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0: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炒股心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说起梦想的语气总是那么卑微。
有时候妄自菲薄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他们过于低估自己告诉别人这导致了很多事情就会偏差,比如遇到机会的时候自己觉得自己无法承担就错失了良机,但实际上如果能够放平心态好好把握也未必不可能上一步。
我有很多同学他们都在学习炒股票理财方面的东西,我想这些东西接触一下确实是很好的,但是也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全部资源和资本都投入进去。
所以这就涉及到一个平衡度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把两者的关系结合均衡,那么也许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更好收获,如果太过于极端太过于偏激,也许就会更差。
总而言之,效果是通过自己不断总结而得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心得体会。
好像你今天也炒股,明天他也炒股,但是你们对于炒股的境遇所遇到的机会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们可以在每一个不同的时间段吧,不一样的心得体会和感受总结写下来,这样以后也方便更好地去回顾。
因为经验的总结总是在不经意的瞬间。
也许当时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多么重要,但是在以后的时候突然就用到了,这就是一种因果关系吧,我也常常感慨这种机缘巧合。
中国股市已经20周岁,我这个“小散”也做了将近15年股票,回顾这么多年的炒股经历,感慨万千。
先尝甜头后交学费
1997年初,当时对股票一无所知,听说温岭有了证券交易所,就去开了户。当时的交易所虽很小,来的人却很多,房间几乎挤不下,开户要排很久队伍。没有电脑,只能看着大屏幕决定买卖,刷卡机只有几台,买卖的时候也要排队,嘴里不停地说“拜托,让我一下,我买了就走,不占位。”交易所里卖报纸的生意特别好。等待的时间,我就买份报纸,看看图形和股评推荐。第一只赚钱的股票是深科技,印象比较深,当时流传炒股要炒龙头股,以前深科技60多元,现在才27元,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除权,也没多想就进了1000股。买进去就开始跌,而且跌得很快。从27元一直跌到18元附近。之后深科技开始大幅反弹,出现涨停,一路涨到37元。赚的第一笔钱纯粹是运气,对股票仍然雾里看花,一知半解。
买了电脑,安装炒股软件之后,我才知道炒股还要看技术指标,当时介绍技术指标的书很少,只能看钱龙的说明书,认识MACD、KDJ、RSI等技术指标,还知道了市盈率。当时电视股评很热,股评家都推荐质优股,买入了令我伤心的四川长虹,价格是36元,市盈率20倍左右,买进去却不涨反跌。而交运股份等市盈率在1000倍以上的质差股却天天涨。18.9元割肉出掉四川长虹之后,郁闷到了极点,急于翻本的心理让我又买入国投原宜、青岛海尔等,明明MACD金叉的,买了还是跌,全铩羽而归。我奇怪了,没电脑炒股能赚钱,有电脑了却亏钱。利空消息一个接一个:长江洪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朋友一见面就问“今天跌了吗?”
被套和解套中反复折腾
网络股行情到来时,我不敢追高买上海梅林和海虹控股,天天看着它们涨,我手里的股票却都是慢乌龟,重仓的苏威孚成本是8元多,涨到10元时候,换手率很大,正在我犹豫时,苏威孚又拉升到14元,我出来了。后来和朋友聊起来我才知道,能涨的股票都是有庄的。有朋友告诉我昌九股份有内部消息会涨,当时价格是8元多,我一看业绩很差,成交也不活跃,有点将信将疑。既然有内部消息就买吧,割了别的股买进,拿了3个月,还是浅套,出消息也不涨不跌。终于有一天涨了,我很高兴,以为要拉升,却又跌下去了,好不容易解套了,又套住,当再次涨到8元多时,我毫不犹豫地卖掉了。奇怪的是,这次却不跌了,且不给我补进的机会,我不敢追高,眼睁睁看它涨到12元、14元、16元,一直涨到21元,这只股票让我知道什么是吸筹、洗盘和拉升。又有朋友告诉我买消息股南方汇通,经历过多次被套,我已非常谨慎。2001年6月25日,南方汇通突破小平台,我马上跟进,第二天触及涨停,我没出。南方汇通在21元晃荡几天,又下来了。7月24日开始6连阴,我又套住了,跌破17元的小平台,我选择割肉,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止损。
炒股还需靠自己
2006年的这一波大牛市,股民们唱着《死了都不卖》一路高歌猛进,4000点很快被多方占领。可这时我却怕了,10年的股市浮沉足够让我明白,股市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大家一致看好时,恰恰最危险的时刻。5・30前两周,我果断清仓出局。2007年5月30日大盘暴跌,上千家股票跌停,看得人目瞪口呆,心惊胆跳。到2007年6月5日上午,很多股票跌去40%,把牛市的收益全抹去。我居然逃顶成功,躲过了这一劫,实在是庆幸,又有点后怕。在6月5日中午,看见跌停板一个一个打开,试探性地买点股,怕第二天再跌,不敢多买,6月6日才如梦初醒地去追。当大盘涨到6124点时,我也不知道是顶,跌破5000点才知道不妙,好在没把小盘股换成大盘股。2008年1月,大盘反弹到5500点时,我的资金账户创新高,我马上清仓,又一次逃顶成功。
2009年初,我抓住了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概念股中环股份,在很短时间取得了翻番的成绩。在8月见高点3478点时,我又犯错了,当时看好军工概念股航天晨光,主力资金流入,由于害怕大盘下跌,亏损10%出局。在我卖出之后,航天晨光涨了40%,同期大盘跌幅超20%。
2010年初我做得也很顺手,4月股指期货要推出,我当时在思考,股指期货推出,股市的资金就会流失,后市肯定不看好。再说年报要在4月底出完,后期出的年报也不会好,我决定收手,16日清光了股票。19日股市再次大跌,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我。5月份我也开了博客,每天都记下炒股的心得,写博有利于总结,指导操作,并且和股友的交流也有利于相互帮助和提醒,感觉很温暖。
他曾经在山西做铁矿石生意,2010年4月份才做期货投资。他说,2009年大盘3000点的时候,他开始进场炒股票,投入了100多万元,结果可想而知。不过,他之后在合适的时间加仓到200万元,盈利不少。
2010年初,老管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全职做期货投资。同年4月份,他参加了某大学的期货知识培训班,在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并加强技术训练。“开始主要做粮油品种,相对好把握。”老管说,“大约5月份开始做股指期货,顺势而为,持续做空。”
方向正确,心态平稳,再加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老管一开始的路是顺利的。在股指期货上,他操作非常轻松,几乎每天都有一些盈利。但投资总不会一路坦途,老管遭遇了刻骨铭心的惨败――2010年“6・29”行情一天做错,令他亏损28万元,一个多月的辛苦盈利全部回吐。
“6月底的时候,总感觉空头市场到头了,准备转手做多。”老管回想当时他对市场的理解,“沪深300指数中多是金融地产等蓝筹股,但股价极低,就像大白菜价。而且很多都是国有企业,明显存在低估,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似乎也有买进迹象。”当时上证已到2500点,老管判断已经是底部了,因此他反手做多,没想到却碰上了指数的最后一跳。
“6月29日,我买进8手股指期货,但市场暴跌,被套了110多点,而平时股指期货有100点的波动就算是很大了。”老管说他当天一直在重复自己做多的理由和思路。看好中国经济发展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从各种社会现象和行业发展迹象看,难以发现更糟糕的迹象。
但到收盘时,市场没有一点点的反弹迹象,收盘的最后几分钟,老管止损平仓了,亏损28万多。对老管来说,这样的亏损完全可以承受,8手股指相对他的仓位来讲也比较轻,但前期每天辛苦盯盘的盈利一下子全部回吐了。
“大道至简,投资也不要搞得那么复杂,错了就认错吧。”老管这样总结这次教训。
“顺势交易是原则,可是当时我是逆势操作,犯了错误。”老管认为自己的方向没有看错,只是进场过早了,他仍然坚持看多市场。从实际情况看,他当时的观点是正确的。
于是,在当年的7月19日下午,他再次开始进场,操作也以做多为主,但基本都是日内交易,最多持仓两三天。用老管的话说就是,还没有看出市场会有大趋势转变,短线是“为了保持感觉”。
进入2010年9月下旬,也是在那年农历八月十五之前,上证综指第五次冲击2700点失败,出现一波较大的下跌。老管再次杀进市场,买进的1010主力合约,计划中长期持有。“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2887点进入,一直持有到合约到期日,10月15日全部平仓,盈利大约有400点。”这次也让老管“刻骨铭心”。
逆势操作的惨败,换来的是坚持正确观点的大赚。老管两个月的短线操作,也让他保持了很好的盘感。大行情来之前的准确“潜伏”,不仅让他“雪耻”,还有一种成就感。
股指期货操作的实战技术和技巧
1.
必须会看大方向,这是操作的前提。
2.
明确自己的投资风格,是利用股指期货套期对冲保值还是投机获利。前者更适合大资金,当然大资金也会进行对冲投机操作,后者适合中大户且有一定实战水平的投资者。
3.
需要掌握拐点理论、周期理论和T+0实战技术。当天高点、次高点、低点、低次点都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时间周期,尤其是分钟K线周期,更是重要。趋势线是重要操作依据,每天运行的上下轨得搞清楚。T+0操作水平不高不行,沪深300合约一个点就是300元,100万资金以IF1003合约进行操作,最多也就6份,留足保证金的话得5份以下,以5份为例,一个点变动就是1500元,这就是说,T+0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你的投资收益。
4.
一定得留足保证金,股指期货有一种手法容易让投资者爆仓或被强行平仓:通过长下影线或上影线让投资者强行平仓。股指期货操作手法可以参考炒股,但技术支撑和压力位对于股指期货来说,都可以视为无形,不能把其像炒股那样看得过重。
5.
窄幅震荡走势宜平仓观望,等方向明确再开仓。因为窄幅震荡方向不定,而且确定方向时往往会有快速突破走势,如果方向做反了损失巨大。
6.
原则当日平仓不过夜,切不可像炒股那样靠捂的策略。当然,如果投资者在交割期前,能看到较长趋势,中线操作也不是不可以的。
7.
手法要快,开仓买卖要谨慎,平仓要坚定果断,切不可有侥幸心理。
8.
注意总结观察两市能对指数产生决定性影响并得到投资者认同的风向标与股指期货运行的联动效应。
股指期货操作上还有很多实战技巧,大体上炒股的一些手法可以参考,但对投资者的看盘和操盘能力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中小投资者适合参与的对象。对于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也要把握适度投机,把风险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以免过度投机最终难以翻身。
股指期货的“止盈”与“止损”
对于股指期货来说,魅力主要在于其杠杆机制,但也正由于这种杠杆机制,让股指期货的风险也远大于普通证券投资。
期货的杠杆效应放大了投资风险与收益,任何的亏损都会跟随持有头寸的数量而被放大。股指期货是真正的“零和”甚至“负和”博弈,只有你赢我输,没有分红送股,因此无法分享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红利收益。
那么,如何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显然是投资者入门前的必修课。中国国际期货交易中心总监宋建鸥曾对媒体表示,投资者可以用资金管理的方法来控制风险。
股民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首先要对期货的保证金机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资金管理,股指期货采用的是一种杠杆机制,其魅力和风险都是在于这个杠杆机制。因此,投资者在参与的时候更应注重的是资金管理的策略,资金管理得好,这个胜算可能要高于具体的投资方法。
同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有“止盈”、“止损”的概念。因为在股票市场,只要这只股票不退市,投资者就可以长期持有这只股票。但在期货市场却不是这样,如沪深300合约的设计,它一上市就是4个合约,等于当月、次月、季月和下一个临近的季月。由于股民们做股指期货投资时,会选择离现货月比较近的月份,所以持仓的时间不会很长。
上了年纪的人原本比较保守理性,却越来越多地加入投资市场说明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
大家一辈子的积蓄就在那价值日益见涨的房子上,这是大多数中国城市老人的现状。
北京前门的西打磨厂胡同,阳光洒在地上,路边的柳树摇拽的枝条已经泛绿,小街静谧,路边都是几十年前破旧民居,透过灰暗的屋顶,可以看到不远处耸立的现代化的楼群。这里是老北京的中心,窄窄的街道几辆汽车错落地停着,几只鸽子飞过蓝蓝的天空。
一家小餐馆开门营业。四五张小桌子把屋子挤满了,经营品种单一,只卖老北京炸酱面。
窗前两位老人正在小酌,一盘凉菜、一盘酱肘子,一小瓶北京红星二锅头,俩人喝的兴起。光头的老人叫张胜,长头发的叫王强,两人都是68岁,10年前退休,退休前是北京一家汽车运输公司司机,退休后一起在一家驾校当教练,现在两人属于职业股民。
张胜问:“近来如何?”
“还套深啦。”王强一甩长头发,慢悠悠地说。
“我还亏损20%。”张胜快人快语,他不想再问王强,他知道朋友还亏60%以上。
和王强相比,张胜是资深老股民。人市10多年,经历股市疯涨的年月,体验过k线像收不住的野马蹭蹭上蹿的狂喜。可是没想—下子山顶套住,经过几年惨淡经营,总算损失少了些。
王强可是6000多点进来的。当时看到张胜每天喜气洋洋,心不禁也动了,把退休金拢拢,又借一些钱,凑夠10万块钱,在张胜的鼓动下,一下砸进去。没想到没过两天,一下子从山顶滚落下来,10万块钱最少时才有2万多。王强欲哭无泪。张胜更是觉得对不起朋友。自己亏也就算了,没想连累别人。所以,一年之中总有几天约上王强,在这街头小馆坐坐,一是拉拉家常,探讨近期股票心得,帮助王强出出主意。二是和王强喝喝酒,以减轻心中愧疚。
现如今,两人的心情早已趋于平静。儿女大了,不需要他们的钱,住在前门一带,虽然地方小,也算皇城根,出入都方便。好在还有退休金,虽然不多,比没有的人强多了。
家住和平西街的80岁老人刘潜每周一到周五都会到离家5分钟路程的招商证券营业部转一下。刘潜的理财历史是从1998年开始的。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炒股票的基本方式、知识和技巧,他不仅为自己理财,还替子女甚至子女的朋友理财。刘潜觉得股票理财改变了他的生活:“刚离休的时候,百无聊赖,非常痛苦,我是闲不住的人。”接触了股票,开始到证券交易所“上班”后,生活一下子充实了。
几天前,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开设理财讲座中,记者看到有近一半的听众是老年人。据了解,理财讲座听众多为老年人的现象在其他地方也很普遍。除股票市场外,基金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也活跃着老年人的身影。
郑州中原路一家证券营业厅,放眼望去,尽是头发花白、气定神闲的“老”股民。“我今年78岁了,看不出来吧?”退休中学教师赵西洋说,“60岁退休,炒股有18年啦,什么都经历过。”他自己4个儿子工作都很如意,家里经济上完全没问题,炒股是为了消磨时间,让退休生活有所寄托,“可以动动脑筋,不会患老年痴呆。”
专家认为,现在这么多老年人炒股、买基金,说明老百姓手头有了不少剩余资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原本比较保守理性,却越来越多地加入投资市场更能说明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一些投资理财的老年人认为,投资理财不只是赚钱而已,这种“事业”也丰富和充实了他们的晚年生活。在证券交易所,不少老年人兴致勃勃地打乒乓球、聚在一起聊天、打扑克,还有的大妈手里织着毛衣,不时抬起头看一眼大盘走势。
专家提醒,老年人理财理性是最关键的,要避免盲目性。没有进入股市的老年人,应慎重考虑能否承受投资股市的风险。如果有心脏病或高血压、身体不太允许就不适合入市;心态不稳定、家庭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不太适合入市。不要光想赚钱,一旦赔了能否承受,能承受多少,这些都要考虑在前头。
目前,城里的一些老人的理财新观念。大家一辈子的积蓄就在那价值日益见涨的房子上,这是大多数中国城市老人的现状。随着房价的高涨,一些老人将自己的房子转换为一笔现金养老,提升自己晚年生活品质,这就是“以房养老”。
“2005年我们在养老院里买了公寓,当时1200元每平方米;近50平方米的房子花了6万元。一年时间住下来,就觉得这里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便把原来的房子卖了,钱都放在银行。”在养老院里,家住河北廊坊的78岁的李先生向记者介绍,他和老伴2000元的退休金用于日常生活的支出,放在银行里的钱则是外出旅游的储备金。
“房子卖了会不会觉得心里没底?养老公寓只有使用权。”记者了解到,养老院出售的公寓房仅限于老人本人生前使用。
“老年人关键是活在当下,使用权已经足夠了,而且子女都已经有自己的住处,我们的做法也都征求过他们的意见。”李先生说,房子的钱存在银行里也很安心,每个老人都会给自己留一些钱以备后事。
“这里物业费便宜,生活成本低。配套设施也齐全,不想烧饭的时候可以到食堂吃,旁边还有一个大公园,是晨练和饭后散步的好去处。”生活上的便利也是养老院的一大优势。
在爱家家居的房源中,老年人房东不是少数。马向东今年75岁,去年老伴过世后,他将原来两室一厅的房子出租了,拿了租金住进了养老院。工作人员介绍,像老马这样“租房养老”的老人正在逐渐增多,成为老人另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老伴过世后,一个人住在原来大房子里觉得很孤单,触景生情,情绪—直不好。两个儿子虽说也在北京,但由于儿子平常工作忙,也不能经常来看望我,老人怕孤独,出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马向东说,出租房子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现在每个月的退休金有1400多元,在市区的一套房子每月的租金有4000元,而在养老院的总开销在3000元左右。对很多老人来说,退休金加上房屋的租金,已经足夠支付养老院的费用。”
更重要的是,在养老院不但可以得到专业护理,还可以和很多年龄差不多的老人做伴,平常可以拉拉家常、打打牌。
如果不是他自己透露,谁也不会想到早在2个月前,他还是大户室里的一个风光大户。现在的尤海涛除了股票,你跟他谈什么都可以,最近他天天坐在小区门口,等待着他的“客户”来坐他的车。他现在是开黑车的,不过,他的这种坐得大户室,干得司机的能屈能伸的劲头还挺让人佩服。
经过一年多的股市大跌,不少人被大户室扫地出门,我也是其中的一位。一年的时间里,资产从300多万变成目前仍在股市中套牢的几十万元,一年的时间里连生活都变得动荡、不稳定了。来这里开黑车赚点钱也就是为了先不让自己的生活水准降低太多,不过最主要的是先静下心来,剔除以前的浮躁情绪,并且寻找一些新的项目,再重新发展。
回国后一头扎进股市
我原来是在机关工作的。1988年,单位公派我去日本学习,后来因为日本的一个公司想聘用我,我就留了下来,一呆就是5年。1993年时,我女儿已经6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还是希望她能够在国内接受正规的教育,所以连回国后干点什么都没有想好,就举家回国了。
从日本回来时,我带回了50多万元人民币的存款,当时正好赶上朋友的房子拆迁,我用了大概10万元钱,买下了他的回迁房。生活安顿好之后,我就开始琢磨该做些什么。
与以前的朋友们接触时,我听说国内股市特别火爆,只要有钱,买什么赚什么。一个朋友干脆带我去了几次股市,看到大盘上天天全线飘红,我也变得心里痒痒的。于是,我决定炒股,用我从日本带回来的钱炒股。
我入市时正值1993年11月的一波反弹行情,当时投入的资金大概有10万元左右。我记得买进的第一只股票是沪市的三爱富(600636),只买了5000股,是12元买进的。那时候我还根本不懂得如何炒股,买了股票后,头两三天还买买报纸,看看每天的收盘价格,我以为这就是炒股了。后来的一个月里,我天天和朋友们谈合作投资干实体的问题,干脆就没有再关注过股市。反正当时印象中,买什么都会赚,还去看它做什么?那段时间做的倒是实实在在的中线。过了一个多月,刚知道我也在炒股的一个朋友打电话问我什么价抛掉三爱富,我告诉他我还不知道现在是什么价呢,他顿时惊叫起来,放炮似的报告说现在这只股已经涨到16块多了,并叫我赶紧抛。我立马打的去5公里外的证券公司,花5块钱买了张卖单,填上15.9元的卖出价,后来以16元的价格成交了。5000股股票赚了近两万元,这就是我在证券市场中的“处女作”。
有人说第一次炒股得亏,因为只有这样,后面的操作才能真正赚钱。如果第一单就赚了,那后面的日子多半会很惨。我当时哪里信这些鬼话,只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水平,要不,怎么首战即告大捷?谁想到,这句“鬼话”后来真的应验了。
一次昂贵的学费
看到自己在股市中赚了钱,我的胆子也更大了。干脆放弃了与朋友合作搞公司的念头,干什么能够比股市赚钱快呢?特别是在日本的这5年,工资算不上高,但也比不少从国内去的人赚的多,每天都在高度紧张、高度疲劳中度过,要养家,要将夫人、孩子接来日本,这种情况下要存上2万元人民币,我得省吃俭用3、4个月,而在国内的股市,一个月就可以轻松得到了。于是,我决定将自己的30万元拿出来炒股。直到那个时候,我对于炒股是怎么回事都还没有特别搞清楚,就凭着朋友介绍的股票买进。
1994年,我在接近18元买进了中百一店(现在叫第一百货600631),没想到买了之后没多久就跌了。跌到8、9元的时候,我有点承受不住了,当时想“把本钱能拿回来多少算多少了。”于是割肉后,自己最初投入股市以及后来追加的共约32万元得到了巨亏156.7%的“回报”。好在当时自己还有“家底儿”,因此虽然赔得很惨,但是也没算太沮丧。我知道,在股市中翻身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次之后,我才知道股票这东西是有学问的。好在我与其他股民有一点不太一样,在股市中,谁亏了不想扳回来,但在这种焦急、浮躁的状态下,往往是事与愿违。我当时不是不急,但是我不再贸然行事。我开始如饥似渴地研读各种资料,结果基本知识“吃”了不少,但操作起来总觉不太自如。又经过两年左右的摔打,我渐渐总结了一些心得。理论在实践中消化,又成功指导实践,的确给我带来不少甜头。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要做成熟的股民,不踏实研究大势、研究企业的基本面是不行的。于是,收集、研究尽可能多的资料并进行追踪分析,就成了我雷打不动的日常功课。
我炒股的最大特点是从理性投资入手,注重上市公司的行业前景和业绩增长能力,这是基础,只有这样才有信心做到中长期持有,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弄不清楚就最好不要买入。当然买入时机很有讲究,选好目标后,我一般要反复观察一段时间,研究其历史和现状,然后在相对低点介入,做波段行情。在分析股票基本面上,我有两条途径:最常用的是分析平时收集的各种资料,最理想的则是到上市公司实地调研。看资料,我一般先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然后是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发展潜力,再有就是研究企业的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上市后每年的业绩、每年送配股情况、每股净资产、未分配利润以及股本大小等。而对于到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我侧重考察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公告中的一些投资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看看这些项目是否真的能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对平时研究资料时产生的一些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三是通过与上市公司领导班子的接触,从中揣摩上市公司的发展前途。
坦率地说,目前信奉理性投资的股友仍然是亏多赚少,这也正是我们的股市还不成熟的表现。作为未来股市必然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只有大力提倡理性投资,股市才能改变目前一会儿是海水,一会儿是火山的局面。
对于出货时机,我有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大家对某只股票都唱好的时候,那就要随时准备撤出。因为股市总是少数人赚钱,多数人赔钱,所以如果多数人都看好某只股,那自己就该脱身出来,否则就等于站在了输的一方。
冷静下来后的研究,让我获益匪浅,在后来的操作过程中,我慢慢地开始重新赢利了。1996年买入琼民源(000509)时,价钱是4元多一点,而出货价是18元,获利450%!1998年3月,我以8元左右价格买入湘火炬(000549)后,经过10送4,每股成本降至不到6元,卖出时的价格却是20.8元,获利超过250%。另外,1996年,作沈阳公众(550515)和深发展(000001),也收获不少。第一次买入沈阳公众是在当年4月22日,以1.1元的价位吃进,后以2.2元卖出。第二次又以2.2元的价位进货,以3.3元的价钱卖出。买入深发展是在1996年6月20日左右,当时价位15元,经过10送10,实际成本降到7.5元,而出货价则是18元,获利接近150%。经过这几次操作,我的资本金也从13万元扩大到了1998年的210万元。
曾想迈出股市
等赚到了210万元的时候,我就开始又想着投资点什么买卖了。1998年时,我已经40岁了,当年正逢股市进入漫漫熊途,整天在股市生活让我变得有些神经衰弱,去医院时,医生说我应该生活规律一些,避免再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可是,当时投资干什么事情呢?
我有4个好朋友,也是那几年在股市中赚了点钱,我们5个人有一次一起喝茶聊天时,大家都说总在股市中太累,不知哪一天就会搞得一文不名,不如拿出一部分钱来,大家一起干点什么。说来说去,提到开麦当劳连锁会比较赚钱。当时麦当劳亚洲总部在香港,我们5个人在商量定后,派我和另一个人到香港与麦当劳接触。1998年时,加盟麦当劳的加盟费是400万元,我们商量好每人拿出80万元进行投资。而且已经得到了麦当劳的批准,就差最后签订合同时,没想到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个朋友临时变卦了,而其他人也跟着动摇,结果加盟麦当劳的事情就这样搁置了下来。现在想来,如果当时办起了麦当劳分店,也许现在就不用靠开车赚钱了。
1998年12月当深成指跌破3000点时,我又重新回到了股市,开始搜寻目标。经过层层筛选,东方电子(000682)跃然眼前:该股1997年1月21日上市,当年10股送4股转增6股,1998年再度10送8股,业绩依然保持同步增长,极具投资潜力。从公开信息得知,该股涨幅居前时,某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曾多次名列成交最活跃的营业部,该投资公司做庄特点一般选择盘子偏大的绩优蓝筹股,且成长性良好,可做跨年度的大行情。于是,在1999年1月,我以23.6元买进5万股。该股最低曾下探18.8元,直到轰轰烈烈的“5.19”行情爆发才真正启动。根据庄家要想保本,该股必须有30%以上的升幅,要想有较大的获利空间必须翻倍的理论,我把东方电子的第一目标位设到37.6元。1999年6月18日达到第一目标位时,那天我真的高度的警惕,准备跌破8%的止损位35元就全部清仓。可该股最低只调到36元,第4天即再度上穿40.18元历史大关。这波行情历时半年,让我赚了150多万元。
一脚踏进大户室
我是1997年进大户室的,在很多人眼中,大户是非常神秘的,似乎可以随意调动大资金,把股市搞得天翻地覆。实际上,市场这么大,我们哪有这么大的能耐呢?大户有机构户和个人户之分,真正高深莫测的是机构户,比起他们,个人大户这点资金真是沧海一粟。我们看他们,就像散户看我们一样,充满了神秘感。
不过,我还是挺自豪自己曾经是个大户的。可能是因为大户对证券营业部做的贡献比较大的缘故吧,在大户室里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待遇”。就像我开户的营业部,大户除了有独自的房间和电脑外,信息服务也比较周到,早上一到,就已有营业部做的分析资料和好几种证券报刊放在房间里,电脑里还存着全国20多家咨询机构传来的最新研究报告。开盘后,有专门的客户经理来回走动,及时指点。收盘后,营业部的研究人员会给我们解盘。
进入大户室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以往也是追求高回报的,但是对于能够每年赚上10―20%的回报也不会嫌低。进入大户室后,觉得自己就真的是吃这碗饭的职业股民了,觉得在如此的高风险的行业,拿如此之低的回报简直是不可思议,赚的钱还不够买心脏病药,不如钱存银行,除非是为了打发退休的无聊时间。这种想法一出来,自己的操作也就开始变形了,开始追求高利润,而追求高利润,往往就会带来高风险。
1999年“5.19”井喷行情时,我见龙头股东方明珠(600832)从十几元涨到二十几元,又从二十几元往上飚升,我不敢追。可涨到34块多时,听人讲东方明珠有望成百元大股,我忍不住了,不追明星股追什么?况且其中的利润的确可观。于是,我大半的资金在34元多的高位追了进去。还算运气好,东方明珠几天时间就涨到42元,我兴奋不已。但很快,大盘放量下行,东方明珠几个跌停,把我又带向低谷,使我每股深套十几元。当割肉出局时,帐面上已损失2/3的资金。
2000年是我收获颇丰的年份。1999年底,一轮以网络概念为先锋的科技股行情突然爆发。行情发动的最初几天,我因为还对“网络”二字感到非常陌生,不敢轻易介入,可后来见许多股票都不明不白地猛涨,就再也憋不住了,摸着石头过河,半仓买入了还没有启动的“潜在网络概念股”:10.55元买入20万股长春兰宝(000631),9.38元买入20万股运盛实业(600767)。当时选择这两只股的理由是盘子都不大,价格都在10元左右,而且两只股票都已经经过长期横盘。而且我觉得“潜在”这种说法充满变数,也就是说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是,那就会让我狠狠地赚一笔;但就算不是真的,也跌不到哪里去。一个多月后,它们很快就涨起来了,而且涨势都不错,达到了翻番的水平。
进入大户室后,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胆子越来越大,下买单,过去是几千股、几千股地买,成为大户后,自己也好像豪爽了许多,到最后都是几万股、几十万股地买。“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接下来我越来越听信股评了,是它让我坚决买入并坚定持有鲁石化(现泰山石油000554)。2000年4月中旬,我在股评的操作建议指导下以5.46元的价格买入了50万股鲁石化。我原来想这只股票在这几年几波行情中从来就没有象样地表现过,这次最多也不过是庄家做个箱体内的波段而已,我也就只想赚个20%就走。后来股评非常肯定的操作建议让我坚定了在该股上做多的信心。6月23日,该股已经攀上了11元,可评论还坚决地说“庄家长线做多信心充足,坚决持有”。受此鼓舞,我又在该股调到10.11元时增持了20万股。等到后来由于国际油价大涨,鲁石化中期业绩也大幅提高,股票名也变成泰山石油啦,股价已经涨到了18元多。我实在紧张得不敢再放下去了,终于在16.4元和17.9元处分批胜利逃跑。我怀着对某报评论的感激之情,决定将那天的报纸好好收藏起来。直到现在,我每次想起鲁石化的成功,都还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不是这条建议给我的信心,也许我早就把一匹黑马贱卖了,后悔都来不及。
鲁石化让我在半年中整整盈利了270%,比起几个月前炒网络股的成果,虽然不算多,但能在不紧不慢中得到这样的赢利,也应该满足了。
踩上股市地雷
然而,我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我自己觉得在股市已经颇有斩获,也颇有经验的时候,自己却踩上了股市地雷,被一下子震出了大户室。
踩上股市地雷的最终原因是我过于听信消息了。2000年的赢利让我一时间对股评、消息充满了好感。可没想到的是,这“好感”竟成了一个陷阱。2001年时,一次听股友讲,某股票已经有庄家深度介入,只须买进坐等股价涨起来,他自己也已满仓杀入,我也没仔细考虑就下了单,没成想这就成了我深度套牢的开始,一套就是两个多月。问那个股友消息从哪来的,他说也是一个朋友告诉他的。到了这份上,我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我于是把注意力转到了每天收市后证券营业部的股评人士解盘和荐股上。他们经常会提供一些据说是非常准确的消息,按照他们的指点,我买进过好几只股票,结果这些股票还是跌多涨少,有的涨也是小涨一点,甚至连手续费都涨不出来。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我还在对自己说,有人因消息大发了横财,若非如此,消息也就只能胎死腹中。结果我听了一个朋友的消息,满仓操作。随后股价一跌再跌,市值从300多万元一直跌到现在的不到70万元。2002年的春节特别冷。在北京的冬夜里,我一个人辗转反侧怎么都难入睡,那段时间里,脾气也变得十分易怒,妻子不知详情,但也安慰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和我一起挺过。家人的安慰加上自己对个人能力的自信,“最容易打倒自己的是自己”,我觉得凡事还是要靠自己。但是,这个醒悟来得还是太晚了,春节过后,我的境遇越来越差,终于,在今年6月份我不得不离开了大户室。
告别股市的日子
在日本生活工作过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我有了一个比较坚强的神经。在那个高度紧张、高度压力的社会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是遇到了再不如意的事情,你都没有时间去沮丧,因为沮丧会将你推到一个根本无法再回头的恶性循环中,你会因此而失掉斗志。而一个人如果连战胜自己的斗志都没有了,就实在是太可悲了。
从大户室出来的这几个月里,我反而觉得对我来说也许并非坏事,我一直在琢磨,我用了9年的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投资一个持续的项目,就应该投资实业,而不要把钱全部放到股市中。
目前这几个月,我不想天天呆在家里,可资金依然在股市中套牢,不知何时能够解套,作为一家之主,我又不得不赚钱。总不能因为我炒股的失败,让家人跟着受苦。更何况,这几年来,家中的开支一直很大,孩子上私立学校,费用很高;我一直特别喜欢摩托车,这几年先后买了好几辆摩托车,存放在存车场,每月的费用也不低;自己的轿车每月也需要1000元左右来养护。这笔开支需要我自己赚出来。
起初,因为我曾经有过在日本大型企业工作的经历,所以有个朋友将我介绍到一个日本公司去工作。日本驻华的企业也特别希望能够用我这样有过日本本土工作经历的人,因为无论从语言上、工作和办事态度上,经过日本企业洗礼的人,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所以我一去,就被安排在了主管的位置上,而且月薪一开始就有将近9000元。按理说,9000元的月收入的确足够我支撑家庭的所有开支,而且还小有盈余,但是没有两天,我就辞职了。原因很简单,我已经很难再适应这样的生活了。一方面,我已经40多岁了,近10年的单打独斗后,早已无法适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也不可能平静下心态去听别人的指令;另一方面,近10年的股市生涯,也已经从根本上将我的心态改变了,从心里很难再接受每月固定收入的预期了。
从日资公司回到家后,我就开始琢磨如何赚钱养家。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开车比较适合我。于是将原来的别克车卖掉了,然后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辆夏利2000,在隔壁的小区里招揽生意。之所以选择开车(你们叫开黑车),是因为虽然赚到的钱不多,但是这份活却多少有些和炒股类似,我刚刚开始开车时,第一天一共才赚了50元,于是我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如何招揽生意上,我将车的内部收拾得十分干净、舒适,专门制作了名片,上面有我家里的电话和手机,每个乘坐的人都发一张,随时约车我随时等候。这个过程就像自己刚刚进入股市时摸索如何赚钱的一样。时间一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坐我的车,特别是小区内的白领很多,坐我的车上下班,似乎有种坐私家车的感觉,价格又不高,我很快就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最多的时候,曾经一天赚到过400多元,比出租车司机赚的还要多。开黑车的感觉与我在股市中的感觉很相似,有时可以一天赚很多,有时则可能只有几十元钱,如果被抓住,则可能被罚个几千上万,就好像买股票做赔了一样。
我也承认股市生涯已经将我的心态彻底毁掉了,将我对收入的预期已经彻底改变了。但是没有办法,我只能适应这种改变,并且根据自己的现状选择职业。
说到理财,翁虹说自己是个对数字并不敏感的人,结婚以前母亲是自己的“财政大臣”,“妈妈是个理财高手,因为妈妈曾经是大学里面的经济学教授,结婚以后,这一光荣的任务已交给了先生”。虽有高人相助,也得自己有天赋,开过饰品店、做过珠宝生意的翁虹会理财可是有目共睹的。
从玩大富翁开始学理财
“香港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我小时候就玩过大富翁的游戏,再加上妈妈的理财观念,我从小就知道,买房子要比一纸股票稳妥得多。”翁虹深有感触地说,投资不能贪心,也不能不舍,“以前我也是交过学费的,不过经验总在失败中总结,现在我会多关注市场的信息,并听取专家的意见。”
结婚后,翁虹将理财规划交给善于做市场调查和评估的丈夫来处理,自己只负责执行。她认为,先生在理财上比较理智、有条理,逻辑分析能力很强。
受先生的影响,现在的翁虹定期都要对自己的财产状况做个总结和盘点。早在股市和房市最火的2007年,翁虹就对自己现有的资产做了一次评估。“只有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时,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说,自己是艺人出身,早年也经历过疯狂购物的时期,家中最多时有过300多双鞋,上百个包包。但是现在,她已经过了只图新鲜的年龄,渐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目前,她一个季度才会增置新的衣物,自己的衣服、鞋子、包包等,都分门别类做整理,做好记录和搭配,这样就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和需要什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一些饰物的收藏上,她并不只考虑自己的喜好,比如买钻石,她一定要买一克拉以上的,因为“只有一克拉以上的才具有保值价值”。
投资就要快准狠
“我很早就经营过珠宝行,也做过房产投资,包括保险、股票,自己都一一尝试过,并长期积极关注经济发展的趋势。我能够从中发现很多不仅仅是钱财带来的乐趣,还有关于政治、时局、历史的观点收获。”翁虹笑着告诉记者。
投资还能够锻炼人的分析能力,考验人的远见与理性思维。谈到多年来的理财心得,翁虹给出了三个字:“快、准、狠”。所谓“快”,是指投资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准”是指要认真分析,多方参考,请教专业人士;“狠”则是指要舍得,有舍才有得。
翁虹也炒股,但她的风格是稳扎稳打。面对近期股市的跌宕起伏,翁虹表示自己也在观望中,“炒股绝对不要心存侥幸,指望暴利,那个不太靠谱。了解市场,找专业的理财顾问,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做到不耻下问,见好就收。”这是翁虹提到炒股时的经验之谈。
在翁虹眼里,投资回报率是投资利润方面的考量,但并不是最直接的目的。因为有时候当你用宏观的目光去投资,反而更能体现投资的价值,实现物超所值。因而,翁虹在投资时特别注重是否有可持续的发展性,还会跟专业人士一起来做评估分析。说到底,理财是需要灵感的,没有诀窍,只有努力。
踩好“平衡木”
眼前的翁虹已然活出了自己,在家庭、事业、自我之间游刃有余。她承认自己身上有一种霸气,就像她的名字――气势如虹。
2007年,在翁虹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她选择同步开始婚姻生活。至今,翁虹与丈夫仍然恩爱如初。翁虹笑着说,其实她与丈夫刘冠廷也会发生争吵,丈夫自小接受美式教育,而在香港长大的她又是个十足的东方姑娘,在两种文化思想的交流中,自然就避免不了矛盾的产生。而且,刘冠廷还是她的经纪人,这样就使两人的矛盾点比一般人要多很多。
不过,翁虹自有一套解决方法。结婚前,两个人制定了一份“中美和平条约”,约定无论两人再怎么生气,也要保持在同一个空间,绝对不许“摔门而出”。如果谁违反了,就会被“罚款”,罚款金额要视情节的轻重而定。而罚金最终变成了家庭基金,供家庭成员一起使用。
翁虹说:“在家里,他是当家的,我是持家的;他是决策者,我是执行者。大家要互相沟通和聆听。”刘冠廷说:“沟通在婚姻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把彼此的感受都说出来,不会发生那种徒劳式的争执,因为争吵只会加大矛盾,不可能解决问题。”
毫无疑问,在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木”上,翁虹走得非常漂亮!
独家育女经
女儿“小水晶”的出世,可以说给翁虹带来了另一种幸福!
小水晶1岁多的时候,翁虹给她报了亲子班,让她学着走出家门,多和其他人交流。第一次陪小水晶去上课,母女俩都感觉挺新鲜的。别看小水晶在家的时候活蹦乱跳,到了外人面前,倒是“矜持”了起来。原来不知不觉中,小水晶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她在人前会谨慎,会害羞。对此,翁虹不急不躁,陪着小水晶慢慢适应,小水晶开始学会如何在陌生的环境里,在别人的注视下,自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做了妈妈的翁虹说自己第一次多了一份牵挂和操心,虽然女儿还小,但翁虹却非常认真地在为女儿的理财做功课。提到为女儿投保的事儿,翁虹还有点矛盾,自己出生在香港,先生是美籍华人,水晶也已经随爸爸的美国国籍,但现在一家三口又都在北京居住,究竟在哪里为水晶购买保险呢?虽然事情有点复杂,但翁虹对女儿的理财保险产品的种类可是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正在积极寻找最适合的、少儿教育金类型的产品,因为我们觉得,孩子的教育规划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翁虹说她计划将亲朋好友给女儿的红包存起来,给女儿开一个独立的账户,用这笔钱投资基金和债券,“这样既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也能让她长大后对自己有个规划。”
“这两年,整个人完全陷入了疲劳、迷茫、痛苦的循环当中,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丧失了意义。”
7月21日,东莞虎门,一家塑胶模具厂里,老板朱广宇神情黯然。35岁,他的头发已经白了三分之一,必须经常染发。
“说实话,真的不想干了,但找不到另外一条路,唯有死撑下去,我那些办企业的朋友,也是同一种感觉。”
他打开一瓶易拉罐饮料,把吸管去,却因为管子中部有个破洞而吸不上来。“你看看,做了几十年制造业,生产的就是这种东西,几十年不变,企业能活得好吗?”
吸管被扔进了垃圾桶。
“今年初,朋友们开始炒股,我看到他们的精神面貌全变了,见面笑眯眯的,老说昨天赚了几千,今天又赚了几千。”
他步步回忆。
“我们干制造业的,一般都是比较踏实的,哪怕世道好,赚的也是辛苦钱,所以对天上掉馅饼的事我一般不相信。不过看着他们一直在赚钱,最后还是动心了。我想,真那么好赚的话,我办什么还做企业嘛?”
他出去接了个电话,又推门进来。
“我4月份进去,7月初实在扛不住出来了,当然,你知道什么结果了。唯一的收获就是出来后发了个毒誓,以后再也不碰股票这东西。”
他打开窗子,散一散室内的烟味,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声顿时变大。 “接盘侠”
“这一波,但凡用了2倍以上杠杆的,基本都死光了。以前不能用杠杆,暴跌之后还有渣在那里,今年很多人连渣都没剩下。看国内新闻,有一些炒股炒死的,真的是死啊,不带引号。”
7月16日,东莞某资产管理公司老板刘国栋边说话边泡茶。“东莞目前,死掉的没有,想死的不少。”
手机微信响了,提示音出自一个10人群,群名是“小股力量”:“栋哥,今天可以买点吗?”他放下茶壶回复道:“建议再等几天,如大盘稳定后天开始可以谨慎买入。”
这“小股力量”群,除了刘国栋是一名金融业人士外,其余9人都是贸易业、制造业的中小企业老板。
刘国栋准确预感到6月中旬开始的一波大调整,在6月16日当天建议群里的朋友全部卖空,听了话的躲过一劫,这让他在朋友圈中形象高大起来。
群成员卢淦峰是东莞寮步镇一家电子企业老板,他那时半信半疑,卖掉大部分,留下三只股。“两只停牌,一只跌掉70%。今年本来赚了30多万,6月份吐出去一半。”
中山人黄苏华也在这个群里,但他完全“不听话”,6月15日账户上还有2800多万,目前剩下1200多万。
“丢那妈,这就是命。15号见了阿栋,他让我卖,16号通电话,还让我卖,但我觉得还能升啊。2007年那一波,爬上6000多点,我想就算要回调,也要达到这个水平吧?”黄苏华郁闷形于脸色。“还好我没有用杠杆,否则现在你见不到我了。7月17号我下定决心,手头上凡是当天没有涨停的,全部卖掉,有一只涨了9个多点,一样全斩,卖出的资金全部注入凯迪电力。”
卢淦峰的另一个企业主朋友群,有三四十人,大多浮亏严重,成了“接盘侠”。 动员机制
尽管损失只有几万元,但对朱广宇那个本已举步维艰的塑胶模具厂,意味着一个月的利润。
“我现在就是生产这种东西。”朱广宇拿出六块“苹果6plus”大小的合金,按顺序摆在桌上,从原材料,一步步成为一个手机背板成品。
“你看,6个步骤,做下来一个只卖几块钱,为了拿到订单,还要去跟人抢客户,互相压价。他10块,我就9块,只赚2块钱一个。”
车间里一叠出货单,每个单都只有几百件。“我这个小厂,每个月要开工25天才能平衡成本,现在一般每个月只能做二十七八天,只有两三天是利润。”朱广宇说,“你想想,每天为了尽可能多接单,要跟多少人谈?人得有多累?”
这样谈下来的单子,经常还收不到货款。“市场不好,客户卖不出去,它就没钱给你,所以天天还要到处打电话催。”
“迷茫,谁都一样,现在的制造业,日子真不好过。”朱云是东莞钜大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相比朱广宇的小厂,他的公司规模要大得多,算是中小企业中的“中企业”,主要生产商用和民用的锂电。
钜大电子创办于2000年,主要做个性化定制业务。起初,朱云很羡慕旁边几万人的大厂,一款产品打天下。做个性化定制,必须面对分散的客户群,而且在研发设计上投入很大,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很高,这种产品结构和生产模式,特点就是“累”,所以一般规模大的企业都会尽力逃避。
而现在,企业无论大小,个性化定制已成趋势,“一款产品打天下”早已成为历史。今年上半年,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关门,高峰期这家企业曾有2万多名员工,业内人士介绍,花费巨资投入新的生产线,而新生产线所能生产的产品已在市场上过时,是万士达关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启示着,“劳累”是当前制造业企业存活的必然状态。
“还能存活的老产品老业务,也是只见量增长,只见人辛苦,独独不见利润,利润每年按3%~5%的比例下跌,而且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朱云说,“所以逼着你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而新产品的市场寿命不过几个月,很快又要有新产品顶上去,就这样不断轮回。”
这还不是全部。“研发设计很重要,意味着对人力资源要求比较高,但我们中小企业招不到人才。人才要么被大企业吸收了,要么响应中央号召‘大众创业’去了,所以,维护人力资源队伍本身就累得够呛了。”
于是,股市,在企业主们面前呈现出实业艰难状况的“救赎者”的面目。 “新业务”
卢淦峰在东莞电子行业混了十几年,以前从来没有碰过股票,而现在,炒股显然成为了他的“新业务”。
在他的办公室里,放着两本看了一半的书。一本是《艾略特波浪理论―帮你在中国股市中低买高卖》,另一本是《股市天经(之一)―量柱擒涨停》。
7月17日,见到《南风窗》记者,他很快打开股票买卖系统,在趋势图面前谈论着他的各种心得。
今年4月,刘国栋去上海出差,叫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卢淦峰同行作为向导,在此过程中刘国栋建议他今年可以适当尝试股票买卖。
“4月初他先放了8万块钱进去,3天时间就有3成的利润”,刘国栋说,“后来就跑到我办公室来,拉着我去书店,一口气买了20多本书。”
卢淦峰不断加仓,投入本金达到40多万元,两个月时间赚了7成,利润30多万元。“我还是比较保守的,投进去的钱比例很小,毕竟要考虑家里人生活的稳定性,我的投资原则是,就算全部亏光也不影响正常生活。”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清醒,他的一个企业主朋友,几乎将所有流动资金压入了股市。“300多万元,还用了一倍杠杆,6月底被强制平仓了”,卢淦峰说,“前几天我问他,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险,他说是做得太累,想早点退休。”
“早点退休”,是疲惫的现实与上升的股市相遇之后勾兑出的美好幻象,而这几乎是制造业从业者的一种普遍心态。
朱云的企业主朋友们,在自己炒股炒得不亦说乎的同时发现,公司员工们也开始精神游移,不在状态。4月份,股市节节攀升的时候,一些脑瓜子灵光的员工陆续辞职,专职炒股。“我的公司里应该也有这样打算的员工,只是可能还没来得及辞职,股市就暴跌了。”
黄苏华原本从事矿产开采,后来转为矿产贸易,最后丢掉实业,在中山买下大量房产以出租谋利,去年下半年开始,则把资产增值寄托于股市。他的从业历程,典型地展示了一个实业企业主不断软化的从业状态,到今天,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他认定的人生新路。
在6月份缩水的1600多万元资本中,除去早先的浮盈,净亏损800多万元,但这一教训并不足以让黄苏华离开股市。“接下来,就是要多向阿栋学习金融知识。”
“你现在知识基础比较差,关键是要听话。”刘国栋强调说。
“是是是。”比刘国栋年长得多的黄苏华不断点头,像一个犯错的孩子。 焦虑
上半年有一段时间,朱云甚至不太愿意跟企业主朋友们吃饭。“一上桌,都是谈股市,个个眉飞色舞。”
“投机给了大家太大的想象空间了。你要是问我,看到别人轻松赚钱,我眼红不眼红?当然也眼红。但我还是冷静的,我在想,我如果赚钱了,肯定没心思干企业了。投机这么容易,谁还甘心在制造行业当牛做马?如果亏钱了,那可能就危及公司生存,以及一家大小的生活。”朱云说。
刘国栋十分清楚东莞制造业企业所处的困境。“这两年多时间里,破产清算的企业很多,而且趋势上还在增加,我那‘小股力量’群里的企业主朋友,过得都不容易。所以我有时会鼓励他们适当参与股市,但原则是一定不能贪心,贪心的人会死得很惨,用杠杆的,大多是因为贪心。”
不过,比之于贪婪,心理上日益增长的绝望感或许更能解释制造业资金流入股市参与投机搏杀的原因。实体经济疲软时间持续过长,对于相当部分企业主而言,迷茫、无力和焦虑已经接近心理承受能力的临界点。
卢淦峰和朱广宇,代表着东莞制造业里的中小企业主的两种典型群体。
卢淦峰90年代开始办企业,在早期高增长的经济环境下至少有10年积累,有了一定的家底,已经衣食无忧。所以他对股市的迷恋,是应对焦虑状态的一种逐步撤退的路径。
而朱广宇则在2008年才开始办工厂,启动资金来自此前9年的打工积蓄。2008年正逢全球金融危机,当老板的梦想实现之后,老板的状况却已大不如前,并且每况愈下。他没有家底积累,退无可退,进又不能进,对股市的尝试完全是被不安全感所驱使。
“我现在每天一睁眼,想到的就是一个月几十万元的厂房租金和人员工资。”朱广宇说,现在自己的状况就像是出租车司机,每天背着巨大的份子钱压力,盲目地在路上兜兜转转。
“我们这种小企业,缺乏安全感。简单一个例子,如果严格按照规定交税,很难撑。现在政府知道我们的困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天我们犯个什么错,或者得罪什么人,光税收问题就能把人搞到监狱里去。所以我焦虑啊,我本来是很谨慎的、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来不敢尝试的一个人,都能掉进股市里去,你可见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朱广宇赌咒不再涉足股市。“货款收不回来,我还可以打电话催,多催几次就是了,在股市里亏了钱之后,我能打电话给谁?”
艰难的日子似乎看不到头。朱云说,只能努力去转型,熬过两三年以后,成功了或者无以为继了,都有可能。“怎样翻过这道坎,真的没底。”
要想坐上财富快车,投资理财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在迈向财富增值的道路上,股票和基金无疑是最常见也最实用的助推器。然而股市风云莫测,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头。
这些阻碍投资者坐上财富快车的症状主要有以下三种。
从“死了都不卖”到“死了都不买”
投资手段过于偏激
案例:黄伯达是一位退休教师,2007年7月,他把自己毕生的积蓄――30万元,近乎孤注一掷地只买了一只股票――原水股份(600649)。
黄伯达在8.5元到9元之间不断吸进原水股份。在黄伯达买入后的一个月。原水股份的确在继续攀升,并且最高攀到了11.79元的高位。然而纸上财富来得快去得更快。2000年9月后,股市迅速下挫,原水股份也一下子从11块多跌到了7块多。2001年下半年以后,股市由牛转熊,漫漫熊市的煎熬终于让黄伯达的心理崩溃,在2004年以5块多的价格割肉出局。亏损高达40%,并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碰股市!
然而熊市走到尽头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牛市。2006年和2007年两年大牛市到来之时,黄伯达看着身边又一批渴望一夜暴富的人冲入股市,他却又倚老卖老地告诫别人:你们今天别开心得太早,你们今天吃进去的钱以后都要吐出来的。抱着这样的心态,从2000点到6000点的漫漫牛市之路上,黄伯达一路都在和别人说“狼要来了”,自己也坚定执行“死了也不买”的策略。
极端的投资偏好加重了风险
黄伯达之所以无法坐上财富快车,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看问题太过极端。在股市中,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黄伯达却不是走向激进的极端,就是走向保守的另一个极端。亏钱的时候自己全部吃进,赚钱的时候却没自己的份。
合理配置家庭资产
熊市有亏钱的可能,但牛市在客观上又能大大加快我们财富增值的速度。因此,只有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才能在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取得较好的平衡。
由于股市不可测,在2000年那轮牛市中,黄伯达不应该那么自信,那么激进地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投入股市,而应该根据他的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100-年龄”法则),在股市中投入45%左右的家庭金融资产。这样即使亏损也不至于满盘皆输,小至于影响到自己接下去的生活。而到了2006年牛市的时候,黄伯达也不应该那么小自信,那么保守地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放在银行。他同样应该在股市中投入40%左右的家庭金融资产以获取较高的收益。
坚持长期投资知易行难
不能坚持长期投资
案例:2004年,陈丽君所在单位效益不好,为了减轻负担,单位动员职工一次性买断工龄。陈丽君也是其中之一。面对突然到手的70000元“买断费”,陈丽君就决定做一回“基民”。
当时,基金景福因为价格最低,只有0.7元,便成了陈丽君的首选。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基金景福刚一买入便开始下跌,眼看着基金景福跌破0.6元,陈丽君急忙赎回5000元止损。
然而2006年以后,股市迅速回暖,基金净值也一天天回升,当基金景福回到0.7元后,陈丽君再次杀入,同样遵循上述追涨杀跌的原则。但令陈丽君郁闷的是,每次上涨0.1元抛出后,却不见基金净值下跌,于是她不得不再次追高买入。0.7元买入,0.8元抛出;1.1元买入,1.2元抛出;1.4元再买入,等待1.5元抛出……然而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中,陈丽君的收益和那些坚持长期投资者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追涨杀跌“杀断”了财富持续增值之路
“追涨杀跌”在投资学中应该是个贬义词,但在实际投资操作中,却有太多的股民和基民经不起贪婪的诱惑和恐惧的洗礼,终日忙碌于追涨杀跌的循环中。
长期坚持定投
与追涨杀跌相对应的是追跌杀涨,这样才能真正赚到钱。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战胜内心的贪婪和恐惧做到跌时买,涨时卖,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终日忙于买卖操作还不如安心持有。毕竟股市长期看总是上涨的。更何况基金本身就是一种长期理财工具,需要的就是长期投资。而为了规避买入点过高带来的投资风险,更好的办法足采用基金定投的策略,通过长期不问断的投资,来摊薄投资成本,这样就不会因为买在高点而懊悔,也不会因为错过了低点买入时机而沮丧。
一味跟风损失惨重
热衷跟风听消息
案例:郭志杰是个大四学生,2007年2月开户入市。这时候郭志杰认识了一个叫“王哥”的老股民,王哥经常会放出消息,而且非常准。
5月23日,郭志杰根据“王哥”消息再次全仓杀入光华控股(000546),然而转眼之间,“5・30”不期而至。光华控股股价死死钉在了跌停板上。郭志杰问“王哥”怎么办,“王哥”说先捂着会有反弹的。但经过了一个多月,光华控股却丝毫不见起色,反而越跌越深。这时候“王哥”又放出话来,说主力已经不做了,让他赶快出货。这时,光华控股已经从17块多的高位跌到了7块多,郭志杰这一刀割下去损失了60%,不仅将上半年的全部利润亏光,还赔了不少本钱。
听消息炒股迟早满盘皆输
听消息,炒消息,甚至是买消息。一直以来,在中国这个新兴加转轨的股票市场中,股民对之乐此不疲。虽然许多人一开始确实赚了不少钱,但只要一直听下去,最后总是会亏得一塌糊涂。因为市场上的大部分消息都是空穴来风,还有许多消息是庄家故意放出来吸引散户来帮他们“抬轿子”的。所以,听消息炒股属于典型的“旁门左道”,投资理财千万要不得。
拒绝跟风炒作,坚守价值投资
置身于重庆素有“小峨眉”之称的缙云山狮子峰顶上,望着山下飘浮翻滚的云海,徐蓓不禁触景生情,向记者讲述起他搏击股海14年那充满辛酸血泪和执著追求、最终走向胜利坦途的坎坷历程。
那是一部苦难史。
从1994年11月,他陆续向股市投入了260万血汗钱,至2005年7月,赔得竟只剩下了6万元钱。
那又是一部欢乐史。
从2005年7月至2007年4月底,他奇迹般地又从6万元,赚回到460多万元。
历时仅仅只有22个月,他竟狂赚了7000%!资金整整翻了70倍!
这惊人的盈利幅度,在华夏大地近1亿的股民中,实属罕见!
“为何原来赔得那么惨,后来赚得那么多?仅仅是因为行情的走牛?”记者问。
“并非如此。”徐蓓说:“我从1994年入市至今,已经历了几轮的牛市和熊市,但过去不论牛市熊市都赔钱,现在理念变了,又掌握了正确的投资方法,才使我走向了今天的成功。股市是个舞台,演悲剧,也演喜剧。它更是所学校,在交织着激烈搏杀、成与败的‘沙场’上,有多少惨痛的教训和走向胜利的感悟,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1994年底,20岁的徐蓓在同事指导下,买入了第一只股票――闽闽东。没几天,1万元就赚了几千元。
股市赚钱的魅力,已攫取了徐蓓的心,让他欲罢不能。
他回家软磨硬泡父亲和舅舅。最终,让父亲、舅舅把家里多年几十万的“老底儿”拿给了他。
徐蓓开始在股市追梦。他以5.80元的价格,全仓买入琼海德A(现海德股份)。第二天,这只股一下子蹿到了8元多,当他查看着自己账户上已拥百万时,心里像打翻了蜜糖罐一样甜!这一夜,实现了“百万梦”的徐蓓失眠了。
然而,第二天琼海德的股价直往下掉,很快从8元多又打回到5元多时,他傻眼了――他不仅吐出了所有的盈利,而且还亏了钱。
进入股市虽然并不顺利,但他的事业发展却是异常火红。他先后与人合办过石子厂、开办了皮鞋连锁美容院、营销玉米、黄豆和煤炭的物资经营部、玻璃钢研究所、玻璃原料有限公司、盈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几乎没有一项失败过。
事业的成功,使他春风得意,在股市里亏了“窟窿”,他就用生意上赚的钱填进去,但还是赚少赔多,甚至越填亏得越多。但他仍不停手。
厄运终于向这个“雄心万丈”的年轻人袭来。
2004年3月,一位朋友神秘地告诉他,说兰陵陈香(600735,现名ST陈香)有大资金介入,消息非常可靠,证券公司的大户们都在买入。徐蓓立马在6.70元左右全仓杀入。此后,整整十多个交易日,天天阴跌,徐蓓的账户在急剧地缩水。4月22日,兰陵陈香停牌,公布业绩严重亏损,并戴上了“ST”帽子。至2004年8月,股价跌得只剩下2元。
此时,徐蓓投资的资金已损失百万元,他欲哭无泪。
闻此消息,债主纷纷逼上门来,拿着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逼他立马还钱。他交往多年的女友向他提出了分手。
事业、股市和爱情的多重打击,将他击倒。一天夜晚,暴雨如注。他冲向了嘉陵江边。此时绝望到了极点的他仰望苍天,泪如雨下,他想抱石沉江,了却一切痛苦……
但在那一刻,父母关爱他的一幕幕又呈现在眼前,耳畔又听到体弱多病的妈妈在呼唤着“蓓仔,蓓仔……”
“我不能这么沉默,倒下,消失!我要对家庭负责!”他狠狠地将双拳砸在江滩上,“哪里倒下哪里爬起来,我要堂堂正正坚强地做人,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路!”
在嘉陵江边,当向记者重提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时,七尺男儿的他竟顿时泪水涟涟……
迷茫中,千里学艺
在经过无数次的苦苦磨砺后,他深知自己缺乏股市博弈的知识和本领。他决心寻找股市高人指点,寻找股市的真谛。
2005年4月,他到外地出差,看到当地一档“证券之夜”的节目正在热播,邀请的嘉宾是来自上海的国内证券业知名人士钟麟先生。
他曾读过钟麟先生著的《大操盘手》、《善战者》、《胜战者》、《智战者》和《庄园牧牛》等著作,曾被他博弈股市的智慧和技艺所吸引。
“他就是自己找的股市中有独到见解和高超技艺的人!”第二天,徐蓓就到电视台打听钟麟,想当面向他求教,连夜乘车赶赴上海。在上海、合肥等地苦苦追寻了1个多月后,徐蓓终于得到向钟先生当面学习的机会。
面对如此诚恳学习的小徐,钟麟把自己多年在主力机构当操盘手的感悟和操盘技艺,一点一滴,毫不保留地全倒给了徐蓓。并且对着盘面,帮徐蓓具体分析了他过去在股市中为何屡战屡败的原因。
他的言传身教,使徐蓓感受到在股市十多年迷茫中所从未有过的收获。不仅操盘的感悟和技艺提高了很多,更主要的是在理念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通过恩师的指点,他看清了,眼前的市场将发生一场巨变。随着股权改革的推进,中国股市将进入一轮超级大牛市!
2005年6月底,重新回到嘉陵江畔的徐蓓,从理念到操作思路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抛弃了散户的短视眼光,改掉了盲目进出、追涨杀跌的恶习,他要用全新的理念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挑战自己,迎接和拥抱即将来临的中国大牛市!
22个月,中国股市从漫漫黑夜中,终于迎来了曙光,迎来了满天朝霞。他同样实现了绝地反击,从低谷走向辉煌,创造出一年多时间资金翻了70倍的奇迹……
操作心得一:
赚身边熟悉股票的钱
在山城采访的日子,徐蓓几乎天天傍晚带我到嘉陵江边漫步。那里留有他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洒有他惨烈失败的泪水。但是,从2005年7月开始,嘉陵江畔竟成了他的“福地”。
他绝地反击的战斗,就在这里打响。
那是他从上海学成归来之后。市场仍处在低迷之中,踌躇满志的他正日夜筹划着如何迎接新的“战斗”,打一场翻身仗。
一天,他途经江北区嘉陵江畔时,发现有一大片废墟待开发的土地。隔江相望,就是重庆市的中心地带――渝中区解放碑。
“这是一块黄金地啊!”有商业头脑的徐蓓行驶在这块拆迁后待开发的土地上,一路感叹。回来,他一打听,那块地有334亩,是属于上市公司重庆东源公司的,最近,第二大股东重庆钢铁集团已对该公司的这块地进行了置换资产,置换价为每亩70万元。
徐蓓立即算了一笔账:股改前该公司总股本为2.5亿元,流通盘为7370万股。当时每股价为1.7元左右,算下来,流通市值约为1.2亿元。也就是说,稍大一点的机构就可做庄。再从这块地的价值来看,隔江的渝中区每亩至少在250万元,远远超过重钢的置换价。如果保守点,就按200万元一亩计算,这块334亩的土地也值6亿多元。除以总股本,每股应在2.6元。而眼前该股的价格才1.7元左右。加上股改对价支付,它的真实价格应远远高于现在的股价才对。
算清了这笔账,徐蓓心里有了底,他决定把投资ST东源(000656)作为自己打翻身仗的突破口。
但此时,ST东源正在凶猛地下跌。从2005年7月11日破位后,连续下跌,市场几乎无人问津。7月14日跌停,7月15日该股又是一个跌停!徐蓓瞅准了战机,就在这天,他在跌停板1.82元的价格下了第一笔买入单。买入后,虽然该股还在天天下跌,但今日的徐蓓已不是往日追涨杀跌的徐蓓,他感到该股这种无理性的下跌,是主力在刻意打压股价。于是,他采取越跌越买的策略。
ST东源从7月20日开始上涨,一路强劲拉升,徐蓓一直坚定持有,并进行波段操作,直到9月21日,随着东源股价创出了新高,徐蓓原本只有不足7万元的资金账户也实现了翻番。
首战告捷,使多年赔钱的徐蓓信心大增。卖掉ST东源后,徐蓓将第二个出击目标瞄向了沱牌曲酒,再次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操盘心语:
1.炒股票要想制胜,切不可盲目。要做自己熟悉的,能算清账的,看得懂的股票。
2.“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这是股市制胜的又一至理名言。2005年,他能在ST东源和沱牌曲酒这两只股中获取暴利,便是遵循了以上两条制胜法则。当时行情低迷,恐惧心理笼罩着市场。在这时能进场买股票,需要有一种勇气。他做到了这一点,同时又是做自己熟悉的股票,取胜便是必然的事。
操作心得二:
关注资金动向,摸准庄家脉搏
任何股票的上涨都是靠资金推动的。因此对市场资金流的监控,是窥测主力动向,摸准庄家脉搏极其重要的一环。为此,徐蓓在操作中,十分关注市场资金流的动向,监控着股票资金的进出情况。记者发现,在他的盘面中,有一个“神秘”的指标,专门用来监控主力资金流的动向,一旦发现某只股有大量增量资金入驻,他会从指标的变化,立马捕捉到这种增量资金介入的股票,择时介入,其成功率极其高。
他对中材国际(600970)的成功操作,就是一个典型的实战案例。
那是2006年3月31日。这天开盘不久,他那资金流的动向指标便显示,有大量增量资金入驻中材国际这只股票。他立即查阅该股资料:次新,小盘。再看盘面,该股自上市以来,长达近一年的时间,基本“卧”在那不动,目前的股价基本在庄家的成本附近。
最近3个月以来,成交量明显放大,换手率从原来的每天1.5%突然升高到4%左右。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耐心持续买进,绝非散户能够做到,这背后不是主力在连续吃进筹码又是什么?
3月31日这天,主力一改往日“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的隐秘姿态,动用巨额资金“明目张胆”地大笔买进,显然是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一迹象表明,主力马上就要启动这只股票。于是,他于当日迅即重仓杀入中材国际,买入价格为16.25元。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该股在增量资金的推动下,当天强势封于涨停。第二天,又高开高走。此后,在雄厚资金的推动下,升势强劲,至2006年5月12日,该股再拉涨停,股价创出了32.33元上市以来的新高。徐蓓见已翻番,便于当日落袋为安,暂先退出该股。这一成功的操作,使他的资金账户再拉“大阳”,重上百万大关。
操盘心语:
在激烈的博弈中,掌握市场的资金流向,是投资取胜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关注主流资金动向,把握市场的主流脉络,才能把握市场机会。投资者在实战中,要善于培养自己良好的盘面感觉,及时发现、追踪资金异动的潜力股票,做到与庄共舞,方能坐享主力拉升的欢乐。
操作心得三:
紧跟大主力,赚最没风险的钱
在挖掘徐蓓22个月如何狂赚70倍的绝技时,记者不止一次问他:“在你诸多的经验中,你能谈谈最重要的是什么吗?这22个月,中国股市稳健发展,行情红红火火,可为什么有的人却没有你获取那么多的收益呢?”
“要叫我说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看对了大势,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徐蓓回答说。
接着,他向记者讲述了奠定他这种正确理念的一件事:
2006年11月5日晚上,徐蓓观看中央电话台二套的“对话”节目。嘉宾是原国家财政部部长、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当主持人问他:“社保基金将如何介入当前中国股市?”他回答说:“社保基金进入股市,肯定会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其资金量又大,所以,大盘蓝筹和防御性板块,将是重兵布局的首选。”他接着说:“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各方都对其关照,中行、工行发行上市,社保基金都是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听着项怀诚的一番话,揣摩着“对话”的一字一句,徐蓓心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中国的牛市现在不是到头了,而是刚刚才开始!这是国家大主力公开透出的信息!我们只有紧跟大主力坚决地做多,才能在这波行情中真正获益。于是,他决定在蓝筹板块上排兵布阵,寻求大的狙击机会,赚取无风险的钱。不久,他重仓买入了大蓝筹股武钢股份。他说,宝钢认购权证到期时,由于认购权证成为了一张废纸,给了持有权证的机构以当前价格轻易收购大量宝钢股票的筹码,而在收集筹码的同时并不引起股价的盘面变化,顺利实现坐庄所需筹码。在大量筹码完成收集之后,主力在短短两三个月中即将股价拉出翻番行情。而他瞄准介入的武钢股份的认购权证,也很快要变为“废纸”,它的正股肯定会具有宝钢股份同样的机会。果然不出所料,伴随着牛市的强劲脚步,武钢股份从3元启动,稳步攀升,一路高歌。徐蓓跟从着国家队的大主力终获大胜。
操盘心语:
一只眼看市场,一只眼看政策。炒股要听党的话,跟着国家的大主力走,把握好大的方向,是在股市制胜的根本!
……
在采访徐蓓的二十多天中,记者跟随徐蓓一起“上班”。目睹他除了自己做好股票外,他还腾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带着他的团队,辅导和帮助他周围的股民朋友。他每天都精心为大家解盘,提示操作中的风险,并在他的QQ群中,及时和大家沟通交流心得体会。
李冰冰坐下来之后,并没有立即谈论投资与理财,而是首先告诉记者,她作为“L.O.V.E”公益品牌项目创始人,组织了“21世纪气候变化观察团”,走访了漓江、长白山和青海湖,实地考察当地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这几天,她刚从青海湖回来,就又立刻投入《生化危机5》紧张的宣传之中。
如今,这位出生在距离哈尔滨市区有2小时车程的小镇上的普通姑娘,依靠自己的不懈奋斗,拥有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演员”等一系列令人羡慕的头衔,而且近两年来,她凭借在好莱坞电影《功夫之王》、《雪花秘扇》和《生化危5》中的精彩演出,为世界所瞩目。特别是在《生化危机5》中,李冰冰扮的神秘特工艾达·王,以一身红旗袍搭配利落短发出场,并与著名国际影星米拉·乔沃维奇共同持枪御敌,表现十分抢眼。
然而,在李冰冰的星路历程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身为“李冰冰工作室”的老板,她又是如何理财的?
<b> 数十部影视剧:</b>
<b>“可能要做一辈子的三好学生,才够优秀”</b>
李冰冰于1973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一个普通家庭,先后在五常市五常镇第一小学、五常市第三中学、黑龙江省鸡西市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求学。谈及儿时,她告诉记者:“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虽然我们家家境并不富裕,但是特别幸福,家人都很疼爱我,给了我很大的成长空间。拍戏之前,我只是个喜欢唱歌的女孩,只想在小城市里当一名最普通的音乐老师,从来没有刻意去想过自己的未来,也不知道自己会走上演艺这一条路。”
说着,李冰冰的手机响了,她略带歉意的接了个电话之后,继续我们的采访。
1991年,18岁的李冰冰真的进入五常小学当了一名音乐教师。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认为大学里应该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自己应该成为一名大学生。抱着这样的想法,1993年,李冰冰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94年就同汤镇宗、刘松仁两位知名艺人一起,在电视剧《一路等候》中出演了杜玉玲一角。此后,她更是与陈道明、郑则仕、周迅、归亚蕾、刘佩琦等人合作,直到2000年,她因主演《少年包青天》中的侠女凌楚楚一角而被观众熟知。2004年她和刘德华、葛优合作主演的电影《天下无贼》,将事业推上了巅峰,而《功夫之王》、《雪花秘扇》和《生化危5》等三部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则让李冰冰走向了世界影坛。要知道,在此之前,能够在世界影坛取得一定声誉的华人女演员只有巩俐、杨紫琼、陈冲、章子怡等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此外,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李冰冰从1994年出道至今,已经拍摄了数百部影视作品。18年,数十部,你可以想象李冰冰有多么的勤奋与努力。如今,在圈内有着“拼命三娘”之称的她,已跻身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女星行列。
本以为能取得如此成功的李冰冰有着一定的个性和叛逆,但李冰冰却摇着头说道:“其实我们这代人的教育,从学校到家里,老师及父母对你的要求标准就是三好学生。我依然习惯这个传统的标准,到剧组,要做一个导演欣赏的好演员;做所谓的明星,就是要有好的态度、形象;我的潜意识里,可能要做一辈子的三好学生,才够优秀。”
<b>5年 72万股股票:</b>
<b>“我买股票,但绝不炒股。”</b>
1993年,刚刚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念书的李冰冰,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她为了减轻爸爸妈妈的经济负担,就自己试着接拍广告。
“我还记得第一次接拍广告,是跟地铁公司合作的,当时给了几千块钱吧。虽然不是很多,但一想到能够帮家里分担难处,让爸妈轻松点,我就觉得特别开心。”谈及最初的那段赚钱经历,李冰冰这样告诉记者。
然而,时至今日,李冰冰俨然成为当仁不让的“吸金女王”,因为除了高额片酬之外,她近年来接拍的广告代言就多达56个,其中包括GUCCI手袋、高级珠宝、腕表和欧莱雅等知名品牌。
此外,2007年华谊上市前夕,李冰冰与任泉、冯小刚等人以每股0.53元的价格购买了华谊股票。李冰冰告诉记者:“其实我不懂股票,也没想着有多少收益,因为当时老板说让我买,当时也没多想,就买了36万股。我买股票,但绝不炒股,华谊的股票在最高点90多块时,我都没有抛售,我会一直持有下去,不会再买入,也不会再卖出。作为华谊的老员工,我对华谊有信心。”
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到拍戏上面的李冰冰进一步分析说:“我之所以能成为明星股东,其实是这个产业‘核裂变’的结果。创业板算是一个二板市场,门槛比较低。但在我看来,股票总有涨跌,有些股民万一因为头脑发热,而在不恰当的时机购入了,难免会有损失。所以,媒体一定要提醒投资者必须理性投资,考虑清楚再买。”
在此前的一系列采访中,不少艺人都曾透露,演艺圈是时机不等人的,作为一名演员,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时机,发展自己,将来就会为钱而发愁。对李冰冰来说,显然,把握当下更为重要。谈及自己的理财心得,李冰冰表示,她始终相信自己的“三点一线理财法”,是简单而有效的。
“之前我对其他媒体都这样说过,我的理财方法很初级简单啊,哈哈!工作赚钱、规划好消费和存钱的比例,理性地按照计划来消费,这也许是最初级的理财方式,也许媒体都听腻了,但是对于我来说,确实很有效。还是拿买股票来说,如果我去炒股,就会影响拍戏。因为我拍戏的时候,突然听说股票涨了或者跌了,心情肯定受到影响。所以,我暂时也不打算从事房产、艺术品收藏等其他方面的投资。”李冰冰这样说着,一边喝了一口咖啡。
<b>两面 工作严格生活随性:</b>
<b>“有机会就做,没机会就等。”</b>
生活中的李冰冰,已经不用多说,记者通过亲眼所见,已经感受到她那随性的一面,而且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李冰冰时而认真思索,时而开怀大笑,一点都不矫揉造作。而工作中的李冰冰,又是什么样的呢?
记者刚提出这个问题,李冰冰的助理快步走过来,小声对记者说道:“不好意思,我们一会还有其他通告,希望您尽快采访。”
即便如此,记者还是不愿错过这样一个与眼前这位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并依然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优秀艺人多一些沟通的机会。因为记者了解到,李冰冰早就成立了工作室,而且她还是电影《》的投资人。此外,她还出席了2012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并成为第一位在内地、香港均拥有蜡像的内地女星。
那么,李冰冰本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的呢?只听她谦虚的说道:“我在工作中是个严格的人,但我特别信‘随缘’这两个字。人生就是如此,你无法去预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就像当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误打误撞做演员一样,老是觉得命运把我推到哪儿,我就去哪儿吧,有机会就做,没机会就等,毕竟人生的太多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还是那句话,珍惜当下吧。”
<b>对话李冰冰:人要学会做减法</b>
记者:生活中的你,一直都这么随性吗?
李冰冰:其实在生活里,我是个标准大宅女,哈哈。没事的时候,我就宅在家里,看看书,做做瑜伽,跑跑步。现在,我的最爱变成了陪我小侄儿玩,他特别可爱,只要见到他,你就会忘记一切烦恼事儿,太美妙了!
记者:除了你,你的家人当中还有买股票的吗?
李冰冰:其实爸爸倒是十几年的老股民了,而且还是个不太成功的老股民,有一阵子爸爸好像赔得特别厉害。看着他老人家挺难过的样子,我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我还劝过爸爸,让他别碰股票了,还不如买房子呢。
TEST测一测
你适合投资股票吗?
1、你看上一件很贵的衣服,而再过半个月商场会是假日打折季,你会怎么做?
A、等半个月,看看那件衣服还有没有,如果有就买下
B、太贵了,不买
C、怕以后买不到,二话不说先买下来
2、你买股票,是为了?
A、赚钱B、替代储蓄C、玩玩
3如果投资股市。你的资金来源是?
A、长期不用的闲钱 B、朋友合资
C、每月的工资
4、你的家庭对股市的态度是?
A、全家皆股民 B、支持理解
C、不关心
5、你认为自己做投资最大的优势是?
A、心态好,不怕被套 B、消息灵通C、有经验和智慧
6、炒股赚钱后,你会?
A、把盈利也投入股市
B、把盈利存银行
C、把盈利立刻花掉
评分标准:
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
18-15分:恭喜你!你很适合投资股票,你能审时度势地判断什么时候“出击”能取得利益最大化。
14~10分:你有投资股票的潜力,须知金钱是赚来的而不是省来的,在现实中多学习,你可能会做得很好。
9―6分:抱歉,看起来你并不太适合进行股票投资,因为凭一时兴起做事是炒股大忌,你应该考虑得更慎重。
做完测试,再听听股神巴菲特选股票的心得吧:
黄金关键词1:市盈率
――划怎样的船,更胜于你怎样划
作用:衡量股市的泡沫
市盈率=每股股价/每股年收益(一般为12个月)
如果想衡量某只股票的投资价值,或是判断股市的泡沫大小,最方便的就是参考这个数值。
实例出镜:假设一只叫做“巴黎铁塔”的股票,现在每股股价为10元,在过去的12个月中每股年收益为2元,那么市盈率就是5,也就是说投资者每投资5元钱就可以得到1元的收益。
专家点评:巴菲特说,与其不断花力气去修补一条不好的船,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换条好船上。从市盈率上,可以判断出你所投资的这家企业是不是一条“驶得快,抗风险”的好船。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投机的泡沫也不大。而国际上公认的市盈率水平区间划分是:
0-13:价值被低估――极度值得投资
14-20:正常水平――值得投资
21-28:价值被高估――谨慎投资
28+: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不建议投资
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不同股票,其市盈率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市盈率,同行业间的比较似乎更有意义。
贴心提示:根据2010年1月的数据,许多银行股的市盈率都在20以下,值得关注!
黄金关键词2:市值
――不要用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利益
作用:判断成长的空间
一家上市公司每股股票的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即为这家公司的市值。
实例出镜:假设一只叫做“巴黎铁塔”一共发行了1亿股的股票,每股的价格为50元人民币,那么这间公司的市值就为50亿人民币。市场上的股票根据市值规模分为大盘、中盘、小盘。一般来说,市值超过10亿的,可称为大盘股。市值小于1亿的,则称为小盘股。
专家点评:巴菲特曾打过一个比方:一个8岁的孩子和一个18岁的孩子相比,前者再长高的空间肯定比后者要大。同样道理,如果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中小市值的公司往往有着更大的成长空间。一些“小行业”中的“大公司”在上市时,往往是以小盘股的形式出现。这些优势企业,虽然市值较小,从长远来看,却有着更大的成长潜力。
贴心提示:如果把握不准投资哪一只小盘股,可以购买以中小盘股综合指数为指标的指数基金。
黄金关键词3:分红
――买股票就是购买企业的一部分
作用:优于银行利息的“现金奶牛”
企业在一个期间内分配给股东的盈余或利润即为分红。
分红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以上市公司当年利润派发现金,也可以是公司按当年利润派发新股,或者是以公司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不过,我们最熟悉的肯定是前两种形式。
实例出镜:假设“巴黎铁塔有限公司”在公布年报后一个月宣布分红,相关的条款为“每10股派1.8元,扣税后为1.62元”,那么,持有一万股股票的你,就可以获得1620元的收益。
专家点评:巴菲特认为,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是购买了该公司的一部分,是投资而不是投机。从1988年到2004年,他在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吉列公司、富国银行的股票上投入了38.3亿美元,而从这些公司身上得到12.2亿美元的红利。显而易见,投资一只高分红的股票就如同养了只“现金奶牛”。并且,绩优股的分红一般是优于银行利息的。在熊市中,最稳健的投资莫过于保本增利,跑过通货膨胀。而分红则是“一本万利”的固定收益。特别要提的是,上市公司可以分红,意味着它有足够的自由现金流,而拥有足够自由现金流的公司在经济下滑周期,将拥有明显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贴心提示:分红之后,股票的价格会因为除息而下降,但并不影响其股票实力。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你选中的股票。专家建议,家庭流动资金的40%是投资股票的最高限额!
黄金关键词4:行业板块
――特别留心与众不同的业务
作用:寻找股市“黑马”
行业板块,即同一行业上市公司股票的统称。
实例出镜: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股票可以统称为金融板块银行股。
专家点评:对于巴菲特来说,“大路货行业”会因为没有特色、竞争异常激烈而处于劣势,而那些“旱涝保收”行业,它们的股票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在2010年,哪些是“旱涝保收”的行业呢?稍作搜索,就不难知道是“能源”和“环保”。贵金属一路行情看涨,全球石油危机不时来袭,环保和节约能源将成为未来全球人类发展的共同主题……所以能源和环保行业板块的股票都是未来要关注的成长性行业。
贴心提示:许多行业板块具有联动性,如银行和地产行业,因为存在金融关系,往往“一荣俱荣”。此外,行业板块也需要细分,比如,国际油价大跌时,传统能源(如石油)板块的股价会下跌,但新兴能源(如绿色能源)板块却可能反而吃香。
黄金关键词5:题材
――要把股价波动看作是好事
作用:提前预知多与空
能引起市场兴趣和大众跟风的话题,都是炒作题材。
实例出镜:假设巴黎将在2012年举办世博会,那么,“巴黎铁塔”这只股票很有可能在那一年成为炒作的对象,因为巴黎铁塔届时会作为游览的热门地点而收入大增。所以,我们可以称这只股票则成为巴黎世博题材股。
专家点评:巴菲特先生的理论――真正的投资人喜欢波动还来不及,市场这位老兄越沮丧,投资人拥有的机会就越多,一些超低的价格就更有可能出现在一些好公司身上。对于题材股,与其跟风买进那些市场热捧或造势出来的“虚假优质股”,不如在某些利空消息造成市场短期疲软时,买进你所看好的蓝筹股票。因为,如果你看好的公司业务稳定发展、收益稳定增长,无论股价如何波动,买它的股票都没有太大的风险。比如,国家在2010年初对房地产进行政策性调控,地产蓝筹股受到牵连而出现股价大跌,此时正是买进的大好时机。
贴心提示:题材股往往会被炒作,但一些与政府政策相关的题材,比如以区域开发(如发展)为概念的股票,就很值得关注。
金融大亨们的黄金投资语录
巴菲特: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不能承受股价下跌50%的人就不应该投资股票。
索罗斯:买自己决定的股票――不管别人是否和你想的一样,不管股市短期涨跌,坚持持股,稳中取胜。
《投资堂》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738KB
应用介绍: “投资堂”手机应用平台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无线金融服务,投资堂互动金融社区包含了有关理财的10多项内容,包括:股票、期货、外汇、黄金、基金、港股等最新行情和资讯,另外还有各种技术分析图表、股票交易、模拟炒股、股友聊天室等。支持WAP、K-JAVA、Win-dowsMobile等多种手机平台。
《手机理财Jaccount》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141KB
应用介绍: “手机理财Jaccount”是一个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理财软件。与大部分手机记账软件的功能只集中在“收入”和“支出”上不同,该软件功能并不止于此。它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提供了完整的会计财务管理功能,更提供方便的报表来统计个人的财务状况;更为可贵的是,它在保持软件专业性的同时,在易用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普通没有财会知识的人也可以很轻松地使用它。
《魔印》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339KB
应用介绍:这是一款通过手机进行商品条码查询搜索、价格比较的个人移动信息软件。选择“商品条码”项条码识别自动扫描或输入商品条码号,即可进行商品信息查询、价格比较,手机屏幕上会显示其他销售渠道的价格信息。此外,利用该软件还可以分享消费体验,帮你作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
《天行健理财》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219KB
应用介绍: “天行健理财”是一款为国内用户量身设计的专业手机理财软件,具有强大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助手等功能,不但能帮助你便捷地完成记账工作,还能帮助你分析个人财务状况,为投资理财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其主要功能包括:可以全面帮你管理个人收支、贷款、投资等;实时更新股票价格与基金净值,让你随时掌握动态行情;提供专业的财务报表,收支结余、债权债务都一目了然;提供各类分析图表,为财务规划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还可以通过支出监控,帮你培养出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
《移动保险箱》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396KB
应用介绍:这是一款让手机变成随身保险箱的应用软件,不过这个保险箱保管的是你的财务虚拟数据。在工作、生活中,大家难免会有一些重要数据和私密的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邮箱、密码等,需要随身携带,直接放在手机里又不放心,使用“移动保险箱”则可以为你解决后顾之忧,因为启动该软件时有一个要求输入密码的界面,安全性比较高。
《好吧》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464KB
应用介绍: “好吧”是一个城市消费服务类的手机软件,通过它,你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到餐厅、商场等翔实的生活消费以及交通信息,同时还可以下载数千种优惠券、查询预订酒店机票,更有趣的是,你可以尽情表现自己,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消费心得,并学习别人的省钱智慧。
《号码百事通》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1.28MB
应用介绍: “号码百事通”应用是一款基于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平台的手机应用软件,拥有订房、订餐、订机票、优惠券等丰富功能,依托于电信号码百事通的强大支持,可以有效地帮助你方便、快速、准确地获取到自己所需的各方面生活和消费信息。
《算你油》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425KB
应用介绍:这款油耗计算器软件能够帮助你计算和统计自己日常驾驶中的汽车油耗、加油费用等信息,并形成报告,在油价日涨的时候,还是比较有用的。
《会e通》
语言种类:中文
文件大小: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