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物流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与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制约,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轻流通”,在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致使农村物流问题突出。
1 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物流意识差
农资企业和农民热衷于封闭式经营,缺乏合作精神,对农业物流的认识仍停在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和搬运上,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是通过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成本与效益的考虑而进行的涉及生产、销售、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及其信息的系统流动过程来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上的不足和片面导致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1.2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易腐性及周期性等生物属性,易腐烂变质。这种自然属性对其存贮、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农村部分地区不通铁路、公路路况不好、交通阻滞,加上很多地区基本没有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交通方式单一,形不成多式联运,使农产品物流不畅,增加了物流成本和经营平差,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物流设备也比较落后。
1.3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
农村物流主体基本上分散的农户、发育不完善的合作组织和数量少、规模小的龙头企业,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设备设施差、技术条件落后、各自为政、缺乏竞争力,渠道链条缺乏整合、联盟。
1.4 物流运营技术条件差
物流的考手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技术水平设备及基础设施紧密相联。农村路况差,使得运输安全性差、破损率高,相对运费就高;没有先进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保质运输;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很低,信启处理手段与技术落后,使得信启处理功能欠缺、电子商务应用滞后而造成商流、物流、资金流、信启流缺乏协同效应。
1.5 农村物流政策不到位
农村物流政策和信用影响物流交易形成,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活动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
2.1 增强农村物流意识。社会应该普遍认识到,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农业生产及流通;流入的商品会以快捷的速度、较低的价格、优质的服务满足该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物流、农村环境的改善、科技手段的利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生活的富裕,都意味着新型农民的形成、城乡差别的缩小,有利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等等,让人们清晰认识到发展农村物流的必要性。
2.2 构建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应该构建基于生产主体一网络平台一消费主体的流通模式,建立一个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零售企业、消费者组成的战略型供应链,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以契约为手段构建新型的联盟化一体化农产品供应模式,从而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稳定农产品供应,保证农产品安全。
2.3 加强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应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平台、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促销平台、质量安全平台等的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反应速度,以保证各种流程的顺利畅通,努力实现流通信息一体化。
2.4 完善基础设施。我国农村流水平的提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撑。最主要的是加大公路的覆盖面积,提高公路的等级、服务水平和公路的运输能力,同时辅以铁路和水路运输,健全物流交通网络,提高物流管理机制。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物流发展;思考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logistics site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urban-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reating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urban and rural passenger transport logistics chain supermarkets, perfect small express network, the rural logistics and logistics information network platform built in dynamic alliance formed four aspects of the r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trategy is a consideration and exploration.
【Key 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rural;Logistics development;Research
1 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物流站点规划
有效规划城乡布局使其实现一体化,对城乡物流站点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农村物流设施的不断完善,首先,在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各乡镇的农村物流站场分别统一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地方统一规划中;其次,政府和交通部门应该从政策上对物流龙头企业进行积极的扶持,将其有效培养起来。如果物流企业改造和租赁了客运站,则对其进行积极鼓励和支持。如果城市物流连锁超市企业对农村物流市场有一项,则对其进行优惠扶持。如果客运企业发展小件快运,则从政策上对其进行支持,在建设农村物流站点的过程中做到全面扶持;再者,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对农村原有的各类场站资源进行积极的改造,使其成为物流网店。将农村客运站、粮食收购站等多种社会已有资源充分集结起来,然后对其进行积极的改造,使其成为城乡配送点等,进而将农村物流网点设立起来,将物流配送服务直接提供给村户,从而促进城市融合农村物流配送节点目标的有效实现。对农村交通综合站场建设进行积极的推进,如客货一体站、农村物流网店等。
2 城乡经济一体化,打造城乡物流连锁超市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不断增进,政府应该以农村物流市场的需求为基础,如果城市商贸连锁超市兼具物流服务功能,则鼓励其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依据“市场引导、企业运行”的运营方式将一批城乡物流连锁超市品牌重点推出来,并使其具有代表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的经营管理模式,将物流运营体系搭建起来,所搭建的物流运营体系集“物流平台、运输服务”为一体。在政府对城乡物流场站进行统筹规划、对农村已有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中,物流企业可以将改造后的物流服务网点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开设连锁超市等,使城乡物流连锁超市网络覆盖各乡镇的各个角落。农户只需要向附近的连锁超市配送自家生产的货物,集货由农村物流超市负责,向城市物流超市集中运送,然后加工包装由城市物流超市负责,最后卖到城市居民手中。该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将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促进了产销一体化的切实实现。同时,城市物流超市也可以将农户生产所需的物品运送到农村物流超市,如农资用品、生活用品等,最终向农户送达,城市物流超市反馈回来的需求信息也会通过农村物流超市向农户传达,从而促进了城市农村物流、信息流双向流通的有效实现,达到城乡物流一体化目标。
3 城乡客运一体化,完善小件快运网
《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变属于一个重大机遇,道路运输行业必须将其牢牢抓住,对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着力解决,加快完善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的城乡道路运输网络,使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得到不断推进,实现均等基本公共客运服务的切实实现。”道路客运小件快运在极大程度上属于一项延伸服务,指在高等级公路旅客运输运班线的基础上将道路客运班次密集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客车行李舱装在发货人托运的小件物品,运行时间和客运班车相同,以此实现快速移动交付给收件人的目标。我国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在极大程度上加快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进程,各个客运企业的营运网络也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各个农村乡镇均有分布,将良好的机遇提供给了小件快运向农村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城乡客运一体化,各地区政府应该将该机遇充分利用起来,积极建设和改造农村客运站,以城乡客运网络为基础对客运企业小件快运业务在农村、乡镇的拓展进行积极的鼓励,向客运企业免费或优惠租赁运管部门管辖下的客运站等,将小件快运部设立起来。在政府的协调下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客运企业的交流和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道路客运班线密集、安全等优势,将载体设定为城乡和农村客运班车,将小件快运乡镇网络建立起来,促进农村小件快运物流体系的形成,实现信息、运送、结算等为一体及农村物流小件快运服务。
4 对农村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和物流动态联盟搭建组建起来
各地政府在对农村物流信息服务网络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切实有效地将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有效搭建起来,并进行积极的努力和尝试,有效获取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为自己所用。同时,如果物流公司和客运公司有城乡物流连锁超市、小件快运,则对其进行积极的帮助,使其不断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有效引进,对现代物流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使其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鲜活、易腐农产品的运输中,加强培训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力度,促进各企业自有信息服务中心的不断完善。同时有效连接物流网站和各物流企业等,将农村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有效组建起来。
【参考文献】
[1]崔玲.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12).
[2]张水龙.浦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1(02).
[3]卢美丽.城乡物流一体化策略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4]张新华,李红.城乡一体化下的区域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2(03).
[5]张天琪.首都城乡一体化形势下农村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C]//城乡一体化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2首都论坛文集.2012.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三农”政策持续实施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获得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市场的地域性较为明显,通过传统的集中地域市场形式来推动农村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电商物流这种打破地域限制的经济形式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所以对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障碍及对策的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电商物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障碍
(一)物流运力不足
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快捷性、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农村电商及物流市场在发展期间,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市场分布分散,各收货点较远,交通也不通畅,导致快递员在配送期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配送费用。同时,在进行物流活动期间所形成的成本费用高于利润,导致很多快递公司不愿在农村地区对物流订单进行派送,从而制约了电商在农村市场的有利发展[1]。如:淘宝网很多商家,一般对偏远地区实现不包邮以及不送货。
(二)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1.由于农村的信息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较大缺陷,导致物流相关信息在农村不能进行及时传递;
2.物流公司与电商企业没能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而制约了电商在农村市场中的发展和建设;
3.我国农村很多地区都没有实现互联网的全面覆盖,网络信号不稳定,导致电商在配送期间,不能对农村地区的相关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监管,从而给电商企业造成更多的额外成本;
4.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稳定的网络信导致不能对物流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减少了信息化带给人们的发展福利;
5.网站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农村电商的有效发展,农村建立的网站虽然比较多,但电商及物流网站及相关信息却比较少。
(三)技术落后
我国农村地区在交通、仓储等方面,与城市化相比较差。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能跟上城市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阻碍了农村电商及物流行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农村地区没有先进的冷藏技术,食品以及蔬菜在运输期间无法保证新鲜性[2]。所以,落后的物流技术制约了电商物流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消费者自身的限制
农村消费者的基本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新消费形式以及科技知识的感知能力都比较弱,尤其是对互联网信息的获取能力较弱。尽管有些农户建立了稳定网络,但也不能为物流运行提供进度保障。在某些信号接收不畅通的农村地区,农村客户不能及时接收相关物流信息,造成物流收货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农村客户在较忙的季节经常不在家,导致快递件无法被签收,影响了物流的运行效率。
二、电商物流在农村发展中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水平,要增强加对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农村主要是田间、土地,导致农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较落后,对实现电商物流形式来说,具有较大的制约性。所以,要实现农村电商物流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地区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积极合作,让政府与企业帮助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修缮,保证物流在实施期间的畅通性,从而节约更多的人力成本和交通费用。
(二)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化平台
为了保障信息在交流期间的便捷性及网络化的发展形式,农村地区不仅要完善道路基础设施,还要创建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化平台[3]。如:当地政府要普及农村移动网络,修建网络信号站,保证物流信息在查询期间的方便性。在这种网络设施形式基础上,还要加强物流公司与通讯公司之间的配合,如果出现信号不稳定等现象,要以短信的形式向消费者进行信息传达。同时,利用农村经纪人的商务模式,在某个区域发展中,商务经纪人根据物流信息进行汇报、传递,并实现信息在传达过程中的及时性。这样不仅保障了物流配送期间的效率,而且保证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建设与发展。
(三)构建F20模式
F20(Focus to online)模式,即:主要将相关产品放在电视媒体上进行宣传、扩散,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良好购买倾向的电商发展模式。电商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使产品在社会形成大众效应,进而转化成实际订单。这种模式在农村发展中实现了较大的效益创造,如《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给电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人们不仅增加了对农村食材的购买,而且也为F20模式的实施创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4]。
(四)形成物流组织共同配送形模式
实现物流组织共同配送模式,需要在各乡镇建立配送点。由于农村的居住地比较分散,客户有业务需求时,每个物流公司都要进行上门服务,这样的方式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同时也使物流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所以,物流公司需要打造农村区域的共同配送模式,通过在各个乡镇中建立配送点,让工作人员统一对物流订单进行发放,实现集体配送。这种模式的落实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物流的运行效率。
(五)与农村邮政机构的合作共赢
中国邮政的配送范围比较广,在各个地区都有基站。但由于其配送成本较高、速度较慢,导致消费者一般使用其他快递进行网构。农村区域的客户使用邮政比较多,邮政不仅具有快递业务,而且还能进行邮政业务办理。邮政员在农村各地区都有良好的业务往来。邮政与农村物流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物流资金、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而且为高效合理物流配送模式的创建打下了良好基础。
所谓农村智慧物流是指借助地理定位等物联网技术,来配送农产品的全过程。在农村发展智慧物流产业,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智慧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1 从体制上来讲,体制缺陷影响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
我国农村智慧物流为什么难以健康、长远的发展下去呢?究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存在着问题。农村智慧物流产业培训工程要将农产品整合起来,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当前,政府部门所采取的多层次行政管理策略,影响到农村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
1.2 从技术上来讲,技术较低影响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
在推动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农村智慧物流企业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将侧重点放在了物流设施上;2、忽视了物流软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导致农村智慧物流产业缺乏竞争力。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智慧物流发展的策略
2.1 构建农村智慧物流体系,整合农村资源
站在政府部门的立场上来讲,为了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农村智慧物流体系是有必要的。无论是从宏观上来说,还是从微观上来说,农村智慧物流产业都对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大有裨益。为此,政府部门要从宏观和微观这两方面出发,在满足农村经济的基础上构建农村智慧物流体系。
站在物流部门的立场上来讲,其要构建协调机构。农村智慧物流产业是否能顺利发展下去取决于其他企业的配合度。在其他企业的配合下,农村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这为管理农村物流企业中的不良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让农村物流企业公平竞争,这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了农村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
2.2 制定统一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促使农村智慧物流系统化
在制定统一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时,必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项,编码农产品;第二项,统一物流信息传输格式,将地区与地区间的信息障碍消除掉,为农产品物流、农产品销售活动提供统一的标准。当然,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要将农产品物流编码技术放在第一位,构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农村物流系统的自动化。
构建、实施农村智慧物流产业这项工程较为系统,这必须要建立与农村智慧物流产业相协调的组织,规划好物流路线,配置相关的资源。地方政府要将发展农村智慧物流放在第一位,整合各个区域的优势,开发与农产品物流需求相符合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
2.3 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农村物流技术
在构建农村智慧物流系统时,必须要将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系统作为基础。通常情况下,与农产品物流业务的物联网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感知层;第二部分,信息交互层;第三部分,应用层。其中感知层的功能在于,将农产品的物理空间与物联网的信息空间相结合起来,借助终端可视化信息采集器来对物流客体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识别。信息交互层的功能在于传输、处理感知层与应用层间的物流信息。应用层的功能在于将应用型软件作为工具,准确识别用户、货物以及信息等。
对于农村物流系统管理者来说,其要将物联网技术规范作为参考依据,确保农村智慧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农村智慧物流系统管理者要想真正实现设施、设备与信息这三者的相贯通,那么必须要将物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农村智慧物流系统中可以引入GPS、GIS等信息技术,保证物流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掌握、控制农产品的物流进度。农村智慧物流系统要分析物流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并挖掘数据,寻找资源,优化物流系统的效率,不断改善农村智慧物流系统。
2.4 完善农村智慧物流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在构建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时,不仅要收集相关的物流信息,还要整理相关的物流信息。农村智慧物流系统中的“智慧”二字主要体现如下:体现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上、优化配置系统上的各种信息、这为物流系统提供了支持。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是对农产品的物流信息、即时信息进行处理,为运输农产品、配送农产品提供最完整的方案。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可以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实现互通,全面优化、共享物流信息,将物流即时信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农村智慧物流活动涉及到以下的活动:农产品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等。农村智慧物流系统便于更快速的流动农产品,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要将物流企业基础信息、公共物流设施等相结合起来,借助信息平台来完善技术,完善处理物流信息的各项功能。
随着“互联网+” 计划的提出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互联网在甘肃农村地区不断渗透,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促使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应以农产品、 林果产品、 民俗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主,依托电子商务平台、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社农资连锁店、 农村邮政局 (所) 、 乡村快递网点、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 并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物流业是电子商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甘肃省作为农业省份,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创造环境。
2 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不仅交通不发达, 物流节点少, 且互联网普及程度低, 农村物流服务信息不健全, 导致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缓慢。相关调查显示, 截至 2016 年底,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仍未能达到我国平均水平,物流节点相较其他城市少了大约20%, 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较平均水平相差40%左右 [1] 。由此可见, 甘肃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能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经济发展。
3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比较低
电子商务包括网络购物与网络销售两种,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民搭建一个购买农资材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平台,使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越过各级经销商, 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因而, 互联网+时代,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甘肃省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机会难得。 但是, 甘肃省农村网民文化水平不高, 对互联网的掌握程度低, 再加上对互联网推广等技术手段的不了解,导致甘肃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知名度很低。 这不仅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而且很难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企业的对接,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3.2 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配送成本高、 速度慢
服务质量一直都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服务质量主要指卖家的服务态度、 产品的真实程度以及物流配送的速度, 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来说, 配送成本与速度将直接影响着成交量。 目前,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从订货到送货的时间比较长,且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线下送货的过程中,往往在最后一个物流节点上配送速度是最为缓慢的 [2] 。同时, 甘肃省地域广阔, 尽管道路基本实现村村通,但乡镇分布分散, 道路密度低, 且尚未成立农村物流企业, 快递公司的送货系统仅在县城, 没有覆盖乡村, 使得甘肃省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客户满意度较低, 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此外, 信息技术滞后、 快递网络的不发达,冷链物流的缺失, 不利于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
3.3 农村物流节点较少
甘肃省农村面积较大, 且大多数乡镇区均位于山区, 交通不便, 增加了快递揽货与送货的成本, 致使部分快递公司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增设物流配送、 揽收网点, 对甘肃省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极为不利 [3] 。 目前, 通过调查显示, 甘肃省只有邮政开设了乡镇快递网点,但自然村一般都不提供揽件与派送业务; 卖家不得不自己送件, 致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买家自行取件, 使买家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满意度下降, 影响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 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
4.1 提高农村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 实现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
首先,要提高农村电商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认知程度。例如: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系统化的电商平台推广技巧培训, 介绍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电商平台的推广方法,让农村电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最佳的推广方式; 通过引导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 返乡高校毕业生等投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扩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也可以通过鼓励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使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致富, 进而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 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 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高效联动。
4.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投入, 增加道路覆盖面, 加大道路的密集程度, 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 利用已建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 提升农村流通信息化和时效性。快递物流企业应尽快探寻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供应链配送体系和生鲜特点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甘肃省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通过交通运输、 供销、 邮政、 快递企业与农村物流服务资源信息共享, 完善乡村物流快递服务体系。
4.3 增加农村物流节点, 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质量
甘肃省的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道路等基础性设施较为落后, 导致物流成本比较高, 影响了各大物流公司开设农村物流节点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建立巨大的县级以下末端配送点, 进行全省的物流规划, 通过大面积大范围配送点的设立,保证省内物流快速、 便捷、 安全发展 [4] 。末端配送点的建立,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施。一方面, 可以充分发挥邮政在农村快递物流中的主体作用和布点广、 覆盖率高的优势, 解决由乡镇到村 “最后一公里” 快递配送瓶颈问题。另一方面, 各乡镇、 村等可以将农村超市建设成物流节点,并对超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商品的揽收、包装以及信息处理等, 为网商提供优质的服务。
5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总而言之,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甘肃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关部门应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积极解决其在实际运行时遇到的问题, 进而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 刘岩.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J].现代商业, 2016, 13(11):31-32.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物流经济
我国物流业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这对农村物流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农村如何发展好物流业,使物流业在农村打下一片天地,并将现有的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体系进行转变与完善,是物流也是经济界的一大话题。中央文件2014年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物流产业的重要意义
农村物流为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其它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和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服务环节。农村当前物流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农业产品的物流、农业原料的物流、生产工具的物流,以及农村一般性生活品的物流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目前我国农村物流业的现状,也进一步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农村物流经济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物流的运输环节造成大气、水体等污染,噪声振动干扰,物种的异地引入,大量能源的消耗;物流的保管环节造成大气、土壤、水体等污染,产生固体废弃物;物流的装卸搬运环节造成噪声、大气污染等;包装环节造成资源消耗,产生固体废弃物;大型物流设施的不断发展造成空间资源的占用;还存在相关加工产业的环境污染。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发展物流经济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既要满足人类对高质量物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促进社会、自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物流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以绿色经济为导向来进行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循环型物流。生态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仅重视正向物流,而且还采用逆向物流。正向物流,顾名思义很容易理解就是正向的物流,是从上游到下游,从资源开发到运输到市场的物流;而逆向物流则刚好与正向物流相反,它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是从下游返回到上游,从市场到产品返回再利用的物流。逆向物流可以有效拓宽物流业的服务体系,改善物流业的服务现状,拓宽了物流产业的产业面。更加具有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促进了物流业本身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共生型物流。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的农村物流是生态的绿色的物流。它完全遵循了我国所大力倡导地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绿色中国。是一种平衡了生态效益与物流业经济效益的科学合理的新型物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局面,使生态环境与物流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共生,是一个共生的物流。
3.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物流是资源节约型物流。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共赢和共生还远远不够,新型的生态物流还注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好钢用在刀刃上,利用过程中杜绝浪费,减少低效率使用,尽可能地减少了甚至是避免了一部分资源的浪费问题。
三、我国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物流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和城市物流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村地区农产品市场数量不足,城乡之间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和数量差距大,城乡农产品市场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不利于健康、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农村物流企业的规模小,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因此在市场中综合实力较弱;农村地区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落后,对市场物流信息的获取渠道少,影响了农村地区物流经济发展的效益;农村物流产业的相关技术水平低,缺乏先进的配套设施,例如运送农产品的保鲜保湿设备等,影响了运送产品的质量,造成经济损失;物流产业的发展成本高,而农村地区收入低,经济水平有限,资金的缺乏限制了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面对这些现状,需要不断转变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下,农村物流经济发展转变的策略
1.构建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物流的一体化发展体系。农村当前物流业主要由农业产品的物流、农业原料的物流、生产工具的物流,以及农村一般性生活品的物流等组成。其中农产品的物流可以说是农村物流业的第一大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产品的整个商贸环节,及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农业物流包含了整个农产品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后的所有物流活动,既包括农村第一产业的物流,也包括第二、三产业的物流活动。转变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为指导,发展科学的、绿色的农村物流经济。要从农村经济的全局出发,构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体系,使农村各地方的物流产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还需要从农村农业和物流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出发,合理规划农村物流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构建农村、农业、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的体系,将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相结合,实现城乡两个区域农村物流经济的共同发展。
2.统筹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转变离不开城市物流的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之间的关系,农村物流发展的重点就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在物流行业的规划、资源配置、生产流程等环节上的一体化。其次,要实现城乡物流行业的共同发展,必须了解城乡物流发展之间的差距,了解农村物流发展中的问题。我国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部分地区的基础设备情况严重发展滞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农村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缓慢且效率低下。因此,要实现我国城乡物流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资金、信息、技术的投入,实现我国城乡在物流技术、信息以及管理等资源的共享。
3.加强农村物流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要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物流产业在分类上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但是物流产业的生产、包装、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又与其他产业紧密相连。因此,加强农村物流产业和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联系,是农村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此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农村物流行业要根据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进行调整,促进农村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农村物流产业转变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物流。其次,农村物流的主要客户来自第三产业,因此要做好对第三产业的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对物流业的需求,根据具体的需求制定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物流消费。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市场广阔,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和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不断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刺激消费。农村物流产业要不断优化整合农村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完善农村消费市场的物流服务网点,不断建立起遍布整个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农村物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农村物流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农村物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用生态建设的思想不断探索转变农村物流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构建农村、农业和农产品物流链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搭载物流的一体化平台发展城乡经济缩短城乡差距,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物流消费,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王金田.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关键词: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物流业的重要意义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城市化将原来的城市郊区农村逐渐融入城市圈内,使城乡结合部的区域越来越大,人口不断增加,由此对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城市化需要高素质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人才。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是奠定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基础。在努力缩小现有城乡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彻底取消当前一切导致二元结构产生的各项制度规定,如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提升城乡资源的共享程度,,提高城乡经济、人口、空间、生活和生态的融合度,积极引导城市的技术、资金、人才及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扩散,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确保乡乡、村村通公路 ,促进农村信息化平台的形成和网络拓展,不断加大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力度,从而奠定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基础。农村物流发展同样也需拥有坚实的人才、信息、基础设施、金融体系等支撑。
二、统一城乡物流发展规划
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应将农村物流视为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系统中,从宏观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高度,制定出统一的城乡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全国物流系统。当前着重要统一规划干线、城市道路、乡镇公路等网络,尽快形成有效联结城市与农村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乡空间形态上的一体化。同时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城乡物流之间的合理分工,依托城市商贸市场和农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有效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在此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目前在国家层面已建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来综合协调全国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地方也应加紧落实类似的跨部门协调制度,根据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等方面,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
三、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
在财政上,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物流发展的财政投资力度,将其作为城市反哺农村的一个具体措施。建议在地方与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拨付款中,设立一个农村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对农村物流的发展给予特别的支持。对于从事农村物流服务的企业,要通过税收减免或优惠等手段,实施一定政策倾斜,以改变其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面临的不利状况。对于城市物流企业在农村物流急需设施和关键技术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财政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贴息扶持或资金上的财政担保。在金融方面,要明确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四大国有银行对农村物流的金融支持。适度拓宽农村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运用范围,加大对农村物流的支持力度。改革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品种,增加支持农村物流发展的大额中长期贷款。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国家应研究制定邮政储蓄资金有偿回流农村的机制,并引导其积极支持农村物流。国家还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设立相应的险种,开展农村物流保险业务,对农村物流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风险进行承保,并扩大农村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结合各地区的具体实际,对农村物流系统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推行政策性保险。
四、内部发展与外部引进并举,培育农村物流有效经营主体
一方面,改革以小农为本位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内部培育新型农村物流主体。鼓励农村个体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物流市场,开展物流业扶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大批发商、仓储经营户、运销经纪人等改造,提升为物流公司扶持。改造传统的农村流通组织,鼓励商贸系统、粮食系统、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成立农村物流公司,使之成为能适应当前农村物流发展需要的有效经营主体。另一方面要在城市培育更多面向农村的物流企业。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政策支持和优惠等多种方式,鼓励现有城市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农业生产物资和日用工业品生产经营企业深入农村开展现代物流与配送业务。在目前连锁经营向农村发展和延伸的基础上,城市物流企业要提供大范围、深层次的服务,要将服务网络从城市延伸到县域重点镇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配送网络。在条件成熟区,还可以推动城市物流配送企业与农村物流企业的联合、联盟甚或兼并、股权交易组成城乡联合、优势互补的物流企业集团。
五、积极探索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对接的新模式
注重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有机衔接,发展创新对接模式,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积极探索城乡物流对接的:农户+合作组织+城市零售终端;农户+合作组织+公司+城市零售终端;城市农资工艺品生产企业+城乡配送中心+农村零售终端;城乡配送中心+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等模式。在具体运作中,可以借鉴物流联盟或供应链动态联盟等新型物流组织形式,培养联盟或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纵向约束手段,密切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协作,统筹安排好工艺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物流。实现城乡物流的无缝链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物流;一体化;对策
近年来,城市物流设施投入加大,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而农村物流发展却相对滞后,城乡物流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二元”形态。在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基础上,加快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物流的有效整合和无缝隙的对接,能够充分发挥城乡物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支撑作用,实现各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和共享,带动“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保证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 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1.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在城乡和谐发展过程当中,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是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通过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能有效的减少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地区的影响,通过城市反哺农村,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2. 促进农业生产及流通,保障农村安定。
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成本和抑制生产资料的不合理涨价,并能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物流信息共享,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推进农业生产与流通的组织创新,进而提高农业竞争力。此外,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农村新的社会分工的形成,有利于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增加农村就业机会,进而有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局面。
3.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市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能降低农资采购成本和农民资金占用成本,创造农产品的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尤其是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这些必然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利润。此外,城乡物流一体化能通过物流的发展改造城镇工业,会加快城镇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4. 方便城乡居民,提高城乡农民生活水平。
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能促进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有利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物品流入农村地区,以较低的价格、快捷的速度、优质的服务满足农村农民生活消费。同时,农村农副产品能通过城乡物流一体化网络,更快、更高效地进入城市销售网络,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二、 当前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城乡流通“二元”形态,物流资源配置受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间商贸流通需求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 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 318亿元,增长16.7%。2011年城镇消费增速与乡村消费增速差距缩小到0.5个点。然而,由于城乡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缺乏统筹考虑,布局不尽合理,阻碍了城乡商贸的顺畅流通。目前,在许多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功能重叠,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物流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匮乏,农村物流网点功能单一,服务范围狭小。尽管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农村流通领域的建设投入,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城市物流相比,农村物流还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不平衡的“二元”形态。这种“二元”状态的存在导致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在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环境里发展,使得大范围的物流资源配置受到局限,物流效率大打折扣。
2. 城乡物流渠道不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现况,已经使得农村地区物流和城市物流的对接环节增多,渠道不畅,从而影响了物流效率。一方面,农村物流的落后状况使其成本畸高,农副产品损耗巨大。据统计,全国大部分地区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同时,农村物流的滞后也使农民难以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城市工业品与生活用品。另一方面,城乡物流的脱节又使农副产品物流成本上升,城市居民难以便捷、低价格地获取来自农村的绿色蔬菜、粮食、瓜果等,不利于其生活水平的改善。从全社会总体层面来看,2011年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为18.3%,与GDP 的比率可能升至18%,略高于上年17.8%的水平。其中,城乡物流对接不畅便是社会物流总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城乡物流信息不对称,产品供需环节脱节。
由于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水平低下,使得城乡物流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中部分环节供需脱节,信息扭曲逐渐放大,这种“牛鞭效应”使得工业品、农副产品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加大。同时,由于城乡物流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城市、农村间重复运输、对流运输比率高,运输途中耽搁等现象时有发生,损耗加大,也使得运输与配送空驶率高,返空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物流目前有哪些特点和问题?在落实十提出的“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任务中,如何构筑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最近一份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等部门联合的《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报告》指出了当前农村物流的“特点”和“问题”,提出加速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十分紧迫。
农村物流的内涵,包括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及信息处理等服务功能进行有机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的多种物流活动的复合型物流体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服务于农村加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工业品物流、建材物流等都将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四化同步”的推进,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的界限必然会逐渐模糊,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必将走向和谐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据这份报告分析,我国农村物流当下有特点:国家对农村物流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物流(产业、加工)园区建设成为农村物流建设的热点;电子商务、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推动农村物流进一步升级;冷链物流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新动力;农村物流成为物流界研究探索的“热点领域”;经营型服务与公益的融合助推农村物流拓展;“终端兼营”与“一网多用”是农村物流最显著的特色;供应链理念得到有效普及和自觉性应用。
但农村物流有问题不容忽视:一是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二是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装备科技含量低;三是市场准入门槛低,多数企业经营粗放;四是市场管理乏力,企业竞争无序;五是行业集中度不高,制约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六是政策性支持资金分散,“一刀切”、“撒胡椒面”情况突出,难以形成解决关键问题的合力;七是缺乏在各物流系统基础上区域供应链层面的规划和协调,企业和系统各自为战现象普遍;八是农村物流整体效益低下,城乡物流发展一体化难度大等。该报告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战略设计明晰、多方合力推进。
“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应顺应需求,用好政策,科学规划,改革创新,推动农村物流资源整合优化,加速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体系。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产品物流;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001-02
1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新农村建设作为党和人民的一项重要而又伟大的战略性工程,其必然要求有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与之相适应。而目前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正在从生产领域逐步延伸到流通领域,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成为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国内外人士逐步认识到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意义,继而开始予以关注,理论研究方面陆续出现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著作和文献,比较突出的有李柏园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1995),风雷的《农产品市场组织模式研究》(1996),杨孚平的《农产品流通与国民经济成长》(1996),纪良钢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研究》(1999)等。另外,张声书和日本的佐伯弘治编写的《中国现代物流研究》(1998)部分章节涉及了中国农产品物流方面的研究;王之泰教授的《现代物流学》(1995)也提及了农业环境与农产品物流。
但总体来说,目前进行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经很多,研究现代农产品物流问题的文献也不胜枚举,但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索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思路,并提出发展农村物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2 新农村建设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内在联系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我党重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次的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理论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是对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理论的具体实践,而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理论才能导致正确的实践。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解读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以及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目标的真正实现。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问题,也就是建设怎样的新农村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回答了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建设目标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义和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在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体现了物质文明的要求。而众所周知,广大农村的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途径的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问题,也就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说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统筹。其中一个重要层面就是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还在于自觉地促进城乡交流,而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不仅能够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逐步改变,成为新农村建设一个助推器。
(3)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以民为本的解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说明了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产品全面短缺的时代已经结束,并出现了区域性、结构性过剩,而农产品流通不畅日益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民无法从流通中获得应得的比较利益,因此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也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意。
3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大量化、多样化、优质化和动态化的趋势,这与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有季节性、区域性、分散性等特点产生必然的供求矛盾。而农产品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物流系统,包括供应商、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简略来讲,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具有三大特点:即物流数量大、品种多;物流难度大;物流要求高。
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目前尚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生产阶段,所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局限于供应商和销售者之间的多环节重复物流,效率低下,现有农产品物流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产品物流渠道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多渠道的营销体系。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在我国,社会上对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作用和意义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至今较低。尽管物流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总体看来,物流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自营物流还占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缓慢。
第二,物流成本高,价值增值少。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单户经营,农民对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药等的购买多以分散为主,而且农产品的销售都是各家分户进行的,物流成本过高。
第三,物流技术水平低,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及管理水平低下。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5000多家,但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数量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仍然落后;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从而导致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第四,缺乏健全、快捷、灵敏、安全和可靠的信息服务。农产品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低下。我国农户获得农产品生产信息主要依靠传统方式,其他诸如来自当地市场、政府部门、传播媒体及网络的都很少。当前,许多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相关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还处于空白,在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
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
第五,农产品自身的缺陷造成流通的障碍。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一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托盘标准化没有推行,包装标准与运输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二是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内部的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进人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缺少检验手段和食用安全保证。
4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分析
(1)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考虑物流量的大小、区位等因素,在粮食、蔬菜、水果、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实施村村通公路,提高通达率和道路等级,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物畅其流;加快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发展与改进各式农用运输车;加速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电话普及率;加快网络基础建设,改变目前信息“高速公路”塞车的状况,发展和普及宽带业务,不断推动网络延伸。
(2)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统筹城乡的纽带,建立起单个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连接机制,促进农业资源横向集中和经营纵向一体化,以形成强大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政府与农民的联系,保护农民利益。
关键词 网格式物流配送;理论;农村电商;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347-02
Analysis on Effect of Network Mod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on Rural E-commerce
YANG Jian CHEN Xiu-ying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Zhejiang 316022)
Abstract Theory of network mod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was expounded,and the network mod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was analyzed using SWOT metho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Key words network mode logistics distribution;theory;rural e-commerce;SWOT analysis
随着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大型企业将视野投掷到农村,农村电商发展规模逐渐扩大,2015年“双十一”购买数据分析显示农民网上购物比例约占67%,但农村现有的物流配送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大规模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因此,改进和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迫在眉睫。“网格式”的物流配送方式根据农村物流特征而采取新型的物流配送体系,缓解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的不足。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等理论分析农村电商与物流的发展,旨在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2015年11月11日,全国8 000余个农村参与2015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购买额突破900亿元。在电商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商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也严格了许多,由于线下消费者直接与供应商进行交易,而供应商与订货商大多也是直接交易,加上农民购买产品相对来说少而单一,这就要求订货商一次性少数量、多批次订货,加大了订货商的成本,因此迫切要求建立一套集成化、规模化的物流运输配送体系。除此之外,待快递员送货到指定地点后,农民取件签收又是一件棘手的事。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设备较差、快件物流信息与网络不衔接、交通运输设备不健全、道路都是乡村小路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其物流慢且到达率不高,而农村的物流分布点几乎都在镇或者市,农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上门领件,若所买之物不尽人意,退换货也比较麻烦,长期以往会削弱他们对网上购物的激情,对农村电商的长期发展大大不利。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行,大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减少农户受灾损失、支持农户快速恢复生产活动、稳定农民收入等原因,使得农民在收入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以及农村网络设备的完善、道路的修建等,使得农民们边际消费倾向逐渐提高,带动了农村电商发展。曾经有人提出“要想发展农村电商,物流需先行”[1]。
1 “网格式”物流配送理论
“网格式”是指在物流到达指定地点后,根据农村村落的设计、农民的习惯以及距离农民居住点的长短等因素而分配多个物流分布点,将一个大区域分割成不同的小块,在空间上近似网格状,以方便农民们收取快件,更能满足农民网上购物收件的需求,其所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Abrabam H.Maslow于1943年提出,分为5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需要排列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恩格尔系数在农村家庭的比重渐渐降低,人们更加追求高层次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结构也发生空前绝后的改观,网购热潮致使对物流要求的提高。
1.2 区域经济联系理论
马克思唯物辨证法中提到,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完全孤立的事物,经济发展也不可能处于发展的“真空”状态。区域经济联系主要是指资金、技术、人才等的流动,包括很多方面,具体见表1。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依赖于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而物流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进步。
2 “网格式”物流配送方式对农村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s)
首先,“网格式”物流配送主要是针对快件到达指定农村地点后,由相应的农村物流技术管理人员根据当地农村村落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并设定相应的物流服务网点,配备基础物流设备,以保证快件快速送到农民手中。此外,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堆积,“网格式”物流配送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使得一部分农民可以从事物流配送。由农村所在地人负责物流配送,更能保证快递快速送达。这是由于当地人对自己的生活区域充分了解,对村落里的每条道路通达及平坦程度、农户居住地编号都了如指掌,再加上村里物流配送服务技术含量要求低,所以农民完全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
其次,“网格式”物流配送实现了“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以顺丰快递公司为例,顺丰快递拥有今天如此之高的赞誉与它始终以服务客户为宗旨联系紧密,顺丰速递公司将服务至上作为公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 劣势(Weaknesses)
2.2.1 “网格式”物流配送使物流成本大大提高。“网格式”物流配送大大增加了物流运输成本,农村电商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提高,使得农村物流服务网点增多,需要更多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需要消耗成本,加上物流配送车辆的短缺,车辆的修护、保养都增加了物流成本。其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等特征,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撑,农村网络体系的不健全、网费普遍偏高等都在无形中增加物流成本。最后,由于农村道路不平等原因,“网格式”物流在配送过程中极易受到颠簸而破损,根据 《物流法》相关规定,物流公司对破损物件应予以原价赔偿。
2.2.2 “网格式”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日趋下降。现今,农村电商发展规模逐渐扩大,需要更多的农村服务网点,有些对职业缺乏专业化的物流工作人员为一味求效率而忽视服务质量,使得广大农民为之不满。有些偏远地区的物流业几乎成为垄断产业,工作人员由于素质低下等原因,使农民不满程度加深。更重要的是,物流业发展到现在,它的职责不仅仅是送货,还需要负责协调、协助买卖双方完成销售活动的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由于“网格式”物流配送还未全面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自动化等目标,使得物流有些环节的脱节,最终引起消费者的不满[3]。
2.3 机遇(Opportunities)
农村电商发展的前景广阔,农村”网格式”物流配送在未来的20年内会取得惊人的突破,对“网格式”物流配送的要求也转向更加重视效率、人性化。而且,我国大部分农村开始进行城镇化的改革,村落分布状况由原先较为分散的状态发展为如今空间集聚,这将大大减轻“网格式”物流配送的压力。其次,农业保险政策的完善为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表2)。从表中数据分析,农产品保险完善,各级财政对农产品补贴是农民自交费用的若干倍,再加上对该地区而言,农产品种类的覆盖面广,大大保障农民收益。根据边际消费理论分析,这将为农民的消费提供前提,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保障。
2.4 挑战(Threats)
目前,城乡物流业发展存在很大差距,且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国家对绿色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物流的发展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在废弃物处理、汽车尾气排放、交通拥堵等方面,都将成为绿色物流发展的阻碍因素。
3 “网格式”物流配送的完善措施
3.1 提高“网格式”物流配送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质量,需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改变传统物流服务观念,即服务仅是客服人员的职责这种错误的观点,应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快递工作人员的素质。
3.2 合理分配物流工作内容,重视过程的精细化、合理化,提高专业配送化水平
由于技术、距离远近、物件大小、产品数量的不同,在计算出合理配送路线后,还应选择最优交通运输方式。从运输的速度,交通工具的灵活性、连续性,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运输量以及运输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合理选择空运、水运、陆运、铁路运输还是多种运输工具相结合的运输方式以保证物流快速、有效、低成本地到达指定地点。
3.3 根据消费者消费习惯、行为等特征,预估所需产品种类、数量等,提前送达
根据以往购买数据推断出某地区人类消费行为以及经常购买产品的类型,推测出这一地区人们所需的产品种类及数量,提早将产品分派到与之相近的指定仓库,待客户下单后,就近提货,及早给客户送货上门,提高物流配送效益[4]。
4 参考文献
[1] 张高科.农村电商需物流先行[N].中国农资,2015-09-04.
[2] 陈修颖,汤放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路径及相关政策分析:基于广东省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构建农村物流体系
根据中央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完善与构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流通就是农产品市场健全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所以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动力源泉。
一、 现状分析
农村物流体系是指为农村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所组成的体系。由于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长的长期增值过程,所以需要物资的高效流动,是农业生产的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构成因素。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成本高,环节多,流动缓慢,体系不健全,服务混乱的现象,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障碍。目前,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农产品物流难度大、要求高。
2.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供给能力不足。
3.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落后,运作成本高。
4.农村物流政策多空白,作业不规范,交易成本高。
二、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1.入世后的国际化冲击和挑战。“三农问题”是一个根深蒂固、历史沉积的老问题,当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接时更加四面楚歌。由于国外销售大打价格战,农产品出售难的现象日益加剧。如果能够适应国际化进程,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物流运输方式,就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发展农村经济对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地位。通过政府对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确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才能便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要扶持物流中介服务组织,扩大信息交流平台,指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减少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从而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分工,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生产及销售的专业、品牌优势。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3.有利于降低和分散农业经营风险。农业风险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和由于政府逆向操作而造成的政策风险,所以必须要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制定营销策略,依靠农业政策、资金支持、供应信息、决策反馈和风险预警机制,来抗御农业经营风险。因此,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体系对农业生产的服务功能,降低和分散农业经营风险。
4.有助于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环境的改善、物流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物品流入本地区,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通过物流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三、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对策和建议分析
1.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除了铁路、空运、航运等建设外,还需要公路网建设、农产品的集中储存保管及配置加工配送中心、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加强和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农村物流总需求,增速农村经济发展。
2.制定鼓励政策,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
由于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就需要发展包括私营、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成分的物流企业来共同完成。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鼓励和扶植政策、条例法规,按照农村物流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鼓励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和确立农村物流的合法地位,这样既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能通过体制创新和改造,改变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规模小、服务单一和封闭运行的现状,壮大农村物流的主体。
3.鼓励和规范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加强供应链的管理。
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是农产品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影响整个流通环节的速度和效率。农民应从信息平台获取信息进行决策,再根据市场需求,对农用物资的供应、农副产品的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销售等的增值配套服务。完善整个农产品的供应链,从而取得最理想的目标效益。
4.加强对农产品物流设备和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加强物流设备的技术研究与设备改进,要对适合农产品运输、储藏设备进行生产和开发,引进取鉴国外先进技术,满足农产品物流多样化需要。使物流设施在农产品流动过程不仅能保护其使用价值,同时又能创造其价值,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我们要综合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手段来实现农产品流通手段和交易方式的现代化,加快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进程,实现农产品流通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