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7 09:10: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日月潭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日月潭教学反思

第1篇

一、教学者的角色定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学者的角色做出了一个新角度的定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者”、“引导者”这两个词是对教学者角色非常明确的定位。教学者只有对自我的角色定位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

可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思想、习惯和体制使很多教学者只是在扮演着传道、授业的角色,大多数学生始终处于单项的被动接受状态。然而,学习的本质在于主动探究,学生只有真正做到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尝试性学习,才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质的飞跃。这便意味着教学者不可以再越俎代庖,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者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灌”为“导”,也就是“导趣、导疑、导思、导创”,让学生把握学习的真正主动权,同时又教给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能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学者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引进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课堂也有很多实践形式,以下便介绍两种创新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1.与孩童天性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上小学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常会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但是他们爱动、爱玩、爱做游戏。教学者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巧妙地创设多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们在情景和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事物、学习知识。

以《黄山奇石》这一课为例,教学者可以在多媒体视频上放映一幅美丽的图画(图上是黄山的美丽景色以及各式各样美丽的岩石),然后教学者可以指着这幅图对大家说:“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美丽的大岩石,可不可以啊?”当学生们的注意力便被美丽的图画吸引过来的时候,紧接着教学者就可以对学生们说:“请大家仔细认真的观察,然后对我说你们在图画上都看到了什么模样的石头?”这时,学生们就会仔细地看着图画,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有的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不已:“我看到了吃香蕉的猴子。”“有长鼻子的大象。”“好像是仙女下凡啊!”……在这个时候,教学者便可以抓住时机,表扬学生:“同学们的眼睛真敏锐,观察得真仔细,一下子就发现了那么多可爱的‘动物’,让我们一起来和这些‘动物’交个朋友好不好?”于此同时,教学者可以把“猴子、大象、仙女……”等词语贴在相应的岩石旁边,以图片和文字相对照的方式,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词语。孩子们便会一个个指指点点,摇头晃脑的读着。

教学者以孩童的天性和课文内容相融合,以趣开头,图文并茂,精心设计导入语,这样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使得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2.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者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他们们真切地体会到:语文和生活其实就是一回事,通过学习语文,然后懂得如何生活。教学者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与生活实践相关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创造这样一种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情景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好的达到表达及口语交际的目的。

例如:《日月潭》这一课,当教学者通过对《日月潭》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日月潭的美丽风景。教学者便抓紧时机对学生说:“通过对《日月潭》这一课文的学习,我们对它的美丽风景都叹为观止。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假如今天在这里要招聘几名‘日月潭’的景点导游,你们想不想应聘当这个导游啊?如果想要的话,现在我要对你们进行导游考核,你们向游客介绍日月潭的相关知识。谁介绍、讲解得最好,谁就能成为景点导游。”这样一来学生们反应热烈,拥有高涨的积极性,教学者让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让学生们主动举手上台参加景点讲解。学生们连珠妙语,妙趣横生地运用了某些广告用语,极好的介绍了台湾日月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还能够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我。

三、结语

第2篇

一、教学实录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1.1平方厘米大约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2.你能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吗?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约40();电脑显示器的面积约10();苗苗家客厅的面积约15();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约5()。“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约5()”。预设:(1)答出(肯定,赞一个);(2)答不出。(师直接告诉)相机板书:公顷。师:有没有听过“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设计意图:在复习时,引入从已学过的常用面积单位中,填上合适面积单位,“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约5()”这一实际生活背景的素材,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引出“公顷”,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认识公顷作铺垫。]片段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1.欣赏图片谈话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风光。(课件出示: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南京明孝陵、杭州西湖和台湾日月潭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学生齐读图片中的文字。师:这些介绍风景名胜的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你觉得公顷这个面积单位经常用在什么地方?学生交流。小结: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完善板书:认识公顷)[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现实生活中风景区的面积,有利于学生借助对这些风景区的直观印象,初步感知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且常用于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研究公顷的兴趣。]2.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谈话:你想了解公顷的哪些知识?(预设:1.1公顷有多大?2.公顷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3.……)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自己找一找,算一算,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组织交流,板书:(1)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2)1公顷=(10000)平方米。3.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谈话: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联系实际感受一下。(1)活动体验。组织28个学生在现场围一个正方形。师:我们已经知道7个同学手拉手,大约长10米,同学们算一下现在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让学生直观感受100平方米的大小。)谈话: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100个。(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2)观察体验。我们学校运动场长约100米,宽约4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投影出示学校运动场)它的面积有1公顷吗?差的多吗?4.估算体验下面我们走出校园去看一看。投影依次出示江畔人家社区、莫愁湖公园、栖霞山公园图片。师:你能估计它们的占地面积约是多少公顷吗?片段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小明是个有心人,他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建了住宅楼75幢。小明实地参观楼盘后,估计了一下每幢楼长约80米,宽约10米。请你和小明一起算一算,××楼盘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设计意图:现在,房产开发商的宣传广告屡见不鲜。在设计这一实际问题时,将学生学过的公顷等新旧相关面积单位知识隐蕴其中,开发商的宣传是否属实,通过计算即辨真伪。因此,借助这样一个充满生活味、数学味的广告素材,较为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魅力。

二、教学反思

遴选生活素材,让数学更亲切。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要善于挖掘、遴选现实生活中的有效素材,让数学充盈生活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节课在创设情境、引入公顷,自主探究、认识公顷,走进生活、解决问题等几个环节中都自然呈现了精心选择、设计、整合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比如:在“体验1公顷实际大小”环节中,让28位学生现场围一个正方形的活动体验以及出示学校运动场图片的观察体验,学生非常直接的体验到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学校运动场”这一学生天天接触、置身其中的生活素材,让“1公顷的实际大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源于生活的素材选取,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距离的靠近,使得数学更亲切、更有趣。

作者:杨松 单位: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第3篇

【关键词】返璞归真;探索;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5月22日至24日,我省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无锡市蓓蕾影院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小语界的盛会,领略了来自省内各大城市的14位老师精湛的教学基本功、精彩的教学策略和精妙的育人魅力,真是获益匪浅。

感悟一:让儿童更像儿童

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儿童对活动的需要甚至比实物的需要更为需要。”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教学中就要抓住孩子的身心特点,尊重儿童特点,关注孩子的学,学生的发展,运用多种形式言语实践得到提升。这次活动14堂课,不约而同地都在“运用”“综合性”、“实践性”上下了功夫。

用特级教师陈小平院长的话说:将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一个言语实践中实践运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汪晓梅老师执教二年级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出示诗句 “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

师:小朋友快看,这透明的雨滴像什么?

生:像珍珠一样圆润。

生:像玻璃球一样透明。

师:如果你就是这一颗透明的雨滴,你是怎么睡在这绿叶上的。比划比划做动作。(学生趴在桌上睡)

师:这位小朋友头枕着睡着了。你是不是做一个甜甜的梦啊。

师:这时候一阵风吹来,左一摇右一摇,你睡在哪里啊?(学生随着老师的话在座位上左摇右摆)

生:摇床上了。

师:睡得可香了。

这个言语实践活动辅以肌体语言,富于童趣,不同年龄段的言语活动肯定是不一样的,让六年级的小朋友趴在课桌睡肯定笑场了,语文课必须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计。再如,无锡张丽敏老师执教的《夹竹桃》一课时,紧紧扣住“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失睿智”通过品词酌句、体会写法,感悟季老先生的语言风格,然后反复朗读、品味,感受语言魅力。接着,设计了写话训练,仿照这样的句式来写,我幻想它……。

交流中,学生有用课文语言改编的,也有用前面学习到的语言来写的。张老师抓住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教学演绎得相当精彩,学生的言语得到发展。非吾之拙笔所能表达一二。

感悟二:让语文成为语文

十四位教师不仅关注“教什么?还关注“怎么教?整个教学把听说读写贯注始终,十分重视孩子语文基本素养的提高。教者关注了学生言语实践活动,课堂上有了丰富的安排。袁浩先生说:“孩子的语文素养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必须要经历过程。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孩子的发展为本,学是孩子主动的学,要创设情景,关注课堂上的生成,引导孩子主动地学。”教师们也都切切实实地这样做了。

随后,特级教师陈小平院长、南京市教育硕士徐艳等就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整体点评。陈院长口直心快,点评是一针见血的,似乎不近人情。反思:我们课堂目标要求为什么难以落实?其原因是――

1.我们的语文课堂只关注了朗读,缺少了教师实实在在的指导,缺少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过程,因此学生的朗读只停留在学生个体原因的基础,对于不同的文本,应该选择不同的朗读指导策略。如《日月潭的传说》要训练学生讲故事。《孔子游春》教者缺少对学生语言训练,应关注文中美的词。《古诗两首》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2.各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新课标要求,更多地、艺术性地为学生提供书写实践机会,必须保证随堂10分钟的书写训练,包括片段练习和生字书写在内。尤其是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教者不应该一味热衷于讲解与分析文本。

3.所有的拓展训练都应该以原文为基础,以帮助解决原文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前提,是围绕原文本的教学给予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拓展延伸要恰到好处。例如,《石灰吟》的课堂上,学生品读了古诗,感受诗人于谦托物言志之后,教者通过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无锡有位壶王,在期间对日本侵略者刚正不阿、不屈不挠,就如于谦一样“要留清白在人间”。此教学片段专家评议时指出,此电影片段与本课的教学联系不大,不应该浪费课堂宝贵时间,更多地指导学生品读古诗,读出诗意,品味诗境。

4.关于写话训练(随文练笔)要把握好写的时间、方式、时机,写话不能冲淡阅读,更不能代替阅读。阅读如何与写作紧密结合?这也是我们日后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感悟三:让启蒙回归启蒙

小学语文要致力于点燃热爱,夯实基础,养成习惯。强调了汉字与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要探究每一个汉字,探究每一个关键词语。不要将汉字教学当作阅读教学的附庸。在14节课中,汉字教学词语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视,而且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科学规律。这次观摩活动,让我感受到词语不仅仅是符号,更是一幅画,一份情。

第4篇

小威廉姆E・多尔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具有伟大的文化感,因重视自己伟大的精神传统――尤其是儒家与道家,你们对精神或态度具有强烈的内在感觉,这正是充溢课程所必要的。”多尔高度赞誉了中国的精神传统对于课程的文化价值,并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母语教材,研究教材的编者。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们发现,张庆老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与后现代课程观在本质上深度一致,表现出教育理念的民族性、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本文拟从哲学观照、母语情怀、儿童立场以及实践智慧四个方面阐释对“张庆与后现代课程观”的点滴思考,以求方家指教。

哲学观照:有无相生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显性物化形式,其背后蕴藏着编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暗含着编者对于语文学科的本源、本质等形而上的思想认识。张庆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染,从先贤哲人思想中汲取了丰厚的智慧。因此,他的教材观念中自然而然地存有中国哲学的印记。

他曾引用老子的观点,认为:“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古代的战车为什么能行走,因为车轴部分是空的,才能发挥车的作用;我手中的茶壶中间是空的,才能做器物,我们住的房子不是一个水泥墩子,中间是空的,才能住人。教育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就是不仅要强调‘有’,还要重视‘无’。”

这样的观点与后现代课程观有共通之处,多尔强调课程的建构性:“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作为一种模体,它自然没有起点和终点;但它有界限,有交叉点或焦点。”体现了课程模体的低结构性和课程空间的丰富性。

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第2章)哲学意识的引领下。张庆老师提出了“倡简”的教材编写原则,突出了“约博相生,以约驭博”的理念,采取了集中目标、削枝强干的“减法思维”。如教材框架简单:“两根柱子(阅读和写作),一条龙(写字)”,贯穿小学六年十二册教材。编写体例简练:每一册教材均以“习惯篇、课文、写作和练习”四个部分组成。课文类型简明:以精读课文为主。课后练习简约:低年级主要设计两类练习,生字描红、课文的朗读和背诵,重在积累和习惯的养成;中、高年级则逐渐增加品味语言及关乎主旨的问题设计,重在语感的培养。

“简”是减轻负担,简化头绪,集中目标,突出重点,轻装前进;“简”让语文教学的“有”精而少,让语文教学的“无”广而多;“简”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学段的学习目标与重点任务,是为了给师生留下丰富的教与学的空间,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为了帮助学生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创造力。“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教材的有无之处、取舍之间,为的是教师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学生学得轻轻松松,自主并充分。

为实现“以约驭博”的课程主张,张庆先生着眼于基础教育的启蒙性与奠基性,鲜明地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表达了鲜明而坚定的“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立场。“两个基本点”,一是打好继续学习语文的基础,具体表述就是“七字诀”:识、写、读、背、作、说、习;二是打好做人的基础,具体的表述是“三个离不开”:离不开道德,离开道德的语文教育是危险的语文教育;离不开情感,离开情感的语文教育是苍白的语文教育;离不开智慧,离开智慧的语文教育是缺乏创造活力的语文教育。“七字诀”浓缩了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内容与方法,像七个动听的音符,通过每一册教材的编写,将一首宏大、亲切、和谐的交响曲,织进了儿童的语文学习生活之中。“三个离不开”则高度概括了学生小学阶段人文教育的宗旨、原则与过程,像“红、黄、蓝”三原色,为学生的心灵世界打上丰富、亮丽、明朗的人生底色。这些经典语录以简约的方式呈现出丰富的教学内涵,体现了“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的有无之道。

母语情怀――回归与创新

语文学科承载了语言养成和文化传承的双重功能,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张庆先生说:“现代社会的语文教材该怎样定位?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它应该将根子扎在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沃土之中,扎在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因为我们给学生传授的是母语,是中国汉民族的母语。传授中国汉民族母语的教学经验只存在于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之中,外国是没有的。我们还必须‘嫁接’外国母语教育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因为现代母语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传统文化是根,外国文化是嫁接上去的,母语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文化的传承与积淀,然后才是融合,而这种融合又是“为我所用”。朴素的话语蕴含了对中国语文教育的起源、本质及定位的深刻思考,确立了回归母语本源与创新母语发展两条必然路径。

布鲁纳声称“如果没有回归性,任何关于思想的理论都是无用的”。小威廉姆E・多尔认为,回归是一个人通过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回归与重复不同,重复的框架是封闭的,回归的框架则是开放的,它们之间的功能性差别在于反思在其中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便是“回归性反思”的典范之作。苏教版小语教材从教材框架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范文的编选等各个环节,都体现了母语学习的“回归性”特征,而其中最具回归性、创新性特征的是“词语韵文模块”的编排。

于漪老师曾这样评价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清晰地记得当时一打开教科书,扑面而来的是汉语独特的美,母语浓浓的情,诗情画意,充盈其间。我惊喜万分,犹如步入画廊,山欢,水笑,鸟鸣,花放,一个个文字符号向我倾诉,盼我回应。置身于汉字文化浓郁的氛围之中,美不胜收。有人说:‘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故事;一个指事字,图文并茂;一个形声字,音像俱备。这一点儿都不夸张。’”

这份浓浓的母语情结来自于苏教版教材的识字板块。词串识字是张庆老师的创举,是苏教版教材最不同于其他版本教材的亮点之一,而这一创造则脱胎于古典诗词。这些词语的串联形式整齐、押韵合辙、语义相关、意象丰富。不禁让人联想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古典诗词歌赋。它继承了蒙学的识字资源与韵语识字的传统手法,但同时又超越了《三字经》《百家姓》等道德说教性、实用功利性的框架,将文化性、审美性、趣味性、形象性、想象性融为一体。

这种基于学生的生活与兴趣,精心选择的词语串联,意象叠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葛兆光先生认为:“汉字是天然的诗歌质料,它可以由诗的建筑师随心所欲地挪来移去地建造诗境,而这种思维,乃是天然的‘诗性思维’。”“似语无伦次,而意若贯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造就了“留白”的诗性,开拓出无限想象的空间。张庆先生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化学养,敏锐地抓住了汉语的言语特质,创作了既契合汉语传统的表达方式,又符合学生节奏韵律认知的敏感性的词串,是一种典型的“回归性反思”,这种回归与发展在百年教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儿童立场――相似的和谐的振动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儿童立场的主体理念,强调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而儿童只有通过自身的选择和建构,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发展。多尔以布鲁纳、杜威、皮亚杰和怀海特等课程理论作为后现代课程的思想基础。皮亚杰认为,从生物学上,看人类学习过程是与自组织的生命系统相关联的,生命系统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相互作用并赋予自身自主性。普利高津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其关键词语是“自组织”,从热力学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而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提高其有序度的过程。布鲁纳的“心灵――对话”认识论,将个体的成长视为通过表征世界的多种途径而获得的解放。综上所述,后现代课程观强调了学习者的立场,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主张学生在对话中实现自主反思与成长。

张庆、朱家珑先生在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基础上,对学生观以及学习观进行了更加具体生动的学科阐释,响亮地提出“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教育主张,表达了鲜明的语文意识和儿童立场,他们始终坚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理解儿童的经验世界和学习需要,追求与儿童的“相似的和谐的振动”。“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

以课文编选为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力求选文简洁精短,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如《北风和小鱼》《会走路的树》等。即便是说明性文章,也凸显形象性、趣味性的特点,如《变色龙》《水上飞机》等,这些课文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教材篇幅一般较短,即使到了高年级也都只是千字文,以便于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积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包诗”又称“诗词故事”这一文体样式的尝试和创新,适合儿童的阅读需要,有利于儿童的阅读成长。古代诗词与学生言语经验相隔甚远,学习中存在较大的隔膜。运用儿童熟知而喜爱的诗词故事进入诗歌,拉近了文本与儿童之间的距离;同时,“文包诗”是诗词鉴赏的变体,是对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的启蒙,可以为初中之后的诗词鉴赏提供学习的铺垫。

对于颇受争议的原文改编问题,张庆先生认为:“语文学习应该是范文语言的内化过程,语言本身就应该是规范的现代语言。所以,名家的作品进入课文不改不行。曾经有一位专家建议郑振铎《燕子》一文,应该原文引进。我读过原文,里面有很多欧化的句式和文白杂糅的句式,还有少数字十分生冷,必须要改,否则不适合学生阅读。叶圣陶先生当年编写小学国语教材时就从便教利学出发,对许多经典作品作了修改甚至改写。” 改,还是不改,必须从学生的阅读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习得目标入手去考量。

如何在“和谐的振动”中实现学生的语文成长?张庆先生提出了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策略,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词串识字、字源识字、随文识字等都是激趣的有效手段;生活化作文体系的编排践行了“课标”的理念:“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张庆先生认为,无论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必须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真正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将教师从权威者的“神坛”上请下,转化为“平等的首席”。只有让教材、教师的“振动节拍”和学生“本身固有频率的节拍”相同或相近,才能在学生的心灵中形成和谐的振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成长。

实践智慧――丰富与严密

不管哪种版本的教材,编者都要考虑教材必须为教师以及学生所理解和运用,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与学的问题需要从实际的而不是理论的观点来处理;即不是从相互排斥的理论观点,而是从自身局部的‘存在方式’来考察。”确立了一种重要的观点,那就是:理论从实践而来并在实践中发展。

张庆老师自称“草根”研究,其教育观念来自多年的教育实践与思考。他曾经引用过《庄子》中的寓言来诠释语文规律:“‘’和‘忽’要在‘混沌’的头上给他凿‘七窍’。他们每天在他的头上凿―‘个‘窍’,到了第七天,‘七窍’凿好了,可是‘混沌’也―命呜呼了。毫无疑问,‘’和‘忽’的用心是好的,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混沌’就是自然的状态,是不该有‘七窍’的。硬是给他凿出‘七窍’,反而害了他。”“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综合的,你硬是要像数理化那样,构建一个知识点、能力点的网,进行线性的训练,这不啻是在‘混沌’的头上凿‘七窍。’

后现代课程观运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的思潮,崇尚一种非线性的、开放的课程。多尔确立课程4R原则之一――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为了促使学生和教师产生转变,课程应具有‘适量’的课程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 。在众多学科之中,语文是最具丰富性的学科,其中的不确定与干扰性因素较其他学科要多得多。因此,从纯理论的角度,在语文学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训练线路,然后分门别类地训练,是违背语文学习规律的。

张庆先生敏锐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丰富性与综合性,旗帜鲜明地反对建立唯知识点的线性的训练系统:“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 他提出了“熏锅屋”“布云说”“聚沙说”等语文教学观点:

“教语文好比‘熏锅屋’,开始是洁白的墙壁,只要你长年累月烧菜做饭,慢慢就熏成黑屋了。

“教语文就是‘布云’, ‘不有云千朵,焉得雨淋淋?孰知落雨者,竟是哪片云!’

“学理若筑塔,习文是聚沙。铢积复寸累,日久气自华。”

这些简约而形象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张庆老师的实践智慧,即顺应语文学科的混沌性与不确定性,提倡用长期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大语文观。

同时,张庆先生并不排斥科学性,对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排体系,张庆老师作了如下阐述:“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落实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要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式上升。”落实目标,统筹安排,因课设练,螺旋上升是其中的关键词。

以三上《日月潭的传说》一文的课后练习为例,编者根据传说故事的文体特征,在能力训练方面,设计了讲故事的练习,而练习2、3则是运用相关词语或成语,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几个习题的设置目标一致,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训练学生内化课文语言和外显表达的能力,可以说是因课设练的典型设计。在其后而出现的《争论的故事》一文的练习中,也出现了“讲讲这个故事”的练习,但要求变为“把人物争论时的语气读出来”,两次讲故事的要求各有侧重,对学生能力培养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状态。从中可以看出,张庆先生的课程观具有整体框架及发展核心,暗含了学科的科学性特征。

张庆先生曾对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进行过学科本位的深入思考。他说:“什么是‘中’?不偏谓之‘中’。反思这一轮的语文课改,其前期出现的一些做法并不是不好,而是在‘度’的把握上出了问题。“什么是‘庸’?不易谓之‘庸’。难道天下还有不变的东西?我想了想,这恐怕就是指日常的一些东西,比如,天天都要吃饭,要喝水,要睡觉,这是不会改变的,这就叫做‘庸’……语文教育中有没有不会改变的东西?语文的‘根’在哪里?顾名思义,语文课就是要抓‘语’抓‘文’……”

张庆先生反复强调,语文课就是要抓“语”抓“文”,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点是学习语言文字,无外乎“识字、阅读、习作”六字。这些都是语文教育永恒不变的规律所在,也是学科的科学性所在。

张庆先生的这一观点正契合了后现代课程观4R中的“严密性”原则。后现代课程观并不绝对反对科学,它所超越的是现代课程观中封闭的、单一的、线性的、机械二元论的科学,提倡的是充满创造力和不确定性的科学,从而让后现代课程观跳脱“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论的泥淖。如此看来,张庆老师共具丰富性与严密性的实践理念与后现代课程观的内在机理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