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时间:2023-06-07 09:10: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第1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收到上报的高危孕产妇共51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n=250)与观察组(n=266)。对照组中,孕妇学历均大于小学及其以上学历,孕产妇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25.3±10.5)岁;观察组中,孕妇学历均大于初中及其以上学历,孕产妇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24.9±11.2)岁。两组孕产妇在生活环境、个人背景、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但给予正常的孕产妇产检检查。观察组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①对高危的孕产妇实行三早措施:早期建册、早期发现、早期处理;②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二定期检查:定期孕检及随访,定期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血糖、肝功能、B超及心电图;③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一会诊制度,即妊娠合并内科病:肝炎、糖尿病或危重病如妊高征,中度以上的请内科或全科医务人员会诊及提出治疗方案,必要时转送上级医院处理。此外,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实行个案管理,根据不同高危病种,提供不同的保健、医学指导及干预措施。对每例孕妇于孕12周前建立孕前检查档案表,常规执行孕12周做一次B超、心电图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孕中期(24~28周)前行第2次B超、心电图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腹围,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在28周后开始记录胎动情况;孕38周行第3次B超、心电图检查,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进行骨盆内诊、胎儿监护。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时,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数、孕产妇死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高危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孕产妇和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临床上引起高危妊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孕产妇和胎儿的双方面,一方面,孕产妇出现高龄产妇、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以及异常的妊娠病史等情况时可诊断为高危妊娠,另一方面,如出现巨大儿、多胎妊娠以及胎位和骨盆等异常也可诊断为高危妊娠。具有上述这些高危妊娠因素的孕产妇,即可称为高危孕产妇。临床上,在确定为高危孕产妇后,及早的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孕产妇和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有效的孕产妇管理是降低其死亡率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我国现阶段已普遍实施了孕产期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广泛推广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应用、并重点筛查高危妊娠,及时介入适当监护和管理。三级管理已经深入到城市和农村大部分地方,建立了完整衔接层次,以最大程度保护孕产妇的健康。保健手册的推广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有效的降低了“三率”(指孕产妇的死亡率,病残儿的出生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此外,高危妊娠更需要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管理,包括婚前和孕前的积极咨询,孕早、中、晚期的适时保健等。①婚前孕前积极进行遗传咨询和系统的体检,有利于早期防治高危妊娠。②怀孕前3个月应及时进行各项筛查工作,包括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等,并注意孕产妇身体保健,预防各种感染等。③怀孕13~27周时即是进入孕中期,该阶段是系统筛查的重要阶段,详细的系统筛查和高危程度的分级,有助于早期做好准备,以尽可能保证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安全。④进入孕晚期后,主要是针对胎儿进行检测,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帮助胎儿顺利娩出,并保证孕产妇的安全。本组研究数据表明,在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的管理后,观察组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数、孕产妇死亡数低于对照组(P<0.05)。王辉等人关于1670例高危孕产妇的妊娠管理和有效护理显示,给予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后筛查出,高危孕产妇发生率高达47.2%,重度高危发生率为5.6%,筛查后给予处理显著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两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4结语

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及资料来源

对象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数据资料来源于2011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县市上报的妇幼保健工作年报表及孕产期保健相关资料。

1.2方法

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后42天,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的定期检查、保健指导和追踪管理。系统保健服务内容包括早孕检查及建卡、产前检查、孕产期危险因素筛查及管理、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等。早孕建卡(孕12周内建卡),产前检查(≥5次),产后访视(≥3次)。我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依托各种妇幼卫生项目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逐步得到加强。2010年州级技术指导组汲取先进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经验,根据本州实际制定下发了《红河州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红卫字[2010]163号》方案,对全州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管理,要求全州各县市认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工作。

2结果

2.1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情况

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优劣通过产前检查率及次数、产后访视率及次数、围产保健手册管理等15个具体的工作指标来评价。资料显示全州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4.21%)及孕早期产前检查率(85.09%)均低于90%;产前检查人均次数为4.47次(<5次),产前检查≥5次者只占85.72%;产后42天检查率较低仅为76.29%;产后访视的人均次数2.63次(<3次),其中全州只有个旧、建水、蒙自3县市产后访视的人均次数>3次;全州围产保健手册的回收率为83.10%。

2.2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

2.2.1高危孕产妇筛查

要求各县市妇幼保健院牵头每个季度对辖区内所有乡镇的孕产妇进行高危因素筛查,绝大部分县市认真按照要求每年进行4轮筛查。2011年全州高危孕产妇检出率16.68%,在筛查出的高危因素中固定因素占60.70%,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疾病占39.30%。在固定因素中,年龄因素所占比例最高,异常孕产史次之。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疾病因素顺位为:其他占37.35%、胎位不正占36.75%、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占6.06%、贫血占4.57%、羊水过少占4.55%、前置胎盘占4.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3.67%、过期妊娠占2.81%、胎盘早剥占0.42%、妊娠期糖尿病占0.37%。

2.2.2高危孕产妇的管理

2011年全州各县市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均为100.00%,孕期进行药物治疗率为6.47%;高危孕产妇转诊率为28.20%;全州的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8.60%;全州孕产妇死亡10例,其中高危孕产妇死亡9例。

2.3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情况

全州高危孕产妇的检出率为16.68%;在全州助产机构发生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最高为3.00%、子痫和产褥感染次之,均为0.22%;全州助产机构手术产率为26.63%、剖宫产率为23.00%(>20%)。

2.4孕产妇系统管理效果评价

全州孕产妇死亡10例,死亡率为18.20/10万;出生儿体重<2500g所占比例为4.02%,围产儿死亡率为8.43‰,其中死胎发生率为2.66‰,死产发生率为1.67‰,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4.11‰。

3讨论

3.1存在的问题

3.1.1全州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差,产前保健质量低,不规范,具体表现在产检次数、时间、质量三方面长期以来,产前检查作为初级保健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层医院医生对产前检查的内容不了解,提供的检查通常是若干次超声和血尿常规检查〔1〕。全州产前检查人均次数为4.47次(<5次),产前检查≥5次者只占85.72%。大部分医疗保健机构未按照《红河州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孕产期保健,未建立有效的孕产期保健管理机制。孕期检查只有次数没有质量,产前检查内容简单,未按孕周要求提供保健服务;个别医疗保健机构连基本的血压也不测、尿常规不做;全州13个县市中有6个边远贫困县由于交通、经济、业务技术人员缺乏等条件限制致早孕检查率低,大部分孕妇产时才建册,甚至不建册,整个孕期产前检查只有1次B超或只是登记几次不太真实的宫高、腹围数据。

3.1.2产后访视不到位

王雪等〔2〕报道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的原因:城市主要是妇女没有接受产后访视,农村主要是妇女没有接受5次以上的产前检查。全州产后访视的人均次数2.63次(<3次),其中全州只有个旧、建水、蒙自三县市产后访视的人均次数>3次。

3.1.3高危孕产妇筛查工作滞后,筛查质量差

大部分县市乡村医生未认真管理孕产妇,不是先发现孕情,初步筛查高危孕产妇,然后由县、乡级组织人员每个季度进行复核筛查,而是等围产保健本回收后才知道本乡村是否有高危孕产妇;6个边远贫困县、乡级由于妇幼保健人员及工作经费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组织高危孕产妇筛查次数少、覆盖面小、质量低,辅助检查跟不上,筛查出的高危因素大部分是固定因素,病理因素难于筛出。

3.1.4高危孕产妇管理不仔细,管理质量低

大部分县市乡村医生只负责将围产保健本回收后发现的高危孕产妇登记上台帐,填数字,在孕期根本管理不着孕产妇;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管理不认真,不仔细,未追踪落实高危孕产妇的下落,导致部分高危孕产妇在家分娩或发生危急情况才临时呼救,延误救治。

3.1.5医疗保健机构的高危孕产妇管理成为盲区

大部分县市对医疗保健机构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院内无专人管理高危孕产妇,数据无人登记统计;筛出的高危孕产妇未下放至乡村由乡村医生进行跟踪随访。

3.1.6流动人口及计划外妊娠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处于较低水平

流动人口孕产妇大多来自边远山区农村,没有稳定工作,家庭经济条件、居住环境比较差、文化素质比较低,自我保健意识淡薄,早孕检查不及时,孕期检查不按时;计划外妊娠的孕妇不敢到医院做检查,甚至不敢到医院住院分娩,均给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3.2措施与建议

3.2.1强化政府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责任,把妇幼保健工作纳入当地事业发展规划

在资金投入、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及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改善边远农村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条件,落实解决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报酬过低的现状,稳定基层妇幼保健队伍〔3〕。

3.2.2依托“降消”项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免费服务项目、“新农合”等项目,明确各级职责

充分发挥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的作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孕产妇保健服务网;采取多种形式,如由村医或社区医生全程管理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发放服务卷方式)服务项目紧密结合等办法,逐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让农村孕产妇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免费的基本孕期保健服务。

3.2.3提高认识,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具体措施:①明确乡村医生职责,加强乡村级高危孕产妇的管理,高危管理应认真仔细到位。②加强监管,提高危急孕产妇呼救、转诊意识,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高危孕产妇识别、转诊流程及机制,使高危孕产妇救治的关口前移。③卫生行政监管部门应严禁私人诊所开展接生活动,对分娩量较大的乡镇卫生院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产科人员,切实保障医疗安全。④强化培训,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

3.2.4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应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护手段

开设高危孕妇门诊,确定合理治疗方案,选择对母儿有利的分娩方式,决定计划或适时分娩,确保母儿平安。高危孕妇的产后访视由乡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负责实施。

3.2.5加强监督指导,提高管理质量

认真按照国家《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对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

3.2.6加强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提高流动人口及计划外妊娠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第3篇

【关键词】 高危妊娠孕产妇;风险因素;预防措施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7.189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结果显示, 高危妊娠管理工作重中之重是对围产进行相关保健, 加强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与发病率, 提高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1, 2]。围产保健是对降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 选取所在社区评估管理的111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作为观察组, 再选取同期评估的111例正常妊娠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的风险因素分析与预防能够显著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南源街社区在2011年6月~2015年5月评估管理的111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评估的111例正常妊娠孕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9.2~38.5岁, 平均年龄(33.85±2.56)岁;体重42.2~86.3 kg, 平均体重(64.25±1.4)kg;其中初产妇98例, 经产妇13例。筛选出的风险因素为:该组患者人工流产次数≥3次占19.85%;孕妇体重过高或者过低;合并妇科疾病;④羊水过多;⑤ 巨大儿。对照组年龄28.8~37.2岁, 平均年龄(33.0±4.2)岁;其中初产妇96例, 经产妇15例。该组患者没有流产史以及先天性疾病等。

1. 2 方法 自行设计表格, 由妇保专职人员在产后访视时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以及职业等);孕产妇管理情况(如有无高危因素)、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死胎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低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分别为2.7%(3例)、34.2%(38例)、13.51%(15例)、10.81%(10例)、4.5%(5例);对照组分别为0.9%(1例)、30.6%(34例)、0.0%(0例)、1.8%(2例)、0.9%(1例)。观察组的死胎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低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 2 高危妊娠因素构成分析 高危妊娠因素构成第1位是高龄, 占30.11%(34/111);第2位是妊娠期糖尿病, 占27.93%(31/111);第3位是胎膜早破, 占10.81%(13/111);羊水过多/过少, 占11.71%(13/111);胎儿畸形, 占0.90%(1/111)。

2. 3 不同文化程度孕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分析 不同文化程度孕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不同, 以初中以下发生率最高, 为75.68%(84/111), 本科及以上发生率为40.54%(45/111), 高危妊娠发生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下降, 不同文化程度之间高危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4 不同职业的孕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分析 待业、农民为50.45%(56/111), 商业、个体服务人员、文员为42.34%(47/111), 公务员、管理人员为31.53%(35/111), 专业技术人员为50.45%

(56/111), 不同职业的孕产妇的高危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危妊娠既对母体产生严重的影响, 也对胎儿产生了比较大的危险[3-5]。孕妇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 诸如慢性疾病、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均会导致胎儿死亡或者新生儿疾病等情况的出现, 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围产期的死亡率。高危妊娠的风险因素具体包括:孕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 可能与身体状况有关, 年轻孕产妇身体健康, 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强, 减少部分高危因素的产生。孕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可能与高文化程度孕产妇保健保健意识较强, 针对性知识了解较多有关[6-9]。在高危妊娠构成方面, 以高龄、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过少、地贫及家族史、及胎位异常多见。提示在全面预防高危妊娠发生的同时, 重点做好多发高危妊娠的宣传和预防工作, 预防高危动态因素的发生[6-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孕产妇死胎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低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注重对高危妊娠患者的筛查, 不断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 普及围产期的保健意识, 为孕妇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方案;对 辖街内适龄妇女开展宣教工作, 利用讲座、咨询、新婚随访等方式使育龄妇女在孕前了解高危妊娠的危害, 适龄婚育, 自愿进行婚前检查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以达到减少高危妊娠发生的目的;加强培训,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高危妊娠的筛查及监护水平。在孕产妇早孕建卡及产前随访中发现高危因素, 对筛查出的高危病例应及时处理或转诊到上级医院, 接受进一步治疗, 定期随访, 督促患者落实医学指导意见, 能有效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④产前咨询及产前诊断 。指导孕妇在最佳筛查时间接受出生缺陷重点病免费筛查, 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 指导转诊到有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咨询与产前诊断[9-11]。

综上所述,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水平, 并且重视孕前及孕期健康教育、产前咨询以及产前诊断, 能够有效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慧英. 对制约高危妊娠孕产妇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预防. 北方药学, 2013(7):141.

[2] 曹开群. 提篮桥社区 2011-2013年妊娠风险因素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4(10):153-154.

[3] 王芳.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在高危妊娠管理中的应用.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105.

[4] 杨艳贞, 郑剑兰, 付景丽, 等. 产房风险管理探讨. 医院管理杂志, 1011, 18(2):172-174.

[5] 曹文玲, 郭丽兰, 张玉鑫. 高危妊娠前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0, 12(26):9.

[6] 刘姿. 对 25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19):1385-1386.

[7] 邹凤云, 林海霞. 高危妊娠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探议. 当代医学, 2012, 18(10):106-107.

[8] 胡小红. 高危妊娠产妇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 当代医学, 2015(14):20-21.

[9] 周萍. 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探讨.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 14(14):156-157.

[10] 郑林英. 对256例高危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3):466-467.

第4篇

首先,对各位领导前来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妇幼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县妇幼保健站始建于1973年,地处镇下集141号,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业务用房720平方米(400平方米属危房)。全县共有县、乡医疗单位27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8所,县级医疗单位3家,疾控中心、妇幼站、新合办、卫生监督所、地病办、红十字会办公室各一个。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20个,村妇幼保健员217人,乡妇幼专干20个。全县共有7岁以下儿童21478人,3岁以下儿童7916人,育龄妇女(15岁—49岁)74233人,已婚妇女数98927人。县妇幼站现有职工12名,其中:中级职称3名、初级3名、员士级2名、后勤人员3名、管理人员1名。主要医疗设备有b超、心电图、妇科光热复合治疗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十项分析仪、制氧机、多普勒胎心诊断仪、听力筛查仪、多功能产床等。设有儿保、妇保、婚检、放射、检验、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信息统计、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业务科室。

近年来,妇幼保健站共实施了“爱幼中心”项目、国家“npa”项目、“农村接生员培训”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周期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出生缺陷防治项目、恒天然乡村健康项目等七个项目,各类项目的实施使妇幼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县妇幼保健站紧紧抓住项目的实施,围绕“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这一根本目的,加强了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和死亡监测,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使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08%,比的90.6%提升8.48%;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2.13/10万,比的131.3/10万下降99.17/10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3.75%,比的42.34%上升51.41%;住院分娩率达94.3%,比的55.1%上升39.2%;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47‰,比的58.3‰降低了46.83‰;婴儿死亡率11.45‰,比的46.7‰下降35.25‰。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高危住院分娩率达100%,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达98%,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和“降消”项目。一是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实施承诺管理。先后制定了两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督导评估方案,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即:孕产妇死亡率在的基础上下降1/4,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7%;消毒接生率≥96%,产前检查覆盖率≥9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96%。同时,调整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业务技术指导组成人员,并于4月份召开了工作会议,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了《县妇幼卫生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从而保证了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认真开展孕产妇摸底登记。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摸清了孕产妇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外出务工孕妇和计划外怀孕妇女进行了摸底登记,将其纳入系统管理;三是农村住院产妇得到了全面救助。继续实行住院分娩限价政策和项目补助经费“垫付”制,并对救助对象进行公示。各医疗单位严格执行住院分娩限价标准: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剖宫产元/人、平产800元/人;乡镇(含中心卫生院)平产600元/人。通过限价接生,实现孕产妇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免费,在县级医院住院分娩低收费,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截至现在,全县产妇3132人,住院分娩2959人,补助产妇2390人(其中:剖宫产、残疾救助107),救助率80.8%,救助资金92.51万元。(剖宫产、残疾人救助55650元)。四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先后选派2名业务骨干参加了省项目办举办的培训班,选派县、乡两级妇产科人员2名到省级医院进修,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累计参加533人次,县乡级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为95%。各乡镇坚持例会培训制度,每两月举办一次村级保健人员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4期80班次,共培训868人次。所有培训均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学员有笔记,教员有记录,班后有问卷。五是充分利用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有利时机,从房屋、设备、人员等方面对全县产科建设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对急救药品和设备以及消毒隔离工作进行了重点管理和加强。各医疗单位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的孕产妇抢救小组,负责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县、乡两级急救网络严格执行高危妊娠的筛查、接转诊、信息反馈及管理制度,确保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25例,抢救成功率为100%。继续推进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规范化建设,健全和完善了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共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25例,抢救成 功率为100%;六是进一步落实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了高危妊娠筛查、追踪管理。高危孕产妇204例,管理高危孕产妇204例,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100%;七是坚持每季度对全县各乡镇项目工作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检查结果给予全县反馈和通报。去年共下乡监督指导4次,乡妇幼人员共下村监督指导120次。八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促进全民健康教育。根据项目要求,我们积极推行“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先后制作广告牌2块,电视宣传20余次,印发宣传资料4种1万余份,刷写了36条永久性标语,办项目健康教育宣传栏9期、黑板报6期。

2、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按照《县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我们与计生密切配合,继续强化预防出生缺陷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发放流程,加强督促检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使育龄妇女健康教育覆盖率达89%以上,知识知晓率达76%以上。全县共计为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7332瓶,叶酸投服3349人,叶酸服用率达到89.2%,叶酸服用依从2431人,依从率达到72.6%。随访人次数2425人,知晓人数1908人,知晓率为91.3%。

(二)职能工作开展情况

1、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情况

一是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运转良好。我县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了相关会议,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全部集中到妇幼站统一采血,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了血片质量。全县活产数3138人,新生儿疾病筛查2926人,筛查率达93.24%,筛查出1例笨丙酮尿症患儿,患病率为0.034%;听力筛查2894人,筛查率92.22%,未检出有听力障碍患儿。

二是婚前保健工作更加规范。全县婚前医学检查应查3502人,实查2644人,婚前医学检查率75.11%;检出疾病人数75人次,疾病检出率2.84%,其中:乙肝45人,性病4人,严重遗传病2例,提出暂缓结婚医学意见6人,对检出疾病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婚前医学指导。对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均进行了有关婚姻保健知识、孕前保健知识、优生优育指导,免费发放叶酸投服知识要点、准妈妈须知、中医药孕产妇保健等宣传资料。

2、“三网”监测和信息统计。根据《“三网”监测方案》,我县对各乡镇妇幼专干举办了妇幼信息培训两期培训班,培训人员20人。各医疗机构基本能够及时规范的上报“三网”监测及各类妇幼卫生报表,对上报的妇幼卫生指标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控制,防止漏报和错报,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二是在全县医疗机构建立孕产妇及儿童死亡、出生缺陷、出生上报制度,规范了医疗机构相关登记,统一了全县各类基层妇幼卫生相关登记的表卡,规范了信息资料的管理;三是制定了妇幼专干考核管理办法,实行乡镇妇幼卫生工作年度考核,坚持县、乡两级妇幼专干例会制度和以会代训制度,不断提高我县妇幼人员业务素质;四是要求各医疗单位按时、准确上报各种信息报表。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今年,我们与计生、妇联、民政部门紧密配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印发宣传单,刷写墙体宣传标语、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降消项目”、出生缺陷防治、新生儿疾病筛查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了孕产妇保健、出生缺陷防治、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内容的咨询工作。累计举行大型宣传活动30次,举办健康教育大讲堂5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悬挂横幅36条,制作广告牌16块,电视宣传8次,办宣传栏5期、黑板报5期,刷写永久性标语16条。并对每个作新筛的新生儿发印有生“健康宝宝,幸福家庭”的宝宝服一套,通过有效的健教活动,使健康教育覆盖面达到了85%以上,对整个妇幼卫生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孕产妇保健工作。全县产妇总数为3132人,活产数为3138人,产前检查3125人,产前检查率99.65%,住院分娩2959人,住院分娩率94.3%,高危产妇住院分娩204人,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3103人,产后访视率98.9%,孕产妇系统管理3103人,管理率98.9%,孕产妇死亡率31.9/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0%。

5、儿童保健工作及托幼机构管理。全县7岁以下儿童21478人,保健管理20948人,保健管理率97.5%。5岁以下儿童14244人,3岁以下儿童7916人,保健管理7573人,保健管理率95.67%。活产数3138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1.5‰,其中婴儿死亡率11.2‰,新生儿死亡率10.8‰。按照《托幼园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甘肃省托幼园所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对全县29所幼儿园的2835名幼儿全部进行了健康检查、营养评价、肝功和血色素化验。检出龋齿1705人,沙眼874例。

6、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在每月认真开展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将每月3-5日确定为计划免疫工作日,对所有适龄儿童进行各类疫苗的预防接种,接种率达98%。

7、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孕产妇和新生死亡评审工作。去年七月份举行了一次全县助产人员技术比武大赛,评选出两个岗位能手。每季度对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情况都进行一次评审,去年共开展死亡评审四次,并将评审结果上报市妇幼保健院。

8、强化督导,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各级保健人员的工作水平。今年,我们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妇幼卫生工作进行了六轮督导检查,乡对村督导累计96次。督导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核实数据、入户调查等形式,从项目组织、资金管理、健康教育、动员住院分娩、叶酸投服随访、产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高危孕产妇筛查动态管理、畅通“绿色”急救通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督查,督导过程中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现场指导,给予纠正。同时,对妇幼专干、村保健员所负责的乡、村孕情进行动态监控,加强对高危孕妇的动态管理和跟踪随访。针对产科出血、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等严重威胁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问题,我们结合“降消项目”、出生缺陷防治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妇幼卫生重点工作,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妇幼人员633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县、乡级妇幼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为95%

三、社区卫生工作

根据《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的文件精神,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版)》国家规范,县妇幼保健站设立清源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精神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共规范化建档7691份,建档率100%;0-36个月婴幼儿健康管理364人,管理率达100%,孕产妇保健管理74人,管理率达100%,老年人健康管理686人,管理率达88.3%,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共338人,管理率达93.5%。

第5篇

1.孕产妇死亡:控制和降低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

3.消毒接生率≥98%;

4.产前检查覆盖率≥90%;

5.区、乡镇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80%。

二、项目实施时间和范围

项目覆盖全区7个乡、镇,51个行政村,于**年元月1日启动,12月31日前完成。

三、项目建设内容

**年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重症抢救中心”;基本设备配备;项目启动和宣传。

(一)人员培训

1.行政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为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妇儿工委、区妇幼保健等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按要求安排4人参加省级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目标中各相应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责任、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转诊急救系统的建立、项目监督及工作协调等。

2.区级师资培训:按省计划安排区级师资培训5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开展项目培训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孕产妇保健、产科危急重病的处理及转诊;有关卫生技术服务规范、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急救设备操作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

3.产科及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培训:按项目要求,对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内承担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进行轮训,使市三院、区防保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掌握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提高产科急救能力,重点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助产人员孕期正常处理、高危筛查早识别与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健康教育等知识培训;加强对各村村医的培训,全面提高村卫生室人员对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早孕孕妇摸底和高危初期筛查并动员孕产妇到区妇幼保健所、各乡镇卫生院建卡检查及宣传健康教育知识等工作。

4.培训方式:区项目领导小组举办专题培训班,由到省参加“降消”项目培训的人员,对区内相关单位、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人及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培训。

(二)健康教育

全面加强对乡村干部、妇女干部和乡村医生的孕期保健知识培训,逐步建立完善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网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适时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制作宣传展板和永久性固定标语,编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读本,印发“致全区孕产妇的一封公开信”,张贴“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知识”宣传画,做到每个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公共场所都有宣传画,都有固定展板(须有孕产妇急救电话号码),每个行政村都有1条以上的永久性固定标语,每一位怀孕妇女都收到一封公开信,拥有一本健康教育手册。同时,要针对农村妇女文化水平较低及受旧的风俗习惯影响等问题,积极推行“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举办“孕妇学校”、“家庭学校”,对孕产妇进行面对面的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的讲解和宣传,切实提高全区群众对“降消”项目的知晓率,提高育龄妇女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知识的覆盖率,提高群众对孕产妇急救电话的知晓率。

(三)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

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医疗救助。具体救助实施办法另行制定下发。

(四)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重症抢救中心

加强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中心建设,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实行高危孕产妇跟踪责任制,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各行政村级要建立孕产妇急救护送队、及时转送高危孕产妇;有能力开展产科业务的乡镇卫生院要加强产科建设,做好平产的接生工作,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转诊指征,杜绝滞留高危孕产妇;市三院孕产妇急救中心负责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形成全区上下贯通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技术精湛、设备完善的抢救中心,确保高危孕产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五)基本设备配备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为区妇幼保健所配备保健工作急需的基本诊疗设备。设备参照省项目实施方案中提供的品目,上报市卫生局统一配备。

(六)项目启动和宣传

召开区“降消”项目领导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参与的项目启动大会,明确项目工作要求和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具体措施,同时,利用“送卫生下乡”、街头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项目顺利启动、快速推进、全面落实。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按照省妇儿工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降消”项目工作的通知》(卫妇秘〔**〕506号)要求,成立区“降消项目”领导组(见附件1)和专家技术指导组(见附件2),

(二)部门职责

“降消项目”由区卫生局牵头组织实施;区妇联负责健康教育,并会同乡镇建立完善村级急救护送队;区计生委协助做好健康教育和动员孕妇到妇幼保健部门建卡检查工作;区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并落实项目配套工作经费;市三院负责建立健全全区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抢救中心和急救技术领导小组;区项目办负责项目日常工作及人员培训,并协助区卫生局做好各乡镇、村和医疗保健机构的指导工作;乡镇卫生院协助做好健康教育,并成立相应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抢救技术领导小组;各乡镇负责本辖区“降消”项目宣传、农村孕产妇名单确定、村级急救护送队组建等工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坚决执行限价分娩,乡镇卫生院平产不超过600元;区级医院平产不超过1000元,剖宫产不超过2000元(以上费用均不包括难产和并发症)。同时,严格控制剖宫产率,剖宫产率原则上不得超过30%,乡镇卫生院不得实施剖宫产。

(三)资金安排和管理

按照省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完善资金配套,严格资金监管,统筹安排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基本设备配备、项目启动和社会宣传等工作,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五、项目监督

区项目领导组负责对项目实施的组织、落实、质控,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全区项目进展情况组织专项督导,重点对项目计划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人员培训进修和社会动员效果;设备使用情况;急救绿色通道的运行情况;产科建设及妇幼保健服务状况;现场指导和专题讲座以及群众对项目的评价等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督导验收。

附件:1.**区“降消”项目领导组成员名单

第6篇

一、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提高保健服务质量。

1、围产期保健工作是妇幼保健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政府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极大地提高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和新生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大力保障。我乡大力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对辖区内的孕产妇进行摸底排查,卫生院妇幼保健门诊负责孕产妇的建卡建册及孕期保健工作,按孕早、中、晚期、产褥期所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时发现高危情况,以确保母亲安全。

2、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对每一位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工作。全年本院共初诊建卡建册166人,复诊340余人次,分别进行了风险筛查工作。首诊妊娠风险筛查阳性89人,筛查阳性率53.6%,对筛查阳性166人分别进行五色分级,专案管理,定期追踪随访至平安分娩,高危住院分娩率100%。

3、《母子健康手册》发放:按照县级文件要求,我乡2019年共发放《母子健康手册》101人,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孕产期,及时解决孕产妇的思想顾虑,使每个孕妇安全度过孕产期。

4、各项保健指标工作完成情况:当年妇幼年报常住孕产妇数84人,活产数124人,常住孕产妇系统管理115人,系统管理率100%,门诊建卡建册166人,孕产妇签约159人,其中普通孕产妇签60人,高危门诊建卡建册89人,高危孕产妇签89人,孕产妇产前检查340人次;高危门诊登记89例;产后访视115人,访视率92.74%,住院分娩活产数124人,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0例,低出生体重3人,低出生率2.4%;巨大儿8人,巨大儿出生率6.45%。艾、梅、乙咨询登记69人;叶酸发放128人,从上述上报情况可以看出,妇幼保健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外出流动孕产妇、出生等情况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甚至是空白点,如何加强孕情跟踪,尽量或减少漏报,是我们下一年度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重点。

二、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

1、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工作

按《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对孕妇艾、梅、乙项目知识的宣传、咨询、检测工作,确保每一位孕妇在孕期能够进行艾梅乙的检测,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确保每一位在家计划怀孕对象能够在孕前就能免费服用叶酸;孕期做好定期保健,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宣传,确保母婴安全。2019年全年HIV免费咨询、检测69人,孕期梅毒免费咨询、检测69人,乙肝免费咨询、检测69人,乙肝阳性1人,乙肝阳性检出率1.49%。

2、农村孕产妇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按照《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方案》要求,以县妇幼保健院作为全乡项目技术指导核心。同时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加强项目的宣教工作。加强项目宣教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重要内容。我乡通过采取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以及利用电视、各种形式的培训等宣传准备怀孕农村妇女及孕早期妇女补充小剂量叶酸的好处及领取叶酸的程序。通过宣传提高广大育龄妇女对于孕早期服用小剂量叶酸知晓率。

(2)、加强村级对项目知识的培训,要求对辖区内的待孕妇女进行摸底造册,并组织发放小剂量叶酸片,做好发放登记及信息上报工作。大力宣传小剂量叶酸增补相关知识,提高待孕妇女的优生优育的意识,尽量为减少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2019年我乡共发放待孕妇女及早孕妇女128人,发放叶酸316瓶,并对其进行了健康教育,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使服药对象正确了解相关知识,提高叶酸的服用率和依从率。

3、积极做好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改善妇女整体健康状况,保护劳动力资源。

我乡按照县文件精神的要求,制定了大石布依族乡2019年妇科病普查普治实施方案。规范检查流程,注重检查细节,安排好项目进度,提高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减少误诊、漏诊,确立专人对疑似病例和阳性病例进行追踪管理。因条件有限,两癌筛查无法完成。我乡从2019年9月22日开始,10月6日全面普查工作结束,共对我乡适龄妇女普查262例。明年争取上级协助完成两癌筛查工作。

4、充分发挥乡村级妇幼保健队伍,做好网底工作。为了稳定乡村级妇幼保健队伍,确保乡村级妇幼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我们积极向领导汇报,确保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资到位。

5、健康脱贫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安排,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工作,2019年度,大石布依族乡贫困孕产妇共264人,贫困孕产妇3人,贫困儿童36人,全部实施免费检查服务。共对60人贫困育龄妇女实施了免费的妇科病筛查。

三、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服务质量。

根据我县妇幼保健中心的安排,积极组织村级业务技术人员进行各类项目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重点针对孕产期保健,高危筛查,产后访视,母乳喂养等方面进行业务培训,以便各村更好的完成产后访视工作。通过业务培训,不但是高了其业务素质,还促进了妇保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学习,武装头脑,更新知识。每月例会各村保健员均能及时到会,风雨无阻,让我们及时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及工作上一些新的技术要求,并整理出各项表卡的填写规范及注意事项,从而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

四、加强对村级督导考核与指导。

年初制定督导考核方案及指导计划,实施一年至少四季度的村级考核和指导,采取入户调查,随机电话抽查、面对面的讲解等方式考核真实性。对督导结果采取全乡通报,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奖惩措施,真正体现多劳多得,调动村级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网底相对薄弱,妇保人员兼职其他业务较多,不便行使保健员职责,群众落后的思想仍然存在,许多产妇及家属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外还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宣传不到位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仍然存在。

2、对村级保健人员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除业务技能指导培训外,工作责任心的教育不容忽视。只有通过严格监督指导、考核管理和培训才能保证收集原始数据客观、真实、及时,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达到预期的项目实施效果。

3、孕产妇的外出流动性较大,无法确保外出流动的孕产妇得到规范的保健管理。影响系管率,同时也增加出生漏报率。

六、明年工作思路

1、加强对外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保健管理。

2、加大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健康保健服务的能力,加强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努力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

第7篇

一、工作目标:

新法接生率》;99%;孕产妇系管率》;97%;

住院分娩率》;98%;高危孕产妇筛查率》;95%;

高危孕妇妇住院分娩率》;98%;努力控制孕产妇死亡;

3岁以下儿童系管率》;88%;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0%;

新生儿死亡率《;10‰;婴儿死亡率《;1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新生儿窒息死亡占婴儿死亡此《;12%;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88%;托幼机构儿童保健体检率》;98%;

妇女病查治20xx人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98%.

二、主要抓工作:

(一)、主动沟通协作,不断优化妇幼保健工作环境。

首先要正视困难、抓住机遇,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妇幼卫生工作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作用,提升妇幼卫生工作的社会共识,积极争取政府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二是要继续主动当好政府的业务技术参谋,巩固提高实施 母婴健康工程 项目工作成果,特别是针对工作重点与难点,以制定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三是要通过下村业务指导、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村卫生站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思想认识,把妇幼卫生纳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更加关心、支持妇幼人员做好岗位工作,从组织上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注重健教实效,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

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意识,高度重视并自觉参与卫生保健工作,是搞好卫生工作的基础。

1、要把健康教育作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潜力较大的服务品牌,在人员、设备和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按统一计划、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要求,做好健教工作。

2、逐步规范 孕妇学校、育儿学校 教育,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际效果,城镇孕产妇健康知识和家长育儿知识教育率达90%,做好健教效果评价和教育登记工作。

3、继续利用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开展保健知识宣教,进一步发挥电话通讯便利的优势,为保健对象提供健教咨询服务。

4、针对初、高中女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以及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重视在学校、社区开展妇幼保健知识讲座,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5、在进一步做好门诊保健对象健教资料分发的同时,利用村妇幼保健网络、婚姻登记窗口、托幼机构等途径,发放各式健教宣传资料,努力扩大健教覆盖面。

(三)、狠抓工作重点,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

按 抓好二个系管、加强二个筛查、控制二个死亡 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质量,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安全。

1、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数质量指标。

2、孕产妇保健要继续以高危筛查为抓手,把孕产妇高危筛查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切实落实好每位孕妇初筛评和高危筛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高危筛查要按保健常规把好质量关,及时发现危害健康因素,努力避免漏筛错筛现象发生。对筛出的高危孕妇做到及时报告或反馈,按分级管理原则落实工作责任,对重度高危继续实行镇村联管、专人负责、专案管理,认真落实追踪随访、转诊护送、定点分娩、接诊救治等措施,努力控制高危因素而致的不良后果。

3、儿童保健要以体弱儿筛查为重点,注重发现健康问题和健康问题利用,提高儿保工作的吸引力和认同度。基层对筛出的体弱儿,要尽可能动员家长接受一次较为全面的复查,并按保健常规做好保健管理工作。要抓住小学入学需验《儿童健康档案》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抓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

(四)、面向农村基础,加强基层妇幼保健基础工作。

农村妇幼保健是整个工作的重点,也是影响全镇妇幼卫生工作水平的主要因素,必须继续予以高度重视。

1、所领导全面负责基层妇幼保健的检查指导,对基层工作指导在人力、制度、分配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妇儿保科要根据现有人员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2、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季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宗旨观念和责任意识引导,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3、采取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常规、产科并发症的处理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

4、第二季度对全院产科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进一步完善与村卫生站联系机制,提高妇幼保健服务的二个效益。同时要关心村卫生站人员的工作和学习,尽力提供服务,帮助村卫生站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6、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按排妇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争取在九月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五)、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高度重视业务技术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是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能得以发挥的前提。

1、按责权相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并实施所科二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干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骨干作用,鼓励督促中干按制度履行好各自的职权与职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根据实际情况,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督查,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建立起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具有生机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第8篇

关键词 孕产妇 死亡率 产科出血干预措施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1日~2006年12月30日,全县8镇6乡妇幼专干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我院补漏调查出的孕产妇死亡病例共11例,其中产科出血致死者9例,2例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年龄19~35岁,平均27岁。方法:使用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制定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个案调查报告(包括孕期、产时、产后保健情况,死前症状、处理经过及抢救措施),对上报死亡病例由我院组织专家分析死亡原因,明确死亡诊断。我院对辖区内的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定期汇总并统计分析。

统计范围:凡我县已婚育龄妇女,自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均在统计范围之内,不包括意外死亡。

结果

2002~2006年我县孕产妇死亡11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29/10万,其中产科出血死亡9例,占死亡人数的818%。9例因产科出血而死亡的孕产妇均为山区农民。文化程度:文盲及小学7例(占777%),初中以上文化2例(占223%)。第1胎7例(占777%),第2胎2例(占223%)是计划外妊娠。

分娩地点:接生者及死亡地点。在产妇家中分娩并由农村接生婆或产妇家人接生,死于家中者8例(占889%),1例来到我院经抢救20分钟死亡。

孕妇接受孕期保健情况:产前未接受任何检查者7例(占777%),接受1~3次产前检查者4例(占44%)。

产科出血原因:宫缩乏力6例(占666%),胎盘因素2例(占222%),软产道裂伤1例(占111%)。

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的影响因素:9例产科出血死亡中,因家庭济困难,未住院分娩者6例(占666%),因个人和家庭保健意识缺乏,家庭成员对病情严重性未引起重视,未寻求任何帮助亦未转诊者3例(占33%)。

讨论

2002~2006年我县孕产妇死亡率虽有较大波动,逐年下降。近3年我县实行降消项目,每个住院分娩者都能享受150元钱的补助,我院24小时为孕产妇开设绿色通道,成立了急救中心,免费接送,使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产科出血死亡占孕妇死亡人数的818%,产科出血仍是我县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

因此,要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可避免死亡或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的孕产妇,降低产科出血发生率,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坚决取缔农村接生员,严禁家庭接生。本文9例因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中,有8例是在产妇家中由农村接生员和产妇家人接生而死,占889%。农村接生员和产妇家人不懂新法接生、更不知道识别难产,如果是难产,则由接生婆或家人强拉、硬压,如此分娩之后,母子均无恙者甚少。如果是产妇大出血,便束手无策,如不立即转诊,则只有死亡。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群众、特别是公婆对儿媳生小孩认为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现象,反对住院分娩,结果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要加大《母婴保健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依法持证上岗,对没有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证》就开展接生的人员,要坚决取缔和制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制止上述情况发生。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住院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

切实加强孕产期保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我县产科出血死亡者有777%的孕产妇产前未接受任何检查,部分孕产妇虽然做了产前检查,但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没有及时追踪观察,以致孕妇病情发展而得不到及时处理。因此,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帮助群众形成科学的保健观、生育观的同时,督促县、镇、乡、村各级妇幼保健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保证辖区内的孕产妇前检查最少5次以上,产后访视3次以上,确保服务质量。将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建册归档,实行专案管理,住院分娩。

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加强乡村医生及妇幼专干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解放老年人的思想,提高乡村医生妇幼专干的技术水平,识别危重病的能力,有针对性进行对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滞留、胎盘早剥、软产道损伤、宫颈撕裂、子宫破裂、凝血机制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培训,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提高新法接生率和接生质量,加强产时“五防”,正确使用催生素。88%的产科出血死亡发生在分娩4小时之内,提示提高产科质量是进一步降低产科出血死亡率的关键。提高新法接生质量,产时加强“五防”,实行自第一产程致产后24小时全程监护责任制,正确处理产程,可有效地降低产科出血死亡率。

建立健全抢救保障系统。建立健全县乡镇高危孕产妇急救中心和基层抢救小组,保证正常运行。

第9篇

【关键词】“降消”项目;妇幼保健;住院分娩;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2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005-02

汾西县地处山西省中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属国家级贫困县,总人口14.26万人,总面积8802,辖5镇3乡,8个乡镇卫生院,14个乡妇幼专干253个乡村医生。通过5年项目实施,提高了全县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了妇幼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资料和主要措施

1.1资料来源;汾西县“降消”项目月报、妇幼信息年报和三网(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季报,全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质量控制制度。

1.2主要措施:

1.2.1组织保障:

1.2.1.1政府牵头,统一部署。政府副县长主持召开由县财政局、民政局、广电中心、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降消”项目工作启动会议,并成立以政府副县长任组长的“降消”项目领导组,及其相配套的项目办公室、技术指导组、急救中心、急救专家组三组一室一个中心,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1.2.1.2部门配合,分工合理。县卫生局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实行目标管理;财政局对方案经费给予支持并监督资金的使用;妇联、工会、计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广电中心对项目实施进行宣传跟踪报道;领导组各部门共同协调进行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培训会议。

1.2.1.3因地制宜,制定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汾西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及其配套的《培训方案》、《健康教育方案》、《监督评估方案》、《贫困孕产妇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产科急救中心管理细则》等四个方案,二个细则,二个管理办法,制定了设备管理、死亡评审管理、贫困救助管理等八项管理制度。

1.2.1.4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每年乡政府与县政府,乡镇卫生院与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站分别签订了“降消”项目管理责任书,实行阶段性总结和年终评估考核,对优良的妇幼专干及院长进行表彰,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

1.2.2加强培训,健全网络:我们分期分批举办三级妇幼保健人员培训班,培训采取成人参与式教育。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中心卫生院产儿科人员,重点培训产儿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以提高产儿科重症识别与急救能力;对乡级产儿科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的处理、常见产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等;对村级重点强调职能转变,由接生转变为孕产妇保健、高危孕妇筛查、动员住院分娩、转诊护送、信息服务等,项目领导组,有计划地组织县乡级产儿科人员免费进修。

1.2.3狠抓产科建设,建立转诊制度:省驻县专家现场指导,对所有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评审指导,按照产儿科建设标准,帮助建立产房、待产室,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对不合格的限期进行整改。建立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在县医院成立孕产妇急救中心,设立急救小组,明确职责,以文件、传单、电视等形式向全县公布急救电话,要求做到在接到院外呼救信息后30min内救护车出发,医护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10min内到达现场。建立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村医为孕12周前的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男村医以怀孕妇女的丈夫或父母为切入点为孕妇早建册,孕产妇保健册应填村医的姓名、联系电话,以便随时提供咨询,村级发现高危孕妇评分达5分以上必须到乡级诊治,乡级发现高危孕妇评分达10分以上必须到县级诊治。各乡镇卫生院要配备必要的救护车,负责辖区内危急孕产妇的转运接送,在所有转诊过程中,必须有专职医生护送。各村委动员村民自愿成立固定的担架救护队,必要时一边由村民转运危急孕产妇,一边通过电话与急救中心联系,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上级医疗机构要及时向下级反馈转诊孕产妇的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或延误,并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项目技术指导组定期深入各医疗机构进行指导及考核。

1.2.4采取综合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救助资金的效益:①为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我县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技术小组,要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按照《山西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流程》,对每位孕妇早建册,并督促其定期产前检查,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要将孕妇住院分娩的情况如实记录在保健手册上,并将保健手册收回,定期(每周)交付县妇幼保健站。妇幼保健站按产妇所属乡镇社区将保健手册登记并定期(每周)分发给各辖区专职保健医生,辖区内保健医生负责产妇产后访视,在访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要进行正确处理。孕产妇系统管理小组每月将各辖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以简报形式进行通报,并将保健手册作为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补助的凭证。②坚持救助资金公正合理,使贫困孕产妇能够直接受益。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当地贫困孕产妇较多,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孕产妇向民政局申请凭有效证件,免去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费用,一般孕产妇凭住院分娩票据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后其余部分不足300元者全部救助,超过300元者救助300元。

1.2.5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众保健意识:项目领导组对妇联干部、村医、计生员等进行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培训,发动他们以入户人际传播为主,实行包村包户人盯人的方法,深入目标人群家中,以召开家庭会议和个别谈心的方式,进行传播。那个村的孕产妇因未住院分娩而发病或发生死亡者由包村人员负责和解释。项目办公室针对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印发了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宣传住院分娩知识传单1万余份,利用各种会议、孕妇学校、集会等多种形式宣传。

1.2.6监督指导:县项目督导组,每年监督指导2次,深入县直各医疗保健单位,乡镇卫生院及1/3以上村卫生所听取项目工作汇报,记录原始资料及月报制度执行情况,深入目标人群家中访谈,每个自然村不少于2户,了解健康教育传播情况,对相关部门及人员配合情况如实记录,写出总结报告,上报县分管领导及项目办公室,以便掌握全县项目开展情况,及时决策及时指导。

2.结果

2.1全县孕产妇和儿童服务情况得到改善,2004年我县孕产妇死亡率185/10万,自2005年实施“降消”项目到2009年,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5年为0,住院分娩率从75.19%上升到97.89%,达到了项目开展的目的,婴儿死亡率从16.03‰下降到10.79‰,下降幅度32.69%,出生缺陷发生率从151.38/万下降到87.36/万,下降幅度42.29%,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从75.57%、54.30%上升到91.07%、60.04%,上升幅度分别为20.51%、10.57%,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从27%上升到37.71%,上升幅度分别为39.67%,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

2.2妇幼卫生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县级妇幼保健站2004年本科学历0人,大专学历6人,全年门诊2130人次,住院385人次,通过实施“降消”项目,

2009年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2人,全年门诊3216人次,住院598人次,

妇幼卫生监测工作也获得了比较准确、连续、可靠的基本资料,各类信息率先采用网络直报。“降消”项目还促进了乡级医院产儿科建设,提高了基层保健人员技术水平,保证了危急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

3.讨论

3.1实施“降消”项目加强了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妇幼卫生管理机制得到加强,提高了妇幼保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强化了基层医疗人员转诊危重孕产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深入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妇幼保健服务的能力,并提高了妇幼工作的可及性。贫困救助使农民受益面逐渐拓宽,住院分娩率大幅度上升,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5年为0,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均得到大幅度下降。“降消”项目得到广大群众和妇幼工作者的认可,获得了良好信誉。充分印证了“降消”项目策略一个共同点“主观上尽力,客观上可行”。[1]

3.2存在问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简称“两个系统管理率”)仍较低,分析其主要原因:①基层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匮乏,直接影响到农村孕产妇儿童摸底调查、保健管理等工作,如14个乡镇妇幼专干,其中4人兼妇产科医生,2人兼预防接种,3人兼乡镇卫生服务站站长,各乡镇卫生院产儿科专干90%以上为医士、护师,通过项目培训及临床进修后,已承担产儿科技术骨干,8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仅有3个。②村级卫生所人员积极性不高,服务模式上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转变。通过项目资助,各卫生所已具备基本的诊疗设备,但人员少,学历、职称、机构设置都不尽合理,又没有摆脱旧的医疗模式的影响,还是以临床医疗为主,忽视群众的保健服务,再加村级和社区医生待遇不高,任务繁重,所以孕早建册率和3岁以下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较低,也是两个系统管理中最薄弱环节。

3.3改进措施:

3.3.1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投入,继续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列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向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完善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

3.3.2功固项目成果,进一步探索妇幼保健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继续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借助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依据如:“降消”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规范等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逐步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真正使妇幼保健人员成为妇女、儿童健康守护人。

3.3.3继续做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健康教育工作,把政府对妇女儿童的关怀传达到每个家庭,让每个孕产妇主动接受妇幼保健服务,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第10篇

2019年我市妇女保健工作要围绕卫生计生中心工作,以“两纲”为统领,以不断增进妇女健康为目标,以完成重大公共卫生、基本公共卫生妇女保健服务项目为重点,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妇女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依靠本市妇女保健网络,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全面促进我市妇女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妇女保健主要指标

孕产妇死亡率﹤7/10万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

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5‰以内

剖宫产率低于47 %

产前筛查率(户籍人口)>90%

产前诊断率>60%

县级水平高危筛查率>95%

巨大儿发生率﹤5.2%

当年出生医学证明发证率>95%,废证率﹤1%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妇女保健项目100%达标(叶酸、两癌筛查)

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98%以上

梅毒治疗率达到95%以上

二、主要策略与措施

(一)实施妇女保健服务均等化

1、深化基本公共卫生妇女保健服务项目

2019年继续推行免费妇女保健服务政策,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1)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

规范“免费孕产妇保健服务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妊娠管理。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妇女保健技术服务的通知》[ 杭卫办〔2016〕6号]文件要求对建德市内常住孕产妇在孕期实行了5次免费产检,孕期建册时免费血尿常规检查、血型、肝肾功能化验、艾梅乙免费初筛检测,免费产后访视、免费产后42天检查,同时将产检及随访内容实时完整录入杭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各基层保健单位按《杭州市孕产妇系统管理办法》要求,以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管理质量为重点,完善和优化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确保符合条件的妇女儿童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2)   免费产前筛查

进一步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保障孕妇知情选择权,加强对检测异常孕妇的追踪随访,提高我市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率,提高全市的产筛质量。

(3)推广应用《母子健康手册》

进一步加强我市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根据《关于转发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广母子健康手册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卫办妇女[2017]3号) 文件精神了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及时督导并总结经验,完善使用流程,在发放过程中,指导孕妇准确录入身份信息,规范讲解手册的内容、作用、意义和使用方法,引导孕妇利用手机版母子健康手册开展自我监测和自我健康教育。

2、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认真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深化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目标人群服药率、依从率达到国家目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经费管理,加强质量评估,推进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工作。落实宫颈癌和乳腺癌项目防治工作。

(1)艾梅乙阻断母婴传播

加大宣传力度,贯彻落实《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对基层的专项业务考核细则,以孕前优生检测、孕期检测为前提,查清艾梅乙感染的育龄妇女,提供孕前和孕期咨询、治疗及母婴传播阻断的流程方案,普及知识,以达到各项指标100%完成。一年两次对专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加强基层人员的培训,强化监督评估和资金监管,提高需方补助率。

(2)“两癌”筛查项目

进一步落实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项目工作。做好“两癌”查治工作质量管理,加强两癌筛查质量控制,严格按项目要求完成筛查任务,并做好对查出疾患的治疗。

(3)增补叶酸项目

依据浙卫发(2009)25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加强与计生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优化叶酸发放管理模式,做好发放登记,重点落实风险人群的随访。

(二)妇女健康因素干预

深化母婴健康工程,加强孕产妇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强对助产士的培训力度,提升对孕产妇围产儿的救治能力。提升妇女保健服务水平。

1、 妊娠高风险育龄妇女管理

结合我市及杭州市近几年死亡孕产妇调查、监测、评审情况,发现杭州地区危重孕产妇、死亡孕产妇病例中有较大部分合并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属于不宜妊娠的对象,如果在孕前或孕早期进行干预,孕产妇死亡就可以避免。今年继续实施妊娠高风险育龄妇女的监测与评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管理。

2、 创新流动孕产妇管理机制

建立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多部门协同的“发现一个,管理一个”的管理模式。加强我市流动人口管理,实施以“暂住证为主,居住地为辅”的管理原则,加强对妇女保健知识及政府针对流动人口所出台的各种保护性、优惠政策等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对保健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3、加强对助产机构产科门诊保健服务质量的督导。开展对孕妇的健康宣教,促进减痛分娩法和陪伴分娩服务的开展,积极倡导自然分娩;对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剖宫产率的指标列入考核内容。积极开展孕妇营养与体重管理工作,市级医院设置营养门诊,针对孕妇营养、高危孕产妇报告、未建卡报告进行重点监管,切实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提高危重孕产妇管理率。

4、提高辖区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加强妇幼保健人员自身学习和利用例会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同时进行理论测试。针对弱势项目针对性再强化。形式采用专家授课,微信平台课件自学,焦点问题答辩,轮流授课(每次例会安排3个乡镇妇幼保健人员参与相关知识授课)及轮流完成全市信息统计工作(每季2-4个乡镇)。开展一次健康教育主题PPT演讲比赛。2019年底之前完成辖区三年一次的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服务技术复训。

(三)加强妇女卫生信息化管理

1、实施《全国妇女卫生调查制度》,加强数据质量控制,严防妇女卫生信息泄密,确保妇女卫生信息安全。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启用和规范管理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精神,完善《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网络,加强妇女信息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全面落实妇女卫生调查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操作水平,提高实时输入率;注意孕产妇信息的收集与输入,确保系管率稳定在正常水平;

2、保健信息网络直报

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产前筛查、婚前医学检查信息管理工作,根据网络直报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统一报告口径,提高工作质量,保证直报数据的稳定、准确、真实、可靠,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提高对信息资料的利用率,使基层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获取辖区内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的信息,提供主动服务。

3、《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根据浙江省卫生厅下发的管理规范要求,加强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强化法律与责任意识,做到专室、专柜、专人管理,规范档案存放,加大督查力度,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质量,提高发证率。改善《出生医学证明》打印设备,采用双屏显示,减少录入信息错误,减少发证差错,降低废证率。做好2019年新旧出生医学更换衔接工作,做好新版出生证的使用与真伪鉴别;对留存的旧版出生证进行严格的清点上交,统一销毁。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出生证移交及年底入馆工作。

4、进一步规范妇女卫生监测统计工作,加强“三网”监测

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和出生缺陷信息监测,以及下基层漏报调查是核实妇女保健统计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举措,2019年将严格按卫生部的妇女卫生统计要求,定期开展监测及年报质控调查,保证监测质量,严防漏报。

5、高危孕产妇管理

进一步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医疗、保健机构临床技术人员要培训相关的报告标准与规范,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不断完善危重孕产妇的监测,提高监测医院的报告率。定期危重孕产妇管理救治评审工作,吸取经验,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6、清晰掌握本底情况

第11篇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预防; 抢救;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89-01

产妇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且近年来是我国、我省、我县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通过对2例产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同行共同探讨。

1 临床资料 冯xx,女、24岁,G3P1疤痕子宫,宫内妊娠40周,单胎,中度贫血,于2011年12月6日入院。护理体检:T:36.5℃,P:7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阴道无流血,胎膜未破,宫高34cm,腹围96cm,胎方位:左枕前,胎心140次/分,无不良生活习惯,两便正常,社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良好,对新生儿性别无要求,对疾病认识缺乏,对治疗方案能理解和配合,心理紧张,因为疤痕子宫,担心分娩不顺利。孕妇及家属卫生知识水平较低。入院后给产科常规护理,因为疤痕子宫,决定剖腹产,术前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和防止产后出血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交叉配血等。术中产妇出现宫缩乏力,且子宫下段广泛渗血,术中出血900ml,立即开通两条静脉输液防止休克发生,给予催产素20单位宫壁注射,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500u分两次肌肉注射,输血300ml,输液2500ml等治疗护理后病情好转,观察2小时后病情稳定,送回病房继续观察。术后予1级护理,预防感染,做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等全面的身心护理措施,病人住院8天,康复出院。

2 护理对策

2.1 组织管理

2.1.1 建立完善的孕产妇抢救制度 由院领导、科室领导、业务骨干组成抢救小组,做到每当有孕产妇需要抢救时,抢救小组成员能够马上召集到位,积极进行抢救。

2.1.2 加强业务培训 特别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1.3 加强各种急救物品、设备、药品的管理 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完好率达100%,有专人负责,有检查记录,用后及时补充、随时检查维修。

2.2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

2.2.1 产前监测 产前检查时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一项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列入专项管理、定期检查。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2.2.2 产时监测 (1)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入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2)第二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会阴,防治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3)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若有裂伤及时缝合。(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小时,如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200ml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面色,观察宫缩。特别要严密观察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第12篇

一、妇幼卫生工作现状

江城县是一个典型的集“老、少、边、山、穷、战”为一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山区面积占99.6%,少数民族占81.2%,群众生活卫生条件普遍低,特别是农村边远山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因病返贫致贫现象明显,“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解决。妇幼保健服务比较脆弱,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一直处于全市平均水平之上,潜在频发、高发的危险,部分村存在新法接生盲区,提高住院分娩率缓慢,部分村社由于受传统的封建思想、民俗陋习的影响,全面健康协调的促进妇幼卫生事业任务十分艰巨。全县有5乡2镇7个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妇保组7个,有妇幼专干7人;村卫生室45个,乡村医生89人(女村医37人),接生员78人。江城县妇幼保健院占地面积700㎡,业务用房924.05㎡。设床位10张,内有儿保、妇产、检验等科室。人员编制25人,现有职工18人,卫生技术人员16人,其中中职6人,初职10人,会计、出纳各1人。

二、妇幼保健服务

(一)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孕产妇总数276人,活产276人,其中:住院分娩234人,住院分娩率为84.78%,新法接生264人,新法接生率为95.65%,筛查高危孕产妇72人,高危筛查率为26.09%,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68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4.44%,无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87‰,婴儿死亡3人,婴儿死亡率为10.87‰,新生儿死亡1人,新生儿死亡率为3.62‰,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发生。

(二)综合管理

1.信息管理:根据责任目标要求,按时上报各类报表,上报信息6篇,简报1期。

2.加强对乡村监督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提出改进意见,第一季度江城县妇幼保健院38人次参加乡村级督导16次,共177天。

3.加大宣传,扩大宣传面,板报宣传2期,发放健康教育处方8900份,在门诊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台。

4.建立健全了江城县妇幼保健院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服务,违法必究。

5.本季度门诊收治病人1318人次,其中:儿保379人次、妇保703人次,其它236人次。

三、“降消”项目工作

根据“降消”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完善县、乡、村转诊体系。一季度救助贫困孕产妇86人,金额15305.00元。

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项目工作

为有效降低妇女、儿童艾滋病感染发生率,加强对新婚登记人群、孕产妇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积极选派业务骨干进驻新婚登记处、免费进行新婚登记人群健康咨询。本季度婚前保健人数258人,自愿咨询检测258人,hiv抗体检测258人;孕产妇hiv抗体检测231人,其中孕期检测198人,产时检测33人,均未检测出阳性病例。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项目目标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妇幼保健需求,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困难,面临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一)江城县地处边疆,多数为贫困山区,乡村交通、通讯不便,加之少数民族居多,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任务艰巨。

(二)由于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孕产妇贫困救助任重而道远。

(三)虽然房屋、设备和人力资源得到加强,但对日益增长的群众健康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仍有很大差异。

(四)有部分乡(镇)领导、工作人员对妇幼卫生工作认识不够,管理水平不高,队伍素质偏低,乡村专业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不高。

(五)由于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实行差额管理(院长、专干、离退休人员均差额管理),负担较重,而产科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此在执行限价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

(六)目前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责任重大。

六、下一步计划

(一)认真落实“降消”项目,加大宣传,积极主动开展贫困救助,严格执行限价政策,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二)抓住“新农合”,城镇

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积极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健康全面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积极推广适宜妇幼保健技术服务。

(四)加大投入,加强县、乡、村房屋设备、人力资源建设,完善妇幼卫生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