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7 09:1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社会即学校”的启示
陶行知反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而提倡社会即学校。主张把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延伸到社会上,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留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空间,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视野。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不能拘泥于幼儿园的固有环境和传统的教学内容,而是应当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多通过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教育,让幼儿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样才能激发出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2.“教学做合一”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标不是教人学,而是要教会人学做事,实现“教学做”的合一。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师在“教”与“做”上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科学教育的活动中,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实现动手、动脑的有机统一,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二、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策略
1.将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还相对较弱,教师单向的知识灌输或强制幼儿进行机械性的记忆,不利于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甚至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热情。将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活化,可以让幼儿更加直接地体验到所学科学知识的价值,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内在魅力,提高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热情。因此,幼儿教师要多开发和利用幼儿身边的科学事物、科学现象作为教学素材,让幼儿发现周围生活中科技力量的神奇,体验到科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这无疑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教育素材。
2.将科学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当中
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虽然相对较弱,但是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可以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机生成。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幼儿园教师要敏锐觉察到幼儿随时出现的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
3.让学生边学边做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科学教师必须针对科学学科的知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优质的生活课程资源。小学生喜欢生活中的素材,更喜欢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知科学知识,在实践探究中理解科学知识的奥秘。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选择生活课程资源,巧妙地整合到课堂中去,榭蒲Ы萄Х务,通过对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人,综合提高科学教学效率。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浅谈如何发挥生活中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优势作用,提高科学教学效率。
一、巧用生活课程资源引入新课,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很多学生不了解科学,对科学没有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为教师将知识点讲得不够详细,不够到位,而是因为很多教师在科学学科导入学习的时候,没有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没能够利用好学科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其实教师可以先用一些小故事或者是一些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去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每次打雷的时候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雷声?这样的导人方式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密切,很生活化,是每个学生都见过的事情,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问题思考当中去,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到思考中去,无论得出的答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能够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很大的学科。当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回答先看到闪电,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解,原因是因为光速比声音速度要快,所以,打雷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二、巧用生活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法,解决教学疑难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解决科学教学疑难的一剂良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很多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完善,要想全面深刻理解那些科学知识的现象和原理,真的很不易。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问题发现中激发科学思维,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打造高效的科学课堂。比如,在进行“环形山成因”的教学时,由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这些知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又很强,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针对这些特点,教师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实验探究。如利用塑料盒、细干沙、大小石块、直尺、玻璃棒等材料模拟月球被撞击的过程,学生在探究出环形山形成原因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月球被撞击的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科学知识,有效解决教学疑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使科学课堂做到高效、求实。
三、巧用生活课程资源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拓展学习途径,丰富教学内容,综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课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很多知识点的教学在课上很难得以呈现,尤其是那些体现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得到。要想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些科学知识,教师就必须将课堂进行有效的延伸,利用生活课程资源进行课下学习与探究。通过种植、培养进行观察对比,得出科学结论,进而丰富了课本资源,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进行“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的教学时,这节课的知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对植物生长观察得全面、彻底,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很难在一节课里将这些知识全面讲透,为了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小组进行植物生长的观察与记录,利用家里的DV将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期拍摄,教师将学生拍摄的视频和记录进行整理,课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有全面的了解。通过不同小组的视频展示,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空气、适宜的温度、水、肥料等条件。这样教学,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综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生活课程资源对小学科学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科学教师应大胆放手,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亲身体验感知科学知识的奥秘,在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下的各项教学目标,综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教学实效性。
在小学初级教育阶段,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启蒙课程。它的学习不能够像其他学科那样进行传授式的教学,因为科学素养及科学意识是不能够进行传授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且逐渐把利用科学的观念来看待和思考事物化为自己的自身素养。对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极易对那些丰富多彩的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用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和心态,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族和融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现象和环境去学会学习科学和应用科学。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这个狭小的学习空间的束缚,利用课堂之外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一、善于利用学生周围资源,深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深入地进行挖掘和分析,并将其主动渗透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对于学生周围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1.生活化的活动资源往往会在科学教材中得到体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主动钻研并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科学知识的获取需要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和认识的过程逐步地进行分析和钻研。在小学科学知识的课堂学习之中,学生要亲身参与和经历每个科学知识的来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为之设计的观察、研究和认识活动中来。如果教师设计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善于发现隐藏在学生周围的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原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面对这些新鲜又特别接近学生生活的现实教学内容,教材中仅有的那些结合实际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完全不够。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近距离地接近和了解学生周围的生活事件、现象及情境,并且经过教师的整合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具有超强探究性和操作性的科学课堂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极具生活特色的问题的探究中亲身感受科学知识的来源——生活,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知识的真理。
3.注重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科学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在科学知识的单独学科之中。因此,教师要突破学科的限制,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大课堂,提倡学生在科学教学中选择与其他学科知识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和钻研,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探究中找到更加广阔的应用途径和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科学知识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魅力,从而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头脑充电,更加愿意经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形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现代化的教学设计。科学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和依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科学活动在学生的真实生活背景之下进行,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探究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全面准确理解和牢固扎实掌握,并且能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的学习思想及有效方法,获取更加广泛的科学学习经验及生活经验。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做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来进行有效的科学知识探究,然后再将科学知识反作用于生活之中,使学生自己的生活更加科学。
在进行科学课教学之前,教师必须为学生准备充足的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尝试性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不能够凭空进行,必须拥有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这是小学生进行生活式探究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且,探究材料越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就越发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收集和采用最为接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材料,避免学生因为材料的陌生感而丧失进行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准备生活中经常用的一些材料,如直尺、白纸、小刀、塑料瓶、小鼓等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所想到的所有办法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得到教师的要求之后结合教师要准备的材料回想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进行科学探究的动力和欲望。而且,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会比较容易地想出发出声音的各种办法。
生活化的问题也会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愿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科学课堂应更加趋于生活化。
三、注重课堂外的知识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探究活动
关键词: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生活材料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科学有关。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拉近科学与生活间的距离,在教学中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领悟科学。在科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得科学教学更加真实,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接近生活。因此,科学教育应与生活紧密联系,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科学、了解科学,并在头脑中形成科学与世界紧密联系的清晰概念。
一、创设生活画面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科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科学。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时,教师扮魔法师,将手中的毛绒玩具与班上女生的头发进行摩擦,以达到吸住白色泡沫的目的。教师演示完,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引出“静电”。这时,有一名学生提出,冬天脱毛衣时,会有噼啪的“火花”,这就是静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把科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问题猜想、材料准备、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科学教育运用生活化,用科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
科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如,在教学“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小学生的乒乓球不小心被踩扁的情境,请学生帮忙想办法。这是学生平时在生活中遇到、听到过的问题,把这个问题导入科学课堂,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思考。还可以问:“为什么热的鸡蛋放在冷水中,然后拿出来皮比较容易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科学知识,并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拉近科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所以,作为科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要变科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
三、生活化的探究材料有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可乐瓶、牛奶盒、泡沫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如,在进行“声音的产生”教学时,学生常用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就可以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准备了两组材料,第一M是木块、石头、泡沫、橡皮、铁钉等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学生经过实验,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无关。第二组是大小不同、质量相等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学生发现在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大的浮,小的沉。对于小学生而言,越是生活化的内容,越是感兴趣的内容,也越是易于学生理解的内容。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利用生活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提高与发展。
四、扩展“生活化”课堂的活动时空
传统教育是以“书”为中心,脱离生活实际,轻视“做”,所以扩展生活化的活动时空其目的在于“教、学、做合一”,在做中活学知识、活用知识。以前,我们上完课就结束了,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把科学带回家,让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以提高生活质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例如,在教学“我们吃什么”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统计一周内家里吃什么,然后让学生利用电脑、书籍查阅相关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与父母进行讨论,根据实际生活制定出一份更科学的食谱。再如,“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生活垃圾的来源和处理”等,学生可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调查,利用查资料、实验等方式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当科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科学对于学生来说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使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总之,生活就是课程资源的大宝藏,教师需要不断挖掘,并加以利用。科学教师要不断结合教材,创设生活情境,提供探究机会,提高教学有效性。只有这样,生活化教学才更受学生欢迎,才能得到实效。
参考文献:
一、小学科学探索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
1.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小学科学课程应该通过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不断了解科学概念,积累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会沟通、语言表达以及同组合作的能力。科学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2. 构建“双主线”的授课内容和课堂
科学课程的设计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形成双主线的互补模式。我们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层面,不断地渗透在教材和课堂中,打造课堂内容与课堂教学“双主线”特色。“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教学内容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教学设计以“看―想―说―做”对科学课程课堂进行一体化设计,让学生逐步领会科学本质,学会用科学思维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 以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为起点,搭建知识学习平台
科学课程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大量联系生活中与科学原理相关的例子,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4. 构建探究学习模式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科学探索课程体系构建中,科学探究主要体现在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例如,课前导入时,采取和课程相关的科学小故事进行导入;课堂实践中,不急于给出科学现象的结论,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首先进行思考分析后猜想实验结论,最后联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
5. 以项目式为引导,构建分层的由浅入深的科学探索课程体系
以科学知识搭建科学项目为依托,在生命、地球、物理、化学等方面从起始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选取16个核心概念作为主要学习内容。鉴于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分级设计,也就是把所有的核心概念细化成具体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子,逐步使学生从掌握渗透到应用。
二、具体的设计思路
学校在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工作中,结合小学特色项目打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开发出“双主线”的科学探索校本课程。生活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随时都会明显地感到来自科学技术的影响。科学探索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动手和探究为核心,用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实践―思考”为主线,用科学故事导入,在讲解科学原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形成认识,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验证科学原理,加深印象,通过课后思考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加深认识,扩大知识面,使课堂知识得到延伸。课程内容的设计符合小学生思维的构建方式。课程设置按照年级和学期划分,用“核心概念”螺旋递增的建构方式,每学期与教学同步,设计16个科学实验,随着年级的增高,不断强化并逐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拓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独立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看―想―说―做”为主线开展探究式的教与学活动,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后传递给学生。通过“看一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现象,引起直觉认知;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识别科学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启发积极思维;重视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实例分析
科学探索课程内容将学生可以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学中的较为直观、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当作载体,将重心设置于培育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正确思维形式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本文以“飞舞的纸片”为例,介绍“双主线”科学探索课程模式的具体内容。
1. 注重课程内容设计,构建全面知识平台
在实验项目内容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以科学小故事“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大气压。科学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动手能力,还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拓宽科学知识面,让学生认识大气压,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与沸点、与海拔及与流速的关系。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注重每一项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大气压有关的例子,基于科学视角认识和解释日常生活中因大气压引起的科学现象。通过现实中的诸多例子,学生可以了解、熟悉大气压及相关知识点,通过亲手实验,培养探究科学原理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探究科学问题。
2. 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内容设计是学习科学知识和提升科学素养的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是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飞舞的纸片”课程内容的讲授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扮演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看―想―说―做”这一主线,通过实验法、提问法、列举法及引导总结法,交替组织课堂教学,不断加深对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启发学生发现大气压这一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注重分层培养,逐步推进教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主动发现问题
小学科学这是一门自然科学,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中许多的科学知识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可以说小学科学中大部分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其实践性非常强。故而,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应认清这一点,通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探究科学知识的主人,让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知科学知识的奥妙,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通过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作为教学基本原则之一的通过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故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喜爱接触生活、乐于在生活中体验科学这一特点,通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而提升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质量。由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纳入教学设计中,通过整合生活中的有关科学的课程资源,以此让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提出生活中关于科学的问题,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增强科学知识的实用性。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科学“天气和我们的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中,从知识层面上看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是非常贴近的,故而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例子,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天气情况,普及有关天气的知识,正式上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举例说出来,并提出问题。如此一来,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科学教学效率。
二、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起点。故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也只有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才会相继产生参与教学的欲望,才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展开探究性的科学学习。由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以加强科学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原则进行教学是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相适应的,故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增强科学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科学教学能够有效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通过图文声像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将枯燥无趣的课本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为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的冲击,有效地激起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比如,在教学《周围的植物》中“常吃的蔬菜和水果”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青菜、苹果等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与水果,让学生在直观的影像中学习知识,从而准确地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
三、通过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下其环境一般是沉闷而无趣的,这样的教学学生很难会主动去发现问题。而多次实践研究表明,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更能让学生放松心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故而,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大脑活动起来,也唯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新看法,才会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以此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条件下,学生才会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当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科学的教学课堂中积极发言,学生发表自己对知识的见解能够有效地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我们身边的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动物,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这就需要广大的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探究。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广福,张月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
关键词:化学教学;STS教育;渗透
一、STS教育的产生及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口激增、核威胁等。这使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如何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本质和规律?如何使科学技术在社会新的价值观的导向下趋利避害、造福人类?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客体加以研究,这样就导致STS即科学、技术与社会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的产生。STS研究和STS问题的解决需要新型的综合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新型人才。STS教育是以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出发点,在STS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科技与人文社科知识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目的是为培养新型人才奠定完善合理的知识基础,并使受教育者形成新的STS意识和STS价值观,成为能够分析处理现实社会种种问题的新型综合人才。
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STS教育就是在STS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够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在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1.充分认识STS教育理念
STS教育,其基本思想是把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科学)与改造世界(技术)和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社会)结合起来,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有:(1)在理科教学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重视技术教育。技术是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的桥梁,进行技术教育可使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3)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明确的目的,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4)重视素质教育而不是片面强调精英教育。科技发展需要精英,但精英毕竟是少数的,只有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利用,使经济得到振兴和发展。(5)重视学生参与意识和扩展能力的培养。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参与者,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
2.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教师首先要从科学、技术、社会的视角来审视化学课程中的科学知识。按照这个视角来审视,化学课程中的科学知识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化学学科的科学知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另一部分是跨学科知识,如,环境、资源、能源、健康、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制法后,可向学生介绍氧气在医疗、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学研究中的用途。在学习了水的组成后,可重点向学生介绍水污染和防治、水净化的方法、自来水的生产以及水在工业、农业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后,渗透温室效应、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等。通过教材中的知识进行STS教育,可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通过技术来影响社会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通过介绍科学家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材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中介绍了波义耳和拉瓦锡的实验,由于两人的实验装置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可见启发学生在实验中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是多么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验中学化学,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此外,还要重视利用社区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校周边的白色污染、垃圾状况、水质状况、农村施用化肥、农药的情况等。
参考文献:
[1]王秀红.化学课程论与课程教材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2]王敏.绿色化学理念与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科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20
《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科学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从生活中寻找科学,学会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包含着诸多科学知识,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生活资源同样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初中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1:在教学“升华和凝华”知识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物质能否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教师应采用如下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抬头看看教室里挂的日光灯管,有的灯管整只是雪白的,而有的两端是黑的。
问:你知道哪些灯管使用的时间较长呢?
生:两端呈黑色的灯管使用的时间较长。
问:为什么?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灯管使用较长时间后,其两端为什么会变黑?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考虑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可以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直接转化,即熔化和凝固,也可以在气态和液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即汽化和液化。那么,物质能否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发生转化呢?
熟悉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对事物从熟知进入真知和深知,是人的一种内心需求。科学的教育既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现实生活,也要使学生了解未知的生活,以扩大生活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2: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中覆杯实验引入中,演示:在空塑料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
设问:放手后纸片会掉下来吗?为什么?
生猜:因为重力,所以会掉下来。
演示:移开手后,纸片掉了下来,然后在玻璃杯里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生猜:放手后,纸片会掉下来,水会流出来。
演示:移开手,纸片没有掉下来,水没有流出来,并把盛水杯向各个方向覆转。
(两次实验,明显的对比,瞬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设问:对于这个实验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答:为什么里面没东西时,纸片会掉下来,而盛水后却没掉下来?
设问:谁知道为什么?(不急于解答问题,而将问题转抛给学生,在于抛砖引玉,激发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
生猜:可能纸处被水吸住了。
演示:让一个学生用针在杯底刺孔,纸片掉下来。
设问:由此可见,纸片没有掉下来并不是因为被水吸住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力托着纸片呢?第一次实验时,杯里真的没任何东西吗?(将问题还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原因是空气对硬纸片产生向上的作用力。)
利用了生活中的“杯子和纸片”学生自己得出空气对硬纸片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引入课题《大气的压强》。像这样科学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素材可以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是教师设置的生活情境。通过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实例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研究学习中来。
作为科学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能自主学习新科学知识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的目的。
二、利用“生活化”背景,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非结构性的背景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学习科学的过程实质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升华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教师可直接用语言、也可通过行为、问题、实验操作等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得到启发,将储存在学生脑海中丰富的日常经验、原有的知识构成与学习的新内容没有建立起新的链接,使学生头脑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1. 利用生活中矛盾问题情境来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3:科学教材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有关惯性知识学习时,在教学中也往往会涉及惯性的大小,在中考试题中也如此。课本中指出惯性是所有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性质。对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所谓惯性可以认为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汽车行驶时,速度越大的汽车,越不容易刹车。换句话说,速度越大的汽车,在相同的制动力作用下,需要更长的时间将它完全刹住。于是学生得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的结论。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马上对此进行否定或纠正,而笔者在教学时只是根据学生的结论与学生一起做进一步推理,当汽车的速度为零(静止)时惯性也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但生活中并非如此,当汽车的速度为零(静止)时很难被推动,运动状态也不容易改变,此时惯性依然很大,与前面学生得“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的结论相矛盾。然后再与学生进一步分析症结所在:不容易刹住≠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要纠正这个观点,应当回到最基本的概念上来。
上述观点错在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难易的理解上,即应该用怎样的指标来反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实际上,所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是用相同时间内物体速度改变的大小来反映。改变相同速度的时间越长,表明物体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反之,则表明物体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实验事实表明,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完全相同。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无论两者的速度是否相同,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则并不相同。具体而言,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越小。从而使学生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物体惯性的大小是用物体的质量大小衡量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也越小。
以上通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利用生活中矛盾问题情境,使生活成为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2. 利用生活体验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4:在学习八年上第一章第4节水的压强(压力和压强)中压强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钉子总是尖尖的吗?请同学们拿出只有一端削尖的铅笔,用左手食指按没有削的那端,右手食指按有削尖的那端,两食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学生很容易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让学生思考:在拥挤的公共场所常有不小心脚被人踩的现象,不幸运的小李同学有一次在公共场所同一个脚趾头被人踩了两次,第一次脚趾头被一小孩踩了一脚感觉还不怎么样,第二次脚趾头又被一个大人踩了一脚感觉却痛得不得了,这是为什么?学生很快有了答案因为同一个脚趾头受力面积差不多,而大人的体重大对脚趾头的压力大。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得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很自然地可得出新的知识体系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3. 利用生活小实验构建知识体系
案例5:七年级下第二章第6节摩擦的利和弊
为了突出摩擦力的产生和方向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采用了油漆刷在黑板上向右滑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很容易发现被压的油漆刷的毛向左弯曲,然后进行分析:跟据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油漆刷的毛向左弯曲说明油漆刷的毛受到一个向左方向的力,从而建立起滑动摩擦力是由相互挤压的两个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时产生了滑动摩擦力,而且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利用这一小实验,学生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提高运用科学的能力
学科学的目的在于运用,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学即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来自于生活,同样应该服务于生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科学规律,同时更要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纸上谈兵,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案例6: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中已证实了大气压存在后利用大气压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如挂钩为什么能吸在墙上?茶壶倒水;注射器吸药水;抽水机抽水;学生吸笔盖体会,钢笔吸墨水、塑料吸盘,茶壶倒水等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再增加学生活动:“你们用过吸管喝饮料吗,现在请两位同学喝杯饮料,甲同学用吸管在开口的杯子中喝饮料,乙同学用吸管在带有橡皮塞塞紧的细口瓶中喝的饮料,(注意:只能吸不能吹)。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请两位喝水的同学谈谈体会。讨论:为什么甲同学这么容易喝到饮料,而乙同学却不能?学生对喝水过程作出解释后再得出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从此学生才真正懂得了人将饮料吸入口中是怎么回事。
该问题取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以及身边的实验,却又是值得学生思考与探究的,使学生明白了科学知识来自生活,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学习。
新的课程观认为,学科知识应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要做到学科生活化,科学课程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科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更多地回归生活、聚焦社会,通过身边的科学常识、周围的环境,来体验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和乐趣,提升用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打下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进而形成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热爱科学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就初中科学这门学科而言,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最好的素材,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符合新课标积极倡导“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教育理念.
二、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1.情境创设生活化
科学是一门同生活、生产实践联系十分紧密和学科.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挖掘教材的同时更应关注课外丰富的生活资源,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历,找到生活与科学教学的结合点,通过感性、生动、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
例如学习浙教版科学第三册《水的压强》这节内容时,我直接用多媒体向学生引入情境:在厚厚的雪地上,步行人陷入雪中,所谓“一步一个脚印”,而滑雪者却不陷下去.对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猜想.引入新课的一开始就切入生活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对生活问题的疑惑,主动进入课堂的学习.
2.教学内容生活化
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科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回归生活”的过程,教学内容也应该扎根于现实生活,这不仅能使课堂充满快乐和生机,也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科学科知识的价值和乐趣.
例如在《水的压强》这节内容,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后,学生们都在积极猜想,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利用小桌子和泡沫塑料做了个小实验:先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再把小桌腿朝上放在泡沫塑料上,再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最后比较这两次实验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从而得出,在相同的压力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结合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3.器材选择生活化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做实验是新课程的基本原则.只要我们去开发和挖掘,就会发现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素材.在学生生活中、在学生的身边,可以用作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由于生活性实验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易取、易得,更能增加学生从科学现象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水的压强》这节,我在班上随意的找了二个书包,一个宽带子,一个细带子,二个书包放进同样重量的书,让同学们想一想,背哪一个书包感觉相对轻松些呢?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由于实验简单易行,现象明显,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4.课题探究生活化
探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体现探究的生活化,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调查方案,多渠道、多方法、多角度地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进行实际调查,并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得出结论.
例如学习《水的压强》这节内容后,我让学生在课后通过采访、调查、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道不堪重负”的原因,并结合社会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生活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当前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施生活化教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科学性原则.所选的生活化引例应符合客观生活实际,必须利用生活中原型建立科学概念,不能乱编滥造.
(2)优选性原则.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去解决科学中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尽量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的生活例子上,做到优中选优.
关键词:初中教育;科学教学;现实生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84-02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科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通过科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当前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得科学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教学大多是依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这样一来,不仅会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造成阻碍,同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了。因此,必须改变当前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实践证明,加强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提升科学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作用
1. 提升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
将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提升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任何科学都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能够随处观察到科学现象。学生通过对这些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再结合教师所讲述的科学理论知识,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同时,通过观察不同的现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还能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来。
2. 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是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而教师的讲述也偏重理论,这样,就会对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造成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低下。而将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理解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科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3.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由于教材的篇幅以及课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学到的科学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如果只是依靠科学教材来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学习效果,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知识的积累是十分不利的。而将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认知科学,探索科学,研究科学。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科学现象,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方法研究
1.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进行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时,教学导入环节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教学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开端,精彩恰切的导入,会为课堂教学开一个好头。课堂导入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堂课的成功导入环节是关键。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就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进行“昼夜的成因”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设计类似“你们看过日出和日落吗?”“日出和日落分别是从什么方向进行的?”等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每天常见的自然景象进行观察以及回想,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然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这样一来,就能够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印象,同时通过问答的形式也能够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堂活动当中,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在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之所以要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来解释科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实验。比如说将一根木棍放到装满水的透明容器中,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光的折射这一科学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教师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在课后作业中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课后作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巩固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完成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现自身学习上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改进。因此,对于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说,加强课后作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科学课程的课后作业同样也偏向理论性,缺乏实践性与探究性,这样一来,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阻碍,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而作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土壤污染的治理”一课后,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土壤污染的情况以及污染成因。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了解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生态意识的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改善当前的土壤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4. 将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科学实验对于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科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而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则是将科学实验生活化,这样一来能够让科学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以及理解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浮力”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面积不同的物体放置到水面观察其浮在水面的状况,也可以调整水的酸碱度来观察水的浮力。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作用以及浮力的特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教学导入环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以及科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知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课程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季永强.谈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J].中学物理,2015(03).
[2]郭玉英,姚建欣.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探究式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应用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有良好的体验,进而深刻理解科学本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式学习小学科学知识的核心所在,而为了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就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主动性。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注重课程导入环节,通过有效的科学教学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第一,悬念导入;好奇心是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所在。对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科学导入问题,为学生设计认知上的矛盾和悬念,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当中。例如,在学习动物与天敌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美国东部山区中鹿和狼在同一片天地里生存,它们的数量变化也不明显。一些人在看到狼群咬伤小鹿的情况后,开展了灭狼运动,但是结果并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小鹿的数量不增反减,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为学生制造悬念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第二,生活导入;科学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关联,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善于引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为学生讲解新的科学知识,拉近学生与科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有效提升科学教学的真实性。例如,在教学日食一课时,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看到的日食现象,并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二、创设探究情境
每一个小学生都拥有着美丽的梦想,他们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勇敢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而且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学科的学习当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探究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环境中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发现,别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哪杯水更热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去探究发现,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探究和解决科学问题:在同样的两只杯子中放入同样多的热水,但是两杯水的温度不同,将温差控制在两度以内。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两杯水进行观察,让学生亲自摸一摸两只杯子,通过观察和触摸的方法,体会两杯水温度的不同。学生可以总结出这两杯水是温度不同的热水,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判断哪一杯水更热。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看法,而且每一位学生都心中存有疑惑,产生了极强的探究欲望。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哪一杯水的温度更高。学生通过思考和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了不同的探究方法,并展开了激烈讨论。最后,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得出采用温度计测量的方法是判断水温最为科学准确的方法,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和在探究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深化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三、加强探究实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锻炼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实践,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成功体验,这样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也会进一步提升,也会激起学生更加强烈的探究热情。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进行体验和挑战,能够真实地体验探究活动,掌握探究的方法,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手脑并用,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将实践和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当中升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赢得更好的发展契机。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探究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感受探究中的成功与失败,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大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有趣的不倒翁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课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全面应用,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探究应用生活中的材料亲身制作不倒翁。学生对于探究实践活动具有有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能和探究能力。有的学生用生活中的灯泡作为材料制作不倒翁,有的学生用泡沫雕刻不倒翁,还有的学生选择了用玻璃瓶制作,他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究实践创造出的作品充满个性和创意。教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科学和肯定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探究信心,让学生感受探究学习的乐趣,并让学得积极积极到情感体验。在亲身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也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探究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和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增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科学教师要提高对探究运用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践。
作者:彭光全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中心小学
生活中处处是疑问,生活中的学生是一星火种,只要有火源,那知识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起来。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是因为树上的苹果掉下来砸到自己的头上,他起先抱怨,继而思考苹果为何会落地,最后通过研究,提出了具有物理里程碑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小学生在生活中有科学意识,通过科学的方法解释自然现象,比如通过地球绕太阳公转来解释为什么地球有春、夏、秋、冬四季,通过地球自转来解释为什么有白天、黑夜。这样,他们就会知道,只有通过科学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从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不同与其他学科,它具有较强的形象性与逻辑推理性。小学科学目的是让小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继而对小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培养,让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来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下面本人就如何使小学科学教育融入生活,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小学科学教学,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美妙的造诣
也许我们小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疑问,花为什么会开?草为什么会绿?叶子又为什么黄?孩童时,我们对生活充满疑问、充满好奇,凡事都会问个为什么。而小学科学的教育,恰恰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懂得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通过科学学习,他们知道了人会行走的主要原因是人走路的时候会有摩擦力,明白了高温能够杀死水中的细菌,了解了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通过科学教育,他们会感激大自然给了他们如此之多的美妙生活。
二、通过科学教育,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
小学科学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满足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比如因为有电,电灯才会亮,但是电又从何而来呢?相信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会明了。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解不明了的事情,能触发他们的好奇神经,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索科学的世界里来。在这种主动的参与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比如就“电从何而来进行实验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自己探索、自己发现,即使在对科学的探索中失败了,也能促使他们体会到研究科学的不易,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失败有正确的认识。
三、在正确的教育下,让小学科学生活化
教育的意义是将知识融入生活,为生活所用。小学科学贴近生活,小学科学的教育更应该融入生活,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因此,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实验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掌握科学知识,使小学科学为生活服务,促进小学科学融入生活的进程。
四、利用小学科学,服务日常生活
生活之中处处有学问,很多日常生活的问题就是小学科学中的知识。比如衣服的颜色的问题,深色容易吸热,所以夏天穿浅色的衣服凉快,冬天穿深色的衣服保暖。又如铁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三氧化二铁而变成红色,学生就会明白在铁片上涂漆,能防止氧气与铁的化学反应,从而阻止铁生锈。可以说,这些日常生活的问题都能运用小学科学知识来解决。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学习科学、应用科学,找到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所发生的原因,并且能够利用小学科学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疑问,让科学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小学科学教育就是一个必须结合现实实践的学科,它与生活紧密联系,密不可分。脱离了生活的科学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脱离了生活的小学科学教育也是极其失败的。我们应该把日常生活与小学科学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小学科学。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涵了科学。小学科学教育就是将科学生活化,把生活科学化,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运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