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挑山工教学设计

挑山工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7 09:1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挑山工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挑山工教学设计

第1篇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集中统一的教学目标,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和追求共通性答案的教学设计比比皆是,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难以有主动探究的机会,独立阅读能力差,也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

阅读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这一达成广泛的共识,但如何做到精讲,教师却往往一头雾水。因此在教学中又会不自觉地进行大量的分析,“满堂灌”“一言堂”屡见不鲜。要避免这一恶性循环,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采用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已掌握的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一下简称《课标》)中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几年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确立了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几种学习方式。

一、创设情景,体验式探究阅读

《课标》“总目标”中说:“阅读应注重情感体验,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情感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材料的需要,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通过阅读、思考、想象,进入情境。并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或体验材料中的生活,或体验材料中的某个角色,从“身临其境”中获得对材料的真实感受,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这种体检――感受――认知的活动,升华了阅读效果。如《我的战友》一文,教师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开水、烈火去体验忍受烈焰焚身的痛楚,并想象全身着火的模样的从而领悟能做到“纹丝不动”原因,并感受的伟大精神。

二、组织讨论,交流式探究阅读

交流式探究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交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示个性进行探究的一种阅读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讨论问题、交流思想。例如《黄河象》,课文讲科学家根据一具黄河象化石推测了化石的形成过程,围绕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从阅读中探究到的知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发展了学生的反思和批判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加强合作,互动式探究阅读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在有趣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学习语文,学会合作。”阅读实质上是一个多维度的互动过程,其中既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学生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也有师生之间的感受交流。这样,学生就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及更多的交流机会进行探究,在这种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非常自然、和平、主动的进行探究,达成了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例如《草船借箭》一课,文章主要表现诸葛亮的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文章里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呢?学习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独立探究,再小组合作,然后集体交流。有的认为周瑜自以为是,设计陷害,没想到算盘落空,这是侧面写;有的认为诸葛亮明知有诈,却不动声色,结果顺利完成任务,这是正面写;有的认为……学生谈心式的学习、交流、愉快的体验了作者的情感,文中人物的情感,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四、现场演练,实践式探究阅读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践,从实践活动中激发兴趣,获得对阅读材料的认识。《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很多阅读材料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从自身的实践去感悟材料,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形式,学习、体验、参与,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整合,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挑山工》一文,学生对挑山工多行路反而先到山顶有些不解:同样是上山,怎么会多出路程来?结果又怎么先到山顶呢?于是我让学生们挑上简易的东西上楼梯,体会挑山工所走的路,并进一步体会挑山工的话:“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向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学生通过现场演练,一下子就弄懂了课文的内涵。正如杜威说的:“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不易记住,只有自己亲自做的才能学得会。”

五、拓展渠道、收集式探究阅读

这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通过查阅图书、电视广播、调查访问、上网等途径,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整理、分类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活动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从有限的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从中吸取营养,增长见识,《课标》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六、改革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8)09-0008-04

当前,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专业途径,有以学科教学为主体的“全面渗透”的基本途径,此外还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保障途径。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无论从教育时空、教育资源还是从课程建设、师资方面来看,学科渗透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以具体的某一学科的渗透研究较多。本文主要是对全方位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有益地探索。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简称学科渗透)是指在学校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积极措施。

(一)学科渗透的必要性

1.从教育队伍层面来说,学科渗透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在学校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种“全员性”工作,单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则未免孤掌难鸣,势单力薄。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

2.从师资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心理辅导教师的师资严重缺乏。有专家统计,如果按照美国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计算,中国所有的大学均设一个系专门培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至少50年才能满足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量的需求。实际上,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位,而是由一些代课教师临时充当,这也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无疑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让所有教师担负起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否则,心理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3.从心理学学科层面来说,学科渗透涉及到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学科,诸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它可以使这些心理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指导功能,并可使这些理论在应用研究领域中找到发展的生长点。同时,它使教师从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学习准备状态的了解,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方向转变,即教师从传授型的教书匠变为研究型的教育家。

4.从课程层面来说,“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命题的提出,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必然逻辑。这样说是因为,(1)从课程目标的角度来看,在西方课程发展进程中许多学者都曾致力于“课程心理化”的研究,亦即要把“心理的目标”渗透到课程之中, 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例如,美国学者杜威认为,“一个教师如果考虑的不限于教材本身,他是把教材作为在全部的和生长的经验中相关的因素来考虑,这样看来,就是使教材心理化。”除了杜威外,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等都曾对课程心理化问题进行过探索,力图使心理目标渗透到课程目标之中。(2)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来看,各学科课程如何实施,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目标体系,但仅限于自身的结构和目标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培养要求是综合的,因此,在各学科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课程自身的积极建构,是课程实施策略的一种改进和提升。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组织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各科课程教学,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这里的“一般发展”实质就是心理发展。赞可夫指出:“在传统教学法条件下,学生的心理发展远不是已到极限,还可能有得高多的发展,有可以视为最理想的一般发展,已经建立的新教学论体系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显然,赞可夫的研究已经蕴含了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表明了用学科渗透的途径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二)学科渗透的可行性

1.从教育时空层面来说,各科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占据时空最多的场所。如果忽略了这一时空,就等于放弃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场所。

2.从教育资源层面来说,各科教学本身就包蕴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无论是工具课、人文课,还是自然课、技能课都有许多显性的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资利用。如果将这些资源白白流失,不仅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而且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完全的。由于学科教学的多样性与特殊性,更使得我们能全方面、多角度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其中。从而通过课堂教学,有机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从教师层面来说,几千年的“教书育人”观念已深入至每个教师心中,并且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育心。这种“渗透”式的方式更利于广大教师接受。

4.从学生层面来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濡染性”教育,对他们的认知起到一种内在无形的导向作用,且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目标设定层面:科学设定学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和灵魂。传统的教学目标只简单地定位于知识、技能的传承,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知、情、意三个领域。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目标都应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一方面,学科内容传递的质量以人的心理发展为基础,服从心理规律,使学科内容心理化,这是解决教育过程中学生与课程矛盾问题的正确策略;另一方面,学科内容的传递是着眼于学生整体发展的,即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是相互交融、并行不悖的。因此,注重情、意因素是近年来国内外现代化课程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当前流行的“情知课程”、“情知教学”,强调的就是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该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识过程“双轨式”统一。

科学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内在规定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而不能脱离教材外在地强加。硬要贴标签式地为心理健康教育而教育,那就不会真正达到预期目标。(2)客观针对性。各科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有差异、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并且要像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目标一样事先已经了如指掌,对本节课的心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无目的地随意而谈。例如,同样一节教学课,甲班可设定“自学互助”教学目标,乙班可设定“增强学习意志力”教学目标,丙班可设定“使学生有成功的愉悦”教学目标。其目标之不同,皆因各班实际情况之不同而异。(3)濡染整合性。既然是“渗透”,就应该是曲折的、暗示的、濡染性的。简言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可以与知识传授同时完成,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以是在美的体验和愉悦中净化心灵。因此,在目标设定时不宜过“实”、过“板”、过于“线性化”。(4)学科差异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学科可资凭借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真正认识各学科间“质”的差异性,把握好其间的区别。如文科类较多直接引用相关题材,理科类则更多地注重教学过程。

(二)内容资源层面:充分运用学科课程蕴含的资源

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无论是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是艺术体育类课程,尽管它们自身都有特定的、不可互相置换的认知内容,但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资源。

利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内容资源,还是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独特之处表现在:

1.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性。如小学语文教材有几百篇课文,不仅每篇课文都可以有侧重地进行认知心理教育,且许多课文中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充分利用其进行非认知心理教育。例如,《荷花》、《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就可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感;《挑山工》、《我的战友》、《群鸟学艺》等课文可进行不怕困难,锤炼意志的教育;《小木船》、《会摇尾巴的狼》、《一个苹果》等课文可进行交往,合作方面的教育;《童第周》、《陶罐和铁罐》、《雷锋日记二则》等课文可进行自我意识方面的教育。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有几个方面的教育作用,只不过有所侧重而已。此外,在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中也涉及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散性。学科类课程不可能像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那样,分阶段,分层次,分单元地编排,而是以系统编排的。例如,语文教学中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级训练、分项安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蕴涵在语言文字之中,分散在各个年级,这就形成了分散的特点。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全面理解教学目标,理解全册教材,充分把握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对学生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性。许多学科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非直述出来,因此,老师必须吃透教材,准确地把握文章字里行间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以语文为例,《挑山工》一文,在挑山工的话中包含着坚韧不拔的哲理;《我的战友》一文是以趴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动作、神态描写,来揭示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如果教师能选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进一步深刻理解课文,是不难发现教材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再以地理学科为例,整个教材体系从了解家乡开始,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如人口、资源等自然状况,经济、文化等人文状况等,这样便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祖国的繁荣紧密联系起来。

4.心理健康教育的濡染性。例如,一位地理老师在讲到“环境危机”的专题时,他详细地论证了地理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并要求学生积极探究周围的环境问题,做成小报告,然后集中起来共同讨论。显然这既使得学生学会了地理知识,又使他们懂得了尊重自然、关爱环境,遵循客观规律,促进人地和谐共生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层面: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1.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树立现代教学观。现代教育理念将教学的本质定义为“交往”,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者。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2)树立现代学生观。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决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中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不断发展、逐渐成熟之中,他们需要尊重、理解、鼓励,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又需要真诚的帮助。教师应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的智慧,还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3)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是所有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立足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尊重、关心、接纳学生的表现和行为,营造一种和谐、宽松、民主、愉快的教学气氛。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起到一种榜样示范的作用。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会缩短彼此心理上的距离,会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间最佳的 “心理场”,这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

2.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全部身心积极参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是封闭性的,只重视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参与;只注重学生的接纳而忽视学生的创造;只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行为以及自尊、自信的人格不是在教师的说教中,而是在自我积极参与的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实践、锻炼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有自主的权力,激发其创造性;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促使其自我实现;给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让他们能自我调节自己的心态、行为,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体验多方面的锻炼,其心理素质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做到有机、适度、灵活地渗透

(1)要讲究有机渗透

教师应当根据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任何为渗透而渗透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如果教师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进行渗透,或者寻找的“渗透点”是为了方便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这显然是走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学科教学渗透贵在自然、贴切,它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紧扣的,是有机融合的。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就是“顺其自然”,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应尽量避免生硬渗透。

(2)要讲究适度渗透

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度”。所谓“适时”,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花在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能利用3~5分钟),如果一节45分钟的学科课有20分钟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不叫学科渗透,该叫心理健康教育课了。所谓“有度”,一是要注意渗透高度,即渗透目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二是要注意渗透梯度,即在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及渗透的循序渐进;三是要注意渗透效度,即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把握渗透的效果。

(3)要讲究灵活渗透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同样,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渗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从具体渗透方法来看,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普遍存在“渗透死板”的问题。如我们在各种“公开课”中最常见到的一幕,往往是教师在该节课结束前集中渗透几分钟,或者让学生在稿纸上写心得给听课者看。显然,这样的渗透方式“痕迹”太重,过于呆板,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课堂管理层面:努力创建人性化课堂环境

课堂管理也被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渗透,是学科渗透的重要环节。要实行良好的课堂管理,使学生在课堂中有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能经常体验良性的情绪,从而有助于维护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选择适当的课堂管理模式

课堂管理模式是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教育策略,也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勒温提出过三类领导方式,即民主型、专制型与放任型领导方式。这些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在多数情况下,民主型管理方式应该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课堂管理模式。这是因为民主型管理模式比较容易营造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师生互动较为自然、和谐,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当然,这种管理模式也特别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实质。

2.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涉及课堂秩序的建立、课堂活动组织与反馈、课堂中的表扬与惩罚、课堂中学生行为问题的处理等诸多方面。譬如,在课堂秩序建立方面,埃默等人对有成效和成效差的教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这种差异对学生的行为、成绩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无数的教育实践业已证实,教师在课堂上如何使用以及能否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手段、教师能否使用恰当的策略处理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和知识,努力形成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

3.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这种“心理背景”的优劣是学生能否悦纳教与学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进而构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教育因素。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华尔特所指出的:“教师工作本质上就是推销工作。因为教师要想方设法说服学生,使他们相信教师所教授的这一学科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学习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坚持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等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的前提下,着力于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鼓励成功,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气氛。

综上所述,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而且还要激活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其中,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只有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开展起来, 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有效保证。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学科渗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只是其中的途径之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还需要多渠道、全方位的配合。

参考文献: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卫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莫雷,任旭明等.中小学心理基本原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5]李佑顺.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估系统设计.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4).

[6]蔡永红,林崇德.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及反思.心理学,2001(11).

[7]廖立兵.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教学研究,2005(1).

[8]钟启泉,崔允,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苏]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广州: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10]陈筱洁编著.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