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后进生的教育

后进生的教育

时间:2023-06-07 09:10: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后进生的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后进生的教育

第1篇

一、自身原因

不少后进生,是由于受到其自身生理原因影响而造成的。或先天后天的因素,或基因遗传的影响,化们学习困难,因而产生自卑、自馁思想,缺乏自尊自信意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在学习中引发了不正确的行为,对待学习缺乏耐心,马虎了事,形成极大的惰性和害怕困难的不良心理。有的后进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纪律观念。个人欲望很强,而又不喜欢接受别人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认为到学校来是受父母之命,并未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所以纪律观念差,对老师的教诲往往是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整天迷迷糊糊地混日子,无所顾忌,无所作为。有的养成专横暴戾,为所欲为的坏习惯,这是很危险的。

二、学校原因

教育管理不严,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是导致后进生产生的学校原因。有的学校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说教多于身教。“管、卡、压”的条条框框,多于对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的研究、培养和指导。在德育上放任学生受社会消极因素影响、腐蚀和沾染。有的教育思想不正,重高分和追求升学率,忽视基础能力的培养,严重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薄弱,教师思想素质下降,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些教师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学生出现不正确行为也不加以制止;有的为求得学生好感而大开绿灯,给学生犯错误制造有利条件;有的教师职业道德差,教法枯燥无味,整天都是怒目金刚,讽刺挖苦学生之事常有发生。甚至有的辱骂和殴打学生,这就更离谱了。

三、家庭原因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产生后进生的直接原因。有的因家庭存在某种缺陷,或父母外出工作,对子女无法悉心照顾和管教,使子女养成一种放荡不羁的不良习惯;有的父母思想素质差,教育方法不当,给子女的思想行为带来不良的影响和产生心理倾斜。有些家长满身铜臭,开口闭口是如何赚钱,直接影响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情绪,转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产生一种厌学现象。

四、社会原因

社会的气候也直接干扰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目前不少学生受社会的“新新人类”和金钱万能的冲击,读书无用论的意识已渗透他们的思想。社会不合理招工、招干、升学的不正之风,使知识严重贬值,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缺乏教育质量的书刊、录像熏染学生的心灵,萌发他们渐渐堕落的动机。

针对以上几点因素,教师必须采取疏导办法。也就是要求我们教育者,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启发引导。并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防止因教育不当而出现逆反心理。同时要从情感出发,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使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战胜自己的勇气,变自卑为自尊,化自弃为自强,剔除那种“堵、禁”和各种变相体罚教育,否则,就会加剧他们的堕落,产生恶性循环的现象。可从以下几种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后进生。

1.善于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眼睛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当面表达真诚欣赏之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之精神振奋,它不仅为后进生指引了航道,更重要的是点燃了希望之火和信心之光。要像春不吝啬风、夏不吝啬雨那样,不时地夸奖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用鼓励扬起他们人生的风帆。如六年级刘小峰同学,成绩一般,经常欺负小同学,行为习惯较差,但其集体荣誉感强,很喜欢管理要求别人。针对这一特征,教师要大力表扬他,鼓励他,在和他约定遵守学校纪律的前提下,可以大胆提拔他担任班级的工作,帮助管理班级。这样他的荣誉感增加,责任心增加,此后逐渐改掉了以往的许多缺点,学习也努力多了。

2.用爱去感化和教育后进生

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的效果来得更强烈。爱是教育的开端,爱是实施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根本谈不上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学会宽容,给后进生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来教育和感化他,这样效果更佳。关爱学生既是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教育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许多优秀教师教育学生获得成功的共同之处,就是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学生与自己之间的感情联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对症下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后进生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在师生间消除隔阂、建立感情的基础上,对其一步一步逐层提出适当的要求,

3.强化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的家校教育

改变后进生的思想行为还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后进生中有许多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在搞好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搞好家庭教育。因此,以“家长即教师”为主阵地,采取多种形式,使家长懂得科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持者,促进三者的紧密联系。通过定期开办的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培训,使家长懂得科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教子有方,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持者。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在日常生活加以应用,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净化后进生的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第2篇

【关键词】情感 后进生 激进 进步

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学校的老师由于长期形成了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双基,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从而导致农村英语“后进生”的比例不断地上升,面对大面积的后进生,我们时常感到痛心,也在想方设法地尝试各种办法来扭转这种局面。在转变英语后进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情感氛围,不断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使他们赶超学习优秀的学生。当今亦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愈来愈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使命。特别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情感因素,因为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一、关爱后进生

首先,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师的天职,爱孩子吧!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有爱,但能否对后进生倾注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关爱是检验一位教师师德好坏的重要标准。将情感教育融于后进生的转化之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

二、关注后进生的心理健康

造成大量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部分后进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作为英语教师要经常进行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交流,相互产生信任感,从而了解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我们还要创设各种机会,有意的将一些简单的任务交给他们去完成,让他们获得成功并及时捕捉闪光点,对他们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教师还要耐心的听取后进生的愤愤之言,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除焦虑和紧张情绪,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依赖感,并设法让他们理解老师的难处,自觉维护班级纪律;要努力帮助后进生摆脱困难、重新发展。对后进生的过失不要盯住不放,而是更关注如何消除这种过时对后进生的不良影响。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时,对来自别人真诚的爱护、尊重、关怀和体谅感受最深。所以,我们教师要怀着真诚的爱,热情引导后进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不良心理定势,帮助他们增强心理自控能力,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

三、善待后进生,宽容为怀

对于后进生更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要使学生发展,一定要宽容他们的错误,减轻他们思想上的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本身的精神力量。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他们的优点或特长,只要我们用心,总能发现的。我们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的优点或特长有所发挥,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另外还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要有慈母般的心肠,善待他们,对他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爱洒向每一个后进生,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化解他们心中的疑团,让他们放下包袱,从一个个后进生转化为一个个优秀生。

四、注重教师自身积极的情感因素当老师满脸微笑或情绪盎然地走进教室,学生会精神百倍而跃跃欲试,这样能使他们很快、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英语学科和所教内容的热情,会使自己处于一个精神饱满、振作自信、热忱投入的状态,这种情绪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也处于一个相应的积极热情的状态,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反过来又会对教师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当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后进生表现出焦虑和缺乏耐心的情绪,学生则也会产生相应的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教学进程和效果。可见,好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果,快乐的教学气氛是师生共同创设、共同调节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激情地创设一些简单的情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尤其是后进生的参与,因为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学习英语知识、使英语教学趣味化、形象化,能更好地理解、记忆所学英语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重视后进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使后进生对英语感兴趣,教师一方面必须致力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与提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各种情景,且不断变换教学形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得让他们摸,激起他们的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其次,努力让后进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发后进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3篇

(一)后进生

“后进生”是指那些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后进生可分为三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和行为习惯差———“双差”的学生。

(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认识并赏识学生的才能,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赏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

二、教育案例

(一)案例对比

一天,一位校长在校园里看到出了名的后进生王某在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某,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二)案例分析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校长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情景一、二可以说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这不禁让我们陷入反思。在情景一中,虽然陶校长面对的是经常犯错误的小男孩,但是他并没有严厉地处罚他,而是挖掘他身上的优点,通过先后奖励他四块糖果的方式,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虽然没有严格地说教,却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斯金纳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刺激之间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了某种强化,例如得到好成绩而受到表扬等,他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就会有很低的学习动机甚至没有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惩罚,如遭到老师或同学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赏识教育就是对强化理论的充分运用。教师运用赏识教育,能够合理地增加正强化,利用负强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结果。

四、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转化“后进生”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不是说其他学生不需要赏识,而是后进生更需要赏识,本文主要探讨关于后进生的赏识教育问题。

(一)领导方面

1.树立赏识教育的管理理念。学校领导要做到言传身教,理解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经常学习相关的理论,思考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工作成败的原因,树立赏识教育的管理理念;用赏识的理念管理教师,并倡导、鼓励教师实施赏识教育。

2.落实赏识教育的相关工作。学校领导要认真落实、安排赏识教育的相关工作。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如何实施赏识教育演讨会,举办以赏识教育为主题的报告会,展示成功案例,交流、积累经验。

(二)教师方面

1.树立赏识教育的理念。教师作为教育者、管理者,赏识教育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2.关心、了解后进生生,发现学生的优点。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说过:“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潜能的“慧眼”。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校里所谓的后进生,只是语数两种智能偏差一些,但不代表他们在其它的智能上没有天赋。教师可以挖掘学生其它方面的潜能,利用赏识强化学生积极的行为表现,并使之稳固化。这就要求教师多与学生接触,多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实施赏识教育。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不会接受、信赖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尊重学生、信赖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多给予学生关心与帮助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创设赏识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可以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捕捉、积累赏识教育素材,以课堂教学为主,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的课外活动为辅,深化赏识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创造赏识教育的契机,营造赏识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5.促进家校合力,共同实施赏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想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促进二者相互配合,形成一股合力,赏识教育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传授家长赏识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总结经验,形成家校合力。

五、实施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

第4篇

赏识后进生是成功教育的有效途径。赏识,在教育中意义重大,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作用对象的心理产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对别人的意见也乐意接受。应用赏识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爱”:爱学生,懂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

教育离不开爱,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而赏识的实质就是爱。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了解其独特的心灵和个性差异,才可能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知之深,爱之切,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赏”是建立在对学生的“识”的基础上。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只能握在被学生真正认可的知心朋友手上。

例如:我班有一位小喜同学,他调皮捣蛋,常常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违反纪律,被视为班级里的刺头儿。有一回上英语课,内容是学习有关动物的,他老毛病又发作了,学着各种动物的动作,手舞足蹈,还发出种种怪声。顿时,教室像沸腾的开水,同学们笑得不可开交。面对这样的场面,我没有大声斥责他,我举起双手,用响亮的掌声表扬了他,称赞他维妙维肖的演技。最后我说:“你委屈一下,等到做游戏的时候,你再给大家表演,好吗?”就这样,课堂很快恢复了原来的平静。课后,我请他到办公室里坐,用与“老朋友”谈话的方式跟他谈。我真诚地说:“首先,老师向你道歉,你刚才没专心听课,老师也有一些责任,证明我讲的课不够生动,没能把你吸引住,以后老师加倍努力,争取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咱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好吗?”这时,他的表情由原来的不以为然转为有点受宠若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并说:“老师,谢谢你刚才没有批评我,我答应你,以后努力管好自已,力争改正缺点。”这以后,虽然小喜同学也偶有违反纪律,但我每次都及时地对他进行友情提醒,温馨提示,使他身上的缺点越来越少。

这事例,我就是通过“爱”(要把其教育好)――“懂”(了解其性格特点)――“赏识”(挖掘其闪光点)这种方式把他转化过来的。

二是“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在边玩边学中得到赏识。

学习本来就是很好玩的事情。玩和学习其实完全可以融为一体,能在玩中学会知识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但对于成绩差的后进生来说,学习是件苦差事。长期的落后,导致了自卑、厌学的心理。如果引导后进生把玩和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激发兴趣,尝到甜头,体验成功,学习就变得其乐无穷,成绩就会渐渐提高,自信心也会慢慢增强。

例如,教六年级时有一位男生,他其他功课还算跟得上,唯独英语,差劲得很。究其原因──怕英语,厌英语,尤其是让他讲英语,按他的话说就是一堆“鸡肠”,让舌头都打结了。了解情况后,我采用“玩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其进步。在每次的游戏活动中,我都特别留意他的表情,首先都调动他的情绪,让他有想参与的欲望。然后我们进行游戏竞赛中,故意让他参与并让他赢了,并及时对他给予真诚的赞扬。如此反复,他尝到甜头,体验成功的喜悦,渐渐觉得说英语“好玩了”,慢慢消除了对英语的恐惧感。就这样,在边玩边学中让他体验成功,成功又进一步推动他努力。最后,他的成绩一步一步地赶上来了。

三是“行”:大拇指,竖起来――“你真行!”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变化最大、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因此,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能满足其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就会积累他们的成功感,就会种下自信的基础。这种由外到内“你能行”的环境就能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

记得我担任四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插班生。他右手手指有些残疾,因而他灰心失意,极少做作业,小小年纪就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我了解情况后,主动接近他,多次找他谈心,给予他热情的鼓励和正确引导。我给他讲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还找来报纸与他一起阅读关于断臂男孩勤学苦练终成书法家的真实故事。在课余时间里,我常常和同学们围坐在他身边,指导他写字和学习,每写一行,大家都给他一阵热烈的掌声,竖起大拇指说:“你真行!”…… 渐渐地,他有所感动,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开始握起笔来写字。虽然这些字歪歪斜斜,但我还是十分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努力吧,老师相信你能行!”就这样,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激励和赏识之中,他思想觉悟了,自信一点点复苏。在学习上找到了“我能行”的感觉,进一步激发起其上进心。渐渐地,他写的字越来越工整。后来,他的作业还被评为优秀作业,摆在班级里展览呢。

第5篇

关键词: 后进生 德育教育 教育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并让其全面发展。全体学生包括学习成绩差,并且有各种不良行为的后进生。如何正确引导这些后进生,是大幅度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德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学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后进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怎么了解这些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德育教育方法,是教师面临的比较紧迫的任务。

笔者带着寻根源的责任心和几位班主任座谈了解,同时深入后进生的家庭深入笔访,通过调查,发现后进生主要有下面几种令人担忧的问题:

1.后进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后进生家长们由于自身问题,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大部分是初中毕业)。调查中发现,在日常行为中,很多后进生的家长仅担当管吃管住的角色,在道德行为的管教方面近乎空白。有的对他们听之任之,甚至让他们吆来喝去的,家庭对他们的控制力已失控,如初一年级有一位学生,天天逃课到外面打电子游戏机,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打电话给学生家长,告知孩子在校表现,家长听后表示无可奈何,他也没办法,让他自生自灭吧。

2.学习成绩不理想,厌学情绪严重,行为表现不尽如人意。因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进入初中后,上课时对老师的讲解莫名其妙,自觉地在教室里听课是一种活受罪,回到家拿出作业无从下手,感到头痛,第二天作业没完成,老师又要责备,久而久之,厌学情绪严重,逃课雇人做作业或逃课就成为生活的最大解脱。

3.家长对后进生的不良表现过于宽容,不利于后进生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日益转好,家长们怕孩子吃苦,若学生自制力差,就会瞒着家长,抽烟、喝酒、赌博、打电子游戏机,甚至结交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人,逐渐走向堕落。

4.市场经济的冲击,让后进生很多都存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能者多劳,能者多得,一些人没有经过什么教育也当上了老板、经理、董事长。再有现在大中专毕业生面临毕业后没有分配,即使分配了,又要接受下岗的威胁。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出现,对部分学生和家长很有说服力。

5.后进生大多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他们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不敢交际,有的真的想努力把书读好,但总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学习产生渺茫感和失望感。对待老师同学的真心帮助,有时又会产生逆反心理,常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对立面。

后进生的问题已越来越为社会、家长及众多教师所关注,如何采取有效的德育管理方法引导这些学生走上正路,已势在必行。我校在对待后进生问题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建立专项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性格、爱好、优缺点等。档案随时跟踪记载,便于继续教育。为了配合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年段长为小组长的德育研究小组,根据后进生的种种问题,分别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2.制定特别守则。组织后进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贴在墙上,让全班同学在此对照自己、要求自己。同时,每一位后进生都有一份“守则”,这些“守则”是根据每位后进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守则”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要求太严,这些守则对于少数后进生来说适当努力就能达到。

3.加大“感情投资”。对后进生的教育要以心换心、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十个指头不会一般齐。后进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落后,有较严重的自卑感,更渴望理解、渴望尊重、渴望交流。我们要理解他们的心情,懂得他们的心理,而不能和他们过不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心情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指导。同时,老师要注意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正视不足,克服缺点,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为了配合学校工作进一步发展,我们将后进生的名单按班级发到各位科任老师手里,让每位科任老师便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予照顾。

4.加强有针对性的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对后进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5.注意教育方法。对后进生的教育,更要讲究艺术方法,不提倡“我讲你听”的自上而下的注入模式,应想方设法变简单的灌输为启发诱导。我觉得很关键的一点是“在严厉的批评之后莫忘安慰”。有时,个别学生做的一些事确实让老师很生气,在批评过程中难免动“肝火”,但只要结束语妥帖,安慰几句,让学生有受勉励之感,认为一番批评虽严厉,但都是为其好,学生还是会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的。否则,当场训斥,可能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对老师失去信任,产生“对着干”的心理,那就不利于今后的教育。

6.做到言而有信,以理服人。对待后进生必须讲信用,不能信口开河,说话不算数。待后进生,必须严得有理,以理服人。后进生多半缺乏“知识营养”,但他们并非不明事理。

7.组织社会实践,磨炼后进生。口头教育是必要的,但最好的教育途径是让他们参加一些具体的劳动实践,从中懂得尊重,学会合作学会理解等。另外,为了改变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学校或年段可结合每年春游或夏令营活动,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让后进生多从侧面、多角度地了解国情、民情,学会相信别人、相信自己。

8.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后进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家长,所以提高后进生家长的素质尤为重要,家校要密切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活动。学校应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访等多种途径,使家长增强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的自觉意识。

第6篇

关键词:赏识教育;自信;自尊;宽容;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136-01

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通过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理解鼓励的原则来对待后进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可以有效地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下面就结合教育实际工作做以浅谈一下怎样以赏识教育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一、 透过教师真情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而后进生,他们得到的认同是微乎其微的,在他们心灵深处更强烈的渴求被赏识。由此教师要把对后进生的赏识作为一种教育心态,用充满爱的眼光去欣赏生命。透过真情赏识,关爱后进生,尊重差异,才能让他们感到心灵的温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1、 讲求赏识艺术,保护自尊

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赏识是门艺术,这门艺术要用心把握,用爱交融。其中贯穿爱具体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艺术,行为艺术。

激励性语言可使后进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愿望,让学生在尊重和信任中保护自尊,找回自信。以激励语言赏识学生,极大的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有成功的希望。因此,教师应运用语言激励的艺术。

除了运用语言的艺术,教师还可以利用动作和体态语来传达对学生的赏识,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的摸头,拍肩、拉手;由衷的鼓掌,深情的拥抱都传达了一种情绪交流了一种情感,从而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后进生心里得到慰籍,内心产生愉快和安宁的情绪体验,使后进生主体有成功感,成为再次进步的动力,这无疑是莫大的精神奖励。由此,行为的艺术成为一种心灵上的赏识,教师要会用赏识的艺术,会用赏识的目光、语言、动作、心态去演绎它,保护后进生的自尊。

2、营造赏识氛围,给予宽容

教师要为后进生在班集体中营造赏识的氛围。同学之间也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在内心深处对他们真正的了解和尊重。教师要理解并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处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爱和乐观,才能敢于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小天地,同时教师应把它变为学生受赏识,体验成功的乐园。在班级中营造赏识的氛围,对后进生的过失给与宽容理解。

3、搭建被赏识的舞台,走向成功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后进生也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作为教师要用心的全面地看待他们,善于发掘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创设教育情境,有意识的为后进生搭建被赏识的舞台,随时捕捉并巧妙地创造教育情境使其发展,潜移默化的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不仅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且使他们在被赏识中,敞开心灵,不断发展、切实达到成效逐步完善的品质。

二、引导学生自赏,帮助学生形成自信。

悦纳自我,赏识自我,是帮助后进生形成自信心的重要手段。而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后进生自赏能力、形成自尊自信促进向上积极的心理的有效途径。

三、创设群赏氛围,帮助学生巩固自信

后进生常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因此他们渴望受到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多方面开展班集体的活动,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学生群体“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在学校,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不乏其例。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各种内容的小型比赛,一些融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班队活动等。在活动中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后进生也得到感情的体验,懂得自我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增强热爱班集体的良好情感,激发自信心,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体会成功的滋味,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让后进生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学生自信心产生的重要源泉。

第7篇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后进生

一、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1.后进生存在自控力差、意志薄弱等问题。初中生正是处于心理上逐步转向成熟的过渡阶段,然而初中学习课程相对小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也有较大变化,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独立性,部分学生很难适应这一变化,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困难就退缩。同时在这个贪玩的年龄,学生自控力差,很容易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意志力是维持学习状态的重要保障,是学习能动性的体现,是能够努力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活动。因此,自控力差、意志薄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2.后进生缺乏学习兴趣。兴趣一直是学习无形的动力和牵引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能够促使行为主体采取积极主动意志行动,集中注意力去关注并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并且心理活动也持续处于积极的状态,有着较高的学习效率。相反,如果行为主体对某一件事物缺乏兴趣,就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这正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玩游戏、玩电脑,而面对书本时却感到索然无味,很难集中精神的原因。这种情绪和状态一点一滴的积累,便会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使得成绩落后,并且学生在主观上也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3.家庭方面的因素。家庭教育往往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的客观原因。例如,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得当,家长对子女教育期望出现偏差,不良的家庭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学习环境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中感知到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反之,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形成自卑、自弃等消极的心理。

4.学校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认为,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成绩水平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在于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而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不一样,接受和吸收知识的快慢程度也有所差异。传统的教学强调学生要适应教师,而现代的教学则需要教师关注到学生个体。此外,还有很多如评价标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失衡,造成后进生跟不上学习进度,或者得不到教师的鼓励而无法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因材施教,梯度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爱是教育的源泉,是班级工作成功的动力,一个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要做到爱每一个后进生。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地付出爱时,收获的将是学生更多的爱。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地关心学生,热心地帮助他们,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所谓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相信许多班主任都有遇到过。所谓的“后进生”并不是无药可救,他们只是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成绩上暂时落后于其他学生而己,或是纪律比别的同学松散些。其实不少后进生的身上也有不少其他的优点或特长。对待后进生,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尽量用爱的甘露去浇灌他们的心田,一定会使他们改变。在发现他们的错误时,应及时教育。如果事过境迁再进行教育,会使学生失去真实感。且要保持一贯性,切忌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见学生做错了事也不闻不问,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责备、训斥。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由于他们占班中的人多数,主流是好的、上进的,但是很容易两极分化。因此,班主任要激励他们,促使他们向积极方面转化并不断进步。对于优等生,他们虽然在校能遵守纪律,成绩优良,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好,但班主任对他们不能过分地表扬,会使他们自信心过度膨胀,变得目空一切,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意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三、应懂得沟通

学生是班主任沟通的主要对象,但作为班主任工作除了懂得与学生沟通外,还应懂得与科任教师沟通,因为初中科目很多,只靠班主任的一个科目是无法实现目标的,因此,班会上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尊重科任教师,听从科任教师的指导。开主题班会时邀请部分科任教师参加,每一个月召开一次全体科任教师主题会,听取任课老师对后进生的转化看法,并把学生对科任教师的赞誉与改进意见反馈给科任教师,以便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除此之外还应懂得与学生家长沟通,利用家长会议、家访与学生家长沟通,但沟通时应把握好分寸,做到既报喜也报忧,从而取得家长的了解与信任、支持与配合。

四、用“平等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用心对待学生,必须平等而又民主地对待学生,班主任对全班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优差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更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后进生,哪怕是有的学生有生理或心理的残疾。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应该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全面地、辨证地认识学生,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平等地对待学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个学生的进步。班主任时刻要以学生的事迹感动自己,关注细节,关注后进生身上的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及时预以表扬和肯定。并将这种心态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何等的重视他们的进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蹲下来看孩子”,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尊重孩学生,理解学生。班主任要真正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平等交流,营造一种平等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真诚的表达自己。

初中班主任不仅要教书,更要注重育人。近朱者赤,班主任应树立起自身的良好榜样。同时,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一个后进生都有自尊,有感情,看待问题也都有自己的道德评判原则。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通过心理层面的干预与其他一些手段,尤其是在对待后进生这一问题上,要真正发挥教师自己的作用,要用公平、耐心、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后进生,让他们在感受老师的关怀、教育下慢慢转变。

参考文献:

[1]邱相彬.网络游戏对初中后进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11).

[2]李彦荣.初中后进生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J].成才之路,2012(6).

第8篇

当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弄清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后进生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因素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如在言语上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失去信心,形成造成逆反心理,甚至使师生在情感上陷入对峙的僵局。久而久之,学生离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远,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成为学习后进生。有的是因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上课进度过快忽视对特殊个体照顾,从而导致基础不扎实,来不及对知识进行吸收、整理和消化,造成学习滞后;有的不适应教师的教法和管理或受到教师不正确对待甚至冷遇,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逐渐成为后进生。

二、学习方法和习惯因素

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习惯,课堂里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逐步落后成为学习上的后进生;有的后进生则是因为以前某个时期学习上的困难没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使问题越积越多,学习成绩显著下降,丧失了学习信心。

三、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家庭等原因使学生天天着迷于电子游戏,经常出入于娱乐场所,以致于染上社会不良习气,学习上不求上进,逐渐成为后进生。有些学生受家庭影响较大,如父母离异,不正常的家庭教育使孩子身心发展受到很大伤害,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孩子在身心和情感方面可能受到沉重打击,在学习中经历反复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后,虽经一定努力却未达到设定目标,故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渐渐丧失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由于后进生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因此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们的白眼,他们往往在同学中抬不起头。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的关心,家庭、集体的温暖。多年的教育时间让我感觉到要真正成功地转化后进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心态。教师要消除后进生的不良反馈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要认识到后进生是动态的,可变的,不要传统的划一化、一刀切的教学。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有的是智力上的差异,有的是知识上的差异,有的是非智力上的差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尤其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坚定他们学好的信心和决心。当然,对后进生要多关心、多理解、多照顾更为重要,要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价,肯定其点滴的成功之处,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其次,改变后进生的自我认识。改变后进生的自我认识,首先要改变教师对后进生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乏有些教师喜欢优秀学生,视为神童、天才,而对后进生则是挖苦、讽刺、歧视他们。为什么呢?就因为好的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则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对同一知识,有的学生讲一遍就接受了,并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讲几遍,这些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学习成绩较差。同学和老师就认为这些学生“智力落后”,看见这些学生就摇头,不抱希望,甚至放弃他们,使这些学生在集体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发言轮不到、板演挨不上、表扬不沾边,因而使他们产生自悲、自弃等消极态度,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惧怕的心理,认为自己天生就笨,不如别人聪明,没法提高成绩,简直不可救药。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上述情况,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同时还得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认清自我,要抓住他们内心仍对知识的渴望,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具体分析,让他们明确不是因为自己的脑子笨,而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需要改进。

第三,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其次,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注意检查“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后进生、情感教育

前言:

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后进生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对其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必要的情感教育措施。

一、教学现状下如何看待初中英语后进生

初中英语后进生是让教师感到棘手的一个难题。按常理来分析,初中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以相同的认知对英语进行学习的。经过三年的学习,基本上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可以达到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的。但是就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不能达到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的英语后进生存在的数量不在少数。并且随着英语教学的逐渐加深和时间的累计,后进生的数量仍然在增长,对比初中其他学科来讲,其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在我国教学现状下,初中英语后进生的英语学习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初中英语后进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心理体验基本是从好奇到畏难最后直到失望。一般在初一进行英语学习时,这些学生首先是觉得这门学科所具有的“洋音、洋味”很有意思,所以才有学习兴趣。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加深,难度也逐渐增加,这就让他们感觉到英语学习越来越难,越来越乏味。然后自我认定为不是学习英语的“材料”,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觉性。上课不听讲、课后也不复习,作业也完全靠抄袭,考试考作弊,成绩逐渐下降。从非智力因素来看待这一问题,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丧失、低落是影响初中英语后进生的关键因素。

二、初中英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 学习兴趣的缺失

其实英语后进生不是说所有学科都不行,相比而言,很多英语后进生的其他学科成绩是非常优异的。那么究其缘由,可以看出,很多英语后进生主要还是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按质按量的完成老师的学习任务之外,绝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用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

2. 学习动机不明确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入学习状态,维系学习活动,并形成对学习目标进行实施的一种心理内在状态。它是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对于学习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但是绝大多数英语后进生却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他们没有形成学习英语的思想,这就会大大打击到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放弃这一门学科。

3. 学习方法不科学

由于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自主性,课前不会进行预习,课后不会进行复习,所以对掌握知识进行归类,总结等基本的学习方法都是缺失的。而在进行单词、课文记忆时,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机械记忆让他们忽略了意义记忆。而课堂上也不会认真做笔记,更别提在课本中去发现问题、发掘问题。

三、初中英语后进生的情感教育

在促进初中英语后进生学习方面,对于其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改观其学习滞后状况的关键,只有充分的发挥其自主的内在潜力,才能够真正的对其英语学习进行改善。在这一点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为后进生的进步创造了一定的有利外部因素和环境。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和环境相互支持,是很难达到后进生进步转化效果的。教师是促进后进生进步的关键,其主导作用包括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态度。在采用比较有侧重性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引导,包括让学生形成支持以恒的学习态度,都是教师用真诚的感情投入来实现的。

1.情感要真诚

人类所独有的心理活动就是情感交流,在人与人交往以及个体发展中,情感是重要的纽带。一般后进生很有情感意识,注重朋友感情。然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却没有诚心诚意的朋友,很多时候是有难无处发,有苦无处诉求,是一群比较孤单的群体。对于这一心理因素,要想彻底改善还需心病用以心来治。教师就不妨试试师生换位的方法,通过将心比心,推己为人的方法。具体是教师在对待后进生时,要真诚相待,以己之心思学生之所想,由此以来,经过时间的累计,教师就在后进生心目中建立了亲切感。从而开始信任老师,这就为后进生的转化进步奠定了感情基础。

2.要求要适度

通过总结以往教师对后进生处理的方法,其存在两种不合时宜的做法,首先是标准太高,操之过急,其次就是标准太低,放任自流。综合来讲这两方法对于后进生都是不适合的,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根本产生不了效果。那么教师就应该把握好对后进生的要求,通过巧妙的分配来掌握收放尺度。首先严格控制适度:高要求和低要求的关系,开始时宜低一点,以后逐步提高;严要求和宽要求的关系,要给学生以宽舒的机会,不宜过严;难要求和易要求的关系,其次从学生能够做到、易于见效的事情做起,逐步由易到难;远要求和近要求的关系,要面对现实,从眼前做起;虚要求和实要求的关系,要切忌空谈,有具体切实的内容。这样做似乎是降低了要求,放慢了步伐,其实这是从后进生的实际出发,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3.工作要持恒

后进生转化进步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工作必须从点滴开始,全方位的逐步展开。点滴是量化的基础,全方位是整体的基础。所以在这样一个长久并艰辛的过程中,短期时效性远远是达不到效果的。在后进生转化进步工作展开中,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经常性的执行是关键,杜绝时冷时热,半途而废,应该有计划有策略有步骤的展开,把这一项工作分为阶段性的循序渐进,并且秉承始终如一的原则,一战到底。在具体工作实施中教师还应该善于对影响学生情绪的关键时刻进行捕捉,并且及时提供帮助。

结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心理因素,那么对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英语学习的初中生来说,后进生的产生绝大部分的原因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所以加强情感教育是能够对初中英语后进生进行转化进步的。

参考文献:

[1] 杨育红. 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第10篇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最困惑的问题就是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其实后进生,就是那些学习潜力未被开发出来的学生,他们也有与其他学生同样的智力水平,同样具有发展的潜力。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归纳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庭原因

1.缺少爱

有的家庭不健全,或者家庭背景复杂,导致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其自由发展,因此导致孩子不思进取,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还有的家庭健全,但家长工作忙,或是社交频繁,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父母没有给孩子做一个好的表率,孩子随之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过分溺爱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而缺少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导致孩子过分追求物质、追求享受,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成绩落后。还有的家庭存在“知识无用”的想法,认为知识不值钱,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于社会,因此,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任其自由发展,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学习成绩滑坡。

(二)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本身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错误导致他们产生一些坏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社会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潜移默化地受社会的影响,网络、游戏厅、交友不慎、书刊、赌博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育对策

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我建议采取以下这些方法对其进行转化。

(一)确定成功目标

树立后进生的自信之后,就要帮助他们确定一个目标,帮助他们进步。确定成功目标,也要讲究方法,要注意目标的层次性。后进生也有差异,设置目标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让他们都有成功的机遇,都能享受成功的欢乐,目标不能设置的高不可攀,也不能太容易达到。并且目标要具体,要构成由易到难的梯度,通过反复成功的激励,使他们能够接近,乃至通过合格标准的要求,取得最终的成功。

(二)加强家校沟通

第11篇

一、体校后进生的表现

1、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是导致后进生学习成绩落后的主要因素。进入体校的学生并非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智力缺陷生,他们大多数都是智力正常的学生,为什么会产生成绩不良的现象呢?归其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首先他们在学习目的上不明确。他们来学习只是被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况所驱使。至于为什么学习,学习干什么他们甚至完全不清楚。在没有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又何来学习的进步呢?其次是厌学。无论什么文化课学习,他们都会觉得无聊,没兴趣,甚至是躲避学习,所以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无精打采状态,更谈不上有什么吃苦精神。

2、逆反心理强。由于后进生得到教师的训斥远比一般学生要多,他们的自尊心往往受到过严重伤害,从而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后进生往往把落后原因归因于外部,埋怨家长、老师、同学,对班级中的先进同学瞧不起,对老师和班干部的严格要求往往有反感情绪。好顶撞,吵嘴,甚至制造恶作剧或寻求报复。这样,他们很难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是破罐破摔,形成恶性循环了。

3、意志力薄弱。后进生往往学习品质差,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惰性强,你不推,他不走;你推一把,他动一下。意志薄弱,学习不钻研,不刻苦,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情绪起伏较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忽冷忽热,转换迅速。在组织纪律上,时好时差,容易出现反复。往往今日批评了他,好转几日便又重蹈覆辙了。问他想学习吗?想。知道怎么学吗?知道。就是一做起来,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无论如何也约束不了自己。今天落一点,明天又落一点,久而久之,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学习成果越来越少,等他们发现再想追时以为时已晚,索性又破罐破摔了。

二、体校后进生的转化与引导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先决条件。老师要“偏爱”后进生,真诚的尊重他们,由衷的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首先要关心体贴每一个后进生,尤其是细微之处。用一片真诚的爱心滋润他们,使他们时刻处于教师温暖的光环之中。其次要理解,信任后进生。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能够理解他们,体谅他们,给予他们一定的信任,何况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体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当后进生在学和活动中出现一些过失或错误,也要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多给他们机会,争取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容易搭起一座宽阔的桥,感情容易得到交流,心灵得到互换,由此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为改变落后面貌而努力。最后,还要尊重、爱护后进生,师生之间人格上是平等的。实践证明,后进生对不理解、不尊重、不爱护他们的老师,常常在自己心灵闸门上设一个警戒的哨所,不仅不把其情感流露出来,而且故意作些违情悖理的事与教师对抗、抵触。相反,如果老师能够尊重、爱护后进生,他们就会在老师情感的感召下,自觉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学生。有时,教师的一个称呼,一声请坐,一个鼓励的目光,信赖的眼神或和气的面孔都有可能使后进生感到莫大的鼓舞,那些听惯了批评的后进生一旦听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美,心情都十分激动,欣喜不已,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向上的动力,所以,扶植自尊心是激发后进生转化的内在动力。

2、激励进取,帮助后进生找到成功。马卡连科说过:“规划一个人的一生有着伟大的意义,甚至一个无用的庸人,如果看到自己哪怕是渺小的前途也会沿着一定的小阶梯一步一步的愉快的望着前方”。老师做后进生的工作,要善于设情境激发他们的闪光点,让后进生不断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微小的前途,体验到由克服困难而产生的成功的欢乐。教师也只有发现并挖掘出困难生的潜能,才能激励学生,让潜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利用他们外表自卑而内心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入竞争机制,从他们的长处入手,在教学中创造一些条件,因势利导,使他们有充分显示自己知识、能力和智慧的机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要有耐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化三尺之冰,更非一日之功。我们要求后进生改变坏习惯。要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不能急于求成。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常常出现反复,教师要不怕反复,不怕麻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也是对教师毅力和耐心的考验。

第12篇

关键词:班主任;后进生;教育转化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最深入人心的理念。“为了一切学生”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成绩优劣,立足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事实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后进生,给学校、班级工作可能拖了后腿,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比较大的压力。那么怎样做好这些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我们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对症下药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先知人”.教育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对后进生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要深入分析造成这些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家庭、社会还是其自身性格、或生理等方面的原因,甚至包括教师在教育方法上的不当等。同时全面了解后进生的情况,不仅仅局限在所在班集里,要把范围拓宽到家庭和社会。在深入分析了解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用爱心去感化后进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去关心爱护后进生,用爱心去启迪后进生的心智,给后进生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使后进生对教师有了亲情感、信任感,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产生心理认同,相信教师的说服教育是正确的,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所以,对于后进生,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关怀,如同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他们。通过教师的爱让后进生在班集体中感到其乐融融,其爱无比,这样就会发自内心地萌发求知的欲望,改正不良的习惯和行为,为其进一步转化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三、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进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但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这些微小的“闪光点”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所掩盖,往往比较微弱,有时一闪即逝。作为班主任要时时细心观察,对于后进生的突出之处,及时给予表扬,充分发挥表扬激励作用,促使其发展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

这正如罗森塔尔效应所阐述的:在教育中多鼓励、表扬、肯定,少批评、责备、惩罚会收到积极的效果。教师真诚的表扬激励,是对学生巨大的鼓舞,能使他们体验到受到和尊重、信任和支持的,从而迸发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诚恳而热情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一味迁就姑息。但是对后进生的批评一定要注意准确性和启发性,注意批评的语气、声调和场合,注意启发学生自己认识问题,切忌感情冲动、言辞偏激、简单粗暴、随便扣帽子等不尊重学生的态度。

四、教育转化后进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是因长期的教育不当,或受不良社会风气等原因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所以,在教育转化过程中要坚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要正确对待学生转变过程中的反复。要深入调查了解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的工作。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重犯了错误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当然,在教育转化过程中不能等学生反复了再抓,要估计到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反复,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爱去浇灌,用真诚去对待,积极地探索新方法和技艺,就一定能够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参考文献:

[1]张德伟.当代教育新理念,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