系统,这种系统的发展模式的重点就是鼓励绿色消费,实现城市循环型生活消费方式,倡导生活中要使用绿色产品,减少生活废弃物,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再利用。三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这种系统的发展模式需要重视循环经济理念,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系统改造,通过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分类处理来减少城市水资源循环使用体系。四是城市生态循环系统,该系统的发展模式要求城市要有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的自我调节机制,重视城市的生态发展。

二、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温州模式;家族制;现代企业制度;诚信

1.温州模式对温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1.1 温州模式对温州经济的促进作用

温州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温州重商文化的影响,温州模式选择了通过发展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集群模式来发展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小商品 ”,由传统制造业起步,并且主要围绕传统制造业在扩展。逐渐形成了行业优势。以内生型为主,外向型为辅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资金分散,缺少技术和人才等问题,因此“温州模式”倾向于进入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1.2 温州模式对温州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1.2.1 温州模式中的家族制的弊端

不可否认,家族制对初期民营企业的发展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有利于企业的低成本扩张和高效运作。企业家族化会导致决策失误。家族制企业在经营中实际上是家长个人决策。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集董事长和总经理于一身,企业的管理权和重大决策权完全由一人掌握。而决策者不能很好理性的做出决策。往往造成投资的重大失误或经营方针的重大失误。企业家族制主要是以为亲情为主的管理模式,他们占据了大部分或者全部的中高层职位,不能很好的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企业管理混乱不堪,缺乏代现化企业管理制度是阻碍企业的发展。

1.2.2 温州民营企业诚信危机

1.2.2.1 缺乏诚信制约温州的经济良性运作

缺少对消费者的诚信其突出表现在,一些民营企业缺乏必要的诚信经营观念,宁愿选择不讲诚信损害消费者利益来追求企业最大利润,在经营活动中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不考虑消费者利益,以次充好,广告虚假,商品质量差等。企业出现不诚信的行为是因为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低。他们可能是诚信最大的受益者,也可能是不讲诚信最大的受害者。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偏低,主要是经营管理素质低下,管理方式粗放落后,在合同管理、财务管理方面严重欠缺,造成企业欺诈、被骗等现象发生,加大企业信用风险。

1.2.2.2 冒充品牌,没有自己品牌

品牌其实是产品概念对应的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企业所塑造的产品品牌应该是该产品对应的消费者的情感价值的具体体现。企业的品牌不是有企业自己创造的,而它一定是消费者认同的。品牌不仅仅是价值的聚合,更是情感的载体。这种被认同的价值是由很多元素组合的,是需要时间的,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益价值认同,也是一种情感的需求。温州许多民营企业就没有自主品牌,一味的模仿其他品牌,久而久之,企业就失去了品牌效益,没有一个消费者说企业的品牌只有对应其心理情感的价值才会去消费,好感只是情感价值的一部分,还要累积更多的情感价值,才能达成品牌的整体认同企业的品牌只有对应其心理情感的价值才会去消费。而温州企业往往就是失去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整体认同和对产品的好感,导致企业不能做强、做大。

2.如何克服温州模式中的弊端促进温州经济的发展

2.1 改革家族封闭治理,引进公司制管理

温州家族企业生命力源泉在于”使管理层本身变成企业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温州家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发生机,必须实施非家族化管理。非家族化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在家族企业中移植接入现代企业制度。令人可喜的是,不少家族企业已开始突破家族制,吸收一些现代公司制度的优点。针对家族企业的矛盾,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而建立起一整套企业的规章制度后,企业主必须首先带头遵守,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章必纠”,而且不仅自己不违章,在对待违章的家族成员时也不能手软。让企业的规章制度成为公司的”宪法”,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这是国外管理思维中的精髓,也是温州家族企业所最缺乏和最难以改变的。因此必须重视制度的力量,从理性的高度真正避免随意管理,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好制度基础。

2.2 建立诚信机制

民营企业要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 全社会企业诚信经营的实现,是通过一个个企业来完成的。近几年,温州的“正泰”、“德力西”、“美特斯.邦威”等一批知名企业就是靠“企业信用”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温州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要建立社会公示制度,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如果出现恶意逃废债务、失约失信,经公证鉴定,受损方均可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进行公示,督促其自觉守信履约,形成社会信用监督。

2.3 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品牌

如果一个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因为品牌就企业的形象,而品牌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消费者的认可,是消费者对企业感情的一种需求。要树立品牌,有以下几种方式:

(1)加强公共关系,因为企业要搞好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树立和改善企业形象,增进消费者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情感。

(2)加强广告宣传,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可信度,消除顾虑,广告可以利用大众传媒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其具有很强的情感表达和感染能力,更能表现企业的价值,吸引消费者。一个企业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才是企业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周德文.温州模式[M].厦门: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