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

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

时间:2023-06-07 09:10: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

第1篇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建立和物理理论的验证都与实验密切相关。《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进物理学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物理课程标准》还把“科学探究”列入了教学内容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的经济还有一定困难,很多实验器材不能按物理教材的要求配置齐全,特别是广大乡村中学和边远山区中学,实验器材更是缺乏,因此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开发物理实验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而利旧利废,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各种物理实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本人结合自己的实验教学,关于初中物理实验低成本实验教学的开发和利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在理科教育改革中,有一种令人深思的趋向,这就是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工业发达国家,都主动运用低成本的器材,如日常生活中的用品、玩具、废料、边角料来制作小制作,即开发低成本小制作、小实验,这似乎与现代科技现代化的发展不相称,这种求朴返真,是由自制教具等小实验的教育特点所决定的。

低成本实验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价廉。由于它随手取材,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成本价廉,有利于普及,特别对边远山区和贫困农村,自制低成本教具是解决资金短缺的得力措施。

二是亲切。由于取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而且制作又比较简单,因此有利于消除学生实践研究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兴趣,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钥匙,也是许多学生喜欢自制教具的直接原因。

三是简单明了,易于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由于这些教具主要是教师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师对教学的需要体会深切,力图使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因此,应用它的教学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四是含创造教育因素。由于教具自己制作,往往在构思、在取材或在局部结构方面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和某些改进,或者在制作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自己解决,会给学生以创造的启示,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同时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了动手锻炼的机会,而当成功时将具有极大的成就感,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习动机方面也将起到极大的作用。低成本实验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精神的现代化(当然也不排除采用现代化的物质和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得以广泛的开展。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还可以认为:一方面,低成本实验教具,是低成本而智慧不低,成本低而价值不低。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和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作为教学用具,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当然,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自己要动手参与设计和制作,还需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加强教师知识培训和专业素质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回民高中)

第2篇

关键词 :社会发展 计量 生产生活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这一项古老而又与时俱进的事业,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社会,由于知识素养与自我权益意识不断提高,计量已经超出原来度量衡的定义范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工艺生产中都发挥了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

1.计量新定义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的“度量衡”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逐渐被更确切、更广泛、更科学的“计量”取代,形成了现代化的度量衡。

现在,计量被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并按法律规定,对测量起着指导、监督、保证的作用。计量与其它测量一样,是人们理论联系实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它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具有探索、分析、研究和试验的特征”[2]。

2.计量与生活

2.1计量与日常生活

可以说,商品生产和交换,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它直接触动人们的切身利益,而这一切又都与计量有关。计量对人民生活的意义是相当明显的。

2.1.1家居生活。日常商品买卖的计量仪器是否准确,家用电度表的走数是否精准,煤气表是否合格等这些都涉及到了居民的切身利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水和空气对人的重要性已经哦多说。一些水质良好、空气清新的地区,特别是山区人们的平均寿命较长。那么我们如何来判定一个地方的水质、空气的质量的呢?近几年,人们正是通过对空气的计量测试,发现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大将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通过对饮用水的矿物质离子含量、氯化物残留等计量检定,来判定当地饮用水的水质。

2.1.2医疗卫生。现在的人们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已经离不开计量测试。体温、血压测量,作心电图、脑电图以及各种医疗化验等,皆是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常见的计量测试。如果医生对数据测量和化验不准确,带来的后果将会是非常的严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量测试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新的医用计量测试器具不断问世,这也给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简单有效的途径。比如,现在已研制出的红外测温仪,用来测量人的体温,就可以比肩方便的观察到人体内的微小温差。通过临床试验表明,这种红外测温仪可测出乳腺癌的温度比周围组织约高0.1℃,从而不必作切片检查,即可对浅表肿瘤作出相应的判断。

2.1.3食品安全。首先,粮食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在粮食的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剂量的多少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剂量之内,否则将会导致积累性中毒,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次,食品的保鲜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医学界已经证明,粮食及粮食制品,发霉变质会产生黄曲霉素,人和动物食用后便容易致癌。另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如色素、味剂、防腐剂等,都必须经过检定和计量,否则也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粮食及粮食制品的生产、贮存和加工等过程中,都离不开计量测试。

2.2 计量与工农业生产。

计量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和意义突出。工业生产,计量可谓是科学生产的技术基础,从原材料的筛选到定额投料,从工艺流程监控到产品的质量检验,现在都已经离不开计量。农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亦必须有计量保证。人们必须通过计量来掌握土壤的酸碱度、盐分、水分、有机质和氨、磷、钾的含量等,来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高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离辐射育种可以说是一项重要增产措施,我国已用该法培育出16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但是,要保证高质量的辐射照射,就必须对辐射的计量做出精准的计量,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不可以挽回的损失。事实充分表明,工业、农业的科学生产和技术革新,都离不开计量测试。

2.3 计量与商品流通

在商品的流通中,需要计量的事例很多。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去菜市场购买瓜果蔬菜,往往只凭卖家的磅秤来断定购买的斤两,这样就很极容易遭到商家的坑骗,出现缺斤少量的情况。如果监管部门加强市面上磅秤的计量检定,就可以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观察磅秤计量标签标识来维护自己权益。再比如我国过去出口苹果,只凭观察外表或直接尝试,而没有采用计量手段,外商便借故刁难,随意削价。其实,对苹果成熟度的计量很简单,只需要用计量硬度的硬度计测一下就可以。

3.计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础需要科学的数据的支撑,这些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数据的获得都离不开计量。建立高速经济发展的和谐社会要获得各个领域发展速度的相关数据需要计量工作从科学的方法、方面持续地提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这是因为“量”是一切客观事物以及其运动的表现形式,反映这客观事物内在的性质、相互的联系和运动的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中,对同一“量”应有相对一致的测量结果,需要依靠相关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来规范“量”这一概念。否则,社会经济秩序,商品的生产、流通,高科技的研究与发展都会发生混乱甚至是遭遇困难,当然我国的一切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因此,计量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计量是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精确的计量仪器和可靠的测量方法,就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是因为从原材料、元器件进厂的检测和分析,到整个生产加工的质量监控,直到产品质量检验,物料和能源的消耗情况都需要计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所以说,质量的管理和效益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计量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5.创新计量工作思路

计量技术机构的工作思路是在计划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对过去我国“度量衡”的新的定义和新的发展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的发展浪潮中,就需要我们改变工作思路,不断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的工作思路[2]。

计量技术工作是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手段,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科学积水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重视和加强计量工作,既可有效的维护社会秩序,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促进贸易的发展,保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特征 影响

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下半身写作、八卦新闻、影视文化、流行歌曲、流行服饰、网络文化、街头艺术、广告、综艺节目如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我要上春晚、星光大道莫不是大众文化的产物。那么到底何为大众文化呢?

一、大众文化的界定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民众的反抗》一书中提出。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既不同于具有明显的阶层性的高级文化;也不同于具有明显的自发性的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它兴起于当代都市,是反映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适应大众文化品位、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易于生产与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它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与载体,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具有六大特征。特征一:技术性,指大众文化依赖现代传媒技术,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批量复制、信息量大、受众量大的特征。特征二:商品性,指的是大众文化由文化产业机构制作、供公众消费、以获取商业利润为最大目的,是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特征三:流行性,指大众文化在创造出一种模式之后,往往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特征四:类型性,指大众文化按照固定模式和类型打造产品,在作品内容、角色定位、事件情节构思、场景设置、语言风格、视听效果等方面流于套路化、公式化。特征五:娱乐性,指的是大众文化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满足。特征六:日常性,指公众对于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是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进行,接受过程往往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以满足日常生活兴趣。

在综艺节目中,大众文化的特征表现特别明显。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为例。《非诚勿扰》有着固定的播出时间即每周六、日21:10,有着固定的播出套路与程序,即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另有“灭灯”环节和“心动女生”设置,为女嘉宾提供更好的大胆说爱的机会。这些充分体现了《非诚勿扰》类型化特点。《非诚勿扰》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和喜爱,也为江苏卫视带来了极佳的经济效益。2012年,《非诚勿扰》的广告招标额超过20亿元,仅次于央视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2012年3月18日,主持人孟非透露《非诚勿扰》的经济效益已逾24亿元。与此同时江苏电视台则靠着《非诚勿扰》,从一家几乎发不出工资的潦倒事业单位,悄悄爬到了省级卫视综合实力排名的第二位。这还仅仅是《非诚勿扰》带来的一部分升值,其女嘉宾、男嘉宾,甚至主持人孟非的身价都在看涨。这些数据与事实充分体现了《非诚勿扰》节目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商业性特点。在《非诚勿扰》获得成功后,大大小小的相亲类节目扎堆出现,而湖南卫视推出的《我们约会吧》,在收视率和影响力上紧追前者,这些又充分验证了《非诚勿扰》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流行效应。《非诚勿扰》节目本身依靠电视媒介而生存,在此基础上还借助媒介组合效应产生合力进一步造势。例如《非诚勿扰》很早就和网络媒体进行联动合作。2010年5月20日,《非诚勿扰》和百度合作推出了一个网络情人节专场,当天百度的标志与《非诚勿扰》合为一体,一天之内,页面有9亿次点击率。2011年的5月20日,《非诚勿扰》又和腾讯合作,将腾讯QQ的登录框合成了两方的标志,当天登录量达到5亿。为了将节目播出后的网络影响力转换成播出前对收视率的贡献,2012年3月31日开始,《非诚勿扰》又在新浪和腾讯推出了“网络抢先看”,观众可以在节目播出的当天下午提前看到当晚节目最精彩的部分。借助电视、网络的力量,非诚勿扰节目在全国乃至澳大利亚、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形成了庞大的受众群,充分体现了大众文化技术性特点。节目现场主持人孟飞、乐嘉、黄菡以或睿智或犀利或温和的风格自成一体,而每一个女嘉宾都是经过精心打扮之后亮丽登场的,男女嘉宾更是可以在现场说、唱、弹、跳,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这样的组合效应形成了视觉的盛宴、听觉的盛宴,充分满足了受众娱乐休闲放松的审美追求。大众可以不出门,在家中借助电视机、计算机在家中充分享用节目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了解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充分体现了《非诚勿扰》作为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日常性特点。

三、大众文化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日常生活及大众文化的接受主体面貌发生变化。长期以来,大众在学术界的描述中都是相当不堪的,而那些非大众,精英们则是丰满的、充盈的、伟大的、有真知灼见的、有个性的、有贵族品性、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大众与伟人是对立的,与创造性、个性是对立的。大众文化的出现使人们发现并认识到,大众不是平均受众并不是文化的笨蛋,不是木讷的等待被支配的单纯的接受者,他们是文化场域里积极主动有个性地创造文化意义的人。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就指出,不能够以固定的眼光来看待大众,在大众文化中,大众由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个体组成,他们千差万别,不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以抚州市区的一个大众文化现象为例。为了招徕生意,抚州多家药店在每天晚上7点以后在自家的店门口定时播放抚州采茶戏、黄梅戏等。这一招很灵,每一天的7点在药店的门口都会聚集很多当地的40-60岁不等的市民观看戏剧节目。药店门口一幅热闹场面。按照传统对大众的认识,他们接下来应该落入商家的圈套,成为药店的忠实客户,跟着商家设计好的流程走。事实却并非如此,戏是要免费看的,至于买不买店里的药,老百姓有自己的想法,你的药质量过得硬才买你的药。在这个事件中老百姓并没有被商家的文化策略牵着鼻子走,而是表现出了自己的主动性。

(二)大众文化也为大众争取到了部分文化权利。大众文化时期,媒介技术的变革,带来了信息的广泛充分传播,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阅读不再止于原作,还可以通过大量的机械复制来实现,这样便使得被少数人掌控的文化、艺术从潘多拉的魔盒里释放出来,成为大众也可以认识、品评、分享的东西,大众进入了文化的循环,从文化艺术的旁观者成为文化意义的构建者,他们对媒体提供的信息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和喜好,也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判断取舍并在争论中提高认识。这样一来,大众文化已经完全具备了意义解构的功能。尽管大众文化构建的意义及其带来的审美反思水平不够高,但是它使大众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表达、参与、分享文化的权利,打破了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对文化的控制与垄断,

(三)大众文化与大众生活的密切关联促进了艺术与生活的重新整合。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商业文化,商业文化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决定了商业文化必须以普通消费者为核心进行生产,一切以消费者是否满意、是否符合消费者的生活状态、审美追求为准则,也就是说大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其文本内容(信息内容)、表现形式都必须实现与消费者(大众)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又要求大众的文本是开放的意义多元的,每个人从中都可以进行意义的解构与重组,它导致“大众趣味把审美消费整合到日常消费的世界中,从而它拒绝给予艺术对象任何特别的尊敬,日常生活的评判标准被使用到艺术作品中。”《天天向上》是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2008年8月4日首播。节目的主持阵容由汪涵、欧弟、田源、钱枫、俞灏明、矢野浩二、金恩圣(小五)七位组成。该节目采用全国第一支偶像男子团体的概念,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中国千年礼仪之邦的礼仪文化。节目氛围欢快轻松幽默,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有较高的收视率。收视率带来高利润。可以说《天天向上》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大众文化产品,其成功最关键一点紧扣目标受众需求,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按照大众的日常生活评价标准来打造产品

首先来看其栏目的命名,栏目名来源于全中国妇孺皆知的老人家的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亲切、通俗、积极向上,不仅老百姓会喜欢,主流文化也不会排斥。同时是湖南人,节目命名还充分考虑了湖南本土文化,突出了地域特色。其次来看它的内容,礼仪公德是《天》谈论的核心。这一核心其实也是所有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大家每天生活在其中,酸甜苦辣被它牵扯着,总是希望知道得多一些,这个社会的礼仪公德意识更强一些。也就是说内容亲民,没有理解障碍。第三来看其表现形式。以传播礼仪为节目的核心内容,很容易陷入八股的泥潭,但是《天》采用了当下流行大众喜欢的具有娱乐、搞笑、幽默风格脱口秀方式作为节目形态,并对传统的脱口秀方式进行了加工与发展,给了大众更多的新奇感、参与感、亲切感、轻松感、愉悦感和反思。例如采取演播室主持人与观众“同呼吸,共欣赏”的播出形式,营造现场温馨、融洽的氛围,规避了审美疲劳的问题。在主持人的选择上也煞费苦心,力求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不用俊男靓女搭配,也不用资深媒体人士单打独斗,而是组建了一支清一色男性偶像主持团队,该团队七个人代表了各类不同受众群体的性格,才艺各不相同却又相得益彰。汪涵(其目标受众是全部通吃)成熟老练、妙语连珠、诙谐机警又不失大气、睿智与理性;欧弟(主要目标观众是乐观外向并喜欢表现的一类群体)反应敏捷、活泼搞怪、滑稽幽默、弹唱演说样样皆通;钱枫(主要目标观众是含蓄内敛并懂得欣赏的一类群体)阳光帅气、擅长冷笑话,敢于自嘲;田源(主要目标观众是洞察力和分析力具强的一类群体)鬼怪精灵、文气十足;俞灏明(主要目标观众是少女)以帅气、歌声取胜;小五温柔羞涩(主要目标观众是少女),矢野浩二(主要目标观众是坦然、淡泊、看开的一类群体)憨厚率直,喜欢自我损。后两者还代表着韩日情调。他们7人在看似漫不经心之间与嘉宾漫谈事业、爱情、婚姻、家庭、成长经历、初恋的体验,工作的体会、单位的八卦趣闻,养生保健知识、关注草根阶层的生活状态,使得《天天向上》成为融合了传统噱头与时尚笑料,既有嘉宾访谈,又有才艺表演和模仿演绎的综艺大杂烩。这种将知识娱乐化、学习轻松化,这种寓教于乐的表现方式,成功迎合了备受应试教育煎熬的学生们的口味,而且与中国人信奉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样《天》把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招致麾下,成了自己的目标观众。第四《天》的嘉宾阵容也充分考虑了大众的接受心理,上至名牌大学高材生、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或员工,下至列车乘务员、城市社工,三百六十行几乎无所不包,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在其中都可以找到共鸣,进而与节目产生亲近感。

《天》的成功是日常生活的评判标准被使用到艺术作品的结果。《天》如此被大众喜欢,在于《天》对大众心理进行了充分解读,使大众在节目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见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价值、自己努力的方向,进而消解了节目与大众之间的沟通障碍,拉近了节目与大众日常生活的距离。节目因为实现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而被大众接受,大众在接受这样一种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了美的愉悦的体验,证明了大众文化是能够承担实现普遍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部分任务的。

大众文化的这一系列的影响最终促成了日常生活出现了审美化景观。即在大众文化的引导与影响下,不但艺术与文化从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变成了可以复制的一般消费品,审美成为日常,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上被认为与美无关的诸多领域都被审美化。从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到现代人的衣、食、住、用、行甚至是现代人的身体都有了审美的追求,整个世界越来越多的要素被披上了美的外衣。

然而大众文化虽然使日常生活出现了审美化景观,却并没有使日常生活的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因为它没有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而工具理性是使日常生活陷入困境的根源。

诚然大众文化及其带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景观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的美化作用,但是大众文化及日生活审美化景观本身是技术理性的产物,一切美化生活的技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也可能把美的追求变成一种新的禁锢与控制,使人的日常生活陷入另外一种困境,人的日常生活依然在技术理性的掌握之中,只不过它的掌控更加隐秘。而不以审美为终极目标并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大众文化也最终难以逃脱庸俗化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

第4篇

 

关键词:人才 金融 教育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21世纪的人才需求标准是懂得现代科技的金融人才或懂得现代金融的科技人才。换句话说,21世纪的人才需求是现代金融和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现代金融学教育在培养适应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要求的金融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一 经济发展呼唤金融人才和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现代金融已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金融经济。无论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老百姓个人的投资理财和创业,都与金融息息相关。金融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事实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同时也是金融业发展较快和金融人才相对集中的地区。美国、英国、日本等莫不如此,我国的上海、深、江浙等地也是这样。经济发展与金融业发展之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越发达,金融业就越发展;金融业越发展,经济发展越快。与此同时,金融业越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也越大。“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建立和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金融法规建设,规范金融行为,完善金融市场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健全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竞争秩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各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人才需求。而这一切又有赖于全社会金融学教育的加强。 

总体上来说,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面向社会大众的金融学知识的普及型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有关专家学者在东北农村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运用农产品期货交易来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够看到遍及全国各地的形式多样的面向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讲座或短训班,内容包括股票投资、艺术品投资、国债买卖、黄金买卖、外汇交易、房地产交易、保险业务等);第二个层面是面向在校大中专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金融学知识的系统的学院式教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际金融运行风险增加,通过系统扎实的学院式教育,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取向统一的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当务之急。 

 

二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体现人才需求特点,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金融人才的复合型特点,二是金融人才的国际化特点。复合型是指金融人才既要懂得金融又要懂得现代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高等数学等;既要懂得营销又要懂得管理;既要懂得法律又要有较高的政策解读能力。国际化是指金融人才首先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外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其次要熟知不同的金融文化背景,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此,学院式教育在专业学科体系构建方面应突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技术等;第二部分是营销心理和营销行为学、不同金融文化比较研究等;第三部分是专业课程。

当然在现实中,由于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已很难截然分开,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也日益混合。以央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操作和协调、金融监管及立法和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直接作用和影响于以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管理为核心的微观金融。所以,各高校在自己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方向的学生培养目标中,可以结合实际有所取合,有所偏重。比如要么以宏观金融为主,要么以微观金融为主;甚至还可以在宏观、微观金融中突出某一部分的内容,比如在国际贸易专业中可突出国际金融及外汇交易、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的内容等。而在金融学专业中则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既是必然又是常态。它涉及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等。而就金融机构而言,又涉及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等。因此,在现代金融学教育中应及时补充进去这方面内容。 

 

三 现代金融学教育应适应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育形式 

 

现代金融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和学科,金融人才又是具备复合型和国际化特点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随着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发展,有许多模拟现实金融活动的软件被开发出来,比如国际贸易流程软件、股票交易流程软件、外汇交易流程软件、黄金及艺术品投资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不妨可以更多地利用软件模拟教学去增强学生的分析、应用和操作能力。除此而外,还有一种方法值得尝试,那就是通过聘请在实际金融部门和领域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开展讲座的形式,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金融年度报告[r],2002 

第5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师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结合本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充分利用这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入手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浮力的利用一节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冰山撞船前和撞船中的一小段,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电影中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它并不太大,看完后提出问题,撞沉大船的冰山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大,为什么会把船撞得这么严重?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冰山并不只是所看到的大小,它的大部份其实在水下我们没看到。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一节时,我先拿一个录音机去放一段音乐问学生调大声一点怎么办?叫一个学生上来调,然后问;“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你这一调就大声了呢?”这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问完问题后我说:“学习了这一节你们就知道了。”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以良好契机为抓手 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一个学生走路时不小心让什么东西拌倒了,我就让学生讨论,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让东西拌倒和地面太滑时滑倒了,有什么不同,摔的方向是不是相同,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不同,能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吗?再如:在讲噪声时,刚好教室不远处有人在家里放录音机唱歌,我问学生这是不是噪声,有学生说不是,音乐不是噪声,音乐算噪声那什么响声都是噪声了。有学生反对说它就是噪声,因为我们现在不是要听音乐,我们要上课。我说那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噪声,看看谁说的对,还有怎样减小它。这样,一个外来的干扰变成了我的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 ,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特别是要对课本中一些过时的数据及时更新补充,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实施:

(一)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如通过课文中的一系列物理实验和增加一些比较有趣、学生觉得神奇的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初二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物理实验的妙趣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物理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物理基本知识。

(二)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四、教师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6篇

高中物理对很多学生来书都是一个难关,可能有的人从初中开始物理就不好,一直没找到方法,其实物理只要学进去了,也很简单,入门了、开窍了,你的物理成绩提高会非常快。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好物理的窍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如何学好物理窍门

会看书是学懂物理的第一步

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看书都是至关重要的,别小瞧看书,只有把书看懂了、看透了,才有可能把题目做对。物理看书也一样,要把重点知识点标注出来,重点理解和记忆,你要看到比别人多的东西,那样就成功了。

可以买一本好的参考书,因为书很不简单,它的编排顺序都是有规律的,加粗、黑体往往都是成体系的,让你立马能建立起网络知识框架图,对知识有个整体感知,知道各知识点直接有什么内在联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点也不夸张,但读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

学好物理要懂如何推导公式

物理公式不要在课堂上看老师推导一遍,以为会了就放过去了,其实你根本就像在看电影,什么都没记住,课下一定要自己动手去推导。真正理解公式为什么是这样的,怎么来的,中间经过了怎样的过程。

物理学习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解题和思维过程,所以大家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学习物理做题思路,看看解一道题目在大脑中是如何思考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物理。物理有果必有因,大家做物理题目的过程就是由果寻因的过程。

提高物理成绩要理解每一步

物理解题是分步骤的,只有一步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如果中间断档,那么答案就不会有了。因此,要想完整做出一道题目,就要理解解题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尤其是动力学、电磁场结合的题目,更难。

很多物理大题都是多个知识点结合在一块考查,所以我们要熟悉物理过程,平时多训练空间想象力,反复练习,从简单题目入手,由简单到难,同时加强数学水平。做一道题目就做透了,做一类题目就多总结、多归纳。

二.怎么才能学好物理

1、改变观念

和高中物理相比,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并且内容也不算是很多,也更容易掌握一些。但是能学好初中物理,不见得就能学好高中物理了。如果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培养起来,再加上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物理简直就是难上加难。所以想要学好高中物理,首先就需要改变观念,应该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从头开始。

第7篇

一、地理教学在内容上应回归生活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规定,高中地理教育应“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地理本身就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无论是我们周遭的生活环境还是全球的气候问题、环境污染,都会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抽象的理论回归到具体的事物中。老师将理论与生活有机地结合,不付会使学生理解学习这些理论的意义,还会帮助他们活学活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些年来,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公众对于气候、环境问题关注度的上升,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一提到雾霾、沙尘暴、水污染总是能引起很多讨论,此外,还有沧海桑田、寒来暑往、冬暖夏凉、山高路长……处处留心皆学问,地理学就在我们身边。把知识和“乡土”相结合,就会使枯燥的理论焕发新的生命。面对已经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中学生而言,老师引导同学们谈谈因这些自然现象或人为的污染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从地理学的角度专业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教会同学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此外,老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同们学更深刻地理解地理学的意义,感受自然之美。比如2015年初由央视记者柴静拍摄的记录片《穹顶之下》、英国广播电视公司拍摄的一系列关于自然、海洋、两极的记录片《地球脉动》、《冰冻星球》等,在课堂上可以选取一段播放给学生,以生动的画面形式来加深同学们对于某一方面知识的理解。对于思维活跃的高中同学来说,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一定远胜于老师一人独角戏地讲课和让同学们面对课本上的文字死记硬背,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占用了一定的课堂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不仅不会影响成绩,还会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健全自己的人格。

二、地理教学在形式上应增强互动

根据笔者本人长期的求学以及教学经验来说,老师总是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不仅会让自己讲得很累,还会令学生分散注意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改变传统“一言堂”的上课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才会使同学们学得快、记得牢。对于学习这个过程来说,从别人那里“听说”来得永远不会比自己亲身实践和经历得来的知识更为印象深刻。老师的价值除了“传道授业”而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同学们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才得以有“解惑”的机会。因此,老师上课的方式应该由“以自己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要他们获取知识,所以应该多与学生互动。比如,可以采取课堂分小组的方式让同学间互相讨论问题,或者采取知识竞赛的模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尽可能地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和讨论,只有当师生关系足够融洽时,同学面对老师时才能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要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青春的个体,所以不应再像过去那般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将其打造为一个个“标准件”,我们的使命是要教会他们关注人与环境、资源、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不是没有感知的、冷漠的考试机器。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采取以他们为中心的模式,充分相信他们所具备的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当然,要增强师生的互动,就还是要强调第一个层面——老师要把自己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即理论问题形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才是老师真正的任务。

三、地理教学应拓展学生视野

笔者认为,地理学是人类对于自然世界不断认识和探索的理论。它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还不断提醒着我们大千世界、变幻莫测的自然中仍有许多尚未被发现的奥妙。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应该为同学们提供一些课外读物,比如《国家地理杂志》之类的杂志或刊物、国家地理中文网中的一些读物,这些不仅可以拓展同学的视野,也可以引导他们培养自己的爱好,充实业余生活。同时,这样做也是在不断地强化他们“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地理无处不在”的理念。总而言之,科技的发展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老师学习运用新技术、多种手段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身为地理教师,既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完善自我,也要勇于打破常规,创新教学方式,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寻出一条既能节省同学们时间,又能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道路。

作者:王云鹰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

第8篇

户外创意之媒介创新篇

户外广告媒介创新,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实现媒介与广告作品的巧妙关联。

我们常见的户外广告大多是报纸、杂志平面作品的移植和扩大而已,广告内容并没有与媒介形式有机结合。一个好的户外广告创意,应该是实现广告内容与户外媒介以及目标客户的关联,充分挖掘户外广告媒体的潜力。

狭义的户外媒介就是路牌、霓虹灯、电子显示牌(屏)、灯箱、橱窗、立体造型物、条幅等。事实上户外媒介可以无限延伸,只要是你能看到的实物都可能作为广告媒介。比如公用电话亭、试衣间,甚至卫生间这些地方的使用者驻足时间长,而且顾客特性比较单一,是非常好的户外媒体。比如在卫生间内门上投放治疗腹泻等疾病的药,这些药品在大众媒体上投放可能引起反感(比如吃饭时间),而投放于卫生间却是恰到好处。可惜这些户外媒介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发掘。

一个好的户外广告必然是熟悉产品本身特点并与媒介有机联系,有明确的目标客户群,加上大胆的想象而共同作用产生的。比如韩国BBDO制作的IOPE抗皱护肤品《DVD》篇,竟然把抗皱护肤品的试用装套在了喜剧DVD上,其文案为:“你禁不住会笑,但是不希望出现鱼尾纹。”文案让人叫绝,与媒介相当契合。“笑一笑,十年少”,同时喜剧DVD的客户多是“在意青春常驻的人”,此广告的目标客户到达率必定是非常高的。

BBDO最近在德国某市的公园内为某品牌电动汽车打造了一款别致的广告。创意者在公园围栏上绘制出此款汽车。从正面看过去,这辆车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有当路人从侧面用另一个视角看才能看到“整辆”汽车。这样的广告也告诉大家电动车对于环境的污染几乎是不存在的。

户外创意之夸张幽默篇

幽默是一种喜剧因素,广告中运用滑稽幽默的格调可以使作品显得轻松活泼,让受众在莞尔一笑的愉悦心情中接受广告传达的内容。

近些年来,幽默含蓄的广告以巧妙的方式逐渐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因为幽默的广告是以巧妙的方式提炼出人的智慧,透彻地点明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并且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受众心中留下悠长的回味。

图2是一支禁毒公益广告,题目为:,接近它很容易,摆脱它很难!一张夸张的人脸被画在路边的围墙上,象征着一位“瘾君子”。这位“瘾君子”夸张地口吐舌头,想要逃离这堵“墙”的束缚,却无能为力。这支户外广告表现形式幽默,比一些让人看后不适的广告更容易让人接受。这样的广告,用幽默的形式传达严肃甚至比较晦暗的主题,展现了创意人的智慧。

户外创意之以情动人篇

以情动人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创意形式,它通常表现家庭的和睦、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恋人之间的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之情。通过这些人们所熟知的情感,把产品融入其中,使人们对产品有更深刻的了解。它一般会撷取一些生活片段,拉近广告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使广告贴近生活,令消费者感到亲切、自然和轻松。

选择这种创意的往往是食品、服装、玩具、化妆品等快速消费品类的客户。因为其产品特性与日常生活贴近,购买者以女性为主,采取“以情动人”的方式可以博得人们的好感。图3是某玩具厂商的户外广告。两个趴在草地上的孩子开心地看马路上开过的“玩具车”,开车路过此地的人们怎能不印象深刻?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类创意不仅仅用于户外广告,在平面广告、电视广告等形式中也常常被使用。强生、惠氏等婴幼儿产品厂商的广告中经常会出现母亲与孩子亲密互动的温馨场景。

户外创意之互动体验篇

在过去,大部分的户外广告,如在道路旁安放的路牌、霓虹灯、公交车体广告等,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点就是单纯性。即广告表现内容要单一和集中。因为在户外流动性很大,人们来去匆匆,很难对一个户外广告给予过多关注停留,如果广告表现分散,诉求过多,将会影响记忆效果。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户外广告为了最大限度地使路人驻足详细了解产品,已经由单纯靠“吸引眼球”转向“吸引互动”。利用现代科技使受众与广告发生互动,让人在亲身体验之后对产品或者品牌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更清晰的记忆。

第9篇

中职校相对于普通中学来说,其培养的对象、教学的目标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教师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为顺利完成中职物理教学任务奠定基础。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一些教学心得和教学经验,并获得了各位同行的好评,现简述如下,与各位同仁共斟酌。

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当中的大多数因在原学校班级中的成绩长期处于“下游”,从而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现象,甚至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非常缺乏。如果教师不予以正确引导的话,那么,将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每一门学科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教师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手段,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物理学科的学习内容,看似抽象,却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导入物理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惯性定律》这一内容时,可以拿出事先准备的陀螺,让学生抽动陀螺转动后再停止抽动,继而观察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却继续转动的陀螺。然后,教师再发动学生积极发言,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此类现象,当学生举出诸如在乘车过程中,遇到刹车时身体会前倾等现象时,教师应大力赞扬,让同学们从教师的认可中得到身心愉悦的同时,激发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最后,教师再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同学们,这就是惯性。其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讲《惯性定律》这一课……”

教师在讲解之前,利用有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注重能力的培养,作为中职学生,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鉴于此,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的组织,促进学生心智与操作的有机结合。比如,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加深理解与记忆,教师在组织同学们开展物理实验之前,可以先拿出事先准备的两个小球,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并现场做实验,利用实验比较出两个小球的质量的大小。当有学生给出“用手感觉一下两个小球是不同质量的”答案时,教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场掂一下两个小球,把“掂量”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当有的学生给出“用天平分别称一下”的解决方案时,教师也让学生走上讲台,将两个小球进行称量后,把结果写在黑板上。当有的学生提出“如果这两个小球是同种材料做的,可以通过测量其体积大小以分辨出两个小球的不同质量”的方案时,教师就让学生亲自测量一下,也将结果写在黑板上。与此同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实验,直到有的学生提出“用两个小球进行碰撞”以测量两个小球的大小时,教师因势利导,在赞扬学生的创造性的同时,带领同学们进行物理实验,以得出最终结果。

教师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同学们在物理实验中动脑、动手、动口,以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经济建设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出了许多死读书、读死书的“高分低能”者,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同学们思维的开发,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能够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去。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电学中的“电路串联和并联”的基本知识时,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指导同学们根据所学习的知识用导线连接电路,让学生自行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灭的变化,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与思考领悟出“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交流讨论,进行总结,给出结论。最后,教师再进行汇总,给出准确的理论结果。又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完“尖端放电高精度打孔的方法”之后,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尖端放电高精度打孔的方法”的精度远远高于镗床、车床、钻床等机械打孔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掌握高新科技的求知欲望,使得同学们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出于物理学美好未来的憧憬,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加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开发。

教师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带领同学们共同探索与研究,积极向学生灌输物理学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引导同学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认真探究,从而促进了同学们思维的开发。

第10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学情分析

经过上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存在的问题是,有两位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差,致使数学成绩不及格,还有些同学自觉性较差,上课有时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要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成绩。

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直角、锐角和钝角,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认识时间方面,会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对于步入二年级的同学,他们经过一年基本适应了小学的生活,这个时候对知识的学习提到一个日程上来,结合实际,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进行上课。

10、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二年级的同学们都已经是经历一年的数学教学后,有了一点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前都需要制定一个工作计划来更好的进行一学期的工作。

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人,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三、本期教学内容

以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四、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学会运用所学单位测量生活的物体,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4、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

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

2、认识一千以内的数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3、用数学解决问题。

六、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七、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培优主要体现在: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八、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表内乘法,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

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和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初步认识几时几分,懂的时分之间的进率,并能简单推算时间。

第11篇

 

关键词:漆艺 传统 现代 装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和使用漆的国家,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展至战国和汉代,漆器工艺发展较快,应用范围也变得十分广泛。秦汉是漆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漆器因受到绘画的影响,打破了平涂的风格,出现了晕色技法。唐展了金银平脱漆器和雕漆漆器。宋元两代,戗金、雕漆等技艺进一步发展,漆器更加繁荣。明代和清代,中国漆器发展直至全盛时期。中国的漆艺不但形成了自己艺术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乐章,而且影响了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漆艺发展,并逐渐流传到欧洲乃至全世界。

然而,现代中国漆艺已明显落后于日本和韩国。2007年3月28日的《光明日报》刊登了《七千年漆艺能否熠熠生辉?》一文,指出了目前我国漆器行业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不断萎缩的状况。如此现状,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传统漆艺

1.传统漆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

传统漆艺属于工艺美术,从《考工记》《髹饰录》等文人笔记史料和代代相传的工匠秘诀,成为我们了解把握传统漆艺设计思想和原则的窗口。传统漆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是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设计思想。从《考工记》的“材美工巧”到《髹饰录》的“巧法造化”都是主张因材施艺,合于自然、顺于自然,以返璞归真、自然天成作为造物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设计原则。《髹饰录》第二章“楷法”中的“二戒”,即戒“巧荡心”和“行滥夺目”,就是要避免过分偏重装饰而失去造物的实用价值;保证产品的质量,不要让粗劣的“行货”在市场泛滥。

2.传统漆艺的表现语言

传统漆艺的表现语言包括装饰技法、色彩语言和装饰纹样设计及造型设计这几个方面。

(1)装饰技法

传统漆器在充分运用漆作为造型手段的同时,通过各种装饰技法把漆的装饰形式提升到不同风格的层面上。传统漆艺的装饰技法可以归纳为髹涂、描绘、刻填、镶嵌、彰髹、堆塑、雕漆等,它们可以独立运用,又可以综合在一起运用。

(2)色彩语言

古代漆器色彩以黑、红两色为主,不是黑上画红,就是红上画黑。除了黑红两色之外,为了达到丰富多彩的效果,先民们利用漆的“如胶似漆”的黏性,粘贴自然界的美材,于是有了螺钿镶嵌、金银平脱、蛋壳镶嵌、骨石镶嵌,它们或绮丽、或高贵、或朴雅,和黑漆互相衬托对比,相得益彰。

(3)装饰纹样及造型设计

传统漆艺的装饰纹样及造型设计方面,因东周以前漆器实物遗存的发现很少,所以主要还是以战国及秦汉时期的漆器为细化研究的对象。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漆器之装饰纹样中,除了绘画性较高的装饰画面如表现乐舞、狩猎、宴饮等日常生活的图景之外,几何纹及抽象性的纹饰占有重要的比例,其装饰性也显得较为纯粹。楚漆器纹饰中,云纹是其最常见的主题纹饰。秦汉漆器装饰,在继承楚漆器装饰艺术的基础上,又有着自己的延续和发展,如在动物纹、云气纹、几何形纹饰等方面,向着形式的多样、精致以及更为简洁、写实的方向演化。在漆器的器型造型方面,战国漆器对自然物象的仿真现象较为普遍,秦代和汉代漆器的造型则倾向于实用性和相对简洁的外形处理。

二、现代漆艺

现代漆艺是在历史悠久的传统漆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漆艺基本表现于日用器物的装饰和实用功能的陈设品制作上,而现代漆艺把漆艺的范畴扩展至平面形式的漆画和立体形式的漆造型(立体漆艺)。

1.日本、韩国漆艺发展现状和借鉴

早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国的漆艺就开始流传到日本,1000多年以来,日本除了继承中国传统漆艺技术之外,还发展了具有本国特点的漆工艺,如沉金、莳绘等技术。日本的现代漆器在设计定位上力求贴近市场和大众生活,并还在不断拓展漆器的运用领域。据报道,在医疗保健领域已经有所突破,已开发出具有杀菌、保温功能的漆器制品,日本的现代漆器,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创新。他们的漆器中既有能反映精致细腻的民族特点的元素,又有能反映时代特点的简洁、流畅、明快的与时代合拍的元素。日本拥有大批从事漆艺创作的艺术家和制作漆器的工匠,艺术家和工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日本的漆器,高、中、低档并行,手工制作和机械化生产并存。手工制作的漆器作为高级艺术品,为上层富裕者使用或供出口。机械化生产的漆器产品由于生产效率高,所以售价低廉,能为普通家庭所承受。在日本,有漆器专卖店,大商场里有漆器专柜,画廊里能看到漆艺家们的漆艺作品。日本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漆器,在漆器的原料配方、工艺技巧和艺术造型等都获得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就。

韩国漆艺在螺钿镶嵌技法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由于韩国政府和民间财团的支持,先进的现代材料加工技术凭借良好的社会漆器艺术土壤,使韩国漆器艺术在短短的二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在韩国,多所大学内开设漆艺专业课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漆艺设计、制作人才。政府还组织专门人员从事漆材料的改良和开发研制,不断提高和完善漆艺水平。目前,韩国的漆艺作品,尤其是现代立体作品,非常突出,倍受世界同行关注。当代韩国漆器艺术创作日益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风格迥异,流派纷呈。韩国漆器艺术在各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并显示出优势,同时与学术、市场形成良性互动,为韩国漆器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空间。

2.我国漆艺发展现状

与日本、韩国当代漆艺形成鲜明对比,目前中国漆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中国现代漆艺中占主流的是漆画艺术,虽然漆画的研究和制作在学术上已形成一定的地位和规模,但是却忽视了对漆器艺术使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社会大众缺乏对漆器艺术的一般认识,因而影响了漆艺术作品的市场的打开。另外,中国现代漆艺家较多遵从传统语言,在技术方面相对保守,相当一部分作品缺乏新意,造型、纹饰等方面毫无现代精神可言;漆器缺乏实用性功能,无法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漆艺设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在漆艺技法上因循守旧,拘泥于过去的雕、嵌、堆、绘,满足于祖先留下的看家本领,而没有从现代大量的新科技中寻找革新漆艺的方法。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代中国漆艺已落后于日本和韩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漆艺已经走到了创新与发展的关头 。

三、我国漆艺发展策略

如何推进中国漆艺的发展,以及传统的现代化转换,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漆艺的发展策略。

第12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24-001

如何激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成了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就这个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妙趣横生,令人心醉,而且是使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绚丽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自然现象。如为什么天会刮风下雨?为什么海水会涨潮?为什么水会结冰?为什么鱼肚里有鱼鳔,鱼鳔有何用?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物理这门学科的趣味性、科学性、独特性,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讲物态变化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天气如雨、雪、雾、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合实际,学生必然会提出疑问,何时形成雨、雪、雾、雹等天气?它们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再如,讲浮力时,教师可联系“泰坦尼克号”船撞上冰山后,为什么会下沉?物体的下沉满足什么条件?这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能很愉快的、轻松的接受新知识,并且能灵活的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二、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自主灵活运用实验呢?

1.用实验导入新课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启动思维的闸门。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最高昂,精神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如果老师在这时通过实验提出问题,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必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引入实验,最好是结果与学生平时的想法不同的实验。如在讲“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内容时,教材的范例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就知道,而且比较熟悉,不能引出学生的兴趣。而把实验改成用毛皮毛擦过的橡胶棒吸引一小撮棉花后,用力再将棉花甩出,就可以用橡胶棒控制棉花在空气中运动的方向,即”棉花飞舞“。学生看到了感到非常“奇妙”和疑惑不解,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在猜想棉花飞舞的原因,有的急切等待老师揭秘,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

2.实验力求趣味新奇

学生对没见过的实验都感到新奇有趣。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子吞鸡蛋”的实验、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的实验、把塑料饮料瓶内的空气抽出的实验、用冷水使烧瓶中的热水沸腾的实验,都可使学生感兴趣。通过新奇有趣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老师最好能将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增强新鲜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此为良好的契机,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力的三要素时,我拟给学生的学习提纲中有两问是:为何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呢?学习压力作用效果时,让学生将铅笔笔尖和笔尾分别顶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吗?平衡。两手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何两指的感觉不同呢?学到大气压强时,用一空玻璃杯,上面盖住纸片后倒过来,看到纸片落了下来,再将玻璃杯盛满水后,用同样的纸片盖住,然后倒过来,问:玻璃杯里有水,且重力比刚才大多了,为何纸片和水都又不往下掉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