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灾减灾条例

防灾减灾条例

时间:2023-06-07 09:10: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灾减灾条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防灾减灾条例

第1篇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的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根据县民政局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发挥“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宣传教育功能,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唤起社会各界对公共安全风险的高度关注,促进全社会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乡实际,现就做好全乡“防灾减灾日”活动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及时间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活动自5月9日开始至5月13日结束。

二、活动领导小组

乡上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组长,乡政府副乡长、乡武装部部长为副组长,党政办主任、民政助理员、各包村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民政助理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活动内容

(一)大力开展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

1、开展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村、站(所)要结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与他人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和避险经验,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面向公众,认真做好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防震减灾、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沙尘暴防治等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2、各村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播放减灾知识宣传片等形式,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气象法》、《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应对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及各种传染病等灾害的有效处置办法和应对措施等应急知识。

3、宣传周活动期间,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在显眼位置悬挂横幅,在全乡内营造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二)认真组织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5月12日,各村要组织农牧民群众、学生结合本辖区灾害风险特点,开展一次综合防灾减灾避险逃生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三)扎实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村要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点对农村危旧住房、中小学校舍、集贸市场等各类公共场所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工作,要动员和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提高全社会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

四、其他事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村要抓紧制定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提前做好现场布置、宣传资料准备等工作,逐项抓好落实,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第2篇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根据x减委发【2016】号文件精神,为做好“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能力及自觉性,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与技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乡利用5月12纪念日,组织全体乡村干部、群众代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安全生产和防震减灾知识。

一、于5月12日在乡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xx乡防震减灾会议和并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培训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和《地震安全性评价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内容包括《地震知识》、《动物震前异常反应》、《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等,我们从地震基础知识,到震情识别技能、灾情速报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热爱防震减灾事业的业务骨干。

二、在xx乡文化广场悬挂标语、横幅,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及现场咨询活动。活动当天着力宣传了防震、避震、地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我国地震发展形势,丰富群众防震减灾知识,向群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余份。向群众展示宣传图片5张,到各企业送发地震宣传单100余份,累计咨询人数达200余人次。这次活动对有效提高我乡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也能帮助群众正确处理地震发生与识别相关谣传。通过宣传,群众了解到防震减灾知识,接受到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

三、在xx中学进行防震疏散演练,在疏散演练警报响起后,各班同学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快速有序地跑出教室,全校师生在校长王学强的指挥下用2分13秒安全撤离教学楼。在师生们到达指定位置后,班主任清点各班人数,向总指挥做口头汇报。最后,总指挥进行活动评估、总结。为做好这次地震逃生演练,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详实的演练方案,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明确演练的重要意义、演练的程序、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对疏散路线和安全地带进行了仔细检查,消除各种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隐患,确保“逃生”路线畅通安全,真正做到了高效、有序、快捷地避震、逃生和疏散。此次地震逃生演练,使广大师生了解了防震知识、避震方法,疏散路线,树立了自救互救意识,掌握了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四、发挥地震预报观测点的作用。在我乡设立了2个观测点,发现异常情况迅速上报,通过畜、禽和自然现象密切关注地震灾害的前兆,有效地掌握地震动态。

这次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众应对地震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公众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xx乡人民政府

2016年x月13日

第3篇

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14年种植业工作要点》。《要点》明确了今年种植业工作的目标,即努力实现“三稳”“三进”。“三稳”,就是粮食稳定增产,棉油糖稳定发展,蔬菜生产稳定发展;“三进”,就是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试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科技服务重点措施推进有新进展,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新进展,资源节约利用有新进展。

今年种植业工作将突出九个重点: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强化政策引导,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6.79亿亩以上。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全面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在4大区5大作物集成推广58个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构建。

促进棉油糖稳定发展和园艺作物提质增效。稳定粮油糖播种面积,开展棉油糖等经济作物增产模式攻关。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由“园”到“区”、由“产”到“销”拓展,开展“三品”提升行动。

提升蔬菜均衡供应能力。稳定蔬菜面积,强化产销信息监测,保障总量平衡、促进结构均衡和质量安全。继续抓好南方冬春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试点,编制《全国设施蔬菜发展规划》。

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和标准。推动实施“沃土工程”,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推进耕地质量立法。

推进土肥水药等资源节约利用。解决测土配方施肥的“抓药用药”问题,推进配方肥到田和施肥方式转变。建设11个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高效大中型药械,加强科学用药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加强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结合增产模式攻关和标准园创建,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建设100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加强农药监管,创建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县,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试点,鼓励小宗特色作物用药登记,完善农药残留标准体系。

切实抓好科学防灾减灾。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完善重大灾害应急预案,提早预警信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落实好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积极探索新型主体参与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推进科技抗灾。

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加强病虫田间监测网点建设,及时监测并预警信息,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继续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百强组织联百企”活动,力争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大植物疫情处置力度,确保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传播蔓延。

突出法规建设和项目监管。推动出台《农药管理条例》,制定《肥料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规。整合现有转移支付项目,促进资金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主产区倾斜,研究建立种植业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第4篇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减灾委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区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各项工作,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市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今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目的是进一步科学分析和研究防灾减灾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大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同时,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普及防灾减灾法律知识。要通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将科学思维和法制理念贯穿防灾减灾救灾的全过程,促进国家综合防灾减灾“xx”规划任务的全面落实,有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

   二、活动时间

   5月12日是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5月11日至17日是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各街道办事处要以“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为主题,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周期间,各街道办事处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能特点,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重点以《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应急避险知识宣传为主。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支撑作用,做好气象水文灾害、地质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防范应对措施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5月12日当天,区宣传活动主会场设在时光公园,各街道办事处也可设立分会场。

   (二)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要尊重科学,依靠法制,组织各社区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针对辖区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涝、地震等频发易发灾害威胁,重点排查社区各类建筑和民房、学校、医院、生产经营场所、火车站、大型商场、影剧院、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促进我区综合防灾减灾“xx”规划的全面落实。

   (三)修订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尊重科学,依靠法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要结合预案要求分层次、分灾种、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综合演练,进一步提高本级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做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宣传报道

   各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以及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宣传报道,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具体要求

   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筹划,并根据职责分工和业务特点,制定工作方案,逐项抓好落实。全市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结束后,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总结活动情况和经验做法并形成书面报告,于5月25日前报至区民政局办公室。区民政局全面负责做好相关联络沟通和综合协调工作。

2021年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周年的日子,是国家法定的“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增强全民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全民在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时从容应对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安全。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于“5。12”防灾减灾日期间组织一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现将活动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单位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准备和落实。

   一、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2日(星期二)上午9:20开始,演练时间约30分钟。

   二、演练地点:

   阊江小学。

   三、演练内容:

   1、突发地震灾害时应急避险。

   2、地震过后人员安全疏散。

   四、参加人员:

   阊江小学所有在校师生。

   五、演练目的:

   通过此次演练,使在校师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并按照正确的疏散线路安全快速的撤离,最大限度地保护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及应急自救知识,切实提高全民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

   六、演练组织机构设置

   (一)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冯飘时

   副组长: 胡育林、方芳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在地震和其他灾害发生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全校开展防震救灾应急工作;

   2、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演练准备工作。在演练时,负责各预定区域的疏散指挥工作;

   3、负责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及应对措施。

   (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 指 挥:陶丽娟

   副总指挥:陈刘杰(政府办)

   指挥部主要职责:

   1、对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实行具体的统一指挥领导;

   2、负责及时修订演练预案,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演练准备情况,提出演练的指导意见和具体保障措施,协调参演各部门工作;

   3、检查、指导演练工作小组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并对演习情况进行讲评;

   4、演练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物资充裕、信息畅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紧急情况处置方案,保证顺利完成演练任务。

   七、 演练流程

   (一)9点20分,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的命令。工作人员将放置在各区域的防灾警报器、扬声器鸣响,发出警报信号(防灾信号为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同时,设置在各建筑物内的电铃、消防警报也同时响起。校园广播也发出警报信号,并同时播放语音信息,内容为“全体师生员工请注意,学校发生紧急情况,请大家不要慌乱,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撤离各建筑物,到预定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中!”;

   (二)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每个教室的老师要指导学生用书包护住头部迅速躲在课桌下面,抱头,闭眼,掩护好身体。”

   (三)当险情结束后,各建筑物内的疏散引导组迅速开启全部疏散通道,并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防止拥堵踩踏,积极引导师生员工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通过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向安全地点疏散。

   (四)全体师生员工在撤离各大楼后,全部在指定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合;

   (五)所有参演人员在各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中完毕后,各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负责人逐级向上汇报情况,情况汇总后由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向120、119请求支援,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此次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后续搜救受伤埋压师生工作等方面情况。最后,总指挥宣布“险情排除,本次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现场对此次演练进行简要讲评,各参演单位分别进行总结。

   八、演练注意事项

   1、演练开始后,师生员工要认真按照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有序疏散,不得在建筑物内滞留。演练指挥部将派出督查组对各楼进行专项检查,并将各楼滞留人员的'多少作为演练考评的重要指标;

   2、演练时,楼层长(或学院指定负责人)要恪尽职守,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迅速撤离;

   3、学生在撤离过程中,要听从各楼层负责人的指挥,特别在楼梯口,不准推、拉、挤,动作要迅速而又不慌不乱,排成两列纵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能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如果有同学跌倒,要尽快扶起来,迅速撤离,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踩踏的事故。各楼层负责人要在学生撤离后1分钟内检查校舍,确保无学生后撤离;

   4、疏散引导人员要沉着冷静、反应灵敏,在疏散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指挥部。

   2021年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做好今年的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全校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主题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三、活动时间

   2019年5月6日至12日(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马金龙 副组长:何常青 刘海邦

   成员:全校教师及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国旗下讲话。

   (2)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次“防灾减灾教育”主题教育班会。

   (3)各班班主任通过班级微信群发放《业土小学全国防灾减灾日倡议书》。

   (4)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主题,办一次安全手抄报,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

   (5)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由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室、宿舍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6)开展一次防地震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活动要求

第5篇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将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本年度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广震发〔2011〕1号)并要求各乡镇、单位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组织领导,今年依照市政府总体目标考核方法。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做到人员、经费落实。二是印发了市防震减灾助理员管理方法和工作职责》广震发〔2011〕5号)结合已经建立的三网一员”队伍,初步建立起了部门和(乡镇)社区、村)防震减灾工作网络。

二、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创新宣传方式。

5月6日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一是依照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安排布置全市2011年“5.12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提出了开展以“科学认识地震,理性应对灾害”为主题的市防震减灾5.12宣传周活动方案,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在宣传周期间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国务院、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各自办公区域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市民防震减灾意识。二是市政府在5月10日组织召开了全市2011年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副市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江敦杰安排部署了2011年工作任务,传达学习了四川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对“5.12宣传周活动工作进行了布置。市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毛君甫结合当前自然灾害频发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一是要有意识。要有预防各种灾害的意识;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强各方面的措施、准备和储备;三是要有责任。要认清防灾减灾形势,加强责任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防灾减灾是公共平安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生命财富平安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常务副市长林波、副市长谭伟分别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讲话,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宣传到位”并就地质灾害防治和防灾减灾形势,要求在市连山、松林镇安排应急演练。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市府办、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人武部、民航飞行学院分院等,约6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三是5月12日这天市防震减灾局与金轮防震减灾办一起深入到金轮镇社区、机关、企业宣讲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对地震应急预案制订、自救互救、农村居民抗震设防等地震应急救援和震害防御方面知识进行了宣传指导。四是市各单位、乡镇在5月12日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雒城镇三北社区组织开展了有20多名防震减灾应急队队员参加的防灾减灾平安知识讲座;雒城二小举办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览,并把社区居民请进校园参观、学习;高坪镇防震减灾办、国土办组织人员到镇街头开展了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金轮镇政府在宣传周期间派专人到社区、机关、企业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镇机关、居委会、企业配合挂出宣传标语积极响应;市邮政局在房湖公园雒城门举办了抗震救灾集邮展览”及“5.12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市教育局、财政局、公安局等单位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局部乡镇还利用宣传车在宣传周期间进行不间断地播放各种防震减灾音像制品;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号召师生及学生家长参与了全省中小学生平安知识竞赛,通过参与模拟地震应急逃生游戏,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及家长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逃生能力,更新校内防震减灾科普展板50余块,举行了15次防震平安知识讲座,制作了防震知识展板、橱窗50余个,召开了84次防震平安主题班会。

全市各部门、各乡镇、学校、社区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整个宣传周期间。强化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市民的防灾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得到大力普及,为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我市的经济社会可继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时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因地制宜。

去年的基础上将2492个社纳入宏观观测点,一是市18个乡镇、183个行政村根据地理情况和人口分布。切实做好宏观前兆观测工作,乡镇建立起镇、村“宏观信息、灾情速报、地震知识宣传、防震减灾助理员”防震减灾基础数据库,形成群测群防体系,达到全市群测群防全覆盖。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地震宏观观测员管理办法,对宏观员开展“信息、灾情”速报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上半年开展了2期宏观现象分析、研讨会活动。三是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监测台网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向市局和省地震局争取政策,并得到支持,实现地震应急、前兆、灾情、办公等信息的共享和展示的素质教育服务站建设,平时,为我市提供获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和了解及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平台;震时,成为防震减灾工作辅助业务系统,为地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紧急救援、灾民安顿、恢复重建等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目前省局基本将我市确定为全省10个项目中的一个,并将我市的机房建设作为全省的样板来建,预计项目总投资20万元。

三、努力提高震害防御能力,强化抗震设防管理。

16月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按要求审查备案4件;4月14日我局开展了2011年重点调研课题讨论活动会,一是认真执行《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抗震设防管理顺序。就“如何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强抗震设防监管,提高民居抗震设防”进行了深入研讨;5月开展了城乡建筑物抗震设防和地震平安性评价、农村防震保安等相关培训,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了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规范的监督检查。二是积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示范社区、示范乡镇创建申报工作,印发了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乡(镇)申报认定工作(试行)方法》广震发〔2011〕3号)与市民政局、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科学技术协会印发了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申报认定及管理办法》广震发〔2011〕4号)并在努力争取创建一所省级科普示范学校和一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

四、努力推进地震应急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加强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为全面贯彻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并配备应急装备、应急物资贮藏库等防震减灾基础建设共计1300万元纳入了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二是对《市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并指导乡镇、部门依照有关要求编制好本乡镇、本部门的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市、部门、乡镇为主的公共场所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三是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筹建起一支地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和26支应急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了志愿者队伍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四是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和灾情速报系统建设,指导学校、医院、企业、商场等重要场所地震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会商、监督、检查、调研活动,3月8日市防震减灾局与宁夏石嘴山市罗平县地震局开展了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会商观摩调研活动,4月8日依照市局通知精神,与教育局联系协调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实施开展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各学校本学期开学第一周组织学生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共计61次,通过演练不时完善了预案,6月15日市防震减灾局邀请市防震减灾局应急救援科与工商联一起对我市公共场所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进行了业务指导,西园酒店、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地震预案建设试点单位,已上报市局。五是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地震应急方案,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保证通信疏通。

第6篇

(1)幸福感首先是安全感——新年漫谈地质灾害防治 黎松峭

专题

(6)生命至上——强化“生命工程”筑牢民生“护坡”——202年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概览 黎俊彦 覃祚友 玉莹莹

(9)情系群众 击地灾——广西资源县两水乡对门山滑坡抢险救灾工作纪实 黎俊彦 陶琦 李强 侯艳波

(11)打造“生命屏障”和“致富通道”——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治理和管理工作侧记 陶琦 邓龙禄 梁朝标 崔如军

专题

(14)打造“五大平台”建设美丽广西——广西国土资源厅部署2013年工作 陶琦

(16)30年的防灾坚守“在广西重大地灾点肯定见到他”——记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王举平 李烈干 黄惠民 贺红梅

(18)使命在肩自担当——记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桂林站站长姜明义 满兴贤 姚元富 肖吉贵

专题

(21)生命之舟: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着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无

(24)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杨亚非

(26)抓住重点,从容应对灾害 秦光荣

法律

(28)细化落实条例规定 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解读 满兴贤

(30)网上竞得采矿权资格是否即获采矿权? 杨海翔 李莹

探索

(32)容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黄天能 彭定新

(36)arcmap环境下实现面状要素界址点坐标的智能标注 赖权有 魏小武

(40)大新县弄屯铅锌矿区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黄海景

(42)章丘市垛庄镇一带泥石流遥感解译 王凤华

(45)广西土地整理工作之我见 农兆云

欣赏

(47)水斧神工·探险乐园——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陶琦

(52)南宁名树园,仙境般的景色 黄云清

(56)风雨人生桥来度 蒙飞

(59)解密生物大灭绝——广西蓬莱滩“金钉子”发现确立纪实 陈国章

动态

(61)一个偏远山区县的信息化之路——广西融水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纪略 陈国章 黄尚宁 张燕娜

(63)让行政效能在阳光下提升——百色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区率先推行“审管分离”制度纪实 韦庆斌 符瑞香

(65)梧州:多举措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唐娟

(65)全州: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唐柏林

(65)玉林:反腐介廉建设

实现“三覆盖” 雷强

(66)田林:着力打造“民生国土” 陆文宝

(66)扶绥:“五大专项工作”推进国土测绘管理工作 黎家宁 淡石凤

(67)临沂:扎实推进民生国土建设 无

(67)通辽:多措并举保护耕地 无

(68)嘉定:领先一步助推招商引资工作 无

(68)鞍山:“三个渠道”强化便民服务 无

(68)卓资:“四坚持四突出”强化队伍建设 无

第7篇

一、地理位置及洪灾概况

二、成因分析

分析我市山洪灾害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5.人为因素造成局部山体滑坡,导致山地灾害。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山体上开采矿石、修路建房,破坏了山体结构,在强降雨的诱发下,山体滑坡、泥石流往往伴随着山洪一同泛滥,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电力和电信线路倒杆,交通道路中断,农田被毁。

三、减灾措施的探讨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山洪频发的主客观因素,我们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治标治本。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山洪灾害意识,在防御山洪灾害上,当前普遍存在着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防灾减灾当做是“短期行为”和“被动行为”,灾情发生,往往措手不及,处处挨打。防灾抗灾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因此,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防灾减灾斗争中来,树立抗灾保安全、抗灾夺丰收、抗灾求发展的思想,要把强化防灾减灾意识做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一是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报告会等各种宣传媒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全民的防灾意识;二是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传授防灾抗灾的有关知识,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三是要提高公民参与防灾抗灾的意识,认识到防灾抗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四是要建立健全一个强有力的指挥体系,组织一支过硬的抢险队伍。

2.建立专门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矿、气象部门加强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测工作,尤其是地矿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建设、国土部门要采取措施制止在山洪易发地区进行建筑、开发。在今年“5.26”洪灾中,由于气象部门预报的准确及时,各级各部门防汛责任落实,提前作好了各项准备,在抵御山洪灾害中抓住了主动权,虽遭特大暴雨袭击,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3.大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水利基础建设,提高抗灾能力是防灾减灾的有力保障。针对防御山洪灾害的需要,工程建设应着力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水库的除险加固。集中精力、财力、物力,打好险病水库歼灭战,力争三至五年内,摘掉现有险病水库的帽子,确保安全运行,发挥其正常的防洪效益。二是抓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发生山洪灾害,损失最大的一般均在城镇,因此,要把城镇防洪堤建设纳入城镇规划、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修好“保命堤”,保城镇安全。三是争取骨干防洪工程立项建设。按照我们的规划,如能在夫夷水上游修建犬木塘水库,在赧水上游修建洞口塘水库、山门水库等重点骨干工程,邵阳的山洪灾害将会得到根本的治理。

第8篇

活动主题

各村居主任,镇民政干部

工作基调

民政工作提升年活动要始终坚持“强化基础、科学管理、创优提升、争创一流”的工作基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民政工作提升年活动,要明显改善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推进管理创新和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

提升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体保障能力

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突出公开,公平、公正、严格程序,做好城乡低保家庭信息管理台账,努力打造阳光低保、公平低保。提高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低保对象积极就业。

(二)进一步提高优抚群体保障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2012]6号文件精神和军休人员各项政策待遇,实施抚恤补助金社会化发放,继续抓好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完成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工作。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建立完善新时期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体系。

(三)进一步提高特殊群体保障能力。

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和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孤儿养育模式,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

(四)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好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及时、准确核灾、报灾,切实报灾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深入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

加强村务公开何民主管理,完善村规民约,推进“421”工作法,调动村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成果。

(六)进一步完善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

进一步改进行风和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主动接受来自群众、社会和其他部门等各个方面的监督。要切实转变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坚决杜绝“生冷硬”和推诿扯皮现象。

方法步骤

(一)学习动员

各村居委员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

(二)组织实施

围绕民政工作重心任务,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抓好工作落实,落实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制度。

第9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科学避灾的参谋助手,是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必然选择。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播出机构和县气象局要充分认识准确快速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气象预警信息传播工作,努力增强服务民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播工作。

二、明确责任,密切协作。

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县广播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广播电视监测站、气象台、气象防灾减灾科要加强合作,明确职责,建立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优势,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在第一时间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送到广大群众中。建立重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制度和快速“绿色通道”。

(一)加强合作,完善预警机制。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与合作,完善广播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发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直(插)播机制,因地制宜增加固定时段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频道和时长。

(二)强化宣传,提高灾害防御能力。播出机构要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宣传报道和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相关知识的宣传。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和播出机构要履行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增强社会公众的灾害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灾害防御能力。

(三)建立预警信息绿色通道。遇有突发性气象灾害,县气象台应立即通知并及时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至广播电台、电视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必须注明提供信息的气象台名称和时间,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气象台要进行信息的严格审签。

广播电台、电视台收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级别,及时调整节目,采取主持人播报、滚动字幕条、字幕板、悬挂图标等多种方式在电视频道、广播固定频道和村村响广播频道中实时直(插)播(见表1),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高效传播,努力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第10篇

一、坚持“震情第一”,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监测管理能力

1、合理规划地震前兆台网建设。严格按照地震前兆台网的建设规范,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市地震前兆台网建设总体设计,建好市地震前兆台网。切实推进南渡深井水温、水位台和茅山断裂附近钻井应变、分量应变等新建项目。

2、科学推进数字台网遥测工作。在现在的地震速报基础上,优化操作流程,科学组织实施遥测的技术准备工作,为实现值班人员相应减少、监测管理质量不降的目标打好基础。

3、充分发挥地震监测管理公共安全服务作用。加强市域内震情监测工作,每季度组织一次震情趋势会商,有情况及时会商,为政府决策提供地震专业技术支撑;严格执行震情监视、短临跟踪和异常落实等工作规范,及时澄清地震谣传消除公众恐慌情绪,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地震专业知识服务;组织开展地震监测管理业务培训,提高地震监测管理能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4、根据《省防震减灾条例》的相关要求,及早开展城市震害预测相关工作的前期准备

5、依法规范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有序地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贯彻落实新修订实施的《防震减灾条例》,年底前出台市规范性文件;会同相关部门,将建设工程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将项目备案纳入“三合一”网络平台运行。

6、推进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按照《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和民防工作的意见〉》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地震安全社区建设,同时要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坚持标准,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确保2013年底前完成年度社区建设目标任务。

三、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地震应急救援综合实力

7、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上半年完成市地震局预案修订;编制地震局应急响应流程,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备案、督查、评估和演练制度;贯彻落实《省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管理办法》,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收集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推进“三网一员”队伍建设,配齐人员,完善通信网络,组织业务培训,实施动态管理。

8、强化地震应急演练实效。组织地震系统内的应急演练,熟悉预案规范,熟练工作流程,提高地震系统自身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时要立足本地实际,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9、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上半年,完成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联网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工作,年底前,建立以省、市联网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联网平台,制定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联网平台管理制度,规范全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联网平台管理。

10、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技术指导,做好本区域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推进工作。

四、坚持面向社会,进一步扩大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

11、抓好《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计划(2011-2013年)》的落实,健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制定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规划、年度宣传工作方案和落实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强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为主线,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全国法制宣传日、科技三下乡等重点时段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社区宣传阵地、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设置宣传展板和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连载地震科普知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12、深入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工作,要求全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一是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特别是要完成地震应急预案和地震紧急疏散预案的编制。二是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以紧急疏散、逃生避险、自救互救为主要内容的防震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学生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竞赛、举办地震科普讲座、制作防震黑板报、播放地震科普影视宣传片,在重要纪念日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活动。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地震灾情速报员,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五是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创建。已荣获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称号的学校,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带头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防雷安全管理现状;气象宣传;对策

Abstract: the so-called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mitigation, meant for lightning disaster weaken and decrease the loss of activities, and lightning disaster for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security weather content. Strengthen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management can be directly to protect the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ecurity, has now become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his paper at the current stage, the present statu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Meteorological propaganda;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雷电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雷电所产生的强大电流与磁场会对建筑物、通信设备、导航系统、各类电器等带来极严重的破坏,在各类的自然灾害中,雷电灾害已然成为最具威胁的自然灾害。

一、防雷安全管理现状

在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委员会上通过了《气象灾害预防条例》。在该条例中地15条已规定:“全国各地方人民政府必须与当地气象等部门联合,对于以往在区域内发生的各类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以及强度等展开全面调查,针对其造成的损失,加以分析,并建立一个完善的有关各类气象灾害的数据总库。对于以往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以及次数加以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出来的结果,划分出在气象灾害频发的季节,容易发生气象灾害的区域,研究防范对策。而气象部门必须及时的将发生气象灾害的可能性上报上级有关部门,然后由上级部门制定出针对气象灾害的相关保护措施,确保在气象灾害发生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最小的损失。

二、气象部门防雷减灾职能

雷电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是雷雨云中正负电荷之间不断的放电撞击所产生的极其强大的电流,其威力是相当大的,对我们所造成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国家针对雷电所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等特征,已经命令气象部门对此一定要加以高度重视,设立防范雷电等气象灾害的安全措施,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就成为了气象部门与有关工作人员的使命,同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气象雷达站建筑物结构实例设计分析

1、对于雷达天线的防护。

在防雷减灾的过程中,雷达天线的防护起到关键作用。首先,在安装雷达天线底座平台上,至少要安装两根避雷针或者避雷天线,而且必须要让避雷针与防护罩的边缘距离控制在四米以上。同时,为了较小避雷针或天线底座支撑杆对雷达天线正常工作的影响,避雷针的支撑杆要在雷达天线的边缘处使用一根强度相对较高的支撑点,可以用塑钢的管来代替之前的金属支撑点。避雷针的顶端尽量要用一根铁丝将几个避雷针连到一起,这样不仅仅会使避雷针形成的整体系统更加牢固,同时还能起到分流的作用,将电流分为几部分,减小雷达天线的压力,而且在雷电到来时,能够从各个方位接触雷电,及时的将强大的电流导入地面。对于避雷针与地面之间的引雷线一定用放置在用混凝土里面的钢筋,钢筋不要过细,因为要考虑的是在建设防雷设施时候风力对于雷达天线与避雷针的影响。

2、雷达站接地。

一般情况下,雷达站里与地连接的线基本上都采用主机房等建筑物作为雷达天线的控制室,也就是对建筑物混凝土根基里面的钢筋全都搭在一起并焊接在一起,而由于控制室属于次级防雷建筑,控制室的门窗以及楼梯等全部与滚球压环或主体根基里面钢筋相连接。

3、对于雷达天线中电缆与波导管的防护。

雷达天线中电缆与波导管的维护也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在天线连接到主控制室上的连接线上时,一定要在天线外面设置保护装置,可以套一个高强度的塑料管,与波导管一起进行等电位连接,接点至少要有三处。而在设计各类建筑物之前,一定要事先考虑好如何防范像雷电等气象灾害,所以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一定要在雷达天线一直到主控制室之间,在适当的位置留出为今后安放避雷针时候套管用的孔洞,防止今后安放避雷针时候引起没有必要的麻烦。

四、防雷安全管理与气象宣传措施

1、安全意识的加强,履行防雷减灾条例。

防雷减灾工作也是目前对于气象灾害的一项重要突破,强大的气象灾害对公共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其严重的威胁,所以,各地必须履行“防雷减灾减小损失”的职能,尤其是夏季多雨多雷电季节,一定要把防雷减灾放在安全管理的首要位置,一定要从根源上来防治雷电所带来的隐患。这还需要房地政府与气象部门的紧密配合,在工作中,气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首先要提高防雷减灾的意识,要将工作重心放在警报与预测上,在与防灾管理部门的配合下,搞好抗灾减灾,安全生产。其次,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必须要有健全的防雷生产与事故责任制,严格控制防雷减灾工作,对于防雷设施一定要购置齐全,不要留下一点能够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定期的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能不能做到防灾减灾。最后,对于防雷装置的创新与实用性一定要加强,防雷装置的安装一定要纳入城市化建设当中,在建筑物建设的同时,就要首先考虑防雷装置安放的问题,将其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要增加人们防雷减灾的意识,可以通过广播与电视向全社会宣传有关防雷减灾的法律法规与基本常识,从而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追究制。

在防雷减灾工作过程中,生产部门与气象部门一定要紧密合作,将各个部门的主要领导设为安全生产与事故的责任人,同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工作,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对于重点建筑物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防雷减灾的宣传与测报信息的反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与追究制。

总结:以雷电为主的各类气象灾害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所以,在防雷减灾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切实将防雷减灾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但是由于有些地区依然存在侥幸心理,不重视防雷装置的设置,这就为我们带来了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这并不是短时期内能完成的任务,相反的,它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第12篇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综合气象监测网络。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国土、环保、旅游、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合作。构建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着力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大力推广运用先进的预报预警技术,重点加雨、大雾、雷电、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的短时临近预报,全面提高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和趋势预测,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二、全面落实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措施

(三)切实抓好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认真做好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气象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深入查找在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到位。

(四)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发展改革、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建设、交通运输、能源等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

(五)抓紧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各县市区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抓紧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六)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江河堤防、水库、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工程设施的防灾抗灾作用。气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并加强检测、监督和管理。暴雨、山洪、滑坡等灾害易发地区,要科学制订防洪、防渍涝、防滑坡等工程建设标准,提高综合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七)加强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农业、林业、生态旅游、地质灾害、电力、交通、城镇环境、重点工程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等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三、努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八)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县市区要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要求。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经常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九)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完善多部门相互配合、资源互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传播体系。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和电信部门要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并根据需要及时增播、插播重要灾害性天气警报。人员密集场所、关键街区、主要建筑物、公交设施上布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建立村级气象灾害预警传播网,组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十)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十一)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后。根据需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主动予以应对。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科学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并及时上报灾情。认真落实减灾救灾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十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重点抓好烟叶、高山蔬菜、柑橘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增雨防雹作业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四、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十三)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灾害易发地区要延伸到村、社区、学校和企业。进一步完善气象、公安、民政、国土、建设、铁道、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环保、民航、安全监管、林业、旅游等部门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真正形成防灾减灾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