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案例

时间:2023-06-07 09:1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教学案例

第1篇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与他人分享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季节,所以,同学们,你们也要学会做一个懂分享的人哦。不同的国界,不同的地方,表达丰收喜悦的方式也会不一样。下面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秋天丰收音乐教学案例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秋天丰收音乐教学案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使学生乐意接触和了解中国民歌,能用和谐、轻松的声音演唱《丰收之歌》,表达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创造幸福的美好情怀。

2、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让学生结合歌曲了解新疆民歌的特点,并体验用多种形式进行歌曲的表演。

3、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至今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把握新疆歌曲的演唱风格,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各种形式创编各种音乐活动,渲染学习气氛。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竖笛、新疆的舞蹈服装、简单打击乐器

座位安排: (学生圆弧形坐,教师站中间)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多媒体播放)。

师生问好!

一、导入:

1、教师:同学们进教室时听到老师放的是什么歌曲吗? 学生抢答:《在希望的田野上》。

2、教师:老师再把这首歌放一遍,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回答:丰收的情景。

教师: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中国民歌,表现了人们喜获丰收、富民强国的现代梦想。

(点评:用音画共赏来营造本节音乐课甜美、亲切的欢乐气氛,顺势导入“丰收”这个话题。)

3、教师:同学们还知道多少描绘丰收的音乐作品吗?

学生回答:小提琴独奏曲《庆丰收》、歌曲《好收成》等。

4、教师: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表现丰收题材的舞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片段。(教师播放舞蹈片段)。

(点评: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帮助学习,有利于调动兴趣。)

5、教师:视频画面通过舞蹈的动作、演员的服饰以及音乐旋律特色表现了哪个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

学生回答:新疆地区。

6、教师:下面老师放几首歌曲片段,同学们听后抢答歌名。(教师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大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

学生抢答。

7、教师:这些歌曲都是新疆地区的歌曲,你还知道哪些新疆民歌?你知道新疆有哪些民族乐器吗?

学生回答:《阿拉木汗》、《娃哈哈》等;冬不拉、手鼓、萨巴依等。 (点评: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意境中进入本课的歌曲教学。)

二、进入主题:丰收之歌

1、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童声齐唱歌曲《丰收之歌》,老师用手鼓为这首歌曲现场伴奏,请同学们仔细听好老师所用的节奏型。(教师播放歌曲并用手鼓伴奏)

(节奏型× × × │× ×)

教师:刚才老师用了很多相同的节奏,你能来模仿一下吗? 学生模仿上述节奏型(特别注意切分节奏的正确)。 教师:老师用钢琴来为大家唱这首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方式模仿老师的节奏为我伴奏,好吗?(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拍手伴奏)

2、教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首《丰收之歌》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填词并演唱,曾一度流行全国。下面老师再播放一遍由胡松华演唱的歌曲,请同学们听后填表。(教师播放歌曲,出示下表)

教师:这是一首活泼、优美的新疆民歌,歌曲表达了勤劳、智慧的新疆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喜获丰收的欢乐心情。三段体A+B+A。A段旋律起伏、采用重复的手法,附点和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跳跃,显得俏皮生动。B段旋律平稳而抒情,与首尾两段形成相得益彰的对比,表达了取得丰收后的陶醉之情。

(点评:学生在连续听赏了三遍不同的范唱后,对这首民歌已经比较熟悉,加上切分节奏已掌握,学习就不太困难了。)

3、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学唱歌曲《丰收之歌》,好吗? 学生:好!

(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配唱歌词。注意开始教师应带唱,而且速度稍慢,遇到学生唱不正确的地方,可让学生自己说,并加以纠正。特别要注意上波音记号、倚音、反复记号和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一音两字的正确。)

4、教师: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欣赏一遍胡松华演唱的《丰收之歌》,仔细感受新疆民歌音乐的风格特色。(教师播放歌曲)

5、教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这首歌曲是用怎样的表演形式充分表达丰富的情感。 学生回答:歌曲热情奔放、豪爽开朗;可以边唱边舞,也可以拍打节奏等等。

6、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当“导演”用多种表现形式合作表演歌曲《丰收之歌》。 (点评: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设了和谐、愉快课堂氛围。

三、实践研究,乐海探航

1、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组长先组织组员讨论用怎样的形式表现歌曲,然后告诉大家自己组的组名,再讨论如何表演。

⑴ 一组学生穿上新疆服装用肢体动作进行简单的舞蹈表演。 ⑵ 一组学生用老师提供的简单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节奏型:小鼓 × × × × │× × × × │× × × × │× × × × │

小锣 ×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0 │

铃鼓 × 摇 × 摇│× 摇 × 摇│× 摇 × 摇│× 摇 × 摇│

圆舞板 × × × × │× × × × │× × × × │× × × × │

三角铁 0 0 0 __│0 0 0 __│0 0 0 __│0 0 0 __│)

⑶ 一组学生用竖笛为歌曲伴奏(G调演奏,注意变音“ti”的指法)。

⑷ 一组学生拍手演唱

(节奏型 × × × __ │× × × __ │× __ × ×│ × × × × ×│ )。 教师分别指导。 学生分别表演,评出最佳演出组,教师用钢琴为学生伴奏(师生互动)。

四、师生小结

教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农民辛勤的汗水才能换来可喜的丰收。让我们在音乐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丰收的喜悦、尊重农民的劳动,永远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秋天丰收音乐教学案例二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丰收之歌》,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能感知歌曲的旋律走向。

2、技能目标:

能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能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他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能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道具和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合作法、创编法

二、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欣赏一组图片,并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师语:同学们,欣赏完这一组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生汇报

师语:同学们说得真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在丰收时节创作的歌曲。

2、 学习新课

1)初听音乐,说感受。 A、听完这首音乐,你感受到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么样的?

B、生汇报

师小结:歌曲的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欢快地。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描述的场景是丹麦人民在地里劳作时的情景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可以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吗?

生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老师来范唱一遍,你们细心聆听,感受一下旋律的走向。

2)师范唱

3)按节奏领读歌词

4)跟琴唱简谱

5)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6)自主学习第二段歌词

7)检验学习成果,并解决难点句

8)跟录音完整唱

三、拓展创编

1、变换速度唱(改用稍慢的速度演唱)

1)请学生说说采用不同速度演唱的感受

2)师小结

2、器乐伴奏

1)拿出铃鼓、碰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2)老师演示,生练习

3)师生合作(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感觉来拍打节奏。)

3、丰收的季节是如此的美好,老师也想表达一下自己喜悦的心情(老师拿出道具边唱边演)

1)师表演

2)师生合作,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

四、小结和拓展

1、课堂小结——(师结语: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与他人分享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季节,所以,同学们,你们也要学会做一个懂分享的人哦。不同的国界,不同的地方,表达丰收喜悦的方式也会不一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民歌《丰收锣鼓》,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用愉悦的心情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堂吧。

秋天丰收音乐教学案例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绪情感。

2、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丰收之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进行简单的创编实践活动。

3、在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懂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唱歌曲。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互动。

2、理解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难点:

1、让学生熟悉节奏型,可以熟练的打出节奏。

2、能够按节奏型熟练地朗诵歌词。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丰收喜悦。

师:上课之前老师说出四种颜色请同学们判别初、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大家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季节?(金黄色、五颜六色、雪白色、浓绿色) 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力求学生用颜色去充分的感受季节的变迁) 师:同学们非常棒! 播放视频

1、视频播放结束了,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画面?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2、学生回答,教师综述:

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了很多水果,有香蕉、草莓、橙子,苹果、葡萄、桃子,几个小朋友还共同制作了一颗水果树,同时大家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快乐。在丰收的季节里除了会收获很多水果外还会收获一些什么东西呢?

接着老师在播放几张图片,我们看到了沉甸甸的谷穗、枝头累累的果实、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田野到村庄丰收的景象,去看那丰收的秋天。

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二、新课学习。

导语:秋天的田野、果园是那么迷人,我们的农民伯伯唱着丰收之歌从远处走来了。

1、播放《丰收之歌》音乐。

2、师:同学们初步聆听了《丰收之歌》大家能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吗? 生:欢快、热情。

2、按节奏诵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丰收之歌》。

1、师:你觉得怎样唱才能表现人们喜获丰收的情绪?

2、再次播放视频:学生再次听赏歌曲《丰收之歌》,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思想升华:知道果实是农民经过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对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

3、教师教唱,一句一句教授学生方法:多次演唱,拍打节奏演唱,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师生互动,面向全体,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在实践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

3、游戏:

1、 画画

2、猜谜语

大家来猜猜吧。(出示谜语)一个老汉尺把长,胡子长在头顶上,身穿几层单衣裳,巧把珍珠衣内藏。(打一农作物) 生:是玉米。

4、法律知识点播

四、课堂小结。

第2篇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案例评析 《老爷爷赶鹅》

一、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评析

《老爷爷赶鹅》是活泼、风趣的二部轮唱儿童歌曲。歌词采用叙事体呈现,讲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朗朗上口,符合儿童的学习兴趣。象声词“嘎嘎、嘎嘎嘎”的出现,使歌曲的童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儿童的演唱兴致。歌曲为C大调。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演唱两小节后进入,形成二部轮唱。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读,为本节课制定了比较恰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二部轮唱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歌曲的节奏表达的快乐情绪自然真挚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二部轮唱实践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协调能力。教学难点:二部轮唱时,学生容易产生“喊唱、赶拍、串调”的现象。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符合新课标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学情。

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评析

这节课王老师以“鹅”为切入点,以介绍老爷爷赶鹅进城与路人的对话为主线,整节课以人与鹅群鲜活画面为依托,让学生在听一听、背一背、看一看、说一说、唱一唱、敲一敲、拍一拍等活动中将音乐本身与音乐画面、音乐情感紧密融合,最终达到感受美、表现音乐美的目的。

学生活泼爱动,很难非常投入地上一节课。王老师这点做得很好,通过齐诵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五言律诗《鹅》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然后通过巧妙诱导,让学生模仿鹅的叫声,提高了学生学习歌曲《老爷爷赶鹅》的兴趣,并相机出示带有节拍线提示的《老爷爷赶鹅》的童谣,让学生在优美欢快的诵读中感受老爷爷赶鹅进城和路人对白时风趣、悠闲、快乐的心情,同时强调了休止符的发音要领,当孩子们熟诵了歌谣,对歌谣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王老师第一步采用的教唱方法是识谱视唱,认识节奏,指导有休止符的乐句正确的唱法。由于前两个乐句极为简单,加之学生对歌曲音调已有一定印象,学生随琴声用稍慢的速度直接跟唱曲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旋律,简单了解认识每小节的节奏,增强识谱的自信心和乐趣。第二步是节奏练习,通过学生初步识谱和视唱,找出歌曲中演唱不准确的小节,然后教师将此小节旋律作为重点,单独指导。第三步跟随旋律,填唱歌曲。学生随伴奏旋律,自己尝试填词演唱歌曲,教师稍加点拨,节奏欢快的歌曲就有了。

当学生熟悉歌词后,教师伴奏,学生齐唱,分组唱,然后引导学生关注二部轮唱的基本要领,听录音范唱,教学生找出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第一声部演唱到第三小节时)。学生进入二部轮唱的训练之中,把课堂气氛推向,这样设计既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又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升华,学生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三、对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评析

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王老师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播放鹅的图片,结合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老爷爷赶鹅》的画面和自己的感受,在教授歌曲过程中教者主要采用示范法、听唱法、打节拍法、启发联想法等方法教学,通过听、诵、赏、唱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和正确的节拍、速度演唱歌曲,感受不同节拍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潜移默化地消化本课难点。

教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的优点,把抽象的理论概念、枯燥的技能训练还原到可闻可感的音乐之中进行。因材施教,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保证,体现了面向全体性。

四、对执教者教学能力的评析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语言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中自然地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又不失厚重。教师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这节音乐课。本节课中,教师准确的弹奏、动情的范唱、生动的讲解、简练的语言、自然大方的教态,都显示了良好的音乐素养。

五、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评析

第3篇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适应性

1.1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特点

就各大高校实际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被安排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这一阶段,学生刚刚从高中校园踏入大学校园,各方面的理论知识都还比较缺乏,相应的知识体系也有待构建。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而言,其各章节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也具有很高的实操性。基于这一特点,就要求其教学过程必须结合理论与实践。不仅如此,大学计算机基础各个章节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前后知识的衔接十分紧密。如果学生对某一环知识的学习出现了脱节,就会导致其对后边知识的学习掌握难度上升。

1.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是情况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存在一些教学问题,对教学质量形成了一定影响。从课程安排上而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只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教学时段安排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诸如安排在晚上。在教学内容的布置上,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操作过少,教学活动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不仅如此,前后章节知识的衔接不畅,教学内容不成体系等,都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表现出的问题。就教学手段而言,由于教学活动过于偏重理论,许多教师都是单纯依靠PPT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性的操作,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强。

1.3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优势

案例教学法强调了教学活动对案例的应用,在实际案例中展开计算机基础教学。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自身所表现出的特点看,其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首先,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理论性较强,许多知识单纯依靠书本或是PPT是无法迅速理解掌握的。通过案例教学,将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之中进行讲解,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其次,大学计算机基础对实践操作的要求较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形成清晰认识,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最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和日常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比如word、Excel等软件工具的应用,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方便案例教学的实施。

2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展开方法

2.1展示教学案例

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展示教学案例是首要任务。但是,展示教学案例并不是通过多媒体设备直接播放即可,还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比如,在教学PPT制作的过程中,需先对教学重点进行简单梳理,然后再播放教学案例。在学生观看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暂停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案例中知识点的理解。

2.2分析教学案例

在播放完毕教学案例之后,就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更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在播放完毕“我的大学”这个演示文稿之后,学生可能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大学介绍上,而对演示文稿的制作却存在忽略情况。因此,在播放完这个演示文稿之后,教师就应该针对“我的大学”这个演示文稿对其制作方式和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要制作一个演示文稿需要从五个方面的工作入手。首先,建立一个空白演示文稿,对其版式进行选择。在选择版式的过程中,应该对“我的大学”这个题目进行充分分析,选择比较合理的版式。其次,文字输入。在演示文稿中,文字表达是不可或缺的,一般可以直接添加和插入文字两种方法进行。直接添加就是在需要输入文字的地方直接添加文字,插入文字就是通过插入菜单中的文本框命令,完成文字输入的操作。第三,幻灯片模板的使用。演示文稿中播放幻灯片时通常具有一样的颜色和背景,风格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要实现这一步骤,可以依靠格式菜单中幻灯片设计的模板设计这一功能,对幻灯片模板进行选择。第四,超链接设置。实现超链接的手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先选中超链接地址,然后通过插入功能中的插入超链接进行。另一个手段是利用动作按钮设置超链接。最后,设置背景音乐。在演示文稿中,背景音乐可以起到显著的认知作用,一般是利用插入菜单中的声音和影片这一功能进行音乐的插入和设置。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就可以让学生对案例教学内容要点形成深刻认识,进而有效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相关知识。

2.3讨论案例

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升华环节,即通过讨论案例能够实现案例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完成案例分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案例中的知识点展开讨论。就以上述“我的大学”演示文稿的制作而言,值得讨论的地方是比较多的。比如,如何制作出和别人具有明显区分度的演示文稿、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音乐插入、文字输入等。在讨论环节,教师应该先给学生预留5到10分钟的讨论时间,期间对学生主要提及的问题进行简单快速的分类整体。在学生自主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讨论所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深入相关知识点中,加强剖析,结合案例再次进行辨析,是学生彻底掌握相关知识。

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的设计

3.1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

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得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案例。第一,综合性原则。大学计算机基础从其自身特点上看,就是一门综合性比较高的课程,各章节知识点的关联程度很高,知识的综合性很强。比如,word中的表格制作,其既可以通过自带的表格绘制功能完成,也可以通过excel活表格完成表格制作。所以,在设计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知识点的综合设计,尽可能全面的归纳教学知识。第二,实用性原则。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知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比如ppt的制作、word的操作等,对大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重要的实用技能。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最好选择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具有直接关联的案例,以此增加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兴趣。比如,毕业论文模板制作、求职简历制作、成绩表的设计等,都是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教学案例。第三,启发性原则。教学案例的作用不仅仅是罗列书本中的知识点用于承载教学活动,其还应该具备启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相关知识能够实现全面深入的掌握。第四,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是指教学案例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对相关知识点反应能够比较突出,具有很高的区分度,不会和其他教学案例出现雷同的情况。

3.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设计

第一,word教学案例设计。比如要设计“校园介绍”这样一个文档,需要使用到字体段落设置、分栏、首字沉降、项目编号、插入图片、文字方向、文字边框和底纹、艺术字等多种基本功能。所以,在设计“校园介绍”这个文档时,就应该按照实际的介绍流程,逐一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编制罗列。在比如在设计“毕业论文”模板这个案例时,首先就需要对各级标题的字体和字号进行设置,比如正文标题宋体三号居中,段落大标题宋体四号居左,段落小标题宋体小四居左,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左对齐,页眉和页脚插入,公式编制等,这些都需要在案例设计中反映出来。第二,Excel教学案例设计。Excel的教学案例设计可以将期末成绩表作为案例,设置好表头的人员、分数、科目、排名、总计等多个项目,然后利用Excel中的排序功能,对成绩分布进行分析。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函数功能,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数据透视、图表生成等一系列操作。主要涉及的函数包括了Max、Min和IF等。此外,还可以以课程表设计作为教学案例,以此加强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其设计过程和成绩表的流程较为相似,但是在具体要求上则相对简单一些,比如不需要进行排序或是图像生成等,知识单纯要求进行表格制作。通过这些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形成全面掌握。

4结束语

第4篇

Kay和Kathryn是来自郑州的美籍和英籍老师,她们给我们上了观摩课,利用音乐的形式、师生互动、现场实践的方式给学生授课的,让我真正感觉、感知所讲的内容,特别是Kay 和Kathryn两人的课堂互动,音乐辅助学习单词、语法震撼了我。后来Kay 和Kathryn对我讲的一节公开课进行了点评,让我更感觉到:想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英语是容易的,但需要老师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需要把单词融入短语,有短语融入句子,有句子练习语法,也就是给孩子创设语境,将音乐引进课堂教学,即采用音乐辅助教学的形式,能较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很好。听了Kay 和Kathryn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人的大脑有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既有分工又可以密切协作,用音乐配合英语教学可以对人脑左右半球的协调作用起到促进作用。实践证明,适当地运用音乐于教学中可以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悦耳的音乐使人心情愉快、镇定。

目前我校学生的英语教学状况不容乐观,一是学生的英语底子都很差,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都不高;三是教师教学积极性经常受挫。因此,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摆脱英语学习的困境以及努力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都已经迫在眉睫。而音乐,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它并认为它可以促进学习,哲学家柏拉图也曾经说过:“在教育上,音乐比其它方法更为有效”。热爱音乐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音乐、借助音乐,让歌曲和旋律作为学习英语的载体,既能充分激活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致,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结合话题选择歌曲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在讲授“Different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听不同的歌曲,如《两只老虎》、《秋日私语》、《高山流水》等,他们感受到不同的歌曲给他们不同的感受,因此我说:“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can affect our things, such as colors、weather、music and so on .Ok today we will learn new lesson .

效果:在这种状况下,音乐不仅活跃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调动了学生迫切想学习本课内容的欲望,这为创设和谐课堂奠定了基础。

其次音乐在语法中的运用

根据所讲重点语法,用歌谣的形式重现,这样有助于创造课堂氛围,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教学案例一

在讲授“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这一课时,利用chant欢快的节奏,把生词串起来,从而易记、乐学。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 I have a headache / toothacke/ backache.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he has a toothache/ fever.

--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He has a stomachake.

效果:这首歌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快也让学生记住了感冒引起有关疾病的生词,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创设和谐课堂做好了基础。

教学案例二

我在讲授“Different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这一课时,利用《Little star》这首歌,把课文中的语法和短语串起来,很快让学生记住了所讲语法。

例如: Moon ,moon , it makes me happy ;Moon ,moon , it makes me sad.

Sunny days make me happy.; Rainy days make me sad.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容易的学会了make的用法,并且伴随音乐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教学案例三

我在讲授“How Much IS It?”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记住英语数词,我利用《两只老虎》这首歌的节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

Twenty thirty ,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 Eighty ninety

第5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打造;灵性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6601

一上音乐课,学生就浑身是劲,满心欢喜。但是,在音乐课中,一些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总是根据教学进程教学生唱歌,让学生自己唱唱演演就算了事,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这样的音乐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情趣,严重影响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那么,在当今教育形式下,如何才能打造充满灵性的音乐课堂呢?

一、引入律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所谓律动,就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还要善于根据音乐乐曲的特点进行有节奏的跳动。在音乐课堂中,通过律动引入教学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全身肌肉系统,使学生在身体的各种运动中真正理解音乐所蕴含的节奏、韵律与感情。另外,小学生天生喜欢模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参与到律动中,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课堂也会显得更具活力。

例如,教学《小雨沙沙沙》一课时,教师并没有急于教给学生歌曲,而是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春天里小雨沙沙沙下的情景,然后和学生一起学习《小雨沙沙沙》歌曲。为了使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致更浓厚,课堂教学更活泼,教师鼓励学生在唱歌的时候,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于是,有的学生轻轻地跺脚,有的学生轻轻地拍手,有的学生则轻轻地点头……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示着自己对音乐乐曲的理解,整个课堂营造出充满生机的、有活力的氛围,这时的音乐教学也就达到了。在这个教学案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教师主要采取把律动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学习符合学生认知或者学习新知的特点。因此,学生都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并在快乐的律动氛围中享受到了音乐学习的快乐。

二、学会倾听,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对于音乐学习来说,所有的学习活动都离不开一个听字,也只有当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优良习惯时,才能真正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音乐本身的特点,提出适宜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问题,让学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音乐美,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例如,教学《音乐中的故事》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乐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勇敢的表现力。为了强化学生的课程意识,使学生能够专注聆听音乐,在学生欣赏乐曲之前,教师可先提出以下赘鑫侍猓骸澳隳芴出这首交响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吗?你能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乐曲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吗?”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开始欣赏乐曲。在学生欣赏完毕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听出了几种动物的表演?”由于教师设置了不同层次、具有梯度的问题,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聆听,并且有助于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使学生的学习意识浓厚,学习效果显著。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并让学生说说从音乐乐曲中听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这样教学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而且使音乐课堂更具活力。

三、鼓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经成为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音乐创编正是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得到充分发挥的途径之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音乐教材为基础,根据乐曲的性质和特点,给学生提供创编的机会。这样教学,学生创编乐曲的积极性更强,学习效果也更好。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拓展思路,突出学科的基本特点,进一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扎实有效地推进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使我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主要工作:

1、组织好科组教师对新教材的研究,掌握新的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学好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同时,继续开展《通过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课题研究,围绕课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每一节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

2、配合广州市教研室做好“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四月中旬交稿。并参加5月底的音乐创造案例说课比赛。

3、做好“广州市第四届学校少儿艺术节”的相关工作。本届艺术节分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段时间进行,上半年进行声乐、民族器乐、语言艺术,下半年进行舞蹈专场暨广州市第九届学校舞蹈节比赛。

1、我市在4月底进行声乐、民乐、语言艺术的初赛。

2、舞蹈专场初赛,我市在10月初进行。本学期要构思好内容,选好人员。

4、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智力才艺百分百”广州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校际电视竞赛活动的相关工作。

第7篇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感受、欣赏、演唱、表演等,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简单地识读乐谱和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最为常见。正因小学音乐教学具有特殊性和独特性从而为体态律动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操作空间,本文则主要从课程的导人和歌曲的欣赏学习两方面对体态律动教学进行简单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体态律动教学在导入中的运用

所谓的体态律动教学就是融合动作、情感、音乐为一体,从而推动学生听觉、情感、思维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一种教育思想。它能够较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基于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要积极主动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而对体态律动加以运用的最好的教学实践便是将其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包括课程导人。课程的导人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的精彩与否可能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大胆地将体态律动运用于课程的导人,让学生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音乐可课堂的律动中来,以此提高小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

教学案例1:以《彝家娃娃真幸福》为例,该曲是根据彝族民歌创作而成的,歌曲以其欢快的曲调再现了彝家娃娃节日时欢歌跳舞的场景,表现了彝家娃娃生活的幸福美满。本歌曲为2/4拍,旋律欢快、跳跃,与学生之前学过的《娃哈哈》有相通之处,因此教师在教授小学生歌曲前便可运用体态律动来导入课程,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歌曲的欢快与动感,以此来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如教师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之前便可将小学生分成两组并分别围成两个大圈,然后让他们回顾一下《娃哈哈》歌曲的节奏。这时教师便可以播放歌曲《娃哈哈》,然后带着学生一起做其节奏律动:XXX XX//XX x//。由于这首歌曲学生已经学过,所以跟着老师一起做体态律动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这样一来就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当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一律动之后,教师便可在此基础上便可将这一节奏修改成XX XXXX /XX X//,而这便是《彝家娃娃真幸福》歌曲的主要节奏,如此一来教师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该课程的引入,而学生学起来也不会感觉十分困难。当然,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一节奏的掌握,教师在导入课程之后也可通过开展节奏游戏,让学生不断地做节奏律动来促进其自身的学习。

二、体态律动在歌曲学习中的运用

歌曲的学习是小学音乐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传统的歌曲教学来看,诸多教师都偏爱于发声练习――基础训练――新歌导人――教师范唱――歌谱教唱――歌词教唱――反复演唱这一固定的教学模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为了让小学生深刻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教师在歌曲教学中就必须打破老式的教唱模式,以体态律动来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得无穷快乐的同时收获知识。

教学案例2:教师在教授学生《大鹿》这一歌曲时便可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模仿动作或自行编排简单的动作,以此来完成该歌曲的体态律动教学。在学生模仿或自行编排动作之前,教师可以将这首歌曲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并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营造不同的氛围、创造不同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如小兔子在猎人的追赶下会做出怎样的动作,小鹿会怎样救小兔等,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够自行发挥。之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运用体态律动分组扮演大鹿和小兔子。当然,这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和展示,如教师带领第一组模仿大鹿的同学通过体态律动模仿大鹿走路,这时的大鹿可以表演歌曲的第一段,踮起脚尖一拍一步。而这时表演小兔子的同学便要通过走小碎步来展示歌曲中的8分音符节奏。如此一来,学生便在教师的带领下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动作模仿,教师的体态律动教学也因此能够得到较好地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进一步指导兴趣浓厚的学生自行编排动作,进行体态律动以此来深化歌曲的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体态律动教学作为一种较新的音乐教学法,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了活力。当然,部分教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使用导致课堂偏离音乐学科特点、忽视了教学过程的生成,甚至有的教师教学理念僵化、固化等,这都给小学音乐教学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显得格外重要,而这便需要大家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走向新的发展点。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1.优化语文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是以优化的情境为学习的空间,根据教材的自身特点,创造出一种优美的环境,学生感到一种亲切感,使学生走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之中。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教学情境创设后,课堂的氛围会大大活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又作用于课堂,使得课堂的气氛得以优化。

2.丰富学生的情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最为关心的重点――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用来应付考试的,这是出于对应试教育的考虑,对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却相当忽视。这肯定与我们作为人的天性所不符,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丰富的情感,人不像机器一样只会运算,而没有其他想法。人在认知外在事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自我的情感加入其中,因此教学必须培养情感。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情境恰好能做到这一点,在教学时,教师创设出多种情境,W生在多样的情境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大了,情感也丰富了,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大大提升。

3.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索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呈现的方式越是直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能被调动起来,主体性越能发挥出来。因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创设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会慢慢地活跃自己的思维,将情感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自然学生对学习也就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遇到较难的或者不懂的问题,学生会自己去研究和解决,时间久了,语文探索精神自然而然地就培养出来了。

二、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案例分析

1.课堂记录(片段)

……

师:今天我们采取一种特别的读书方式,即:“我读大家评”,请同学们务必读出小猪当时收到麦子的心情。

生(指名读)。

师:这位同学读出了小猪的心情了吗?我们结合图片来一起读读这一段。

生(学生齐读)。

师:小猪的心情是这样的,那小猴,小牛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

生(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几位同学感情都很到位,读出了各自的心情,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在音乐声中朗读)。

……

这是本人在听了一节语文课后的片段的展示,那节语文课,表面上上课很热闹,内容很丰富,给同学带来许多欢乐。可是,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教师虽然创设了许多情境,但很多是不必要的。这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对教学重点丝毫没有提及,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只能勉强地应对这些花哨的情境,很难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刚进入情境,有一点自己的感悟,又走进下一个情境,都是蜻蜓点水,很难产生好的体验,这样也导致了教学效果比较差。

在现在的情境教学的创设中,教学情境脱离了教学目标,没有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现在的情境创设“在教学内容上面教师人为地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糖衣,学生很可能被五颜六色的糖衣迷惑住,对外面的糖衣感兴趣,至于其中的内容,学生基本一概不知。”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情境,却始终未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教师慢慢地形成教学形式,就是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的意识,教师创设了大量的情境,但学生最终所学到的东西与教学目标不相关,只会让学生越走越偏。

2.课后交流(片段)

调查者:老师,您课堂上展示的材料非常丰富啊,这些都是您亲自挑选的吗?

老师:不是,这些都是我在互联网上面下载的课件,感觉还不错,就拿过来用用。如果自己做的话,花费时间太多,而且也没有这样好的效果……

在简单交流中,可以看出教学情境创设只是个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教师的教学将变得既省时又省力,敷衍应付教学情境创设,教师没有亲自对情境进行相应的设计。网上的教学案例,都属于比较好的案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是,教师如果没有进行筛选,完全照搬,许多弊端就会暴露出来,导致教学效果差。比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必然要有月夜荷塘下的图片,讲诗歌的时候肯定要配着音乐朗诵。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在每一次这样的描写景色的课上,都采取类似的教学情境创设形式,教师都是照搬照抄,这样只会把教学的课堂变得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调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明显是失败的。

笔者希望通过这篇短文,能够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更好地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服务,促进当代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电脑音乐;音乐教学;视听合一

电脑音乐是电脑技术与音乐的结合体,使学生与教师在音乐的教与学过程中可以与现代化技术接轨。电脑音乐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为教学节约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还可以打破课堂划分的界限,使得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课与操作课可以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电脑音乐不仅可以完善和辅助教学,还可以让教师拓宽自己的音乐知识面,自我训练不断提高。

一、完善教学手段

(1)突破传统教案弊端。在传统的教学备课中,教师对于备课资源十分头痛,除了在自己仅有的几本参考书中找资源,就是要泡图书馆找资源,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徒劳无功,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仅凭简单的文字介绍,完全表达不出其中的韵意。但是引用了电脑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可以为课堂教学内容提供广泛的依据。不仅如此,有些音乐案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现场为学生示范,教师还得在课前准备大量的音乐器材,在示范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错误。这不得不让教师在课前花更多的时间。然而,电脑音乐只需在计算机上安装几个简单的小插件,就可以代替笨重的各种乐器并且可以保证示范音乐的准确无误性。传统的教案在备课问题解决后,还得面临板书的难题。笔者在教学中,对于板书问题深有体会。音乐教案很大部分内容是乐谱,在板书的过程中需要占据很大的位置。为了完成下面的板书内容,不得不迅速擦去,这导致了很多学生无法完成笔记的记录。更头痛的,就是板书谱面规整、清晰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吃力地写着,学生有时还看不清,既浪费了教学时间,又使得教学效果不好。

(2)打破课堂划分界限。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只是按照教材划分的章节按部就班教学,对于一些相互关联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课堂时间、学生知识面等的限制也不得不分开教学。例如:和弦、节奏等教学内容。对于课堂内容划分问题,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理论课与操作课的划分。理论课内容都是些纯理论知识,让学生听着乏味,提不起精神;而对于一些操作内容课却又是让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着指法、简谱之类,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笔者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MIDI软件,将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调配,将相关的知识内容安排在一起教学,使得知识更连贯,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并且在教学中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操作课有理论知识作指导,理论课有实际操作作为依据。

二、提高教学效率

电脑音乐的应用摆脱了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从更多方面检查自己学习的成果,发现问题,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在复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存在一个难点,学生难以听见自己的发音,更难以看见自己的发音过程。通过电脑音乐,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出自己的发音部位与方式,从而检查问题、纠正错误,电脑音乐可以做到传统模式下不可完成的视听合一效果。

在对学生音准的训练课程中,电脑音乐有着较大的优势,它的音高准确性好,不用像钢琴之类的乐器需要时常进行调音。并且电脑音乐有丰富的伴奏音,在听觉训练方面,不再是局限于音高节奏上,而是可以调动更多的音乐听觉,实时进行节奏、层次以及音色的转换。对于音色方面,电脑音乐单从GM音色来讲,其中有管弦、流行、民族等多种音色,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电脑音乐技术,学生可以对自己在听觉上有疑惑的地方,进行反复、放慢、加快播放,再也不会受教师在钢琴演奏时稍瞬即逝的时间限制。此外,学生还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案例拷贝回去慢慢感知和理解。例如:传统的和声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笔者利用电脑音乐技术分别从备课环节、课堂教学做足文章。首先,笔者通过专业的电脑音乐软件制作出以乐谱为中心的视觉元素,配以准确的音响效果和逻辑性强的文字的优秀课件,然后在教学中弥补和声音乐抽象性的缺陷,充分发挥视听同步教学手段,使学生看着乐谱、听着音乐,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促进教师成长

电脑音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修养。教师可从无限的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音乐资源,并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将一些网络音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先进的音乐理念和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会将电脑音乐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就必须掌握诸多电脑音乐技术,教师不得不丰富自己的电脑技术与音乐知识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广泛运用,并且有着其极大的优势,使得传统的音乐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发生变化,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创作音乐作品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崔亨玉.浅议电脑音乐服务于音乐教学[J].中国民族教

育,2009(6).

[2]王春萌,牟新.电脑音乐时代的和声学教学[J].音乐创作,

2011(4).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符号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69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如何使用符号进行一般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的符号意识得到有效培养呢?下面,笔者主要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创设情境,有序理解,让符号意识“生根发芽”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每种符号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含义与意义,它们对数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符号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就要注重从创设有效的情境的角度出发,按照一定的理解顺序,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对符号的认知水平,真正促进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真正让符号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主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小猴子正在给大家表演节目。你瞧,它正在用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请问小猴子摆出这些三角形需要用几根小棒?”在这个教学情境中,由于教师设计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动画音乐情境,学生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很快说出了摆几个三角形需要用几根小棒。可随着三角形数量的增多,学生已不能像刚开始那样很快回答出来了。在学生的求知欲到达最高点时,笔者再顺势把字母“a”引入课堂,让学生用“a”表示三角形的数量。这时,再让学生说说摆几个三角形需要用几根小棒,也就是让他们求“a、2a、3a、4a……”是多少。如此,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符号认识就会深刻许多。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3a、4a、5a……”这样的符号呈现在学生面前,生硬地让学生理解字母与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定会感到无所适从。这里,由于有教师创设的情境作为铺垫,学生理解起来有序、自然,促进了学生对符号的理解。

二、抓住联系,多样表示,让符号意识“枝繁叶茂”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心的学生会发现数学符号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教师如能从符号的内在联系入手,让学生亲身经历用符号表示文字或者图表等信息,必能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抽象思维,增强他们的符号意识。

如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乘法的多种表现形式入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3×a(3a)、a×5(5a)、a×c(ac);a×a(a2)。在这里,教师要着重说明用字母表示数时,数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都可以用乘号式、圆点式、省略式、乘方式等形式来表示。通过了解符号表达的多种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才会向更深处发展。学习乘方式这种符号表达对学生以后学习同底数幂相乘等相关数学知识将起到显著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借助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让学生的符号意识更加深刻。

三、学练结合,培养能力,让符号意识“开花结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精心搭建平台,运用符号解决问题的意识为学生提供机会。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使符号意识真正“开花结果”,从而使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都能得到不断增强。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后,笔者设计了如下的练习,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1.说一说:一本字典e元,一本笔记本f元,2e表示( ),10f表示( ),e+15f表示( )。

2.用线段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连接起来。

比 a 多 3 的数 a+3

比 a 少 3 的数 a-3

3 个 a 相加的和 3a

3 个 a 相乘的积 a3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起了良好的练习平台,对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起到了推动作用,教学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在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培养方面,教师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练结合,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深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运用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是人民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增强人们精神交流与沟通的桥梁。高中音乐教育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重视音乐,有着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发展史的国度,是一个尊重乐教,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音乐,就仿佛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当前音乐教育被边缘化的今天,如何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课堂缤纷多彩,让音乐真正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成了高中音乐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之上,因此对高中音乐教师而言,要充分发挥运音乐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制定好的教学策略。下文将对几个常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从精神层面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如前所述,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交响曲。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径。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各种挫折,把人生和学习的坎坷当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作音乐的高低音调,当作音乐那快慢、张弛有度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同时,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所面临的重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灵感到疲惫那就在所难免了。而音乐正是缓解人紧张情绪,是疏导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音乐这两方面的作用,并抓住这一特点,从人格精神的高度对学生进音乐教育,将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如可以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但是也是命运坎坷,但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他毅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挫折。而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即让人的心灵感动,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然后杂志音乐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同时,要求学生发表个人感言,阐述自己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并谈谈音乐对人精神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很好的教育,发挥出音乐的教育功能。

二、从音乐与表演的关系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是拿来欣赏的。音乐是听觉的享受,是感觉的升华。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音乐行为。音乐,不仅仅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音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任何音乐,都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源泉的,没有生活资料,也就没有音乐内涵。因此,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还需要对音乐背后的生活内涵进行挖掘和阐释。高中音乐教育也应该从欣赏着手,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还原生活的原貌,即将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过音乐与表演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好的深入音乐,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还是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到的音乐内涵和精神,进行相应的表演。以《命运交响曲》为音乐背景,学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将乐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为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融入音乐节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从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音乐与影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更好的将音乐的抽象性具体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播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把音乐的抽象性和具体性进行结合,是教师阐述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的有效策略。如在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音乐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影视作为教学辅助资料,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中的音乐,结合影视画面,来感受音乐的本质。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以把《黄土地》等影视片断作为材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质,抓住音乐的本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能让画面取代了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音乐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也是培育学生多方面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将音乐的教育功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第12篇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研,结合新媒体环境和技术手段,探索出思政教学案例共享社区化模式。经过反复教学实验并及时总结,提出建立课堂内实践和课堂外的网络共享社区概念,以此巩固课堂理论教学效果和拓展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增强学生思政课程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建设;共享社区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知识信息来源多元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网的便捷化、学生自我表达意识和“去中心化”趋势增强,大、中学生普遍反应思政课理论性过强,趣味性不够,理论与现实有落差,思政课“低头族”颇多,这些都大大增加思政课教学难度。许多高校已经在探索案例教学方法,思政课引入案例教学法使课程取得了实效,但学生仍然反映案例数量不多,更新慢,案例表现形式过于单一、案例与教学两张皮、案例共享模式陈旧等问题。本文重点探索案例等资源收集和表现方式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结合及如何结合、案例库共享途径和方法等方面。

一、问卷调研综合分析

2015年9月,笔者在三所高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3份,先后与15位学生、辅导员和相关教师座谈,收集了第一手资料,笔者分析整理这些资料得出一些结论。比较明确的是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多样化和信息网络化等等,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挑战。在思政课程的重要性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研结果分析表明在以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多样化和信息网络化等特点的当下,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道德、意识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变化。

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过程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虽然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库建立、内容的拓展及共享应用在教学中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支持。可以把教材书籍、思政相关的网络信息、红色文化、本土陶瓷文化等已拓展的教育内容和资源以文字、动画、视频、图片、档案等多种表现形式引入案例库建立和教学过程。为巩固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大学生视野,笔者研究多个高校建立的案例库运用网络、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实现共享的可能性,提出在思政课案例库模式中引入课堂外的网络共享社区概念,即在共享社区内师生可以通过发帖、博客、播客、QQ、微信、手机上网等方式进行互动,围绕时事和思政课程内容展开讨论,在案例库共享社区内举办诸如“师生沙龙”、新闻探讨,时事辩论等活动。研究发现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在融洽师生关系、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实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景德镇学院“红十军和精神展示室”),进行实景案例教学。如安排2节课时,以一个新生班级为单位,带领学生到红十军和精神展示室,参观图片展,讲解案例,并观看20分钟的案例教学视频。上完该实践教学课程后,要求同学在课堂讨论,课后学生围绕《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二章爱国主义这一知识点,收集相关案例,写出案例分析,制作PPT,参加班级间的案例评选。案例评选结束后,入选的案例制作小组把案例和案例分析上传至案例库共享社区,并做好共享社区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思政案例网络共享社区化模式推行效果

模式推行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专任老师主导、辅导员协助的模式,共享社区由学生管理和维护,从内容、讨论过程和形成结论整个过程基本由学生完成。很多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体会到原来思政课可以这样开展,自己原来还能具备这些能力,这是他们自己之前都没发现的潜能。

模式推行过程中应注意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专业优势。如针对本校艺术专业生,征集以艺术为表现方式的案例,学生交上来的案例无论是设计版式还是案例表现力方面都体现出专业特长,其中陶瓷美术、动漫设计等专业的艺术生表现尤其突出。许多学生的案例PPT设计活泼,运用包括动漫、图画、音乐和自己创作的作品在内的多种表现形式,效果很好,并为其他专业学生的参与提供借鉴。这项教学实践在部分程度上解决了高校艺术生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难点,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计算机科学及应用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利用他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案例共享和网络共享社区的管理维护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中文系学生和外文系学生在该模式的实践中更多表现为文字的管理和加强对外交流的功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模式的教学实践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大部分学生表现的比未改革教学模式前更为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同时把理论的学习有效地融入到实践中,使课堂内外都“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