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新课程

高中新课程

时间:2023-06-07 09:10: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新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新课程

第1篇

为了更好的迎接新课程实验的到来,了解和学习第一批实验学校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借鉴他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先进经验。学校组织科研处和实验二部的相关人员,在科研处郭明侠副主任的带领下,于200x年x月x日至x月x日赴广东的深圳市和山东的济南市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学习。广东省和山东省作为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份于200x年秋季正式开始新课程实验,他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我们先后考察了深圳市的深圳实验学校、深圳高级中学和济南市的山师大附中三所学校。这三所学校都是当地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重点中学,十分具有代表性。我们认真听取学校领导关于课改进展情况的介绍,并与部分实验教师座谈,就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我们还深入课堂教学,观摩了几节常规教学课,亲身感受了新课程的魅力。通过两周的考察学习,使我们对高中新课程又有了新的了解、认识与思考,他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和策略对我校将要实施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下面将本次考察学习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本轮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变动最大,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影响最深刻的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的高中新课程方案,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到课程管理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本次新课程实验的突出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教育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局面。实现了权力下放,给地方、学校和学生充分的自和选择权,使其能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材和课程,达到教育收益最大化。现在已基本实现了教材选择多样化、课程设置灵活化、课堂教学个性化、学生评价多元化。

1.教材选择多样化,地方拥有选择权

新课程实验首先就是改变了过去全国使用同一版教材的局面,要求各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高考也命题也不再依据某本教材,而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各种版本的教材争相出炉。现在全国普通高中教材的版本不下于十种。新课程要求每个学校不能只选择一种版本的教材,而是要选择多种版本的教材。广东省在教材选择上就遵循版本不少于三个的原则。而广东省的各个地区选用的版本也不尽相同,都是由各地区相应的教材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领导、教材专家、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投票决定的。必修部分统一要求,选修部分各校参照《广东省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自行决定。我们考察的两所学校选用的教材主要集中在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和粤教版。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某一学科上,虽然学校选定了某版的教材,但是他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仅仅参考指定的教材,而是采取“一本教材为主,多版教材为辅”的方式。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每位老师手里都有两三本,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参考。这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建议学校在进入新课程之前,应该让我们的任课教师提前拿到多种版本的教材,提前熟悉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总结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和优缺点,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课程设置灵活化,学生拥有选择权

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改革后的高中课程由八个学习领域、十二门科目和若干个模块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按照国家的要求,高中学校必须开足开齐8个领域的必修课,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努力开设多样化、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各学校实际情况的限制,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变通,灵活的执行国家的要求。首先,选修课程必修化,由地方或学校代替学生选课,统一上课,采用的这种所谓“配餐制”。这也是现在我国新课程实验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我省刚刚出台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中就明确规定,选修Ⅰ的内容一是所有学校必须开设,学生按要求必须进行选择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是规定了这些内容的必修的。我们考察的深圳、济南两地的学校基本上也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只不过有的是省里规定的,有的是市里统一的,还有的是学校自己选择的。几乎没有学校能达到让学生开放式的选课,上课实行“走班制”。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牵制,以及学校自身资源的限制,采取这种做法也是符合实际的。要真正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学校活动课程化,为了达到学校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自身条件和学生兴趣,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修,至少获得6学分的要求,很多学校都灵活的将学校活动课程化,例如将运动会、文化节、科技节等学校活动课程化,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实际表现给予一定的学分。这样做,既能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管理,又完成了国家对开设校本课程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再次,研究性学习灵活化,国家规定研究性学习是15个学分,如果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可能效果不会太好,更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所以大部分学校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灵活话,既有集中授课,又有分散研究;既有理论学习,又有个别指导。有的学校的具体做法是开学初用几个课时,以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选择题目和导师,学生们课后研究,教师进行指导,期末再利用几个课时验收成果。或者是在放假前选择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假期里进行实践研究,开学来进行验收展示。总之,以上这些都是各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课程设置上采取的一些做法,对我校以后实施新课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课堂教学个性化,教师拥有选择权

新课程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更加个性化。教师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特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的新的课堂教模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到深圳实验学校和山师大附中的课堂,分别听了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十余节课。我们发现,在新课程标准下,任课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是新课程实验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新课程实验的成功与否。无论教材编排,还是课程设置怎么改革,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授课方式不变革,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空谈。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可以说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实验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新课程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是我们进行新课程培训的最重要的任务。

4.学生评价多元化,学校拥有选择权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改进传统的校内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是大势所趋。在考察中发现,虽然所有学校都采取了综合的评价方式,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各学校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学分认定上。由于国家规定学分认定权在学校,所以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出本校的学分认定标准。以深圳实验学校为例,他们将学分认定分为考试和评价两个部分,其中考试成绩占60%,评价成绩占40%。考试成绩又分为平时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成绩又分为个人评价(10%)、同学评价(5%)、家长评价(5%)、和教师评价(20%)。最后他们规定只要学生的学分达到1.7分,就认为这个模块通过考核,给2学分。同时,他们还按照国家的要求给学生建立了成长手册和成绩手册。因为虽然学生学分认定、学业评价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理念很好,但是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实际操作起来相当复杂,教师工作量明显增加,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那么,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评价标准,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是课改中多数人较为困惑的问题。

二、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

经过几年的新课程实验,虽然广东和山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们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上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初期阶段。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领导机制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政府行为。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行动到位是新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是落实新课改的组织保证。我校已经成立了由符校长直接领导的新课程改革委员会,并指定了具体分管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和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工作的副校长。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形成运行有序、功能完善的课改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为新课改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2.积极做好课改宣传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支持,因为新课改不仅仅涉及到学校的问题,同时也直接涉及到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为了让学生家长能了解新课改,认同新课改,最后达到支持新课改的目的,学校要在进入新课改之前,必须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学校的标语、墙报等形式,广泛的宣传动员,营造课改的社会氛围。二是,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以“家长学校”为阵地,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传授课改新理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十分必要的。

3.科学制定课改方案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我省出台的《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课程设置与管理方案》等文件的精神,制定我校的新课程实验方案,明确我校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等内容,对学校的新课程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同时,还要制定各种计划和方案,包括新课程教师培训计划、课程设置方案、学分认定方案、学生成长手册制定方案、选修课设置方案、综合实践课实施方案等各种方案,使新课程有效实施有章可循,保证新课程实验在整体框架内稳步、有序的推进。

4.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为解决在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握新课改的发展方向,我们有必要将在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立项研究,以保障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行。建议学校选择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实验教师成立专门的课题组,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对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5.精心组织教师培训

第2篇

对于公开课的前期准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研读课程标准,琢磨课堂各个环节的设置。整个课堂由课标解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巩固练习——自主小结五部分组成。主干知识的自主学习留在学生课下完成,课上只是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展示和强调。重点、难点知识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处理,这样的设计目的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展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这种模式的表面形式是“两头活中间静”,开始和结尾课堂上的交流气氛相当活跃,在中间要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做题,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比如在高中数学必修五《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公开课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先由师生共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熟悉的上网收费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让学生体会数学是自然的,是来自于生活的,并引出标题(板书)。

2.探讨规律,形成结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并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形式:ax2+bx+c>0或ax2+bx+c<0(a>0)(板书)。由表格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的数形关系的对应关系用图表形式表示出来,然后总结求解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化正——求根——写解(板书)。尤其 “化正”这一步骤更能体现数学的通法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奥秘与数学美。

3.自主训练,巩固深化: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和求解,在这些例题中设置思考项,让学生探究,层层铺设,以便让学生深刻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有利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教学。

4.延伸拓展,归纳小结:有了例题作支撑,再让学生用一个程序框图把求解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表示出来,体现算法思想,也有利于沟通数学内部不同内容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和结构。最后,请学生自主小结本节课,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一堂公开课中细节决定成败。我很喜欢特级教师王荪舟的一句话——“上课是一个层次,上好课是一个层次,把课上得完美又是一个层次。”有了一次次的打磨,作为一线教师,才能悟的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真谛。 所以在细节方面还应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1.认真研读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明晰教学三维目标和重难点,注重系统性和发展性,尤其在导入时要遵循简洁化、科学化和生活化的原则。

2.注重课堂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一节课是否流畅,关键就在于衔接过渡,经过反复打磨,才能行云流水。

3.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上下功夫。可适当利用数学软件,比如利用几何画板作出函数图像,动态演示空间几何体的旋转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对课堂信息容量的增加、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4.课堂上的语言、动作。课堂的语言和动作在常态课与公开课还是有一些不一样,在公开课上,语言要简练,思路要清晰,动作不可以太夸张,也不可以太拘谨,要做到教态自然。

5.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教学中提出讨论探究的问题要有力度,要值得商榷讨论。合作学习的次数要适当。合作之前要给学生留有单独思考的时间,讨论时要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时间;注重讨论的的过程和效果。切勿只是迎合新课标,赶时髦,搞搞花架子。

第3篇

为了使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了解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和目标,了解课程改革对高中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认识到实现课改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确保高中课程改革平稳、扎实、有序地推进,充分发挥宣传的积极作用,切实抓好宣传工作,特拟定本方案。

一、宣传内容

1、普通高中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2、普通高中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3、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

4、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目标。

二、宣传方法

1、在校园醒目处悬挂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宣传横幅、标语。

2、利用校内板报、墙报、校园广播、校园刊物等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其相关宣传手册,传播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教育评价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3、邀请有关专家到校讲课、开讲座,通过动员大会、主题班会、课堂教学等活动向学生宣传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的主要内容。

4、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对新课程的各种疑虑,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

5、编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宣传手册》寄送到学生家长手中。

6、召开高一新生家长会,对高一新生家长进行全员培训。利用家长会宣讲高中新课程基本理念和改革的主要内容,提高家长在新课程条件下指导子女学习的能力。

7、设立“家长信箱”,定期举办“家长接待周”,收集家长意见;开设新课程咨询热线电话,由专门人员为有疑虑的家长解困释疑;建立专题网页,编辑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网络资源。

8、鼓励和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学校的课程决策可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选课和课程评价等更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并充分发挥学生家长课程资源的利用。让家长参与学生新课程教育,引导家长在参与中理解、认同和支持新课程实验。

三、实施方案

(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宣传与学习

1、在暑假期间,组织有关人员编印新课程实验宣传手册,以备开学后向高一年级学生和家长宣传使用。

2、开学初,在校园悬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宣传横幅,利用墙报、校园广播、校园刊物等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

3、开学报名注册时,给高一学生及家长赠送一份高中新课程实验宣传手册,使学生基本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模式。

4、第1周,召开新课程动员宣传大会,向高一学生宣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相关信息。

5、第2-4周,组织“新课程改革与自我成长”学生专题讨论会、座谈会:

利用4课时活动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先由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然后班级沟通交流;

②利用2课时活动时间,由年级组长组织,年级交流沟通;

③由年级组长组织,各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骨干,深入学生中间,面对面开展研讨。

(二)提升学习方法教育

1、学习方法专题报告会(第5-6周)(报告人: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主要有:《新课程课堂学习模式》、《课外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特色》、《学科学习方法简论》等。

2、每学段结束举行学生学习方法交流会,同时编印学生学习方法经验专辑,人手一册进行文本交流。

3、开辟“课改与学生学习生活”专栏,反映学生学习方法案例和动态。

(三)学习评价的教育与训练

1、编印《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评价手册》人手一份发给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阅读,要求理解: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教师的意义,如何通过评价促进自我、同学、老师的成长。

2、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训练评价的方法和准确评价事物的能力。

3、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会构建自我成长记录袋,每学期末由班级和年级开展“学生成长记录袋”交流活动。

(四)选课指导与选择成长之路教育

1、编印《选课指导》手册,在班主任指导下阅读,基本理解选修课程的模式。

2、召开学生专题报告会(第7-8周)(报告人:各学科骨干教师),主要有:《如何选定自己未来成长之路》、《各学科选修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等。

3、选课指导活动(组织者: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

4、选课咨询活动。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宣传

1、召开学生专题报告会(第11-13周)(报告人:各学科骨干教师),主要有: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中学成长、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与方法、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发展等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研讨会(14-16周):

⑴、由年级组与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综合课程案例,并由班主任作点评;

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研讨;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   历史    集体备课

    课时紧张是当前一线教师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普遍的反映,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怎么办?再回到传统老路上,靠“日光+灯光”,以牺牲教师、学生的身心为代价。姑且不论是否有这么多的课时可加,显然如果再靠以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肯定地说,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不可能走多远。不容否认,课时紧张确有其客观因素,如教材容量过大,学术性太强,概念不易讲清等,而且在短时间内一时也无法解决。在亲历高一备课的体验后,让我再次感受到备好课对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什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并非戏言,靠老经验、上一课备一课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模式绝对无法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因此,解决课时紧张关键仍在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而提高课堂效益的最优策略还是备好课,尤其要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并确实提高其效能。

    一、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

    备课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也是传统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尤其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靠一本教参备课已基本能应付,以至于有的人甚至提出教师不用教案也可上课,更遑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了。从实践层面看,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没有集体备课的课,不可能是一堂好课;没有集体备课的教学,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首先,集体备课是贯彻高中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新课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不在死记硬背教材上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或结论,不在盲目地跟着教材、教师转了。换句话说,学生的思维再不可能被限制在教师备课所能的掌控范围之内,尤其是新课程的历史教材打破了通史的编写体例,而按专题体例编写,学生将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或困惑,面对着可能突如起来的问题或困惑,仅凭教师个人的备课显然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一纲多本”要求要加强集体备课。“一纲多本”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难点。由于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解读不一,教材选择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结论也不同,如对的评价不同版本的表述差异很大。究竟哪些知识要求学生要掌握?哪些可以删去?哪些又该适当补充?补充到什么程度?增删不宜,可能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了,教学质量下降了;或者课堂容量过大,教学任务完不成。显然,加强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而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驾御的。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也许集体备课的实效不一定如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只要能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其备课质量一定比单兵“作战”强,至少能起到增强了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新课程信心的作用。

    其次,集体备课是新课程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经验+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有反思性的思考者和实践者”。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当新课程理念在遭遇实践挑战时,教育理论家们、政策制定者们也显得爱莫能助。即便可行,面对着繁重的实施工作,我们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 “充电”,究竟谁能成为我们实践中的专业引领?是我们的同事、通行,乃至我们的学生。从新课程实践看,老教师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但容易被传统的框框束缚,且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明显不如中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但他们是传统课程下的既得利益者,观念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更难,以至于有人认为新课程最大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这一部分人;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在教材的处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明显不如老教师。因此,实施新课程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惟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是我们的出路,这也是当前课程实施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富有成效的方式。

    最后,集体备课是“减负”的需要。迄今为止,新课程的课程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以人民版教材为例,教材大部分只给结论,有的甚至不给结论,怎么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结论?它需要教师从课外收集大量的课程资源加以补充。此外,除教案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许多教师还精心准备了课件。试想,每节课都如此,教师的负担明显加重了。而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既分工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减缓学生压力的作用。同时,由于新课程教辅材料不配套,需要通过集体备课,精选习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实施集体备课策略

    1、以专题备课为主,既分工又合作。高中新课程采用的模块教学,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就历史学科而言,教材打破了以往按通史形式编排,而以专题形式编写,专题内容的内在联系加强了,但时空跳跃性太大。因此,集体备课应加强以专题为单位备课,一人备一课的做法很容易割裂专题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做法:规划分工——资源收集——整体把握——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个人调整。

    (1)规划分工:在开学前1—2周,备课组先讨论学期整体安排和教学进度,其前提要求备课组成员必须对教材的整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如有的老师就提出在专题三结束后,把专题六、七、八之世界史部分提前讲,以便于学生中外对比联系;也有老师认为,世界史较难学,还是不变好。最后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和自己的专长,按专题领取各自的任务。一般第一专题由大家集体备课,在开学前共同完成。

    (2)资源收集:备课组成员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开始就自己的分工的专题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源,并着手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

    (3)整体把握:一般在专题开始实施的前3周,如能提前则更好。由备课组各成员在初步熟悉专题内容的基础上,由本专题负责人提出教材整体处理意见,供备课组成员讨论。如是否有必要对专题内容进行整合或调整;根据课标要求,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可以适当增删等。以《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为例,本专题的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与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相比而言,第3课的内容多,且概念多,用1课时学习确实难度很大,而第2课内容相对少些。从课时安排和知识内在联系的角度分析,大家都认为可把第3课的“法令出一”子目调整到第2课的“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中结合“皇帝”来源讲解。然后,由该专题负责人根据备课组成员的意见进行备课。

    (4)个人备课。本阶段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备课组成员或同行求教,不可闭门造车,或随意处理。

    (5)集体研讨。一般在专题实施的前一周初,备课组成员在进一步了解专题内容的基础上准备好自己的教学设计,由专题负责人为主讲解自己的教学设计,专题负责人的教学设计必须以书面形式交付备课组成员讨论。要求:教学设计应尽可能详细,仅次于教案。

    (6)修改完善。专题负责人根据备课组意见进行修订,并在该周周五前以电子稿件送交备课组。

    (7)个人调整。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在实践的体验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个人备课重点在设计板书或多媒体应用上,并借此进一步加深对教学设计和教材处理的理解。

    2、以课例研究为突破,探索课堂教学的全面建模。备好课是上课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就能上好课。探索一条适合本校、本班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是备课组应追求的目标。运用课例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的全面建模具有可操作性。其具体流程为:选择主题、定主备人——备课——集体研讨——定上课教师——评议总结——再上课——总结反思。课例研究一般至少每月举行1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总结反思阶段聘请专家或有经验的一线教师莅校点评或上示范课。课例研究可在备课组内,也可在学校范围内,甚至可以在校际之间开展,但应注意校际之间的层次差异不要太大,同时要强调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要追求常态下的教研。

    3、发挥群体优势,尝试创建学科资源库。备课组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收录各种课程资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在实施中,普遍一线教师都感到现行教辅材料存在不少问题,我们鼓励教师以导学案方式进行修改、完善,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方面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符合自己教情、学情的习题集。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加入相应群组,及时记录自己实施新课程的心得体会,或困惑、问题,学会共享,学会寻求更多的帮助。

    三、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第5篇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创新

最近几年,对新课程改革的批评声音较多的是认为新课程改革主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没有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在笔者看来,现在普通高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不都是新课程改革本身的原因,而是诸多社会因素与教育自身规律在学校情境中产生剧烈碰撞的结果。

一、“惯习”与“防御性教育实践”引起对新课程改革的抗拒

在社会学的视野里,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场域,有着自己的惯习,即“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实践中,学校运行的方方面面都形成了围绕考试而进行的一定的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倾向,教师们自己多年教学的经历、从教后跟随榜样教师学习以及在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中,都已经把“一切为考试而教”的准则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学校主要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对教师的评价准绳的做法加剧了教师为考试而教的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内化,就会演化成为教师的一种潜意识。不同于这种惯习的外在力量一旦触动它,就会像是触到了一种软性的防卫机制,虽然没有面对面的激烈冲突,但是抗拒力量却无处不在。

随着高校扩张而带来普通高中教育的迅速普及之后,教师们仍然沿用过去精英教育的方式,加上近年来社会对高考的关注有增无减,各种社会力量都渗透到对高中教育的影响之中,学校往往成为某些社会问题的替罪羊。由此,承受着重重压力的学校教育领导者和教师们往往会选择“防御性教学”策略。在防御性教学中,教师们会尽可能地回避独特的教学方式。他们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必须达到的、在最终考试中会出现的内容上,而且选择教学方式则以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为标准。换句话说,防御性教学不鼓励创新,不以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为首选任务,而以完成可检测的外在目标为准绳。这样,任何不同于场域中大家已经熟悉的工作惯例的外在要求都会经历场域内人们的质疑与审视,特别是在改革初期,人们对改革的意图和操作过程还不了解、不熟悉的时候,改革理念和实践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所经历的变形就更多。

例如:独立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多数学校来说是一个新面孔,是以增加现任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工作量的面貌出现的。一方面教师们需要集中精力应对自己所教学科新教材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研究性课程的组织与辅导对多数教师和课程管理人员而言十分陌生,既不容易辅导也不容易管理,这就使得一些教师以抵触的心理对待这门课程。如果学校领导层没有特别的重视与安排,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专门的督导措施,那么研究性学习就不会得到切实的实施,至多只是象征性地开设。

二、单一的评价方式助推了“一切为考试而教”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学业评价的要求,各实验省市出台了尺度不一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高考方案。这些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目的是促使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但由于它们与高考一般不是硬挂钩的关系,因此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还是像往常一样仅仅重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和各类高考模拟。在宏观层面,由于缺乏一套在全国通行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各省市之间的基础教育质量无法进行比较。同样,各省市内部的地区之间也普遍缺乏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方式,这使得高考成绩在事实上成为人们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尽管有的省市在本省内部也采取了一些评估、督导措施,但由于没有真正影响到学校的日常工作流程,导致那些评估和督导更多地成为学校必须应付的检查之一,而不是真正改进日常实践的契机。有的省市采用严格的行政手段干预学生的在校时间和节假日安排,试图以此强制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学校管理、课程安排、教师培养等没有同时跟上来,最终使得有些原本发生在校内的加班加点和各类补习强化措施转移到了校外,行政上强制学校严格根据课标安排各科课时量的做法,在教师课堂教学没有转型的情况下,使得满堂灌现象更加严重。如果不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公认的能够评价学校运作过程的标准以及所培养人才质量的指标体系,并且花大力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任何技术性的局部改革都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普通高中教育现状。

三、课堂教学低效使得时间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尽管在近几年,高效课堂教学成为很多地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课堂教学低效、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虽然教无定法,不可能规定固定的模式,但是所有能够进行高效教学的模式大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教师的角色是“帮学”。为了“帮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时间,为此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持续努力学习的热情。但实际上,很多教师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讲完”教材内容上,至于“练习”和“消化”则留给学生“课下”完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任务是静听,是接受,课堂上没有学会的知识以及没有经过充分练习的知识只好等待自习课和“业余”时间自己再补上。如果作业和各类试卷太多,没有用来补习的时间,那么没有学会的知识和没有时间思考的道理就只好随它们去了,长此以往累积效应就产生了。

四、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突围路径

在如上所述的背景下,高中新课程改革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在学校内外同时下功夫,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重建健康的教育生态与创造性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重建健康的教育生态

重建健康的教育生态要从学校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同时人手。在学校外部,教育主管部门要取消频考,为师生松绑,使他们能够以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式追求高效教学。取消频考之后,教育质量要由督导和教育质量监测来保证。在学校内部,要以学校管理创新促进包括高效教学在内的学校内涵发展。

1 取消频考,为师生松绑

当前应试教育恶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自“频考”。月考成为很多高中的日常教育实践,每次月考之后都要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排名,班主任则会根据排名情况在班会上进行细致点评,而学校或者年级则会根据考试成绩对教师进行细致的点评。有的学校每周甚至每天都要进行或大或小的考试。频考成为悬在教师和学生头上的利剑,在排名的压力下,教师选择防御性教学策略的倾向更加明显,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胆量”着眼于长远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为考试而教”和应对频考的教学策略下,很多学生实际使用的是本末倒置的学习方式。频考使教育背离了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

重建健康教育生态的第一步是把外部的宽松环境还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教育行政力量和商业气息要后退一些,再后退一些。就像郭思乐教授所言:“我们不是不要考试,而是不要统考;不是不要最后的(终端的)高考、中考和小学毕业考,而是为了这些终端考试取得真正优异的成绩,我们要否弃那种周周统考,月月统考,期期统考,从而可以充分放开,让孩子们在教师指导下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用他们的生命活动的方式自主成长。”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只有停止以频考的方式干涉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过程,并代之以提供帮助、对话与交流机会,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地以素质教育所应有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我们要“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或者科任教师,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从控制学生生命变为激扬学生生命。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生本’地应考,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积累,去取得决定性的、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2 以督导和质量监测保证学校日常教育实践的底线

放弃频考之后,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质量的把握应该经由督导和质量监测来进行。现在我国省、市、县三级教育主管部门都设立了专门的督导机构,要真正发挥这些督导机构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督政、督教与督学的关系,以督政来确保教育投入、教师权益、教育优先发展、农村教育问题、义务教育的各项经费保障制度等,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条件;以督教和督学来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确保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真正发挥督导的作用,我们必须注重过程督导和提前督导,否则督导就容易退化为工作验收和检查,无法起到对教育过程的引导作用。另外,我们还必须重视对督导结果的后续处理,辅之以限期整改然后接受再督导等措施,否则督导就会沦为象征性的工作程序。

只有教育部已经成立了基础教育监测中心、义务教育监测办公室与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08年2月,《国家教育督导条例》 (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未来几年,国家督导、行业评估、公民评估等都会逐步建立起来,一些独立的民间专业机构也会逐渐进入教育质量评价领域。建立起以素质教育要求为评价标准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之后,政府就可以放心地改变过去那种对学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的方法,转而通过立法、拨款、中介组织、政策引导、督导、质量监测等手段对学校进行宏观调控;学校也就能够把精力放在本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上,真正走出外控发展模式下学校和教师的一切行动都以外部评价为导向的局面。

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教育成效的滞后显示性使得任何简单的量化评价手段都难以真正奏效,不仅如此,真正好的教育无时不饱含着生成性,如果简单地采用考试评价的方式,教师们最终就会只为考试而教,学生自然是为了考试而学。因此用督导和质量监测的手段来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底线,然后用其他宏观调控策略来激发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最为健康的办法。只有这样,像研究性学习之类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的课程才会真正得到重视。

3 以学校管理创新促进包括高效教学在内的学校内涵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效果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近几年来,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压力,也由于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增加,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立足于校本实际、用管理创新带动包括高效教学在内的学校内涵发展的普通高中名校。在对几所高中校进行案例研究以及对一些成功学校进行文献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学校尽管地域不一、特色不同,但是它们却有类似的“成功基因”,正是这些“成功基因”使得他们逐渐冲破制约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成为当地名校。

这些“成功基因”是新课程改革成功推进的必要条件,主要原因便是上文所述的“惯习”与“防御性实践”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容易被打破,在改革初期尤其如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教学等问题首先不是技术性的问题,它无法通过设计一个教师可以简单地遵照执行的技术流程来解决活生生的教学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无数问题,它的解决依赖于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反思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智慧。当前很多学校急于改变教学低效或者新课程改革不适应的现状,在没有对本校和榜样学校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就匆匆引进榜样学校的教学方法,因此实践起来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们虽然在学校的要求下“使用”了榜样学校的教学方法,但却没有真正理解方法背后的理念,因此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从我国普通高中的发展趋势来看,通过校本管理创新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未来越来越有可能成为主流,特别是在现代学校制度广泛确立之后更会是这样。不过我们应该警惕那些在学校层面包办、规定一切教育活动的做法。如果学校的各项活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规定得十分细致,没有让教师和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那么校本改革就会成为扼杀师生生命活力和创造性的罪魁祸首。

(二)创造性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在学科教材、教学要求上不同于以往,而且它还有很多以往没有过的新课程形态,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这些新课程形态不仅遭遇了因应试取向而导致的时间紧缺以及“防御性教学实践”的影响,而且还面临着师资、场地、资金、经验缺乏等一系列困难。这些困难合拢在一起就成为新课程改革在最终的实践环节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要解决实践中的变形问题,省市和区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创造性地推进新课程改革起着重要作用。以天津市为例,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市教委和各区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地创造出一系列策略,有效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1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解决非传统性师资等难题

两年多来,在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天津市各区县充分盘点自己的区域资源,产生了一些创造性的经验,比较有名的有五种模式。一是南开模式。南开区拨专款150万元,建成“南开区技术教育中心”,供全区必修和选修教学使用。二是河西模式。河西区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天津实验中学、天津四中为龙头校,成立“协作片”,合理整合区域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三是蓟县模式。蓟县根据本地区地域广、学校分散的具体情况,投入400万元,用集中采购和师生自制学习用具的方式解决了通用技术开设的难题。四是河东模式。河东区采取区建和校建相结合的方式,在福东中学建设河东区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加强学校自建相关设备。五是西青模式。西青区教育局在天津理工大学设立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基地,利用天津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丰富实训设备和课程资源以及优秀的专业技术指导教师队伍,解决本区缺乏相关的实验设备和专业技术指导教师的难题。

2 整合校际资源,解决选修课的师资问题

与选修课有关的师资欠缺或者选修人数不够等问题也困扰着各高中校。这种状况近来已有改变。2008年秋季学期,天津市教委直属的南开中学、耀华中学、天津第一中学、新华中学和天津实验中学开通“选修课程空中课堂”,突破校内开设选修课的局限性,进行跨校网上选课。该学期共开设德育、韩语、名著与名篇、宗教与中国文化等9门课程,各校之间实行学分互认。2009年秋季学期,“空中课堂”的范围将扩大到全市60所示范高中;2010年秋季学期将在全市所有的高中校实施,届时全市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网上选修名校名师的课程。

3 创造性地引导非传统性课程的开设

研究性学习之类的非传统性课程在度过了最初由行政力量干预实施的阶段之后,很难真正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生根发芽。除了与这些课程相关的各项困难之外,师生对这些非传统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存在着巨大差异,并且这种注重体验的课程无法通过终端考试的办法来测量,因此导致各校之间以及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之间或者不同教师带领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

天津市于2008年底由市教委中学处主办,市教研室和市考试院协办了首届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这次评审力求强调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性、体验性的特点,考查了参赛学生在知识、技能的运用和方略、条件的充分使用程度;信息收集、处理、利用以及目的、方法、效果和交流策略方面的适切程度;研究目的圆满实现、表达形式和感悟的完美程度等方面的水平。像这样涵盖全市所有区县、过程严格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在全国还是首次。除了对天津市高中过去两年多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一次高端展评之外,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以这种方式来引导高中学校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次展评所开发出的评审标准将成为各高中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引。天津市还在2007年的市级“双优课”评选中新增了“通用技术”和“研究性学习”两个学科。这对于调动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专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国举“场域——惯习”论:创新机制研究的新工具[J]中央党校学报,2005(3):34-87

[2]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切实加强通用技术课程建设努力开创我市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新局面:天津市高中通用技术课 程开设一年总结报告

[4]陈君.西青区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基地揭牌

第6篇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概率知识的重要性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凸显出来,是高中新教材的热点内容.高中教材中概率一章包括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两个计算概率的模型(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四个基本公式等内容.从概率论知识的教育价值出发,概率的思想方法及所体现的应用性与趣味性也越来越重要.

又由于新教材的试用也不同步,有关概率的各种教育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教学内容中不断找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形成教学观念, 并促使其主动地探索知识、探究规律、把握方向,从而达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是教师教学的关键.而且通过概率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概率知识与概率运算,更要培养学生利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新课程“概率”知识体系

(一)高中新课程“概率”内容安排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在2003审查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必修)3》,“概率”由选修转为必修并独立成一章,在教材的第三章分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三节.

(二)概率的学科特点

教学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一门学科的教学,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门学科的特点与规律.我们知道,概率与其他数学内容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为直观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三个显著的特点.正是这些不同,使得初学概率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分析该学科本身的特点.

三、概率知识体系的教学

(一)案例教学

由于“概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建立概念时,要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先列举一些浅显易懂的实例,使学生明了概念是怎样抽象出来的,再通过例题和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几类易混淆概念的教学

1.频率和概率的区别

事实上,事件A发生的频率是指相同条件下,进行n次试验, 事件A发生的次数(或称频数)m与n的比值.直观的想法是用频率来表示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实际上频率值是有波动的.需要通过操作实验活动,亲手体验、感受频率的稳定性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观察频率的变化,从而建立这样的信念或影响,当实验次数越来越大时,这个比值(频率)越来越稳定于一个固定值,并以此来预测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即概率.概率是准确的表示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

(1)互斥事件:若A∩B事件为不可能事件(A∩B=Φ),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2)对立事件: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

(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

如果事件A、B互斥,则P(A+B)=P(A)+P(B)(简称加法公式).

特别地,若A、B是对立事件,则P(A+B)=P(A)+P(B)=1,即P(A+)=P(A)+P()=1,上面的公式还可以得到P()=1-P(A).

3.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

事件A和事件B相互独立是指无论A发生与否,B发生的概率都相同,是指两次不同的实验下的两个事件的概率互不影响.事件间的“互斥”与“相互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后者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

n次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若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一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n(k)=CknP k(1-p)n-k.

(三)处理好两个概率模型

1.古典概型

教材通过实例归纳出共同点:

(1)实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满足这两个特性即有限性与等可能性就是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P(A)=(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总数)

2.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区别之处就是实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而是无限多个,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等同的,且在一个区域内均匀分布.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事件所在的区域形状、位置无关,而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几何概型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P(A)=(构成事件A的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实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长度(面积或体积))

(四)应用计算机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概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国民经济及军事技术等各个部门,而遇到的随机数学模型也愈来愈复杂和多元化,所涉及的计算与随机试验也较为复杂庞大,在教学中也同样会遇到此类问题.为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准确、生动、全面,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将一些重要内容的教学,通过课件制作,利用计算机将其直观、形象、生动、准确地表示出来.这样既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方式的灵活性与创新能力,同时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概率教学中,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意识和能力.

第7篇

一、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

良好的导入令学生心驰向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虽然它是一个小小的石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养。而政治课理论性强,只有新颖活泼、引人入胜的教学形式才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思考,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政治课导入的形式怎样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1.利用热点时事导入。热点时事导入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

2.利用歌曲导入。当代的中学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握好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采用一些比较独特的引入方法,例如演唱歌曲等。这种方法新颖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去思考,活跃了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利用漫画导入。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恰当地把漫画引进思想政治课教学,能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对帮助学生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

4.采用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形式导入。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很多知识与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紧密相连,因此,采用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形式导入新课,更能帮助学生理解书上的知识。

5.通过讲寓言故事导入。也就是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易于接受与记忆。

导入新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就能设计出许多新颖实用的导入方式。

二、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

1.开展探究活动,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认同,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如,《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框题内容,比较抽象空洞,只靠老师灌输式的说教,效果肯定很差。于是,我就让学生找寻自己认为有人生价值的人物,引导学生自由争论和辩论。通过一番争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2.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效率与公平》的内容时,我就根据课本中的漫画设计一个小品《分配不公,公司破产》,让学生自排自演。这一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于探索知识的美好境界中,不断将学生求知情绪推向,并在潜移默化中使知识转化为智能。这不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3.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的内容,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基础知识。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主体的合作。因而,开展探究活动,必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内容时,我采用”活动-探究-发展”教学模式,先由学生分组调查当地经济增长、资源消耗和生态变化,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和小组间交流、探究,最后,每个小组观点。这种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在探索中得到发展,尤为重要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课堂练习,精讲精练,注重传授方法,逆向思维,内化能力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能力的培养要依靠坚实的基础,精准的测练,同时也要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技巧。

1.历来政治主观性试题是重头戏,也是重点考查学生能力的准线,如何做好主观题,传授方法技巧是关键。在做主观题时,我本着学生答题的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审题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的能力,术语规范的能力等等。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设问:即设问的类型、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范围,设问的主体、设问的对象等方面,又明确了学生在组织答案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组织,应该注意什么等,从而使学生明确了答主观题时的方法和技巧。

2.细化各种类型题应该如何去组织答案,教给学生答题的一般规律,让学生自己运用一般规律结合实际材料去作答,做到游刃有余,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8篇

    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可以说,在研修学习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

    经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2 .  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3.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化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化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化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化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化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化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4.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改革;教法;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一、教学理念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知识传授的时候,往往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却忽视了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一味要求学生记忆枯燥的知识点。这种不讲究学习方法、只注重学习结果的教学,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这种枯燥的学习中,对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单纯记忆知识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时,教师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加以指导,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讲授,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会使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1]。但是,在课堂改革过程中,有的教师理解错了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方式越新越好,教学辅助工具越先进越好。但是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只顾着操作多媒体,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态度和效果。一节课下来,看似很成功,但是花里胡哨,表面工夫太多,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多媒体的画面上,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不关注,最后却是适得其反,降低了课堂效率。

二、变“教”师为“导”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要求教师教给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不能再象以往那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说教式教学,而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变“教”师为“导”师。中学生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获得荣誉和鼓励,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成功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三、关注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样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公平、公正,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进行语言激励,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例如,我所教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对数学课很不感兴趣,但是很热爱劳动。在一次劳动大扫除后,我表扬了这位学生,同时希望他能把劳动的热情也用到学习数学上。之后,在每一次数学课上,我都有意识地让这位学生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在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也有了提高。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励学生,让他们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2]。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

4.1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不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在这种的环境里,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思想、认识和情感,从而形成一种以求异、创新的精神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4.2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敢想、敢说、敢做是科学家发明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敢于提出别人不敢提出的问题,敢于动手把自己的不同想法实施于行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不断变换角度,充分联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引发出或衍生出若干问题,使学生主动、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在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的同时,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3];另外,不论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都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这种积极思考的态度,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诚恳的评价和赞许,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

五、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转变,必然会引起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程度,因为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指引,脱离了教育理念的指引,就不能谈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课堂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对知识进行熟练运用以及对知识的迁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改革高中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要把自己从传统教学经验中解脱出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情境,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讲述知识时,要通过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学生才会感兴趣,接受所学的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六、结束语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下,面对新增内容教法与学法,我们广大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素养,改变传统的教法与学法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自己的价值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新思想去进行教学中的创新,用新理念去充实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郭朝伟.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反思――教师评价机制的转变及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7).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改革;学科相互整合;信息技术教师地位提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不是换一套教科书和课程内容调整那么简单,它蕴含着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蕴含着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全面改革和深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说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道德建设、综合素质的提高,显然,高中新课程改革将于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紧密结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注入新的生机。

1 高中新课程改革要与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相互融合,才能使改革全面实施

1.1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由“被动接受”向“双向互动”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问的互动交流,真正体现现代条件下教与学的教育思想。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实现“双向互动”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的实施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方向,使得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得以分解,减少信息在学生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使“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体性的活动。总体归纳起来有两层含义:①信息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②教学过程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对传统教学方法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优化。

1.2 我们从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角色转换上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笔者认为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的水平高低问题。只有教师完全掌握并熟练运用教育技术,才能达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才能使学生达到“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单就这些还不能全面反映出信息技术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密切关系,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本身也面临着改革和发展,所以对于高中新课程改革来说,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技术质量将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推动整个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2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信息技术的教与学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中状况,核心问题是转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各学科紧密协作中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独特优势。

2.1 信息技术教学是学生“学”的一种崭新方式,但信息技术教学和计算机专业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注重的是计算机专业知识深度的研究与进一步开发,前者则是人们常说的对获得信息的综合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流、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的实践中,应用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受教育者获取、处理、交流、创新等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更好的应用信息这个工具,从而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犹如人的遗传基因,深深的扎根于血液,形成一种独特的品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影响自己一生。这也是其它学科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2.2 要用新思维来思考信息技术教学的文化内涵。当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整合后,教与学就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获得的信息丰富而不繁锁,学生的视野变的开阔了,学习兴趣也会被激活,而不会像新手上路,懵懵懂懂,找不到东南西北,使得这种教学过程转化为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一个过程。

2.3 要让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继续和延伸。信息技术的教与学必将引起教学设计、课堂结构的改变和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因此,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也将引起变化,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化的教学环境里,教师学习、备课以及教师的创新和制作也更加方便快捷,必然更有利于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

3 必须重视和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管理和人才储备

第11篇

【导语】

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前期课程改革经验,组织开展基础条件评估,深入研究多项改革交替叠加可能给普通高中学校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地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的时间,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于2019年6月底前报教育bu。有关省份要统筹考虑、积极稳妥地做好民族地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安排。

从2020年起将组织专业机构对各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进行跟进指导和总结评估,不断提升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2普通高中教材改革方案

据悉,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校内评价或考试要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保障机制,确保考试命题方向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和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认真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实施细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应纳入评价内容,要做到客观真实。

第12篇

一、活动板块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活动是高中地理教材特有的教材辅助栏目。

从表1分析,活动板块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地理教科书有的辅助栏目。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材一改往日的说教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从教材的体例结构看,大量使用“辅助栏目”是一大特色,这些辅助栏目既互相联系,又各有功用。

必修教材的体例结构中有五项辅助栏目,具体内容如下:

(1)问题研究。教科书中每一章的最后部分都有问题研究,问题研究的主题紧密配合本章学习内容,遵循“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个板块的设计侧重点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而研究结果则具有开放性。

(2)阅读。阅读的内容穿插在正文中,根据正文内容需要安排,目的是为了丰富和补充知识而设计的。阅读部分的内容详略不一。

(3)案例。必修教材的正文中穿插设计许多案例,这些案例的选择突出体现典型性和说明性的原则,对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

(4)读图思考。读图思考一般安排在重要内容结束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有针对性地巩固前段学习内容,及时反馈、总结知识。针对图表设计思考问题,加强了图表的思维训练,这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

(5)活动。教科书中的活动穿插在正文中,是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活动设计的目的侧重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2. 新旧版本地理教材中活动设计存在很大差异。

从表2分析,地理教科书中出现“活动”并不是新课程教科书首创,在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材》中就有活动栏目。新旧版本教科书中“活动”设计的差异很大。

(1)活动在教材中的位置不同。2000年出版的教材中,活动设置在每一课的最后,类似于新课程教材中每一章结束部分的“问题探究”。而新课程教材中的活动则是穿插在正文中。

从设计的位置看,旧版本的活动在正文内容之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总结、拓展,侧重于让学生通过活动回顾、反馈学习内容。而新课程教材中的活动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

(2)活动在教材中的数量不同。2000年出版的地理教材,每一课仅设置一项活动。而新课程教材中,每一课设置多项活动内容,如必修I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和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课中,共设计了5项活动内容。

2000年版本的教材,在活动设计上虽然保证了统一的标准,但过于刻板的活动设计,仅从格式上、形式上达到教材编写的目的。而教材编写的核心——学科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在新课程教材的活动设计中体现得更充分。

(3)活动内容的设计不同。从活动内容的设计来看,2000年出版的教材,活动内容分别以演讲会、研讨会和辩论会的形式,建议学生开展相关活动,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组织形式单一,设计的问题较少,而且问题设计的跨度较大,学生回答起来不利于把握。活动设计的内容简单,没有详细的操作与执行的方案,很多活动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形式。

而新课程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活动中问题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问题表述更详细,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落实活动要求更容易,活动不仅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活动设计的目的不同。2000年版本教材中设计的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提供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出墙报、演讲、班会、论坛等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培养地理学科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新课程教材中的活动,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为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目的是通过活动提供给课堂教与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开展课堂互动,通过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启迪地理思维。

3. 活动是高中地理教材最重要的组成内容。活动板块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地理教材有的辅助栏目,大量的活动设计也是地理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教科书的最大特点之一。

根据表3的统计,各版本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材都贯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在教材中增加辅助栏目,特别增加活动板块,注重地理问题探究,注重联系学生理实生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教材有“理”、有“用”、有“趣”。

根据表4、表5、表6的数据统计,各版本的必修教材中,各类辅助栏目在各必修教材中的安排数量,活动板块的数量是最多的。特别是在各版本的必修I和必修II,活动的数量是整本教材中最多的辅助栏目。众多的活动成为新课程地理教材的一大特点,众多的活动也成为新课程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内容。

二、地理教材中“活动”内涵与设计的研究综述

地理教材中的“活动”与活动教学中的“活动”虽然一脉相承,但在内涵、功能、分类、教学设计与实施等诸多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1. 关于“活动”内涵的研究综述。“活动”的内涵是理解地理实验教科书中辅助栏目“活动”的基础。因此,对“活动”的内涵本身的认识将决定着地理教师对地理实验教科书中辅助栏目“活动”的基础内涵、价值、组织形式等方面的认知。关于“活动”内涵的研究,多见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中。比较普遍的理解有以下几种: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心理和行为的统一体,活动不仅包括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实践活动,而且包括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从心理学意义来讲,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就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既让主体获得两种经验的增长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也使主体的认知图式获得变化和发展。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活动是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意识能动性和个性能动性的高级形式”。虽然这个定义是从哲学或心理层面来阐明的,但它对教学层面上的理解也极有帮助,主要表现为“行为动作”和“能动性”这两个词汇上。

从教育学意义来讲,“活动”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联系实际问题,通过动手实践去主动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过程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