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07 09:1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

第1篇

当前,我国税收体系不断完善,但税务风险依然是企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风险,若要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有效控制与防范税务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不当对税收造成的不利影响,即纳税人缺乏风险意识、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又在此基础上从重视税收风险评估、加强信息沟通、提高对税收风险管理的认识、强化税务风险监督等方面,探究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税收

税收风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纳税负担,有时也会导致企业存在非主观意愿的少缴纳税款,这就会使企业面临税收处罚。可见,企业的税收风险会对严重制约企业的顺利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企业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更加复杂,税收管理的难度也日益增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若要降低企业的税收风险,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近年来,我国从制度层面加强了企业内部控制,但许多企业仍旧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构,导致企业税收风险体系不健全,这无疑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

一、企业内部控制不当对税收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纳税人缺乏风险意识

调查显示,许多人将纳税视为一种负担,未能完全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没有意识到纳税是公民应承担的责任。此外,一些人对企业的税收风险也未形成正确理解,甚至将纳税风险看作税收处罚,认为企业如果没有受到税务处理,就没有税收风险。这些错误意识导致许多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缺乏税收风险意识,不重视企业的税收风险防范。此外,一些企业的税收管理也不够规范,将税收管理依托于社会关系、企业资源。许多企业在出现税收风险时,倾向于通过“找关系”解决问题,忽视了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这就导致企业的税收问题日益增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税收风险,导致企业发展困难重重。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对企业税收风险控制水平具有直接应香港。就人员层面来看,目前许多企业的税务管理都由内部财务部门复杂,但财务部门甚少设置专门的税务会计。这无疑不利于提升企业的纳税管理水平。因此,企业要着力提升纳税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或聘请税务专家统筹规划企业的纳税问题。就制度层面来看,许多企业没有形成健全的内部控制建设,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工作与纳税工作联系密切,不健全的内部控制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增加企业的纳税风险。

(三)税收法律法规不健全

企业的经营成果需要通过税收法律进行调节,因此,国家出台的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税收风险有直接影响。税收法律法规的改变也会影响企业的税收,引起企业税收风险的变化。所以,如果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模糊不清,就会导致纳税概念难以界定,税法的执行力度也会大打折扣,导致企业出现多纳税或少纳税的问题,增加企业的税收风险。此外,若税收法律对相关程序规定的过于复杂,也会导致企业在非主观意愿下产生违法行为,这同样会提升企业的纳税风险。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税收法律法规逐渐得以完善,但总体而言,税法制度依然较为复杂,导致企业难以把握税法动态。同时,目前,我国的税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许多企业的税收控制都依靠企业的规章制度,国家则很少正式出台法律法规。这就导致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除此之外,税收法律解释权的规定和税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执行力度。一旦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就会对企业造成极大危害,增加企业的税收风险。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降低税收风险

(一)重视税收风险评估

首先,要识别税务风险。企业要切实考虑自身的经营情况,有效识别税务风险因素,掌握和实施税务风险控制措施、控制框架,及时了解税务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税收业务的操作流程。合理运用税务风险流程图法、清单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等识别税务风险。其次,应当分析税务风险。在识别税务风险的前提下,企业应当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措施,分析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可能产生的影响。明确重点控制、优先控制的税务风险。再次,企业应当应对税务风险。企业要根据分析结果,充分考虑自身的税务风险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承担、规避、转移和控制等应对措施。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时常比较复杂,若用单一的应对措施,很难降低税收风险,所以,企业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性应对方案,综合运用多种应对措施。

(二)加强信息沟通

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可以有效防范、规避企业税收风险的发生,总体而言,企业的信息沟通包括外部沟通和内部沟通两种方式,其中,企业内部沟通是指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评估与识别企业的税务风险。企业应当依据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程度、控制范围。比如,要加强和人力资源部的联系,积极组织税收管理人员定期参加培训,促使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岗位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风险管理,且形成整体认知。同时,企业还要注意沟通交流的方式,积极构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平台,增强企业内部沟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鼓励各个部门积极联系,在相互沟通中获取更加全面的企业税收信息,进而有效控制企业的税收风险。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界环境,因此,企业的外部沟通对企业的税收风险控制也具有重要影响。外部沟通主要是指和相关税务部门的交流,这也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外部沟通可以增强税收机关对企业的肯定。当企业出现纳税困难的请款时,税收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迟纳税时间,进而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此外,与税收部门沟通交流还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而正确规划企业税收管理,降低企业税收风险。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和相关税收人员沟通交流时,应当如实汇报企业税收情况,以便税收人员可以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企业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建议,进而加强税收风险控制。

(三)提高对税收风险管理的认识

企业若违反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就会面临法律风险,因此,必须提升企业对税收风险管理的认识,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体现在企业的各个层面中,不管是企业的普通员工,还是企业的管理层都要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现控制过程,进而降低税收风险。企业在税收风险管理中,应当合理设置业务流程,以促使各个岗位与环节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此外,在设置岗位时,应当依据节约人力资源的原则,优化处理内部控制各监督岗位,提升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应当增强岗位之间的独立性,在岗位制度建设中落实内部控制条例,并增强内部控制监督的公平性,避免有违反内部控制的特权现象出现,促使各个岗位的企业人员在制度约束下各司其职。除此之外,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还应当增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促使各个环节与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避免因各个部门沟通不畅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只有增强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与部门岗位的协调,才能够增强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连续性,为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协调配合则需要各个部门设计清晰的控制活动,岗位设置模糊,就会导致各部门之间出现职责不清、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内部控制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四)强化税务风险监督

企业要健全审计制度和机构,制定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目标,且据此监督税务风险管理,并客观评价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了解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策略,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此外,企业也应当联合外部审计机构,合理评价企业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情况,明确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状况,进而提出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的举措。

(五)组建税务风险管理部门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规模大小,合理组建内部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税收风险进行统筹管理。合理设置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有助于归集管理企业的纳税事宜及税收制度,有效协调企业和外部税务机关的关系,及时处理企业税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可以针对企业的具体税收风险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方案,并有效评估企业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对企业纳税管理的监督。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我国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也越来越多,企业若要提升自身的税收管理水平,就必须及时调整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内外部沟通,并适时了解相关的税收信息,增强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企业的税收压力,有效防范税收风险,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进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顾爱红.浅谈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管理与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2(2):186-187.

[2]唐洋,王秋林,陈慧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会计监督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6):107-111.

[3]蒋震.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路和基本框架[J].税收经济研究,2011(6):25-30.

[4]张凤霞.中国大企业税务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4):11-14.

[5]程慧丽.浅论内部控制、税收筹划和现金流量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2(4):62-63.

第2篇

关键词: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税务管理;风险防范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发展趋势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家的税收种类及税收政策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在这样一个严谨的体系当中,但凡涉税业务发生些许纰漏,企业就会面临着严重的税务风险。我国财税体系对于税务稽查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税务风险防范能力,以稳定企业运营,规范化企业发展。税务风险作为企业风险的重要类型,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经营方式都直接影响税务风险发生的几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切实落实企业的内部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才能将企业税务风险降到最低,避免企业被税务风险拖垮。那么,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当会导致什么税务风险?如何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企业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地处理所遇到的税务风险?

一、企业内部控制不当导致的税务风险

(一)企业内部税务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各部门税务管理分工混乱

企业往往人员部门较多,内部架构流程错综复杂,税务管理有一定难度。同时,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制度缺失,基本制度流于形式。企业管理者没有把税务管理看重,在具体操作执行层面不规范,出现岗位错乱现象,导致相关内控制度仅仅流于纸面,形同虚设。长久发展下去,导致企业的发展“积劳成疾”,财务管理千疮百孔,很多财务漏洞甚至无从弥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财产损失和经济损失。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合理化,是企业避免税务风险的有力举措,也是企业控制税务风险的关键一环,将政策落实到实处,将组织结构规划到每一处细节,才能高效化税务管理,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二)不科学的税务筹划

虽然税务筹划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当前,一部分企业的税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税务法律教育培训,因此他们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并不透彻,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出现了不科学的筹划行为;另外,不同的税务机关对于相关的财税政策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执行,因此一些企业在执行税务筹划时经常会发生在不同税务机关政策执行上相背离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了税务筹划的失败。不统筹的沟通协调,错误的谋划对于企业的财务发展而言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理应引起重视。

(三)在重要的额税务交易中发生处理不当的行为

企业的税务人员应该积极灵活地去面对重大交易或者重大关联交易行为,充分对现行的相关法律及财税政策加以了解,从容不迫地去应对重大交易及关联交易,这样才能在税务处理上做到合理、有理有据。切忌触犯法律条款的规定和约束,作出有损于企业发展的事情,或者因对法律知之甚少误入歧途,让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重要的额税务交易过程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随意处置,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或了解的不详细,就会导致后期财税政策落实不到实处,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和问题,甚至产生难以遏制的问题,让企业陷入极大的困境之中。

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控制税务风险

(一)健全税务管理组织机构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当中,必须要建立起专职专能的税务管理及风险防范部门,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专业地去处理税务中潜在的风险并加以决策防范,同时如果发生一定程度的税务风险也可以凭借相应的专业能力及时地去加以处理解决。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的设置一定要因地制宜,例如组织机构庞大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立税务管理部门及增加相应的专业岗位;如果有分公司,则需要在总公司设立税务管理部门,在分公司派驻税务管理人员。健全税务管理组织机构,是企业财务发展的必然需求,是企业加强安全防范的关键步骤,要给予充分重视。

(二)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制度进行重新优化及制定

企业的税务核算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企业税务核算体系的建设可以为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金融信息,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所提供的经济信息来识别企业发展中所处的环境及所面临的经济风险,特别是可以评估企业的税务风险,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因此企业要尤其重视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将企业的经济行为规范在合理范围之内,将企业的涉税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企业的内控制度不仅对企业管理层人员有一定的约束效力,同时可以对企业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下,重新优化企业的税务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实现最基本的税务风险方法。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不仅仅只是财税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设计到企业当中的各个部门,因此企业要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加强财税制度的优化,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管理框架,在这种框架下,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能够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并且企业不同部门与员工在内控制度的规范下,明确各部门及个人所应承担的税务安全责任,并形成内在约束力。

(三)对企业的纳税筹划及管理更加科学化

通过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企业在税务筹划时,要充分遵循合理性、合法性的原则,即要求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必须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去执行,并且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合法条件下为企业争取最大效益;同时企业的税收筹划应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企业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应该更为全面的去看待某种税款的升降,从企业的整体效益来看待税款的变化;同时应该遵循风险防范原则,新的企业所得税中有严格的对于企业预约定价安排、转让定价、资本弱化等一些纳税调整的规定,企业税务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新的规定来执行相应的税务工作,这样就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规避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使企业税收筹划更加合理化。对企业税务筹划,要注意科学化和规范化,这是避免税务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企业内部一定要提高警惕,切不可以为无关紧要,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危害。

(四)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税务管理的理念、制度、方法、流程加以明确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将企业内部所有的税务信息都集中在信息系统中,并且将系统的安全权限设置成不同的等级,供给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使用,每个级别的权限只能看到本级及以下的税务管理人员的税务管理信息;企业的信息系统中的税费情况划分应该充分考虑到税费种类以及税款属期;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企业的实际税负率进行准确评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企业税务管理的坚强壁垒和后盾,能够完善化企业税务流程,健全企业税务规范,为创业企业的税收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企业只要从事经营活动,就会面临着税务活动,有税务活动就有税务风险,这是无法逃脱的事实,在其运作环节中,税务风险类型各异,方式多样。企业应该科学合理的态度去解决税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控,完善企业税务管理制定并加以优化,并且通过引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切不可掉以轻心,要防患于未来,以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强化企业税务风险,为企业创造必要的税收价值,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全面解决企业风险的关键一步,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金翔.浅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5(09):223-224.

第3篇

随着我国的经济力量大力发展,促进企业的国内的各个企业与国际接轨日益频繁,带动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和税务风险防范两方面是作为该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其中内部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同时可以作为防范税务风险的前提,两个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作用贯穿于企业内部管理,也是企业管理能力水平的体现。但是,就目前的市场发现,企业中内部控制的中关于税务风险防范的制度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待解决,无法支持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的管理需要。存在问题如企业中的税务风险是否有目的的针对,是否足够重视税务风险的防范,是否缺乏专业的知识去支持,总总的原因影响着,导致的后果就是给企业带来灾难。

二、企业中存在内部控制和税务风险防范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的正常经营中,有部分的企业并没有将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作为有计划性的安排,都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会对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实施临时政策,仅有少数的企业能提出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目标,对于能将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制度,那可真是百里挑一了。就现在的企业而言,大多数都是注重生产及销售工作,因缺乏对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识,导致在企业中这项工作无法展开的原因。就比如说,在企业中对于员工为企业创造了节约成本的手段或是方式或是规范,但是企业没积极的响应员工的工作,去奖励或者表彰员工,促使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员工对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觉悟低迷,企业的做法无法带领员工的积极行为;再比如,在工作中,因员工的失职造成的浪费,企业没能及时的对这种行为给出惩罚。这样发展的后果就是无法顺利的开展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工作,或者还存在部分片面的见解,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仅仅是局限在偷税,漏税的行为上。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制度的不规范

通过调查发现,在众多的企业中发现,企业拥有自己的一套财务管理制度,其中就包含了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制度,但是极少有将其单独区分出来的企业,整理成完整的一套体系。虽然每年都会有审计工作,但是审计工作完后也没有加以整理,及时的制定成规范作为存档,以便企业在将来做参考使用。况且,在不少的中小企业中,这项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制定非常的简单,或者都没有这个制定,这种企业可能考虑人工成本问题,都将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交给一个会计去完成,可见实行的难度是多么大,特别是在大型企业中,因为这项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工作考虑的事情就比较多,若是考虑不全将可能涉及到管理制度上的风险。可见,若是企业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制度,企业或早或晚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三)管理水平低

就我国目前的情势来分析,我国的企业中很少有专门去制定这个工作岗位,这项工作基本都是交给财务会计去兼职,在这项的管理控制上,单单财务的人员会因为水平的不足,导致企?I的管理水平及质量。而且,财务人员对于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专业不够深入,无法根据企业目前的状况制度一套属于该企业对应的制度,促进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有是企业中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员工,没有及时更新原来的知识,仅凭经验去理解处理问题,可能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危机。

三、加强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策略

(一)提高重视度

首要目的要转变管理层的的观念,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不是偷税漏税的行为,加强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管理不是给相关的管理部门送礼的观念。要培养该项工作的管理意识,意识作为行动的先要条件,只有让员工产生这项意识,才能在工作中选择正确的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行为。如何加强管理层人员的重视度,国家及政府可以采用培训的方式进行宣导教育,传导其重要性,从而影响管理层的观念,让管理层意识到提高了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的水平可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法则,明确好责任人的义务和职责,统筹企业的行为规范,响应国家的政策,为企业长远着想,整体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加强制度的建立

管理制度建立后应将其实施起来,不同形同虚设,根据制度进行评估工作要及时,存在的问题反馈要及时,同时要自己审查自身的规范,为降低企业风险的目的着想。将这个思想传达至每个员工,将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头上,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能有风险的意识,这样当企业遇到税务风险时我们可以追查原因。并且将每一次遇到的审计问题都应该整理成案,保存起来,以便今后的参考使用。有效的做到防范工作,同时遇到问题时,也能做到心里有数,这些都是降低企业风险的因素。

(三)提高水准

要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首要条件是要加强对内部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就我国的形式来分析,税务的法律变化见多,那么需要税务人员和管理层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制定一套属于自己学习方法,将新的法律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方式。同时公司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奖罚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及时的奖励表彰,促进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培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企业的成长和赖以长远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第4篇

税务风险的分析

在实施有效的税务管理前,我们先要了解税务风险,税务风险是公司税务责任的一种不确定性,是指公司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公司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遵从风险――纳什么税的风险;准确核算风险――纳多少税的风险;税收筹划风险――纳最少税的风险;业务交易风险――何时何地怎么纳税,这是最难控制的一种风险。

如何进行有效的税务内控管理

了解了税务风险后,那么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税务内控管理:

设立有效的税务管理架构及岗位职责。进行有效的税务管理,企业内部税务组织的建设至关重要,以集团公司为例,集团总部、二级公司和基层单位都需要参与税务内控管理。从集团税务管理架构来看,集团总部可设立税务处,然后层层下设税务经理、税务会计等职位负责税务管理。从税务管理职能来看,集团税务处可承担建立税务管理制度,重大税务事项的沟通解决等职责;二级公司可承担监督税务管理制度的实施,税务事项的上传下达等职责;基层单位可负责落实具体的税务管理制度及具体的税务风险控制措施等。

对于涉税岗位,有3层含义:第一,对于许多企业,单独设置税务部门可能是并不现实的,但是,合理的涉税岗位安排是必不可或缺的;第二,无论是单独设置税务部还是仅设置专业的税务专员,涉税岗位是最基本的元素;第三,涉税岗位不仅仅是指税务部的人或者财务部的人,还包括公司与税收联系紧密的其他人员。

建立统一的内部税务管理标准。内部税务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建立科学的内部涉税事务管理组织与标准,即建立“计划、执行、控制、分析、评价”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以完善各环节涉税链条,加强税务工作的事前筹划和过程控制,实现企业税务价值的最大化。内部税务管理标准既包括分税种日常税务申报、缴纳管理流程,分税种常见风险控制流程等税务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也包括奖惩制度、绩效考评等税务指标标准化考核管理。通过建立涉税事务管理标准,完善企业各环节涉税链条,加强税务工作的事前筹划和过程控制,实现企业税务价值的最大化。具体操作上可通过编写内部税务管理手册、制定涉税事项的流程处理标准、建立内部培训机制以及税务业绩考评制度等方式进行。

公司可以根据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各种涉税业务流程,包括管理层面与业务层面。管理层面包括税务、税务计划的制定,纳税申报的流程标准等;业务层面包括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等的涉税事项处理流程。

完善内部风险汇报及测评体系。风险汇报,包括汇报制度与汇报标准两个方面,主要作用是明确各级涉税人员的责任,提高公司对涉税风险的反应速度。汇报制度以公司管理的高度,明确重大涉税事项必须要进行汇报,哪些属于重大事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很难一概而论,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一般而言,税务检查、税收筹划、重大涉税合同、重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等属于必须汇报的事项。汇报标准解决公司各级涉税人员如何进行汇报,是一个流程标准的问题,便于汇报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签字流转中的统一理解。比如,税务专员在工作中发现公司存在重大不合规处理,可能存在较大税务风险,他应该向他的税务总监及时汇报,并以标准化的内部文本进行签字流转,税务总监可能与其他部门的总监进行沟通,并向主管副总经理汇报。

对任何大企业而言,风险的防控永远优于应对。因此,建立税务风险测评制度对国有企业也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定风险预警指标,评估涉税风险的高低程度、影响面及发生的几率,根据风险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控制机制,如预防性控制机制、偶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外部税务专家协助机制及重大事件的处理机制等。同时,还需要把税务风险纳入企业整体管控机制的体系内,真正让税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5篇

关键词:税务管理;税务风险;规避措施

我国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5月5日下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该《指引》指出:“大企业应根据需要设置与企业财务部平行的税务部门和配备专业税务人员。企业内部税务人员应深度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与重组、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等,使经营决策从一开始,就能保持正确运作,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从而达到企业税付最优化目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军,世界经济洪潮汹涌袭来,在激流中求企业发展,掌握好税务管理这个黄金舵手才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深入了解企业税务管理情况,找出其潜在风险,及时进行规避,这才是现今企业增大盈余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税务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1 外部风险

(1)宏观环境。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策、法律、制度、资源、投资等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及运行,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税务情况。企业中对于风险的规避防范措施,主要是基于常见的、有迹可循的风险现象。而宏观环境云谲波诡、变幻无常,令人无法意料,因此企业无法对应其风险性进行可持续预见并提前做出应对方案及最好的税务筹划。宏观环境的变化,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能给企业带来飞跃性的发展前景,也可能严重的挫伤企业,使其无法招架。企业若无法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地应对,则很有可能导致税务风险加大、规避风险失败等状况的出现。

(2)税务执法不规范。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由此定义可知,税务筹划并不是偷税避税,它是一种合法的,符合立法者意图的方案。但是,税务筹划虽从合法的起点出发,但是其合法性还是要由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确认后才能确定。

在税务行政执法部分中,自有一套判断企业税务筹划是否合法的规范制度。但是人为检查确认以及规范可能并不全面就容易造成企业的税务筹划审核失败,或者审核非法税务筹划为合法,也是审核失败的一种。这两种行政执法不规范带来的风险都会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除了规范不合理以外,人为性的贪污受贿,也会给企业单位带来风险。人为的恶意审核,将合法税务筹划制定为非法,也会打击企业税务管理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营。

(3)税收优惠政策使用不当。在国家的整体规划中,总会根据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对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正确地运用这些优惠政策,自然是锦上添花,有推波助澜之功效。但是错误的使用这些优惠政策,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2 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重要集中于不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大企业应设置与财务部平行的税务部门和配备专业税务人员。当然,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也完全可以把这部分工作外包出去。”这点要求是基于企业税务管理制度的专业化而言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就无法为营造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打下基础。专业化的税务部分以及专业的税务人员,方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税务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更高效的规避税务风险。

二、企业税务管理风险的规避措施

主要规避措施如下:

1 在企业进行税务决策和日常经营的管理和业务中,加入对风险的控制。

2 选择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企业经营的范围大小,决定着税负大小。企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复杂的决策,导致企业所涉及的税种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着重选取重要税种,在重要税种上重点规避税务风险。

3 正确地使用税收优惠政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潮,许多企业都将面临站战略性的企业调整。在调整中,正确且充分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便能最大地增加企业盈余。

4 正确减少企业税负。从减少税基,降低税率,减少税额三方面合法的减轻或者是解除税负。

5 与税务行政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企业的发展总是不乏新事物的出现。但是,税务行政规范却不能动态的及时更改。因此,加强与税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增进双方的理解,有助于规避行政不规范风险的发生。

第6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核算管理;管理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risen sharply, enterprise or business the unit size and quantity is also obviously presented the upward trend. As the company's core depart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has been a leading enterprise and worker concerned hot, because some of its decision to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enterprises. Enterprise accounting management quality stand or fall, it's likely to enterprise'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o fully realize enterprise accounting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ment and the releva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of urgenc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referential Suggestions.

Keywords: enterprise accounting; Accounting manage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的质量和速度都是令人震惊的,目前,很多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甚至对中国的发展速度产生担忧,这些都充分的证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现在发展良好,更意味着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强劲的发展态势。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更为紧密,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经济大潮中,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做到取长补短,切忌骄傲自满。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单元,为了早日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现有的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核算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来看,拥有助师以上职称和大专以上会计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过低。

(二)会计主体界限不清

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四大前提之一,目前企业存在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问题,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

(三)会计机构与人员配置不到位

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基于成本考虑,在会计机构设置上,大多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在会计人员任用上,企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再外聘兼职做会计。

(四)不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建账

大多企业的账本主要是应对税务部门使用发票,尤其是为了应对增值税发票必须建账的规定才设立的,并不是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就没设账;即使设账,账目也混乱不清。

(五)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

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内控制度不全。会计的监督与反映职能也严重缺失。

二、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管理的加强

1.加强对财会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从而使企业配备足够的、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其次,坚持以人为本,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和爱护会计人员,保证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开展工作。此外,财政部门也要联合统计部门、税务部门等对会计兼职制定一些必要的管理方法,限制会计的兼职数量,并提出会计兼职核算中最基本的会计核算要求,保证并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

2.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中的考核。这也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并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处理各种会计事项,并熟练地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新的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的方式,使会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

3.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制度建设。应先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因为这是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手段。其中,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总而言之,企业必须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进而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企业会计核算外部监管的加强

1.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和执法力度。要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外部监管,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作用。这就需要政府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等,对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监管,与企业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首先,政府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等,还能促进企业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高。其次,政府应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进行监管,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

2.加强企业执法情况的检查。由于很多企业存在诸多违反会计法规与制度的行为和事项,而税务部门又难以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因而可以将财政、税务有关职能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这对于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十分有利。不仅可以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也是对其他工作人员起到了警示作用。

三、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都将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目标,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这样的企业发展规划无疑对其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之前,别忘了从客观实际情况考虑,对国外同类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吸取他们的精华,并且,还要打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远大的发展目标,才能成为中国振兴的强大助力。我国的经济建设才能取得更为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关荣.加快建设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提升会计核算管理和服务水平[J].金融会计,2010,01

[2] 张秀清,赵庆华.当前基层行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吉林金融研究,2009,03

[3] 曹利珍.论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

第7篇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企业的交易行为和模式越来越复杂,相应地国家税收法规政策体系也越来越繁杂,税务机关的征管也越来越严格,使得各种涉税事项深深地嵌入企业行为的各个环节,企业税务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变,并已成为企业风险的制造者。稍有不慎,企业税务风险转化为利益损失,不仅会吞噬企业利润,阻碍商业目标的实现,还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一、企业面临着的税务风险的种类

(一)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调整

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面临各种税务风险的外部重要原因之一。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投资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环境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税负。由于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本身是在经济行为发生前进行的有计划谋略,需要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根据实际需要,对未来将面临的各种税务风险进行全方位的预测、评估。而企业宏观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是不确定的,也是无法预见和无法改变的。虽然宏观环境的复杂性表多变性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风险,如果宏观环境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或者企业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则不仅会加大企业的税务风险,也增加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难度。

(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财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投资控制及担保制度、业绩考核及激励制度、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等。企业的制度是否健全,其制定是否合理、科学,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程度。如果企业缺乏完整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就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防范税务风险,也就无法有效地提高防范税务风险的效益。例如,企业财务人员及管理者对税务风险及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认识不足、对税法的精神理解不透、防范税务风险的技术不高、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混乱、从事税务风险防范人员的素质不高等,便会导致税务风险防范措施的失误或失败,加重企业税负,甚至是接受税务处罚,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与避税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它是合法的,是符合立法者意图的,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税务行政执法主体多元,主要包括海关、财政、国税、地税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之间在税务行政执法上常常重叠,且税务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只要税法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四)企业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的风险

由于每项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的,通过税收制度和政策,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照顾,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在一定的时效内,按照一定的程序申报和批准,才能享受。如果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而享受了有关税收优惠,如因残疾人员比例不足而享受了福利企业优惠,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未达10%而享受了税前加计扣除,“三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超过5年而继续享受免税,等等,企业将面临税务风险。

二、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措施

(一)选择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税种

企业的税收负担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组织与决策密切相关。企业的经营范围越广,企业组织越庞大,企业决策越复杂,涉及的税种也就越多。每个税种的性质不同,税务风险规避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也不同,因此通常选择有重大影响的税种是规避税务风险的重点。

(二)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自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企业都面临经营战略调整问题。在经营战略调整中,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防范税务风险,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营效益,但对优惠政策的利用必须恰当,符合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如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为鼓励开发西部,规定对设在西部地区,以国家规定的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企业总收入70%的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企业可减按巧%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时,不仅要注意投资的地区和投资项目,还要确保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定比例。

(三)降低企业整体税负水平

影响企业税负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税基。企业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与限额内,通过选择恰当的费用分摊方式来减少税基,实现各项成本费用和摊销额的最大化,以减少应税所得额,从而减轻税负。例如,国家规定有特殊情况的企业可选择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法,这主要指能促进科技进步、环保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键设备;长年处于振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状态的机器设备,可申请税务审批。第二,税率。不同税种的税率不同,同一税种内部也有税率差别。一般可通过改变税基,使适用税率降低。例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基本税率为33%,还实行了两档过渡性的税率27%和18%,这也是规避税务风险过程中常考虑的对象。第三,税额。这种方法最直接,即纳税人根据税收优惠中免征或减征条款,通过恰当调整使企业的行为在形式上符合减免税条件,从而合法地减轻或解除税负。

(四)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具有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控职能。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制定不同类型的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而且由于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企业要注重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只有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避免无效筹划,这是税收筹划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企业要防止“对协调与沟通”的曲解,即认为“协调”就是与税务机关的个人搞好关系,使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达到少缴税,不处罚或轻处罚的目的。当前,随着税务机关稽查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国家反腐败和对经济案件打击力度的加大,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帮助企业少缴税,反而会加大企业的涉税风险。

从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途径不难看出,它涉及到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想有效防范,必须了解引起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排除税务风险产生的不确定性,努力减少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减少税务风险引发的其他成本。具体来说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树立税务风险防范意识。由上可知企业税务风险已成为当今企业的常态,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时必须树立税务风险防范意识。首先,企业自身应做到依法诚信纳税,要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系统,完整、真实和及时地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准确计算税金,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款,以纳税健康之身参与市场竞争。其次,在对外签订各种经济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纳税主体资格、纳税资信情况,防止对方当事人转嫁税务风险;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涉税歧义和误解,尽量分散税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赵艳.企业面临的主要税务风险与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08(11).

2、金道强.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冶金财会,2007(9).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控制

一、引言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规模实力有限,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收入水平,很多中小企业都将税务筹划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税务筹划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中小企业出现涉税风险,税务风险控制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企业出现由于法律风险影响经营,不仅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实现中小企业的良好稳步发展,应该将税务风险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税务风险防范控制体系,促进企业的健康经营发展,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成长壮大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小企业主要税务风险及产生原因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中小企业对于涉税行为处理不当,在税务管理中存在着偷税漏税、纳税不足等行为,在涉税业务中违反税务法律法规规定,造成企业出现法律风险;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在税务筹划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未能充分结合企业的自身经营活动以及涉税行为,造成了企业缴纳多余的税款。造成中小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缺乏。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内部管理资源不足,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精力投入不够。而且有的企业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管理重视不够,认为税务风险主要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业务,未能上升到企业整体管理的层面,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2.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保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需要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体系,但是目前有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缺失,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也不够完善,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这也是影响企业税务管理,甚至是造成企业出现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3.中小企业税务管理力量有待加强。税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管理人员负责。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中专业从事税务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够,难以胜任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措施研究

1.提高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增强税务风险管控的主动性。作为中小企业,更应该重视涉税风险对企业的经营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对自身涉税风险的认识,主动适应税务风险管理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要求,树立起管控税务风险就是提升企业效益,规避税务风险就是创造企业价值的理念,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其次,中小企业应该提高税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全面、准确掌握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好相关税收政策,特别是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行业、经营业务范围等,准确地了解和准确掌握好相关税收政策,按照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进行税务筹划,提高涉税工作管理水平。

2.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应对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问题,基础就是应该在中小企业内部建立规范完善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机制。首先,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税务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明确中小企I的税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内容、防控重点以及具体防控业务流程等。其次,应该重点完善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管理组织架构,特别是对存在涉税风险的财务会计、税务筹划等一线管理岗位,明确税务风险防控管理责任,确保加强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过程管理。

3.提高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识别和防范控制。一方面,应该提高对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的识别分析能力,重点在中小企业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票据管理,经营、销售过程中影响增值税、所得税合算的内容,财务核算和税务筹划过程中的各项税务风险点等方面,准确全面的掌握好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税务风险问题;另一方面,应该重点加强税务风险点的防控,通过采用合同控制、入账依据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固定资产控制、销售付款控制以及聘用税务顾问等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识别,及时对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隐患进行防范处理。

4.注重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沟通。防范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问题,中小企业还应该注重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税务管理、税务风险防范等方面,积极邀请税务主管机关部门的指导,对有关的涉税业务,或者是纳税争议,等应该做好协调处理,在保证各项纳税工作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效果的最大化。

四、结语

中小企业应该将税务风险防范控制摆在重要位置,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税务风险控制管理的目标,完善税务风险防控机制、税务风险内部监督与预警机制,为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科学合理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合法合规降低企业的税负,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 邱月洪.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7(01).

[2]试论“营改增”税制改革下企业税务风险[J]. 崔丽芳.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3).

第9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对企业来说,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规定而遭受法律制裁、财物损失或声誉损害的可能性。企业税务风险是因涉税行为而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的涉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责(判刑、罚金)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二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用活有关税收政策,多缴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税务风险管理则是防止和避免企业偷税漏税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对策和措施。企业的各项活动均会发生相应的会计核算,而会计核算的方法直接影响企业税务核算,因此,税务风险的管理,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对于税务方面的专项管理。

一、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风险,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风险控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保证生产经营环境的安全;有利于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保证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二、化工企业面临哪些税务风险

目前化工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由以下三大环节产生:一是财务核算与缴税产生的税务风险;二是管理层纳税意识和经营决策产生的税务风险;三是经营活动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产生的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偏低导致税务风险。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非常庞杂,而且税法规定和会计制度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税收法律法规每年都会有新的规定出台,如果企业税务人员没有及时了解和正确理解税收知识,或对相关税收法规理解出现偏差便会导致企业遇到较大的税务风险。还有一些生产经营活动,也会导致潜在的税务风险。比如营改增以后化工企业销售一批涂料并负责运输,则此项销售行为属混业销售行为,企业应当分别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的销售额。像这种情况企业业务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涉及到的这些混业销售,货物销售和劳务收入的增值税税率不同的问题,企业往往不能很好的区分,这些知识是业务处理人员的难点,会计人员的处理已经存在滞后性,不能挽救已经造成的税务错误导致税务风险。

2.企业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导致的风险。由于每项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通过税收制度和政策,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照顾,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在一定的时效内,按照一定的程序申报和批准,才能享受。比如天津市政府2013年年初公布了《天津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以下简称优惠政策),政策期限为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优惠政策规定,对在天津市新设立的现代服务业总部和地区总部,按注册资本金数额不同,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一次性资金补助,最多补助资金为2000万元。对新购建的自用办公用房,给予一定资金补助,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租赁的自用办公用房,3年内每年按房屋租金的30%补助。对已在天津设立的总部和地区总部,在2013年1月1日后增资的,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最多补助资金为1000万元。对在天津新设立的总部和地区总部,自开业年度起,前2年按其缴纳营业税(“营改增”试点行业缴纳的增值税,下同)的100%补助,后3年按其缴纳营业税的50%补助;自获利年度起,前2年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100%补助,后3年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50%补助。对新购建的自用办公用房,按其缴纳契税的100%补助,在3年内按其缴纳房产税的100%补助。同时,对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购买商品房、汽车和参加专业培训的,提出奖励办法。企业如果有一项不符合上述规定而享受了有关税收优惠就存在税务风险。

3.企业管理层对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收的态度导致税务风险。企业管理层缺乏对国家税收法规的了解,没有依法纳税和诚信纳税的意识,因此对税务风险管理、控制意识不够,认为企业只要把生产和市场经营抓好了企业就能发展壮大起来。所以管理层在做出经营决策时没有考虑到税务风险的存在。由于管理层不重视,很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和税务办税人员,“关系税”、“人情税”的存在也使得企业管理层在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上力度不够,对税务知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不清楚税务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带来的危害等,这样薄弱的税务风险意识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程度。

4.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或不够健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或不够健全,表现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没有针对税务风险的控制,企业税务人员的工作没有其他人来进行审核,如果企业税务人员少缴税或多缴税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就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极易造成企业非蓄意的税收违规行为,所以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深层次的涉税风险。

三、加强化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导致化工企业税务风险的因素很多,化工企业如何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设置专门的税务部门和税务岗位。化工企业应单独设立税务部门,设置专门的税务岗位负责企业的税务策划、税务申报工作,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税务管理岗位责任制。企业应考虑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要求,对于总分结构企业:同时在总部和分支机构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对于集团型企业:同时在地区性总部、产品事业部或下属企业内部分别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没有条件专门设置税务岗位的企业也需要指派专业知识过硬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专门负责单位的税务申报工作。

2.加强对企业税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涉税业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的税务政策以便正确理解和执行。我国化工企业现阶段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普通不高,而税务业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同时定期参加职业技能和税收法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其掌握最新的法律及法规、政策,了解最新动向,从而提高企业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此外企业税务人员也需要向本企业其他部门提供税务咨询,这样才能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

3.加强企业和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企业税务人员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企业应与税务机关和其他相关单位保持有效的沟通,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信息。把税务征管人员请到企业来讲解相关税收法规,企业财务人员也走出去参加税收法规的培训,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发生的税务问题的处理上需要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最大程度化解企业税务风险。

4.企业管理层要转变企业的纳税观念和态度。让企业管理层了解税收法规,建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观念。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在企业管理层做决策时,提前咨询一下税务人员涉及到的税务问题,从而减少税务风险。因此企业管理层必须转变税务风险的观念,转变纳税态度。

5.制订和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其他涉税管理规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应对水平。税务管理组织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企业应建立风险的管理机制、预警机制,确保报税资料的完整性及真实性,实时控制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企业税务部门应协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以下方面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税务风险:参与制定或审核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中涉税事项的政策和规范; 制定各项涉税会计事务的处理流程,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纳税申报表编制、复核和审批,以及税款缴纳的程序,明确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保证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税法规定;按照税法规定,真实、完整地提供和保存有关涉税业务资料,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备。

总之,化工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税务风险对企业的重要性,税务风险更是需要在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规避,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倡导遵纪守法、诚信纳税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纳税行为得以规范,真正地做到依法纳税,诚信纳税,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超华:我国企业的税务风险分析[J].天津经济报,2010(5):25-29.

[2]盖 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防控.财务与会计,2009(16).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 核算 管理 问题 措施

会计核算作为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使得企业会计核算这一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认为,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推进企业全面发展战略,就要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实施企业会计核算的专业化、科学化管理。

一、企业会计核算概述及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专门方法,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并为企业的经济管理者提供系统的会计信息,是应用于企业的专业会计。企业会计核算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会计要素确认、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会计要素确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等。总之,企业会计核算原则指导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并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会计核算监督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目前,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太乐观,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不管是从学历还是职称上看,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等都偏低,自我管制能力也较差,高学历和中级职称人数占少数,这都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

(二)不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企业内部稽核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计量验收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内控制度不全。企业的管理者经常按企业主主的意图行事,干预会计工作, 使得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或利益驱使,会计职能错位,不能使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发挥。促使会计的监督与反映职能的缺失。

(三)会计机构与人员不能够有效的配置

企业必须合理设置会计机构、科学配置人员才能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在会计机构设置上,大多企业基于成本考虑,不设置会计机构。会计机构设置与会计人员任用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很多企业管理者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兼职做会计,任用亲戚等担任出纳人员,这类人大都缺少必要的财务知识和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外聘会计往往身兼数个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四)不清晰的会计主体界限

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四大前提之一,企业中经常发生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相互占用的情况,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企业业主的家庭成员或亲属担任企业中出纳、仓库管理等重要财产管理岗位,将家庭与企业财产融为一体。在处理企业的财产时会不受任何限制,像家庭财产一样处置,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麻烦。

(五)建账不按会计制度的规定

很多企业的账本是为了应对增值税发票必须建账的规定才设立的, 主要是应对税务部门使用,并不是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有的企业账目也混乱不清,甚至根本就没设账。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不遵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收入与费用完全不配比;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没按会计制度的规定使用会计科目。甚至采用倒推方法计算利润,人为操纵利润等情况时有发生。另外,有些企业用不同的报表申报统计和报税务部门,报假账现像也是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很严重的一个问题。

上所述的几种情况在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出现较多,企业要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措施

企业要想健康快速发展,从多角度解决企业的需要、会计人员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空间,提升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必须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

(一)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管理

1、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实施会计从业的激励机制

这也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的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在处理各种会计事项时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强业务学习,使会计人员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熟练地掌握新的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企业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考核。同时,确立单位内部的激励机制,实施会计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并保证会计人员有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时间,对会计业务知识水平高、表现突出同志给予奖励、表彰,并报销培训费用,对不能胜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及时进行会计岗位调整。

2、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制度建设

为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因也是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包括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制度等。总而言之, 企业要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为前提条件。

3、加强对财会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

企业设置会计机构应当根据自身业务量的大小,从而使企业配备足够的、业务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其次,保证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会计人员工作、生活等方面问题,并积极支持会计人员开展工作。此外,为保证并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限制会计的兼职数量,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也要对会计兼职制定一些必要的管理方法,并提出会计兼职核算中最基本的会计核算要求。

(二) 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外部监管

1、加强企业执法情况的检查

税务部门很难处罚和纠正企业存在诸多违反会计法规与制度的行为和事项的违法行为。所以,为促进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财政、税务有关职能部门可以联合起来进行对会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检查。 另外,税务部门要经常深入到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以实质性查核的方式改进查核形式,及时制止稽查中发现的企业偷逃税款。

2、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

要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作用,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外部监管。这就需要政府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等,与企业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全面监管各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会计资料、会计行为。首先,政府应向企业提供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监管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其次,政府部门为能应及时发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等情况,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检查,不但有助于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高,还能促进企业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3、加强企业外部监督,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依靠我国企业自身来规范会计工作从目前现状看是不现实的,在对企业会计事项、税务事项的鉴定中帮助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应更多地借助于会计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外部监管。总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解决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管与税务部门的协作,从多角度解决国家的需要、企业的需要、会计人员的需要,建立、加强会计从业激励机制的培训,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解决企业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使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

总之,在内外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实现会计核算科学化管理工作,在要重视企业会计核算内部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使外部监管促进企业会计核算专业化、科学化管理。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管理对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更是一项长远且复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涌.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9

第11篇

一、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基础工作

税务日常管理工作是整个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的来源。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纳税业务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企业重大业务涉税分析制度、税务风险应对措施、税务信息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纳税申报与税款缴纳操作办法、税务档案管理制度等。企业纳税实务管理包括:税务登记管理、税务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扣缴义务、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税务等。及时做好日常税务管理,进行税务申报并足额缴纳税款,正确地进行税务会计核算,严格管理发票以及其他涉税凭证,接受税务检查等常规性的涉税活动,可以使企业的各项涉税行为规范合法,避免罚款和滞纳金,以及大额补税给企业现金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轨道。建立稳定获得税收政策信息的渠道,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动向和各项税收政策,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动态及变化,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和管理,积极争取税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把握好税收优惠政策,使得税收优惠政策最大化的运用,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控制税务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进行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管理

纳税筹划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管理,税收筹划管理是税务管理工作的重心。税收筹划管理是企业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筹划,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以规避涉税风险,减轻税负,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决策与经营活动安排。税收筹划的实质是节税管理,降低企业税金成本,获取纳税收益。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包括:企业科学纳税、企业重要经营活动或重大项目的税负测算、企业纳税方案的优化和选择、企业年度纳税计划的制订、企业税负成本的分析与控制等。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在企业投资、筹资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投资选择中的税收筹划应当充分考虑地区、行业和产品的不同所存在的税收负担差异,争取获得税收优惠;企业筹资选择中的税收筹划应当合理选用筹资方式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费用分摊和坏帐处理中的会计处理,在不同的会计年度内实现不同的所得税,从而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企业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选择不同的纳税方案时应权衡利弊,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好,充分利用税法对纳税期限的规定、预缴与结算的时间差,合理缴纳税款,以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利息的支出。研究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企业在进行筹划时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前提,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整体谋划和统筹安排,制定周密慎重的纳税筹划方案。税收筹划是一种高级节税行为,是受到国家的允许和鼓励的,遵守税收法规,体现税收的政策导向,发挥国家税收调节的经济杠杆作用,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税负,实现企业税后收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提高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税务管理需要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税收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企业涉税事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税务问题。这对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其专业胜任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税务管理人员既精通税收业务,通晓税收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税收筹划能力,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及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应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税务管理岗位,充分重视与发挥税务管理人员在税收管理中的决策作用。加强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国家税法相关的政策及税务相关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业务做到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及时更新税务知识,追踪国家税收政策及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使他们既知晓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又精通企业所在行业的税收政策法规,成为税务管理的中坚力量。必须加强对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同时,加强对企业高层和员工的培训,加强其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的学习,了解税务新知识,着重灌输正确的纳税理念,树立全员参与、重视税收成本管理工作的意识。

四、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企业税务风险是纳税主体的税收风险,即指企业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企业税务风险将导致企业多缴、少缴或延迟缴纳税款,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引发补税、罚款的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随着中国经济的变革、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企业面临的税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税务风险,企业自身制度、流程、会计核算方法及经营方式缺陷等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企业税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客观存在,税务风险任何企业都无法完全回避和消除,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企业税务风险主要来自经营行为、投资行为、筹资行为、财务核算、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环节。企业应制定风险控制流程,按照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在整体管理税务控制体系内制定好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税务风险应对策略,设置好税务风险控制点,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与业务流程,制定覆盖各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要事前做好分析预测、事中做好识别,做到有效防范风险,并做到跟踪监控好税务风险。企业应该积极防范税务风险,力求把风险降到最低,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加强内部稽核管理,完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税务审计检查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税务评估,做好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

五、加强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为目标,是税收管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我国税收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将税务部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收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监控及服务水平,并由此推动税务部门的业务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最终实现国家税收管理现代化使命的重大变革。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税收管理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征管模式的变化,传统手工填写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登记以及纳税信息获取方式将会被网上申报、网上税务登记、网上报税、网上纳税服务等信息化方式所取代。手工资料信息化的网上申报、网上纳税等将纸质申报表格变成了电子化申报表,电子数据直接输入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税务系统内部实现上下贯通的业务网络体系,可在各级税务机关及同一级别不同部门之间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共享,及时传递各种信息资料,进而使上下级及各地区税务部门之间税收工作相互配合,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纳税人可获得更多的公开化、透明化、个性化的纳税政策和信息。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过程,同时也是个管理创新过程,将引发税收管理的变革,推动建立与税收管理信息化相适应的人文观念、组织模式、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只有建立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税收信息化系统,不断解决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税收信息化的作用,达到提高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效益。

总之,企业税务管理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税收分配特点,对税收分配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督和协调,以保证税收职能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税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税务管理目标是规范企业纳税行为,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投资方向和产品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减轻企业税负成本,有效防范纳税风险,降低税收支出。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做出科学的税收筹划,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来降低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通过加强税务管理,可以迅速掌握、正确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调节自身产业结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第12篇

近几年,国家已加大对税务管理的工作,只是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这方面管理仍旧存在疏漏以及不重视,是税务风险的成因、类型模糊。所以,我们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让税务风险明确化,编制可行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案。

一、企业税务内部控制各尽其职

企业在对内部环境实施内部控制措施时,应该结合业务性质与内部控制标准建立内部机构,并结合日常流程、特点把责任交给指定岗位的人负责,使各个岗位人员各司其责,切实发挥专业税务管理人的优势。使企业税务正常运行,不仅需要各部门的配合,而且还要增加部门与企业之间的默契程度,相互结合,进一步更深层次的优化企业税务内部控制。

二、分析企业税务内部控制的不足

(一)企业税务内部控制环境劣势

1.税务风险防范意识缺乏。企业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管理者对税务风险不重视,无意识防范。员工相对怠慢无紧迫感,没有防范意识,将不利于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长期发展。

2.各岗位专业性,独特性欠缺。如果企业所设立的部门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深入的了解,对部门的发展可能会一种阻碍,其责任的分工也不清晰,一些专业的工作特点将被忽略。也不能使内部控制良好发展。

3.专业化的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缺失。没有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而是让一些会计师来完成,他们没有完备的专业税务知识,对税务风险意识也没有充足的认识。市场的变化是莫测的,如果不能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其税务风险将增加。

4.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对于绩效考核,是企业非常重要的部分,阶段性的考核可以使员工积极性增加,相应的奖惩也是工作效率提高。不过在税务风险方面的绩效考核还没有很大的完善,也使得税务风险的并未被重视。

5.没有开设企业税务的学习、培训的课程。企业明知这方面专业人员的缺失,而不加以改进,使得企业税务管理水平低,对税务风险意识也不是很了解。长期下去,企业税务管理会受到威胁。

(二)没有健全税务风险评估体系

企业内部发展中,风险评估体系是关键的一点。目前市场中的所存在的风险看到的只是片面,具体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都需要加以分析和评测,才可确定企业税务风险的大小。而对该体系却不重视,经常忽略风险的严重性,不反思、不行动的方式对企业税务产生不利影响。

(三)内部控制活动的不完善

1.工作流程的不明确

工作流程需无差错,畅通的进行,如果某一环节疏漏,将导致后续工作的错误,加剧企业的税务风险。所以企业内部的复查很重要,可以及时发现疏漏,更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税务风险防范机制的缺失

企业没有对税务风险进行预警防范,很大程度上增加风险的可能。该体制可以对风险估计,及时解决存在的错误。建立防范机制不可缺少。

3.税务内部文件管理的疏松

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有关凭证、纳税资料等文件的保存,都应严格整理部署,以便需要时能及时找到,使得对外界的信息披露能够真实准确。

(四)税务信息的交流不畅通

企业税务工作的良好进行,需要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如果缺乏交流,企业的工作很难进行,使企业在一定层面上不了解税务情况,不利于企业预先对风险进行相应的筹划管理,及时采取措施。

三、企业税务内部控制的策划思路

(一)??化税务内部控制的环境

内部环境是整个控制框架的基础,决定内部控制的基调,体现认识和对待内部控制的态度。要树立风险无处不在的意识和理念,高度警觉风险点,再有隐患意识的同时,还需要风险管理的督查。以防空廉政风险为目的,以量化考核和责任落实为保障,加强各环节廉政风险的排查,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规避思想道德,做好警戒预防工作。

(二)完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要以绩效管理为引领,探索将税收执法责任 考核追究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内部控制审计部门除了不定期抽查税务管理部门的流程是否到位、详细税管员的工作记录外,还应追踪抽查报告执行和档案资料存档情况。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拓展内部控制的审计内容。

(三)积极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作用

企业税务构建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规范,降低企业税务风险,是企业建立健全合法纳税和依法避税的重要手段。首先,使个涉税活动合法,其次,保证税收的合理性,最后是真实性和完整性。